小学开展城乡共同体发展工作总结

葛雷特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葛雷特”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开展城乡共同体发展工作总结(共19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小学开展城乡共同体发展工作总结

为落实教育局提出的“关于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按上级安排我校先后与凉高山小学、广华小学、江姐村结成结对,并相互交流了手拉手活动方案。现将开展城乡共同体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目的

1、开展结对手拉手活动是落实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2、充分发挥城市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援和帮助结对子学校提高办学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共同发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为此,我校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要求。

1、成立了领导小组,进行了管理分工,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2、建立了工作制度,每年组织召开结对学校手拉手活动经验交流会,沟通情况,交流好的做法,研究进一步落实的工作,对活动中出现的典型经验给予宣传报道。

3、注重实效,重在提高教育质量。手拉手活动重在教育思想的交流,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手拉手活动,切实让结对子我校的教师和学生受益。鼓励创新机制,通过多种途径争取结对子学校更多的支持。

二、主要活动内容

1、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助互利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制定了定期研究方案,积极主动地开展手拉手活动。

2、开展了结对学校学生间交流与协作;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共享城乡学校教育资源等。

3、XX年年10月18日上午,我校陈晓波校长带队,全镇的学校行政和骨干教师到凉高山小学学习交流;11月1日凉高山小学送教到李白河小学;12月大安校送教到我校;20xx年10月8日陈晓波校长带领全镇学校行政到广华小学学习。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校之间加深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我校教研工作、教学管理等工作。学校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今后我们将加大结对面积,让彼此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定期互派干部、教师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让我校骨干教师得到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向结对学校教学的学习。

3、加强我校校园网站建设,以此平台加强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间的共同发展,教师间的共同进步,学生间的共同成长。

总之,我校将一如既往的将这项活动深入、扎实的开展下去,为推进城乡一体化,使我校更快发展,促进不同区域的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我市文明城市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2:小学开展城乡共同体发展工作总结

xx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一个重点实施之年,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目标,结合本镇实际,积极开展我镇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工作,现自查总结于下:

一、工作机制

根据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建立了以副镇长为组长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小组,并按照上级的指示和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纳入议事议程。

二、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

支持有势力的业主租赁农村土地兴办经济实体,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转包农村土地发展生产。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农村土地朝着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土地利用率正在提高。据各村统计,通过各种形式实现流转土地,多数外出务工农民正逐步转变观念,把承包的耕地转包给在家农户发展生产,土地撂荒的状况较以前有所改善。

三、农村散居正在逐步减少

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教育农民转变传统的居住习惯,引导农民走出散居相对集中居住。9月,我镇在17个行政村规划了农民集中居住点。

四、劳务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镇党委、政府以推动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就业培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劳务输出实现9754人;劳务收入实现6029万元。劳务开发工作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城乡居民就医得以保障

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了宣传力度,务实开展工作,xx年全镇参合农民23991人,参合率达97.3%。新农合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对重点民政对象同时还进行了新农合补助后的大病救助,缓解了弱势群体的就医压力。

篇3:小学开展城乡共同体发展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推进统筹城乡战略重点工作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区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工业发展标准化、城市管理品牌化、生态园林精品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社会服务人性化、管理决策阳光化”的工作要求,认真对照我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方案》,紧密围绕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核心区这一目标,强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两大战略,突出保增长、保投资、保民生、保稳定四项重点,全力抓好104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其中重点项目72项,目前已开工61项),着力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经济转型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创业富民示范区,全区经济实现了逆中有升、平稳较快发展。1—5月份,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亿元,同比增长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92亿元,同比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2亿元,同比增长4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34亿元,同比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亿元,同比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0元,同比增长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50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xx年是我区确定的`“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年”。区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全市统筹统筹城乡启动大会精神,在进一步落实xx年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启动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于今年2月及时召开了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议,对“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年”7个大的方面,25项具体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安排部署。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精心打造星海经济区。

我们按照建设“湖东新区”的标准,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由成都规划设计院对星海经济区全面进行科学设计,编制了星海经济区整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镇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内部路网、基础设施、村庄布局等分项规划,着力打造以星海湖为中心、以湖西城区和湖东新区为两大板块的“一湖两翼”城市体系,形成一城两区、环湖而列,分工协作、布局合理,板块拉动、错位发展的城市格局。

规划中,我们坚持以宁夏理工学院和石嘴山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主导打造文化教育中心,以沙湖、“五七干校”博物馆和星海文化创业城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及配套产业,以石嘴山火车站迁建为契机打造宁蒙交界的区域物流中心,力争把星海镇打造成为连接沙湖与**的“中转站”、招商引资的“停机坪”、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城乡统筹的“示范区”。目前,规划设计已完成,专家评审会已通过,正等待区市相关部门批复。

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后劲。

严格按照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试点要求,牢固树立“大整合”观念,捆绑使用所有项目和资金,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2亿元。在配合搞好石嘴山火车站迁建及战略装车点建设的同时,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了农村住房、路网、供排水、供热、天燃气等基础设施。在塞上农民新居建设方面,星海家园三期11栋838户住宅楼主体工程进展顺利,425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完成150户,丽日小区主体建设已基本建成,煤机一二三厂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审批。在半小时交通圈建设方面,今年计划实施隆湖大道扩建、长城路扩建、机械装备区二号路等7条63公里道路建设。目前,已经开工建设6条57.2公里。在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方面,隆湖一站垃圾处理房正在建设,供排水、供热、天燃气正在与市星瀚市政集团协商。年内可将一站村、兴民村、六站村等中心村路灯全面纳入城市公共照明智能化管理系统。

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农村产业新格局。

正在争取与自治区农垦局合作开发建设万亩农垦工业园,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机械装备制造、轻工组装、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目前,食品加工产业园供排水、道路、电网工程已开工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已流转土地6161亩。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及园艺、“适水”产业和乡村旅游为主的城郊型现代观光农业,1000亩设施农业已完成规划和征地,长胜“适水”产业项目已扩挖湖面100亩,龙泉村“农家乐”、“五七干校”博物馆等景点带动了乡村旅游的逐步升温。

四是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努力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核心区。

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准和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核心区的要求,我区进一步统筹规划城乡生态建设,在完善提升建成区绿化的同时,加大城乡绿化力度,坚持“早行动、重规划、高密度、大规格、保成活”的原则,实施了舍予园(万亩星光生态园)、千亩北武当生态景区、10公里世纪大道、森林大道、农村社区街路置绿等11项重点绿化项目,绿化总面积达2.25万亩,栽植各类树木及草花398万株,树木成果率达到85%以上,有效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五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奋力推进农村民生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逐步将农村优势教育资源向城区及农村大社区集中;统一了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师生公用经费标准;认真落实城乡联校行动及教师轮岗等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建成了隆湖一站青年文化中心和星海文化创业城,并于6月6日成功举办石嘴山市文化产业论坛暨星海文化创业城开业庆典,进一步推介了石嘴山。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出台了城乡特困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养老保险、卫生及计划生育等救助扶持政策,共发放城市低保5107户11659人1276.4万元,发放农村低保977户2126人95.8万元;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大力实施殡葬救助政策,已经救助15人7500元。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01%。加快农村大社区建设,在隆湖一站大社区实施了“一园带动五个一”工程(以星海文化创业城带动建设幼儿园、文化中心、图书馆、农民影院、养老中心),建设了隆湖一站三星级宾馆,将逐步实现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基础设施集中建设、社会服务集中管理目标。

六是统筹城乡就业,大力推进惠民富民措施。

严格按照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要求,牢固树立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的理念,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调查摸底工作,建立了2.3万名农村劳动力和8000余名农民工信息台账;加大城乡劳动力培训力度,实行了企业与城乡劳动力定向培训就业制度,今年已开展电焊工、绿化工、设施园艺等各类培训班21期,培训城乡劳动力2160人,85%以上的人员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规划建设了“一城两街六园”九大创业基地,开展了创业培训班23期,参加培训人员1026人,开发创业项目209个、就业岗位600个,全民创业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七是加强农村大社区党建,以党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切实抓好隆湖一站农村大社区党总支和长胜龙泉农村大社区党总支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大社区党组织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发展经济、推进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确保农村大社区党建工作出亮点、出经验、出典型。

篇4: 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总结

连续七年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成为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战略考量。

过去六年颁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着眼于“农”本身,是一个个相对集中的有关“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也是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善、社会安定发展都系于此。因此,对于一项事关全局的、“重中之重”的重大问题,中央用一号文件的形式昭示全党全国,一点也不为过,而且已成为新时期中央政策的一个风向标。

由此,我们看到,“三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0616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153元,同比实际增收8.5%,实属来之不易。

从农民增收渠道来说,60%来自工资性收入,这意味着农民外出就业成为增收的主要途径,而来自务农的收入并不多,且一部分是由国家补贴转化而来。相应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要快于农村居民,而且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3∶1,为3.31∶1,又回到3.33∶1。

城乡差距并非短期内形成,而是二元体制长期运行的结果,同时也是“先富”尚未带动“共富”的政策结果。各种资源要素过于向城市聚集,尤其是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使得城市发展很快,而且其发展越快,对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就越强、占有资源就越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竞相涌入大城市,寻找发展致富的机会,既是本能驱动和理性选择,又在客观上造成农村精干劳动力资源和金融资源流失,使得农村发展更加缓慢,两者差距不断拉大也就符合逻辑。

但是,这种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同样难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能是流于空谈,这已是共识。而且,如果继续维持城市对农村资源的单向抽吸,最终会使得大城市乃至特大和超大城市难以承载压力而遭“大城市病”困扰,拉美国家出现“贫民窟”就是教训,而农村却因缺少补给而“营养不良”,无法健康成长。这对于一个完整的社会肌体来说,其实呈现的就是一个“病态”,必须高度重视,着力医治。

解决“三农”问题,仅着眼“农”字本身无法完成,城乡统筹发展是惟一可行的诊治思路。xx大首次提出这一思路,“是新世纪以来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性提法”,此后还形成一个论断:目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是长短结合的思路,旨在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目的就是要加大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转移覆盖,帮助农村更快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当然,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如果城乡之间的基本矛盾,也就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的现实问题不解决,统筹城乡短期内很难见效。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的说法,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难课题。到底该怎么推进,需要认真把握。按照我们的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充分认识到“农民”是这个战略中最需关注的对象,要围绕农民的发展做好文章;二是协调好城乡关系,实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在互动双赢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

针对“农民”问题,要做好三个文章。第一,立足农业发展,谋求发展方式的转型,培养新型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这是农民在“农内”发展的希望所在。第二,农民的市民化,这是城镇化的'本质所在,也是其必须承载的使命。富余农民转移就业是必然趋势,也是增收的主渠道。未来,吸纳就业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和中小城市,壮大县域经济是重要依托。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促进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为农民的市民化创造制度条件是一项长期任务。第三,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必然要继续推进,但其作用不可高估。不管如何发展,将来仍将有数亿农民居住在农村,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普遍要求。这需要有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投入机制做保障。

针对“城乡关系”问题,首先是要打破阻碍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其次,通过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促进资源要素均衡配置,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当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需要特别重视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对土地权益的保护是核心,恪守土地用途管制原则,不可随意借统筹之名,行侵害之实,更要为社会长远发展留下生存空间。同时,还要为市民化的农民留个退路,留一个逐步适应的缓冲地带,否则易形成新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要关注当前业已形成的城市“新二元现象”对社会和谐发展的潜在风险。

篇5: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工作总结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工作总结

我校是新建校,19位教师中有15位是90后,面对这群曾被社会贴上“个性张扬”标签的90后,辽小就是他们专业生涯的起点,也是他们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为了充分发挥这群90后的结伴、协同、互通、互助作用,建立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新教师队伍,我校将具有共同愿景和共同发展需要的教师组建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促进新教师快速、健康成长。

一、多元学习,调动教师内驱力

1.心灵宁静,爱岗敬业,筑牢精神乐园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阳光、活力、创新是这群90后独具的时代特色,但面对复杂的教育现象尤其是繁杂的教学任务、调皮好动难以管理的学困生等问题时,这群90后往往会浮躁、缺乏耐心甚至难以应对。所以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入职后的首次宣誓、师德活动月系列活动、观看优秀影片、过好第一个教师节等)对他们进行师德教育,使他们在继承和发扬职业传统美德的同时,让自己的学识、能力、仪表,特别是教育观念上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在育人的同时,不断地“自育”,重塑21世纪教师新形象,筑牢各自的精神乐园。

2.博览群书,以书为友,提升素养促内涵

读书是每个人成长的最佳途径,除了统一必读书目《教育文摘》《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外,我们根据90后的个体独特性,改变以往统一书目、统一阅读的旧习惯,让老师们自己提出阅读书目,书目种类繁多:有提升专业水平的、有励志的.、有陶冶情操的、有家庭情感方面的等等。然后开展自由组合式的读书杂谈活动,建立个人文集,每月进行好书推荐和观点分享。

3.对话专家,思想碰撞,拓宽思路亮心灯

专家的引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与专家对话是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特色,通过专家对教育理念的前瞻认识,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和评价,进一步帮助教师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论内涵和教学思想。学校先后聘请华师大戚业国教授、刘启辉、高卫星、周莉、王莉莉、区市教研员、区督导室等各级专家来校讲学、指导。

4.教师合作,多彩学习,资源共享齐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龄、不同经验、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引领、交流、合作学习(青蓝工程、名师引领工程、双导师制、外出学习汇报、骨干教师经验交流、基本功练习等),帮助年轻教师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在各自的发展领域上更加明晰方向。

二、强化研修,激发教师成长力

校本研修是学校立足自身发展实际,通过实践、反思、研究、再实践为特征的研修活动,是一种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

1.潜心研究,勤于写作。学期初,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个人学期重点工作计划、个人学期小课题研究计划,并组织老师基于校情、学情、班情等开展校本研修(语数英音体美均有学科课题)。学期末教师要梳理、总结自己在这一过程获得的感悟、收获以及存在问题,记录宝贵的数据和各种影像资料,形成第一手文字资料,促进教师研究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一年来,有两位老师的文章在国家级、区级刊物发表。

2.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小讲台呼唤大教师,教师的真功夫永远在课堂。学校规定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20节,并通过推门课、亮相课、成长汇报课、视频案例反思课、一人一精品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名师引领课、模拟课堂等多种形式,丰富和开放课堂教学。既研究教师又琢磨学生,师生共同触摸教育,促使教师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其大量的积淀由“内化”转变成含有更多精彩的“外显”,有朝一日,红日喷薄。一年来,有1位教师获得省、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有3位教师获得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有10人次的教师获得区公研课,截止到目前新校启用后分配的八位新教师,有7位已经取得区研究课资格。

3.善于反思,再登新高。回顾是最好的反思,交流是最好的学习。为了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随时记录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的所思、所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每学期末都会进行期末工作总结交流会,全面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各项工作,通过总结成绩、审视不足,为各自发展、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而砥砺前行。

每学期的总结,既是对共同体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也是对下学期工作做成部署与安排,理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识。在今后的教研教学实践中也将不断锻造自己,不负韶华,筑梦前行。

三、精彩展示,扩大教师影响力

要想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仅仅局限于校内的小圈子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开阔教师的视野,扩大教师影响力以及辐射面,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走出去”实践的机会(去贵州支教、接受电视台采访、进行区级层面的专题报告等),使他们在教育教学的田地中更好地摸爬滚打,锤炼自己的能力。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一年的时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老师提供了亦师亦友的同行伙伴,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平台。“培养一位教师、形成一个亮点、打造一种特色”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篇6:城乡幼儿园共同体助推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指引下,齐河县学前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县15所乡镇都建立了省级规范化的幼儿园,配齐配全了硬件设施,但教育文化环境、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软环境的建设还需要大幅度提高。齐河县机关第二幼儿园作为全县学前教育的领头羊,与八个乡镇中心幼儿园结成“发展共同体园”运作模式,借助县直园的资源优势,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进行了园长输出、文化输出、管理输出和师资培训,使全县学前教育得到了均衡健康发展。

一、全县乡镇学前教育和齐河县机关第二幼儿园概况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指引下,我县积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园的环境文化有待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保教质量需要更加优质,幼儿园的管理需要更加规范合理,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乡镇学前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齐河县机关第二幼儿园是省级实验幼儿园、省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央教科所实验基地,幼儿园创建于1985年,是一所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发展内涵的幼儿园。幼儿园以“培养健体健心、自主自信、动手动脑的儿童”为培养目标,坚持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努力提升保教质量,幼儿园一直保持健康良性发展。

二、“发展共同体园”运作模式

为了全县学前教育取得更大更加辉煌的成就,县直二幼作为全县学前教育的领头羊,分别与齐河县焦庙镇、潘店镇、赵官镇、胡官乡、马集镇、祝阿镇、仁里镇、刘桥乡等八个乡镇中心幼儿园结成“发展共同体园”运作模式,借助县直园的资源优势,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分别进行了园长输出、文化输出、管理输出和师资培训,使全县学前教育得到了均衡健康发展,结对帮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园长输出,使共同体幼儿园与县直园同步发展

为了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我园首先成立了结对帮扶领导小组,选派肖娟、贾桂香、宋美等8人分别到祝阿、胡官、赵官、焦庙等八个乡镇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对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全面的管理,主要负责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常规管理、教职工考核、教师培训等工作,并通过层层帮扶、结对的方式,带动学区幼儿园的发展。

为保障下派园长管理不走样,我园首先对选派的园长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养培训,分别到浙江、济南、潍坊等“省十佳”幼儿园进行跟岗学习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其次把下派园长选拔到结对帮扶领导小组,参与帮扶计划的制订,使他们明确帮扶的思路和方向;帮扶指导小组成员坚持每月一次跟进下派园长的管理,对下派园长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

2.文化输出,打造乡镇优美教育环境

我们将县直二幼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其中,从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的理念出发,先从外部环境创设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借助农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加强环境创设,努力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阵地。在焦庙镇中心幼儿园,我们以“奇妙的大自然”为主题,创设了既充满童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室内外整体环境:一楼是迷幻海底、二楼是奥妙森林、三楼是神秘太空,将教育理念、办园宗旨、办园目标巧妙的融入其中,使幼儿进园受到感染;仁里镇中心幼儿园环境创设以“爱”为主题,创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和平、走向世界”的文化主题墙,让环境成为优良的教育资源;胡官镇中心幼儿园的环境以“放眼世界、走向未来”为主题,一楼是中国情,二楼是民族风,三楼是世界梦等,让乡镇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阿镇中心幼儿园以“民族风”为主题,创设了民俗风情墙、民间游戏课程等,实现了“一园一品牌,一园多特色”。同时,我们还健全了每一个共同体幼儿园活动区角,进一步拓展了幼儿活动的空间,丰富了中心幼儿园的游戏内容。

3.管理输出,促进幼儿园品质提升

县直园的园长、业务园长、业务主任作为共同体幼儿园的辅导员,随时对8个乡镇幼儿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将县直园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师资、科研和信息方面的资源,毫无保留的传输给中心幼儿园。在遵循幼儿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帮助中心园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由于对共同体园的制度都是与乡镇园教师一起结合县直园的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完善制订的,非常适合乡镇园。完善的制度管理使乡镇园保教工作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促进了中心园的教师不断加强自我素质的提高,大家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各自的专业技能有了新的发展。

4.培训引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虽然各乡镇幼儿园硬件建设规范齐全,但是乡镇幼儿园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为小学转岗教师和新分配的年轻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严重不足。为了使共同体园的教职员工尽快掌握一日常规的活动组织与管理方法,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县直二幼对帮扶的八所共同体园的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引领和打造。

首先,对共同体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了一日活动常规的培训,指导教师布置环境、制定日活动计划、写游戏观察记录等,一起探讨一日活动的科学组织方法,从入园、离园、晨午检、接待、早操及操后活动、如厕、饮水、户外活动、区域活动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按照县直二园的规范流程进行培训、实施;乡镇共同体园的教师坚持每月一次观摩县直园教师组织的活动,学习一日常规各个环节的流程及具体操作办法;乡镇中心村的教师随时到中心园的班级听课、参加活动;每年暑假期间对乡镇共同体幼儿园的所有教师分2批50余人进行15天的轮流跟岗培训。每一次的参观学习结束后,县直二园都把学习的老师组织起来进行交流,使所有参观学习的教师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收获颇丰,进步很大。

其次,为使共同体园教育教学尽快步入正轨,教师尽快熟悉教材,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帮扶领导小组指导共同体幼儿园教师分析教材,指导备课、上课,定期进行听课、评课,使乡镇共同体幼儿园的老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还充分发挥我园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到共同体园上示范课并指导教学,使共同体园教师做到会备课、会说课,能上课。

第三,对下派园长定期进行培训。我园对下派的园长,每两周集合一次,就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帮扶领导小组根据共同体园存在的问题和发现的亮点给予适时表扬指导及培训,不但鼓舞了下派园长的工作积极性,也使下派园长的管理能力、引领教育教学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每周将县直二幼的教育教学计划发至各乡镇,乡镇共同体园借鉴二幼的计划,制定出下周的适合自己园的计划。

三、“发展共同体园”运作模式的初步成效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格局,实现了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了城乡幼儿园平等、共进的教育格局,八个共同体幼儿园都步入了正规并取得显著成效。八个中心园有两个通过了省级实验幼儿园的验收、三个通过了省中心认定,三所通过了市级一类幼儿园验收;城乡共同体园的拉手,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幼儿园教育资源互补,促进了城乡间教育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教师的专业水平逐步提高。引领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使家长观念也逐步改变,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幼儿的入园率大幅提升,胡官、赵官、马集乡镇中心幼儿园分别有300余孩子入园,焦庙、祝阿、潘店有200余孩子入园,为幼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同时,帮扶活动也带给了我园教师很多启示,大家受益匪浅,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更大了,自身价值更高了,工作也就更加积极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县直园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和共同体园同进步,共发展,推动齐河县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篇7:城乡幼儿园共同体助推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问题正随着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而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农村幼儿园教育中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农村幼儿园教育开展教育活动的具体方向与措施。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下,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问题无疑是推广和谐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后果,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人口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物资,农村人口迫于压力而来到城市谋求发展,以望为后代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不断增多,留守儿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许多的孩子甚至还在襁褓时期就已经和父母分离,交予老老人抚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由于来一辈教育观念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幼儿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出现空缺,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

在行为教育理念的更新上,农村幼儿园大多数的教师在开展教育中,对留守儿童不仅缺乏耐心,缺乏思想上的引导,有些甚至会将性格孤僻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上的隔离,施加冷暴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幼儿阶段便会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敏感与孤僻,有些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对于这群人,不少的农村幼儿园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由于自身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对于日常表现不够活跃的留守儿童加以隔离,以免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学习生活,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对留守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更会加重他们的心理阴影,有些留守儿童在压抑的环境下甚至会过早的出现抑郁、性格扭曲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健康发展。

在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硬件设施上,当前许多农村政府对于孩子的幼儿教育并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往往难以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这也是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二、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开展的教学理念

在践行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以帮助孩子打开心灵的窗口为基本方法,循序渐进的引导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们走向健康阳光的生活中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广大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以下的教育理念:

1.首先树立起以人教育根本的行为养成教育思想。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课改背景下,备受推崇的一种教育思想,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由于地区的偏僻性以及教学资源的落后性,许多的幼儿教育者仍然以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幼儿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幼儿阶段的小孩具备一定的识字与动手能力,为进入小学阶段做准备,这样的教育理念完全将幼儿教育强行扣在应试教育的链条之中,殊不知幼儿阶段教育重点并不是知识的增长,而是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促使幼儿教育回归本真,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对留守儿童而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重提升孩子的全面发展能力,鼓励留守儿童勇敢走出内心的世界,参与集体活动,丰富自己的认知世界。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孤僻的留守儿童,教师更应该做的并不是强行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而是以开到教育为主,积极解决好留守儿童内心的疑惑,耐心引导孩子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农村幼儿园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情感教育为教育开展的主要支撑点,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情感的关怀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足以唤起内心信任感与依赖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从小与父母分隔两地,因此对父母的的爱从来都是无比的渴望,而当他们留意到身边的伙伴都被父母包围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会自动建立起一堵防卫的墙,对于外界他们总是抱着既渴望又害怕的心情面对,处于这样的内心状况,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滋生出同龄人不曾体会到的消极思想,久而久之内心的世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失去孩子的童真,更会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走向弯路。面对这样的成长轨迹,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情感为主,积极与每一个留守儿童成为朋友,耐心的开导他们,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生活关怀,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人关爱着的,同时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内心的阴影,鼓励他们与自己的同伴建立正确交流方式,鼓励他们以更为积极的心态生活,帮助他人,学会分享,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世界所需要的,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快时,积极分担他们的苦恼,耐心聆听他们的内心声音,从而建立与他们之间的信任感与依赖之心,帮助他们养成健康成长的行为习惯,养成积极阳光的生活方式。

三、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教育水平提升的客观条件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已经早早的暴露在生活的困苦面前,面对生活对他们的不公平,他们往往束手无策,为了帮助留守儿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幼儿园教育者应该努力将幼儿园变成他们温馨的家园,在进行必要的知识教育的同时,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教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的投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人才,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具有趣味性,帮助留守儿童感受到同伴陪伴的乐趣,鼓励他们积极走向生活的阳光面,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困难。

四、结语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建造一个温暖的家,社会上许多的基金慈善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可是对与幼儿阶段的行为养成教育的开展并不是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他们更需要的是教育者的心灵呵护与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世界对他们的需要与关爱,从这点出发,幼儿园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该充当监护人的角色,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面对人生的困苦,形成健康生活的价值观念。

篇8:开展城乡清洁的工作总结

开展城乡清洁的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选派全县“美丽清洁城乡”活动工作队方案〉的通知》文件的工作布置,我局具体负责桂北商贸城片区街道和下长岗村的清洁工作。现将近段时间的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责任区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我局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专门召开了职工动员大会,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负责清洁工程工作的具体落实。办公室制定了活动方案,并下发到下属单位、股室,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执行。

2、采取多方措施,力求尽快改善责任区内环境卫生状况。

⑴大力宣传,营造城乡清洁是全民责任的氛围。

我局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责任区内的商家和住户大力宣传城乡清洁工程,派人走访所有门面,要求其履行“门前三包”,并与商家签订了约80份承诺书。

⑵实行值班巡逻制度,常规化开展大扫除。

我局每天安排两名同志在责任区内值班巡逻,制止乱停乱摆行为。同时,每周五下午常规化开展大扫除,全体干部职工都到责任区内进行小广告清理和大扫除。另外,我局还积极与市容局、八里街公司及责任区物业管理联系,希望共同协商解决桂北商贸城内的物业管理问题。

2、责任区内脏、乱、差现象有所改善,清洁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各方面工作,责任区内垃圾堆积、小广告泛滥、街道上乱停乱摆的现象得到改善,门前三包得到较好实行。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⑴责任区太大,人手严重不足。我局职工包括下属单位一共19人(含上级借调1人、政务服务中心1人),而责任区任务太大,很难完成艰巨任务。希望美丽办能酌情考虑,减少一些任务量。

⑵根据住户反应,桂北商贸城内无清洁工对街道进行清扫,垃圾桶数量极少,导致很多人乱仍垃圾。

⑶井盖缺失。据不完全统计,走访发现缺失的井盖至少有10块以上,无人修理,非常危险。

4、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⑴继续坚持常规化大扫除和值班制度,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效。

⑵希望改变城区内无物业管理的状态,将物业管理纳入到到城市卫生清洁管理中来从而达到从治理到长期管理的目标。

二、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自20xx年5月17日镇党委政府召开会议“美丽.清洁城乡”活动动员大会以来,我局作为下长岗村的联系单位,局驻村指导员具体参与下,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动员,统一思想。5月23日,村里召开了清洁村屯的专题会议,专题研究清洁村屯工作。一是组织学习镇里九个文件,统一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思想,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二是各驻屯的村干部汇报所在屯的清洁卫生情况,提出工作建议。三是初步拟定了各屯的保洁员名单上报至镇里。通过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6月4日,村里召开了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生产队员、人大代表、团支部书记,拟任保洁员参加的动员大会,这次会议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由村支书宣传学习镇党委政府文件,安排部署村清洁村屯的工作部署。二是到娄底、塘边两个村发放宣传资料180多份,实地这两屯的卫生状况。三是组织全体参会人员队村委所在地的村屯,河道进行了清理,起到了宣传示范作用。四是初步确定在各屯在各屯建垃圾地的地址,建垃圾池4个。

2、我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村屯清洁工作,拨出5000元专款作为添置清洁村屯设施的任务,为做好清洁村屯提供财力支持。

3、在清洁村屯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召开动员会;(2)发放公开信;(3)悬挂宣传横幅和张贴标语(4)派村干部到先进村取经。

4、当前主要困难:一是装垃圾的工具和运垃圾的车没有;二是保洁人员工资尚未落实,影响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

5、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下一步要在加大清洁力度,完善清洁设施,落实保洁队伍,制定村规民约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努力,力争使下长岗村屯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

篇9:某小学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总结

某小学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总结

自召开“城乡清洁工程”动员大会后,我校立即行动,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全体师生积极投入到“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中,掀起了整治校园环境高潮。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合作

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花绍丽任组长,姚普章任副组长,其各班主任为成员,分工负责,明确包工场所:校园公共地区卫生按一至六年级学生划分负责区域,每天早上、下午课前各进行打扫一次。厕所由三、四、五、六年级学生按周次轮值,每天早上、下午课前各进行打扫和冲洗。每周末全校师生对校园内以及校园周边大搞卫生一次。每月评比卫生一次。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共同参与

为了做好宣传工作,我校通过张帖标语、召开校会、班会等,广泛宣传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意义,并把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结合起来,使到上下同心,人人参与,共同净化、绿化、美化我们的校园。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管理

1、落实一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并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整治,大、小便处天天进行清洗,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严禁乱涂乱画、乱掉废纸和随地吐痰。

2、设立卫生监督员和卫生监督岗,加强巡查与监督,强化检查与考核,广泛发动师生对不良行为进行举报。

3、实行问责制,对效果好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效果差的`班级限期整改,责任领导和责任老师绩效工资不能取一等,不能参加各级评优。

二、工作效果: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目前我校的校园环境状况保持良好,排水道畅通,校园及各场室卫生整洁,符合卫生标准,用水卫生、空气清新,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教师办公室卫生清洁,符合卫生标准,师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乱丢纸屑、随地吐痰、

乱画乱刻等现象得到了杜绝,校园保持了卫生整洁。

三、存在问题:

(一)、由于学校靠近村庄,部分村民卫生意识不强,经常把生活垃圾倒到学校门口和附近的路边,给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带来困难。

(二)、卫生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垃圾收集点,学校的垃圾只能靠自己收集焚烧,容易造成第二次污染。

xx小学

20xx年12月

篇10:城乡统筹发展上半年工作总结

城乡统筹发展上半年工作总结

连续七年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成为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战略考量。

过去六年颁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着眼于“农”本身,是一个个相对集中的有关“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也是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善、社会安定发展都系于此。因此,对于一项事关全局的、“重中之重”的.重大问题,中央用一号文件的形式昭示全党全国,一点也不为过,而且已成为新时期中央政策的一个风向标。

由此,我们看到,“三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0616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153元,同比实际增收8.5%,实属来之不易。

从农民增收渠道来说,60%来自工资性收入,这意味着农民外出就业成为增收的主要途径,而来自务农的收入并不多,且一部分是由国家补贴转化而来。相应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要快于农村居民,而且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3∶1,为3.31∶1,又回到3.33∶1。

城乡差距并非短期内形成,而是二元体制长期运行的结果,同时也是“先富”尚未带动“共富”的政策结果。各种资源要素过于向城市聚集,尤其是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使得城市发展很快,而且其发展越快,对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就越强、占有资源就越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竞相涌入大城市,寻找发展致富的机会,既是本能驱动和理性选择,又在客观上造成农村精干劳动力资源和金融资源流失,使得农村发展更加缓慢,两者差距不断拉大也就符合逻辑。

但是,这种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同样难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能是流于空谈,这已是共识。而且,如果继续维持城市对农村资源的单向抽吸,最终会使得大城市乃至特大和超大城市难以承载压力而遭“大城市病”困扰,拉美国家出现“贫民窟”就是教训,而农村却因缺少补给而“营养不良”,无法健康成长。这对于一个完整的社会肌体来说,其实呈现的就是一个“病态”,必须高度重视,着力医治。

解决“三农”问题,仅着眼“农”字本身无法完成,城乡统筹发展是惟一可行的诊治思路。十六大首次提出这一思路,“是新世纪以来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性提法”,此后还形成一个论断:目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是长短结合的思路,旨在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目的就是要加大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转移覆盖,帮助农村更快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当然,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如果城乡之间的基本矛盾,也就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的现实问题不解决,统筹城乡短期内很难见效。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的说法,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难课题。到底该怎么推进,需要认真把握。按照我们的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充分认识到“农民”是这个战略中最需关注的对象,要围绕农民的发展做好文章;二是协调好城乡关系,实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在互动双赢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

针对“农民”问题,要做好三个文章。第一,立足农业发展,谋求发展方式的转型,培养新型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这是农民在“农内”发展的希望所在。第二,农民的市民化,这是城镇化的本质所在,也是其必须承载的使命。富余农民转移就业是必然趋势,也是增收的主渠道。未来,吸纳就业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和中小城市,壮大县域经济是重要依托。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促进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为农民的市民化创造制度条件是一项长期任务。第三,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必然要继续推进,但其作用不可高估。不管如何发展,将来仍将有数亿农民居住在农村,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普遍要求。这需要有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投入机制做保障。

篇11:城乡统筹发展上半年工作总结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成为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战略考量。

过去六年颁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着眼于“农”本身,是一个个相对集中的有关“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也是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善、社会安定发展都系于此。因此,对于一项事关全局的、“重中之重”的重大问题,中央用一号文件的形式昭示全党全国,一点也不为过,而且已成为新时期中央政策的一个风向标。

由此,我们看到,“三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0616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153元,同比实际增收8.5%,实属来之不易。

从农民增收渠道来说,60%来自工资性收入,这意味着农民外出就业成为增收的主要途径,而来自务农的收入并不多,且一部分是由国家补贴转化而来。相应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要快于农村居民,而且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3∶1,为3.31∶1,又回到3.33∶1。

城乡差距并非短期内形成,而是二元体制长期运行的结果,同时也是“先富”尚未带动“共富”的'政策结果。各种资源要素过于向城市聚集,尤其是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使得城市发展很快,而且其发展越快,对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就越强、占有资源就越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竞相涌入大城市,寻找发展致富的机会,既是本能驱动和理性选择,又在客观上造成农村精干劳动力资源和金融资源流失,使得农村发展更加缓慢,两者差距不断拉大也就符合逻辑。

但是,这种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同样难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能是流于空谈,这已是共识。而且,如果继续维持城市对农村资源的单向抽吸,最终会使得大城市乃至特大和超大城市难以承载压力而遭“大城市病”困扰,拉美国家出现“贫民窟”就是教训,而农村却因缺少补给而“营养不良”,无法健康成长。这对于一个完整的社会肌体来说,其实呈现的就是一个“病态”,必须高度重视,着力医治。

解决“三农”问题,仅着眼“农”字本身无法完成,城乡统筹发展是惟一可行的诊治思路,

总结

xx大首次提出这一思路,“是新世纪以来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性提法”,此后还形成一个论断:目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是长短结合的思路,旨在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目的就是要加大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转移覆盖,帮助农村更快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当然,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如果城乡之间的基本矛盾,也就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的现实问题不解决,统筹城乡短期内很难见效。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的说法,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难课题。到底该怎么推进,需要认真把握。按照我们的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充分认识到“农民”是这个战略中最需关注的对象,要围绕农民的发展做好文章;二是协调好城乡关系,实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在互动双赢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

针对“农民”问题,要做好三个文章。第一,立足农业发展,谋求发展方式的转型,培养新型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这是农民在“农内”发展的希望所在。第二,农民的市民化,这是城镇化的本质所在,也是其必须承载的使命。富余农民转移就业是必然趋势,也是增收的主渠道。未来,吸纳就业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和中小城市,壮大县域经济是重要依托。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促进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为农民的市民化创造制度条件是一项长期任务。第三,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必然要继续推进,但其作用不可高估。不管如何发展,将来仍将有数亿农民居住在农村,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普遍要求。这需要有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投入机制做保障。

针对“城乡关系”问题,首先是要打破阻碍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其次,通过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促进资源要素均衡配置,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当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需要特别重视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对土地权益的保护是核心,恪守土地用途管制原则,不可随意借统筹之名,行侵害之实,更要为社会长远发展留下生存空间。同时,还要为市民化的农民留个退路,留一个逐步适应的缓冲地带,否则易形成新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要关注当前业已形成的城市“新二元现象”对社会和谐发展的潜在风险。

篇12: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小学项目工作简报

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小学项目工作简报

一、活动背景

北京市海淀区红山小学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西部、全军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院内,环境优雅、宁静,文化气氛浓厚,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内涵和优越的国防教育环境,凸显了良好的地域文化。在五十年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目前是红山小学发展建设最快的时期。学校在姜校长的带领下,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传承民族精神、强化国防意识为宗旨,以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教育创新为契机,以国防教育校本教材为载体,切实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切实加强国防预备队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加快学校特色化育人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的办学思路。

当前,不断变幻的国际风云,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全面育人的素质要求,国防教育的全民理念,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都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新时期少年儿童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为此,我们在特色教育方向上做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少年军校教育向更高层面的国防教育转变;二是从简单训练军事动作向灌输现代国防意识转变;三是从体能技能训练向综合素质提升转变。其间,逐渐摸索出国防教育的路径与模式。

近一年多来,经过艰苦努力,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学校自主开发的国防教育校本教材终于与同学们见面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套教材将学校的教学特色、少先队的组织特色、解放军的军营特色、社会教育的阵地特色统一起来,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国防意识、实践意识,团队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仔细阅读这套教材,认真按照这套教材的要求去做,同学们就会对国防教育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其拥军之情,树立报国之志。

如何以国防教育校本教材的首发式为契机,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教育成为我们思考的新重点。在姜校长提出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固化,为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指导下,在UDS项目提出的“学校因规划而长远,工作因计划而扎实,生活因策划而精彩”的理念引领下,学校领导班子达成共识:为了进一步展示学校特色教育创新成果,体现学校“大气如山”的办学目标和育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加快特色教育规范化进程,丰富国防教育内容,创新国防教育载体,树立学校素质育人的时代形象,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以国防教育校本教材首发式活动为契机,实现多个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筹备过程

9月15日活动的真正启动是从8月27日开始的。学校制定出从8月27日开始直到9月15日每天上下午要做的工作和必须完成的工作时间表,军训三天的课程表和训练内容、开学第二周教师训练有任务学生的训练表、活动彩排时间的安排、14日布置会场的分工、活动当天9点之前的安排、9点之后大会开始的流程和任务表。

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因为细致到位的策划是开学后老师们具体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活动成功的保证,领导班子成员要做到心中有数。本次活动的`领导小组由姜校长挂帅,组成以学校领导班子为主体、骨干教师参与,统一策划、统一部署、统一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外联组、宣传组、保障组、电教组。9月15日国防教育大会当天活动当天具体分工如下:

时间 内容 注意事项 负责人
8:55—9:00 1、广播开会注意事项 2、放音乐和宣传语等待大会开始 3、提散场时要求。     刘玉男  
9:00 钟声后,主持人说让我们欢迎领导嘉宾入场,放欢迎曲,由六位学生引领领导到会场就坐。   赵岩 张丽珏
  献词学生上场音乐起 献词学生退到下场口幕后唱国歌 国歌一唱完回座位听校长讲话 王秀艳   吴强
  全体起立唱国歌 放好校长献词稿 谢立云
  姜校长致辞 校长致辞完毕旗语操备场 计建秋 吴强
  介绍国防教育校本教材   田永红、孙淑敏、徐伟伟
  旗语操展示   旗语操一开始提醒姜校长带请尹丽君主任、兄弟学校三位校长、部队代表、社会代表备场。 计建秋 吴强 吕铁军 王有妮   吕铁军
  教材首发式 徐伟伟发言后提醒首发式人员备场 赵岩------王敬霞
  尹主任讲话    
  学生论坛   王敬霞 孙淑敏
  专家点评   王敬霞
  队部领导讲话 不用备场听音乐从场下上 吕铁军
  区委领导讲话   吕铁军
  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请领导和嘉宾上台同论坛学生合影 主持人   王玮

篇13:小学开展双拥工作总结

一、 领导重视,是双拥工作良性开展的强有力的保证。关心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切入口,学校将此项工作与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一起部署,成立健全有力的双拥领导小组,校长、书记亲自抓,教务、电教、总务、团委、少先大队等部门齐心协力,负责学校此项工作有序地开展。

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紧紧抓住德育教育的突破口。

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双拥宣传教育的核心,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我校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以“爱我中华,强我国防”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有主题班会,专题国防教育报告,班报、征文、社会实践、文艺演出、广播,少年军校训练等,深入进行伟大的民族精神、国防责任义务和双拥光荣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国防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营建良好氛围,开展丰富活动,将双拥工作引向深入。

(1)每年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积极参加部队迎新春茶话会、建军节联欢晚会;学校拨出专项经费和购买小礼品,去部队和校内现役军人家中走访慰问,尽学校绵薄之力。

(2)学校不断开展一系列国防教育活动,在校内形成良好氛围,如9-10月爱国月系列活动,少年军校军事训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少年军校大检阅,在今年的少年军校检阅中我校在8713部队军官的指导训练下,获得了全市第一名,被市少年军校总校评为莆田市少年军警校示范学校;8713部队的胡耀强被评为盛市优秀课外辅导员,我校的总辅导员刘雪璠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大力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拥军的情怀。

(3) 重视学科渗透,重视学科教师在国防教育方面作用,语数等学科教学中结合国防教育素材,抓好渗透,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在国防发展中所发挥的力量,与体育课,体育活动结合,抓好国防体育,增强学生体魄,长大保卫祖国。

(4) 重视军地情谊,加强学校和部队的密切联系,共建活动扎实开展,共建建设和谐发展,例如去部队慰问,相互征求意见,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搞一些联谊活动,开座谈会等。每年招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学校对共建单位的子女优先考虑,在减免学费等方面尽量给予照顾,解决部队、军属的后顾之忧,种种活动或措施,都为了使他们安心部队和支持国防建设,为国家作更大的贡献,另外在双拥工作中不断扩大军民共建内容,例如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开展拥军活动,帮助部队开展些培训工作(普通话培训,子女学科辅导等),对军属从生活和思想上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她们安心工作,积极进取,在校领导的关心下,她们也以努力地工作,勇挑重担作为回报。蔡梅军和蔡爱军两位老师爱人都在部队,工作也很忙,但她们仍能克服困难,要求担任班主任工作,她们彼此支持对方工作,又将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出色,始终辛苦地奋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表现出了很高的精神境界。学校对随军家属就业安置问题也尽力关心帮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要求学生帮助社区军属,残疾军人,增强学生双拥参与意识,密切军民之间鱼水情谊,弘扬爱国拥军传统。

总之,由于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到位,活动丰富,确确实实地营造起了双拥工作的良好氛围,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今后将更加努力,在工作观念、措施、方法上始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力争今后将我校的双拥工作做得更出色、更令人满意。

篇14:小学开展双拥工作总结

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多年来,**市第二中学非常重视国防教育,并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科学规划

学校每学年都建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本学年建立了以校长、党支部书记*同志为组长,党支部副书记*同志为副组长,*、*、*、*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安排双拥工作、定期检查双拥工作。每学年学校工作、支部工作都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的内容,明确责任,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切实把双拥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规范运作,活动促进

双拥工作是加强军民团结的根本大计,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防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中学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并把双拥工作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1、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了一系列国防教育活动,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国防教育的氛围。如定期举办国防知识竞赛、军训、参观部队、体验军营生活、学习消防知识、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等。

2、重视军地情谊,我校同驻地32团榴炮二连是共建单位,长期以来互相支持军地建立了鱼水深情。每年建军节、老兵退伍,校领导都要与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校文艺队前往慰问。经常派教师去连队进行文艺、板报等活动指导,与部队开展各种联谊活动,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体党员与部队官兵在活跃气氛中交流活动经验心得,共温入党誓词,实现共促共学。同时,学校认真组织学习上级民政部门下发的各种有关双拥工作的文件,将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3、组织学生干部到消防中队参观学习。近年来,学校先后派出400多名学生前往消防中队参观学习,他们在消防中队领导的带领下,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中队的营房设施、内务设置、学习室、荣誉室和消防器材库等地。中队官兵分组将中队的消防车辆和装备器材为学生们作了一一讲解,让他们了解各种消防车辆以及所配备的.各种消防装备器材的名称和用途,如什么样水枪用来扑救什么样的火灾,泡沫、干粉的不同用途和作用等。消防中队官兵为师生们表演着装操、灭火器灭火、消防百米障碍等项目,官兵们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和一致好评。通过开展现场参观、知识问答、项目表演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育了他们认真学习消防知识、关心支持消防事业的责任性和积极性,并表示做一个合格的义务消防宣传员。

篇15:学校开展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一、学校现状

__县__中心学校位于__县__镇,服务人口约8.5万人,下辖8所完小、9个教学点,在校学生数5228人,129个教学班,多年来的升学率都控制在95%以内;学前教育方面,我镇现有3所公办幼儿园,10个幼教点,7所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70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

二、工作成效

近年来,在__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校园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强化科学管理,更新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随着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教体局对学校的不断投入,通过新建、改扩建校舍,配备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增补特岗、新任教师,目前我校及所辖各完小、教学点,均稳步迈入“标准化学校”的行列,在全镇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具体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打造及环境美化工作

近年来,中心校统一部署,逐步绿化、硬化、美化校园。我们在20__年春季就召开了校长会,专项安排校园美化、绿化工作,在“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原则指导下,以校园功能区域的规划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强化校园绿化美化硬化规范化管理,积极打造适宜、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经过两个春季的绿化培植,后期的优化补充,现各校基本上实现了绿色宜人,环境优雅的校园绿化目标。

在校园美化方面,我们让校园绿化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根据各校特点,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中华经典美文、师生优秀作品的展示,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处处都能体现班级特色,突出学校特点。最终在各校分别达到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校园秩序良好稳定、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的建设目标。

2、设备配备与使用工作

在县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经县教体局统一配备,我镇129个教学班现已全部配备了“班班通”教学设备,有6所完小都配备了实验、音乐、美术、体育等8个功能教室,其他各校也根据规模大小,均配备了3个以上的功能教室,且使用正常,材料完善,室内制度齐全,氛围营造适宜,管理员的配备及日常管理规范,基本达到了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的标准。

为解决边远教学点的音、英、美科目师资,县教体局在我们7个教学点中开设了“在线课堂”远程课堂教学,经过培训、应用、督查,结合教育初步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加快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高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改进了教学手段,有效缩小了镇村差距,优秀的师资和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了共享,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了农村偏远小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3、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成果

我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公办教职工总数221人,具有本科学历教师 132人,大专学历教师48人,中师中专学历教师4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市、县级骨干教师 18人。

20__年以来,我校共有130余人次在省、市、县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在本年度的宿州市考试测评中,我镇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获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全县的组织的抽考中,我镇参评的12个班级在全县70多个学校班级中,有5个班级取得了前10名的好成绩,其他各参评班级也都保持在中等以上水平。

学前教育方面,我镇的中心幼儿园20__年6月一次性通过市级一类园评估,并以中心园为辐射中心,每学期组织幼儿园保教开放日和家长开放日,多次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年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复核中,我镇三所民办园今年顺利通过。在日常管理中,我校遵循“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管理与监督,配合县教育局严格审核私立园的办园条件,引导民办幼儿园依法依规办园,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我校及所辖的小学、教学点和幼儿园已经基本达到了规范办学、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全面发展的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再接再厉,争取在20__年取得更好成绩。

__县__中心学校

20__年元月

篇16:学校开展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我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落实招生入学方案,公开范围、程序、时间、结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没有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编班过程,学校成立编班领导小组,邀请相关人员参加,接受各方监督;实行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关于义务教育免费的规定。

严格学生学籍管理:执行国家学籍管理相关规定,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学籍管理;执行学生考勤制度,每天统计学生到校、上课信息,实行缺勤跟踪;及时将学生辍学情况书面上报主管部门,在义务教育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在学籍系统中进行标注;主动联系辍学学生家长,针对辍学原因,建立了控辍制度,积极帮助学生返校。

满足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制定了保障教育公平的制度,通过宣传栏和校园网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不让一名学生因学习、家庭、身体、性别等因素而受到歧视;坚持合理便利原则满足残疾学生就读需要,并为其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创造条件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建立资源教室,配备专兼职教师;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情感关怀,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学校可配备服务人员。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和每天的“晨读、午诵、暮思”活动、“国学大讲堂”活动,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让学生熟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统筹课程资源,落实了全员责任,体现综合育人;4.创新德育形式,开展适合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5.在学校管理各个环节分层开展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6.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郭华英老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开展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教材、教辅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国家课程全面实施。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的全,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综合实践交流活动;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组织开发校本课程;引导教师创新课程实施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1.学校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上下午各半个小时),开足并上好体育课,使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2.制订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每年5月份举办全员参与的运动会;3.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定期开展学生体检或体质健康监测,重点监测学生的视力和营养状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质体能健康状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4.配齐体育教师,加强科学锻炼指导和体育安全管理。有效利用体育场地和设施器材,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5.科学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家校配合指导好学生课外活动,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6.保障室内采光、照明、通风、课桌椅、黑板等设施达到规定标准,端正学生坐姿,做好眼保健操(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降低学生近视率。

提高学生艺术素养:1.按照国家要求开设音乐、美术、书法课。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爱好;2.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艺术教师,设置了艺术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满足艺术教育基本需求;3.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了合唱团、舞蹈队等艺术社团和美术兴趣小组;4.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利用当地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学校的艺术团体多次和东宋新村社区和齐河县关工委联合,举行了多次文艺演出,

培养学生生活本领:1.增加学生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布置学生家务劳动(帮家长干家务、给父母洗脚等),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初步劳动技能。 2.为学生在校园内参加劳动创造机会,采用“校园加农户”等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卫生保洁、绿植养护、种植养殖、食堂帮厨等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劳动。3.充分利用各类综合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学工、学农等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寒暑假布置与劳动或社会实践相关的作业,并让学生写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4.指导学生利用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完成个性化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1.学校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标体系,开展检查,改进教育教学。 2.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3..减少考试次数,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考试内容没有超出课程标准,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篇17:学校开展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根据南谯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南谯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南教督〔20__〕1号)要求,上半年,南谯区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部署要求,按照“统筹实施、问题导向、务实高效、提升水平”的工作思路,推进落实创建义教均衡发展各项任务,有效履行学校现状摸底排查、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等各项职责并取得重要成果,有力推动了全区义教优质均衡发展整体工作改革发展。

一、总体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组织实施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配合区编办推进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体制改革,核定全区公办学校教职工编制并根据师生比例标准适时调整实现“区管校聘”。积极配合人社、编制部门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建立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互派教师和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教等教师互动交流机制,实现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效。截止7月份,优质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效果显著。

二、具体工作落实情况

1.开展学校现状摸底排查

全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逐一落实,逐一排查,建立优质均衡台账,填报学校优质均衡调查摸底表,撰写自查报告。

3月12日至20日,区教体局组织开展实地调研,组织相关业务股室由分管督导工作的副局长带队,对全区各义务教育学校在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覆盖式的调研。调研组采取召开学校班子会议、与校长座谈等方式了解学校推进优质均衡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优质均衡的差距,建立了全区实施优质均衡问题台账,撰写调研报告,为下一步推进实施优质均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6月20日,印发《关于调整<南谯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教督〔20__〕83号),认真落实宣传动员阶段(20__年12月—20__年4月)和整体推进阶段(20__年5月—6月)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求,指导学校对照评估标准,找准问题和不足,制定工作台账和方案,细化学校年度工作推进计划,促进学校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和教育质量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各校成立优质均衡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明确教导、后勤、安全、德育、资助、财务等部门职责,合力推进。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推进优质均衡工作计划,实施“一校一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补齐短板,逐一“销号”。

3.实施布局调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

2月28日,区教体局召开20__年农村有关学校布局调整会议,积极谋划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并形成布局调整工作实施草案上报区政府。根据南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谯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函﹝20__﹞4号),结合我区农村学校现有规模和实际生源情况,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经区政府同意,区教体局制定《20__年秋季南谯区大柳学校、花山中心小学办学整合实施方案》,组织实施20__年秋季将花山中心小学整合为施集学校教学点、曲亭小学整合到大柳学校办学的工作,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即将结束。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育资源浪费与不足并存。由于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农村学校急剧萎缩。一方面教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2.教师结构性缺编与富余并存。目前我区教师队伍总编制达到规定要求,但是仍存在中学教师相对小学教师富余、农村教师相对城区教师富余、小学科教师如中小学信息技术以、小学英语、科学相对缺乏等现象。

3.少数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人口呈爆发性增长,学位不足造成大班额现象。

4.个别城区学校生均指标尚不达标。3.1%的学校(1 所)生均运动场地面积不足,运动场地面积共缺268平方米。3.1%的学校(1所)生均校舍面积(不含宿舍)不足,校舍面积共缺2988平方米。9.4%的学校(3所)生均占地面积不足,共缺47899平方米。

5.现代教育教学设备更新不够及时。如全区学校班班通设备虽然配齐配足,但是部分学校设备没有及时更新,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6.城区存在校额过大学校。由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南人口急剧增长,生源压力加剧,造成了大学校的出现。6.3%的学校(2所)超过了3000人以上。

7.个别城区学校师资力量尚有欠缺。城南新区的急速发展,人口迅速膨胀,学生大量增加,3.1%的学校(1所)师资不足。

8、教育改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重点是教师队伍的管理上创新不够,在职称评聘、教师主动交流方面尚需加大改革力度。

篇18:学校开展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__镇党委、政府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 的责任感,举全镇之力、集全民之智合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取得了喜人的工作成效。

健全机制,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镇作为镇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分管领导、各中小学校长为成员,实行统一领导, 分工负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研究制定了《__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度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实际困难,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多饮组织学校校长、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教育工作,并将教育工作纳入干部岗位目标管理。

筑牢基础,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标准。按照县委、县府提出的“教育强县”目标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布局建设,立足实际,合理改建、新建新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__镇积极整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组织专门人员对镇村的学校合理规划,对基础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落实排危工作,全面消除了学校安全隐患。通过新建和校园环境整治,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和育人化氛围更加浓郁,受到社会的好评。

控辍保学,保障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结合实际制定了《__镇控辍保学实施方案》,实行联系领导包村、村干部和教师包人的方式将责任明确到个人,一对一组织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确保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辍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到上级要求。

强化安全,创造和谐放心环境。为了给学校创造一一个有利的教学环境,__镇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和警校共育工作,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制定《抬理校园周边环境的实施意见》,要求镇派出所、安监所、食药监等部门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经常到学校了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依法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着力营造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要求各村、单位对辖区内的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和规范。今年以来,__镇共开展校园安全各项检查累计28组次,禁毒宣传活动2次,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教学创造了和谐环境。

篇19:学校开展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学校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志。20__年9月以来,根据上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指示精神,我校本着巩固成果、调整结构、整合资源、促进均衡发展的思路,狠抓《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在县教体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员会以来,我校立即开展了学习贯彻工作,建立了由齐敬校长任组长,中层领导为成员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领导到位。全镇各校掀起了学习领会,贯彻《会议》的热潮。通过学习,各校领导及广大教职工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巩固“两基”成果, 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由此,学校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几年来我镇各校的6—11周岁正常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100%;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政策,严肃查处乱收费、乱办班、乱编乱订教辅资料的人和事,从经费制度上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学籍管理规定》有效控制大班额问题,严格学籍管理、控制转学和借读等办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保证贫困学生人人能接受义务教育。

三、整合教育资源,保持教育均衡发展

1、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保持教育均衡发展是规范办学的要求,也是创办理想教育的需要。学校的发展思路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推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活力。近年来全乡各小学先后共投入资金160万余元,用于硬件建设、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添置教学仪器设备以及校舍维修等,这些都大大地促进了均衡发展工作的步伐。

2、小学布局逐步走向规范

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乡各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把部分教学点撤拼到完小。通过调整,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安排或使用,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四、狠抓校本培训,强化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缩短学校与学校间的差距,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的一环。为此,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树立师资队伍校本培训意识,建立校本培训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自我提高。

2、为教师制定学历提高规划,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我们鼓励教师通过参加自考、在职进修等形式提高学历层次。

3、充分挖掘内部潜能,搞好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充分发挥本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作用,对本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目前大部份教师已能进行课件制作。

4、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功能,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加强的理论培训工作

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进行理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

(2)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我们每学期都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我们都有方案、有总结,活动前精心准备,从而保证了教研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信心得到增强,业务素质得到提升。

(3)强化科研,深化教改。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不惜一切力量投资购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科研书刊,给教师创造集体研究、讨论学习的办公地点等,激发了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教师们能积极主动探索教科研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撰写科研论文,努力投身于科研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五、充分利用学校考核和评估机制,促进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建立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引导教师树立新的质量观。在对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时,我们侧重考核的是学生巩固率、学困生的转化率,从制度上控制学校和教师歧视学困生,从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的。

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学校从领导管理、阵地建设、常规工作等方面抓好德育工作,促进育人质量的提高。

充分发挥评优评先等激励功能,引导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为国家建设不断地培养合格人才。 “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表彰名额的分配,我们坚持面向一线教师,向偏远村小学和教学点倾斜。

我们利用对教师的督导评价功能,促进学校端正办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定期对完小、教学点的办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坚持每学期末都对学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导评估。从评价机制上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强化教育管理措施

我们对“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学生”即“品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等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给予了重点关注。我们制定了贫困学生转化计划,建立了贫困生档案,设立了登记表、花名册,建立并落实了“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单亲学生”、“品德行为有困难的学生”师生结队帮扶制度和措施,使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

七、强化安全举措,创设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学年,我们在利用宣传阵地做好安全宣传工作的同时,狠抓了安全知识进了课堂活动,开展每课“一分钟安全教育”,强化以防震、、防毒、防体罚、防暴力、防火灾、防溺水、防摔伤、防传染、防交通、防挤踏等为内容的安全防范教育和安全技能演练,落实了每月一次的安全排查制度,发现安全隐患能及时整改,真正做到了安全教育长抓不懈,警钟长鸣。

在总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的同时,我们还存在部分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未彻底改变、一些学校教学资源未得到充分运用、多数学校教研还流于形式、办学条件和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今后加以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我们将在教体局、乡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努力工作,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关专题 共同体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