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

kiki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kiki”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共1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关注每个孩子教育随笔

关注每个孩子教育随笔

上午我和龙老师在安排区域活动中,我安排一组小朋友玩橡皮泥。秀秀说:“老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熊猫,我想捏熊猫,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于是中蹲在她的边上开始教她。这时,坐在秀秀旁边的畅畅小声说:“老师,我也想捏三只熊猫,可以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畅畅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积极都不高,兴趣都不大。有时我问他什么,他也只是光看着我不吭声,要在我反复鼓励下才愿意说个几个字。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畅畅听了很高兴,从橡皮泥的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搓好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和椭圆形。没等我开口问,畅畅就羞涩的一一指着它们告诉我:“老师,这是熊猫爸爸,这是熊猫妈妈,这是熊猫宝宝。”“为什么你这样分呢?”“熊猫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的圆形最大最高的;熊猫宝宝最小最矮的.,我就搓的圆形是最小;熊猫妈妈不大也不小,我就搓的圆形不大也不小。”畅畅说得多好呀,把我平时在数学活动中讲过的比较大小的知识也搬了过来。我称赞他说:“畅畅,今天你真棒。”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内向胆小,不敢表达出来。就像畅畅,就是因为今天我蹲在他的身边,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才敢和我交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关注每一个孩子,更应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孩子不但身体健康,心灵也会健康啊。

篇2: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教育随笔

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教育随笔

我们常说,幼儿园教育应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这里所说的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就是承认每个幼儿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个体的特点,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然后据此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例如,有的孩子自尊心极强,如果犯了错误,老师对其粗声大气地讲道理,或者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公开批评他,他就会觉得很没面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老师对着干。如果我们能不动声色地和他讨论事情的经过、是非曲直以及他的'真实想法,让他明白其中的事理。那么孩子以后可能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班上就有这样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这个孩子其他方面都很不错,就是听讲时常常坐不住,还爱做小动作。有一次我抓住一个契机,跟他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从此我们俩似乎就有了无声的约定,每当他忍不住做小动作的时候.我只要用眼神暗示他,他就会以微笑回应我,然后立即停止小动作。不久以后,他爱做小动作的习惯也渐渐改掉了。

又如,有的孩子不爱与老师交流,这也许和他找不到与老师交流的合适话题有关。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或家访等方式了解孩子近期的活动情况,从中找到适合与孩子交流的话题。如果话题与孩子近期较关注的事物有关,孩子就会有话可聊,交流起来就会顺畅。这样反复几次以后,孩子就愿意与老师交流了。

再如,有的孩子生性腼腆,不太爱主动与人打招呼。有的家长会因此批评孩子没礼貌。其实,不是因为孩子没有礼貌,而是因为他害羞,可能他心里问候了干百遍,只是到了嘴边又说不出口了。这时候,我们绝不能责怪孩子,也不要强求他马上与人打招呼。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微笑加以鼓励,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当他能偶尔问候他人时,我们要抓住机会放大他取得的进步,让他觉得这是一件让自己和他人都开心的事。长此以往,相信他就能渐渐学会主动问候他人,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细心地去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如果,我们能真心地关爱呵护每一个孩子;如果,我们能把出自内心的对个别差异的尊重献给每一个孩子,那么,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们的关爱中富有个性地发展。

篇3:关注自闭症孩子的成长教育随笔

关注自闭症孩子的成长教育随笔

陈道宇小朋友患有自闭症,很少说话,但一双眼睛咕噜噜转,可以看出孩子内心 在和世界交流,是知道事的,好多事他是一遍看,一遍试探,然后在行动,相对其他孩子是慢了半拍,就拿喝水说吧,分组或男女喝水,他也许没有听懂,坐着不动,我就专门喊他:“陈道宇,喝水”,他才来。添饭,他每顿饭吃的比较多,一般要添两到三次,每次添饭,只把碗伸过来,我就说: “说,要什么?”他小声说“饭”或“汤”,每次点名,点到他,不答应,我就使劲喊:“陈道宇,说到”,多喊几遍,他举起手来,小声说“到”。平时,也爱和小朋友一起嬉戏。

自闭症的孩子是在一定环境中才说话的,比如在儿歌、音乐中,每次早操午操,别的小朋友是跟随音乐安静做,陈道宇则是一遍唱一遍做,我也不拦他,让他尽情说去,奇怪,操里边的儿歌、音乐,他都会说唱,说明自闭症的孩子并不笨。

最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午餐后,他先吃完,这时,他等着没事,竟然想着看电视,就使劲说“开电视”,让我和张老师好笑了一下,这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孩子在着急需要的时候憋出这三个字,实属不易,我就说,别的小朋友还在吃饭,不能开电视。

自闭症的孩子说话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逼出来的。

篇4:教育随笔:给孩子关注的目光

教育随笔:给孩子关注的目光

老师关注的目光是金钥匙,能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是泉水,能滋润孩子的心田;是阳光,能温暖孩子的心窝。那目光中的关切与爱意能让孩子的一天都充满欢笑和甜蜜的温情,它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汤屹强小朋友是这学期转来的幼儿,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对他进行教育。虽然汤屹强在镇江的时候也上过幼儿园,但是通过一个星期的观察,我们发现汤屹强在绘画、语言表达、计算和人际交往方面与班级其他幼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自理能力方面,表现得比较差,差距很大。了解到这样的情况,我就给予了他特别的关注。

汤屹强刚来我们班级的时候,不是很适应。一开始的时候不爱说话,害怕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但是在我们老师和小朋友的关心下,没多长时间,他就能适应中八班这个集体了,从刚开始的不主动到后来很主动地找小朋友玩,我们惊喜地看到他的这一转变,家长也对强强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而感到高兴。这里特别要感谢班里的小朋友,是他们的积极主动让给强强心理上的安慰。班上来了一个新朋友,孩子们都很高兴,纷纷表示要和这个新朋友玩,我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经常是引导孩子们多多关心强强。所以,在这样的关怀下,强强能很快的适应新的集体。

除了刚来的不适应外,强强的自理能力也是比较弱的,和其他孩子比起来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个时候,我利用我们孩子班自理能力较强的特点,引导孩子来帮助强强,教强强束裤子、脱衣服、擦嘴等等生活活动,帮助强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每当强强生疏的时候,我们老师又会及时地在旁边提醒他;每当看到他进步的时候,我们又给予他及时地表扬,诸如“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本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看了,真不错呀!”如此一来,强强不仅没有表现出刚开始自卑的一面,反而很高兴去学,有时候也会主动地去学,比如静静地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也会尝试着去那样做。现在的强强已经不需要老师和小朋友来帮忙提醒了,因为他的`自理能力已经赶上甚至是比有些小朋友还要好了。

此外,在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上,我也给了强强很多的表现机会,我从简单的打招呼开始,鼓励强强大胆主动地和老师打招呼,经常会在他进来的时候用鼓励而又期待的目光看着胆小的他,当他说出“王老师早的时候”我就会摸摸他的头,并表扬表扬他。在开始的日子里,总是会问问他认不认识旁边的小朋友,引导他去关注旁边的朋友,帮助他记住一些小朋友的姓名和特征,让他有这个意识去和身边的人进行交往。到后来,我对强强的期望提高了,经常给强强回答老师问题的机会。首先是鼓励他大胆的举手发言,然后是在其表达清晰上提要求。最后,强强不仅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能够表达得很清楚。我还提供强强在小朋友面前讲故事的机会,锻炼他的胆量,如今的强强已经不是当初来的时候那个腼腆而又有些害怕的小男孩了,经过半年的学习和生活,他已经喜欢上了中八班,同时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老师的关注和同伴的帮助为强强展翅飞翔插上了翅膀,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我们老师关注的目光。

篇5: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教育随笔

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教育随笔

班级的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和孩子平等相处,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当孩子犯错误时,细心地了解原因,耐心地进行引导;当孩子有进步时给予激励表扬,给孩子自信。颖颖的胆子有点小,想和老师交流,但又夸不出这一步。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上课的时候,她一般不举手回答问题。我们便将平时的观察、上课的表现等在家长来园和家长会中家长交流。我们利用课余的时间找颖颖聊天,特别是看到她主动期待的眼神时,就主动问问她。上课时也将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每一次都是在很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起先,她看到我们总是很紧张,欲说有止。但时间久了,她有事情也会主动找我们,回答问题也比较主动了,对待别人的问题她也主动告诉老师。看着她的改变我们心里也非常的高兴。就因为我们的主动关注,细心了解,让她从不主动转换为主动,何乐而不为呢?更多地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好朋友,也让我们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更加亲近。

篇6:我们要随时关注孩子情绪教育随笔

我们要随时关注孩子情绪教育随笔

平时,我们都是很关心孩子的,但有些时候,难免会对乖巧的孩子有所忽视,毕竟大家都会更操心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但这样对乖巧的,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其实也是有些不公的。这天早上,我还在上班路上就接到了玖玖妈妈的电话,她说:“老师,玖玖现在在幼儿园门口哭着不肯进去,说有小朋友欺负她,这几天一直说不想上学,现在哭着连幼儿园门都不愿意进了”,听得出来玖玖妈妈很着急,我也一阵难受。我连忙安慰她,说等我到了幼儿园后一定会关注孩子的情绪,请她不要着急,先送孩子进去。

我和玖玖妈妈结束了通话之后,细细的回想了一下,这几天玖玖的.情绪确实不是很好,也经常低着头,不像以前那样积极了,但是因为她在我们心里是个比较乖巧、自理能强、安静的孩子,我们就对她稍显忽视了些。“乖巧的孩子”最不需要大人们很操心,她就如此,但这样的孩子也容易让人忽视。我将她妈妈在电话里说的话和近几天孩子的情绪联系起来,越想越自责。我想:如果前几天发现她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主动去关心地询问她,让她把心里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都来关心她,使她感受到老师的和同伴的爱,那就不会出现她哭闹不肯上学的事了。我一到教室,径直走到玖玖面前,见她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书。我轻声地问:“你怎么了,早上不高兴了?”她指指眼角的淤青说:“在家摔的”。我知道那是前两天她在家摔的。我轻轻地摸摸她受伤的地方说:“哦,那很痛吧,以后要小心点咯。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的。”“嗯”!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今天一整天玖玖都很开心。

我常常对自己说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可现在看来还是觉得爱得不够细心,在不经意间就让孩子感觉受冷落了。我再次提醒自己,以后的工作还要做得更细,要更多地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她们情绪上的细微变化,特别是那些安静内向的孩子,不能因为她们的不出众而忽略他们,即使只用一个眼神或一个小小的亲昵举动,也要让她们始终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篇7:教育随笔:关注插班生

新学期开始了,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都会迎来一些插班生,这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上过幼儿园,因此他们不论在入园表现的各种能力上都有些落后与已经上过几年幼儿园的幼儿。当然我们无法叫幼儿们马上就能开心的入园,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并且在学习方面跟上“老生”。,但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一段时间内,要设法改善幼儿的不适应,逐渐地融入到集体中去,成为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可以做些什么。

一、在幼儿入园之前,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地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幼儿。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电话和报名时的一段时间,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倾听家长对幼儿的介绍,在重要或特殊之处及时做好笔记,例如,幼儿的个性特征、爱好、在家中基本的生活情况等等。教师还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情况,例如,幼儿要何时入园、何时进餐、何时睡午觉等等。这样,家长通过了解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来让幼儿在家中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给幼儿安排活泼、善于交往的幼儿做同桌。

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即使他们安安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但周围都是一些陌生的环境和幼儿,这会是幼儿产生寂寞的感觉,有时老师也不可能时时都关注和给他安慰。所以,为了插班生能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荣辱带集体生活中来,我们应给他安排几个活泼、善于交往的幼儿,通过幼儿之间的交往、游戏,让幼儿喜欢幼儿园的氛围,从而乐于上幼儿园。

三、用爱来打动幼儿,通过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刚刚入园的幼儿通常会产生入园分离焦虑,他们在幼儿园常常回焦躁不安,哭闹,拒绝进食,或是脱离集体、默默不语。我们教师可以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理解幼儿的感受,通过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例如说“老师知道妈妈离开时,我们小朋友会很难过”之类的话使幼儿愿意与教师交谈。这样,教师就能够把握幼儿的想法,帮助幼儿排解不良情感;教师还可以在幼儿来园时,抱一抱他,亲一亲他,拉拉他的小手等肢体的亲密接触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幼儿信任、喜爱你。

四、注重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插班的幼儿由于少上了几年幼儿园,为此他们不论在生活自能力和学习上都矮了一节。我们教师如果“老生”的要求来要求他们,插班的幼儿就会觉的自己样样不如别人,因此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们,在他们原有的水平上循序渐进的教育他们。使他们尽快的赶上“老生”,并很快的成为“老生”。

篇8:可爱的孩子小班教育随笔

可爱的孩子小班教育随笔

这学期小班又多了很多新来的孩子,当我与这群孩子接触两周下来后,我真心地觉得——这帮小班的孩子真可爱!

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的孩子排队走到外面就自己去玩了;有的孩子会爬椅子、桌子甚至是床;有的孩子经常玩水;有的孩子要抢玩具;有的'孩子吃饭把脚翘到椅子上,身子转来转去;有的孩子比较强势,会打人;有的......但我们班的孩子也很聪明,早上来的时候,都会自己好好排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多数孩子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看不到老师会询问老师的去处;上课的时候参与性比较强;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及排队位置;多数孩子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每天一上班,一看到这群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的教养工作当中。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常规逐渐稳定后,孩子们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他们也会越来越可爱!真的很庆幸,我是一名幼儿园小班的老师!

篇9:胆小的孩子更需要关心教育随笔

胆小的孩子更需要关心教育随笔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总有几个胆小怕事,平时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交往的幼儿,总是默默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快乐地游戏、玩耍,自己却无动于衷。我班辰辰都大班了,无论是吃饭、午睡,还是游戏,都表现出胆怯的样子,平时也很少说话,说话时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别人欺负他,他也不敢申辩,更不敢还手;明明自己会回答的问题,自己却不敢举手。像他这种沉默寡言的孩子常常成为被老师忽视的幼儿,其实,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经多次观察、了解和家访,得知辰辰小朋友在幼儿园表现得胆小、胆怯原因有二:一是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一直由爸爸妈妈带大,与外面的人接触较少。二是对新环境、新接触的人存有陌生感。所以既不敢说话,又不敢面对老师、同伴。我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决心用我的关心和爱心去改变他,消除他与老师、同伴之间的隔阂,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首先,我细心观察他的举动,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满足,激起他愉快的情绪,并时常表扬他,并鼓励他与同伴交往,体验同伴间的欢乐和友谊。

其次,我有意让班上几个活泼外向的小朋友主动与他交朋友,创造一个适宜他交往的环境,用同伴的热情和快乐去感染他。每当做游戏时,我都要第一个带着他,并时时注意鼓励他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开始几次,他还怯生生的站在旁边看,后来看到大家玩得那么开心,小朋友们又都主动与他一起玩,便与大家一起玩了,玩得开心时,终于露出了天真的笑脸。

第三,采取适当的奖励办法鼓励和激发他表现自己。

第四,我还多次找他父母了解和交换情况,坦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他们多鼓励辰辰与人接触交往,多带他到各种集体场合,多与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他当小主人。

在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辰辰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变得自信了,大胆了,好朋友越来越多了,笑声也越来越多了。总之,我深深地懂得了“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我们教师应面向全体孩子,促进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谐的发展,积极关爱胆小、内向、孤僻、退缩的幼儿,使他们渐渐胆大、活泼、开朗起来。

篇10:小班教育随笔

总之,拥有爱心是我们干这份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对孩子的爱,谈何对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爱,画出来就是一颗心,一颗红心。用爱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爱心回报我们。当我们因感冒而嗓子沙哑时,孩子们不会在教室大声地吵闹……让我们都拥有这样一颗爱的红心吧,引导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踏出坚实的第一步,在洁白的画布上涂下美丽的第一笔,让我们用爱给孩子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母偷商品儿阻止的思考

江苏大丰市万盈镇第二中心小学 224122

近日一家报纸上登载了一则含泪的趣闻:一位阿姨和他上二年级的儿子一起逛超市,母亲看中了一瓶洗面奶,乘四周没人之际,偷偷塞进衣服口袋。小动作被他儿子看见了,着急地说:“姆妈,侬哪能偷东西啊?”母亲跺脚道:“哎哟,侬轻点好不好,超市生意介好,拿一点啥要紧。”孩子气呼呼地说:“侬要么摆回去,要么就付钱,否则,我就告诉保安!”母亲在儿子的再三坚持下,只好将东西放回原处,可嘴里仍在骂儿子是“憨大”。这一出都被离他们较近的拐角处的一名顾客无意中抓听到了。

笔者读罢此文,是喜?是悲?是忧?心头有一种被强烈震撼后的痉挛感。

思考一、孩子这种理性的力量来自何处?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行为正是这种“性本善”的诠释;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无所谓善恶,后天美的教化可以导其倾向于“善”,丑的教化可以致其转化为“恶”。无论是“性本善”的本能驱动,还是今天的学校教育之功,都可以看出孩子的思想如冰雪之清,如玉石之洁。如果我们贪天之功地说孩子的正确选择是教育的成果,那么,孩子的.母亲不同样接受过教育吗?岂不是教育的悲哀?岂不令教育者们惶恐之至?

思考二、孩子在这种母亲的“熏陶”下今后的人生道德会有何种走向?可想而知,如此母亲引导出的孩子的人生观将会是怎样的。令人快慰的是在这场母亲负面身教与学校阳光教育争夺孩子的拉锯战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育的神圣魅力。可是随着岁月流逝,斗转星移,孩子是继续秉持阳光的品德,还是随着自己年龄增长,渐渐“懂事”了,不再“憨”(孩子母亲的说法)了,耳濡目染了母亲的长期“教导”后被母亲同化,与母亲形成“统一战线”了?可能孩子难免会受“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浸濡。所以,谨防美德“夭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课题,教育永远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业,孩子在多种环境元素影响的“中和”下思想发展存在着多种变数,提高孩子抵御不良思想的免疫力至关重要。

细掂量,笑谈背后有真经。虽说特殊不能代表一般,这种为母不“良”的现象较为少见,但它给社会带来的隐性和显性危害不可小觑,因为家庭教育是一个教育链,上辈思想中的主观价值取向将零距离传递给一代又一代,对下一代的人格塑造零距离地施加长期影响。想到此,笔者一阵战栗,忧绪萦怀,深感学校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每一个执守讲台者对学生的道德建构都万不可有大功告成之喜,更不能有一时懈怠之念,应当在持之以恒、细致深入的教育引导过程中,用“善”的种子占据学生的心灵世界,让美德生命在那里扎根、发芽……

篇11:小班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撒饭

幼儿吃饭时,老爱往地上、桌上掉饭粒。有一天中午,我给幼儿盛饭时,不小心把勺子里的饭粒洒在了桌子上,我刚想捡起来扔掉,可突然发现周围有许多双眼睛正在看着我,我马上意识到幼儿是想看看老师的举动,我仔细的检起桌子上的饭粒,小心的放回饭盒里。从这以后,每次给幼儿成完饭,我都要巡视桌子上是否有饭粒,如果有就捡起来放回饭盒里。幼儿们看到老师这样做,也就慢慢学会了把掉在桌子上的饭粒捡起来放在饭盒里,掉饭粒的现象少了。看起来,身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小班随笔:“老糊涂”和“小糊涂”

周四是我们班新来小朋友王佳浩入园的第三天,这个小家伙适应能力特别强,从来到我们班的第一天起,佳浩就没有一点不开心,他很自然地和我们班的小朋友们融在了一起,老师告诉他一些基本的要求,上课、入厕、洗手、进餐、饮水等等,午睡佳浩也特别乖,不哭不闹很自然地入睡。这天午睡起床后,孩子们都陆续穿好了外套准备吃水果,只有佳浩没有穿外套,老师让他快穿上外套,他说找不到了,老师问他放在哪里了?他说放在桌子上了。

我就开始帮他找,整个卧室活动室反反复复找了许多遍,我们的小床是双层的,我连床底下都反复找了很多遍,没有找到,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儿,因为天气不好,上午也没有带孩子出去,后来我担心是顽皮的孩子会把佳浩的衣服丢到窗子外面,又在卧室每个窗子了外面进行了寻找,仍然没有,再后来,赵老师说是不是佳浩换了衣服,因为前两天佳浩穿的是一件近似灰色又有点墨绿的融融外套,我就是认着那件衣服在找,赵老师在孩子们放衣服的地方找到一件红色加黑色的夹克外套问是不是佳浩的,他说不是,他说他的衣服有帽子,可是有几个小朋友非常肯定的说那就是王佳浩的衣服,可是佳浩哭着不让老师给他穿那件衣服,赵老师怕佳浩着凉感冒哄着佳浩说先暂时穿着,老师再帮他找,我又开始翻腾卧室,最后出了一身大汗,仍然一无所获,我在想:这如何向家长交代啊!孩子的衣服在班里都能找不到了!

这时我才想起来打电话问一下佳浩的妈妈是不是给佳浩换衣服了,结果不说大家也明白了……孩子一上午穿着红颜色的衣服,我还认着灰颜色的找,佳浩明明穿了没有帽子的衣服,他却一定要有帽子的衣服,唉!一个“老糊涂”和一个“小糊涂”!(为此我也在反思自己的观察太不仔细,午睡放衣服也需要更有序,才可能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小小创可贴,浓浓师幼情

一不小心,我的左手大拇指处划破了。一条口子虽长,但不深,星星点点地流着一点血。我毫不介意,拿纸巾擦了擦血,正打算继续给孩子们讲故事。

谁知道眼睛特别“亮”的杨杨竟然发现了:“姜老师,你的手流血啦!”声音虽然轻,但关心之情洋溢其中。在他的呼喊声中,孩子们都将目光转向了我的手指,并且纷纷嘟囔着:“姜老师流血了”、“真的流血了”、“我也看到了”……看到孩子们关切的眼神,我笑着说没事的,希望就此结束这件事。没想到,孩子们可不想就此罢手。

细心的朱朱说:“老师,你怎么不用创口贴啊?”

王芷欣紧跟着说:“姜老师,用了创口贴就不疼了。”

雯雯还指着自己手腕上的“伤疤”说:“我上次也弄开了,妈妈给我贴了创口贴。”

……

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真不少,这时的我不得不佩服他们了:“老师没有带创可贴,就不贴了吧,没有关系的。”

“那我明天给你带个创口贴吧!”小朱朱真的很有爱心哦。

“我也给你带!”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抢着说了。

我感到心里一阵阵暖流涌起。“不用了,姜老师家里也有的,明天我自己就贴好了哦!”于是我又开始和孩子分享故事了。

第二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在活动室门口接待孩子们。“姜老师,给你一个创可贴哦!”小朱朱递给我一个创口贴。说实话,我被感动了,原来他昨天不是随便说说的,原来小朱朱确实把这件如此小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姜老师,我也给你带了创口贴!”调皮的小宇竟然也有这份细心,他爷爷还跟我说:“昨晚一回家就说要带创口贴了!”原来小宇心里是有我的,可惜平时还因为他的调皮我老是生他的气,我不禁脸红了,有些后悔。

“姜老师,我帮你贴上吧!”天真可爱的杭杭拉着我的手,非要亲手贴上她带的创口贴。我蹲下来,头一次像一个孩子一样,享受着被人照顾的感觉,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甚至让人迷恋的感觉啊,而给我这种感觉的竟然是一个不满4岁的孩子!看着她认真的表情、细心却显笨拙的动作,我忍不住在她的头上亲了一下,多可爱的孩子啊!

……

一样的早晨,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是,今天的我竟然收到了十几张创口贴,十几张来自于孩子手里的创口贴。看着这一张张小小的创口贴,我有种流泪的冲动。这岂止是一张张小小的创口贴,我看到的是在这小小创口贴背后的浓浓深情,是孩子们对我的一种关心、一份关怀、一片爱意!

我最亲最爱的孩子们,衷心地祝愿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干净的小手――小小的洗手环节

洗手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三五个孩子在玩水;忘记关水龙头了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要这样,那样的”,可效果总不佳。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特点的关系,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于是在之后的一次洗手时,我也加入进来,并有节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在到自己的小毛巾上擦擦干。我动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儿纷纷跟着我学了起来。“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有节奏快慢的变化中,通过动作表演儿歌内容,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并能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我们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你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们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去动脑筋,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这点固然重要,但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这样,幼儿才能体验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自觉行为。仅仅一个洗手的习惯,我们也要考虑很多。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我们在努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们更多更强的独立能力。

教师应做有心的人,从孩子长久发展的利益考虑,我们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更要亲自参与到幼儿的实践活动,体验孩子们的需要,制定的常规制度应随时调整,并改变教育方式,形成真实的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向孩子道歉――养成教育案例

每次上课,我都会强调坐姿,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我却没有做到。庆幸的是有不少“小老师”对我略微指点,教我如何坐。

那天,我在写教育笔记,由于板凳高而桌子矮的缘故,正着坐很难受,于是我就侧身坐,结果被我们班几个“火眼晶晶”看到了。他们来到我身边说:“老师,你这样坐不对!”“噢,那哪样坐才对呢?”我问。于是我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拿着小板凳到前面坐下(还保持原来的错误姿势),接着问了句:“那位小朋友告诉我,我哪里做的不对,应该如何做?”.结果有好多的小朋友指点我。

在这件事情上,我耍了一些“小聪明”,借题发挥了一次,巩固了小朋友对正确坐姿的认识。但小聪明始终是”小聪明”啊.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儿童行为表现在模仿行为特别明显。所以我在想:我们老师和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氛围,一个有助于他养成良好行为和培养道德修养的氛围。那么作为一名提供者的我们更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果在养成教育上,我们也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那么我们该有多自豪啊!

变戏法――幼儿园教育随笔

午饭后,我带孩子们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玩橡皮泥,吃好饭的孩子们陆陆续续带着橡皮泥来到了走廊上。婷婷也不例外,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专心的玩着橡皮泥。婷婷用手在一大团橡皮泥上拽了一小块,放在手心里搓,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长条,但还在继续搓,长条断了。她又拽了一快,还是那样的搓,搓着搓着又断了,石凳上已经有了好几段的长条。婷婷把这些长条放在一起,不知道还要干什么。我发现婷婷在东张西望的就坐到了她的身边,也拽了一块橡皮泥开始搓。婷婷看到老师也来玩橡皮泥,显得很高兴。我也象婷婷一样搓了一长条,同时嘴里说:“长长的一条。”婷婷看着我得意的说:“寿老师,你看,我搓了这么多的长条。”我神秘地说:“别眨眼,我要用长条变戏法了,你会吗?”说着我就把长条的两头接起来了。婷婷说:“变成圆圈圈了。”我又说:“让老师再变一个。”说着我就把圆圈交叉成8字形。婷婷惊奇的说:“变两个圆圈圈啦。”接着,我又变了一个花样,婷婷高兴的说:“一只小鸟……”我看她已经很溶入这个游戏了就站起身要走,婷婷马上拖住我要我继续陪她玩。我就对她说:“寿老师再给你变一个,就轮到你变了,好吗?”婷婷一听,高兴地答应了。说完我拿出一条搓好的长条,变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婷婷看到我变的,跃跃欲试,连忙开始搓长条了。这次她也在长条的基础上变起了花样,一会儿说是虫,一会儿说是娃娃,一会儿说是奶瓶,还变了苹果,尽管看上去四不象,但是她还是很得意。

在这个无意的指导中,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掌握了玩橡皮泥的基本操作,但她们对自己的成果已经没有了成就感。我无意中的闯入,使婷婷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她通过想象将原来的成果作为素材而进行简单的造型,不仅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也是孩子对自己的又一种突破。

篇12:小班教育随笔

大胆用剪刀

今天A在美工区玩剪小花,她用剪刀沿花枝剪,动作很慢。没一会他叫:“老师,花枝被我剪断了,怎么办?”她很紧张的看着我,我说,“没关系,你可以从另一头继续沿着直线剪。”我帮她把纸换了个方向,她低下头继续开始剪。一会儿,她又在叫,“老师,你看我剪好了。”我看后说,“嗯,比刚才有进步,现在你可以剪小花了。”她听后有点高兴,拿起红色的纸片开始剪小花。她有点怕剪坏,剪刀离轮廓线有点远,剪下来两个圆圆的小方块。她把剪下来的东西贴在背景纸上就兴奋的拿着给我看,“老师,我做好了。”我看后对他说,“做的挺好的,如果下次能把小花再剪细致一点可以更好看哦。”她开心的点点头。

A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在面对新的活动项目或者有点难度的活动时总表现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经常会坐着不动,怕出错不敢去尝试。她的`妈妈在家不准他碰这些东西,导致了她自己对剪刀有了危险意识,在使用时慎之又慎,不敢尝试。通过多次的练习,现在他已开始从心理上接受使用剪刀,并且在慢慢的熟练。

所以我们要给予信任,帮其战胜胆怯心理,用“你可以的”“可以试一试”等语言来鼓励他迈出心理上的第一步。同时,家园配合,告知家长使用剪刀不仅可以促进孩子手部小肌肉灵活的发展,更能训练良好的手眼协调性,同时也能养成做事专注的品质。家长在这个时候只要注意引导,教给孩子正确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发挥使用剪子的优势避免问题发生,帮助每一位宝宝培养成为心灵手巧者。

篇13:小班教育随笔

孩子在幼儿阶段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孩子含糊的发音、用词不规范、语句不完整,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理解幼儿的思想,知道幼儿的各种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曾经看见过一句名言:“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有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哪个教室有不会倾听的学生,就一定有不懂得倾听的老师,要想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了。”《指南》指出: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如果教师能真诚地倾听幼儿的意见,理解和尊重他们,接纳他们稚嫩的观点,分担他们的困惑,共享他们成功的快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他们,就能增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就有益于幼儿的发展。记得有一次,在吃午饭时,老师发现地上有一滩水,问是哪个小朋友尿裤子了,可没有一个孩子回答,我告诉他们,没关系的,不小心尿湿裤子,老师帮助你把湿裤子换了,这样才不会生病。过了一会,妍妍小朋友走到我身边,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我实在憋不住了,我就尿在裤子里了。你不要告诉其他小朋友,好吗?听了这些,我急忙给她换了裤子,并告诉她:老师一定给你保密。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去倾听他们的声音。

幼儿的行为总是刻意或不自觉地模仿成年人,他们内心是希望有人能够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然而成年人却一直把他们当做小孩子,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从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想法,这种方式可能对幼儿一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三岁看百年”这句俗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没有学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他们长大后很有可能表现得沉默寡言,这个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篮球比赛刚刚兴起的时候,那时候篮球网还没有洞,每一次投篮投中时,都要人爬梯子上去取,这样既拖延了时间,又使比赛很不尽兴,维持人们想了很多种办法,甚至发明了专门又来取球的机器,但是结果仍不尽人意。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和她爸爸去看比赛时,看到工作人员费力的一次又一次去取篮球,她疑惑的问道:“为什么他们不用剪刀把篮球网剪一个洞?”小女孩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一般,人们在篮球网上剪一个洞,问题就解决了。小孩子往往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成人常常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常常倾听孩子的声音是十分有必要的。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首先我认为要有耐心,认真观察幼儿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努力从幼儿含糊不清的发音中理解幼儿的意思,然后做出回答,不能敷衍,这样只会让幼儿因为表达不清楚他的意思而着急,甚至有可能大哭大闹,我们自己却不知他们为何而哭闹。如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常常以哭来表达自己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父母的依恋,面对这种情形,作为老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幼儿的声音,用敏锐的观察力去分析他们哭的原因,是生病了?是裤子尿湿了?是想妈妈了?还是……在新小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的孩子因怕老师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午睡时有的孩子想解便又不敢说,导致把尿弄在裤子上,尿在床上。就因为这样,有的家长就说,我家宝宝回来说老师在午睡时不让孩子解便。还有的孩子想喝水,他们也不愿表达,一出幼儿园,就吵着家长要喝水。针对这些现象,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是否该听听孩子们的声音,不要跟孩子们规定:不准午睡时上了床以后随便上厕所,不准上课时随便下座位去喝水入厕等。孩子毕竟还小,他和成人的自控力怎能相比?我想,有的老师可能害怕有的孩子是故意想借上厕所玩,有的孩子午睡时大声叫老师又会影响其他幼儿睡觉,所以在午睡时便有了这样的规定。要改变这样的情形,老师可以多听听孩子的声音,可以告诉他们别人在午睡时,你如果要上厕所,可以小声点告诉老师,这样就不会影响别人。

篇14:小班教育随笔

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她们会经常不假思索的说:“老师,你给我弄好!你帮帮我!我不会!”这些好像已经是习惯。这说明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本领,我们做老师的首先要树立孩子的信心,引导孩子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就像我们班的瑞瑞,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这是一个多月来我对他的了解),做事丢三落四,遇到困难就找老师,而且还特别倔强。

今天吃粽子,以前几次都是老师给剥开的,这次我们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相继剥开了粽子皮,只有瑞瑞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你快来帮帮我吧! 看到瑞瑞的表情,我灵机一动,走到瑞瑞跟前拿过手里的粽子跟它说起了话:“粽子粽子,瑞瑞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我们一起给他加油,他一定会把你的小衣服脱下来的。”我把粽子还给瑞瑞:“瑞瑞你来试试看!”瑞瑞给了我一个微笑,看得出他非常高兴,一会就把粽子的衣服给脱去了,当时高兴的连蹦带跳,也不顾的吃粽子了。

第二天早晨入园,奶奶说:“瑞瑞,天热时让老师帮你把外套脱了。而瑞瑞说:“我自己会”多么宝贵的第一次啊!

篇15:小班教育随笔

教师总是有着很强的使命感,即便是幼儿园老师也是。Nauqiqgnaz听说在校的时候接受到的教育就是等到将来真正进入幼儿园,那一定要秉承着“走进童心世界”的信念去教育孩子,应该认真的执行因材施教的思想。

二姐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了进入了幼儿园,二姐希望她带的这些孩子们能够有个非常美好的童年。进园不久,二姐就发现对于孩子益智的玩具少得可怜,尽管是新进的老师,但还是抓到机会就跟园长反映了这个情况。并提议说到一号店网上超市上购买。园长考虑了下,觉得确实是蛮有需要添置一些玩具的,于是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二姐了。

二姐觉得购买玩具,当然要先观察下孩子们每个人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了。一直觉得只有充分的了解了他们,才能做出对他们有帮助的事情。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玩具。那时候成天就玩跳绳,跳皮筋的,想想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一边想着,一边就上1号店网上超市了看到琳琅满目的玩具,有些不知从何开始看起了。不过看到例如贴帖子和拼图的都还是不错的。而且看到一本《学前500左右脑开发题》便买下了。想着在上课的时候可用来开发下孩子们。

二姐总是觉得能够到幼儿园教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尽管自己的童年已经过去了,但是跟着一群小朋友在一起,仿佛返老还童了。又能重新温习那美好的童年,尽管是用一颗童心来对待着群小朋友,来靠近他们。但是二姐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就是教育好孩子,让他们有个非常美好的童年,并且能真正在玩中开发智力,在玩中学到一些些的礼仪与道德。

我一直觉得能来当幼教的人都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是一个能放下身段跟孩子尽情玩耍的人,能够带给孩子微笑的人。显然二姐就是这样一个人。

不多时日,一号店团购的玩具寄到园里了。听二姐说当孩子们看到玩具的时候的神情,真像个快乐的天使。一张张笑脸,让人忍不住想要参与到他们中间去。

篇16:小班教育随笔

我班幼儿尹中玉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但是与小朋友在一起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老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快乐,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己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尹中玉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老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可以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去表现,再者孩子需要时也可以给他一点提示。

篇17:小班教育随笔

一天分组活动,我正辅导不会跳绳的幼儿学跳绳,瑜瑜小朋友跑过来叫我:“王老师,于思远他们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让我们滑。”我抬头一看,果然见班上的几个“淘气包”正围着‘滑梯’看着什么。我心想:这几位“淘气大将”每天都要搞点恶作剧,今天我得好好地“处理”一下了。我三步并两步走了过去,刚要大声斥责,忽然听到于思远嚷道:“哎,快看!唾沫往下滑了。”我急忙把要说的咽了进去,站在他们的背后听他们的对话。“真的,就是滑的太慢了。”凯凯头也不抬地说。这时迪迪小朋友说:“你知道唾沫为什么会滑下去吗?”“这个问题提到不错,谁知道呀?”听见我在说话,这几位“淘气包”立刻转过头来,不知所措的看着我,眼光中似乎在说,我们只是想看看唾沫是否也能滑下来。我笑了笑说:“你们很聪明,想一想,再看一看,你们发现什么了……”幼儿看我没有批评他们,情绪立刻活跃起来。迪迪说:“我知道,因为这个‘滑梯’面是斜的,而且很光滑,唾液像水一样可以流动,所以就滑下来了。”我摸着他们的头笑了笑说:“你们说的很对,但你往这里吐唾液对不对呢?”“不对!”“随地吐痰不对,往‘滑梯’上吐也不对。”“不讲卫生。”小朋友们大声地抢着回答。我肯定了幼儿的看法。“老师,以后我们不随便吐了。”几位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道。“咱们给擦干净了吧。”凯凯边提议边从口袋里拿出纸将“滑梯”上的唾液擦干净。此刻,“小滑梯”前又排起了队。

望着孩子们纯真而快乐的面孔,我真为我差点的冒失感到惭愧。看来老师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来断定孩子的行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做什么;要善于从恶作剧中发现孩子淘气中积极的一面,因势利导,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篇18:小班教育随笔

穿衣有招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这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帮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呼上当受骗,原来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颁发了红苹果奖。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也要得红苹果,看得我们老师心里直偷偷乐。

小家伙们渐渐掌握了要领,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还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发扬互助精神,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咱们成年人真自叹不如啊

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那为什么现在很多幼儿到了6岁还不会穿衣服呢?这个都是“心软”惹的“祸”呀!

发生在蒙蒙身上的转变

记得小班幼儿刚入园的'时候,蒙蒙就不爱说话,向其家长了解情况,也说蒙蒙在家也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了,也是听不出他到底在嘀咕什么。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甚至担心蒙蒙是个半哑之人。我们老师也非常担心这个特殊的孩子,他的年龄在班中是最小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和别人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平时很多事情都要我们老师包办代替,这样下去对他的发展很极为不利。

经过查找资料,我也了解到,幼儿初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说话能力,帮助幼儿在语言表述中认识周围事物,对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抓紧这一时期训练幼儿说话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培养小班幼儿的说话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事。于是,我们采取了措施:

首先,从生活上多关心帮助他,与他多亲近,逐渐消除他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惧感。每天入园时,我都会热情的与他打招呼,亲切的同他谈话,询问他:“你有没有吃早餐”、“你早餐吃了什么呀”、“这件衣服真好看,是谁买的?”等等,使他觉得我像家人一样在乎他,没有忽视他的存在。

其次,在许多事情上,对他一视同仁,比如在点名的时候,也一样要求他说:“到!”,“我在这里!”虽然第一次他说“我在这里”的时候,口齿很不清楚,声音也很清,但是我还是很兴奋,大大的奖励了他一颗五角星。在上课的时候,也常常会问问他,“蒙蒙,你懂了吗?”“蒙蒙,你来说一说!”每次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也会悄悄的和他说上几句悄悄话,和他谈谈,逐渐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蒙蒙也慢慢能说几句比较清楚的话了。每天早上来园也可以自己喊老师早了。看着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我非常感动。

第三,要加强与家园之间的联系、沟通。蒙蒙一直是奶奶接送的,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我觉得父母亲给予他的教育不够突出。家长对孩子说话能力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敏感,所以我想应该多利用一些适宜的机会,和家长多多交流沟通,帮助蒙蒙渐渐摆脱不能说、不敢说、不爱说的恶性循环。

相信只要我们真心的付出,相信他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俗语说:“医者,父母心”,我却想说:“师者,父母心”。

总是在流水与大地顶牛、赌气的时候,或者在山险水急、山和水互不买账的时候,桥就来了。桥将身子趴下,手搭牢这边,脚踏实那边,此时,争强两方便不由得笑了,气也全消了。世间总有磕碰,有了桥,不知少了多少疙疙瘩瘩。

小班下学期,我们小三班的吴老师被调入小小班,所以,钱老师调入了我们班。所以开学前报到收费的时候,我就一一和家长们打招呼,告诉他们此事,大家对这样的分配都没什么异议,于是我也就觉得这没什么问题。

几个星期过去了,小班幼儿的情绪也渐渐都稳定下来了,只有个别的幼儿早上来园的时候还会哭哭鼻子,我们老师安慰引导以后,就能很快的稳定下来。然而,一天中午,我在电脑前打印东西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子怡爸爸的电话,子怡爸爸的语气非常激动:“老师,我们子怡最近上幼儿园总是哭,你们班是不是换了老师了?怎么小班下学期就换掉了老师呢?……”不容我说话解释,他一口气的说了几分钟,在我印象里,子怡爸爸40来岁,平时来接送,态度都很和气,与我们老师笑眯眯的,说话不多,也没有和我们过多的交流过什么,今天这样的态度令我一下子有点吃惊,他继续说:“我知道你们老师平时很疼自己子怡,甚至比妈妈还要疼孩子,可是现在我们的孩子不想上幼儿园,你们幼儿园到底是怎么搞的?你们园长电话多少?”他说话的中间,我也想和他解释我们幼儿园的安排,还有孩子的一些情况,可是他的情绪一直都很激烈,他甚至说:“我很疼自己的孩子的,我今天是忍不住了,我知道我脾气不好的,如果你们不把老师换回来,我是要打电话到教育局的!”当时我心里就想,他这样的火头,看来我的解释当场未必能听进去,所以我就耐心的听他说,让他说完以后,我告诉他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的,请他等待我的答复。挂掉电话以后,我的心情久久的不能平静,突如其来的这个电话,让自己有所震惊,也有一些的委屈。「5」

我心里明白,不可能因为子怡爸爸说要换回老师就和园长说去换老师,我想这中间,完全是可以有办法解决的。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先后和子怡、子怡妈妈进行了交谈。

在与子怡谈话的过程中,我蓦地发觉,原来在换新老师以后,我就认为孩子们理所当然的会接纳新的老师,在这方面的情感教育和礼貌教育方面,我是做得不够的。就在当天放学前的谈话中,我对全班幼儿进行了一次“强烈”的情感教育。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我们的钱老师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我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吴老师去了哪里吗?”大部分孩子回答不知道,有几个孩子说见过吴老师,我趁势引导,告诉他们吴老师去带比我们更小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去了,我们以后可以去吴老师班做客,去看看吴老师。和孩子们的这番谈话,其实让我有点感动,孩子们对老师的爱是单纯、真挚的,他们不可能戴着有色眼镜去挑剔自己的老师,而是表现出对曾经熟识的老师的一种亲切感和喜爱感。我问子怡:“你喜欢我们的钱老师吗?”子怡也点头说喜欢,“钱老师也一样的喜欢班上的每个小朋友,钱老师还希望子怡以后上幼儿园不要哭鼻子,如果能做到,老师会奖你一颗五角星的。”子怡小朋友并不是不喜欢现在的钱老师,只是她可能年龄小,对过去的吴老师还有些依赖。仅仅是老师这番话、仅仅是一颗鼓励的五角星,以后的日子里,子怡就像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似的,天天都能微笑着上幼儿园了。

看着她的转变,再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子怡妈妈也会心的笑了。我嘱咐子怡妈妈:以后子怡遇到什么状况,都要和我们老师交流,孩子在家里的很多事情我们老师不知道,这对孩子的帮助会小很多。我也呼吁我们班的家长:有话要说、有事留言。

让我们家园携手,将这座家园桥搭好、搭实,好让桥下的的流水欢欢喜喜的流淌。

相关专题 小班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