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河传》唐诗鉴赏

隽隽酱冲啊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隽隽酱冲啊”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温庭筠《河传》唐诗鉴赏(共1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温庭筠《河传》唐诗鉴赏

湖上。闲望。

雨潇潇。烟浦花桥。

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

终朝。梦魂遨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

春已晚。莺语空肠断。

若耶溪。溪水西。

柳堤。不闻郎马嘶。

【作者】: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

【赏析】:此首二、三、四、五、七字句,错杂用之,故声情曲折宛转,或敛或放,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湖上”点明地方。“闲望”两字,一篇之主。烟雨模糊,是望中景色;眉锁梦迷,是望中愁情。换头,为水上望归,而归棹不见。蕾末,写堤上望归,而郎马不嘶。写来层次极明,情致极缠绵。白雨斋谓“直是化境”,非虚誉也。

篇2:侠客行温庭筠唐诗鉴赏

侠客行

温庭筠

欲出鸿都门,

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

微红湿余血。

白马夜频惊,

三更霸陵雪。

篇3:侠客行温庭筠唐诗鉴赏

《侠客行》为乐府古题。此诗主要刻划仗剑行侠的侠客形象,赞扬了慷慨勇武、赴义杀敌的侠士精神。诗中塑造侠客的形象很有特色。不是正面描写,又没有直接赞颂,只是描绘环境,渲染气氛,就使侠客的豪迈气概和雄武英姿跃然纸上。

诗的开头,“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是写侠客出发时的天气。“鸿都门”,在洛阳,点明出行的地点。此时,正是彤云密布,整个城池都被遮蔽在一片阴暗之中。这“阴云”,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路未卜,为侠客的行侠描述出一个恶劣环境。同时,也隐约地渲染出侠客的义无反顾、知难而进的坚毅性格。这“阴云”,又是侠客心境的写照。世路艰辛,郁悒萦怀;世事不平,义愤填膺。心情自然是苦涩沉甸。这就暗示出侠客行侠的缘由。诗一开始便以阴云般浓厚的艺术气氛,深深地感动着读者。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宝剑是侠客的武器,是侠客的伴侣,正可以它衬托侠客的形象。诗的.上一句是以比喻言剑的锋利。晚唐诗人沈彬《都门送行》中“一条灞水清如剑”,是以剑喻水,由剑的寒光来写水的清沏。而此诗却以水喻剑,由水的清沏来写剑的寒光。二诗异曲同工,均具神似之妙。相传春秋时,越王允常聘用冶工欧冶子铸造五把名剑,一曰“纯鉤”(一作“纯钧”)。其剑“光乎如屈阳之华,沈沈如芙蓉始生于湖,观其文如列星之行,观其光如水溢于塘”(见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绝书》亦云:“太阿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许多诗人皆以水比剑。诗中侠客所持之剑,竟同“纯钅句”、“太阿”

一般,寒光如水,锋芒逼人。诗的下一句是从剑身看剑的锋芒。侠客剑上沾染着的“微红”,正是仇敌的“馀血”。以此剑出手刃敌,何等干净利落、痛快淋漓!由此可见宝剑之锐不可挡。诗人正面写剑,却侧面显示了侠客行侠的结果。诗中不提侠客,只言宝剑。实际上,正是通过写宝剑的锋利,展现出仗剑游侠的英姿壮采。

结尾二句:“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由侠客胯下的飞马来交代游侠的行迹。“白马金羁侠少年”(《古乐府》),马亦是侠客的伴侣,可以马来衬托侠客的形象。诗中的白马与黑夜形成了反差,飞奔的白马为漫漫的黑夜带来了一点亮色。而频频的马叫声,又打破了寒夜的寂静,使夜幕下的大地有了活力。诗人从视觉到听觉,描绘出清冷孤寂的环境,渲染出一股旅途萧瑟的气氛,反衬出侠客于天寒地冻之中英勇奋进的雄姿。侠客自洛阳出发,三更时分到达霸陵。

霸陵,即汉文帝之陵,在雍州城东(今陕西省长安县东)。诗以描写霸陵的雪夜风光作结,这既照应了开头阴云蔽城的天气,首尾相应,清楚交代出侠客的行踪。

同时,诗中也蕴藏着深刻的寓意。汉文帝为西汉时代“文景之治”的盛世明君。侠客由阴云遮天的洛京到达白雪铺地的霸陵,十分巧妙地暗示出侠客行侠的目的。诗人所寄寓的无限感叹和不尽之意自在言外。可以看出,温庭筠终身坎坷,不为世用,他在对可钦可敬的侠士精神的赞美中,自有一种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

“温诗风秀工整,俱在七言。此篇独见警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的确,这首诗写得风骨遒劲,豪迈警奇,与温诗的禾农艳纤细之作,大相径庭,正显示出诗人丰富的艺术个性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篇4:《河湟》唐诗鉴赏

《河湟》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篇5:《河湟》唐诗鉴赏

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叛,吐蕃乘机进占了河湟地区,对唐朝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杜牧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热切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侵侮,因此对收复失地极为关心,先后写了好几首诗,《河湟》便是其中的一首。

河湟本指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这里用以指吐蕃统治者自唐肃宗以来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诗以“河湟”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其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说:宰相元载对西北边事多所策划,却不为代宗所用,反遭不测;宪宗也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赍志以殁。这里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借箸”,用张良的故事。不仅以之代“筹划”一词,而且含有将元载比作张良之意,从而表明作者对他的推重。“衣冠就东市”,是用晁错的'故事。意在说明元载的主张和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暗示元载留心边事,有经略之策。杜牧比之晁错,足见对他的推重和惋惜。“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并暗切宪宗好神仙,求长生之术。这里,作者对宪宗被宦官所杀采取了委婉的说法,流露出对其猝然而逝的叹惋。以上全用叙述,不着议论,但作者对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却溢于言表。

后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牧羊驱马”,处境是那样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被征服,白发丹心,永为汉臣。而统治者又怎么样呢?作者不用直书的手法,而是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原从河湟传来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便将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

此诗前四句叙元载、宪宗事,采用分承的方法,第三句承首句,第四句承次句。这样写不仅加强了慨叹的语气,且显得跌宕有致。第三联正面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虽”和“尽”两个虚字用得极好,一抑一扬,笔势拗峭劲健。最后一联却又不直抒胸臆,而是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的语气出之,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 ,余味无穷。这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亦深沉,正如明人杨慎《升庵诗话》所说:“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这首《河湟》鲜明地体现出这种艺术特色。

篇6:温庭筠弹筝人唐诗鉴赏

温庭筠弹筝人唐诗鉴赏

【原文】

弹筝人

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

钿蝉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

【赏析】

温庭筠以宰相之裔孙,生不逢时,终身怀才不遇、坎坷飘落,饱尝人间之忧患艰辛,因而怨怅凄伤伤情填膺,时借吟咏宣泄排遣。此诗即借咏弹筝人排遣悲郁之作。

“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道教称天帝曰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唐玄宗李隆基敬奉道教,故而这里借玉皇指代玄宗。宁王,李隆基之兄,初立为皇太子,后见楚王李隆基诛杀韦后、拥立睿宗,有定社稷之功,遂“累日涕泣固让位于楚王”,薨,追册为让皇帝。此诗构思巧妙,先捺下千种凄怜、万般感叹,以叙述笔法、清雅语言,介绍这位弹筝艺人往昔天宝年间曾凭藉技艺供奉玄宗,又教过宁王度新曲,寄仰慕之情、褒扬之意于轻描淡写中。玄宗、宁王弟兄皆精通音乐,玄宗“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虽古之夔旷,不能过也”(《羯鼓录》)宁王亦以“审辨音之妙”而著称于世。弹筝人能在长安如云高手之中,独得玄宗、宁王的垂青,其技艺之精、名声之重、境遇之顺可想而知。诗人赞美之辞仅止于此,而读者遐想之心却驰骋于天,引发之笔可谓踏雪无痕,蕴味有致。

“钿蝉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后两句换用描叙笔法惋伤弹筝艺人此时的遭际。钿蝉,镶嵌珍宝的蝉形首饰。金雁,谓筝柱。伊州,商调大曲,西凉节度盖嘉运所进。诗人巧妙地以物喻人,首饰筝柱的衰败黯然,象征着绝代艺人的飘零凄凉,惟其老境悲凉,故而格外眷恋昔日的盛荣,一旦旧曲重弹,即勾起满腹的愁绪怨意,泪下滂滂了。这万行珠泪蕴含着的情思,也许是对人间沧桑的怨怅,对世态炎凉的愤懑,也许是对自身悲遇的伤悼,对似水年华的追恨,诗人给读者留下了细品情思的广阔余地。

【原文】

咸阳值雨⑴

咸阳桥上雨如悬⑵,万点空濛隔钓船⑶。

还似洞庭春水色⑷,晓云将入岳阳天⑸。

【注释】

⑴咸阳:唐京兆府属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值:遇到,逢着。

⑵咸阳桥:即西渭桥。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始建,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也称便桥或便门桥。故址在今咸阳市南。唐代称咸阳桥,当时送人西行多于此相别。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⑶空濛:一作“空蒙”,指细雨迷茫的样子。唐杜甫《渼陂西南台》:“空濛辨渔艇。”钓船:渔船。宋黄庭坚《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我梦江湖去,钓船刺芦花。”“万点”全句谓大雨密集形成的空濛烟雾隔断视线,看不见渭河对岸的钓船。

⑷还:一作“绝”。洞庭:指洞庭湖。

⑸将:携带。岳阳天: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可俯瞰洞庭春色。

【白话译文】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渭河对岸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咸阳,但基于往日游洞庭湖的经历。温庭筠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春曾游洞庭湘中,有《次洞庭南》(今存佚句一联),《咸阳值雨》当在其后作。

【赏析】

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咸阳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古往今来,有多少悲欢离合、兴废存亡的历史在这里幕启幕落。然而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却意度闲适,并无愁眉锁眼之态,笔墨染出,是一派清旷迷离的山水图景。

首句入题。“咸阳桥”点地,“雨”点景,皆直陈景物,用语质朴。句末炼出一个“悬”字,便将一种雨脚绵延如帘箔之虚悬空际的质感,形象生动地传出,健捷而有气势,令人神往。接下一句,诗人把观察点从桥头推向远处的水面,从广阔的空间来描写这茫茫雨色。这是一种挺接密衔的手法。“万点”言雨阵之密注。“空濛”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雨施、水气蒸薄的特殊氛围,点出这场春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色调变化来。用笔很像国画家的晕染技法,淡墨抹出,便有无限清蔚的佳致。这种烟雨霏霏的景象类似江南水乡的天气,是诗人着力刻画的意境,并因而逗出下文的联翩浮想,为一篇转换之关键。“钓船”是诗中实景,诗人用一个“隔”字,便把它推到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像是要溶化在设色清淡的画面里一样,有超于象外的远致。

前两句一起一承,围绕眼前景物生发,第三句纵笔远扬,转身虚际,出人意外地从咸阳的雨景,一下转到了洞庭的春色。论地域,天远地隔;论景致,晴雨不侔。实现这两幅毫不相干的水天图画的联结转化的媒介,乃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某种共同点—即上面提到的烟水空蒙的景色。这在渭水关中也许是难得一见的雨中奇观,但在洞庭泽国,却是一种常见的色调。诗人敏感地抓住这一点,发挥艺术的想象,利用“还似”二字作有力的兜转,就把它们巧妙在联到一起,描绘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来。洞庭湖为海内巨浸,气蒸波撼,吞天无际。在诗人看来,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这是极其壮观的景象。“将入”二字,可说是笔挟云涛。

作者着意描写巴陵湖畔的云容水色,其目的在于用它来烘托咸阳的雨景,使它更为突出。这是一种借助联想,以虚间实,因宾见主的借形之法,将两种似乎无关的景物,从空间上加以联系,构成了此诗在艺术上的特色。

篇7:《苏武庙》温庭筠唐诗鉴赏

《苏武庙》温庭筠唐诗鉴赏

【原文】

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⑴,古祠高树两茫然⑵。

云边雁断胡天月⑶,陇上羊归塞草烟⑷。

回日楼台非甲帐⑸,去时冠剑是丁年⑹。

茂陵不见封侯印⑺,空向秋波哭逝川⑻。

【注释】

⑴苏武: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多年,坚贞不屈,汉昭帝时始被迎归。使:一作“史”。

⑵古祠:指苏武庙。茫然:茫然不解。

⑶雁断:指苏武被羁留匈奴后与汉廷音讯隔绝。断:一作“落”。胡:指匈奴。

⑷陇:通“垄”,陇关。这里以陇关之外喻匈奴地。

⑸甲帐:据《汉武故事》记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⑹冠剑:指出使时的装束。剑:一作“盖”。丁年:壮年。唐朝规定二十一至五十九岁为丁。

⑺茂陵:汉武帝陵。苏武归汉时武帝已死,此借指汉武帝。封侯:封拜侯爵。

⑻逝川:喻逝去的时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指往事。

【白话译文】

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

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

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时光不还。

【创作背景】

苏武是历史上著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武帝天汉元年(前1)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逼降,他坚贞不屈。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直至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才返回汉朝,前后长达十九年。这首诗就是作者瞻仰苏武庙后追思凭吊之作。

【赏析】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两句分点“苏武”与“庙”。第一句着笔就写苏武突然见到汉使,得知他已经获释可以回国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汉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汉使到匈奴后,得知苏武尚在,乃诈称汉朝皇帝射雁上林苑,得苏武系在雁足上的帛书,知武在某泽中,匈奴方才承认,并遣武回国。首句是想象苏武初次会见汉使时的情景。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历尽艰辛,骤然见到来自汉朝的使者,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这里有辛酸的追忆,有意外的惊愕,悲喜交加,感慨无穷,种种情绪,一时奔集,难以言状,难以禁受。诗人以“魂销”二字概括,笔墨精炼,真切传神,“魂销”二字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苏武当时内心与外在的的的非常情态,深刻地显示出其思国若渴的爱国精神,这句是苏武生前事迹的一个特写镜头。第二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描绘眼前苏武庙景物。“古祠高树”,写出苏武庙苍古肃穆,渲染出浓郁的历史气氛,写苏武庙中的建筑与古树本是无知物,它们都不知道苏武生前所历尽的千辛万苦,更不了解苏武坚贞不屈的价值,寄寓了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的感叹。透露出诗人崇敬追思之情。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茫然即渺然久远之意。古祠高树两茫然,是说祠和树都年代杳远。这就为三、四两句转入对苏武当年生活的追思缅想创造了条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描绘的是两幅画,是用逆挽法来追忆苏武生前的苦节壮举,怀念苏武崇高的爱国精神。上一幅是望雁思归图。在寂静的夜晚,天空中高悬着一轮带有异域情调的明月。望着大雁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又向南方飞去,一直到它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南天的云彩中。这幅图画,形象地表现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长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刻痛苦,不仅叙出了苏武被流放北海时与国音讯断绝的`史实,而且表现出苏武只要一息尚存就念念不忘故园,每天希望鸿雁传书于国、直盼到月上中天的爱国忠心。这句主要写苏武思国的心境。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在昏暗的傍晚,放眼远望,只见笼罩在一片荒烟中的连天塞草,和丘陇上归来的羊群,主要写他胡地牧羊时环境的艰辛、荒凉,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其爱国之志的胸怀。这幅图画,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概括了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环境、经历、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颔联两句是从广阔的空间角度来写苏武留胡时内心与外在动态、环境。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两句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从相隔迢遥的时间的角度上写苏武出使和归国前后的人事变换。第一句句说苏武十九年后归国时,往日的楼台殿阁虽然依旧,但武帝早已逝去,当日的“甲帐”也不复存在,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史载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李陵《答苏武书》中也有“丁年(壮年)奉使,皓首而归”之句。第二句说回想当年戴冠佩剑,奉命出使的时候,苏武还正当壮盛之年。“甲帐”、“丁年”巧对,向为诗评家所称。此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诗评家称之为“逆挽法”,认为可以“化板滞为跳脱”(沈德潜《唐诗别裁》)。其实,由“回日”忆及“去时”,以“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苏武出使是汉武帝为之赐节饯行,他自己那时也正在壮年,可是归汉之“回日”,汉室江山虽然依旧,然而人事却迥然有异于前了,这里面包含了极其深沉的感。“回日”句是写朝廷人事的变更,“去时”暗示了苏武个人生命历程的转换,两句通过对时间转换的形象描绘,显示了苏武留胡时间之长,读者从此也可以想象到十九年中苏武所经受的磨难之多。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二句谓苏武历经生死苦难而不失汉节,回来后竟不得封侯,只能空向秋波悲叹年华已逝,表露出作者对刻薄寡恩的天子的深沉怨恨。末联集中抒写苏武归国后对武帝的追悼。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爵了,苏武只能空自面对秋天的流水哭吊已经逝去的先皇。史载李陵劝降时,苏武曾说:“武父子之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回国后,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武帝园庙”。这种故君之思,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最后一笔,把一个带着历史局限的爱国志士的形象,更真实感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是时代的需要。杜牧《河湟》诗云:“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温庭筠这首诗,正塑造了一位“白发丹心”的汉臣形象。

篇8:温庭筠唐诗

1 【送李亿东归】温庭筠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弱,

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2 【开圣寺】温庭筠

路分谿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出寺马嘶秋色里,

向陵鸦乱夕阳中。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

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

3 【赠蜀府将(蛮入成都,频著功劳)】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

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4 【西江贻钓叟骞生(一作西江寄友人骞生)】温庭筠

晴江如镜月如钩,泛滟苍茫送客愁。衣泪潜生竹枝曲,

春潮遥上木兰舟。事随云去身难到,梦逐烟销水自流。

昨日欢娱竟何在,一枝梅谢楚江头。

5 【寄清源寺僧】温庭筠

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窗间半偈闻钟后,

松下残棋送客回。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

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

6 【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一作哭卢处士)】温庭筠

百尺青崖三尺坟,微言已绝杳难闻。戴颙今日称居士,

支遁他年识领军。暂对杉松如结社,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葱岭唯应见宋云。

7 【题李处士幽居】温庭筠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浓阴似帐红薇晚,

细雨如烟碧草春。隔竹见笼疑有鹤,卷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称郑子真。

8 【利州南渡】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

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9 【赠李将军】温庭筠

谁言荀羡爱功勋,年少登坛众所闻。曾以能书称内史,

又因明易号将军。金沟故事春长在,玉轴遗文火半焚。

不学龙骧画山水,醉乡无迹似闲云。

10 【寒食日作】温庭筠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彩索平时墙婉娩,

轻球落处晚寥梢,窗中草色妒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

自有玉楼春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

11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温庭筠

高谈有伴还成薮,沉醉无期即是乡。已恨流莺欺谢客,

更将浮蚁与刘郎。檐前柳色分张绿,窗外花枝借助香。

所恨玳筵红烛夜,草玄寥落近回塘。

12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温庭筠

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门带果林招邑吏,

井分蔬圃属邻家。皋原寂历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

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

13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温庭筠

月榭风亭绕曲池,粉垣回互瓦参差。侵帘片白摇翻影,

落镜愁红写倒枝。鸂鶒刷毛花荡漾,鹭鸶拳足雪离披。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14 【南湖】温庭筠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野船著岸偎春草,

水鸟带波飞夕阳。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15 【赠袁司录(一即丞相淮阳公之犹子与庭筠有旧也)】温庭筠

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压枝。刘尹故人谙往事,

谢郎诸弟得新知。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

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16 【题西明寺僧院】温庭筠

曾识匡山远法师,低松片石对前墀。为寻名画来过院,

因访闲人得看棋。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

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洲理钓丝。

17 【偶题】温庭筠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吴客卷帘闲不语,

楚娥攀树独含情。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

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

18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温庭筠

钓轮形与月轮同,独茧和烟影似空。若向三湘逢雁信,

莫辞千里寄渔翁。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终日垂钩还有意,尺书多在锦鳞中。

19 【哭王元裕】温庭筠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柳边犹忆青骢影,

坟上俄生碧草烟。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20 【法云寺双桧(一作晋朝柏树)】温庭筠

晋朝名辈此离群,想对浓阴去住分。题处尚寻王内史,

画时应是顾将军。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

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

21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温庭筠

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殷勤为报同袍友,

我亦无心似海槎。春服照尘连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

梅仙自是青云客,莫羡相如却到家。

22 【春日野行】温庭筠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药,

水田叫噪官虾蟆。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

何事轻桡句溪客,绿萍方好不归家。

23 【溪上行】温庭筠

绿塘漾漾烟濛濛,张翰此来情不穷。雪羽褵褷立倒影,

金鳞拨剌跳晴空。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

心羡夕阳波上客,片时归梦钓船中。

24 【投翰林萧舍人】温庭筠

人间鹓鹭杳难从,独恨金扉直九重。万象晚归仁寿镜,

百花春隔景阳钟。紫微芒动词初出,红烛香残诰未封。

每过朱门爱庭树,一枝何日许相容。

25 【春日偶作】温庭筠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自欲放怀犹未得,

不知经世竟如何。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26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温庭筠

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窗间桃蕊宿妆在,

雨后牡丹春睡浓。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

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

27 【马嵬驿】温庭筠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返魂无验青烟灭,

埋血空生碧草愁。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28 【和道溪君别业(一作和友人溪居别业)】温庭筠

积润初销碧草新,凤阳晴日带雕轮。风飘弱柳平桥晚,

雪点寒梅小苑春。屏上楼台陈后主,镜中金翠李夫人。

花房透露红珠落,蛱蝶双飞护粉尘。

29 【奉天西佛寺】温庭筠

忆昔狂童犯顺年,玉虬闲暇出甘泉。宗臣欲舞千钧剑,

追骑犹观七宝鞭。星背紫垣终扫地,日归黄道却当天。

至今南顿诸耆旧,犹指榛芜作弄田。

30 【题望苑驿(东有马嵬驿西有端正树一作相思树)】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景阳寒井人难到,

长乐晨钟鸟自知。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31 【寄分司元庶子兼呈元处士】温庭筠

闭门高卧莫长嗟,水木凝晖属谢家。缑岭参差残晓雪,

洛波清浅露晴沙。刘公春尽芜菁色,华廙愁深苜蓿花。

月榭知君还怅望,碧霄烟阔雁行斜。

32 【题柳】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香随静婉歌尘起,

影伴娇娆舞袖垂。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33 【和友人悼亡(一作丧歌姬)】温庭筠

玉貌潘郎泪满衣,画罗轻鬓雨霏微。红兰委露愁难尽,

白马朝天望不归。宝镜尘昏鸾影在,钿筝弦断雁行稀。

春来多少伤心事,碧草侵阶粉蝶飞。

34 【李羽处士故里】温庭筠

柳不成丝草带烟,海槎东去鹤归天。愁肠断处春何限,

病眼开时月正圆。花若有情还怅望,水应无事莫潺湲。

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

35 【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温庭筠

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便同南郭能忘象,

兼笑东林学坐禅。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

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36 【池塘七夕】温庭筠

月出西南露气秋,绮罗河汉在斜沟。杨家绣作鸳鸯幔,

张氏金为翡翠钩。香烛有花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

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37 【偶游】温庭筠

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红珠斗帐樱桃熟,

金尾屏风孔雀闲。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

与君便是鸳鸯侣,休向人间觅往还。

38 【寄河南杜少尹】温庭筠

十载归来鬓未凋,玳簪珠履见常僚。岂关名利分荣路,

自有才华作庆霄。鸟影参差经上苑,骑声断续过中桥。

夕阳亭畔山如画,应念田歌正寂寥。

39 【赠知音】温庭筠

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向短墙啼。窗间谢女青蛾敛,

门外萧郎白马嘶。星汉渐移庭竹影,露珠犹缀野花迷。

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40 【过陈琳墓】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

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41 【题崔公池亭旧游(一作题怀贞亭旧游)】温庭筠

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谁能不逐当年乐,

还恐添成异日愁。红艳影多风袅袅,碧空云断水悠悠。

檐前依旧青山色,尽日无人独上楼。

42 【回中作】温庭筠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吴姬怨思吹双管,

燕客悲歌别五侯。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43 【西江上送渔父】温庭筠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三秋梅雨愁枫叶,

一夜篷舟宿苇花。不见水云应有梦,偶随鸥鹭便成家。

白蘋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

44 【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温庭筠

昔年曾识范安成,松竹风姿鹤性情。西掖曙河横漏响,

北山秋月照江声。乘舟觅吏经舆县,为酒求官得步兵。

千顷水流通故墅,至今留得谢公名。

篇9:温庭筠唐诗

鹊归燕去两悠悠,青琐西南月似钩。天上岁时星右转,

世间离别水东流。金风入树千门夜,银汉横空万象秋。

苏小横塘通桂楫,未应清浅隔牵牛。

46 【题韦筹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诗,题作韦寿博书斋)】温庭筠

玄晏先生已白头,不随鹓鹭狎群鸥。元卿谢免开三径,

平仲朝归卧一裘。醉后独知殷甲子,病来犹作晋春秋。

沧浪未濯尘缨在,野水无情处处流。

47 【和友人题壁】温庭筠

冲尚犹来出范围,肯将经世作风徽。三台位缺严陵卧,

百战功高范蠡归。自欲一鸣惊鹤寝,不应孤愤学牛衣。

西州未有看棋暇,涧户何由得掩扉。

48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一作下第寄司马札)】温庭筠

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是空。犹喜故人先折桂,

自怜羁客尚飘蓬。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开一夜风。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49 【经李征君故居(一作王建诗)】温庭筠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一院落花无客醉,

五更残月有莺啼。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已迷。

惆怅羸骖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50 【送崔郎中赴幕】温庭筠

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心游目送三千里,

雨散云飞二十年。发迹岂劳天上桂,属词还得幕中莲。

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

51 【经旧游(一作怀真珠亭)】温庭筠

珠箔金钩对彩桥,昔年于此见娇娆。香灯怅望飞琼鬓,

凉月殷勤碧玉箫。屏倚故窗山六扇,柳垂寒砌露千条。

坏墙经雨苍苔遍,拾得当时旧翠翘。

52 【老君庙】温庭筠

紫气氤氲捧半岩,莲峰仙掌共巉巉。庙前晚色连寒水,

天外斜阳带远帆。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

自怜金骨无人识,知有飞龟在石函。

53 【过五丈原】温庭筠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天晴杀气屯关右,

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54 【和友人伤歌姬】温庭筠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更能何事销芳念,

亦有浓华委逝川。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55 【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温庭筠

龙砂铁马犯烟尘,迹近群鸥意倍亲。风卷蓬根屯戊己,

月移松影守庚申。韬钤岂足为经济,岩壑何尝是隐沦。

心许故人知此意,古来知者竟谁人。

56 【秘书省有贺监知章草题诗笔力遒健风尚高远…因有此作】温庭筠

越溪渔客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鸂鶒苇花随钓艇,

蛤蜊菰菜梦横塘。几年凉月拘华省,一宿秋风忆故乡。

荣路脱身终自得,福庭回首莫相忘。出笼鸾鹤归辽海,

落笔龙蛇满坏墙。李白死来无醉客,可怜神彩吊残阳。

57 【题裴晋公林亭】温庭筠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东山终为苍生起,

南浦虚言白首归。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篇10:《伤边将》温庭筠唐诗鉴赏

伤边将

温庭筠

昔年戎虏犯榆关,

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

他人丘垄似天山。

相关专题 唐诗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