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世美堂后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冰糖山楂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冰糖山楂”参与投稿,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归有光《世美堂后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共1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归有光《世美堂后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归有光《世美堂后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世美堂后记

(明)归有光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佣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静,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①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②。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早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③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注①俗呰窳:俗习懒惰。 ②訾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财目。③遘悯:遭受患难。

4.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粥:同“鬻”,出售

B.岁苦旱而独收苦:为……所苦

C.得无有所恨耶恨:痛恨

D.岁一再至而已再:二次

5.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表明归有光的妻子王氏贤惠的一组是( )(3分)

①一时名德,皆相友善②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

③世无知君者矣! ④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数千卷。

⑤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⑥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④

6.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

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

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

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

7.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字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5分)

(2)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5分)

参考答案:

4、答案:C(恨:遗憾。)

5、答案:B(①指王致谦、叶盛和章格;⑥间接表现。)

6、答案:C(“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与原文不符。)

7、答案:(1))(王致谦)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优雅的情趣。又在匾上题了“世美”二字。四明的杨守阯太史为它写作了《世美堂记》。(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句式1分;闳敞,1分;致,1分;记,1分;句意1分。)

(2)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于是,我想借钱来还给那个买主;钱不够,就每年典押借贷;过了五六年,才还完那些钱。(俗嚣,1分;岁,名词作状语1分;质贷,1分;雠其直,1分;句意1分。)

附:《世美堂后记》参考译文

我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宋朝丞相魏公的后代。他们家从大名府搬迁到宛丘,后来又迁徙到了余姚。在元朝至顺年间,他们家出了一位在平江路做官的,又因为他们家居住在昆山的南戴,因此,县里的人都称他们家为南戴王氏。王翁他老人家性情豪爽洒脱,奇异不凡,与吏部左侍郎叶盛、大理寺卿章格,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相互之间交情很好,并结成儿女亲家。到成化初年,(王致谦)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优雅的情趣,又在匾上题了“世美”二字。四明的杨守阯太史为它写作了《世美堂记》。

嘉靖中期,王翁的曾孙因为欠官府的税金要把世美堂买给别人。我正在家中读书,我妻子说:“只要有你在,就不能让人有家园毁坏的悲哀。”我听了这话,本来觉得很伤感。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于是,我想借钱来还给那个买主(买下世美堂);钱不够,就每年典押借贷;过了五六年,才还完那些钱。安亭这个地方民风懒惰,土地贫瘠。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我就说了孙叔敖请求寝丘、韩献子迁都新田的典故给他们听,众人都笑我。我对于家中的账务,自己从来没有计算、核查过。我的妻子也从来不把情况告诉我,只是叫僮奴们去开垦荒地,在大旱的年成,只有我家的地获得丰收。当稻子成熟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酿酒给我的父母品尝,自己才敢尝。当大小麦丰收了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做成美味的酱给公婆,自己才敢用它做菜。祖宗的祭祀、宾客的接待、子女的婚嫁、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她)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姐妹中孤苦无依的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顾住和吃的。有时候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她)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因为我喜爱读书,那些旧时的书香人家的零散的书籍,(她)就找邻里去寻找,于是购置的书籍不下几千卷。

庚戌年的时候,我到京城参加会试落榜,走陆路过了十天才到家。那个时侯正是芍药花盛开的时候,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她说:“抛弃功名事,隐居不出仕,有什么好遗憾的呢?”长沙的张文隐去世的时候,我悲伤地痛哭,我的妻子也潸然泪下,说道:“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解你的人了!但是张公是有负于你的啊!”辛亥年五月末,我的妻子去世了,是在张文隐去世后的第二年。

又过了三年,倭奴侵犯我国边境,在一天之中多次经过掠夺,然而我的房子却没有毁坏,堂里的书也没有损毁。后来我一直居住在县城,一年才去两次而已。辛酉年的清明节,我带着儿子和儿媳前来祭扫,留下来把损坏的地方加以修葺,长住在这里没有离开。一天,我的父亲闲坐在厅堂里,悲痛地对我说:“房子还在,人却已经不在了,我想起了你媳妇啊!”我退下后对此感到十分哀伤,于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写了这篇《世美堂后记》。

篇2:《世美堂后记归有光》的阅读答案

《世美堂后记》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创作的一篇散文。一起来看看阅读答案,欢迎读者参考!

题目

4.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孙某以逋官物鬻于人 逋:拖延 B.岁苦旱而独收 苦:为......所苦

C.不足,则岁质贷 质:典押 D.岁一再至而已 再:二次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惨然谓余曰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C.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D.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 父母者,人之本也

6.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表明归有光的妻子王氏贤惠的一组是( )(3分)

①一时名德,皆相友善 ②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

③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 ④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⑤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⑥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④

7.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

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

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

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

8.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 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 (3 分)

(2) 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3 分)

(3)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4 分)

参考答案:

4.A(拖欠)

5.C(A、介词,替,给/介词,被; B、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连词,因为 D、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相当于“的”/用在主语的后面,表提顿)

6.B(①指王致谦、叶盛和章格;⑥间接表现。)

7.C(“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与原文不符。)

8.(10分)(1)(3分)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闲靓”“俗嚣”及句意各1分)

(2) (3分)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先是”、句式、句意各1分)

(3) (4分)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具、相、得无、恨各1分)

篇3:归有光《世美堂后记》的阅读答案

归有光《世美堂后记》的阅读答案

《世美堂后记》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创作的一篇散文。一起来看看阅读答案,欢迎读者参考!

世美堂后记——归有光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鬻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鬻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①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②。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③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注①俗呰窳:俗习懒惰。 ②訾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财目。③遘悯:遭受患难。

创作背景

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时王世贞为文坛宗师,声势煊赫,归有光贬斥说:“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抵排前人”,“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项思尧文集序》)。

在诗论上,他也批判复古倾向说:“今世乃惟追章琢句,模拟剽窃,淫哇浮艳之为工,而不知其所为。”反之,他认为那种“率口而言,多民俗歌谣,悯时忧世之语,盖大雅君子之所不废者”(《沈次谷先生诗序》)。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名文未尝不佳,前、后七子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实则泥古成风,走入歧途。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

然观美矜炫于世而已“(《答俞质甫书》)。当时,王世贞听到他批评自己”妄庸“后说:”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但到了晚年,王世贞也感到自己雕饰过甚,不及归有光恬适自然。在《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辞……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还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直到清代。方苞、姚鼐等人,也对归有光交口称赞。

题目

4.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孙某以逋官物鬻于人 逋:拖延 B.岁苦旱而独收 苦:为......所苦

C.不足,则岁质贷 质:典押 D.岁一再至而已 再:二次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惨然谓余曰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C.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D.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 父母者,人之本也

6.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表明归有光的妻子王氏贤惠的一组是( )(3分)

①一时名德,皆相友善 ②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

③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 ④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⑤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⑥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④

7.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

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

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

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

8.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 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 (3 分)

(2) 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3 分)

(3)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4 分)

参考答案:

4.A(拖欠)

5.C(A、介词,替,给/介词,被; B、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连词,因为 D、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相当于”的“/用在主语的后面,表提顿)

6.B(①指王致谦、叶盛和章格;⑥间接表现。)

7.C(”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与原文不符。)

8.(10分)(1)(3分)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闲靓“”俗嚣“及句意各1分)

(2) (3分)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先是“、句式、句意各1分)

(3) (4分)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具、相、得无、恨各1分)

【参考译文】

我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宋朝丞相魏公的后代。他们家从大名府搬迁到宛丘,后来又迁徙到了余姚。在元朝至顺年间,他们家出了一位在平江路做官的,又因为他们家居住在昆山的南戴,因此,县里的人都称他们家为南戴王氏。王翁他老人家性情豪爽洒脱,奇异不凡,与吏部左侍郎叶盛、大理寺卿章格,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相互之间交情很好,并结成儿女亲家。到成化初年,(王致谦)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优雅的情趣,又在匾上题了”世美“二字。四明的杨守阯太史为它写作了《世美堂记》。

嘉靖中期,王翁的曾孙因为欠官府的税金要把世美堂买给别人。我正在家中读书,我妻子说:”只要有你在,就不能让人有家园毁坏的悲哀。“我听了这话,本来觉得很伤感。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于是,我想借钱来还给那个买主(买下世美堂);钱不够,就每年典押借贷;过了五六年,才还完那些钱。安亭这个地方民风懒惰,土地贫瘠。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我就说了孙叔敖请求寝丘、韩献子迁都新田的典故给他们听,众人都笑我。我对于家中的账务,自己从来没有计算、核查过。我的妻子也从来不把情况告诉我,只是叫僮奴们去开垦荒地,在大旱的年成,只有我家的地获得丰收。当稻子成熟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酿酒给我的父母品尝,自己才敢尝。

当大小麦丰收了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做成美味的酱给公婆,自己才敢用它做菜。祖宗的祭祀、宾客的接待、子女的婚嫁、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她)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姐妹中孤苦无依的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顾住和吃的。有时候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她)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因为我喜爱读书,那些旧时的书香人家的零散的书籍,(她)就找邻里去寻找,于是购置的书籍不下几千卷。

庚戌年的时候,我到京城参加会试落榜,走陆路过了十天才到家。那个时侯正是芍药花盛开的时候,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她说:”抛弃功名事,隐居不出仕,有什么好遗憾的呢?“长沙的张文隐去世的时候,我悲伤地痛哭,我的妻子也潸然泪下,说道:”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解你的人了!但是张公是有负于你的啊!“辛亥年五月末,我的妻子去世了,是在张文隐去世后的第二年。

又过了三年,倭奴侵犯我国边境,在一天之中多次经过掠夺,然而我的房子却没有毁坏,堂里的书也没有损毁。后来我一直居住在县城,一年才去两次而已。辛酉年的清明节,我带着儿子和儿媳前来祭扫,留下来把损坏的地方加以修葺,长住在这里没有离开。一天,我的父亲闲坐在厅堂里,悲痛地对我说:”房子还在,人却已经不在了,我想起了你媳妇啊!\"我退下后对此感到十分哀伤,于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写了这篇《世美堂后记》。

篇4:归有光《山茶》阅读答案

归有光《山茶》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下面是归有光《山茶》阅读答案,请参考!

归有光《山茶》阅读答案

山茶

归有光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素洁,乃与夷叔同。

三公:古时辅佐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夷叔:商末的伯夷、叔齐兄弟俩,二人互让王位,谦恭揖让的美德广为传颂。

(1)根据诗歌内容,简要概括山茶花的特点。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叶深绿、花红艳,山茶花具有色彩艳丽的特点。②端庄高雅,有富贵姿,而没有妖冶容。③有坚贞的品质,开在白雪中,岁寒而不凋。

(2)①托物言志。作者借山茶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有着崇高品格的人物的无限景仰与赞赏之情,也寄寓着作者高远的襟怀。②映衬。以雪的洁白来映衬山茶花的艳红、叶的浓绿,借用松柏衬托山茶花坚贞的品质。

1.本诗的前四句、中间四句各描绘出山茶怎样的特点?

2.全诗表现了作者对山茶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本诗前四句通过写茶叶深绿、花红艳来着重描绘山茶的.色彩艳丽。中间四句着重描绘山茶的可贵品质(或:花姿丰盈、端庄高压、凌寒傲骨)。

2、本诗表现了作者对山花的赞美之情(或“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对有着高尚品德的无限景仰于赞赏的感情。

篇5:归有光《洧南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归有光《洧南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第。

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蹭讟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居士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却礼币之赠却:拒绝

B.岁久,冲淤转而北,北:向北流淌

C.居士于家事不訾省訾省:计算、察核财物

D.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状:……的样子。

答案D状记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户部乃次居四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故燕王欲结于君

C.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不如因而厚遇之

D.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乃入见。问:“何以战?

答案:D(A。副词竟然,却/副词,仅、才B、介词在/介词和、跟

C连词于是/介词趁着D介词凭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洧南居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很敬重信服他,即使受责罚也很少有人怨恨。

B.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C.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的孙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是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堂兄孟诗的有关叙述,为洧南居士作家传。

答案:C(到巩昌任职的是洧南居士而不是他的孙子)

8.下面的文言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B.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C.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D.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答案C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3分)

(2)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3分)

(3)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4分)

翻译

(1)他谋划的诸多事宜都与时事相吻合,太守对他赞叹称奇(条画,异状语后置)。

(2)一生崇尚义气轻视钱财,收养抚恤姻族人,抚养孤寡之人,不害怕分家产给别人(姻党,字,畀)。

(3)等到他做了小官,似乎这不是他看得上的,但他必定想要有所作为来展现自己的才能。(所屑,顾,有以,自见)。

参考译文

洧南居士,姓杜,名孟乾。他的祖先从魏滑迁徙到扶沟邑,(因为)该邑位于洧水的南边,所以(杜孟乾)用“洧南居士”作为自己的号。曾祖父杜清,凭明经的身份担任大同经历;祖父杜璿,获赠户部主事一职;父亲杜绍,是进士,官为户部主事。居士年轻是诸生时,已有名气,这一年正值大比(补充:大比,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中者称举人),督学评定他的文章为第一名,但是户部却按次序排位他为第四名,当时户部可以举荐他,有人说:“这孩子不想排名在他父亲前面。”(耽误)时间久了,最终没有考中。

居士贡入太学(补充:“贡”,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如“贡生”,指指经科举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被选拔调任清苑主簿,管理马政。居士拒绝别人赠送的礼物钱财,多次对太守进言利弊的建议。又想要开采郎山煤,疏导九河。他谋划的诸多事宜都与时事相吻合,太守对他赞叹称奇。恰逢开始建造芦沟河桥,雷尚书檄文下到该郡选拔这方面的人才,得到清苑主簿(即居士)并任用他。然而清苑的百姓(更)爱他的仁义宽容,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在乡里考中举人,高兴着互相说道:“本来就知道我们的杜父母官(居士)一定有(优秀的)后人”居士升任泸州经历,遭遇母亲丧事,服丧期满后,改任巩昌。居士到任就陈述茶马方面的利弊,太守重用他的才能,郡里事务大多咨询他。最终死在任上,享年五十岁。

居士治学精心广博,特别在诗歌方面擅长。他交往的人都是名士。一生崇尚义气轻视钱财,收养抚恤姻族人,抚养孤寡之人,不害怕分家产给别人。县里有大事,都来向他取决定,他刚直所以容不下别人的过错,族中子弟,经常(因犯错)遭他鞭打,然而没有人曾经为此记在心里(补充:宿留,常见有三个解释,1.停留,等待;2.谓存之于心;3.谓使宿卫﹑滞留),都尊敬佩服他,对他怨恨的人很少。

当初,洧水向东流淌,时间久了,冲积淤泥(多了之后)转向北流淌。居士向县令极力建言,建议疏浚洧水使它与大河相连,扶沟人得到了好处。居士对于家事从不省察(訾省:1,谓计算、察核财物;2,计虑省察),(但是)听到有好的书,用多种方法去买它。(居士)建造了一个书楼,并且告诫子孙好好保存守护它,刻在石头上用来记录(他的告诫之语)。

居士死了之后,他的堂弟孟诗记录他的事迹像这样(指上述文字)。嘉靖四十四年,杜化中考中进士,第二年,担任邢州司理。隆庆三年,吴郡的归有光(我),是杜化中同年的进士,前来担任司马,于是采用孟诗的文字,放进去为他(居士)写了家传。

归有光说:大梁本来就有很多奇士,尤其凭借诗歌有名(的很多)。我读洧南的诗,料想他为人一定是超然尘埃之外的。等到他做了小官,似乎这不是他看得上的,但他必定想要有所作为来展现自己的才能。于是了解了古人的志向行为存在的地方,是不可以观测到的。比较世上的那些浅陋拘泥之人,没有人拥有居士的高情逸兴(清高超逸的情致),虽然他们也做了官,难道能考察治绩(辨治:1.谓区分等级而治之。2.辨别治绩﹐考察治绩)吗?杜化中深深的认为我的话是正确的。

篇6: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呜呼!世之能自修饰,立功名于世以取富贵,世莫不称述之,若是而以为贤;不知此亦其外焉耳。苟其中有不然,虽暴著于一时,而君子奚取焉!盖昔孔子之门,其持己立身,不以小节而不闲,其论可谓严矣。而于虞仲、夷逸之徒,其人皆放于礼法之外,而孔子未尝不深取之;盖知其存于中者不苟然也。

昔吾亡友吴纯甫尝称玄朗先生之为人:厉指平生之知交,而独言玄朗先生有高行,多大节;以其在于隐微幽独之间而不可诵言于人者,此玄朗之所以为贤,而人莫之知也。

玄朗姓沈氏,自号玄朗。少有俊才,为文章率意口占而成。与吴纯甫、周于岐同里,并知名;三人者,相善也。于岐宦达,位至大理寺丞;玄朗、纯甫,屡困于乡闱。纯甫晚乃得荐,其后一再试南宫,复不第以没。然二人在学校中,名声籍甚。太末方思道为昆山令,自负海内文学之士;而于玄朗、纯甫深所推奖。然纯甫后益矜奋,治名园,与其徒讲学论文,邑之才俊多归焉。

玄朗自放于酒,无日不醉,往往对人皆醉中语也。常持胡饼,独往来山中。或时髻裸袒于市,遇不可意,即大骂。家贫,从县令乞贷,令亦笑与之。有郡推官迎延为师,玄朗日与饮酒,不交一言;岁终谢去,瓶堆积满庭。督学御史与之有故,檄令读卷;玄朗不屑意,故为妄言却之,御史莫能致也。玄朗于书强记,其后绝不观,而架上书数千卷,指谓纯甫曰:“吾神游其间矣。”

玄朗以嘉靖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卒,年四十有二,有子一人,曰大宗。兄弟皆有文名,葬在邑中马鞍山。沈氏至今有仕者,独玄朗负才气以死,人犹谓之狂生云。嘉靖某年月日,附葬于朱沥原之祖茔。纯甫曰:“我宜为铭。”及纯甫北上,大宗送之浒墅,泣以请。纯甫许以南还竟不果于是大宗以属之予盖又二十年始为之书于墓上此纯甫之意也。呜呼!纯甫其亦可谓深知玄朗者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暴著于一时暴:显露B.邑之才俊多归焉归:返回

C.有郡推官迎延为师延:邀请D.大宗以属之予属:托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若是而以为贤若入前为寿

B.三人者,相善也马之千里者

C.纯甫深所推奖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大宗送之浒墅,泣以请。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纯甫认为自己的朋友中只有玄朗先生品德高尚有气节,但因为他是一个喜欢寂静

独处的人,所以世人对他的贤德不了解。

B.玄朗先生一生未入仕途,虽与官员有过交往,但是迷恋饮酒,对权势并不在意,因

此,即使是御史想招他来效力都没能做到。

C.玄朗先生性格狂放,不拘小节,尤其是记忆力超群,他的读书方法奇特,书读过就

不再重读,他能神游其间享受读书之乐。

D.玄朗先生被迁葬到祖坟之时,吴纯甫接受请求给玄朗先生撰写墓碣,但未能写成。

之后我接受委托,但过了二十年才写成。

8.下面文中加波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纯甫许以南还/竟不果于是/大宗以属之予/盖又二十年始为之/书于墓上/此纯甫之意也

B.纯甫许/以南还竟不果/于是大宗以属之/予盖又二十年/始为之书/于墓上此纯甫之意也

C.纯甫许/以南还竟不果/于是大宗以属之予盖/又二十年始/为之书于墓上此/纯甫之意也

D.纯甫许以南还/竟不果/于是大宗以属之予/盖又二十年/始为之书于墓上/此纯甫之意也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之能自修饰,立功名于世以取富贵,世莫不称述之。

(2)纯甫晚乃得荐,其后一再试南宫,复不第以没。

(3)玄朗自放于酒,无日不醉,往往对人皆醉中语也。

参考答案:

5.B 6.C 7. D 8.D

9.(1)世上那些能加强自我品德修养,并在世上建立功名来取得富贵的人,世人没有不称颂他们的。(3分。“修饰”1分;“称述”1分;语句通顺1分)

(2)吴纯甫晚年才得以被推荐。这之后又多次在南宫参加考试,又都没有考中,就这样一直到辞世。(4分。“一再”1分;“没”1分;被动句式1分;语句通顺1分)

(3)玄朗先生用饮酒来放纵自己,没有一天不喝醉,应对别人的话常常都是醉话。(3分。“放”1分;“对”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唉!世上那些能加强自我品德修养,并在世上建立功名来取得富贵的人,世人没有不称颂他们的,像这样的就被人们认为是贤能之人了;但是人们不知道这些也只不过是外在的表现而已。如果那些贤能之人的内心之中有不对的地方,那么即使他们能在一时显明,君子又怎么能够认可效法他们呢!当初孔子的门人弟子,他们把握自己,立身处事(使自己有所成就),不因为是小的节操就不遵行礼法(孔安国注:“闲,犹法也。”),这个标准可谓严格了。但对于虞仲、夷逸(邢m疏:“此二人隐遁退居,放置言语,不复言其世务,其身不仕浊世,应于纯洁;遭世乱,自废弃以免患,应于权也。”)这些人,他们都被置于礼法之外,但是孔子对他们却竭力取法;这就是了解他们内心当中对于世务是不随便不苟同的啊。

往昔我已故的好友吴纯甫曾称赏玄朗先生的.为人;他历数平生的知心朋友,而唯独称说玄朗先生有高尚的德行,有崇高的节操;因为这些美德表现在他隐私和独处的时候而不能在世人中间传诵,这是玄朗被我们称为贤者的原因,而世人却不会知晓这些。

玄朗姓沈,自号玄朗。年少时有卓越的才能。做文章时随心所欲口授即能成篇。与吴纯甫、周于歧是同乡,他们一样有名气。这三个人都是知交好友。周于歧仕途通达,官做到大理寺丞;玄朗和纯甫屡次被乡试所困扰。吴纯甫晚年才得以被推荐。这之后多次在南宫参加考试,又都没有考中,就这样一直到辞世。可是两人在学校中,名声响亮。太末方思道做昆山县令的时候,自许为天下文学名士,可是对于玄朗和纯甫却深深地推重和褒奖。纯甫后来更加振奋勉励自己,修筑名园,与他的学生讲学论文,县里那些有才华的人大都归附他。

玄朗用饮酒来放纵自己,没有一天不喝醉,应对别人的话也常常都是醉话。经常带着烧饼,独自往来于山里。有时候把头发披散在两边,在大街上裸露着上身,遇着不如意的事情,就破口大骂。家里生活贫困,就到县令那里去借钱,县令也笑着借给他。有个郡里的推官想延请为老师,玄朗每天与他饮酒,不说一句话;年终时辞别而去,(只剩下)盛酒的坛罐堆满了院子。督学御史和玄朗先生有故交,下文书令他前去参加阅卷;玄朗有不屑于参加的意思,故意的放出一些狂妄的话来推辞此事,御史也没能把他招去。玄朗对于书籍强于记忆,看过以后就绝不再看,他家里书架上有数千卷藏书,他指着(这些书)对纯甫说:“我能够神游这些书籍之间。”

玄朗在嘉靖七年二月二十二日辞世,终年四十二岁,有一个儿子,名字叫做大宗。他的兄弟辈在文学上都有名气,(玄朗死后)葬在县内的马鞍山,姓沈的家庭到现在仍然有做官的,唯独玄朗带着满腹的才气直到去世,世人还把他叫做“狂生”。嘉靖某年月日,(玄朗)被附葬在朱沥原家的祖坟旁边。吴纯甫说:“我应该为他写一个墓志铭。”等到吴纯甫往北方去,大宗把他送到浒墅,哭着请求他(写墓志铭)。吴纯甫答应大宗在回到南方以后再来写,而最终没有写。于是,大宗把这件事托付给我,大约又过了二十年,才为他雕刻在墓碑之上。唉,吴纯甫可以说是了解玄朗最深的人啊!

篇7:归有光《尚书别解序》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归有光《尚书别解序》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嘉靖辛卯(1),余自南都下第归(2)。闭门扫轨(3),朋旧少过。家无闲室,昼居于内,日抱小女儿以嬉。儿欲睡,或乳于母,即读《尚书》。儿亦爱弄书,见书辄以指循行,口作声,若甚解者。故余读常不废,时有所见,用著于录。意到即笔,不得留,昔人所谓兔起鹘落时也(4)。无暇为文章,留之箱筥(5),以备温故(6)。章分句析,有古之诸家在,不敢以比拟,号曰《别解》。

余尝谓:观书若画工之有画,耳目口鼻大小肥瘠无不似者,而人见之,不以为似也,其必有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者矣。余之读书也,不敢谓得其神,乃有意于以神求之云。

1.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有《震川先生集》,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是《项脊轩志》。(3分)

2.解释加点词:(4分)(1)朋旧少过.(拜访)(2)故余读常不废.(荒废)(3)余自南都下第.归(科考)(4)大小、肥瘠.无不似者(瘦)

3.文中“兔起鹘落”用来比喻写文章文思泉涌,落笔飞快(2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见书辄以指循行。

(小孩)看到书就用指顺着一行行字指着

(2)其必有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者矣。

那一定是画出了人物的形象而没能画出他的精神气质。

5.第二段议论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作者以作画比读书(一说类比),又将求形与求神对比,突出读书要领悟书中之神的道理。

注释

(1)嘉靖辛卯:1531年(嘉靖十年)。嘉靖为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1522—1566)。

(2)南都:指南京。

(3)闭门扫轨:谓闭门断绝交往。《后汉书·杜密传》:“闭门扫轨,无所干及。”扫轨谓扫除车辙。

(4)“昔人”句:指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所说:“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诮纵则逝矣。”兔起鹘(hú)落:喻文思稍纵即逝。鹘,猛禽。

(5)筥(jǔ):圆形的'竹器。

(6)温故:《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译文

嘉靖辛卯年间,我在南都考试,未被录取而从南都回家,闭门闲居,亲朋好友们较少到访。因里面没有空闲的房子,白天住在家里,抱着小女儿逗趣,在小女儿是或者吃奶时,我就读《尚书》,小女儿也喜欢摆弄书,一看见书就就用小手指头顺着一行行的文字指着,同时口中念念有声,似乎很懂的样子。所以我一直没有把读书这件事荒废,偶尔有些感悟,就记录下来。不论想到什么都有有想写的冲动,手中的笔想停也停不下来,正像古人所说的“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一样。(因为)没有什么时间写文章,(所以)就把这些记录下来的感悟保存在箱子中,以用来日后复习。本人对文章的分析,因为有古代名家在,所以不敢和他们的相提并论,所以取名为《别解》。我曾说过:看画家作画,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大小、胖瘦都画得很像了,但人们看了之后仍说不像,那一定只画外表而没有画到人的精神、气质等。我读书,不敢说是已经得到了书的“神”,但我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努力地领悟书中的“神”罢了。

赏析

这篇文章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尚书》即《书经》,为儒家经典之一。序文叙述了他撰写《尚书别集》的缘起、经过及自己对读书的见解,即如绘画一样不求形似而求其精神。文章用语极精炼,其中插入小女儿的稚态描写,只寥寥几笔,却极为生动传神。

作者

归有光(1507—1571),字煕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九岁能文,二十岁通五经三史诸书。1540年(嘉靖十九年)举乡试,第二年徙居嘉定之安亭(今属上海市)。前后八次参加会试,均不第。以读书讲学为业,从学者常达数百人。至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浙江长兴知县。因得罪上司,三年后改调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通判,专管马政,实为明升暗降。1570年(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北京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次年病死。

归有光以散文著称。他反对当时流行的摹拟剽窃文风,在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王世贞赞其文“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徐渭称其为“今之欧阳子也”。著有《震川先生集》。

篇8:家谱记归有光阅读答案

家谱记归有光阅读答案

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俎豆壶觞,鲜或静嘉。诸子诸妇,班行少缀。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祖宗,父母之本也。族人,兄弟之分也。不可以不思也。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

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阅读题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常不自释

释:宽解

B.贫穷而不知恤

恤:救济

C.以仁孝之道责之也

责:责备

D.不录于有司

于:表被动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幼时丧母,是归有光毕生憾事,他了解祖先及家族旧事只能去问家族里年长的人。

B.归有光出生后,家道衰落,族人人心离散,归氏家族连祭祀祖先的活动都不举行了。

C.兄弟成家后,各自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和孩子,归有光认为这样做会殃及子女。

D.归有光认为家族衰落的根源在于家族的宗法被废弃,以致秩序混乱,道德滑坡。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4分)

(2)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4分)

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归有光写作《家谱记》的意图。(4分)

参考答案

1.(3分)C (责:要求)

2.(3分)(B项“而归氏几于不祀矣”,意思是祭祀活动混乱不堪,几乎等同于没有祭祀活动,而不是不举行祭祀活动)

3.(1)(4分)亲人去世不去相互安慰,有喜事不去相互庆贺;到家只知偏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出门就欺骗父母兄弟。(吊,私,诳,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2)(4分)等他们有了子女,那么兄弟间相待的情感,已经如同堂兄弟间相待的情感。(比,视,从兄弟,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4.(4分)①凝聚族人;②扭转世风。(“凝聚族人”,2分;“扭转世风”,2分;如果答出“纪念先人”、“宣传教化”或“恢复家族秩序”,每点可给1分)

说明文的特点

1、说明的中心鲜明突出。

2、具有科学性。

3、富有条理性.说明文都具有条理性.在说明事物时,要求头绪清楚,井井有条.条理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各种事物尽管错综复杂,但只要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就能找到一定的条理性。

4、语言确切、简洁、通俗生动。

阅读理解修辞手法答题方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篇9:《明史 归有光传》阅读答案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②.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③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史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④,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名为升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述,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有光制举义,谌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篇10:《明史 归有光传》阅读答案

【注】①春官:即六部之一的礼部,礼部在春天主持进士考试。②刺刺:多言的样子。③击断,即争执。④制举义:特指经学研究。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名为升迁实/重抑之也

B.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名/为升迁/实重抑之也

C.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名为升迁/实重抑之也

D.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名为升迁实/重抑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其中的《书》是指《尚书》。

B.根据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试、秋闱。一般能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

C.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根据成绩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探花,第三名叫榜眼,赐进士及第。

D.《太史公书》即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即记载历史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归有光在嘉靖十九年考取举人后,又考了八次都没有中进士,便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边读书边讲学。

B.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如果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但若与上级有所争执,最终还是会遵照上级的指示去办。

C.王世贞岁不被归有光认同,但后来依然很佩服、推崇和尊重归有光,称赞归有光“千载有公,继韩、欧阳。”

D.归有光在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后来的德清县胡友信和他齐名,世人并称他们为“归、胡”。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

②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

参考答案

(1)C “之”为代词,作“恶”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B;“顺德通判”为官职名,作“调”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D.句子翻译为: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就调他去作顺德(今属广东)通判,专管马政.看起来是升迁,实际上是打击他.

(2)C 一甲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3)B “最终还是会遵照上级的指示去办”,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若与上级有所争执,会“直行己意”,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

(4)①(归有光)九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时已全部通晓《五经》《三史》等各种书籍(或“众多书籍”),对同乡魏校以师礼相待(或“拜同乡魏校为老师”).

②当时王世贞为文坛 盟主,归有光竭力反对他,把他看作狂妄而平庸的大人物.

①属:写;弱冠:二十岁;诸:各种,众多;师事:以师礼相待,拜师;同邑:同乡.句子翻译为:(归有光)九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时已全部通晓《五经》《三史》等各种书籍(或“众多书籍”),对同乡魏校以师礼相待(或“拜同乡魏校为老师”).

②力:竭力;相:动作偏指一方;抵排:抗拒、排斥、反对;目:动词,看、视;妄庸:狂妄平庸.句子翻译为:当时王世贞为文坛盟主,归有光竭力反对他,把他看作狂妄而平庸的大人物.

参考译文: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人.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五经”、“三史”等书全已通晓,拜同乡魏校作老师.嘉靖十九年,归有光才考取进士,授官长兴(今浙江湖州)知县.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进行治理.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他满口江苏口音,断完案,把罪犯遣归,不写判决书.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就调他去作顺德(今属广东)通判,专管马政。调任通判名为提升,实际上是很重的`贬谪。隆庆四年(1570),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与有光交好,引荐他作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制敕房,编撰《世宗实录》,死在任上。

归有光作古文,以经术为本,喜欢太史公的《史记》,参透其中的神理当时王世贞为文坛盟主,有光尽力和他分庭抗礼,把他看作狂妄而平庸的大人物。世贞心里很不痛快,但以后也对有光佩服得五体投地,给他写赞语说:“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我哪里是走的另一条路,只是自伤长久以来没有什么成就啊!”他就是这样推崇归有光。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后来的德清县胡友信和他齐名,世人并称他们为“归、胡”。

相关专题 后记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