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出师表阅读理解附习题答案

NERVE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NERVE”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阅读出师表阅读理解附习题答案(共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阅读出师表阅读理解附习题答案

阅读出师表阅读理解附习题答案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下面各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由是感激 ( )

(3)夙夜忧叹 ( )

(4)庶竭驽钝 ( )

2.下面各组中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我的译文: ____

4.诸葛亮始终以“报先帝,忠陛下”为职分,在心理上体现为: ;在行动上的体现为: ; 在打算上认为北伐时机成熟的是: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录原文词、句回答)

5.阅读下面《隆中对》节选,完成文后问题。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①《出师表》中的哪句话与这段话是相照应的?

我的解答:

②有人阅读完《隆中对》后拟一上联,请你根据对《出师表》的阅读理解对出一下联。

上联:《隆中对》刘玄德问计;

下联: 。

参考答案:

1.(1)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2)感动激奋;

(3)早;

(4)希望。

2. B

3.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意思对即可)

4.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5.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出师表》诸葛亮抒忠。(能用对仗并能反映文章情感内容即可。)

篇2:《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由是感激

深入不毛 会挽雕弓如满月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小题3】 [甲]文最后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 (2分)

【小题4】根据选文,填写下表(4分)

答案

【小题1】(5分)(1)因为(2)感动,激动(3)不长草,指人烟稀少的地方(4)定将(5)通“又”,多,余(每小题1分)

【小题2】(4分)(1)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达。 (2)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的使命不能完成。(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4分)(1)五月渡泸,平定南方;(2)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每句2分。)

【小题4】(3分。每空1分)

篇目

人物情感

表达方式

《出师表》(节选)

对先帝的感激,对后主的忠贞

记叙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被朝廷重用渴望之情

抒情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比如本题中“感激”是古今异义字词,“毛”是通假字,要注意辨析。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苟全”“闻达”“生”“夙夜”“效”,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了解文段内容,注意诸葛亮对形势分析的语言,从中概括“此”的指代内容。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两篇文章皆是所学课文,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即可。表达方式是指叙述、描写、

抒情、说明,根据两文内容判断。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篇3:《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出师表(节选)(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躬耕于南阳 ( )

③攘除奸凶 ( ) ④以彰其咎 ( )⑤深入不毛(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选段分别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托孤三件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往事,其目的是什么?(3分)

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参考答案:

1:卑鄙:出身卑微 躬:亲自 攘除:排除、铲除 彰:表明、显扬

不毛:不长草木的地方(蛮荒之地)

2:①(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②今天正当将要远离陛下的时候,面对着所写的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3:表达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4: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篇4:《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15分)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3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小题2: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小题3: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先将原句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再断两处)(2分)

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分)

小题5: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拜访 (2)奔走效劳 (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小题2:D

小题3: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小题4:(1)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有关键词“苟全”“闻达”;注意句式)(2)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有关键词“驽钝”,“攘除”)

小题5:(1)先帝三顾茅庐;(2)先帝临危委重任;(3)先帝临崩寄大事。(答对一点得一分,若只笼统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则只给一半分)

试题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1)注意“顾”的常用意义。 ①回头;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元方入门不顾”。②视;看。《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③看望;拜访。《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但;却;反而。《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注意“驱驰”在古汉语中是一个词。(3)注意“卑鄙”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与今义不同。现在它是一个词,为贬义。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中“所以”,前者的意思是“……的原因”,后者的意思是“用来”; B项中“为”,前者的意思是“做”,后者的意思是“向”。C项中“其”,前者的意思是“作奸犯科者”及“为忠善者”,后者的意思是“柴草堆”。 D项中“以”的意思都是“因为”。

小题3:

试题分析:先理解全句的意义,后注意句中各个词语或短语的意义的完整性,最后注意连词“所以”和“而”在句中能否在其前停顿。

小题4:

试题分析:(1)题中的文言句子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倒装句,“于乱世”、“于诸侯”是后置状语。(2)注意“驽钝”的比喻意义。

小题5:

试题分析:抓住“结合选文内容”来分析概括先帝对作者诸葛亮的知遇之恩的三件事。

篇5:《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出师表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躬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____________

③庶竭驽钝庶:____________

④以伤先帝之明以:____________

2.把下列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三件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现代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躬:亲自 ②卑鄙:低微鄙陋 ③庶:表示期望 ④以:以致

2.因此(我)很感动、振奋,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

3.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4.①三顾茅庐;②临危受命;③临崩受托。

5.答题提示:学生能从“精忠”或“愚忠”等角度来阐述,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给分。

篇6:《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甲】出师表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史记.管晏列传

司马迁

桓公①既立,使鲍叔牙②为宰相。辞曰:“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③乎。臣之所不及管夷吾者五。”乃使人请于鲁庄公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衅④三浴之。桓公亲迎于郊,而与坐而问焉。遂以为相。

[注]①桓公:即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②鲍叔牙:人名,齐国大臣。③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时齐桓公任用其为国相,他最终协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④衅:以香涂身曰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以予齐使: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A.欲以戮之于群臣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D.臣之所不及管夷吾者五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桓公亲迎于郊,而与坐而问焉。

4.甲文中的“先帝”与乙文中的“桓公”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5.使用选文中诸葛亮和管夷吾的相关事迹,最适合证明下面的哪个观点()

A.人应该学会谅解。

B.人应该知难而退。

C.人应该知恩图报。

D.人应该谦虚谨慎。

参考答案:

1.(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给,交给

2.B

3.(1)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您的职责和本分啊。

(2)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归来,并与他座谈,向他询问治国的方法。

4.他们同样都很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意思对即可)

5.C

篇7:《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写出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臣本布衣( )②由是感激( )③深入不毛( )④夙夜忧叹( )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小题4: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平民,百姓②感动振奋③草木④早晚

小题1:①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②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小题1:(1)五月渡泸,平定南方,(2)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小题1: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来回答即可。(概括诸葛亮精神1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得1分)

小题1:试题分析:(1)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织的衣服。(2)感激,古义,情绪有所感而情绪激动;今义,感谢。(3)名词活用为动词,长草木。(2)根据语境,意思为“早晚”。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时,注意“遂是于是的意思,许是答应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驱驰是奔走效劳的意思”,还要补充出主语“诸葛亮”;翻译(2)时,注意“临是面对的意思,涕是眼泪的意思“,还要注意”所字结构“。

小题1:试题分析:刘备死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所以,五月份,就度过泸水,深入到不长草木的地方,最终平定南方,接着为了实现刘备同意全国的遗愿,又想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兴复汉室。

小题1:试题分析:诸葛亮原本是一个平民,但是刘备赏识他的才能,三顾草庐,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败军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之际奉命出使;刘备驾崩之后,诸葛亮依然忠心耿耿辅佐刘禅,在出师北伐之前,临表涕零,给刘禅提出许多治国的良策。足见诸葛亮为人忠诚,有责任心,懂得报恩。给我们同学们也应该有许多启发,比如:知恩图报,有责任心,为人忠诚等。

篇8:《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义: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

(2)

【小题3】作者“忠陛下”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

答案

【小题1】 (1)宜,适当 (2)身份微贱,见识浅陋(共2分)

【小题2】(1)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2)这是后汉衰亡的原因。

【小题3】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 “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篇9:《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2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2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21.①躬:亲自,亲身 ②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 ③约:克制 ④悉:全部,都

22.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23.D

24.略

篇10:《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⑴陟罚臧否:⑵必得裨补阙漏: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小题2】下列四个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可计日而待也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苟全性命于乱世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

【小题4】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2分)

【小题5】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2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臧否:善恶,好坏。阙:通“缺”,缺点。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小题2】C

【小题3】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些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堵塞忠臣们进谏的道路。

【小题4】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远佞。

【小题5】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任选两个”的提示,每个字词都要解释出来,注意其中字词的古今异义。

【小题2】

试题分析:含义,指字词的释义;作用,指字词的性质(词性)有无变化,如果改变词性使用。

【小题3】

试题分析:“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是句中的关键词,每个字都要解释清楚,要注意直译与意译的结合。

【小题4】

试题分析:第一段是讲第一条建议:广开言路;第二段是第二条建议;严明赏罚;第五段讲的是第三条建议:亲贤远佞。

【小题5】

试题分析:针对本篇而言,“写作目的”与“主旨”是合二为一的,即作者想表达什么,从最后一段中可以看出。

篇11:《出师表》节选阅读附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3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小题2】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小题3】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先将原句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再断两处)(2分)

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分)

【小题5】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拜访 (2)奔走效劳 (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小题2】D

【小题3】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小题4】(1)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有关键词“苟全”“闻达”;注意句式)(2)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有关键词“驽钝”,“攘除”)

【小题5】(1)先帝三顾茅庐;(2)先帝临危委重任;(3)先帝临崩寄大事。(答对一点得一分,若只笼统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则只给一半分)

篇12:《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出师表(14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4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以咨诹善道 ( ) (4)以光先帝遗德 ( )

【小题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D.何陋之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小题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分)

答案

【小题1】略

【小题2】A

【小题3】略

【小题4】①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相关专题 出师表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