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论文

禁止口腔溃疡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禁止口腔溃疡”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论文(共1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论文

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论文

[摘要: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然而,探究式教学在我国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存在很多的困惑与疑虑。这种状况对新的课程的实验与推广将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主要探讨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发挥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教师 组织者 促发者 支持者 参与者 评价者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把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理念,要求每个学生不仅要获得生物科学知识,而且要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并倡导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来实现这一课程理念。然而由于探究教育在我国缺乏系统研究与实践,国内外有关探究教育的专着并不多见,因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什么是探究教学、如何开展探究过程问题感到十分困惑与陌生,这种状况对新的课程的实验与推广将产生不利影响。下面就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上。有人因此认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无足轻重,也起不到主导作用了。其实不然,探究性学习对于已适应、习惯于传统教法的现在的初中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对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绝大多数学生既难以适应,而且难以接受;并且,大部分探究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分散进行,组内成员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基础知识、技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分散式的小集体的活动更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组织。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是探究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组织主要是进行学生分组、引导组内成员合理分工、组间协调、时间的安排、过程的监控等等。

生物教材中安排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技能训练等。组织探究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过程,而不是结论。因为提供给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其结论是早有的,即科学上已有定论。进行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得知识。因此,其过程富含教育意义。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不是告诉、讲解探究的步骤,而是启疑生惑,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应是学生探究活动的`促发者。有人认为探究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模拟性的科研活动,生命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摸索、探究中发展起来的,由于其研究客体的极端精巧和复杂性、多样性,研究的方法与物理、数学和化学等学科的高度融合,而学生又处于初中低年级阶段,生物探究活动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背景材料、知识准备、方法选择、过程的完善,以及必须的材料设备等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又是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如:经常用到的淀粉遇碘液变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有机物一般可以燃烧等这些原理性的知识必须介绍;基本的实验技能、实施计划的设计、变量控制、数据搜集、数据的处理、结论的表达等都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先要训练学生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然后布置探究实验,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并独立操作。在对学生的指导中要特别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不能将探究活动模式化,即探究一定要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程序进行,应该针对不同的活动确立探究教学的目标,确立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从目的到内容再到方法、步骤,甚至连表格都画好了的实验活动设计,再由学生去完成,也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指导不应该面面俱到,应该让学生面对一定难度的问题,而又不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允许学生出错。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当作学习团体中平等的一员,走到学生之中,以知识渴求者的面目和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以自己的丰富经验影响学生对知识和人生意义的建构,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探究的成果。作为一名参与者,不仅可以实时监控活动的进展情况、实时指导,而且能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小组群体在探究能力上存在的差异,为后续的教学调整做好准备;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把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师还应是一位评价者。每个人的活动总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学生在心理上更需要得到他人,尤其是教师的认可。毕竟多数的探究活动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成功的喜悦常常来自于教师的评价。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充当评价者这一角色,对别人作出评价,而又希望得到别人好的评价。现在很多的人认为教师作为一个评价者、仲裁者就会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毕竟教师的知识面、社会经验、生活阅历、科学素养要高于、强于学生,教师又为什么不能担当起这一角色呢?问题关键不是教师作为评价者,而是教师如何评价。教师应该将静态的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动态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应过分强求探究最终的结果,应将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睿智、技巧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价手段鼓励学生,鼓舞起学生探究的勇气。不要把自己作为惟一的评价者,应鼓励学生之间的评价,不应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促发者、支持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实质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丰富学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探索探究教学新思路。新课程的施行,推动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需要教师角色、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变化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是教师行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不应该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者。

篇2: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的反思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较多,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机械地传递知识。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

而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因为提供给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其结论是早有的,即科学上已有定论的,之所以还有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教学中要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即让每一个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要到位,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求得结论。所以新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待大量的信息,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令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

篇3:师生关系中教师引导地位论文

师生关系中教师引导地位论文

【内容摘要】

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倾向:教师因过分强调让学生主动探究而放弃了教师必要的教学引导与点拨;教师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流于形式,导致课堂互动低效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因缺乏充分的课前预设和把握动态生成的教学智慧以致引导无力使课堂教学目标偏移。所以我们要把“合理引导”作为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合理引导 有效互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

但在一些课堂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表面形式“动”得多,思维本质“动”得少;学生单方面“动”得多,师生交互“动”得少……表面上课堂气氛看似非常热闹,但这样的“动”有时非但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还可能对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才能使互动更有效呢?教师必须要有正确有效的引导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深度达成。

一、预设引导,有效互动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意互动就能提高课堂质量的,也不是单凭教师的意愿,想什么时候互动就什么时候互动就能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精心预设、合理引导。

1. 在教学重难点的掌握处。

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通常都有明确的目的,互动的内容服从于特定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使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级教师陈建先《鞋匠的儿子》教学片断,在引导读出参议员对林肯先后的不同态度后,并在黑板上板书对应的词“羞辱、赞叹”。并让学生质疑,生1说:“我想知道参议员的态度为什么发生变化。”老师并没有停止于此,引导到:“你能不能变一种问法,但意思不变?”生想了一会儿答到:“林肯说了什么让参议员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老师还不满足,又引导到:“谁换一个角度再来说一说?”学生被老师这么一引导,有了新想法:“林肯的话让参议员感到了什么?”陈老师就是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语,在质疑引导提问修正的互动过程中把重点引向了林肯的三次话语中。

2. 在学生情感的需要处。

学生的智力活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他自身的情绪意志背景。情绪意志的状态既可以推动智力活动的积极开展,也可以阻抑智力活动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而,当学生情感需要触动时,恰当的互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级教师窦桂梅《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断

师:(出示大娘照片)这就是李大娘和志愿军战士张喜挥泪告别的情景。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谁想和大娘“诵”别

生(深情地朗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

师:可是大娘怎么忍心和亲人志愿军分别呢

然后窦老师分别引导学生用请求、恳求、哀求、命令的语气来读分别时的话语。

从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窦老师就是通过抓住四种不同语气的朗读互动,创设了一个情感互动场,把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提向了高潮,对军民之间的情和意的感受就更深了。

3. 在信息含量丰富的语言处。

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小到一字、一词或是一个标点,大到几个段落,都是信息传达的载体,在这些载体背后蕴藏的信息量是不等的。文本信息有别于音、画信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成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文本“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生成性,抓住信息含量最丰富的语言文字就能有效触动互动。

王崧舟《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片断。王老师出示两句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这两段话问,哪一段话给你留下慢镜头的感觉?学生说第一句话。接着王老师以母亲的背、脸、眼追问学生,现在是怎样的?记忆中又是怎样的?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受母亲的操劳。

王老师以倒装句为突破口,创设情境让学生捕捉文字背后的信息,在一次次的互动中读厚了文本,读懂了母亲。

二、动态引导,有效互动的助推器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各不相同,决定了课堂互动的复杂多变。在课堂互动中,有时会生成一些有创意的信息资源,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会使这些有创意的信息资源或陈述不清、或偏离方向、或存在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拨。

1. “引”个别人的亮点为所有人的亮点。

课堂亮点是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它可分为预设和生成两种。预设的课堂亮点是精心设计的,教师自然善加利用。而生成的亮点往往是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一个思维火花。此时,教师应及时发现这种稍从即逝的生成资源,抓住它,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还要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例: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让孩子以草船借箭为话题随便说点什么。学生甲说:“老师,我觉得这题目上‘借’字不妥当,不应该是草船借箭,人家曹操也没答应借啊,我觉得是草船骗箭。”他的话音刚落,其他的学生也赞同,并疑惑地看着教师。教师说:“骗说得有道理,但到底用骗,还是用借呢?同学们都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学生乙思考后答:“我认为这里有种感情色彩,诸葛亮是个正面人物,所以得用借不能说是骗。”学生丙发表意见道:“我觉得就是借,因为有借就有还啊,我们知道在火烧赤壁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不是把这些借来的箭还给了曹操吗这个‘借’字更能体现诸葛亮足智多谋啊。”……

教师抓住学生回答中的亮点进行探讨,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更好的理解了“借”的含义,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2. “引”错误资源为有价值资源。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在创造有价值资源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错误资源。这些错误资源是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智慧的挑战。教师如果轻轻滑过或者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都会造成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正确的做法是,面对学生的“错误”,迅速进行判断、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让学生聊一聊故事中的人物。一学生说:“我敬佩白骨精,因为她有着锲而不舍,非常执着的精神”。教师没有及时批判她观点的对错,而是通过课的教学一步步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学生很清楚地意识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想吃唐僧肉,妖精有一颗狡猾贪婪而丑陋的心。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当然就不会再有敬佩白骨精之说了。

3. “引”低质量资源为高质量资源。

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学生的发言常常或者内容芜杂,重点不清;或者语言罗嗦,不得要领;或者浅尝辄止,喉不到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顺藤摸瓜,或点拨、或概括、或补充,相机诱导、要言不烦,则可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或多向发展。

如薛法根老师的《番茄太阳》,老师问,如果有一天,明明真失去了双腿,她会快乐吗?把双腿献给了其他人,她会快乐吗?请同学们看课文描写明明的话,注意作者所看到的盲童是怎样的。之后一生说:“完蛋了。”接着薛老师引导学生,课文中的明明一生下来就是看不见的,只能摸,但是她和你一样吗?完蛋了吗?读课文中描写明明摸东西的句子(指该生读),然后让该生闭上眼睛,拉着他的手,创设情境引导他用心去体会明明用手摸蔬菜、用心感受太阳的快乐,从而使这个学生真正体会、理解到了盲童明明的自信和快乐,读懂了“心底有了快乐,光明还会远吗?”的深刻含义。

总之,点拨引导是一种艺术,阅读教学中合理地使用点拨引导,将会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保证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篇4:群众文化活动地位与作用分析论文

群众文化活动地位与作用分析论文

【摘要】顾名思义,群众文艺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包含着群众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文艺如果脱离了群众,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现阶段的群众文艺是将实现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的一项重要事业,优秀的群众文艺作品能够弘扬真善美,讽刺假丑恶,传播社会正能量。同时,群众文艺还因门类众多、普及性强、时代特征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等特点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

【关键词】群众文化;地位;作用

一、激发文化自觉,提高群众文艺的地位

群众文艺的创作一定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绝不能为评奖而创作,也不该为应景而创作,而是要形成芋向,绝不能为评奖而创作,也不该为应景而创作,而是要形成主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的今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群众文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群众文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地区仅重视经济发展,却忽视了文化内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地区仅重视经济发展,却忽视了文化内对整体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无益,更谈不上让老百姓在丰富的文化生活中享受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我圜城乡小康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文艺创作圜城乡小康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文艺创作的需求,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才能切实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激发群众对文化的自觉就成为一个重要命题,也只有激发群众对于文化的自觉,才能真正提高群众文艺的地位。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活动要注重社会价值,彰显创新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特点是社会性与群众的广泛参与性。我们在组织与策划群众文化活动时,应着眼于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化需冀,具有创新的思想和智慧,通过具有创意的规划及题材彰显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因此,活动策划要让经常的活动有贤意,让陈旧的文化活动有时代感,让普遍性的活动有地区个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提高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群众文化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虽然自由度比较大,但组织与策划活动也不能盲目,不能过于随意,也要有组织性,因此要科学也制定活动方案,全面落实责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地制定活动方案,全面落实责任。可以从两个方面丝覊仆等可以通过规范性文件与通知,分发到相关部门、单位与人员,争取多方力量的支持。二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实施的'详细方案。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落实创作、编排、灯光、舞美、造型、化妆等人员,落实活动的具体项目的时间,落实活动的整体进度等,确保大家各司其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如人员的临时变动、场地的突然变更、天气的剧烈变化以及现场的各类突变动、场地的突然变更、天气的剧烈变化以及现场的各类突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尽量消除或解决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整个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是当前文化繁荣和文化复兴的重要支柱。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的,具有公共性、民间性特点的,能够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智慧的文化。在多年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已圣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人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目前我国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尚不健全,城乡群众文化串设的差异较大,贫闲地区群众的精神生活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繁荣我国的文化市场,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就必须将群众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群众文化工作者要为群众创造健康的、文明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地宣传先进文化、同时,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特别注意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向群众宣传科学与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国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不平衡的问题,帮助人民群众摆脱落后与愚昧,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篇5:探究式生物教学新思路论文

探究式生物教学新思路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全面展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被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所取代,高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生物科学的发现过程,就是由生活到生物,由生物到探究,从探究到科学的过程。因此,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也应该从这三个环节入手。

关键词:生物;探究;好奇心;合作;创造思维;自主学习

所谓的探究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究事物、现象和观点而自主地获得科学知识并形成探究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在老师指导下,重新感知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生物科学的发现过程,就是由生活到生物,由生物到探究,从探究到科学的过程。由此我想到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也应该从这三个环节入手。

一、由生活到生物过程

所谓的由生活到生物过程,就是老师从学生实际生活中许多的现象、事例、常识入手,引导学生从中归纳总结其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过程。“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由生活到生物过程实质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呼吸作用时,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人和动物都进行呼吸作用,即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那么由此你能想到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虽然简单,却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的问题也会各种各样:有的说,植物是不是也进行呼吸作用呀?也有的说,人为什么要呼吸作用呀?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从哪儿来的,是身体里就有呀,还是身体内产生的?等等。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呼吸作用的含义,呼吸作用的功能、机理等。

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引发学生对此生理活动的好奇心,通过发散思维,也反应出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困惑。从而产生了许多生物学问题,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由生物到探究的过程

所谓的由生物到探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在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对所提问题进行验证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对问题探究技巧、方法上的能力。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设计。假如选择“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吗?”这个问题,我们提出假设: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那么你怎样设计实验呢?你可以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分别制定出自己的方案,老师进行指导。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熟悉的'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也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做精神,又煅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由探究到科学的过程

所谓的由探究到科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对学的实验设计进行科学化的处理过程。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设计方案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时应该给预纠正,使其更加科学。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积极把握以上三个环节,学生通过参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体验和掌握了最基本、最常用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分析、概括、简单推理、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时刻让学生处在新、奇的探索求知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在猜想、验证、应用等探索活动中增强。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生物学教学在创造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应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把每一堂课都化为学生创造探索的历程,放飞学生的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敢于求索、勇于探究、善于创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个体差异与统一教学的矛盾,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篇6: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文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文

我国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稳定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人们善度余暇和健康生活的需要,学校时期的体育教育,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将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的一环。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时期。

那么如何进行中学体育教育使之更好地与终身体育接轨呢?我认为,中学必须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重组教材,改变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紧紧抓住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能力等问题进行教学。

一、分析当前体育现状

1、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基本上是按竞技体育的编排体系进行的,不少项目在技术难度或场地器材上难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科目繁多而课时少,受考核项目结构和数量的'制约,教学实践只有借用选用教材的教学时数,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导致非考核项目和选用教材无课时授课,甚至有的学生把体育课上成了达标课或应试课;而且教材内容陈旧,简单重复,对于如何健身、如何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安排不够。

2、教学上把重点放在达标上,放在运动技术的掌握上,而把如何健身的方法放在从属地位,仍然保留着运动技术传授教学,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身体外部行为表现,教师讲解运动技术、示范,讲解动作要点、难点,然后为掌握动作采取各种教学措施来指导和纠正动作,学生动作掌握了,教学任务也似乎完成了。这种把教学重点放在只是学习动作技术、着重技术、技能教学的方法,强调教师教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了,只会导致学生盲目跟从练习,离开教师辅导就束手无策了,学生的体育认识水平大大落后于运动能力,使中学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脱钩。

3、考核成绩的评价未能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的根本特征,体育课成绩、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评分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但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模糊了学生的锻炼目标,同时缺少对学生掌握健身方法的评价,缺少对学生独立锻炼的评价,这些都不利于中学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4、受升学率至上的影响,一味加强文化课即主科的教学,每天给学生留下超量的课外作业,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的书包越背越重,休息、娱乐、体育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的身心受到摧残,不少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拒绝体力劳动,拒绝体育运动。这些现象说明学校与社会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热情,缺少兴趣,加大了中学体育教学与终生体育接轨的难度。

二、试谈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1、更新观念,明确指导思想。

以终生体育为主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终身体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一个贯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教育过程,因为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指导、没有组织的指导下,独立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根据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选择体育锻炼内容,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的需要,其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具有自发自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独立锻炼的能力。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高校的定额招生,部分学生在完成中学课程后将步入社会,所以中学体育教学应该把以运动技术教学、体质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转向掌握健身知识、锻炼方法上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独立锻炼能力、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钻研大纲,把握实质,大胆创新。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制定的中学生体育教学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但在许多方面留有很大的灵活性。中学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在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围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这一基点,根据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对大纲规定的教材进行进行取舍、加工组合,也可引用一些实用性强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教材,大胆地创新,改变以往僵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兴趣爱好。

3、体育教学过程要改革。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健身知识的同时,突出启发学生怎样学、如何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运动健身挂钩,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模式上,应提倡“自学互教教学模式”、“自主单元教学模式”等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从追求短期的生理适应转向学生体育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

4、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状况的检查评价外,应加强对学生的纵向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更突出对学生体育习惯、体育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要调整体育课体育考核办法的结构比重,使体育课成绩及格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能达到或接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同等水平,以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

篇7: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一、结合生活实际,贴近自然构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往往会认为高中地理知识点过多,而且许多知识记忆性较强,离自己的生活实际较远,导致许多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感,缺乏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缺乏趣味性,高中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较远,产生了知识与应用的脱节。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点记忆不强,常常出现记不清、记不全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高中地理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将高中地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构建探究式教学情境,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教学时,则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构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情境,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除了地震给人们带来严重影响,还有哪些灾害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影响呢?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二、重视课堂互动,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课堂互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为核心。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取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针对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精神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性问题———“人口增长对资源有哪些影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资源的影响,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加强教师指导,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过程的学习主体是学生,然而学生由于其知识水平有限,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缺乏方向性,缺乏目标性,导致探究式学习过于盲目,效率过低,这一问题也是许多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往往会过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梯度设问的方式去逐步引导学生,例如,“什么叫做湿地?”“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可以将湿地分为哪几类?”“我国湿地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其分布与哪个气候要素密切相关?”“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动态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实际以及实际教学内容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学模式。然而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为目的。

篇8: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摘要:爱玩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天性,在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进程中,游戏可以让幼儿获得生活和学习的经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和成长,在基于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的理念之下,要探索有益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游戏,使幼儿深入地沉浸到游戏情境和氛围之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要采用多样化的幼儿游戏教育策略,充分发挥游戏对于幼儿的运用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地位;运用

0引言

游戏伴随幼儿成长,对于幼儿来说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各种不同的游戏之中,渗透和融合了民间的智慧和文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的世界,更好地与幼儿的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相契合,使幼儿汲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文化,感受和体验游戏所带来的欢愉和喜悦,促进幼儿全面成长和发展。

篇9: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对于开启幼儿的心智、培育幼儿的健康心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游戏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要求相契合,可以更好地丰富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促进幼儿的语言、智能方面的发展。同时,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在游戏之中体验到快乐和喜悦,使幼儿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游戏也是幼儿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源泉,可以说是幼儿的另一个生命,这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可以较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化成长。

1.1民间游戏活动对幼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1)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在幼儿发展阶段,民间游戏活动可以训练幼儿的跑、跳、躲、跨越、翻滚等能力,锻炼幼儿的体能,在幼儿运动中开启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灵敏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2)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在幼儿成长的发展阶段之中,还要注重对幼儿的人格培育,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而民间游戏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的游戏情绪,并在不同的民间游戏活动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在民间游戏活动之中,幼儿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感知、体验、角色扮演和模仿等方式,在民间游戏活动中生成团结互助、合作分享、谦让顽强等良好的品质,并在游戏中提升自己的调控能力,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1.2科学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科学游戏可以使幼儿成为科学的主人,幼儿在科学游戏情境之中,能够拥有自由而愉悦的心态,在科学游戏的规则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幼儿的自主性意识,并在新颖有趣的科学游戏材料运用之中,感受和体验到科学知识的有趣性和实用性,在重复的、尝试性的各种科学游戏操作之中,轻松地探索和学习科学知识,生成幼儿科学探索的充分“张力”。

2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2.1基于幼儿的成长需要,营造与幼儿兴趣相契合的民间游戏氛围

民间游戏活动是一种蕴含和积淀了社会文化和习俗的游戏内容,可以说是一种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游戏活动形式,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化的特征,随着一些游戏的年代久远,现代孩童已经不再熟悉曾经的乐趣,这就需要在幼儿教育中营造一种与幼儿兴趣相契合的民间游戏氛围,使幼儿沉浸和融入到丰富多样的民间游戏之中,主动地参与其中,体悟其中的社会文化内容。

(1)创设民间游戏情境,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需要有一个体验过程,要使幼儿逐渐由不熟悉到认可和接受,最后积极主动地融入和参与其中,感受和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在这个反复体验和尝试民间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民间游戏情境,以消除幼儿反复尝试的枯燥感和乏力感。教师要将幼儿活动区域加以合理的划分,对于采用轻器械的游戏区域而言,设计一些橡皮筋、跳绳、沙包、毽子等民间游戏活动内容;对于较高难度的民间游戏挑战区域,则可以设计梅花桩、高桥、钻网、平衡木等民间游戏场景;室内游戏区域可以设计泥巴屋、剪纸屋等游戏场景;班级活动区域则可以设计翻花绳、挑棍、翻四角板等游戏情境,从而使幼儿在不同的民间游戏情境之中,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百玩不厌。

(2)多元互动的游戏体验民间游戏活动形式可以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动探索者,为了引领幼儿不断深入游戏情境,教师要采用有效的及时介入手段,不断创新民间游戏活动形式和内容,使幼儿产生全新的游戏体验,而不是对游戏浅尝辄止。为了增强幼儿对民间游戏的深入体验,教师还可以建立“同伴互助引领小组”,吸纳家庭、社区成员参与民间游戏活动,创设多元互动的三位一体式的民间游戏互动平台,使家长、社区代表以玩伴的身份进入到幼儿的民间游戏情境之中,通过家园亲子游戏、社区健身游戏等活动形式,使幼儿不断深入到民间游戏之中。

2.2优化建构幼儿民间游戏教育课程

民间游戏教育内容极其丰富而有趣,可以较好地培育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要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原则和引领,挖掘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体现出民间游戏教育课程的价值。

(1)合理选取民间游戏教育课程内容。要基于幼儿的不同成长阶段,挖掘和选取与幼儿成长阶段相适应的民间游戏教育课程,摒弃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课程,对于一些危害幼儿成长的民间游戏课程要适当排除,如:“两人抬轿”、“打石头仗”等游戏,要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筛选和改编新奇好玩而有趣味性的民间游戏,使之与幼儿园课程内容充分链接和融合。

(2)形成结构化、层次化的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进行民间游戏活动之中,要注重民间游戏活动安排和组织的层次化、结构化,注重与幼儿教育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深入挖掘民间游戏的主题内容,组织和设计多样化、层次化的游戏课程。如:以“丰收的秋天”为主题的民间游戏课程之中,就可以分层设计“踩草垛”、“送粮食”、“推小车”等游戏。在“过年了”的主题游戏活动中可以设计“抬花轿”、“舞龙”等表演游戏形式;在“我的家乡”主题游戏活动中可以设计“花喜鹊”等民间童谣说唱游戏。

2.3开展丰富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

(1)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世界在幼儿的眼中是精彩纷呈的,也是陌生而期待的,他们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经常会出现令人忍俊不禁的情景。例如:幼儿的“健康诊所”角色扮演游戏,这些“小医生们”身穿白大褂,给“小病人”听诊、量体温,煞有介事地说某位“小病人”的体温有100度,教师可以及时介入,向幼儿讲述人体体温的常识。还如:“上菜市场买菜”的主题游戏之中,某一位“卖菜小老板”居然高喊“青菜十元一棵”的“天价”,遭到了其他一些“买菜者”的.质疑和不满,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幼儿在周末随同妈妈到市场去体验一下生活。

(2)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要通过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活动,提升和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逐渐形成幼儿的社会化。例如:在“小超市”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要与“导购员”进行恰当的沟通和交流,获悉不同商品的价格,并进行适当的购买。

3游戏教育内容在幼儿教育中的注意内容

3.1注重对游戏教育内容的科学合理的选取

由于民间游戏活动内容源自于生活,涉及诸多的内容,教师要注意选取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民间游戏内容,对于缺乏实用价值的民间游戏活动要进行筛选和舍弃,并对一些民间游戏活动的材料进行改良和更新,更好地辅助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

3.2注重利用园内外的资源

在将游戏融入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园内外的资源,根据场地资源、材料资源、器材资源等不同条件,合理开展对幼儿的民间游戏教育,还可以开展变废为宝的活动,让幼儿实现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创新,可以让幼儿在开放的游戏场和辅助材料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到民间游戏教育内容之中。

3.3注重将民间游戏活动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民间游戏活动内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幼儿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只有将民间游戏活动课程内容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充分衔接和渗透,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促进幼儿的社会化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是幼儿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融入游戏内容,使之成为教育幼儿的有效手段,才能更好地启迪幼儿的智慧,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更好地吸纳民间游戏活动中的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对民间文化的认同感,为幼儿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幼儿游戏教育中,使幼儿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刘莎.浅论“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03):23.

[2]王静.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08):6-8.

[3]李宁.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J].才智,(11):84.

[4]李磊.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4):106.

[5]乐元芬.试述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1):79-81.

篇10: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企业管理工作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工作项目,其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企业中财务管理贯穿企业各个环节当中,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在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是简单的对企业账目进行管理等,欠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真正认识,忽视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特点,这会对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要想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那么在企业管理工作当中,就必须要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并要在企业管理工作当中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策略,发挥其重要意义,进而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一、企业管理工作当中财务管理的具体地位分析

(一)与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保持一致

对于当前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来说,企业必须要做到“产权分明”、“科学管理”以及“权责明确”等几点内容。这三方面内容与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有效非常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企业要想符合当前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要求,那么企业的领导人就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与其意义。对于“产权分明”来说,主要就是要让企业对相关的产权关系进行明确,使得企业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能够明确的对产权关系进行处理,并且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定期合理的对企业负债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以及记录,也要对其负债情况与资金数目进行明确,对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重新估计,进而从新界定资产的所有权。而“科学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保障其科学性、合理性。在企业中其管理内容是相当丰富且复杂多样的,其中就包括要对设备进行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还要对生产经营工作进行管理等,而且还要对企业资产财务以及技术内容进行合理的管理。只在企业管理工作当中,只有保障其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并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那么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管理”的具体内容。而对于“权责明确”来说,企业必须要明确企业法人与企业股东之间的产权,并对其进行明确分界。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要明确企业法人和企业股东的产权,并且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意义。

(二)财产管理工作时企业管理的核心

企业开展管理工作时,财务管理会对其始终和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在企业发展中,主要就是通过良好的生产与有效的经营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企業中的生产、投资、融资以及资金流动性管理等部分,都属于企业资产的流程,其内容最终都会反应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通过财务管理工作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检查,进而保障企业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就对企业资产信息进行定期收集和整理,进而将企业的收支情况反映出来,对企业盈利进行分析,在通过其内容找出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这样才能让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改进。在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合理分析,能够给企业领导人下一阶段的工作与经营提供有利信息条件,进而让企业找寻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的策略,有效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三)在企业中与各种管理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

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时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与其他部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中的其他部门也要有财务部门的参与才能有效进行。企业在生产和运营当中,都需要资产资助,如企业融资、投资等,都需要企业资产的帮助,这就会涉及到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并且,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进行投资或开展生产经营时,必须要知道合理的投资计划或者生产计划,而对于这些工作来说,也是会涉及到企业资产信息等内容,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要对其进行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会对企业资产进行综合有效的管理,企业的预算管理与结算管理也是包含在其中。因此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是企业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必须要重视其重要性,明确其工作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二、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分析

(一)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在企业管理工作当中,财务管理是保障企业良好生产与经营关键部分,是监督与管理其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并且对其资产的优化配置也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企业管理工作当中,所涉及到的资产内容都会在财务管理当中反映出来,其主要的内容就是通过运用财务管理的作用,对其他部门的资产使用进行限制,进而做到控制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成本,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并且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对内部人员的管理也起到很多的作用,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会涉及到工资和薪酬的管理内容,因此其内容也会涉及到财务管理内容,只有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二)对企业资金进行预算与结算管理

在企业管理工作当中,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是保障企业有效进行管理工作、降低生产总成本以及提升生产收益的关键部分。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来说,其核心内容是对企业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的重要部分。所以企业必须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借助财务管理部门以及其他各个部门的具体财务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与分析,这样才能保障企业资金预算与结算工作有效开展。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对于结算管理工作来说,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生产或经营中消耗的资产与经营中出现的不合理的支出现象反映出来,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更好的保障企业良好发展。

(三)制定合理运行机制,防止企业经营风险的出现

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形式,能够有效的将企业中各个部门联系起来,让企业中各个部门能够在内部联系中进行合理的沟通,保障企业能够有效的开展科学管理形式。并且,企业财务管理可以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在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发展策略,帮助企业避免经营和管理上的风险,更好的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三、在企业管理工作当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制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形式

企业在发展中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形式,那么就必须要建立以及健全的管理形式,企业管理工作必须要以为企业经济服务为前提,因此企业必须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形式,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人员整体工作水平,还能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更好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影响企业生产和经验,还能合理的规划企业的资金,并将其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更好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所以,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提升财务管理的中心,并且要坚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开展企业管理工作。发挥其重要作用,更加稳定有效的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并且企业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其重要性的同时,要根据当前情况选择合理的管理形式,进而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企业资金有效运转,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对企业成本进行合理的管理

对于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来说,并不是单单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利润进行管理和保障,它还会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对生产经营的利润进行合理分析,在对其进行有效调整,还能有效的提升其经营利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是非常高的,它还能对企业成本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其有效形式将企业盈亏现象全面展现出来,也能通过其实际情况运用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引导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保障其经济效益有效提升,更好更稳定的发展。

(三)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也要及时的开展风险管理内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社会经济市场体制下,很容易被各种风险问题所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要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内容,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预防,防止风险问题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企业风险管理各种考验对风险程度进行有效衡量,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运用比较形式选择合理策略,通过最小风险,赢得最大收益。企业也要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制定明确的规范内容,进而保障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企业也要不断提升企业相关领导与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做好风险预防工作与风险防止策略,让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不被风险问题所影响,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实现企业稳定发展。

(四)不斷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水平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必须要重视其重要性与地位,进而保障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企业也要不断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从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首先,财务会计人员要有效提升自身工作经验,并将财务会计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与了解,有趣是会计法律与税务知识等。其次,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也要掌握更多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等,并且财务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协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提升其工作整体效率。最后,财务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道德品行,增强工作人员的爱岗敬业的精神,更好的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开支。企业为了能够全面提升财务会计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等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必须要提升人才培养的力度,企业要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让员工参加相应的培训内容,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水平。并且企业也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工作人员积极的参与到工作当中,更好的提升企业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发挥企业管理工作的作用,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目标。

(五)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形式

现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广泛的运用起来,企业要想跟紧时代脚步,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那么就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形式,从而保证企业管理工作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更好的开展和进行,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现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普及,能够为给各行各业工作带来很多的便利,因此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就要借助信息化技术,企业要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这样不仅能够方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给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便利,进而更好促进企业未来发展。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对企业财务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价,还能实现财务管理的全面开展,也能将信息内容进行传递,是企业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并且还能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为提前提供汇总与查询等内容,是财务管理部门能对信息数据资料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进而保障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在企业管理中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能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明确的财务信息内容与数据,进而保障企业相关工作能够有正确的信息为依据,是企业决策更加具有力度,更好的推动企业良好发展。

结束语:

通过对企业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在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财务管理内容,是企业发展重要的部分,因此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且要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策略。要建立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对企业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还要提升工作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并且还要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形式,通过这些内容来开展完善的财务管理工

篇11: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文

关于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文

一、明确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一)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

企业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复杂,其中对于财务会计的管理,有助于企业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因为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细化到了其他部门的每一个细分的方面,甚至在很多业务中财务会计占据着主导地位,很多业务部分的分析都是用财务数据来表述的,并且其直接从成本及未来的效率角度来决定这项业务的成功与否。财务会计可以直接用数字的标准来衡量企业中某一项业务的具体指标,通过这种数字化的考核标准来确定业务的具体指标,企业可以根据这个具体指标为依据,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管理者应不对财务会计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加强对产品的成本管控,努力降低各项指标,如:从工资方面加强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减少员工加班,特别是节假日加班,在产品人工费方面减少成本。加强生产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减少残值率和报废率,增加产量,达到效率最大化。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管理中任何一个小的模块,都在企业的运营中扮演着不同的功能和角色,因此,企业管理对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做着自身应有的贡献。企业财务部门作为企业当中与其他各个部门接触和融合默契最高的部门,在企业当中也决定着企业其他部门的各相关人员工作进展的效率(如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与数据统计来分析和判断各个部分的工作业绩等),其整体的运营效果也会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效果,企业管理效果的好坏,是可以直接用企业财务报告来表述的。,通过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效率,可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同时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正确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因此通过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效率来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效率有提升。

(三)有利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的经营目标,因此最终企业所有的相关措施都是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自己的指导方向,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能够以量化的标准来对企业经营效果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是对企业的管理尤为重要的。任何企业当中对于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都是不言而喻的,其对于修正企业其他部门的业务流程,都是有很高的借鉴和决定意义的。对于财务会计的相关调研和研究都是有很多的参考依据的,同时对于企业财务会计在企业中重要性的执行上来说,目前很多企业也注意到了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后的企业财务会计中,对于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益而言都是有很大的提高的。有一点必须得说明企业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一味的去追求企业眼前的利润,而是要根据企业目前的形式和实际状况,必须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再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来制订与企业经营目标有关的政策。

二、企业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企业财务人员不仅要对于自身的工作负责,同时还应该积极了解企业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流程才能更好的胜任自身的工作。目前有很多企业当中的财务人员对于自身的业务知识较为熟悉,但是对于企业其他方面的信息掌握的不是很全面,认为这是其他部门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这对于企业员工的发展和纠正问题是不利的,同时这也不利于使财务会计人员如何利用财务数据对该项任务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和建议。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机构不健全、会计岗位设计不完善、会计设备配置不齐全等,特别是一些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并不是广泛的向社会招募优秀的人才,而是出于成本和关系的考虑,选择任用专业知识不强的人员。因此,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只局限于学习自身的、与财务和税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应努力接触与学习一些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经常到公司下属部门或者下属车间参观,了解企业产品的组成工艺以及其它与产品有关的知识。

(二)披露信息不够,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财务会计的管理当中,对于财务会计工作流程、操作程序的重视度不足,甚至有个别企业只要求财务部门完成财务报表的报送工作,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指示,对于个别任务,甚至会要求财务人员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以达到自己完成任务的目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掌握了真正的财务数据,才能够对企业目前所处的现状有个良好的认知与把控,进而对于今后做出的一些决定提供真实的参考,如果在这些财务会计数据上存在着虚假情况,那么对于企业未来的相关抉择自然也就没有了根据,甚至会误导企业的决策。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司对于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任务考核标准不科学,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定位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选择编制纰漏不足的财务信息。因此,财务人员必须编制一系列完整的财务数据,以供企业管理人员使用。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真实的财务数据要有了个全面的了解,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整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在了解了企业的真实情况后,才能制定有效的方针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指定方向。在企业管理者方面,也必须要有一个系统和科学的'认识,不能根据企业一时的利益,而指使财务人员编制一些有纰漏的财务信息。

三、解决企业中财务会计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者应该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者对于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要树立财务会计管理的全新思维和角度,以便更好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的管理者应善于利用财务信息为自己的决策做出参考,使决策理念更加遵循财务信息的规律,更加能够基于企业的真实信息而做出。为使财务会计转变自身的角色,就要求财务会计由之前提供简单的财务信息转变为为企业提供更为高级的财务参考,要求及时准确的提供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同时需要企业建立一整套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战略的财务数据,才能够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定位。企业管理者只有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提高升管理者对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视,掌握和分析更多本行业以及本企业的财务参考数据,才能更准确的分析企业在本行业的所处的位置,为企业更准确的制定企业的定位,把控市场方向,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走在市场前端。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同时,取得企业大好和更快的发展。

(二)加强财务会计队伍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盈利,依据的手段是基于企业经营理念的营销策略而依托的资源,其最为宝贵的是人力资源。企业当中所有的措施落实到位都是依靠企业内部的员工来实现,因此,财务会计应该不仅仅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而更应该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为目标,灵活的运用企业资金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方面,首先应该保证整个财务人员的稳定性,任何企业的整改措施和提升都必须依托在整个队伍的稳定上,同时还应该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学习,使之不断的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比如不定期的举办内部财务培训和会计继续教育以及鼓励员工利用业用时间进行会计学习的提升、会计职称考试和一些与财务、税务有关方面的执业考试来进行业务能力的提高,其次还应该加强队伍的职业素养,财务会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提高了,才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掌握企业各方面与财务有关的内部管理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与意见,因此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三)完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

企业内部所有的相关问题都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出于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而这种需求往往是违反企业规定的,这也说明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是存在问题的。因此要避免企业财务会计中出现相关的问题,就需要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机制,让财务部门员工的绩效与待遇相一致,并且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同工同酬、奖罚分明,才能够保证企业财务会计员工以一个正确的态度面对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借助这种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使企业员工的自身利益和公司的整体利益相结合,因此为了能够实现这种双赢,让员工能够不遗余力的奉献出自己一份的力量。

四、结语

财务会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中一项举足轻重的业务,在企业未来发展以及当下业务开展上都有很强的影响力,一个企业的财务数据直接反应着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并构成企业制定下一步发展战略的基础和依据,企业财务部门只有合理的安排资金,更好的控制企业的成本,通过制作会计凭证,编制一系列的财务报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这样就可以为企业决策者制定目标提供更好的信息以及接受公众的监督。目前企业财务会计系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人员素质不强及财务信息披露不够等,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注意,在未来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提升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会计的重视度,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使财务会计工作真正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篇12:浅谈关爱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浅谈关爱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无论是采用关爱还是错误地采用了体罚,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关爱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爱心,而主动地、顺利地按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和目标发展。体罚使学生不能从根本上认识错误,从而使学生离教育目标越来越远。有人称,体罚是在关爱无效的基础上的另一种选择。我却认为,如果对学生满怀爱心,总会在关爱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教育方式。这可能要花费大量精力,但若鲁莽地采取了体罚这一方式,则是被动的、无能的教育。我主张舍“体罚”取“关爱”。

一、体罚弊端种种

(1)体罚会造成学生厌学。

体罚学生往往是由于学生做错了事和没完成作业两种情况。犯错的学生本身就处于恐慌和不安之中,教师对他们的打骂或讽刺、挖苦除了使他们无地自容就是使他们感到得不到关心而绝望,进而不愿见到老师和同学,旷课和逃学是当然的并发症。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学生原本就心虚,另外由于知识掌握得不牢而自卑。我是一名英语教师,深知英语学习当中背单词和背课文是一大难关。没有背下来的同学,往往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怀疑自己比别人笨。讽刺、挖苦、罚写只能进一步使学生丧失信心,从而讨厌学习英语。于是我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减轻压力,使他们逐渐完成任务,学习英语兴趣大了,自信心也更足了,这恐怕是单纯的罚写所无法实现的。

(2)体罚会恶化师生关系。

由于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面对教师的体罚,学生除了害怕就是厌恶教师,甚至产生憎恨心理。新闻媒体的多次有关因体罚学生而与学生对簿公堂的报道,难道不足以说明体罚有百害而无一利吗?这样的师生关系能融洽吗?学生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吗?失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我们的教学计划、教育目标就只能统统免谈。

(3)体罚学生会给今后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被体罚的学生对学校、对老师都心存余悸,对老师的教导和正确的批评不能正确对待,甚至产生怀疑,难道这不是教育的最大悲哀吗?不信任老师,不愿听从老师教导,学生会更容易接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干世界,缺乏辨别是非的学生更容易滑向犯罪的深渊,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负担。挽救这类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需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更大的困难。

二、关爱益处多多

(1)关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以爱心来滋润学生的心田,不惜耗费大量精力,努力寻找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离不开一个“爱”宇,接受教育的学生也必是心服口服。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常遇到一些学生屡教不改。如我班一男生经常迟到、吸烟、时常去网吧,几次批评、帮助效果不大。但是我坚信以爱感化他,于是我找他谈话,指出他的优点。最初,以天为单位来约束自己,然后是一周、一个月。就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他真的改掉了恶习,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起色,并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进入理想大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始终信任他,信任他能说到做到,从而使他重新树立了做一个好学生和克服恶习的信心。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鼓励,一句话一个微笑都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因此,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帮助他们更加勇敢地面对挫折,增强自信。

(2)关爱,能融洽师生关系,为教育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师满怀爱心,帮助和教育学生,必能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犯了错误,遇到挫折,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教。拥有了学生的信任,对学生的教育自然水到渠成,信手拈来。

(3)关爱,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学生的顺利成才打好基础。

得到教师关心和爱护的学生,除了具备充分的自信心,同时也具备了能够克服困难的足够勇气。他们更能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树立起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成才,是否具有充足的自信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少年强则国强”,既然关爱能实现梁启超先生这一预言,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克服重重困难,采用关爱这一教育方式呢?

总之,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要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不可能一种方法对所有学生都适用。这就需要我们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来寻找许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而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更不能武断、打骂、讽刺。体罚不是关爱的有效补充,体罚是破坏教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爱心浇灌的树苗才会长得最壮,我们的关爱必能使学生健康发展。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深爱自己的学生。

因此,无论面对学生的什么情况,无论我们多么生气、无奈,都放弃体罚选择关爱吧。“梅花香自苦寒来”,爱心浇灌,必会桃李满园。

篇13:研究生专业课的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研究生专业课的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研究生的专业课是直接为研究生后续研究服务的课程,随着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开展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是上海大学的特色,在此教学活动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是教师仍然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同,教师主要从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对学生“问”和“行”的引导上发挥作用,并且在课程的发展趋势上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索性的研讨和学习.

作 者:陈晋阳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上海,44 刊 名:高教论坛 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FORUM 年,卷(期): “”(6) 分类号:G643.2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研究生专业课   教师作用  

篇14:论PBL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论PBL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我校临床七年制进行的PBL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培养了学生对医学科学的热爱,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但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以往教师的作用被大大淡化,因此有必要重申改革中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忠诚、设计和责任.

作 者:杨志文 金连弘 李光 曹博 雷蕾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51.1 关键词:PBL教学改革   七年制   医学教育  

篇15: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地位的转变论文

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地位的转变论文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将迎来新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新挑战。大学体育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主体性为教学目标,以此激活体育课程。鉴此本文结合大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重点阐释了大学体育体育教学中教师地位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师;角色;改变

大学体育教学是深化素质教育成效最后关口,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教学质量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传统大学体育“师本位”教学模式下,体育活动灵活度较低,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如此一来,体育教学逐渐呈现出“形式化”之疲态,这也是导致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每况愈下的根源。鉴此,为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就应及时矫治“师本位”教学病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推动“教”转“导”改革措施落地。于兹,本文主要从“导学式”教学含义透析入手,进而阐释“教”转“导”具体要求,最后探究有关实施策略。

1、“导学式”教学含义概述

所谓“教”转“导”的本质意义在于,正视学生主体性,并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导学式”教学即是以学生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中,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主体其推动作用,教师起引导作用。具体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导学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子运动活力,并切实有效提升其锻炼意识,久之培育其“终身体育”的科学运动理念,最后逐步提升学子身体素质。“导学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其一,创设教学激发学生情趣;其二,加强组织,发挥学生主体性;其三,揭示矛盾,帮助学生探究问题;其四,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实践;其五,加强宣传教育,深化科学理念。据此,大学体育“导学式”教学自然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2、“教”转“导”改革实际要求

2.1、由体育知识、技能传授者向健康教育者转变

大学体育教学之宗旨应是培育学子健康理念,以此激发其运动兴趣及潜能,并引导其积极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然而在现代竞技体育思想引导下,体育教学“竞技化”教学特点逐渐形成,实际教学中“技能传授”事项占主导地位,科学运动理念渗透不利,以上诸多原因致使学子健康锻炼意识淡薄,对体育活动兴趣逐渐走低,最终导致我国大学生体能状况严重下滑。当然体育活动彰显竞技并非不可,只是过度突出“体育技能”意义就与大学体育教学原则背道而驰了,因为竞技性作为专业化体育教学思路,其培育要素及目标与一般体育教学有较大差异,倘若牵强将专业体育教学目标转嫁一般体育教学就显得南辕北辙了。综上述,现代大学体育教学应该以培养学子健康体育理念为目标,培育学子“终身体育”科学体育理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角色,转变以“竞技”为主导的价值取向,正视健康理念的实际意义,摒除“技能为重”的错位观念,然而由技能知识灌输者,逐渐转变为健康运动理念传播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回归“引导者”本位,尊重学子主体性,引导其养成健康锻炼理念,激发其运动兴趣及潜能,并促使其将体育活动延伸至课外及生活之中,以此保证其体育运动的健康性及持续性。

2.2、师生关系上向平等地位转变

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尊师重道理念深入人心,且一直沿袭至今。传统观念下教师具有权威性,其地位崇高而威严。但笔者认为“尊师”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行为,是学生心悦诚服的表现,是道德自觉,而并非道德绑架。简言之,教师的威信应该是以其德性而彰显,而并非以其骄矜自恃而隐传。在教学之中教师与学子应保持平等的关系,这是激发学生尊重心理的基础,同时也是突出学生主观性的关键。因为师生的不平等关系,只会使师生之间产生压迫,教师的强权倘若霸凌学子的弱势,那么只会诱发学生的抗拒心理,并产生诸多消极影响。而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拉近师生距离,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具体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师者之则仍是传道解惑也,教师不应表现出“身居高位”之姿态,而是应该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做学子的良师益友并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充分交流,这既是帮助学生矫治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获取信息反馈的渠道之一。总而言之,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子建立平等关系,以此提升教学效率。

2.3、教学过程掌控者向教学引导者的转变

传统大学体育教学过程通常是有教师掌控,学生被动学习,尤其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下,过度重视教师示范性作用,教师形象标杆化。如此教学过程,学生主体陷入模仿学习思维,无需动脑即可完成学习,长此以往不仅会削弱学子主动性,还会导致其惰性心理的形成,最终严重降低教学实效。因此于大学体育教学之中,教师“掌控”地位亟待改变,建构主义应付诸于课程。所谓建构主义,即要求教师搭建教学框架,而学生参与教学并对教学进度有一定控制力的教学思路。大学体育教学中建构主义的落实基础是教师地位的转换,需将教学控制权合理的下放到学生手中,以此调动学子学习激情,引导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的转变

统一化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学子发挥体育潜能,从而降低其体育运动激情。然而大学体育教学差异化教学工作落实并不尽如人意,体育教学课程执行主体“专制”化,严重降低学子积极性。然而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突出个性化教学,需尊重学生差异化,并结合教学资源配置情况因地制宜编制合理课程。然而大学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诸多教师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课程,而是效仿学习前人或教育专家的课程安排,俨然一副课程执行者的姿态贯穿教学始末,对教学课程开发作出的贡献极低。鉴此情况,笔者认为“教”转“导”理念指导下,教师角色也应积极转变,需承担了课程研发之责。此外在课程研究过程中,需尊重学子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学子根据自身情况提出课程设置建议。如此一来,教师职能转变所带来的积极性与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融合,课程设置效率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4、“教”转“导”教师地位转变的具体策略

4.1、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小组

正如上文所言,“教”转“导”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扶正学生主体性。合作学习小组教学模式是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地位的转变便可运用此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大学学生正处理青春发育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个性色彩的效用十分关键,在体育教学中,该认知特点主要就体现在对体育项目兴趣之差异性,即不同学生喜好的体育项目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同学爱好相同,有的则有所迥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牵强组织爱好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同的运动项目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从而降低体育教学效率。鉴此,为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首先就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此外合作学习模式核心在于学生在学习上的互利互助,能够起到取长补短、以强带弱的效果。诚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构建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启发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体育理念等。然而,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资源配置问题的影响,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往往较为单一且流于表面。根据研究总结,笔者认为施行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还应具备以下几点问题。其一,确保小组成员运动兴趣相对统一以及运动能力水平结构的合理化。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在于以兴趣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因此在学习小组中,兴趣的相对统一是契合初中生心理状态的教学条件,合理的运动能力水平分化是促进合作的必要前提,因为能力的差异才能有效建立互相追赶的学习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任务驱动。合作过程中,必要的任务是驱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因此为了确保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顺利实施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而有效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教学之中设定合理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在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大学体育教学应该重点组织开展竞争性体育项目。譬如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兴趣小组进行扳手腕、拔河、接力赛等体育项目以此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同时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运动兴趣也被有效提升。

4.2、实施差异化教学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而是以应付的心态完成“模仿练习”。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不利于提高快乐体育的实效性。为了改变这样的窘境,首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课程执行者角色,承担起课程编制职责,做好课程设置并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引导学生健康的运动,以此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除此之外为契合学生个性发展,还应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同化教育”不能体现体育教育培优思维,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特质开发课程以此提升教学实效性。

4.3、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引发学子学习积极性的源动力,同时兴趣也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主体地位的转变应当改变其课堂掌控者角色定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而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关键要素则在于激发其学习兴趣。换言之,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为切实转变教师地位,实现“教”转“导”教学模式的顺利过渡,在一开始就应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指导目标。因此在大学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终身体育”思想落到实处。起首就应该为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宜人的教学及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教师综合教育资源,并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比如在进行热身活动时,许多学生认为长期都进行相同的热身准备活动,因此感到十分乏味,不愿意积极配合有关的热身活动,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运动中受到不必要的意外伤害,为了防治如许情况的发生,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趣味性。譬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球触人、蛇形跑、螺旋跑、猴子抢球等游戏,利用游戏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热身活动中,这样就自然提升了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教学中“教”转“导”教学模式的转变,极大程度的重视了学生主体的个体需要,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从学生兴趣着手、实施专项化教学,改变片面生物学评价、完善体育评价,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使得中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江威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结构及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6).

[2]马万凤.高校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角色[J].体育科技,,(1).

[3]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4]李瑾瑜,柳德玉.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2002.

篇16:过渡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过渡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衔接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学各环节、各知识点间的桥梁,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体现.探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程序的优化控制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大致可归纳为引入过渡、衔接过渡、目标过渡和深化过渡.

作 者:李林华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初级中学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17: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王岳军

摘 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

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社会,由于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体力越来越少,肌肉能量的付出越来越少,于是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完成对青少年体育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余暇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身心健全发展的人。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从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体育家袁敦礼先生认为体育家必须懂得教育,而不懂得体育的教育家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秀的教育家。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他还指出素质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全体学校;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篇18: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在新“的世纪里,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一个重要地位,全面提高 公民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人,成为几乎每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迈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根据《纲要》的要求,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1.2 党和政府郑重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近百年来民族 体质蔫弱所受的屈辱和当今强国振兴中华的呼唤,是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学校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对教育的有力回答,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加之现代文明病日趋严重,学校体育的健身性、娱乐性,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素质教育确立了学校体育的新地位。

1.3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特别是在现代入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学校体育必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正如教育部吕副部长说的那样:体育不仅能强壮体魄,还能培养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的精神,还能培养孩子敢于比赛,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另外还能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体育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为学生身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篇19: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的作用尤其明显,学校体育鉴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实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增强的健康体质,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2 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 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体育课件制作等,有利于促进学生记乙力、想象力、创造意识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

2.3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目标的心理动机。为此,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的劳动,全身心的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2.4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现代人所 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所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使学生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切、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学校体育鉴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在其他学科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00年第4期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

相关专题 地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