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论文

gao1start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gao1start”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论文(共12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论文

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论文

摘要: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不仅取决于人们对其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更取决于对影响这一问题的变量的分析和认识。本文认为,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要充分考虑教师基本素质培养问题,尤其要对影响教师基本素质养成的培养途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机制、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政策配套措施等可控性核心变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师培养模式;目标;变量

教师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未来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向和努力,也取决于教师自身能否获得更有助于其学习和发展的条件。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旨在从外部提供这种有利条件,以增强教师培养的效能和质量。本文拟在理解教师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师培养的可控性核心变量进行分析,试为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一、教师培养模式的内涵

教师培养相对于培训而言,它指向职前。由于教师的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期望教师教育能在几年的时间内将未来教师塑造成一个个成熟的专家型教师。适当的期望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使他们能养成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毕业后就能初步胜任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能帮助其奠定终身、自主发展的坚实基础。

然而,不同时期人们的教师观不尽相同,对教师素质也有着不同期望。本文的“教师培养”特指通过教育,使志愿成为教师的受教育者达到“中小学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身心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在“教师基本素质与我国教师培养基本模式研究报告”中,我们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个体需求等方面对教师基本素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在认识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抽象出五个基本范畴,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同时认为,各范畴的基本内涵分别相对独立,各有一个多层面的结构;而不同的素质范畴之间则有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的结构体系。教师的“整合型”素质结构体现着教师职业所需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内在联系。

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是确认并分析那些影响教师素质养成的重要变量,从而寻求问题解决的核心所在。由于这里仅仅强调为未来教师提供有利于其基本素质养成的外部条件,因此主要分析那些能够由人为因素决定的变量。特别是那些能够通过教育决策者的主观作用改变或调整的变量,即“可控性变量”。从教师的培养过程来看,影响教师基本素质养成的可控性核心变量主要包括:培养途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机制、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政策配套措施等。

二、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可控性核心变量分析

1.培养途径。由于教师基本素质既包括学术性方面也包括师范性方面,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通常采取“混合制”和“合成制”两种培养途径。

先看“混合制”。在同一机构中同时进行双专业的培养,有利于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结合,而且教育实习、见习可在整个学习期间穿插、连续安排,因而便于使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形成有机的、整合的结构;但也势必出现相互挤占学时,压缩课程课时和课程开设门数的局面,最终影响教师两个专业的素质达成的程度。

再看“合成制”。一般来说,学生在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受到的教育专业训练和薰陶不如师范院校。另外,“合成制”的分段培养方式,还必须面对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方面的素质如何整合的矛盾。但是,按照“合成制”培养教师,能使未来教师具备广博的普通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科专业修养,从而具有更好的专业发展后劲。

我们强调培养教师的基本素质,但这一“基本”不应从“低素质”去理解,而应从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及为其终身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去理解。而且,这一“基本”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提高而变化。因此,从“必备”和“后劲”出发,我们更倾向于采取“合成制”的途径培养教师。另一方面,从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情况看来,“合成制”的培养途径是世界教师教育的主要趋势。例如美国的“大学+师范”模式、英国的“3+l”模式等都属于“合成制”模式。

在我国,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接受,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开放,“开放”不仅意味着非师范院校参与到教师的培养中来,也意味着高校内部及高校之间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开放,如师范院校的优势教育专业向非师范院校中想成为教师的学生开放,非师范院校的优势文理专业向师范院校的学生开放等。当前,我国的“合成制”培养途径比较典型的有:宁波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3+l”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的“4+2”模式等。

“合成制”中重要的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两者如何分段,对教师基本素质中“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如何权衡,强调师范性方面的素质,则相应地应设置较长时间的教育专业培养期,反之亦然。另外,分段还应取决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类型对教师素质的不同要求。一般而言,对高中教师学术性方面的要求显然应该高于初中教师,因此在分段上,应考虑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有更长的学科专业培养期。

2.课程设置。培养途径的选择,可从宏观上确定如何处理未来教师素质要求方面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其中关键在于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这些课程如何安排。

在“合成制”培养模式中,“学术性”方面的素质一般由相应的各文理学科专业实施培养,因此这里主要探讨养成未来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问题。

无论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都取决于人们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认识。一般而言,课程价值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课程设置“合目的性”,也要求它“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指内容和体系应有利于教师的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形成。根据我们的研究,教师在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其作为教师而必须具备的整体基本素质一样,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考虑应该为未来教师提供以下领域的课程组合:教育教学理论领域;教育教学技能领域;教育教学管理领域;教育教学实践领域;教育教学科研领域。

“合规律性”指它应符合未来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以及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规律。首先,从其学习规律来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总趋势是一个渐进一突变过程,即先渐进后突变”。学习者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其“心理结构建构的成效既受制于教师、学习内容及其媒体,也受制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只是众多的、有限的作用中的部分作用,这一作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量变的速度或学习的进程,但决定学生认识飞跃的因素却是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或自组织作用”。因此,不仅那些既定的、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那些“有争议性的”理论和实践也可以适当地进入学习者的教材或教授的讲义。同时,应为学习者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究、实践的机会与活动,从而不仅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从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来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过程,教师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等都需要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化思想和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理念要求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的培训内容相互衔接又各有分工,在保证统一性的同时具有针对性。因此,作为职前教育课程,我们强调它有利于形成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

布鲁纳在谈到编制课程时指出,应该“给予那些和基础课有关的、普遍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以中心地位”。这里所说的“普通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即是学科的“基本结构”、“一般观念”。因此,职前的教育类课程只需让未来教师掌握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把握其科学思想、方法,具备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通过初涉教育活动将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学科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实践。由于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一个“整合性”的结构,它因其“专门的”素质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从而发挥特有的整体功能。因此,对于教师教育教学任务而言,重要的是未来教师应具有哪些素质要素、他们是否形成了“双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结构”。只有形成这些“基本结构”,他们才能为“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大道”及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课程实施。为了使开设的课程有利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必须构建适切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一,课程整合机制。教师的素质结构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结构,在“合成制”模式中,如果没有适切的课程整合机制,很容易造成“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素质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在课程实施时,应打破课程界限,建立起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课程之间的整合不仅意味着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和相互渗透,也意味着两个专业内部的各课程之间的整合。例如,应加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科研课程三者之间的整合,从而为教师的理论、实践、科研之“三位一体”的整体素质形成创造条件,因为教师自主地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素质,同时也要具备反思与创新、行动研究等方面的素质。加强课程整合不仅要求对教师基本素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也能洞察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灵活的选修制和学分制。由于未来教师应具有两个专业方面的素质,所以每一专业的设置应有相应领域的课程组合,各领域的课程组合则是形成教师整体素质所必需的。同时各领域都有相应的核心课程作为他们的必修课程,还应有相应的限定选修课程和非限定选修课程。学校决策者可针对未来教师将来从事的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限定选修课程中体现出差别。未来教师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修习各领域的非限定选修课程。此外,学校决策者还应根据未来教师在校修习时间长短不同、将来从事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分别作出不同的学分要求。

第三,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机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挑战,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变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未来教师的自主探求和主动反思等方面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中,应开展微格教学、课堂观摩等教学活动去丰富未来教师的情感体验。

为使未来教师在校期间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初步的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获得真实教育教学环境的初步体验,学校应该与当地的中小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把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校教师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力量。例如可以在中小学建立教师培养基地、和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等。

4.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为了保证教师素质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一套从学校外部到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

首先,从学校外部来看,随着教师教育的日益开放,教师教育机构的类型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因此,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这些机构能够培养质量合格的教师。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建设,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这包括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以及教师教育机构质量评估制度等。

其次,从学校内部来看,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课程考核与评价应以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为衡量基准。教师的素质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和价值观等,为此,应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行为评价及课堂观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还应提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5.政策配套措施。由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来自两个专业方面的要求,因此他们在校期间要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比修习一个专业的学习者更多。另外,随着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提高,世界教师教育普遍有延长培养年限的趋势。如美国的《霍姆斯报告》提出,教师教育年限应由4年延长为5年;《卡耐基报告》也指出:干脆取消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把教师教育延长到6年。在我国,随着教师教育的高学历化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日益普及,是否也需要适度延长教师培养年限以提高教师质量?

近年来,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上升的趋势,但教师专业化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的过程。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未来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四年本科学制内的和延长了学制的教师专业的学生能享受到一些相对不同的待遇。这些不同的待遇应该体现在职前和职后,例如在职前,可以通过学位授予上的变通、经济上的补助、提高上岗工资等级、实行进修券制度等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培养质量的配套措施。

三、结语

教师培养模式直接指向教师素质的养成问题,它是连接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教育实践的中介。从理论上看,教师专业化理论、教师教育开放化理论等都能为我们认识并解决教师素质培养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从实践上看,国内外教师培养的实践为我们建构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我们认为,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同,在混合制的教师培养模式中,可以采取如下组合:“3+1”、“3+2”、“3+3”、“4+1”、“4+2”、“4+1+2”。同时,在构建各种培养模式时,应全面认识前述各变量对结果(或目标)――教师素质养成――的影响。实际上,各种培养模式上的不同即体现在对各个变量处理的差别上。

篇2: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完善教学论文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完善教学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主体教学地位已经确立.从事高职实践教学的工作者们正积极探索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已取得的很多成果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结合我们研究的课题,联系我校实际情况,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完善问题.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模式。校内实践教学包括利用校内模拟实验室及课堂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校外实践教学指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实际工作场所等进行的实践教学。

(一)校内实践教学

1.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所学课程为基础的课堂实训.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单项技能训练。会计专业由于工作对象及内容涉及各个单位的财务活动.其保密性和谨慎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专业的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因而课堂实践教学承担了主要的实习任务。课堂实践是对所学课程每个章节某种方法的总结练习,有单元训练到本课程综合实训,这一实践活动应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基础会计课程是学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的入门课.其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后续专业会计课程的学习质量,、初学会计的学生往往感到会计内容抽象不好理解,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将讲授会计基础课程与单项实训结合起来,采用教师讲课与学生练习同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基础会计理论课程全部结束时,再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综合模拟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会计的基本方法,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

2.校内模拟实验室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阶段性分岗模拟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两个层面。阶段性会汁分岗模拟实践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各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单项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安排两周左右的时间作为实习周),按照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的设置需要和专业单项技能训练的要求,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分岗实习,以提高学生对岗位划分以及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要求的认知能力.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实习资料可以选取企业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会计工作岗位根据企业会计业务需要设置,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必须符合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并且要求学生轮岗实习。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提高岗位协作和沟通能力,为下一步综合实习做好准备。

会计综合模拟实践教学,是在会计专业课程全部结束之后,一般安排六周左右的时间,进入模拟实验室实习。综合模拟实习是以企业发生的实际业务为模拟对象,采用仿真的实验材料和工具(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运用相应的教学条件和实验设施,让学生进行从事模拟会计业务实际的活动。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处理会计业务,仿佛置身于实际工作单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会计工作的全貌和会计核算工作有一个全面直观系统的了解.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对会计各项工作内在联系的认识,也是对学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全面总结。

综合模拟实习,要选择某企业完整的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应基于会计工作流程,从建账到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会计资料的分析。实习资料要尽量全面.从而完成会计核算的一系列程序。在实习内容的确定上,可适当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非正常业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综合模拟实习过程,一般是先指导学生手工处理会计业务,再利用同一会计资料.运用财务软件上机进行会汁电算化处理。通过上机实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操作技能.并与手工会计处理相比较,理解手工与电算化会计核算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会计电算化意义的理解。

(二)校外会计实践教学

1.实习基地实践。选择会计核算规范和财务制度健全的企业,与之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作为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校外实习。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定期到企业的财会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为教学准备实践案例。学生应分批分期到会计实习基地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通过校外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建立企业实习基地.一则可以与企业合作,研究经济管理领域的课题:二则可以为企业财会人员后续教育进行培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三则可以为企业提供预备会计人员,使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效果。

2.顶岗实习。结合毕业实习,在校外企业实习基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安排一定的时间顶岗实践。可在出纳、稽核、存货、工资、成本核算等岗位进行实际工作,并实行轮岗制度,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顶岗实习能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岗位实践中,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过渡。

二、离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保障体系

(一)重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课程结构应实行整体优化.认真处理好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结构和比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要相对独立设置,但它们又相互交叉、相互参透,两者都应围绕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展开.共同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理论教学课程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清概念,强化应用,围绕培养能力,配合实践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根据该课程需要学生获得的相关专业技能、知识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实际工作流程来组织实施。要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50%左右。实践课程体系应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单项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校企合作的企业在岗实习构成,形成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变目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项目单一的现状。

(二)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材建设

教材是核心的教育载体,高质量的实践教材是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目前职业院校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很多、质量良莠不齐,往往照搬普通院校本专科教材,很不适应,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教材建设上,应尽可能贴近企业实际发生经济业务来设计实训内容,要包括相当数量的、有代表性的、能与理论相结合的现实案例,并围绕案例设计问题。每个实践环节的目的应明确,实习资料“仿真”应尽可能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貌:实习资料的份量、难易程度要符和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并随着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实习内容,将企业最新、最完整的业务引入实习教材中。建议在选编实践教材时,应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体例编写,即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企业实际会计工作,并将会计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核心能力分别反映在实践课程中。

(三)研究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设计,要求案例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其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

2.演示模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一般是在讲授完基础理论之后.为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检验和提高。特别适应于会计凭证的填制、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

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主体、职业行业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并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由于会计工作环节清晰,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明确,紧紧围绕证账表进行。所以完全可以按照业务内容或岗位工作内容设计项目.组织项目组,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掌握知识与技能。

(四)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一是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具体包括:

1.手工模拟实验室。由工作台、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岗位职责、教学实训资料、多媒体教学设施等组成。学生在实训室中分岗共同完成填制凭证、( )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工作。通过手工账务处理,学生在“仿真”业务中了解会计工作过程,掌握会计处理方法。

2.会计电算化机房。由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财务应用软件等组成。学生可以利用实训资料从建账开始,完成初始化、输入会计凭证、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并能利用核算结果进行财务分析。

3.ERP沙盘模拟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主要由沙盘模拟训练课程软件操作系统、多媒体设施等组成。在企业ERP模拟试验室,以沙盘的形式模拟一个真实的企业.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划.由学生组合形成几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模拟企业经营.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团结协作,感悟科学管理规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二是拓宽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把财会管理有创新、有成果的企业联合起来.采用与企业签订合同的形式,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完成学生在岗实习。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对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根据需要让学生顶岗实习.了解会计工作流程,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工作的能力,亦可解决学生校外实习困难和就业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师可以调查和收集资料,使实践教学尽可能贴近实际的需要:还可以使青年教师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

(五)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要获得毕业证书.而且应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制.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此.院校一方面应制定出与职业技能证书鉴定相一致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应制定合理的职业技能训练培养方案.以能力目标作为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价的尺度.把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的考评决不能照搬理论课程那种常规的卷面考试方法.要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一般应从出勤纪律、平时成绩、实训成果三方面来综合评价.并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对于实训过程可以层层量化.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

(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配备具有较高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教师.是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会计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直接参与者,这就要求会计教师不仅专业理论知识过硬,而且能熟练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税务处理等常规的会计工作流程,具有财务管理能力。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一毕业就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因此学校要形成制度,分批让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挂职培训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亦可聘请一些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又身处第一线的行家担任兼职教师,以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

篇3: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

关键词:教育管理论文发表,发表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投稿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

一、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许多高校开展了“3+1”“3+1+2”“4+2”等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在这些培养机制中,各类工程专业都增加了工程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如校企联合培养、创新计划等,借以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最终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程人才。

建筑学作为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5年制本科专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加入半年设计院工程实践环节、每年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授课等,这些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较其他工程类专业提早近20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基于卓越工程师创新培养要求的大环境,建筑学仍然有必要对其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以满足建筑类工程人才需求。

二、建筑学专业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目前,中国工科专业多以4年为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尽管也属于工科,但由于其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学制由4年改为5年,同时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建筑院校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而未通过专业评估的建筑院校则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外,住建部评估委员会对于硕士阶段达到建筑学培养目标的建筑院校还批准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总体而言,不同的学制、不同的培养标准反映在建筑学中,就可分为工学学士、建筑学学士以及建筑学硕士等三个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建筑学人才培养可以采用“4+X”模式。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或者家庭有一定工程背景(如施工、建材等)的学生,可允许此部分学生采用“4+0”的模式,按照4年制培养模式,授予工科学士学位,使其尽早投入相关工程领域参与实践工作。而对于通过5年学习(即“4+1”)的大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则可授予5年制建筑学学士学位,此类学生的最初工作岗位往往以建筑设计为主。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少数学生,还可以对其进行专业提升,即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根据其学分修习的进度,最终决定采用“4+2”或“4+2.5”或“4+3”模式,使其既能提高专业水平,又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按照一般模式,建筑学硕士读完需8年时间,而采用此模式则可缩短1年~1.5年时间)。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率先采用了此模式。这对国内同类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大亮点。传统教学一般以专业大类课、核心课及选修课三个层次为主,尽管通过选修课或通识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其眼界始终局限于专业设计或社会生活的某一部分,对于设计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双语系列课程,聘请国内或国外专家学者采用双语教学,借鉴、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设计资源,提高设计课程的国际通用程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教学模式,如邀请国内外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为期一月或数月的交流、学习和实践,对同一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校际交流与协作,为学生打开设计新视野。目前,此模式在国内知名建筑院校中已普遍采用。如东南大学与ETH联合教学已持续了数年,中国矿业大学与德国波恩大学也对此模式进行了多次尝试。

此外,定期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工程项目专题讲座,介绍大型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组织与施工经验,这也是进行国际化联合培养的一种简便模式。

3. “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既是工程教育理论上的学者,也应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家。然而,国内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高校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校内教授工作室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导师”教育模式。

建筑学专业培养中,前3年往往偏重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课程设计从单一空间向复杂、综合性空间转变,进入高年级后则会结合真实课题进行设计。

高年级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对学生设计水平与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部分建筑类高校大多采用“教授工作室”模式,该模式不仅使教授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工程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可以吸纳年轻教师融入教授工作室,担当助手,在工程实践中吸收经验,提高个人能力与设计水平。

强化校企联盟,建立校企合作工程实践基地或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实习培养方案,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对学生校外实习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带着经验和疑问回到学校,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热情更高、创造欲望更强。

此外,高校和企业还可以不断深化合作,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平台。企业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先进的设计理念恰好与高校形成互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为企业输送大量社会紧缺的设计人才,两者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共赢。

三、构建实践、

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建筑学教学体系

当前许多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仍然脱离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背景要求高校在教学课程的体系与教学内容上,必须大力进行改革,推行符合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型与研究型模式,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目前,建筑类高校正大力提倡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实践性教学

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中,教学仍然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成为“演员”,而教学的场地和环境可以根据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性”特点。以建筑制图为例,以往仅在课堂内讲授书本中的制图要领、原则与方法,学生只需学会求解,但当遇到实际课题时,则会碰到很多不解之处。在实践性教学理念下,将部分建筑制图课堂转到室外,对校园内部的小型建筑进行实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现场测绘,完成现场考察之后再回到教室,制作相应比例的建筑模型,通过对实体建筑模型的切割与分析,最终完成图纸绘制。通过亲身实地感受、了解现场,以及分析、切割实体模型,学生不仅对基本制图原理的认识有所加深,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性教学中,通过“课堂原理——实践认知——动手操作——原理加强”这一教学过程,使原本仅停留在课堂、书本上的原理,变成了一个个实际存在的鲜活案例,学生对原理的认识也呈现出质的飞跃。

2.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工程类人才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式获取性学习,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主要负责讲解设计原理及其重要知识点与研究方法,设立合适的研究专题,分析研究方法的合理切入点,同时安排合理的研究进度、计划以及最终的研究成果要求。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应组成研究小组,选择教师所提供的某一个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在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提高素养。

对于建筑学专业研究性学习,应以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为主。学生应以课程设计的某个专题为核心,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及运行,同时运用已具备的专业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案和设计手段,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教师所提供的设计课题应为真实课题,学生在研究中也应从课题的社会性、整体性及实践性等多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最终设计才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与社会接轨。

3. 创新性设计

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仅局限在数字计算、设计模仿与形式堆砌上,而要在各个方面对工程设计有所创新,建筑学人才培养尤其要关注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中国建筑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印记。巴黎的“鲍扎”教育转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此后的美国学院派、德国包豪斯等建筑教育则超越了之前的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建筑设计与社会环境、技术等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化建筑设计的教育思想。而日本则通过在建筑空间、形态、思想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形成了一种体现本土思想、别具一格的日本现代建筑风格,这一思维的创新性设计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四、结束语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建筑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尤其以“4+X”、国际化联合教学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为代表,同时应在建筑院校中强化“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实践性好、研究性优、创新性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设计师。

应该说,高校中的工程教育没有实际项目中所限定的各类条件,因此也就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而高校的建筑教育与时代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主流和先锋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往往对社会的流行趋势起到一种主导作用,并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在创新性设计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表层的适应社会的创新,而要挖掘学生的深层创造潜力,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和发展高校工程教育的设计创新,使得创新性设计教育不断突破,开创新的创新格局。

篇4: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述评论文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体工作。教师是学校主体工作的执行者。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师的需求不仅需要有量的扩张。更需要有质的提升。那么。如何培养高水平的职教教师?培养职教教师的途径主要有哪些?当前。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主要有学校主导型、校企合作型、产学研结合型等三种模式。下面对三种模式的优劣进行述评。以期更好地发挥它们在职教教师培养中的作用。

1 学校主导型模式述评

学校主导型是指以学校为主体来培养职教教师的一种方式。培养主体主要有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

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职技高师)是为培养职教师资而开辟的专门渠道。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专业化的职校教师。因为职教教师身份的三重性(知识传授的教师、操作技能的师傅、工作态度与情感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有特殊规律。也有不可预知性)。职技高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都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职技高师既重视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也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的训练。是我国职教教师培养的主要阵地。

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以及综合大学里的教育学院主要为中小学培养师资。但因为职教教师的缺乏。部分学生毕业后通过短期培训也转而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这类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较为扎实。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但是在专业实践技能方面比较欠缺。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强训练。此外。非师范类高校也为职业教育培养了部分师资。非师范类高校的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企业或研究机构从事技术开发与研究工作。但有少数学生因喜欢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从而进入职教队伍。

学校主导型模式作为职教教师培养的主要方式。一方面。在职教教师培养数量中占绝对优势。绝大部分职校教师来源于高校;另一方面。学校主导型模式以职前教师的培养为主。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职业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因此。学生的专业知识扎实并具备了一定的教学基本功。学校主导型模式为职教教师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主导型模式在师资培养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是很过硬。其次。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不强。因此。要培养出优秀的职教教师。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必要在教育理念、方法与教学管理上开拓新思路。

2 校企合作型模式述评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职教教师的重要方式。

校企合作师资培养是指在政府干预或是在校企双方自愿基础上开展合作。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企业技术人才被聘用到学校做兼职教师的一种在职培训方式。与学校模式相比。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或注重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或注重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可以说。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对职教教师的“再加工”或“深加工”。

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二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教师到企业实践。一是了解企业或生产的组织方式、产业发展方向等基本情况;二是熟悉企业相关工种具体业务。操作规范;三是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了解新工艺。另一种形式是学校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才参与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共同培养职教教师。

这种双向合作的师资培养形式一方面可以提升职教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了解与把握该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另一方面也可吸引优秀技术人员进入职教领域。从而充实职教师资队伍。但校企合作模式也有不足:首先。教师到企业挂职主要是提升实践技能水平。因为工作环境的变换或者工作任务的繁忙。教师可能有所不适。有些教师则因为“清高”而眼高手低。不愿意放下“身份”去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其次。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与管理。因不懂教育教学规律。精于技能而疏于理论的讲解。技能与理论难以达到完美结合。

3 产学研结合型培养模式述评

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了实现各自的组织目标。对科学技术、资金、设备、人才等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产出的合理分配。 职业教育教师的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则是指教师培养主体为了更好地培养师资。与企业和科研机构有机结合。共同培养学生。以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与校企合作模式相比。产学研结合模式也是以在职人员的'培训为主。但是它更注重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内部组合和共建。学校直接参与经济实体。这为学校进行师资培养和学生实习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产学研结合师资培养模式主要有学校主建经济实体和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共建经济实体二种。学校主建经济实体是以学校为主导。在校内建立校办工厂和公司。让学生参与到这个经济实体中来。与教师一起进行技术研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为日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与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共建经济实体是由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三方共同出资。或学校和科研机构出人。企业出资建立一个独立新实体的形式。师资培养方则利用这一平台。给学生一个锻炼的舞台。学生可在独立新实体中参与科研。接触生产管理和服务。提升理论与业务水平。这种形式减少了学校的投入。消除了学校承担经济实体的风险。同时也保证了学生技能训练与技术研发训练的需要。

产学研结合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完美结合。为学生(准教师)进驻生产、管理、科研一线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也可更好地提高教师的“双师型”能力。满足其培养职校学生的需要。但这一模式需要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共同努力。而且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因此要有效地利用这一模式培养职教师资。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机制。以保证三方的积极参与及组建实体的热情。

以上对职教教师培养的三种模式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学校主导型模式是一种职前培养。从师资的源头抓起。为我国职业学校师资输入新鲜血液提供了有力保障;校企合作和产学研模式属在职培养。主要针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或技术人员。是一种提高培养与培训。三种模式在培养、培训职教教师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体现出各自的优势。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需要互为补充。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种模式的长处。弥补其缺失和不足。

参考文献

[1] 任意梅.关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 曾良骥.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3] 肖仁政等.对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4] 周炬等.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J].辽林教育行政学报.

篇5: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1998年启动试点以来,历经10多年的发展,其培养规模逐渐扩大,虽然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的临床医生,但其培养模式照搬科学学位研究生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了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华北理工大学结合2012年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积极尝试构建能够将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新型培养模式,以期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到2015年,积极发展硕士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转变,给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复杂,临床诊疗能力参差不齐

我校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分往届本科生和应届本科生(含推免研究生)两种:其中应届生由于经历了考研,有的甚至因考研而放弃了大部分的临床实习,因此,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薄弱;而往届生和推免生要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但其临床诊疗能力因来自不同级别的医院和在医院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参差不齐。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照搬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其课程安排也雷同,因此其课程设置更倾向于科学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临床操作能力;其次,课程内容及教材陈旧,不能很好地把握医学发展的前沿及动态,对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意义不大;再次,专业基础课设置过多,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难以完成,从而挤占了宝贵的临床能力培养时间。

(三)临床专业技能训练机会不足

首先,受近年研究生扩招的影响,导师年均指导学生数逐渐递增,学生接受一对一临床指导的时间相应缩减,致使临床思维相对单一。其次,由于医疗责任风险的问题,带教人员也不敢放手,致使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大大减少。再次,由于准备毕业论文和应聘工作,个别学生挤占临床实践时间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毕业前的最后半学期更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临床实践中去!

(四)考核体系不完善

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在临床实践操作环节未形成完善的考核体系,缺乏客观的的评价标准,对于研究生操作能力的优劣没有量化指标,临床专业各学科的.考核方案不够细致,缺乏统一性。

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针对生源的差异,因材施教

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针对生源的临床教育及训练背景不同,因材施教,适当调整培养方案:首先,增加往届生专业外语课程的学时,强化其听书读写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外文文献阅读及翻译能力,为临床业务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增开临床技能操作实训课,通过临床教师的理论讲解、实验室的带教及学生的动手训练,强化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顺利进入临床实践好做准备工作。

(二)针对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与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其更重视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首先,适当压缩理论课程的学时比重,将临床专业研究生进入临床的时间提前,并实行弹性课程学习制度,充分利用第一学期的晚上和周末时间进行安排课程学习;其次,课程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实际,以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再次,结合学分制,开设多元化的跨学科课程,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讲座、国内外学术会议,以便及时掌握医疗前沿动向,了解疾病的最新诊疗方法和手段。

(三)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建立轮转体系

按照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要求,华北理工大学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年培养过程与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相互融合、有效衔接。为了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的时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经过入学教育和岗前培训后,遂进入临床科室进行轮转。其培养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第一学年,实现医院全部临床科室及部分辅助科室的轮转,组织应届生入学次年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第二阶段第二学年即二级学科及相关专业的的轮转。例如,根据临床工作的需要,内科学研究生需要轮转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外科学研究生需要轮转普通外科、骨外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为8周;第三个阶段即第三学年为本科室临床能力的定向培养,要求其担任24h住院医师不少于6个月。

(四)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对接,完善考核体系

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完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考核体系。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核过程分课程考核、轮转出科考核、毕业综合考核及毕业论文答辩四部分进行:首先,课程考核通过学分的高低来评价,包括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的考试成绩、参加学术会议及学术讲座等获得的累积学分;其次,轮转出科考核与毕业综合考核,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进行考核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诊疗能力,考核合格者毕业时发给学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未合格者不予毕业或申请学位;最后,毕业论文答辩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交一份临床研究论文(或文献综述)和一份大病案,即可作为学位论文进行答辩。综上所述,在卓越医生培养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大批高层次“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面临的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华北理工大学进行大胆尝试及探索,逐渐实现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对接,构建了以临床核心能力培养为特色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向社会输送的卓越的临床医生。

篇6: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论文

在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往往是针对考试,更加侧重学生的单词、语法等,而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方式,构建良好的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一、思辨能力概述

所谓的思辨能力,又称批判性思维,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实践方面与精神层面。其中,实践方面: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思辨能力主要可以包括思辨方式以及思辨技能。而精神层面:从精神的角度分析,思辨能力可以是思辨者的人格以及自身的态度。通常情况下,思辨的本质就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是个体对思考对象意义价值的一种客观评判。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培养,会让学生在英语表达以及创新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1]

二、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使得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期间,经常将精力放在考试要求上,教师加大对学生记忆的力度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应付考试,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过于明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实际需要,只是一味地对英语知识进行灌输,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互动和交流,致使英语教学课堂过于沉闷、枯燥等,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不但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2]通常情况下,学生如果缺乏思辨能力,那么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候,其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对所遇到的问题不能进行合理分析,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缺乏对思辨能力的认识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使得各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加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和干扰,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意识到思辨能力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大大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制约了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由于英语学科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现阶段,很多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为了要留学、考研等,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将重点放在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存在了很多问题,制约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3]

(三)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在各大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经过调查显示,其在英语方面就显色更为薄弱,从而使得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提升,影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由于英语学科不是母语,因此使得很多学生会产生一种抵触以及畏惧的感觉,甚至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够自信,常常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久而久之,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就会越来越被动,最终导致英语水平一直无法提升,其思维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在遇到问题时,也无法主动的进行思考和探究,不仅制约了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水平的提升。[4]

(四)英语教学表面化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干扰,使得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无法适用于当前的英语教学,再加上一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够,不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致使英语学习过程过于表面化,不能进行深入的探究,当学生的遇到问题或者困难的时候,不能探寻合理的对策对问题进行解决,严重的还会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思维方式混乱,经常按部就班,照搬全抄,最终导致英语思辨能力模式构建存在了一些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讨

(一)提升学生以及教师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期间,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保证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期间,教师应该不断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意识,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是应该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可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确保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学校也应该明确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发展过程中,定期组织活动进行培训,保证教师形成一套系统的思辨知识,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5]

(二)应用先进的手段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主动迎合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并且,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特点,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同时,在进行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期间,教师还应该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保证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实际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期间,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问答环节,让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养成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结语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英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在各大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以及创新能力,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升有着很大作用。对此,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该应用合理方式,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继菊,王淑雯,吕旭英.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时代教育,(9):7.

[2]孙璐.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11):104.

[3]黄思荧.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72-74.

[4]魏涛.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校园英语,2016(19):44-45.

[5]刘亚兰.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6(16):71.

篇7:解析信息化体育场馆的构建与完善论文

解析信息化体育场馆的构建与完善论文

计费设置主要是计算宾客的消费情况,其中主要包括优惠设置、场地计费设置,管理方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从而制定不同的收费规定。计费设置的有利于成功设置场地项目,在设置场地项目的过程中,体育场馆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场地,并按照实际的计费方法自动计算场地费用。会员设置主要是针对VIP客户、团体客户等消费人群,管理方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情况进行分级管理,利用会员设置实行消费管理、打折业务等功能。陪练设置是根据宾客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陪练、指导服务,在设置过程中可以适当修改陪练信息,为宾客提供符合条件的专业教练。训练设置可以为各训练项目提供各种服务,我们可以根据每个训练团体的信息,实现主动分配场地,合理分配时间,使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化、多样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扶持使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具有效率。

1、RFID技术的应用

在新时代下,我国的高效体育场馆规模越来越大,信息系统和高科技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营支持中也不断应用到各种科学技术管理。RFID技术在信息化体育场馆系统的构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技术使体育场馆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更新变化。RFID技术作为一套软硬件结合的应用系统,主要是根据人与贵重物品的实际情况,对体育场馆进行分区域监控和管理。RFID技术的信号可以全面覆盖所需要的监控区域,它会对我们需要定位跟踪的目标,发放出有源电子标签以及腕带、胸卡等物品。有源标签与区域内的基站可以进行信号之间的交换,各个目标标签可以移动在各个基站中,使人们可以掌握具体的位置变化。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情况下,在第一时间内会发出预警的情报,通知场馆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还可以人手持有RFID设备,可以及时发送报警信息,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明确紧急事件的类型与场地。每位工作人员都可以手持RFID设备,在体育馆的不同区域内都可以互相发送阅读器的信息,并且手持设备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紧急功能按扭,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可以发出通知、报警信号。除了紧急功能按扭,还设置了反馈完成按钮、解决问题按钮等。在于传统无线电通讯系统的对比之下,RFID快速响应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反应、效率、外界等条件因素对传统无线电设备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是RFID技术主要按下相对应的功能键,便可以掌握事件性质、发生时间、地点等方面的信息。在体育场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全面应用RFID技术,使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掌握、跟踪处理事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场馆管理水平、应急效率等。

2、体育场馆监控系统的应用

在经济时代的发展下,对体育比赛中的安保工作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要求,不断增加安保任务。现代体育场馆已经开始不使用传统的监控设备,不断引进了先进化、现代化的楼宇自动化技术,此技术具有全面的电气设备、消防、安防等监控。体育场馆监控系统具有照明、消防、安保等方面的功能,具有明显的科学性、方便性,不断提高了体育馆内部设备的管理水平。电气化监控系统中的变配电系统集中利用集散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一台计算机便可以同时控制多台数据控制器,不需要其它设备便可以实现现场的有效监控。同时在体育场馆监控系统采取DDC控制系统,不断调节电流、断路器等方面的状态,对电设备实施保护作用,监控漏电、电压不足、短路、回路等故障的发生。现代化场馆变配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智能开关、通讯网络、自控设备等。其中通信网络接口与控制器相接一起,计算机的操作不断实现信息化,将数据的采集、处理功能集为一体,不断提高变配电子通的遥控管理效果。在体育场馆监控系统中采取先进的照明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一台微型计算机,对整个场馆照明监控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管理,具体到可以观察整个场馆灯光、背景的变化以及出现的灯具障碍等。采取先进的照明监控系统可以不断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的时效性。火灾报警系统在整个场馆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系统的作用在于全面监控区域的消防报警、消防故障等情况。在发生火情的第一时间内,火灾报警系统可以迅速发出真实可靠的情报反映。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由总控中心GCC中文图形命令中心进行完成的,在GCC系统中可以观察到火情发生的区域、蔓延情况等,在平日的维修中还可以不断制定科学的维护方案,从源头上防止事故的发生。GCC系统还具备了强大的自动巡查功能,对火情进行有效的监控,并提供实际的消防布局图,不断实现故障信息、系统自检与报警等功能,有利于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

3、LED显示系统的应用

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的体育场馆建设下,各个区域体育场馆的建设水平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高智能的先进设备在体育场馆系统的构建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促进体育场馆的发展水平。LED显示系统全面应用在各个体育场馆建设中,LED芯片和驱动芯片作为其显示系统的核心。LED芯片可以保证显示屏的真实可靠性,保持其稳定性,体现了体育场馆系统的高科技含量。LED技术包括:视频处理、非线性矫正、快速运动图像、全制动控制等技术。其技术用途非常广泛,在各大体育运动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有利于增添现场活跃的气氛。在大型的体育活动中的,可以通过利用LED显示屏实时转播,实现全景播放模式,并实现特写镜头、怀旧视频、拖拽影像等功能。LED显示系统还可以用于发布新闻信息,显示各种标语等,显示效果中可以出现字幕、图案、动漫等,包括静止、平移、旋转、滚动、划变、拉幕等播放方式。LED显示系统具有强大的语言功能,它可以实现多种语言功能,包括:中英文、数字、各科文字等。LED显示系统的应用,不断实现了体育场馆系统的构建的信息化、多功能化,成为现代化体育场馆中非常重要的先进技术。

4、无线局域网络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体育场馆已满足不了人们对多功能、高舒适的需求。因此,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发展应朝着多功能、大容量、多用途、高舒适的趋势发展。为满足现代化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在体育场馆内应可同时进行足球、篮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项运动,并兼备具备大型集体活动的功能。因此,从软件方面上,应配备卫星接收、有线网络、有线电视、监控、集成管理、安全消防、扩音、成绩记录及处理等系统。而以上系统的安装与投用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技术要求较高。仅从网络方面分析,若将有线网络系统改成无线局域网,则能有效控制资金的投入,且操作起来更方便、更快捷,并能提高体育场馆的综合功能,从而提高各系统的办公效率。通常在设计时可以将无线局域网络系统划分为功能区与办公区。功能区的主要职能是为赛场、看台、活动区及休息室提供服务,而办公区则是为会议室、接待室及后勤设备室等区域提供服务。通过应用无线局域网络,能为体育场馆中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因特网覆盖服务,无论是在体育场馆内的那一角落,都能通过移动PC进行网络连接。同时,还可以通过资源服务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形成巨大的网络覆盖网,并有效提供工作效率。另外,通过应用无线局域网络还能实现直接连接“一卡通”来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赛会的工作效率,为场馆管理者与参赛者、观众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于无线局域网络具有安装调试过程便捷、移动平台自由、接点扩展简捷及组网方式灵活方便等优点,使其在体育场馆中的应用得到了保证。随着无线局域网络性能的不断提高,在体育场馆中对无线局域网络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5、结束语

在实际的体育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日趋明显,作为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分析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全面的解决方法。在体育场馆管理软件的构建中,不断完善商品项目管理、优惠设置、场地计费设置、计费设置、陪练设置、训练设置等功能。同时应用软硬件结合的RFID技术应用系统,快速掌握、跟踪处理事件,不断提高场馆管理水平、应急效率等。同时利用DDC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体育场馆监控系统,以保证体育比赛的顺利进行。全面利用LED显示系统应用技术,不断实现体育场馆系统的构建的信息化、多功能化。在体育场馆中全面应用无线局域网络系统,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工作人员、赛会的工作效率。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推广信息化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8:库存管理体系构建模式论文

库存管理体系构建模式论文

1、连锁店信息化建设

我国大多数电脑连锁店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虽然有了电脑、服务器、网络等现代化设备,但有很多业务还是手工作业、人工管理,没有实现无纸化、现代化办公。这使得企业的工作效率低,业务流程复杂,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严重。

2、UML建模

采用UML建模的过程分为需求建模、领域建模和设计实现三个阶段。UML有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两种建模机制。在系统对象模型中,用例图、类图、对象图用来定义系统对象及其之间的静态关系;构件图和配置图用来体现软件体系结构、硬件体系结构和通信机制;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和活动图用来描述对象的状态及其之间的交互关系[1]。

2.1库存管理建模

库存管理是公司物流管理的核心,主要职能是负责所有产品的收货、领用、退货、存储。库存管理的用例图,库存管理的主要业务是产品出入库、库存盘点、库存信息查询、报损和移库操作。下面介绍一下仓库管理员对物品的入库、盘库、出库的用例说明。参与者:仓库管理员描述:当物品入库时,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定期对仓库内物品进行盘点,当物品出库时仓库管理员及时更新数据库。前置条件:物品到达仓库,送货人员向仓库管理员提交采购清单或送货清单,等待入库。事件流:1、仓库管理员填写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2、仓库管理员登录系统,打开配件菜单窗口;3、确认单据信息及物品规格型号是否匹配,如无错误,在系统配件菜单项的入库窗口里完成入库操作,更新数据库;4、如仓管管理员要盘点库存,盘点后要更新数据库;5、维修部门工作人员来领用配件时,仓库管理员通过系统查询库存状况,根据领料单办理领料手续;6、在系统中记录配件的具体使用部门,由谁领用;7、打印出库单,更新数据库;8、物品出库。入库、出库和盘点用例等操作非常相视,下面仅介绍一下入库用例。

2.2库存管理模块动态建模库存管理的主要业务是产品出入库和库存盘点。下面以入库用例为例,入库业务活动图如图3所示。入库业务的主要参与对象是仓库管理员和部门经理,因此分为二条泳道。第一泳道中,仓库管理员接到盘点通知后启动入库业务流程。仓库管理员准备好盘点表,到仓库中进行实地盘点,并将盘点结果填入盘点表,生成入库单,提交部门经理审核,部门经理提出审核意见,如果无重大的盘点差异,部门经理最后将盘点结果存档,结束流程[2]。

3、定量订货法

由于电脑连锁店零配件种类较多,且价格和零配件的需求量不固定,所以零配件的库存控制采用定量订货法。所谓定量订货法,就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订货批量,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按规定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3]。

3.1订货点的设定

订货点的设定要考虑销售速率R、订货提前期TK和订货提前期的销售量DL。在多数情况下,需求量和提前期都是随机变化的,而且都正态分布。

3。2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

订货批量是一次订货所订的物资数量。订货批量的大小要考虑需求速率和经营费用两个因素。在不允许缺货、瞬时到货的模型中,经济订货批量。

3.3确定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的大小等于需求量的标准差与安全系数的乘积,DsQ=α×σ,安全系数由缺货率和库存满足率来决定。

4、库存管理的实现

库存管理模块前台采用VisualStudio。Net,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运行环境为企业内部网或广域网[5]。下面介绍一下库存控制参数管理的实现,管理人员登录系统后,根据连锁店运营情况可进行提前期均值、提前期方差、需求均值、需求方差和安全系数等参数设置。

5、结束语

系统建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建模的目的是把要设计的结构和系统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好的掌握系统应具有的功能,从而使开发的系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应用定量订货技术使库存管理更加科学方便,为库存控制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篇9: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理工论文

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理工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是我国发展环境学科和建设环境专业较早的重点大学之一。多年来,通过学科建设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和实践的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招收第一批西南交通大学非全日制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收全日制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

一、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明确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推荐材料,全面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对环境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工具和实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技术改造、开发、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能力。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其中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原则。(1)课程内容: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企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2)课程量: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原则是三个学期全部完成,并注意第一学期课程安排的饱满度;(3)课程结构: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采用课程类别设计思路,切实增强工程意识、增强工程素质培养、增强工程能力。

2.学分设置。全部课程按课内16学时计1学分。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学业期间获得学分总数的基本要求为32学分。

3.课程学习。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应用课程有机结合,学校聘请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专题讲座,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案例分析、现场研究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生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课程设置方案。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必修环节。课程设置方案中公共课程特增加知识产权和信息检索两门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信息检索能力;基础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业务素质;选修课程重点考虑各类学生的研究目标不同,工作性质不同进而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必修环节主要为校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开设环境工程领域研究前沿知识讲座和实际案例分析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拓展学生的视野等。

(四)学位论文

学院应严把学位论文过程关,从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编写、预答辩、答辩等工作入手,扎实做好每一步工作。设计过程分,即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论文过程的中的态度、进度等各方面进行打分,不合格者取消其答辩资格。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一)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中工程型教学人才资源建设是建设质量保障的核心环节。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背景、根据环境工程行业特点、根据依托单位的自身特点,拟定了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为:建设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企业与学校相结合、反映轨道交通行业、具有国内外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立体化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型教学团队。

(二)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企业教师队伍建设

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企业教师队伍建设实行考核聘任制,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多,层次高的特点,在今后企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将在总量上适度增加的同时,重点在师资队伍的层次上进行提高,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提升企业教学的质量。

(三)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和行业应用需求,在教学主管院长领导下加强原有工程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工作。

三、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一)建立教学全过程动态保障机制

参照西南交通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实践教育相关质量保障措施,建立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安全动态保障机制。

(二)建立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考评机制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从选题、研究开展、论文撰写到论文答辩环节,必须面向工程应用、依托工程资源开展。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0: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论文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教育部批准设立独立学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独立学院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等与前十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教育改革的深入,独立学院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的问题已成为新形势下研究课题之一。为了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教育政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这所独立学院近十年发展中的有关经验进行了总结,针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提出一些看法,并对“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市场所需人才为出发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培养目标深入探讨。

篇11: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及独立学院发展现状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年来高等学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0.65万所,比上年增加0.56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达3065.39万人,比上年增加240.99万人。其中民办高校658所(含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446.14万人,其中本科生252.48万人,专科生193.66万人。独立学院发展迅速,规模空前膨胀,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生力军。

独立学院成立及发展只有十多年的时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划分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外,更加注重能力特别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这其中又存在一些问题:一定区域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一致的,这就必然导致独立学院在专业的设置上趋于雷同,形成恶性竞争;另一问题是,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上缺乏长远的设想,对前瞻性的发展考虑不足。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协调起来选择不同的培养模式,以不同的培养模式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以不同的特色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二、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培养模式的争论已有很多年,大多数公办高校在学术型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上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培养模式定位在学术上,一些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甚至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定位在专业型的培养上,又无法与技工院校或技能培训机构相比。提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对目前公办高校的尝试,也是独立学院的选择。

1.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概念

应用型人才通俗的定义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有反应能力、团队精神、领导才能、敬业乐群、创新观念、适应环境等,应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学习、实践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所谓高级是相对而言的,就是相对于中专、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还具有比较高深的理论知识。

2.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同样是应用型人才在不同层次、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岗位上其要求和标准是不同的。有些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有些是偏重实践技能,因此应按市场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在既定教育资源的条件下对学生的培养提供有所区别方案,具体应按专业选择、就业前景、需求决定分类来作为独立学院学生培养的方式。

(1)专业选择。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独立学院学生间的差异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按专业及专业方向招生分类。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近几年的招生政策中,根据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反映,结合与相关企业进行双向交流后的实际数据,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对一些专业进行试点招生,如会计学专业实行按高考文、理大类招生,学生入校不分专业。第一学年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行通识教育。第二、三学年设置学科基础教学,按二级学科组织教学。学年末,按学生成绩、志愿和规定办法自主选择本院系的专业。第四学年按学生三年的综合成绩及表现,根据培养方案,进入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训练,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能力培养。

最后一个学期进入与系部共建的企业上岗实习。这种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用相结合,特别是第7个学期的实训基地学习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渡。既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同时也为学生走向企业提供了实践的能力。

(2)就业前景。目前,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大体比照传统的本科院校来设置。总体而言,就是按照三类产业的划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由此可知,服务于第三产业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每年毕业生100%的就业。毕业生如此受市场的青睐,是由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文化强省的战略、注重旅游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务学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近几年来,山西太原举办了好几次大型的国际会议,在系部调研过程中提出在艺术系开设国际会展专业的构想,通过科学的论证,目前专业已经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相信就业前景乐观。其次,是要对过时的、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有计划地淘汰掉,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3)需求决定。社会职业划分的幅度不断加宽,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独立学院可以实施“市场需求为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市场需求为导向型人才培养也称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产业的订单经济向教育界渗透的一种表现,是独立学院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采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新闻广告学专业,与太原日报社合作办学,太原日报社的相关专业人员来授课,学生在实践课时到太原日报社现场实习,从稿件的投送与见诸于报端,整个流程都熟悉,增强实践能力。在毕业时,太原日报社优先录用,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找到一条新路。针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市场需求为导向型的培养模式强调围绕“企业需求”建构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设置专业、课程开发、实施教学和进行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围绕这一主题。

其二,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与用人单位一起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及岗位要求,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认真分析,构建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而开发为具体的课程。

其三,育人过程的合作性。市场需求为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员工规划,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学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模式探讨

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基本职能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其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运作方式。要使独立学院能真正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以期达到培养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化的、规范化的运行机制。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近十几年的发展来看,培养模式是比较成功的,主要表现在部门设置、教学团队建设与教学管理等方面。

1.部门设置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组织结构设计应减少层级又分工明确,应具有精简高效的特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实行系主任负责制,具体运行模式是系部下设的教研室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与调研,系部负责合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意见,教务处负责审核,学术指导委员会形成一致意见,招生处负责学生的招生,执行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的部门有教研室、教学系部、教务处、招生办、学术专业指导委员会。

教研室:主要职能是根据学生培养计划和市场调研情况,包括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在专业设置上按市场的需求对新设置的专业形成初步的专业分析报告。对不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进行有计划的调整,提出书面的建议稿。

教学系部:主要职能是根据教研室的调研、预测及论证,确定人才培养的初步方案。对学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详细的落实措施,包括培养的具体目标及职业发展规划。

教务处:主要职能是负责教学计划及教学管理条例的制订、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教学全过程的调度管理、教学质量的检查监督、学籍管理、考务管理、师资管理、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管理、教材的订购、发放等工作。

招生办公室:主要职能是根据学术指导委员会批准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学系部上报的招生数量及专业设置对填报志愿的学生按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完成招生计划。

学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其成员由省内外有影响的专家组成,这些人员大部分是由省内外离、退休的原高校教授组成,他们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职能是根据教学系部上报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并根据本年度的招生计划及相应专业进行审核,根据目前的形势对专业及专业方向进行调整等。

2.教学团队建设

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短决定了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独立学院师资主要来源有:首先是离退休教师,这些教师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无论级别还是经验都是独立学院可利用的优秀资源,他们虽然年龄较大,但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特别敬业,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其次是兼职教师,主要是指公办高校教师或事业单位的教学人员。引进相关技术单位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开展实践性的课程,虽然在理论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有在企业第一线岗位任职的经验,对职业技能熟悉,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再次是面向社会招聘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这个群体应是独立学院教师团队的主体,利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和充实教学团队是很好的选择。从年轻教师开始培养和提高,有方向、有目标地去培养。通过把部分教师送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深造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把考取硕士学位作为教师提升的主要手段,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建设。在几年的时间内可以有效培养独立学院自有的教学力量。

3.教学管理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根据组织结构的设置构想及学院自身的特点,表现也不尽相同。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商务学院的教学组织机构设置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学生培养的教学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专业设置以教学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专业设置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专业,这充分体现了现阶段独立学院存在的价值与人才培养的重心。

教学计划:商务学院的教学计划对山西大学有一定的依存性,但也有其相对独立性。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要力争适合自己的学生基础、发展意向和相应培养目标。这是由学生知识基础的差异性决定的。作为山西大学,生源都是一本或二本的学生,基础扎实,而商务学院招生按规定都是三本的学生,所以在授课时会适当增加课时,并相应降低理论课程的难度。

教学监督:加强教学质量监督是重要的教学管理环节。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具体的做法是在学术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由各系的主任组成,定期对教学质量作出评估,如随机对教师进行听课,对学生作问卷调查,针对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见与建议让学生作出选择等。学术指导委员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文件下发到教学系部进行积极整改,其中对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原上专业课的教师调整到专业基础课等。

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商务学院每年要举办一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由各系先组织评选出一名讲课优秀的青年教师参加全院的讲课竞赛。评委由学术指导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和院领导组成,综合考虑选手的课件制作、内容表达、板书条理及等方面加以评定,按最后得分分别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这项活动举办了十几届,收到良好效果,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学院的教学能手。

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在实践运行中是不同的,山西大学商务在这一课题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对教育的形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线,确立正确的发展之路,紧跟时代改革的步伐,办出师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所需的有特色的大学。

篇12:浅谈如何构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浅谈如何构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它作为一种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已经被企业广泛采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以及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正常运行,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开拓发展.我们要借鉴世界先进企业内控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企业内控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国情,开拓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新领域,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本文就如何构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以探讨.

作 者:宋子汉 SONG Zi-han  作者单位: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公司审计处,内蒙古,鄂尔多斯,010300 刊 名:内蒙古煤炭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COAL ECONOMY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P270.7 关键词:内部控制   会计控制   预算   风险  

相关专题 培养模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