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青年教师论文

翻尾石鱼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翻尾石鱼”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工科院校青年教师论文(共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工科院校青年教师论文

工科院校青年教师论文

工科院校青年教师论文

1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的优势

与老教师相比,工科院校青年教师虽然入职时间短,但是他们也有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一,具有充沛的精力和活力。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面对自己新的人生和未来,都充满着美好的期盼和想象。他们精力充沛,战斗力强,有不服输的精神,会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使教学效率显著提高。第二,具有创新的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由于青年教师受教育阶段接受的是本专业最新知识,他们往往在具有除扎实的本专业学科知识外,还对其它知识领域如外语、管理、计算机、心理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涉及,使得他们较年长教师更加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善于创新并接受新鲜事物。在教学与科研中,这种智能构架更有助于他们开阔学生学习思路,引导学生科研思考,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由于青年教师具有与学生相似的成长环境,他们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与学生更好地进行心理上的交流沟通,从而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和效果,改善教学行为与教学效率。

2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的不足

工科院校青年教师虽然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种种客观因素,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教师的师德修养不足。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品质。青年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德为魂”的价值。然而,目前工科院校的青年教师在对大学的基本精神认识、自身的职业道德观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敬业精神远远不够,表率作用意识不强,从而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第二,对教师的角色认识不足。许多工科院校的青年教师进入院校工作之前,一直从事读书或科研活动,基本没有任何的社会工作经验。因此,这部分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的一两年时间,很难完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遇到问题,还是习惯于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来处理。另外,这些教师在学生阶段主要从事相关专业的学习,对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涉及很少,对教师角色的认知缺乏,实现角色的转换还需要自身努力和不断学习积累。第三,对工作满意程度较低。在工作初期,工科院校对青年教师的工资福利、岗位津贴等激励性待遇往往较低。然而,刚刚走出校园的青年教师本是满怀生活热情和幸福向往的,较低的高校待遇让他们不免失落。与此同时,他们刚好处在安家与结婚生子的阶段,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内心的不平衡往往导致他们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较低。这种潜在的认知看似微不足道,但是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工作不能安心积极,做事情容易敷衍了事,态度不够端正认真,缺乏战斗力,甚至对工作前景和个人发展产生困惑。第四,教学功底薄弱。青年教师由于入职时间较短,参加高校的教师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培训时间也有限,授课经验和知识储备明显不足,这些都会导致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思路较为狭窄,知识构建单一,教态、板书与教学语言等教学基本功薄弱,主要表现为教学机智和教学语言不够灵活,难以控制语速的快慢及语调的抑扬顿挫,对授课教材难以充分挖掘,授课缺乏深度。这些都是青年教师在授课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另外,科研能力也是评价工科院校教师水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然而,由于青年教师在入职高校前一直是在导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科研工作,因此,其独立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完成项目报告的能力都相对薄弱,尚有待提高。

3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提升途径

通过自身实践及名师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实现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加强师德修养,是工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素质。民族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是灵魂。教师的师德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我国的教育事业乃至国家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讲授者,还必须是思想的教育者和道德的示范者。教师的师德修养主要包括政治倾向、职业道德、心理品质和职业形象四个方面。首先,政治倾向即鲜明的政治观念和清醒的政治头脑,是教师最根本的素质。只有政治素质高,才能增强自身对各种纷繁复杂政治思潮的“免疫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受教育者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下列主要内容: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再次,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教师职业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良好的注意力和分配力、细致而深刻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坚定的意志、丰富而又控制恰当的情绪情感等方面。最后,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也是一名合格教师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教师给人的外观感受,包括个人风度、课堂教态、语言表达等方面。真诚谦和、机智、端庄的风度,自信朴实、认真信任的教态,准确生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是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特质。

(2)搞好教学工作,是工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首要的任务是站稳、站好讲台,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这不仅是高校教师职责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自身的一种人性体现。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讲课、教材、课程、团队、专业建设及教书育人等多个方面。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自己的学生认真负责和真心热爱;其二,有一套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三,要有一套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因此,青年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在实际教学中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和资深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学习,利用专业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人物及事物;努力钻研,不断学习,力争博采众家之长,培养自己独特的讲课特点;开展教学式研究,始终让学生站在学科的最前沿;系统设计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堂课;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3)提高科研水平,是工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内在要求。作为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科研工作不仅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体现,同时是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对于教师而言,科研工作是广大教师运用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自身福利待遇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青年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科研平台、环境及政策(如校内基金、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技术项目、教育技术项目等),根据领域的研究热点,定位自身的研究方向,定阶段性目标,严谨认真,刻苦专研,乐于探索,勇于创新,为自己以后的科研道路和项目的申请打好坚实的基础。

(4)教学和科研和谐发展,是工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根本保障。在高等学校,教学是高校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人员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决定了科研队伍的结构和水平,而科研又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青年教师要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动力,将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新教师在注重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要加强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新问题,青年教师能够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和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激活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和谐统一。

(5)与他人合作,是工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与他人合作,即是要处理好与周围同事、领导及导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搞不好人际关系,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人处世要有人情味,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特别是青年教师,与他人的良好合作,是自己成为高校合格青年教师的快速和必要途径。此外,青年教师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担当自己的业务导师,主动向指导教师多请教,主动地去听课,吸取教学经验。在继承、吸收老教师优秀品质和丰富经验的同时,要注重自身的独立创新和发展,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在确定研究方向以后,可以加入该领域的相关教学团队,在各优秀教师的带领和帮助下进行科研及教学,从而快速的进入自身的教师角色。

4结束语

“学为人师,身为世范”。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科院校教师包含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去感悟和实践,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从而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工科院校教师。

篇2: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地方院校青年教师论文

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地方院校青年教师论文

[摘要]如何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地方院校青年教师,是目前各个地方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详细分析了地方院校青年教师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青年教师自我提升之策略,给一些新入职的地方院校青年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年教师;提高;策略

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为了满足教学需求,近年来各校特别是地方院系都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他们为学校教学增添了新鲜血液,缓解了教师队伍的紧张状况。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地方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学校未来的发展。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尽快适应地方高校教学要求,高质量地做好教学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团队意识和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关系等方面,应如何快速地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进行了探讨。

1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现状

1.1高学历,专业知识丰富

近三年来,我校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大部分是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的博士生。他们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学历层次较高,专业技术知识扎实,甚至是行业内专家,这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1.2朝气蓬勃,对工作充满热情

新进青年教师大都是刚从高等学校或研究所毕业的,工作积极主动,事业心强,热情高,欲在教育行业大展宏图,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又一个良好的基础。

1.3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信息化时代,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并且英语和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他们易于接受新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并综合应用于整个教学工作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1]。

2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

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岗位,热情高、有干劲,与学生年龄差距小有共同语言,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但是每学期末的学生评教结果显示,学生不满意的课程,大多集中在青年教师身上,说明青年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技能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2.1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不合理

新进青年教师都有博士学位,他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知识非常熟悉,但是对所承担的基础课程存在陌生感,导致对教材缺乏深入的理解、思考、分析和整合能力,课程定位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大多青年教师选用优秀教案或优秀课件代替自己的授课教案。青年教师由于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教学设计相对混乱,如知识点如何联系、过渡;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如何调控教学进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选取恰当、生动的例子等方面缺乏整体的考虑和设计。

2.2教学内容呆板

新进青年教师由于基础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底蕴不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厚积薄发。对授课内容不能充分整合,照搬教材出现“一节课讲一章”的超速行驶现象,或者所讲知识点难度太深,学生难以理解;所选择例证不能紧密贴合知识点,看似生动、实际乱扯、离题甚远,华而不实;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没有对教材内涵的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处理不当,缺乏更高层次上的阐述和把握。

2.3教学技能匮乏

新进青年教师大都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特别是近十年来,多数高校因规模扩张急需大量引进教师,新教师入职后,既没有助教阶段的培养,又没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仅仅经历短暂的岗前培训就走马上岗,走上讲台前既不了解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新型教学设计方法,造成教育教学技能薄弱。一是板书设计混乱,结构不合理,或者过于简略,没有逻辑性,都不能充分发挥板书提纲挈领的作用。二是过度依赖课件,青年教师制作的课件大多照搬教材或网络课件,缺乏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的能力;课件内容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接受;制作课件精美,过度包装,忽略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和提升;如果学校停电,很多青年教师就会出现不能上课现象。三是课堂教学时间和安排不合理,对学生特点认识不够,教学语言欠简练,缺乏必要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等,重点和难点不突出,学生和老师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出现了“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等现象,造成整个课堂老师讲起来觉得学生不配合,越讲越没劲,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索性就不再听讲,整个课堂教学质量极低[2]。

2.4教学团队意识薄弱

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绝大部分是国内著名高校的博士生,专业技术知识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个个心高气傲,认为上好自己的一堂课就可以了,从不关心其他老师尤其是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亮点,既从不去听其他老师的讲课,也不喜欢其他老师来听自己的课,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交流,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既不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院的发展。

3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地方院校作为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阵地,教师素质决定着育人质量,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专业技术知识扎实,思维活跃,易于沟通,深受学生欢迎。由于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偏弱,难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青年教师作为教学战线上的“新兵”,应着重加强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使自己尽快成长为行家里手。

3.1夯实专业基础,认真备好每节课

新进青年教师经过一个暑假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被推上了讲台。新进青年教师大都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泛泛,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认真阅读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吃透教材,观摩网络精品课程,广泛关注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拓宽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渐系统化,基础知识与前沿学科相交融。青年教师接受授课任务时,应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现在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课堂理解与消化能力,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系统、准确地把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认真书写教案,制定完美、合理的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大都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技能匮乏,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应该勤奋努力弥补先天条件的不足。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青年教师英语和计算机技能较好,应借助互联网,完成教学技能的自我培训,夯实教学技能。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个沟通过程,要实现有效地沟通,往往需要说者辅以必要的手势、仪态、声音、语调等,这些方面青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教学名师、身边的教师名师、教授等身上汲取经验,只要留心观察,处处皆是学问。语言是教学中使用的主要交际工具,教师的语言要清晰、流畅、简练、完整、深入浅出,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领略到一种艺术美。然而大部分青年教师上课语言呆滞,照本宣科,使学生接受困难。新进青年教师应该学习语言规则,加强语感训练,提高文学素养,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现在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多媒体,新进青年教师应该锻炼自己的黑板教学能力,使自己离开多媒体,也能上好每一堂课。通过古典的黑板教学锻炼,青年教师能够依据教学大纲,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能有效地调控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完美地驾驭课堂管理[3]。

3.3加强团队意识,完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考的一个过程。青年教师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带着问题到同专业其他老师的课堂,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知识点联系、掌控课堂节奏、调控课堂气氛、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并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支持与配合等,必将获益匪浅。那些教学风格独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教授也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也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请教,青年教师应该利用上课之余,挤时间多听他们的课,多提问,多反思,多听取意见。同教研室、同课题组的青年教师之间也要多沟通、多交流、多反思。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继承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和优秀品质,结合自身特点[4],继续创新与探索,更好地自我提升教学能力。

3.4教学与科研并举,促进教学水平

许多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制定了很多措施鼓励教师申报科研基金项目,教师职称评审时,科研成果也是晋升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意识薄弱,久而久之养成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现象。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高校发展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平的科研也就无从谈起。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新生代,也是高校发展的潜在力量,青年教师应协调发展教学与科研,实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抓的方针,坚持“两条腿走路”,才能走的更远,飞的更高。由于现在的高校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高校的考核制度应结合两大基本职能综合考虑教师主体的特长和个性差异,既激发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也满足教师潜心教学的心愿[5]。

综上所述,吃透本专业,眼观相关学科,认真备课是新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根本;夯实教学技能是新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保障;加强团队意识,完善提升了新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协调教学与科研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

4结束语

高校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他们教学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重视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适应地方院校的教学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健.地方性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7:179-182.

[2]易帆.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探索,2013,4:87-88.

[3]徐翠先,赵立波,樊伶俐.地方师范院校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42-44.

[4]王小平.高校新进青年教师的困惑与应对办法[J].广东化工,,42(10):200-201.

[5]王艳芬,刘银,徐初阳.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科院校青年教师[J].安徽化工,2015,41(1):98-100.

篇3:工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论文

1.1分级教学应面向实际应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施自然也不例外。作者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这个目标还有相当距离。学完Word,在毕业论文制作和排版时还是难以应付;学完计算机硬件组成后,个人想组装一台兼容机还是搞不清需要配置并合理选择哪些硬件。此类问题,举不胜举。如何解决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作者认为要面向应用展开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能够有效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这反过来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分级教学中较多的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例如在讲解Word2003时,选取的案例就是毕业论文的制作。讲解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Word常规操作,二是高级功能与应用。可以预先准备好一篇毕业论文。首先讲解字符、段落与页面格式设置的基本方法,插入图片并实现图文混排的方法,表格的插入与使用等常规操作。将教学计划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尽可能融入到文档的制作中去。其次讲解高级操作,包括页眉与页脚的设置,目录的插入,以及样式的使用等。以上操作同样是结合文档的制作来讲解。这样,在讲解的内容结束后,一篇样式美观的论文也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老师和学生共同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1.2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但是就目前而言,一方面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很大。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想要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修并不容易。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信息技术正以飞快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与其他技术相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快得多。因此,作为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应当有更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充实自己。作为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作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纵深方向和横向的知识。对于纵深方向,我们认为指的主要是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选择深入研究。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授课学生专业,尽量选择与其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并传授给他们。俗话说,老师拥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性要素。对于横向知识,要求教师能够紧随技术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例如,大学生常常被亲属,或朋友要求去帮助装一台兼容机。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对当前技术市场的发展非常熟悉,在授课时给学生讲解相关内容,如各种不同型号CPU的特性和优缺点,挑选内存、硬盘和显卡的注意事项,兼容机各主要部件之间如何做到性能最优配置,满足用户的工作和娱乐需要,等等。而这些知识的获取,就需要教师紧跟技术市场的动态,以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鲜活的,且能够学以致用的。

1.3全校计算机公共选修课的开设

为了更好的实现计算机基础课分级教学,进而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同时可以兼顾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一系列计算机公共选修课来供学生选择。包括《Matlab与工程计算》、《3DMAX》、《VB程序设计语言》、《Flash动画设计》等课程。以这样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当然,我们也会根据学生专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兴趣,以及教师个人所擅长的方向对所开设选修课的科目进行调整。

2结语

分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和新突破。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化和专业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和因材施教的思想。尽管目前分级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新情况还在不断出现,但这些都将为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经验和总结。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针对分级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篇4:工科院校环境科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我国工科院校开展的环境科学教学还存在与学科背景、行业实践及科学研究脱节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教学理念与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学条件等方面谈几点认识,以期有助于在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改进。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1]。环境科学课程是工科院污水处理、给排水、固废等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化工、冶金、建筑等专业的选修课,内容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该课程不但担负着提高工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夯实环境科学知识素养的任务,也是学生今后进行环境保护、从事环境治理等行业的知识体系。

篇5:工科院校大学体育的论文

工科院校大学体育的论文

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改善情绪

通过人们的情绪状态,能够判定体育活动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情绪状态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体验。健康、稳定的情绪,有助于促使人们对现实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体育活动,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快乐和喜悦,并且能够减轻人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调节人的心理情绪,消除人们的情绪障碍,减缓或是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根据有关的研究表明,有规律从事中等强度的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60min,有助于改善情绪。

1.2提高智力

智力水平是掌握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的重要保证,体育的学习与认知活动一样,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以及观察等综合认知能力,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有助于促使大脑获取充分的氧气,快速恢复大脑意识。开展良好的体育教育以及运动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高可靠的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一般人而言,其智力因素的差异较小,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比较大,并且潜力无限,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将知识技能、情感以及意志融合在一起,通过进行体育教学,促使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格活泼、降低疲劳等。

1.3协调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兴趣,这些人活得比较开心;而对于人际关系不好的人而言,经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失去了生活乐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因为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的,并且需要与人群发生联系和交流,人们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克服孤僻的性格,忘记烦恼和痛苦,合理处理人际关系,不断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有关的调查研究发现,与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内向的人的社会需要更加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开展体育活动,有助于加强人们的交流和协作,克服寂寞和孤独感,从而培养人的心理适应能力。

2实施体育健康教育的措施

2.1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确立体育健康教育目标

大学的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需要全面认识和了解体育活动,加强在学生中的体育教育的宣传,促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是每个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教学模式,高校体育需要设置专门管理人员,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组织教学以及各项体育工作。将大学期间的体育效益与学生的终身受益有机结合,树立终身体育观,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健康理念。将学生的终身受益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构建大学体育健康教育目标。

2.2教学内容和教材向多元化调整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虽然确立了“强身育人”的教育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并没有将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目前还没有形成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所以,在创建体育健康教学体系时,应该着重突“以强身、健康、育人”的教学目标。进行体育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积极探索增强体质与改善健康水平的新途径和新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体育能力。

2.3课后延伸,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进行课后小结,师生互动,交流情感,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比如,提问法、暗示法、议论法以及设疑法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平时的表现进行评价,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疲劳。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补充,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学习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以及实践性等显著特征。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进行课外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喜欢的健身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以及形式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总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体育中出现消极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观察学生的情绪,调整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课后延伸,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篇6:工科院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工科院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工科院校学生有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敏捷性、独立性强等特征,但形象思维融会贯通不够、思维品质发展不全面、思维独特性不足,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应着力于厚实理论知识基础,加强科研实践环节,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发现, 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理解学生对权威的.质疑,帮助学生建立批判精神;客观看待学生对规则的审视,合理界定学生的思维越轨性;开发学生的非常态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等多维的思维源泉.

作 者:周霞 陈奎庆 ZHOU Xia CHEN Kui-qing  作者单位:周霞,ZHOU Xia(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陈奎庆,CHEN Kui-qing(江苏工业学院,院长办公室,江苏,常州,213164)

刊 名: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0(4) 分类号:G40-057 关键词:工科院校   创新思维   培养模式  

篇7:工科院校怎么搞思政教育?

大学期间到底要不要谈恋爱?本科生的生活重心应该是学习还是课外活动?如何申请赴美国高校读研深造?工科“神校”MIT究竟有啥特别的?

1月5日,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二楼的咖啡厅,一群言必谈“模型”的工科男,与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张广利喝着咖啡越聊凑得越近。“张老师我想请问一下,如果要分析市场对某个议题的反应,是不是需要建模?怎么建模?”一名金融学院的学生把张广利问得哭笑不得。

这天下午,有20多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报名参加张广利主讲的分享会。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张广利,而张广利也是第一次与社会学院以外的其他学生交流。

从4月开始,这种小规模、高频次、精致化、互动强、可自主选择的“谈式”教育,在华东理工大学这所以工科著称的学校里全面开花。至今,这一系列名为“通海茶叙”的聊天课,已经开展了88场,内容涉及鉴赏、创业、养生、法律、考古、金融理财、留学生造、心理健康、职场文化等各种方面。

张广利约学生喝咖啡聊天两天后,1月7日,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在华东理工大学宣告成立。一系列的动作表明,这所理工科院校正着手破题“高校思政教育”。

“大家不要嫌我烦,我只说个5~10分钟,接下来大家敞开聊。”面对一群陌生的、来自不同专业的年轻人,张广利也有些紧张,“平时上课我也老爱讲讲故事、讲讲道理,但这次不一样,学生听了不喜欢,可以马上抬屁股走人。”

所幸,一个小时下来,不仅没人“甩脸色”给他看,还有不少学生交流过后,紧紧围在他身边“继续聊”。

张广利今天所讲的主题本身,乍一听上去并没什么吸引力——为学与为人。但因为互动环节设计得不错,他还是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在那条报名微信的下方,有学生留言,“喜欢张老师,讲的正是我愿意听的”。

一个诀窍是,拿自己的故事说事儿。社会学方面的扎实功底,并不能成为张广利受学生欢迎的最主要原因;相反,张广利自己的求学故事,更能令学生产生共鸣。他们直接给张广利贴上了“换专业达人”的标签。

“张老师,我想学美学,但学校没有这个学科,怎么办?”工科男的提问,一张口就“士气逼人”。

张广利不紧不慢地回答,“你这个想法很好呢,大学不是教会你多少知识,而是锻炼你的综合能力。学校没有美学不要紧,你可以自学,到网上下载一些学习资料,本科读工科,研究生考个美学,也不错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张广利并不是华理第一个约学生们喝咖啡的学院党委书记。在他之前,已经有15个学院的党委书记跟同学们喝咖啡聊天,有的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有的人告诉学生要“有理想、有情怀”,还有的人干脆直接对学生们进行“职业生涯导航”,帮助学生一起制订人生小目标。

化工系系主任吴艳阳把“通海茶叙”开在了教师公寓一楼的聚贤小屋咖啡馆里。她的“聊天课”是华理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场场爆满。华理“小花梨”微信公众号的负责学生告诉记者,公众号上每周发布8个专题“聊天课”信息,每堂课十几、二十人的规模,一般在发布第二天就会被“抢光”,其中游学经验谈是最受欢迎的专题。

吴艳阳两次上课的主题都是“MIT游学经验分享”,两次课上下来,她发现学生们最关心的话题竟然不是“如何申请MIT读研”,而是“华理与MIT的差距在哪里”。

吴艳阳5月到5月在MIT访学,此后又到昆士兰科技大学访问了一段时间。她把过去的照片、文字记录等全都翻了出来,尝试归纳总结,顺着学生们关心的焦点,看看华理与MIT的差距到底有哪些,如何补上短板。

新生施文予则对MIT学生也会熬夜处理一个突发BUG(漏洞)感到惊讶,“本来印象中MIT同学都很严谨,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和我们一样,考试前要临时抱佛脚。”

除了学院党委书记、青年教师等,约学生喝咖啡聊天的还有知名企业的华理校友、华理创业青年、“网红”研究生等。

一个关键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要用自己有限的休息时间,来跟老师们和学长们喝咖啡聊天?“通海茶叙”既不算学分,又不给老师计入工作量,教师和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何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随机采访了4名学生发现,学生们参与这类活动的原因包括“与专业课老师拉近距离”“有免费咖啡喝”“了解海外院校申请诀窍”“与创业学长交流学习”“了解知名企业招聘套路”等。

张广利告诉记者,虽然“通海茶叙”活动不计入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对于“跟学生聊天”这件事一点也不排斥,有的教师甚至感到参加“通海茶叙”是一种荣誉,“跟学生聊天,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引导、指导他们,本身就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张广利说,华理社会学院本身就一直在为“学生与老师见面少”的问题找药方,此前,社会学院还推出了“全程导师制度”,要求每一名大一新生都有一名对应的导师进行指导,“不仅是传授知识给他们,还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

华理学工部部长岳海洋介绍,以往“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往往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通海茶叙”则提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第一课堂的教学新形式,这种“对话式分享”极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篇8:加强与改进工科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

加强与改进工科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

摘 要: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性很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工科院校往往更加重视和强调工理科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大都存在经费投入少,专业实验教师缺乏,实验设施陈旧且数量匮乏等问题。对工科院校实验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努力探索加强与改进工科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现实路径,以培养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较强的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工科院校 经济管理 实验教学 研究 加强与改进

一、加强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实验教学的意义

在高等工科院校中,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教学是经管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是对经管专业理论教学的验证和拓展,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发现和总结在经济管理各环节中的规律,从而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经济管理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具有课堂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高校经管专业的理论教学侧重于对经管基本理论、原理、规律、观点的传授,具有抽象性特征,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而实验教学侧重于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强化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等具有重要作用。

3.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管专业实验教学强调开放性、互动性,把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动性的层面上,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不仅可挖掘学生的学生潜能,而且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经管实验教学中,学生取得一点一滴的成绩和进步都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4.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书本上和课堂中获取的知识,只有在实验及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强化经管实验教学,丰富经管专业实验教学的形式,如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抓好实验教学环节,环环相连,层层相扣,迫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经管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经管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要组成实验小组。小组成员面对同一个实验任务,需要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实验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信息量;由于众多学生的共同参与,使得在相同的时间、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提高了经管专业实验效率。所有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收获,增强了团队精神。

总之,经管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与理论教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地位同等重要。

二、工科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经管类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对包括经管类专业在内文科实验教学重视不足,是工科院校实验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少工科院校的领导甚至错误地认为,只有工科、理科才需要做实验;有的领导虽然口头上承认经管类专业也有必要开展实验教学,但在内心里和行动上对经管类专业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些教师头脑中也存在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的观念,因此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实验教学。

2.对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工科院校专业设置往往以工科专业为重点、为“龙头”,再加上不少工科院校的领导对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在实验教学资金分配上,极大地向工科专业倾斜,造成不少工科院校院校对经管专业实验教学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工科院校实验室连起码的实验设备如电脑及基本实验软件都严重缺乏,有的工科院校连基本的实验教学平台都没有。这些严重影响了经管专业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更不要说提高经管专业实验教学水平了。

3.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

部分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实验教学缺乏严格、系统的管理制度,如实验室建设制度、实验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考核制度等,实验教学奖励机制严重缺乏。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薄弱。

4.专业实验教师严重缺乏。

由于重视不够、编制紧缺等原因,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实验教师严重缺乏,有的经管专业甚至没有专业实验教师。专业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和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与完善工科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途径与措施

1.更新观念,切实提高对经管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工科院校的部分领导、教师一定要摒弃“理工科实验教学重要,文科(包括经管)专业实验教学可有可无”的陈旧、错误观念,牢固树立“文、理、工科的实验教学都非常重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正确观念,切实提高对经管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并将这种正确观念落实到行动上。

2.建立健全实验教学各项制度。

工科院校要建立完善实验教学各项制度,建立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实验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科学、严格的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制度,以规范经管实验教学活动。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实验教学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实验教师的积极性。

3.努力增加对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投入。

针对目前部分工科院校存在对经管类实验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欠账不少的状况,工科院校要切实加大对经管类实验教学投入,以满足经管类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一是要增加对经管类实验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购进新设备,更换陈旧不堪、无法继续使用的老设备;二要增加对经管类实验教学软件设施的投入,防止出现有“枪”无“弹”现象;三要加大对经管类实验教师培训的投入,目前工科院校大部分经管类实验教师是由理论课教师兼任的,他们对实验教学比较生疏,亟待培训提高。

4.科学设置实验教学内容。

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上,建立包括基础实验、重点实验和扩展实验的多层次实验教学结构。要根据经管专业的特点、社会对经管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实验项目在学科中的影响、实验学科之间的衔接关系及实验条件,科学设置实验教学内容。首先着力抓好基础实验,然后抓好各学科重点实验为基础,还要开展相应的扩展实验。

5.切实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培养高素质教学师资队伍是开展经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工科院校一是要适当放宽经管专业实验教学人才的引进条件,迅速引进一批经管专业实验教师,以解燃眉之急;二是要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激励力度,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实验教师队伍;三是要加大对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训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各项有效措施,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经管专业实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胡守强,张朗山等.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

[2]李群峰.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探讨 教育科学,.1.

[3]顾文勇.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相关阅读:

财务管理在铁路企业经济管理中作用

柔性管理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

市场经济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篇9: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和接受。本文分析了各类分层次教学的利弊,讨论了我校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阐述了区分不同教学对象进行分类指导的教学改革理念。

【关键词】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不仅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它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大学物理也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极强的课程,而且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数学基础。自以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经济的需求,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转型,它已从昔日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各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然而随着招生量的不断扩大,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入学成绩差距增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情感各方面参差不齐,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太简单,没有挑战性,而另一部分学生觉得太难,从而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应对由于教学对象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更好地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国内一些高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1国内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现状及利弊

1.1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采用的第一种模式是将全校同一年级各专业学生按入学成绩和数学基础的不同,分为A、B、C三个层次实施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状况,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以及不同的考核要求,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针对本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使得教学过程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但是将全校同一年级各专业学生打乱原来班级重新分班,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必定给正常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同时可能会使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厌学情绪。

1.2国内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第二种模式是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知识基础和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合理设计出各个层次学生应掌握的难易程度及知识要点,在讲解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层次进行讲授,由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有选择性地吸收和接纳,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种模式似乎可以克服第一种模式的弊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任课教师备课和授课的难度,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同层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很难兼顾,而且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评定也很难制定。

1.3国内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第三种模式是按照专业进行分层,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不同的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为使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本专业学习的开展,按照专业设计“模块”。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可以在专业方面有所延伸和拓展。既保持物理学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又突出了专业特色。当然这种模式也不是十全十美,比如不能兼顾到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但可操作性比前两种方式要强。

2我校的招生情况和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内蒙古工业大学是一所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研究型综合大学,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每年招收近5000名本科生,招生类别包括一本、二本、二本C以及民族预科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物理课程涵盖全校绝大部分专业方向,根据专业需求的不同,分为《大学物理A》(96学时),《大学物理B》(72学时),《大学物理MA》(96学时),《大学物理MB》(72学时)以及《大学物理C》(54学时)。《大学物理A》适用于电力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等专业性较强,对大学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大学物理B》适用于轻纺学院、矿业学院等,这些专业对大学物理基础要求相对不太高;《大学物理C》主要面对偏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大学物理MA》和《大学物理MB》是针对民族预科班学生开设的。一直以来,我校大学物理都是按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只要学时数相同,便使用同一本教材,同样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采用同一张试卷进行评价。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点。

2.1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入学成绩相差较大,整体层次比较复杂,加上高考制度的改革,部分内容如热学和光学有些学生在中学时一点都没有接触到,这给大学物理课堂教学带来很大难度,教学内容深度和进度难以把握,若采用过去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和考核,课堂教学效果不会理想,而且不及格率也偏高,导致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程失去兴趣,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2.2大班授课存在很多弊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多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我校除民族预科班外,大学物理课基本上是4个自然班合班,这导致课堂秩序不容易控制,教师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同学,课内师生交流少,一部分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识,甚至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严重影响了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篇10: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研究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基于此我们依据招生类别、专业设置特点、学生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大学物理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构想,并对级学生进行了实践。

3.1教学主体分层次原则

不同招生类别的学生在物理基础、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为此,我们首先将全体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划分,一本和二本学生划为第一类别,二本C学生划为第二类别,民族预科生划为第三类别。其次,我们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进行了第二次划分,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按不同专业已经分为《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B》和《大学物理C》三个类别,在此基础上,我们尽可能将相近专业的学生排到同一授课班级,比如电子与通信、软件与网络、生物与制药等。相近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比较接近,这样有利于授课教师在保证物理学知识完整体系的基础上能兼顾到专业特色,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3.2授课教师的选派

各个教师的学术水平、知识结构、授课特点、授课质量以及讲授方法等各有不同。理工科一本、二本学生素质较好,一般选派学术水平较高、授课质量较高、教学经验丰富、讲课节奏稍快的教师,除了在内容方面有所拓宽和加深以外,还可以将物理学的教学内容与高新技术、科学前沿适度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与思维。二本C学生基础知识较差,我们选派的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丰富、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善于与学生联系和沟通,这样的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基础较差学生的思维启迪、智力开发和潜能挖掘。文科类学生我们选派知识面较宽、教学水平较高、在科学史和物理学史方面有所研究的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民族预科班的学生我们一般选派蒙古族教师,他们可以和学生有良好的沟通,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对学生的管理。

3.3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大纲的制定对规范教学内容、保证课程的基本教学质量以及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全面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培养目标,然后指定相关教师制定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1)对理工科一本和二本学生,参照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标准,需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要求,基础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另外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知识拓展,并且适当引入物理学前沿与高新技术,尽可能满足这部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2)二本C学生基础很差,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降低标准,要求能基本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大部分要求,基本满足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即可,教学过程中需适当加强课堂练习。(3)民族预科生要求能完成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任务,基本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难度较大的理论推导,以实际应用为主。(4)文科类学生主要从人文和历史的角度出发,要求他们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能够基本理解,同时了解这些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对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作用。

3.4课后作业的分层

课后作业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不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及应用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课后作业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我们大学物理课程组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自编了与授课内容相配套的习题册。每一章对应一份习题,每份习题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三种题型。对理工科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基础部分约占70%左右,提高部分约占20%左右,综合应用部分约占10%左右;对二本C及民族预科班学生,基础部分约占90%左右,提高部分约占10%左右;对文科类学生,没有复杂的推理和计算,以基本内容的理解为主。课后作业分层次布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觉得太困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5考核评定办法考试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主要手段。我们打破了过去采用同一标准、同一试卷进行考核的传统做法,首先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堂提问、作业成绩等进行评分,称为平时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考评中去,尤其对二本C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更大一些,这样可以有效地把他们留在课堂上,避免学生逃课、旷课现象的发生;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标准、不同内容的试卷进行考核,优等生主要考察他们对物理基本内容、基本原理的掌握及应用,而差生着重考察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试卷题型的分配比例也有所不同。

4结论

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学有所获,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进步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消除了以往考试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及格率;分层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在备课时能够针对本层次学生的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目标明确,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研究针对本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热情;分层次教学促使教师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毛强,彭振生.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初探[J].巢湖学院学报,第11卷第6期.

[2]杨梅.浅谈分层次教学[J].科技信息,,(9):475.

[3]叶琳,刘文霞.国内分层次教学历史发展概述[J].宁波大学学报,,32(3):5-6.

[4]张华.课程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26.

[5]许杰.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应用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7(1):130-133.

[6]于慧,许丽萍.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4期).

[7]赵达,王乐新,张欣艳,王畅.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8,28(4):108-111.

篇11:程序设计在工科院校中教学改革的探讨

关于程序设计在工科院校中教学改革的探讨

赵永华,张玉春,侯彦利

(吉林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针对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本校工科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各专业对程序设计的不同要求,本文在教学内容的整合、改进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专业特点

作者简介:赵永华(1979-),女,博士,就职于吉林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与研究中心,职称为讲师,研究方向:图像处理、视频检测、主动安全;张玉春(1964-),女,硕士,就职于吉林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与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侯彦利(1966-),女,学士,就职于吉林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与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个高等院校都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研究制定了自己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和计划。工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重点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属于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将主要为社会承担把专业理论和技术转化为分析和解决生产问题的任务,其特点是: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人才培养是各个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但是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还处于探讨研究阶段,因此以应用型技能培养为教学目标的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积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本人所在院校的学生专业主要是汽车、机械、材料、交通等。随着信息智能化的发展,所有工科专业的学生就应该能够了解和掌握一些主要智能部件的控制,即如何对智能部件进行设计、编程控制等,这就要求学生对程序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了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一些简单的程序编写。同时,程序设计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轻基础、重专业、轻实验、重课堂”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上机动手的编程能力,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在交通专业方面,以交通工程控制方向为例,其学生学习程序设计主要为了对控制信号进行配时,除了具备该交通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编写程序对信号进行控制的能力。如编写一段对红绿灯进行控制的程序,虽然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循环控制程序段,但是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不但要考虑程序的编写,还要考虑程序的实用性,如红灯、绿灯亮的时间比配等。再如,在工科学生中,最多处理的是对一些简单芯片的控制,如何编写程序去控制这些芯片,使其达到预期的功能和效果,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编写程序控制芯片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实际要求完成芯片具备的功能,故我们在实际教课过程中,要把实际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提取出来,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去解决它们、实现它们。

目前,在本人所在院校的工科学生必修的程序设计课程,主要有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进度安排是大二上学期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大二下学期开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主要是在VC环境下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的软件编程部分主要是一种低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虽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种常见的对芯片进行编程控制的语言,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芯片均可以利用C语言进行编程控制。所以,本教研室利用单位所购买硬件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先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对芯片进行控制,了解汇编语言的编程特点,再与C语言程序设计作比较,认清高级语言与低级语言程序编写的各自特点,再试着改用C语言编程进行控制。同时,开放创新实验栏目,引导学生进行嵌入式C程序设计、综合实训等。因而,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训练,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方法方面,本文提出一种“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实践教学以开发学生的能力为主。

理论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现场编演示”的方式,使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项目为主线展开,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之中,层层推进项目。实验教学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以开发学生的能力为主,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来组织教学,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实践教学重视编程培养,强化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实践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计算机应用、开发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难题。

在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现场编演示”的方式,使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项目为主线展开,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之中,层层推进项目。实验教学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以开发学生的能力为主,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来组织教学,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讲授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即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基本思想、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能够了解程序设计的整体结构以及语法要求。还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计算机应用、开发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难题。实验阶段就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实现和应用,通过上机编程、调试过程,检查自己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情况。同时,通过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错误的处理方法和解决技巧。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阶段,虽然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常见的错误,但是,学生在课下做作业或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为此,本教研室所有教师,利用空闲时间,建立了“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网站。在此网站上,开设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习资料、开放创新实验以及互动等栏目。通过网络资源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同步或异步、同地或异地进行交互,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建设和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课程的各类教学资源均放置在网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自我测试、与教师进行交流、检查学习效果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面,本教研室采用“平时成绩+机考成绩”的方式进行。其中,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出勤、习题作业、实验”等几部分。目前,大学生上课出勤率偏低在高校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课堂出勤主要是督促学生认真上课,能够按时、准时上课,同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出勤率;习题作业主要是针对各章所讲授知识点的回顾与理解,学生通过课下预留的习题作业,对知识起到复习和巩固的效果;在平时成绩中,实验部分的分值比重最大,由于实验设备的管理要求,学生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计算机或硬件实验平台上去完成每一次实验,实验的完成采用网络形式,即实验内容以及实验过程均在计算机上,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学生完成后自己提交即可。机考成绩占70%,主要是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机考过程中,每位学生的试卷内容各不相同,是学生在计算机上登陆考试系统后抽题组卷形成,考试结束后,机器自动判卷。最后总成绩为机考成绩(百分制)乘以70%加上平时成绩(百分制)乘以30%。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本校工科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各专业对程序设计的不同要求,在教学内容的整合、改进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本教研室采用这种教学改革方法的效果来看,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是可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张玉春,孙大元。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孙大元,张玉春。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习题解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赵永华。基于能力培养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 )。

[4]赵永华。关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平台与内容的研究[J].科教文汇,,(8 )。

[5]赵永华。关于“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5 )。

[6]侯彦利。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7]冯博琴。微型计算机远离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伟。Lab8000系列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使用说明书[Z].南京伟实业有限公司,2010.

[9]爱迪克教学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Z].上海航虹高科技有限公司,.

[10]侯彦利。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与实验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篇12:工科院校数学文化课程改革实践

工科院校数学文化课程改革实践

摘要: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数学类通识课程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从不同的视角去看数学,有利于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避免由于只重视技能训练而带来的数学素质结构的片面化,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文章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通识课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数学文化;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一词起源于19世纪,它是一套旨在拓展基础、强化素质的跨学科的教育体系,其目的是让学生从本科教育的基本领域里获取广泛的知识,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借助通识教育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其对学科整体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自从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把通识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通识教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20世纪,通识教育已经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通识教育纳入我国本科教育体系的历史并不长,近年来,结合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通识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开设通识课程的高校不断增多,课程的种类也不断增加[1]。纵览各个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力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现象,获得知识,开拓视野,提升能力。笔者长期从事大学数学公共课的教学,认为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类的通识课中,数学类课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以笔者所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三门数学基础课,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2]。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很少能够拓展课本知识,造成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的局面,忽略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大一阶段学习完课程以后往往只会计算,不能理解数学概念的背景和应用,只有在后续专业课中用到数学才能粗略体会数学的作用,但仍对一些基本数学原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考虑适当开设数学通识课,作为大学数学系列课程的有益补充,让学生重新审视数学、认识数学。下面,以笔者所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探讨数学通识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适应形势,开设数学文化网络课程

和高校中的其他课程相比较,通识教育更加自由,可以被各个专业的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基于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各类通识课程。传统的通识课程通常是以线下课的模式来进行的,一般是安排在晚上,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内在教室进行授课,课后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工科院校,学生课程较多,而且不少实验课都安排在晚上,所以学校很早就加入了尔雅通识平台,利用网课的形式开设通识课程,方便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修读课程。对于学习安排而言,网络授课更为自由开放:传统的课堂教育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固定的学习安排,但是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没有学会的学生没有重新学习的机会,这样的安排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公平的。而网课可以把课程保存在云端,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为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并且还可以通过重播反复学习,弥补学习能力不足的缺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启动了校内的网络学习的平台―――漓江学堂,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于在该平台上线了“数学文化观赏”课程,这是一门面向高校师生的以介绍数学为目的的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课程通过“数学文化”这个载体,以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数学能力、数学历史等作为主要内容,通过25个视频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共生与互动。该课程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开始建设的24门漓江学堂课程之一,209月在漓江学堂正式上线,至今已开课6个学期,累计选课人数约1600人。初,“数学文化观赏”课程二期建设启动,课程视频扩充到50个,并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开设了独立SPOC课程。SPOC课程作为后MOOC时代的产物,采取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融合了MOOC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与传统网课相比,教师更容易把控教学,使学生实现课前主动自学、课上积极互动、课下踊跃交流思考的学习模式。

二、精准定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一提到数学类的通识课程,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数学建模”“数学思维”等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也有一些主打“数学文化”的通识课,以介绍数学发展史为主,这不免让人思考:到底什么是“数学文化”,应该如何向学生推广“数学文化”?“数学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数学哲学的研究当中。19世纪,怀特(White)最早提出了“数学文化”的观点,接着克莱因(Kline)的几部代表作,包括《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赋予数学文化以浓重的人文色彩[3]。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也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研究,在中学阶段数学教材的编写中,穿插了很多诸如“数学史话”“数学美学”的内容。然而到了大学阶段,数学教材往往理论性较强,联系实际较少,学生在“数学文化”的学习方面反而出现了缺失。因此,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数学文化课的定位是对高等数学课的知识补充,其目标是介绍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以及数学如何与自然科学中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数学文化观赏”课程的教学内容约为12周,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后,课程团队重新整合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分为5个模块:“数学简史”“数学社会”“数学哲学”“数学概念”和“数学人物”。“数学简史”从古代数学一直串讲到现代数学,追溯数学在内容、思想和方法上的演变、发展过程;“数学社会”模块侧重于介绍数学的应用,从多角度展现数学的实用性,例如数据挖掘、算法设计、数学建模等等;“数学哲学”部分是从哲学的层面探究数学,介绍数学研究中的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探讨数学中的美学;“数学概念”模块通过生动的例子介绍数学中的抽象概念,比如其中的一课“无穷之旅”,以希尔伯特旅馆为例,帮助学生理解“无穷大”的概念,理解无限与有限的辩证统一;“数学人物”则是通过介绍中外数学家们的数学成就和小故事,让学生明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久的努力和刻苦的钻研[4]。除了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以外,我们还充分利用MOOC的讨论区,每一章都会发布若干讨论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上线仅一学期,学生累积发帖数就达到了2500余条。

三、多元评价,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通识课程,通常是以撰写论文作为考核的方式,而我们的课程则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课程在校内平台上线时,设计了A、B、C三种考核等级,供学生自主选择。三个等级的满分分别为100分、90分和80分。A档考试要求学生把数学与专业相结合,制作与课程相关的微课小视频,重点考查学生查阅文献和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PPT制作水平和视频剪辑能力;B档考试要求学生撰写论文,论文的题目应结合数学文化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侧重于考察学生对课程相关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C档考试为闭卷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简述题的作答,重在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程上线几年来,选A档考试的人数通常会占选课人数的65%以上,说明学生对于开放性试题的接受程度更高。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后,课程团队除了保留原有的A、B两档考试模式以外,还利用平台增设单元测试和随堂测试。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我们计划增加其他考核模式,例如主观题学生互评、小组讨论与展示等,充分利用MOOC平台优势,改革考试模式和评价机制,通过开放性和创造性的考核,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凸显通识课作为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使命。

四、探索尝试,取得一定教学效果

本课程自开课以来,选课人数接近1600人,已有1500余名学生完成考试,其中1400余名学生考试合格。在学生的微课作品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我们制作了优秀作品展示在课程QQ群里。从课程结束后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较高,85%以上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对学习有帮助,84.95%的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评价为满意或非常满意,88.17%的学生对教师的总体评价为满意或非常满意。从课程的难度来看,74.19%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难度适中;从课程的时长来看,73.1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时长合适;在考核的方式和难度方面,73.12%的学生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80.65%的学生认为考核难度适中;总体评价方面,学生对课程评价的分值为4.34分(满分为5分),对教师的评价分值为4.54分(满分为5分)。平时的教学过程也显示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较高,能够在讨论区积极回帖和发帖,同时学生也对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希望能够更好地将数学原理与专业课程结合,把抽象的概念寓于生动有趣的问题中,甚至也有不少学生表示期待能在课程中看到一些数学前沿问题。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数学文化通识课程也应当从这些方面入手,努力达到学科交叉和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注重“以学生为本”,构建立体的知识网络,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对数学通识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养,从而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2]董亚娟.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兼论通识课“经济生活中的数学”[J].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4(1).

[3]项晶菁,李琪.高等工科院校开设数学文化通识课的实践与思考[C]//Education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EEM2011V2):113-117.

[4]赵琪,张久军,姚成贵.大学数学文化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

篇13: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工科院校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没能同样重视审美教育.加强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精神;有助于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提升人格境界;有助于培养个性和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 者:李道先 侯曙芳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系,安徽,合肥,230022 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4 13(6) 分类号:B835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   审美素质   审美教育   美育途径  

相关专题 工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