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加强高校教务管理层素质的途径论文

CruelSummer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CruelSummer”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管窥加强高校教务管理层素质的途径论文(共12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管窥加强高校教务管理层素质的途径论文

管窥加强高校教务管理层素质的途径论文

一、改变偏见,提高教务员的地位

由于只有少数的教务员经历过规范的教育,对大部分的高校来说整个教务管理队伍对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方面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的;在工作上缺乏创造性,仅仅限于机械的重复,这为高校教务员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实,教务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学问。实际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及各院系的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并不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仅要求高度的准确性,还要求高度的时效性。比如每学期的排课、学生的选课、教学评价的反馈、考试的安排等工作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都需要教务员工作起来要耐心细致、处理问题要思路清晰,保证教务工作不出差错、提高工作组织、安排的准确性。所以,要调动教务员的工作积极性,首先要提高教务员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并进一步肯定他们所作的工作,授予其相应的权利,使其从传统的偏见及办公室杂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教学事务的管理。

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务员完成教务管理任务、协调工作关系的基础。教务员的工作枯燥繁琐,长期的教务管理工作常常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有时甚至会无缘无故地对人发火。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容易使他们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缺乏主动性。对此笔者曾有过深刻的体会,面对工作压力时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有问题要多与领导、同事沟通,把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尽量挖掘自己的工作价值,认识与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通过自我心理调整的培养,正确对待各种成绩和挫折,胜不骄败不馁,遇事沉着冷静,保持良好的.心态投身于工作中,积极热情地为教学服务。

三、提高服务意识

教务员在工作中需要接触众多的教师与学生,经常会由于遇到一些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而被师生所误解和责骂。教务员应当在工作当中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教师和学生的不理解,尽量在自己的职能范围之内帮助师生,并及时地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上报给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从而能够及时完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纰漏,及时地修改教学意见,为教务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多一点微笑,让高校教务管理更人性化化,这是教务管理的重点。

四、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理论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很多教务员都是半路出家,由老教务员带进门,虽然进行过岗前培训,绝大多数教务员缺乏对高等教育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及对高等教育规律的了解,教育理论水平跟不上高等教育的发展,致使教务工作还是停留在经验管理的水平上,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教务员在工作之余首先要促进自身修养的提高,要积极学习高等教育、教育法规、现代教育理念、大学生心理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要建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掌握高等教育、现代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实现真正的“内行”管理。

2.加强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现代高校快速发展需要教务管理人员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提出新思路、找出新方法。教务员只有高度重视自我创新意识培养,着力提高自我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才能满足高校教务工作不断发展的要求,才能担当起历史重任,不断提高综合业务能力。教务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与教务管理工作具有的重复性和常规性的特点是不矛盾的。工作中面临新问题时,教务员不能将之束之高阁,或者是推给其他的工作人员,而是尽量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在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务管理水平,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务管理工作。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其知识贮备、思维能力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教务员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例如可以通过去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借鉴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的管理方法,并据本校的实际需求进行改革,为我所用,通过借鉴和改革,得到适合本校的教学管理方法,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另外,要抓好教务管理人员尤其是年青教务员的学历学位的进修,积极地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提升学历层次。

3.提高信息化办公技术水平

目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高校已经引进、开发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为网络化教学的开展建立了良好平台,以实现各教学单位和各行政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实现教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例如学籍管理、网上辅导、网上招生、教学效果评价、选课等也已广泛应用。再如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可以实现异地文档的交付,解决了手工传递时效性差的问题,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性。勿庸质疑,教育信息化对我国高校的教学和管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自动化要求教务员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但是高校教务员并不是专业的计算机人员,所以只需要掌握与其工作关联度较高的数据库知识和基本的网络知识,能够熟练运用Word、Excel等基础的办公软件,能够熟练地应用本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及时地整理、更新和储存教务信息,提高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教务员计算机水平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教务管理队伍现有人员的实际情况及实际水平“因人制宜”地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定期为教务员开展与教学管理相关的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决不能只重培训形式而不重培训效果。

五、建立人性化的绩效评价和人事管理体系

很多高校对教务工作者的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不够完善,教务员的福利待遇基本取决于其身份和职务而不是绩效,因此导致教务员出现“大锅饭”的错误思想,并且滋养出部分教务员的惰性和随意性,从而影响到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对此,学校应针对教学管理的工作岗位建立一个人性化的绩效评价体系,将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绩效和岗位津贴相结合,实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尽可能地为教务员提高福利待遇,以促使教务员队伍稳定,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务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为实现教务员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还可以建立一套与教务系统相应的职称评定机制,鞭策教务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不是仅仅沉浸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置专门的发展基金用于鼓励相应的培训和奖励,为教务员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充分运用多方资源,构建包括教务员聘任制、任期考评制、岗位津贴制等在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逐步缩小与师资队伍在晋职、晋级、津贴等方面的差距。

六、结语

在当前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和教务管理人员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应摒弃传统的简单管理模式,改变思想,通过自学、培训等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篇2:管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论文

1.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相关研究

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大多是在体育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加以界定。由于文化本身是一个十分丰富、复杂的系统,目前,有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以下几种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理解,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认可并较具代表性。

1.1.1“总和式”的广义定义

广义方式的定义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范围最大化,大多是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某某、某某的总和”的方式进行概念界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云学容(2004)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依托下,由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洪教(2008)指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氛围和环境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身体锻炼为手段和各种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在体育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王秀强(2010)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发生在高校范围以内的与体育有关的文化现象,是指以校园为空间,学校师生员工所采取的体育精神、实践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的体育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1.1.2“罗列式”的狭义定义

广义定义虽然涵盖全面,但其最大问题在于操作性不强。因此,在进行具体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时,研究者更倾向确立一个“狭义定义”。例如,邱欣(2007)指出: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高校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精神、体育的价值观念、体育道德、体育行为和体育能力。”

1.1.3群体文化说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群体文化说”也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重视与认同。如王成军(2005)在其研究中的界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人造环境中,按照学校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广大师生员工参与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多种多样的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刘超,顾春先(2010)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界定为“在大学校园环境内所呈现出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现代教育与现代体育交汇的结晶,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在校园空间环境内形成并创造学校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为目标,并不断进行设计和优化组合而形成的以校园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不同体育形态的群体文化。”从以上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研究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总和式”的广义定义、“罗列式”的狭义定义、“群体文化说”,大多数概念界定都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突出了主体的实践活动。总和式的广义定义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可操作性,但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和推崇。这可能是由于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文化”一词指向具有模糊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有200多种,对文化的基本概念难以达成共识,这就导致了文化的下属概念的模糊与混乱。“罗列式”的狭义定义倾向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各种要素中抽取出较抽象的、较具代表性的要素进行罗列,但这并不能完全体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综合各方面因素,笔者更倾向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群体文化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以学生为主要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1.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结构的相关研究

《体育大辞典》中将体育文化结构定义为:组成体育文化的各个层次及其相互联系,其基本结构为价值与观念、规范、技术与教育和物质设施。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更倾向从文化学的角度,借助文化结构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进行分析。其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三层说”,物质、制度、行为、精神文化的“四层说”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认同。“三层说”以高洪教在《奥林匹克精神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的阐述较为全面:从文化学的角度,可以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表层的物质文化层(主要包括校园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场地、体育雕塑、体育服装和体育用品);中层的行为制度文化层(学校的体育传统、规范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竞赛等的规章制度和各类学校体育组织);内层的精神文化层(体育观念、体育思维方式、体育精神和价值观、体育知识等),这三个层次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四层说”:乔立波(2008)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分为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教育与制度文化、高校校园体育行为与规范文化、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四层面。赵钟晖,陈再勇(2010)以希恩(schein)的组织文化的层次及互动模型和Beare,CaldwellandMillikan的学校文化概念模型为理论依据,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的层次结构和要素,分为大学体育文化物质层、大学体育文化行为层、大学体育文化制度层和大学体育文化精神层。许多研究者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基本持相同观点,但对于要素的组合方式略有不同。在“三层说”说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相对来说,“四层说”的划分更加全面和细致,把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各个要素都列在了不同层面上,笔者更倾向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四层说”。不管是“三层说”还是“四层说”,每个层面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这一系统的子系统,各层面之彼此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其中,精神文化层居于主导地位,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物质文化层是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和保障;制度与行为文化层是联系精神与物质的中间层面,对其它两层起到桥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需要在一定的宏观作用下,对每个层面进行建设

1.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的相关研究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互融合后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有其独特的特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性、导向性、健身性、娱乐性、客观性、校园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征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同。如刘林箭的《对现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认识》柏慧敏等人的《论高校体育文化的结构、功能及转型》,马万凤,徐金华等人的《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中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的分析。此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规律性、渗透性、实践性等特征也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高度认同。在众多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只是把校园文化的特征与体育文化的特征简单地叠加在一起,并没有做到两者的融合。本文试着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特征、内在表现特征、社会属性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①外在表现特征:娱乐性与趣味性、群体性与实践性等特征;

②内在属性特征:校园性、教育性、导向性、隐蔽性、层次性等特征;

③社会属性特征:时代性、传承性等特征;其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主要的表现是高校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因此,校园性与教育性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殊性的核心所在。

1.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相关研究

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研究中,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体育学等不同角度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如王平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甄别与探讨》、王秀强的《我国百年名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论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加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以及大学生社会化等方面中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1.5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的相关研究

在探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的相关研究中,较多研究者倾向根据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分别对物质、制度、行为、精神文化等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最为常见。例如,邱欣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何轶的《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白磊的《武汉地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等。近年来,研究者试着从新的角度分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价值取向,提出了较有价值的建设途径。如刘超、顾春先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取向研究》一文中从文化哲学视域、大学精神视野、和谐教育理念的视角分析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应以人为本,以先进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文化创新、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最终实现学校文化建设教育培养人的目的。此外,研究者普遍认识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应从多元化入手,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发展,以先进的体育文化完善高校的管理,突出高校的特色,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全面施行。同时必须要适应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应着眼于全面规划、长远建设;必须要与学校的总体建设相适应。

2已有研究的成果与问题

综观国内学术界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已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研究所持的理论视角较为广泛,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人类学等角度的研究都有涉及。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学术界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所突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大学精神、和谐教育理念的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育人、学生的社会化的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等研究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虽然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①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特征、功能、结构、社会价值、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设途径等问题上,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逐步达成了共识。但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基本问题的探讨,特别是结构、功能、特征、价值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重复劳动太多,内容相似度很高,这使一些研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②在众多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问题的相关研究中,虽然众多研究从各个层面提出建设途径和策略,但很大一部分研究提出的建议过于空泛,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③虽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的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的社会化、和谐校园建设、人文精神等研究已逐渐得到重视,但目前大多研究都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的论述,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

④目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描述与分析,这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最为常见。但从历史的角度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纵向研究相对较少。

⑤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和谐教育理念、高素质人才培养等研究已有所涉及,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其他事物的单方面影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事物的互动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证研究上都相当匮乏。

3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文化校园”的建设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无疑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对其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阶段,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其概念的辨析及特征、功能、表现形式等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上,显然不能满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其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整体发展的需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既然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不能孤立、机械地看待它,而应把它当作一项系统的工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大学长远发展等角度对其进行整体构思与规划。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高素质人才培养、大学精神、教育理念等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证研究上都有待进一步深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事物互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互动指标的探索与互动效应的量化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对示范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行个案实证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取向。此外,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历史的积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它的发展也是随着社会文化、学校文化、体育文化等发展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行更深入地纵向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变迁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篇3: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途径论文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旨在引领本科生建立中国古代文学“史”之脉络,以及对文学经典的感悟力。然而,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高校教师,我发现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正陷入到一个困境中。由于时代久远导致的语言隔阂与文化差异,使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存在一种疏离感,教学效果的不如意又削弱了教师的教学热情。该如何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行改革,重塑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同感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展开论述。

一、古代文学教学困境形成之因

要走出古代文学的教学困境,首先要找到困境形成之因。我以为导致今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重概念而轻作品。教师在课堂上把一个概念讲得头头是道,却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无法在抽象的概念讲述中获得一种具体可感的文学认知。第二,知识碎片化,无法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古代文学课程一般都是按时间分段讲授,教师一般会选取每一阶段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讲解,但却往往忽略了强调不同阶段的作家作品之间的关联,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第三,学生过度依赖教材。不少学生主要的知识来源就是教材,他们往往把教材奉为金科玉律,在考试回答主观题时对教材观点亦步亦趋,甚至在论文写作中也不厌其烦地引用教材中的原话,可见其阅读量之少与知识面之窄。第四,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以期末闭卷考试形式为主,而题目的答案就在教材或教师的课件中。这导致学生普遍在考试前突击,这使得学生无法形成对这门学科的重视。

二、古代文学教学困境破解之途

针对古代文学教学困境形成之因,我以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破解困局。

第一,通过文本阅读辅助概念讲解,必要时辅之以影视手段。例如,在讲解《牡丹亭》的“至情”论时,若只是围绕概念展开,未免枯燥,学生也很难体会《牡丹亭》的动人之处。清代李渔有言:“即汤若士《还魂》一剧,世以配飨元人,宜也。问其精华所在,则以《惊梦》《寻梦》二折对。”[1]《惊梦》《寻梦》为全剧之灵魂,其中又尤以《惊梦》为惊才绝艳。讲授《牡丹亭》,教师一定要带学生仔细品味《惊梦》情思之缠绵与辞藻之华美。文本的鉴赏固然重要,但古代戏曲更是一种视听艺术而非案头文学,故可播放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选段,那么杜丽娘的形象就不仅仅是游走于概念中,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华辞丽藻上,而是切实地在学生眼前跃动,故而极大地加深学生对“至情”观的理解。

第二,教师要有意识地勾勒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关联。古代文学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阶段各有不同的文学思潮、创作诉求以及面目各异的作家群体,只有把握其内在联系,才能引领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比如讲到清词的时候,依照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和最新采用的“马工程”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下)》,主要就是以流派为线索展开讲授,即按照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顺序并兼顾纳兰性德此类名家进行授课。这当然是科学而不失便捷的讲授方法,但是清词号称“中兴”,是宋词之后词史的另一座高峰,那么前一座高峰对它产生了何种影响呢?这就不能不提贯串清代词史的一大线索———不同流派间的南北宋词之争,只有注意到此,才能使学生对清代词史乃至中国词史的发展形成高屋建瓴的认知。

第三,教师应通过“三步走”策略破除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比如在讲授《红楼梦》之前,提前让学生阅读原著,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写出自己对林黛玉性格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林黛玉在贾府仰人鼻息却自由果敢地活出了真性情,并以反封建礼教的姿态去追求爱情。不能不说这是对林黛玉的一大误读,而这种误读在于他们过于迷信教材而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教材不是不可信,但不可尽信,一来教材不会对某观点深入展开,二来教材有时并不能及时反映学界的最新研究动态。我以问题启发的方式带领学生细读原著选段,学生恍然发现黛玉在贾府中是与宝玉并肩的宠儿,她的'自由率性很大程度上是由贾母的宠溺所致。黛玉虽个性张扬,但并未从根本上背离闺范,所以反礼教是无从谈起的。但即便如此,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这些与教材不太一致的观点,于是我提供课后阅读书目以开拓学生知识面。以此看来,教师破除学生对教材的依赖主要可通过三步走策略:文本细读———启发式提问———布置课后阅读任务。第四,改革现有考核方式。古代文学史作为一门核心课程,期末考试环节在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中还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平时的课堂表现与课程作业也至关重要。除了考查学生与教师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外,还要考查学生是否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课程作业一般以小论文或读书报告的形式呈现。此外,期末考试的题目设置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首先,要改变重概念轻作品的教学模式,考题设置中客观题必须加强对经典篇目的考查比重。其次,主观题的设置应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而非设置能直接从教材上找到答案的题目。

三、结语

张世英先生曾划分过人生的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2]。若以这种境界论审视古代文学教学,不难发现,今天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的只是求知境界,而且不少学生都是被动甚至被迫进入,遑论触及文学化育人心、审美升华的境界。这种困境并非不可突破,教师可通过教学策略的改变与考核方式的改革,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动力进行知识层次的提升,进而从求知境界进入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真正走出古代文学的教学困境。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5.

[2]张世英.张世英讲演录[M].长春:长春出版社,:112.

篇4:管窥高校行政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管窥高校行政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不到位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运转的保证,是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员的素质高低、业务能力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和高校的未来发展。但是目前很多高校不重视行政人员的能力水平和培训,认为行政工作就是一些日常的接待、处理一些事务性的日常工作,认为谁都可以做好这项工作,因此在人员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个人的性格、爱好和特长等因素。还有一些高校的行政人员是有专职教师兼任的,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行政基础知识很不吻合,他们的行政基础知识几乎为零,缺乏行政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势必会影响高校的行政管理及服务水平。针对以上这种现象,从事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显得很重要,但是现在很多高校对行政管理的重视不够,很少有专门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即使有这种培训,参与培训人员也很少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很多都只是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参加的行政管理人员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这也会阻碍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

二、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缺乏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目前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考评一直是个问题,因为不同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且现在高校的很多考核都是由上而下进行的,都是有部门领导,二级学院领导对自己部门或者学院的职工进行考核,这会存在一定的主观人情因素。在频度上,很多学校对行政人员的考核都是一学期一次或者一年一次,由于时间跨度比较大,单凭行政人员自己写的一篇总结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而且同样是行政人员之间,文笔好的同事可能会把自己的工作总结的漂亮一点,而文笔不好的同事可能就逊色很多,这也不能很好的体现他们所做的工作。

三、高校行政管理建设的措施

1.革新管理理念

随着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越来越日常化,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从这方面来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应用和覆盖率的越来越普遍和普及,更是给我们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行政管理工作改革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提高我们行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外行政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不同于物的管理,它是一个活的过程。所以我们也应该不断的革新理念,运用发展和创新的理念来开展工作,特别要抓牢“80后”年轻教师和“90后”学生这两个特殊群体,利用他们的优点和特点,来开展工作,这样就能给我们本有点平淡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新的乐趣和创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锻炼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专业教师因为专业性比较强,社会各界针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比较多,但是针对行政人员的培训相对较少,一般在刚入职的时候会有培训。但是入职以后,行政人员都忙于繁重的日常事务,培训进修就很少了。即使有也只是走走过场,很多人培训期间还要处理很多的日常事务,培训就会被不断的电话打扰,根本不能安心学到系统的知识和本领,培训也会变得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所以培训应该站在行政管理人员的角度,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利于他们系统的掌握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技能,并在以后运用到日常工作当中来,提高工作效率。从整体来讲,应该继续完善系统的管理培训体系。培养行政工作人员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工作中树立职权、责任、服务三位一体的'理念。在岗培训要强调终身化,不同水平的管理人员都要有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为不同水平的管理人员制定出不同的培训计划,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为全校师生做更好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3.建立过程评估体系,形成对管理人员的奖励机制

行政管理工作的运行是一个过程,所以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过程性的工作,就像上面所提到的,很多都是良心活,很难从结果当中体现出工作过程的好坏。所以我认为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评估应该提倡注重过程评估。对于考核评价人员的选定,在主管部门领导占大部分比重的情况下,也应该适当考虑课室内人员和同行从专业的角度来对行政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作一个评价;上面说了行政管理其实也是一个服务的过程,那么除了领导同事外,我们也应该适当考虑纳入老师、学生等被服务对象的评议,通过这几方面的综合考虑,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有效结合,客观的做出考核评价。纵观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日常事务和学校整体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和坚实依靠,离开了行政管理部门,整个学校的千头万绪的工作将无法很好的运行和开展,所以一定要重视行政管理工作和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运行,只有重视行政管理,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为学校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5:高校教务管理服务现状论文

高校教务管理服务现状论文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作为高等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与基础,教务管理是整个教学体系正常运作的核心枢纽;同时,它也是落实教学目标,全面培养美、体、智、德人才的保障,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工作稳步、持续、健康运行的保障。本文结合我国高校教务管理,对高校教务管理服务现状以及服务理念培养途径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字:教务管理;服务理念;应用

高校教务管理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到现在,高等院校管理体系域体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管理程序、制度以及组织方法。但是,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性理念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务管理中,服务水平、态度、质量作为广大师生最为关心的话题,怎样提高教务人员服务水平,树立正确的认识观,提高教务管理工作质量、效率与服务意识,对实现教务管理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这一系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必须从根本上做好管理创新,积极协调资源,鼓励实践创新。

一、高校教务管理服务现状

(一)服务模式落后

从目前的高校服务管理模式来看,仍然偏重于行政管理,大部分教务管理仍然以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由于过分强调规范化程序,让很多教学工作不能真正发挥出发展潜能与创新性才能;由于在管理中缺乏机敏的评价与管理制度,让教学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不能切实得到解决,进而让被管理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出现人际关系失调。

(二)教务信息化与服务模式存在矛盾

在教务管理系统普遍应用的过程中,虽然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杂程序,但是教务管理信息化也制约了服务性理念的提升。不管是在信息能力,还是在专业知识方面,都阻碍了教务管理服务水平和信息化发展。由于教务人员不能及时将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让信息精确性与服务质量大受影响。

(三)缺乏先进的教务理念

随着信息网络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务管理越来越技术化、精细化、综合化。在现代化教务管理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时也制约着教务工作的进行。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单纯依靠现代化办公软件根本不可能满足教务管理需求,从而让其缺乏人性化管理;或者对现代化办公过于依赖,从而失去了创新思维,在很多方面不能及时协调与沟通,都会制约现代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

(四)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高校教务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为了保障服务质量与效率,必须以高素质、稳定的管理队伍为支撑。但是,从实际的管理队伍来看,很多高校对于管理队伍重视力度仍然不够,由于没有及时进行上岗培训与后期教育,让教务管理人员的建设过程明显存在缺陷,很多管理人员在应对教务服务性工作时依然表现出呆板、被动的现象,这样不仅会让服务质量打上折扣,还会影响学校发展。

二、高校教务管理服务性理念培养途径

(一)开拓创新意识与能力

为了让服务观念适合时代发展,教务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基础工作,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保障教学规划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同时也是服务培育的关键;所以在教务管理中,必须努力提高服务意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我们必须将被动服务转换成主动服务的过程,它不仅是观念的转变,同时也是工作方法的革新。如果主动服务能够实现,就能良好的提高思想素养、自身规划以及业务水平,从而降低工作误差,保障工作效率。

在这过程中,主动服务就是深入第一线教学工作,对研究室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与调查,通过积极反映相关意见,在观念上及时得到改变。通过深化教学工作、体系与专业建设过程,让教务管理进入第一线工作区域,掌握相关信息,更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深化服务内涵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承担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整个教学发展的推动者。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协调能力。在教务管理中,我们不能将其作为简单的行政管理,而是学术与行政的.双重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广泛应用心理、系统、管理、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另外,除了普通的事物外,管理人员还必须以教学工作为重心,用科学的管理进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保障各个专业领域的平衡。

从协调能力来看,高校教务管理是一项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只有正确协调教学工作中的财力、物力、人力,才能优化教学配置,得到更多的收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同时,保障各个工作顺利实施。

(三)强化服务师生的教务制度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为了强化高校教务管理的服务性理念,必须结合时代需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这过程中,教务管理不是没有组织的乱发展,而是应该以教务管理为核心,在教务管理规范化的同时,从根本上保障教学管理监控制度。例如: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对教学过程、经费、质量、计划、建设与考核制度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就能让日常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为了创新教务体系,展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完善激励制度;在尊重个人价值的同时,增强对管理人员的关注,并且将教务管理人员纳入师资建设中。在制定管理人员工作范畴与职责时,必须赋予对应的时间权限,让管理人员向对应的方向发展。为了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除了要培养管理人员的整治素养外,还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心理、业务素质;通过拓展信息化渠道,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交流能力。

结束语:

教学管理作为高校教务工作的重心,教务管理一直以服务、服从为依据,保障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服务现状,结合各大高校发展状况,不断培养和提高服务策略,强化服务意识,为学校提供更高效率、质量的管理性服务。也只有在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上下工夫,才能保障管理水平,让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篇6:高校教务管理科学化探析论文

1.教务管理科学化

教务管理负责的是跟教学有关的一切事务,主要包括学生学籍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课程的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课表的编排与制定、教材的建设和管理、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等等。高效的教务管理能保证学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推动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社会迅猛发展,对高校的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教务管理迫切需要科学化。所谓科学化即教务管理要从职责出发,按照现代化的要求,改变种种不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方式、手段、内容,以提高教学管理的实施效果。

2.教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课程设置陈旧、单一

制定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相关教材是教务管理的主要工作,也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教务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教学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在社会形势、学科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课程设计、安排也应相应地做出调整。然而从目前看,我国有些高校的课程设置数十年如一日,沿袭以往的方式,未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比如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要求其具有牢固的专业基础外,还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学校的教学内容上并未体现这些要求,仍是以知识点的记忆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安排整体上未跟得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计划几年不调整,课程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

2.2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

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估体系,以保证本校的教学水平,比如检查教师的教案、试卷、学生作业、随机听课等。但这些评估方式侧重的是上对下的书面检查为主,忽视了两点。一是学生、用人单位、教师的意见反馈,而这三者中,师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用人单位是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检验者,因此对教学评估应最具有发言权。目前我国高校教务部门的教学评估基本忽视了这三者,而以自身为主的行政检查式评估为主。二是忽视了动态的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也是直接展示教学水平的集中时间。相应的教学过程应是教务管理评价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这部分工作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动用到较多的人力,因此很多高校基本将这部分忽略了,教学评价重在书面形式的完整。这种行政式教学评价方式容易导致评价流于形式,教师疲于应付,起不到评价对教学质量控制所应有的作用。

2.3教学资源共享水平不高

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了发展趋势,各所高校纷纷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网上选课系统、查分系统、登记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然而由于教务管理包含多个子系统,有些学校由于经费的'关系,在搭建信息化平台时采用的是独立的、分解的系统软件,并未统一设置或者联网,缺乏统一的大平台,无法共享信息,因此导致整个管理平台很繁杂,子目录众多,甚至重复建设,重复工作。   3.推进教务管理科学化措施

3.1成立专业化教务管理队伍

高校教务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其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其工作内容不是简单地排课、管理学籍、登记学分,而是朝着信息化、内涵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教务管理需要用科学理念做指导,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推动本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相应地要有专业化的管理组织作为保证。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组织,如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教学管理组织,为教务管理工作提供专业化的建议。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组织完全可借助本校已有的师资力量,在不增加人员数量的情况下充实教务管理队伍。

3.2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教务管理部门负有审核教学单位提供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内容设置方面的职责。审核并非简单地“同意”,而是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考察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能力要求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训练的同时努力扩大其知识面,比如在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打破学科间的界限,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视角。其次要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将教师在台上讲授,学生记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教学方式改变为师生互动,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加以引导的学习方式。再次,改变理论与实践课课程的分配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将课外实践课、活动课纳入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其成为与课堂教学并列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动手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设置。

3.3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一方面在高校扩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外界对大学教育质量有所怀疑的情形下,高校教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工作。另一方面教育部正式开展了五年一期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评估的主要内容即是教学。内外的压力都要求教务管理部门改变以往只重视计划、安排,不重视教学质量控制或者将评估体系停留在简单的书面检查上,要切实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具体方式包括依托师资力量,成立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委员会,成员由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兼任,共同研究制定可行的评价体系。其次通过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督导制、教务处长接待日等制度及时收集各方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再次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这种监管不是以“警察抓小偷”的方式进行,而是要以人本的方式及时地发现,向教师反馈教学中的问题,以推动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发展,提升教学水平。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务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并非简单地行政工作。高校应改革教务管理工作中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象,推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唯有如此,才能积极地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和课程建设力度,在科学化教学管理中提高本校的综合竞争力。

篇7: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途径论文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途径论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以及江苏大学生等11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南京省11所高校师生、领导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来了解南京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为了确保研究结果具有可信度,利用电话访谈的方式从高校体育部负责人处获取“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涉及到的资源配置情况,最后利用EXCEL和SPSS13.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设置情况

教育部为了确保各大高校可以更好的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要求高校要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的方式来作为硬性条件,同时也要作为教育部门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通过表1锁门可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11所高校中,仅南京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以及中国药科大学等7所高校设置了领导小组,占54.5%.另外45.5%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发展进行指导,就总体形势来说南京省各高校予以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足够重视.

2.2高校体育师资力量情况

根据表2数据可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11所高校中共有76名教师的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15.2%,近164名教师的任教年限达到了11~,仅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32.8%,13名教师的任教年限达到了以上,仅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2.6%.这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南京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这一特征,对南京省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带来了很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然而,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近50%的体育教师的工作年限都没有达到,并且这一部分教师的体育教育经验、专业水平方面良莠不齐,会对南京省高校全面施行“阳光体育运动”产生过大的影响和限制.

2.3学生参与状况

南京省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以三大球、自行车以及慢跑等有氧运动作为主要运动项目,并且在接受调查的1000名大学生中有784人参与了有氧运动项目,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78.4%.另外有少数高校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开展了无氧运动项目,例如,短跑、跳高以及拔河等,占本次调查综述的21.6%.南京省高校大学生喜爱参与健美操、跆拳道以及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主要是这些体育运动具有良好的娱乐性,大学生在运动健身过程中可以享受到快乐,部分高校开展的无氧运动具有运动强度大、耐力要求高等特点,并且学生在开展这类体育运动时容易产生乏味的心理状况,尤其是一些身体健康水平较差的学生不会选择无氧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当前南京省各高校在贯彻教育部门精神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依旧存在大学生选择比例不均、甚至是失调等问题.

2.4学生参与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动机主要来源于人的精神、物质需求,而行为是满足人需求的重要过程,人的欲望驱动其从事某些行为,以便于其可以获取物质满足或者精神满足.南京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大学生外在的操作程序和步骤是由内隐思维驱动的,而且体育运动自身的需要引起大学生行为趋向,通过研究可以证明大学生是否对“阳光体育运动”感兴趣.从表4可以发现,接受调查的南京省1000名高校大学生中,468人次选择了增强体质是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动机,占本次调查研究总人次的24.2%,400人次选择了应付体育课考试作为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动机,占10.7%,同时还有258人次表示主要参与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师下达的体育学习任务,占本次调查总人次的13.3%.通过对这一结果的分析可以明确认识到,南京省高校大学生没有予以“阳光体育运动”内涵、作用足够的认识与了解,或者是将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大学生受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学习任务,很多大学生都走入了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是体育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因此,南京省各高校在发展中要深入认识到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没有准确认识、了解这一问题,已成为限制南京省各大高校进一步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问题之一.

2.5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

南京省各高校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等级、师资力量、地理位置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等因素影响,使一部分高校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采用了体育课或体育课外活动的形式,还有一部分高校为了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将其设置为俱乐部形式,另外一部分高校采用早操或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其中30%的大学生表示本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为体育课,22.3%大学生表示本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为早操或课间操,20.9%的.大学生表示本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以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教师主导、教师监督以及教师教学管理是主要组织形式,大学生在该种环境下很难培养出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意识,还有一些高校定期举办校运动会、冬季阳光长跑以及体育节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

3南京省高校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途径探索

3.1高校领导予以“阳光体育运动”高度重视

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高效的领导人员没有予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足够重视,或者是领导人员根本没有意识到“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对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因此,建议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或者是以硬性文件的方式来引导高校领导人予以该项工作足够重视,消除高校行政力量对“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产生的影响与限制.再者,建议高校领导者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身践行的原则,通过实际行动来引领大学生去认识、去了解、去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并要在国家相关教育文件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标的将该项工作落实下去,确保高校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取得既定效果.

3.2完善高校大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建设

高校领导人员通过以身践行的姿态势必会在短期内引起本校大学生的参与热潮,高校能否利用这一机遇来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决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取得更高的成果,避免大学生参与热情下降后失去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建议高校结合国内外体育教育先进成果来完善大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例如,学校每学期对大学生进行一次体质达标测试,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期评优评先中.高效管理工作中要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要求来建立匹配的规章制度体系,结合高校专业特点、学生素质特点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利用多种途径来消除大学生客观因素对其参与性和积极性的影响,使每一个大学生在受高等教育阶段都能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这也是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3.3教育部门要加大各大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现阶段南京省各高校除“211”高校外都面临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民办独立院校、高职院校等,学校很难拥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体育教学物质基础建设,无法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难以引发其兴趣,因此,建议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要针对这一问题来适当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力度,帮助高校建立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等基础体育设施.再者,高校在体育器材设施建设中要以《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作为主要依据,如果教育资金过于紧张则可以适当的采购一些低成本体育器材设施,避免体育教育资源的匮乏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最后,高校在面对教育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社会服务供给力度,通过与省内外一些大型企业来达成合作协议,利用社会资本来建设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和完善的体育教育设施.

3.4利用大众媒体动员全社会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现阶段社会各领域并没有深入认识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共同的义务,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体现在其需要支撑体育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通过大众媒体等众多平台来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和作用,使更多社会居民都能深入认识到高校开展该项活动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在社会上为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再者,充分利用大众媒体来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帮助每一名学生家长都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彻底改变一些学生家长传统固化的思维模式,让家长可以更好的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

4结语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多个角度探析了南京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结合部分高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推动南京省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可以达成党中央、国务院下达的教育目标.

篇8: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初探论文

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初探论文

[摘要]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建设具有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校,必须突显核心竞争力的规划、培育、提升与创新。强化特色是高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高校应该深入研究传统教育思想与制度,加强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善于向世界一流高校、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优秀企业学习,注重高校组织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和强化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特色;校史研究与教育;高校组织文化

一、核心竞争力与高校特色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指出,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s)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1]。根据资源基础模型理论的观点,任何组织都是资源与能力的独特组合,这些资源和能力是组织战略的基础,也是效益的重要来源。并非所有的资源和能力都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只有当这种资源和能力是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竞争优势,并成为推动组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迅速为国际高等教育界所接受。理查德・萨尔德认为:“战略规划的目的是要使学校处于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3],就是强调高校要通过选择制定与实施战略规划,形成战略优势或核心竞争力。台湾学者也就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提出了“熊猫理论”,即“希望每所大学透过长期的经营与努力,“都有几只像国宝级的熊猫(特色),而不是一群毫无特色的猫”[4]。近来,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内一些高校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所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有机整合和整体和谐所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高校的特色则是一所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由历史沉淀积累起来的、竞争对手能够模仿却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它所折射出来的是以校风、学风等元素所构成的学校精神,以教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元素所构成的行为方式,以建筑、设施、校园文化等元素所构成的校园环境。“特色就是竞争力,没有特色终究会被淘汰”[5]。强化和发挥特色,有利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规划、培育、提升与创新,以各种竞争优势为国家和所在区域做出贡献,以贡献获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著名高校的发展历程表明,注重特色是办学成功的秘诀之一,学校的'发展历程有长有短,但是大都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学术传统与核心价值。如普林斯顿大学这所具有250多年历史的名校,至今没有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但是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美国大学综合排行榜上却超过哈佛与耶鲁,位居第一。究其原因,注重形成与强化学校的特色,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不盲目求大求全,正是普林斯顿成功的秘诀。正如美国前总统、普林斯顿前校长伍德罗・威尔逊所说的,“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6]。

二、我国高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制度.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大学的变革必须以固有的传统为基础”[7]。重视教育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影响深远的大学之道。美国华盛顿公教大学校长麦可梅在所著《教育学史》一书中曾指出:“中国在教育学史之所以名列前茅,是由于它的教育系统既属古老,又显独特。中国的教育,在世界史乘之中,不但显得重要,而且关系重大,它一方面直接影响到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民,另一方面它也独具特有的风格”[8],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西方教育学的观点看待中国高等教育。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有不同的传统。中国的高校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机构大家庭中的一员,又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文化背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蓬勃发展的现实显示,中国的高校发展前进之日,正是承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大胆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经验之时。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承扬民族文化的主要机构,必须深入研究传统教育思想与制度,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形成适应21世纪中国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2.加强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提炼办学的成功经验与特色

注重校史教育,培养师生员工对母校精神与理念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中外高校提炼与巩固学校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一项重要措施。遍观中外名校,无不珍视自己的传统,无不注重校史的研究与教育,藉以提炼办学的成功经验与特色。登陆国外名校的网页,校史介绍总是最精彩又最精心制作的部分。近年在我国高校流行的“校庆热”、“校园老照片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校史的日益重视。注重校史研究,其实就是对学校传统与精神的珍视,就是对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承扬。加强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是特色兴校的重要环节,只要将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落到实处,以学校的办学特色、优秀传统、核心价值与主体精神培育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就有利于巩固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善于向世界一流高校、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优秀企业学习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各组织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组织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形成良性的互动,将促进各种组织自身的发展。我国高校在强化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应该学习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学习社会其他组织尤其是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学习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善于学习社会其他组织尤其是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则是中国高校管理者亟待加强的管理技能。

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者更注重学习来自企业界的先进管理理念。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教授认为,高校的组建方式与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高校的管理在很多方面类似于企业[9]。例如,许多跨国公司要创造世界知名品牌,创造一流产品,就要注重企业文化和企业特色。在这个意义上,办学校与办企业有相通之处。又如企业内部的“无边界”理念,强调为了追求生产与管理的更高绩效,可以进行部门重组与整合,这与高校的学科交叉融合有相通之处。再如诞生于企业管理思想中的“学习型组织”理念,主张通过创造性学习使组织不断进行自我更 新以适应环境变化,这对于高校这一教育文化机构的教学、学术研究与日常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4.注重组织文化建设,为强化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营造精神氛围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学会对外适应环境、对内实现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方式,这一方式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并将作为理解、思考和感觉事物的正确方式被传授给新成员”[10]。独特而有价值的组织文化是一种难以模仿的能力,是展示组织特色的重要途径,是评判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高校组织文化可以视为解决高校内部一体化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对具有象征性的行为或活动予以认同,形成共识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共享价值,进而作为全体成员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范式,足以影响学校外在效能的一种内在表现。其特征是以大学精神为核心,以学术伦理为标竿,以校园文化为主体,以社会文化为依托,通过对外部社会的辐射与共融,履行发展先进文化的职责。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的历程,不难发现,许多著名高校的创始人或领导人都注重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注重以校风、学风、教风为主体的学校精神的养成,他们通过在不同方向上的宝贵探索,丰富了我国现代高校组织文化,使我国高校在传统文化与教育制度式微、新的民族文化与教育制度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丧失个性,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同时使所服务的学校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

但是,许多在高校工作的学术界人士相信他们自己对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潜力和限度,比对任何一般的宗旨了解得更多[11],他们才是对高等教育最有发言权和对知识最有解释权的人。在这种文化形态影响下,形成了由某一些具有绝对影响力及发言权的人采用不适合教育及科学技术发展、脱离社会现实的传统经验进行判断的现象,他们不仅在教学上表现为专业与课程设置陈旧、教材老化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及对时代的适应,同时还在科研上表现为只为自身兴趣所致,研究成果不能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12]。如果高校及其成员仍然为旧的文化形态所束缚,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势必会影响高校自身的战略性思维,成为高校管理效益实现和自身发展的障碍,因此高校的战略决策者应该引导学校建构一种有利于强化学校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组织文化。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组织文化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在领导因素中,文化因素比技术的、人事的和经验的因素更为重要。注重高校组织文化建设,营造精神氛围,对于强化学校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

篇9: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途径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途径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现代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人才的培养要依赖教师的教育工作,因此,教师的队伍建设就成为一个研究对象,依目前的情形来看,高校中对教师的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和教师自身的修养和能力都有待加强。下面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学术交流;创新能力;职业道德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学科,由此看来,对高校中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就极为重要。高校中的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升,有利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还有利于进行科学研究,所以,体育教师的责任艰巨,如何建设一个具有高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师的团体,值得深思和研究。

1.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面

1.1思想

对个人而言,思想是行事和说话的坐标和向导,对高校教师而言,首先要坚守教学育人的根本准则,培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循序善诱、诲人不倦,并且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摒弃个人主义。高校教师的思想境界高,近朱者赤,大学生也容易耳濡目染,如沐春风,受到积极的思想熏陶,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乐观豁达、有进取心、政治素养高的个性。

1.2道德

一个普通教师的合格标准是道德素质,一个高校教师更该达到这个要求。中国文化传承至今,名垂青史、耳熟能详的孔孟,还有近代家喻户晓的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吴玉章等,作为教育界中的典范,都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道德素质的缺陷是不能弥补的,一个不具备道德素质的人也不可能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所以,提升高校教师的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1.3能力

古人早就意识到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关键,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要传授、教育道德观念,教授学业、技能,解答困顿、迷惑,没有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很难做到以上这些。且现在技术的发展迅速,各种现象日新月异,要保持和时代接轨,教师必须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将最有用最符合时代进展的知识教给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理论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和各方面技能,都是尤为重要的。

1.4职业素质

我们常讲,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而老师是花园里的花匠,花匠对花朵向来关爱有加,悉心栽培,教师也是如此,对学生的栽培也需要耐心和爱心。所以,一个高校教师的基本的职业素质是要仁爱,以豁达的胸怀容纳千万的`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2.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教师的队伍结构混乱

自从高校扩招后,高校的教师团队也发生了变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教师人数增加、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学缘结构向好的方向不断改进,基本能跟上万象更新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脚步。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是不停息的,所以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一,虽然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得到了改善,但是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人数还是过少,整体学历水平需要提高;其二,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现象屡禁不止,学缘结构有待改善;其三,教师队伍的普遍年龄在不断向着年轻发展,这使整个团队充满活力的同时,也给教学质量方面、教师团体管理方面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教师聘用和流动机制缺陷

高校教师的人数日益增加,高校招聘的教师来源也各种各样,虽然高校能招揽各方面的人才,但是教师的人事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高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招聘高校的毕业生,二是在其他学校或者单位中转调教师;三是引进外教,壮大师资力量。但是因为教师的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在不同的地方,各个高校中教师的调转比较混乱,相互的逐鹿也不够良性。调整对教师的人才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应对高校之间的人员流动的幅度,才能接受高校的用人以治事的行动准则、办事规程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挑战。

2.3教师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高校教师团队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有加强,但还是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如今我国大力建设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注重对人才的培育,这样的时代背景给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加大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就急需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高校的任务还是光荣而艰巨的。要跟上国家的政策,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就需要教师积极配合,提高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性的教育。高校必须响应时代的号召,迅速的打造一个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奠定基础,准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一份力量。在中国的高校中,教师大多致力于应用研究,具有创新性质的研究和自主创造方面的就很少。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还只是留在学历的高低、知识的深浅和富饶的文化背景,开发多方面的能力这个层面,但是却忽视了教师的创新能力。

2.4师德建设需要不断加强

在高校中,还存在这一个现象,就是有些教师没有教师应该有的职业道德,没有自控力,为了一己之力就做出一些伤风害俗的事情,虽然这知识少数,但却是害群之马,使整个教育界的风气受到污染,形成恶性效应,对于这类现象要严肃处理,并加强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此外,受到这种现象的渲染,在多数教师身上的品性被削弱,其一,教师缺乏对工作的热情,不能认真教书育人,完全一副“混日子”的模样;其二,教师只是做好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其三,教师不能做到表率作用,自己的行为举止都不加重视。

2.5教师的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有待增强

在国际上,高校之间的交流渐频繁起来,所以,高校的教师也应追逐时代前进的脚步,相应地提升自己在国际间交流的能力,以便使中外高校的教育水平都有所提高。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高等教育的交流因此也有了新的进展,各个国家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交流,不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与日俱增,高等教育的前景光明,发展脚步也活跃了起来。高等教育在各国之间的交流的频繁对各方面都有着积极影响,不仅将国家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的鸿沟填补得越来越小,还让各国不同的文化彼此了解,增进了民族情谊,最直接的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国之间高校的交流国际化,需要大批的教师为此奉献一份力量,这无疑给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提出了挑战。

3.未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探讨

3.1改良教师团队的结构,整体提高教师修养

为了实现教师团队学历整体提升的目标,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多招纳高学历的人才,留在教师这个职位上;其二,加大力度培养在职的教师继续学习,争取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对于教师团队的学缘构成的改进,首先要减少本校学生留校人数,多在社会上招揽人才,扩大人才的来源渠道;其次多创造一些海外学习机会,或者去其他高校考察的机会,让留在本高校的教师丰富阅历,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有更很高更远的学术境界;然后,在其他高校调入人才,减少企业单位人员的流动。其中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一、聘用教师和培育教师时,要全方位考虑,不仅要考虑学历,还要重视教师的能力;二、“近亲繁殖”现象有利也有弊,它会阻碍高校合作交流,阻碍人才的成长和学术的进步,但却不该因噎废食,完全禁止本校学生留校,只有适度调整,才能让本校的传统源远流长下去。

3.2改革完善高校内的人事制度

在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上,改善聘用合同制,遵守基本的准则,根据需求设定岗位,在社会上公开招贤纳士,选择各方面皆优的人才录取,合理安排教师队伍,打破人员身份的隔绝层,在需要的岗位上聘用教师,保证教师团队内部人员的流动有序、拥有共享资源并且稳步发展,保证教师的人事管理制度有生气,教师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离职、转调,可以晋升,也可以加薪。学校的用人制度要灵活,可将终身制和合同聘任制结合起来执行,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岗位,可以长期聘用也可以短期聘用,以个人的进步推动整个集体的进步,以此实现对教师团队的整体开发的目标。在分配制度上,严格按原则办事,根据岗位的职能确定薪酬,岗位变动薪酬也随之变动,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制定薪酬的多少,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注重教师的业绩和奉献。根据教师的不同岗位分别管理,并实行评优制度,对其进行考核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教师岗位的不同、职能的不同等等。

3.3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现在教师团队中青年人和中年人居多,因此应该着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育工作。将提高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能力作为核心,重点培养其教学的能力,丰富教师的实践经历,增加海外交流的机会,鼓舞继续学习,将现代化的教书育人体系打造得更完善。学校要对教师的培养工作下一定的成本,积极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起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此外,一定要完善对教师的奖惩机制,实施鼓励措施,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培养要重视起来,让教师自主地去学习。

3.4重视培训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规范学术问题

学校要重视教师道德修养的培育,多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训,让教师的法制意识、职业道德观念和教育理念有有所提升,以此散播教师对全国的思想上的影响。提倡科学、端正风气,杜绝因私废公、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贪图一时的利益,提倡埋头苦干、实事求是、不务空名。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之相辅相成的还要改革完善教师的管理机制和奖惩措施,完备对教师的考核体系,加强社会对学校的监督,对违反师德的行为不留情面,严厉打击。

3.5支持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丰富教师阅历

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国际上,高校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教师对外交水平提高,给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契机,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鸿沟逐渐填补,各高校的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随着提高,教师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增长。为了将这一良好局面继续持续下去,应该大力支持高校间的国际交流,并鼓励教师参加国际上的学术会议。

参考文献:

[1]常彦君.新时期高校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1).

[2]马浩鹏.新时期如何推进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7).

[3]姚绩伟;汪君民;赵志明;曾梦娟;刘彬华.基于学生体育权利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05).

[4]赵静.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流的缺失与建构[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

[5]彭小伟,杨国庆.对当前体育教学方法范畴的重析与再认[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04).

[6]杨钰.关于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篇10: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加强途径论文

世界卫生组织中对健康的定义为:不仅是身体处于一种完满状态,在精神上也应如此。这种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主要指的就是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下是“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加强途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高校加强心理学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各国纷纷制定出各种教育改革措施,不仅要求其能够培养出综合性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求其培养的人才能够世界通用,能够符合新时期的社会需求,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敢于竞争,善于合作,这些品质都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减少,致使人们普遍感到较大的生活压力,容易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身体和心理还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当面对社会各方面压力时,将会影响到其三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十分必要。

2.有利于开展学生工作

加强心理学教育力度,有利于开展学生工作,从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目前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员十分短缺,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问题普遍由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替代。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利用工作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大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的就业、恋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开解,另一方面还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高校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学作为高校中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我国各大高校中普遍开展。虽然发展势头在不断上升,但由于我国对此学科的涉及较晚,因此,在教学经验、整体教学水平方面都略显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心理学教育的认识不同

高校中开展的心理学课程主要包括心理教学、心理监测以及心理咨询等内容。目前,我国各高校中存在对心理学教育认识程度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在心理监测和咨询方面,由于是在课后进行,因此对其的重视程度较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单纯的偏向于对基础知识和就业问题的教育,而忽视了成功案例的应用以及心理学教育。还有部分高校为了应对检查而开设了心理学课程,但其本质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将心理学的精髓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学生当中,使心理学课程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2.教学方式落后守旧

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在教学中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进行心理学教学时,只是单纯的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讲授的心理学内容更新缓慢,且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说教式教学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能够实现与教师的交流互动。此外,部分学校没有充分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将其设置成选修学科,要求教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得相应学分即可,因此,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对此学科的重视程度较差,教学效果必然不够明显。

3.部分学生对心理学具有抵触情绪

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等各不相同,因此,在对心理学的感性认识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别。部分学生自身存在一种心理暗示,认为只有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才应该学习心理学。虽然部分学校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并且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等,但是很少有学生原意主动进行学习和咨询。此外,部分学生对心理学具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害怕被同学歧视,不能够直面自己的心理问题,这将不利于心理学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使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良好的预防和解决。

三、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的途径分析

目前,各大高校中已经陆续的开展了心理学教育课程,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遇到较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应从不同角度进行解决,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深刻清楚的认识到心理学教育的意义。高校要想有效加强心理学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学生的需求,提升心理学教育的实效性

心理学教育应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评价标准,看其是否能蚨源笱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规律相符合,并且注重大学生的生活、情感以及工作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心理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实用性,能够让学生通过系统的教育,学到更多心理学知识,并且能够对心理学的原理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行自我减压、自我调节,从而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此外,学校还应针对学生的心理情况建立健康档案,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了解。

2.促进教师的教学形式

部分高校中仍然延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心理学教育,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落后的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应加强对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出发,尊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课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都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应转变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入案例分析、录像、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到课堂中,实现多元化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将学生带离课堂,到校外进行心理学课程的讲解,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活动,使学生能够贴近社会,进而了解社会。

3.加强心理学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开展的心理学教育中存在专业教师人才严重缺失的问题,对此,高校一方面应加大经费的投入,聘请众多接受过专业心理学训练以及拥有较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投入到心理学教育当中,从而保障学校心理学教学水平和体系的完整和健全。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心理学实验设施的建设,针对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并且派遣学校的教师到校外进行交流和实践,从而总结从大量的实践经验投入到教学当中。此外,对国际的心理学动态也应加强关注力度,促进国际各校之间对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交流和借鉴。

4.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

高校应积极构建校内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使其在网络中以建立心灵驿站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根据学生的需要成立三级心理健康预防组织。第一级是由校内心理健康小组以及心理教育中心构成。第二级是由具有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组成的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等。第三级是在学生中成立的心理社团,由每个班级中的心理委员担任,对学校的心理部门负责,从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5.教师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高校学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得到教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许多高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对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单纯的依靠斥责、处分等就能够彻底解决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多一份倾听,少一份指责,给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情感支持,让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在肯定中w验自尊和荣誉,从而实现其个性的完善。此外,学校还应多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们能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举办演讲大赛、创意大赛、诗词大赛等,让学生的才华和技能都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学校还应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实际情况,培养其综合素质,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方式,从课堂参与到集体活动,提升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实现自我价值,重拾乐观与自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的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则首先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学教育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应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国际心理学研究现状,并且将提升教育的有效措施应用到本校的心理学教育当中,从而使高校学生能够得到健康的心理发展。

[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加强途径论文]

篇1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探讨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探讨论文

摘要:为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各院校不但对学生学习成绩加以重视,同时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也是愈加重视起来。但是在具体操作阶段,依然存在于实际要求不符的问题和现状,基本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并且许多问题应该得到整改和创新,达到多元化建构的主要目的。当前教师自身素质普遍偏低,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工作开展环节遭受多方阻碍和影响。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特点等,对其本体实施途径的多元化建构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实施途径;多元化;策略

应该注意到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的,教育最终目的,从实际角度而言,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群体学习成绩,真正目的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操作环节,只有达成心理健康积极发展和学生们综合水平提升,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和国家输送优质人才。需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节,旨在更好更优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且使其具备优良素质,使其勇于面对多种机遇和挑战,需要及时建立较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体系,以多元化要素操作模式为主,在教育管理方面下足功夫,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得到深度强化,以多元化操作模式来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达到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和综合能力提升的.主要目的,其身心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广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即将成熟而并不成熟的阶段,并为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急容易出现扭曲现象,这一点从很多事例都可以证实,而大学生正处于学业、恋爱以及即将面临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保持强劲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所以此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能效。与此同时,又有很多实例表明,心理健康且心理素质过硬的同学在处理挫折、困难时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不容易被情绪所引导思维,而且学习成绩及学习质量也都很高。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规范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习惯,很多高校学生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大都是由于自身心理素质过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在处理事件的时候较为偏激,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严重者甚至构成犯罪。所以,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首先需要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着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全面发展做铺垫。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不足

现在大学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很多院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仍有待加强。首先,由于大学阶段学生都主攻自己的专业课程,没能认识到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为其以后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重视度远远不足,当前呈现出表面化工作问题和形式化工作问题等,未能够有效处理部分问题,实际工作任务也没有落到实处上,加之教师自身素质局限性现状存在,尚未达到预期要求标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缺失,使得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开展和有效延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受到了严重阻碍。

2、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很多相关教育部门往往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偏低,接受能力较弱。因为大多数高校普遍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重要,此种认知偏差存在致使健康教育结构体系构建流程出现问题,不合格、低效率的管理频发。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大学阶段是面临就业的最后时期,如今社会发展较为形式化,如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心理素质过低,就无法在社会和工作中立足。

三、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教师是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业有很大帮助,同时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性。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师资的专业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聘请专业的教育人员,无论是个人素质或者思想上都要满足教育要求。各院校在聘请教师时,要设定严格的考核内容,以此来筛选综合素质优越及专业水平优秀的教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高校领导要实施监督,检查教师在工作中的行为和态度,并通过听课形式了解教师的整体水平。在主科教育与心理教育中要分工明确,不能两者身兼一职,必须保证教师的专业性,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传授学生知识。较为正确的操作方案便是对专职教师进行系统化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综合保障教师心理素质等能够达到讲师要求,校方应定期组织和开展一定的演讲活动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去丰富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和专业理论知识,为后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优良基础。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和谐教育氛围

目前我国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并不健全,教育模式亦比较单一,同时教学氛围还需有待加强。因此,学校相关部门需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多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组织成立心理健康小组、公开健康讲座,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与安排,循序渐进的提升高校学生群体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完美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任重而道远,其教育实施途径仍需不断开拓创新。因此,各院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到日程之上,坚持以人为本教学原则,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为日后学生工作和生活等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志军。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提升-《湘潮月刊》.

[2]粟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体系的规范化建构-《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3]姚红,葛君梅。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路径建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篇12:管窥创建高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举措论文

管窥创建高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举措论文

一、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高校档案管理实行标准化建设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高校档案的标准化建设指通过各种规范、标准的贯彻和实施,使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和技术具有科学、统一的工作依据和标准,以保障档案管理各项工作能够实现有机组合,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克服当前各高校档案管理各自为政、标准不一散乱的管理局面,努力打破各高校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体系分散的状态。

编派专业人员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全面的研究,以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出统一的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协调具体行动,统一工作思想,集中资金和人力进行全文、媒体以及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制定出统一的高校档案管理相关技术、工作、设备规范,并以国内、国际档案管理标准及发展趋势为导向制定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各高校应共同恪守的各项准则。如网络数据库及通讯标准、信息传输标准、文献索引即着录标准等。通过对各高校进行科学的协调和组织,使各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进而实现高校标准化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实现各高校之间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互通互联以及保密安全。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

高校传统档案其载体一般都以纸质为主,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者工作量较大,不仅查阅困难,档案占用的空间也较大,致使高校档案管理费用支出逐年升高,同时由于其材质以纸质为主因此在长期保管的过程中易出现档案发脆、粘连、泛黄等现象使档案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而进行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则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档案的以上缺陷,使财力、物力、人力都得以极大的节约。数字化档案是指以计算机数据库形式对档案信息进行存放和组织,并通过特定软件对其进行排序和整理,通过软件检索功能则能够快速的查找到相应的档案信息。数字档案具有可复制性在存放上相对于传统纸质档案更加安全和便于管理,并且通过网络的传播功能能够更好的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网络安全化建设

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有关网络安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在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进行逐步的解决,在这其中档案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最为突出。一是要防止由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失误、计算机病毒攻击、设备出现故障等原因而引起的高校档案信息遗失和损毁。二是高校档案信息保密的问题,依据学校规定有些档案的信息是要求保密的有些则是对外公开的,同时根据等级不同档案保密信息又被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保密。

因此,要想保障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有序建设,首先就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严格合理的档案信息化保密安全制度,不断强化和培养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防护保密的'技能和意识;其次,高校应采用较为成熟严密的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实行责任到人,引入先进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并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结合物理、逻辑等安全隔离防范措施对网络“”、“病毒”等危险因素和行为进行及时的防范和应对。

四、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化培养

就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人是所有工作的主体,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将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想促使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就必须从职业素养、道德修养、职业技能等方面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提高。具体来说,首先高校要针对其人员管理特点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建立科学、完善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用以对高校在职档案管理人员实行有计划的培训和教育,在其原有档案管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提升档案管理业务整体水平,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档案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档案法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针对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努力选调、引进专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并对其进行高校档案管理业务相关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状态融入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去。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化培养使其成为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先进网络技术的档案管理复合型人才,以更好的适应高校档案管理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相关专题 管理层教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