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幼儿教师如何用语言影响孩子

六六六味地黄丸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六六六味地黄丸”参与投稿,下面给大家分享教学论文:幼儿教师如何用语言影响孩子(共19篇),欢迎阅读!

篇1:教学论文:幼儿教师如何用语言影响孩子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是因为人类的表达想法、传递情感都是通过动物所不具有的语言来进行的。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幼儿语言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过程,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的向幼儿传递有关语言的知识,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例如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合作,分工交流、讨论等,都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作为一名拥有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我想来说一说我的一些方法。

一、 教师巧用问候语稳定幼儿情绪

在刚入园的时候,基本上宝宝都会产生“分离焦虑”,情绪波动比较大,常常一大早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死死的抓着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衣服,哭的撕心裂肺,有时候还会出现伤人的事件,这时,我就会跑过去抱住那些孩子,利用语言的魅力,比如告诉他们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有意识的加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影响幼儿的情绪,循序渐进的使幼儿能够顺利进入幼儿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还有每逢节日,我都组织幼儿说出自己的祝福,并将它录下:教师节——对老师说;重阳节——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圣诞节——对小伙伴说;三八节——对妈妈说;父亲节——对爸爸说……语言角是对家长开放的,我利用家长接送幼儿以及班会、周末等时间,让家长们听听孩子的祝福。当孩子的祝福得到家长、同伴及教师的肯定时,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二、利用教师语言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大的老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我从语言的角度出发,例如:在一次小班观摩活动中,我看到一名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神奇的球球》时,她将幼儿熟悉的物品全部放到一个黑色的盒子里,在盒子上面有一个小洞。然后,教师将手伸人洞中,摸到一个物体以后,故作惊讶地说:“哎呀,我摸到了一样奇怪的东西,它圆溜溜的、小小的,很光滑,摸上去凉凉的。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开头就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再如:老师在讲完《小熊图书馆》的故事之后,问幼儿:“如果小熊继续往前走,遇见了长颈鹿先生,长劲鹿也想看书,请你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呢?”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故事中,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到幼儿讲述结束的时候,教师进行评价,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当面对平时不怎么讲话,比较内向的宝宝时,教师再配有针对性的评价如“你今天表现真好,声音真响亮,观察的真仔细!”可能就会改变这名幼儿的性格,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

如今幼儿园教师大多都是女性,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女性特有的魅力让宝宝喜欢你,比如时常可以去抱一抱宝宝,让他们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亲切,如果在获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

三、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

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他们才敢说、想说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轻松无压力的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很好的体现了平等、公平的关系,比如在中班的时候我们进来了一个插班生,在几天相处中,我发现凌宇洋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合群、不爱说话的小朋友,平时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不与别的叫小朋友交流,玩玩具的时候也是自己独自在玩,得知这个情况以后,我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活动中我会与朋友的身份和凌宇洋相处,操作活动时,我会尊重他的选择,并为他创设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有一次,他用小雪花拼出了一条小金鱼,来告诉我,这是他家鱼缸里的小金鱼,我表扬了他的想法太好了,并鼓励他再想一想小鱼和谁生活在一起,并且能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教师在其中只要做一个支持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主导者的角色,让幼儿自己主动的去与其他的同伴交流看,在发生争执,如果幼儿无法解决时,教师以一个协调者的身份加入,而不是上级对下级的态度,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我班每天下午都会举行特色活动“围裙剧场”,就是给每一位小朋友表现自己的机会,每位小朋友都有机会上台讲述自己准备的围裙故事,以前凌宇洋从不上台也不管别人讲不讲,大班的九月底我突然看到凌宇洋举手了,上台讲的故事是《小猫钓鱼》,尽管故事中间漏掉了好多句,但是当时全班小朋友仍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平常我也暗地里也请许多小朋友帮忙主动和凌宇洋交往、游戏,看到他这一进步,他们能不高兴吗?只要凌宇洋敢大胆地表达,这是孩子走向正确表达的前提,能保持乐说的态度,会使幼儿在敢说、爱说中获得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人。

语言来自于生活,经验丰富的生活,语言自然也会丰富起来。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家长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的培养,利用双休日邀请同事带孩子来家里和凌宇洋一起去公园放风筝,两位小朋友的风筝快到一起时,凌宇洋很紧张地大喊:“你的快走开呀,我们两的风筝要打架了。”在回家的路上,两人一直在跟我们说发风筝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可见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们为孩子提供相互交往与自由表达的机会,使他感受的愿望形成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一年多种种机会培养,现在的凌宇洋已经是一个喜欢说话、愿意说话的孩子了。

最近,我看到凌宇洋小朋友那活泼欢快的表情,和小朋友高兴地交谈,在老师组织活动时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真难想象中班时来我班凌宇洋的样子。从凌宇洋小朋友身上的进步,我意识到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因材施教,注重个别差异。3到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基本上都是通过平时与同伴、与老师、与家长的沟通的自然语言中获得语言的发展的。所以,我们教师出除了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幼儿的语言,也要让小朋友在生活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语言也分为很多种,例如叙述性语言、问候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所以要让幼儿在语言上也全面发展,从而体验到说的乐趣,使语言的学习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当时的需要,并为幼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语言,而语言正是在生活中得以发展。语言角作为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活动区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丽群 在交往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 陈晓丽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如何提高幼儿口语的表达能力》[J],

[3] 王琼琼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如何引导幼儿早期阅读》[J]-

篇2:幼儿教师如何用语言影响孩子

【摘要】“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想要在幼儿时期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仅仅依靠平时的语言教学,远远是不够的,因此,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问候语;生活语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是因为人类的表达想法、传递情感都是通过动物所不具有的语言来进行的。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幼儿语言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过程,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的向幼儿传递有关语言的知识,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例如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合作,分工交流、讨论等,都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作为一名拥有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我想来说一说我的一些方法。

一、 教师巧用问候语稳定幼儿情绪

在刚入园的时候,基本上宝宝都会产生“分离焦虑”,情绪波动比较大,常常一大早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死死的抓着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衣服,哭的撕心裂肺,有时候还会出现伤人的事件,这时,我就会跑过去抱住那些孩子,利用语言的魅力,比如告诉他们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有意识的加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影响幼儿的情绪,循序渐进的使幼儿能够顺利进入幼儿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还有每逢节日,我都组织幼儿说出自己的祝福,并将它录下:教师节――对老师说;重阳节――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圣诞节――对小伙伴说;三八节――对妈妈说;父亲节――对爸爸说……语言角是对家长开放的,我利用家长接送幼儿以及班会、周末等时间,让家长们听听孩子的祝福。当孩子的祝福得到家长、同伴及教师的肯定时,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二、利用教师语言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大的老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我从语言的角度出发,例如:在一次小班观摩活动中,我看到一名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神奇的球球》时,她将幼儿熟悉的物品全部放到一个黑色的盒子里,在盒子上面有一个小洞。然后,教师将手伸人洞中,摸到一个物体以后,故作惊讶地说:“哎呀,我摸到了一样奇怪的东西,它圆溜溜的、小小的,很光滑,摸上去凉凉的。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开头就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再如:老师在讲完《小熊图书馆》的故事之后,问幼儿:“如果小熊继续往前走,遇见了长颈鹿先生,长劲鹿也想看书,请你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呢?”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故事中,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到幼儿讲述结束的时候,教师进行评价,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当面对平时不怎么讲话,比较内向的宝宝时,教师再配有针对性的评价如“你今天表现真好,声音真响亮,观察的真仔细!”可能就会改变这名幼儿的`性格,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

如今幼儿园教师大多都是女性,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女性特有的魅力让宝宝喜欢你,比如时常可以去抱一抱宝宝,让他们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亲切,如果在获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

三、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

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他们才敢说、想说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轻松无压力的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很好的体现了平等、公平的关系,比如在中班的时候我们进来了一个插班生,在几天相处中,我发现凌宇洋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合群、不爱说话的小朋友,平时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不与别的叫小朋友交流,玩玩具的时候也是自己独自在玩,得知这个情况以后,我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活动中我会与朋友的身份和凌宇洋相处,操作活动时,我会尊重他的选择,并为他创设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有一次,他用小雪花拼出了一条小金鱼,来告诉我,这是他家鱼缸里的小金鱼,我表扬了他的想法太好了,并鼓励他再想一想小鱼和谁生活在一起,并且能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教师在其中只要做一个支持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主导者的角色,让幼儿自己主动的去与其他的同伴交流看,在发生争执,如果幼儿无法解决时,教师以一个协调者的身份加入,而不是上级对下级的态度,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我班每天下午都会举行特色活动“围裙剧场”,就是给每一位小朋友表现自己的机会,每位小朋友都有机会上台讲述自己准备的围裙故事,以前凌宇洋从不上台也不管别人讲不讲,大班的九月底我突然看到凌宇洋举手了,上台讲的故事是《小猫钓鱼》,尽管故事中间漏掉了好多句,但是当时全班小朋友仍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平常我也暗地里也请许多小朋友帮忙主动和凌宇洋交往、游戏,看到他这一进步,他们能不高兴吗?只要凌宇洋敢大胆地表达,这是孩子走向正确表达的前提,能保持乐说的态度,会使幼儿在敢说、爱说中获得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人。

语言来自于生活,经验丰富的生活,语言自然也会丰富起来。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家长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的培养,利用双休日邀请同事带孩子来家里和凌宇洋一起去公园放风筝,两位小朋友的风筝快到一起时,凌宇洋很紧张地大喊:“你的快走开呀,我们两的风筝要打架了。”在回家的路上,两人一直在跟我们说发风筝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可见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们为孩子提供相互交往与自由表达的机会,使他感受的愿望形成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一年多种种机会培养,现在的凌宇洋已经是一个喜欢说话、愿意说话的孩子了。

最近,我看到凌宇洋小朋友那活泼欢快的表情,和小朋友高兴地交谈,在老师组织活动时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真难想象中班时来我班凌宇洋的样子。从凌宇洋小朋友身上的进步,我意识到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因材施教,注重个别差异。3到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基本上都是通过平时与同伴、与老师、与家长的沟通的自然语言中获得语言的发展的。所以,我们教师出除了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幼儿的语言,也要让小朋友在生活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语言也分为很多种,例如叙述性语言、问候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所以要让幼儿在语言上也全面发展,从而体验到说的乐趣,使语言的学习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当时的需要,并为幼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语言,而语言正是在生活中得以发展。语言角作为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活动区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丽群 在交往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

[2] 陈晓丽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如何提高幼儿口语的表达能力》[J],2004

[3] 王琼琼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如何引导幼儿早期阅读》[J]-2013

篇3: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活动研究论文

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活动研究论文

摘要: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幼儿的思考能力,充分挖掘和发展幼儿的语言意识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效推动幼儿拓展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语言教学中的提问方式,使提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了几种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如注重问题提问设计的科学性,问题提问的技巧性等等;另外对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希望对提升幼儿语言教学的效率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有效提问;研究

一、前言

在目前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极其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较好的问题和提问方式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提问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得提问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比方说,在进行提问设计时,不注重问题设计的目的性,忽略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忽略了设计的技巧性,不注重细节,不考虑提问问题的时间间隔,缺乏一定的启发性,不具备思考价值等等。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策略,主要是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探讨,希望能够提升教师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

二、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1.提问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1)提问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教师在进行备课要提问的问题时,首先要考虑到提问的目的,要确保实现提问的意义,按照课堂教学的需求设计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提问,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复习作用的提问、具有知识理解性的提问以及能够启发幼儿的提问等等。如果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就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2)提问要注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幼儿是语言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时要考虑到幼儿本身的年龄和不同个体之间的明显差异,因为每一个幼儿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各不相同,并且每一位父母的育儿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幼儿的成长背景就会存在差异,因此,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也随之出现差异。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阅读组织、语言教学时都要充分考虑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回答问题,以充分调动幼儿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提问设计要具有技巧性

(1)采用集体回答和个体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提问。集体回答使幼儿不紧张,但是并不能锻炼幼儿主动举手答题的积极踊跃性,也有可能导致某些幼儿不能主动的独立思考,因此一定要综合运用集体回答和个别提问,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个细节,就是进行个别提问时一定要熟记每个孩子的姓名,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非常希望老师能够注意到他,如果不能叫出他的名字总是以“这位小朋友”来代替,会使幼儿丧失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他的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2)注重提问的技巧性,把握好提问的时间间隔。幼儿年龄比较小,与中小学生相比较回答问题时所需要的反应时间较长,从接受问题到理解问题再到分析解决问题所用时间要远远大于中小学生。并且教师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幼儿的认知能力也有所差异,所以回答问题所用的时间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给幼儿充分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时间,然后再让他们有足够的组织答案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鼓励并调动全体幼儿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思考的作用,使他们能够有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学习有充分的信心。当然,这种时间间隔也要根据幼儿的反应而定,如果较长时间内没有反应,那么就不要继续等待,防止影响课堂的效率。另外教师还要观察幼儿上课时的注意力集中情况,注意力不集中时,比如上课打瞌睡,走神,玩耍时都可以进行提问,可以使其集中注意力,起到收心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是大多数学校普遍运用的语言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性的提问式教学有助于启迪幼儿的心智,有利于培养幼儿优良的语言组织、表达和思考能力,推动幼儿语言感知和体验水平以及相关的认知能力的健康发展。伴随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幼儿的语言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园教学的侧重点逐渐转向有效提问方式,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能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幼儿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进行提问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该时期的认知能力,充分认识幼儿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提问质量,注重幼儿的情感和语言表达,推动幼儿言语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吕琴妹 单位:江苏省常州钟楼区新闸街道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毕月花.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01)

【2】朱晓梅.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设计的有效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02)

【3】郭中然.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07)

【4】冯淑霞.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06)

篇4: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摘要:

随着人类的高速进步,近些年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幼儿教育也一直在不停地改革,幼教工作者也十分重视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拥有现实的快乐生活。本文主要分析讲诉了针对幼儿时期进行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对此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幼儿教育对孩子人生成长的重要性意义。

关键词:

幼儿教育;关键期;人生成长;重要性

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它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幼儿教师而言,如果自身都不具备强烈的教育责任心,那么对于学生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应该要有职业精神和为教育事业献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幼儿教育的含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秉持教育要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这一理念不断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小孩的学龄前期在3到6岁,在这样的时间段是一个人正确世界观建立的基础,也是孩子身心建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需要进行正确的早期教育。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1]。

二、幼儿时期教育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

(一)幼儿时期是智力发育重要时期

幼儿在5岁之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间段,幼儿在这5—6年里在不断的学习,他学会了说话、走路;认识了各种事物;懂得了各种道理;还学会了不少技能。幼儿在这段时期,求知欲特别强,学习能力也特别好,而且印象特别深。在这段时期里,品德、性格、习惯、爱好在逐渐形成,是最容易接受各种思想观念的时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儿的思维多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教师或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时应让幼儿慢慢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2]。

(二)幼儿的诚实教育的重要性

婴幼儿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习惯、思想、情绪、语言、态度等等都将在这一时期奠定好基础,如果基础不扎实,那就不容易为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诚信教育是儿童生活发展有关。不要惊慌,如果你发现孩子是不诚实的,不要责骂孩子。如果孩子说谎,而父母认为孩子很聪明,不纠正,但赞扬,孩子会加强对说谎的动机。让孩子知道,不诚实的隐藏不能隐藏任何人,让孩子自觉地说出真相,孩子们继续信任,教育和鼓励他们的孩子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诚实,让孩子明白“知错能改”是一个好孩子的真理。

三、针对幼儿人生成长的教育方法

(一)尊重幼儿的好奇心

孩子生下来对于这个世界就是陌生的,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他们的好奇心是帮助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只有好奇能够让他们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不断追求,好奇心是人生进步最好的老师,我们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正确地去引导孩子对世界的好奇,让他们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问题。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孩子在有了强烈的兴趣之后就将会去发现和提问,而且能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快乐,证明自己能够依靠自我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兴趣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幼儿爱思考,有着无数个疑问,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当的刺激,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老师可以根据周围的实际现象和物体,给孩子一些提示,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例如,井盖为什么做成圆形?天为什么会下雨?太阳到底有多远?为什么河流一直在不停的流动?等等一些孩子身边所能接触到的现象。好奇心是幼儿走向知识大海的必经途径,而其中的`兴趣是就是指路灯。

(二)随机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探索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偶然事件,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孩子找到其中的科学真理。例如,在室外活动,发现很多孩子是蜻蜓飞得很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蜻蜓?为什么它们飞这么低?”这些孩子都很感兴趣,所以我引导孩子们讨论这些问题,帮助孩子理解低飞蜻蜓与天气的关系。

(三)根据时代的进步和需求给予孩子最新的知识

让我们的孩子也会继续收到大量的信息,所以在选择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贴近孩子的生活,关注和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以适应孩子的发展,适当安排反映时代特征和现代科技含量的相关内容,让孩子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初步认识。要知道科技正在不断发展,它会给人们更多的便利,扩大孩子的视野,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探索科学的奥秘。

四、总结

幼儿是一个关键时期的良好行为习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坚持[3]。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这个时期里刚刚走出家庭,暂时离开父母的管辖,进入到了幼儿园里生活,这个时间段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一个时期里,幼儿学习力强,但是也容易接受到外界的不良信息,这时候幼儿教育的重要关键就在于要善于引导孩子去筛选好的东西进行学习,剔除掉不良信息,直到当习惯成了一种自然,孩子才能自我正确的去选择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享受知识科学的海洋,创造出灿烂的明天,第二十一世纪的辉煌。幼儿教育对生命的成长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蓝小燕.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谈对“溺爱”型孩子的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4(9):206—207.

[2]袁爱斌.幼儿教育对今后学习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版,2011(20).

[3]黄观菊,嵇晓珺.为孩子的人生储存一个长效的资本———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100—100.

篇5: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素养的提升论文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语言素养,不仅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活动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语言素养是教师能力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向幼儿传授知识的必备条件。如何提升幼儿教师教学的语言素养,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表达“通顺、准确、有趣、生动”,用优美动听的语言去拨动幼儿的心弦是幼儿教学的关键。

一、幼儿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1.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基础。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者加入某种活动的根本原因都应该归结于兴趣本身。它以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探索需求作为基本前提,对于人们认知事物、探索真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幼儿阶段正是其智力、兴趣等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良好的语言诱导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是基础和前提条件。由此,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是搭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保障。良好师生关系到构建一定是建立在有效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并且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无比重要。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如果能够在清晰、准确的基础上富有趣味性和亲和力,能够拉近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消除幼儿和教师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这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才会比较积极、主动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保障教学的质量。基于此,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提升幼儿的语言素养。3.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幼儿是教育中的主体,这个阶段是幼儿智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教师的语言教育能力有很高的基础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要具有亲和力,从而满足幼儿对于其的学习需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否富有趣味性、启发性以及感染性对于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比较大的影响,对于幼儿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只有幼儿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激发,才能够在学习中更加自主和积极,幼儿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素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语言条理性,隐含个人主见。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在语言的使用上不严谨,口语化的词汇比较常见,并且教师的一些语言具有浓重的个人感情色彩,经常会按照个人的观点和思维来进行教育活动,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这都会使得幼儿教师的语言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造成教学效果比较低。2.目标定位不清晰。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忽视了给予幼儿发言的机会,在课堂上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的宣讲,没有考虑到幼儿本身的情况以及对于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当前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不懂得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三、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素养的对策

1.加强语言培养意识。幼儿学习语言很大的程度是通过模仿。在幼儿园里,他们模仿的对象是老师,这就对教师的语言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牢牢记住语言发展的目标,及时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注意在各个环节中,加强语言培养,而不是只注重于在语言作业中进行语言培养。2.加强教育的计划性和随机性的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随时出现一些发展语言的好素材,教师就要善于在完成有计划的教育任务的同时,捕捉各种好的素材,随机地进行课外教育。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作业而忽视了这些作业外的教育因素,而这些作业外的教育因素,有时恰恰能第作业留下的空白进行填充,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这些兴趣和爱好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有力因素。3.教师必须随时注意使用规范化的语言。运用规范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儿童化的语言,一味迁就孩子的不规范语言,甚至将方言中的口语词汇带到教学中,以此来缩短教师和孩子的距离。实践证明,要培养幼儿的语言,必须从教师做起,注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运用规范化的语言,改掉一些口头语,净化自己的语言,也给孩子起一个好的示范作用。

四、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教育能力

俗话说:“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对这一类活动一般都需要精心设计。实践证明,语言的运用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语言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会几个词、几句话,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教育方法,在确定教案时,更注意分析本班幼儿的实际,以及教材本身的思想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本班的教育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发展幼儿的思维,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根本上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总之,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让幼儿在健康规范的语言环境中得到感染、熏陶,陶冶情操,诱发孩子们对于语言的热爱,感受语言交流的乐趣,从而大胆尝试语言的运用,发展语言能力,让语言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篇6:幼儿教师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论文

摘要: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这一关键时期,语言学习就会失去一定的灵活性,变得死板单调。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并学会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让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变得有趣而有效,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关键词:

篇7:幼儿教师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论文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口语的发展。且有专家研究表明,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孩子们表达交流、获取信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时期,幼儿教师对孩子们的语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幼儿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即语言的简单准确、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等方面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更是影响巨大。所以,本文旨在探讨幼儿教师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并从中找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

一、引导幼儿的语言启蒙

对于幼儿的语言学习来说,可以追溯到出生,自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开始了语言学习和发展,他们通过听来对外界语言进行信息并通过模仿他人的语言表达来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而2-6岁的幼儿时期就是他们通过模仿来形成自身语言风格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语言启蒙的时期,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其以后语言的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正如上文所说,在幼儿语言培养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外界语言输入。所以,为了做好幼儿的语言启蒙,幼儿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强语言信息的输入,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有用的语言信息,并保持这些信息的通畅,从而唤起他们学习语言的天性。其中,教师的语言魅力正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们要通过自己的语言魅力传达出如同母亲般安详的情感来安抚幼儿,营造出一种适合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不仅能够鼓励他们学会接受外界信息,还能引导他们学会在倾听中理解对方的信息和情感。除此之外,这样的安抚还能够让幼儿随时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对外界信息不排除,从而也大大提高了幼儿接收信息的效率,最终达到完成语言启蒙的目的。

二、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表达能力是幼儿教师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另一个影响。幼儿经过语言启蒙对语言的重要性有了认识,而语言最终是为表达交流服务的,因此为了幼儿的语言发展更应该让其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2~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期,对语言没有辨别能力,他们的说话方式,语言习惯等大多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模仿而形成,而教师更是他们首要的模仿对象。因此,如果教师没有合格的语言能力和语言魅力,无疑对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十分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得体性。例如:在与孩子们接触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方言和网络语言,并且在说话时做到普通话发音清楚、表达准确,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应当学会运用文明理智的语言来与孩子们交流,尽可能地避免在交流时出现表达不清、词不达意的情况,更不能因为自身情绪等原因对孩子进行辱骂,例如“你怎么这么笨”“烦死了”之类的话。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就必须学会合理地运用文明、规范的语言去教导幼儿,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和准确使用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幼儿语言情绪的正面引导

语言情绪,简单来说,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所带有的情绪,或自信开心,或自备沮丧等。且有关研究表明,因为自身的年龄的原因,处于语言发展阶段的幼儿们在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的同伴时常常会感到害羞、胆怯,不敢或不愿说话。因此,如果在这时,幼儿教师不能对孩子们的语言情绪进行正确引导的话,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说话感到恐惧,甚至厌恶说话,而这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幼儿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又一个影响即在此,它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孩子们的语言情绪,甚至培养他们正面的语言情绪,让孩子们喜欢上运用语言。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当出现厌学、自闭等情绪时做到积极引导;而当孩子们感到自信开心时,又要及时予以肯定,让他们真正喜欢上说话交流。例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孩子们讲益智故事,然后让他们进行讨论,鼓励和支持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表达想法时,即使出现语言混乱,词不达意的情况,教师也不必过于紧张,而应将其看作孩子们开始表达的第一步,先对他们予以肯定和表扬,然后再对他们的不足予以纠正。通过这样的鼓励和肯定,孩子们就会感觉到成就感,从而培养了他们正面的语言情绪。

四、结语

综上可知,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处于语言发展阶段的幼儿们十分重要,在幼儿的成长和心智发展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启发和教导孩子们不断运用语言交流,从而促进和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增强专业知识,掌握幼儿教育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世革.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科教文汇,(14)

【2】谢丽艳.浅谈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8)

【3】韩金凤.浅析幼儿园老师的语言魅力对发展幼儿语言的影响【J】.科技信息,(1)

篇8:幼儿教师教学语言使用艺术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使用艺术

刘银玲

(江苏省滨海县幼儿园)

摘 要:幼儿教师在幼儿成长道路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为幼儿的各个方面奠定基调。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语言、行为、性格等方面尚不完善,需要幼儿教师的正确指引。由于幼儿对于说教式的语言无法完全理解与接受,所以幼儿教师在运用语言方面要注重艺术性,从而达到和幼儿交流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艺术性;教学语言;生活

幼儿园时期的儿童身心都处在尚未完全发育阶段,缺乏生活经验的他们在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方面都存在欠缺,需要幼儿教师的及时指引。但是由于接受能力方面的限制,幼儿对于很多事情无法完全理解,这就对幼儿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语言使用艺术是一种挑战。那么,幼儿教师应如何使用语言艺术走进幼儿内心,让自己的想法易于被幼儿接受呢?

一、让爱的语言成为常态

幼儿园的孩子往往都有着极为敏感的感知能力,很容易在别人的语言中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幼儿教师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应极为注重这一特点。在与他们相处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情绪,不让自己带有负面情绪的语言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幼儿教师如果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体现在对儿童的语言中,儿童很可能理解为老师对自己的不满,很容易引发儿童的自卑情绪。因此,幼儿教师要对自己的语言多加注意,要热爱自己的每个学生,只有投入了真情实感,才能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体现出对幼儿的爱。用带有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也就更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接受。

二、将鼓励的语言融入生活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幼儿园的孩子心智都还很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这也是大多数幼儿园小朋友受到批评后忍不住大哭的原因。因此,幼儿园老师应该做的是多多向学生传递自己对他们的期待,而不是将满心埋怨丢给学生。例如,幼儿园的孩子自制力较差,可能会在课堂上有“小动作”,这时老师可以将“某某小朋友又说话了”换成“某某小朋友以前能坚持十分钟不说话,现在已经能坚持十五分钟了,老师期待你可以坚持更久哦”,简单的一句鼓励,既委婉地指出了过错,又表示了对孩子的夸奖,往往可以很容易被孩子接受。

三、用引导性语言鼓励思考

幼儿园中各种学习,更注重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所以更要禁用一些“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收效甚微,而且有可能削弱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对其以后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影响。幼儿园的教学要多向孩子问“为什么”,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思考力,以及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在孩子的回答出错时,不要想着急于纠正,而应引导孩子进行二次思考,比如可以说,“再想一想,看看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呢”等,多多向孩子发问,锻炼其思考能力的同时,也委婉地告诉孩子要认真仔细。

四、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发想象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想象力发达,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擅于将语言转化为形象的图画,所以他们的记忆力也极为强大。要想孩子能够迅速准确地将学习内容记忆下来,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情,往往易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集中力,能够跟随老师的讲课步伐,并能根据老师的描述产生自己的联想,及时掌握所需掌握的知识。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够将大量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这样对于孩子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老师也要及时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备课,为孩子提供生动的.课堂。

五、运用不同特点语言对待不同幼儿

儿童的不同性格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特点的语言,因材施教往往能开发出每个幼儿最有潜力的部分。在与幼儿的相处中,老师要多观察每个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不同幼儿使用不同的语言技巧。比如,对于外向的孩子,老师可以运用一些玩笑式的话语进行交谈,而对于腼腆的孩子,则应用较为低调的方式与其交流。

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伴随着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要老师投注自己的全部精力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完善。幼儿教师要运用语言艺术,为孩子打开通往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扇窗,为孩子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丹。浅谈幼儿教师对幼儿性格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3(04)。

[2]李璐,蔡雪斌,甄瑞。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科普研究,2014(03)。

[3]蔡倩。幼儿园新手教师教学语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篇9: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论文

摘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1,可见高素质的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反思。可以说,幼儿教师想要得到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在教学中贯穿反思。本文以教师自身出发,以强化反思意识和提高反思能力为切入点浅谈反思策略。

关键词:

篇10: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论文

申继亮,刘加霞认为教学反思的含义: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2因此,我们可以从此定义中看出教学反思要求教学主体主动的、审慎的、积极的、持续的、深入的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强化反思意识

舍恩理论证明,既然人们不可能在每种情况下都重新设计自身的行动,那么,个人必须掌握一种能在任何情况都有效的行动理论,而这种行动理论来自目的明确的个人意识。人们的行动理论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名义理论,即人们宣称自己的行为所遵循的支撑理论,通常是以一种固定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甚至自己也信以为然,这即是反思意识的培养;第二种则是应用理论,即人们实际运用的行动理论,这只有通过观察人们的实际行动才能够推断出来,此即是对反思意识的良好运用。笔者认为,关于反思意识的强化,莫过于投入自主性,增强责任感,二者相辅相成,能共同作用于意识。

1.自主性

幼儿园与教师践行教学反思之初,便是名义理论向行动理论逐渐演化的体现,由自治转变至他治,而此过程稍有偏差即能导致两者的相互对立,不一致性,这就是缺乏自主性意识,承诺与行动相悖,而成功的教学反思就是要使得教师意识到这种不一致的差距。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促成这种转变的正确性,一致性,扮演教学反思的真正主导者,收效方能明显。

2.责任心

人们的任何行动都是经过设计的,习惯的力量非常巨大,要想改变人们的习惯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部分人很少会去思考自己的应用理论是什么,所以,当要求人们去想一想自己的应用理论时,不仅不合乎常理,也有违人们一直以来所熟悉的行为模式。可以想到的是,如果人们缺乏对某件事情的责任感,便不能在长期的践行中形成习惯并一路坚持。教师应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以创造良好的教学质量为己任,辅之合理的奖惩机制,培养自身对教学反思的责任心。这样接下来就可以思考改善和发展它们的能力,剔除阻碍这些能力可持续发展对的因素。责任感可以帮助组织中的成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以何种推理为基础来行动的,使员工之间的互动沟通更有效率,组织的运行管理更有成效。

二、提升反思能力

提升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目标主体回归到教师本身,此时仅仅依靠之前所提到的幼儿园外部制度刺激已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自身还需要有足够的提升意愿及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谋求优化。

1.端品行,重实践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教师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第一步,是立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德行,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充当学生楷模,从根本上做到教书育人。自古云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为师,为师者不可不重自身的.道德节操,上行下效,尤其对心智尚在发展塑性时期的幼儿学生,做到了德行一致,在教学实践中展露德行,才可谈反思能力的提升,才可谈教育的成功。

2.深挖掘,精储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书本、大纲、教育理念的“传道者”,将最基础的素养授予潺潺学步中的幼儿,能于平淡无奇的点点滴滴发现新的视角,新的变化,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精而广的世界,才称得上成功的教学。视角和变化的求新,不仅要求教师能够顺利将教学任务当中的知识授予学生,更注重激发教师自身对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不惟立言制行,不盲从权威,不一叶障目,随时检点,“传道中”随时充电,丰富自己的素养和储备,如此,才能真正升华自身的反思能力。

3.疑经验,纠偏差

管理学讲究将工作的实际执行结果与之前的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反馈控制,又称成果控制,是对既定的目标或期望值加以调整和影响的行为。

三、总结

教师切不可经验主义,一切盲从以往个人甚至他人的经验成果,实际教学成果与过往经验时时对比,找出两者反映出的偏差和不匹配,及时调整,重建经验,使其“迎合”当下目标值,为下一步的工作实施总结新的经验。

作者:柳月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S]..

[2]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0).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11:幼儿教师的语言四要论文

幼儿教师的语言四要论文

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对老师说的话或听不见,或听后茫然,不知如何做,或是所做的不是老师让去做的事情。特别是刚组合的班级,幼儿对老师不熟悉,老师对幼儿也不熟悉,这种情况就显得尤为突出。要想让一个班几十个孩子跟着老师一起齐步走,就得让幼儿都听得见老师讲,知道得按老师要求做,听明白怎么做,记得住老师的要求。要想做到这些,我认为幼儿教师语言应该做到“四要”。

一。教师的声音要有穿透力。

幼儿的天性就是叽叽喳喳,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不可能像小学生一样能保持安静。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声音一定好区别于幼儿的声音,要让幼儿在众多的声音中敏感的捕捉到教师的声音。所以教师的声音一定要有穿透力,这样幼儿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二。教师的语气要有气势。

幼儿园一个班里有几十个孩子,如果各行其是,那么集体活动就无法进行。刚入园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说话,他们就像没听见一样,老师要求的事情,他们也不去做,依旧我行我素,一切都似乎与他无关。所以,教师在讲要求的时候,语气一定要有气势,让幼儿知道,他必须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逐渐学会听老师的话。

三。教师的指令要清晰,步骤要明确。

小学生相对于幼儿来说,理解能力强,老师的一个指令常常包含几个步骤。而幼儿不可以。如做午餐前准备,小学老师下课前会说:“现在下课,然后准备吃饭。”简单明了。而对幼儿来说,却要说:“把书装到书包里,拿出餐具。再把书包放到柜子里。然后上厕所,回来洗手,铺保鲜膜。”对大孩子来说,这些就是废话,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却必须说清每一个过程。缺少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有的幼儿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指令语言要清晰,步骤要详细、明确,让幼儿“有章可循”。

四。对幼儿的要求要勤说。

“一日生活即教育”,幼儿是在一日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逐渐长大的。经常听大人这样说孩子:“左耳听,右耳冒。”意思是孩子“没记性”。同样,老师对幼儿的要求,幼儿也不会每次都记得。因此,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在每次活动前都把要求和注意事项再说一遍,让幼儿记住并按要求去做。这样重复多次后,幼儿才能逐渐养成习惯,自动自觉地去做。

以上几点,是幼儿教师组织教学,养成幼儿良好习惯时,对教师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几年幼儿工作的体会。

篇12: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论文

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论文

一、汉语对日本语言发音的影响

汉语的发音对日本语言文化影响非常深刻,随着我国朝代的演进和更替,日语也对不同时代的汉语发音进行引入和渗透,以形成特有的日语语言发音。目前,日本中的汉字读音往往都分为一字二音,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保留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吴国地区的吴音的同时,在引入了唐朝时期的汉语发音,最终形成一字二音的结果。目前,随着日语语言的不断完善,日语语音方面的汉语影响较为浓厚,但是吴音所占有的比重正在不断减少,而汉音发音的词汇数量在不断增加。在日语中汉字的读音方面,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朝代的更替,汉语发音的变化,也对日语语言发音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日语中的汉字发音,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为直接模仿汉语的读音,一种则是在汉语发音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变化。比如,自由、可能、便利等词语的发音,都是完全按照汉语中的发音而来的,但是也有一些词语的读音变化非常大。此外,在汉字的发音上,读音虽然是直接对汉语的读音进行模仿,但是由于历史以及地区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读音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目前,日语中的汉字读音往往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吴音,这是最早从我国传入日本的汉语发音,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吴音逐渐筛选和保留,最终保存于日语语言发音当中,当时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的减少。汉音,是我国隋唐时期流入日本的汉语发音,随着日本同隋唐交流的日渐密切,以及隋唐文化的盛行,使得日语中隋唐语言的发音数量最多,并以我国北方一带的发音为主。唐音,是指我国宋代之后的主流汉语发音,传入日本之后,成为日本汉语发音的重要组成,是模仿我国南方地区以及长江一带汉语的发音形式。

二、汉语对日本语言文字的影响

汉字以及假名二套符号所组成,一般常常将两种文字进行混合使用。日本的假名由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区分,前者认为是由我国草书中借鉴和演化而来,片假名则是从我国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中选取形成。平假名在日本一般主要应用于日常书写以及出物中,片假名则是用语对外来词、象声词进行标注。在日本正式出版物和文件当中,汉字是主要的书写内容,并且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据日本官方出版杂志《日本概貌》中描述,汉语对于日语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日语当中常用的汉字数量达到了多个,在其他领域中所使用的汉字数量则更多。日本的小学生毕业时要求汉字的掌握数量必须要达到1000多个,并且能够数量掌握读写技巧,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活动的开展。在日本政府所出台和公布的文件《当用汉字表》当中,明确指出目前日语中多达1850个汉字为当用汉字,随着《当用汉字表》的不断完善和丰富,汉字数量的增加和调整,足以看出汉语对于日语语言的影响逐渐扩大,并且很大程度上说明汉日语言文化的渊源。对于日语来说,汉语是日语发展的重要基础,汉语的消失,日语语言也将无从谈起。日语中的许多文献典籍都是用汉字进行书写的,并且保留至今,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如果废弃汉语,日本历史以及日语的发展将会陷入非常严重的困境。日本文化同汉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日本同样信奉儒家思想,忠君爱国是日本快速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如果汉字从日语文化中消除,将会对日本的社会构成严重威胁,并且使日本的国体受到动摇。汉语对于日语的书写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由于日语中的平片假名分别是由汉语中的草书、楷书书法中借鉴而来,而日语中的汉字数量规模庞大,从而使得日语非常重视书写规范。目前,日本文字的书写主要以行书、楷书和草书为主,而日语中的汉字更是有简、繁之分,日本从小学阶段便重视对孩子书写能力的培养,开设书法课程,教习学生如何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书写标准,便于日常交流活动的开展。由此可以看出。日语文化同汉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日语书写完全是按照汉字书写中发展而来的,并且在日语中得到了不断的发扬和传承。

三、汉语对日语文字表达含义的影响

习语是指日常生活中具有特定形式的词语,是语言的精华所在。习语一般包括成语、俗语、俚语以及歇后语等等,这些语言音节较为优美,音律非常协调,含蓄且委婉,语言简单但是哲理丰富,是人们沟通和交流中较为常用的元素。日语中的习语数量较多,其中很大部分都是由汉语中的习语发展而来,或者是直接进行借用。在日语当中,许多习语都是同汉语中的习语相对应的,如百闻不如一见、吃一堑长一智以及马马虎虎等等,这些习语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汉语的语言表达非常独特,意思往往同字面所表达的意思并不相同,往往需要进行揣测,而不能够直接通过字面进行了解。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汉语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日语同汉语之间的关联非常紧密,在表达意思方面,日语中的许多句式和交流语言当中也渗透了汉语语言的表达思想,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日语中的许多语言也强调句式结构的简约,将文字总的逻辑性逐渐淡化,许多人们对句式的深层含义进行理解和分析,重视对情感的渗透和运用,同汉语中的推理形式是非常详尽的。比如,汉语中的“不去吗?”是一个疑问句,表示提问者希望他能够前往,而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则只能够看出这是一个单纯的疑问句,而不能够看出字面之外的信息。在日语中,“不去吗?”则书写为“行きませんか”,同样,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想让对方前往,但是却不能够确定对方的实际想法,因此用这种较为委婉的句式来试探他人,同时也能够用这种句式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四、汉语对日语书写格式的影响

日语中的'书写格式和形式方面,都深受汉语书写影响。比如,汉语中双方进行书信交流,往往会在书信的开头书写一定的礼貌用语,像是关切的、尊敬的以及慰问的等等,从而显得自己更有礼貌,并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影响。在日语中同样也有这样的表现,日语书信的开头也有较多的礼貌用语,这些多是较为客套的,表示关心的言语,在书信的开头使对方能够感受到真诚和尊敬之意。在日语的信电当中,同样同汉语中的书写形式非常相似。信电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通信手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电话的普及,信电逐渐被取代,但是对于人们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日语中信电的封面通同样是首行邮编,下面是地址,由某人接受,最下是寄信地址,这同汉语中的书写形式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看出,日语的信电书写同样深受我国影响,汉语对于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五、总结汉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朝代的演进和更替,以及两国交流的日渐密切,日语文化受到汉文化的不断冲击和影响,成为日语文化的发展基础。日语语言文化是多元化的文化,日语文化注重对外来文化的汲取和借鉴,其中汉语成为日语语言文化的重要借鉴对象,重视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日本文化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日语语言学习,日语的口语以及书写学习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篇13:中西语言教学论文

中西语言教学论文

近百年来,中国教育界居然没有教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难道如此泱泱大国就没有一个人才吗?西化是百年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吗?近几十年的语文教育是“误尽苍生”吗?对此,我们不能不深深地反思,反思,再反思。下面就谈谈我对中西语言教学的几点拙见。

一、语言本身的差异

中外语文研究的传统差异很大。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欧洲语文学重点研究语法和语言,因为希腊语和罗马语的屈折变化使得阅读典籍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语法的形态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读音变化。中国语文不存在这一问题,作为孤立语的汉语很少有形态变化,阅读典籍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语义方面,也即字义。比如,出于阅读先秦典籍的需要,学者们专注汉字形体、古代语音和意义的分析,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传统语文学。所以,中国的语文学不但发源于训诂学,而且始终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由于中外语文在传统研究对象上的差异以及现代中外语言学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汉语教学呈现形而上的“语文性”,而西方的母语教学则更符合语言存在(本体)的“语言性”。

二、教育理念的差异

语言是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语言教学对此必然会有所反射。作为18世纪启蒙主义的一种延伸,新人文主义在教学上采取了“形式训练”的立场,而形式训练说是由笛卡儿等哲学家的唯理论,特别是康德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与论理学所构成的。(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使十七至十八世纪的唯理语法复活了。”)这些唯理主义与批判主义将素材与思维感觉与悟性、感性与理性二元化地区别对立起来,提出了思维和理性的“形式”,用以区别认识与行为的“实质”。形式训练的本质表现于以语言为中介,实现概念的大量扩充规则的精确思考、客观逻辑的快速作用。总之形式训练,就是以语言形式训练为依托的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的形式训练。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出现何处与之反动的学说,西文这种传统语言哲学思想的内核一直绵延不断地反映在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之中,并通过语言提高了民族的认识水平,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语言教学的语文学或经学传统及倾向有利于学生国学基础的建立,这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语言观上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要求也有相通之处。然而中国语文教学容易忽视形式语言符号的使用和认识,并对中国学生的科学思维造成相当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将来创立“发现模式”。形式语言符号使用和认识的缺陷甚至使得中国学术界很多人读不懂学术论文,更谈不上听觉接受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以及语言相对论说明了这一点。中西认识科学以及认识语言学不平衡的发展水平表明,中国语言学界普遍欠缺的逻辑语言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已经影响和制约了中国在自然语言的计算机理解和识别方面的研究。

中国的哲学思想则“以令人吃惊的固执态度拒绝诉诸语言与文字”①,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重感悟,重人生与人文精神,对形式语言符号没有任何要求,因为“内圣外王”之道乃“道可道,非常道”之道。而诉诸高度符号化,逻辑化和严密形式论证的西方哲学转向语言分析则是一种必然现象。中西哲学家思想的不同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通俗一点说,中国影视界的“大刀长矛”取向和西方影视界的“坚船利炮”取向其实是令人十分震撼的对照,可我们中间又有几人能够真正理性地意识到这一点呢?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物竞天择”,没有“呀片战争”,我们又有什么需要改革呢?

当西方的教育理念日臻完善,教育的车轮进行着良性循环的时候,中国的教育界就如“盲人摸象”。一百年来,我们缺乏的正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研究——认认真真的,踏踏实实的,严肃细致的研究!一百年来,我们缺乏的正是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当别国教育思想涌入我国的时候,我们是不加选择的全盘接受,好象忘了我国也曾经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来没有哪个理论家结合中国国情创立自己的完整的教育学说,好像在外国殖民的铁蹄下,连文化都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古时候,孔子创立了那么先进的教育思想,到了近代却成了束缚中国教育发展的“罪论”,被很多“有志之士”所鄙弃。到底是老祖宗的文化不好,还是做子孙的僵化怠惰?我看后人要负绝大部分责任。历史本来就应该向前推进,为什么我们要老掏老祖宗的兜呢?用几千年前的教育思想来教育几千年后的人,用几千年前的思想来治理几千年后的国家,那能不落后吗?从来没人想过打破传统,创立自己的新学说,担负起语文教育继往开来的使命。即使有人发表自己的主张,也都是些皮毛肤浅的东西,没有带来语文教学的深刻变革。虽有那么几次改革的'实践,因为没有切准病脉,改革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见,中国教育理念的断层,是中国语文教学落后的一个因素。

三、盲目学习西方,成了“邯郸学步”

近百年来,在外国的坚船利炮下,国门大开。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教育的落后是中国落后的根源,遂提倡办西学,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这在当时确实是一大进步。并且培养了大批学贯中西的学者,成了中国各界的精英。为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吹进了一股新风。但后来的学习西方教育,未免不加选择,成了“邯郸学步”。吸收了一些不适合中国语文发展的教学内容,抛弃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主要出现了下面些问题。

(1)偏了语言学,忽视了文学教育

有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自建国以来,语言学界和语言学家对语文教育的干预远远超过文学界和文学家的干预。中小学语文教育基本是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或者更直接地说,现代中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基本理论,是奠定在语言学理论的根基上的,而这个理论又是19世纪的静态的语言学理论!

重视字、词、句、段的理解、分析,重视语法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文学教育的熏陶。其实,文学之于语文教育的作用,功莫大焉。可以说,一切语言(言语)教学,离了“文学化”的教学方法,简直寸步难行。高超的语文教育的艺术,完全是借助于文学的;基本的语文教育艺术,同样是离不开文学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最能体现语言价值和语言真谛的,是文学;最能负载语言价值和语言真谛的,还是文学。一句“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是语言学的,还是文学的?谁也未必划得清。

(2)偏了白话,轻视文言

鲁迅、郭沫若一代人曾大反文言,叶圣陶先生似乎也不大赞成学文言,毛泽东也反对。或者干脆说,自五四后,一直到本世纪80年代,学文言一直受到整个社会主潮的阻扼。少学或不学文言,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声音。因此,尤其建国后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或极少,或干脆没有。文言是有落后于时代的一面,但我们把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当作垃圾一样全盘抛弃,是否让中国语文教学失去了它的根基。

文言中有糟粕,但更有精华这无需多说;文言与白话,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这也无需多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自建国以来,大陆的整体语言表达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趋势,传媒及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与古风,变得“浅白化”,“粗俗化”,这实际就是整个社会轻视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的恶果!

殊不知,鲁迅、毛泽东等人的文学才华大多来自古文化,鲁迅自小熟读古典名著及野史,毛泽东模仿“韩愈体”学写文章,毛泽东的诗词写得好,也是对古文化的继承。为什么我们这代人不能象鲁迅、毛泽东等人知识渊博、才思敏捷?关键在于缺少了古文化这个深厚的底蕴!就拿台湾作家琼瑶来说,她的创作灵感、语言文字功底大多来自古文化的积淀。如她的《在水一方》等歌词直接取自《诗经》。我们大陆作家虽然也才思敏捷,但文言底子未免肤浅。所以,解放后再也没有出现象鲁迅、郭沫若这样多才多艺的文学大家。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失败!

(3)偏了析理,忽视了吟诵

“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圣陶)背诵,对语汇材料的积累,对整体文句的感性的积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更大。背诵,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萦绕心头,如发于心,如出于之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了。

“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研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叶老先生这段话,是针对40年代的情况说的,40年代之后的情况怎么样呢?熟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现状的人知道,这种重分析,重理解,轻吟悟,轻背诵的状况,愈演愈烈,至今仍无大的改观。甚至有专家急呼:“很多老师都把语文讲‘肿’了。”当然,我并不反对“理法”的分析,不主张从一个极端到另一方极端。我是说吟悟这种中国传统的颇为有效的语文教育方法,与来自西方的所谓理法的分析相比,在成效上绝不比它差,甚至有时远超过它。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教育的优良的东西,不能轻易抛弃。但对现在完全抛弃语法知识教学,我认为又是矫枉过正。语文教学纯感悟,没有理论的指导,没有规律的探寻,未必太飘忽,太主观,不好把握,不好传授。如:作文教学,修改病句。总不能光从语感来判断,还是要从语法角度分析,才有根据,学生才好接受。

(4)求同太多,存异太少

由于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封建保守的教育,压制了人的个性,使中国人越来越胆小怕势,思维也是因循守旧。这与西方教育的张扬个性,发展智力形成鲜明对比,这也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落后的一个根源。主要表现在:

a、重写实,轻写虚

所谓写实,指说明、描写、叙述;写虚,指抒情、议论、想象(刘锡庆)写实是指向交际实用的,写虚是指向精神创造的。

我们的语文教育,一直只重视学生写实的能力,而轻视写虚能力的培养。其实,在一定年龄阶段,写虚的能力要重于写实的能力。写虚,实际是一个人创造能力、想象才华,抒发独到见解能力的集中展现。写实体现的只是摹仿记录、复述能力。写实是按部就班,丁是丁,卯是卯,不敢越雷池一步。写虚,则是充分舒张自我的意志和自我胆魄,用神奇、大胆的想象,构筑一个奇特瑰丽的精神世界。一个只会写实的人,是较为平庸的,而一个写虚能力超众的人,才是一个杰出的人。                                                                 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包括大的语文教育环境,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阻止他们写虚能力的发展,按照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心态,写虚似乎与怪诞、呓语、胡说八道、胡思乱想、胡编乱造划等号;而写实,才是实事求是,规规矩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因而我们的孩子,在他们写虚的能力还没有充分展开的时候,就被大人们扼杀了。所以,我们的学生不敢张扬个性,总是有从众心理,而少创见。

众所周知,欧美各国是强调个性教育的。例如英国的作文教学从表达自己思想发展到文艺批评与欣赏,都强调把怎样才能掌握自我表达、培养个性作为主要目的,即使是东方的日本,个性发展在国语教学中也毫不放松。

b、求统一,轻多元

我们中国语文教育中有太多的统一。

教学大纲统一,全国一纲统天下;教材统一,全国教材统编。

选文眼光统一,文章的阐释也是全国统一,不允许哪个教师和学生,对课文作出独立的自由见解。我们有大体统一的《孔乙己》观——批判科举制度,大体统一的《雷雨观》——揭露资本家的残酷、反动、虚伪,大体统一的《项链》观——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此等等。从选文到衡文,使得我们语文教材的“精神空间”极为窘仄,偏狭,缺乏应有的雍容大度,自由的“精神气度”。

考试模式和试题统一,试题路子如出一辙。

甚至学生写出的文章也象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千人一面,老生常谈。缺乏外国孩子的率性、幻想、奇思、天真、浪漫,孩子们过早地成熟、老成,过早地包裹起了真实自由的“自我”和“个性”。这也是我们的语文教育,从教材到教法,从形式到内容都过于严整一律,“精神气度”逼仄和窘迫所导致。

今天本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是一个展示个性的时代,是一个允许大胆创新和探索的时代,是一个自由、民主、多元的时代。对西方多元教学,多元考试制度,我们应学习,再搞统一指挥不是落后于时代了吗?我们祖宗的“百家争鸣”的精神不是应该重现风采吗?这才是教育开放、民主、多元的教学。这才是适合天才成长的土壤!

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有人把中国语文教育的失败完全归根于“西化”,我不很赞同。西方语文教育虽然与我国语文教育的文化背景不同,发展程度不同,但人类语言的教育还是有共同规律的。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以前,主要是该学的没学,不该作为我们母语教学重点的被加以了无限演绎,脱离国情。如:语法教学。

(1)向西方学口语交际功能训练

拿外语教学和语文课作比较,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中的语言教育的实质不在语言要素即语言知识的教学上,而在语言功能即语言交际的教学上。”②

中国语言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向来是薄弱环节,其后果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给我们刺激最大的就是电视主持人的话语能力。那些被评选或认可的国家级的“最佳”和“铁嘴”电视主持人,脱稿进行现场直播时,甚至与西方和俄罗斯业余的电视主持人相比,在语速、语流连贯性、信息量、表现力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除外部的因素外,语言问题是症结所在。

现在中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口语交际”的内容,这是进步,但还很单薄,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有效的理论指导。虽然《语文大纲》强调“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往常教学中只重视了“听与写”的教学,而忽视了“说和读”。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教学弊端,导致中国教出来的学生大都是口拙型的书生。所以,现在的新教材,新大纲学习西方教学中的经验,强调“口语交际”训练,并尝试在中学搞听、说考试,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飞跃。这也是培养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2)向西方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中国自古语文教育搞的是“接受性学习”,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盛行的“填鸭式教学”,就是接受性学习的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就是: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并且极大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方法,并被运用到新教材、新大纲中的灵魂思想。这无疑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一大创举。因为这才真正地把学生当作了学习的主人,给了他们民主、自由探寻知识的空间。激发他们想像、创造的热情。虽然这只是一个教学方法的改变,却是治病治标治本。教学方式的陈旧僵化、考试题目的繁、难、偏、旧,脱离生活,才是语文低效的根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活学用的能力,加强学生想像能力的培养,再把握好我们民族教育本身的经验,还愁中国语文教育的质量提不高吗?

所以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对西方的教育思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洋为中用,兼收并蓄,我想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将在不久的明天实现。

[注释]

①《中西哲学的不同语言走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钱冠连

②《20世纪语文教育回顾及前瞻》,见《语文学习》第7期  李海林

参考资料有:

《东西方对话中的中国语言教学》,见《中学语文教学》隋然 赵华

《西化——百年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见《中学语文教学》 余应源

《语言环境“”语文课“外语课》,见《中学语文教学》汪嘉宾  项和桥

《文化不同  目标相异》,见《中学语文教学》刘光耀

《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八大关系》,见《中学语文教学》 韩军

《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总主编钟启泉

篇14:用爱教育幼儿园孩子的教学论文

用爱教育幼儿园孩子的教学论文

【摘要】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爱的教育;理解;尊重;交流;体验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

一、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需要多一份的理解和尊重,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是那么温暖那么无私;孩子犯错时,能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会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最好的伙伴最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友善的态度,一颗充满的爱心……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为孩子做好了他们认为应该的一切,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和想法,结果事与愿违,遭到孩子的反对,造成关系紧张。我们应该信任幼儿、鼓励幼儿,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也让他们帮助别人做一些事。如:分发碗勺……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和发展,不仅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变的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了,而且增强了幼儿的管理能力和独立性。因而成人应该看到,幼儿虽然年幼,但是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维,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强加和包办代替就会使幼儿失去选择的主动权,使幼儿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出现事事处处依赖成人或者出现逆反心理,这对幼儿健康心理和思维能力都十分不利。成人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不应用成人的看法去评价孩子。

二、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记得孩子们刚上小班,还没有自己的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马思琪跑来问我:“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史浩然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玩滑梯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张楠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滑梯吧!”说完,不由分说的拉我来到滑梯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爬上了滑梯,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滑梯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那次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的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的骄横、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孩子们互相帮助,师生们谈笑风生,在师生的共同呵护下,我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让我惊讶的是在让他们感受爱时,他们也回赠给我真诚的爱。记得那次我感冒了,很严重。我嘶哑着嗓子去给小朋友上课,那天恰巧我穿了件新衣。刚走进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大呼小叫地说:“老师好!”我刚张开嘴让他们安静下来,突然有个声音大声地说:“不要吵了!老师的嗓子哑了!老师的嗓子都哑了!”顿时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孩子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静地看着我。当我张开嘴让他们跟着我念儿歌时又有小朋友举手提议:“老师,我们今天学唱歌吧!我们能自己跟着磁带学,那样你的嗓子会好得快些,妈妈说嗓子哑了要少说话!”多懂事的孩子,只知他们平时爱惹我生气,不知他们竟也知道关心我!

下课了,孩子们硬要把剥好的橘子塞进我的嘴里,说:“老师吃了它吧!吃了你的嗓子就会好了!”在那一刻我发现孩子们已经学会爱别人了,面对这金子般的爱,我顿时热泪盈眶了。这不就是高尔基说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你的点滴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   三、爱是一种行动体验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撒种爱心,用爱的行动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时,我会亲手用纸巾将他擦拭干净;当孩子离开父母哇哇大哭时,我会像妈妈一样抱起他,给他温暖给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动表达着我的爱意,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师在意他、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哭闹是常有的事情,看着他们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我的心也被触动了,每每这时我便走过去把他们抱起来,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让他们感受到妈妈一样的温暖……午睡对于有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们班的娜斯塔便是如此。中午午睡时,孩子们都躺下了,只有娜斯塔眼里含着泪的默默坐在床边,我走过去问道:“宝贝,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没有说话,眼泪反而流的更多了。我摸摸她的头,没事啊。于是我有耐心的对她说道:“宝贝,是不是想妈妈了?在幼儿园,老师就是妈妈。让我当你的妈妈,看着你睡觉,好吗?” 马欣怡抬头看看我,用小小的声音说道:“我想妈妈,睡觉的时候我都搂着妈妈的胳膊,我要妈妈……。”为娜斯塔擦干眼泪,哄她躺下后,我从她耳边说:“老师就是娜斯塔的妈妈,你搂着我的胳膊睡好吗?”看着娜斯塔搂着我的胳膊甜甜的睡去时,我感到了做老师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每到午睡时,娜斯塔总是搂着我的胳膊缓缓睡去。一天,娜斯塔高兴的跑到我跟前大声说:“老师像妈妈,老师就是妈妈。”这是全班小朋友也都兴奋了,妈妈,妈妈的叫个不停,听到孩子们甜甜的叫声,我的眼角泛出了泪花,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除了自己做榜样,在教育过程中,我还在孩子们中间找榜样,谁爱劳动?讲卫生?谁守纪律?谁讲文明?谁就餐文明不挑食等……我都时时关注,时时表扬给予肯定,在每周一次的评选会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并做出评议,由教师执笔整理,最后和孩子的照片一起陈列在荣誉栏中,比如:被子叠的好、吃饭不挑食、有礼貌、对小朋友友好……同时,也会对榜上有名的幼儿提出新的要求。幼儿在这种环境中都愿意积极展现自己的优点,主动改正自己的不足,自然而然的孩子们的习惯好了。

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我也不忘时时把爱融进学习里。我把烦琐的管变为对孩子的理解和信任。把过分的控制变为更多的交流和对话。把过于集中的教育教学全分散给孩子们,用他们的感官去感知这个世界的一切。记得,在一次“动物过冬”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它们会冷吗?小动物吃什么呀?带着疑问我们分头去收集资料,丰富知识、去感知这个神秘的世界,也使孩子们多了一份对动物的爱。

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共识。愿所有的教师心中都充满真爱,把不同的爱献给不同的孩子,让我们把真爱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相信它能生根、发芽,并结出喜人的硕果。

篇15:幼儿教学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论文

幼儿园是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次尝试,孩子第一次参与到集体的活动中去,是孩子接受长期的知识教育的初始阶段。同时因为学生在这个阶段中语言还没有全面的发展好,使得语言训练的环境对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做到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幼儿园的交流和学习阶段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以及让孩子逐渐地敢于和乐于进行自我的表现和表达,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学习的语言环境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做到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和放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进行自我表达,从而实现孩子语言方面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1当前幼儿教学中语言环境的现状

1.1幼儿园课堂上的教学和课堂环境有一定的限制。长期不规范的幼儿园教学制度使得当前幼儿园的教学和课堂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最大的一个就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就是听教师在课堂上讲故事,忽略了孩子在课堂上的发言,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不能够充分锻炼和训练自己的语言的说和思考的能力。在孩子的语言教学阶段,让孩子充分进行语言的听说读,才能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成长。

1.2幼儿和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在当今的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地遵守纪律,不违反纪律以及不要太闹和说话,这些限制规则的出现,导致了学生在需要进行语言的练习阶段,硬性的减少了学生的语言练习机会,这种模式的制定,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使得孩子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训练,同时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是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的。

1.3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单一的现象,阻碍了幼儿语言的快速发展。当今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思想部分是陈旧的,简单的,没有教学方式,没有办法快速适应当今幼儿语言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导致了幼儿语言发展的缓慢低效和片面。在幼儿园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孩子的提问学生无法按照老师的思维进行回答,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地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鼓励,导致这些学生的激情和说话的热情就逐渐的被打击掉了一部分,因此,不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方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了非常大的阻碍。

2对提升幼儿语言发展在语言环境上改变的措施和建议

2.1在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创造一个活泼的灵活的语言环境。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有活力,需要孩子们具有相当意愿的心情去接触,正是这样,就需要在幼儿的语言教学环境中,创造出一个活泼的和灵活的语言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让孩子在语言的学习阶段,逐渐的认可语言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对学生听和读的方面进行引导。比如说,让学生先进行大量语言方面的听和说,以及训练学生进行语言的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美好,不要对学生规定过多的规则,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自主地进行听和读,充分发挥幼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在没有压力和充满轻松的环境下,学生就会逐渐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整体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

2.2在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幼儿园为学生创建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幼儿语言的发展,在非常大的一个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比如说,在当前每个班级都有25个人左右的班级上,教师要充分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进行发言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是非常的公平的,教师没有偏向谁,同时学校的老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好的.。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所有学生的提问,就要做到在课下组织一定形式的活动,达到对学生充分的提问,等等。有了这样的提问,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发言,这样的教育环境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了促进学生放得开的去学习和发言的作用。

2.3在幼儿语言的发展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和鼓励,使得学生在语言的发展中有强大的自信。自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具有自信的学生会敢说话,不怕说错,反之,不自信的学生不敢说话。所以,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创造出一个让学生敢说话的环境,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奖励,对说话文明礼貌和多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对不敢说话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鼓励,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有饱满的自信心,敢于充分表现自己。总而言之,幼儿语言环境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够产生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给幼儿创造出一个合适的、轻松的以及自信的语言环境,从而高效的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小展.论幼儿园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读与写(上,下旬).2015.3

[2]贺玲.浅谈如何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语言环境[J].才智.2013.6

[3]史薇.提高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10

篇16:幼儿教师教学提问研究论文

幼儿教师教学提问研究论文

摘要:幼儿教师将有效提问法合理应用到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幼儿创造充足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机会,这对增强幼儿语言能力和拓展幼儿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提问

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提问,老师应该坚持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幼儿开展丰富的思维活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一、采取有效提问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将有效提问法应用到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求老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知识,并将幼儿的个性特点有效结合起来,巧妙设置课堂教学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有效拓宽幼儿语言的知识面,从根本上强化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课堂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明确提问的内容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的知识接受能力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提问,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下列几种心理准备:其一,全面把握幼儿的个性特定和认知能力,尽量提出答案灵活的问题;其二,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其三,当幼儿一时难以回答出来时,需要老师及时进行引导和鼓励,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答案内容。

二、循序渐进式提问,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坚持从易到难。当所提出的问题过难或者过于简单时,都不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反而会制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进行分析,幼儿对于课堂上老师所提出问题的反馈和回应能力强弱,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弱。因此,老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合理分散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从而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了故事之后,老师根据故事内容直接提问“当你们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感受呢”、“从故事中你们又学会了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难免让幼儿感到压力,甚至会让幼儿恐惧课堂提问的情形。但是,当老师遵循循序渐进式原则进行提问,如:“故事里主要有哪些人物呢?”“故事里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故事里的动物是怎么样的呢?”通过进行层层提问,步步深入,有利于帮助幼儿逐渐拓展思维,大幅度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再如:在小班幼儿开展主题活动“故事啊,故事”中,老师便可以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故事王国中。其中,老师如果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让幼儿相互比较谁讲的故事新颖独特,小班幼儿由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便难以畅所欲言地展开活动。因此,幼儿老师便可以开展“故事周”活动,让幼儿邀请爸爸妈妈为自己讲一则有趣的故事,这样每个小班幼儿都可以听到有趣的'故事。当幼儿们沉浸在故事王国的情境中时,老师便可以利用《三只小猪》这个经典的故事设计科学合理的语言活动,并让幼儿扮演“三只小猪”,亲自动手搭建属于自己的房子,充分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此外,老师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下列问题:三只小猪在活动中搭建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故事中的猪大哥和猪二哥跑到猪小弟的家中呢,他们自己家的房子怎样呢?通过合理设计上述三个问题,让幼儿紧紧围绕三只小猪搭建的房子进行深入讨论,能够促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三、提问应具有启发性,激发幼儿创造力

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应用有效提问教学法时,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便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例如:老师可以通过仿编《家》的课堂活动,当幼儿难以快速说出密密的树林是谁的家时,老师便可以及时进行提示:密密的树林中住着哪些动物呢?这时幼儿的思维被充分激发,争着说“大狮子”、“大老虎”、“小松鼠”等。再如:在老师组织幼儿开展的一次区角活动中,当部分幼儿利用积木在区角组建了较高的一堵墙,而后来却不知道这堵墙用来干什么,这时老师便可以使用提示性的语言,围墙可以用来关动物,也可以用来分隔不同的事物。顿时,幼儿的思维受到启发,说道:“我们这堵墙是用来关动物的。”老师再进一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你们用来关哪些动物呢?”这时,部分幼儿争先恐后地说道:“关猴子、孔雀、长颈鹿等。”老师说,你们回答得真好,但是如果将这些动物全部关在一起,你们不怕他们打架吗?为了避免他们打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通过设置这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快速建立起了动物园,并且让幼儿的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

四、结语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新要求,便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紧密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力,采用有效提问方式,从而有效增强幼儿的语言教学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幼儿语言课程教学效率,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中然.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4):45-46.

[2]庄志玲.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策略———以中班故事活动“月亮的味道”为例[J].教育导刊月刊,(10):7-8.

篇17: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及其思考的论文

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及其思考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语言 幼儿教师 语言素养

论文摘要:在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及其使用方式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师幼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现从幼儿互动教学的现状入手,从幼儿教师的语言要求出发,提出幼儿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一、对当前教师教学语言现状的分析

教学语言在广义上指人们通过无声的或有声的方式,借助于体态、文字和口语表情达意。笔者尝试对当前在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方面上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1.用语不规范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语言较随意,表达不够准确,如经常会冒出“把手拿出来”“一只椅子”等语言。有些教师的语言松散、零乱,还常伴有口头禅,导致教学语言不严谨,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由于教师来自不同的地方,家乡语言的惯性使他们的语言方言化,而且语言没有得到大多教师的充分重视。

2.命令强制性

在师幼的言语交往中,教师凭借自己的权威地位,师幼言语交往呈现出单向化和单一化的特征。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将教学的内容教授给幼儿,并没有对幼儿的回答进行适宜的反馈,教师的言语缺少启发性,完全是一种灌输。幼儿逐渐成为教师权威言语的纯粹接受者。教师和幼儿之间缺乏双向言语对话。

二、重视幼儿园教师语言的必要性

1.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分析

幼儿处在身心的初长期、意识的朦胧期,决定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也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乃至着装打扮都会给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他们的终生。

2.幼儿教师语言的要求

(1)规范性

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是他们积极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科学性。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的样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

(2)人性化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鼓励的语言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

(3)艺术化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审美性为基础,是一种“刻印着人类审美的语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幼儿展开思想的翅膀,遨游在想象的天空,吸引儿童积极地参与,唤起儿童学习的愉悦和创造力。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

(4)形象化

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依据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其他感官形象来认识事物,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口语要具体、鲜明,要有动态感觉,有情感色彩,能唤起幼儿对具体事物的真切感知。

三、幼儿园教师提高语言素养的`途径

1.重视理论学习,加强训练,帮助教师掌握各种技能技巧

对于如何加强语言修养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该学好普通话,要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和音变规律,熟练运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方法,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合乎逻辑,表达准确,吐字清晰,具体形象,富于美感。其次,要广泛阅读文艺书籍,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从丰富的文学遗产中充实、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素质。第三,要热爱儿童,理解儿童,真诚地对待儿童,把幼儿当作自己的朋友。

2.针对幼儿特点,加强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察言观色”,提高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言语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幼儿外部的语言行为来把握幼儿的心理或思维状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策略作出及时调整,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应更多地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的语言在语速上应当适当地慢一些,显得更有耐心;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焦躁的情绪得以缓和等。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

教师不论何时何地何事,当有必要向幼儿说明事理时,都要心平气和地向幼儿明示。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如“嗯,真不错”、“好样的”、“好孩子,继续做下去一定行”等语言,加上教师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会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语言生动,掌握语言的艺术性,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的认知、思维能力还比较差,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熟悉和了解的符合感性经验范围内的事物容易理解,而对于距离自己生活经验比较远的事物则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师就要运用生动、形象、富有动感、富有色彩的教学语言开启儿童的智慧之门。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廖梅先.幼儿教师语言风格六要点[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10).

[3]江爱军.浅议幼儿教师提高语言素养的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

篇18: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论文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论文

近几年市面上出版了很多育儿类书籍,有一些书同质化很厉害,有的还是到处平凑出版的。而这本《李中莹亲自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问认为是其中的佼佼者,细读来才知道这本书已经在前出版过,估计那时候育儿市场远不如现在的火爆,而那时李中莹已经有了这么丰厚的研究成果,真是真正做学问,懂育儿的作者。这次的升级版更是作者在以前书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近年来更加被人关注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我们正处于“孩子不好过,家长更难为”的时代,我非常认同。就拿自身经历来说,我会经常阅读一些育儿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而往往遭受到家人和同龄人的不屑,他们总是说,以前怎么样怎么样,也没那么用心教育孩子,不也照样成长,甚至养得更好。其实,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些表面现象,细究起来,当家长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或许有的家长得益于家传,能够游刃有余,而更多的家长,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只能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

读这本书,我受益良多,作者在育儿方面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体系,更有对亲子方面的独到见解。整本书信念和价值观一以贯之,这是很多书都不具备的。体会特别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家庭教育更重要。很多家长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把教育推给学校,想通过学校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殊不知,再好的学校和老师,没有家长的配合,也早就不了孩子,所以,无论何时,家庭教育是关键,奠定孩子一生成长的底色。

顽皮是宝。家里有个男孩,每天不停地翻、爬,常常搞得一片狼藉,而宝爸又是一个及爱干净的人,我虽然读过一些育儿书,知道有些“调皮捣蛋”的行为有助于孩子发展,当不知所以然,读了《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才恍然大悟,“顽皮”是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孩子脑部神经元之间建立连接,越顽皮的孩子越聪明。这种能力会在三岁达到高峰,12岁消失。

孩子听话不听话。每一代父母要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培养出能够有效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这份能力包括很多方面,绝对不只是生活能力,必须包含有效四维的能力,面对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与人相处的能力,接受和欣赏自己的能力,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以及未来策划的能力。具备了上述能力,家长就不必再为孩子听话不听话而纠结了,他已经完全能够照顾好自己的人生了。

从感官入手培养能力――提升记忆力。不作者在这部分写的一个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正好可以学以致用,采用用脑“拍电影”,这个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

多管齐下更有效。调动孩子视、听、感三个内感官,因为内视觉学得最快,内感觉学得最深刻,而内听觉的学习能力最弱,三者并用也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成为孩子快乐学习的动力。

学习的目的不应该太遥远。经常教育孩子学习是为了拿文凭、出人头地、为了找到好工作、为了生活的更美好之类的,其实上学读书的信念和价值观并不十分清晰,而告诉孩子上学读书可以增加学问知识、认识很多同龄的朋友、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到学习的方法、享受到成长的乐趣,这样就比较清晰。

篇19:和孩子一起玩转教学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和孩子一起玩转教学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开学不久,我将中班主题“幼儿园里朋友多”中的“一起进行的活动”升级为“幼儿园的一天”,在大班开展教学活动,希望通过让幼儿了解一日活动的作息安排,学着对自己的幼儿园生活作一些自主的安排,以此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原本是一个无需幼儿探索,纯粹接受性的学习内容,如何做到让幼儿在主动的状态中愉悦地完成其实质是被动的学习任务呢?

我尝试以绘本《喜欢钟表的国王》为背景,让幼儿通过认识钟点来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打下认知基础。

在教学时,我通过绘本中“国王将钟表‘锁’在王宫里而造成人们起居和劳作的混乱”这一情节作背景,让幼儿认识钟点。接着,我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梳理“国王8点吃早餐的时候,我们应该干什么”这一线索,呈现了井然有序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作息安排。然后借用“国王将钟表还给大家”“人们的生活又回归井井有条”的情节,让幼儿玩起了“国王的钟表”的游戏:教师或一个幼儿拿着钟表,大家围成圈边走边问:“国王的钟表几点了?”国王答:“9点了。”幼儿便开始模仿做体育锻炼的动作。接着再问:“国王的钟表几点了?”国王答:“1O点了。”幼儿便马上表现出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动作,如果谁的动作稍稍迟钝,国王就向谁发出“驱逐令”。

游戏“国王的钟表”开展得既紧张又富有挑战,幼儿在倾情玩耍中熟知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作息安排。

瞧!纯属单向传递的教学内容依然可以让幼儿在满怀热情中积极接受。

瞧!即便大班有幼小衔接的教育要求,但“好玩”依然是幼儿最钟情的学习要素。

静心细想中我忽有感触:幼儿的集体学习活动还真是需要一边玩一边悟的。即使对大班的幼儿而言,时长30分钟的集体教学活动依然会引起他们的倦怠而使教学低效。

于是,以后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活动,我都努力地让幼儿多玩、多做。

在二期课改的教学参考用书中,中班有认识“眼睛”的内容,我开展了“练练眼力”的比赛,增强幼儿保护眼睛的意识:大班有学诵“春节歌谣”的内容,我采用了中国民间游戏“丢手绢”的样式,为幼儿单调的念诵激发兴趣:在小班看图说话“谁来了”中,我带领幼儿玩起了“捉迷藏”,为幼儿掌握动物特征和学用方位词提供了反复练习的机会。

我还尝试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操作玩耍来领悟故事的主题思想。

绘本《方格子老虎》说的是一只小老虎为亲人和伙伴带来与众不同的快乐的故事。如何借助这个原本就很好玩的故事,让大班幼儿体会“方格子”与众不同的乐趣呢?在设计活动时,我想到了教学参考用书中的民间童谣“跳房子”。于是,我设计了如下活动:

第一环节:解读封面,了解虎纹特征,引发幼儿对老虎身上的“方格子”事件产生期待。

第二环节:欣赏画面,倾听事件冲突缘由,并由此联想生活中遭遇的冲突和不愉快情绪,激发幼儿学习解决矛盾进而感受愉快的愿望。

第三环节:羡慕小老虎,体验“方格子”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快乐。

我让幼儿在小老虎的带领下,在“方格子”上玩起了“跳房子”游戏。我将童谣“跳,跳,跳格子,跳好格子造房子,造好房子娶娘子,娶好娘子生儿子”改编为“跳格子,造房子,造好房子生儿子”。如此修改一来可免去对民间习俗的解释,二来可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快记住句子,顺利完成游戏。

果然,在游戏中我仅念诵了两遍,幼儿便迅速地在4×4的格子中,边唱童谣边玩起了“造房子”游戏。

第四环节:领悟主题,萌发喜欢“方格子”老虎的情感,进而对故事主题思想加深认知,产生共鸣。

就这样,幼儿的阅读活动既有了专注的读,又有了酣畅的玩:既完成了绘本阅读的要求,又学会了游戏。

人类文化从起源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游戏性。游戏不仅是幼儿的成长需要,也是成人内心潜藏着的爱好。学前教育只有在尊重儿童生命特征的前提下才会有效且有意义。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创设允许幼儿“放下书本‘一会儿’、自由驰骋‘一会儿’、离开座位‘一会儿’、动手动脚‘一会儿’”的学习氛围。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在积极主动中更富有生气,幼儿的学习才更有兴趣,教师的教学也更具情趣,而师幼互动的课堂才能成为教学双方共享快乐的美妙时光。

相关专题 幼儿教师如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