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问题启发式教学拓展学生思维论文

hyyangyan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hyyangyang”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进问题启发式教学拓展学生思维论文(共1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推进问题启发式教学拓展学生思维论文

有关推进问题启发式教学拓展学生思维论文

新课程改革促使高中课程教学走进新时代,站在新时代的潮流上,笔者在不断反思如何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应当怎样进行探究性教学、如何突出政治教学的时代性、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面临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解决。当然,在新课程教学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值得研究探讨,那就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传统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进行探究性教学,也要依托问题启发式教学。而且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把坚持灌输论原则和坚持启发式方法统一起来,强调坚持灌输论原则就提出反对注入式方法,把灌输论和启发式统一起来,要灌输得巧妙,适合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入眼、入耳、入脑。而现在我们强调的启发式教学,正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注入式”的弊病、满堂灌、“一言堂”的教法,由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可见,启发式教学在新一轮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它不但不会被淘汰,还要大力提倡,并要求不断完善与发展,促进启发式教学由传统向现代过渡。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开展问题启发性教学,坚定“以学生为本,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理念,一改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本人就问题启发式教学谈点管窥之见。

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设置疑点,多积累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进。”高深设疑是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有人认为,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解决了矛盾,就能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可见,设疑在启发式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关键在于如何设疑,何处何时设疑,才能做到“精”“巧”,达到既避免课堂教学的平铺直叙,又使课堂气氛波澜起伏。平时经验告诉我要把握好疑点,不要专提那些只让学生做简单的判断是回答的问题;要把握好度,范围不要太宽、难度不要太大,原则上“只要学生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提问要紧扣中心,突出重点,解决疑难,避免多而复杂,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设疑的内容要巧、方法要巧,要善于启迪学生思维,不拘泥于学生只会从书本上找出答案照读,避免出现“不求甚解”的现象。在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治沙前后变化”的内容时,结合教材重点内容,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处理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不是无能为力的,规律的客观性又要求人们应该如何去改造自然?”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反思人类的行为,在反思的'过程中完成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教学。可以说,在这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启发、举例启发、联想启发、反问启发等方式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地探讨教材内容,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不仅拓展了思维,也加深了思想认识。

其次,要求教师在课前要预计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从而更深入地去钻研教材。因为问题启发性教学课堂的思维发展不是教师单向带动的,而是师生,生生互动生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非预设性。在课堂思维发展出现停滞现象时,在学生讲不到要点或知识需要提升时,教师可运用问题情境带动课堂思维流向。比如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设计了三个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触动了学生的探讨精神,对整堂课的思维流向起引导作用,导思维开放、导知识升华,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再次,问题启发性教学中教师要求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几个学生的探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这也是我在问题的选择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所以我个人体会是今后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有层次,尽量与不同学生的层次和知识水平相适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全民参与”。

以上探讨的是教师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主导作用。有很多人也由此认为问题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师的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要积极思考老师与学生密切配合,就很成功了。这个观点固然没错,但我个人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下,问题启发式教学虽主要体现在课堂中,但它需要很重要的铺垫。一方面,教师要有非常巧妙地设疑启发能力以及深入了解学生。另一方面是学生。首先,学生平时在课外要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拓展自身的启发性思维。对周边发生的大事小事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善思勤疑、注重亲身体验,在“做中学”、“用中学”,多积累生活经验。这样,就为课堂中的所思、所想、所疑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中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激发自己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求兴趣,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或“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方法,能够不断地自主学习、参与探究。这样,问题启发式教学将达到更佳的效果。其次,学生要成为教学中的主体,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可以说,成功的问题启发式教学不仅在于老师,也在于学生,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总之,合理运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增强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学生目的性教育,采用多种启发形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创造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以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课的各项任务。

篇2:思维场与启发式教学的论文

关于思维场与启发式教学的论文

虽然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就其指导思想来说不外乎两种: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已在我国“流行”多年,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好的典型,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但总的来说大都比较注重教学中的形式问题,比较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外部表现.当前注入式教学盛行的局面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改观.对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来说,从事数学仍旧主要是一种被动的行动.教师写黑板,学生抄笔记,学生以机械的,模仿的方式对待教材、练习及家庭作业.

为什么注入式教学如此根深蒂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说成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数学、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问题.

有关启发式教育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许多文章已经阐述过了,在此不再重复.本文拟从数学学科的特点、从思维场的存在性及其特征入手,揭示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内涵.望读者从中能对启发式教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思维场的存在性及其特征

关于思维是否可以完全形式化的问题还存在着争论.因为电脑的“思维”是可以完全形式化的,所以,争论的焦点也就集中在人的思维是否可以用电脑的“思维”来替代上.就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电脑还无法和人脑相比.另外,人的思维包含有情感、动机等因素在内,若要把人的思维完全形式化,那就必须使动机、情感等也形式化.而在目前的信息加工范围内却远远不能理解这些领域.所以,可以肯定,人的思维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能形式化,而且远远不能.至于将来如何本文暂不论及.

实际上,我们都有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我们把人的思维可以形式化的部分叫言传态的思维,把不能形式化的部分叫意会态的思维.相应地,我们把知识也分为言传知识与意会知识.言传知识构成的陈述、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归根到底是在意会基础上才被理解和表达的,而意会知识又不断填补言传知识.事实上,现代人类可以形式化的知识与整个客观世界相比,是微乎其微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意会知识就像是场,而言传知识则像在场中运动的粒子,场激发和规定着粒子的运动.

我们把思维产生与运演的条件系统称为思维场.确切地说,我们把伴随着对某一问题的情境产生的,由人的情感、动机、过去的有关经验和外部环境与主体状况(内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共同组成的,作为可以言传——形式化的思维的基础而存在的意识——环境系统称为思维场.

思维场有以下四个明显特征:

1.意象性爱因斯坦曾说:“在我的思维机制中,书面的文字或口头的语言几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符号和有一定明晰度的意象.它可以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这种组合活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它进行在可以传达给别人的、由文字或别的符号建立起来的任何逻辑结构之前.上述这些元素就我来说是视觉的,有时也是动觉的.通用的文字和其它符号只有在第二个阶段才能费劲地找出来,此时上述联想活动已经充分建立,并且可以随意再生出来.”

在这里,爱因斯坦强调了意象的作用.显然,思维场以意象作为它的综合反映形式.

2.整体性数学学习中的意象活动,是一种非线性的、以各种模糊或清晰的表象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流动活跃的活动,所以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从而由思维场决定的思维,有别于那种孤立的、与周围事物割裂的思维.

3.实质性作为可以传讯的'思维,必须具备形式的载体,诉诸语言或符号.这种形式载体,可以荷载和反映思维者要解决的问题的实质,但也可能反过来掩盖问题的实质.而思维场直接由问题的实质所诱发,因而“矛头直指”问题的实质,不必受数量和形式框框的限制.也就是说,思维场以量的模糊,换取了质的生动,使个体可以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并以此引领思维的进程.

4.多向性由于思维场由意象构造,这就使得思维场拥有丰富的信息,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多角度的选择方案,即促使思维产生多向性.

研究思维场是为了利用其特性改进我们的教学.

二、作用于思维唱—启迪思维

思维是在个体头脑中发生的.当你把思维结果(例如解题方法,解答方案)明白地告诉思维者时,思维就不必要了,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教育对象的思维是教育不能直接作用的.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学不应以“传授”思维过程为主,而应当寻找产生和制约思维的、教育者可以直接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的总和就是思维场.

人的思维取决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相互作用.伴随着可以形式化的“言传思维”,总有思维场存在.思维场是由思维的内外部条件构成的动力系统.它激发思维,决定着思维的运动.因此,教学者的力量不应放在就思维论思维上,而是帮助学生形成对某个问题的思维场,使他们产生对解决问题的积极的心向;同时,为他们准备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使外部刺激同学生内部条件形成恰当的差距.这样学生就可以调动起来,进行积极的思维.所以思维要靠启迪.

帮助学生构造合理的思维场的关键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欲知未知、半生不熟的中等强度上,使之具有新知识同旧知识的恰当强度的冲突,从而产生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向.所谓启发式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始终提供合适的问题情境的教学.

思维是可以形成一定方法的.诸如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必须掌握或习得的.但是,对这些基本的思维方法或策略,应该让学生在思维实践中获得为主.且在学生的思维实践中,教师不是直接指明思维,而是研究如何使之形成相应的思维场,促使人去相应的思维.

美国国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

三、把启发式教学切实有效地贯彻在数学教学中

思维教育是数学教育的核心,而思维要靠启迪,所以,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切实有效地贯彻启发式教学.要从本质上冲破注入式教学的框框,首先要解决以下问题:

1.认识问题人们常把数学喻为科学的皇后,大抵是指数学具有确切的概念,最少的公理,严谨的论证方法,是高度抽象的、形式化了的逻辑演泽的科学.数学教材所表现的更是经过逻辑加工好的完成了的数学形式,呈现为概念——定理(公式)——范例组成的纯数学系统.于是,不少人认为数学乃是理所当然的逻辑链,思想完全湮没于成串的定理之中.固然,数学以严密的演绎系统为其特征,但这是仅就数学成果的表述而论的,仅是可形式化的那一部分知识,而大量存在的、生机勃勃的意会态的知识贯穿在每一个数学概念的产生、发展直到完善的过程之中.

我们已经强调,言传知识的产生离不开思维场.如果否认这一点,数学就失去了启发的必要性.一旦学生碰到困难,教者就告知具体想法,如此数学教学将成为纯粹形式的传授、操练的过程,数学学习就成为机械的、被注入式的学习.

2.操作问题数学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以思维为主的过程,它同时又伴随着记忆、复现、再认这些环节.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教者来说,启迪思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突出记忆、复现、再认则似乎简单易行.于是往往容易忽略学习需要思维这一事实,而把教学最大限度地转到记忆、复现、再认上去.具体表现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取消了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环境、时间和空间,取消了诱发思维的土壤和条件——忽视了思维场的存在.所以注入式和题海战术盛行.注入式取消了结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思维过程,把学习变成反复再认由课本或教师规定的结论.题海战术取消了方法的思维过程,把学习变为重复某些既定的题型解法.所以,切实有效地贯彻启发式教学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考试问题尽管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考试要“出活题,考能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理论上和技术上的问题.这就造成死记硬背、大量的机械模仿等形式上的训练也能帮助学生的标准化考试和低层次技巧上表现不错.结果自然是许多学生只停留在形式的掌握,没有进入实质的理解.

“从长远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记住一些数学技巧——技巧不常用,很快就会忘记——而是树立一种信心,即当他需要某一数学工具时,知道如何去发现并掌握这一工具.”树立这种自信心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学习中贯穿创造、构造、发现数学的那种学习精神.

中国的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数学在学科中的地位决定了数学教育必须走在改革的前列.数学教育的改革首先遇到的就是教学的改革,而教学的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学指导思想——打破注入式教学的框框,研究并利用思维场,把启发式教学切实有效地贯彻在数学教学之中.只有这样,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才有必要的保障.

篇3:数学教学如何拓展学生思维

运用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运用新课标理念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数学表达式、几何图形的结构,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美与和谐美,结构对称的物体很容易给人一种均衡的感觉,容易使人产生美感。在画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时,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对称美。例如,在绘制圆、椭圆、双曲线等图形时提醒学生注意它们的对称性,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对称、流畅和洒脱之美。

再比如,讲二项式定理时,教材介绍了“杨辉三角”,通过学生阅读与探究,使他们发现一个三角形中竟蕴藏着如此多的奥妙。再经过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这个特殊三角形所蕴含的对称美与和谐美。另外,美育对使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美的创造力,健全学生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高中数学活动中运用几何画板揭示高中数学中蕴含的数学之美,通过美的熏陶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方面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要有层次地实施数学教学

数学教师在具体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时,要做到稳扎稳打、井然有序,让学生有层次地学习。在课前预习中寻找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针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自身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这种在课前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应该属于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内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自己提出相关的疑问,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之前针对本章所学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引导性质的安排和布置。

通过深入课堂展开讨论、探索质疑问题。探索疑问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就是由疑难或不确定的情境到确定的情境两端之间的全过程。在这个阶段,学生经历了主动探究和自我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其掌握了陈述性知识,而且使其掌握了过程性知识,产生了深层次的疑问。在学生自行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适当给以启发性地点拨,使其开窍,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思考,使他们从各个角度进一步探索分析。教师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来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最后教师通过解惑答疑、归纳总结来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

2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创造

了解数学史的人都知道数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巨大,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数学史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励学生创造。一般来说,历史不仅可以给出一种确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感到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中那些千锤百炼、天衣无缝,同时也相对失去了生气与天然的、已经被标本化了的数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可以引导我们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可以想象,善于思考和学习的希尔伯特肯定会从中领悟到一个数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这种包括几经碰壁终于找到解法的探索过程在教学书上无论如何是看不到的。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看,这样实际上是非常富于启发性的。

创造机会,开启学生的创造力。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感知、发现、创造,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我们看来,孩子的想象也许有些可笑和不切实际,但一旦他们可以“异想天开”,不按部就班地人云亦云,可贵的创造性思维就开始形成。新眼光看平常事,如果说4是8的一半,通常人们会回答:“是。”如果接着问:“0是8的一半,对吗?”经过一段思考的时间后,大多数人才同意这一说法(8是由两个0上下相叠而成的)。

这时如果再问:“3是8的一半,是吗?”人们很快就会看到将8竖着分为两半,则是两个3。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当我们学会转换思维的角度,就会更好地看到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有效地发现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法。让学生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身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学生一旦习惯于这种思维过程,当再次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就会想到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为自己遇到的新挑战或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篇4:数学教学如何拓展学生思维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联想思维培养的需要

思维的广阔性是联想教育的前提,在实施联想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数学学科之外,还涉及科学,语文,甚至绘画,童话教育等,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更加突出,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才能在学生提出疑问,想法的时候,不至于不知所措。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涉及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而联想往往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有些同学在计算平均数时,使用计算器,而有些同学则选择计算机,教师需要了解的内容更多。一个出色的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有幽默的个性和亲和力,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联想能力。

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给学生带去更多的灵感。教师需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有解决问题,更深的挖掘问题,并对学生问题能够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正确的评价方式。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项,操作过程中,就会存在缺憾,甚至收不到任何的效果。就如我前面教学黄金分割的一样,如果能够抓住问题,并适当表扬,学生的信心会大增,学习会更加主动。一旦错过,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没有主动的应用与实际,而且,学生的思维受到压制。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也至关重要。

不时地进行直觉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直觉思维是建立在对客观数学知识掌握及熟悉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平时数学知识的积累与沉淀的一种良好反应,表现在数学问题上就是没有严格的逻辑推理、没有进行理论推导时就能够感觉到问题的结论。直觉思维越过中间环节,不像逻辑思维要经过严格的论证与推理等中间环节,就像英语学习中所谓的“语感”。

在数学考试中,需要强烈的这种直觉思维,因为有着良好的直觉思维能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不但准确率高,而且节约考试宝贵的时间,体现解题的高效率。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应该不时地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体会到直觉思维的魅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直觉思维的题目,在学生毫无准备下突问学生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最后,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有效地发展学生直觉思维。

4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知识可以得到不同的解法,而答案却相同。把学生从固定或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养成灵活运用知识、拓展思维的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活跃了学生思维、沟通知识和方法间的联系。例如,在教学中就遇到这样的一道题:如图1,在△ABC中,AB=AC=5,BC=6,DB=2AD,过点D作DE⊥AC于点E,求DE的长。方法一:先作AF垂直于BC于F,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与勾股定理算出高AF=4,然后求出ABC的面积等于12,接着因为DB=2AD,所以AD=AB,而△ADC与△ABC同高,所以ADC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从而求出△ADC的面积,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DE的长。

方法二:构造方程来求出DE的长,作DF∥BC交AC与F(如图2),则△ADE∽△ABC,因为AD∶AB=1∶3,所以DF∶BC=AF∶AC=1∶3,从而可以求出AD,AF,DF的长,然后引导学生观察△ADF,发现这个三角形的三边确定,因此必定可以求出AF边上的高DE的长,设AE=x,则EF=-x,AD=,DF=2,分别在Rt△ADE与Rt△DEF中,利用勾股定理将DE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来,然后以DE为“桥梁”构建方程解出x,从而可以求出DE的长。在多解性题目中,必须注意解法的合理性。注意比较多种解法的优缺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不断提高解题技巧。

保护学生的质疑,并提倡多角度联想

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迷信权威,尤其是老教师,他们长期的教育,使知识点明了化,此时,学生如果提出与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问题,教师往往会否定他的发现。对于新教师,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课堂教学的变通,也容易否定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上黄金分割点的时候,讲到人的黄金分割点最好落在肚脐眼上,这时候的人看上去会感觉特别的舒服,此时,有个学生提出:老师,你的黄金分割点是落在肚脐眼上吗?当时,我觉得这个学生不太懂礼貌,怎么可以这么问我,于是,我就没有搭理他。

事后,我仔细的回想这个过程,其实,这个学生的问题很具有创造性,他能将书本知识立刻联想到实际,如果,我当时能够顺着学生的思维,立刻提问:如何才能知道我的黄金分割点是否落在肚脐眼上?如果不在,那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与实际立刻相连,而且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很多学生可能也有这样的疑问,只是碍于老师的权威,不敢轻言,此时,如果教师立刻否定学生的疑问,其他学生会庆幸自己的少言,同时,以后的教育中,学生会越来越沉默,思维也会逐渐狭隘,同时,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护学生的质疑,实际上是保护学生的联想动力,为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激发提供保障。

篇5:借助数学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借助数学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借助数学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文/陶永炯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优势,运用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设计开放性的课堂,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键词:数学;思维拓展;学生

当前我国的教学模式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也就是说,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对考试,而是要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知识技能、数学能力、思维水平等都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最终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所以,本文就从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两个方面,对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行简单介绍。

一、倡导一题多解,发散学生思维

一题多解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一道试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以获得两种以上的解题过程,这既可以对学生提出挑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活跃思路,最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证明: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平分。

已知:△ABC中EF是它的一条中位线,AD是第三边BC上的中线,交EF于O。

求证:EF和AD互相平分。

该题有多种解题思路,可以通过连结ED和FD,求证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接着判断EF和AD互相平分。第二种,同样连结ED,通过求△AOF≌△DOE得出EF和AD互相平分,等等。在学生的思路得到肯定后,学生的自信心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发散。

二、鼓励一题多变,拓展学生思维

一题多变是以一道试题为基础,演变出来的不同题型,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也有助于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梯形ABCD中,AB∥CD,BC=AB+CD,E是AD的中点。求证:CE⊥BE。

变换1:在梯形ABCD中,AB∥CD,CE⊥BE,E是AD的中点。求证:BC=AB+CD。

变换2:在梯形ABCD中,AB∥CD,BC=AB+CD,CE⊥BE,判断E是AD的中点吗?为什么?

……

从这道试题我们可以看出,每道试题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只不过是试题的形式在变,条件和结论之间在变等,学生通过长期的练习,不仅可拓展思维,而且对提高学习效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的优势,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终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曾琼。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J]。魅力中国,(17)。

(作者单位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三中学)

篇6:引生活入课堂,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教学论文

引生活入课堂,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教学论文

在新课程改革试验进行中,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我们一直在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创造了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方法,也曾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活课堂等方面做了许多改革与完善,结果确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了自学机会和选择的权利,并逐步学会了合作学习。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改革使学生有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这是包括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内的每一门学科所取得的共同成果。

但是在看到每一门学科的共进时,我们同样要看到各学科所独有的特性: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它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体现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师要尽量把生活引进课堂,在课堂这个舞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探究,并让他们走出课堂,走上生活舞台体验“表演”,从而真正接受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同时生成新的个性思维。

一、关注学生生活,引入生活资源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帮助他们对生活经验中复杂的情况加以简化、浓缩、迁移、提高和升华,使孩子们的生活更具有质量、更具有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必须凸现生活的'气息,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构建生活化课程,让品德与社会回归现实生活。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三年上册《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时,我就抓住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点,捕捉“生活现象”,从教材描述的生活片段中选取生活当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分析,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中寻找那些普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如: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注意观察清洁工、理发师、警察、教师等劳动者的劳动过程。最后把所观察到的以表格的形式展示汇报,在班级中互相交流,进一步了解这些劳动者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使学生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成为道德的选择者、实践者,让他们在广泛的生活世界中提升自我。

二、强调亲身体验,内化道德认知

品德课应该关注学生品德的发展,无论是整合后的生活、社会还是科学,教师都不能忘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习做人。它强调的不是口头上的语言,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实际行动,特别是课堂中的活动实践,使学生走上课堂小舞台,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运用已形成的综合实践能力来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道德上的滋养。

例如:教学《友爱残疾人》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次模拟活动,让学生试着单手穿上外衣、蒙眼走路、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和用拐杖走路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接着我告诉学生这虽是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对于残疾人来说,是多么困难。通过角色体验,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残疾人的生活是多少的不容易,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从此,“同情和帮助残疾人”这一道德品质就会在学生以后的生活逐步养成。真实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促进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引导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儿童道德生命成长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鼓励社会实践,提升道德素养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儿童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教学空间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也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这就需要我们要发挥最大的创造性,给学生更自由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交通安全》这一主题单元后,我便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交通要道观察人们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情况。由于农村交通不发达,车辆较少,因此大多数人交通安全意识较淡薄。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许多路上行人、车辆违规的行为。让学生亲历其场面,身临其境体会交通安全的重要。然后根据参加这次活动的表现,大家评一评、比一比哪个同学最遵守交通规则,在评比中树立学习的榜样,评比活动每星期一次,只要遵守交通规则的就可获得“小红花”。平时,我还经常检查督促,指导学生主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我要求学生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向家长和熟悉的人进行宣传,使大家共同来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通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更宽广的视野,从而真正实现从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通过开放性的活动实践,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通过组织和参加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真正领悟到在生活实际中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才能使他们把在学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转化为他们生活实际中所需要的实际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篇7: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学论文

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学论文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所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地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试验。收到一定效果,下面浅谈认识和做法。

一、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年进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二、重视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的“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早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语文论文《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三、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如我教《三只白鹤》时,先向学生提出:哪只白鹤找到鱼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只白鹤为了记住埋鱼地方用什么作标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1)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鱼?(中午,太阳在正在头顶)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2)第一只白鹤找到鱼吗?(太阳的位置变了,找不到)。(3)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白云在天空中不断飘动着,位置不断地移动)(4)第三只把鱼埋在柳树旁,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第三只才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鱼。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四、读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篇8:创新思维来自巧设问题教学论文

创新思维来自巧设问题教学论文

摘 要:主要从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化,营造一种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新思维;问题;新课改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思维的开发固然有很多途径,但最根本的动力的还是源自问题,问题本身的提出、解决和拓展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展过程。由此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化,营造一种创新氛围,从而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悬念”的问题

悬念是创新思维产生的重要条件,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源泉。教学过程就是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激发求知的欲望,渴望认识“悬念”背后的答案。如,在演示喷泉实验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设置了一个“悬念”,即在演示时先用注射器喷入极少量的水,结果学生没有如愿看到美丽的喷泉,心中更激起想看到喷泉的欲望。这时抛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产生喷泉的原理。学生为了解开这一“悬念”从物理原理和化学物质性质的角度寻找答案。然后又让学生思考如何弥补刚才实验的不足,实现喷泉。于是学生从产生喷泉的原理着手,很快找到了不少方法。

二、“类比”的问题

类比指具有相关性的几个对象中,利用其中一个对象推测其他对象的逻辑推理过程,是创新思维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

化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类似的知识内容,适时地加以概括不仅有利于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且还能据此举一反三,实现创新。同样化学中也有“貌似神异”的知识,运用类比来认清物质的结构特征和现象背后的实质,把握事物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在做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实验后,学生容易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和乙醛能与氢气加成的事实上得出加成反应的原因,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经受思维的洗礼,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三、“发散”的问题

发散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多向的和开放的思维模式。

从较低的要求来说,指作用于某一问题时能沿着这一问题发散出去,形成同一方向的丰富内容。从较高要求来说,指从某一问题能发散到其他问题,从单向到多向的扩展,形成创新。教学过程就是力求全面认识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全部过程,启迪学生求真创新的思维模式。如,在让学生回答怎样收集NO气体时,学生当然毫不费力地回答用排水法。然后随手在黑板上画了如下这个装置,请学生设计如何利用这一装置进行收集。学生经过短暂的讨论就发现:只要先在集气瓶充满水,再按短进长出进行收集即可。此时顺势利导请学生为这个装置开发一下它的功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相互补充共列举开发了不少功能,现归纳如下:若是a进b出有:①洗气或除杂;②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③医院供病人吸氧时用于调节供氧速率的装置。若是b进a出有:④排水法收集气体;⑤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⑥排水间接测量气体的体积;⑦防止倒吸的.安全瓶。

四、“探究”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就是创导探究性学习,把原本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验证性实验用探究的方式重新设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如,在进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前,针对该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可靠性、安全性比较高。根据学生的建议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节课从课堂的探究和推理延伸到课前与课后。在教室专供演示实验的小桌上预备实验装置和试液:盛有稀硫酸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各一只;锌片、铁片、铜片、炭棒若干;导线若干及电流计、滤纸等。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实施和规范操作,特提出如下要求: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6~8人为一实验小组,由平时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管理实验过程。注意观察现象,随时记录并及时停止实验,每次使用时要先洗擦干净。鼓励各小组积极思考,比一比哪个小组实验现象最多、最清晰,实验规律分析最透彻。同时组内加强合作,可以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探讨咨询。这样开放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积累探究历程,丰富探究阅历。在课堂上,各小组都把本组的探究记录与大家交流探讨,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由学生自己得出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尝到了实验探究的甜头。教师趁机循思利导,把课堂的探究继续下去,延伸到课后的实践中去,要求每个实验小组利用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材料制作一个原电池,评比出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实用奖,使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赢得创新,效果很好。

基于此,巧妙地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又通过对问题的连续思考引导学生走向思维的深处,继而提出对问题的反思和新的看法完成创新思维的发展历程。在新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的思维更应开放。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细心大胆的开发,这样的“问题”便“随处可见”。

篇9:初中物理教学中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论文

运用物理新教材教学一个多学期以来,教师们运用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教学思想,指导着自己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教学方法上注重互动性、创新性。力争达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我认为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下面谈一谈我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粗浅认识。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动力的源泉。

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望,这种渴望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一节前,我首先布置了一个课下作业,让学生观察用水壶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发生?同学们能提出哪些问题?上课时收集同学们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说,水烧开后有大量的“白气”冒出,但是为什么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一小段距离后才有“白气”?还有:掀开壶盖看到水翻滚的很剧烈,但是把水壶从火炉上提下来,为什么水就不翻滚了?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是同学们亲自发现而提出来的,他们想解释这些现象,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再如:学习《眼睛和眼镜》一节时,我提出“我们班有二十五名同学的眼睛近视,针对近视眼,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提出:近视眼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近视眼?为什么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想知道发生现象的原因,想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对新知识的需求,这样就实现了教师“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重视问题的提出就是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

我国教育学家袁振国在《反思科学教育》一书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的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经过对物理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后提出的疑问。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节时,我在课上首先安排各小组学生用筷子去点击盛水的碗底的硬币,会有什么发现?同学们操作后发现在水面上用筷子斜着点击,不易击中,筷子不太倾斜点击,很容易击中,同时发现筷子斜着放入水中,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偏折了。学生在提出疑问的同时,体验到眼睛受骗了。在科学探究的七要素中,首先是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的问题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才能提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学了平面镜成像时,有的学生提出:家里的玻璃窗,晚上在房间里面能看到屋内物体的像(屋内开灯),而看不到外面的景物,白天能看到外面的景物,而看不到屋内物体的像,为什么?再如:为什么冰棒周围有时有“白气”,有时看不到“白气”,为什么冰棒周围的“白气”向下飘?等等。自古就有勤学好问之说,让学生学会提问,引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是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新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物理知识。我认为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兴趣。首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索性。例如:学习体温计时,我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学生可以马上答出是35?C到42?C,这个提问我们也常常称为问题,但它不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一看便知。如果我们这样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它们有哪些区别?这个提问就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要认真观察?分析?比较或者讨论才能回答的比较全面。其次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例如:学习声音的产生时,用喇叭“舞台”上会跳舞的小人引出对声音产生的研究,学生的兴趣很浓,同学们都在思索着为什么喇叭响起来,小人会跳起舞来。再次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例如:学习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北极探险队在极地遇险,所带火种丢失,虽然处在阳光照射下,仍然寒风刺骨,如何取暖?你能为他们想想办法吗?”问题一提出,学生很活跃,积极讨论,勇跃发言。教师逐渐引入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如果没有携带凸透镜还有哪些办法?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可以用冰制作凸透镜,也可以把水充满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做成凸透镜等。这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实验,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可以利用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目标。

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维想象的闸门,张开学生思维与想像的翅膀。在学习中,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把学生带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篇10:高中语文教学学生语文思维培养论文

一、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采用情景教学模式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此教育模式是现阶段语文教学中经常应用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教师经过对课本的全面了解,然后在课堂的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老师设立的情景案例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的想象,发挥出自身的学习观念,提升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选用适当的道具进行情景教学的设置。在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荷塘月色的音乐,让同学们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景与静谧的氛围,使其触景生情,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深层次地展现出课本上《荷塘月色》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然后在浓烈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荷塘月色》中哪里最吸引你的眼球?”“在《荷塘月色》这样的静谧美景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然后学生带着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荷塘月色》文章的学习,在对文章充分理解的情况下,找寻问题的最终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思维逻辑得到一定提升。

二、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明显不同,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知识的研究,而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样就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完全不理解知识的深刻含义,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挥。所以,在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时,教师为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此篇文章的学习,教师把文章中的教学问题一一给各个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让学生在文章的学习中找寻问题的具体答案。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出各个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与理解,找到不尽相同的答案,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最后进行总结。同学之间会取长补短,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然后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弥补,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三、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采用个性化思维培养模式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领导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语文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考虑。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习的实际思维方式,对其思维想法进行针对性培养。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雷雨》这篇文章时,在分析文中周繁漪这一人物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此人物的形象,按照学生的自身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想象,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再予以补充,告知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讲述周繁漪这一人物形象,比如周朴园的妻子、周萍的情人等等,讲述每个身份的意义所在,然后根据文章内容,给周繁漪这一人物进行具体定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想法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这样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想法,使其主动探索语文知识的深刻含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有按照学生的自身学习思维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必须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这样有助于他们的知识积累,使他们的思维深度更加深化,在考虑问题时也就更加全面。思维可谓是开启学生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可见其重要意义。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关键要依靠教师的培养策略,主要有情景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个性化思维培养模式等教育模式。教师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课堂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而且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魏回春.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03-103.

[2]温雅玲.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5):136-136.

[3]姜月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6(7):00095-00095.

[4]王翠红.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3):6-6.

[5]刘国才.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6):95-96.

[6]温艳.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0):111-111.

篇11: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的问题和策略论文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的问题和策略论文

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的发展,产品日新月异,知识量激增已达到爆炸的情况,旧的“填鸭式”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学发展和提升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最基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每个中学教师最基本的任务。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何才能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提升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格、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部学生。”因此,要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从教师自身的思维转变开始。教学上要敢于创新,只有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增强了,学生创新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带有目的性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有利于帮助学生创造的环境,给予他们创造性尝试的体验,对于学生富有创意,另辟蹊径的解题办法及解题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本身的潜能和能力,也从教师的赞许中体会到创新和成就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自发地持续地去创新,去提高自我。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的重要一环。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这一点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拥有更为现实的意义。作为数学老师来说,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切身体会到数学的美感。为他们提供体验、动手、实践探索的场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知行合一,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的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在不违背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多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时常表扬和支持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身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多多深入到数学学习实践中去,不能仅仅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应该多思考、多假设、多运用,以此来不断培养自己数学学习兴趣,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

三、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往往陷入老师问学生答的固定模式,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就是走过场,他们的思维往往是被老师引导着按照老师设计好的路线思考。但是如果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间。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才能有创新的积极性。然而要想营造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又要求学生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这就又需要师生之间具有和谐平等的关系,只有建立起这种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间沟通没有障碍。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放下传统观念上的威严和架子,无论在形式上和在思想观念上都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切身感受学生真实的想法。生硬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的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体系直接制约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与教学评价体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选取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质量都受教学评价体系的制约。因此可以说教学评价体系会直接影响教学系统,进而影响到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并且一般仅仅重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察。尽管目前的教育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新课改也转变了以往的用分数评判教师,评判学生的传统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以智能教育为主要内容,学业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此,只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结语

总之,创新教育的实质就是改变传统,勇于创新,就是要打破一些老旧的所谓权威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老师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将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在教学实践中,既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师生默契的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1)

[2]孙波,杨欣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l)

[3]邹开煌.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J].福建教研,2007(3)

[4]李岚清.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J].人民教育,(5)

篇12:拓展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求知创新欲望教育论文

拓展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求知创新欲望教育论文

很多老师认为,数学课单调、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他们的求知精神和创新欲望了。其实不然,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深刻体会到,采用科学的即时评价,就能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求知精神和创新欲望,从而创造最好的课堂教学效益。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科学的即时评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用真诚贴切的语言评价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评价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是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用教师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天空;用赏识性的语言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用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还要用反思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努力探究、全身心投入数学课堂教学。下面是我上《合并同类项》一课时的一个精彩片段。

师引:这里有八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一些式子,谁知道它的名称?

生答:单项式

师问:很好!那你能用归类的思想方法把它们分类吗?

生甲上黑板移动卡片。

师问:你为什么这么组合?

生答:是按有没有字母来分。

师语:很不错!说明你认真思考了!请同学们再观察上面那些单项式,看看还能不能把它们再分一分?

生乙上黑板移动卡片。

生乙解释:将它们再按所含字母的不同分成三类。

师语:太好了!又将它们分细了一些,同学们再看看,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丙上黑板移动卡片并解释:将刚才同学的第一组再分一次,因为它们所含字母的指数不同。

师语:你真细心,这样的细节都被你发现了!好了,现在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的前三组式子,找找它们的共同特点。

生一:它们的字母相同

生二:或者它们都没有字母

生三:前两组式子中相同的字母右上角的指数相等

师语:同学们的观察真的'很仔细,回答问题也很到位。我们说,具备上述三个同学所讲特点的单项式就叫做同类项。

(教师板书概念,彩笔强调: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师语:知道了什么叫同类项,现在你能不能给剩余的两个单项式配上一个“同伴”呢?

(很多同学举手,而且回答得都很准确)

这是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我用真诚贴切的语言进行即时评价,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益。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与轨迹就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在评价过程中就要依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因人施评”,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着意一些简单问题,让他能答得上来,老师及时肯定,让他感觉自己在进步,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尊心和学习的自信心。 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给他们多发言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轴对称》一课时,要求学生观察课文图12.1-2的图形中,找出图形的共同特点,我有意识的提问学习基础较差的生甲,性格内向的生乙和知识较全面的生丙。

生甲:我发现这些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图形可以完全重合。

师:非常好,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老师随后给出了“轴对称”及“对称轴”的概念。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吗?

生乙:有,我们的数学课本、五角星、飞机。

师:你很棒,能把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找出来,说明观察细致,继续努力!

师:在我们学习过的几何图形中,有没有轴对称图形?谁能找出它的对称轴?

生丙:有,等腰三角形,对称轴是它底边上的高。还有圆,对称轴是它的直径。

师:请你再想一想,相信你能找到正确表述对称轴的方法。

生丙认真想了想,说: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圆的对称轴是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

师:很好,你能把我们所学习过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几何图形找出来,很了不起!虽然开始在对称轴的表述上不准确,这也是同学们最容易错的,今后我们一定要细心。

三、拓展学生自评的空间

拓展评价的空间,通过同学自评、互评,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在这过程中,教师注意发挥导评的作用,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评过程中抓住特点,总结规律,从而达到思维空间的拓展、理性思维的升华,让他们体验求知创新的成功与喜悦。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一课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给出二次函数的一个常数项,使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观察学生,看看他们所填写的常数项都是哪些数?我发现的情况是这样的:

填写的常数项011516负数其他

学生人数统计12518216

在这个常数项的位置上,为什么多数学生填写的都是15或0?只有一人填写负数?有二个人填写16呢?适时点评:说明大家都动了脑筋分析问题。

先请填写15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甲:配方,发现=16,当常数项为15时,b-4ac=64-60=4>0,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请填写0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乙:我的填写习惯就是从最特殊的数(如0,1,-1)开始,当常数项为0时,二次函数就是,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一个交点是(0,0),另一个交点是(8,0)。

那么借助学生的“自评”,在二次函数的常数项的位置上,填写一个负数,是不是更好呢?

教师的语言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进学生的心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科学的即时评价,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激发他们求知、创新精神是何等的重要。

篇13: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问题初探论文

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问题初探论文

一、注重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优秀的美术技能是不够的,因为其承载着教书育人、传播美术知识的重要任务。在目前的高校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学偏重于对美术技法和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创作中创新能力和文化思维都受到束缚。在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在艺术修养方面有所修为。学生只有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上有更好的发展。因此,高校除了开设美术专业相关的课程以外,还应当开设提高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的课程,提升对美的感受、欣赏能力,运用正确的审美观表现美、创造美。高校还可以跨学科设立选修课,如增加社会学、民族学、哲学、文学、口才等相关领域的课程。艺术教育离不开文化支持,学生只有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人,而不是仅仅完成科目理论讲授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职业素养、教学能力、高尚人格。

三、美术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如今,教育从“以教为本”过渡为“以人为本”,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实践和知识的创新,采用新的技术,增添新的知识,教学课程要跟上时代步伐,这是适应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教师要结合学生发展和就业走向,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材料、形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学校也要让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将师资水平和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条件,培养学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

四、改善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能对客观事物进行记录和重新认识,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随着社会进步,美术形式不断发展,表现技巧也不断改进,更注重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技术的掌握不再是检验美术人才水平的唯一标准,而关注的是学生对社会、对事物、对生活的切实感受,对当代精神是否有深刻的洞悉和把握,能否把对事物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当代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目前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美术技能水平,导致学生虽然具备扎实的绘画技能,但作品缺乏灵性和美术内涵。教师应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水平,使学生具备美术理论、艺术素养、文化知识。

五、合理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具有独特性,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良好的评价,有时会仔细考量教师的喜好,按照教师的模式和想法开展创作。这使得美术教育评价无法完全发挥作用,这种教学评价方式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要注重美术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美术技巧、思维和综合能力出发,防止片面的评价方式造成负面影响。

六、加强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层的、丰富的、有一定深度的,拥有美术鉴赏能力的人可以在如今繁多的美术作品中发现艺术表现的真、善、美。同时,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的教育方式对美术专业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限制,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已有的知识,这种模式往往导致同一教师教授的学生对一幅画有同样的评价和感受。这不仅不利于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美术鉴赏存在差异性这一客观事实,简单地把美术鉴赏归为一般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鉴赏者因个人的阅历、文化层次、生长环境不同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素质教育教学中采用权威的教学方式和利用教材权威性强制教学,就不适应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美术鉴赏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时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鼓励他们敢说、敢评。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背景故事、时代背景、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思考,对于学生的各抒己见,教师也要尊重他们的看法。高校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突出问题,促进素质教育的推广,进一步提升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性。

作者:王蕾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篇14:还原学生出错思维的教学探微的论文

关于还原学生出错思维的教学探微的论文

【摘 要】物理教学实践中,尤其是习题教学时,学生出错是正常现象,但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纠正的层面上,要有意识的把思维起点降格、倒退,回到学生思维的原始水平上,使师生的思维活动能够做到起点同步,发展同频,最终达成思维共振的最佳状态,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还原;思维;习题教学;策略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习题教学简单的理解为得到正确答案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出错的原始思维过程。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讲过的、学生做过的,还是照样出错,让教师纠结不已。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与教师原本的想法并非完全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系统。而教师喜欢按照自己预设的意愿去灌输给学生,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没有达到共鸣。

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观察、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轨迹和思维障碍自发或被诱发地暴露出来,教师及时善于发现捕捉这些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分析和难点突破,为此,教师有意识的把思维起点降格、倒退,回到学生思维的原始水平上,使师生的思维活动能够做到起点同步,发展同频,最终达成思维共振的最佳状态。笔者在日常的习题教学中,通常采用以下三个环节。

→ →

例1 如图1所示,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错误情形简述:学生在初二年级学习时已经初步了解动能、势能的知识,但到了初三年级学了机械能间的相互转化后,很多学生在做这样类型的选择题时还是屡犯错误。笔者任教的两个班82人中,选择C项的有42人,选择D项的有25人。

出错思维还原:铅球离手后的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重力势能随之增大。当铅球到最高点动能减少到零,此时势能最大,随后的过程正好相反。选择C项的学生之所以用这样的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主要是受荡秋千、滚摆、竖直上抛运动等影响。而选择D项的同学,受到铅球运动轨迹的'干扰,忽视了题目本身的内涵。

纠错策略尝试:课堂教学中,笔者出示如下题目:(如图2)如果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笔者故意沿着学生错误的思维流程开展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用上题突破错误的思维,投掷铅球时,铅球在最高点时速度并不为零,让学生通过两个类似题目的对比发现上一题思维中的漏洞,学生顿时豁然开朗。

例2 有一架直升飞机重1.5×105N,停在空中时,螺旋桨产生向上的举力,这个力为___N;当它匀速下降时,举力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错误情形描述:初学“力与运动的关系”时,很多学生第二空选填“变小”,而且反复出错,屡犯相同错误,而经过一段的时间学习矫正后,本题的正确率明显提高。但在初三下学期的总复习初期,同样的错误,学生出错的又概率大大增加。

出错思维还原:飞机由静止到下降必须减少举力,原来举力与重力相等,现在举力小于重力。学生考虑的是飞机从静止到匀速下降的中间过程,是加速下降的过程,学生把该过程与匀速下降混为一团。

纠错策略尝试:教学过程中,笔者沿着学生错误的思维走,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在分析时将整个过程还原:静止时,举力等于重力,飞机要下降,怎么办?减小举力,重力大于举力,飞机开始下降,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怎样才能匀速下降呢?增大举力,使举力再次与重力平衡。飞机下降瞬间举力确实小于重力,但匀速后大小又变为相等。学生的错误认识与正确答案之间找准了对接点,顺利完成知识的顺应。

例3 如图3所示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 )

A.落不到地面 B.仍在Q点

C.在Q点右边 D.在Q点左边

错误情形描述:课堂测试中,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中,52位学生选D,8位同学选B。

出错思维还原: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以后,由于惯性,在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继续滑动到最右边仍然有初速度,所以落到地面上的Q点。如果传送带的皮带轮逆时针的情况下,皮带轮在原有的摩擦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导致物体受到的阻力增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变慢,所以,离开皮带轮时的水平速度比原来小,落地时比Q点近。

纠错策略尝试:运动物块的速度是否会减小,取决于物块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否改变,而摩擦阻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传送带的范围内,物块对传送带的压力没有变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没有改变,所以阻力没变,同时摩擦力方向也不变,物块的速度就不会改变,传送静止或者不动对物块落点都没有影响,除非皮带运动时摩擦力发生变化或者皮带以快于物块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例4 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错误情形描述:初学“功”时,很多学生选填“A”,而且屡犯相同错误(反复出错),而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正确率明显提高,但理解还。

出错思维还原:粗糙表面,物体受到摩擦力,所以拉力比较大。根据W=FS功就比较大。他们考虑的是同一个物体在粗糙表面拉动,需要克服摩擦力,而在光滑表面拉动,不需要克服摩擦力。所以在粗糙表面所需拉力大于光滑表面所需拉力。

纠错策略尝试:教师讲解时,一般直接由条件入手:因为用同样的拉力,移动相同的距离,所以做功相等。笔者沿着学生错误的思维走,将整个过程还原:拉动物体运动时,物体做什么运动。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时,拉力和阻力什么关系?当拉力大于等于阻力时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也就是说,只要大于等于阻力就行。所以在两种表面上让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拉力可以相等。这样,学生的错误认识与正确答案之间找准了对接点。

解答问题时出错,有时并不是学生自身的错,有思维定势引起,有前概念导致,有教师讲解不到位,有实验误导等等诸多因素,教师可以把每次作业中的普遍错例和典型错例记载在作业记录本上,或直接写在配套作业本上,慢慢地,每个教师都积累了大量研究素材,逐渐形成“错例题库”。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原因,规避下次遇到类似问题重复出现错误,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发展,物理素养得到了提升,这也是物理教师追求的目标。

篇15:思维教学促进学生逻辑能力提升论文

思维教学促进学生逻辑能力提升论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结出的规范的、正确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则指学生分析和掌握数学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与探索数学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其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加强高中数学思维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把握认知环节

高中阶段,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培养的重要基础就是认知环节,只有认识并了解数学知识与理论,才能逐渐形成数学逻辑思维。首先,要形成感性认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理或公式,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形象化抽象的原理与知识,使其形成感性认知,比如:应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动态演绎原理与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其次,要形成理性认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学生可以多元化应用原理性知识点,形成一定的认知能力,为培养逻辑能力打下基础。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确定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行为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目标中纳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材普遍性较强,无法使每个学生的逻辑能力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有效锻炼不同层次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教授三角函数知识时,教师应当以学生的逻辑思维为切入点,着重培养该方面能力。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应用性题目,要求其深入思考,互相交流观点,发现思维上的不足之处。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只有从学生的个人需求入手,才能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关注其数学需求。

激发数学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时最大的内动力就是兴趣。特别是高中生,在升学压力与繁重课业负担的影响下,很少有学生关注学习兴趣,只是盲目地学习和练习。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探索欲望,自然无法拓展思维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接着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欲望。例如:在讲解“概率”一节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许多家长曾经购买过的彩票自编习题,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解答“是否真的能中大奖”等问题。首先询问学生身边是否有人购买过彩票,是否曾中奖,接着在介绍的同时给出题目。

另外,在培养逻辑能力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后,学生会自主归纳、整合数学问题,在对比和总结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逐渐形成整体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系统,学习行为也会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为达到该目的,教师可将数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如导数、向量、数列、三角函数、代数、几何等,要求学生总结每个模块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总结过程中,思路愈发清晰,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创设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的知识、理论、公式等比较枯燥、抽象,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均较强的情况下,能够更容易地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中,通过分类和对比来概括知识、处理数据,对数学原理进行反复验证,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直观感知,将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具体的实践或者事物能够明显降低知识的难度。基于这一点,教师应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寻找教学灵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其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等,将其分为若干小组,并给出一些题目。学生们看到题目后,纷纷展开激烈讨论。在营造的课堂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分析、探索问题,逻辑能力自然得到提高。除此之外,为了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要为其创造一定的思考空间,鼓励其自我总结和完善。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探究活动,比如:推导原理或公式,适当开展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组织自主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逻辑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正确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真实的教学情境,层层推进教学,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起综合素质与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篇16: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思维的灵活性是创造力的基础,它是不可缺少的智力品质。数学教学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力,首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活跃学生思维。教学中怎样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呢?

一、抓好基础知识教学,通过课堂自学活跃思维。

课堂教学要注意从基础知识抓起,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地观察、联想,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通过推理,论证,发现结论。课堂教学不能没有法,但又不能采取固定不变的方法;有一条原则必须遵循,那就是不能单纯地把数学知识作为结论交给学生,而应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过程,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学会知识,也学会数学思维方法。如,课堂教学可采劝看,议、分、归”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看书发现问题,根据教学所给题目,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再互相议论、研究。然后由学生分析或教者启发,引导,使每个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思维状态。这样能调动学生积累的全部智慧和热情。最后教者或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练习、作业。这样,学生学得容易、有趣、灵活,既掌握了双基,又活跃了思维。

二、命题的开放型会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

让学生做开放型的题还是做封闭型的题,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开放型的命题,会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消除学生被动地记公式、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有利于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例如,“以边长为3和1的矩形ABCD的顶点B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顶点A落在DB上时,矩形旋转扫过的图形面积为多少”?这样给学生创造意境,去探索、去研究图形的形状。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练习了扇形和矩形的面积的求法。又如:可把“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换成“以已知线段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的轨迹是什么?”这样做,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有利。也可以把一些问题结论给出,去探求已知。

如“过△ABC的顶点A做其外接圆切线,交BC的延长线于D,求证:△ABD面积:△ACD面积=AB2∶AC2=BD∶CD。”题设可换成“作△ABC的外接圆,D为BC的延长线上一点”,结论部分可换成:点D在什么位置时,△ABD的面积:△ACD的面积=AB2∶AC2=BD∶CD”这样可培养学生由求证探索已知良好的分析问题习惯。

三、用一题多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适当变换题目的条件、结论、叙述形式,或变换图形,把一道题变成有关的几道题,这种方法能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题和解题的能力。如“两圆内切于P点,大圆的弦AD交小圆于点B、C。求证:∠APB=∠CPD”可变换成“两圆内切于点P,大圆的弦AB切小圆于点C,求证:∠APC=∠CPB。再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两题中的两圆相切改为相交又应怎样证出∠APC=∠CPB呢?通过比较,鉴别,进而达到不仅会解一题,而且会解一类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又如:“以任意三角形两边AB,AC向外作正三角形ABE和ACD,BD、CE相交于H。求证:BD=CE”。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这个图形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能提出(1)AH平分∠EHD;(2)求∠BEC的度数。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引导提出(3)A、H、C、D或A、H、B、E四点共圆。若再添条件:M、N、P分别为EB、BC、BD的中点,MN与PN有何关系?∠MNP=?……。这样的思维训练能使学生展开联想,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篇17:高中语文教学学生语文思维培养方法论文

一、语文思维及其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天生就存在的东西,人类能够透过思维进行思考,完成很多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而语文思维和思维大同小异,只是相比较思维而言更加的具体,更加的准确,把思考范围缩小在语文这一科目上。因此,语文思维具体就是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把得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思考与研究,并把晦涩知识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翻译出来,并且在理解翻译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让思维再创新,解释出与原本不同的独到的见解,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领会到知识的要领并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来进行学习,把自己的思想与前人的思想结合到一起,从而做到更好的学习高中语文,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这就是语文思维的好处,而语文思维是我们都需要的存在,所以,培养语文思维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并且,要想培养好语文思维,就要从根本上了解语文思维。语文思维由于范围较广,因此包含了注意力、观察力、创新力等能力,这些都是人脑通过有序的活动之后得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能够很好地培养这些能力,语文思维的后天培养就会十分顺利,因此,要想培养好这些能力,就要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从教师处得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够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拓展,所以,由此就能够看出语文思维所拥有的几大特点。

1.互动性。由于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要从教师处获取知识,因此就会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师生之间需要有定期的交流互动才能够达到更好学习的目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抛弃传统的讲课模式,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这样,师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有分歧和不同见解,大家共同讨论来决定更好的答案,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逐渐出现语文思维。

2.广泛性。语文思维是把学到的知识以自己的方法和思维转化为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并在此过程当中进行拓展和延伸,而在拓展和延伸的过程当中所涉及的知识量就是十分的广泛,这一过程中的知识不仅仅是课内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还有一些在生活中或者在课外书籍上所涉及的知识,完整的语文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能够让知识更加的延伸。

3.渗透性。语文课堂索要学习的知识很多,但教师不能一股脑地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们,教师们应该一点点地为学生们渗透知识,把知识以点划分,每节课都在渗透知识,学生慢慢地接受知识,才能够一点点地把知识都消化掉,才能够把所学到的东西,都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这样收获的知识才有价值,而一股脑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还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利用知识。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思维的策略

语文思维是学习高中语文一项必备的思维模式,只有培养好语文思维,才能够对学习高中语文更加有帮助。由此可见,想要学会高中语文、想要学好高中语文,培养一个良好的语文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当中,一旦缺失了语文思维,学习语文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一旦缺少了语文思维,那么学习语文就只能死记硬背,课堂上的知识不能够完全的消化,也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拓展出更多更创新的知识,这样对于学习高中语文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针对不同的学生找出相应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语文学习更加顺利。1.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都在采用最原始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而学生是次要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感,而师生之间一旦产生了这种距离感,就很难把思维聚拢,让思维成为主导。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顾学生的想法,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所以会出现知识传达不到位现象。因此,相关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只有这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点的探索,同时也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教师也能够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更加地了解学生,方便“对症下药”,找到学生的不足和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方面着重培养。例如: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制订相应的讨论课题,把思维方式相近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训练讨论,让学生们自主接受知识,让学生们之间有竞争,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2.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且十分方便的途径来获取知识,那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往往能够从各个方面向学生们传递知识,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与教师和同学们讨论得不来的,相比之下更加珍贵。在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让自己的大脑运转起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转化书中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培养语文思维的重要方式,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语文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思维有利于对高中语文的进一步学习,而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地为学生探索更好的方法来学习如何培养语文思维,对于这一问题,只要教师们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能够积极地寻找方法来帮助学生,我们就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培养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邱超君.浅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35).

[2]乌云.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0).

篇18:[中学生物论文]谈问题设置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中学生物论文]谈问题设置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维成果,就必须给学生思维的动力,充实思维的材料,且要善于引导、疏通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铺路架桥。

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动力,占有充足而必要的具体材料,这仅是为了开展思维活动的条件,而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积极开展,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且及时地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立即反思,对症下药,改进教学。

如何才能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呢?这应考虑到设置问题的“四性”和“四度”。

设置问题的“四性”

下面以“鲫鱼”一节课为例谈谈设置问题的“四性”。

1.准确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用词准确,语言清楚,切忌颠三倒四,含糊不清,不合逻辑,使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给出的学习信息,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不必要的障碍。例如,在讲述“鲫鱼”一节时,我先指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七门动物,然后提问: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这七门动物身体里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都属于无脊椎动物。有些动物的身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就是脊椎动物。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于是就顺理成章引入“鱼纲”这一课题。

2.具体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不可模棱两可,容纳的概念太多。例如,“鲫鱼的身体怎样?”这类的提问,使学生不知从何着手。应将问题具体化,可提问“鲫鱼的身体呈什么颜色?分为几部分?体表有什么覆盖着?”等。

3.启发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回答的问题。通过对鲫鱼的外部形态的学习,可提出“鲫鱼在外部形态上有哪些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这样设问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教材内容组成间的联系,并且通过分析和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趣味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好有趣、有味。有趣,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致;有味,才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内容精湛,值得品味。如按照课文中〔小实验〕的方法步骤做实验,可提问学生“剪掉每一种鳍的鲫鱼,它们在游泳姿态和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这样寓意深刻、富有情趣、耐人寻味的提问,最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

设置问题的“四度”

1.难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

[1] [2]

相关专题 启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