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育教学趋势下心理学论文

白白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白白”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发展教育教学趋势下心理学论文(共13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发展教育教学趋势下心理学论文

发展教育教学趋势下心理学论文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教育心理学也针对实验教育学展开了研究。或者可以说教育心理学是由实验心理学慢慢演变来的。实验教育学实际上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在教育教学时揣摩学生的心理根据心理变化使用不同的方法。实验教育学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开端。教育心理学萌芽阶段大约是在代前后,各种心理学发展起来,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一种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就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格式塔学派引入到中国后,教育开始更多受到关注,“顿悟”顺势在心理学研究中火热起来,不再局限于试验和错误的反应。80年代桑代克提出的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的三大定律,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30年代中国的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老师学生的行为,根据行为揣摩心理,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习惯,此时,一位名为弗洛伊德的人研究者在有意识无意识的情况下心理状态的变化,并把它当做很重要的成果来研究,费洛伊德的研究使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对教育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

二、与心理学的区别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问题,在各种情况下拥有不同情感的心理变化,而教育心理学则是主要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变化,教育心理学更具有针对性,由此也很明显的看出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区别。教育心理学的面向对象是将要从事于教育工作方面的人,他们可以指导教师实践,向教师传授相关的心理知识,但是并不深入到学生中进行教学讲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具有抽象性。学校的心理学是针对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来进行的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特点,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揣摩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还要对家长的心理进行研究,家长是学生们接触最多的对象,家长的心理也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更方便解决问题,实践要比理论更能证明学术的存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区别可以说是一个研究的是心理问题心理情况而另一个则是主演针对学校的教育,此外,教育心理学更突出的针对学生或者老师的心理有偏激的人,或者说是针对思维不是很正确的老师和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学生。研究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开展教育活动,帮助老师获得较高的教学水评,帮助学生拿到更好的成绩。此外,教育领域的心理学存在着一种临床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1)心理问题与教育间存在着一种联系模式,联系着两者之间的发展,这个联系很好地解释教育和心理的问题。

(2)在实际实践中,要融合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会得到显著地实践效果。

(3)专业知识解决教育心理问题,使心理不是很正常的学生得到帮助。如我们所见,学校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和医院的临床医生看起来是一个性质,只不过一个是对病人身体上的治愈,一个是对病人心灵上的治愈。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前景

教育心理学在过去有几百年的发展史,目前正在快速发展期间,除了学习心理等传统领域的关注,也提出了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要对教与学有本质上的理解,教学观念的改变或许是目前对教学最有力的改变,目前的教学观念太过陈旧,只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有些死板的老师甚至上课都没有与学生的互动,知识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演着独角戏,在经济科技都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观念要变得活跃一些,学生或许更适合做课堂的主角,老师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才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了身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因为重视实践教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变得旺盛的生命力。

(2)有关教育的社会心理

教育心理学除了研究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外,其他一切关于教育的社会因素都在研究范围内。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也会受到老师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并不简简单单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的原因也是在教给孩子为人处世,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情境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3)实际教学中策略的应用

实践出真知,只有把理论搬到实践中,才能获取实际的效果。在教与学过程中,要根据不用的心理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使学生不光懂得知识还要学会获取知识的本领。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可以了解学生们的心理,从而更好的给学生们传授知识。老师们研究心理学,了解学生们的心理为了解决相关学科的教学有效性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依然在不断地探索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更能获得进步,把教育心理学发展壮大。

篇2: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发展论文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发展论文

一、教育心理学的本质特征

教育心理学是从人本主义出发的,通过对人的了解和分析,解读教学现象并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水平,以符合人对教学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目的就是将心理学的精髓融入到教育发展应用当中。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在大力组织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和应用,教育更加注重心理教育、德育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在不断提升,其作用正逐步凸显。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教育心理学的根本思想正是通过教育心理学方法的应用,以此发展并挖掘学生客观存在的潜能,促进教育成效最大化。二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为此学生的学习观也会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人大都遵从自己的内心,特别是仍在读书的学生,思想里的意识能够引导学生的行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就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参与认知等起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的作用。三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人的客体条件不同,对方法的接受和吸收程度也会不同,例如同样一种记忆方法可以帮助A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但是生搬硬套到B学生身上效果可能就不明显,教育心理学讲究的是学以致用,通过调整方案和验证其方法的适应性,从而找到最优方案。四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保持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心理。教育的本身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而同时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本源能量与驱动力,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保持求知欲,不满足于仅限于课本的知识,使其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注重思维拓展,从而达到不断提升知识水平的目的。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教育心理学就是根据关于教育的人群中的每个人不同的心理进行研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的学者是瑞士学者裴斯泰洛奇,他倡导的是一种遵从自然的思想。德国学者赫尔巴特则认为教育应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并为此进行了多次验证。19,有关著作中关于教育心理学内容的研究部分主要是学习心理学、人的本性与个体差异等。而西方当时提出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侧重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使得人们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教育心理学的本质认识存在着局限性。而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直到近代教育心理学才真正的开始。20世纪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研究的课题很多是围绕三大定律开展的。这个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起,教育心理学才慢慢走入正轨。40年代教育心理学引入了儿童性格及其他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探索。50年代,新兴科技的兴起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学科传播与影响角度来看,教育心理学在当时都是从发展阶段逐步向成熟阶段过渡。6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从纸上谈兵向应用科学转变的重要阶段,美国首先提出了要将理论转变为实践,而在随后的应用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0年代计算机的问世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学家有了更多新的尝试,教育心理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心理学逐步走向成熟阶段。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时代意义

在当今的21世纪,人才的培养被视作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国际化竞争使得人才教育与培养十分重要,一个国家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寡也是体现国家实力的表现,同时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根基,因此,在人才已然成为一种资本的时代,教育心理学就是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实践中,挖掘出人无限的潜能,目的就是要通过科学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教育心理学目前随着人才需求的发展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这是教育的地位决定的,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只有提高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水平,才能在祖国人才培养方面找到更适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根据学生所想进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授课效率,同时老师从中了解从别人角度看到的自己的心态,更容易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本质上实行教学,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不但代表着对人类发展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发展的基础课程,将对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牵扯着祖国的下一代,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意义十分重大。

四、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很多学派,特别是受到哲学思潮的影响颇深,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主张,侧重心理学方面的人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心理学传统模式的限制,其发展思维及路径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高度有关,更倾向于心理学发展高度决定着教育心理学发展高度的学术思路。另一方面,随着各派别思想的融合和碰撞,还有人认为,教育心理学的深刻内涵与积极作用,除了理论价值外,实践价值才是教育心理学存在的根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不会单纯依照某一派别的思路进行,而是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即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进而衍生出不同的实践方式,教育心理学将更加倾向于多元化的方法、多维度的取向、多样性的观点,从而展现学科实践的本土化、人性化、生态化等环境特质。强调以实践促进理论,以应用指导发展的思路,遵循这样的发展思路可以被视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的发展,这也是学科本质所决定的,笔者认为,教育本身就应当是不拘一格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学派再多,最终还是要落到实践环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同样的方法在西方有效果,但是在我国不一定适用,为此,在时代不断推进与发展的今天,教育心理学应当朝着开放式学科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能够容纳更多的思想,不墨守成规,但是同时又能够逐步完善自身的体系,归纳并总结各流派的思想根基,找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成果,相信若干年后,教育心理学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有着更长足的发展。

篇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文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文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级 数本三班 陈耀熙10501101

学习策略

当代知识观十分重视策略性知识的获得,只有在策略性知识指导下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才能更有效地被感知、理解、组织,才能更有效地用来解答问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学习策略进行阐述。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策略概念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把学习策略看作为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

2、把学习策略看作为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3、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

(二)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必需的。

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方法、技能等构成。

4、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三)学习策略的构成

1、把“计划性”(planfulness)看作是学习策略的核心(布朗,Brown1974)。布朗通过研究认为,一些智力低下者及年幼儿童之所以学习无能,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

2、拜伦(Baron 1978)提出学习策略由三个成分构成,相关搜索(relatedness search),从记忆中搜索与新问题有关的项目;刺激物分析(stimulus analyses)将问题分解成它的组成成分;扬弃(chuckling),放弃原行动,利用其他方式替代或修正原行动。

3、斯滕伯格(Sternberg 1983)把学习策略分为执行技能(executive skills)和非执

行技能(no-executive),执行技能是在执行认知任务中,计划、监控、修正策略的各种技能;非执行技能是实际运用执行认知任务的技能。

综上所述,计划性是学习策略的核心,而学习策略从构成上来讲,它主要包括规则、方法及技能等。

二、学习策略的训练

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认为,学习策略是可以训练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促使学生有意识地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策略可以在两种教学情境下进行。一种是把它放在自然的学习情境下进行,即把它同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另一种是把它从具体学科的教学中分离出来独立于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专门的教学。一般来说,较为具体的、适用于某类材料和学习情境的学习策略,适合于在第一种教学情境中传授。而更为一般的、适用范围较广的学习策略适合在第二种教学情境中传授。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的监控。

6、个人自我效能感。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当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学习效果=50%的学习策略+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12],学习策略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之大可窥一斑。戴(1981)分析了四种教学技术:

1.“自我管理”教学,仅让学生自己应用具体的学习方法;

2.“规划”教学,明晰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的学习方法并示范;

3.“规划”+“自我管理”的教学,即把上述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的教学;

4.“控制”+“监视”教学,接受这种方法的被试不仅被告知如何使用学习策略(包括有关学习方法怎样使用和何时使用的知识),而且知道何时和如何检查学习策

略的使用(包括有关学习的监视和控制的知识)。

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四种教学中,第四种教学效果最佳,第三种次之,第二种更次,而第一种则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三、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

(一)兴趣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的大学专业是自己选择的,所以大学的课程中肯定会有自己非常喜欢的科目,在上课的时候就会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继续充实自己,继续深入研究自己喜欢的学科。

(二)转移注意力策略:虽然我的专业是我选择的,是自己最喜欢的',但是其中的还是有几门课程不合我的胃口,因此,当我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就需要我转移我的注意力,把我的注意力转移到老师身上,和老师多沟通,让老师给我指一条“明路”,我也经常把注意力转移到几个关键词上,把这几个关键词当成中心,从而扩散和这个词有关系的内容,这样我的注意力还是相当于集中在了课本上。

(三)系统学习策略:这个策略对于文科类学科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大的效果,用最少的时间赢得最大的收获。在解答一些文科类的简答题时,经常考察几个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调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来答题,但是如果学习没有顺序,平时学习不注意系统归纳就会无从下手,从而失分,当把知识点系统的归纳在一起时,答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自然会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像网状一样在脑中呈现出来,这样答题就会万无一失,开阔思路。

(四)类比方法:这种方法很适用于对于几种比较相似的食物放在一起来记忆,记住他们的共性,但是不太适用,如果记忆不牢固的话,有时会适得其反,会造成思路混乱,头脑紧张,影响学习效果。不过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五)成绩促进法:这种方法往往要与兴趣策略相结合来使用。成就往往能够激发人们对某一方面的兴趣,因此,为了激发我对某个科目学习的兴趣,我经常会再考试之前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当成绩达到这个目标时,我便兴奋不已,对该科目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

篇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论文

一、信息技术的引用

信息技术的出现,点燃了教育心理新的希望。这些技术包括,电视技术、计算机指导、智能系统、多媒体、因特网等。但是,信息技术的滥用,也导致其效用的下降,尤其是不加选择性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如,教育视频的引入,不会对教学互动产生多少影响。这样一种类型的节目,适合于所有教学实践的理念,显然不会造成预期的改变。许多关于多媒体效用的研究支持这种结论。只有一小部分革命性的技术,可以改变整个教室的文化和气氛。在教育过程中,以为引入新的技术,会发生改变是无效的。如,在因特网的利用上,学生们上网没有一定的目的性,无疑将充满了不确定性。只有当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某种教学理念时,提供一种合理的目的,上述这种情况才会被避免。最近的教育心理的发展,结合建构的思想,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这种新的教育和哲学的思想,是一种全新的转变。这意味着众多的学者开始去结合心理的、个人间的、组织间的关系,产生一种新的、可操作的、有效的建构主义倾向。在可设计的环境下,实现教育心理和技术的新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对心理学的挑战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扩大了学习和教学的视野,但同时,信息技术也在激发和挑战着教育心理的理念。以历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独立地影响着经济、管理、教育等其他一些计划性的领域。但是,教育与其他领域不同,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必须适应于教育哲学观念和实践。显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教育心理理念的步伐,信息技术早已触及儿童和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育技术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成就。教育的理念,也没有改变学生沉浸在网络中和长时间进行虚拟聊天的不良习惯。信息技术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媒体的设计和探索,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现有的教育心理的理念和结构,很少能够科学的解决这些现实的需要。新的技术为教育理念,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需要教育心理做出扩展和调整。信息技术的引入,使人和技术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扩大,新的知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这样的互动工具来获得。但是,面对面的交流仍然存在着现实必要性。没有任何的介质,可以替代一个积极的、有目的性的指导者的存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的支持,如,提供练习任务、智能的反馈、规则性的指导等。这种关系使得学生的体验更加积极、丰富和新颖。这种效果反映在、团队合作、元认知活动、动机的促进、高的思维水平等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在信息技术帮助下的快速的改变。另一种是,追求的是持久性的改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必须使用信息技术,才能达到特定的教育效果?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个体没有专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信息还能达到持久性的效果吗?第三个问题,相对来说更为普遍,在信息技术参与下,认知技巧的迁移性有多大?人机交流的效果差异更为普遍。这种差别表现在,以观察为变量,学生与计算机的关系。实验发现,信息技术的预期性持久性效果,并没有显示出来。在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互动中,学生在被观察的情况下,学习印象更为深刻,学习活动更为主动。那么,是否有些潜在的学习结果没有得到合适的测量?或者这些新颖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下产生的效果并无差异?在建构的、社会分享的、信息技术密集的环境中,应该设立什么样的教育成就目标?

三、启示

尽管信息技术的引入,曾经被期望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迅速和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对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使用,希望和现实的差距逐渐显现出来。如,元认知技巧的教授适合于所有学习者的多媒体项目。有目的的学习和关注的学习,被提倡应用于各种信息技术的场景中,如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兴趣。在新颖的、建构的、信息技术密集的环境当中,特别需要自我管理和有意识的学习。因为在建构的环境当中,学习中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了学习者身上。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的能力是学习结果最佳的预测因素。但是,在建构的环境当中,学生学习的意识状态才是最有力的预测因素。自主性、意志的努力、有意识的投入、元认知自我监控,在新技术应用场景中,是至关重要的。新的建构环境中,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独立学习。但是,有两个现实的需要,不得不引起注意。一,学生们知道面对面的、真实的交流。实践发现,在讲述具体事物的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要好于虚拟的交流方式。一些虚拟的、远程的交流学习,也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加以必要补充。第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自我监控和自我约束。学生们似乎需要有限制的、有指导性的、常规的学习环境,需要同伴或是教师提供不定时的支持。

四、总结

教育心理和信息技术在建构的概念下,已经达到了一个广泛的结合,这种结合对教育效果产生了放大作用。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智能化的设计,虚拟环境的交流,将不可能实现。但是,在教学上,信息技术的效用决定于教育理念的深度。教育心理和信息技术,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新的手段,也提出了新的问题。教育心理必须进一步发展,以提供可靠的概念理论支撑。一方面,信息技术开启了多种可能性,如学生可以不限地域的自由交流并互相交换心得体验;另一方面,学生的分心和对信息的滥用,会使信息技术的价值大大贬值。这需要信息技术和教育心理在新的环境之下,更紧密与科学的结合。

篇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论文

一、教育中的缺失

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境,即是当右脑已有感受或反应时,而左脑尚未产生相应反应的一种现实的心理状态。当今的学校教育,几乎全都忽视非言语知识教育这个方面,因此,也就忽视了对右脑思维功能(如直觉思维)的开发。而托马斯·R认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成功,多半还是依靠他的直觉方面曾经得到过多大程度的意外。”这个“意外”就是当今的`教育是不会自觉地去发展这一方面的。不幸的是,认定我们的教育体系是有错误的,比为它做点什么要容易的多。现实的问题是,在能获得实际的结果之前,整个教育界的基本思维必须有所改变。一位习惯于言语思维的教师,全然不可能按直觉思维来给孩子们授课。而所有的受教育对象,便必定日复一日地在教师的方法和态度中体察到那个现实的模式。言语地思维了几十年之后,基本的思维模式是不容易改变的,而且也简直不太可能再成为直觉的了。一个明显的需要,就是只能针对一些视觉的和空间的任务来给孩子们提问题。然而,在这些基本的非言语技巧得到发展以后,一些学校却从根本上停顿了朝着这个方向进一步发展的全部自觉努力。结果是学生的言语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灵活的思维变得更加逻辑化和刻板化,其创造力和直觉也逐渐削弱了。智商测验甚至也反映出了这个模式:低年龄水平的测试内容还包括一些非言语问题,高年龄水平差不多完全是言语化的问题了,这正好应对了“用言语概念所进行的推论是智力的最高表现”这一缺陷思想。在没有达到每位教师都学会理解他们学生们头脑中真正的双重性之前,就不会出现教育体系的改革。按照这个认识,那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自然而然地去把课程引导到保持言语的头脑与非言语的头脑两个方面的注意力。但维持这个竞争平衡是很难处理的。一旦非言语的头脑被忽视了,非言语头脑便少去注意,少去学习,而且渐行渐远。一开始还是微小的劣势,逐渐就在信心和能力上都发展成为较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便造成非言语头脑的注意与参与,全都一天比一天更困难。要扭转这个趋势,教师们就必须去体察每个学生的非言语方面。当然,这是极其困难的,除非教师自己的右脑发挥作用。教师们必须学会感受他们的非言语的意识,并且重视直觉和非言语思维。他们必须避免在讲课中唯独依赖话语或公式。手势和画图,都是与学生的非言语方面进行交流的有力方式。

二、内心训练运动的启示

教育如果能够转移它的努力方向,而致力于使言语的思维和直觉的思维之间取得平衡的发展,那么,它给我们提供的东西就将比技术进步给我们提供的东西要多得多:我们将由此而得到一个这样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上,人们不仅能够体验到生命的智能方面的力量,也能体验到生命的情感方面的意义。蒂姆·戈尔韦于1974年写了《内心训练网球比赛》一书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其观点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都包括一个言语的“自我1”和一个独立的、无意识的“自我2”,参与比赛的实际上是后者。戈尔韦的观点虽然针对的是体育运动员,但是它可以拓展到有人存在的各行业,尤其是教育领域。内心训练比赛的基础是使“自我1”靠边站,而让“自我2”参加比赛;其所教的技巧即是,把言语指令用在那些用得着它的地方,避免用言语来说明那些实际的行动。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适用于教给学员对那些所要求的运动作非言语的领悟。戈尔韦关于两个分离的自我的杰出见解,并不是从脑研究发展而来的,而是从对他的学网球的学生们和他自己的直接观察中发展而来。这里可以引述一下他的话:“……大多数比赛者在球场上始终都和自己说话。‘跳起来接球;盯住他的反手球;把眼睛盯在球上;注意弯膝’。他们不断地对自己下着这样的命令,有些人就好像是在聆听浮现在他们头脑里的那堂关键课的磁带录音。接着,在球发出去之后,另一种思想又闪现在他们心里,并且可能用下面这些话来表白‘:你这头笨牛,你奶奶都能打得比你好!’有一天,我挺奇怪这是谁在对谁说话,谁在唠唠叨叨的骂人,谁在挨骂呢?他们大多数人都说‘:这是我在对自己说话。’但是,究竟谁是这个‘我’,以及谁是那个“我”呢?很明显,这个‘我’和‘自我’完全是分离的,否则就不会谈话,所以人们可以说,在每一个比赛者的内心里都有两个‘自我’。一个看来就是那个发出指令的‘我’;而另一个则似乎是那个完成动作的‘自我’。这样‘,我’便会转过来对动作做出评价。为明确起见,我们不妨就称之为‘说话者’自我1和‘行动者’自我2。”戈尔韦在谈到他的发现时指出,非言语的示范教学对纠正学生的坏习惯,比用言语讲述更为有效。比较成功的教学的关键,就是全神贯注于教非言语的“自我2”,并且增强言语的自我与非言语的自我之间的相互关连。如果“自我1”总是对“自我2”嚷嚷和挑剔,那就会使成绩蒙受损失。正像不断骂孩子的愚蠢的父母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无能一样“,自我1”也能以不良的姿态毁坏“自我2”的行动敏捷的操作。理想的关系更像是富于期待和慈爱的父母,他们允许孩子从他自己的行动和错误中去学习。所以,内心训练运动的关键性概念就是允许“自我2”在没有言语干扰的情况下打球。

三、深入认识人类思维

尽管戈尔韦没有提及“自我1”和“自我2”的身体定位,但很明显,它们实际是人脑的左、右两半球。我们在说到左、右脑时,也就是指的大脑皮层——高层发展的,只有高等的哺乳动物才有的那部分脑。我们脑的两半,乃是以显著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专于语言的左脑,不仅仅是用话语来思维,而且颇擅长于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的逻辑程序,而这也正是语言的基础。由于右脑是用表象来思维,因而在识别和操作复杂的视觉模式方面,则具有绝妙的优势。一个正常的人,在完成像积木拼图测验这样的非言语的任务时,明显地是用他的右脑来做的;而当他面对如写出一个句子这样的言语任务时,则是由左脑控制的。测量人们在完成各种任务时各半个大脑的电流活动,已对这一点作出了证实。也就是,在进行积木拼图测验时,右脑更为活跃;而在写句子时,左脑则更为活跃。说话和逻辑,乃是进行思维的有力工具。在以它们作为有用工具的任务中,无疑左脑超过右脑。但右脑有它自己的事情,并且这些事情难以转换成话语或用逻辑步骤来理解——有些事物只能“对它产生一种感受”——正如“不可言传、只可意会”。右脑的另一专长是识别伪装的或破缺的图形。如果裂脑患者用左手触摸一个图形的一些碎片,他就能毫无困难地把那些碎片连缀成完整的图形。然而,如果用另一只手来做这件事,那就只能把一些具有最明显联系的碎片连结起来。由于这种识别变形事物的能力是创造力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因而右脑也就具有新的重要地位。因为右脑是以完整的表象来“平行地”发挥作用,故而它的识别方式看起来是根本不同的。例如,右脑一眼就识别出一群人中的一个面孔,而左脑的方法则是逐一地对每一张面孔的特点进行比较。假定这个人“高而黑,大嘴,且留有胡须”,左脑就要根据这个描述,对比着每个特点来检查每一张脸。这种方法不仅太慢,而且如果完全变化了,比如,倘若胡须剃掉了呢?由于“一张图胜似千言万语”,因此,右脑的方法便不但比较迅速,并且无疑地很少受到因细节上的不足或产生变化的欺骗。

四、教育从哪里出发

一个用表象来思维的教师,发现不把表象图解出来,或者至少是用手势来说明那些表象,那就对任何事物都很难作出解释。在高等学校或学院的水平上,有这样一个关于电磁场学习的例子。尽管有可能完全用话语或是公式来给学生作出解释,但最清晰和更有用的,还是莫过于以对“磁力线”的“感受”来进行交流更方便。这个直觉的概念,可以用一块磁铁和一些铁屑作现场演示。这是一个如此有效的概念,米凯尔·法拉第正是用了它,才有可能直觉地发现了有关磁学的大部分原理。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发展这种“直觉感”,并且也懂得那些用来描述这同类事物的方程式,那他就具有了实际的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承认学生是在用他的直觉去亲自“发现”那些方程式,那就能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左、右脑协同作用的实际练习。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秩序,它导致一些同样的方程式会在看起来似乎无关的地方重复出现。例如,可在水中观察到的同样的一种流,在热、点、气,甚至在磁力线中也会发生。所有这些都能够用方程式表示,也都能够清晰地描绘在心里。真正的教育是看在所有那些事实和公式都被忘掉以后,还能留下些什么。天才的行为,都要求直觉和逻辑的真正通力合作。实际上,我们的客体意识和主体意识两者,乃是整个的思想、知识,以及左、右脑两个方面的感受的总和。如果一个成人的大脑中切除了一个大脑半球,意识的某些特征,在主体的意义上和在客体的意义上,都将有所丧失。无论哪一个大脑半球,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单独地思维、感受和回忆。如果我们不是太沉迷于方程式,那么在科学中,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通的,并且都可在直觉的水平上推断出其意义来。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具有一种“科学的美感”,而它在那些方程式中是捕捉不到的。这种感觉非常象画家、雕刻家或是音乐家的审美感。实际上,这两种感觉也就是同样的一种感觉。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我们是通过一台望远镜,还是通过一架电子扫描显微镜去看自然界,自然界同样都是美丽的。

篇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论文

一、个体差异

在公共教学领域,教育工作者们早已关注由于学生背景和学习模式的不同,产生的个体差异。一部分学生,很容易抓住概念的核心,并有很强的动力去学习。另一部分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并不怎么精通,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19之前,学习通常意味着是固定规则和系统,一个学生不擅长于学习,会被认为受智力所限造成的。自我管理概念才稍稍萌芽,且通常与个人习惯相连。在20世纪初期,个人差异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广泛的兴趣。许多教育改革者,如杜威、桑代克等,认为课程设计应该与学生们的个体差异相符合,如按年龄或能力。同质的学生安排在同组,并采用一些可以激发动机的任务。其后的研究者们,提出课程设计与学生的态度和倾向相匹配。并指出,现在的课程设计过于窄化。一个僵化的课程设计,可能对不同学生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1970到1980年,通过元认知和社会认知,产生了对个人差异的新看法。元认知被认为是个体自我想法的觉知和了解。学生学习方面的缺失,被归因为关于个人和胜任感元认知觉知方面的缺失。社会认知的研究者们,对社会如何影响学生的自我管理感兴趣。他们研究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目标设置和自我监控的影响。学生们被要求为自己设立专门的目标,如完成一定数目的数学作业,记录达到目标的效能感。设立具体可以达到目标的学生,体会到更高的成就和更强的自我效能感。记录自己学习进程的学生,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会提高。这些策略,唤醒了学生元认知的某些功能,从而增强了其自我控制。自我觉醒虽然不能够改善整体的学习能力,但它会使学习者产生一种学习的准备状态。这些相关的研究成果,使研究者们将个体的差异归因为自我管理的差异不同。并发现教师的目标,会影响学生对差异的自我觉知。尽管教师在目标的设计上考虑到了班级每个学生的局限,但他们还是低估了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自我管理学习

自我管理不是一种心理能力或是学业表现技巧,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将心理能力转换为学业表现的心理进程。自我管理包括,自发生成的想法、感觉,达到目标的行为。自我管理的学生之所以会投入努力,是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并设立了目标。学习者通过目标监控学习行为,增强其自我效能感。目标的达成,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满意和动机,促使其改进学习的方法。自我管理的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乐观地看待失败。自我管理是重要的,因为教育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习者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尽管自我协调对于学生的终生成就如此重要,但是大部分学生缺乏这种自律的能力。自我管理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解。首先,自我管理不只是技巧的知识,它涉及自我觉知、自我动机和必要的行为技巧。有证据表明,专家与新手在关键点上存在着差别,如及时地修正已犯的错误。其次,教育心理研究告诉我们,自我管理不是一种简单的占有或缺失的个人特征。相反,它是一种具有适应功能的选择性进程。包括:制定具体的、接近的目标;为达到目标选择有力的策略;针对性地监控自己的表现;重组材料,以适合自己的目标;有效的管理时间;评估所用方法;归纳结果产生的原因;为未来制定合适的方法。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被认为与自我管理的关键进程是否起作用息息相关。第三,研究显示,学生的自我管理建立于效能觉知和内在兴趣。在很长一段时间,教育研究者们试图通过社会鼓励和外在的奖励来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并会认为,自主的学习,需要通过不断的外在刺激,克服无趣的、重复的学习过程。但是,最近专家的研究发现了不同的情况。一些专家每天花费接近四个小时的时间从事同一项活动,依然具有很高的动机。他们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发现新的策略实现自我提高。有证据表明,学习过程的质量对学习者的表现具有预测作用。通常认为,初学者在面临一项新的任务时,可能在没有外在鼓励和奖励下,失去兴趣。但是,如果初学者具有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其动机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很显然,他们的动机不是来源于任务本身,而是更多的来源于自我管理的应用,如自我监控和建立在这些进程上的自我信念。

三、自我管理的结构和功能

社会心理学家们将自我管理进程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思考阶段,即在投入努力进行学习之前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表现阶段,即学习进行中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沉思阶段,发生在学习之后的反馈阶段。

(一)前思考阶段

这个阶段包含两个基本的方面:任务分析和自我动机。任务分析包括目标设置和计划策略。已经有可观的证据表明,制定具体的、接近的目标可以增加学生学业的成功。如,学生将记忆任务,分为小段,逐步实现。自我动机来源于学生学习的信念,自我效能的信念和结果期望的信念。如,自我效能感会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投入一次考试的动机。自我动机还包括内在兴趣和自我动机趋向,它们涉及学生对任务价值感的判断。如,兴趣感和快乐和会增加他们掌握计算机课程的动机。

(二)表现阶段

表现阶段有两个基本分类:自我控制和自我观察。自我控制,包括在前阶段已选择的方法和策略的实施。自我控制的关键方法如,想象、自我指导、注意聚集和任务策略。如,记忆某一外文单词,可以利用单词所代表的视觉想象;也可以消除噪音,使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可以将单词归为某一类加强与已知词的联系。自我观察,自我记录或自我检验任务中事件的成因。如,学生记录在学习任务中所花的时间。某学生可能会发现他独自学习比团体学习效率更高。为了检验这种想法,就会对同种任务在独自场景和在团体场景的学习状况进行观察。

(三)沉思阶段

沉思阶段也分为两个类别: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映。一种形式的自我评价是自我评估,将自我的表现与一些标准相比较,如自己先前的表现,他人的表现或是一种纯粹的标准。另一种形式的自我评价,是归因,对成功和失败的一般信念。将糟糕的成绩归因为能力所限,会对动机有负面作用,因为学生会认为努力在提高成绩上不会有效果。另一方面,将糟糕的学习成绩归因为采用了错误的策略,将会支持动机的继续,因为这意味着换一种策略会取得成功。一种形式的自我反映包括自我满足感。自我满足感的提升,会加强学生的动机。自我满足感较低,会降低学习的努力。自我反映也包括防御性和适应性的反映。防御性的反映,逃避学习的机会,以保护自我形象。适应性的反映,调整学习方法的策略,如调整缺乏效率的学习策略。沉思阶段的结果又会反映在下一轮的前思考阶段。许多的研究支持这种自我管理阶段的循环,学习者的前思考阶段、表现阶段、沉思阶段存在高相关如,制定接近目标的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我观察,更能达到目标,比没有设立目标的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另一些研究揭示了专家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新手。初学者的自我管理和专家的自我管理是有很大不同的。初学者在前思考阶段是欠缺的,而是匆匆投入到自我管理活动。结果是,由于他们在制定目标和自我监控系统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所以他们只能够与他人相比较获得评估数据,来评断自我效能感。以他人作为评价标准,很难准确地评判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而且,与他人相比较,容易造成能力欠缺的归因,会产生较低的自我满意。专家在评价自己表现时,是与自己的目标相比较,而不是与他人的目标比较,采用策略归因而不是能力归因。这样,在自我基础上建立的反映,增强了专家的自我动机、结果期望和内在兴趣。

四、自我管理学习的重要性

许多质性和量性的研究,都揭示了自我管理进程与学业成就存在着高相关。同时有证据表明,自我管理进程与一般能力如听觉能力存在相关。尽管大部分自我管理进程,如目标设置和自我监控是隐蔽的,但是教师们还是能够意识到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准备性。最近研究发现,自我管理进程是可以被教授的,将会提高学生的动机和成就感。尽管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极少的教师有效地教授这种技巧。学生们很少有机会选择合适的学业任务,安排任务和学习模式。很少有教师帮助学生设置自己的学业目标,和教授相应的策略。学生们也极少的真正评估他们的学习任务的价值和胜任感。教师较少的评估学生的学习信念,如自我效能感和归因。不能较早的识别其在认知和动机上的困难。相比一般的信念,自我管理学习不是自发和自动的。自我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如目标设置、策略使用、自我评估都是从父母、教师、同伴习得的。事实上,擅长于自我管理的学生,会主动寻求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他们更具有坚持性和积极选择技巧的能力。自我管理的学生无论在社会场景还是在独处情景,都非常活跃、主动地进行多种学习策略的实践。如果要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素养,教师教授自我管理策略将会是最佳的选择。

篇7:创造性思维下教育心理学论文

创造性思维下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形象思维与其对教学的启发

1.强化直接感知训练,如以下方面的训练:视觉的感知、听觉的感知、味觉的感知、嗅觉的感知。

2.活动体悟,形象感受。在实践中找感觉、感悟,在行动中感受、探索。

3.拓展想象。想象就像是形象思维的一双翅膀,可以使思维在脑际空间自由翱翔。想象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4.情感熏陶,激发思维。

二、逻辑思维与其对教学的启发

(一)逻辑思维概述

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人类有了语言以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类型。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形态。形式逻辑思维是从抽象同一性、从相对静止和质的稳定性方面去反映事物的。形式逻辑思维是科学认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就像解决问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分别是什么?都要通过把这个本是连续的东西割裂开来研究。前人把问题解决细分为五步:识别问题与机会,界定目标与表征问题,探索可能的解决问题策略,预期结果并实施策略,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并进行新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发现问题提供清晰的“版本”,为问题的成功解决提供可能性。辩证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逻辑思维的一切过程都是围绕概念展开,而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推理又是判断的发展。在逻辑思维中,运用逻辑规则进行信息推理,同时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使信息激活,是得出创新结论的有效的思维方法。而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又是逻辑思维的两种方法。

(二)对教学的启发

1.引导学生区分可以证实的事实和有价值的主张,知道哪些是有用的信息、主张或原因,哪些是含糊不清的主张或论点。

2.让学生学会确定某一论点的事实准确性,以及某一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3.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能够根据推理迅速识别出逻辑上的不一致。

4.为创造性思考提供时间和机会。在解决问题之前给予充足的酝酿时间,避免仓促行事。

5.鼓励采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发挥想象力得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式,再从这些方法中归纳出共同点或把它们分为几个大类,从中发现规律。

三、直觉思维与其对教学的启发

(一)直觉思维概述

直觉(灵感)思维是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思维类型,它是通往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形式。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是依据于“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灵感思维是一种积极的爆发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思维的过程,是认识主体对某个问题进行艰苦思考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激发,突如其来地使问题得到解决,一下子把握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顿悟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灵感是有意注意的产物,也就是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因为很少有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的人会突然得出DNA的双螺旋模型,根本不爱好音乐的人会创作出很优美的乐曲……直觉和灵感是发挥创造主体思维能动性的最高形式,是创造者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的豁然贯通。直觉和灵感思维是通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桥梁,是产生新思想、新概念的关键环节,是形成科学假说的基本途径之一。爱因斯坦也认为,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规律,然而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

(二)对教学的启发

1.引导学生去关注某个知识的详细知识,之后就这个知识的某些前沿性问题提出自己可能的解决方法或思路。

2.鼓励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每一个思考片断,哪怕是一点儿的感想也不容忽视。

3.在学生解题时,只给予必要的点醒,而不把所有的步骤全盘告知,要充分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在解不出来时试着让他们在课外继续思考。实在没法解决时,再给予帮助。

4.利用小组合作创新的方式,分配给各个小组任务。让成员之间互相启发思维,利用集体检查和反省的方式激发灵感。可见几种思维形式对创造性思维都是有用的,不管通过哪种思维方式都有创新的可能性,就看创新是什么样的创新,是哪个领域的创新。就像艺术家是不太偏向于深思熟虑,而主要靠观察和体会,借助表象思维居多,而科学家的创新则逻辑性、辨证的要求更高,借助抽象思维居多。我们在训练学生思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个方面的思维都要兼顾,但就某些学生擅长的思维要充分让其发挥出优势。把“扬长避短”改为“扬长补短”。创造性思维就是在人的这几种基本思维的基础上,开拓认识新领域的一种思维。简单地说,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

四、创造性思维与其对教学的启发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从某种事实中更进一步发现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人类活动。正如任何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创造发明活动同样也有一个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得到解决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例如:为了解决某个新遇到的难题,就需要广泛搜集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各种有关资料。这种对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分类的思维活动,尽管没有直接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但却是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我们往往也把这种形式的思维活动与直接提出创新答案的思维活动形式一起,统称之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种方式是当遇到某个问题却又无力解决时,如果他可以通过学习别人在类似情况下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依样画葫芦地照搬,就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在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什么新的手段和方法,只照搬或沿用别人用过的方法,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这也可以称为再造性思维。其实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跟着老师做科研,就是一种很典型的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活动,这种过程需要在搜集、选择、整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在进行创新之前需要对前人的结果非常清晰,以求对这块领域熟悉,且力求避免与前人做过的重合。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实验设计要么是用前人的方法来解决另一个他们没有解决过的问题,要么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决前人已经解决过但仍又争议的问题或者根本还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对教学的启发

1.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思维的主动性。既然兴趣是人们进行创造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或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那么教师通过将学习内容变得更有意义,更与实际生活相贴近,无疑会有助于他们去探索。

2.鼓励学生提问。在讲完每个知识点后,留出给大家自由提问的时间。如果以个人为单位容易造成部分不积极的同学被忽视,也可采用小组讨论提出小组的问题的方式。

3.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即从不同的唯度,不同的视角看问题,知道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不局限于一种方法,避免“一孔之见”的出现。

4.教给学生用追踪法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坚持不懈的思维习惯,避免浅尝辄止、缺乏最基本的恒心。五、总结教学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通过老师的作用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将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所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很重要的。即教师自己要表现出创造性,不局限于对固有知识的传授,自己对知识也时刻保持一种审视的态度。接受学生的新思想,并切身地与他们一同思考。未来社会将是充分发挥人脑潜能的时代,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创造活动的要求更高、更加迫切,加强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进一步开发人们的创造潜能,成为我们时代的重大课题。

篇8:心理学发展的当代趋势

心理学发展的当代趋势

心理学的学科危机终将成为过去. 因为,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临床心理学促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精神,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这样的`总体趋势表明,当代心理学,危机虽然存在,而前景并不暗淡.人类的精神困惑并没有拖累而是客观上为心理学的开拓创新提供了绝妙的机遇.

作 者:毛海东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刊 名: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5(5) 分类号:B84 关键词:心理学   整合   当代趋势  

篇9:公共心理学研究趋势论文

公共心理学研究趋势论文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之一,是体现师范性、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及教材教法、教育实习等教育系列课程的基础。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是为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目标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教师教育基础课,对于师范专业大学生来说,心理学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教育素养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大学生走向教师岗位的敲门砖,是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必备的基础专业课,所以,公共心理学在高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上世纪80年代,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高师公共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教给学生一些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至90年代,一些心理学教师和研究者对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仅包括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感到不满,原因是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对于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实在是用处不大1所以,90年代之后,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内容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拼盘式,即在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科中,精选理论知识,然后在描述这些知识的基础之上,讨论这些知识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但从仅有普通心理学变为掺杂多门心理学学科知识之后,却导致教学内容多而不精,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的问题。直至21世纪,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例如教材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教师实践脱离的问题、课时的问题等等,无论在理论还是现实领域,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需要对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及其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余祖伟在指出%公共心理学改革研究主要表现在课程的任务和作用、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教学方法三方面。姚本先等指出公共心理学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四个方面。目前尚未有对之后的高师公共心理学研究的分析。基于此,本文对至6月所有关于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做了相关统计,旨在呈现并说明:(1)20至今高师公共心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2)年至20,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和受关注程度是否有所改变。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

运用文献信息学常规统计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检索的时间范围为2009年1月1日至年6月30日,把期间所有发表有关公共心理学研究的文章作为本次研究的资料来源。检索条件为关键字包含“公共心理学”、或“公共课心理学”、或“心理学公共课”、或“公修课心理学”等,总共搜索出文献109篇,并剔除与“高等师范类”无关的条目,共计102篇有效文献。

(二)分析类目与单元

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12个分析类目: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教学体系、教材、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栓质、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和其他无法归类类目,每一类目又确定:研究主题、发表时间、发表源、第一作者所属地区、作者机构、合作者人数6项分析单元。

(三)统计方法

文献计量法。主要对“发表时间”、“研究机构”、“发表源”、“研究主题”四方面进行分析。以篇数、百分比统计方法为主。

内容分析法。主要对“教学改革内容与问题”、“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每篇文献中只要出现某相关内容一次或多次,均记为一次。

二、结果与分析

(一)发表时间、研究机构和发表源

对筛选出的.102篇有效文献的发表时间进行分析,发现在2009年至2014年6月期间,关于高师类公共心理学的研究总体呈现稳定趋势,虽然出现上下波动,但关注度保持在一定水平。如图1所示。

以第一作者的单位为准对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主要研究力量在非师范类高校,占41.17%,而高等师范学校不再是主要研究力量,所占比列为27.45%。这种现象表明,近年来,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力量在高等师范院校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从发表源来看,从2009年至2014年6月30日,没有在心理学期刊或心理学专业杂志上检索到相关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总数为8篇,占7.84%,分别为:3篇,1篇,2篇,2篇,2009年和2014年上半年没有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值得注意的是,核心期刊全部来自教育学领域,没有一篇是发表在心理学专业期刊。在102篇有效文献中,“其他非核”刊包括学报、研究所和未知。发表在学报上的文章最多,占64%,共计53篇。而在学报中,发表源为非师范院校学报的最多,占34%。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仅为6篇,占7%,师范院校学报发表14篇,占总数17%,说明近年来心理学专业杂志、师范类大学和院校对公共心理学关注研究力度不足。

(二)研究主题

根据102篇文章题目及摘要,分析研究主题分别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教学体系、教材、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性质、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和其他无法归类项,其他主要包括:教学启示5篇、学习态度调査1篇、学习需求调査1篇、学习心理2篇、教学期待1篇。由表1可知,论文研究主题较广且全面。研究最广的主题为教学改革,近5年对教学改革的研究篇数达到50篇,占49.02%,将近总数一半。其次为教学方法,发表文章数为17篇,占16.67%教学模式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对教学内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研究及关注度明显偏低。

(三)教学改革的内容与问题

教学改革的内容一直以来成为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表2可以看出,针对需要改革的内容,最多提及到教学方法,有56篇文章提到,占54.89%,其次为教学内容,占45.10%。最少提及为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均占1.96%。可以看出,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改革内容重点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目标、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学模式,并针对这几项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改革建议。

在102篇有效文献中,对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近5年来,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现状存在问题的方面很多,主要是教学方法,占31.37%,教学内容,占25.49%,然后是教学目标、教师和教材方面存在问题,各占17.65%和15.69%,较少被关注到的方面是课时和班级容量,分别占3.92%和2.94%。总体来看,教学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方法单一、缺乏实验课、教学脱离实践。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内容模块多而杂、重心偏向普通心理学而较少涉及教育心理学、内容陈旧抽象且脱离实际。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单一、师生教学目标不一致。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知识结构狭窄单一、缺乏直接经验、教学科研技能薄弱、自我定位低。另外,还存在评价体系单一,学生兴趣和重视程度低,教学地位不高,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陈旧单一,以及班级容量过大、课时较少的诸多问题。在近年来提出的教学方法改进建议中,研究者提倡具体采用如下16种教学方法(见表4):实践法、讨论法、游戏法(情景模拟)、实验法、探究法、现代技术应用(多媒体、观看视频等)、综合法(学科综合、方法综合)、讲演法(演讲发)、案例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法、团体活动(小组法/分组法)、自我分析法、试教法、体验法和调查法。其中,实践法占34.31%,其次为案例法(27.45%)、现代技术应用(26.47%)、实验法(20.59%)、讨论法(17.65%)和问题式教学法(16.67%)。

三、讨论

(一)近年来公共心理学关注度有所提高,研究力量有所改变

我国高师公共心理学研究在近年来虽然出现上下波动,但总体趋势稳定,在20出现高峰。从2009年至2014年6月,发表文章总数102篇,平均每年发表的文章数为18篇,无论在总值和均值上都较以往研究有所增加,表示近年来对高师公共心理学的关注度有所提髙。

从研究力量来看,近年来主要研究力量在非师范高校,而师范类高校不再是主要研究力量。这与之前研究有很大不同,姚本先在其研究分析中得出结论:“高等师范院校研究力量占66.67%,是公共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力量。”这种现象表明,近年来,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力量有所改变,在公共心理学实施和最应受到关注的高等师范院校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研究力量的改变,可能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随着高校办学思想的转变,高等师范院校朝着综合大学方向发展,很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已经超过师范专业。二是非师范类院校也并非全为非师范类专业,综合大学大力发展师范教育,非师范类高校仍然开设师范类专业,参与师资培养。

在新形势下,如何优化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如何增强公共心理学教学效果,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如何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等,都是必须解决的新课题,因此加强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师范类高校应重视在实践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专业性的研究来更好的指导实践,获得更好的改革和教学效果。

(二)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研究缺乏心理学专业人士和专业期刊杂志的关注

从2009年至2014年6月,没有在心理学期刊或心理学专业杂志上检索到相关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总数为8篇,占7.84%,核心期刊有四种,平均每种2篇,但是没有一篇是发表在心理学领域期刊。这与此前研究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据.20研究显示%年之前,高师公共心理学相关研究文章在心理学期刊上发表总数为30篇,占13.33%,仅发表在《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两种,平均每种期刊发文量是15篇,在所有期刊中位居第一。此次分析显示,高师公共心理学研究文章发表的核心期刊种类有所增加,但是数量大幅下降,且完全没有文章发表在心理学专业杂志。

心理学专业期刊杂志代表的是心理学专业领域的水平与水准,也展现了心理学专业人士的主要关注点和研究方面。近年来关于高师公共心理学研究的文章数量在核心期刊和心理学专业杂志上的大幅减少,笔者分析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心理学专业人士对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研究不够重视,所以较少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二是心理学专业杂志对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关注度和重视程度较低,所以较少收录研究此方面的文章。

(三)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改革内容需要加强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重视

月中国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1为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标聪〉体现国家Xt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m,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标[6)对教学内容、实践取向和教师自我素质提高方面作出要求,并在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中做了明确规定,其中课程目标方面就对教学理念、教师技能、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做出相关要求,而课程设置中主要对教学内容做了详细要求,并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该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将教师教育课程的理念界定为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将课程目标界定为“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大领域。

对近年来的102篇文章进行逐一分析,只有16篇(15.69%)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背景下探讨高师公共心理学问题的。大多数研究是从改革实际和经验层面出发去研究改革主题和探讨改革问题及解决方法。

以往研究认为高师公共心理学改革的原因是:一方面,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但心理学课程并未有效的给予解决,教师似乎传授了不少理论知识,可学生似乎并不领情;另一方面,从对师范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调查情况来看,“发现大量毕业生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并没有很好的运用学过的心理学知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把心理学理论束之高阁”叱而无论是以往研究,还是近几年来的研究,都较少地显示出改革内容是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因此,如何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改革公共心理学课程,是当前中国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所无法推卸的责任。

(四)加强实践法等多元教学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教学所使用的各式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和媒介ra。现行的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把教学方法作为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公共心理学一直以来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讲授教学方法,既无法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有学者认为,公共心理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9],所以教学方法囊括教学的各种要素,既是进行教学改革其他要素的关键,又可以促进其他要素的改革。由表4可以看出,现在提倡的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相结合,并着重突出实践法的,这一趋势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应继续保持,并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篇10:教育心理学论文

教育心理学论文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

摘要:

外语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是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框架下的一种教学方法。本论文介绍了其教育心理学依据和三大原则,并对其展开了论述研究。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外语暗示教学法;认知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三大原则

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

新课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衡量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使学习者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情感的激发和求知的欲望,使学习这种纯理性的活动加入情感心理因素,消除学生的情感焦虑,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外语暗示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教学模式,提倡采用愉快放松、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和建立师生和谐融洽环境三大原则,将学生从传统填鸭式和纯理性学习中解放出来。

一、教育心理学简介

历史上,心理学基本分为十大流派:内容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

这十大心理学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心理研究的客观发展,并慢慢整合统一,发展为现代心理学,并向教育、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向辐射,分别形成对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政治心理学的研究。

其中,兴起于20世纪50和60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巨大。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以研究“普通人”的心理和自我为主要对象,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为主要代表理论,研究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开启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篇章。

认知心理学,萌芽于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识过程;而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其研究是类比计算机的运作模式,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

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

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外语暗示教学法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外语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

当然,之后随着对暗示教学法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广泛,别的学科教学也使用到了这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这个关于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中提到了两个要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积极主动学习。

这两个要点分别对应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认知发展学派的幼儿教育理论认知发展学派的幼儿教育理论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

主要观点为,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主动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对自己思维发展有益的“启发物”,形成新的认知链接,从而不断能动地发现、形成与构成自己的知识经验,以认识周围世界。

所以,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

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每一阶段都具有自己的年龄特点。

教育者应该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方式,采用适当的方式去启发引导,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灌给他们。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是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在有知道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这个理论说明了学生的思维从理论上具有被启发的可能性。

教育者了解到这个可能性时,才能不断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即适应最近发展区,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3、人的自我实现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人有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潜能。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

自我实现理论有三个主要特征:自我实现倾向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完善的动机和需要;个人可以顺着自我倾向适当地自由选择;人具有关怀需要和自尊需要。

这三个特征说明,自我实现倾向是一个基于生物性的主要动机,能使个体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变得有创造性。

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的过程,是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

人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所以,人本主义认为,人的一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个体的发展。

这个观点契合外语暗示教学法的理论。

三、外语暗示教学法的几大原则

(一)愉快而不紧张的放松原则

愉快而不紧张的放松原则是外语暗示教学法的首要原则,这符合人本主义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观点。

也就是说,在学习外语的时候,要使学生置于一种愉快放松的环境下,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所以,在外语学习的课堂上,应该减少枯燥的纯语法讲解,而应该将语法讲解置于影片台词分析、故事讲解、歌曲学习,甚至是课堂游戏中,让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放松状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愉快放松的状态时,其潜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而陷入不愉快、恐惧、慌乱的情绪中时,肾上腺素会过度分泌,而大脑会发出排斥新信息的信号。

另外,紧张的课堂气氛也会给学生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接受“学习是很苦的”这样的暗号而抵制学习,不愿学习,对学习产生恐惧厌烦的心理。

(二)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主要重视理性的力量,即有意识的能力;而“暗示教学法”追求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强调通过情绪情感加强无意识调节的能力,达到身心合一,促进学业进步。

这一点在外语教学中尤其重要:英语阅读课分为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泛读(Extensive Reading);听力课分为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和泛听(Extensive Listening)。

精读是指每篇文章、每个句子细细地分析,包括其文法、语法和句法;精听是指在做听力训练时,一定要听明白、理解清楚所有内容;而泛读和泛听,顾名思义就是广泛的阅读和听力练习,其目的主要是广大知识面,并形成语感。

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和听的时候可以不知其所以然,把自己置于这种阅读和听力的环境中,对外语水平的提高同样大有裨益。

外语教学很强调语言学习环境,比如笔者的一名学生,英语基础不好,对英语产生严重偏科和厌学的情况。

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美国生活了半年,回国后英语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日常交流基本没有问题,困扰他很久的语法难题也基本攻克了,因为他能在做语法题时减少刻意地思考,而使其更接近于一种习惯性思维。

这个就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产生的良好效果:当我们在使用母语时,不会过多地纠结于语法和句法,也是因为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接受了这个语言的所有信息点。

(三)暗示的相互作用原则

在暗示课堂教学中,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只有这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才能把握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心理途径去更愉悦地接受知识。

篇11:大学生心理学教育教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学教育教学论文

1现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现状

1.1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与对象范畴的狭隘

目前许多高校将心理学这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本意是希望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好,教学的要求很低,理论与实际的脱离,缺乏了针对性等各种原因,令公共心理学的作用于价值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另一方面,现今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师范与教育类的学生,承载了许多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心理学探讨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发生的规律,其适用范围远不止学校教育心理。将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对象范畴扩大,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关于人、关于自身的知识,充分发掘与利用个人资源,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

1.2教材的不完善

我国《心理学》教材存在:对心理学原理和理论进行哲学式阐述多,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调控的操作性知识少。理论色彩和普教色彩过浓,实际操作的案例过少,无论体系还是内容都可视为对《普通心理学》的简单模仿,缺少非专业特色和应用操作性。

1.3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绪论课”是《心理学》课程与学生的首次相识,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对改课程的学习态度。当老师和学生在认知和判断时,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学生本来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希望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的谈心理,真实的讲自己,实用的指导生活。但是,教材中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神秘的好奇感和轻松的兴趣,被缺乏“心理化”的惯例绪论模式忽视了。

1.4考核的不足

心理学考成的考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式眼科的闭卷考试一种是相对宽松的论文检查;不论是哪一种的考核,现在的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当心理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就很难排解焦虑紧张;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不能妥善的处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的挑战能力。

2高校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下面从思维、情绪、性格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1思绪

虽然大学生的思绪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品,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显著提高;但是,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不够深厚,因此在观察、分析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容易出现脱离现实、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等。

2.1.2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人际变化、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大学生的情绪还具有内隐性欲外显性并存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大学生会表现出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外部行为。有的大学生还会有爱情的体验,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家庭、毕业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大学生大多有过爱情的烦恼。

2.1.3性格

大学生的性格已相对稳定和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生表现出三个突出的性格特点。一是聪慧好强,喜欢表现;二是恃才傲物;这是第一个特点的极端表现。三是紧张困惑,虚假老成;由于学习、生活压力及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另外,为避免给别人造成幼稚的印象,大学生倾向于追求成熟、老练,但由于本身经验不足,所以表现出虚假成。

2.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健康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条件,它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置身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3教学改革的探讨

3.1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其它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3.2教学方法

心理学的教学应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并进一步总结、归纳;有的可以采用试教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有的可以采用讨论法、团体活动法教学,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有的可以开展心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在心理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果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学的双边互动。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直观、形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3改变考核方式

逐渐改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突出实际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如果课程成绩评定按百分制核算,可分为20%案例分析报告或深度访谈报告、30%实训表现和50%课程考试三大模块。案例分析报告主要是对相应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深度访谈报告则是围绕某一心理话题对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深度访谈记录;实训表现则由小组共同评定;课程考试以真实教学案例的材料分析和综合性的论述题为主。

4心理学教学完善人才

心理学教学研究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在于: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与日益增长的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现状的差距,这种差距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亦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观愿望和内在动力,从而也推动着高校进一步科学地确定心理学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以及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师资建设的定位,有助于心理学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的投入和效果。然而,高校心理学从发展水平上看,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思想观念、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实践、科研水平等均存在诸多不足,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心理学教学工作仍将任重道远。

篇12:教育心理学的特点发展策略论文

教育心理学的特点发展策略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而教育心理学作为我国现代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对其的特征、问题以及策略的探讨,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提升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水平,优化我国的教育资源的配置,改善我国的教学质量。本文笔者主要从教育心理学的特征、问题以及策略三个方面着手,旨在推进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发展策略;新看法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内容相对复杂的学科,它的复杂之处在于不仅要研究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还要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心理活动,然后综合两者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正是由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较为复杂,导致对其的研究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历程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漫长的研究历程,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发展,才能逐渐的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方便教育者实现零散到细化的归类,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实现教育心理学的完善和发展[1]。

一、教育心理学的特点

(1)教育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会更加偏向综合化,因为它同时具备了人文和自然两学科的特点,而我国未来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方向必然会结合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再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来形成一套适合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综合化学科理论,目的在于促进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2)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那么教育心理学的特点就是研究整体的身心统一的人。在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渗透到教育心理学中之后,就大大的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以往是只研究一个具有信息加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人,这个人在各个方面是否完整并不重要。而现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侧重于研究一个具有需求、富有潜力和具备高素质社会品质的完整的人。由于两个研究方向的变化使得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格的健全发展,还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高效化问题,这种从研究简单的人到研究完整的人的转变预示着我国未来的教育心理学将面临着一项艰巨的研究任务[2]。

二、教育心理学存在的局限性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的优质发展不仅能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质量,而且还能通过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现象来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从而帮助教学者转变教学模式来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通过对各大院校的调查分析,不难看出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纳入学科研究的重点,忽略了教育心理学在研究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优势,单纯的依靠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多的效仿自然科学和人文基础的教学思想,而不是将两者的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形成一套属于自身的教学模式[3]。因此,对我国当前教育心理学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突破这种局限性,可以将教育心理学划分为多个不同的研究单元,这样方能各为其主,互不干涉。但是这种复杂的多样化形式是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进行变化的,最终还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核心,这样方能实现教育心理学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各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环境,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但是区别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现代教育心理学更注重对完整的人性的研究,进而优化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效果。

三、教育心理学科学发展策略

(1)要科学合理的创建优质教育心理学内容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我国各大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发展原则,明确自身教学方向,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深入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的了解,在确保教学主干内容不变动的前提下,灵活的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优质内容进行教学指导。教育心理学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它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要研究和剖析教师的心理平衡点,这就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在发展与稳定中需求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不仅能够保证教育心理学系统的科学稳定性,还应确保教育心理学能够稳中求胜,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优化更新,从而确保教育心理学系统的持续发展[4]。

(2)合理的处理教育心理学优化关系。一直以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就是教育心理学的两大范式,但两者各有优劣势,定量研究发展迅速但研究内容过于狭窄,偏向表象研究,而定性研究虽发展缓慢但能深入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如果能对二者进行优势互补,就能确保研究问题所得出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合理的'处理教育心理学的优化关系,不能仅仅对研究对象进行表象研究,而应该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深入剖析,基于现象的真是情境来研究对象的轮廓,从而明确教学实践的最终结果。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的综合体,它必须依据两者来进行实践研究,不能顾此失彼,要确保理论和史论知识同时进行,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升华。

(3)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导向。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体系,人民的素质水平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教育心理学在教学问题上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特征,明确其与教育环境的相互关系,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加强学生对探讨新知识的渴望,时刻关注教学的时效性,规范学生科学学习方式,同时关注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涵养,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其实现专业发展。只要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实践来不断的发展和革新,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最终才能在新时期做出一番贡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复杂的学科,它在实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讨和研究,因此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科学合理的创建教育心理学系统,合理的处理教育心理学优化关系,明确以素质教育实践未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导向,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存在的根源,方能真正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优化整体的教学质量,在稳定与发展中需求制衡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艰苦奋进的优质品格,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亚楠.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探析[J].北方经贸,,(4):143-144.

[2]李志专.教育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9):12-13.

[3]张欣艺.发展中的教育心理学[J].青年科学教师版,,35(05):46.

篇13: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与发展论文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与发展论文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教师仅仅依靠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更好的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合理的去因材施教,提高工作效率。在大学的辅修课程里,有关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课程,而作为教师,站在一个教书育人的知识传授者的角度上,我们学习教育心理学时,在准确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之前,首先要保证我们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试问一个心智不健康的教师,又怎么成为一名瘦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呢?教师应该具备比普通人更良好地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除了能促进生理健康以外,更与工作主动性、效率息息相关,只有处在良好地心理条件下,才能发挥工作最大潜能,取得积极地工作成果,教师的心理健康首先表现在有健全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给学生传授学术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自身的品德修养。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对教师和学生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去看,高校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这其中包括知识学习的掌握,思想品德及人格的`塑成等等,一个学生的心理情况、人际关系、朋友圈以及生活状况都会对学生本人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它往往会关系到学生的成才与前途,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试想一下,一名本性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孩子可能由于老师对他性格片面批评而变得沉默寡言、悲观堕落。教师了解了学生心理的特点和个性发展,就可明智地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将其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例如,根据对学习动机的规律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反馈、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功机;依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编、教学程序的安排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迁移,使教学产生最佳效果。在学校的素质教育学习中,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良师,更是生活中的益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尊重学生的感情,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要方面,所以教师作为伴随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具备出色的心理学教育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师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并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同时有利于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与我们教师的发展息息相关。

苏霍林说过“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了解人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发展过程,只有在整个教育生涯中去探索研究学生的心理,从而增加自己心理学知识的积累,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探索人类心理是21世纪重要的学科之一,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逐渐也关注到教育学中还有很多规律需要完善。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也将有助于这些规律的完善,有助于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总之,良好教育心理素质的养成是通过在施教过程中依靠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调节自己,在不断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心理成长以及人格培养过程中得到升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不论从理论知识的角度还是人格升华的角度,都会让人受益匪浅,作为教师在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的使用总结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让教育心理学成为教学之路上的好帮手,同时用不断提高的知识水平结构作用于教育心理学,使之成为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一项武器,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贡献添砖加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相关专题 教育教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