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生教学论文

accp_lx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accp_lx”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地方高校学生教学论文(共6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地方高校学生教学论文

关于地方高校学生教学论文

1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举措及成效

1.1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举措宿州学院自出台《关于印发〈宿州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以来,学生信息员制度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具体举措如下。

1.1.1建立了校、院两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是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提高地方高校反馈信息的质量和来源的真实性,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院级学生教学信息员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每班1名,一般由学习委员担任。校级学生教学信息员以学院为单位,每学院1名。学生教学信息员两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有利于教育教学信息的反馈和整改。

1.1.2制定了学生教学信息员的聘任条件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学习成绩、品行、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决定着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运行效果,是其监控能力得以发挥的保障。学校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学生教学信息员的聘任进行了严格规定和把关审核,并规定学生教学信息员每年补评1次,学生毕业时自动解聘。

1.1.3确定了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和激励制度学校确定了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四个方面工作职责。一是作教学管理部门、教学服务部门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负有责任心的收集、汇总、反馈信息;二是及时反馈关于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风状况、教学条件的问题;三是及时汇报教学突发问题;四是协助做好教育教学监控和评价工作。学生教学信息员实行物质和精神并重的奖励机制,物质是以劳务费用发放,精神奖励是以“优秀教学信息员”评选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1.1.4规定了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工作方式学校确定了反馈会议和日汇报制度两种主要的`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方式,明确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常态化监控的作用。定期召开“学生教学信息员”会议,规定学校每学期不少于1次,学院每学期不少于2次(分为期中和期末各1次)。学生教学信息员填写《宿州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表》反馈教育教学中问题。建立校、院两级学生教学信息员QQ群,信息员实时反馈、实时汇报。

1.1.5明确了信息反馈的项目为使地方高校教育教学问题的反馈有的放矢,学校将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分为两个大项目即教学与管理、学风状况。其中教学与管理分为5个二级项目(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其他)。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为学生提供了表达意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维权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了学校和各教学单位的沟通和联系。

1.1.6创建了多部门联动机制的网络化创建学生教学信息员QQ群,成员包括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处、后勤公司、图书馆、学生处、团委、保卫处等教育教学的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和校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解决,形成了多部门联动机制的网络化。

1.2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成效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经过几年的运行,对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形成了长效的运行机制。一是形成了立体化的学生信息员制度的监控网络。学校通过会议的召开、QQ群的创建、校园网络的建设,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对学校教育质量的长效监控机制。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推动了学校反馈与调控机制逐步发展,保障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提高了反馈问题整改的及时性。学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突出了网络化,建立了QQ群,有利于及时反馈问题和汇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创建多部门联动机制的网络化,克服了学生教学信息员闭塞滞后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及时解决了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教学信息员每学年反馈问题近千条,90%左右基本都能得到解决。此外,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反馈信息能及时反映学校高速发展过程,存在的矛盾问题,以-第二学期收集学生教学信息员会议反馈的问题为例,反馈问题总数为202条,反映突出的问题集中在教学条件方面,这和学校近些年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反映出了教学条件和教学规模之间的矛盾。这为学校的发展决策提供了可靠、真实的信息,有利于学校又快又好地发展。

2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建议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施可以实现教学信息126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0卷在师生间的接受、加工、传递,突出了学生的教育主体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民主意识。但也要认识到教学信息员制度还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完善。

2.1深化制度的理论研究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是一种有利于教育质量管理监控的新生环节,系统化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操作系统。地方高校要改革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激励机制,突出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理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2强化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地方高校应突出现代通讯技术在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合理利用QQ群、微信、微博等平台并结合网站、电子邮箱、电话、回信、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搭建学生反馈信息、部门处理问题的平台,提高反馈信息的质量和实效性,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克服闭环滞后的问题,确保学生信息员制度的高效运行。

2.1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共识地方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对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不良情绪。通过强化宣传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甄别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广大师生明确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他的实施有利于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对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正确认识的共识。

3结语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是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机制,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有力手段之一,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学校可以掌握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教学服务、学生学习质量方面的存在问题,并形成从“监控-信息采集-评价-分析-反馈-调控-改进-提高-再监控”的良性循环,达到持续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平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作者:张娜 张克营 单位:宿州学院

篇2: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摘 要】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地方本科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 实践教学 改革研究

一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颇,影响实践教学开展

由于传统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在教学资源、人员、资金配备等方面,都向课堂理论教学倾斜,使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虽然很多高校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时也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数,然而仍有很多实践课程是虚设的。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实践教学被普遍弱化。

3.实践教学师资匮乏,影响实践教学开展

实践教学教师数量不足,由于高校的教师多数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的,这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也没有到企业、工厂进行生产实践,导致实践教学能力较弱。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从企业中外聘的教师,他们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撑,很难把专业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4.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产学研合作育人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但是,地方本科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校和业界还没有很好地联合,形成合作育人机制。

学校未能很好地通过实习、实训、科研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养成;二是学校也没有发挥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依托行业企业和当地政府,形成高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的合作局面;三是在学校和业界合作过程中,学校要求业界为自己服务、支持自己的多,而学校为业界提供服务的少,教师的应用性科研能力还很不足;四是缺少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政策和机制。

学校缺少有效地引导和鼓励教学部门和教师积极与业界联合,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措施。

二 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

1.遵循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实践教学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择业、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注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面向不同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

因此,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强化面向地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2.遵循教学资源整合原则

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和周边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影响和改变学生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系列内、外部条件的总和”。

促进教学资源整合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原则,这其中就包括整合校内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等多方面的资源。

3.遵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发展原则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要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构建,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由高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模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所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高校的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中具有特定办学层次和类型的教学型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以实用性与应用性知识教育为主、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发展思路与策略”,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也应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特色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 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更新教学理念,应该认识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都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实践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一个延续,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切入点。

对于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而言,实践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要更新实践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整合单一性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开设综合性、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积极探索工程性、研究性和个性化实验。

同时,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开设与单一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与课程群相对应的实验课,以及独立开设的实验课三类实验课程。

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并把操作使用先进仪器设备作为本科实验教学的“必修课”。

在实验课程安排上,根据课程的特点设置教学顺序,不仅有理论课之后的实验,也有理论课之前的'实验,让学生经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

在教学方式上,探索“少台套、大循环”的教学模式。

传统实验教学实行“多人、多台套”,不仅耗费大量的设备资源和资金,而且实验教学也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实行“少台套、大循环”模式教学,不仅降低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提高了学生探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开放式管理。

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延长开放时间,学生可通过网上预约进行实验,同时依托开放实验室,开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做实验,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复修正试验方案、研究现象与分析试验结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设计、研究环境,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教学组织上,成立实验技术教研室。

为强化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各院系成立实验技术教研室,配备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作为实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实验项目开发和实验教学组织。

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更应具有较强的产学研合作能力。

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实验教师的待遇,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改革中去。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造一支质量过硬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学校应聘请企业或工厂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项目合作和挂职锻炼,增加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教师找出企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差距,及时了解生产一线对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可靠的信息。

另外,地方本科院校应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既具有高超的专业工作技能,又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和注册(或工程)师这两种角色或两种能力与素质在教师身上的整合。

4.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要建立“全员参与、全员监控、全面评价”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员参与”指在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过程中,从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从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到教师、学生都是教学质量的责任人,是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主体和参与人;“全程监控”指对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

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课程建设,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学生进校到毕业离校等,并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或项目的不同分类设计不同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全面评价”指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仅涉及教、管、学等各个方面的内部质量评价,还涉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社会机构评价、同行专家评估等社会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要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成为一项制度化、长期化的常规性工作,要建立一个涵盖全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系统,开通教学质量监控网页、专用邮箱和监控电话,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全校师生反映的教学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大功能,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与高效化。

5.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第一,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成立由学院教授和企业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专业需要聘请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兼职教授,让他们在模块化课程的某些知识点和能力点上进行教学以及参与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第二,结合实际,毕业论文“真题真做”。

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注重与工程实践、生产、社会相结合,还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题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力求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争取做到“真题真做”。

第三,校企共建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学校要积极为企业提供场地,出台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来学校,与学校共建实验室。

这样既可以改善实验室条件,又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还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推进校企双方多出科研成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本科院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欣韵.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

[2]王建民、谢芳.实践教学指导[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40

[3]张铟.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初探[J].南洋理工学院学报,2009(4):103~106

篇3: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摘 要:实习基地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

分析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和意义,结合我校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路,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实习基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实习基地 建设 产学研 改革思路

目前,素质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心。

如何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

优质的实习基地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专业实习,提高专业实习质量、就业率和产学研全面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地方本科院校飞速发展。

篇4:地方乡土地理教学综述论文

地方乡土地理教学综述论文

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学生年龄小,文化知识的基础比较薄弱,对家乡的了解比较肤浅。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不能太高,内容不能太多、太泛、太深,要考虑实际效果,注意可接受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教师要抽出专门时间,安排好课外活动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对家乡较为典型的地理事物进行参观、考察、调查、浏览活动,提高学生乡土地理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把感性知识逐步深化为理性知识,以使乡土地理教学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突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本乡本土是学生及其祖辈长期繁衍生息的地方。故乡的乳汁哺育着学生日益成长,乡土地理是对他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的极其生动、具体的教材。学生爱家乡,不仅是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备感亲切,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了解家乡建设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凝聚着数代人的心血和汗水,要珍惜前辈的劳动成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思想性很强的科学,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火花,努力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1.课堂讲授。即遵照地理新课标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较系统、较全面地讲授乡土地理知识,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辅之以课堂及课后练习,使学生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从整体上了解家乡,并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2.专题讲座。围绕乡土教材的某一主题或某些内容,搜集、补充资料,举办专题讲座,请专业基础扎实的专家和有较丰富经验的教师讲课,促进课本知识的深化,提高学生学习乡土地理的积极性。3.实地考察。利用节假日、星期天或团队活动时间、寒暑假期,从不同角度选取地理现象,进行实地考察或现场参观。4.漫画教学。各类漫画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讲解当地的气候、水资源、森林作用等内容的时候,选用或自绘漫画,引导学生分析回答,既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又保持了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5.竞赛评比。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环境、人口民族、资源利用、城市建设、生态平衡等问题作探索性研究,撰写小文章,进行筛选评比,评出语言流畅、观点正确、思想性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作品进行奖励或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演讲和交流。6.举办展览。动员学生广泛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如拍摄照片、风光明信片、标本化石、地形模型、建设数据;反映当地名特产品的张贴画、包装材料以及有关历史沿革的材料;远景规划、摄像、幻灯片等。将它们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或装订成册,以备查阅,或布置成墙报供师生阅览,或筹办不定期展览,组织学生参观。促使学生应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家乡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充分认识家乡经济腾飞的优势和特点,树立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总之,乡土地理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地理知识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但是,乡土地理教学是个十分庞大的研究课题,其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远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不断开拓。

篇5:地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论文

地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论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本科层次教育,应在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创业发展的能力,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难融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与理论教学相脱节的情况。一方面,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各成体系,没有得到较好的整合。理论课程中,学生由于缺乏对学习对象的感性认识,造成理论知识空泛;实践课程中,学生以完成实践作业为任务,只是简单按照实践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实习基地严重不足,学生实际到企业进行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机会较少,学校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通过标准的模拟系统来进行。[1]

(二) 课程结构不能体现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方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对教学与产业的联系重视不足,课程结构不是面向实际应用设置,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要相脱节。

(三) 师资队伍无法适应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时的设计和安排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么片面强调教师学历的提高,要么只停留在认识层面,相关政策不配套。[2]

二、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 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把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渗透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一方面,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起点,能够培养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2.系统性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考虑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的安排上,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做法,加大实践课时比例; 在实践教学课时的设计上,考虑理论学时的安排,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各个环节之间紧密相连,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3.以学生为本原则。实践教学的开展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 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 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教育目标,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定位却各有不同。哈尔滨学院会计学专业针对会计人才需求的特点,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具体来说,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包含逐层递进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素质培养,该目标侧重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二个层次是专业技能培养,该目标侧重于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三个层次是综合素质培养,该目标侧重于学生探索能力、职业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等职场适应能力的培养。

2. 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着诸多的不同,并有着自身的内涵、特点和优势。[3]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更是理论教学的深化与目标。哈尔滨学院会计学专业改变了以往由理论到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遵循认识的规律,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总体安排上,学生在开始具体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前,安排学生第一次见习,对即将接触的知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始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具备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第二次见习,以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等集中实践环节实现理论教学延伸,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专业岗位要求,突出岗位针对性,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精选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哈尔滨学院会计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分层递进的三个实践教学模块,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 1) 基础实践教学模块。基础实践教学模块侧重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包括通识知识素养的培养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两方面。具体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企业见习、纳税业务实训和学年论文等。基础实践教学模块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对即将接触的大学生活及专业方向有感性认识,为下一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更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该模块的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 2) 提高性实践教学模块。提高性实践教学模块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集中实践环节的方式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包括会计专业综合实训、信息化综合实训、ERP 沙盘实训、金融企业业务实训、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业务实训、标准化企业运营环境实训、专业实习等。该模块的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支柱部分,从实践环节的设计上,针对不同行业开设了不同的实训课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方向性,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 素质拓展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实践教学模块旨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以社会实践、毕业设计( 论文) 为主,突出学生探索能力、职业沟通及团队合作等职场适应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 SYB( 大学生创业教育) 、SED( 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科技学术成果、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等。该模块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升华,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设计了不同的实践环节,为学生步入社会、进入职场,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平台

(一) 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学是将学生在理论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内容,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或深化的过程,即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哈尔滨学院会计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注重实验教学平台的架设,以基础实验拓展、深化课程内容,将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通识理论课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包含实训学时,这部分实训学时的教学侧重于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应用、验证。

(二) 学科竞赛平台学科竞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竞赛过程中,既有创新思维的形成,也有实践能力的提高。[4]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哈尔滨学院会计学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创业 + 竞赛引领实践教学”为基本思路,积极打造学科竞赛平台,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及初步的创新实践能力。

篇6: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师教学论文

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师教学论文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西安文理学院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教师11人,女教师72人。本研究主要是采用Excel作为统计分析的工具获得调研数据,主要采用归类、分析方法总结了访谈的结果。对教师群体中学历、职称、从教年限等基本情况调查,从教学课堂设计、教学管理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等方面调查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1.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83名英语专任教师中,20岁至25岁1名,26岁至35岁有38名,36岁至45岁25人,46-60岁有20人。即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46%。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数都已具备硕士学位,从专业知识的角度看还是具有较高水平的。但是40%的年轻教师是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由此可见,教师队伍相对年轻,教学经验显得有些不足。西安文理学院属于二本院校,受到学生自身英语水平的制约,课堂上经常出现“沉默”。调查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关注,发现9.2%的非常关注,37.8%的教师比较关注,40.1%的教师不太关注,12.9%的教师不关注。青年教师往往不由自主还会以灌输法进行授课,仅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进行,缺乏师生互动。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环节中对教材的处理不够灵活,照本宣科。重点难点的讲解不到位,或者扩展信息量不足。

2.教师队伍教学热情不高

在高校中,英语课教师往往课时量较高,平均周课时都在10节左右,疲于备课、上课,经过几年的重复教学后,往往热情较之以前有回落。从学生的学习现状看,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应对考试、准备出国、就业竞争。真正对英语有兴趣的学生只有15%,所以,英语课上学生玩手机、打瞌睡、复习专业课的比比皆是。学生缺乏兴趣,也是导致教师上课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学校对教师的科研水平有量化的标准,但教师的教学水平欠缺衡量的合理化标准。50%的教师认为完成了教学工作量就可以,不愿在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有效性上浪费精力。教师职称晋升时,科研论文质量和数量是重要指标,教学质量往往不被重视。职称评审的导向性也是造成教师对教学热情不高。

3.职后培训形式化

在岗的西安文理学院的英语教师中,学士23人,占27%。硕士和在读硕士57人,占69%。博士和在读博士3人,占4%。调查表明,78%的教师是愿意接受继续教育,期待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素质,开阔视野,提高学历或职称。入职前,教师都是经过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具备一定的水平的专业素质,职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的,可是入职后的继续教育往往缺乏系统性,流于形式。79%的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为一般,13%的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为比较满意,只有8%的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为满意。关键是培训内容不能真正满足教师的.需求,内容上没有更新,培训形式比较枯燥,不能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另外英语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也只是为了继续教育的学分,它是职称评审时的必备条件,学习动机不单纯,造成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时间一般都是大规模的暑期或周末,受训教师深感疲惫,无法收到培训预期效果。

4.课堂教学创新性不高

在课堂设计方面,88%的教师表示能够对课堂教学有整体计划,69%的教师认为自己教材分析和处理得当,65%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熟练运用教学媒体,79%的教师认为自己教学方案设计能力过硬。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年轻教师依赖教学参考书比较多,年老教师对多媒体使用不太熟练。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教师的自我评价高与学生的评价,教师认为70%的教师认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45%学生认为教师课堂无趣。这个反差,表明教师在课堂创新方面不高,仍然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注意力。

5.英语教师缺乏ESP方向研究背景

西安文理学院的英语教师有83人,都是从师范大学、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本科毕业的。另一方面,学校加大在职攻读学位的力度,并且高校引进人才对学历的要求也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加入到我校英语教学队伍中,但据调查数据分析,90%的教师都自己承认只会上基础英语,无法胜任ESP教学。究其原因,就是所有的英语教师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所学的课程有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教学法、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等,但没有开始过一门关于ESP研究的课程。

二、转型期适合地方本科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1.构建平台培养青年教师,建立教学激励机制

要搭建一个培养青年教师的平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邀请一些专家和资深教师开设讲座,多举办一些教学公开课评比,通过专家的点评,使青年教师对有效课堂更容易有客观的认识。通过学生反馈、同行反馈、专家反馈,英语教师更准确地了解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教学效果评价,及时弥补不足,发挥优势。定期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听课,同行互评,学生评教等综合评价,鼓励教师更多地投入教学,并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促进英语教师互相学习,你追我赶,创新教学。

2.形成系统的职前职后培训课程

完善“双师型”ESP师资建设。为了适应知识的更新,每位英语教师都应该接受专业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达到终身学习。职后培训内容要多样化,最好和提高教学能力、提高科研能力相关。培训时间也应大胆改革,改变传统的暑期培训。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培养为数众多的“双师型”师资是关键。制定出长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中短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才能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期间,提高师资力量是关键问题。但目前看来,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切实找出构建培养青年教师的平台、建立教学激励机制、形成系统的职前职后培训课程、完善“双师型”ESP师资建设的对策,旨在对教育工作者有所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