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现状与发展综述性研究论文

不吃瓜群众22333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不吃瓜群众22333”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现状与发展综述性研究论文(共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现状与发展综述性研究论文

一、数学建模教学理论概述

(一)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一种使用数学语言对现实问题的抽象化表达形式。它是人们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基于数学模型的现实问题表达往往有着量化的表现形式,再通过数学方法的推演和求解,将现实问题中蕴含的数学含义表达出来。在数学、经济、物理等研究领域,有很多经典的数学模型,例如:,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理论模型、马尔维次投资组合选择模型等,这些数学模型的构建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现实的问题,提升了相关领域量化分析的精确度。

(二)数学建模教学的步骤

数学建模教学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被普遍应用,具体来说数学建模教学的一般步骤为:

(1)模型理论依据分析。在教学中倘若需要以某一个知识点为基础建设数学模型时,教师应该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找寻模型建设的理论支撑点,切忌假大空似的模型构建思路。

(2)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假设模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待研究问题进行模型化假设,提出因变量、自变量等模型语言。

(3)建立模型。在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模型。

(4)解析模型。将待求解的数学数据代入模型进行解析计算。

(5)模型应用效果检验。将模型解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检验模型解析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二、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综述

(一)教学现状综述

施宁清等人采用试验法研究了建模教学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效果,试验的过程以对照班和实验班对比教学的形式展开,针对试验班的教学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而对照班的教学则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展开,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设置评估变量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试验班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建模应用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班,说明建模法对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效益明显。危子青等人()项目教学法与建模思想融合的高职数学教学形式,指出:该种教学的特色在于将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子項目,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模型化构建,并以模型为素材设计和组织项目化教学,通过教学应用后发现学生不仅掌握了项目教学的学习精髓,也掌握了数学模型的构建解析技能,教学效益获得了双丰收。冯宁()肯定了建模思想对高职数学教学带来的效益,指出:通过引入建模教学,能够最大化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数学逻辑应用能力,对教学效果的促进效益明显。

(二)存在问题综述

尽管建模法对高职数学教学带来的效益十分明显,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些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有待进一步整改,为此国内一些学者也将研究的视角放在建模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上,例如:孟玲()从教学方法的教学分析了高职数学建模教学中的问题,指出:很多高职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足,加之传统的数学模型又十分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一些高职数学教师采用传统的建模教学思路组织教学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抽象的数学模型与陈旧的教学方法结合反而降低的教学的效果。曹晓军()则认为:很多数学教师并不注重引导学生科学地理解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接受学习内容,而是一味地采用灌输法设计教学过程,不利于数学模型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益提升。

三、高职数学建模教学发展对策综述

针对建模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凸显出的问题,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对策。例如,齐松茹()认为应创新建模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如引入游戏教学法,将深奥的数学模型趣味化,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游戏激发起学生参与建模学习的兴趣。谷志元(2011)则认为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的'引导,通过课前、中、后期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起对数学模型的认知,逐步教会学生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以提升数学模型在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周玮()则提出了结合网络课堂建立研讨式课堂的建模教学新思路,不失为一种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创新教法。

四、结语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查阅和梳理发现,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建模方法对于课程教学实效性提升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的肯定,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方法的创新度不够,学生引导的活动不多等,为此国内一些学者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优化思路。本文的研究认为:建模法对于高职数学教学效益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各级高职院校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建模教学活动,以不断提升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施宁清,李荣秋,颜筱红.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职数学的试验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9):116-118.

[2]危子青,王清玲.项目教学法与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改革[J].职教论坛,2013,(35):76-78.

[3]孟玲.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9,(17):106-107.

[4]冯宁.基于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17):127-129.

[5]曹晓军,李健.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S1):200-201.

[6]齐松茹,郑红.引入数学建模内容促进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86-87.

[7]谷志元.数学建模促进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新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9):11-13+20.

[8]周玮.基于数学建模的高职数学创新性课堂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2):135-137.

篇2:基于数学建模的高职数学教学论文

基于数学建模的高职数学教学论文

什么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建立起与该问题相应的模型,通过MATLAB、SPSS等数学软件并结合一定的数学方法求解,最后将得到的结论应用到生活中。当前,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应用日益广泛,数学建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且日益渗透到各种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建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数学建模贯穿到实际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会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力,从而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这符合高职教学改革的目的。纵观当下,几乎所有的高职教学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虽然基于这一目标,很多学校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是实际效果却不是很好。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仍然有大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有很强的厌恶情绪。基于现在高职学校的实际情况,高职数学教学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高考成绩较低的学生,有些甚至是没有参加高考的,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就比较薄弱,而且大部分学生从小就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再加上进入大学,远离了父母,约束减少,更是容易对学习缺乏兴趣。

第二,虽然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上,仍然是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实际数学技能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显然有悖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首先,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数学教学中具体表现为:重视传统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略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数学教学中,仅仅是立足于数学学科本身,而不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授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没用的念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再次,教师在实际讲授知识时,过分注重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而忽视数学思维的培养。

最后,在数学课程的设置上,几乎都是以理论讲解为主,很少有在数学课中加入实践课程,这大大的限制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数学与生活的脱节。基于这些情况,对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正好将数学建模引入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在数学教学中贯穿数学建模,这就不得不要求学生在上数学课时,在老师的引导下,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在与伙伴的共同努力下,不仅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加强了伙伴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当然,教师在选择数学建模题目时,要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并且要稍有难度的,但又不能过分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老师提出问题的探索,认真分析,建立恰当模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遇到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为了提高高职数学的教学质量,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入到高职数学教学中。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分环节、专题式的上课模式,是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高职数学教学中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结合高职院校的数学教材,以生活中的数学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方法的意识。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将上课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当然,在这一环节是该方法实行的.初始阶段,学生也是开始接触这让的教学模式,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的不要太超过学生的能力,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于数学建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将现实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的能力。

第二环节:基于数学所受数学知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专题培训。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利用所拥有的资源查阅资料,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利用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建立模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第三环节:教师制定适当的建模目标,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学建模活动。经过了前两环节的训练,学生对于数学建模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并且对于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任务,可以将数学建模与学生的专业课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自己搜集信息,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借助数学软件,解决问题。最后,要培养学生自主检验自己得到的结果,通过反复的修正,最后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上交。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对于整个数学建模的过程已经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并且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加强了数学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回答了“数学有什么用?”这一问题。当然,数学教学的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学方式的改革,考核评价的改革也是不可或缺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我认为在考核评价的改革上应该从这些方面转变,传统的高职数学考试基本上都是笔试,考试试题也大多都是课本上的例题或是课后题。这种考试不仅容易导致学生机械的套用数学公式和数学定理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且也不能客观的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

基于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对学生的考核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平时成绩,这一部分占总成绩的30%,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平时的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上课出勤率。

第二部分是论文报告完成成绩,这一部分占总成绩的30%,这一部分主要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事先给出题目,让学生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学生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最后将结果议论文或者报告的形式上交。

第三部分就是传统的闭卷考试,这部分占总成绩的40%,这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如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的掌握。这种考核方式,不再是单一的只是考核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不同部分的考察,检验学生对不同能力的掌握,尤其在第二部分,它可以提高平时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通过以上从教学方式到评价方式的改革,让学生清楚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同时这样的改革,也大大提高了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所以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游刃有余。

篇3: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建模理念研究论文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建模理念研究论文

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有效满足了社会各行各业的用工需求。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不断投入,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1]。数学建模的核心是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实际运用,鉴于数学建模的这种特点,国内高职数学教育逐步把数学建模理念融入到课题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数学建模理念的告知书明确教学改革要求学生结合计算机技术,灵活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困难、求实严谨的作风[2]。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对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以期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新型高职人才。

一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于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大,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寄予厚望。但是传统的高职教育由于专业设置不合理,使用教材落后,实训实践场地不足,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专业能力不足,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所有的教学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体系设计都是基于此目标展开的,高职教育主要是为了向产业发展提供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和目标职业匹配度高,所以高职教育教学成果最直接的评价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上岗后的适应能力。

2两者的教学内容不同

高职教育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要掌握与实践工作关系较为密切的业务处理能力、动手能力与交流能力,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列为教学重点,课程设计专业性强,一旦就业能为企业创造明显的效益,高职教育各专业课程差别较大。

3生源情况不同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体系下,高职教育的生源普遍较差,大多是没有希望考上大学,转而进入高职学习,希望通过掌握一定的技术来实现就业,所以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数学建模给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开辟了新思路,数学建模为数学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应用搭建了桥梁,在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下,采取数学建模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动手应用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3]。

二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内涵

1数学建模的概念数学建模是将数学理论和现实问题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将实际问题抽象、归纳成为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方法等手段研究处理实际问题,从定性或者定理的.角度给出科学的结果[4]。数学建模的发展为数学知识的应用提供了途径,对于现实中的特点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其内在规律和问题,运用数学研究的成果,结合计算机专业软件,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达,转化成为数学问题,借助数学思想建立起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理念基于数学建模的这种学科特点,可以把数学知识应用化,因此,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理念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首先,确立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手段,以学习数学建模为途径;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开发相应的数学建模案例,因地制宜、因生制宜,根据专业不同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最后,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课外数学建模学习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应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数学建模竞赛[5]。

三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途径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这种没有区分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往往带来的结果是造成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失去兴趣。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是以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提高为目标,以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为出发点,以数学建模为途径,以教学方式改革为保障,打造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新模式,全面提高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1结合专业特色,突出数学教育的应用性

数学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性学科,理论性强,体系性强,对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差的高职生来说感觉难学、枯燥,这是因为高职数学教育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在专业学习中和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去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学生感觉知识无用自然也就不会主动去学,之所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就是为了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不只是纸面上的写写算算,数学可以把实际问题抽象化,变成数学问题,利用数学的研究方法给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指导,这样高职数学教育就不再是课堂上的照本宣科,课下的演算作业,将基础数学教育和学生的专业教育相结合,带来学生用数学解决专业问题是大幅度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2结合学生能力,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高职学校的生源不如普通高校,一般学习基础较差,对于专业实训课并不明显,但是在基础学科教学过程特别突出,很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甚至一点印象都没有,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情况,在课堂授课时给予实时的补充,以助于知识的过渡。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在掌握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设置教学目标,对于基础知识水平不高、学习兴趣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进行课外辅导。高职基础课教育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和专业特点,把迁移知识运用能力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辅导,高职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数学,更多的是发挥数学知识在其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高

高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尤其是对于学了十几年都感觉头痛的数学,要想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认识,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很难,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改革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低由于低年级学习时受到的挫败感,因此要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学会数学的成就感,这样才能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先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再从全部课程学习中发现表现优秀的个体,组织参加建模竞赛,进行单独赛前加强指导,用这些榜样的力量提高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数学建模作为提高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点”,能够以其趣味性强,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4改革教学及评价方式,建立面向应用的数学教育体系

由于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期末的一张试卷,而是一个个数学建模案例,需要学生运用本学期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数学模型运用能力,实际过程分析和解题技巧等多方面给出评价,同时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将其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通过以上各个方面评价的加权作为最后的评价指标。这种以数学知识应用为基础,直接面向应用的高职数学教育模式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应用能力,符合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对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是推动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新举措,也是推动高职基础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低等问题,通过“案例驱动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再次对课本知识进行思考和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引入数学建模理念教学,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既保证了高等数学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完整,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改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也改变了以往对于数学学习的学习态度。高等数学作为高职教育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上具有重要作用,是理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也为同类基础理论课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范例。

参考文献

[1]孙丽.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应注重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J].科技资讯,(22):188.

[2]贺静婧.引入数学建模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2):42-45.

[3]王妍.以数学建模为载体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C].创新教育学术会议(CCE2013)论文集,131-134.

[4]刘振云.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咸宁学院学报,,32(9):106-108.

[5]谷志元.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4(2):17-21.

篇4:高职数学建模思想渗透渠道研究论文

数学建模是指利用数学符号对数学实践问题以公式形式表述出来,再通过相关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在假设、研究、分析、比对中形成学习结论。教师要借助教学内容展开渗透操作,利用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实践机会,根据教法改进渗透建模思想,从而促进建模思想的全面渗透,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借助教学内容渗透建模思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和剖析,找到文本思维和生本思维的对接点,让学生顺利介入数理讨论学习之中。教师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利用教辅手段创设教学环境,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数学公式进行数学推演操作,都涉及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因此,教师要积极整合教学内容。借助教学内容渗透建模思想时,教师要结合多种教学调查情况展开相关操作。筛选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不同学力基础。如解读定积分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推导曲边梯形的面积公式,鼓励学生对曲边梯形进行分割、归类、求和、取极限等实际操作,建立定积分数学模型,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完成对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具体计算。这些数学模型具有广泛性,学生在实践中再遇到类似情境时,也会运用相关模型进行实际操作。推演数学公式时,教师可引入建模思想,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推演、验证,并利用推演结果反过来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带去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清晰的学习渠道,能够促使学生运用现成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数学问题,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利用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教师在数学建模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接轨生活的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概念意识,并使学生在假设、推理、验证过程中形成数学能力。利用生活实际问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符合学生数学认知成长的`实际需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展开设计,让学生利用已知数学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这势必能促使学生形成数理认知基础。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展开质疑活动,让学生列举疑惑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并结合数理知识进行实践探索。这些也属于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如教学“假设检验”时,教师可让学生展开假设创设,并通过多重操作实践进行检验。另外,教师设计课外作业时,也可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运用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数学建模思想不仅是一种数学认知理论,还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学习认知基础展开相关操作,自然能够促进数学基本技能的提升。高职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为学生布设适宜的学习任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利用建模思想解决问题,需要关涉很多专业理论,教师应该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这样才能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度。

三、借助教法改进渗透建模思想

教师要重视数学学法的传授,增加教学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由于高职学生学力基础、学习悟性、学习习惯等存在差距,所以教师需要做好学情调查,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运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解读抽象的数学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听得明白、学得好。渗透建模思想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理讨论互动,这不仅能引导学生展开质疑、释疑活动,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数学建模理念,形成良性学习认知。教师打破传统教法束缚,采用先进的计算工具、数学软件、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或者利用网络搜集平台展开教学设计,都可以为学生提供难得的学习契机。高职学生通常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可借助信息媒体展开教学设计,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接轨。如翻转课堂的适时介入,便属于数学建模典范设计。多数学生都有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参与网络信息共享活动,因此,教师应具备信息共享和网络互动意识,为学生布设相关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多元互动操作中逐渐达成学习共识,进而建立数理综合认知体系。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教师要做好全面考量,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科学设计。教师要加强对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研究,并将这些方法与学生学习实践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数理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品质。总之,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时,教师需要具备整合意识,对建模资源信息展开搜集整理,对学生学力基础进行全面判断,为建模思想的顺利渗透创造良好条件。数学教学设计应不断更新,教师教学水平也亟待提升,而建模思想的全面渗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全新契机。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展开创新设计,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建杰.数学建模思想与高职数学教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06).

[2]刘学才.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

篇5: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普遍不受重视的现状,对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作出了分析,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对改变其状况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后果;解决方法

今天在高职院校中,关于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呼声不断加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肯定,认为毕业生光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必须有足够的个人素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承载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任务的语文课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甚至可以说其地位是非常尴尬的。本文将以一所高职院校为例,从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及解决方式两个方面,对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一)在院校层面上,以四川某高职院校为例,在全院17个教学系部中,仅有2个招收文科及文理科学生兼收的系部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科目,但也只安排了共计48个课时,其余的15个教学系部根本就没有将《大学语文》课程列为必修课,仅仅把《大学语文》列为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与否。这使得《大学语文》在整个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极为尴尬,不仅远远不能与专业科目相比,就是与同为基础学科的英语、数学课程相比,也是远远不如的:院校内所有学生都要进行至少180个课时的《大学英语》课程和至少144个课时的《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说,《大学语文》在整个课程开设体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了整个院校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提升的不够重视。

(二)在学生层面上,在高职院校,特别是在本文列举的某一以理工科学生为主的高职院校中,学生自身的学习选择或者说学习时间,大都给予了专业课程,这体现在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大学语文》往往不是其第一选择,很多选修班级报不满人数,而被迫削减。这一方面固然是院校学习课程的安排,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学生自己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也缺乏兴趣与热情。作者通过与班级学生的交谈,了解到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看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觉得自己的语文水平,在日后无论如何也是够用了,在大学里不用再花时间去学习《大学语文》了;另一种是觉得《大学语文》课程太无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不到乐趣,学习完后也没有什么成果,对自己今后的择业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觉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很“虚”,没有实际的作用。

(三)在《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层面上,也以前文所述院校为例,由于受课时数少的限制,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上有较多局限,只能有少量的课堂作文练习,再选择一些经典篇目与学生共同赏析,其他方面的内容则无法顾及。这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很单一,基本以教师个人的讲解为主,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偏于沉闷,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欠缺。另外《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说基本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与其他科目很少有着联系性,考试方式也是传统的一纸试卷,在训练实践能力、联系实际方面,确实有着不小的缺陷。

二、教学现状导致的后果

(一)正是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上的情况,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院校文化气氛的淡薄。亦以前文所述某高职院校为例,该院校一直以来很注重校园文化的培养,每年都要以院系名义,举行大大小小的文化节、运动会、学术讲座、学生竞赛、社团活动,等等,力求在学院内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但是这些所有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相关,其他的诸如辩论会、读书会等活动又与《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没有紧密的直接联系,这使得《大学语文》科目在整个院校内,不仅是在课堂上,在课堂外也处在边缘化的境地。学生很难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在“大环境”中亦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大学语文》课程上。

(二)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不受重视,也直接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学生个人素质的不满意。亦以上文所述的某高职院校为例,学生由于在大学学习生涯中过于忽视对个人素质与修养的提高,使得很多学生在这方面欠缺明显。这个短板从在校园求职的时候就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最明显的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不足,不论是回答问题时的仪态仪表还是语言的选择、组织,甚至是对普通话的掌握,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在进入工作单位以后,需要个人的.人文素质来支撑的“软实力”,无论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还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抗压能力,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毕业生都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使得学生在工作以后,遇到的专业技能以外的阻力加大,妨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解决办法

基于以上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地位的根本之道,是课程本身的求新求变。这需要调整课程重点,不仅仅局限在名家经典篇目的赏析,还要根据学生步入社会和进入工作单位后的能力欠缺,增加更多的切合实际的课程设计,这大体可以分为在两方面的加强:

(一)在课程的设置上,《大学语文》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应用文写作、表达与沟通方面的内容。这方面重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两个个人能力:写和说。写,是写最具有实际需要的公文以及日常事务文书,包括:通知、请示、报告、函、留言条、请假条、欠条、借条、领条、收条、证明信、介绍信、申请书等一系列应用文。这类文章不同于语文课上的作文,注重的是对学生写作基本格式、基本要求的指导,以防学生在进入工作单位后,出现因没有接触过各类应用文体写作规范,而不知道该如何写作的情况。说,是练习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怎样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倾听别人的想法,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工作团队,能够更有团队协作能力,能更好地与人交流相处。这些写和说的能力,虽然不是专业“硬实力”,但是其在学生工作中,所能产生的巨大价值,确是不亚于专业能力的,而且在生活中,也会给学生很大的帮助。

(二)在课程的练习环节,可以增加面试求职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求职技巧,加大大学生礼仪姿态的训练,为学生打磨好一块“敲门砖”。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中,可以模拟面试求职的全部完整环节,从进入面试房间到离开,整个过程中应注意到的细节,应遵守的礼仪,力求全方面地给学生以直观的呈现。另外在面试时适当的语音、语速,得体的姿态、距离以及语言运用上的技巧、规范与误区,都可以用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加以了解。这将是学生很感兴趣也很有用的教学内容。当然,《大学语文》课程若加强了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练习、礼仪姿态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必然会占去一定量的课时,会导致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经典篇目赏析以及课堂作文练习的时间进一步减少,会削弱课程的“文学性”属性,在学生的审美意趣的培养、美学欣赏的体验方面会更加不足,但《大学语文》课程在现今,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应该结合时代的需求,主动求新求变,在课程学习目标上不仅要有文学、美学的体现,而是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功能性、实用性的增强,要承载起提升学生整体个人形象的作用,从学生个人素养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看、读、写、说”能力,在新的时代要求下,走出自己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金红华.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32(5):112-113.

[2]葛雅萍.高职语文教育的困窘与创新教育的尝试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7:64-65

[3]赵娇.高职语文教育应用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9:89-91.

[4]李淑芬.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发的建构与培养[J].职教论坛,,32:47-49.

[5]韩岩.高职语文教育的反思与前瞻[J].职业教育研究,,2:101-103.

篇6: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课程,由于数学本身就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批判反思精神,因此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与批判精神,反思对于高职数学来说,可以增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然而,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过于重视对于知识的讲授与练习,忽视了培养学生在反思与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缺少反思的教学环节,因此以反思为载体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应该通过问题创设探究、巩固、小结、复习思考等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思与质疑能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数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实施过程

根据反思性教学的特点以及高职数学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特征,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与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需要确定反思性教学的目标。任何教学首先涉及环节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具有指引与指导反馈的作用,同时教学目标还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调节与控制的作用,对于学生最终的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设计的目标主要是根据数学培养目标以及高等数学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来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是反思性教学的目标,应该以贴近学生的学习程度为原则。如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而太低或太高的教学目标都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反思性教学的目标应该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学生已有的水平基础上,老师通过设定较高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来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从而让学生有强烈的愿望,想要完成教学目标。据心理学研究表明,目标越大,人为之花费的行动努力也就越多,表现也就越好。如果数学教师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则会设置过低的目标,从而降低学生的兴趣;

三是反思性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具有因材施教以及针对性的原则,每个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不同,因此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要求,千篇 一律的教学目标,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针对性。其次,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需要确定和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一是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此,高职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设置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是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规划数学教学内容,由于高等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以及较强的反思性,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能够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系统性,要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要体现数学学科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一般情况来说,数学教师的内容安排要根据循序渐进螺旋式的方式来安排;

三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多样化,数学教师首先应该考虑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特定的方法,并且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同时,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弱的现实,数学教师应该尽量选择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学生实际专业需要的教学方法。最后,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最后环节是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整体的反馈与判断是否达成了预期的目标,新课改下教学评价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教师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之间可以互评等,通过多元化以及多主体的评价方式,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学习行为作出客观的评价,衡量是否达到目标。除此之外,教学评价还可以对下一轮的教学提出具有意义的反馈信息,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可以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下一轮的教学奠定好基础。

二、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措施

第一,高职反思性教学的实施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与学习的任务。数学教师应该在每节课将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因此学生会在上课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扰。

第二,高职数学教师应该创设反思性教学的情境。与传统的教学情境不同,反思性教学情境的设置需要数学教师将一种不协调与矛盾设置在情景之中,然后引起学生在认知观念上的不平衡状态,通过学习来解决这种观念上的不平衡状态,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不足以解决这种新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认真努力的听讲,从而让自己的认知活动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去解决这种不平衡的矛盾。

第三,高职数学教师应该将反思性教学的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对于一些难懂比较深奥的题,数学教师应该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将讲解的整个过程以及思维的步骤都详细地展现出来,根据学生的反应与思维做出及时的调整。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讲解中展现思维的过程,让学生比较与老师思维的不同,并且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小组学习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四,要注重对高职数学最后一个环节,即总结与反思。通过反思,不仅可以总结教学中的得失,还可以概括知识、升华与深化知识,并且对新一轮的教学产生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书玲.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

篇7:基于高职数学现状的教学改革探讨教学论文

摘要:

教师立足于高职数学建模的现状和困难以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探讨了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的意义与必要性,并从师资培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数学建模竞赛形成了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系统理论性的探讨。

关键词:

篇8:基于高职数学现状的教学改革探讨教学论文

一、高职数学教育面临的困难

高职教育就是培养造就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职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高职数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认识愈加模糊,高职数学面临尴尬地位,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改变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更有效地发挥高职数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成为当前广大数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高职数学教育面临的困难有:现行高职数学课程编排的遗憾;高职数学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所以往往十分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升,对高职数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性认识不足;学时安排不足,使数学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得不到保障,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相脱离,数学每个模块的连贯性也被破坏与隔离,阻碍高职数学在高职教育中功能的发挥。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不到数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

二、高职数学教育重要性

1.高职数学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高职数学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高职数学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能力支撑地位;高职数学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工学结合”相匹配的专业学习服务地位。

2.高职数学教育与后续专业课的联系。专业课中的统计、证券、企业管理、财会、计算机、经营等方面都有着与数学密不可分的联系。统计里的计算、证券里的分析、金融学里的微观经济学、会计学里的核算,企业管理学中的最优分配问题、计算机编程、数据分析等问题,最后都转化为数学问题。当今大学生,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更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高职数学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在高职教育中,数学教学的意义并不在于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而在于作为基础学科,它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支撑,培养学生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达到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兼有职业和人文双重属性的目标。此外,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品格。

三、高职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1.因材施教,加强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坚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本,形成快乐的学习环境;应根据专业需求设定教学内容,服务于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实施弹性化的教学内容设置,不过分强调整体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2.引入数学建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数学建模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

(1)将数学建模融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把建模思想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短,为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原因,不断地压缩高等数学的教学课时,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建模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

(2)开展数学建模培训。主要围绕以下方面: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数学建模科研能力与技术的平台建设;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内容、方法和技巧与典型赛题分析;校级数学建模竞赛的命题与组织方法;数学建模精品课建设;数学建模教学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数学工具软件应用与数学实验教学案例开发;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实验室的建设;指导教师数学建模科研论文的整理与发表。

(3)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要求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竞赛对建模有创意并合理的小组进行鼓励,使建模更加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锻炼。鼓励学生参加每年一次的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展示和拓展自己。

(4)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短,为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原因,不断地压缩高等数学的教学课时,所以,通过数学建模选修课的形式不但可以弥补教学时间不足的遗憾,也满足了数学基础较好、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需要,同时也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队员的选拔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当然,由于公选课的授课对象都是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因而所选的模型要贴近生活,讲述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模型。此外,在数模教学环节中增加了一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有实际操作的'机会,使有兴趣的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或专业,选择一些由易到难的建模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每学期完成1到2个建模课题,使建模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5)搭建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环境的有机因素,利用网络的特性和资源来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有利于改善学习效果的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互动平台。

高职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应数学的运用价值,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数学与计算机等在高职学科专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从而朝着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中国高教研究,(04)。

叶其孝。可以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数学建模教学单元。湖南教育出版社,.

邹成。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教育与职业,(9)。

篇9:建材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的论文

建材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的论文

纵观建材科技期刊中建材机械研究的现状,着重对近十余年来《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机械学科的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回顾了我国建材机械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状况。根据国民经济及建材工业发展的规划,展望了我国建材机械科技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其发展特点。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进步以及城镇化建立的快速推进,促进了建材机械设备的开展,各类建材机械设备的性能、效率和牢靠性均在不时进步,但在实践调试运转中发作毛病的状况依然较多,做好运转前调试的各项工作,亲密留意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增强建材机械设备的装置调试是进步机械设备牢靠性的关键所在。

一、建材机械设备装置过程中的调试要点剖析

1、风机轴承振动。风机自身惹起振动风机振动,普通来说其振动源来自自身。风机的振动会惹起轴承和叶片损坏、螺栓松动、机壳微风道损坏等毛病,严重危及风机的平安运转。如转动部件资料的不平均性;制造加工误差产生的转子质量不均衡;装置、检修质量不良;负荷变化时风机运转调整不良;转子磨损或损坏,前、后导叶磨损、变形:进出口挡板开度调理不到位;轴承及轴承座毛病等等。都可使风机在很小的干扰力作用下产生振动。对此,在风机运转过程中。必需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处置措施减小或消弭震动,如风机叶轮和后导叶停止了防磨处置,轴承运用进口优质产品,轴承箱与芯筒端板的衔接高强螺栓采取了防松措施,对芯筒的支撑固定停止了改良,增加拉筋;严厉检修工艺质量,增加风机运转振动监测安装等等。风道系统振动招致风机的振动烟道、风道的振动通常会惹起风机的受迫振动。这是消费中容易呈现而又容易无视的状况。风机出口扩散筒随负荷的增大。进、出风量增大。振动也会随之改动,而普通扩散筒的下部只要4个支点,另一边的接头石棉帆布是软接头。这样就使整个扩散筒的60%重量是悬吊受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扩散筒出口端下面增加一个活支点,可升可降可挪动。当机组负荷变化时,只需微调该支点,即可消弭振动。

2、轴承温渡过高。风机轴承温度升高的主要缘由有三种:光滑不良、冷却不够、轴承异常。离心式风机轴承置于风机外,若是由于轴承疲倦磨损呈现脱皮、麻坑、间隙增大惹起的温度升高。普通能够经过听轴承声音和丈量振动等办法来判别,如是光滑不良、冷却不够的缘由则可经过目测、手模等直观办法判别。而轴流风机的轴承集中于轴承箱内,置于进气室的下方,当发作轴承温度高时,由于风机在运转,很难判别是轴承有问题还是光滑、冷却的问题。实践调试运转中应先从2个方面处理问题。(1)加油能否恰当应当依照消费厂家阐明书规则请求给轴承箱加油。轴承加油后有时也会呈现温度高的状况,主要是加油过多。这时现象为温度持续不时上升,抵达某点后(普通在比正常运转温度高l0―l5℃)就会维持不变,然后会逐步降落。(2)冷却风机小冷却风量缺乏。引风机处的烟温在120―140℃,轴承箱假如没有有效的冷却。轴承温度会升高。

3、进入喘振工况。依据风机运转的不同状况判别。(1)听测风机出气管道的气流噪音。在接近喘振工况时,出气管道中气流发出的噪音时高时低,产生周期性变化。当进入喘振工况时,噪音立刻剧增,以至有爆音呈现;(2)观测风机出口压力和进口流质变化。正常工作时其出口压力和进口流质变化不大,当进入喘振区时,二者的变化都很大;(3)观测机体的振动状况。进入喘振区时,机体和轴承都会发作激烈的振动。避免喘振主要办法是采用出风管放气。在出风管上设旁通管,一旦风量降低至Qmin值,旁通管上的'阀门自动翻开放气,此时进口的流量增加,工作点可由喘振区移至稳定工作区,从而消弭了进气流量小、冲角过大惹起失速和发作喘振的可能性。在采用进口导叶片调理风量时,随着工况变化,导叶旋转改动通道面积顺应新工况的请求,从而防止气流失速,可有效避免风机喘振。

4、动叶调理。呈现动叶卡涩这种现象,通常会以为是风机调理油系统毛病和轮毂内部调理机构损坏等。但实践中通常是另外一种缘由,在风机动叶片和轮毂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以完成动叶角度的调理,但不完整熄灭形成碳垢或灰尘梗塞空隙构成动叶调理艰难。动叶卡涩的现象在燃油锅炉和采用水膜除尘的锅炉比拟普遍,处理的措施主要为:(1)调试运转中尽量使燃油或煤熄灭充沛,减少炭黑,恰当进步排烟温度和进风温度,防止烟气中的硫在空预器中的结露。(2)在叶轮进口设置蒸汽吹扫管道,当风机停机时对叶轮停止打扫,坚持叶轮清洁,蒸汽压力≤0.2Mpa,温度≤200℃。(3)适时调整动叶开度,避免叶片长时间在一个开度形成结垢,风机停运后动叶应连续地在0~55°活动。(4)经常检查动叶传动机构,恰当加光滑油。

二、建材机械设备研制与装置调试需留意的事项

建材机械设备研制与装置调试过程中需求留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1、研制阶段。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的上下,直接影响到能否获得设计的预期效果,以至影响到设备能否正常运用,研制阶段是设计计划完成的根底阶段。在此阶段,除了制造加工的承当单位应当留意严厉依照图纸设计请求合理布置制造工艺外,还应当增强设计者与制造者之间的沟通。设计者应积极、主动地经常关怀制造过程的状况,与制造者共同商榷合理的加工工艺办法,并虚心听取制造现场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意见和倡议,及时对零件构造、加工精度等做恰当的调整。切不可以为:制造加工只是制造加工单位的事,与设计者无关;能否按图纸设计请求停止加工,也都是制造加工者本人的事。机械设备的设计者应当晓得,关于制造才能、加工手腕和加工工艺,制造加工单位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许多意见和倡议,以至判别,是很有价值的,有时是决议性的。

2、装置调试运用阶段。机械设备的装置调试运用阶段,是设计研制项目能否到达预期目的,效果如何的阶段,是设计研制过程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设计人员一定要亲临施工现场,对装置调试的全过程停止技术指导和监控,及时处置现场呈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这一阶段也是设计人员积聚经历、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最佳阶段。机械设备设计的合理与否,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哪些方面还有改良的必要和可能,都能够经过该阶段的工作取得答案和信息。对设计人员设计程度、处置现场问题才能的进步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装置、调试完毕后,紧跟着要停止试产审定,经过设备实践运用效果的评价或产质量量的检验,肯定机械设备能否到达运用请求。审定经过后,必需尽快整理出与运用、操作、维护相关的机械设备的各种阐明、图纸等技术材料,对操作工及维修工停止培训。同时,要留意专有技术的学问产权维护。员工培训完成、一切必需的技术材料整理齐全并托付机械设备运用部门后,机械设备便可投入运用。

三、完毕语

在国内需求强劲拉动和根底设备建立持续升温的推进下,我国已跃居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市场。随着大量根底设备建立工程、高速交通等工程的相继开工,直接拉开工程机械及建材机械的市场需求。因而对建材机械设备装置调试停止研讨剖析具有重要的理想意义。

篇10:城市园林绿化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园林绿化;现状;可持续发展;庐城镇

论文摘要:阐述了庐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现状及表现特点,从资金投入、绿化思路、建管力度、园林景观、绿化空间、绿化指标以及树种选择等方面论述了庐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庐城镇园林绿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庐城镇系安徽省庐江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63km2,其中城区面积8.7km2,总人口14.36万人,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期以来,庐江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规划造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挖潜补绿”的园林绿化方针,不断加大对庐城镇园林绿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园林式、花园式的单位、小区、学校层出不穷,使全县园林绿化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庐城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庐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庐江县于荣获安徽省省级“园林县城”的称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生态城市建设的方针政策,巩固和深化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庐城镇的园林绿化工作谈一点认识。

1庐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概况及表现特点

1.1园林绿化现状

自以来,庐江县逐渐加大对庐城镇园林绿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城区绿化面积达356hm2,树木品种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105个,行道树木总量达1.6万余株,地被植物面积从零增加到12.15hm2,庐城的绿化覆盖率增长到29.9%,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88.37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0.5m2增加到7.36m2,初步形成了“绿树环绕、绿草成茵、城在绿中”的绿化格局。

1.2园林绿化特点

(1)规划标准高。庐江县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规定绿地占建设用地面积要达到9%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

(2)地方特色鲜明。园林绿化充分体现了庐城镇河网纵横、面湖(黄陂湖)背山(冶父山)的特点,即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山体河道、城市通道为基本骨架,以重点地段为节点。

(3)园林景观全面。园林景观建设有人文特色的自然景观风貌区,如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汤池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周瑜墓园等;有城市生活特点风景风貌区,如环碧公园、绣溪公园等;有沿城市干道两侧绿化的景观轴;有沿县河、东大河、黄陂湖沿岸、移湖水库四周的滨河景观带;有各种街心小游园、小广场、园林小品,以及城市入口景观等不同等级的绿色生态景观节点。

2庐城镇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2.1加大投入力度,转变绿化思路

自20以来,通过义务植树活动,庐江县共完成种植乔木树种5695株、花灌木64286株、地被植物1010m2、建小游园1590m2,投入绿化资金53.3万元。但绿化树种较少,树木规格偏小,绿化项目少,绿化部位小,而绿化的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植物配置设计审批,合理界定植物数量,丰富植物物种,坚持适地适树,多品种搭配。城市绿化要转变曾经一度“以草坪为主、乔灌花为辅”的模式,走“乔木为主、灌木花草为辅”的路子。既可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改善城市小气候,为人们提供大量可进入的休闲空间,又可节省大批的管护费用。

2.2强化建管力度,丰富园林景观

庐江县虽然投资1300万元对庐城的绣溪公园和环碧公园进行了新建和改造,但由于管养力度不到位,导致人为破坏严重,需要及时补充绿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要加强城区周边绿化、城市入口景观美化等;改造军二西路和文昌路的绿化带,因为原来的绿化树种多数已濒临死亡,而且病虫害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美观,而且还为病虫害扩散蔓延提供了种源。2.3开拓绿化空间,提高绿化水平

为了增加城市的绿量,必须挖掘绿化空间。而城市空间却被机关、企事业单位占取相当大的面积。下一步要搞好单位专用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化建设,有条件时,还要向立体绿化方向发展。以创建“园林式单位”、“园林小区”活动为抓手,提高庐城绿化率和绿化水平。

2.4突出绿化指标,实现自然协调

园林绿化至少要突出绿量、自然化、多样性、乔灌为主等特点。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是衡量城市绿化数量的主要指标。因此,大绿量则是形成城市绿化特色的第1要素。要编制和完善新区绿化专项规划,对建设项目绿化指标明确规定,对城市公园、街区公园、街头游园定位定量。城市绿化的自然化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管养经费,也符合当前城市绿化的发展趋势。

2.5合理选择行道树,形成较稳定的`城市森林群落

行道树主要栽培在人行道绿带、分车线绿岛、市民广场游径、河滨林荫道及城乡公路两侧等,因其栽植立地条件差,受烟尘及有害气体污染重,受行人碰撞损坏大,受建筑物庇荫、水泥路面辐射强,应选择“耐瘠抗逆、防污耐损、虫少病轻、强健长寿、易于整形、疏于管理”的树种。从景观效果角度讲,应该择“春华秋色、冬姿夏荫、干挺枝秀、花艳果

美、冠整形优、景观持久”的树种。还要考虑栽植地点和环境,城区道路应多以树冠广袤、绿荫如盖、形态优美的落叶阔叶乔木为主;郊区及一般等级公路,则选择速生长、抗污染、耐瘠薄、易管理等树种;通道及墓道等纪念场所行道树种的选择多以常绿针叶类为主。

3建议

(1)创建园林绿化城市,必须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和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正确选择和应用树种资源、培育健康的园林树木。

(2)行道树的选择应根据道路的建设标准和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以方便路人行走和车辆行驶为第一准则,结合景观效果要求,确定适宜的树种、品种。

(3)在植物配置上,既要有乡土树种,也要有引进树种和归化树种。积极开展地带性植物资源调查,以抗风、浓荫、耐旱为城市骨干树种的选择标准,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以乔木为主,选择出一批优良乡土树种和已归化的外来树种,适地适树,扩大种群规模,应用于主要道路、公园等绿地。

参考文献

[1]赵荣园.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讨[J].黑河科技,(4):53-54.

[2]王东义,刘迪.植物配植与城市绿化[J].黑河科技,2003(2):12.

[3]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李波,李志栋,刘军.齐齐哈尔市乡土树种与行道树选择[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1):42-44.

篇11: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论文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论文

【摘要】承德市是集传统历史文化、佛家文化、满藏等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在内的历史文化城市。通过从政府重视程度、产业化发展以及品牌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而分别从文化产业发展形式和科学技术的层面入手讨论了承德市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承德市;文化产业;科技建设

前言

承德市作为我国第一批设立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名扬海内外的避暑山庄,还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红山文化,承德市是一座具有充分丰富和底蕴的历史文化城市。同时,承德市还拥有丹霞地貌以及木兰围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承德市是集传统历史文化、佛家文化、满藏等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在内的历史文化城市,历史人文文化就是承德市的一个产业、一张名片、一个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带动一个城市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近年来也一直以避暑山庄为核心,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带动城市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对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有助于整合现阶段的承德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提高承德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竞争力。

一、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领导高度重视、持续推进产业发展

由于近年来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许多城市都将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摆在了首位,而忽视了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性。与之相反的是承德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长期以来一直对承德市的文化建设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资金和人力上都给予了一定的倾斜。承德市的领导也通过将文化发展列入承德市发展规划之中,进行全面综合的战略部署,以理顺文化建设发展的思路、提高文化建设的效率。在文化发展列入全市的发展规划之后,承德的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了产业化、集群化的发展格局。以避暑山庄文化研究为核心,包括周边满、蒙、藏等少数民族寺庙景区的历史人文文化景观研究为辅。同时,也形成了媒体、网络等多种文化形式宣传带动的格局。

(二)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运作僵化

虽然承德市领导对文化建设发展高度重视,但需要认识到承德市的文化建设发展形成产业化的格局起步较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承德市也仅仅是注重对文化的建设,直到21世纪初期,承德市才在国家的发展规划基础上将文化作为一种产业进行开发和建设。这造成了承德市的文化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还造成了文化产业自身的结构化不明显。众所周知,文化产业包含了各种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各类媒体的建设发展、各种网络化服务建设以及相关的文化产品设备等。但目前承德市在文化产业的布局和建设中也仅仅开展了历史人文景观的参观游览。对于各类媒体中的文化宣传以及网络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布局等工作则有待进一步开展。不仅如此,承德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运行过于僵化的现象。受制于体制等原因的影响,承德市在文化产业建设中往往由文化主管部门进行牵头管理和建设。但真正落实到实际的发展工作中则要由各个文化公司和文化企业去完成。由于文化主管部门负担着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任务。这就使得文化主管部门往往会出现过多的干预文化公司和文化企业的现象,进而导致了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运作过程中存在僵化的问题。同时,承德作为历史文化城市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作为三线内陆城市,在经济上对于各类人才而言,与沿海城市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力。这就使得承德市难以吸引大量的`文化产业建设人才扎根承德,为承德的文化产业发展做贡献。

(三)品牌较为突出、带动作用明显

通过研究可以看到承德市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但也要认识到承德市的文化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本上,在国内、国际只要谈到承德就会与避暑山庄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中品牌建设的成果。可以说承德的文化产业建设已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格局、品牌建设较为突出。承德市在进行文化产业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将其视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手段,更将其看做促进承德市整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承传文明,德行天下”这一承德精神就是在文化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凝练出来的。而这一精神也是引领承德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承德市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文化产业形式更加丰富完善

近年来,包括动漫、网络以及主题公园等形式的文化产业相继步入人们的视野。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新兴文化产业形式是对其更为详尽的补充。通过与新兴文化产业结构相融合,承德市在文化产业的形式上将会更加完善,进而做到一次开发、综合利用的目标,将佛家文化、藏传文化以及皇家文化等多种文化进行融合。同时,形式更加丰富的文化产业也有助于承德市打造出一条文化产业链,将人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节点加入文化元素,进而增强了承德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例如,未来承德市可以通过开办避暑山庄摄影文化展览等形式的活动,将文化建设融合进摄影、人文等文化产业链,进而使得产业形式更加丰富。

(二)科学技术将助力文化产业建设

未来的发展中,承德市文化产业不仅在形式上将更加完善,还将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产业化发展。未来,借助3D虚拟技术和网络服务,承德市可以将避暑山庄完全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进而引领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人文景观。同时,这种方式也减轻了景区人员过多的压力。3D虚拟技术的使用不但不会减少避暑山庄的参观浏览量,还会因更多的人对承德避暑山庄的了解而增加慕名前来的游客。不仅如此,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也是未来承德市文化产业的一个大趋势。借助大数据的分析,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关文化企业可以了解到游客对承德市历史人文景观的关注点,进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和改进。未来的时代必然是数据的时代。这也决定着承德市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朝着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一方向发展。

三、总结

承德市是集传统历史文化、佛家文化、满藏等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在内的历史文化城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近年来也一直以避暑山庄为核心,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带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整合现阶段的承德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提高承德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竞争力。通过领导高度重视、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品牌较为突出、带动作用明显,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有很好的改进。承德市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使文化产业形式更加丰富完善,发展包括动漫、网络以及主题公园等形式的文化产业;以科学技术助力文化产业建设,未来的发展中,承德市文化产业不仅在形式上将更加完善,还将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产业化发展。

篇1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现状与发展论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现状与发展论文

一、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现状

(一)学生社团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平台

在调查中,高职高专学生对“你参加最多的文化活动是什么”的回答时,有28.7%的学生“学生社团或协会组织的活动”,这是选择中比例最高的一项。这表明,学生社团是当前高职高专校园中举办校园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吸引高职高专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大学校园中的各种学生社团或协会因其与学生距离最近,对学生的需求、爱好了解最深,在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它们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所以,学生社团已经成了当前大学校园里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最活跃、最主要的平台。

(二)娱乐兴趣类文化活动

最受学生喜爱在调查中问道“你最喜欢参加的文化活动是”,选择娱乐活动、艺术活动、兴趣活动这些令人欢愉轻松类型的活动的学生分别占36.8%、20.8%和16.8%,在所有的选项中居于前三位,共计达到74.4%,占了学生中的绝大多数。而在问道“你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是”时,有27.8%的学生认为是兴趣所致,在所有可能回答中处于第二位。另外,调查中问到他们心目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是什么样时,有16.9%的学生认为应该是能放松娱乐自己。通过上述的这些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看出,那些有娱乐性、令人感兴趣的轻松欢愉的校园活动在当前高职高专学生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他们积极性高,参与性比较强。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把那些比较严肃的知识、技能活动参入一些娱乐元素,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得到了锻炼,获得知识和技能,又能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释放因学习和社会竞争带来的紧张和焦虑。

(三)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

以功利性为主调查中,有77.3%的学生明确回答他们理想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是有利于他们学到东西或交到朋友;而对“你参加最多的文化活动是什么”的`回答时,28.7%的学生选择社团或协会组织的活动,18.7%的学生选择竞技性活动,选择这两种能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的文化活动的学生共计达到47.4%。当在调查中问道“你对你校的学生文化活动的最大看法是什么”时,有17.8%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开展的文化活动的实用性不够;而在回答“你最喜欢参加的文化活动”时,只有7.2%的学生选择“公益活动”,4%的学生选择“文化讲座”。高职高专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可能与他们当前面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加之高职高专学生的社会劣势越来越明显,他们就业也越来越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必须要更好地掌握将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这种要求也直接反应在高职高专学生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他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学到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公众场合所需要的胆量、勇气等,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所以,只要那些有实用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他们都比较愿意参加,而对那些注重精神内涵、文化修养、公益性的文化活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就相对较弱。

(四)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有待提升

尽管现在高职高专院校都能在每学期开展一定数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学生需求等这些内涵性的东西还不够。调查中问道“你对你校的学生文化活动的最大看法是”时,有31.2%的学生选择“活动参与性差”,有27.2%的学生选择“活动质量有待提高”,这两项反映校园文化活动内涵高低的选项共计有58.4%的学生选择,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还需要在质量上深挖,提升活动的内涵。另外在关于“学校的文化活动最主要的不足是什么”的问题上,有47.2%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主义严重,为举办而举办”,有35.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比较古板单一”,有17.8%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内容过时”,这也正好反映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不高,内涵有待提升。质量和内涵是文化活动的灵魂和生命,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源泉。如果校园文化活动缺少了相应的育人理念和精神,或者不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其结果就只能是为活动而活动,出现数量重于质量、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文化活动本身应具有的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素养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

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实施措施与途径

为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保证校园文化活动顺利进行,根据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需要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途径。

(一)建立健全校园文化活动的相关规定和制度

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和制度,在政策和意识上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监管性和统摄性。另一方面,是良好地贯彻和执行完善的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要发挥应有的效力,就必须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去严格地执行。否则,它们就是停留在人们口头上、意识里的符号,只是走过场和文字游戏。

(二)加强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组织机构

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牵涉面广,涉及的部门多,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复杂,需要协调统一,在建设的过程中才会形成合力,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因而,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组织机构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说来,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组织机构由学校党政的主要领导牵头,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形成。这样,全校对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容易达成共识。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也容易做到分层管理、条块结合,各部门、各人员密切协作,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效率性。现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组织系统性差,组织结构不科学,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缺乏整体化、系统化和程序化,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应有的重要作用。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高职高专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缺少引导、没有规划、重形式轻内容等无不与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缺乏坚强的领导有关。所以,加强和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的领导组织机构是保证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和谐、顺利的关键。

(三)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为活动的开展创造优良条件

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包括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前者是显性物化的投入,后者是隐性的软投入。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就是解决包括经费、场地以及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运用保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经费和设施等达到一定的标准,使其顺利开展。学校在进行物质投入时必须考虑把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进行的必要物质投入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投入就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学校精神、价值观念、文化理念、校风校貌等的培养和塑造。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投入需要以物质投入为载体,在显性的物化存在上得到体现。而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需要精神投入来升华,隐性的精神文化是显性的物化存在的灵魂。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底蕴不足,文化品位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中重视物质投入,却忽视精神投入。所以,在校园文化活动投入中既要加强物质投入,更要重视精神投入,从而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篇13: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发展综述分析论文

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发展综述分析论文

建筑材料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建筑行业的根基。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当今中国,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建筑材料是否经济、环保也直接决定了国家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有资料显示,一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能耗约占15%,其中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占到75%左右,在总能耗中占比最大。生产It硅酸盐水泥需耗石灰石1. 3t、粘土0. 2t,还有各种校正材料,资源消耗与浪费对环境有重大影响;在能源方面需要使用170kg标准煤与120kWh电能,其碳排放量达到0. 936 %。由此可见,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应用绿色建筑技术、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是降低中国建筑业能耗与碳排放的必要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国对绿色建筑行业的关注不断提高,也开发了许多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材料与技术,全国各地也开始出现了绿色样板建筑供人居住,这些都对促进绿色建筑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绿色建材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方法

1. 1绿色建材的基本概念

绿色建材也可称为环保建材或生态建材,其主要功能在于保护人体健康与环境资源。相比于普通建筑材料,绿色建材对原材料利用、生产过程、施工过程、使用过程、废弃物处理五个过程进行评价,以确保满足功能要求。

(1)建筑材料生产过程能耗较低,不产生新的污染源;

(2)尽量使用废弃物回收利用加工而成的再生资源,少使用天然资源;

(3)使用高效率能源与性能优异的材料以降低能耗;

(4)材料多功能化,如除菌、除臭、隔音、阻热等,确保产品有益于人体健康,改进生活环境。

1. 2绿色建材的评价指标与标准

绿色建材的评价系统分为绿色建材产品评价系统和建筑物建成后绿色建材评价的综合评价系统。其测试指标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单项理化指标,例如放射性强度、甲醛含量等;第二类为复合测试指标,包括挥发物总含量、人类感觉试验、耐燃等级以及氧指数等。绿色建材的评价指标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卫生类评价指标,必须所有指标均符合要求才可以作为绿色建材;第二类为复合类评价,包括耐燃等级等,其中若有指标优秀,材料就可作为绿色建材。国际上采用较广泛的评价标准是IS014000标准中全生命周期理论,这项理论通过研究能量与资源利用及由此造成的废弃物排放情况对产品进行合理的评价。

2绿色建材分类概述

2. 1绿色混凝土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GHPC)这一概念于1997年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会议上被首次提出,并被公认为混凝土这一建筑材料未来的发展道路,也是混凝土能长期作为主要建材被使用的基本前提。相比传统混凝土的,GHPC可以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和有害物质的最低排放,既减少了对地球的负担,又能与生态系统协调共生。其主要特点有:

(1)节约资源、能源;

(2)不破坏环境,更有利于环境;

(3)可持续发展,保证人类后代能健康、幸福地生存下去]。

GHPC具有减轻环境负荷、环境友好的特性,作为高性能混凝土,还拥有很好的强度、工性、耐久性。

有资料显示,我国粉煤灰年产量己经达到1. 5亿t,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荷,但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可以将这种工业废渣大量掺入,取代水泥熟料,同时不会降低混凝土的性能。城市的生活垃圾也可以作为混凝土生产的原料,通过添加催化剂,垃圾加速降解形成干物质,干物质中己经包含了塑料等固体,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度的建筑材料,经消毒后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再生骨料混凝土是利用旧建筑物解体后形成的垃圾,破碎后制得粗骨料与细骨料,代替部分砂石骨料而制得混凝土。这是一种节约资源的常用措施,如全长133. 5km的合宁高速公路,每年路面的维修工程量9-10万m2,产生旧混凝土3-4万m3,路面维修中利用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代替天然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用于道路,利用率达到80%,节约骨料的运输费用117-130万元,节省废混凝土占用土地费用67 - 75万元。传统的水泥生产过程可以概括为两磨一烧,其中生料锻烧的过程要消耗大量热能。新型的碱矿渣水泥利用碱金属化合物与工业矿渣化学反应产生而胶结的性质,取代了胶凝材料,从而取消了烧制过程。

2. 2绿色墙体材料

我国城市己经禁止了粘土砖的使用,用以保护耕地。作为替代,我国大力发展煤矸石砖、粉煤灰砖等砖制品,同时发展了混凝土砌块、陶粒粉煤灰空心砌块等砌块材料,这些新型墙材给环境造成的.负担都较小。

绿色墙体材料的生产原料及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粉煤灰生产国之一,但目前利用率只有40 %,这些废渣均可用以生产墙体材料。据估算,若用工业废渣代替粘土制造相当于1000亿块实心豁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可消耗工业废渣7000万t,节约耕地2000 hm2,节约生产能耗100万t标煤。例如,四川省开发成功的页岩多孔砖不含豁土,己在成都市“锦城苑”小康住宅示范工程大量使用,与实心翻土砖相比,可节约生产与建筑使用能耗20 %.

第二,我国建筑垃圾年排放量接近10亿t,位居世界首位,但回收利用率不足10%。这些建筑垃圾大多可以用来制作砖、砌块、混凝土及其他建筑材料,我国也已成功开发了一些产品,如利用废砖和废混凝土块制成混凝土砌块砖、花格砖等轻质砌块。

第三,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墙体材料是发展绿色墙体材料的重要方向之一,并且这类墙体材料在质量较轻的前提下同样能保证强度。首先,可以采用稻壳作为墙体材料。这是由于稻壳内含有20 %的无定形硅石,能够提高防水与耐久性。具体成果有稻壳砖、轻质水泥稻草板、绝热耐火砖等。其次,稻草与秸秆加热挤压成型再粘贴棉纸形成的纸面草板也有保温、耐燃的优点,同时节约了30%的造价与80%的能耗。

2. 3绿色涂料

绿色涂料的主要特征是对生态环境不造成危害,同时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涂料不含有机溶剂与重金属盐,也不产生有机挥发物。为减少VOC排放量,绿色涂料的发展方向主要有涂料水性化、粉末化、高固体分化等。

(1)涂料水性化。水性涂料根据树脂的类型可分为稀释型、胶体分散型、水分散型或乳胶型三种,主要品种有醋酸乙烯酷漆、水性环氧自干漆、水性醇酸氨基烘干漆和含氟丙烯酸酷等系列高级涂料。水性涂料用水取代了有机溶剂,降低成本的同时不产生环境污染,更消除了火灾的隐患。欧洲发达国家对水性涂料应用广泛,如在德国水性涂料的应用己经达到90%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水性涂料也有乐观的发展前景。

(2)涂料粉末化。粉末涂料是一种含100%固体分、以带电粉末粒子进行涂装、经加热熔融-流平-焦化-固化而成的新型涂料,整个涂漆干燥过程中均无有机溶剂参与,对环境保护十分有利,火灾的危险性也很小。

(3)高固体分化涂料。一般固体分在65 %-85%的涂料均可称为高固体分涂料,主要用于汽车行业,目前其主要品种为氨基丙烯酸氨基聚酷及自干型醇酸漆。这类涂料主要是通过合成低聚物大幅度地降低成膜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树脂豁度,而每个低分子本身尚须含有均匀的官能团,使其在漆膜形成过程中靠交联作用获得优良的涂层,从而达到和传统的涂层相同的性能。

2. 4相变储能建筑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在发生相变的过程中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热能,从而达到控制环境温度变化的效果。利用这种材料构筑建筑围护结构,能使建筑供暖或空调能耗降低、减小空气处理设备容量,同时可使空调或供暖系统利用夜间廉价电运行,降低其运行费用。

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相变材料与基材料的复合,目前相变材料植入建筑材料中的方

一是将相变材料直接掺入建筑材料制得相变储能材料。这种方法成本低廉,但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材料性能。

二是将建筑材料直接浸泡在相变材料中制得。这种方法同样工艺简单,例如Chahroudi曾用此法制备了相变储能混凝土。

三是胶囊包裹方式制得,可分为微胶囊包裹和大体积包裹。其中微胶囊包裹指微小的球形或棒状相变材料颗粒被高分子材料薄膜包裹,如此形成的复合结构可以被掺入到其他的基体材料中去。大体积包裹指的是将相变材料颗粒封装在管子、袋子、面板或其他容器中,直接植入建筑材料或者其他建筑制品中。这类方法制备工艺相对比较复杂,成本过高。

3结语

国内目前对于绿色建材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可以预见绿色建材及绿色建筑技术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今后我国绿色建材发展的主要前提首先是要提高政府、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其次要健全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更多生态友好、有益人体健康的新型建筑材料。

相关专题 建模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