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浪漫血液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浪漫血液”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共1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新课改提倡的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适合初中学生的特点.课堂互动模式是这对新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学生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交流与探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发现与建构,在互动中学会知识探索的路径,学会合作,学会自主思考与探究.现代社会提倡人的合作与探究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互动教学要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教师应该从传统意义上的讲演者、灌输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的身份.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师生互动的环节,这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师生互动要有效,要能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深入与全面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讲“绝对值的性质”后,为了巩固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探究式的互动环节.提问:+5的绝对值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能正确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教师又提问: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什么呢?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正数.这时教师不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继续提问:0的绝对值是什么?至此学生才知道上面的回答是错误的,正确的`回答是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和0.教师再提问: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几个?不少学生回答是两个,即正数和0.这时教师举例提问:+2,+4,+0.6,这些数是不是正数?这些数的绝对值是同一个数吗?学生受到启发:绝对值等于其本身的数应该有无数个.为了巩固前面的互动效果,教师提问: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有几个?这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负数和0.可见,设置有效的师生互动环节,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被教师的讲解与灌输所占用,由于缺少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课堂教学陷入了僵化与呆滞的局面,机械地做题训练使学生感到苦不堪言,缺少探究机会,教学效率难以提升.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交流中相互补充与借鉴,从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例如,在探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教师没有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解析与灌输,而是让学生之间相互探究.学生用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硬纸板和剪刀,课堂上同桌之间进行合作探究.有的学生把与三角形一个外角不相邻的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剪下来.顺次摆放在一起,又将通过三角形的延长线所构成的外角剪下来,他们发现将三角形的外角与两个内角所形成的角叠加在一起,正好是重合的.学生们就这样通过动手操作、相互探究发现了三角形外角和定理的存在.在数学教学中设置有效的生生互动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建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组组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模式.这种小组合作模式能够加强小组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都需要有优中差的学生三类学生构成.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对于难度较低的数学题目可以由每组的学困生参与竞争,对于难度中等的题目可以由每组的中等生参与竞争,难度较高的题目则由各小组的优生参与竞争.最后将各组的各类学生参与竞争的分数综合起来,分数较高者可以成为本班的“优胜数学小组”.初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比较强,为了提高本组的成绩,优生会主动帮助中差生,中差生会主动请教优生,形成了互动合作的课堂学习局面.同时,教师要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针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与学习.然后各小组将本节中能够体现重点及易错的题目罗列出来,与相邻的小组进行互相交换,进行测验.测验后再交换批阅,对于出错的题目进行交流与探究,直至问题得以解决.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设置科学的教学环节,使师生互动更有效,使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小组的合作互动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竞争合作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在互动合作模式中提升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2: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在初中数学统计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讲解,使学生形成统计的基本概念,也要善于运用探索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统计

数据统计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学生掌握数据统计的方法,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作用.教师有效实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掌握数据统计具有重要影响.

一、通过讲解,使学生形成统计的基本概念

教师讲解是初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教学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也有待于提高,对于统计的基本概念缺少基础的理解,所以教师的讲解是学生进入统计部分学习的第一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信息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如天气预报、体育比赛等,都是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将信息传递给群众.在数学统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向学生解释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统计学中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等,还要向学生举例解释统计学对生活的影响,如可以通过比分等对体育比赛中的胜负做出判定.在统计的基本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写出大量10以内的数字,如3、2、4、6、8、6、6、4、3、3、9、9、2、0、8、7、7,事先向学生说明统计学中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等基本概念,与学生互动,提出问题:上面一系列的数字中平均数是多少?众数是多少?这样,在学生了解统计学基本概念的同时,使他们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统计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引导学生探索统计学知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师可以通过任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最感兴趣的运动是什么引起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举出一个有关足球比赛的例子,如甲队、乙队、丙队进行循环足球比赛,比赛情况为甲队:胜2,负零,平零,进球数为6个,失球数为2个;乙队:胜1,负1,平零,进球数为4个,失球数为4个;丙队:胜零,负2,平零,进球数为2个,失球数为6个.提问学生从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分析其提供的数据的正确性,得出最后的具体正确的比分.统计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之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无聊的.因此,由体育比赛吸引学生的目光,再通过学生对比分的好奇,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从而对统计知识的学习更加有兴趣.

三、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小组合作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究,在小组讨论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小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概念的实际应用,也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例如,在对数据做出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了解图书馆内图书的使用率,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每小组3~5个成员,小组内成员自行分配任务.如,组员A调查一个月内全校学生的借书情况;组员B调查各个班级一个月内的借书情况;组员C调查全校男女生在一个月之内借书的比例;组员D调查图书馆中书籍借出和归还的时间.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如书籍的平均借出时间是多少,哪个班级借书最多,哪个班级借书最少;男生和女生之间借书情况的差异;等等.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活中的统计学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学习和在实际中的具体操作、分析,才能获得有效的学习和更大程度的掌握.总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注重讲授概念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具体操作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影响.初中数学统计部分与函数部分不同,函数部分注重的是学生对规律的变化的掌握,而统计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对统计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外,也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调查、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从数据分析中得出结论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文峰 单位:江苏建湖县汇文实验初级中学

篇3: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在教学中,只有当外在的情感触及学生内在的情感的需要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处于一个积极的接受状态.要想使学生摆脱对学习数学的畏惧、畏难、缺乏兴趣的状态,让学生对数学要学、爱学、乐学,教师就要使教学手段具有艺术性、新颖性、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起来,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点体会.

一、改变数学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不敢质疑,更不敢挑战;教师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到底,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灵感和创新性,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催眠曲,有些学生成为数学的`学困生.这样的失去激情、活力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甚至是无效的课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融入学生中,和学生交朋友,上课时要面带微笑,要有亲和力,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敢于、喜欢与教师共同探讨数学难题;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协同模式,把课堂的主阵地让给学生,实行师生角色转换,以数学导学案、检测案为导向,把学生眼看、耳听、脑思、手动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数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能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施教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1.在表扬、包容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把抽象的概念、枯燥的计算转变成学习兴趣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创意、创新,多一些表扬、激励,即使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也要多一些包容,不要求全责备,鼓励他们“再想想”、“从另一个方面考虑看看”.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提问,辅导,让他们克服因数学成绩差而产生的自卑感,使他们感受到教师温情的阳光普照,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样,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过程中亲其师,信其道.

2.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学习时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产生厌烦心理.学生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扣人心弦的故事,可谓百听不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编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机地融入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三、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改变“参与不足,枯燥有余”的状态,通过自己的灵感、智慧去再发现,再创造,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得出问题的答案,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使学生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更加热爱数学,喜欢数学,把数学课堂当成学习的乐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一堂出彩的数学课与巧妙设置的设疑导入有着重要的联系.“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鲜、新颖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课上来,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三角形的相似性”时,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古埃及的象征是什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金字塔.如何知道金字塔每边的长呢?学生回答:测量.假如有的金字塔太高无法人工测量,你能知道它们的每边长吗?此时学生面面相觑,但是非常好奇:不测量怎么能知道每边的长呢?这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这时教师加以引导:这个问题不要急于找到答案,可以从今天的新课―――三角形的相似性中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新知.

四、以情感人,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使学生领略数学教材无声语言的作用.在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这些例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的.有的学生解数学题有特别好的方法,教师要富有感情地加以评价:你的解题技巧独到,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解题成果吧.这些不经意的点评,能给学生无穷的学习数学的力量.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汤森 单位:江苏沭阳县马厂中学

篇4: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创新是一个国家与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而肩负着民族前途与国家发展的教育事业,必须注重青年一代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本身就具备培养创新能力的特点,其演算与推理就是形成创新能力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理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

从初中数学教师的角度来看,因为长期进行教学工作,所以容易变成教学习惯,即熟能生巧,长此久往,就会变成独特的教学认知,受课时、教学任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通常会整合已有的教学方式开展活动,而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虽然短时期内,这种教学模式会有成效,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势必会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造成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通过深化专业知识,增强知识储备,整合各个知识点的规律与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多元化、多形式的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具备创新意识,更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从诱导中提高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对新生事物都会抱着很大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本身存在诸多抽象性.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必须整合学生的状态,设置难度恰当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简单的知识,然后设置各种问题,让学生结合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知.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等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模型进行探索,寻求知识点与共同点,让学生自主操作与模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古板、严肃的形象呈现,课堂显得非常呆板,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创建恰当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情境与空间,用平等、宽厚的眼光看待学生.当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迷惑时,教师要耐心地引导与说明,让学生明白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如何总结.在这期间,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理解错误.为了达到教学要求,教师最好用例题的方式进行讲解.当然,只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创新理念与意识.例如,在讲解角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小游戏,要求学生用2、3、4、5根火柴进行拼图,有的学生考虑到将火柴折断,进行拼图,有的学生选择与其他同学合作拼图,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图形拼出后,可以将两根火柴构成一个角,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和其他图形有什么差异.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适时将角的知识与相关概念引入其中,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引导学生参入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成果.例如,在讲“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粉笔、火柴等,让学生自行操作,并且分析所创造的不同角的特点,然后利用小组探讨的形式,对角的相关知识实施探讨.通过实践,学生很快掌握角的共同点:一个顶点、两条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提供自主探索、交流与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初中生而言,课堂在整个学习中发挥了莫大的价值与功能,但是动手实践对深化理论知识也有很大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动手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例如,在讲“三角形”时,教师可以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观察与分析,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如,某钢筋三脚架的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目前要求设计一个相似的三脚架,其长度分别为30cm、50cm,以期间的一根为一边,有多少种截法?在动手列出算式的过程中,学生对容易混淆、相关的知识进行了交流与比较,而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该题的解答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便于因材施教.这种解题方式,不仅打破了学生的固定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个层面的,它要求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史春阳 单位:江苏灌南县长茂中学

篇5: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到“导航”的作用.问题设计存在问题,导致学习质量难以提升.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下面就该话题谈点看法.

一、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1.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问题的质量很重要.在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课堂设计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异口同声地脱口而出.说明这些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提问”的效果不明显,原因是难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无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有的教师说,我的问题设计是生活化的,学生有生活经验,所以他们能够很快回答出来.其实,教师没有反思,在选择生活化的素材时,有没有进行数学学科化的处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着力点如何?是否仅仅浮于生活中现象的表面,问题有没有与数学概念的本质相联系.如果没有联系,那么学生的思考量是不大的,对学生的思考能力的训练价值是不大的.

2.设计的问题难度过高.求难、求偏比问题设计过于简单还要可怕.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过高,超过学生能够解决的范围,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甚至找不到门道,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产生怀疑,继而失去学习兴趣.

3.设计的问题缺乏开放性.在设计问题时,有些问题过于数学化,或过于死板,目标指向较为单一,不具有开放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问题设计的策略

1.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1)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首先,必须符合学生的学情,与教学进度相匹配;其次,难易程度适当,学生能够上手,讨论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维挑战性,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得成果;再次,问题的设置应引向社会热点问题,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有新的感悟,提出创新性的见解.(2)设计的问题要有开放性.学习小组内部不仅仅只有一个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开放性,适合不同层次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理解问题,激发每个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的兴趣.开放性的问题,能够促使学习小组内的学生思维互相碰撞,各个观点在融合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丰富自我认知,优化认知结构.(3)设计的问题应少而精.一节课就45分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模式,问题设置不应过多,否则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对知识的理解表面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实现上面的设计目标,可以将问题设计任务化,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具有可操作性.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确定目标.构建目标导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就是要通过调整教学关系,在不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强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学习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学习,走出一条“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2)科学点拨.在新旧知识联结处点拨.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有与它相关的旧知识,联结处体现的是新、旧知识的结合处,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点拨,有利于学生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实现知识的迁移.在学生的疑惑之处点拨.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合适的坡度,架设过渡的引桥,促使学生找到思维的突破口,顺利排除疑难,并解决困惑之处.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问题设计的质量,避免设置过于简单、过难、缺乏开放性的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姜志兵 单位:江苏如皋市下原中学

篇6: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在新课改实行的背景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从而更好的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但在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努力营造更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师生互动;探究

学生和教师是数学课堂的两大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不应成为孤立的两个个体,而是要联系成对立统一的整体。学生和教师之间必要、密切的互动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所需具备的因素,也是营造轻松愉悦课堂氛围所必备的因素。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化解单调枯燥的数学授课过程,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7: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以教师单一的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位置,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压制,这种教学模式明显不符合新课改对初中课堂教学的要求和期望。虽然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课堂教学中知识生成和传授的过程,但在具体教学中,仍存在教师霸占课堂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中缺少独立思考的过程,欠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为了教学进度,过多替学生思维,帮学生出主意、出点子,学生由于缺少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对于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以暴露出来,长此以往则会造成知识学习不扎实等问题。这种课堂模式中,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一直在课堂上讲、学生默默听课做笔记,师生间互动几乎没有,甚至仅有的互动就是教师问听懂了没有,还有哪里没懂,这类没有实际意义的互动成了初中数学课堂仅有的互动模式,导致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过强,在遇到问题时没有主动思考的愿望,而是单一想要得到答案,缺少自我思考的过程和求知的欲望。同时,这种课堂模式还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对教师产生畏惧的情绪,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或是唯命是从,或是不予理睬,学生和教师没有必要的交流和讨论过程。当教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解题思路,可能只有个别学生找到了解题方法,教师习惯于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当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得到了正确答案时,教师往往会认为所有学生都掌握了解题方法,而实际上,教师是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数学课堂教学的真谛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恰恰忽视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

篇8: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2.1树立师生平等观念: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地位的平等是开展师生互动的必要前提,教师并不应该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要和学生站在一起,处于平等的位置。教师应改变说教者的传统观念,将自己看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需要完成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的任务。只有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改变学生为教师是从,盲目遵从和附庸教师的话等现状,使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真正起到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师改变单向教学模式:在素质教学的观念下,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从教学向导学转变,学生要从接受向自学转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重视,更要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便学生的回答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教师也要耐心倾听,想方设法开发学生思考的思路,让学生在不断思维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切勿直接打断学生的想法。总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最关键的就是要转变对自身角色的设定,使自己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启发者,同时要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向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2.3应以互相理解为师生互动基础: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意味着一个双边教学的互动模式,这种互动模式不仅仅体现在数学知识的互动上,更应以日常情感和沟通的互动为基础。教师需要在与学生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充分理解彼此的想法和观点,才能顺利的进行互动。如果学生和教师两者间缺少必要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很难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也会认为教师的观点太过专治,不易理解。所以,只有师生心灵间的距离拉近了,师生互动的课堂才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教师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总结

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形式,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趋利避害的选择,利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璇,刘晨来.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打造高效英语课堂[J].亚太教育.2016(04)

[2]闫峰,盛春玲.中小学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

[3]赵丽昕.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

[4]张萌.初中数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利用和推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篇9: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

一、创建问题情境,开展互动教学的前提

创建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的关键是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是在对具体问题开展讨论与协商的情况下展开的.创建问题情境,需要从初中数学的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创建能让广大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能主动参加到数学教师组织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解决并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情境.初中数学知识源自生产生活,因此,教师创建数学问题情境,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按照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差异,创建有一定梯度的问题,来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创建的数学问题,可以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创建,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来设置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建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比如,教师在讲解“直线、线段、射线”方面的问题时,可以从课桌、墙线等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二、营造和谐课堂气氛,开展互动教学的重要条件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体现互动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让学生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将处于静态的数学问题变成动态的画面,激发学生去尝试在从静态到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变化.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性教学主要特点是开放、平等、民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角色互换,让学生放下心中的压力,敢于到讲台上承担起教师这一角色,教师在台下倾听学生的见解,这样做不仅能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满足学生勇于自我表现的心理,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需要教师、学生的理念的转变,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提升数学互动效果.从这里可以看出,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开创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在促进每一名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做到全员性,真正让每一名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在上面提到的案例中,教师和学生采用平等的身份出现,这就能营造好的氛围,让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互动教学主体,彼此之间展开互动讨论,这样就能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是课堂互动的重要环节

在初中数学互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学生能将题目做出来,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去用文字来阐述其意义,这时候,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提示,教师起到促进者、帮助者的作用,但不能直接代替学生去回答,也不能打断学生给予批评.特别是有的学生不敢阐述其见解,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怕说错,这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让学生明白说错,并不是错事,不会有不好的后果.对那些不善于进行表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让学生去讲出来,不是去过分追求对与错,这样就不会打击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因此,当学生在阐述意见时,可以允许学生出现错误,但是不要一出现错误就批评,要想办法让学生讲出其亮点,这样就能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讲出来.比如,在讲述“电话计费”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表述不完整,但是也要进行必要的纠正,这样就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动静结合,是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

要让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需要学生在进行中自主思考,全面分享成功的乐趣.所以,在开展数学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样好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然而,在互动的整个过程中,假如让学生去进行自我发挥,太关注“动”的话,表面看上去比较热闹,但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假如过分关注课堂秩序,过分关注“静”的话,学生就会成为“哑巴”,不去进行自己思考,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彼此间情感不能实现很好交流,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习氛围过于死板,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开展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让课堂变得动静结合,做到张弛有度,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可以总结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教学活动经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数学互动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还能达到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

篇10:初中数学情景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初中数学更是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情景教学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将其应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创建具体的数学情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关键词:情景教学;初中数学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趣的教学手段,创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地展现出来,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亲身经历、感受以及观察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以及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应用情景教学模式的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模式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校教学的设备条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到主动地去对知识进行探究,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很多的数学概念,数学概念也是学好数学的首要任务。在数学数学教材中,一些公式和定理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创建对应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更好地理解、观察和对比,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各种概念的规律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当前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开展情景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数字学习充满热情与激情,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在自己的归纳总结中学到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

二、创设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的方法

1.创建数学情景需要遵循的原则。教师在创建情境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原则,科学性原则、激励性原则以及应用性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学习知识以及经验来创设学习情境,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初中生比较好动,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没有形成系统的抽象思维,所以在开创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结构,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新旧知识的良好衔接。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创建数学情境。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都可以将数学学习中比较抽象或者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具体的情境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同底数的幂的乘法”的时候,这本身就一堂比较枯燥的课程,学习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学习内容故事化,可以沿用古代俄罗斯民间故事,用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首先放映出一张图片,一个老太太手里拿着6根拐杖,第二张图片是每个拐杖上有6个树杈,第三张图片,是每个树杈上挂了6个水果篮,第四张图片,每个水果篮中放了6个香蕉,问一共有多少个香蕉?通过多媒体将这个学习的内容故事化,创建具体的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学生的好奇心下展开同底数的幂的乘法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创建生活化情境。生活各处都是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理解,同时也便于接受。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场景,让学生从生活化的场景中学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高中数学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可以创建生活化的情境进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有所提高。这也要求教师能够把生活中的例子要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趣的生活情景中学习,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密铺”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平面图形纸,在上课时,可以创建一个具体的生活化情景“假如同学们家要装修新房子,那么你会如何铺设你家的地板呢?”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密铺,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他们会用自己准备好的图形纸在课桌上开动脑筋对各种多边形进行拼接,在这个拼接的过程中就是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密铺的学习过程。通过创建生活化的情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创建数学教学情景,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意识,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会杰.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情景创设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33(06):163-164

[2]闵川南.有关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的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1(17):8-10

[3]熊尚忠.问题情景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科教创新导刊.2013.32(30):66-67

篇11:初中数学情感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数学情感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情感属于非智力的范畴,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目标不仅要对知识与技能加以关注,更应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行培养,这就为当前时期下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常常需要将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根本途径与手段。通过加强情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体验其身心健康与愉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初中数学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对策,将情感因素渗透并融合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动力。

一、注重学生与数学课程之间的情感培养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初中数学本身就属于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同时数学教材的设计本身也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学生合理地引导。此外,对一门课程的情感还取决于学生对该门课程所获取的情感体验。对于青少年而言,可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存在感、成就感,从而使其自信心十足。对此,笔者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全面地调查与把握。对于每个学生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其设定建立在他们能力边缘的任务,在其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处于能力巅峰的情感体验。很多学生均痴迷于这种情感体验,从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二、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培养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情感,不仅取决于其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取决于自身与该门课程教师之间的情感培养。相关调查研究证实,学生对某一位教师的喜爱程度会直接影响该门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调查虽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课程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新课改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而且还应注重情感方面的素质,教师为人师表的行为常常会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引导学生对课程以外的知识的了解,是促使师生关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笔者努力做到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同时还注重自身的气质等,从而抓住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三、注重学生与自己之间的情感培养

学生与自己之间的情感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不断延伸。对学生与自己之间情感的培养策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某门课程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个方面主要靠教师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快感”。例如,笔者将假想的学习方法引入其中,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想象一下自己将问题解决了,且一步步地迈向班级第一的成绩。某些学生并不是天生乐观的,因此注重对学生学习快感的培养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加强学生与自己之间的情感培养是新课改时期的一项全新课题,具有很大的潜力。

四、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创设之后,紧接着就是分析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这个过程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发展潜力等,将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定律以及图形等与现实生活之间相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从而使得学生产生亲切感,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编剧,而且还是导演与演员。所以,若要使得表演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就应该对数学教材进行总体性的把握,对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流程静心进行策划与选择。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以情感来感染学生,这也是情感教学的关键之处。

篇12: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课堂互动对每一门科目的课堂教学来说都非常的重要,为了增加课堂的乐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初政治课程也不例外,之前政治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政治的热情,应该建立完善的课堂互动模式,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找到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初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策略方法

之前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课堂说教的方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听课的兴趣很容易被消磨,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关注学生的听课动态,不断地让学生融入课堂环境来。政治知识不只能够靠记忆进行学习,而是需要边听课边理解地进行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与教师的沟通交流,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困难。课堂互动模式的建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教师深一步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为了在课堂上能够有效的互动,教师首先建立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政治知识没有学习的兴趣就谈不上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就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政治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课本上的政治知识都能够应用于生活或者在生活找到。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在平时的生活关注与政治有关的事情,这样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就能够增加对政治知识的了解,从而增加对政治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还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教师应该把握好每一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利用这种优势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每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的尝试都需要教师对方法进行调整,让自己的授课方式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地为学生在听课过程遇到的困难做出解答,要聆听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意见,在争取大部分学生的建议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为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做出良好的铺垫,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关心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新闻,通过对身边事物的了解从而逐渐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样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能够更加轻松。

二、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教师应该在备课的过程搜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这样在对案例产生关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政治知识的兴趣,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变多,同时也可以增加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机会,案例教学的方式主要是让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断培养学生通过生活学习课本知识的意识,这样学生的思维将会变得更加灵活,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增加更多的角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主动地将课堂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找到共同语言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案例教学的方式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融入政治课堂去,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分析案例的过程来表达出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体会到学习政治的乐趣,这样形成的良性循环就能够使得课堂的互动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的资料,所以课堂的互动模式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在进行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对政治知识不断地熟悉和掌握,从而解决了学生不喜欢学习政治的问题。

三、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为了让学生注意到课堂互动的重要性,教师适当地安排课堂时间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讲,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自主探究政治知识就是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所在,所以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究的时候能够与其他的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这些都能够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展现出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注重教学策略,教师在采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将注意力专注对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上,一定要维持好课堂的秩序,避免学生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从而浪费时间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在集思广益的过程能够对问题产生新的想法,但是在学生讨论之后一定要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对讨论结果的整合,这样学生对待问题的思路才能够确保正确性。这种教学方式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的空间,又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学习上,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地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因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才能够保证讨论持续地进行下去。而这些思路的产生是通过课下的准备工作完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带给人们很大的方便,当然也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便捷,进一步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课下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自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搜集学习资料的网站,使得他们能够通过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在搜集资料之后在同学之间进行分享,这样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都会提高,通过小组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还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都能够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动力。

四、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为了丰富政治课堂的教学,合理地采用方便快捷的多媒体技术也能够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提供良好的平台,互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增加课堂上的乐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就能够满足这种教学和学习的需求,说教的讲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听课情绪,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互动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视觉的感受进一步增加听课的乐趣,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比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减少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进行课件准备的过程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一种课堂互动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应该不断地进步,合理地利用现代科技带给课堂教学的便利,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课堂互动模式,这也是现代教育对教学的要求。初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自主的探究,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并且能够将各种合理的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起,发挥它们的共同的优势,从而让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注重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课习惯,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

作者:林安文 单位:广东省廉江市塘蓬学

参考文献:

[1]安伟玲.初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关爱明天,(4).

[2]王欣.初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5(7).

篇13:互动模式语文教学论文

互动模式语文教学论文

一、语文教学中互动模式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现以归纳段落中心思想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1.群集互动

比如,在归纳段落的中心思想时,教师可把全班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各组分配不同的段落进行讨论,再让每组组长收集讨论结果。

2.密语互动

对归纳能力强的学生,可采用密语互动的方式,由一名学生把自己的见解告诉全班学生,而后一起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由该学生把总结的意见向教师反馈,最后由教师予以相应点评,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

3.单线沟通

这种方式适于小群体教学。如,一个学生在纸上写出中心思想,然后传给后面一位学生,由其提炼与总结,接着传至前一位学生,最后传给教师。这样让学生了解沟通中信息缺失的原因,还可看出不同的归纳风格,但这种方式比较耗费时间。

4.随机互动

这一模式可利用信息化技术,比如,以电脑软件来抽取学生的.学号。如果无PPT教学,可随机点名,让学生解答,之后随机请其他学生加以小结归纳。如果有学生觉得自己归纳得不足,可以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通过讨论获得最后的意见,由学生向教师反馈。这一方式具有较高的趣味性,但若时间控制不好,则难以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二、语文教学中互动模式的开展策略

1.巧设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以生活实际为素材,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抑或让学生自主探究。

2.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通常好动、爱玩,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围绕教材知识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情境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并进行知识运用,实现信息、情感、思维的积极互动。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设计多种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3.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体验也是开展互动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体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因而,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4.假设思考训练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富有幻想,爱想象,好奇心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加强学生假设思考的训练,以实现师生互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假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而思考问题。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是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其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信息、情感、思维的全面互动,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篇14: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互动教育科研课题

这种模式是小组(groups)形式进行学习,它有利于同学共同研讨,组际相互交流,也更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多向交流,多维互动,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图示:

附图

一、提示导学

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提示导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在新课伊始或前一节课,从以下几方面提示导学。

展示新目标。用口头或书面提纲挈领地提出学习新课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如SEFC 2B Unit 19 Lesson74 Martin Luther King,Jr.一课,笔者提示导学时就提出以下目标:①认知目标:能整体理解课文大意;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口头和笔头操练;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②情意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人人平等、协同合作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交往、协同、竞争等意识。③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的统一操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论辨之能力。

揭示重点、难点。揭示新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给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为学生预习排除障碍。

提出教学要求。教师说明新课教学的基本程序、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及英语专长,以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创设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二、学生自学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此,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学生个体就应在课前进行自学预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导学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攻克疑难问题。如阅读课文后,做一做课后的练习题;复习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以便实现学习迁移。又如在预习SEFC Book 2B Unit 20 Lesson77时,学生复习有关谈论天气和旅游用语,为上课时创造新的对话作好准备。学生要整理、归纳自己所弄懂的知识,以便小组发言交流;列出尚未理解的知识,准备提交小组讨论,寻求答案。学生自学可采用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学生自学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组活动的必要准备。

三、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关键在于小组活动的组织。

教师依据基本均等的原则组建小组。小组宜小,4-6人为一组,均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最好是中等2-4人,优差各1人)。各小组设有主持人(主持小组讨论)、记录员(简单记录每位发言人的讲话要点)和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报告)。

小组活动操作方式:首先由教师或组长提出当天要研讨的主要问题,或由组内成员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尚未理解的问题,提供大家研讨;其次各人交流自已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或者答问;再者,组内成员就某种观点或见解的正确性展开讨论,提出质疑或提出补充意见;最后由主持人作总结发言,对小组经过讨论所达成的共识、所产生的歧见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并整理成纲要,拟在组际交流时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应过多干涉。教师主要提出有关的评价标准,给出词语或句型等文字提示或口头提示,巡视各组讨论情况,重点参与一两个小组活动,了解各组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肯定、推广某一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有效方法。

小组活动是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一环,它也为下一步组际交流创造了条件。

四、组际交流

组际交流是小组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组活动所营造的生动活泼、协调和谐的教学氛围,已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意识。在这基础上,教师应因势利导,进一步组织组际交流,为学生信息交流、思维撞击、协同研讨提供更大空间和更活化的情境,从而有利于师生、生生、小组、情知、人境等方面的互动。组际交流可采用组际研讨、组际互查和组际竞赛等形式进行。

组际研讨:由教师指定讨论较成熟的两个小组发言,汇报本组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提出本组仍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和教师作出评价、补充,或提出质疑,或进行辩论,或给予解答和纠正;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

组际互查:各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对方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包括预习或复习的`效果,作业完成的质量等,也可以互相批改练习题。如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课文后,小组之间相互问答,以检查对课文理解。

组际竞赛:教师提出一组问题,或听一段录音后,各小组抢答或按顺序回答。当某一小组成员回答错误或不完整时,同组其他成员可作纠正或补充,也可以由其他小组作纠正或补充。教师根据各小组答题速度和质量评分,并适时给予鼓励。如在SEFC Book 1A Unit 10 Lesson37的教学中,把part2用竞赛的形式检查学生,教师读一个句子让学生抢答,指出是指哪幅图。又如本课的Work book练习三,要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写出这五种运动的名称。

组际交流时,教师应对交流的方式、程序等作出规划和安排,不失时机地提出有关内容重点、难点或关键的问题,如某些词、词组用法,某些句子的理解,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引导各小组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地开展研讨交流,并适时进行讲评;要牢牢把握时间,对各个环节的活动效率及时作出调控,使组际交流高效进行。

五、总结评价

组际交流后,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小组之间的互动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表扬某些小组活动或组际交流中的良好的表现,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所研讨交流的知识作出归纳,检查目标达成度。可采用复述课文,完型填空或利用情景创造对话,角色表演等形式进行。如在SEFC Book 2B Unit 20 Lesson77的教学中,笔者自制了三幅图,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模仿课文创造对话,用以检查和巩固学生在本课所学的知识,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总结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升华和教学目标的深化,是学生巩固知识、进行补救学习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施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我们体会到该教学模式有如下优点:①该教学过程始终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②从课前准备(预习)到课堂实施,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阅读、讨论和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自学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施教客体,或是储存知识的容器。③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关系得到了重视。通过师生协调,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多维互动,创设了一种主体互动,协同竞争的富有生气的教学情景,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实现教学相长,推动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④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员参与,为全体学生创造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

篇15: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数学教育作为我国传统的教育学科之一,一直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尤其是小学数学教育,它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教育能够对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方法打下基础,如果教育方法得当,还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得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对小学生们的数学教育,因此,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够使学生们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理性认识,使孩子们客观的认识事物。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我们要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改变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学校和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改善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小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孩子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创新,给学生充足的创新空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还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当下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小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还要发挥合作的重要性,发扬团队精神,使团队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

2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能够起到一个“传单授业解惑”的引导性作用,因此,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孩子们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小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地参加各种培训活动,还应该与其他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和交流经验,为孩子们创新能力的提高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要成为学生们的好朋友,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应该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与交流,积极的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的创新,尤其是当遇到一些灵活多变的数学题时,要积极的寻找多种方法来进行解答。比如一个连续加法3+6+9=18,对于这个题目有着很多的解法,可以是3+6+9=9+9=18,也可以是3+6+9=9+9=9×2=18,还可以是3+(6+9)=3+15=18等等诸多解法,每个学生选择的解题方法都不一定是相同的,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3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应该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教师可以开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知识竞赛,带领学生们参加数学专题讲座,使孩子们组成数学兴趣小组,在周末举办以数学为主体的晚会,可以是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4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孩子们独立思考,发挥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讨论,要以教学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5给学生们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们掌握创新的方法

知识迁移在小学生的数学课堂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完成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这会使孩子们终身难忘。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可以先让学生们对之前课程中学习过的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回忆和知识迁移,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卡片拼成一个梯形,从而得知梯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和,这样就可以根据得出的结论来推导梯形面积的求解公式。使学生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就掌握了知识,还大大提高了创新能力,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

6增强主体意识,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学习数学,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而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里,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学习,使学生们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碰撞,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增强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7总结

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创新能力,学校和家长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对小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得到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小学生们自身的重视,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一些不符合时代进步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校和教师还应该为小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欲望。

参考文献:

[1]季加良.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437-440.

[2]穆瑞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3,01:126-127.

[3]陈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5,02:169.

篇16: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初中数学积极实施互动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互动性教学模式,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教育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出,而是双向的信息互动。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的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互动性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关注全体学生的基础和整体发展

初中数学实施互动式教学,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人基础。互动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方法和能力交流互动,是学生思维和素养综合互补,也是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的重要方式。初中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学的基础,需要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通过互动帮助后进生找到自信,学会学习,夯实基础,逐步提升;促进中等生学会提升,不断拓展思路,向高层次发展;指导优等生全面拓展,向更高层次迈进。同时,以互动引导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为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性格,同时师生互动给予学生更多额方法指导、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做好科学分组,让学生能够积极互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

二、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互动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氛围,需要具体的情境。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还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必要的自觉学习能力。互动教学需要创设和谐的氛围,需要创设较好的教学情境。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单向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互动既是学习和交流模式,又是思想、信息和情感交流。初中数学互动教学一定要注重情境创设和气氛营造,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能够快乐学习,不断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既是传输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双方,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合作者,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引导,与学生走在一起,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例如,学习一次函数的教学内容时,不少学生刚刚接触到函数概念,很多学生感到学习起来较为抽象,不容易接受。互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知知识,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感悟,培养他们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自主感知一次函数概念、性质和基本应用,再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积极探讨。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举手发问,也有学校养成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互动模式。这样的互动学生容易养成惰性心理,对于不少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感到函数更是不容易理解,不敢回答,也不敢提问。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无需举手,自由交流,以学生带动学生,以鼓励表扬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学生参与到函数的大讨论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思维得到很好地锻炼,学习效果明显,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

三、设置科学合理的互动学习任务

互动教学需要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学习任务,展开互动教学交流,有效开展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互动教学是一种模式,初中数学互动教学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围绕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有足够自我发展空间,为学生设置富有启发性、实践性、合作性以及典范性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互动交流,从而真正转变教学思想,转变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学习“相交线和平行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先向学生设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定义,从生活中找到具体的实物和应用等。这样的学习任务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合作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感知和总结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总之,初中数学积极实施互动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晔.互动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21.

[2]范素梅.新课改下课堂互动参与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学理论,2013,30.

篇17: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强调互动.所谓互动是指在师生平等的气氛中,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互动教学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构建互动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

一、互动教学的作用

互动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师生间感情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的弊端,并加以改进,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互动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胆怯、不自信等心理障碍,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互动教学模式中,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此外,互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方法

1.进行角色变换,营造和谐氛围.教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教师跟学生之间必须有相互之间的交流过程.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授课却不重视效果,学生一味听课却没有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有没有理解教学内容的内涵,及时转变角色,从高高在上的授课者,变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指引者.数学学习需要发散思维.在分组讨论中,教师不要一概而论,要让学生在学习氛围中自由思考.数学学习需要逻辑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做了正确的引导,学生学到了知识,体现了互动教学.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互动思维.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在讲“视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苏轼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是如何观察庐山的?由此展开课题,在课堂进行现场实验.将准备好的乒乓球、暖壶、水杯从左至右依次放在桌上,并用布盖好,请三位同学分别站在桌子的前、左、右三个方向,然后教师掀开布,问三位同学分别看到了什么,三位同学的答案各不相同.学生都诧异这三个同学的答案为什么不尽相同.学生开始思索并讨论原因,原来是站的位置不同,视角也不同,看到的结果自然不同.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合作,自由讨论.分组学习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分组时,教师不仅要根据座位的远近来分组,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及个人能力进行合理分配,使组员的能力得到优化配置.组长最好由组员推选出来,有利于带动整组同学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长要带领组员温故而知新,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预习和讨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对于有疑难的知识点,组长可以组织大家进行小组内讨论,再与其他小组交流意见,加深学生对难点的印象,教师讲解时学生就会着重学习.最后,组长针对组员的学习情况,总结组员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跟教师反馈,以便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4.动手探究,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探究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现行的互动教学理论中,教师的作用已经演化为引导者的身份,要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动手探究,促使学生发掘知识的潜在内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主体身临其境,真切感受知识的内在.同时,教师应增加知识的趣味性,用愉悦的方式将枯燥的知识表达出来,使学生容易接受,也乐意接受,并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愉快的课堂氛围,对互动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开展小组讨论,从而构建互动教学模式.

作者:黄芳燕 单位:江西赣州市南康区龙岭中学

参考文献:

李家英.浅议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互动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2).

看过“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论文”的还看了:

篇18: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分析论文

一、合作学习概念以及特征分析

(一)合作学习概念

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表示把学生分成多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合作”、“自主自学”以及“班级合作”等学习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逐渐增加,并在不断互助与合作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达到教学目标的需求。合作学习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在积极的协作互动中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来提升团体协作和自我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特征分析

1、学生主体性较为明显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主要任务就是能够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合作学习情境。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提升其协作性和主动性,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有着显著的互动性

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完成。这就充分说明教学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习活动无条件加以关注,并在其需要时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开展互动学习,更容易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整体教学工作水平。

二、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现状分析

(一)教师难以充分发挥组织者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数学合作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将会对教学效果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只是停留在书面文件或者口头阶层,教师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其实际含义,从而难以将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无法正确把握合作学的节奏,导致整个学习活动呈现出形式化发展的状态,难以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

(二)没有把握住教学任务的'难易度

合作学习从根本上分析属于针对学生阶段性发展需求而选择的教学方法,通过和他人进行合作,让学生在他人帮助之下将自我能力水平转变成实际能力的一种。但是,在实际学习活动中,教师在选择教学任务时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学任务的难易度设置缺乏参考标准,学习数学能力之间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教学任务难度无法满足学生数学能力水平的需求,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教学时间、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主体参与度相对较低

要想能够保证合作学习模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能够划分科学化的合作小组,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合作小组划分标准不科学,小组内成员的素质层次和知识能力搭配不够合作,成员分工一成不变将会对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互动效果受到影响,进一步降低合作学习的整体效率。

三、提升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水平的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合作学习作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措施之一,这并不是意味着任何学习活动都要通过合作来完成。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教学任务时,要能够突出这种合作的适度性、针对性、灵活性以及适时性,避免出现合作泛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对于基础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从而在锻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提升合作效能,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具体来分析,以下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来完成。首先,对于应用范围广、规律性较强的数学公式或者定理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来完成。例如“字母表示数字”相关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火柴棒搭建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质疑解疑、交流合作,从而实现“字母表示数字”的教学意义;其次,对于具有挑战性、教学难度较大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方式加以解决。依靠学生的单一力量难以解决这类难度较大的问题,因此,要能够通过集思广益的教学方法来完成。例如如何通过正方形的纸张来制成容积较大、无盖的长方形,这类问题的挑战性较为明显,学生需要通过交流讨论、分工协作来解决,这种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来完成;最后,对于开放性的一些问题,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问题的答案并非唯一,这种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互相交流、多方思考,从而更快地得出问题的答案。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

要想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效率,就要能够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是否能够主动积极、更好地同他人进行合作、更好地对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加以拓展受到数学教师的普遍重视。因此,在对数学应用情景加以创设时,教师要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相关知识以及具体的问题情境、数学学科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诱发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联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进行自我综合能力锻炼等。例如在进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相关教学活动时,很多学生因为初次接受立体图形相关知识点,对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分不能够有效把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例举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体,包括“冰箱、空调、篮球”等物件,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物件的性质和特点加以分析和总结,从而让他们在这些熟知的教学环境下提升对立体图形相关知识的认识力度,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和实施。

(三)保证学生的主体性

合作学习能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出,让其学习数学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让他们成为初中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任,保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得以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尽可能提升教学课堂的高效性和灵活性,提升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以及积极性,引导他们利用群策群力来完成具有教学难度的任务,保证合作学习学习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和实施。例如在进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要能够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不同的小组,然后分组进行计算器教学,这样就能够缩小教学范围,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对计算器工具上面的各个按键功能和用法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保证其主体地位,在进行教学课件制定时,教师要能够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计算器应用知识基础,选择学生能够听懂的讲解方法,从而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语

合作学习的出现和发展相对较晚,但是,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开始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找到和学生实际状况互相匹配的教学模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保证在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

相关专题 互动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