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定量评估和预测的误差分析论文

BC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BC”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建模定量评估和预测的误差分析论文(共9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数学建模定量评估和预测的误差分析论文

数学建模定量评估和预测的误差分析论文

数学建模具体的说就是将某一领域的某个实际问题经过抽象、简化、明确变量和参数依据某种“规律”建立变量和参数的明确关系即数学模型,然后求解该问题,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验证。但数学建模的定量评估和预测又和实际会有或多或少的误差。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在固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改进和优化、GDP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的因素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世博会单独对城市旅游业促进作用的定量分析评估研究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影响。在世博会筹备阶段及举办阶段除了受SARS影响外,上海市接待海外游客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较承办前的游客数和旅游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后世博阶段,可利用MATLAB得出未来5年接待接待入境游客数评价最优的模型参数为:a=0.41331359425,=b2.0426e+002,应用灰色系统方法中的GM(1,1)模型[1],根据表1中的数据对未来5年上海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进行建模预测(见表2)。

经过三次对残差数列[2]进行建模分析后,得出接待国内游客数评价模型的.最优参数为:a=0.063793,b=7988.2181.由未来5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数的预测值,=x(t+1)619exp(0.41331359)+560.998580,得出旅游外汇收入评价最优的模型参数为:a=0.2654938599,b=b=1.700928,未来5年上海旅游外汇收入的预测值x(t+1)=?36.410140exp(0.045034)+37.769674,国内游客人数的预测=x(t+1)8765.93exp(0.022922)?3483.959894,得出上海在国内旅游收入评价模型的最优参数为:a=?0.27354,b=17.077658,未来5年国内旅游收入的预测值=x(t+1)1612.3exp(0.27354)?1611.1.

世博会对旅游业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游人的大幅增加也会使当地的接待能力和环境问题以及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等等方面都面临挑战。数学建模的预测有利于政府科学合理地规划上海旅游业投资与建设。

预测人数的误差可见灰色预测模型GM(1,1)虽可以应用于各种类似预测问题中,但没有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不适用于中长期模型的预测。要使相对误差小,就要采取分段预测方法,例如将5年的时间分成五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再进行更细化的具体分析和预测。而且世博会对旅游业的影响因素较多,一个模型的建立不能一一进行详尽的量化分析,而建模本身就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如果结论正确误差小,即可投入使用。如果误差较少可重新对问题的假设进行改进,对影响的因素进行可行性分析,以达到最优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段峰,杨芬。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4(29):17-21.

[2]刘树,王燕,胡凤阁。对灰色预测模型残差问题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8,1:9-11.

[3]互联网研究。

篇2:高职数学建模分析的论文

高职数学建模分析的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中的数学难免存在一些复杂抽象化的现象,在教学和学习中存在难懂和混淆之处。数学建模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出实际现象,从而转变成易懂和简单化的问题。数学建模在高职院校数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重视,值得广大教育者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建模;学习

数学建模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和分析问题,还能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数学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互相交流沟通中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拓展自身的学习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一、数学建模的含义以及重要性

数学建模就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当人们在研究和分析一个实际的问题时,需要对此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含义、对了解到的信息进行简化,从而能够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来表达。数学建模教育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发挥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习上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数学建模的教学方式能够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一个完整的学习模式,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数学建模的教学方式新颖,涉及的学习知识范围很广,有助于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不断开拓自身的学习视野,在学习中互相沟通交流,提升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高职院校中教学存在的不足

教师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数学建模的广泛运用过程中,高职学校的老师并不能全部了解数学建模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影响,因此做出片面的判断。在整个教学团队当中,没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没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储备,采用传统落后的专业知识对学生授课,根本没有发挥数学建模实际应用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这一有效资源,没能挖掘更大的优势。大部分高职教学的内容比较落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不能对新事物有挖掘的眼光。教师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只会单方面地去讲解所学的内容。由于数学建模的题目难懂,篇幅过长,教师在传统的思想下也无法完成实际的应用,对其中的实际操作也不熟练。学生方面存在的不足。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够高,对数学建模的应用重视度不是很高。学生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思想和行为出现“懒惰”,对此产生依赖,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做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的认真程度不够高、自控能力比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意识,都是“孤军奋战”,也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在经历了高考之后,认为已经跨过了人生最大的难关,在大学中就不用再学习那些令他们痛苦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将来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行。这一错误思想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对数学课程的重视度,忽略学习数学对自己的帮助。高职学生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对一些难懂的数学问题也应付不来。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也会失去兴趣。

三、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1.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只有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学生才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知识的熏陶,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高职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和公式定理,这些复杂的知识学习都需要通过数学建模的运用才能更好地掌握。所以教师就要转变学生的传统学习观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高职学生在初步认识数学建模时,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方式和完整的概念理解,所以教师就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通过数学建模的比赛、宣传活动、教育演出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数学建模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对数学建模这种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爱好时,并且深信数学建模对自身学习数学有所帮助,就会积极投入数学学习当中。

2.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首先,作为老师应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向其他老师多学习和研究数学建模的应用,从而能够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够用实践能力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次,要不断提升自己对数学建模教学应用的意识,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做到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的意识更新。最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建模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中,要分阶段地改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求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掌握学生学习的'程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实践,发现难题并不断解决问题,才能让数学建模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实施。教师也要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让学生的数学建模水平能够有所提高,对学习技巧能够熟练地掌握。

3.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个班级中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定期让学生组织一些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利用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去探索学习。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应当堂完成习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增强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在数学模型探讨过程中,学生会有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要积极地向老师求教,虚心地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发挥创造力,大胆地思考和实践,不断地积累学习经验,提高自己对数学建模的学习能力,对数学学习有自己的看法和观念。

4.加强数学实践。教学方式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当中,还要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高职数学教育就要凸显其中的特色,教师在教学中特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不断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比赛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方法研究、数学模型的建立,对学习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将数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生活当中。数学建模运用到高职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可以让学生适应学习,适应社会的发展。数学建模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做出大胆的推测和实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建模在高职院校数学的应用探索中,还需要广大师生的全力配合,不断向前迈进,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米军利.嵌入式人才培养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1)

[2]徐永梅.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J].学园,(1)

篇3:高职院校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摘要]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知识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通过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科学计算的能力,开拓知识面,从而推动数学教学思想、内容和体系、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因此,本文就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进行可行性分析。

面对二十一世纪,高职院校的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应用型,而不是学术型;要按照应用型能力结构,重新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体系,培养的应用能力应为创造性。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宗旨是: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数学建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拓展知识面,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一、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是理工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其目的在于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素质。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主要是由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几部分组成,课程内容存在重经典、轻现代;重连续、轻离散;重分析推导、轻数值计算;重运算技巧、轻数学思想方法的趋向,而且各部分内容自成体系,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缺乏应用性和相互联系。在这种体系下,不仅需要大量的教学时数,而且不利于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联系实际的领域也不够宽阔。

为解决上述问题,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数学建模活动以其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成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有力手段。它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通过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科学计算的能力,开拓知识面,从而推动数学教学思想、内容和体系、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二、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1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是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这个目标,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突出数学的应用性为主要的突破点。高职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以此推动高职数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出发点就在于培养高职学生使用数学工具和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推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

2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能加速应用数学人才和复合人才的培养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能促进数学理论研究专门人才和应用型数学人才的培养。进入21世纪以来,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各行各业的应用型人才显得十分缺乏。

正是考虑到应用型数学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国际和国内的数学建模竞赛在近十年来迅速发展。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由日常生活、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中的实际问题简化加工而成,它不要求有十分高深的数学知识,但涉及的面很广;并且一般没有事先设定的严格的标准答案,但留有充分的余地供参赛者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数学建模活动采用开放式,可查阅资料和使用计算机,每个参赛队由三人组成,可自由组合,也可跨系、跨专业组队,参赛队必须在三天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参赛小组在完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收集资料,使用计算机和任何软件,甚至通过网上查询来完成解答。因此,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对于加速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建模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很广,用到的知识面比较宽,不但包含了较广泛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各种数学方法技巧,而且联系到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背景:如生物、物理、医学、化学、生态、经济、管理等。我们认识到单靠数学系的老师担当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知识传授可能不够深入全面。因此,学生在课下还需要自学。如建模方法与应用、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生态数学模型、概率统计排队论、层次模型分析、图论、离散数学、计算机仿真、案例分析、Matlab,Mathematica等。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视野。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努力自学,有利于将学生的潜能更充分地发挥,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参加数学建模培训的同学均有这种深刻体会。

4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而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中,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而得到发展的。教学中,数学建模方法和思想的融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原创性冲动,唤醒学生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意识,因为建模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既要求思维的数量,又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其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转化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类比等各种综合能力。对一个实际问题而言,一般不是只有一个正确模型,许多不同的模型都可以用来解决相同的问题,而同一个抽象模型又可以用于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它没有固定的方法和规定的数学工具,也没有现成的答案、模式可以遵循。其结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样数学建模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认真探索的实践过程。给学生带来了灵活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它鼓励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性才能的氛围和条件。通过建模,学生要从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抓住问题的要点,使问题逐渐明确,并将问题中的联系归成一类,揭示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得出解决问题的重点与难点,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和途径,这一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知识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在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技术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晋浩。《数学建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双德。《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高等数学教育改革》[J]。《数学教育学报》,,(8)

篇4:分析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论文

分析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论文

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桥梁和纽带,是数学学科与社会的交汇,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数学建模是从数学角度出发,对所需研究的问题作一个模拟,舍去无关因素,保留本质因素,把现实原型作抽象、简化后,使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数量关系简化而成某种数学结构。

当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由于课时少,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法,过分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技巧,过分强调教学要求、教学进度的统一,缺乏层次性多样化,不能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考试形式也几乎是清一色的笔试,而没有着意讨论和训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造成不少学生认为“学高等数学没用”,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以及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

而现行教材上又很少接触实际问题,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就根本体会不到数学的广泛应用。因此,若教师能在实际教学中渗透一些数学建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定义、定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重视数学概念背景模型的引入,启发学生对数学公式、定义的理解与认识一切数学概念和知识都是从现实世界的各种模型中抽象出来的,利用建模的思想进行教学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从模型中切实体会到数学概念是因为有用而产生的,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极限的定义时,如果把定义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会感到数学概念犹如空中楼阁,看不见,摸不着。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从求圆周长讲起,向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引出极限的概念。再如讲导数的概念,先从求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产品成本的变化率、切线等问题为背景引入,再从这些应用入手,有意识地挖掘它们,进一步提出或构造一些比较浅的数学建模问题。

这样借助于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引入数学概念,加强“数学源于现实”的.思想教育,容易牵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教材中实际应用问题较少的现状,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精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建模示范,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比如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可能不太好,但他爱好体育、经济、化学、计算机等,教师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引入一些简单的相关题目,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分析“香港赛马比赛的奖金分配情况”,爱好化学的学生分析、抽象“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数学模型,爱好计算机的学生学会“编制解决数学模型的程序”等等。这样做可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学生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基础上,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被动地“学”、老师被动地“教”,改变为学生主动地“学”、老师“灵活”主动地“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了,老师的工作热情就会高涨,就能达到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专业课教师认为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扎实,不能灵活运用在具体问题上,而对于学生自己,则表现为不能通过自学来获取新知识,对教师过于依赖等。

在学生毕业以后,不会或者意识不到可以应用数学工具去解决他们各自领域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以适当选编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过抽象、简化、假设、确定变量、参数、确立数学模型,解答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建模的方法,又有利于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在所学过的课程中找到适当的模型,依据模型的有关性质或解题思路去考查现有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锐利武器,也有利于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向学生介绍函数模型、微分方程模型、优化模型、Malthus人口模型、Logistic人口模型、跟踪问题模型等。微分方程来源于实际,微分方程模型是常用的数学模型,许多数学问题可通过建立微分方程,解微分方程来解决。比如传染病模型,人类虽已跨入21 世纪,但一些险恶的传染病,如淋病、艾滋病等在许多国家蔓延,通过分析受感染人数的变化规律可以预报传染病高潮的到达时间。在讲解导数、微分、积分及其应用时,可编制“商品存储费用优化问题、批量进货的周转周期、最大收益原理、磁盘最大存储量、交通管理中的黄灯、红灯、绿灯亮的时间”等问题,都可用导数或微积分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在概率与统计的应用教学中,“医学检验的准确率问题”、“居民健康水平的调查与估测”、“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不同的药物有效率的对比分析”等实际应用问题都可以用概率与统计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在线性代数的应用问题中,可以建立研究一个种群的基因变异,基因遗传等医学问题的模型,使数学知识直接应用于学生今后的专业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总之,高等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其专业课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不但促进高职数学学科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

篇5: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建模的应用研究论文

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建模的应用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规格人才培养显得尤其重要。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方能为公司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临新教育态势的压力,面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如何在有限教学期限内快速提升高职数学课的教学品质,成为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焦点。

一、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教学现状与分析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学生学情调研和教师座谈研讨,可以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教学现状归因为课程特点、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

1.数学课的特点。数学是一门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的科学语言和基础的自然学科,其形式极为抽象。学生学到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并未掌握数学学科精髓,未使数学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

2.教师方面。课堂上,教师卖力的教授“有用”的理论和方法,但学生学得吃力且效果不佳。现在,部分教师将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例子融入数学课的教授,打破了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自我封闭的僵局,但有些教师将“数学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阻碍为抽象、深奥的课程,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数学建模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从公元前3世纪的欧几里得几何,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规律到近代的流体力学等重要方程,数学建模的悠久历史可见一斑。

1.数学建模的桥梁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量数据爆炸性的涌入银行、超市、宾馆、机场的计算机系统,都需要进行归纳整理、去伪存真、分析和汇总。因此,需要在实际问题和数学方法两者之间架设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数学模型。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的关系

2.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课堂的意义。鉴于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教学现状与分析,结合数学建模进入高等院校数学课堂时机的日渐成熟,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职生如何“用数学”而非“算数学”的目标,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课堂有着积极肯定的意义。

(1)时机成熟。随着大型快速计算机技术及数学软件的快速发展,早期大型水坝的应力计算、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设计等数学模型中的数学问题迎刃而解,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的完美结合成为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计量经济学、人口控制论等新兴的交叉学科为数学建模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新天地。

(2)目标明确。数学建模的切入搭建了数学和外部世界的桥梁,解开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困境,让高职生以数学为工具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标切实可行。面对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拥有敏锐洞察力的高职生面对现实问题的挑战,主动好奇的参与到资料收集、调查研究过程中来,能够摆脱惯性思维模式,敢于向传统知识挑战,尝试多样解题方式,不仅激发了学习动机,提升了数学知识水平,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让其在体会数学建模魅力和实用性的同时,渗透数学应用能力。

三、数学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形中会利用数学建模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有效的将数学建模“植入”高数课程教学,则需要一系列科学合理有序的教学改革方可取得成效。

(1)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高职特色教材。作为教学载体,高职数学教材应从应用性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以专业为服务对象,以实践操作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素质培养为目的撰写情境式案例驱动的高职特色教材。

(2)构建服务专业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以学校专业需求为服务出发点,制定专业特色鲜明的数学课程教学新体系,搭建课程的“公有”模块和“选学”模块,加强专业针对性。与服务专业类似,对于不同年级、不同数学基础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分层化、系列化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关键。

(3)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案例教学方法。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使我们懂得:以热点案例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求解过程中自然引出系列数学知识点,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品味数学乐趣,趣化学习过程,强化数学知识应用意识,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4)营造数学应用意识的数学实验氛围。利用数学软件,通过寥寥数行代码解决曾经无从下手的复杂问题,必会吸引学生从耗费时间的复杂计算转移到数学建模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以数学和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5)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届数学建模竞赛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场与真实工作环境接近的真刀真枪的历练,要求学生团队综合运用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使用计算机技术通过数学建模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乘公交,看奥运”、“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到“SARS的传播”、“饮酒驾车”,这些开放、挑战性问题,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协作精神。

四、结语

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是提升高职数学教学品质的关键,需要广大教师踏踏实实的钻研和工作,真正讲好每一个案例,为培养具备数学应用意识的高规格人才而努力。

篇6:分析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论文

分析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论文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髙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工科和经济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基础课和工具课。数学建模作为髙职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极好载体。

1 目前髙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形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至少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虽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是本科高等数学“压缩饼干型”的状态有所改观,但仍是知识的简单迁移,教学内容没有从根本上体现面向应用性职业岗位的基本特点。强调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具有较高的抽象性、理论性强、偏重计算、忽视应用仍然是数学教学的弊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第二,经过多年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现在许多省( 市) 已将高等数学的部分内容下放到高中阶段,微积分中极限、导数及其应用、积分等已经是中学数学的必修内容。学生进入髙职院校,再讲微积分,特别是重复讲授简单的极限计算、求导数、求积分,教学内容“炒冷饭”,令学生反感。第三,随着以Mathematic、Matlab 为代表的优秀数学软件的普及,其强大的数值计算、符号运算和图形表示的功能,以及具有使用方便、输出结果可视化、人机界面直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原先教学的重点内容,如极限、导数、积分的计算问题,运用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不必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复杂计算的训练教学。

2 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

2. 1 数学模型( Mathematical Model) 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问题本质属性的抽象和刻划,它能够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当人们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作表述来建立数学模型。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数学无所不在”,“计算机无处不在”,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数学建模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可能。

2. 2 创办于1992 年,每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至今已经举办24 届,参赛院校和人数逐年增加。 年,来自全国33个省( 市、自治区、香港和澳门特区) 及海外的1326 所院校、28574 个队( 其中专科组3016 队) 、85000 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其“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竞赛宗旨,受到大学生的推崇。竞赛也在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科学研究、扩大国际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3 髙职院校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教会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技术,去发现和解决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中的具体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数学建模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极好的平台。通过数学建模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维的生机活力、数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数学应用的无处不在。数学建模比赛是一项微型科学研究活动,其课题源于生产、管理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再用所求的结果解释实际现象,从中可以使科学研究能力得到训练,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数学建模竞赛一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建立模型,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数学建模竞赛的结果要求参赛学生提交一份论文,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了解工程和管理实际背景的自学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以及数学软件的能力,撰写科技论文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建模竞赛需要三名学生协作完成,是一项团队合作性的工作,需要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攻坚克难的顽强品质,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挑战。

3 髙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途径

3. 1 对于列入教学计划的高等数学课程,可以通过数学引例、数学实验讲清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具有实际意义。例如用曲边梯形面积的计算引进定积分的概念,利用FLASH动画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突出无限分割的思想,加强用“微元”分析方法建立积分模型,促使学生理解非均匀积累问题的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即“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也可以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教学。新生小王购买了一部手机计划在中国移动公司入网,现有两款资费标准不同的套餐可供选择: “动感地带”套餐的月租费为20元,每月来电显示费6 元,本地电话费每分钟0. 2元; “神州行”套餐的本地电话费每分钟0. 4 元,月租费和来电显示费全免。两种套餐的数据流量费相同。小王的家人和朋友大都在本地,他希望拥有来电显示服务,请问他应该选择何种套餐更省钱? 这就是简单的方程模型,设小王每月通话时间为分钟,电话费元。则选择“动感地带”套餐的费用: ( 元) ; 选择“神州行”套餐的费用: ( 元) 。比较与的大小,即。显然,当小王的每月通话时间超过130 分钟时,选择“动感地带”套餐合算,当通话时间小于130 分钟时,选择“神州行”套餐省钱。

3. 2 重视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微积分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极限、导数、定积分、微分方程等在各个专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复利( 人口增长) 、最值问题、变力作功等。数学应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学生正确地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实际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例如生产和流通企业中广泛使用的经济最优库存量模型,企业管理人员确定计划期内企业生产所需物资的合理订货批量、订货点和订货间隔时间的模型,其目的是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条件下使库存总费用最少。库存模型分为两大类型: 确定型库存模型、随机型库存模型。其中比较简单、常用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是确定型库存模型,它是建立在以下条件基础上的: 需求是连续且均匀的; 不允许缺货; 当库存量降至零时可立即得到补充; 每批订货量及订货费用不变; 单位物资平均库存费用不变。根据上述五个条件,若要求采购和库存费用最小( 经济订货批量) ,这就涉及到抽象、简化、建模、求解等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3 开设数学建模讲座和选修课,可以普及数学建模的基本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挑选优秀学生组建数学建模比赛集训队伍做准备。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精选建模案例,如足球队排名问题、交通信号问题、投资组合问题、人口模型问题,它们既是经典的数学建模案例,又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选讲这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分析、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4 举办小型数学建模比赛,锻炼选手,积累经验,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指导老师需要将不同专业背景、知识能力互补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培训。采用实战的形式,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去挖掘、采集有用的信息,提出模型的假设、再完成模型建立、计算、分析、编程、验证、写作等。

4 结语

髙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是数学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重要载体,对学生数学思维的熏陶、数学方法的运用、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表明,把数学建模教学引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篇7:分析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论文

分析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论文

0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髙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工科和经济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基础课和工具课。数学建模作为髙职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极好载体。

1 目前髙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形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至少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虽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是本科高等数学“压缩饼干型”的状态有所改观,但仍是知识的简单迁移,教学内容没有从根本上体现面向应用性职业岗位的基本特点。强调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具有较高的抽象性、理论性强、偏重计算、忽视应用仍然是数学教学的弊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

第二,经过多年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现在许多省( 市) 已将高等数学的部分内容下放到高中阶段,微积分中极限、导数及其应用、积分等已经是中学数学的必修内容。学生进入髙职院校,再讲微积分,特别是重复讲授简单的极限计算、求导数、求积分,教学内容“炒冷饭”,令学生反感。

第三,随着以Mathematic、Matlab 为代表的优秀数学软件的普及,其强大的数值计算、符号运算和图形表示的功能,以及具有使用方便、输出结果可视化、人机界面直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原先教学的重点内容,如极限、导数、积分的计算问题,运用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不必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复杂计算的训练教学。

2 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

2. 1 数学模型( Mathematical Model) 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问题本质属性的抽象和刻划,它能够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当人们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作表述来建立数学模型。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数学无所不在”,“计算机无处不在”,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数学建模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可能。

2. 2 创办于1992 年,每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至今已经举办24 届,参赛院校和人数逐年增加。2015 年,来自全国33个省( 市、自治区、香港和澳门特区) 及海外的1326 所院校、28574 个队( 其中专科组3016 队) 、85000 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其“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竞赛宗旨,受到大学生的推崇。竞赛也在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科学研究、扩大国际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髙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途径

3. 1 对于列入教学计划的高等数学课程,可以通过数学引例、数学实验讲清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具有实际意义。例如用曲边梯形面积的计算引进定积分的概念,利用FLASH动画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突出无限分割的思想,加强用“微元”分析方法建立积分模型,促使学生理解非均匀积累问题的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即“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也可以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教学。新生小王购买了一部手机计划在中国移动公司入网,现有两款资费标准不同的套餐可供选择: “动感地带”套餐的月租费为20元,每月来电显示费6 元,本地电话费每分钟0. 2元; “神州行”套餐的本地电话费每分钟0. 4 元,月租费和来电显示费全免。两种套餐的数据流量费相同。小王的家人和朋友大都在本地,他希望拥有来电显示服务,请问他应该选择何种套餐更省钱? 这就是简单的方程模型,设小王每月通话时间为分钟,电话费元。则选择“动感地带”套餐的费用: ( 元) ; 选择“神州行”套餐的费用: ( 元) 。比较与的大小,即。显然,当小王的每月通话时间超过130 分钟时,选择“动感地带”套餐合算,当通话时间小于130 分钟时,选择“神州行”套餐省钱。

3. 2 重视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微积分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极限、导数、定积分、微分方程等在各个专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复利( 人口增长) 、最值问题、变力作功等。数学应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学生正确地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

4 结语

髙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是数学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重要载体,对学生数学思维的熏陶、数学方法的运用、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把数学建模教学引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篇8:分析构建以数学建模为依托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五大机制论文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知识建立描述实际问题的模型,再进行模型求解,然后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及计算机等工具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数学建模竞赛不仅是一项普通的学科竞赛,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数学建模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一直是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热点.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入手,而从机制角度出发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因此,本文考虑依托数学建模竞赛,构建起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五大机制,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五大机制

以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为依托和载体,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建立“引导、转化、协作、沟通表达、问题导向”五大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着重培养一种精神及三大能力,即团队精神,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动手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五大机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五大机制的构建

2.1 建立引导机制,激发学习动力数学建模竞赛所涉及的问题,都是来源于现实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有很强的实用性.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通过竞赛活动本身,能够体会到大学所学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运筹优化等数学类课程.数据结构、C 语言、Matlab 等计算机课程以及文献检索类课程,都是非常有用的.对学生而言,参加数学建模竞赛,首要的效果是激发了学习兴趣,解决了学习的动力问题.即使没有获奖,对他们来说,收获也很大.对任何一门学科或一项工作,能产生兴趣,才能有不竭的动力,才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的前提是有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快乐,只有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考虑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其他环节.

因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大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建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引导机制.对每个学生,不以获奖为目标,而以“贵在参与”为宗旨.参与一次,体会一次,触动思想,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自我激励式自主学习能力.

2.2 建立转化机制,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会学会用,学以致用,能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纸上谈兵是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数学建模竞赛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竞赛活动,转化成自身的实践能力.如学习微分方程后,在考虑传染病传播问题时,就可以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求解模型,然后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传染病传播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案.

顺利地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就可以将原来的微分方程知识转化成解决变化率与时间有关的一类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当然,还有一些有趣的例子,如国防科技大学的周星、克居正建立了一个研究男生追女生的数学模型,用人类最理性的数学公式为人类最感性的恋爱行为建立了初步的动力学模型.将变量与因素的互动写成了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常微分非线性方程组,从解析计算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着重讨论了方程可能的结果,以及每种结果的稳定水平.

3 创新型人才培养五大机制的实施效果

3.1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按照五大机制运作的培养方法,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动力.课堂表现优于一般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其他类别的科技竞赛,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项目等,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良好的科研素质习惯,得到了专业教师的认可.

3.2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通过五大机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帮助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考研和就业表现均优于一般学生,很多学生在国外就业或进入世界500 强企业工作,且大多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普遍认为这些学生基础扎实,理工融合,能够胜任不同工作岗位的需求.

篇9:论数学建模思想在金融领域分析中的应用及提升途径论文

论数学建模思想在金融领域分析中的应用及提升途径论文

摘要:数学建模作为一种基于数学逻辑和语言建立的数学模型,用于处理实际生活中各个领域需要定性或定量解决的各类问题。随着现代经济领域金融事业的持续发展,其金融分析也开始向定性定量分析的方向转变,就此,数学建模思想在金融领域分析中也日渐占据重要地位。可见,数学建模思维逐渐成为金融分析领域不可或缺的存在。本文便在明确数学建模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领域分析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金融领域分析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及提升途径,期待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在金融分析领域获得更深远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金融领域;应用

一、数学建模思想内涵

数学模型是一种基于数理逻辑和数学语言而构建的工程或科学模型。数学建模便是在这样的数学模型基础上,依据特定事物的固有特征或者该事物数量的依存关系,运用数理逻辑或数学语言而概括出的一种数学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待解决的抽象问题进行简化,并应用某些“规则”、“方式”建立其变量、参数间的确定数学模型。最终通过求解该数学模型,在验证与不断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反复推断和推敲,从而确定所得结果是否可用于解决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断进行深化。通过数学模型解决的问题,其所需要表达的内容是定量也可以是定性的,但待解决的问题必须是以定量的方式进行提现。所以,数学建模思想下,解决问题的方式大多偏向于定量的形式。

一般而言,一门学科运用数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深浅程度,决定了该门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伴随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迭发展,数学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已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当这些问题需要定量或定性分析时,则无可避免需要运用数学的建模思维方式,向待研究对象进行预测、分析与决策。数学建模作为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将之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现如今,在经济金融领域的分析中,数学建模思想也成为解决问题不可获取的重要工具。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金融领域分析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也愈加重要。

二、金融领域分析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

(一)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金融型人才的需求

对于刚接触金融领域经济知识的高中生而言,数学建模思维的养成,更应当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应用能力。因此,数学建模思维可以广泛应用在各个社会科学领域中,而其中金融领域分析思维的不断发展,更是离不开数学建模思维的引入。从最初的发现问题到分析、推敲、解决、展望等各个环节的应用中,历经的环节无不要求中学生需要有强有力的分析整合能力,以及求解应用的能力。而这样的过程都可以提高中学生对于金融领域的分析感悟能力,并进一步提升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中学数学建模思维建立的重要性

实际的中学教育中,数学思维的培育除理论的应用外,这种思维对于解决社会经济金融等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很多学生认为高中阶段数学教育内容偏难,这也只是很多学生渐渐失去对数学课程的兴趣,课堂氛围非常糟糕。这样的情况直接致使部分高中生,由于数学建模思维能力的缺失,导致在进入大学学习金融方向专业知识的时候,显得尤为吃力。为此,现今中学教学的授课中,可以将枯燥的数学学习结合到学生感兴趣的金融领域,更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帮助高中生建立數学建模思维根基的目的。

(三)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高中生的数学教育中,对于金融领域思维的培养融入数学建模思维,除丰富高中学生课外活动外,还进一步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数学建模,高中生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分析整合能力可得到更深入的提升,同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这样的能力融入到金融分析领域,更加有利于高中生自身立体思维及金融经济思维能力的培育。最终通过提升创造力、洞察力、表达力等各类能力,不断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金融分析领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及提升途径

(一)明确数学思想和方法重要意义,培养数学学习热情

数学建模思想是运用数学规律,来分析与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为此,在实际的学习中,高中生在明确并掌握教师课堂教授知识的前提下,要不断对这些知识进行实际的挖掘与灵活应用,并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金融经济问题,进而在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明确数学建模思维的重要性,进而不断经历其自身对于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与此同时,高中生也可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引经据典,透过经典案例的实地解决方式来不断分析经济金融问题,进而总结出独属于自己的金融数学思维方式。

(二)深入挖掘数学教学内容,充分融入金融分析领域

数学学科的发展具体意义上而言,更是数学建模的发展。数学学科中涉及的`很多概念、公式、定义都可称之为数学模型,可以说数学学科史的发展就是一个数学不断建模的过程,并且这样的过程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因此,高中生在平时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更要重视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不断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建模思维,并充分重视分析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实际的金融经济领域分析中,将复杂的经济发展问题,简化为数学问题,且能用恰当数学语言,结合已知的信息计算方法表达出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最终呈现出来,达到让大多数人明白的目的。

(三)明确案例学习重要性,加强自身分析整合能力

一般而言,经济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一些较为经典的金融分析案例。就此,高中生在课堂教师讲解的情况下,私下也可查找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案例背后深藏的数学分析能力,并通过自己的整合,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构建数学建模思维。一般而言,教师倾向于选择一些和实际生活结合较为紧密的案例,进行讲解和训练,极为重视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高中生就应在吸收课堂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培育自身学习能力,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与金融领域的分析整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培德.试析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2(23):116-117.

[2]王芬,夏建业,赵梅春,等.金融类高校高等数学课程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56-157.

[3]李华,赵建彬.我国金融数学教学工作改进分析[J].河南科技,2012(5):46-46.

[4]田源.浅谈数学模型在商业银行管理领域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23):33-33.

相关专题 误差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