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因素的探讨论文

套装达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套装达人”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因素的探讨论文(共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因素的探讨论文

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因素的探讨论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同志在《少年强》中提出了年轻一代的教育培养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慷慨激昂的一段话说出了对中国少年的殷切希望。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国成为了世界体育强国。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仍然得不到推进。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人口中的80%来自农村,那么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落后会导致大量体育健将的流失。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刻不容缓!

一、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小学的体育师资力量一直很薄弱。很多农村小学甚至没有体育教师,体育课就变成了自习课、自由活动课或者被其他老师占用。体育课也沦为了一纸空谈。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中情况不是个例、特例,而是我国农村小学体育课存在的普遍现象。缺少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是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二)硬件设施缺失

农村经济大部分比较落后,相应的小学体育设施很不完善。体育设施是体育课的基础设施,有了体育器材才能为学生上一堂符合教育大纲的体育课。在很多农村小学连最基本的体育器械都不具备,体育教育又从何谈起。农村小学体育的体育器械大都是学生自己的跳绳、皮球、毽子。一部分农村小学配有极少量的体育器械,但也只是陈列在体育教室。完全的形式主义,政绩工程。除了体育器械的缺乏,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硬件——场地。场地对于很多农村小学来说就是学校教室前面空地,没有硬化更没有塑胶跑道。场地的缺失使学生的活动范围大大减少,体育课授课效果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没有硬化的操场,学生的跑动会造成操场尘土飞扬,严重影响学生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完善的体育硬件设施是体育课的基础,没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体育课终是纸上谈兵,无法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项目的教学要求。

二、制约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经济状况还十分紧张,政府的财政没有多余的款项扶持小学教育。教育资金不充足,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没有强大的资金政策扶持就没有好的教学环境,没有好的教学环境就造成了大量的师资流失,使农村的教育资源越来越薄弱。教育资金的匮乏导致农村小学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硬件,技术课程无法开展。

体育师范高校毕业的.毕业生,大都选择了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城市学校。由于经济的落后,农村的生活环境远不如城市,大部分毕业生不会选择走到农村基层的小学。留不住在校教师,收不到新的教师,使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资源经常出现断裂,更不要谈优秀的体育教师。

前文提到了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资金十分匮乏,资金的缺少不单单导致了师资力量的流失,更導致了体育教学质量的下降。现在的大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仍然停留在跑步、深蹲、广播体操的阶段。没有完善的体育器械,导致优质的体育教学没有办法开展。

(二)主观因素

我国自1993年提出素质教育以来,体育教育仍然没有得到重视。上层不够重视体育教育,仍然被应试教育影响。考试科目比体育重要的观念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从领导到教师到家长都没有对体育教育的重视,没有足够的重视,使体育教育得不到更好的资源,使体育教育难以推进。

三、改进措施

(一)增加师资力量、完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

当地政府可出台相应政策,对到此本地区执教的体育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使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愿意走到基层。在师范高校,增强就读学生的体育教育意识观念。让毕业生愿意回到农村授课。

完善体育教学基本设施,让体育教师有开展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对于财政特别困难的地区,可以因材施教,用心设计生动完善的体育课程。针对本地区的特色,使体育课接近生活,便于就地取材。体育教师应打开思路,让体育课更加生动多彩。

(二)让社会参与进来

增加特别困难地区的宣传,让社会伸出援助之手,让更多的资源走到农村小学体育教育。让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得到各方的关注。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为农村体育教育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结 语】

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得不到重视,既缺钱,又缺人。在农村执教的体育教师应克服场地器械等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开发各类体育资源,立足课堂,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社会各方的关注也是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大力发展对农村孩子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袁音.甘肃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

【2】胡广鹏.山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探讨【J】.文教资料,(4)

【3】李华生,周绍忠,李凯.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目标预测【M】.华中师范大学学报,(3)

篇2: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制约因素初探论文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制约因素初探论文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对身处广大偏远农村的中学来说却显得收效甚微。教育改革政策难落实,教育质量没保障,始终无法与发达地区达到协调一致,这是当前广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普遍现状。本文结合实践,重点从区位和地理环境、信息通畅、观念、师资现状以及政策等五个方面,阐述当前制约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为改变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落后现状做追根溯源的思考。当前,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和势在必行。然而在现实当中,农村教育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和城市达到均衡发展,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或者是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学校,由于种种先天和自身的因素,教育的发展成为了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先天短板,严重的滞后了我国当前教育整体发展。而其中的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受到传统认识和各种软硬件条件因素的先天制约,因此导致了体育等非统考科目教学质量始终不高,致使广大农村学校在校中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普遍偏低,从根本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我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为此,作者通过对多年的教学经历反思,归纳出以下几点浅显认识。

一、区位和地理劣势制约广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广大农村中学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重中之重。没有广大农村中学教育的振兴和发展,也就谈不上“科教兴国”宏伟战略目标的完全实现。中国自古凡事都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农村学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从自身所处的环境来说本身就缺乏“地利”的天然优势。而当前,我国农村中学有相当一部分都处于“老少边穷”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学校要么处在深山老林中,面对的是道路不通,办学环境恶劣;要么处于边远地区或者是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

二、信息不畅通导致广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始终滞后于现代社会发展

由于没有良好地环境条件和物质保障,相应的也就致使很多农村中学长期的处于一种封闭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很多农村中学,至今还处于较原始的纸质和口头信息沟通时代。与目前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办公可以说是相距甚远。低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直接导致了很多的教育资讯不能够及时的在这些农村中学中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普及,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长期墨守成规,教学方法原始简单,因而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村中学体育教科研改革的推进,严重影响了这些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的提高。

三、观念陈旧是制约广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农村学校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古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就存在着一种重视文化课学习和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普遍共识。认为孩子上学,只要考卷上的成绩好就行,至于其他并不重要。甚至有些地方对体育课在认识上都尚不明确。认为上体育课就是简单的带着学生跑跑圈子,跳跳蹦子。因此,对于体育课开不开设,上不上课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主管领导不重视,学生家长不理解,最终使一些学校仅仅将体育课“开”在了课表上,而在实际中,体育课不是被“玩”代替,就是被上成了自习课或者是劳动课。尤其在当前应试教育观念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领导只唯中高考成绩为主,对于不在中高考范围内的课程,一律不愿意去“浪费”时间,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质量失却应有的思想保障,致使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上加难。

四、欠缺专业师资力量是影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由于广大农村中学地理和区位劣势导致的学校生存环境恶劣,办学条件差,教师的工作待遇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因此使这些学校长期以来缺乏专业的人才师资。““没人来”和“来了留不住”是当前农村学校师资现状的真实状况。由于长期缺乏专业的师资,因此导致很多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普遍的思想教育、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不高,对体育学科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不了解,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法不能够及时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长期的处于一种经验式和随意性的状态中,导致了体育教学仍旧是教师教学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要求相去甚远,格格不入,教学质量提高更是纸上谈兵。

五、政策和经费投入不足制约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各种先天因素的缺陷,从根本上导致了广大农村中学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不足的生存困境。由于政策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学校软硬件建设上也就失去了可以兑现的根基。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广大偏远地区的中学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学校用于添置新器材的费用微乎其微,甚至有些学校连一块像样的运动场地都没有,许多农村学校根本无力投资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面对这些,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艰难。很多学校的运动场仅仅是一块用沙子和石头平整的空地,一些器械基本上都是自行加工改造的,毫无质量安全保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场地不足,资金短缺,器械简陋,如此的办学条件无法保证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上仅是笔者多年从事教学所做的一些基本浅显的思考。当然,面对当前广大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具体现状,依旧还有不少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思考、总结和解决,其目的主要是为当前我国广大农村体育和教育的发展诊断把脉,以便寻找到真正有效的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的促进我国“科教兴国”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实现。

篇3: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论文

摘要:对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发现:教育管理者普遍对体育不重视;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技术;体育器材、场地匮乏;教学内容陈旧、老套;体育教学考评标准不科学;经费短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竞技性这八个因素是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

关键词:制约;学校;终身体育;因素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教育理论家、实践家———保罗朗格朗就提出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而终身体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慢慢衍生而来的。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体育”与“智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严重失衡使得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堪忧。学校终身体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本研究从阻碍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因素入手,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提出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原因,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做铺垫。

1研究方法

1.1问卷调查。通过对中小学终身体育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以及对师范院校教育学专家的咨询,设计《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因素》的七级量表问卷。然后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预调查、修改问卷、正式调查。调查了全国中小学一共有54所,其中华北11所、华南15所、华中23所、西北地区5所。调查对象为这54所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共计524人。

1.2统计处理。为了深入研究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各因素影响机制,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以直接反映出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各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本研究选用SPSS公司的AMOS软件来进行因素分析。AMOS软件具有操作简单、完全可视化的优势。

2结果与分析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通常采用多种指标来评价模型拟合效果的好坏,根据相关参考文献以及本研究的需要,选用X2/df、NFI、GFI、CFI、RMSEA、AGFI这几个拟合指数。如表1所示:

2.1结构方程模型建模。运行AMOS17.0软件,得到结构方程初始模型图(如图1所示)。运用AMOS17.0软件对初始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发现:模型的拟合系数分别为X2/df=4.273、GFI=0.926、RMSEA=0.069、CFI=0.916、AGFI=0.911,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经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后,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因素一共有8个,分别为:教育管理者普遍对体育不重视;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技术;体育器材、场地匮乏;教学内容陈旧、老套;体育教学考评标准不科学;经费短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竞技性。由结果可以看出,教育管理者普遍对体育不重视;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技术;体育器材、场地匮乏;教学内容陈旧、老套;体育教学考评标准不科学;经费短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竞技性对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图1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图

篇4: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论文

2.2.1教育管理者普遍对体育不重视。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管理者都对体育课存在一定的偏见。总是认为体育课是“主科”的“附属品”,认为体育课可以为任何所谓的“主科”让路,对体育课的认识带有有色眼镜,更别提对终身体育的理解与认识。中小学要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德、智皆寄于体”,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必须有好的身体作为保障。应该把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终身体育”思想贯彻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2.2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技术。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往往会过于重视某一项运动技术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依据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整个课程都是以运动技术为导向。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抓住终身体育的本质与内涵,过分强调技术性。体育教学应强调学生学会锻炼,过分的要求运动技术的掌握会导致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下降。

2.2.3体育器材、场地匮乏。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硬件条件作为支撑。一直以来,我国学校的体育场地与器材一直存在着短缺与老旧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学更是如此。很多中小城市的中小学连标准的田径场都没有。体育器材、场地这些硬件的缺失,使得学生没有办法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有些学校甚至连基本的活动空间都保证不了,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逐渐淡化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2.2.4教学内容陈旧、老套。目前,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比如传统的田径、“足篮排”、乒乓球、羽毛球等。教学内容老套、单一。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可以适当引入户外体育、体育游戏、体育舞蹈、武术、瑜伽、搏击操等新兴的运动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运动项目,以兴趣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也可以适当简化体育项目的规则,降低学生对运动技术的要求,将“快乐体育”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2.2.5体育教学考评标准不科学。现行的中小学生体育成绩的考评都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所有的学生都按照同一标准,“一刀切”。每个学生都是存在着个体差异性的,按照统一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考评显然并不利于因材施教。考评的标准应灵活多样。体育成绩的考评要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与所选项目的不同制订不一样的考评标准。打破“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上体育课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运动技术。要建立多维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2.2.6经费短缺。对中小学体育经费投入的短缺直接影响到体育的硬件设施水平。只有经费充足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场地与器材的要求,才能有效保证教学的实施。同时,部分中小学还存在体育教师的课时费少于文化课教师的现象。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也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师上课的热情。

2.2.7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中小学的体育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的有力保障。应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组合,以此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教学的实施过程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2.8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竞技性。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过分强调体育的竞技性。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了“非要分出胜负”与“成王败寇”的思想。淡化了体育的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等本质特征。这并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也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本质要求。容易使学生陷入盲目的追求胜利、不切实际的发展运动技能、为取得胜利无所不用其极的困境。这无疑有悖于终身体育所倡导的体育健身教育理念。

3小结

终身体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但终身体育在我国中小学的发展却不容乐观。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育管理者普遍对体育不重视;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技术;体育器材、场地匮乏;教学内容陈旧、老套;体育教学考评标准不科学;经费短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竞技性。我们应该转变对体育的认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弱化体育教学的技术性与竞技性。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改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因时因地因人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率。选用科学的考评标准来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高思垚.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拉丁舞选手膝关节损伤因素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6,(06):51-55.

[2]陈振华.终身体育思想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J].青少年体育,2014,(11):22-24.

[3]戴霞.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与锻炼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体育学刊,2011,(01):64-70.

[4]张璇,罗敏.学校终身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余高专学报,2007,(02):127-128.

[5]陈冲,白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若干问题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03):35-37.

[6]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

[7]代永胜.学校体育在贯彻终身体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S1):193-194.

篇5: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探析论文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探析论文

在现在的教育改革环境中,学校体育教育是提升人们身体素质的关键力量,对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有一大半的农村学校,因此,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素质教育。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1.体育教育观念落后

在农村,有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就是过分追求升学率,这就造成了农村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问题。体育课程不符合国家的规定,而且学校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甚至一些家长也不闻不问,这就造成了小学体育课程形同虚设,这种落后的观念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小学体育的有序运行。所以,农村学校观念的滞后性就是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师资力量贫乏

体育老师的数量有限,使得体育课程不能保质保量地进行。容易出现兼课的情况,或是没有专业的老师来担任体育老师,从而使得体育教学的水平大大地降低。体育科目和体育老师也逐渐被学校忽视。中等师范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进入农村小学任教时,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转教其他学科。甚至有的学校里面根本就没有体育老师,也就没有体育课。

3.基础设备构建滞后

运动场地符合标准的比较少,有体育设备的学校,设备的数量也很少,并且常年没有进行保护,基本不能使用。并且有25%的学校只有一片荒芜的'空操场,没有单双杠、跳绳、足球等运动设备。

二、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1.强化宣传力度,摆脱传统观念的制约

(1)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来转变过去的观念意识,改变人们对体育的错误观念,强化理论学习,加强人们对体育的关注程度,让人们认识到学校体育的真正意义,从而更加注重体育工作。

(2)使用媒体进行全面的宣传,更好地展现体育的价值,让家长更好地认识体育,改变家长对体育的错误观念。

2.强化体育师资力量

因为现在很多农村小学都出现了专兼体育老师的情况,需要不断地加强专职、兼职体育老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思想认识,加强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掌握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熟练地使用技术,构建知识的整体模式,把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使得体育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提升。还有,关注农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正确地处理体育老师的待遇、地位和奖励等激发体育老师的热情,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

3.有效地使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体育场地和设备,合理地进行使用。农村学校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金来提升设备的质量和改善场地以及器材,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农村老师要改变因为农村体育课程设备不足,场地小就不容易进行教学的观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研发体育设备资源。

(1)构建简单的器材。在教学的时候,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一些简单的器材,为体育课程提供更多的道路。比如,可以使用废旧的物品制作实心球、用凳子当“山羊”、用砖块来建造乒乓球台等等。使用废旧物来弥补器材的缺失,改善教学环境,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2)改变场地,提升场地的使用价值。把成人标准的比赛场地改成适合小学生活动的场地。比如,对排球网和篮球网的高度进行调节等等,突破竞技化的规格制约,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乐趣,进行相应的改造:对排球场地和网球高度进行调节,提升场地的使用效率;还可以调整篮球架高度,建立多方向的篮球筐,利用篮球场的一些边线和端线进行灵活性的训练,还可以使用三分线进行弯道训练;还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自己带一些器材,解决器材短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4.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教学内容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计划的关键力量。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拥有健康的身体,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观念。怎样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师生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最少,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1)建立完善的教学方案,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善于使用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效率。

(3)老师要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和总结,记录学生的锻炼效果,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对体育教学进行不断的优化,这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力量。

篇6: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论文

1.1农机设施落后,农机生产不配套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政府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投入不断增加,我国的农业生产迎来了高峰,产量和效益均有所提高。但在山区农业生产中,多数家庭没有机械生产设备,或者只有一些小型农机具,如小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及其配套机具等,而大型的、高性能的农机几乎没有,这制约了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导致山区农业机械设备的结构无法完善;而单一、小型的农机设备结构又决定了农业生产项目的单一与无法扩大,收获不稳定,无法提高山区农民的农业收益,在农业机械化上的投入无法增大,陷入了无法开展农业机械化发展,无法提高农业收益,无法加大农机投入的困境中。

1.2农民农业生产知识薄弱,接受新知识能力低

由于山区农民受到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的影响较大,通常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因此,普遍存在山区农民知识文化程度较低,观念守旧、抗拒接受新事物的情况。所以,农业知识比较落后,新知识也无法得到普及,大都处于采用传统农耕方式的耕作境况,大大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收益。

1.3农业扶助机制不健全

受限于山区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对新事物的了解,农业机械化在山区的普及是被动的。因此,需要构建有效的农业扶助机制。但目前,由于大部分农业部门对农业扶助机制缺乏重视,导致扶助机制长期处于落后的、不科学的管理与运营中,在没有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理论与运营模式支持下,缺乏组织力度与管理手段。而一个落后的农业扶助机制,无法起到正常的宣传普及、带领扶助农户的作用,制约了机械化发展等新事物、新形势在山区农业的发展。

2对策及建议

2.1完善宣传体系,增强推广力度

考虑到山区农户、农业的封闭性与落后性,要想加快山区农业的机械化发展,首先就要做到有一个完善的宣传体系,让农民了解农机的好处,得到农业机械化的收益,才有益增大农机的推广范围。因此,提出几个增强宣传、推广力度的方法。一是严格落实由国家中央制定的农机购置补贴等惠民政策,提高农户购机的积极性,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二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宣传体系,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把农业机械化的新知识普及到山区农村的各个角落,让农户了解农业机械化的优点,以提高农户购机的主动性。三是山区农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偏低,对于新型农机和型生产方式往往抱有怀疑态度。因此,政府要增加推广力度,组织队伍带上农机走进山区,并现场演示农机的用法,让农户现场操作,增加农户对于现代农机的信任度,有利于现代农机的推广、普及。四是组织山区农民的培训班,使他们多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学会现代农机的基础操作知识,让他们了解已购农机的保养与维修方法,提高农机的实用性与效率,增加农户对农机的'信心,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2.2结合山区实际情况引进农机

山区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往往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对于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山区的实际地理位置与生态特点,有针对性地引进农机。因此,当地政府在推广农机时,要做好充足的考察与系统的科学研究,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选择推广合适的农机类型,避免引进无法在当地使用或性价比不高的大型农机设备。

2.3加大农机研发力度

近年来,虽然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迅速,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农业机械水平与一些农业科学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开发符合农民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的现代化高科技农业机械是我国长期坚定不移执行的任务。国家与政府要加大对于农机的研发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降低农机成本,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增大农业收益,这样才能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发展进程,增强国家农业实力,缩短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差距。

2.4增大农机科技的普及度

要想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就要先增大农机科技的普及力度。只有农机科技的普及度提高了,农户对于农机的认知与使用度提高了,农户才能真正从农业机械化中得到实际的收益与好处,从根本上提高山区农户对于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与配合,突破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加快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农业机械化发展既是国家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既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山区农业的唯一出路,更是提高山区农民收益的最好的办法之一。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国际前列还有差距,因此,对农业机械的研发与推广还需要国民的共同努力。

篇7:探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制约因素论文

探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制约因素论文

1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息平台

我国关于农业科技以及农业科技企业的信息大多被农业部、科技部和工商行政部门掌握着,而这些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公开的,缺乏有效科技信息平台,风险投资机构较难获得,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了解也有限,可能由于这些信息的不对称引发“柠檬市场”现象,使得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效率低,成功率低下,甚至还会影响风险投资于农业的信心,减缓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2缺乏专门的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中介机构,难以实现风险投资和农业项目的对接

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是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的成功对接是农业风险投资的实质,农业整体利润水平低、风险大、企业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其难以获得风险投资,虽然社会上已经存在一些中介机构和科技中介,但是专门以实现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的规模性机构极少,在我国,一些农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科技与风险投资的结合,但是成效较弱。由国内26家知名创投机构组成的现代农业创业投资联盟在“农业硅谷”杨凌成立。该联盟依托杨凌示范区体制和政策优势,引入创业投资资源,开展项目交流、推介、投资活动,搭建创投机构与农业企业合作平台,但是其覆盖范围较窄,其作用的发挥存在区域局限性。由科技部主办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从全国入围的1700多家农业科技企业中最后选出120家企业进入决赛,但是最终真正实现成功对接的寥寥无几。对接平台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农业产业化组织和龙头企业是带领农民开拓市场的主要力量,据了解,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28万个,带动农户1。1亿户,农户年户均增收2400多元;以杨凌示范区为例,截止到底,杨凌示范区一共有8家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优质原料基地缺乏,一些企业主要是初级加工,精深加工比重小,附加值低,利润少,辐射范围有限。未能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反而成为了农业产业发展的软肋,影响了龙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无法延伸产业链,企业物耗高,产出效益却很低。高档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4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方式僵化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以政府为主导,多是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对《档案法》相关规定缺乏良好的执行力,未能对档案实现统一化、精细化管理,确保档案保存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提高档案保存效果和质量;未能很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在技术推广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公司+农户”的推广模式,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科技示范区模式、专家大院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公司(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等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

5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5。1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充实风险投资的资金数额

充分发挥以政府为背景设立的引导基金、农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适当扩大规模,引导投资,但不参与管理,放权于风险投资企业,让利于风险投资资金。引导商业银行、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大型企业以及富裕的家庭和个人进行风险投资。放宽政策限制,加强政策引导力度。至,全国范围内,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结余1万亿余元。据统计,截至20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部分资金已有387亿元,这部分资金亦具备入市可能。放宽政策限制允许这部分资金进入风险较低的风险投资项目将极大的'扩充资金。

5。2健全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的退出渠道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积极发展完善创业板块和中小企业板块,使中小企业板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二板市场”,创业板块成为“三板市场”,为我国农业科技企业上市提供途径;支持鼓励农业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与财务结构,鼓励中介机构加强对其辅导力度,以促进其直接债务融资;探索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为小微农业科技型企业股权流转和融资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利用信托工具支持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推动公益信托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积极发展并购、管理层收购、股权转让的方式,完善并购、收购、转让、清算机制,探索新的退出方式,如抵押担保退出,就是风险投资公司寻找到了新的投资者,并且在转让后,仍负有保证并购方实现最低约定收益率的责任。

5。3完善农业风险投资的支持体系

5。3。1法律、政策、法规建设

法律层面上,为了推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快以下几方面的法律支持:一是关于企业制度;二是关于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三是鼓励在农业科技领域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这类法律的目的主要是保障投资者利益和吸引投资,同时也有助于引导资金投向,规范政策的执行;四是规范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运作的法律法规,这是风险资本的操作依据和指南。税收层面上,通过对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增值税转型、对风险投资公司可实行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减免从事农业技术开发的科技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进出口的关税优惠以及对入驻农业园区或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的风险投资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监管层面上,专门设立的政府监管部门是强有力的监管力量。政府监管可以发挥政府的中心地位优势,有利于集中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向,使政府制定具有统一性和广泛性。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市场的监管职能。政策层面上,从宏观方面来看,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发展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要想更好更快的推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关键还在于政府角色的转变,从微观管理层面脱离出来,充分发挥其在宏观管理方面其它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体系运作过程中,政府应从直接投资角色转向间接扶持或引导角色,着力从完善相关的扶持配套政策、提供更大更合理的风险投资活动平台、建立公平合理的交易制度、完善监管制度等方面入手,为农业科技领域创造良好的企业生产和发展环境。

5。3。2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中介服务机构在创业风险投资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连接和协调作用,其专业性、全面性、中立性等支持使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在各个层面拓展业务成为可能。在原有一般中介机构和专业化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标准认证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的基础上,一方面实现各中介机构的一体化,成立专门的协会组织;另一方面建立政府主导的专门中介机构专门服务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

5。3。3建立多层次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

借鉴境外经验,设立投资者权益保障机构,成立风险赔偿基金。在我国,可以考虑成立风险赔偿基金,由券商按交易额一定比例缴纳,证券交易所负责管理,用于补偿投资者因券商经营不规范、破产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及早建立赔偿基金将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有利于社会安定。建立政府引导的农业科技保险体系,由于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性,农业科技保险也具有公共性,这一性质要求农业科技保险必须由政府出面与保险公司合作,并监督其运行,在科研阶段、成果转化阶段以及产业化阶段分别提供不同的保险项目,一旦风险发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也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5。4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发挥杠杆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一定程度上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的不完全耦合性,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对风险资本的吸引能力受到约束。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有必要设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来吸引风险资本投资于农业科技企业,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

5。5建立产品标准体系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隐患,类似有机农业等领域的农产品诚信体系受到质疑,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控制。

5。6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经济优势

目前我国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700多家,可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组织带动作用,联合农户,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还可以龙头企业为首联合农户建立和完善合作社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并且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积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7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在技术推广上,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改变政府为主导的推广模式,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督引导作用,积极发展科技特派员模式,努力探索科技示范区模式、专家大院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公司(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等模式。

6结语

我国农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以及农业科技产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供其发展所必需资金的最有效和持久的源泉。尽管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随着学术界的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以及社会实践对理论的丰富,我国农业风险投资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篇8:制约农村小学体育课发展原因论文

安徽省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地处安徽东部,是一个经济等各发方面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目前社会各界虽然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苏巷中心小学“重智力、轻体育”的教学思想仍旧存在,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配置满足不了体育教学的现实需求,加上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目前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这就使得学校的体育教育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基于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的体育教育实际,学校以及体育教师必须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快体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体育教学方案,让学生可以拥有一个更加优越的体育学习环境,在体育学习中收获知识、技能、快乐与发展。

篇9:制约农村小学体育课发展原因论文

1.1学校、社会、家长思想观念

没有彻底得到改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和学生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在体育教育上的投入也有所增加,但是相比于语、数、外课程的教学来说,体育课始终处于教育从属地位,很多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果,有些人甚至认为小学体育课就是老师领着学生“玩一玩”,没有对体育课的教学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全面的认识。同时,有的家长认为只有“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认为学好体育没有出路,不如有时间多学习文化知识。此外,在农村地区,体育教师在学校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得不到公平对待,这也体现了体育教育观念上的缺陷和落后。

1.2专职教师严重短缺

农村地区的小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对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是相对弱化的,尤其是体育专职教师的引进和教师相对忽视,很多班级的体育课都是由兼职教师进行代课的,这样就很难保证体育课教学的规范性、标准性和严谨性,很难实现对学生体育素质和潜能的有效激发、培育、发展。以安徽省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为例,目前学校有18个班级(1~6年各3个平行班),只有1位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另外4位体育教师是由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师兼职担任的。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小学对体育教学的忽视,当地学校虽然有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仍在探素完善阶段,对智力教育的重视程度显然更高;另一方面,兼职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不仅难以保证体育教学的专业性,也容易出现教师占课、应付等教学现象,最终不利于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的有效执行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1.3学校对体育教学投入严重不足

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投入,农村地区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投入是比较少的,这就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每生每学年义务教育经费是625元,按要求要切块使用,除去学校其他正常教学开支,投入体育教学这块的是少之又少。同时,由于学校地处落后地区,学校无校办产业、无企业赞助、无知名人士捐赠,这就使得体育教学投入远远落后于体育课教学的现实需要。如学习的体育课教学场地不达标,是水泥地坪;后勤保障跟不上,学生体育课或比赛的服装很多时候需要学生自己购买,学校发放的往往也需要回收再利用。此外,由于学校体育教学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体育教师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体育教师的早晚及双休日训练没有一点补助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

1.4参赛生源质量下降,可选用范围越来越窄

基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投入和现状,目前在农村小学优秀的体育人才越来越少见,可供参赛的生源选择越来越少,高质量的体育特长生越来越少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成效。同时,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孩子现在进城(县城)读书的不断增多;随父母外出就学的也不在少数;还有的父母在挣钱较多的情况下,专门安排孩子进入私立学校读书。此外,现在年轻人生育观得到改变,人口出生率大大降低,所以更倾向于送子女到条件好的学校读书,这就使得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面临许多的困境。近年来,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参赛生源质量下降,可选用范围越来越窄,致使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难出成绩,得不到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反过来又会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投入。

2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发展的有效促进策略

2.1转变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

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的改善,需要学校、社会和价值在整体上转变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对体育课教学给予更好的重视,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改善学生身心素质的价值,肯定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和经济待遇,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不断减少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的限制因素,突破体育课教学困境,营造出更好的体育课教学氛围。

2.2加快体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

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的改善,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协调与引导职能,加快体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上级主管部门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补充专职体育教师;二要经常组织现有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及交流;三要向政府部门反映采取“人才资源共享”等政策,这样有助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结构的持续优化,持续改善体育教师队伍的体育教学专项素质,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2.3增加学校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

持续而稳定的经费投入是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物质基础。针对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经费投入少、来源渠道单一的现状,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需要逐渐增加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对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学校拓宽体育教育的经费来源,如广泛发动在职教职工的人脉关系,加强与当地和周边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尝试建立体育教育专项基金,鼓励社会体育捐助等。

2.4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提升参赛生源质量

每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善于发现一些好苗子,在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潜能,对学生的体育专项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优先培养一批优秀的参赛生源,提升小学体育教育的成效,让更多的人看到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成绩,这样有助于促进校际体育课教学经验的交流,赢得更多的体育教学支持。

3结语

农村地区的小学体育课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只有因地制宜、加强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加快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和课外锻炼习惯,促进学生体育个性化素质的发展,在整体上改善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培养和发掘更多的体育人才,提升农村地区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李爽.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6):150.

[2]廖青.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18):58.

[3]万红霞.小学体育教学有效开展研究——有效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实施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46):259-260.

[3]徐红星.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引入民间体育活动的可行性研究[J].运动,(23):81-82.

篇10: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的探讨论文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部门的总和。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其适应市场经济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其自身的产业化。学校应发挥体育场馆设施的优势,开发、兴办体育产业,满足师生和周边居民体育健身的迫切需求,并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1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1 思想观念滞后欠缺与市场接轨

由于受整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还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产业化经营。很多高校对体育产业化意义的认识不足,只注重体育课教学和课余体育训练,没有主动发挥高校的资金、人才优势,积极涉足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产品的经营开发等行业。而在西方国家,高校运动队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其产品涉及领域十分广阔,从服装、鞋帽到学习用品、旅游纪念品等,以高水平运动队为龙头带动着整个学校的体育产业发展。

1.2 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如俱乐部法人资格、经理人资格的确认,教练员、运动员的职业化,运动员转会制度的不断完善等。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竞赛产业的形成与规模化也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化的排头兵,体育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已初见成效。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还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限制了体育教育业的繁荣与发展。

1.3 产权关系不明晰经营范围偏小

就高校体育产业而言,学校是体育设施的拥有者,体育主管部门是体育场馆的经营者,但二者关系往往混淆不清,产权界限模糊。高校体育资产的所有权不明晰,部分资产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责任和权利不清且利益分配不合理,缺乏相应激励机制,经营管理的科学性较低,致使经营管理效率低下,资源闲置和浪费程度较高,影响了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制约着高校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1.4 经营方式单一经营资金不足

目前,就我国高校体育产业总体来说,经营内容和项目比较单一。高校体育产业化主要是发挥高校体育人才和场馆设施的优势,其经营项目仅仅停留在体育场馆的租赁、承办和组织各类体育健身培训,以及体育用品、设备、器材的销售与经营。另外,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由于高校体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其经费来源主要靠上级部门的计划拨款,这些款项主要用于教学与训练、科研和教学设备、器材的购置等,能用于体育产业的经费是相当有限的,特别是流动资金明显不足,尚不能成为高校体育产业的一条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1.5 缺乏经营人才管理水平偏低

体育产业在我国尚属新兴“生命产业”,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专门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的专门人才的院校。使得高校市场经营管理出现了对市场分析研究不够,缺乏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经营决策的灵活性和应变性较差,市场分析竞争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经营组织内耗大,资源严重浪费,效益不高;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不能有效地开拓和适应市场等等。这些都是影响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篇11: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的探讨论文

2.1 拓宽思路,转变观念

高校体育场馆要迈出狭小的天地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必须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在功能上,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在运行机制上,从以管理为主向以经营为主转变。体育场馆应以全民健身运动为契机,积极开拓社会体育消费市场。城市居民目前娱乐消遣等消费已开始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此,体育场馆应拓宽思路,积极培育健身娱乐市场,以满足消费者对体育健身娱乐不同层次的需求。

2.2 发挥高校无形资产的优势,拓展经营项目

高校拥有一批学历高、业务能力强、懂体育技术理论、熟悉训练竞赛业务的各专业师资队伍,他们是体育方面有名的专家、教授等,在社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和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培训、有偿训练及娱乐体育等具有明显优势,是有很大潜力的体育无形资产。

在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开发中,必须充分调动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高校专业人才多,学科面广的优势。多与社会各体育界的联系,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为更好地开发经营项目、培养市场服务。

2.3 高校体育场馆应建立综合性的体育服务中心

体育活动、健身指导、生理生化康复中心、诊断预测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集体育、健身、诊断、康复、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服务场所。人们来高校体育场馆有娱乐、锻炼、休息等场所,享受各种各样的优质服务,这样就能把高校潜在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从增强个人素质的高度出发,高校体育馆更应主动承担责任,义不容辞地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2.4 改革管理体制,实现多种管理模式并存

根据高校体育场馆的不同特点和经营管理的现状,应加大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实现多种管理模式的并存。对于小型的公共体育场馆,可以委托社区管理。对于大型体育场馆,应采用市场运行机制,尝试实行公司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经营运作;对于一些训练基地性质的场馆可以委托给运动队(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经营运作。

2.5 加强对体育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体育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解决体育市场人才资源短缺和提高体育产业运作人员的素质是体育市场向成熟发展的关键。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必须具有能够为体育市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高校应充分利用综合院校体育、经管、中文和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师资力量,开设新兴的体育广告、体育新闻、体育管理等专业,培养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使他们掌握现代体育管理和体育经济的理论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能按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律办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特别是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铁民.高校体育产业化理论内涵及发展趋势研究[J].山 东体育学院学报,(3).

[2] 张永保.高校体育社会服务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4).

篇12:农村发展小学教育论文

农村发展小学教育论文

一.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师资力量薄弱。

1.第一点是老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小学的教学主力仍然是转正民办教师。这些人为农村教育奉献了一生,劳苦功高,但是也不能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人原始学历大多是初中,高中很少,甚至于还有部分是小学毕业。最近几年,各个学校也补充了部分年轻教师,可扔摆脱不了“分不来、留不住、更新慢”的现状。

2.第二点是老师的年龄偏大,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左右。爷爷奶奶辈是小学教育的主力军,这些人教育理念思想观念跟上社会的进步更难适应儿童的发展。年龄的上涨不代表阅历的丰富,反而缺少年轻人的新意与活力。农村教育缺少新的力量的推动。

3.第三点专业学科教师严重匮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可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这些专业教师。因此这些学科在农村学校要么不开要么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流于形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只是一种理想境界了。

(二).教学设施落后由于这些年我们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太少欠账太多,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别越来越大。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目前偏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九十年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上。教育设施设备“普九”后基本没有补充充实更新过。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缺少经费的支持,农村的教育设施极其落后。一些教育必需的设施比如基本的体育设施、多媒体、实验器材很少甚至没有。由于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管理不能正常的开展并完成.

(三).学生个人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长时间的缺乏父爱母爱导致任性、偏执等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的在他们身上开展并得到相应的效果,使得教学工作的困难日益加剧。并且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许多儿童的思想顽固不化,身上带有不良的风气,这就给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老师很难的去管理与教育。

二.做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切实做好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为了使农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当地政府应切实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健全会对小学教育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力图保证孩子们在一个较好的硬件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三).师资力量的扩充。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与农村教书的鼓励与支持,并相应的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支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教育事业的最新成果。他们带着无尽的新鲜活力和与时代靠近的知识,让他们去农村教课最合适不过。其次,也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宣传,使这些大学生知道农村小学教育对于他每年的迫切需要与渴求,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作用。同时,也要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

(四).完善老师的管理运行机制老师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可控对象,如何管理老师,留住老师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工资作为一种调控老师的手段,要与老师的工作和相结合。充分尊重有能力,能者多劳的老师,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局势,让老师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切实必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群体,缺少父母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从小心理就会产生变化与阴影。因而心理辅导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心理教育不仅会改变孩子心里的整个世界,同时还会对他以后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三.结语

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备受广大社会群体关注的部分,做好的农村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在农村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个性,共性的问题。但是在国家,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帮助下,我相信,农村小学教育会实现更好的发展。

篇13:会计电算化发展制约因素策略论文

会计电算化发展制约因素策略论文

摘要:近年来,网络化与会计信息的发展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上对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为了满足其需求,高校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已经十分迫切,而在较多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所脱离,导致企业信息化综合型人才十分稀缺,如何加强其实践教学与仿真教学,如何让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是当前我高职院校必须面临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针对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从传统的知识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我国许多高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积极对社会当前形势的发展。在当前社会科学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仿真性与实践性,如何结合企业实际账务与实务工作环境融入其教学中,已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一)缺乏实践性的教学

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必须结合财务软件及会计业务核算,而当前许多高校仅仅是单纯的对财务软件操作进行教学。许多会计专业的教师演示相关课程资料后要求学生自行进行操作,这种教学与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不相匹配。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作为一名会计资料输入员,并不能掌握会计的实际操作,遇到会计核算业务与问题时无计可施。另外,许多高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通常提供一个月的资料,造成学生难以掌握与理解会计核算的连续性,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任务集中在年末,而高校对这一方面的教学重点未得到有效的认识,严重制约了学生对会计核算的综合处理,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实际企业的会计岗位。

(二)教学软件单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软件的发展不断发展,当前财务软件有金蝶、用友、管家婆等。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当前许多企业主要使用的软件有金蝶与用友,学生对软件掌握必须是全面、多样性。而在许多高校中普遍存在软件单一甚至版本过低,会计教学软件未得到及时的更新,甚至在教学课本上的软件也是落后的版本,其软件使用与现今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不相吻合,导致高校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另外,高校学生在校所学习的理念知识与企业新会计的要求存在的差异,易使学生造成教学与核算的混淆。

(三)教学环境与企业实务环境的差异性

当前,高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单机操作的情况。会计工作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通常是由多个人员分完成。而在高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会计系统的初始化、输入、审核、编制报表等工作。许多企业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分工完成核算工作。高校所实施会计电算化难以使学生体会其工作流程模式,从而导致学生处理会计业务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模糊。

(四)师资力量薄弱

会计电算化结合了计算机应用及会计应用,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会计电算化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不仅要求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理论基础,还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应用,在教学当中能够系统性的维护与管理会计电算化软件,有效解决会计软件运行的问题,这对于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高校现有会计电算化教师中,严重缺乏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许多会计教师担任着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电算化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引进更加专业、系统性的电算化指导老师,从而导致电算化仿真教学课程中出现会计教师讲授的情况。

二、探索会计电算化的仿真教学路径

(一)提高教学内容与实践层次

针对于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可通过以下几个路径进行改善。其一,增加账务月份。高校由原来1月份的账务核算增加到11、23及1、2月份,从而使学生在所学单月会计核算操作流程的同时,还能掌握跨年度的账务核算流程,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整年会计核算的直观理解,使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符合企业的实际核算。其二,引进多个财务教学。当前高校所使用的软件教学还是遵行财务链的教学,并未根据供应链进行教学。供应链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核算内容。随着当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融入信息技术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只有综合型人才能得到企业欣赏与重用。高校要在财务链的基础上融合更多的供应链教学内容,实现两者的结合,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会的实际流程与熟悉企业供产销的整个核算流程。

(二)实现分阶段教学

高校安排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中,还需增加课程教学的课时量,综合仿真实践教学与软件操作的阶段进行。在软件操作方面要学生熟练整个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通过仿真实践教学结合模拟实训课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模拟企业的实务操作,通过多人一组核算会计财务工作,从使学生在校期间内了解企业的实际操作及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进一步促进学生提前融入企业的会计实务工作环境中。

(三)强化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校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强化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其一,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作为会计电算化教师,自然要具备扎实的理念基础与软件应用基础。高校对教师开展电算化知识培训的过程中,可选派2至3名核心教师参加软件的培训及会议,有条件可通过财务软件进行合作,如参与ERP系统或大型财务信息系统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及软件操作应用水平。其二,利用暑假派遣教师到企业学习,不仅要定期开展教师知识水平的培训,还应要求教师在暑假节日到企业进行学习,充分了解的核算环境及相关要求,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为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校企合作

当前,随着高校教育逐渐走向职业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及提前熟练企业的工作环境等。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十分落后,与企业信息化管理要求的差距较大。要切实有效的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质量并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最有效的路径是进行校企合作,依托于企业的实际要求建立起会计电算化实践基地。通过这种路径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仿真教学的教学资源,还能通过企业的资源将企业的综合型会计人员为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指导。另外,高校可组织学生走近企业进行实地的观察学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岗位,进一步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水平,减少与企业实际会计工作的差距,有效实现产学结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社会上对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型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存在着较多问题,如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教学软件单一、教学环境与企业会计实务环境差异等。高校所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有效融入企业的实际会计操作流程与工作环境,导致许多学生转行现象增多,这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必加强会计电算化的仿真教学,如提高教学内容与实践层次、实现分阶段教学与加强校企使用的路径,从而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惠英.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02:177-179.

[2]陶迎春,王静.关于加强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的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3:124-125+46.

[3]祝红艳.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性和仿真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03:64-65.

[4]陈兴霞,曹军,费淋淇.浅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仿真模拟题库建设[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45-46.

[5]陈科,涂利平.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126-128-140.

篇14: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论文

关于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论文

一.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教学设施落后

由于这些年我们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太少欠账太多,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别越来越大。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目前偏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九十年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上。教育设施设备“普九”后基本没有补充充实更新过。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缺少经费的支持,农村的教育设施极其落后。一些教育必需的设施比如基本的体育设施、多媒体、实验器材很少甚至没有。由于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管理不能正常的开展并完成。

(二).学生个人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长时间的缺乏父爱母爱导致任性、偏执等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的在他们身上开展并得到相应的效果,使得教学工作的困难日益加剧。并且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许多儿童的思想顽固不化,身上带有不良的风气,这就给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老师很难的去管理与教育。

二.做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切实做好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为了使农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当地政府应切实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健全会对小学教育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力图保证孩子们在一个较好的硬件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三).师资力量的扩充

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与农村教书的鼓励与支持,并相应的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支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教育事业的最新成果。他们带着无尽的新鲜活力和与时代靠近的知识,让他们去农村教课最合适不过。其次,也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宣传,使这些大学生知道农村小学教育对于他每年的迫切需要与渴求,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作用。同时,也要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

(四).完善老师的管理运行机制

老师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可控对象,如何管理老师,留住老师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工资作为一种调控老师的手段,要与老师的工作和相结合。充分尊重有能力,能者多劳的老师,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局势,让老师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切实必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群体,缺少父母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从小心理就会产生变化与阴影。因而心理辅导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心理教育不仅会改变孩子心里的整个世界,同时还会对他以后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三.结语

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备受广大社会群体关注的部分,做好的农村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在农村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个性,共性的问题。但是在国家,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帮助下,我相信,农村小学教育会实现更好的发展。

篇15:农村体育发展对策论文

农村体育发展对策论文

一、塔斯海垦区经济状况

近几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各种惠农政策和改革举措的实施,农民的经济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是,也存在着农村经济收入的增长点少,农民人均收入不高,因此在科教文卫方面的投入仅占1%,由此推出对体育投入更微不足道。经济增长平较低,是塔斯海垦区体育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二、建议

政府部门应该带领农民拓宽收入渠道,增加家庭收入;国家应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特别是文体方面的补贴,应在每个连队建设阳光健身路径;农场财政支出应加大经费投入,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加大体育健身重要性宣传使农民增加体育用品的投入资金。

三、塔斯海垦区农村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据调查,塔斯海垦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十分滞后,目前农村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刚刚开始,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场地建设不健全是影响芳草湖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连队投入的健身路径都已落实但是出现了篮球场上停车、打晒谷物等占用场地还有一些健身器材遭到破坏等现象。

四、建议

每个连队每年的体育事业经费应该列入年初计划,并保证落实到位;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保证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和举行大型体育活动的需要;努力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

五、服务体系情况

调查显示46。3%的连队没有体育指导站,有的村农业机构主管体育的人员中没有一位专职的农民体育工作人员,都是兼职管理农民体育,对农民体育的组织,多以村委会、团支部代管,93。4%的农村体育管理干部是兼职的。所调查的村民小组没有一名体育社会指导员由于缺乏相关服务管理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得出塔斯海垦区农村农民每年举行的大型体育项目多是自发组织的。

六、建议

塔斯海垦区政府应以建设各基层体育指导站为重点,线、面结合、覆盖各个的连队,形成体育组织网络。培养一批有较强体育专业知识的社区体育引导员,培育和发展一批区域特色鲜明,建设管理规范、队伍整齐有序、形成明确的管理机构定点定时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或活动,能够吸引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七、农场农民锻炼时间锻炼方式调查

根据调查由于塔斯海垦区农民大多数进行的是体力劳动且锻炼方式单一,只是简单地跑步锻炼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运动项目相对较少严重打击了爱好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八、建议

因地制宜,发展农场特色体育健身项目:冬季结冰期保证每个连队浇出一块200米的冰场并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教学;开展秧歌队并进行表演等;夏天可以开展篮球赛但一定要严格参赛队员的出场条件;适当开展小型运动会提高农民竞争意识;并且利用农闲季节和传统节日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十一、中秋等,组织开展具有本连队特色的活动。

九、结论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尽管塔斯海垦区农村体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当地农村体育还比较落后,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农村体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应把农村体育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使“体育三下乡”经常化、制度化,继续从农村体育基层的组织制度建设、体育活动指导建设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大对塔斯海垦区农民的体育理论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农村的健身舆论氛围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体育健身项目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建设,培养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建全农村体育村约,促进农村体育良性发展加强农村体育指导使农场职工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相关专题 因素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