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倩的哞哞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倩的哞哞”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阳光体育评价体系研究论文(共13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阳光体育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阳光体育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等部门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持续下降的不良现象,联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文件,提倡和鼓励全国青少年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在阳光下开展体育锻炼活动[1]。,紧密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大力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2]。湖南省普通高校在响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下积极开展相应工作,本文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期实现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教育目标。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湖南省普通高校(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学院等)的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状况和效果。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3],通过在中国知网、图书馆等文献平台收集“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新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对湖南省几所普通高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宣传、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和《标准》测试工作的开展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从而充分了解到湖南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效果,见表1所示。

二、结果与分析

1.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在阳光体育运动颁布的前几年,湖南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较大,并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宣传方式,通过粘贴海报、校园广播、校园文化栏、校报,有些高校也建立了阳光体育运动社团,使师生能够全面了解阳光体育运动,这时期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掀起一股热潮[4]。然而,高校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等压力,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评价一般由专家数量、科研成果和就业率来衡量,这几项指标决定了该校的建校质量和效益,导致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回馈效果较差。调查结果显示最近几年湖南省高校的阳光体育宣传力度很低,在校园内几乎很少看到新的宣传标语,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信息和报道也愈来愈少。2.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仪式。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普通高校在阳光体育颁布的前几年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热烈新颖的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一般由校领导主持,邀请全校师生参与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师生的开展热情,鼓舞着师生的参与欲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阳光体育校园文化。在启动仪式的号召下学生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时间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愉悦身心[5]。然而受到客观和主观等因素的`限制,校领导和教师受到一些科研任务、课题申报、培训和学历提升等牵绊,忽略了健康理念的贯彻,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践活动开展力度不够。3.阳光体育运动的系列活动。在阳光体育运动颁布前几年,湖南省高校积极响应三部委和校本情况,设置了阳光个体运动的系列活动,由组织者进行活动申请,在批准后利用相应的补贴经费改善学生体育环境和设备,组织专业的指导师资团队,开设丰富的阳光体育运动内容。学校管理部门也建立了监督机制,定期对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进行督查和评价[6]。但是在受到选课制和学生人数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后,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人数都难以控制,加之师资队伍的不足导致阳光体育运动的系列活动开展效果大大下降。4.《标准》测试工作的开展。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普通高校会定期向教育部上报《标准》测试结果。然而,由于多数学校未实行教考分离,且又缺乏监督机制,虽然各高校仍存在身体素质较差或不爱体育锻炼的学生,以至于无法达到《标准》中的指标要求,但是高校仍“以生为本”,为不影响学校就业率,对于体质健康水平不合格的学生采取放宽政策,这与《标准》实施的目标相差甚大[7]。

三、湖南省阳光体育运动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湖南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实施效果的调查基础上,紧密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精神,从阳光体育评估的目的出发,严格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综合考虑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影响因素,坚持科学、合理、系统和实效性的原则下构建了评价体系[8],详见表2所示。为了保障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评价公正性,在评价过程中使用统一评价方法和手段,将主观评价内容进行有形化、数字化处理,运用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评估,既便捷又准确,另外还要将统计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

四、结语

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十分关键。从这个意义上看,将阳光体育精神与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条件、体育运动环境有机融为一体,不仅是教育管理与评估的根本职能,也是开展阳光体育量化与评估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鸿江,等.阳光体育总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汪应洛.系统工程(第4版)[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Z]..

[4]赵欢春.论阳光体育运动的伦理精神[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2).

[5]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8).

[6]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

[7]姚旭霞,赵强.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评价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11).

[8]唐建华.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构建初探――以湖南省高校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篇2:公共体育教学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公共体育教学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公共体育教学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含义及原则,对评价体系的构建,从指标建设到指标结构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实施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公共体育教学;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含义;构建

随着高等教育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对体育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终生体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需要按照新理念、新要求对评价体系进行改进与重构。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正是顺应这一发展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新思路[1]。这一评价体系符合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加重视体育综合素养,更加重视师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挥指挥棒作用,推动教学改革不断迈出新步伐。

一、公共体育教学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含义及原则

公共体育教学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即对大学通常设立的体育课程、体质测评和阳光体育三方面的成绩进行整合,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表现作出最终的总体评价。在该评价体系中,对体育成绩的评价分为学习过程与测试成绩两个部分,概括地说就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具体来讲,常规性的体育课程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到了一起,体质测试成绩为结果性评价,阳光体育成绩是过程性评价。在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下,往往以终结评价为主要手段,其评价的指标也以硬性的量化指标为主。该评价方法对于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体育运动习惯、对体育的兴趣与意识等方面涉及较少。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以终生体育和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具有较强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水平。实施这一评价体系,要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发教师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意识,并在教师之间形成适度的竞争。要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进行奖励,避免僵化的、一刀切式的定性评价。在评价的方法运用上,即要进行终结评价,又要进行过程评价。在评价体系的内容上,既应有对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能的评价,也要有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心理、学习行为的评价,使评价的运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二、公共体育教学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三位一体评价体系指标的形成

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指标,一般应由常规性体育课程、坚持每日锻炼的阳光体育和每年度的学生体质测评三部分组成[2]。通常来讲,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课程每周所需课时为90分钟,其课程形式较为固定,学生进行集中学习,该种课程的评价在体育评价体系中比重较大,是主要的评价内容。近年来,各高校贯彻落实阳光体育的要求,学生每天都有固定的体育锻炼时间,在该时段内,学生一般都是自愿开展,约束力不强,因而执行的效果也不够好,出现逃避、缩水、应付等现象。因此,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要将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纳入进来,适度增强激励性,使阳光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高校中,学生体质测评普遍存在,该测评方式独立于其他体系之外,一般每年仅进行一次结果性测评,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指导和帮助意义不大。有的在体质测评中弄虚作假,有的甚至不参加,对学生逆向鼓励作用不明显。因此,在三位一体评价体系中,宜将体质测评纳入进来,在具体方法上,新生入学一方面开展军训,一方面开展体质测评,测评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反馈,同时依据测评结果将学生适当分组,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选课环节将选课内容与自身体质测评结果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通过课程学习和训练改进体质的.不足。将体质测评与阳光体育活动纳入到公共体育评价体系中来,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序,激发起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逐步培养起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根据教学实践以及现状,三位一体评价体系中,常规性课程、体质测评、阳光体育三项指标所占比例以6:3:1为宜。按照总体评价结果100分来计算,其中常规性体育课程的成绩满分为60,体质测评满分为30,阳光体育满分为10。另外,为增强学生对参与体育学习和练习的重视,对其体育锻炼进行有效监督,还应将体育评价结果与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毕业资格进行挂钩,如学生公共体育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结果在良好以下的,不能参与各奖项评选;评价结果为不及格的,不能准予毕业等[3]。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实施,其对象为身体条件正常的健康学生,对于存在生理缺陷、不适合从事有关体育锻炼的学生,则不适用于这一评价体系,而应参照体育保健班等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

(二)评价的实施

1、常规体育课程成绩。教师按照学生上课的态度、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得出体育课程成绩。各个学期的成绩相加,得出总分,然而再按照0。6的系数加权处理。

2、体质测评成绩。按照每年度学生体质测评几项指标的综合成绩,按照0。3的系数进行加权处理。

3、阳光体育成绩。按照每名学生参与锻炼活动的记载数据,并结合参加各类竞赛、体育社团活动的记录,得出综合成绩,按照0。1的系数进行加权处理。以上三项经加权处理后的分数相加,得出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最终最分。

三、结语

公共体育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通过常规性体育课程中技能的教育、阳光体育的强化和学生体质测评的反向激励作用,使学生在体育意识中在三者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在体育实践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认识,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构建,还需结合实践,进一步丰富指标体系,观察并不断调整改进指标体系,使其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反映更加客观科学,更加发挥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夏继东。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34):101―102。

[2]姜晓宏。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与重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14):101―102。

[3]郑文柱。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的重新构建与发展[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4,(11):168―168。

篇3:大学生阳光体育研究论文

大学生阳光体育研究论文

1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面临的困境

1.1健康投资匮乏,体育设备不全。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在教育各方面发展也是参差不齐,以致于众多高校的体育场地及运动器材设备不完善或严重缺乏。据近年数据分析,我国大陆人口中平均每万人拥有的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02m2,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场地的优势无法相提并论。学校每年都会大量扩招学生,学生人员数量不断增长,然而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则没有增加的迹象,造成了学生运动空间拥堵受限。大部分高校不能采用现有的器材上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在往年,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个现实,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体育场地却不足学生分配。体育场地运动设备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规模和选择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运动。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则需要更多的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设备作为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然而场地及设备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1.2体育项目限制,学生参与冷热不均。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化,如很多高校在体育课期间会进行跑步热身,然后去做一些活动,类似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课往往是千篇 一律,没有激发部分学生的个人兴趣。此外,据调查统计表明男生比较喜欢篮球、足球等一些对抗性较激烈的体育运动,女生则会选择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一系列对抗性小的运动项目。相比较之下,田径类运动和传统类项目比较受冷落,如长跑、踢毽子等项目不受大部分大学生喜爱。男女运动差异较大,各学生之间运动选择也有很大差异,若学校运动项目有限,则大大影响了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1.3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大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虽然相比初、高中来说,个人的空闲时间增加许多,但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就业,不得不专攻各类各级资格证的考取,其中会参加各种培训机构,学习课程内容,这极大地占用了学生活动的时间。课余量减少,则体育量也会减少,慢慢地积累成了惰性。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作为全日制高校,大部分专业课程量较多,个人的空闲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学生对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占其休闲时间的比例很少。在日常课外体育锻炼中,学校实施无管理、无组织模式的自由活动,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服务,体育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生主动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体育锻炼和学习以及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

1.4教师传统观念及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多采用以体育技能传授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教学方式,这一现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副作用。在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部分体育教师单方面的认为体育作为选修课程不重要,进而忽视了体育课程对大学生的真正意义,削减了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学生认为自身身体健康的占大多数,认为不需要加强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他们不愿意走出宿舍,喜欢宅起来保养身体,但却没想到伤害了自己。许多学生作为独生子女,受尽家里的溺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薄弱的学生怕苦怕累,不情愿去参与体育运动。这些思想要素都导致了阳光体育运动的进展进入困境。

2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策略研究

2.1加大对运动场地和体育设备的投资。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备的完善是开展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要保证物质基础的充足,促使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实施。近几年,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体育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体育场所的投资力度,并对这些场所设施实行有效的管理、合理布局、分配器材,大大方便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在校内,减少收费体育运动场所的费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体育馆,缓解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体育锻炼设备不足的矛盾,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进展。

2.2开展多样运动竞赛项目。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项目首先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引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根据学生的爱好成立了各种体育协会,每年组织各协会进行协会内部竞赛,还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季节性的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羽毛球大赛等一系列大型运动会。学校呼吁学生参加了校园体育节第10届田径运动会,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开展体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体魄,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完善学生心理及身体状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热情,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因此,要加强学校和社团、社团和个人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体育资源,活跃学生的体育锻炼气氛。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身体、兴趣爱好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体育多样项目,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参与。

2.3合理分配学习与运动的时间管理。健康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学习也要在健康的基础上进行。高校可定期开展体育运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尽力做到全面进行,涉及全部大学生。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改进,安排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加强管理学生运动时间,让学习在运动后的放松心情下进行,实现在运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促使大学生身心素质与文化素质同步发展。鼓励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让其不再劳累中哭喊,也不在悠闲颓废中度过,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2.4安排优秀体育教师指导,增强学生自我运动意识。加大高校对体育教育的投资,安排优秀的体育教师进行运动锻炼指导,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运动锻炼,防止不合理的运动方式或一味地进行无用运动。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近年来为更好地发展学校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国高薪招聘退役运动员或优秀体育运动教练员,学校大量投资体育部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让学生感受体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自觉性,让其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充分绽放自我、放飞自我。进入大学后,不难发现肥胖学生和近视学生不在少数。针对这样的现状,国家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85%以上的学生做到每天运动至少1小时,每天至少跑步1000米。然而这样的运动要求对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是有一些难度的,戒除懒惰习惯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调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虽然在一片欢呼鼓掌中绽放,遍及全国范围,然而计划发布后,体育教育部及各大高校并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体育设施器材不完善、学校体育项目单一、体育教育的不足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惰性意识等一系列阻碍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正确认识到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应对学校体育运动中的发展不足。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体育运动的发展,从体育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及学生自身全方面进行,尽最大努力达成运动项目的目标。

其次,在体育运动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不断从计划制订到实现行动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在近期的田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不仅是体魄的绽放,更是青少年阳光运动精神的起航,它给众多大学高校提供了榜样,并引发了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激情。优秀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健康的体魄是学生们的基础支撑,因此,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发展,也是为国家未来发展做好人才培养的表现。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喜好和身体状况,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发动社团及学校力量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让学生们在阳光下绽放青春笑容。学生们可根据自我个性开创新时期的体育运动项目,不断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热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3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新提出的学生体育运动活动,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从中引发奇想,促进体育运动在阳光下进行,让学生们静享其中,乐此不疲。相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给学生们带来更多欢乐,给国家未来发展带来更大益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教体艺[]6号文件关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R].北京:教育部办公厅,2006.

[2]雷厉.国内外体育场馆政策及对我国体育场馆未来发展的启示[J].体育文史,(3).

[3]何光银.重庆市万州区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

篇4: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有一套针对于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关系到学校的招生、就业及学校的声誉等一系列环节。目前,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没有得到极大的重视,这就使得教学者与受教者在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质量是否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是否显著等方面不能做到知自知彼,因此也就谈不上以评促改的目的。因此,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自身教学需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保障职业院校长远发展的基础。

一、职业教育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过程过于随意性

很多职业教育院校其教学评价过程存在随意性,具体问题如下:一是学评教时根本不看所评价的教师是谁,评价的内容是什么,只是随意的勾选“优、良、及或不及”;二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人情分,对于学生喜欢的教师,评价分数会很高,甚至出现满分情况;而对于他们不喜欢的教师或是曾经批评过自己的教师评分会很低甚至不及格。三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时间很随意,有的是在教学初期就开始评价,有的则是在学期结束后再评价,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性。

(二)评价主体不全面,评价比重分配不当

目前大多数职业教育院校会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放在第一位,在制定教学评价系统时学评教的比重过大,个别院校甚至存在一票否决的情况。这会使教学评价结果失去公正性,同时也会打击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因此,教学评价系统中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比重的分配也要均衡。

(三)评价结果反馈形式选取不当,反馈不及时

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较为公正的反馈信息,但是一些职业教育院校虽然有着较为合理的评价体系,但是却缺少适当的反馈形式,反馈结果不及时,这将导致评价与反馈脱节,做不到以教学评价结构反馈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进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教学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需要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主体一般包括:学生、教师本人、教学同行、分院督导和学校督导。学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受教主体,他们的意见不能忽视但也不能放大其重要性;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师本人,所以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也是评价系统中的一部分;教学同行是与施教教师处于同一层次的评价主体,同行的评价更能从教学实施的各个设计环节给出客观的分析;分院督导对授课教师更为了解,所以其评价结果也是公正、客观的;学校督导是对全校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主体,他们能从更高层次对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其高度和要求也更为严格。

(二)教学评价标准应多样化

针对于不同的评价主体,其评价标准应该是各不相同,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要围绕着知识、能力、水平、质量四方面进行设置。通过合理的评价内容,反馈出较为真实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最终反馈给授课教师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张远增认为,评价标准是指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判断评价对象有无价值与价值大小的标准。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制定的评价标准也应不同,如:学生评教时主要应从授课教师的知识面、行为与语言、教学的纪律性、对学生的关爱和责任心及教学方式等环节进行评价与反馈;教学同行评教,应注重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学生的'互动情况等进行评价与反馈;分院督导专家应重点关注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先进、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与组织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良好的教书育人意识等;学校教学质量监管部门可以比较综合、客观地对授课教师做出评价与指导,从而不断地全面提高教师水平、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评价权重的确定

在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不同形式的评价活动,最终对教师教学质量给出一个综合性评价结论并进行排序。评价时权重系数是必不可少的,权重系数的合理与否是评价结果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目前权重的确定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

(四)教学评价时间的选择

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会反馈出一定的教学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掌握自我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并在后期的教学中进行自我改进、完善和提升。所以合适的评价时间是获取有效评价结果的重要前提,教学质量评价时间应定为教学中期进行,并在教学的后一阶段进行改进和提升。

(五)教学评价反馈方式的选择

有效的教学反馈除了和教学评价时间的选择有关外,反馈方式的选取也同样重要。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模式有三种,分别为:直接反馈模式、简介反馈模式和立体反馈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选择立体反馈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中学生和教学同行所提供的反馈信息的提交途径更为自由和扩散,这就意味着授课教师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得直接和间接的反馈信息,但对于来自不同视角的教学意见与建议,需要授课教师进行比对和分析,方能体现出立体反馈传输模型的及时性、真实性和针对性。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督促任课教师认真上课,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但是如果只评价,无反馈,教师便不知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学水平的提高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与激励机制相配合,方能达到督导作用。职业教育院校在教学质量评价结束之后,首先,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其次,对于各方评价较好的教师,鼓励他们继续保持优良的教学优点,并将其列入当年评优选先的队列中。对于存在严重教学问题的教师,取消其当年的评优选先资格,并采取导师培训制度方式,让其跟随教学名师或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学习,定期对其进行听课、评课,直至其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学生对其教学方式得到了认可后,方能结束其导师培训方式。最后,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反馈与激励机制三者间要形成良性的、长久的循环关系。

四、小结

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院校的生命线。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体现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多样性、评价权重的合理性,同时评价结果要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授课教师,反馈结果还要配合上相应的激励机制,使教学质量评价不再是一个面子工程,而是一个实实在在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校提升声誉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隋庆茹,刘晓彦.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评价系统的设计[J].农业网络信息,(2):59-63.

[2]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杨湘清,胡耀荣,杨健康.学生评教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兼论学生评教的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6):12-15.

[4]王丽娟.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19):120-125.

篇5:阳光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阳光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现阶段,阳光体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并且对于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各个学校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将阳光体育理念有效融入其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的、健康的发展。因此,从阳光体育的视域出发,首先对于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三方面针对性的提出改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育舞蹈;教学改革

以来,我国就提出了“阳光体育”的口号,并且已经成为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阳光体育本质上属于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以及富有趣味性的运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爱。通过开展阳光体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目前,我国各个学校均开始认识到了“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并且在阳光体育的视域下,对于各项体育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希望能够提高体育课程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其中,体育舞蹈是体育课程中一门至关重要的体育课程,其将体育与舞蹈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特点,从而受到学生的喜爱。基于此,本文将从阳光体育的视域出发,对于体育舞蹈教学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一、阳光体育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一)阳光体育的内涵及主要内容。阳光体育运动,主要是指提倡广大学生能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加强室外体育锻炼。随着阳光体育的不断开展,促使各个学校开始重新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将此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因此,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体育课程与阳光体育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阳光体育的特征分析。在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教学均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封闭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更加强调开放性特征。因此,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应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视程度,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因此,“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取创新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总之,阳关体育的最为鲜明的特征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阳光体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一方面,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主要采取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方式,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校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方式与阳光体育运动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对于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目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阳光体育,其核心理念在于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和实际运动能力水平,选择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开展教学。除此之外,根据阳光体育教学的相关要求,其要求学生能够将阳光体育教学理念与日常体育教学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及教学内容选择上均保持两者的有效衔接,在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学校体育教学被认为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只有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倡导,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才能保证阳光体育在体育教学中顺利开展。学校必须加大对阳光体育的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内容,突出体育课程的变化,设置有利于学生运动能力提升和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目前学校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舞蹈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首先,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校在实施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一直沿用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体育舞蹈的配乐也并未进行及时的更新。其次,在对学生的体育舞蹈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时,所采取的方式也较为简单,考试内容往往是学生只需要跳完一段已经学习过的体育舞蹈动作即可。再次,教师在实施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并未对体育舞蹈的发展状况、发展背景等进行详细的讲授,往往以讲解相关的动作为主,导致学生即使掌握了体育舞蹈的有关动作技巧,但是却未能够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体育舞蹈动作的核心内容所在。除此之外,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舞蹈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导致教学内容毫无新意可言,并且与教材的衔接性也并不大。

(二)体育舞蹈教学尚未形成清晰的教学目标。从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实施体育舞蹈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并未形成清晰的体育舞蹈教学目标,导致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往往较为单一、单调以及枯燥。由于教学目标无法充分发挥其正确的指引作用,教师在讲解体育舞蹈课程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如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舞蹈动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仅仅只是学习到了体育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而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尚未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对于科学的、合理的锻炼方式也较为模糊,学生往往会觉得体育舞蹈教学也只是学习任务而已,无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些均对学生较好地学习体育舞蹈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性。

(三)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和单板。目前,大部分在实施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枯燥和乏味。在实施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解体育舞蹈的动作,并且向学生讲解和示范具体的动作要领,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一模一样的模仿学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模仿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的动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即使有部分教师对教学的动作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但是修改的范围也仅仅只是局限于小范围内的改动,这种小范围内的改动对于教学效果起到的作用也是甚微的,这也是当前大部分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尽管部分学校已经认识到了这种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但是仍然缺乏创新性和突破性,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进展,所起到的成效也甚微。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只是机械性、呆板地进行模仿和重复,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体育舞蹈教学评价方式过于片面化。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仍然延续传统的模式,体育舞蹈教学评价也毫不例外。目前,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学生体育舞蹈的动作是否规范以及动作是否流畅熟练两方面进行评价。很显然,这种评价方式是非常局限和片面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长期沿用这种带有“功利性”性质、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的评价方式,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培养和提升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三、阳光视域下的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对体育舞蹈教学目标的改革策略。现阶段,在全国各个学校大力倡导阳光体育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为了保障体育舞蹈课程的顺利实施与开展,并且保持其与阳光体育理念的一致性,就必须明确定位体育舞蹈教学目标。只有明确的、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体育舞蹈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在阳光体育视域下,在对体育舞蹈教学目标进行改革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讲授体育舞蹈的动作,保证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之外,学生体育习惯、体育思想等方面也均应该是舞蹈体育的教学组成内容,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培养。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培养和锻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习惯,促使学生身心可以健康发展。其次,教师应该将体育舞蹈与阳光体育理念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从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兴趣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体育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地挖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潜力,并且加大对学生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身体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对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改革策略。在阳光体育视域下,对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体育舞蹈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首先,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舞蹈学习的激情,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引学生朝着全面的、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应该对传统枯燥的、单一的以及呆板的教学内容进行突破和创新,紧密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可以将一些赋有特色的、创新的元素等有效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中。例如,拉丁舞、街舞等均是这个时代背景下学生比较热爱的体育舞蹈的学习内容。通过将新鲜的、潮流的时尚元素等有效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内容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锻炼的欲望,这对于阳光体育的发展必然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同时,应该加大对学生体育技能的锻炼与培养。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体育舞蹈的原理、健康养护等方面的知识,在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水平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最后,教师应该注重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特征。因此,将体育舞蹈的理论知识作为出发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向学生讲解体育舞蹈运动的方法等。将这些知识和方法与体育舞蹈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统一和结合,可以明显地提高体育舞蹈教学体系地完备性特征,促使学生在阳光体育理念地指引下进行科学的运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对体育舞蹈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策略。在当前阳光体育的视域下,为了能够较好的实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对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实施改革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实施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采取合作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人数均等,以小组的方式让小组成员进行体育舞蹈的编排和表演。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内心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每位学生均可以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课外拓展的教学方法实施体育舞蹈教学。换而言之,即将课堂上教学的体育舞蹈教学内容进行课外的延伸和补充,从而让每位学生均能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促进课堂上所学教学内容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更好地实现体育舞蹈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实际上,课外拓展本质上可以认为是启发学生进行自发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鲜明的寓教于乐的竞技类的体育舞蹈项目有效融入到课外教学中。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部分表现优异的学生参加校级或者地区级的一些比赛,从而使得学生对体育舞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深刻领悟到阳光体育的深层次内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阳光体育的视域下,对于体育舞蹈教学实施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个学校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不同的教学改革策略,使其教学改革与阳光体育理念保持一致性。同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习惯,在阳光体育理念的正确指引下,不仅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萍.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3):148-149.

[2]李洋,杨生东.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9):237-238.

[3]管罗红,成征涛.阳光体育视域下的健美操教学改革[J].新西部(理论版),,(17):128,95.

[4]郭磊.阳光体育运动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中国市场,2015,(37):206-207.

篇6: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论文

1体育教学评价概述

1.1体育教学评价的要素

评价是个体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一种意识思维的发展,更是一种以把握事物意义为目标的主要认知活动。在新型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则,并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作出科学评判的过程,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要素、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等,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评价的客体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同时也可以是教学活动的要素以及对象。评价的主体则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比如社会群体机器组织机构。就目前而言,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中存在的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确定教育教学所遵守的评价标准。基于对教学评价活动以及体育教学评价本质的认知,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需要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等方面入手。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活动,通过这些特定的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切实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这些品质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品质。对于一个完整的个体而言,身体是物质,更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线,所以,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始终以身育、心育、德育为主要目标,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2体育教学评价的特点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满足以下几种特点,这对正确制定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1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活动应该体现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决策性

体育教学评价活动是教学反馈的一种途径,教学评价本身就具备导向、激励、协调、控制等积极作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更是通过收集大量的有效信息,正确判断体育教学现状,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决策,这样更有助于高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集中化管理。2.2.2体育教学评价应该始终坚持教学评价指标的客观性教学评价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释教学活动的真正意义,所以教学评价活动必须要做到评价的客观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评价标准是应该确保评价指标符合全面性、具体性以及预测性等基本原则。教学评价作为教学反馈的一种手段,就应该确保评价指标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状态和效果。评价指标的制定还应该确保指标的明确性,评价指标的制定应该从小入手,精确选取那些能够真正反映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且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做到评价指标的制定应该根据体育教学活动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比例。

1.2.3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还应该确保教学评价活动的有序性

在教学领域,教学评价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教学评价活动主要分为评价计划、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总结等四个阶段。在计划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计划,这些计划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学评价的基本决策,是后续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在实施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教学评价的组织工作,明确各部分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制定的评价方案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在检查阶段,相关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就是及时了解教学评价方案的进行情况,及时纠正那些出错环节。在总结阶段,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得出正确的教学评价结论,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教学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工作,只有这样,体育教学评价活动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

2体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评价在当今社会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体育教学评价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正常开展。

2.1在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中存在目标认识不准确的问题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是对本学期体育教学活动的反馈,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检查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状况,帮助教学工作者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主要是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但是,在现实体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教学评价活动是为了评价而存在,很多人都把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在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只会考虑学生最后如何考高分,教师只会让学生不断通过机械的练习提高体育动作的熟悉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2.2教学评价内容比较单一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了体育教学活动的鉴定和选拔功能,这就造成了教学评价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体育教学评价活动过分注重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考核,800米、1000米、肺活量、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等,这些都是经常出现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教师也只会通过这些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评价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在这样的教学评价指标下,相关工作人员更会忽视学生的体育意识、参与程度、团队合作精神等一些非认知因素的考察,这样也不会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3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方式比较单调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形式也比较单调,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评价中也会过分注重学生体育成绩的高低,注重体育教学的定量评价,从而忽视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些考察。教师只会注重学生在运动方面的水平,忽视了他们在锻炼过程中的身体素质的改变以及运动技能、情绪情感的教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学活动的功能。就目前而言,运动考试依然是很多高校进行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

3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质量的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依然采用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考试形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活动的评价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甚至,会有很多学生将体育锻炼当作一份不得不做的苦差事。所以,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相关工作人员更应该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改标准下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3.1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意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首先,高校领导者应该确立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本校的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并确保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体育教学评价标准时可以围绕体育教学基本内容,以评判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为出发点,力求教学评价指标的科学可操作性。其次,高校还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目标,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利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加深对新型的教学理念的认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3.2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丰富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内容

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制定教学评价指标时一定要做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同时教学评价也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客观性,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更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其次,体育教学评价还应该注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观察、面谈、调查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准确度。最后,体育教学评价活动还应该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3.3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客观性和评价时效性

教师作为加血活动的实施者,他们对体育教学活动比较清楚,同时也对学生的进步程度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以体育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师的全面、客观、权威的评价。另一方面,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参与才能够充分了解到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才能正确评价体育教学活动。同时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更加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只有这样,体育教学评价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意义,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41体育教学评价概述

1.1体育教学评价的要素

评价是个体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一种意识思维的发展,更是一种以把握事物意义为目标的主要认知活动。在新型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则,并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作出科学评判的过程,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要素、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等,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评价的客体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同时也可以是教学活动的要素以及对象。评价的主体则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比如社会群体机器组织机构。就目前而言,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中存在的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确定教育教学所遵守的评价标准。基于对教学评价活动以及体育教学评价本质的认知,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需要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等方面入手。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活动,通过这些特定的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切实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这些品质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品质。对于一个完整的个体而言,身体是物质,更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线,所以,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始终以身育、心育、德育为主要目标,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2体育教学评价的特点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满足以下几种特点,这对正确制定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1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活动应该体现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决策性

体育教学评价活动是教学反馈的一种途径,教学评价本身就具备导向、激励、协调、控制等积极作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更是通过收集大量的有效信息,正确判断体育教学现状,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决策,这样更有助于高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集中化管理。2.2.2体育教学评价应该始终坚持教学评价指标的客观性教学评价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释教学活动的真正意义,所以教学评价活动必须要做到评价的客观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评价标准是应该确保评价指标符合全面性、具体性以及预测性等基本原则。教学评价作为教学反馈的一种手段,就应该确保评价指标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状态和效果。评价指标的制定还应该确保指标的明确性,评价指标的制定应该从小入手,精确选取那些能够真正反映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且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做到评价指标的制定应该根据体育教学活动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比例。

1.2.3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还应该确保教学评价活动的有序性

在教学领域,教学评价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教学评价活动主要分为评价计划、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总结等四个阶段。在计划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计划,这些计划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学评价的基本决策,是后续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在实施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教学评价的组织工作,明确各部分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制定的评价方案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在检查阶段,相关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就是及时了解教学评价方案的进行情况,及时纠正那些出错环节。在总结阶段,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得出正确的教学评价结论,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教学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工作,只有这样,体育教学评价活动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

2体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评价在当今社会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体育教学评价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正常开展。

2.1在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中存在目标认识不准确的问题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是对本学期体育教学活动的反馈,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检查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状况,帮助教学工作者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主要是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但是,在现实体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教学评价活动是为了评价而存在,很多人都把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在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只会考虑学生最后如何考高分,教师只会让学生不断通过机械的练习提高体育动作的熟悉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2.2教学评价内容比较单一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了体育教学活动的鉴定和选拔功能,这就造成了教学评价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体育教学评价活动过分注重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考核,800米、1000米、肺活量、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等,这些都是经常出现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教师也只会通过这些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评价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在这样的.教学评价指标下,相关工作人员更会忽视学生的体育意识、参与程度、团队合作精神等一些非认知因素的考察,这样也不会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3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方式比较单调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形式也比较单调,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评价中也会过分注重学生体育成绩的高低,注重体育教学的定量评价,从而忽视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些考察。教师只会注重学生在运动方面的水平,忽视了他们在锻炼过程中的身体素质的改变以及运动技能、情绪情感的教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学活动的功能。就目前而言,运动考试依然是很多高校进行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

3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质量的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依然采用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考试形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活动的评价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甚至,会有很多学生将体育锻炼当作一份不得不做的苦差事。所以,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相关工作人员更应该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改标准下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3.1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意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首先,高校领导者应该确立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本校的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并确保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体育教学评价标准时可以围绕体育教学基本内容,以评判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为出发点,力求教学评价指标的科学可操作性。其次,高校还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目标,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利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加深对新型的教学理念的认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3.2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丰富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内容

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制定教学评价指标时一定要做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同时教学评价也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客观性,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更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其次,体育教学评价还应该注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观察、面谈、调查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准确度。最后,体育教学评价活动还应该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3.3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客观性和评价时效性

教师作为加血活动的实施者,他们对体育教学活动比较清楚,同时也对学生的进步程度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以体育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师的全面、客观、权威的评价。另一方面,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参与才能够充分了解到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才能正确评价体育教学活动。同时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更加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只有这样,体育教学评价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意义,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4结语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也有所下降,在这样的形势下,相关工作人员更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在新改革标准下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范建伟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结语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也有所下降,在这样的形势下,相关工作人员更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在新改革标准下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篇7: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1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没有引导机制

引导机制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实行中没有正确看待引导机制的作用,也没有人知道引导机制的真正价值,导致对引导机制的建设中存在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不能做到对引导机制探索和创新的支撑,进而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在具体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中由于没有长远发展目标,不能平衡引导与实际、引导与发展的作用,导致在引导机制上存在基础薄弱,保障能力不足,出现对引导机制发展基础的削弱,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创建。

1.2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缺乏考核机制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中的考核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课堂表现、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计划安全、实施措施没有必要的重视,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管理的范围过于狭窄,不能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进行全面地覆盖,做不到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保证,也难于满足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高职院校教育创新的不断深入。2.3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确保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效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中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导致监督标准不明确,监督效果难于体现,不能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价值和功能,也失去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有效管理与监督作用。

2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机制的要点

2.1建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的'引导机制

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的引导机制是确保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建设客观、公正教学评价基础的基础。在建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引导机制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认可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评价机制的重要性,使其能够面对建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引导机制过程中的困难和负担,做到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引导机制更好地完善和更为有效地促进。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引导机制建设实际操作中应该将力争基础、经济、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使引导机制真正成为有活力、有指导意义的机制,更好地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机制,做到对学前专业教学改革的保证和促进。

2.2建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考核机制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的出发点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质量,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是由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诸多要素的有机综合而决定的,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将会失去出发点,高职教育的改革也将会沦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前,应该以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为出发点,建立起适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和评价工作的考核机制,将教学内容、计划安排、课程体系、考核方式、实施措施都纳入到考核范围,确保考核机制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全面覆盖,并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覆盖,在结合市场需要和社会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中完整、客观的考评机制,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功能,进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发展水平。

2.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监督机制

一方面,应该明确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监督责任,建立起适于管理、评价和监督的机制,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置于严谨的监督工作之下,提升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重点展开监督工作,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和学前教育专业实训进行全面监督,做到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执行的深层次规范与管理。此外,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展开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指导能力的监督和考核工作,在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监督体系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3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是高职整个教育结构中基础而重要的专业,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基础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有益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应该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建立起科学而全面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引导、规范、监督、考评等手段,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机制更加完善,做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有效加强,进而提升高职教育教育结构、教育基础和专业体系的改革质量与效果。

篇8: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财会人员。在现代财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构建起相应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来考核财会人员培养质量是否合格,才能有效地提高现代财会人员的培养质量。财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一定的财会人才培养理论,选用合适的培养方法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财会人才评价指标,建立适当的财会人才质量评价模型,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财会人才培养体系,为现代财会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证,提升现代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现代;财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专业性财会人才,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统计,提高财会核算的能力和水平。在经济时代中,各大高校在财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财会人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际的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财会人才的培养质量没有充分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会人才的就业压力。不仅因为各类财会人才之间的竞争压力变大,也更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财会核算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财会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会核算的效率,也对财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财会人才,就需要对现行的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更新,推动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篇9: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引导各行各业发展的一种指导思想。在现代财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旧要按照相应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财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养、高技能的专业性财会人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支持。因此,在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财会人才的公平公正意识,让财会人才在实际的岗位上,可以公平地维护社会公众的集体利益,提高财会核算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在社会企业层面上,培养出的财会人才要能快速地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要能满足企业的财会管理方面的需求,可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学生层面上,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财会核算能力,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财会人才的就业率。

2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2.1社会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要对各项质量评价指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于社会层面的指标选择,高校在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全社会的角度进行考虑,要对高校培养的财会人才进行综合性评价,做一个整体性的概况把握。在社会层次上的人才指标选择,一般是从整体出发,要注重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样才能提高财会人才的知名度,增加高校的荣誉感。因此,社会层次的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有高校的知名度或者排名,还有高校的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的定位,毕业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等方面。财会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对此有充分、全面的了解,从社会层面进行考虑,提高财会管理的水平。

2.2企业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是需要财会人才最多的群体,也是财会人才毕业之后,应该去从事的岗位。在企业层次上,对财会人才的质量评价指标,通常是从财会人才的专业程度、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考虑的。因此,在实际的高校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企业通常会从学生的.专业方向、社会实践、学历层次、计算机水平、英语等级、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而且这些指标一般很难用量化方式计算出来,只能采用观察或者测试等手段来进行判断。

2.3高校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应该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培养人才质量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高校在实际的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要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财会人才,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高校层面上来看,主要考虑到的评价指标有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财会专业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还要考虑到教师的教课效果,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要考虑到学校的教学资源等等方面,这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4学生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培养主体,学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财会知识的学习程度、积极性、配合程度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效率。在学生层次上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行和职业修养,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英语等级,还有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等等,这些评价指标也是很难通过具体量化的形式进行解决的,需要借助观察、考虑等评价的基本形式,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3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设定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要对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有所了解,还要考虑到各项基本指标的权重比例。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策略,应该是影响财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企业层次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需要对财会人才的专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还不能忽视社会层面和学生层面的评价指标,因此,在实际的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各项指标之间的比重,合理处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质量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其中,在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根据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要对各个层面的指标权重有一个明确的把控,根据相关的指标的平均权重,进行合理分配,社会层次的指标比重应该在10%左右,企业层次的指标比重应该在15%左右,而高校层次的指标比重应该在40%左右,学生层次的指标比重一般控制在35%左右,这样才能合理地控制好各项基本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真正发挥出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作用,促使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整体有所提升,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出高质量的财会人才,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培养现代财会人才的过程中,要建立起相应的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高校财会人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立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过程中,要熟练地掌握各种质量评价指标,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不断对现行的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起符合现代财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霞,伍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企业导报,(13):156-157.

[2]蒋蓉.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14-17.

[3]谢沂芹.运用因子分析建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多元评价研究之二

[4]牛志宏.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13-16.

[5]王新华.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11):73-74

篇10: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客观评价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质量指标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并积极探索了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

篇11: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途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是能够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了解大学生就业的薪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大学生对职业的满意程度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而帮助高校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极为必要。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而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指标

(一)就业率。就业率是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学校和社会在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做出相关评价时,必须借助就业率作为其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在统计数据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真实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就业率做出最科学的统计。另外,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学校在统计就业率时应格外标出,从而在不影响整体就业的基础上,也不会极大降低社会对院校就业率的评价水平。

(二)就业单位。学生的就业单位也是在对学生进行就业质量评价时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因为学生就业质量和公司的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公司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就业单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高校的学生未来发展。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的工作是通过家庭因素而获得,因此,在统计的过程中,应对通过学生自身实力获得的工作进行相关的信息收集,而通过外界因素获得的工作则不能够统计在内。

(三)个人发展。未来个人发展空间是衡量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在求职中最看重的因素,它对于学生是否选择这项工作往往具有决定意义。个人在公司的发展空间决定了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高度,因此与就业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质量评价时,应该综合考虑,并要特别注视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质量。

(四)薪酬福利。薪酬福利是求职工作中不可避免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大学生阶层,五险一金也是对自身工作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对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相关的审核和评价时,不能够忽视薪酬福利这方面的因素。在统计的过程中,最好能够把学生的个人收入水平及福利待遇进行全面的统计,从而实现我国就业评价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五)社会认可度。社会认可度是指社会对学生找到的就业单位的认可程度,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找到的工作表示一定的认可,使学生能够在工作中激发自己的热情,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为公司尽自己的职责。因此,社会认可度也是对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评价标准,但是这种标准并没有具体的数字作为参考,而是比较模糊的概念,从而对于学生的就业质量综合评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单一。不同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同的规划。无论是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都是当代大学生的选择之一。但是在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我国的评价主体较为单一。但是,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由于大学生的思想逐渐向多元化思想不断靠拢,从而使得单一形式的评价主体不能够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从而使统计出的数据不能够真实反映客观的就业现状。

(二)评价指标单一。在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相关的评价时,社会人员往往是通过对大学生的自身收入水平进行相应的统计,从而通过薪资水平的对比,看学生是否找到了较好的工作。但是,这种单一模式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这种评价方式只是将大学生的收入进行了相关的统计,而没有对大学生的'福利待遇和节假日休息作为比较的内容,从而造成了我国社会人员对大学生待遇的不满以及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前景的不容乐观。

(三)评价机制不健全。在我国对大学生进行的就业质量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我国不能够从多方面、多层次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而是从单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行了统计和对比,从而得出自身的结论。这种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大学生的现状,但是却不能够符合我国全部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在结果统计时产生了严重的偏差,从而使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结果不符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

三、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符合科学原则,保证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符合大学生的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社会文化发展规律。同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应积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及就业前景进行科学的评价,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二)实用性。实用性原则要求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具有方便使用、程序简洁的特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和内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使用效率。同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积极重视大学生就业资料的获取,降低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的难度,保证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实用性。

(三)独立性。大学生就业质量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要求对大学生就业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注重大学生就业各方面之间的关系,采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对象,提供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独立性。同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要注重各评价对象的特征,使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符合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四)可比性。可比性原则要求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与国家和国际规定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相一致,以便于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能够跟国际和国内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比较,进而了解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就业前景,及时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五)系统性。系统性原则要求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能够对大学生就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全面型和系统性,了解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全面分析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质量。同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要在系统性的基础上注重各评价方面和阶段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分工,体现出不同的发展重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系统性。

四、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学生方面。一是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积极关注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并正确分析和对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用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应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求职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发展机遇;二是大学生应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树立终身学习和与时俱进的观念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加强自身的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求在就业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三是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三是在求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及专业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大学生应积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加强职业探索,积极应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就业质量,进而增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高校方面。一是高校应积极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市场的人才需求,积极培养市场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二是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着重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高校应积极分析与大学生就业质量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应根据这些因素设立科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三)企业方面。企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加强重视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为此,企业应积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完善自身的职位晋升制度,确保企业内部的公平竞争,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企业应积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企业应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五、结语

大学生就业是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能够对大学生的薪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满意程度等作出客观评价,进而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就业率、就业单位、个人发展、薪资福利、劳动关系、社会认可度等。但是,由于社会经济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中总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的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都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构建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要积极遵守科学性、实用性、独立性、可比性、系统性原则。为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学生、高校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改进自身的不足,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其勇,张杰.“五个满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2]刘景峰,齐永意,刘治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1

篇12: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旅游饭店,顾名思义,是为旅游而准备的饭店,同时,在经营管理评价方面,旅游饭店也应区别于普通饭店,打造出具有自身饭店特色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本文将对该体系进行研究。

一、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1.确定完整的评价范围

在旅游饭店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中,应该有明确的方向,明确所需要评价的具体范围,认清旅游饭店的具体服务对象是旅客,不仅仅要关注饭店自身的食物品质,同时也要了解旅客的满意度,以及员工对于饭店的满意度。如果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评价范围,那么整个评价体系也就不会真正的完整。在一家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范围应该足够广泛,包含旅游饭店所需要评价的所有内容,同时又不过于烦琐冗杂,应该使所包含的内容精炼完整,贴合饭店自身。

2.根据饭店的不同情况构建体系

现如今,国内外的旅游事业都在飞速发展,旅游饭店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所以对于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以饭店自身的真实情况为基础。因为存在国内外生活习惯不同、旅客消费水平不同、旅游景点不同、饭店特色不同等情况,所以旅游饭店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因地制宜,贴合饭店自身情况,“量体裁衣”,构建一个与旅游饭店自身情况吻合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

二、目前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评价范围不完整

在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中,有很多饭店仍然抓不住重点,不明白评价体系是针对哪些方面问题做出的评判。有的饭店避重就轻,只关注表面问题,不去深刻思考饭店的长远发展;有的饭店则盲目关注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没有针对性,评价内容中出现过多的冗余,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得不到高效的反馈,这样的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反而拖慢了饭店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在评价过程中应该设明确规定评价范围,而不是得过且过,根据管理人员的自身情况来确定需要进行评价的范围。

2.缺乏针对性

众所周知,最好的不一定适合,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然而很多旅游饭店在构建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并没有深刻考虑到自身饭店的实际情况,而是完全的照搬照抄。不考虑饭店规模大小,直接将知名企业的评价体系应用到饭店中,不考虑实际情况,过于脱离现实,使评价体系不能很好的'应用,降低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在某种程度上拖慢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一个不合适饭店自身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存在或许并不能在饭店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在某些方面影响饭店的未来发展。

3.对经营管理评价体系不够重视

就目前来看,很多饭店的领导阶层对于经营管理评价体系都不是很重视,认为只要饭店有盈利有效益就可以了,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为了旅游饭店的效益服务的,既然已经有了足够的效益,那么旅游饭店中是否有完善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这种理论相信很多领导都会认同,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短视,如果没有完善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那么久而久之,饭店的内部将会积累很多弊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旅游饭店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三、旅游飯店评价体系的解决方法

1.明确旅游饭店评价范围

在一家旅游饭店中,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对于饭店未来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所谓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就是要明确该体系的涉及范围,即——经营、管理、评价三个方面。在饭店的经营中,主要涉及的是食品营业收入、住房收入和房间入住率,以及员工工作的效率等方面,接下来会有介绍。在任何企业中都不会缺少管理这一个环节,在一个旅游饭店的管理中,包含着饭店的方方面面——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最后一点就是满意度,满意度不仅仅是针对顾客的,同时也要关注饭店员工的满意度(这一点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会详细介绍)。根据以上的论述,笔者整理了一个结构图,来明确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具体范围。

2.提高对于经营评价管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旅游饭店的领导阶层,只有领导对评价体系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饭店的经营管理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地应用于饭店,为饭店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在这里,笔者建议旅游饭店的领导阶层应该“多听多看”,不仅仅关注外界变化也多关注饭店自身,同时提高领导自身对于评价体系的认知,这样才能认识到评价体系对于一个饭店的重要性。

3.关注员工满意度

一家饭店中,员工大多是工作在基层的,地位不高也没有决策权,但是他们有和旅客接触的机会,同时能关注到饭店的每一个角落,了解饭店自身存在的弊端,所以员工的满意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也一样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总结

本文通过对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从而分析了我国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现状。经营管理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经营业绩、管理水平、顾客及员工对于饭店的满意度三个方面,同时文中也给出了具体的构建模式,当然,再具体构建过程中,仍然要切合饭店自身来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徐春红.基于因子分析的度假型饭店顾客感知价值评价体系研究[J].旅游研究,(03):88-94.

[2]彭正龙,戚齐.旅游饭店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1):23-28.

篇13:小学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它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评价,没有教育评价就无法衡量教育目标的落实情况,更无法发现现有的问题进而进行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改革。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从单一的测试成绩,变成全面的素质评价;从偏重终结性评价,变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积极鼓励学习和家长共同参与。

关键词:小学教育;多元化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小学教育评价体系中,评价方式是以量化方法,即标准化纸笔测验为主,它的评分标准简单客观,操作简便,考察知识覆盖面也比较广。学生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的十多年的学校生活之中,都是围绕着纸和笔过日子,一本书加一支笔加一张考试卷,几乎等于学生生活的全部。这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使得教学严重地偏离教学目标,学生变成了考试机器,除了在大脑之中储存大量的符号以外,对其人生发展更为重要的学习思维、学习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情操、心理素养……都在无形之中被弱化了。并且这种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做了简单化,不仅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往往忽视了教育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内容。弗莱登塔尔说:“考试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分数,而教师的职责只能在给分宽严之间进行一个最佳的选择,那就跟教育目的相距太远了。”教育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承载新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是否能顺利有效的展开,素质教育能否有效的实施。然而注重考试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想要彻底改变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建立一套能够为学校、家长和社会理解和接受的,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显得十分重要。笔者从目前广泛接受的教育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对构建多元化的小学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关专题 评价体系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