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Miles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Miles”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001“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共12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001“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特级教师 朱德江

[设计理念]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为计算而计算,所以学生对计算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对计算的练习感到枯燥。因此,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在教学中更显重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要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不能生搬硬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解题方法与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差异,引导学生在体验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l、例2。

[学情与教材分析]

“元、角、分”是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其教学功能有二:第一,“买风筝”活动不但能引发小数乘整数计算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第二,利于学生根据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将“3.5元x3”转化为“35角x3”来计算,为例2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做准备。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时常用的方法。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课件演示文具店图片。

师: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学前你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对呀,同学们在开学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有一位同学小刚在开学前去了文具店,买了一些文具,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

2

文具

单价

数量

圆珠笔

2.5元

3支

水粉颜料

1.8元

12支

数学本

0. 85元

4本

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让学生说自己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有精神上的、物质上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切入主题,呈现主题内容后,学生能比较容易看懂表格中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信息。

一、自主探索

1.了解小数乘整数。

(1)人人尝试计算。

教师指着上述表格,提问:“买3支圆珠笔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思路。)

学情预设:方法一:连加。方法二: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

后相加。方法三:竖式笔算25角×3 =75角。方法四:竖式笔算2.5元×3=7.5元。

(2)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方法。

在多数学生完成的情况下,请几位有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3)分析评价。

面对上述四种不同的解法,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在肯定前面两种算法后,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第三、四两种算法。

师:第三、四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你还发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小结,边在黑板上写出如教材所示的乘法竖式:

2.5元 2 5角

× 3 × 3

7.5元 7 5角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都是用竖式计算;也有学生说25角就是2.5元,答案是一样的;更有学生会说第4种是把2.5元换成整数25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换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

(4)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板书: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方法――竖式笔算。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尝试解决。

(出示0. 72 x5)

师:同学们看,0. 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

学生汇报,同时展示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2)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O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3)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1.小刚还买了水粉颜料和数学本,请同学们正确算一算12支水粉颜料和4本数学本分别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2.课本第3页“做一做”第2题。

3.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学校0.8千米,她每天往返两次共是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调整了教材中设置的“买风筝、放风筝”的情境,为学生创设了―个“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因为刚刚放完暑假,天气还比较炎热,学生不一定去放风筝,而在开学准备中,学生往往会去文具店买些学习用品,改用买文具来教学生学小数乘整数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教材例题的.要求,选取3件既符合教材内容要求又适合学生的文具作为情境内容。由于每件学习用品的单价都是小数,学生买的份数都是整数,这样自然地引出了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学习内容。对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到自然、亲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时,理解与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过程,体验算法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对计算方法或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时,更多地停留在会与不会计算这一层面上,但对于为什么这样计算的道理考虑较少,学生更多的是模仿式学习。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算法的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掌握计算方法。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计算买3支圆珠笔应付多少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让学生感知并逐步掌握转化方法,不仅对学生学习今天的知识有帮助,对学生终身的学习、生活更是大有裨益。

3.注重交流,理解算法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讲清计算方法上,常常用自己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想法,忽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也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同时,教师又是互动交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多样化的计算办法中,教师引导学生抽象出基本的计算方法,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并用以指导后面的学习。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认识到:小数和整数相乘,在列竖式时,应该把右边对齐而不是把小数点对齐;当积的末尾有“O”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划去“O”。整节课的学习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完成的,学生学得轻松、主动,效果又好。

篇2:“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乘法的起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和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理解很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知识基础。作为起始课,必须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解算理。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是重点;算理的理解是难点;而关键是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本课分层次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依托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计算,包括估算、笔算等多种方法,在解决问题 同时,着重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法可一转化成以角作单位的整数进行计算,最后再将得数转化成以元做单位的数。运用现实经验进行小数与整数的转化,初步理解算理,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例2脱离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2,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教学关键:正确应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知识转化。

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铺垫

1、0.09米=( )厘米3.5元=( )角

150千克=( )吨 42米 =( )千米

2、0.45扩大10倍是( ) 75缩小10倍是 ( )

扩大100倍是( ) 缩小100倍是( )

扩大1000倍是( ) 缩小1000倍是( )

3、0.725去掉小数点,比原来倍

4、13×12=156

13×120= ( )

13×1200=( )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小数与整数的互相转化是学习本课的主要思维方法,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则是转化的主要依据。通过口答练习,为学生探究新知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索

一、依托现实情境,初步感悟

1、出示例1情景图,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选择买3个3.5元的风筝要多少钱进行讨论

(估算大约要多少钱)

2、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可能会有下列方法:

方法1:连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

着重请方法4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之一

4、小结并揭题:刚才我们在解决买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化成以角或分做单位的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用不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然后通过对方法4的着重讨论,在培养学生估算、计算能力的同时,感悟小数成整数还可以先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算理和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出示0.72×5

现在0.72不再表示钱数,没有了具体的单位,你还能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2、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

3、汇报演示。

板演计算过程,呈现思考过程

交流时:(1)估算,得数是否可能正确

(2)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乘积又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转化?将思考过 程板演化。(通过交流和板演,在引导学生描述转化过程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指出积末尾的0一般的处理方法。

4、反馈练习。

竖式计算 14.5×8 3.06×5(注意末尾0的处理)

5、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 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三、巩固联系

1、对比练习:做一做1(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沟通两者联系,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2、明辩是非:(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计算习惯,正确处理积的小数点)

2. 41.3 5 0.2 5

× 6 × 3 × 8

-------- --------- --------

1 2 .4 4 0 .5 2 0 0

3、笔算。7.08×6 9.35×8

4、实际问题解决。奉化到宁波40.6千米,来回一趟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五、趣味练习

根据45×19=855,直接说出下列算式得

45×190 = 45×1.9=

4.5 ×19 = 4.5×1.9=

0.45×19 = ( )×( )=0.855

(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前2-4题是对本课的巩固,后两题是拓展提升,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感受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是一脉相承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众向思维培养。)

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

3.5×3=10.5 0.72×5

3.5 -- - 3 5 0.7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3 ×3× 5 × 5

------------- ------- --------

10.5元 ----105角 3.60 缩小到它的1/100 360

篇3: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索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方法──竖式笔算。]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0。712 1。2

×4 ×4 ×5×5

_____ _____ __________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7。5 1。35

× 4× 3

__________

300 40。5

(2)解决问题:

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1.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2篇)

2.小数乘法主题教学设计

3.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4.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5.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6.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7.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8.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与反思(优质版)

9.《认识一位小数》教学设计

10.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篇4: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  曹逸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辅垫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价2元,买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

感悟:单价一定时,购买的数量越多,用的钱就越多,购买的数量越少,用的钱就越少。

出示表格:

因数

2

2

2

2

因数

3

30

300

3000

6

60

600

6000

观察: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二、联系生活、指导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价9.8元,买4盒

(1)估计: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应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   2角×4=8角   40元-8角=39元2角

方法三:9.8×4=39.2(元)竖式计算

(3)点拨:为什么这样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竖式计算?

重点点拨:把9.8×4转化为什么数相乘?

小数点怎样处理?为什么?

小组讨论与看书自学相结合

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这样处理?教师板书过程

小结:说一说9.8×4的计算过程

2、深入探索:

迁移:0.98×4=

0.098×4=      说一说想法,算出答案。

观察:仔细观察题组,这三题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你发现积的小数的位数受什么数的影响?与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很快的找到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运用计算方法:

口答:2.5×15     1.14×5       0.013×20

把它转化成×(),在从积的()边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再用竖式计算。

三、活学活用、拓展延伸

1、针对性练习:

因数

12

12

0.012

0.12

因数

36

0.36

36

3600

432

43.2

2、对比练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并加以比较:

16.11×8         16.11+8

3、走进生活:

两种包装的薯片价格如下:

100克售价5.4元        50克售价2.75元

那种包装的薯片便宜? (请计算说明)

4、开放性练习:

假如每组有100元钱,大家对照好又多购物单,确定想买的商品的名称、单价、和数量,并计算出相应的价格,填写下表:

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应付的钱数:

找回的钱数:

篇5: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提出要求。

课件显示:介绍三峡概况,如三峡工程建设有关图片,特别是发电情况。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说出三峡美丽、能创造财富、建设三峡工人辛苦等。)

2、点出重点,引出课题。

课件显示:三峡一施工队,有3名工人;超市部分饮料或矿泉水的价目表。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师:三峡工程如此的庞大,需要三峡建设者付出很多的劳动,他们真是辛苦。你们看这三位工人叔叔正在吃饭,让我们一起到超市买些饮料或矿泉水给他们解解渴,怎么样?请你为这3名工人叔叔挑选一种饮料或矿泉水,每人一瓶。你打算买什么?你们能算出购买这种饮料或矿泉水应付的总钱数

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独立选择,说出列式。

生1:我选的是每瓶1.5元的矿泉水。1.5×3=4.5元,一共花了4.5元钱。生2:我买的是每瓶1.8元的小瓶q儿。1.8×3=5.4元,也就是5.4元。生3:我买的是每瓶2.5元的,2.5×3=7.5元。

生4:我买了非常柠檬,每瓶2.6元。列式2.6×3=7.8元。

……

(2)观察算式特征,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发现,发现同学们都非常的聪明,你们看这四个算式都是小数乘整数(教师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同学们学过吗?(没有)但这四位同学却将这些算式正确的算出来了,老师非常佩服他们。

(3)交流计算思路,总结小数乘整数的基本方法。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指出其中转化成整数方法的实用性。

师:那位同学起来说一下,你是怎样算出2.5×3=7.5的?

生1:我是先将2.5元化成25角,25×3=75(角),75角就是7.5元。生2:我是用加法进行计算的2.5+2.5+2.5=7.5(元)。

生3:我是先算出2×3=6(元),0.5×3=1.5(元),6+1.5=7.5(元)。师:这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2.5×3=7.5(元),特别是这位同学,他先将2.5元化成25角,25×3=75角,75角就是7.5元,他实际上是将题中的小数转化成了整数来计算,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方法,同学们在学习小数乘整数时,是不是可以向这位同学学习,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呢?

(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讨,理解算法。

由三峡工程发挥的效益,引入课件,显示:第90页图。

1、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

学生读情境图中的文字。

师: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寻找信息,提出问题。)

生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2、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好不好?(师板书问题)

(生独立列式计算,看学生能否根据数量关系和乘法意义列出合理算式。)

生:58.6×6=

师:请你估计一下58.6×6大约是多少?

生:58.6≈60,60×6=360。

3、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4、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师:哪位同学说一下你的答案?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①58.6586

351.63516

②58.6×10=586

586

3516

3516÷10=351.6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的做题形式虽然不一样,但老师发现了他们都用到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58.6扩大到原来的10倍586

351.6缩小到原来的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是××同学做的,同学们看,他是直接用竖式计算的,我们请××同学说一下他的计算思路,好吗?

58.6

351.6

生:我是先将58.6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586,586×6=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351.6。

师:我知道了,原来××同学的做法和前面两位同学的做法一样,只不过他把转化过程放在脑子里进行的,这种方法非常的好,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给同学做个样子,好不好?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多媒体出示练习:2.47×5=2.453×2=

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多媒体出示。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三、巩固应用,完善算法。

师: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好,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大家解决。1351610

出示问题: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师:谁来介绍以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我们第一步算出的是谁乘15的积?(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多媒体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

14.675.8

╳6╳14

8802232

8.12

2.多媒体出示我帮三峡叔叔算一算。(课本92页第6题)

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

生回忆交流,看生能否回顾所学知识。

篇6: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辅垫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价2元,买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感悟:单价一定时,购买的数量越多,用的钱就越多,购买的数量越少,用的钱就越少。因数2积200

因数3积600

观察: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二、联系生活、指导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价9.8元,买4盒

(1)估计: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应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2角×4=8角40元-8角=39元2角方法三:9.8×4=39.2(元)竖式计算

(3)点拨:为什么这样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竖式计算?

重点点拨:把9.8×4转化为什么数相乘?

小数点怎样处理?为什么?

小组讨论与看书自学相结合

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这样处理?教师板书过程小结:说一说).8×4的计算过程

2、深入探索:

迁移:0.98×4=

0.098×4=说一说想法,算出答案。

观察:仔细观察题组,这三题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你发现积的小数的位数受什么数的影响?与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很快的找到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运用计算方法:

口答:2.5×151.14×50.013×20

把它转化成×(),在从积的()边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再用竖式计算。

篇7: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部分内容实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和讲解上都注意联系整数运算,重点是学生把整数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

2、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编排的特点。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它包括两种情况:小数乘以整数,这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以小数,则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乘法意义上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积里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在整数乘法积随因数的变化的规律、小数点的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主要策略:

1.要引导学生应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2.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教材在例3、例4中均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也许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例题的讲解来掌握其方法。

3.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主要在例4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三、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五、教具准备:课件,练习纸。学生准备:课本、铅笔盒。

六、教学活动过程。

1.数学应用我最棒。

我的学生李亚宁前两天去烧烤节啦。给我带来了这些图片。(出示图片并简单介绍)烧烤节是我们诸城的旅游特色啦,同学们有机会也去见识一下。李亚宁是个非常喜欢观察生活并且发现数学问题的学生,她给同学们带了很多数学问题来考察大家的应用能力。有信心吗?

(出示练习题)

⑴烤肉串每串1.5元,我们买了10串,需要多少钱?

⑵有一家烧烤店,他们的烤鸡翅每串5.5元,一晚上大约卖出了100串,大约卖了多少钱?

⑶这次烧烤节之旅我们10个人共花了375元钱,请问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式解决,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再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同桌互相评价一下,如果觉得他做得不错,就画一个笑脸。

2.实践探索我最强。

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烤鸡翅,(图片)每串4.5元,买了3串,一共要花多少钱?

你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思考一下,写到练习纸上。(大约2分钟)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讨论(出示讨论主题)

1.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么算。

2.你们小组哪种算法最好?

现在请几个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请1—2个小组展示)

要求:同学展示的时候认真听,不要随意打断。过后可以举手给他们做补充。

老师注意引导:你们小组共想出了几种方法?你们为什么这么算?

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整数乘法的算式是有区别的。在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谁还想更条理的讲一讲?哪个小组能够讲得更明白?(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算法。)

主要强调和明确算理: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作,这样就扩大了若干倍,计算出得数来要保证原算式的得数不变,就要把积再缩小相同的倍数。强调:这是一种转化(板书)的思想,同学们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在这一环节,学生可能会提到这两个问题:

一是学生可能会说到“把小数点落下来”的说法。这时要抓住提问:这种说法正确吗?强调:不是小数点落下来,而是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用准备好

的题卡进行解释(让学生说说小数点应该在哪里。)

二是学生可能会说到“相同的数位要对齐”的说法。这时要抓住提问:有小数的乘法列竖式时是相同数位对齐了吗?强调:我们在计算有小数的乘法时要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然后再移动小数点。其实是转化成整数之后相同数位对齐了。要保证转化成整数后相同数位对齐,所以末位要对齐。]

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展示,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在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时候很方便。请看大屏幕:我们再回顾一下。(出示计算过程和算理)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同学们可以只列左边的算式,右边的思考过程在大脑里记住就可以啦。想不想用这种方法解决几个问题试试?

(出示大屏幕,烤鱼的问题。独立解决,巡视请1—2位同学板演。并发现出错的问题,收起来准备展示。)

在订正这道题时要强调: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要扩大100倍转化成整数计算,然后所得的积要再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同时如果积的末尾有0可以省略不写。

请小组内互相评价,如果你觉得每位同学都做得不错,在他的练习纸上画星。

出示巡视中发现的做错的题。你能说说错在哪里吗?

3.灵活应用我自信。

同学们请坐好,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小数的乘法。老师想看一看同学们是不是会用了,有没有信心?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个闯关比赛,看哪些同学最棒!

出示第一关,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完成,完成就马上坐好!

订正答案,电脑出示。自己评价,如果做得很好就画一个小旗。

出示第二关,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只给你们一分钟,老师喊停就马上坐好。订正答案,电脑出示。自己评价,每做对一道给自己画一面小旗。

出示第三关,小帮手。提问:你认为这种花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钱?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把可能的钱数写在黑板上,(最好能有小数的钱数)。然后挑两个整数钱数和一个小数钱数,请同学们快速算一算。

订正答案时,进行拓展延伸:最后这一个题是两个小数相乘,你会坐吗?能说说是怎么做的吗?有不少同学还不会做,不要紧。这其实是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预习,下一节课再交流好吗?

4.温馨提示:在课的最后,老师想请同学们了解这些知识。(出示课件,烧烤的坏处以及老师的建议。)

下课。

灵活应用我自信的练习题:

第一关: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2.5→()5.48→()×7×7×3×3()←()()←()第二关:看谁做的快对又快!

12.4×7=0.72×5=2.3×12=2.05×4=

第三关:小帮手。

老师想买一块花布做条裙子穿,花布每米元,需要1.5米的花布,需要花多少钱?

4.温馨提示:(课件滚动播放烧烤的坏处以及老师的建议)烧烤食物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了蛋白质的利用率:肉类在烤炉上烧烤,维生素和氨基酸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严重影响这些营养的摄入。

2.隐藏着致癌物质:肉类中的核酸在“梅拉德”反应中,与大多数氨基酸在加热分解时产生基因突变物质,这些基因突变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3.容易感染寄生虫:烧烤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里面还没有熟透,若是不合格的肉,食者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埋下隐患。

经过烧烤,食物的性质偏向燥热,加之孜然、胡椒、辣椒等调味品都属于热性食材,很是辛辣刺激,会大大刺激胃肠道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有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还会影响体质的平衡。

另外,食用过多的烧煮熏烤太过的肉食将受到寄生虫等疾病的威胁,甚至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造成眼睛近视。

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吃烧烤的次数,尽量选择无烟烧烤。如果你真的很爱吃烧烤的东西,我建议吃完东西2小时候,喝一些酸奶,可以保护肠胃,防止食道癌。平常也可多吃写木耳,白萝卜之类的食品。这些食品排毒的效果很好!

篇8: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将教科书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

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根据上面的观察、比较,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可以让学生适当讨论,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二、新课

1.教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师出示例1。

教师:“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中没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可以借助加法1

算式启发学生想:“加法中的各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以后,着重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13.5×5表示什么意思?”(5个13.5)

“还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

教师:“过去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整数,今天我们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数乘整数。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让两名学生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教师板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教学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例1的后半部分)。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那么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教师:“我们先复习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两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小数乘法可以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师板书:13.5

×5

教师:“如果把这个式子变成整数乘法,就要去掉小数点,那么这个式子变成了什么?”(135×5)教师在小数乘法的竖式右边写出整数乘法的竖式:

13.5135

×5×5

让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应该怎样计算。教师在整数乘法下面写出积(675)。13.5135

×5×5

675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3.5变成1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了10倍。)教师依照教科书例题的形式,用彩色粉笔画出从13.5到135的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扩大10倍”。

“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没有)

“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那么新的积与原来的积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积比原来扩大了10倍)

“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10倍。)教师用彩色粉笔画出从675到小数乘法竖式积的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缩小10倍”。

“要把675缩小10倍,就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13.5×5的积应该是多少?”(67.5)

教师在小数乘法竖式下面积的位置上板书:67.5

教师:“买5米花布要用多少元?”(67.5元)教师在横式上写出得数,注明单位名称,板书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先把小数看作整数,小数扩大1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也扩大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倍。

3.基本练习。

做教科书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

教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9.76×14)

“同学们能根据例题的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要让学生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例题的异同。(这道题因数有两位小数,都是小数乘整数。)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应该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可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并按照下面的问题顺序回答:读算式;说出是什么数乘什么数;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做练习一的第2题。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再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例题与练习中因数的小数位数的不同情况,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篇9: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常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学情分析:

小数乘整数这个知识点是学生初次接触,对于例题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算出结果的,可能各自的算法不同而已。但如何将小数乘整数在计算时更科学、更适合大众,为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和迁移,形成一个普遍的方法还是很难的。因此,学生呈现多种算法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分析与小数乘法有联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表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2、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了解每种风筝的价格。

3、教师整理并提出问题

板书:燕子的风筝3.5元一个,买3个要多少钱?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尝试计算。师:买3个燕子的风筝需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思路。

(2)展示、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分析评价。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连加。3.5元+3.5元+3.5元=10.5元。

方法二: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3元×3=9元

0.5元×3=1.5元

9元+1.5元=10.5元

遇到这种想法时教师要询问0.5×3怎么算的?让学生讲清思路2个0.5元是1元,再加上一个0.5元就是1.5元。明确在这种想法中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方法三: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教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的思路,学生可能会说出:我把3.5扩大到它的'10倍,是35,35乘3得105,再缩小到它的10倍,就是10.5。

(3)组织大家评价一下这几种方法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把用元作单位改成用角作单位,可以把小数转化为整数,就可以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做了,最后再把积缩小相应的倍数就可以求出得数了。

2、出示“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

3、学习例2。

师:出示0.72×5,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试着计算结果。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汇报演示竖式的计算过程并说算理。生1:我们可以把0.72看作72个0.01来做,最后求出有多少个0.01,就知道是多少了。重点说一说360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向左移动两位呢?因为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根据四年级学的积的变化规律,积也会扩大相同的倍数,那么要想保证积的大小不变,就要把积缩小到它的100倍。同学们比较一下,因数的小数位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相同)同桌相互讨论,小数乘整数怎样去做?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追问学生: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小数乘法需要点小数点)

2、“做一做”第2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3题。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篇10: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P.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2扩大到它的10倍12×0.8扩大到它的10倍×80.96缩小到它的1/1009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240.013

×0.14×0.026

9678

2426

0.3360.000338

篇11: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感悟到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探索并运用“因数是几位小数,积就要点出几位小数”的规律。

【教学设想】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与代数”的教学更加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探究和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从而改变计算烦琐乏味的状况。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在设计“小数乘整数”的一课中,努力营造一种认知、生活、情感等协调互动、共同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型的大课堂,从而使学生从中吸取一种理性精神,积淀一种数学文化。具体策略如下:

1、让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将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是课改的亮点之一。让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计算,才能使他们感受到计算的需要,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计算的学习中去。教学伊始,创设了学生喜欢的“买风筝”的情景,得出“8×2,3.5×3,5.6×4”等算式,从而通过比较引出小数乘整数计算问题,激起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在应用部分又创设了“旗鱼3秒钟游的路程和西瓜6千克要多少元”等问题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整数。

2、让已有经验成为突破难点的载体。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乘整数乘整数,初步理解算理感受算法,感受转化策略;然后脱离具体的“元、角”依托,将小数乘整数“数学化”,利用学生已有的“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归纳出积的小数点定位的方法,从而有效构建起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让思维拓展成为计算教学的目标。计算教学的目标如果仍然停留在完成“双基“的层面上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其一,通过寻求“因数是几位小数,积就要点出几位小数”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验证,经历规律得出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其二,在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其三,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竖式是小数乘整数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不同的题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风筝店里放着哪些风筝,一起来看看。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出示销售的数量。

3、如果要知道每一种风筝卖出的价钱是多少元,该怎么列式?

4、观察这三个算式,哪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那剩下的这两个算式能不能给它们取个名字?(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开

(一)依托“元、角”之间的关系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1、分层尝试:3.5×3(板书),能做吗?

※你觉得自己能做的同学可以先独立做!

※暂时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进行研究。

2、反馈交流:请板演的同学依次来介绍自己的思路。

3、回顾体验:刚才我们是怎么来解决3.5×3的?

4、尝试练习:算一算企鹅风筝的总价是多少元。

(1)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交流:请板演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同桌检查竖式,并交流思路。

(3)感悟:小数乘小数可以怎么算?

(二)探索积的小数点定位

1、独立计算:7.3×50.73×5

2、反馈交流:说出你的计算过程。

3、比较体验: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得出:因数是几位小数,积要点出几位小数。

4、验证规律:这个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我们一起来进行验证。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积要点出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4.76×12=

2.8×53=

2.30022×3=

104×0.025=

三、巩固

竖式计算:12.4×72.05×41.2×23

(1)独立完成。

(2)反馈校对。

(3)自我反思:通过练习,你觉得小数乘整数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四、小结

1、回顾:今天这节课学习什么?小数乘整数可以怎么算?注意什么问题?

2、过渡:下面,我们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五、应用

解决问题

(1)世界上游泳速度最快的动物――旗鱼,每秒钟游泳的速度达29.48米,3秒钟能游多少米?能游90米吗?为什么?

(2)西瓜每千克4.25元,买6千克多少元?20元够吗?30元呢?

师:如果要知道准确答案,该怎么办?

篇12: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潜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构成用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一)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1.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齐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3.5×3=)

2.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引导:这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

(一)感知算理

1.算一算:3.5×3,能够怎样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出买3个蝴蝶风筝所需的钱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

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比较、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3)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PPT课件动态呈现)如下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能够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其他合理方法之后,着重分析和评价化“元”为“角”的算法,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这种算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整数还能够转化成整数乘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潜力。

(三)巩固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第2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演板。

(2)重点评价“把4.6元看作46角”进行计算的方法。

2.第2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关注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一:先算出具体的钱数6.4元×7=44.8元,再与40元进行比较,做出决定。

方法二:直接透过估算解决,一个燕子风筝的价格是6.4元,超过了6元,买7个就超过了42元,所以40元不够。

(3)拓展:50元够吗?

三、运用转化,探究算法

(一)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1.出示算式0.72×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

2.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提出:“能不能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3.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4.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5.学生全班群众交流转化过程和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板演(或PP课件演示)乘法竖式计算过程,帮忙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因数0.72转化成整数?乘得的积应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由于因数0.72化成整数72务必“×100”,所以要使积不变,积360应“÷100”。

(二)将乘得的积化成最简小数

请学生观察乘得的积“3.60”,提问:3.60是最简小数吗?(不是!)提醒学生,乘得的积如果不是最简小数,能够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三)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3.5×3、0.72×5的计算过程。

2.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又做什么?”

3.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1)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2)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3)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若积的末尾有“0”,末尾的“0”能够去掉。)

四、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一)专项练习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比较。(第3页“做一做”第1题)

(1)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都是整数;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0,这个0能够去掉,但整数乘整数的积末尾的0不能去掉。

2.确定积的小数点。(第3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积末尾的0是怎样处理的?

(二)计算练习(第3页“做一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状况。

2.组织学生交流,着重交流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两道小数乘法计算题(2.3×12和3.13×53)是怎样计算的。

(三)趣味练习(智慧岛)

1.小狗登城堡。

2.小金鱼戏水。

3.小蜜蜂采蜜。

(四)应用练习

1.练习一第3题。

(1)引导学生正确用适宜的方法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如:用步测的方法估计,明白自己的步长约为0.6m,从自己家到学校约走多少步,用步长0.6m乘走的步数,就得到自己家到学校的大致路程。

(2)透过计算自己每一天、每周上学要走的路程,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一千米有多长的具体的感受。

2.练习一第4题。

(1)第4题是根据第一列的积,写出其他各列的积。

(2)本题利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逐列写出积的过程中,自觉地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并打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课堂总结,深化新知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

六、课外作业

1.练习一第1、5题。

2.练习一第2题,是联系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源——课本进行的计算活动,应让学生先自己去了解五门学科课本的单价,然后再计算、填空。

相关专题 小数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