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今《吕氏春秋》教学设计

愚人阿瞒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愚人阿瞒”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察今《吕氏春秋》教学设计(共13篇),方便大家学习。

篇1:察今《吕氏春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课文中“上”、“法”、“故”、“表”、“益”等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试图通过语法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几个文言虚字和领会一般文言句式的结构和意义。

二、理解课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方面阐明论点,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及逐层推进引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师生结合讲析课文,启发学生多思考、多练习。

二、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讲析课文1─3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板书课题:

篇2:察今《吕氏春秋》教学设计

二、解题: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今本分12纪、8览、5论,共26卷,约20万言。(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三、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自然段。

明确: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是一句并列复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词,代“上”(国君)。“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这里作“……的根据”讲。“察己则可以知人”的“则”,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相当于“就”。“可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词,相当于“凭借”,后省略代词“之”。“人与我同耳”的“耳”,助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3.引导学生分析1、2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明确:

文章一开头,通过设问设答,提出论点: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论据是什么?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论据之一)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于它有所损益。

那么,如果先王之法末经损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这是为什么?

文章说: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论据之二)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显然,这第二个论据比第一个论据更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于是得出结论: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接着,作者通过设问设答,阐明先王制订法令制度的根据。意思是说,先王制订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的人着想。

那么,今天制订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无疑义,就得从当今的人出发,为当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见,明察当今的人是制订法令制度的前提,这很重要。

文章接着说,“而己亦人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为什么?“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以上是从正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制订的。古今时代不同,所以制订法令制度应该详细了解当今的实际情况,以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课文第3段。

明确:

“溺死者千有余人”的“有”(音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的“向”,时间词,跟“今”构成一对反义词。句中的“也”,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尚犹”,同义副词复用,起强调作用。“此”,是主语,复指它前面的转折复句。“所以”,这里作“……的缘故”讲。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5.提问学生这一段所讲的“荆人袭宋”寓言故事有什么寓义?它与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荆人袭宋”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包括制订国家法令制度在内,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简言之,必须察今,不能泥古。这是作者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论点。

6.师生齐读课文1─3自然段。

7.布置作业:

书面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通过检查订正作业,让学生理解“上”、“法”“故”、“表”、“益”等实词的不同用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师生研究订正书面作业:

二、讲析课文4─6自然段。

1.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4─6段。

明确:

第4段:“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治国。”这一句的第一个字“故”,连词,作“所以”讲,表明这是紧承上节而来的推论。“则”,连词,表示两事时间相承,作“就”讲。“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讲,“以”,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譬之若良医”的“譬”,作“比喻”讲。“之”,代词,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这是一个复句。主语“良剑”出现在第一分句,两个分句都是主谓谓语句。主谓词组的主语“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宾语是省去主语(其)的主谓词组。“乎”,义同“于”。这句也可以这样写:“良剑(人)期(其)乎断,不期(其)乎镆铘。”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第6段:“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介进比较的对象。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4─6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了什么论点?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的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提问:这个论点与课文前三段的论述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1─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的法令制度应当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如果墨守陈规,拘泥于古法,必将失败。显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点,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推论的结果。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除1─3段的论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个事例做为比喻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1)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3)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总的说来,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讲究实效。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法令制度必须随着世易时移有所改变。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5段讲的“刻舟求剑”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中心论点。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6段又讲了“引婴儿投江”寓言故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引婴儿投江”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4─6段主要说明时代改变,法令制度就应该随之改变。如果时代已改变,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会取得积极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通过逐层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结论。为了把道理说得更充分,更晓畅,使人易于接受,本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说理、举例、设喻三者结合得很自然,颇有说服力。三个故事的写法,都是先叙述故事本身,再对故事加以评论,最后就故事引出本意,说明道理,使故事成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本文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能从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篇3:吕氏春秋.察今原文翻译

吕氏春秋.察今原文翻译

吕氏春秋.察今原文翻译

原文:

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圣人去小取大。

昔荆龚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龚王伤。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①阳谷操黍酒而进之。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战既罢,龚王欲复战而谋。使召司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龚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忘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于是罢师去之。斩司马子反以为戮。竖阳谷之进酒也,非以醉子反也,其心以忠也,而适杀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②赂虞公,以假道于虞而伐虢。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之道也?”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伐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故曰:小利。大利之残也。

中山之国有套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套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赤章蔓枝谏曰:“夫智伯之为人也,贪而无信,必欲攻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方车二轨以遗君。君因斩岸堙溪以迎钟,师必随之。”弗听,有顷,谏之。君曰:“大国为欢,而子逆之,不祥,子释之。”赤章蔓枝曰:“为人臣不忠贞,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断毂而行,至卫七日厹而繇亡。

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划③若类,掘若垄。”触予苦之欲齐军败于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达子又帅其余卒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权勋》)

注释:

①竖:童仆。

②垂棘之璧:垂棘产的美玉;屈产之乘:屈邑产的良马。

③划:灭除。

译文:

利不可两得,忠不可兼备。不抛弃小利,大利就不能得到,不抛弃小忠,大忠就不能实现

.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圣人抛弃小的,选取大的。

从前荆龚王与晋厉公在鄢陵作战,楚军失败了,龚王受了伤。当初,战斗即将开始的时候,司马子反口渴了找水喝,童仆阳谷拿着黍子酿的酒送给他。司马子反接过来喝了下去。司马子反为人酷爱喝酒,他觉得酒味甜美,喝起来口不能自止,因此喝醉了。战斗停下来以后,荆龚王想重新作战要商讨对策。派人去叫司马子反,司马子反借口心痛没有去。龚王乘车前去看望他,进入军帐中,闻到酒味就回去了。荆龚王说:“今天的战斗,能依靠的就是司马了。可是司马又醉成这样,他这是忘记了楚国的社稷,不担忧我们大家啊。”于是收兵离去,并斩杀司马子反,将他暴尸示众。童仆阳谷献上酒,不是借此把子反灌醉,他心里认为这是忠心,却恰好害了子反。所以说:小忠,是大忠的祸害。

从前,晋献公派荀息用垂棘产的美玉和屈邑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贿赂虞公,来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公贪图宝玉和骏马想要答应荀息。宫之奇劝谏说:“不可以答应啊。古人有句话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虞国;虞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虢国啊。如果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了。怎么能借路给晋国呢?”虞公不听,把路借给了晋国。荀息(带兵)攻打虢国,战胜了虢国。返回的时候攻打虞国,又战胜了虞国。荀息拿着玉壁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禀报。晋献公高兴地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马的牙齿稍微长了一点。”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

中山诸国有个厹繇(qiúyóu)国,智伯想攻占它,却(苦于)没有(带兵进攻)的.道路。就给厹繇国铸造了一个大钟,用两辆并排的车装载着大钟送给他们的国君。厹繇的国君就想削平高地填平溪谷来迎接大钟。赤章蔓枝劝谏说:“智伯为人贪婪而且不守信用,一定是他想攻打我们但是没有进军的道路,所以铸造了大钟,用两辆并排的车装载着来送给您。您于是削平高地填平溪谷来迎接大钟,(如果这样)智伯的军队必定跟随着到来。”厹繇国君不听,过了一会,赤章蔓枝再次劝谏。厹繇国君说:“大国跟我们交好,你却拒绝人家,这不吉祥,你不要再说了。”赤章蔓枝说:“做臣子的对国君不忠诚坚贞,是罪过;忠诚而坚贞却不被采纳,脱身远离国君就可以了。”于是,他砍掉车轴两端(表示与厹繇国君断绝关系)就走了,到了卫国七天,厹繇国就灭亡了。

昌国君率领五国的军队来攻打齐国。齐国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击各诸侯国的军队。齐王想开战,派人到触子那里去,羞辱并且斥责他说:“不开战,我一定灭掉你的族类,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痛苦,想让齐军战败,于是跟各诸侯国的军队开战。双方刚一交战,触子就鸣金要齐军撤退。齐军败逃,诸侯军追击齐军。触子趁机凭靠一辆兵车离开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听不到他的音讯。(齐军另一位将领)达子又率领残兵驻扎在秦周,没有东西赏赐士卒,就派人向齐王请求金钱,齐王非常生气地说:“你们这些残存下来愚弱无能的家伙,怎么能给你们金钱?”齐军与燕国人交战,被打得大败,达子战死了,齐王逃到了莒。燕国人追赶败逃的齐兵进入齐国国都,你争我夺抢了很多金钱。这是贪图小利因而丧失了大利啊!

篇4:《察今》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变法观点和人的主观认识必须适应时代和客观形势的道理。

2.学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3.了解设喻在论证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文拟用诵读教法,在诵读中逐段疏通文义,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应当注意的是:

1.诵读方式力求多样化,使课堂上有生动活泼的气氛;尤其要重视背诵的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使粗知大意、诵读练习、发现问题、深入理解和巩固记忆诸环节形成一条“教学活动链”。

2.疏通文义的重点不在词语注释,而在上下文意的贯穿理解上。教师可以只提出问题或作出指点,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领悟,不搞“对号入座”式的翻译。

3.努力减少其他环节所占用的时间,例如关于吕不韦和写作背景的介绍不宜过多。

本课拟用三课时进行讲读,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吕氏春秋》和吕不韦,介绍时代背景,大略划分结构,诵读第1、2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复述故事练习。

第三课时:诵读第5、6段,分析设喻的种类及其在论证中的作用,整理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学生以《采草药》《雁荡山》为例说明小科学论文的特点,强调以说明为手段。

2.教师指出,《察今》是一篇古代政论。察今,就是要察明当今的实际情况。察今的目的是要变法。要变法,就要说明变法的必要性,就要批驳沿袭先王成法的主张,这样才算得旗帜鲜明。

二、齐读课文一遍。

〔说明〕 读前提出要求:注意文中哪些话是说明变法的必要性的,哪些话是批驳沿袭先王成法的主张的,它的论证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但不要求作答。

读后再指出,课文中批驳沿袭先生成法的主张的话很多,这说明本文的针对性很强,因为当时确实存在着一股反对变法的势力。

三、写作背景、《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简介。

1.《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吕不韦开始任丞相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夜。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2.《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结构。

〔说明〕 这里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于诵读分段进行。在学生基本上达于成诵后,再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1.先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用讨论方式进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第3段:“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法之”,“岂不悲哉”。

第4段:“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简答:

①作者对“先王之法”是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不是,他认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

②文题是“察今”,这跟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有什么关系?(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从当时人们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学先王就要学习这一点,所以必须察今。)

据此可见,第1、2段为第一部分,论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为法”必须“察今”的观点。

③第3至6段大部分是设喻──分别以人、事、物设喻,这些设喻的共同点是什么?

由此可见,这四段可合并为一个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阔悖谬。(要指出各个设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细微差别,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诵读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注意对设问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实质上是解释;后一答“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顺序不能颠倒。

②“损”“益”是固定的反义词,类似的有“徐疾”“优劣”“虚实”“浮沉”等。

③既有“损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虽”,这里表示假定,相当于“即使”。这是退一步的说法。为什么“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呢?这要留待下文作解释。

(以上内容也可以采用提问形式使学生了解。)

2.学生自读三四遍后进行检查。

六、诵读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也可采用提问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为需要。“有要于时”就是时代的需要,这是推论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犹若不可法”是解释上段末句的,“法虽今而在”呼应上文“虽人弗损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题:“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即不学条文学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为了突出先王为法的精神,用设问方式,又重复了“问点”(即“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⑤“故察己……人与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今一也”应读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⑥“贵”,这里是“以……为贵”的意思。这句话也可以写成“贵乎以近知远……”,可译为“贵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之”,都是助词,只有调整音节的作用。

2.学生分层练习诵读。

第一层:“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一鼎之调。”

3.检查背诵。

重点是第二层。如果学生背不好,可以这样提示他们:本层有三组排比句,第一组采用“察……则可以知……”句型,是总提;第二组采用“以……知……”句型,是分提;第三组采用“……而知……”句型,是举例。

七、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2段。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上胡不先王之法(取法,效法──法令制度)

二、诵读第3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孔疏:“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变”:指水位变化。下文“益”,仍用本义。“益多”,就是上涨了许多。

③“此其所以败也”:判断句,代词作主语,其后不加逗号。意思是“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

④“亏”:历来有多种解释(如“亏”通“诡”,“诡”训“异”)。课本注释用的是引申法,“亏”则不合,训“不适应”是正确的。

⑤“以此为治”的“治”:指治国,不指治军。

2.学生讨论本段行文层次。

步骤是:(1)齐读这一段;(2)复述“循表夜涉”的故事;(3)分析这个故事,指出荆人失败的原则(不顾情况变化,仍按早先划好的路线行军);(4)这件事对治国有怎样的启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制定来对付新的情况)。最后划层次如下:

①叙述故事 ②分析故事 ③推及“先王之法”

先表之时可导 (要于时)

水变益多则不可导 其时已亏,不可法之

3.逐层练习背诵。

4.归纳本段大意。

问:“循表夜涉”的荆人和“法先王之法”的当代国君的共同点是什么?(泥古不变,不察今。)

指出大意:不察今,泥古不变,其结果是可悲的。这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性。

三、诵读第4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故治国无法则乱,……悖乱不可以持国”:先分说“乱”和“悖”,而后总说“悖乱”。“悖”,又同“背”,“背”则不可行,是再引申。重点是“守法而弗变则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来。

②“病变而药不变”一句批庸医而言,要注意上句“药亦万变”的句号。这是前后两句是从正反两面设喻。

③“凡举事必循法以动”承段首“治国无法则乱”,可见“举事”是指处理国家大事,不是泛指。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时而动”的“而”相对应,可证)。

④“变法者因时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变则悖”。“因”,与“循”同义(“因时而化”跟“循法而动”相对应,所谓互文见义是也)。“因时而化”,即随着时代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之意。以上两句,重点是这一句。“变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据当前客观情况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圣”。

⑤“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时势异也”:这是用事实来论证“变法者因时而化”这一论断的。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变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变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观愿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务相反”),而是时代变化的要求(“时势异也”)。

⑥“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这句说“变法”的目的在于取得实际效果。“功名”,功业和名声,功业是造福于众的,名声则是个人的收获,指实际效果而言。这句话课本注释中是这样解说的:“那所谓‘成功名’,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是他的,‘千里马’。”笔者认为,“是他的‘千里马’”一句应删。“千里马”是手段,不是目标。作者说“此先王之千里也”,指上文“良马期乎千里”中的“千里”,是千里行程的意思,不是“千里马”的省称。说“成功名”是先王的“千里马”,就把目标和手段混为一谈了。

2.划层次,分层练习背诵。

第一层(段首至“今为殇子矣”)说明时代在变化,法令制度也要跟着变化。

第二层(“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至段末)说明变法的目标是实际效果。

3.检查背诵。

①先背第4段;

②然后将第3、4段连起来背一遍。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4段,准备诵读第5、6段,并将这两段译成现代汉语(口译);

2.做练习第三、四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查背诵(第1至4段)。

2.查口译(第5、6段)。

步骤:先齐读原文一遍,然后逐段译述(不要求“字字落实”)大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用这种方式疏通文义)。主要要求是两条:(1)内容忠于原作,可信;(2)译文应是通顺的现代语,没有“古气”。

附第5段译文及说明:

〔译文〕 有个过江的楚国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赶紧在船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对岸)停下了①,他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移动了,可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宝剑②,不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来治理国家,就同刻舟求剑一样。时代已经改变了,法令制度却不改。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国家,难道不是很困难吗!

〔说明〕①这句译文补充了“到对岸”一语,如不补充,有可能被误认为涉江者语毕而“舟止”,下文作者的评论就显得缺乏根据了。②原文“求剑若此”,其语序跟现代语有别,译文将“求剑”和“若此”颠倒过来,才符合现代语习惯。

第6段译文及说明:

〔译文〕有个人从江边经过①,看见一个大人正举着婴儿②,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这个人便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③,那大人说:“这孩子的爸爸很会游泳,(他必定也会游泳的④。)”孩子的爸爸尽管会游泳,他的孩子(出生不久),难道也会游泳吗?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行不通的。楚国人处理政事,跟这种方式颇为相似。

〔说明〕①“有……者”是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对译出来很累赘,所以稍加改动;②“引”,课本注为“牵,拉”。婴儿是不足周岁的孩子,不能牵拉。训“引”为“举”,才符合情理。③此句用意译。④古人写文章讲究意会,括号里补充的话的意思实际上已包含在上句中,但译成现代语,还是明白地说了出来为好。下文补充“出生不久”一语,理由同此。

二、诵读第5段。

1.提示:

①也分三小层:叙事、评事、引申到治国。

②这个设喻跟“循表夜涉”有相似之处,但前者说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水位上升),这个设喻说的地点的变化(舟行而剑不行)。

③“时已徙矣”承上文“舟已行矣”,“而法不徙”承上文“而剑不行”。

2.诵读练习与检查。

三、诵读第6段。

1.提示:

①也可分为叙事、评事、引申说理三小层;

②评事只有一句话:“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其事荒谬,不言而喻。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四、总结全课。

1.关于逐层论证的方法。

〔步骤〕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①细读第1、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察今”这个中心论点的。②说说第3、4段跟这一论点有什么关系。③最后两个寓言故事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用这两个寓言结束全文的用意是什么?然后做小结。

附小结要点如下:

①首先提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论断,理由有二:其一、“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已有损益;其二、“先王之法,有要于时”,而“时不与法俱在”。由此再推出第二个论断:“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然后指出,从人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先王为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自然得出“察己”“察今”的论点──“察己”为宾,“察今”为主。

②“循表夜涉”一事,要害在于不“察今”(不知“澭水暴益”)而“师古”(依先“表”而涉),这是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由此作出又一个论断:“守法而弗变则悖”。再加以引申,又得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断,并以良医用药为喻,以七十一圣法皆不同为证,突出地说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唯有变法才能成就功名。

“变法”,是“察今”的结果,“察今”而后知“势异”于前,知“势异”则必“变法”。

③前4段是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最后两段则带有嘲讽性,以“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二事辛辣地讥讽那些只知死守先王之法而不察今的治国者。这是政论作品常有的特色。

2.关于设喻的方法。

〔步骤〕教师解说;讨论;小结。

解说要点:①设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在先秦论著中用得很普遍。②有些比喻带有说明事理的性质,应列入设喻范围;但描写性的比喻是一种辞格,不算设喻。

讨论问题:①本文中有哪些设喻?哪些是简单设喻?哪些是复杂设喻?②这些设喻各说明了什么?③运用设喻应当注意什么?

小结要点:①设喻的方式很多,人、事、物都可以用于设喻。②简单设喻用于说明单一的事理,如“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说明能“察”则能“以此知彼”,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说明能“察”则能从部分了解全部,“病万变,药亦万变”说明法令制度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③复杂设喻用于说明复杂的事理,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将当前泥古不化的治国者的心态、愚蠢而荒谬的做法及其后果维妙维肖地刻画了出来。这便是所谓寓言了(我国古代没有专业的寓言作家,所有寓言都是因说明事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与印度的《百喻经》相仿)。④运用简单设喻,必须注明本意,如良医一喻之前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句话就是作者本意;运用复杂设喻一般都要就其内容作分析评论(这是它跟寓言用简明话语点明寓意的方式的不同之所在)。

五、背诵全文。(齐背)

六、整理词语、句式。

1.整理词语。

先整理练习题中的词语

〔上〕①呈递。例:题干、C。②国君、皇上。例:A。③时间在前的。例:B。④位置较高的。例:D(按“江上”指江岸)。

〔法〕①法令。例:题干、C。②取法、效法。例:A。③方法。例:B。④法则。例:D。

〔成〕①成就(动词)。例:题干。②现成的。例:A。③成为。例:B。④成功、胜利。例:C。⑤形成。例:D。(按:此题A、B、C、D四句中的“成”都跟题干中的“成”含义不同,但《教学参考书》认为D与题干同。)

〔反〕①返回。例:题干、D。②颠倒。例:A。③反叛、背叛。例:B。④反倒。例:C。

再补充一些词语(例句课后补写):

〔益〕①水外流。例:澭水暴益。②增加。例:虽人弗损益。③更加。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好处:例:有所广益。

〔要(yāo)〕①邀请。例:便要还家。②要求。例:有要于时。

〔表〕①文体名,臣子给君主的呈文。例:《出师表》。②作标记。例:使人先表澭水。

〔向〕①从前。例:寻向所志。②朝……走。例:闻操已向荆州。

〔亏〕缺损,引申为不合、不适宜。例: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悖〕背谬。例:守法而弗变则悖。

〔任〕①任务、使命。例: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信任。例:王甚任之。③担负、承任,引申为处理。例:以此任物。

2.整理句式。(例句课后补写)

①〔……所以……〕两种基本用法: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原因,如“此其所以败也”;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工具、方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岂不……哉〕表示感叹和反问,如“岂不悲哉”。

③〔非……也,……也〕否定和肯定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强调也只有一个答案,如“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时,时势异也”。

④〔虽……,(犹若)不……〕退一步作假定的表示方式。如“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⑤〔……A,……B,AB……〕先分后总的表述方式,如“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附练习第四题答案:

1.(制定法令的)依据或精神。2.同1。3.(失败的)原因。4.同3。 5.的缘故。6.靠他来。7.用来……的方法。8.的原因。

七、留作业。

背诵全文。

篇5:察今教学设计

关于察今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了解人们的主观认识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制定法令、制度必须注重“察今”即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

二、学习古汉语知识,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方面的知识。

三、了解并学习本文运用的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了解本文用寓言故事说理的特点。

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文言议论文,教学重点应是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要求学生要切实掌握论点,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论证论点的,运用了哪些论据,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要弄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层次。

2.积累一定的实词、虚词,熟悉主要的句式特点,能讲会译,是阅读分析课文的必备条件,教师应当重视这一教学环节,给以足够的时间保证。教师可以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给学生明确具体任务。

教学时数两至三教时

用一教时指导预习,作为起始课,以疏通文句为主。用一至二教时研习新课,以分析课文为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指导预习

本教时完成以下任务:

1.了解有关《吕氏春秋》及其编著者的知识。

2.能讲解,会翻译,疏通文句。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

4.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教学步骤

一、简介《吕氏春秋》和吕不韦 教师可指导学生看“预习提示”和有关注解,要求学生知道《吕氏春秋》是怎样一部书,知道是吕不韦请人编写的,可不再补充其他内容。

二、疏通文句,指导学生试讲、翻译

指导方法:可以让学生边读边讲,教师给以指导;也可通过练习形式给以指导,教师出示检测练习题,学生解答,教师讲评;也可以由学生自学、质疑,教师在答疑过程中再适当扩展内容,给以指导,等等。

指导重点:

1.读准字音

弗(fú)损益要(yào)于时

一脟(luán)肉一镬(hu)之味

一鼎之调(tiáo)澭(yōng)水

悖(bèi)乱殇(shāng)子

镆(m)铘(yé)骥(jì)骜(ào)

遽(jù)契(qì)时已徙(xǐ)矣

2.确切理解词义(包括实词和虚词)

对文中一些重要词语,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并掌握书上的注释,再适当作些补充。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词。人或益之,意思是说,人们有的益补它。

虽人弗损益:虚词“虽”有虽然、即使两种解释,根据上下句关系选择恰当的'解释。这里的“虽”应讲成即使,有假设存在某种情况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样。

以近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近处的、远处的。

以所见知所不见:“所+动词”的固定结构,相当于名词,即见到的,没有见到的。

堂下之阴:阴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运行。

先表澭水:标志,标准,名词作动词,设标志。

循表而夜涉:标志,标准,名词。

千有余人:相当于“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涨了许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败也:……原因。所以败,失败的原因。

有似于此:类似,像。似于此,像这种情况,或,和这种情况相类似。

守法而弗变:遵守、遵循,这里有贬义,即墨守、保守。

向之寿民:先前;长寿者。即本来可以长寿的人。

因时而化:根据、依照;变化。即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是故:因此。

非务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务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时势异也:时代,形势。时势异,时代和形势不同了。

以故法:用;旧。用旧有的法令制度。

为其国:治理。

时已徙:变迁。

人问其故:原因,缘故。

其父虽善游:虽然。

三、自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思考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论证的?

2.本文讲了荆人夜涉澭水、楚人刻舟求剑、有人欲引婴投江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可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用这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明确提出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任务,布置预习作业,为下节课分析课文作准备:按上面三个自学思考题阅读课文。

第二教时

研习新课

本课时完成以下任务:

1.理清文章层次。

2.把握中心论点,并理解这一观点的进步意义。

3.会分析主要论证方法。

教学步骤

一、分析中心论点

教师提问:学习议论文要把握中心论点,学习文言议论文也是如此。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教师可作提示:有些议论文的标题可以作为中心论点,这篇文章的题目行不行?有些议论文可以从文中选出恰当的句子作为中心论点,这篇文章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子?如果有,选哪一句合适?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本文的题目揭示了中心论点。“察今”,即明察当今实际情况。本文针对当时有些人鼓吹效法先王反对变革的错误思想,提出了应当随着时代的改变来制定法令制度的主张,即“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教师提问:本文的基本观点就是制定法令制度应当从当今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一观点我们应当怎样评价?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这一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作者反对的“法先王之法”的顽固守旧的思想,提倡的是变法革新从实际出发的主张,这对于推动时代,社会的向前发展,无疑起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作者说“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主张以人为依据,从人出发,来制定法令制度,这就掩盖了统治阶级制定法令制度的阶级实质。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法令制度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不可能有、也从未有过为所有“人”服务的法令制度。这是作者认识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二、分析文章的层次

教师提问:阅读议论文,要能理清层次。怎样分析这篇文章的层次?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总的说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2两段)提出“察今”的论点,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第二部分(3─6段)进一步论证论点,提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主张。

第一部分

开头用设问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观点。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法呢?两个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在漫长的年代里,“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已非本来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既“有要于时”,那么,“时不与法俱在”,就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来制定适应现实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这两个原因之后,作者提出了“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主张,以“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为依据,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论点,就是说,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

第二部分

以“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为核心,从多方面论证中心论点。这一部分里,作者讲寓言故事、打比方,反复强调先王之法与现实情况已经不适应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国家,就要改变先王之成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就进一步证明,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法令制度对治国是十分重要的。

三、分析论证方法

教师提问: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预习提示”作了简要说明,我们依据提示的内容研究几个问题。举例论证的方法。文中举了什么例子,论证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观点,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三个例子:“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几个例子说明了“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的道理,从而论证了“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观点,治理国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应当在“察今”上下功夫。 教师提问:下面研究比喻论证的方法。文中什么地方用了这种方法?论证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之后,以良医治病为喻进行论证。由“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讲到治国的道理:“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就是要察今、变法,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教师提问:“预习提示”讲到运用寓言故事进行论证的方法,并要求了解寓言的含义以及跟论点的关系。课后练习也有这方面的题目。本文讲了哪几个寓言?各说明了什么道理?(各包含着怎样的寓义)根据这三个故事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本文讲了三则寓言,各有不同的寓义。荆人袭宋夜渡澭水的故事,讽刺了不顾时间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时间不同了条件就应有所变化,做事就应从具体的时间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楚人刻舟求剑的故事,讽刺了不顾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地点不同了,条件就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地点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引婴儿欲投江中的故事,讽刺了不顾人的条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人不同了,条件就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人的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这三则寓言是从时、地、人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教师提问:上面研究了比喻论证和用寓言故事论证这两种方法,运用这两种方法论证事理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主要作用是把比较抽象、复杂的道理讲得形象具体、浅显易懂。同时,也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采,更吸引读者。

完成上面几项任务,教师小结本教时内容,提出具体要求:1.把握全文的中心论点;2.理清全文的层次;3.分析主要的论证方法。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三、四、五。

篇6:察今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课文中“上”、“法”、“故”、“表”、“益”等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试图通过语法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几个文言虚字和领会一般文言句式的结构和意义。

二、理解课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方面阐明论点,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及逐层推进引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师生结合讲析课文,启发学生多思考、多练习。

二、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讲析课文1─3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板书课题:

察今 《吕氏春秋》

二、解题: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今本分12纪、8览、5论,共26卷,约20万言。(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三、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自然段。

明确: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是一句并列复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词,代“上”(国君)。“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这里作“……的根据”讲。“察己则可以知人”的“则”,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相当于“就”。“可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词,相当于“凭借”,后省略代词“之”。“人与我同耳”的“耳”,助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3.引导学生分析1、2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明确:

文章一开头,通过设问设答,提出论点: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论据是什么?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论据之一)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于它有所损益。

那么,如果先王之法末经损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这是为什么?

文章说: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论据之二)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显然,这第二个论据比第一个论据更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于是得出结论: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接着,作者通过设问设答,阐明先王制订法令制度的根据。意思是说,先王制订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的人着想。

那么,今天制订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无疑义,就得从当今的人出发,为当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见,明察当今的人是制订法令制度的前提,这很重要。

文章接着说,“而己亦人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为什么?“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以上是从正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制订的。古今时代不同,所以制订法令制度应该详细了解当今的实际情况,以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课文第3段。

明确:

“溺死者千有余人”的“有”(音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的“向”,时间词,跟“今”构成一对反义词。句中的“也”,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尚犹”,同义副词复用,起强调作用。“此”,是主语,复指它前面的转折复句。“所以”,这里作“……的缘故”讲。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5.提问学生这一段所讲的“荆人袭宋”寓言故事有什么寓义?它与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荆人袭宋”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包括制订国家法令制度在内,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简言之,必须察今,不能泥古。这是作者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论点。

6.师生齐读课文1─3自然段。

7.布置作业:

书面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通过检查订正作业,让学生理解“上”、“法”“故”、“表”、“益”等实词的不同用法。

二、讲析课文4─6自然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师生研究订正书面作业:

二、讲析课文4─6自然段。

1.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4─6段。

明确:

第4段:“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治国。”这一句的第一个字“故”,连词,作“所以”讲,表明这是紧承上节而来的推论。“则”,连词,表示两事时间相承,作“就”讲。“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讲,“以”,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譬之若良医”的“譬”,作“比喻”讲。“之”,代词,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这是一个复句。主语“良剑”出现在第一分句,两个分句都是主谓谓语句。主谓词组的主语“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宾语是省去主语(其)的主谓词组。“乎”,义同“于”。这句也可以这样写:“良剑(人)期(其)乎断,不期(其)乎镆铘。”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第6段:“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介进比较的对象。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4─6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了什么论点?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的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提问:这个论点与课文前三段的论述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1─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的法令制度应当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如果墨守陈规,拘泥于古法,必将失败。显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点,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推论的结果。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除1─3段的论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个事例做为比喻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1)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3)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总的'说来,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讲究实效。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法令制度必须随着世易时移有所改变。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5段讲的“刻舟求剑”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中心论点。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6段又讲了“引婴儿投江”寓言故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引婴儿投江”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4─6段主要说明时代改变,法令制度就应该随之改变。如果时代已改变,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会取得积极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通过逐层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结论。为了把道理说得更充分,更晓畅,使人易于接受,本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说理、举例、设喻三者结合得很自然,颇有说服力。三个故事的写法,都是先叙述故事本身,再对故事加以评论,最后就故事引出本意,说明道理,使故事成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本文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能从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有一定的进步性。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4.布置作业:

课后笔答“思考和练习”四、五。

附:“思考和练习”四、五参考答案

四、1.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作“的根据”讲)

2.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作“的根据”讲)

3.此其所以败也(作“的原因”讲)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徙慕君之高义也(作“的原因”讲)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作“的缘故”讲)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用来……的”讲)

7.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作“的方法”讲)

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作“的原因”讲)

五、1.刻舟求剑

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了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以后,他就从船上刚才刻着记号的地方跳到江里找剑。船已经行走了,但剑并没有(随着船)行走。像这样找剑,不也太涂糊了吗?

2.引婴儿投江

有个在江边走过的人,看见有人正牵拉着婴儿想要把他投入江中。有人问这是什么缘故。他说:“这(是因为)婴儿的父亲善于游泳。”婴儿的父亲即使善于游泳,那婴儿难道就善于游泳吗?用这种办法处理事物,必然是谬误的了。荆国治理政治,与上述的故事有相似之处。

篇7:察今

察今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中“上”、“法”、“故”、“表”、“益”等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试图通过语法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几个文言虚字和领会一般文言句式的结构和意义。

2.理解课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方面阐明论点,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及逐层推进引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设想

1.师生结合讲析课文,启发学生多思考、多练习。

2.安排三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讲析课文1─3段。

(一)板书课题、解题:

察今 《吕氏春秋》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今本分12纪、8览、5论,共26卷,约20万言。(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二)字音释词:

1.读准字音

弗(fú)损益 要(yào )于时

一(luán)肉 一镬(huò)之味

一鼎之调(tiáo) 眩yōng)水

悖(bèi)乱 殇(shāng)子

镆(mò)铘(yé) 骥(jì)骜(ào)

遽(jù)契(qì) 时已徙(xǐ)矣

2.确切理解词义(包括实词和虚词)

对文中一些重要词语,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并掌握书上的注释,再适当作些补充。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词。人或益之,意思是说,人们有的益补它。

虽人弗损益:虚词“虽”有虽然、即使两种解释,根据上下句关系选择恰当的解释。这里的“虽”应讲成即使,有假设存在某种情况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样。

以近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近处的、远处的。

以所见知所不见:“所+动词”的固定结构,相当于名词,即见到的,没有见到的。

堂下之阴:阴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运行。

先表阉:标志,标准,名词作动词,设标志。

循表而夜涉:标志,标准,名词。

千有余人:相当于“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涨了许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败也:……原因。所以败,失败的原因。

有似于此:类似,像。似于此,像这种情况,或,和这种情况相类似。

守法而弗变:遵守、遵循,这里有贬义,即墨守、保守。

向之寿民:先前;长寿者。即本来可以长寿的人。

因时而化:根据、依照;变化。即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是故:因此。

非务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务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时势异也:时代,形势。时势异,时代和形势不同了。

以故法:用;旧。用旧有的法令制度。

为其国:治理。

时已徙:变迁。

人问其故:原因,缘故。

其父虽善游:虽然。

(三)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自然段。

明确:“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是一句并列复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词,代“上”(国君)。“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这里作“……的根据”讲。“察己则可以知人”的“则”,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相当于“就”。“可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词,相当于“凭借”,后省略代词“之”。“人与我同耳”的“耳”,助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3.引导学生分析1、2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明确:文章一开头,通过设问设答,提出论点: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论据是什么?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论据之一)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于它有所损益。

那么,如果先王之法末经损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这是为什么?

文章说: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论据之二)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显然,这第二个论据比第一个论据更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于是得出结论: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接着,作者通过设问设答,阐明先王制订法令制度的根据。意思是说,先王制订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的人着想。

那么,今天制订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无疑义,就得从当今的人出发,为当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见,明察当今的人是制订法令制度的前提,这很重要。

文章接着说,“而己亦人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为什么?“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以上是从正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制订的。古今时代不同,所以制订法令制度应该详细了解当今的实际情况,以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课文第3段。

明确:“溺死者千有余人”的“有”(音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的“向”,时间词,跟“今”构成一对反义词。句中的“也”,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尚犹”,同义副词复用,起强调作用。“此”,是主语,复指它前面的转折复句。“所以”,这里作“……的缘故”讲。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5.提问学生这一段所讲的“荆人袭宋”寓言故事有什么寓义?它与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荆人袭宋”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包括制订国家法令制度在内,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简言之,必须察今,不能泥古。这是作者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论点。

6.师生齐读课文1─3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书面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通过检查订正作业,让学生理解“上”、“法”“故”、“表”、“益”等实词的不同用法。2、讲析课文4─6自然段。

(一)师生研究订正书面作业:

(二)讲析课文4─6自然段。

1.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4─6段。

明确:第4段:“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治国。”这一句的第一个字“故”,连词,作“所以”讲,表明这是紧承上节而来的推论。“则”,连词,表示两事时间相承,作“就”讲。“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讲,“以”,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譬之若良医”的“譬”,作“比喻”讲。“之”,代词,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这是一个复句。主语“良剑”出现在第一分句,两个分句都是主谓谓语句。主谓词组的主语“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宾语是省去主语(其)的主谓词组。“乎”,义同“于”。这句也可以这样写:“良剑(人)期(其)乎断,不期(其)乎镆铘。”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第6段:“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介进比较的对象。

2.引导

篇8:《察今》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察今》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察今【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自读练习讨论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察今》。(板书课题)“察今”是什么意思?课文哪儿选来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阅读课本注释①。

生:(打开课本,自读注①。)

师:课文是从什么地方选来的?

生:是从《吕氏春秋》里节选来的。

师:《吕氏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生:《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的相国吕不韦请他的门客编写的。书的内容,课本注释未作介绍,请老师介绍一下。

师:好。我就《吕氏春秋》的内容作点补充。这部书还比较有名。全书二十卷,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十余万字。因书出于众人之手,思想庞杂,几乎包容了儒、道、墨、名、兵、农、阴阳各家学说,汉朝学者把它列入杂家。它基本上是一部学术汇编,主要价值在于保存了很多秦以前各家的思想资料。《吕氏春秋》的文章都比较短,但组织严密,运用了许多比喻、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很讲究逻辑修辞。据《史记》记载,这部书编成以后,吕不韦曾把它悬之国门(咸阳城门上),声称:有谁能增减一字,便当众赏赐千金。后来便用“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来称誉文词精妙。这篇课文对原文作了删节。下边请同学说说课文题目“察今”是什么意思?

生:“察今”是明察当今实际情况的意思。

师:为什么要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其目的何在?这就是课文所要论述的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先自读和研究一、二、三段课文。自读之前,我给同学们提几条要求:

一、对照课本注释,逐字逐句阅读课文,搞懂原文的意思,有疑难处作出记号,或询问老师。

二、在通读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并从课文里标出阐释这些问题的关键性词句:

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作者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2.作者是否反对“法先王”?他的主张是什么?

3.文章是怎样导入论题的?文中打了哪些比方来说明“察今”的道理?

4.荆人循表夜涉的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它同一、二段文章的内容有什么逻辑联系?

5.这三段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在论述上有什么特点?

三、准备口头复述荆人袭宋的故事。

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准备讨论问题。)

师:先请两各同学上黑板完成下面两个练习(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的练习题),其他同学一律在课本上原文旁边作答。

生:[练习一]在括号内注释第一段文章中加“.”的字的意义及词性。

上(国君,名词)胡(为什么,疑问代词)不法(取法,动词)先王之法(法令制度,名词)?非不贤(好,形容词)也,为(因为,连词)其不可得而法(取法,动词)。先王之法,经乎(语气助词,无意义)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增补,动词)之,人或损(裁减,动词)之,胡(怎么,疑问代词)可得而法,虽人弗(不,没有,副词)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生:[练习二]在问句后的横线上填写课文原句作答:

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答:“为其不可得而法”。

②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答:“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

③为什么“先王之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答:“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

④究竟应当怎样对待“先王之法”?

答:“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⑤“法其所以为法”的具体内容指什么?

答:“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⑥“有道之士”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答:“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⑦文中举了哪些事例作比方来说明“察今”的道理?

答(1)“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2)“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

(3)“尝一腮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师:请同学们评改上述练习,注意难字的写法。

生:(评论、订正练习答案)

师:很好。通过完成上述练习,我们基本上读懂了一、二两段课文的内容,也把握住了文章论述内容的要点。现在请同学们口头评述:以上问答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生:上述问答基本上是以如何对待“先王之法”为中心,说明“察今”的重要性。

师:说得很对。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课文第三段的内容。先请一位同学口头复述一下荆人袭宋的故事,要求说得既简明又生动,谁来试试看。

生:(一名男生复述故事。具体内容略。)

师:请大家评论、补充。

生:(两名女生作了评论、补充。内容略。)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研究一下荆人袭宋的故事同“察今”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引述这个故事?首先让我们齐读一遍这段课文。

生:(齐读课文第三段)

师:大家思考、分析一下,这段课文共有哪几个层次?简要地在课文旁边写出各层内容要点。

生:(学生在课本上划层次,写要点。)

师:请一位同学口述一下自己写的层次要点。

生:这段课文,共有三层,其要点是:

(1)叙述故事内容;

(2)对故事进行评述;

(3)总结评论其教训。

师:划分正确,要点概括得很好,简洁明了。现在我们进一步分析、讨论、总结一下一、二、三段文章的逻辑层次与写作特点。先请同学们自由议论,相互讨论,然后准备发言,各抒己见。

生:(自由讨论,气氛热烈。)

师:谁先发表意见?

生(1):这三段文章,都是以论述“察今”为中心,一、二段是理论分析,第三段是用事例进行反证,都是在阐明“察今”的重要性。

生(2):文章第一段以设问起笔,导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观点,而后加以解释;第二段再从“法其所以为法”推导出“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论断,并举例阐明“察今”的重要性;第三段进一步以荆人袭宋循表夜涉的故事论证“察今”的必要性,文章又回到“法先王之法”的问题上来,与前两段相照应,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很有说服力。

生(3):这三段文章,前二段侧重说理,强调“察今”的必要;后一段以事实为证,证明不“察今”的错误,正面推导与事例反证相结合,中心都是“察今”,文意明确、突出。

生(4):这三段文章,论述宗旨在于阐明“察今”之理,论述中既举了事例作比,又运用寓言故事帮助说明,生动具体,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通过互相启发,自由议论,共同研究,相互点拨,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上面四位同学的发言,讲得都很好,各有见地,证明同学们的自读、思考、分析能力不弱,也无需老师再作分析、总结了。我只指出一点,有的教学参考书上把第三段文章归入文章的后一部分,和四、五、六段放到一起,这当然也可以。我今天是把它放在一、二段一起分析的,原因是我觉得这三段都是围绕“察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来展开论述的,后面三段则是围绕“察今”的目的,即“察今”是为了“变法”,着重从“变法”的角度来论述的。这样,把第三段放在前一部分一起来分析也是合理的。老师的这个教法是否有道理,同学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那么,后边的四、五、六段是如何围绕“察今”,从什么角度展开论述的呢?我们且待下一课研究、分解。

[下课]

(第二课时)翻译比较分析

[上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察今”前三段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三段课文。

生:(齐读《察今》前三段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后三段课文。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前三段课文的论述中心是什么?

生:中心是论述“察今”的重要性。

师:那么,后三段的论述中心又是什么呢?首先请同学们对照课本注释,自读课文。先阅读第四段,自读时注意落实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有疑难时,同座位的同学可以相互切磋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问难。在自读的基础上准备逐句串讲课文。

生:(自读课文,准备串讲。)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对照原文,逐句串讲;大家注意串讲是否有错漏,准备订正补充。

生:(逐句串讲课文,边读边讲。内容略。)

师:有没有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评论、订正。

生(1):“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一句讲得不清楚。应当讲成:“‘向’,是先前、本来的意思;‘寿民’,是长寿的人;‘殇子’,本指未成年而死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却短命而死了。”

生(2):“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一句应当按课本注释讲,“成功名”,就是成就功业,树立威名,这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也就是他的“千里马”。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凡能成就功名的,就是古代帝王的千里马啊!”实际意思是说,先王所追求的是“成功名”,并不是一定追求同古代一样的法令制度。

师:这两位同学补充说明很好。串讲,就是把文章的每个字词的意思都解释清楚,不但把字面意思说出来,还得把它的实际内涵也指出来,它比直接翻译可以更详尽一些。这点,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加以区别。下面,我们在串讲的基础上来讨论研究这段课文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讨论之前,我们把这段文章集体齐读一遍。

生:(集体齐读课文第四段)

师:首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达这段文章的主要意思是哪几句话,在课文中把它们画上横线标出来,然后在横线下将它们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

生:(学生自画、自译)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一黑板写出这几句话。

生:(上黑板写出表达主要意思的三句话,即:)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师:这三句话很重要,写得很好。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自己的现代汉语译文。

生:(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的译文)

师:这三句话中有一句是本段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

生:是第二句:“世易时移:变法宜垒。”

师:找得很对,理解正确。这句话不但是本段的中心论点,也是后面这三段文章的论述中心。现在请同学们分析研究一下,这段文章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个中心论点?

生:用了良医治病的喻证方法。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还有举例。

师:举什么例?

生:举“七十一圣”的例。

师:举“七十一圣”为例,目的是为了论证什么?

生:目的在于证明“变法因时而化。”

师:说得很好,是否还有别的论证?

生:还有“良剑”“良马”。

师:这是什么论证?

生:也是比喻论证。

师:“良剑”“良马”的比喻又是为了说明什么?

生:说明先王要求的是“成功名,并不要求同古代一样的法令制度。

师:这些就是这段文章的具体内容,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特点在于分两层展开论述,每层都是先阐明道理,而后举例作比加以证明。即先提论点,后举论据,观点鲜明,论证生动、具体,说明形象化,很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有很强的理解分析能力,读懂了这段文章的内容,下边五、六两段文章就很容易理解了。下边的两段课文,主要由同学们自读,对照课本注释,各自在语文作业本上进行笔译练习。在笔译之后,我们再进一步作点分析与比较,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当堂进行翻译练习。

生:(学生自进行阅读翻译)

师:(巡视,答疑,指导翻译。在学生完成翻译之后,指定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自己的译文,并要求同学们评论、订正。)

生:(朗读译文,全班同学评论、补充、订正。)

师:这两段文章分述了两个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文字也浅近易懂,不必细讲,现在请同学们分析讨论几个问题。首先是比较一下,“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这两则寓言故事各自说明的问题是什么?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它们同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

生:“刻舟求剑”说明“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以为治;“引婴投江”说明以其父“善游”而断定其子亦“善游”的悖谬。二者的论证角度不相同。前者强调时间、地点起了变化,后者强调人物有所不同。但都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重要性和“变法”的必要性,均紧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一中心论点。

师:说明简洁、正确。下面还要请人说说这两段文章与第四段文章的逻辑联系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第四段提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这两段则以两个故事为例,从反面去论证上述观点。体现了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论点和论据的统一。这样写,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更有感人的说服力。

师:完全正确。在读完并理解了课文的这后三段后,我们现在要将前三段与后三段放在一起来总结讨论了。

首先我们总起来看一看文章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很多教学参考书上都把一、二段归为文章第一部分,三、四、五、六段归为第二部分,理由是前一部分是观点、理论,后一部分是事例、论证。我在教学中没有采用这种说法。为什么我没有采用这种说法?这主要是考虑到文章内容的客观实际和它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我现在简单地问同学几个问题: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中心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师:②文章的前三段主要论述什么?

生:主要论述“察今”的重要性。

师:③后三段文章主要论述什么?

生:主要论述“变法”的必要性。

师:“察今”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变法”。

师:这就是说:“察今”是为了“变法”,而“变法”又必须“察今”,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但文章的要旨不是为“察今”而“察今”,“察今”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变法”,因此,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文章把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展开论述,因此就形成了文章的前后两大部分。它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先阐明观点,作理论阐述,而后列举事例,运用寓言故事进行论证的。因此,在逻辑上,“察今”是前提,故先论述;“变法”是目的,故后强调,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的论述中心就是“因时变法”这四个字。正因为如此,也为了教学的方便,同时课文本来也就有删节,已经不是原文的整体,所以我采用了自己的分法。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大家还可“百家争鸣”,进行讨论。这也就算是老师对这篇课文内容与结构的小结吧。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没有。

师:《察今》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同学们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个别人说“没有”)

师:特点是什么?

生:运用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

师:运用了几个寓言故事?

生:三个。

师:哪三个?

生: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

师:说得对。现在我们先来就这三则寓言故事做一个填表练习,让大家具体比较一下这三则寓言故事的异同。(教师事前印制了表格及其他练习题,当场发给全班学生,人手一份。)

生:(填写表格,比较异同。)

填表(一),指明相同点。

相同点故事 思想内容 表达层次 论证方法

循表夜涉 写水上的人和事,说明“察今”与“变法”的重要性。 三层:先叙故事;再分析评论;再总结教训。 取反面事例设譬喻理,即运用反证法寓理于事,生动、形象。

刻舟求剑 同上 同上 同上

引婴投江 同上 同上 同上

填表(二),指明不同点.

不同点故事 故事发展的结局 导致如此结局的原因 由此引出的教训

循表夜涉 “此其所以败也。” “涛暴益”仍“循表夜涉”。(不明时变)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刻舟求剑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不知地变) “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引婴投江 “其子岂遽善游哉?” “其父善游”而“子岂遽善游”。(不知人变) “以此为物,亦必悖矣!”

师:(检查填表练习,交代正确答案。)这三则寓言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它是什么?

生:这三个故事都表明: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改变,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必须了解这些变化,按照变化了的.情况去采取措施,处理事情,而不能死守旧法,不知变化。这也就是说,三个故事都生动地说明了“察今”和“变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表明“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因时变法”的主张,也批判了“泥古”与“守旧”的错误。这就是《察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师:这个中心思想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生:它昭示人们: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的主观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今天的改革开放,正确理解在改革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深有启发的。

师: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后同学们熟读课文一、二、四自然段,并力争能够背诵。熟读、背诵,是学习文言文,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方法,同学们应当重视。

[下课]

(第三课时)诵读拓展作文

[上课]

师:上节课我要求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力争能背诵一、二、四段。同学们能背诵吗?

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

师:我们先来对照课本,齐读一遍全文。然后给五分钟让同学们熟读课文一、二、四段,能背的就不看书背诵,不能背的就对照课文自由诵读,争取很快会背。最后我抽查背诵情况。好吗?

生:好。(大家当堂熟读、背诵)

师:五分钟过去了,现在检查背诵。有谁能背?能背者举手,未举手者老师点名抽背。

生:(举手一人,指名两人,均能基本背出。)

师:背诵,也要掌握方法。分段、分层背诵,逐层积累,就能提高效率。下边做几个拓展、迁移性练习。在练习之前,我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后边的“思考和练习”的理解情况,请同学们按原题顺序,逐一口头回答。

生:(学生逐一口答,教师随机评讲、订正。)

师:翻译题上节课已完成,不检查了。下面请同学们先填写一张表格。

生:(填上表,教师检查、订正。)。

字词 文中例句(加点的词) 意义或作用 词性

者 溺死者千有余人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相当于“的人” 起提示解说的作用 提示、停顿的作用 代词 助词 助词

而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军惊而坏都舍 可是,表转折关系 就,表承接关系 如,表比较 连词 连词 动词

故 人问其故 故审堂卞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以故法为国与此同 故凡举事循法以动 缘故,原因 所以 旧,原来的 所以 名词 连词 形容词 连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练习题。(事先已印发材料,没有答案。)

商君书更法(节录)

公孙鞅日:“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事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也。君无疑矣。”[练习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的不同含义,如果读音不同,还要注明各自的读音:

二、判别下面的句子哪是设问句,哪是反问句,在句后的括号内注明。

1.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设问)

2.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反问)

3.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设问)

4.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反问)

5.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反问)

三、“何古之法?”“何礼之循?”在文言文中是一种习见的特殊句式,它的特点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内打“√”,在错误答案后的括号内打“×”。

1.没有宾语。(×)

2.宾语前置 (√)

3.用“之”字将宾语提前 (√)

4.“之”字就是代表提前的宾语(×)

5.宾语前有疑问代词(√)

6.用“之”构成偏正短语(×)

四、“制令各顺其宜”的以下各种译文,你认为哪一种最正确,在括号内打“√”。

1.制订法令都是顺应当时的客观情况。( )

2.各项制度、法令都是适应当代的客观需要的。( )

3.制度、法令都要因时制宜。(√)。

4.制订法令都要因时制宜。( )

5.制度、法令各人都是为了适合自己的需要。( )

五、这段文章里有一句话最能概括作者的基本思想,找出来填在下边横线上。

填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六、“也”字在文言文中常起的作用有:

①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②用在句末起表达并强化判断的作用;

③用在句末起表达疑问语气的作用;

④与“者”连用在句末起表达判断的作用。

下边一些用了“也”字的句子,其“也”字各属于哪种作用,在句后的括号内填明其序号。

1.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②)

2.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①)

3.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③)

4.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 (④)

七、《更法》这段文章同《察今》的基本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在论证观点时用了一个共同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回答。

答:相同的基本观点是:因时变法。

相同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生:(当堂完成上述阅读练习)

师:《察今》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把课文和《更法》一段文章集体朗读一遍。

生:(齐读) 。

师:下面剩下的时间我们进行作文练习。现在布置作文题,编写作提纲,打草稿,正式作文另处用一节作文课时间抄写完成。

作文题目(任选一题写作):

①“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读《察今》,议改革

②从荆人袭宋谈起

③谈谈“察今”与“变法”

④读《察今》有感

⑤从(三则寓言中任选一则)说开去

写作要求:

1.紧扣课文,突出一个中心,生发议论,阐明一种道理;

2.联系实际,围绕改革开放,阐明现实教育意义;

3.学习运用举例证、打比方的议论方法;

4.文字力求简练、生动,篇幅在千字上下;

5.先作准备,打好草稿,课堂上再用一节课时间抄写完成,当堂交卷。

[下课]

篇9:《察今》教学教案

《察今》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上法成持宜病动反投游道表释任等词的意义(AB)

2归纳总结所以的用法(B)

3体会多方说理举例设喻反复论证的写法(CD)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介绍本文写作背景:效法先王言必称先王反对变革

二.自读,参照注解,边朗读边解决字词障碍

三.课堂练习

1.解释加重的`词或短语

法其所以为法故释先王之成法

古今一也

使人先表水循表夜涉

非务相反

其父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以此为治以此任物

军惊而坏都舍

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凡举事必循法而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2.总结归纳本课的疑问句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不亦惑乎

岂不难哉

其子岂遽善游哉

3.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四.质疑与解答

五,讨论

1.表明作者写作目的的一句话是?(了解文章的针对性)

2.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体会论点与分论点)

3.作者如何引出论点,又如何层层论述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总结明确:见板书设计

六.课堂练习

翻译最后两段

七.作业布置

1.提取论点

为虎作伥

2.用故事或寓言论证论点

学习要重视自己的经验,不能生搬硬T他人的经验(邯鄣学步.东施效颦)

八.板书设计

是什么?提出问题1.先王之法不可法或损或益时不与法俱在

要察今

2.应法先王成法

为什么?分析问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1.循表夜涉不察时而固守成法(反)

2.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医要因时

七十一圣因势

良剑良马

3.刻Z求剑

不能M守成规,要变法

4.引婴投江

九.作业反聩及校正

十.教后记

篇10:课文察今的学案设计

课文察今的学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变法观点和人的主观认识必须适应时代和客观形势的道理。

2.学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3.了解设喻在论证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文拟用诵读教法,在诵读中逐段疏通文义,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应当注意的是:

1.诵读方式力求多样化,使课堂上有生动活泼的气氛;尤其要重视背诵的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使粗知大意、诵读练习、发现问题、深入理解和巩固记忆诸环节形成一条“教学活动链”。

2.疏通文义的重点不在词语注释,而在上下文意的贯穿理解上。教师可以只提出问题或作出指点,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领悟,不搞“对号入座”式的翻译。

3.努力减少其他环节所占用的时间,例如关于吕不韦和写作背景的`介绍不宜过多。

本课拟用三课时进行讲读,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吕氏春秋》和吕不韦,介绍时代背景,大略划分结构,诵读第1、2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复述故事练习。

第三课时:诵读第5、6段,分析设喻的种类及其在论证中的作用,整理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学生以《采草药》《雁荡山》为例说明小科学论文的特点,强调以说明为手段。

2.教师指出,《察今》是一篇古代政论。察今,就是要察明当今的实际情况。察今的目的是要变法。要变法,就要说明变法的必要性,就要批驳沿袭先王成法的主张,这样才算得旗帜鲜明。

二、齐读课文一遍。

〔说明〕 读前提出要求:注意文中哪些话是说明变法的必要性的,哪些话是批驳沿袭先王成法的主张的,它的论证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但不要求作答。

读后再指出,课文中批驳沿袭先生成法的主张的话很多,这说明本文的针对性很强,因为当时确实存在着一股反对变法的势力。

三、写作背景、《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简介。

1.《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吕不韦开始任丞相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夜,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察今》.示例一.》。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2.《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结构。

〔说明〕 这里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于诵读分段进行。在学生基本上达于成诵后,再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1.先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用讨论方式进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第3段:“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法之”,“岂不悲哉”。

第4段:“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简答:

①作者对“先王之法”是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不是,他认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

②文题是“察今”,这跟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有什么关系?(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从当时人们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学先王就要学习这一点,所以必须察今。)

据此可见,第1、2段为第一部分,论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为法”必须“察今”的观点。

③第3至6段大部分是设喻──分别以人、事、物设喻,这些设喻的共同点是什么?

由此可见,这四段可合并为一个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阔悖谬。(要指出各个设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细微差别,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诵读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注意对设问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实质上是解释;后一答“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顺序不能颠倒。

②“损”“益”是固定的反义词,类似的有“徐疾”“优劣”“虚实”“浮沉”等。

③既有“损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虽”,这里表示假定,相当于“即使”。这是退一步的说法。为什么“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呢?这要留待下文作解释。

(以上内容也可以采用提问形式使学生了解。)

2.学生自读三四遍后进行检查。

六、诵读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也可采用提问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为需要。“有要于时”就是时代的需要,这是推论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犹若不可法”是解释上段末句的,“法虽今而在”呼应上文“虽人弗损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题:“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即不学条文学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为了突出先王为法的精神,用设问方式,又重复了“问点”(即“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⑤“故察己……人与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今一也”应读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⑥“贵”,这里是“以……为贵”的意思。这句话也可以写成“贵乎以近知远……”,可译为“贵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之”,都是助词,只有调整音节的作用。

2.学生分层练习诵读。

第一层:“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一鼎之调。”

3.检查背诵。

重点是第二层。如果学生背不好,可以这样提示他们:本层有三组排比句,第一组采用“察……则可以知……”句型,是总提;第

篇11:吕氏春秋察传原文翻译

吕氏春秋察传原文翻译

古文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1]

古文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篇12:《察今》.示例一.

《察今》.示例一.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变法观点和人的主观认识必须适应时代和客观形势的道理。

2.学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3.了解设喻在论证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文拟用诵读教法,在诵读中逐段疏通文义,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应当注意的是:

1.诵读方式力求多样化,使课堂上有生动活泼的气氛;尤其要重视背诵的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使粗知大意、诵读练习、发现问题、深入理解和巩固记忆诸环节形成一条“教学活动链”。

2.疏通文义的重点不在词语注释,而在上下文意的贯穿理解上。教师可以只提出问题或作出指点,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领悟,不搞“对号入座”式的翻译。

3.努力减少其他环节所占用的时间,例如关于吕不韦和.写作背景的介绍不宜过多。

本课拟用三课时进行讲读,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吕氏春秋》和吕不韦,介绍时代背景,大略划分结构,诵读第1、2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复述故事练习。

第三课时:诵读第5、6段,分析设喻的种类及其在论证中的作用,整理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学生以《采草药》《雁荡山》为例说明小科学/论文的特点,强调以说明为手段。

2.教师指出,《察今》是一篇古代政论。察今,就是要察明当今的实际情况。察今的目的是要变法。要变法,就要说明变法的必要性,就要批驳沿袭先王成法的主张,这样才算得旗帜鲜明。

二、齐读课文一遍。

〔说明〕 读前提出要求:注意文中哪些话是说明变法的必要性的,哪些话是批驳沿袭先王成法的主张的,它的论证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但不要求作答。

读后再指出,课文中批驳沿袭先生成法的主张的话很多,这说明本文的针对性很强,因为当时确实存在着一股反对变法的势力。

三、.写作背景、《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简介。

1.《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吕不韦开始任丞相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夜。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2.《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结构。

〔说明〕 这里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于诵读分段进行。在学生基本上达于成诵后,再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1.先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用讨论方式进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第3段:“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法之”,“岂不悲哉”。

第4段:“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简答:

①作者对“先王之法”是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不是,他认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

②文题是“察今”,这跟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有什么关系?(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从当时人们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学先王就要学习这一点,所以必须察今。)

据此可见,第1、2段为第一部分,论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为法”必须“察今”的观点。

③第3至6段大部分是设喻──分别以人、事、物设喻,这些设喻的共同点是什么?

由此可见,这四段可合并为一个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阔悖谬。(要指出各个设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细微差别,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诵读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注意对设问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实质上是解释;后一答“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顺序不能颠倒。

②“损”“益”是固定的反义词,类似的有“徐疾”“优劣”“虚实”“浮沉”等。

③既有“损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虽”,这里表示假定,相当于“即使”。这是退一步的说法。为什么“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呢?这要留待下文作解释。

(以上内容也可以采用提问形式使学生了解。)

2.学生自读三四遍后进行检查。

六、诵读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也可采用提问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为需要。“有要于时”就是时代的需要,这是推论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犹若不可法”是解释上段末句的,“法虽今而在”呼应上文“虽人弗损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题:“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即不学条文学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为了突出先王为法的精神,用设问方式,又重复了“问点”(即“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⑤“故察己……人与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今一也”应读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⑥“贵”,这里是“以……为贵”的意思。这句话也可以写成“贵乎以近知远……”,可译为“贵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之”,都是助词,只有调整音节的.作用。

2.学生分层练习诵读。

第一层:“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一鼎之调。”

3.检查背诵。

重点是第二层。如果学生背不好,可以这样提示他们:本层有三组排比句,第一组采用“察……则可以知……”句型,是总提;第二组采用“以……知……”句型,是分提;第三组采用“……而知……”句型,是举例。

七、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2段。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上胡不先王之法(取法,效法──法令制度)

二、诵读第3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孔疏:“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变”:指水位变化。下文“益”,仍用本义。“益多”,就是上涨了许多。

③“此其所以败也”:判断句,代词作主语,其后不加逗号。意思是“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

④“亏”:历来有多种解释(如“亏”通“诡”,“诡”训“异”)。课本注释用的是引申法,“亏”则不合,训“不适应”是正确的。

⑤“以此为治”的“治”:指治国,不指治军。

2.学生讨论本段行文层次。

步骤是:(1)齐读这一段;(2)复述“循表夜涉”的故事;(3)分析这个故事,指出荆人失败的原则(不顾情况变化,仍按早先划好的路线行军);(4)这件事对治国有怎样的启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制定来对付新的情况)。最后划层次如下:

①叙述故事 ②分析故事 ③推及“先王之法”

先表之时可导 (要于时)

水变益多则不可导 其时已亏,不可法之

3.逐层练习背诵。

4.归纳本段大意。

问:“循表夜涉”的荆人和“法先王之法”的当代国君的共同点是什么?(泥古不变,不察今。)

指出大意:不察今,泥古不变,其结果是可悲的。这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性。

三、诵读第4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故治国无法则乱,……悖乱不可以持国”:先分说“乱”和“悖”,而后总说“悖乱”。“悖”,又同“背”,“背”则不可行,是再引申。重点是“守法而弗变则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来。

②“病变而药不变”一句批庸医而言,要注意上句“药亦万变”的句号。这是前后两句是从正反两面设喻。

③“凡举事必循法以动”承段首“治国无法则乱”,可见“举事”是指处理国家大事,不是泛指。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时而动”的“而”相对应,可证)。

④“变法者因时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变则悖”。“因”,与“循”同义(“因时而化”跟“循法而动”相对应,所谓互文见义是也)。“因时而化”,即随着时代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之意。以上两句,重点是这一句。“变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据当前客观情况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圣”。

⑤“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时势异也”:这是用事实来论证“变法者因时而化”这一论断的。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变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变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观愿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务相反”),而是时代变化的要求(“时势异也”)。

⑥“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

篇13:《察今》.示例二.

《察今》.示例二.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课文中“上”、“法”、“故”、“表”、“益”等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试图通过语法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几个文言虚字和领会一般文言句式的结构和意义。

二、理解课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方面阐明论点,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及逐层推进引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师生结合讲析课文,启发学生多思考、多练习。

二、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讲析课文1─3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板书课题:

察今 《吕氏春秋》

二、解题: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今本分12纪、8览、5论,共26卷,约20万言。(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三、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自然段。

明确: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是一句并列复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词,代“上”(国君)。“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这里作“……的根据”讲。“察己则可以知人”的“则”,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相当于“就”。“可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词,相当于“凭借”,后省略代词“之”。“人与我同耳”的“耳”,助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3.引导学生分析1、2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明确:

文章一开头,通过设问设答,提出论点: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论据是什么?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论据之一)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于它有所损益。

那么,如果先王之法末经损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这是为什么?

文章说: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论据之二)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显然,这第二个论据比第一个论据更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于是得出结论: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接着,作者通过设问设答,阐明先王制订法令制度的根据。意思是说,先王制订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的人着想。

那么,今天制订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无疑义,就得从当今的人出发,为当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见,明察当今的人是制订法令制度的前提,这很重要。

文章接着说,“而己亦人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为什么?“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以上是从正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制订的。古今时代不同,所以制订法令制度应该详细了解当今的实际情况,以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课文第3段。

明确:

“溺死者千有余人”的“有”(音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的“向”,时间词,跟“今”构成一对反义词。句中的“也”,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尚犹”,同义副词复用,起强调作用。“此”,是主语,复指它前面的转折复句。“所以”,这里作“……的缘故”讲。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5.提问学生这一段所讲的“荆人袭宋”寓言故事有什么寓义?它与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荆人袭宋”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包括制订国家法令制度在内,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简言之,必须察今,不能泥古。这是作者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论点。

6.师生齐读课文1─3自然段。

7.布置作业:

书面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通过检查订正作业,让学生理解“上”、“法”“故”、“表”、“益”等实词的不同用法。

二、讲析课文4─6自然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师生研究订正书面作业:

二、讲析课文4─6自然段。

1.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4─6段。

明确:

第4段:“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治国。”这一句的第一个字“故”,连词,作“所以”讲,表明这是紧承上节而来的推论。“则”,连词,表示两事时间相承,作“就”讲。“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讲,“以”,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譬之若良医”的“譬”,作“比喻”讲。“之”,代词,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这是一个复句。主语“良剑”出现在第一分句,两个分句都是主谓谓语句。主谓词组的主语“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宾语是省去主语(其)的主谓词组。“乎”,义同“于”。这句也可以这样写:“良剑(人)期(其)乎断,不期(其)乎镆铘。”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第6段:“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介进比较的对象。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4─6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了什么论点?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的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提问:这个论点与课文前三段的论述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1─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的法令制度应当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如果墨守陈规,拘泥于古法,必将失败。显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点,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推论的结果。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除1─3段的论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个事例做为比喻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1)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3)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总的说来,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讲究实效。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法令制度必须随着世易时移有所改变。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5段讲的“刻舟求剑”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中心论点。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6段又讲了“引婴儿投江”寓言故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引婴儿投江”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4─6段主要说明时代改变,法令制度就应该随之改变。如果时代已改变,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会取得积极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通过逐层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结论。为了把道理说得更充分,更晓畅,使人易于接受,本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说理、举例、设喻三者结合得很自然,颇有说服力。三个故事的写法,都是先叙述故事本身,再对故事加以评论,最后就故事引出本意,说明道理,使故事成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本文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能从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相关专题 教学设计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