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的优秀教学设计

菠萝白菜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菠萝白菜”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分桃子》的优秀教学设计(共19篇),欢迎参阅。

篇1:《分桃子》的优秀教学设计

《分桃子》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4 —55 页。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编写的主线: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一自主操作、解决问题一观察思考、理解算理-巩固应用。教材创设猴子两次分桃子的教学情境,第一次是2 只猴子分48 个桃子,学生已经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在这里主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竖式中每一步运算的意义。第二次是3 只猴子分48 个桃子,十位上的数不能被3 整除,口算就不太容易了,需要列竖式计算。除法竖式的形式和结构与加、减、乘法有很大的差别,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分段计算是教学重点。教材充分利用学生能够平均分实物这个已有经验,把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操作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并在合作中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

1 、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通过摆小棒,讨论等,将具体操作和抽象算式进行联

系,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理解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 、课前热身,小猴子爬山。(课件出示一些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或者直接使用乘法口诀就可以得到结果的题目,让学生回忆起这些题目的做法)

60 ÷3 40 ÷2 80 ÷4 90 ÷3 800 ÷2

24 ÷6 42 ÷7 72 ÷8 36 ÷6 48 ÷4

学生口答,有答错的集体口答订正。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你们知道,小猴子上山干什么吗?今天是丰收的日子,猴子学校的老师带着猴子们来到山上的桃园一起采摘桃子、、、、、、

想一想:这两个猴子围在这堆桃子前,在商量什么呢?(引出桃子数、猴子数、等信息)怎样分才公平呢?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分一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桃子。(板书课题)

(一)探究新知,“48 ÷ 2 的算法及算理 ”

1 、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 有 48 个桃子,平均分给 2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 )

2 、探究方法。

(1 )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2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答?请同学们尝试着自己做 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

(学生用小棒代替桃子,分的一堆一堆的,有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有的……)分完后汇报。

师:同学们怎么分的呢?谁来说一说分的过程。

生1 :我用小棒当桃子,10 根小棒一捆,每只猴子分到两捆,又分到4 个,就是24 个。

生2 :我是用口算,先算40 ÷2=20 ,再算8 ÷2=4 ,20+4=24 ,

所以48 ÷2=24 。

生3 :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师:谁还用竖式计算的呢?请这位同学上台板演。

师:(指着同学的算式)你是怎么分的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生3 :因为40 ÷2 =20 ,把2 写在十位上,8 ÷2 =4 ,把4 写在个位上,2 ×24 =48 ,所以48 ÷2 =24

师:肯定这位同学做法是对的,表扬大胆尝试的`做法,为了能清楚地看出分的步骤,这道题的竖式可以这样列:师与生共同完成竖式,师认真讲解竖式列法。

( 二) 情境延伸,自主探究48 ÷ 3 的算法及算理

1 、出示三只小猴子的图片,继续讲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它想干什么?引出3 只猴子分桃子的情境。

板书问题:有48 个桃子,平均分给3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怎样列式呢?

2 、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分,边分边思考,把48 个桃子平均分给3 只小猴子,应该先怎么分,再怎么分,根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除法算式。

(学生开始动手分,有的摆小棒,有的列竖式,有的……)

师:分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

生1 :我把10 根小棒分成一捆,分了4 捆,还余8 个,3 只小猴子每只1 捆,还剩一捆零8 个,也就是18 个,剩下的18 个,每只小猴再分到6 个,6+10=16 ,所以48 ÷3 等于16 。

出示课件:演示分桃子的过程,与学生的分法对照。

谁来说说怎样列竖式计算呢?一生上台板演并汇报。

其他生评价该学生的表现。

师:现在,老师有疑问了,我不明白怎么把算式和分法联系起来呢?这样吧,再来演示一次分桃子的方法,我们共同结合分法来竖式计算,好吗?

师生共同完成竖式。

(三)、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齐读一遍。

三、情境再现,巩固强化。

(1 )三只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回家去,在路上碰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想考考它们,给它们带来了一组练习题,做对了就拿着桃子回家去,否则就留下桃子,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小猴子吗?(愿意)

出示55 页练一练第一题(小猴回家)

先估计,再计算

学生独立做,指名四个同学到黑板上板演,重点指导竖式的写法。

(2 )实际应用,拓展思维

出示:大青蛙说:我4 天大约吃60 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5 天大约吃70 只害虫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 :大青蛙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

生2 :小青蛙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

生3 :哪只青蛙每天吃的害虫多?(课件出示)

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解答。

展示反馈,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但竖式除法学得不错,并且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同学们,小猴子们这节课收获了果实,你们收获了什么呢?我们来交流交流吧!(生交流收获)

布置作业56 页1 ——4 题

五、结束教学,提出希望。

篇2:分桃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快来看看分桃子教学设计吧!

分桃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

(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33页第1题,课件出示12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师:吃完饭,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弟弟不小心把铅笔撒了一地,请大家帮猴子兄弟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师:猴爸爸拿出9个汽球要平均分给4个客人,大家帮猴爸爸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4题)。

四、总结全课。

师:今天同学们帮助小猴解决了分东西的难题,小猴谢谢大家!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从中学到了那些知识?

[分桃子教学设计]

篇3:分桃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兴趣。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百以内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一步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计算的除法竖式对学生而言很陌生,因此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

这部分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明白两步计算的除法竖式的算理。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采用动手操作与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这一教学策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竖式。结合操作,学生对算理有了透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这部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可以很顺利地解决问题。这样,由扶到放,层层递进,将教学的重难点一一突破。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口算除法,以及一步计算的除法竖式。学校位于农村,条件有限,教、学具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于是,我大胆将教材中“小猴子分桃子”改成“小猴子分甘蔗”。这样,学生就可以用小棒代替甘蔗来操作,简便易行,更有助于理解算理。

〖教学设计片段〗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智慧老公公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他可高兴了!他给大家带来一幅画。(出示情境图)

师:小猴子们想吃甘蔗,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碰到什么问题了?(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有两只调皮可爱的猴子,想分掉48根甘蔗。

生2:我认为为了公平,这2只猴子必须分得一样多,也就是必须平均分。

2.提出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48根甘蔗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1只小猴子分到几根呢?

根据学生的提问,师板书例1(有48根甘蔗,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根?)。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48÷2。

(师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

3.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它。我们可以摆一摆,也可以直接算一算。

(学生有的摆小棒,有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有的……)

学生汇报各种算法。

生1:我把小棒当甘蔗,每只猴子先分2捆,再分4根,也就是24根。

生2:我是口算的,我先算40÷2=20,再算8÷2=4,最后20+4=24,所以48÷2=24。

生3: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师:你能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说吗?

生:因为40÷2=20,把2写在十位上,8÷2=4,把4写在个位上,2×24=48,所以48÷2=24。

师:老师很欣赏你,因为你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大胆尝试,解决新问题。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篇4:《分桃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 32-33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教具: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摆一摆。

让学生用图片(或小棒)代替桃子进行操作。

二、分一分。

1、第一题。

可以让学生随意分。

2、第二题、第三题。

分得的同样多。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方法。

三、试一试。

1、第1-3题。

让学生通过连一连、圈一圈来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实际摆一摆。

2、第4题。

让学生利用学具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可以问一问剩下的一个气球还能不能再分。

3、第5题。

让学生理解“一半”就是平均分成两份。

布置作业: P 33 3、4、5。

板书设计:

分 桃 子

分 桃 子 的 图 片

课后小结:

篇5:分桃子幼儿园教学设计

分桃子幼儿园教学设计是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一起来看看吧!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课本内容

2、提出问题

3、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4、该怎样列式呢?

5、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6、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

1、由情境提出问题

两只小猴拿到分到的24个桃子非常高兴,刚想坐下来美餐一顿,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2、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几个?怎样列式呢?

3、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4、学生汇报:

(1)。质疑

生:我也会用竖式,但我不明白怎么把算式和分法联系起来;

(2)。释疑

师:谁来解释一下呢?

5、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6、共同归纳出: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巩固强化

1、只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回家去,在路上碰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想考考它们,给它们带来了一组练习题,做对了就拿着桃子回家去,否则就留下桃子,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小猴子吗?(愿意)

2、出示55页练一练第一题(小猴回家)先估计,再计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分桃子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6:《分桃子》优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分桃子》优秀教学反思

《分桃子》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时,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景,猴子妈妈带回8个桃子,要分给两只小猴子吃,问每只小猴子可能分到几个桃子?孩子们表现的很积极,各自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孩子都认为应该是每只小猴分4个桃子 ,可是班里一向有主见的李文浩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猴子哥哥应该分3个,弟弟分5个。正好为其他学生平均分造成的冲突。这时候有学生马上在下面说,那样不公平。我故意疑惑的问: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就不平均了。说的正中下怀 ,由此我引出了平均分这个概念,并再一次让学生两人合作用摆小棒的方法将8个桃子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并进行全班汇报,说出自己分的方法。有的孩子一个一个分,有的孩子两个两个分,有的孩子先分三个再把剩下的两个各分一个,这时候,我正想总结孩子们的分法,机灵的胡润航说他和别人的不同,他只分了一次就分好了。班里的孩子们都好奇的看着他,只见他不慌不忙的站起来说,他是想24=8,用乘法来想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回答,心想:这个问题我该怎么解决呢?是深入下去解释还是一带而过呢?这时候爱问问题的陈阳举手问了,2和4是怎么来的呢?我灵机一动,就请他们自己来解答这个问题吧。于是我笑着说:是啊,胡润航的这个算式怎么来的呢,你能摆摆小棒,自己找找2、4、8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话音落下,孩子们拿出小棒开始摆起来,过了一会儿,陈阳高兴的举起了手,说老师我知道了。我示意他等等,当大部分孩子有了自己的答案时,我请他来介绍自己的发现,他说:通过摆小棒,他发现2是两只小猴子,8是桃子的总数,4正好就是两只小猴子分得的桃子。其它的孩子似乎也有同样的发现,都鼓掌表示同意。最后胡润航说:分桃子的`时候他先数出了桃子的个数,然后想2和几相乘等于8就知道每只小猴分几个了。刚才同学们都想出了这么多的分法,我们在实际的分一分时,你想选择哪一种分法呢?我趁热打铁想让孩子们从几种分法中优化出一种来。结果,大部分孩子都认为用乘法来想更加的简单。

本节课在这节课中,孩子们通过动手分一分,说一说学生直观感受到同样多一样多和平均分,并初步掌握了要分得同样多、一样多的方法。 但是因为前面分桃子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的时间用的比较多 ,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

这个问题在上北师大教材时,一直深有体会,当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时,往往会遭遇知识技能目标与发展性目标难以两全的两难境地,对此,我们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在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拓展发展性领域的目标?

篇7:《分桃子》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

(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33页第1题,课件出示12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师:吃完饭,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弟弟不小心把铅笔撒了一地,请大家帮猴子兄弟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师:猴爸爸拿出9个汽球要平均分给4个客人,大家帮猴爸爸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4题)。

四、总结全课。

师:今天同学们帮助小猴解决了分东西的难题,小猴谢谢大家!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从中学到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桃子

篇8:分桃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分 桃 子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开学初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一)

1、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出发算式。

3、重点解决“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 ○ □ = □

4、学生独立计算“48 ÷ 2”。

5、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不同的算法。

(1)  10个       10个      10个       10个

每只猴子可以分2篮零4个,一共24个。

(2)40 ÷ 2 = 20,

8 ÷ 2 = 2,

20 ÷ 4 = 24。

(3)、      2  4

√4  8

4

8

8

0

答:                      。

7、解决“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1)、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边实践操作,边思考“把4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办”这两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交流。

三、拓展应用:

1、小猴回家。

3 √6  3    6 √8  4    5 √7  5     6 √9  6

2、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与同伴进行交流。

3、用竖式计算。

84 ÷ 4         81 ÷ 3        90 ÷ 6

98 ÷ 7         84 ÷ 6        96 ÷ 4

4、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我创设了小猴分桃的情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9:分桃子教学反思

授课人:姜帆授课时间: 11月15日 第一课时

授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分桃子》

课型:新授课

课后专家意见:

这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主要内容是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专家对于这节课的评价及建议作如下整理:

(一)优点

1、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整体素质良好。

2、课前的口算练习环节好。

3、情境导入简洁明了。

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书写习惯。

(二)缺点

1、在教学时间的分布上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有新授也要有巩固练习,节奏前松后紧。

2、总结方法时,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不要用课件出示“城市化”的语言。

3、算理之间的联系不够透彻,要让学生都动手参与“分”的过程,把动手分的过程与除法竖式、口算的方法充分联系起来,从而明晰算理。

4、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教师不要代劳。

我的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中,除法竖式一直被我们当作一种程序性的知识,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写的步骤和方法,然后让学生去接受、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竖式练习让学生得以巩固。而新课程改革下,这种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算怎么列,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创造和感悟的机会。因而在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我感觉怎样来列除法算式不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算理才是教学的重点。因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的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体会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深刻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算理。也许,这种做法延长了竖式展现的过程,但让学生充分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清晰的`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这样对学生真正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很有帮助。

本节课,我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满童味的“小猴分桃”的故事情境中,把除法算式的写法与小棒演示紧密结合起来。本节课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引导者的思想,重视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但也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本节课在课堂节奏上过于拖沓。我可能对孩子没有信心,不敢确定学生能否学会,所以反复让学生摆小棒,理解分的过程。其实摆小棒只是最基础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下,知道怎么分就可以了,重点在于探索后面48÷3的方法。因此整堂课显得前松后紧,时间没有调控好。

总之,整堂课的不足之处很多,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多听优质课,多读一些教育文章,由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篇10:《分桃子》教学反思

上《分桃子》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抓住儿童心理创设了一个童话故事《小猴分桃子》,童话故事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是很具吸引力的,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要在童话故事里得到满足,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一开课就能牢牢抓住整个课堂上的学生。随后我又创设了:你能用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吗?让孩子感觉融入到童话故事中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意去从事分桃子的活动。孩子在课堂上有分有和,兴趣盎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教学中我自己认为做得不好的有该放手时不够放手。

我知道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不要怕学生出错,教学本身就是在纠错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但在上课时却还是不敢太放手。另外教师引导还不够及时到位。在学生研究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指导解决,这一点也是我今后最需要提高的。

篇11:分桃子教学反思

张欣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桃子,是进一步的来说除法,用小猴分桃子的情境图导出除法算式。在本节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就是课题的导入。情境图的创设和导读这一点很是欠缺,分桃子是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形式来解说,用小猴子分桃作为情境图这样很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但是在情境图的解说不够好,没能把图意说明。也就失去了情境图的意义。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学生的引导不够,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高,对我们的除法算式更是感觉到困难。还有就是在课堂上活动太少,老师说的太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就是一个听众,老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学生感觉无所事事,课堂气氛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生机。由于老师说的过多,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感到没事可做。

对本课的教学我感觉很不好,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学的方法不够,语言和课堂的调控不够好,应该把课题的导入更加分桃子教学反思生动一些,情境图和引导学生在多花一点时间,游戏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来发现问题,并能解决为题,不明白的在分组讨论,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篇12:桃子教学设计

桃子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继续巩固双三角形折法。

2、利用双三角形折法学折桃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形手工折纸若干张,折好的双三角形和桃子若干。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桃子。

活动过程:

一、复习双三角形折法。

老师提问:上星期我们学习了双三角形的'折法,同学们还记得怎么折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双三角形折法。

1、教师出示折好的双三角形让学生观察,能后学生自己试着折一折。

2、请一至俩名折好的同学上台讲一讲折法,其余同学跟着再折一折。

二、学折桃子。

1、请同学们拿出带来的桃子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指名说一说。

2、教师出示折好的桃子,请大家说说像不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学折桃子。

教师先出示《桃子》折纸示意图,请学生看着示意图跟老师一起学折。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完成一个后,要求他们自己再试着折一个,教师只在旁边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同学。

三、作品展示与交流。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先在小组里交流,能后每组再推荐一件作品到全班交流。

四、附《桃子》示意图:

篇13:《分桃子》数学教学反思

《分桃子》数学教学反思

《分桃子》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时,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景,猴子妈妈带回8个桃子,要分给两只小猴子吃,问每只小猴子可能分到几个桃子?孩子们表现的很积极,各自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孩子都认为应该是每只小猴分4个桃子 ,可是班里一向有主见的李文浩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猴子哥哥应该分3个,弟弟分5个。正好为其他学生平均分造成的冲突。这时候有学生马上在下面说,那样不公平。我故意疑惑的问:“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就不平均了。说的正中下怀 ,由此我引出了“平均分”这个概念,并再一次让学生两人合作用摆小棒的方法将8个桃子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并进行全班汇报,说出自己分的方法。有的孩子一个一个分,有的孩子两个两个分,有的孩子先分三个再把剩下的两个各分一个,这时候,我正想总结孩子们的分法,机灵的胡润航说他和别人的不同,他只分了一次就分好了。班里的孩子们都好奇的看着他,只见他不慌不忙的站起来说,他是想2×4=8,用乘法来想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回答,心想:“这个问题我该怎么解决呢?是深入下去解释还是一带而过呢?”这时候爱问问题的陈阳举手问了,2和4是怎么来的呢?我灵机一动,就请他们自己来解答这个问题吧。于是我笑着说:“是啊,胡润航的这个算式怎么来的呢,你能摆摆小棒,自己找找2、4、8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话音落下,孩子们拿出小棒开始摆起来,过了一会儿,陈阳高兴的举起了手,说老师我知道了。我示意他等等,当大部分孩子有了自己的答案时,我请他来介绍自己的发现,他说:“通过摆小棒,他发现2是两只小猴子,8是桃子的'总数,4正好就是两只小猴子分得的桃子。”其它的孩子似乎也有同样的发现,都鼓掌表示同意。最后胡润航说:“分桃子的时候他先数出了桃子的个数,然后想2和几相乘等于8就知道每只小猴分几个了”。“刚才同学们都想出了这么多的分法,我们在实际的分一分时,你想选择哪一种分法呢?”我趁热打铁想让孩子们从几种分法中优化出一种来。结果,大部分孩子都认为用乘法来想更加的简单。

本节课在这节课中,孩子们通过动手分一分,说一说学生直观感受到“同样多”“一样多”和“平均分”,并初步掌握了要分得“同样多”、“一样多”的方法。 但是因为前面分桃子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的时间用的比较多 ,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

这个问题在上北师大教材时,一直深有体会,当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时,往往会遭遇知识技能目标与发展性目标难以两全的两难境地,对此,我们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在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拓展发展性领域的目标?

篇14:分桃子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经历从“任意分” 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份是多少。反思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享受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喜悦。

这节课一开始,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并以故事引出问题:小明有8块蛋糕,怎样分给四个人,有几种分法?请大家用圆片代替蛋糕分一分(学生很愿意动手分),通过全班交流,列出各种分法。接着问:你认为哪种分法能让四个人都满意?说出你的想法。(每个人分到的蛋糕一样多)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平均分”的认识,是小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我引导学生参与到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当中,循循善诱,从一个总数分成2份到多份,从“随意分”到“分到同样多。” 在参与这些操作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帮助学生体验理解了数学知识,即“平均分”的认识。

3.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感受分法的多样化与答案的统一性。

在“八戒分西瓜”的活动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来帮助八戒解决“8块西瓜,师徒四人想分到同样多的西瓜,每个人分到几块西瓜呢?”小组4位同学分别扮演师徒四人、用8根小棒代替西瓜,动手分一分,分好后,派代表汇报是怎么分的,得到什么结果。感受分法的多样化与答案的统一性 。这既尊重了学生生活经验、认知特点等的差异,又为学生展示个性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后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分鱼的过程和结果。

总之,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的是学生的乘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为成为优秀的数学老师而努力。

篇15:《分桃子》教学方案及反思

《分桃子》教学方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鉴于学生受口算除法的定势影响会导致错误的算式,因此我在教学中大胆地把十位分不完的情况放在开始,先让学生探究48÷3,在学生建立了正确的竖式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做48÷2,这样学生的竖式书写错误率会大大降低。并通过小组交流加深竖式书写的算理,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由于我校处于郊区,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农村,家庭教育水平偏低,况且我们的班额大(60人),很难做到一节课照顾上每个孩子,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我们的教材画面直观、色彩斑斓,有许多课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才能创设出很好的教学情境,而我们学校的教学设备却根本达不到。因此平时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画面,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新知的环境中,积极地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方式,以使学生能有更好地发展。

〖教学设计片段〗

(一)探究算法

1. 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每只猴分多少个?学生独立列式。

2.小组讨论交流算法。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小组汇报(若有竖式上黑板板演)。

组1:我们组用的是口算。48除以3把48看成40和8,40除以3每份10个桃,最后还余一篮零8个,合起来是18,18除以3是6,10加6一共是16。

组2:我们也是口算。不过我们把48看成30和18,30除以3等于10,再用18除以3是6,10加6等于16。

组3:我们用的是分实物的方法。3个猴子每只先拿1篮,还剩1篮,剩下的1篮和8合起来一共是18个,再每只猴子分6个,因此一共是16个。

师:同学们,大家的想法可真不少,可老师想听听这个小组用竖式怎样计算,谁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时,教师注意将具体分实物和算式结合起来。先分十位,再分个位,强调商书写的位置。理解“48÷3,先将40÷3,每一份只能得1个10,余下的1个10要和8合起来再除”的算理。

4.三只小猴刚分完桃子,一只猴子突然想起他出门时忘了收衣服了,于是他匆匆忙忙地走了。这时剩下了2只猴子,你们猜猜他俩在商量什么呢?

生:我想他们可能在想,如果48个桃子平均分给我们俩每只分几个?

5.师板书:4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1只猴子分几个?

6.探究算法,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1) 学生独立思考。

(2) 小组交流。

(3) 学生汇报。师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商“4”要写在个位的算理,体会竖式的写法。

7.比较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实践应用

1. 这两个小猴子做完客,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了一些问题,谁来帮帮他们?完成练一练1。

2.出示第55页的情境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再与同伴交流。最后对学生进行要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教学反思〗

本课时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大多数学生对于实物会分,也会说,可是在用竖式计算时,虽然克服了预料中的错误,但是还有不少学生只注重了算法多样化,而忽视了竖式的书写。这就导致了先把商写完,再写分的过程,还有的学生把商写在了被除数的下面,竖式书写错误率达80%。因此在另一班的教学中,我用同样的方法,只是在竖式书写时,我摆正自己的位置,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具体分实物,和学生共同探究了竖式书写过程及算理。学生的错误率大大降低,虽然没有做到按时下课,但学生的竖式书写正确率却达80%。这使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法上要做到扬弃,凡是该学生发现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但对于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探究的问题,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要看准时机,掌握技巧,控制分寸,点到为止,该给学生讲清楚的要讲清楚,真正把握好教师的角色。

篇16:二年级《分桃子》教学反思

二年级《分桃子》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32页“分桃子”主要是通过“分桃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动手分一分的活动,让课堂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训练场。

1、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请你帮助猴妈妈分桃子——分一分”这样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数的分解,找到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生长点,改变了传统的概念教学“复习——引入——新课——练习——巩固”的模式。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讲述分桃子的故事,引出只有分的“同样多”(平均分)两个猴宝宝才满意,适时渗透数学文化思想,使学生数学思考从这里“开始”。

2、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数学思考——平均分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传授和输出的结果,而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情景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如果说以往的概念教学,教师侧重于直观演示,通过举例证明理解概念的含义,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课堂教学要有“质”的变化。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媒介”,它对教学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学中,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我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分桃子、分鱼、分智慧星……还设计了变式练习,辨析“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练习,在小组练习“分智慧星”的活动中,引出了有余数除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由“分一分”——平均分——有余数除法。

3、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数学概念是生活现象的“数学化”,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针对低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没有把现成的除法意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后,及时设计了一些操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摆一摆、分一分”,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体验“平均分”。让学生在做中学,抓住不同物体的“平均分”,既培养了数感,又强化了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与传统教学相比,整个课堂教学看似淡化了“除法的概念”教学,实际上却在“核心”处加以“引导”,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教师真正成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课堂教学这个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运动场”,使学生的思维由“无序”到“有序”,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力求营造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帮助学生“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从引导开始起“跑”(分一分)——有目标的进行跑(平均分)————最后水到渠成(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篇17:分桃子的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桃子,是进一步的来说除法,用小猴分桃子的情境图导出除法算式。在本节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就是课题的导入。情境图的创设和导读这一点很是欠缺,分桃子是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形式来解说,用小猴子分桃作为情境图这样很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但是在情境图的解说不够好,没能把图意说明。也就失去了情境图的意义。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学生的引导不够,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高,对我们的除法算式更是感觉到困难。还有就是在课堂上活动太少,老师说的太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就是一个听众,老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学生感觉无所事事,课堂气氛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生机。由于老师说的过多,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感到没事可做。

对本课的教学我感觉很不好,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学的方法不够,语言和课堂的调控不够好,应该把课题的导入更加生动一些,情境图和引导学生在多花一点时间,游戏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来发现问题,并能解决为题,不明白的在分组讨论,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篇18:分桃子的教学反思

《分桃子》是“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主要是小数目的平均分,通过分桃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小猴子分桃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我又让学生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桃子动手分一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去从事分桃子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想要明白分得公平就要分得一样多的理解并不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这样的体验,这就要靠我们老师怎样去引导,才能使学生对平均分有更深刻、透彻的理解。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想到要分就要分的一样多,这样才公平,只有部分同学想到了其他的分法。有小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没有很好的利用小棒进行分一分,有个别学生可能不明白要怎样去分,而把小棒分成三堆或没有去分,个别学生还拿着小棒在玩。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这节课主要以小猴一家的活动贯穿整个过程,小猴分完桃子后,又去看望好朋友小猫和小狗,帮助小猫和小狗解决了所遇到的难题等,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充分感知分的过程。

在教学中应要多关注学生,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随时了解课堂中的学生状态,并做好调整。在学生动手过程中,要事先做好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生的倾听能力还需要不断培养,教师的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这些都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篇19:分桃子的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了公开课,静下心来回忆一下整个教学过程,可谓有喜有忧。

《分桃子》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百以内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呈现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整节课,优点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1、以分桃情境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堂。这节课的设计以“分桃子”为主线索,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练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用主线索以故事的形式来呈现,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满童趣的“小侯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中展开教学,变无趣为有趣,体现了愉快教学的思想。

2、重视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动手操作,培养探索能力。在自主探究、理解算法这个环节中在这一大环节中我基本上是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在过程的安排上第一,操作体验、直观感知。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验分法,这样达到对“48÷2”的直观认识。第二,小组合作、探讨算法。充

分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作用,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并从中择优,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动手操作环节的设置不够细致,课前预设不到位,从而意图体现不充分。可再设计为学生试摆,教师示范摆,学生再摆。让全体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感知,以突破教学难点,即除法竖式要从高位除起。

2、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不够,学生参与积极度不高。。纵观整堂课,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活动探究得更加有效?活动的时间如何控制?这些还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加强的地方。

3、由于时间的紧迫,所以在归纳算理时,我过份包办,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再适时作出归纳总结。

综上所述,本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整节课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特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关专题 桃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