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我是不吃鱼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我是不吃鱼”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骚》(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1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离骚》(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离骚》(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难点】

1、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方法指导】

诵读法与讨论法

【知识链接】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心。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粒ā 。┕婢囟改错( )   ③制芰( )荷以为衣

②何圜( )之能周兮               ④高余冠之岌岌(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 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 ,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 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观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②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③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二、课堂探究

(一)反复诵读  整体感知

1、了解《离骚》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2、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精读第一节  回答问题

3、诗人为什么“太息”“掩涕”?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屈原一生“好修以革几羁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5、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三)合作探究

6、》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           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7.学习本诗后,你认为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延伸拓展】

对《离骚》中“美人”“香草”意象的解读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作。《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生动。

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反思与感悟】

【当堂检测】

一、文学常识填空。

1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_诗人,他在吸收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是________,他的代表作_______是现存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2 我国文学史上所说的“风骚”,“风”指______;“骚”指_______;它们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_________、 _________传统。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 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表现诗人坚持真理、 献身理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 热爱祖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7 下列各句,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相同的是(   )

A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东

B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8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謇朝谇而夕替--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B 背绳墨以追曲兮--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

C 余独好修以为常--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D 岂余心之可惩--难道我的志向是应该受到惩罚的吗

刘远军

篇2:《离骚》课堂教学设计(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离骚》课堂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楚辞”,欣赏《离骚》浪漫绚丽的色彩。

2、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句法等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一些欣赏古诗词的兴趣。

3、体会《离骚》的比兴手法,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能力

1、完成预习作业,独立阅读,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带问题进入课堂讨论、交流。

2、从人物形象、移情手法两方面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心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诵读、理解中欣赏屈原鲜明的个性特征,把握人物的爱国忧民的精神实质,品味屈原的倜傥浪漫的风貌。

四、课程学习目标达成设想

“听、说、读、写”的能力,一样都不能少。

“说”的能力是首要的,探讨的成果,思考的结论,质疑的表达等,都需要锻铸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读”是基础,反复吟诵古诗词,特别是《离骚》这样佶牙拗口的楚辞,是需要训练读的技巧的。

“写”是语文的终结目标,体现学习语文的一个个个体的综合涵养和全面的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预读(3、4分钟)

(晨读:

《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二、导入(1分钟)

画面,背景音乐-《楚辞协奏曲》。

导语:现代有人美妙地《温一壶春光下酒》,远古时楚国的屈原却是用香草、荷花、桂树、木兰来装扮自己,薰香品格,升华身价!

这,是怎样的一个奇特之人,怎样的一袭绚美身姿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到《离骚》的探讨和品味中去------

三、课堂探讨、分析(20分钟)

1、要求在预习中找找写诗人衣服装扮的语句,都找到了吧。

一男生、一女生来朗读指出:“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

(齐读“制芰荷------长余佩之陆离。”

问:这是怎样的一束打扮啊!

(可以众说纷纭)

师:俗谚说,人不可貌相,我们今天偏偏来相相屈原的貌------

[提示归纳:衣装特点-菱衣荷裳……奇特怪异、高洁、缤纷、傲岸-与众不同啊!]

为何这番打扮呢?

2、从形象到人物心灵

引导:屈原不仅有美妙奇特的打扮,屈原还胸怀一腔奇特美丽的理想吧,是不。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齐读首句:“长太息……

问:诗人为谁在长长太息,止不住流泪儿?

议:(四人小组……

[提示归纳:哀叹、哀痛人民生活的艰辛困苦,怨恨帝王的放纵、荒唐,变化无思虑;痛斥小人们的嫉妒、中伤。]

思考:诗人“九死未悔”的是什么?

(心中思索一下,暂不作答!)

小组探究:屈原为什么要“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他的忧愁是些什么?他的理想表现在哪几方面?

(请参阅课本19页“资料框”里的第一段:屈原正道直行……

[提示归纳:楚王昏庸,小人投机取巧的谗言,苟合阿谀,污浊、腐臭……屈原的忧愁

“美政”:希望楚王清醒、明智,重用贤能,强大楚国,联合其他诸侯国抗秦。

民生各有所乐,爱国,忠君---]

引导:“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啊!

问:屈原提倡“美政”,不愿同流合污,结局如何?

找一人读:“余虽好修------余不忍为此态也!”

吾读:“屈心而抑志兮(how),忍尤而攘垢。伏清白以死直兮------”!

[提示归纳:遭贬、流放,怀石沉沙随汨罗江水而去……

问:大家怎样评价屈原的品德、精神?

(各抒己见,来写几句话语吧:

五、写作实践(8分钟)

下面两个即兴写作题,请快速提笔完成其中一题:

1、延展扩写下列句子的省略部分

美哉!屈子那------的七彩异装。

绚哉,炫哉!------屈原的玫瑰色梦想。

壮哉,伟哉!------的爱国精魂。

2、写一段话,阐述、评价“我眼中心里的‘屈原’”

[归纳:屈原的品德昭昭光亮如日月,屈原的精神高比泰岳,壮如黄河奔涌……]

六、读

诵读声------

背景音乐-《橘颂》。

前半部分学生齐诵,后半部分教师诵读,充分读出“兮”字的`延音变读!

[个人观点、见解:

1、“芳与泽其杂糅兮”:这一句里的“泽”通假“dù”,腐臭的东西。

2、“兮”字的延音变读。

3、“余虽好修------”中的“虽”,应该解释为:副词,表示范围的单一,相当于“唯”、“只”的意思。]

尾声:探索屈原的路,也还“曼曼修远”,楚辞的韵律,《离骚》的比兴都有待于我们下节课时来探讨。

谢谢同学们,下课!

附板书: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语文组 陆昆

11月25日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新课理念指导下的诵读、欣赏课。整节课围绕“三维能力”目标进行。

教学探讨班级是昆明十中高一(6)班,课堂上学生的兴致很高,互动探讨、学习的氛围浓浓,背景音乐有感染力,示范诵读有古韵。

学习目标的第二、三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达成的较好,预习学案抓住了关键,为课堂探究做好了一些准备,课堂探究中有小组探讨,有个别回答,有集体思考,有启发引导。特别是写作训练那个设计和实践,精、核,适用,有效果。学习目标的第一点,在知识的训练和巩固上做得不够,有待课后加固。

板书的形成,是课堂探讨中一词一句的分析、概括中归纳出来的,精简要点明白。

(全文共2124字)

650213  新亚洲体育城新耀路 云大附中高中部 陆昆  13888000498

陆昆

篇3:必修二《离骚》教案设计

必修二《离骚》教案设计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⑵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⑶ 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⑷ 课堂训练。

① 区别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②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篇4: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单元分析模块四第四单元

1、本单元学习古代人物传记。所选作品分别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主人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科学和文学成就享誉后世,都令人景仰和追慕。

2、体裁:古代纪传体散文

3、重点:(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感情。(2)学习传记作品成熟多样的叙事写人技巧。可让学生想一想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物,概括其个性特点。看看作者是怎样选材、怎样组织材料达到恰当表现人物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范晔及《后汉书》。

(2) 梳理掌握文言知识及相关文体文化知识,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 学习人物传记写人叙事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 采用质疑导读法,让学生在自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全面发展的伟大科学家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2、体会本文凝练简洁的语言。

教学策略:1、设计艺术: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质疑导读法、联系旧知归纳法。

教学计划: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1、疑难词句的处理。

2、探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文章重点记叙了张衡的科学成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一篇文章《数星星的孩子》,可见主人公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被郭沫若称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的汉代科学家张衡。 二、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先学后教,当堂消化。提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依照导学学案预习。)

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见注解①及教参142页《张衡的生平及成就》。)

2、识常识:文体常识:人物传记,包括传记特点及种类等。

3、课前结合书下注释梳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⑴三辅、太学、五经、六艺。

⑵管职升降与人才选拔:孝廉、公府、公车、举、辟、召、征、郎中、太史令、拜、迁、转、出、视事、乞骸骨等。

4、正读音:

请大家认真听课文录音朗读,将生字词注音注在原文上。

接下来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断句。

提示学生读全文,注意属、璇、罔、蟾蜍等字的读音。

5、释词义:

⑴重点词、疑难词,依据书下注释理解词义,进而理解句子含义。

⑵通假字:

①员径八尺(员通“圆”)

②形似酒尊(尊通樽)

③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

⑶古今异义词

①举孝廉不行。(不行,古义:没有去应荐。今义:不能走路。)

②衡下车(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指从车上下来。)

⑷活用词: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⑸多义词:

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证据)

③兵未战先见拜征(预兆)④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举:①举欣欣然而告之(全,都。)②举孝廉不行(被举荐)

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介词,拿,用)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

⑤何不作以上,莫令事不举(成功)

观:①因入京师,观太学(游学)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③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建筑物的一种)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看见)

⑤无尝疑乎是,仅以蒋氏观之,犹信(看)

施: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设置)②靡计不施,迄无济(施用施行)

致:①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 ③闲情逸致(情致,情趣)

6、知句式:

⑴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

⑵被动句

举孝廉不行(他被举荐为孝廉不去应荐)

连辟公府不就(他多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就职。)

⑶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⑷状语后置句

验之以事

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⑸省略句

(张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讽议(于)左右

果地震(于)陇西

三、问题设置: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采用明段意分段法,理清文章结构。)(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明确:⑴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第一部分(第1段)记叙张衡的学业、品德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

⑵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1) 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3忧国忧民,作《二京赋》,收拿奸党。

(2) 其“才”高于世表现在○1善属文○2善机巧○3善数学○4善政事。

3、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让学生联系文章原句多角度探究问题原因。教师巧妙运用质疑导读法,鼓励学生将疑难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逐步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联系文句自己组织答案。)

师问(1)张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在文章第一段找出相关语句,并概括说明其中原因。

生答:张衡“少善属文”。

游三辅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因———————————果

联系上下句道出各种原因

概括: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原因之一)

教师顺势引导启发:(2)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

生:“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学生查字典,疏通难点“从容淡静”)不慌不忙,镇静,淡泊宁静。

译文注释为: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

启发(3)有哪些句子为“从容淡静”作了注解?

生:“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

概括:谦逊持重,鄙视名利。(原因之二)

生:“精思博会,十年乃成”“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

“言甚详明”。

概括:执着专一,治学严谨。(原因之三)

4、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给“员、尊、饰、形、首、隐、际、所在”等词作注,要求学生参照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翻译,同学以个人思考为主,然后讨论交流共性的疑难词句,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本小节不足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概括要点。(学生讨论逐句概括) 同样分解成两个小问题:

⑴该段的语言有记叙有说明,分别指出。

生:从“阳嘉元年”到“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是说明性语言,以下为记叙性语言。

⑵具体说出本文说明文字的说明顺序。

明确: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了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

○1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2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装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3仪器的机关内外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4功能和作用。

○5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个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6交代仪器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小段文字像一篇小型说明文,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为了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作者写了那两件事?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生: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赋》的由来,突出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另一件就是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教师引导(1)“明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说明什么?

生:说明张衡很聪明,很有政治才干。

再引导(2)“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张衡政绩显着,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

四、深入探究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让学生课前可以上网搜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各写一篇读后感,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同学们先组内初评,然后各推荐一人上台演讲,各组竞争。

这样从文字表达的'角度进一步帮助巩固阅读成果的迁移训练。

五、疑难探究

1、除课文中介绍的事迹外,同学们对张衡还有那些了解?

方法:将相关知识引入自学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课前布置预习:我了解的张衡情况。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有效资料,通过个人钻研以及同学间的交流、切磋用自己的语言评价张衡是检验阅读效果的较高层次的要求。讨论交流是自学活动的主要方法。

六、课堂小结:学习文言文必须在落实字词句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又反过来帮助我们识记文言词句。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括了张衡一生中善属文、善机巧、善术学、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课下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二翻译练习。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翻译句子。

2、梳理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多义词、异义词、活用词、虚词(乃、于)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并且稍作拓展。

八、板书设计

善属文无骄尚之情不行

才高于世善机巧品德高尚从容淡静不就

善术学(不慕当世)不应

善政事忧国忧民

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

(1) 人物传记的写作要领。

(2) 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3) 品味本文凝练平时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本文是一篇典型而又精彩的人物传记,以详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一生。描述了他在文学、科学、政治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行的由衷景仰之情。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作者是如何将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展示给读者的。

二、问题设置

1、从传记中可以看出张衡经历了几位皇帝?(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和帝——安帝——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足

(由此看出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本文在介绍人物时正是以时间为经线,时间虽长,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

2、对于张衡的博学多才,传记中是如何反映的?

生:突出科技成就,详写候风地动仪,文学成就及政治才干较略。

教师小结人物传记写法:○1以时间为序组材,概括人物一生。○2突出人物重点活动,详略安排得当。

3、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然后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生:第四段,介绍地动仪的这段说明性文字就很精简,不到两百字,就详尽介绍了地动仪的制造时间、材料、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比如在介绍结构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了地动仪的构造特点。

生,补充一点:在描写地动仪的形状时用了一个比喻:“似酒尊”很形象很具体,接着又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地动仪的准确无误。

师评:这两位同学都着眼于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的文学,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品味,评价有材料有观点。回答思路清晰,语言上也做到了言简意赅。

生:在第一段中,作者用“少善属文”四个字就说明了张衡具有先天的文学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它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而且还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不睦当时的高洁品德。作者只是寥寥几句话就把一个德才兼备的学者形象勾勒出来,如在眼前。

师:这位同学的评述有的放矢,句句精彩(掌声)

生:课文在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时也是惜墨如金,“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了张衡的政治智慧,“上下肃然、成为政理”说明张衡政绩显着,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简短的几句话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师: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是惜墨如金,没有半句赘言。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师级交待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三、深入探究

1、学习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下列课题仅供参考。

(1) 罕见的科圣——张衡。

(2) 张衡的成才之路。

(3) 张衡若在今天。

(4) 张衡的创造性思维。

四、疑难探究

1、本文和《屈原列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见教参140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结合课文的写法,总结了人物传记的写法,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以便在今后的人物传记写作中借鉴。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曾经这样说过。我们青年一代又该作何感想呢? 六、作业:

1、

结合课文,思考张衡一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2、以“我能成为第二个张衡吗?”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人物传记

以时间为经

事迹为纬

以记叙为主

介绍候风地动仪

又以说明为主

详略得宜

重点突出

人物形象特点鲜明

凝练平实

八、学科组长点评:这份教学设计既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又能切合学生实际。特别是质疑导读法的运用,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法,只要认真落实、长期实践一定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

九、教学反思

《张衡传》教学反思

李家深高中张景刚

在本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质疑导读法,用来指导学生在自渎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从确定自读目标、指点自读门径、授以自读方法三个方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在于:没能真正找到语文学科文言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点。

十、精彩片段(实录)

正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张衡传》精彩片段

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然后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生:第四段,介绍地动仪的这段说明性文字就很精简,不到两百字,就详尽介绍了地动仪的制造时间、材料、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比如在介绍结构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了地动仪的构造特点。

生,补充一点:在描写地动仪的形状时用了一个比喻:“似酒尊”很形象很具体,接着又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地动仪的准确无误。

师评:这两位同学都着眼于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的文学,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品味,评价有材料有观点。回答思路清晰,语言上也做到了言简意赅。

生:在第一段中,作者用“少善属文”四个字就说明了张衡具有先天的文学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它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而且还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不睦当时的高洁品德。作者只是寥寥几句话就把一个德才兼备的学者形象勾勒出来,如在眼前。

师:这位同学的评述有的放矢,句句精彩(掌声)

生:课文在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时也是惜墨如金,“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了张衡的政治智慧,“上下肃然、成为政理”说明张衡政绩显着,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简短的几句话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师: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是惜墨如金,没有半句赘言。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师级交待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篇5:高一必修一离骚原文

高一必修一离骚原文

《离骚》不只篇幅宏伟,而且由于前一部分是在诗人大半生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展开抒情,后一部分又编造了一系列幻境,便使它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去声)以图后兮,五子用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之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词兮,耿吾既得中正;驷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篇6:《离骚》节选教案设计

《离骚》节选教案设计

《离骚》是一篇带有作者生平的自叙内容的政治抒情诗。但诗人并不是客观地叙述生平事迹,而是把自己的主张、理想、斗争等事实形象化。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三、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

2.媒体设计: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3.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语 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新时代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节选,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2.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3.研习课文

1)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

3)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4)课堂训练。

A. 区别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帝高阳之苗裔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惟草木之零落兮

以又重之以修能

路幽昧以险隘

忽奔走以先后兮

B.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4.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离骚》的内容

2.了解什么是骚体诗

3.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教学目标 :

1.用赋比兴的方法分析《离骚》

2.根据《离骚》中的内容分析屈原的形象性格

三、教学重难点:

1.字词的疏通和理解;

2.香花香草作比的写作方法;

3.骚体诗的特殊句式

四、教学过程 :

篇7:《离骚》教案设计

《离骚》教案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 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

苗裔(y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 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jì)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4)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 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 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 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 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 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 ,可抒难抒之情。

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出示投影)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恐美人之迟暮” 一句中“ 美人” 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还使用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2)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3)分析特色: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

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伟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示了诗人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依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以比喻最为突出。如文中用“美人” 喻指楚怀王,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发展,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5探究阅读

(1)(多媒体课件播放屈原行吟泽畔、抱石投江的镜头)

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2)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篇8:《离骚》教案设计稿

《离骚》教案设计稿

《离骚》体现了诗人坚持正义的刚毅不屈的伟大精神。下面是《离骚》教案设计稿,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锁定重难点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 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

苗裔(y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jì)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4)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 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 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 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 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 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 ,可抒难抒之情。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离骚的教案

2.离骚教案ppt

3.《离骚》优质课教案

4.离骚免费教案

5.离骚节选优秀教案

6.离骚教案粤教版

7.《离骚》教案(两课时)

8.《离骚》的教案设计

9.离骚 节选 教案

10.屈原《离骚》教案

篇9:离骚教案设计稿

离骚教案设计稿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⑵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⑶ 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⑷ 课堂训练。

① 区别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②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⑸ 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⑹ 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

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

⑴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⑵ 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

⑶ 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⑴ 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⑵ 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讨论: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你的看法写成短文。

拓展阅读:《离骚》中心意思与写作特点

中心意思

《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为,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表现了他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人格。同时通过诗人战斗的历程和悲剧的结局,反映了楚国政治舞台上进步与反动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和反动势力的嚣张。

写作特点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

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篇10:离骚教案设计

离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高贵的个人品格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含有丰富感情的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在毛泽东看来,古代帝王缺少“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也有必要补充一些“风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关于作者及《离骚》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请学生找出以下语言知识点,教师疏通重要词语

(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      通“措”,措施。

何方圜之能周兮    通“圆”,圆凿。

忳郁邑余侘傺兮    通“郁悒”,忧愁苦闷。

进不入以离尤兮    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      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      通“返”,返回。

(2)同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动用法,使……步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    形——动,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      形——动,加长。

固前圣之所厚      形——动,推重。

哀民生之多艰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

鸷鸟之不群兮      名——动,合群。

谣诼谓余以善淫    动——名,纵欲之事。

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

(3)特殊句式

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无标志词。

步余马于兰皋兮    状语后置。介词“于”。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谣诼谓余以善淫    状语后置。介词“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状语后置。介词“以”。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助词“之”,还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一词多义

虽: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虽然

虽九死其犹未悔        即使

修:余独好修以为常        美

退将复修吾初服        整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高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修改

(5)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无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出境困窘    今义: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是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3.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诗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外在形象?

明确:(略)

5.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

明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

四、理解文章

研读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明确:用“蕙纕”、“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德,反衬奸佞小人的嫉恨,揭示自己的高尚道德。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明确:用“绳墨”比喻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喻的运用使这种表达更形象生动。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明确:全句诗均在暗喻诗人自己在刻意追求完美的外形。这种用“服饰”与“佩饰”的描写,暗示自己品行、道德的追求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展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能力提升

把自己想象成屈原,再读课文。文章如此动人,除了真情实感,还得益于语言,你认为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②比喻手法的运用。如:蕙纕、兰茝、峨眉—高尚德行,灵修—怀王,众女—小人,绳墨—准则,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时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探究

你赞成屈原投江自杀这一举动吗?(在班内辩论,言之成理即可。)

七、小结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疾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震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象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八、作业

课下熟读《离骚》全文以及译文,背诵诗中的名句。

篇11:离骚经典教案设计

离骚经典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⑵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⑶ 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⑷ 课堂训练。

① 区别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②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⑸ 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⑹ 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

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

⑴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⑵ 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

⑶ 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⑴ 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⑵ 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讨论: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你的看法写成短文。

拓展阅读:《离骚》艺术特色

深深植根于现实盼积极浪漫主义

中国文学观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创作方法源远流长,现实主义导源于《诗经》,浪漫主义导源于《楚辞》。《离骚》的浪漫主义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离骚》展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为实现这种理想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他殷切希望楚国能实行修明法度、举贤授能的“美政”,再现尧舜禹汤文武和三后那样的自己心目中的盛世,所以他极力赞颂道:“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他为了理想,坚持不懈,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第二是大量的浪漫主义手法。作者插上幻想的翅膀,尽情驰骋,这在诗的第二、三两大段里有充分的表现。如上款帝阍一节,诗人幻想在太空中翱翔,早晨从南方的苍梧山出发,傍晚便到了西北昆仑山上的悬圃。他在太阳洗澡的咸池给马喂水,在太阳升起的扶桑树下总辔启行。月神、风神、雷师、凤鸟、飘风、云霓一大群神物前呼后拥。神游西天一节,写他驾飞龙、鸣玉鸾,从天津启程,取道昆仑,渡赤水,过流沙,经不周,到西海。想象丰富奇特,境界恍惚迷离,场面宏伟壮丽。

比兴手法的运用

《离骚》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其具体表现为:在广度上,它较多地应用比喻,构成庞大的比兴系统;在深度上,较之《诗经》更为注意比兴中“此物”与“彼物”的内在联系,用作比喻的事物与全篇所表达的内容统一,富有象征性。如诗中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对比手法的运用

屈原在其诗篇中,以远古的尧、舜贤君的“耿介”、“既遵道而得路”与桀、纣暴君的“猖披”、“夫唯捷径以窘步”相对照,用以劝谏楚王要走正确的治国之路。又以“恐年岁之不吾与”和“惟夫党人之偷乐兮”相对照,使自己的热心为国与小人的苟且偷安形成鲜明对比。

抒情中有故事情节的叙述。

抒情诗一般没有故事情节。《离骚》是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抒发其忠而被疏的愤懑之情。但是诗中的前一部分里叙述了自己的家世、出生和被疏的事实,后两部分里更虚构了女嬃詈原、陈辞于舜,上款帝阍、历访神妃,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神游西天等一系列幻境,使这首抒情诗具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看来似乎山穷水尽,眨眼又是一番新的景象,波澜起伏,百转千回,从而把叙事诗和抒情诗融为一炉。

篇12:药(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药(湘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二、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三、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二、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导入新课

(略)

指导预习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

研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要求:

(1)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环境描写方面的),引导学生把“思考和练习”一的1-4句画出即可。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另方面是革命者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二、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学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小说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同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三第一部分。

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1.华家的故事情节;2.夏家的故事情节;3.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主题暂不板书,待分析完人物后再归纳。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华老栓(《药》的主人公)

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愚昧、落后。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如,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2),感到“幸福”(如,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3),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见“……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开端部分有关对老栓的动作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这些都联系着他内心活动显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夏瑜(《药》的主人公)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补充资料四“关于秋瑾烈士被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2.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参见高潮和结局部分)

康大叔

1.他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适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可用关于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那些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狠、贪婪;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凶暴。并通过对作者选词的推敲,同时完成了“思考和练习”五)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至于对一帮茶客的分析,教师可参看教参。华大妈的性格与华老栓有相似处,这里从略;夏四奶奶的性格,可在讲授课文《夜》时再联系着谈。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一、归纳《药》的主题。

二、联系《药》的情节初步理解阅读小说时要注意的情节设计的后两个“是否”。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两节课的授课内容后,布置学生讨论以下四个讨论题。

1.《药》的主题是什么?

在学生分析小说主题时,教师应按单元知识向学生提出:“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在讨论时学生可能提出多种见解,教师也不妨将教参“补充资料”的五种提法出示,以引起学生讨论。我们的意思是赞成课文“预习提示”的见解,因为其中注意到了作者的创作动机。《药》的主题可作以下 概括: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根据本文主题,谈谈你是怎么理解作品把夏瑜的英勇献身作为暗线来安排?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完成“思考和练习”三要求回答的 )

3.《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揭示主题。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应照应起始课释题时留下的悬念来作结。

4.单元知识短文中指出:“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联系《药》的情节发展谈谈你的一点看法。

这些问题的回答应当说都是肯定的。第一个“是否”由于在分析人物时学生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里讨论可着重讨论后两个“是否”。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课文第四部分(结局)为例来研究,一方面易于达到目的,另方面也可加深这部分思想内容的理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可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1)第四部分(结局)为什么会出现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这个情节 ?为什么在夏瑜的坟头上会出现花环这一细节?

由于小栓的病未能对症下药,死是必然的。两位母亲在“这一年的清明”要去上坟,正是母亲对亲子之爱驱使;至于坟头上要出现花环,不但是为了展示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愚昧不理解,更重要的是革命者夏瑜的思想行为并非毫无影响的必然显现。因此说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以及夏瑜坟头上的花环这一情节和细节的出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学生只要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可说对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

(2)为什么夏四奶奶上坟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脸上出现“羞愧”?

因为,一方面她不理解她儿子的行为是革命的,另方面她又怀念被清政府杀害的儿子,但又怕人发现,她的表情,正是她这种内心隐秘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完成“思考和练习”四、4)学生只要能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就是对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有了初步理解。

布置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出一名对戏剧创作较有兴趣的学生执笔,用《药》的第三部分(高潮)内容为材料,以《茶馆人物谱》为题,将该部分改为独幕剧(课外“思考和练习”六的要求可纳入其中),然后集体修改,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作汇报演出(各组演出时间不超过15分钟)

药---题意 背景简介 情节结构 人物形象 景物描写

题意(三层含义)

1.人血馒头不是药,这迷信的结果,只会使人早日丧生。

2.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药,救不了社会的病苦,唤不起愚昧群众的觉悟。

3.真正疗救中国──华夏,只有舍此另找新药,能根治脱离群众这一症结的新药。

小说标题为《药》,寓意深刻。穷苦的城市贫民以革命者的鲜血作为治病的良药,这是何等可悲的社会现实! 革命者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发动群众起来共同斗争,这样才能推翻黑暗社会,这对于革命者是一剂良药。一个“药”字,不仅简明而集中此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尖锐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鲁迅在小说中指出: 人血馒头是医不好小栓的痨病的,辛亥革命也医治不了社会的病症,只有充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唤起人民的觉悟,推翻整个封建制度,才是改造旧中国,拯救劳动人民的良药。这就是鲁迅用“药”作这篇小说题目的用意。

背景简介

这篇小说写于1919.4.25,“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小说以19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药》是描写辛亥革命时代的作品。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是,由于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实行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严重脱离群众的,空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包括用恐怖手段)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1907年,光复会的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此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于绍兴城的“古轩亭口”。

鲁迅对他们的被害很是悲痛,同时又结合自己的经验,深感人民不觉悟,革命是不会成功的。“五四运动”前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鲁迅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药》,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 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成功,中国才能得救。

关于《药》中人物姓氏的理解

华夏两家,合称“华夏”,中国古代称“华夏”,华夏两家代表中国,中国那时候就那样子;辛亥革命脱离人民,人民落后不觉悟。但如果不是为着暗喻中国,“秋瑾”勿须叫“夏瑜”,华老栓一家不一定非姓“华”不可。

情节结构

一、明写华老栓买“药”,暗写夏瑜牺牲。

开头写阴暗气氛,接着写华老栓拿着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去买“药”的情景,然后写他怀着无限希望回家。──情节的开端

二、明写华老栓夫妇煨“药”和华小栓吃药,暗写革命者夏瑜的血被吃。

从华老栓夫妇煨“药”和看着华小栓吃“药”的描绘中,可以看出他们爱子心切和深信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华小栓吃“药”的情景和他吃“药”后的咳嗽,预示着华小栓的悲剧命运。──情节的发展

驼背五少爷到茶馆,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

三、明写刽子手和茶客们谈“药”,暗写革命者在狱中的英勇斗争。

开头写华老栓的辛勤劳动,接着写“闯进”来的一副凶相的刽子手康大叔,他先自欺欺人地吹嘘“药”,又怀着炉羡的心情介绍了他的同伴牢头阿义和出卖革命者的夏三爷,然后作者又借他的口讲述了夏瑜的英勇无畏和坚贞不屈;而驼背五少爷等人对他叫嚷的反应,则再次反映了各阶层群众愚昧的精神状态。──情节的高潮

这一部分人物最集中,作者把不同人物都清晰地刻画出来了,在这么多的人物中,竟然没有一个略表同情的,作者从深沉的悲痛中暗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四、明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上坟,暗写革命者死后的寂寞与悲凉。

作者写了华大妈因儿子吃了“灵药”,仍不免一死的悲哀与空虚,并刻画了夏四奶奶伤心羞愧的感情,反映了夏四奶奶对儿子的不理解,同时也写了华大妈对夏四奶奶的关心。坟场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而花圈的描写则表现了革命的希望和作者对革命的关心。──情节的结局

两条线索通过刑场、茶馆、坟地等场景由连结到交织,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作者之所以把华老栓一家的悲惨遭遇作明线来写,而把革命者夏瑜的英勇斗争作为暗线来写,是由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所决定的。把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写,特别是选择华老栓的小茶馆作为主要场景,让各种人物聚集在一起,可以简明地表现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和各自性格,使情节集中,结构严谨,更好突出主题。

《药》的人物形象

作者以爱憎分明的感情,塑造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1.华老栓──当时社会中一部分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

勤劳善良: 经营小茶馆,借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拿出长期辛勤积攒的钱。但到了买“药”的市场──刑场,却吃了一惊,不敢走近,退到一家铺子屋檐下发愣。看到康大叔像两把刀的眼光,刺得他缩小一半,一再吃惊,在他的眼里,看杀人的闲人竟像“鬼似的”,当刽子手给他“良药”──人血馒头时,他却不敢去接。这是他性格中本质的一面。

愚昧麻木: 用人血馒头治病,是一种迷信,他却深信不疑,为有机会去买“药”而感到爽快、幸福,买到“药”后,无比兴奋。他对人血馒头来历的态度上表现更为突出,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偏不想一想,手中馒头所蘸的人血不正是来自别人的儿子吗? 对刽子手康大叔是那样地卑躬屈膝,他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革命,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敲诈他的骗子,毫无认识,以为是好心,结果上当受骗,人财两空。这是他性格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消极落后的一面。

他拮据的生活,卑贱的地位,久病的独子,渺茫的前途,确实令人同情。他愚昧麻木,极端自私,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敢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确实令人可憎,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夏瑜──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通过刽子手的谈话侧面描写他)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在狱中坚持斗争,宣传革命,甚至劝“牢头造反”,还要在老虎头上搔痒,声称“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尽管挨打,不但没有丝毫的恐惧和胆怯,反而觉得阿义不觉悟而可怜他。他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孤独与寂寞: 但他对如何造反,如何打天下,是不清楚的。他在狱中竟劝极端顽固的牢头阿义造反,把阿义错当群众,而群众在他眼里是“可怜虫”,夏瑜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动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理解,儿子为革命牺牲,她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 他的鲜血竟被贫穷、善良的华老栓当做一种“药”给儿子治病。他宣传的革命道理,二十多岁的人“感到气愤”,他挨了打,驼背、花白胡子感到高兴。他说阿义可怜,茶客们说他疯了。他被杀害时,“潮一般”的人在看热闹。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他脱离群众是孤独与寂寞的。

夏瑜的牺牲,只是给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华老栓提供了一味假药,给刽子手一份诈骗钱财的资本,给看客们一次鉴赏杀人的盛举,给茶客们增添了无聊的谈资。这一惨痛事实,一方面极其深刻地揭露封建统治者对广大人民思想毒害的严重程度,一方面也显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与资产阶级革命者脱离群众分不开的。

当然夏瑜的死并不是毫无意义。小说写夏瑜坟顶上“有一圈红白的花”不很整齐,倒也有精神,表明还有人纪念革命烈士,革命者并没有被斩尽杀绝,革命火种是扑不灭的,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3.康大叔──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

凶残、暴虐、贪婪无耻: 他是一个刽子手,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有理。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总之,从外貌、行动、语言中显示了他的野蛮和凶残的本相、卑鄙的灵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可憎面目。

借麻木的民众唤醒民众的麻木,借凶残的刽子手控诉刽子手的凶残,借失败的革命者剖析革命者的失败,正是这几个形象在体现主题上的深远意义。

4.阿义──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

凶残、贪婪、顽固: 为了榨取夏瑜的油水去盘问夏瑜,听到夏瑜的宣传,竟打夏瑜的嘴巴,等夏瑜牺牲后,拿走夏瑜身上的衣服。

5.夏三爷──出卖灵魂的势利之徒

卑鄙自私: 为了独得赏银,丧心病狂告发侄儿,显示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

6.死者的家属和茶客(华大妈、华小栓、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

他们精神麻木、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施行愚民政策的结果。

《药》的景物描写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和“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景物是这样的单调和阴暗,一方面写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另一方面为夏瑜的牺牲制造了沉寂肃杀的气氛。

华老栓出发买“药”,“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和买“药”回来时,“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是用景物烘托把华老栓的心理活动“精神兴奋和对儿子的命运充满信心”突出了,这就更好地突出了华老栓的愚昧。

第四部分描写了寒风、枯草、秃树、乌鸦等景物,制造了一种很强烈的悲凉气氛。既烘托了两位母亲极为凄惨的心情,又能激起读者对革命者的悼念,对受害者的同情。

贺向辉

篇13:荷塘月色(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背诵课文

能力训练目标: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提高在写作中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词等方法描写景物、表达情意的能力。

德育渗透目标:1.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了解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彷徨迷惘而又渴望自由生活的思想,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1.揣摩特定语境中的语句的含义,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2.体味作者写景语言的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和评价文中的“我”。

3.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方法:话题探讨法、鉴赏法 美点寻踪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与背景,朗读与整体感知

一、导入新课

春兰,秋菊,冬梅,夏?→荷,请说出有关写荷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宋)《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宋)《爱莲说》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唐)《齐安郡中偶题》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板书课题)

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回答】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提问】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哪些了解呢?”

明确: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是浙江绍兴。在这个地方曾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 “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的确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 19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三、背景介绍

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是清华园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四、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浪漫的“荷塘月色”吧!请大家一边听朗读一边注意体会文章中的字词的读音以及文章中的语言,并思考一下应该如何为文章划分层次。

【教学媒体】用录音机播放《荷塘月色》全文。

(一)正音及注释补充

1、字音 袅娜(niǎo) 蓊蓊(wěng) 敛(liǎn)裾   羞涩(sè) 独处(chǔ)

酣(hān)眠     弥(mí)望      颤(chàn)动     霎(shà)时   参(cēn)差

脉(mò)脉      倩(qiàn)影    煤屑(xiè)       踱(duó)步

2、字形  斑驳 没精打采 丰姿

3、词义  踱着:慢步行走   朗照:光线充足地照着。

[提问]听完了录音,文章给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解答]主要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清新而不失自然。

[提问]全文的层次如何划分?每个层次说了些什么内容?

[解答]全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段(第1自然段)月夜漫步荷塘的理由(想起荷塘)。(点明题旨)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夜游荷塘及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及荷塘归来。(偏重抒情)

(二)解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深夜离家去荷塘?

[板书](一)缘由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含有“很、非常”之意,表明了“不宁静”的程度。“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这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文章的文眼。“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来寻求解脱,这就突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了荷塘。

[板书]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作者家里的矛盾呢?显然不是,因为文章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没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既然不是家里的矛盾,那我们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看看,我们可以从此得出答案。1927年春天,国民党反动派继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又在广州发动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使中国天空布满了乌云。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他不满现实, [板书](不满现实) 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清前进的方向。“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那里走”这个问题,只要有余暇它就来直扰心头,挥也挥不去。作为自由知识分子,他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他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是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可这样做又使他产生一种放弃社会责任的负罪感。所以,他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和自谴。这就是朱自清“颇不宁静”的根源。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味课文

一、复习导入:检查落实生字注音,默写词语。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先生的“不宁静”,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这荷塘月色。

二、讲读第二段

1、整体线索

[提问]大家看看这部分各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第2、3自然段写了来路,第4自然段写了荷塘,第5自然段写了月色,第6自然段写了四周。作者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也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来使得情景交融。

板书:(二)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2、讲读第2自然段

[提问]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其中幽僻是基本特点,而曲折、树多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运用了对比手法,白天(少人去)--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板书:1、来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讲解]“寂寞”一词用得很妙,一方面夏夜的荷塘,难有寂静,另一方面作者的心境,“寂寞”更为确切。面对“四一二”大屠杀,作者彷徨、苦闷、不满现状,意欲超脱现实,心境寂寞是十分明显的。作者不说内心的寂寞,而说路的寂寞,把自己的寂寞之情寄于“幽僻”的路。这正是一种高明的移情于物的写法。

3、讲读第3自然段

[提问]这一段将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样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感受:自由--苦闷

4、讲读第4自然段

[让学生朗读第4至6自然段]

[提问]本段描写了月下荷塘,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

[解答]本段在总写了荷塘概貌(广角镜头)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即荷波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用一组特写镜头,把荷塘的主宰物用大写真推到读者面前。

板书:2、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提问]为了表现景物特征,作者主要采用什么修辞?

[解答]比喻、拟人等修辞

[讲解]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比喻吧。“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中“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既新奇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叶子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明珠”写荷花之洁净,“星星”写荷花之明亮。“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纤尘不染,使人想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又使人想到水中月雾中花,灯下看美人那种朦胧美的意境。

再来看一下拟人,拟人手法主要体现在“袅娜”与“羞涩”这两个词上。“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羞涩”也是专写人的情态之词,于此,写出了荷花含苞待放的难为之状,忸怩之态。这两个词写出了荷花的妩媚多姿。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涵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释]“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的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受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美丽也就出来了。

[解析]当微风拂过塘面,叶子与荷花荡起了波痕,平静的荷塘有了动态美。作者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动到静,写出了波痕的青翠欲滴。流水是脉脉的,脉脉即无声地用眼神传递情意,满含深情地望着你,作者正式运用了巧妙的联想来唤起读者的美感,水虽然被荷叶遮住了,但它却无声地向我们传递情意。

[解析]本段中作者用了许多叠词,如“曲曲折折”、“田田”、“层层”等,不但传神地描摹了眼前之景,同时,加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增添了音韵美。

[解析]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本段中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在,是抓住月、结合月来写的。荷叶、荷花等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荷花,作者把盛开的和含苞待放的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这是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月光之下,荷花是银白色的。荷香,像远处飘来的歌声悦耳醉人,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里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断然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波,快速而细微的颤动,也只有在月光下才能觉察,“凝碧的波痕”则是荷叶印下的月光的痕迹。

5、讲读第5自然段

[提问]在第5自然段荷塘下的月色中,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板书]3、荷塘月色 正面 月光 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显得呆板,用“泻”字则境界全出,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了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将无形化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解析]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织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提问]除了写月色,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叶子、花、灌木、杨柳等这些景物?

[板书]侧面 叶子、花、灌木、杨柳

[解答]这是为了衬托月色。因为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难以描摹的,于是作者借其他不同景物,通过不同的角度--衬托手法写月色,使“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月色的特征就丰厚了。

[解析]本段末句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使视觉通感于听觉,就像用小提琴演奏贝多芬的《月光曲》,那声调该多么悠扬、多么轻柔,那音韵多么和谐、多么有节奏。

6、讲读第6自然段

[解析]这段写了荷塘的四周,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几“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水中的热闹反衬出周围的宁静,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板书]4、荷塘四周近树色、树姿

远 远山

近灯光、蝉鸣、蛙声

※小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和苦闷。

三、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发思乡之情并从荷塘归来。

[板书](三)思乡之情 荷塘归来

[讲解]在现实生活里既然“我什么也没有”,凝望荷塘,便不免思接千载,“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先引了梁元帝的《采莲赋》,接着又引出《乐府古诗》里的采莲歌《西洲曲》,为什么产生由今及古的联想?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在。作者由眼前的景物触景生情,联想到江南的采莲风俗,表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为了寻求不宁静的心绪中的大解脱。但在对古代采莲盛况的赞美中,又不紧回想到“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过人头’了”;“只是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联想又由古及今,包含着今不如昔感叹,淡淡的哀愁又袭上了心头。

无论是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还是对江南的惦念,都无非是想把自己从不宁静的心绪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浸沉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从美好自由的追求回到了冷寂的现实之中,并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四、总结

统观全文,面对现实的苦闷与无法排遣的不宁静的心绪,作者徜徉于月色之下,荷塘之畔,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清淡朦胧的景色和“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总难摆脱得了的淡淡的哀愁融成一体,反映了作者企图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构成了《荷塘月色》的特色。

五、布置作业

1、思考和练习的二、五题

2、背诵4至6自然段

※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 缘由: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不满现实)

(二) 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1、来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感受:自由--苦闷

2、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3、荷塘月色 正面 月光:泻、浮、洗

侧面 叶子、花、灌木、杨柳

4、荷塘四周近 树色、树姿

远 远山

近 灯光、蝉鸣、蛙声

(三)思乡之情、荷塘归来

篇14: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感受王安石的坚毅

政治家似乎都有着坚忍不拔、永不服输的品格与精神,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政治信念,至死都不会向自己的对手或政敌低头认输,他们仿佛就是一块钢铁,坚韧无比,在百炼中成就起来。其实,作为真正从事政治事业的人来说,从他们一开始涉及政治,到他们官居要职,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走的,有的甚至是连滚带爬一路艰险地走过来的。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故土和人民,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们苦心经营的事业,政治事业对于他们来说,有的时候甚至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

《游褒禅山记》作于1054年,当时,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并于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了此文。由此我们知道,此时王安石在政治上是不得志的,可是,在本文中,我们非但没有丝毫看到王安石有任何的消沉丧志之感,相反,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极为进取、昂扬、坚定的一面,“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哦,原来他的主动辞职,实际上他已经在酝酿着他理想中的政治道路,并伺机把它带向现实,他在以退为进。暂时的失利与引退丝毫没有对他造成打击,反而使他越挫越勇,这就是王安石政治人格中的重要。而且此时的大宋王朝,在北方少数民族一次次强烈的撞击之下,加上自身内部的腐化堕落,早已是风雨飘摇了。宋室当中的许多士大夫在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良知的防线早已崩溃,他们背离了光明,与黑暗,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成为反动势力。在这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王安石毅然擎起大柱,誓言要复兴大宋江山昔日的强盛。他很清楚,他将要面临着一群强有力的政敌,稍有不慎,他,还有他的改革事业,都将永无翻身之日,因此,对于他的政敌,他必须以强硬手段应对,绝不能手软,他必须更狠!更辣!

而对于他的出台的政策,必须要缜密,要让广大人民接受并得到他们的欢迎,也要让他的对手抓不到把柄,这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要让他的政策在各地方都能得到全面的落实,而不打一点折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还不是最难的,事实上,最难最难的,是要让他的改革措施不倒,这才是王安石最担心的。因为从他的改革一出台,就遭到了相当一部分人反对,在实施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反对的浪潮更是一波接一波,最后就连神宗皇帝的祖母和母亲也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且跑到神宗面前哭哭啼啼的。我们可以想象,王安石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是何等的阻力与困难,可是,他未曾退缩过,也未曾动摇过,甚至连神宗皇帝出面对王安石的变法表示有所顾虑时,王安石的态度和立场依然坚定。王安石很清楚,只要他稍有动摇,情况就十分危险了。由此可见,王安石的坚忍令人为之钦佩,这深深地影响到他日后继续从政以推行的政策,影响到他日后在大宋王朝推行改革。

最后,王安石的事业失败了。或许我们会有很多如果:如果神宗皇帝更坚定一些,让王安石变法坚持下去,或许王安石会有一番大作为,历史也必将被改写。

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王安石的毅力异常坚忍,他是一个英雄,虽败犹荣的英雄。

(摘自网络论坛)

有关《游褒禅山记》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主题思想之一

作者在此文中所抒发的感想: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同时还应该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对于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今天我们也强调立志,我们所说的“志”,和王安石所说的“志”,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尽吾志”的精神,“深思慎取”的态度,仍有借鉴意义。

主题思想之二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写作特点之一

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在游记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而文章的内容中心就在议论,这是《游褒禅山记》在写作上的特点。

作者所写的是一次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游览,在游览中虽然也看到了一些奇景,并未见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对此,作者深感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可写的价值。可是,这样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作者都从中总结出深刻的教训,悟出发人深省的道理,并使记游与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因而使本文别具一格。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使文章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如第一部分的最后几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句。

二、两个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如“平旷”与“夷”,“记游者甚众”与“游者众”……

三、记叙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这两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作者把治学处事比作游山,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围绕着这一共同特点进行记叙和议论。

写作特点之二

《游褒禅山记》的记叙和议论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古代的游记,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偏重记事描述,另一类则是在描述、叙事的基础上铸入议论。这篇游记,属于后者这一类型,作者将游褒禅山的见闻作为比喻,引发议论,论述在生活中要实现远大的志向,创造伟大的事业或研究学问,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矢志不渝,坚持不懈,既要不避“险远”,还要讲究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些富有哲理的真知灼见,是很可贵的。

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完美统一的。好的内容一定要凭借好的形式来表现。《游褒禅山记》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把记叙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叙为议论服务,议论是记叙的升华。在这过程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宜。

作者是怎样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把记叙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呢?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在记叙方面,作者惜墨如金,“前洞”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后洞”。在记“后洞”时,也没有着色绘景,只用三个概括性字眼“深”“难”“奇”从感觉上状其主要经历。这既是游洞经过的高度概括,又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作者是怎样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的呢?他笔锋一转,巧妙地写出原委:“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样一来,议论的客观条件大体具备了。本来,文章便可以从记游过渡到议论,但作者却不就此作罢,而是峰回路转,波澜再起,笔锋又转到回忆游洞时所见,从一个普通的现象中悟出一个道理:“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乍看似乎是一种聊以自慰的心理,实际上正是为以后的议论层层准备条件,并且仍然含有记游写实之意。记游到此,看来已到山穷水尽,但余波突起,又转回退出时的情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埋怨自己盲目跟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个慨叹,便是下文议论的导火线。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议论部分,是在第一部分记游的基础上,写因游悟出的哲理。这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重点所在。“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承上,使文章由第一部分的记游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的议论;启下,统领下文的感叹。这个领起的“叹”字,意味深长,一是赞叹古人,二是慨叹世俗之人。接着作者就游华山洞不能“极夫游之乐”的遗憾,具体抒发感慨,纵横古今,层层披露出因游山所悟出的哲理。作者先分析“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的原因,是他们不只是观,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能“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进而联系对照自己游山的所见所闻:“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据此,作者得到启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进而,作者又以自己游后洞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教训,体会到要想达到人迹罕至的险远,欣赏“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准备:既要懂得“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也要懂得虽已立志,“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还要懂得主观条件之外,在客观条件上“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最后作者运用对照形式写出结论:主观上本足以“至”而居然达不到目的,那便“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反之,主观上尽了全力而仍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则自己可以“无悔”,自己不悔,别人也就无法讥笑了。这是作者写这篇游记所要阐明的道理,是本文的中心所在。这里作者论述“志”“力”“物”三者对治学处事取得成功的作用的观点是正确的,既强调“志”,又重视“力”与“物”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作者向上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末了,作者用“此予之所得”作这段议论的小结,照应段首“于是余有叹焉”,使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连贯。

这一段是作者此番游山真正的所得。这段文字虽纯属议论,可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这样记叙与议论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显得自然连贯,加上语言质朴而精练,道理平易而深刻,因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杨宏

篇15:短歌行(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

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

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由“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    ----说曹操,曹操就到 , 引到对曹操这个人物的历史评价上。

我们平时意识当中把曹操往坏的方面去考虑,那我们历史中对曹操的评价是怎样的那,你能不能公正的评价一下?

“太祖运筹演谋……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三、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此《短歌行》。

四、诵读与感知:

1.老师读诗,同学听并解决两个问题:

(1).给文中疑难字注音;

(2).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2.和学生一起解决疑难字词。

3.请一位同学读诗根据诗歌表达的情感,或者抒发的志向来把握这首诗的格调。

4.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歌会更好?

明确: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节奏多二二式,语速要慢点。

五、讨论鉴赏

1.大家先一起朗读这首诗,然后看看围绕全诗的诗人的思想情绪或者说这首诗的.感情线索是什么?如果让你从诗中找一个字来概括,你会用哪个字呢?

明确:忧!作者在忧什么呢?

(1). 人生短暂:

A:  我们来看,开头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句作者忧的是什么?

明确:忧的是人生的短暂。人生的短暂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太阳一

出来就没了。

B:  作者用什么解忧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此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呢?

明确: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是对事业和理想的执著追求,是壮士的一种隐忧。

(2). 贤才难求:

A: 酒是否真能解除曹操的忧愁?(不能)那你能否从原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呢?文中有哪个句子直接说明了他的忧愁是否解除?

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说明作者的忧思并没有解除。那他这个对人生的短暂的“忧”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或者说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更深层次的忧愁?

明确: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可以得出作者:贤才难求。

(3). 功业未成 :

A:曹操为什么会如此的渴慕人才?我们可以联系写作背景来谈。

明确: 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曹操写作这首诗的时候刚好经历了赤壁       之战的失败,而且当时他已经57岁了,在古代这已经是走到了人生暮年了,但自己统一全国的大业仍未完成,而他之所以如此渴慕人才,也是因为要成就一番大业须有更多的贤才相助。所以最后诗人还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礼待贤才,以求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

B:所以总结起来,曹操的“忧”总共有哪几个层次的内涵?

明确:人生苦短,贤才难求,功业未成。对了,正是因为人生苦短,而且功业又未成,所以作者才会如此忧愁,而要成就一番大业又必须有贤才的帮助,所以作者才如此的渴慕人才,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才来投靠自己,以帮助自己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

2.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总结)

兴、比、借代、引用、用典

A起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何枝可依?

B比喻: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人才难得,这里写求贤不得。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何枝可依?”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之语,原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诗意比喻执政者能宽宏大量,广纳贤才。这里暗喻曹操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多容纳土壤,像水一样不厌其大而容纳众水,表明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

C借代:

诗中用了哪些字词指代人才?

子、君、鹿、嘉宾、月、乌鹊

诗中用了哪些字词指代曹公自己?

山、水、周公(树、枝)

D引用:《诗经》成句:

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后引《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原是周代宴请宾客的诗句。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这里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

E用典:

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六、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他曾讨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            2.写给曹操的一封信。

七、板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一统天下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翻译: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篇16:《孔雀东南飞》(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自”、“见”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脉络,掌握全诗故事情节。

2: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自”、“见”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

1: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题:

1、勾勒诗歌发展脉络:《诗经》--楚辞--乐府民歌

2、乐府双璧:《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3、《孔雀东南飞》简介(见课文)

补充:《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4、掌握文中重要字词读音。

二、简述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结构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要点: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

2、诗歌结构:

层次章节标题情节段落

起兴首  句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兰芝自诉     开端

第二部分“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     发展(一)

第三部分“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被迫改嫁     发展(二)

第四部分“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高潮

第五部分最后一节鸳鸯和鸣                           尾声

三、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通“娶”

箱帘六七十       通“奁”

府吏见丁宁       也写作“叮咛”,嘱咐

摧藏马悲哀       通“脏”,脏腑

蒲苇纫如丝       通“韧”,柔软而结实

四、归纳“相”、“自”、偏义复词的用法

(一)“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②及时相遣归(代“我”)             ③还必相迎取(代“你”)

④好自相扶将(代“她”)             ⑤嬉戏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负(代“你”)             ⑦不得便相许(代“你”)

⑧登即相许和(代“它”)             ⑨蹑履相逢迎(代“他”)

⑩怅然遥相望(代“他”)             ⑾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见常日稀                        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应                        ④叶叶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盖                        ⑥仰头相向鸣

⑦黄泉下相见

(3)名词,命相,相貌。如:

儿已婚薄禄相

(二)“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①我自不驱卿(本)                 ②本自无教训(本是)

③自可断来信(即)                 ④葳  自生光(且,还是)

⑤自名秦罗敷(其)                 ⑥自名为鸳鸯(其)

⑦好自相扶将(亲自)               ⑧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三)偏义复指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作一个词,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作陪衬

①昼夜勤作息 (偏:作)    ②勤心养公姥(偏:母)  ③我有亲父兄(偏:兄)

④逼迫有弟兄(偏:兄)

(四)归纳部分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例:                今义                     古义

汝岂得自由         自由自在                自作主张

可怜体无比         值得同情                可爱

却与小姑别         转折连词                退、回头

虽与府吏要         需要、要求              约定

适得府君书         适合                    出嫁、刚才

举手长劳劳         怅惘若失

奄奄黄昏后         气息将绝                 暗沉沉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并背诵规定的片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序言分析探究

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成诗的经过。

二、分析人物形象。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从全诗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怎样一个人?

1、 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刘兰芝是一个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的女性。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温顺善良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2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焦母听到后“槌床便大怒”。后来不得不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最后的辞别母亲与“自挂东南枝”的行为则表现了他的反抗性格。

3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封建家长的典型。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妻的爱情毫无同情和认识,独断专行。对儿子,她一会儿恶语威胁,一会儿又软硬兼施。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丑恶本质。

4 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所说话的态度既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又见利忘义,不顾兄妹亲情。其尖酸刻薄,冷醒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的面孔。

(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具体的描写,从外貌、勤劳、重情、坚强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我们从焦、

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由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制度渐趋严密,在家庭生活方面,家长制成为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四、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冲突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五、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具体问题探讨的形式分析)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可参照《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

比兴手法在现代的一些流行歌曲中亦常有运用。如《花心》:“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晶莹剔透,心中一定还有梦。”

2、①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②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③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

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明确: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

六、探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

1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的发展。

2通过人物对话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3细节描写。

七、探讨分析结尾部分。(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明确: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鸟。“相向鸣”,是他们爱情与幸福的歌唱,悲愤与压抑的控告。结尾的浪漫主义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和开头孔雀失偶遥相呼应,体现了构思之巧妙、用心之良苦。

故事的尾声与我国一些民间文学相似,“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这是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诗文起了质的飞跃。

八、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1、《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受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

不是。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因为他们不能,这才是悲剧中的悲剧。

2、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布置作业:

1.背诵相关章节。

2.以“惜别离”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扩写第9至12段。

郑小明

篇17:《鸿门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鸿门宴》(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鸿门宴》学案

编写:卢琦 09-3-2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本文的故事背景.2.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掌握史传文学的传统写法.

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德育目标

学习司马迁身遭凌辱,发奋著书的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傲必败"的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查字典,扫除读音障碍,能通顺朗读;  2.查注释,初步了解文意,掌握课文训练重点中要求理解的词语的含义;  3.查资料,了解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

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导语

垓下歌 (项羽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利用两首人物诗,引出本文.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可参考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三、背景简介 学生利用参考书了解故事背景. 教师补充明确: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四、教师范读文章并强调一些字的读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本文的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S(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一课时练习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飨(  )士卒    美姬(  )      鲰(  )生      厄(  )酒

樊哙(  )      _(  )目      目眦(  )      跽(  )

参乘(  )      啖(  )之      G(  )杓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沛公不胜G杓,不能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

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熟读一、二、段,背诵三、四段。

(教学设想:本课时量较大,可根据实际,用2课时完成。)[教学步骤]

全班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 二、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提问: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i,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

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提问: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三、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 课前可写于白板上:(1)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2)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3)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 四、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学生讨论  教师补充明确: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五、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                                 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 [教师略作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 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得意忘形”。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另外,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 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 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细细品味朗读的魅力。 六、着重阅读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场顺序,分节记忆人物言行,背诵,理清背诵思路。 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               i   项                     剑   项                     帐    项            举          羽               舞        羽                闯          王         增                不         庄              翼          哙                款      范                      应   项                    蔽    樊                      待                                                                                               七。小结:  项羽的人物形象--     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 刚愎自用 ,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  ,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三、四段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参考例文]                        性格的祭奠(节选)                                                     田诺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羽早已有之。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项羽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      项羽心底要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 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的篇章写下了最后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诚的祭奠。 赳赳武夫的内心是多情的,尽管表现这多情的却是无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壮的,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执著和无奈。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

设计探究性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抽查学生背诵三四段 二、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你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讨论 明确: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同上 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样 4.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 同上 驻扎 6.沛公欲王关中 同上 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 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 同上 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 处罚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 小事 2.判断下列加线的词语的词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 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3.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4.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5.,归纳5个实词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①因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乘机 ②如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指南录〉后序》 到、往、去     万事如意 成语 顺、随      空空如也 成语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意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意态、神情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意料 ④举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举起、抬起      戌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攻下、占领      举贤任能 成语 推荐      举世无双 成语 全部、整个 ⑤谢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道歉 五、布置作业

记忆词语意思和用法

记忆勾画的文句

预习《秋水》

第三课时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有何词类活用的现象,指出并归类。

(1)沛公军霸上

(2)范增数目项王

(3)籍吏民

(4)刑人如恐不胜

(5)素善留侯张良

(6)项伯杀人,臣活之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8)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0)吾得兄事之

归类: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有___________

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__________

③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使动用法有_________

④动词的使动用法,有__________

⑤名词用作状语,有__________

2从下列句中找出加线词语含义相同的两项                         (    ) ①A.范增数目项五                      B.此数者乃用兵之患也   C.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D.不可胜数 ②A.则与斗厄酒                        B.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外连衡而斗诸侯 3.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客何为者?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大王来何操?

篇18:死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死水(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感悟闻一多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

2.体会闻一多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意境的营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道具

幻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的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 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

1、 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品,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

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

3、 让学生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

三、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明确:答案不要求一致,可以有如下几种说法:

1、 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

2、 象征北洋军阀政府。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

国人民的愤慨,

3、 象征黑暗的中国。

四、 阅读第一小节:

1、 提问:这一小节中的“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

明确:突出了死水的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

2、 提问:“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这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

3、 小结:这一小节突出了死水的特点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

五、 阅读第二至第四小节:

1、 导读: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死水的.?指名朗读。

2、 讨论作者的描绘方法:

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绘的?(从色彩、形状、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的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3、 讨论作者写法的效果:

如:⑴、为何要用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明确:作者意反衬死水绝顶的肮脏、黯淡与污秽,进而尖锐讽刺给黑暗的社会以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⑵、为何要写死水的歌声?

明确:意在反衬死可怕的、死一般的寂静。

六、 阅读最后一小节,教师指导:

一二两句的作者照应开头,并强调对死水的判断和批判的肯定。三四两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语,真实的意图是说:中国的社会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了,唯一的办法是加速它的来亡,用新的社会来取代它。

七、 讨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是怎样在这首诗中体现的?

明确:这首诗中,作者以富有色彩感的词藻,绘声绘色,给人以视觉的绘画感;从诗歌的外形看,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整齐,富有建筑美;诗歌双行押韵,每节一韵,从内在的韵律来看,每句四顿,富有音乐美。

八、小结

诗歌特点:

1.寄托和象征

2.反讽手法的运用

3.绘画美的语言色彩

九、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其它代表性的诗作,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板书设计:

绝望       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

一、 水的特点                                        作者的态度 扔 泼 愤激之语

吹不起半点漪沦

铜:翡翠铁:桃花

油腻:罗绮

霉菌:云霞 绘形

二、具体描写死水    臭水:绿酒

白沫:珍珠

花蚊:偷酒

蛙叫:歌声 绘声

三. 照应开头,表达愤激

教学后记

相关专题 离骚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