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七年级教案设计)

去冒险岛抓小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去冒险岛抓小狗”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古代诗歌: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七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古代诗歌: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七年级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词的思想内容。

2、反复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中的“美点”。

学习重点:目标2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朗读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间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首古代诗歌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阅读主场

(一)阅读《木兰诗》

1、学生诵读课文,提醒诵读中应注意的某些字的读音。

2、讲述诗歌内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归纳诗歌内容。

⑴代父从军,征途思亲。   ⑵艰苦征战,十年凯旋。

⑶辞官回乡,亲人团聚。   ⑷吟唱附文,隐喻赞颂。

3、分别阅读

⑴阅读第一部分,讨论(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①在第一段中,木兰平日的织布声不再听到,而只听到她的声声叹息,这异乎寻常的情景是因为什么呢?在第二段中,通过问答,点明了什么情节?

原因是年老的父亲名在军籍,家中没有长男,事情重大,矛盾又突出,因而她下定决心,要代父从军。

②在第三段中,木兰积极购置行装,是否一定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这些东西?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铺叙手法,烘托木兰一家紧张而又周密的准备戎装的气氛,又显示层次:有骏马而无鞍鞯,不可以坐骑;有鞍鞯而无辔头,不可以控制;有辔头而无长鞭,不可以驱策。

③第一部分刻画木兰的语句有哪些?写出了木兰的什么特点?

不闻机杼声,但闻女叹息。(对父要从军的担忧)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在寂寞征途中,在荒凉宿营地,对爷娘的思念)(细腻感情)

⑵阅读第二部分,讨论(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战争的艰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万里”、“朔气”、“寒光”“战死”、“十年”--战地偏远、环境恶劣,战斗残酷、时间长久。

⑶阅读第三部分,讨论(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①第五段写木兰回朝,天子对她怎样?她的要求是什么?

用夸张的语言写木兰功劳很大,天子赏赐很多,而木兰的要求是“送儿还故乡”。

②第六段写木兰回乡,写了哪些内容?高潮在哪里?

先写父母姊弟等符合个人身份的欢欣向迎,再写木兰自己喜不自禁的激情,最后高潮是恢复女装与伙伴相见的场面。

⑷阅读第四部分,讨论(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第七段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要说明什么?

比喻。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雌雄的隐喻,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

⑸小结--

这是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叙述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阅读《观刈麦》

1、教师提供有关阅读材料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景象,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赋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2、学生诵读,疏通词语,并复述诗歌的内容。

(三)阅读《破阵子》

1、讲述小序的含义

为了鼓励陈同甫,写抒发壮怀的词寄给他。词讲述了1161年,金国发兵南侵,中原人民纷纷起义抗金,作者参加山东农民起义。这首词回忆当年以军壮盛的军容和战斗的情景,也同时透出作者南归后抗金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

2、学生朗读,疏通词语,并复述诗歌的内容。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二)课堂练习:背诵课文。

(三)课外作业--向家长朗诵《木兰诗》,通过合理想像扩写木兰“十年征战”这一情节。

周智

篇2:《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难句解析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2)试想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这是为了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战事紧迫。表现了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同时,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请你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谈谈看法。自由发挥:不慕荣华富贵,愿与家人团聚。或向往和平劳动生活。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6)谈谈《观刈麦》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这种手法的作用。白居易在诗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7)赏析“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8)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篇3: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知识点与重点分析

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知识点与重点分析

《古代诗词三首》

一、词语积累

鞯(jiàn) 可汗(kè hán) 辔头(pèi) 机杼(zhù)

金柝(tu) 十二转(zhuàn) 百千强(qiáng) 胡骑(jì)

溅溅(jiān) 箪食(dān) 饷田(xiǎng) 麾下(huī)

二、作家作品

北朝民歌与《木兰诗》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北朝民歌原来大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其中又以鲜卑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译成汉语,如:《敕勒歌》。北朝民歌的内容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正是北朝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此诗最初为北朝民间传唱之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隋唐文人的润色加工。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晚年闲居洛阳,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其“讽喻诗”如《秦中吟》、《新乐府》组诗等,不仅主题鲜明、措辞尖锐,描写人物形象细腻生动,而且整体构架精巧缜密,体现叙议的`统一。“感伤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通俗易懂。其文学理论《与元九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辛弃疾(1140~1207)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其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收词572首。

古代诗词三首·重点分析

一、“乐府”与“乐府诗”

“乐府”原来是中国古代掌管音乐的国家机关的名称。早在秦朝时,国家就已经设置了乐府。收集歌辞是“乐府”的任务之一,因此,“乐府诗”里保存了很多民间歌谣。后来将乐府采集的诗辞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辞”,乐府也由原来的国家机关名称变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

二、诗歌简析

《木兰诗》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整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诗中采用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工整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

《观刈麦》一诗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这首诗将叙事与心理揭示融为一体,写事与写心完美统一。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宏大抱负,这首词不受词阕的限制,上下贯通,衔接紧密,所写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从这一对照中,我们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人民遭受的苦难境遇,以及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相关专题 木兰七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