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猴子摘桃子》含反思

莫言欢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莫言欢”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猴子摘桃子》含反思(共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猴子摘桃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猴子摘桃子》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所带的班级是小班,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在设计课时,我特别选用孩子们熟悉的猴子,桃子。我发现孩子们兴趣很高,并且愿意参加到活动中。戴上头饰后有的孩子居然也像小猴子一样蹦跳着。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一和许多的关系。

2、知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一和许多”及他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前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磁性教具:小房子一座,小猴子一只,许多桃子(个数与幼儿数相等)

3、小篮子一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语言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新故事,小朋友要认真听,我们来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听得最认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小猴子摘桃子》,边演示磁性教具,帮助幼儿认知“1”和“许多”。

教师:“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房子(出示磁性教具小房子),房子里面有一位小主人,你们看它是谁?(出示磁性教具小猴子)。

小朋友:“小猴子”

教师:“这是几只小猴子?”

小朋友:“1只”

教师出示萝卜问:“这只小猴子在干什么呀?”(出示磁性教具桃子)。

小朋友:“摘桃子”

教师:“小猴子的桃树上有多少桃子?”

小朋友:“许多桃子。”

2、幼儿做游戏《帮小猴子摘桃子》,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教师:“小猴子很爱劳动,桃子一天天长大了,小猴子忙呀忙呀,怎么都忙不过来。它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小朋友高兴吗?”(幼儿做游戏)幼儿摘下一个桃子时说:“我摘了一个桃子。”

教师总结:“原来树上有许多桃子,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一个一个摘走了,树上还有多少桃子?”

小朋友:“一个也没有了”

教师:“对!许多能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摘走了就没有了。”幼儿说:“一个也没有了”

3、幼儿做游戏《帮小猴子把桃子送回家》,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教师:“小朋友帮小猴子摘完桃子,现在咱们把桃子给小猴子送回家好不好?”

小朋友:“好!”

请小朋友把桃子放进篮子里,并说:“我放上一个桃子。”

教师:“篮子里现在有多少桃子?”

小朋友:“许多桃子。”

总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教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今天帮小猴子摘桃子,并帮它把桃子送回了家,小朋友们累不累呀?”

小朋友:“累。”

教师:“天也快黑了,咱们也该回家休息了,小朋友和小猴子再见吧!”

小朋友:“小猴子再见!再见!”

放律动音乐让幼儿学小猴子跳蹦出教室。

教学反思

首先,在选课上,我认为这节课比较简单,就围绕(一和许多),真的上课了,我发现孩子虽然兴趣很浓,上课一直能跟随老师的教法,但我还是觉得做得不够,比如说我的活动设计的有一点单一,就围绕这么一个故事,还有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初步的一和许多的概念,孩子的掌握效果不是很好。

其次,在上这节课上,我刚开始的语速适中,声音柔美,但当孩子的兴趣过浓,课堂显得没法控制时,我的声音就有一点大了,语速也有一点快。

通过这次示范课,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上问题还真是不少。选材还是满足不了孩子,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精神。以后一定更加努力。

篇2:《小猴子摘桃子》大班教案

《小猴子摘桃子》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一和许多的关系。

2、知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一和许多”及他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前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磁性教具:小房子一座,小猴子一只,许多桃子(个数与幼儿数相等)

3、小篮子一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语言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新故事,小朋友要认真听,我们来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听得最认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小猴子摘桃子》,边演示磁性教具,帮助幼儿认知“1”和“许多”。

教师:“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房子(出示磁性教具小房子),房子里面有一位小主人,你们看它是谁?(出示磁性教具小猴子)。

小朋友:“小猴子”

教师:“这是几只小猴子?”

小朋友:“1只”

教师出示萝卜问:“这只小猴子在干什么呀?”(出示磁性教具桃子)。

小朋友:“摘桃子”

教师:“小猴子的桃树上有多少桃子?”

小朋友:“许多桃子。”

2、幼儿做游戏《帮小猴子摘桃子》,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教师:“小猴子很爱劳动,桃子一天天长大了,小猴子忙呀忙呀,怎么都忙不过来。它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小朋友高兴吗?”(幼儿做游戏)幼儿摘下一个桃子时说:“我摘了一个桃子。”

教师总结:“原来树上有许多桃子,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一个一个摘走了,树上还有多少桃子?”

小朋友:“一个也没有了”

教师:“对!许多能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摘走了就没有了。”幼儿说:“一个也没有了”

3、幼儿做游戏《帮小猴子把桃子送回家》,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教师:“小朋友帮小猴子摘完桃子,现在咱们把桃子给小猴子送回家好不好?”

小朋友:“好!”

请小朋友把桃子放进篮子里,并说:“我放上一个桃子。”

教师:“篮子里现在有多少桃子?”

小朋友:“许多桃子。”

总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教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今天帮小猴子摘桃子,并帮它把桃子送回了家,小朋友们累不累呀?”

小朋友:“累。”

教师:“天也快黑了,咱们也该回家休息了,小朋友和小猴子再见吧!”

小朋友:“小猴子再见!再见!”

放律动音乐让幼儿学小猴子跳蹦出教室。

教学反思

首先,在选课上,我认为这节课比较简单,就围绕(一和许多),真的上课了,我发现孩子虽然兴趣很浓,上课一直能跟随老师的教法,但我还是觉得做得不够,比如说我的活动设计的有一点单一,就围绕这么一个故事,还有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初步的.一和许多的概念,孩子的掌握效果不是很好。

其次,在上这节课上,我刚开始的语速适中,声音柔美,但当孩子的兴趣过浓,课堂显得没法控制时,我的声音就有一点大了,语速也有一点快。

篇3:《摘桃子》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教研组把体育游戏作为研讨的对象,我们通过理论学习,体育游戏录像课的观摩,教案的研讨等形式让我们对体育游戏有了一定的理解,为了检验本学期的理论学习成果,最近我执教了一节体育游戏活动《摘桃子》,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我对本次活动做一次深刻的反思,希望在以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得到更多的历练,也为孩子们有更好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思路:

踩高跷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游戏活动。踩高跷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动作协调性,发展团结协作和竞争的意识。本次活动的设计体现体育游戏活动的特点,整个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利用游戏情境贯穿活动,引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快乐的同时,提高了他们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活动目标:

1、感受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2、大胆运用高跷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平衡能力的发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带领幼儿用高跷做“高跷操”热身,激发幼儿参与的活动兴趣,将幼儿带人快乐运动状态。

师:我们用小高跷来活动一下身体!

分析: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再去摘桃子的路上,不会受伤,又觉得准备活动应该跟活动主题有一定关系,所以准备活动,我让孩子们手拿小高跷,随着动感的音乐,做了一段高跷操。这种形式很好,孩子也很喜欢,只是时间偏短了些,仅仅八个八拍,四十秒的时间,孩子没能充分的活动开!

2、带幼儿玩高跷游戏:摘桃子(让幼儿走小路,从简单到难,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1)介绍场地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桃子吗?你去过桃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桃园摘桃子,你想去吗?

(2)带幼儿过直直的小路,玩第一轮游戏“摘桃子”。(踩高跷走过小路,可以摘一颗桃子,中途高跷上掉下来或没走在直线的不能摘桃子。)

师:这是一条直直的小路,我们踩高跷走过小路就可以到果园里摘一颗桃子,你想去吗?

(3)带幼儿过弯弯的小路,玩第二轮游戏“摘桃子”。(要求同上)

师:刚才,我们摘的桃子好小,我们只要走过弯弯的小路就可以摘到大桃子,你愿意去吗?

(4)带幼儿过有障碍物的弯弯的小路,玩第三轮游戏“摘桃子”。(要求同上)

师:山坡上还有更大的桃子,可是路也更难走了,弯弯的小路上多了些障碍物,我们必须跨过障碍物才能摘到大桃子,要不要去?

分析:此环节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活动始终围绕参加踩高跷、过小路去摘桃子的游戏情境带幼儿练习、比赛,主线始终贯穿其中,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快乐。但是由于场地布置时,弯弯的小路的弧度稍多了些,且宽度稍窄了些,对幼儿来说难度稍大了些,加之小路是平面的,导致幼儿再走的时候,大多数都没有走在小路里面,场地布置也太过繁琐,改变场地对执教教师来说也不好控制,应该只用一条直直的小路,改变小路的.宽度来增加难度,效果应该会好些!另外,一轮游戏结束后,助教帮助改变场地时,教师应让幼儿背对着场地,放下手中的高跷,听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这样有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听清规则。

3、幼儿分组竞赛游戏“摘桃子”;体验游戏的乐趣。

师:山上面还有许多桃子,现在我们分组来比赛摘桃子,看哪一组摘得又快又多,记住你必须踩高跷走过直直的小路,再走过有障碍物的弯弯的小路,去摘桃子,一次只能摘一颗,将桃子跑步送回篮子里,另一名幼儿才可以出发,山上有大狮子,如果你从高跷上掉下或没走在小路上,就会被大狮子吃掉哦!所以,一定要小心哦!

分析:竞赛环节,本班幼儿日常玩接力赛较少,竞赛的规则意识不强,加之接力赛过于追求速度,其形式不适合用于高跷比赛,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孩子违反游戏规则时,不应该大灰狼把其叼走,大灰狼角色的介入,本是想要激发幼儿的游戏积极性的,这样一来,孩子们失去了游戏的机会,,而且导致游戏规则就不明确了!

总之,由于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体育游戏,且准备时间较为仓促,本次活动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不论结果如何,通过此次活动,我对如何组织体育游戏有了切身的体会,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孩子的欢声笑语中,我得到了诸多收获!

篇4:《摘桃子》教学反思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并且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在此基础上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本节课真正的难点是进一步体会1升,并由此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容器作出比较准确的预估。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布置学生带好水杯、饮料瓶,课前准备好足够的水,正方体等等。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的自主地去探索、实践。这节课上,主要是自主实验,在实验中感知1升的多少。

课上分成了三个步骤:

1。在观察、操作、比较中认识容量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大小明显的两个杯子,让学生发现杯子的容量是有大小的。然后组织学生应用操作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杯子,掌握比较杯子容量大小的方法,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1、2练习,进一步感受这种比较方法,体会容量是有大小的。

2。在认知冲突中引出容量单位升:创设一个“比一比,老师家的几号水壶的容量大?”这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在争论中产生统一和认识容量单位的心理需求,这时及时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容量单位?关于升你知道些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对学生容量单位的欲望。

3。在估计与验证中认识1升: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来感受1升有多少,使学生形成1升的清晰表象。在估计与验证中积累对 1升的直观经验,在交流中去强化对1升大小的体验。首先让了解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观察哪些容器可以倒入1升水,体会不同形状的容器可以装1升的水;再次,让学生估一估把1升水倒入自己的水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再动手操作验证;最后,我让学生估计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升,以及估计脸盆的容量。在学生初步感知1升后,让学生充分的去估。这也是注重学生的估计能力。不管是教师自己演示还是学生的操作中,都要注重让学生先估计然后在操作,这样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估计能力。因为估计能力是我们新课标中所重视的一个能力的培养。

篇5:《摘桃子》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的心理,结合本班评价机制,创设了夺星赢笑脸的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平时反应较慢的几个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练一练两幅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发现第二幅图,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借此机会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也学得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口口=口口,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 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不能看运算符号,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时,如果能再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来反驳他的说法,会更有说服力!

第四轮比赛是一道有难度的应用题,因为它隐藏了三个问题,学生必须找到这三个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因此我给它取名为挑战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的成功基础上,体验更大的自我挑战,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引导学生理解了问题他们各需多少钱?中各的意思,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容量太大。如果将此题放到下节课解决,再设计两道开放题,如,口5=口5,5口=口0。这样,既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又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度。

篇6:《摘桃子》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并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索、猜测验证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交流。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应表现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探索交流)——解释应用。

本节课通过创设小猴子采摘水果的情境,通过比赛图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适时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进一步理解巩固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接着,创设了购买购买公园门票的生活情境,学生通过自己与几个朋友与游玩或与多少家人游玩的数学游戏活动,实践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目的。

另外,再创设了“有19名学生去郊游,带了5个帐蓬能住下吗?”的生活情境,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估算意识。

篇7: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简单推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简单推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推理、肢体运作、空间、内省、自然探索智能。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并发现事物间内在的联系,进行简单推理与分析。

3、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红、黄丝带若干条;故事图片,眼罩一付,自制大书大小颜色不同的碗;1个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动活动:

一、导入部分:

谈话: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范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游戏之前,小朋友先告诉我10以内的单数都有谁?10以内的双数都有谁?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名称:跳单双 ①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小朋友身上都系有漂亮的丝带,那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丝带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那我们系红丝带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系黄丝带的小朋友在红丝带小朋友的外面再围一个大圈,小朋友手插腰跳,里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里跳,按照老师的的口令来回的跳反复进行,直到老师说:“停”则立即停下,老师检查完丝带就可以判断出你跳的是单数还是双数,你们相信吗?

篇8: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统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统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2、难点: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统计图,展示板,多媒体课件,彩色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四种水果,看看是那四种水果?

(视频出示水果图片:草莓、梨、西瓜、菠萝等)师:你能一眼就看出每种水果有几个吗?

师:每组的操作盒里也有这些图片,请给它们排排队,数一数,比一比。

(排队的方法有很多,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一张表格,从这张表格可以看出来,我们给水果排队应该是从哪边开始?

(从下往上排队,水果标识在下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讨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并把表格贴到黑板上。

师:你是怎样摆的?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水果的多和少?

幼:一个格子摆一个水果就能帮助我们比出多和少。

师: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幼:按从少到多排或从多到少排的方法比较好,一看就知道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2.介绍统计图。

师:你们在摆图片时有没有碰到困难?

幼:西瓜图片太大,一个格子放不下。

师:谁有好办法?

幼:也可涂颜色来表示。

出示多媒体课件(教师展示涂颜色的方法。) 一种水果有几个就涂几个格子。

师::涂颜色的看起来非常清楚。这时就会出现四个柱子。我们只要比较柱子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果的多少。

(出示统计图展示板)想一想,图中的四个柱子、数字、水果标识都告诉我们什么?。

师:如果我们还想知道这种水果有几个,草莓比梨多几个,这图能告诉我们吗?我们该怎么办?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底下的图片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水果。数字可以告诉我们哪种水果有几个,像这样的图叫统计图。

3.看图提问题。

师:请你说说从统计图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统计图告诉我西瓜最多,梨最少。

幼:统计图还告诉我苹果有5个,比草莓少1个。

二、应用知识

1.创设情景。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开联欢会,可是老师不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所以我们以组为单位,统计一下最爱吃的水果,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即时贴贴到最喜欢吃的'水果那栏里,统计好之后,讨论一下,什么水果是你们组最爱吃的?

2.小组讨论结果展示。

师:请每组出一名小朋友,拿着统计图说一说。

3.分析应用。

师:根据这些统计图,我们知道了哪些水果该多买一点,哪些水果该少买一点?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数学练习册》统计练习题。

活动反思:

静下心来思考,在整节课中存在许多以上不足之处外,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太注意的细节,如:如果教学中语言更精练,提问更有针对性,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一些,大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练习设计更有坡度一些,我想本节课效果会更好。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亲和力与学生溶为一体,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教师提供的丰富的生活事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探索中,发现规律、自主构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并初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9: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多多少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多多少少》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活动室分别放1元,2元,5元,10元,20元纸币,在开展幼儿集体购物的活动前,需对家长讲清楚让幼儿带钱到幼儿园的目的,同时请家长将家里需要买什么东西告诉幼儿。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认识人民币一元,两元,五元,十元,二十元,并尝试用钱购物。

2、让幼儿懂得不同数字的钱能购买不同数量的同一种商品。

3、引导幼儿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

难点:买一样东西不知道找多钱,在购买商品时到收银台不知道付款。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共20元,教师准备20元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张。

2幼儿教学图片数的选择。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认识1元,2元,5元,10元,20元,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2、教师组织幼儿到活动室购买商品,让幼儿知道应选好商品,看清楚价格后再到收银出缴费。

3、回教室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展示教学图片,让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些什么商品,用了多少钱,并比一比谁买的商品最多。

4、教师小结:用同样多的钱可以买到不一样多的.商品,因为不同商品价格不同,人们到商店去,一般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由于我选择的是人民币,人人都喜欢,更何况是叫小朋友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整个教学活动清晰简单,环节一个紧扣一个,整个活动幼儿表现不错,很有积极性,注意力很集中,都能灵活的运用钱去买适当的东西,同时我们有时太低估了孩子,不敢或不知怎样给孩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孩子们是乐于参加有一难度活动。这让他们找到自我的价值,有更多成功的感觉,在其中也会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是我们教师或家长想象不到的。在以后的一些活动中,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与思维定势,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们能得到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篇10: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较面积》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较面积》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清楚面积的几种比较方式。

2、学习用正方形画格子,数格子的方式测面积,比较面积的大小。

3、明白面积一样的图案,外形不见得一样,初步了解守恒。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预备:

种种图案、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理顺已经具备的经验,使用种种方法比较面积大小,导出“面积”观念。

1、用眼睛观测法比面积大小

教师展示两张大小差别比较大的图案(绿、蓝)

师:“2个图案哪张大?”(孩子:“……”)教师:“噢,双眼一瞬间就发现啦。”

2、叠加法比面积大小,(幼儿教师展示两张大小差别小的纸)

师:此刻哪一个大?有不赞同见吗?(孩子:“桔黄的大,白的大……),教师:“望着相当,怎样比大小?”(孩子:“叠加起来”)

请孩子上来尝试。

师:我看他是一边的边角都一一对齐的,你是用了啥方法?这一个叫叠加法。

师:哪一个大?大了如此一点用叠加法一瞬间就明白啦。

汇总:当2个图案望着基本上比不出大小时,叠加法实在是个好方法。

(幼儿教师:对,当两样物品看不出面积谁大时,叠加法实在是个挺好的`方法)

3、导出“面积”观念

师:通过刚刚2组的比较,我们明白图案的(的表面)大大小小,图案的大小另外还有一個名称,叫图案的面积。

通过比较,可讲绿色纸的面积比蓝色纸的面积大,幼儿教师指着另1组问:这组可怎样讲哩?(孩子讲:“黄色纸的面积比白色纸的面积大)。

4、数格子法比面积

幼儿教师展示两张无序图案,(面积一样)

师:这儿又有2个图案,可外形非常奇怪,那一个面积大?有(啥)方法比出来吗?叠加法能用吗?

幼儿教师:“别担忧,我今日带来了一样工具,是啥?它能协助2个图案测面积、较大小。

怎样量哩?(幼儿教师将图案贴于小黑板上)将正方形角与1号图案边角都一一对齐。画下外型线,再把边去与刚刚的外型线边角叠加,画出外型线,从左到右按次序一個接一個,一行画好啦,在画下一行,边量边画,将整个图案都量好、画满。以后用这一个小正方形用一样方法,将②号图案量好画满。

师:量好后,你明白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了吧吗?(孩子:一样大)怎样明白?量1号图案面积用了6个正方形,量②号图案面积用了6个正方形。因此它们的面积是相同的。

幼儿教师:那我们点数1号图案用了几个正方形,(幼儿教师边数边记下),点数2号图案用了几个正方形。因此他们的面积是一样大的。

(幼儿教师汇总:看起来尽管图案不同,可是面积亦会有一样大时。)

刚刚比面积大小时用了何种方式?(孩子:画正形方式),对,我们是用正方形画格子,每一格格地数出来,因此可叫它数格子法。

(幼儿教师总结:给2个外形不同的图案比不出面积大小时,数格子法实在是个好方法。)

二、孩子动手操作

师:数格子法如此好你是否想试一试?

1、1组4个图案、4个方块、勾线笔

①我在后方的桌子上的篮内面给你们人人预备了个图案,一個小正方形,用画格子数格子法明白图案的面积并记录下来,请你们不拿小凳子,4个人用一张桌子。(记录下来后将小正方形放回原处,拿图案回到位置上,看谁1、个坐下来。

②去找你的好伙伴比比哪个的面积大;哪个的面积小,跟此外一边比比。

请孩子上来:“你刚刚跟谁比,那××上来吧,你俩哪个的面积大,哪个的面积小。为何(面积占几格)哪有没同你好伙伴的图案面积是一样大的啊?为何?外形一样吗?看起来面积一样大的图案,外形可不同啊。谁同他们的面积是一样的抬起你的图案吧。

③此刻这一些图案要回家啦,面积一样大的图案他们均是一家里的亲人。(幼儿教师展示图案的家。这这就是哪个的家?这一个家的图案面积均是几啊?请三个人验证。

2、幼儿教师展示图示已作好。

①请你比比这3个图案几号面积最大,,几号小,我们一块儿从1号开始数吧?(边说教师做记录)。

依照面积大小,它们三个怎样排队?(幼儿教师指着记录表)排好后,教师:“你是用何次序排的,另外还有其它的排法吗?两种方式你会了么?排好后,将每一个图案面积用了几格记录下来。

②我的记录表完成啦,我给你们每一组也预备了张记录表,请你四个人1组,人人拿一個图案,一個小正方形工具,将图案量好画满以后,4个人将面积大小按次序摆放起来。(幼儿教师字有孩子工具),并记录每一个图案面积,再请小组负责人上来说说。

验证:你们最大图案面积数了几格,最小图案数了几格,你是用何次序排的。

完结:我们用了正方形量一量、数格子给图案面积比大小,我们到教室瞅瞅有哪一些物品可了着用这一个方法来比面积大小。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认识“〉”和“〈”,能准确区分“〉”符号和“〈”符号。整个活动的层次比较清晰,孩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和“〈”,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操作的过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确区分符号,并能准确的在两个数字中选择符号,虽然孩子能进行区分,但在表达上有些孩子会出现读错现象,主要是对符号的认识还不够,我将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辅导及帮助,让孩子在正确区分的基础上并能掌握正确的读法。

篇1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日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日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

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

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xx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查找日期

(1)今天是几月几日?谁能从日历中找出来?(幼儿示范)

(2)老师的生日是11月7日,谁能找出来。

(3)国庆节是几月几日?!来自老师教案。!谁能找出来?

(4)老师说节日,幼儿在日历上找出来,并进行评价。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之间互相提问、指认日期。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兔年、龙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于是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小百科:日历,一种日常使用的出版物,记载着日期等相关信息。每一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一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座台历、年历卡等,如今又有电子日历。

篇12: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区分左右》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区分左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空间直觉和判断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分清左右。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手环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激趣。

“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手)

2、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①、请小朋友举起经常画画、写字的那只手,向大家招招手。

②、幼儿交流右手除了画画、写字,还能做什么?

③、出示手环,请把手环戴在右手。

④、伸出左手摇一摇。说说左手还能做什么?

⑤、小结:戴手环的这只是右手。摇摇手的是左手。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只有在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下,我们才能把想做的是做得更好。

(2)区别左右脚。

①、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也分左右的?

②、区分左右脚、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结:左手的这边是左边,右手的这边是右边。

3、感知左、右边。

(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

4、游戏:我说你做

(1)、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脚;抬起你的左脚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5、出示课件再次巩固左右。

6、音乐《我有一双小小手》

7、总结:

今天,小朋友又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比如:上下楼梯我们要靠右边走;路上我们也要靠右边走;现在我们就来当小司机,把自己的椅子当方向盘,从这里开到我们的教室,看看我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转弯的?好,请小朋友准备,汽车开动了,滴、滴、滴、滴。

活动反思:

根据《纲要》中的科学教育要求:“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我选择了思维游戏中的左右手操作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探索、操作中感知、区分左右的空间方位。并穿插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并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从而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判断力。

篇1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电影》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电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电影找座位活动,理解电影票上的数字含义,学习用数交集的方法,对号入座。

2、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数问题,丰富生活经验,感受数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室布置电影院场景;电影票20张;抽号箱及座位号。

活动过程:

一、价值取向:了解看电影的生活常识。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看电影常识:

(1)今天天气真好,大头儿子打电话约大耳朵图图一起去看电影。

(2)他俩来到电影院,已经是几点了?(9:30)

(3)今天电影院播放哪几部电影啊?观察播映表。

他俩不想等太久,所以想看离9:30最近的那部电影。

大家一起帮忙找找哪部电影离9:30最近。(10点播放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4)他俩买了2张电影票。座位号写在哪儿啊?谁知道?

(5)大头儿子的座位号是:第3排6座。谁帮他去找到座位。

图图的座位是两道算式题:第6—4排9—5座。

算对了答案才能知道几排几座,找对座位。请一幼儿算出答案,并找到座位。

二、价值取向:模拟游戏,提升看电影的生活经验。

今天免费看电影,你们想不想去看啊?但是这些票子上的座位号有点奇怪:有的是加法算式题,有的是减法算式题,还有的就是单个的数字。只有坐对座位的小朋友才可以在下个抽奖活动中得到奖品。(幼儿自己伸手在箱子内抽票、算出答案、入场、对号入座)

(1)老师提示幼儿:对号入座。

(2)验证游戏:

今天电影院举行抽号中奖活动,被抽到座位号的观众可以得到一个奖品;如果你坐错了座位,与抽到的'座位号码不一样,那就请你重新对号入座。

(3)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去电影院看电影找座位的方法,这样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会拥挤,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

下次你们一家人去电影院,你要走在爸爸妈妈前面,不但要找到自己的座位,还要帮爸爸妈妈找到座位,好不好?播放一小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现在我们休息一会儿,等会儿继续再看。

活动反思:

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枯燥而又抽象的。而今天这节课,我将要教会孩子们理解并区别“1”和“许多”,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感知这种量的关系,我通过直观的教具在营造氛围的同时适当渗透认知,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使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

相关专题 桃子小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