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案

我来丢人啦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我来丢人啦”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案(共1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影响价格的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运用:针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为什么忽高忽低,但又不至于变化太大,商品价格变动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懂得在市场竞争中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利就必须努力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整个社会要享有更多的商品就必须努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学习市场交易的核心是等量的劳动相交换,可以培养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二、教学重点:1、供求影响价格;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当然不是是吧,比如说空调,在天气热的时候卖得比较贵,而在天气冷的时候卖得比较便宜;汽车与自行车相比,汽车的价格高而自行车的价格低,那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了价格的变动呢?它的`变动是否有规律可循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影响价格的因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先阅读那四个材料,想一想: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主板书]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四组材料,请大家用自己的思考告诉老别是些什么因素影响着价格呢?

一是气候因素,镜头二是时间的因素,镜头三是地域的因素,镜头四是生产的因素。

除了这四个因素,书上说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影响价格,这又如何理解呢?比如说猪肉在信奉伊斯兰教国家不畅销,价格自然比较低,因为伊斯兰教信徒是不允许吃猪肉;日本人喜欢穿和服,但如果把和服拿到我国来卖,价格肯定会下跌,因为人们对和服的需求量小。

我们把6个因素总结一下,就可以得出供求影响价格。比如说高价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暴,就是因为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大,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就是欧佩克宣布减产原油,意味着对石油的供给减少。大家把这句话划起来: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

我们知道供求影响价格,那供求又是如何影响价格的呢?供就是商品生产者

的供给;求就是消费者的需求。

①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以口罩行业为例:假设生产者供给 消费者需求10万个 15万个

[副板书] 供不应求→买者竞争→价格上涨→卖者有利→(卖方市场)

我们以口罩行业为例,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10万只口罩,但这段时间恰巧爆发疫情,比如非典期间。人们对口罩的需求增加到15万,这就必然会导致商品的供不应求,但我们都想买口罩,这就引起买者竞争,从而商家把价格抬高,形成买方市场。

②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以彩电为例:假设生产者供给 15万台,消费者需求10万台

[副板书] 供过于求→卖者竞争→价格下跌→买方有利→(买方市场)

我们以彩电业为例,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15万台彩电,而消费者只需要10万台,这就导致商品的供过于求,但是生产厂家想把彩电卖出去,这就引起卖者竞争,我们经常听到促销、大出血、跳楼价就是商家把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 我们学习了供求影响价格这个因素,那我们想一想: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一辆自行车价格上涨,一亮汽车的价格下跌,那自行车的价格会不会高过汽车呢? 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个因素:

2、价值决定价格

①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所以二者的关系就是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

币表现。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吧:一辆汽车 10万元,一辆自行车 300元

正因为汽车的价值大,所以它会有10万元的价格,自行车的价值小,所以它会有300元的价格;10万元是用货币的形式表现了汽车的价值,300元是用货币的形式表现了自行车的价值。

大家把这句话划起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有价值,价值的大小就是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又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副板书]商品的价值量→劳动量→劳动时间

比如说一支粉笔,我们说它的劳动量有多大,就是说生产它要花费多少劳动时间。

现在,我们来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劳动时间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什么是个别劳动时间呢?个别劳动时间就是各个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大家看课本,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为什么呢?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呢?请同学回答。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A、个别劳动时间是很多的,如果用它来衡量,同一种商品就会有多种多样的价值量。B、如果每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时间都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那么那些劳动越懒惰、生产工具越差劳动技能越低的生产者的商品,价值量反而越大。这显然不符合时代进步的规律。

②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那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请大家看课本13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我们可以从时间、物和人三个方面来理解。时间上是现在,物是说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人即是劳动者,是说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大家要特别注意平均这两个字,这就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整个行业来说的。

课堂练习:甲、乙、丙、丁都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者,都生产布,当时绝大部分生产者都用织布机生产,甲、乙、丙用织布机,丁用手工织布,生产同样一匹布,甲用10小时,乙用12小时,丙用8小时,丁用20小时,试问:

(1)谁生产的布匹的价值量大?为什么?

(2) 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生产者都很重要,我们看下面的表格:

类别 劳动生产率 成本 单价 利润

大多数企业 1小时20箱 20元/箱 30元/箱 200元

A企业 1小时10箱 20元/箱 30元/箱 100元

B企业 1小时30箱 20元/箱 30元/箱 300元

如果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企业获利多,处于有利地位。 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呢?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那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又有何关系呢? 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2双鞋/1小时 0.5小时(假定0.5小时价值0.5元) 0.5元

1双鞋/1小时(降低) 1小时 1元

4双鞋/1小时(提高) 0.25小时 0.5元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想一想:为什么近年来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它就是价值规律。经济学家说: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

③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A、 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内容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在货币出现之后,在商品买卖时,价值与价格相符。

B、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饶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

3、总结:

我们这节课主要讲了供求影响价格和价格决定价值,内容比较多也比较重要,同学们课后要复习。

篇2: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各种因素是怎样影响价格的)

(1)商品需求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供给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要能够运用这些理论解决生活实践中商品价格的干预问题,以实现政府的干预目标(如何通过影响供给与需求来影响价格,能够识别哪些政策措施能够增加或减少供给,能够增加或减少需求)

2.商品价值

(1)要掌握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影响。

(2)能够简单的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商品价值的影响。

(3)掌握商品价值、与社会必要(个别)劳动时间、生产率的关系(正比、反比、无关)

(4)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3.价格变动的影响

商品价格变化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需求法则

商品价格变化与商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第二课第二框第二目)——供给法则

(1)要能够正确运用图形展现这个两个规律及能够正确表述这两个规律(不要轻易说成反比与成正比);

(2)能够运用图形表示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价格现象(主要是掌握曲线本身的移动与沿着曲线的移动,最难的是问:房地产价量齐升是否意味着需求法则在该行业失效);

(3)能够运用图形识别均衡价格现象及运用均衡价格实现政府干预目标(实际上就是前面的);

(4)能够运用图形识别政府的不同价格干预政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最低限价与最高限价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4.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

(1)要能够运用该理论分析相关的生活现象(如三亚XX年春节涨价,游客大减);

(2)能够从企业角度运用该理论制定合理的价格;

(3)能够运用该理论制定相关的价格政策以实现政府的干预目标(如:如何利用需求价格弹性制定合理的价格以实现资源的节约,农业保护也与此有关)。

5.需求交叉弹性理论(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

(1)要能够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识别出相关商品之间的关系;

(2)能够利用相关商品之间的关系推断出某商品价格的变化程度与趋势(最难的情形也不(3)过是同时把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影响放进来);

(4)能够运用该理论制定相关的价格干预政策以实现政府干预目标(如高铁如何制定票价)。

篇3:届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案2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届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案2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供给、需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 巧记方法:供给影响价格――供大价低,供小价高(相反); 价格影响供给――价高供大,价低供小(一致)。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 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握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物以稀为贵) 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货多不值钱) 巧记方法:对谁有利就是谁的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二者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注意:货币产生前,价值表现为交换价值) 巧记方法: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价值、供求、货币本身价值、纸币发行量、地区季节、国家政策等) 二、商品价值量及其有关的概念 1、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含义 商品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w 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商品的价值总量  =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w 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社率提高 不变  降低  提高 个率提高 提高  不变  提高 (注意:记住一句话、一个公式、一个秘诀即反比用除法正比用乘法提高加降低减,其他可据此推导;一般部门劳动生产率是指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理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即分析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所以,价值规律包括商品生产的规律和商品交换的规律两部分内容,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 如何理解“等价交换”?(1)重要原则、价值量相等;(2)意义:生产者、消费者、市场秩序;(3)货币产生后表现为商品交换时价格与价值相符;(4)在动态中实现,存在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3)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减少。 ②互补商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 注意:单纯的价格调节,往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国家要搞好宏观调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是为了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消费者需要。  

篇4:多变的价格知识点总结

多变的价格知识点总结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互为替代品:如猪肉和羊肉 。一旦猪肉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羊肉需求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羊肉的需求量的减少。

②互补商品:如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如果乒乓球拍的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乒乓球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乒乓球拍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乒乓球的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所以,价值规律包括商品生产的规律和商品交换的规律两部分内容,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由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形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经济现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而影响价格的因素,除了价值和供求以外,货币的供应量、宏观调控等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但他们对价格的影响必须通过供求起作用。

常见考法

此考点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各类考试中出现频率都较高。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比如运用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析以来的食品价格上涨过快、通胀预期的压力增大、国家抑制房地产价格等措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运用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的原理分析企业重视科技、注重品牌建设、研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等措施的原因。

从高考题还是其他类型考试,该考点出现的频率很高,尤其是集中考查价值、供求和价格三者关系。题型主观题和客观题都有所涉及。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粮食、蔬菜、肉蛋等农产品及汽车、商品房等价格变动的原因,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误区提醒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的'三条内容,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三种表现形式。调节生产是从“增加或减少产量”上来说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从“降低成本”上来说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则是从“提高质量”上讲的。

【典型例题】

对下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的描述中,理解正确的 是  (  )

A.该商品因供过于求而减少生产规模

B.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从增加到减少

C.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从减少到增加

D.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规模

【思路点拨】该题难度较大,主要是它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综合运用价格、供求、生产等知识来回答问题

【解析】观察图表可知: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规模随之扩大,故A错,D正确。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应一直在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应在逐步减少,故B、C错误。

【答案】D

【总结升华】

对于图表题,审题一定要全面,题目、小注、图上的每个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不能漏掉,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作答。通过该题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多个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能够提高学生利用多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1)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要相等。在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就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

(2)等价交换原则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供求与价格的双向制约而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某一点静止地看,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完全一致则是偶然的。但是从长远看,从整个商品交换发展过程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与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抵消的。价格和价值是相符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卖关系当中,而是从一定时期、从社会的总体来看,买和卖关系的当中才体现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可见,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动态中实现的。

(3)要求: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实际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4)意义: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促使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典型例题】

(·重庆高考)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  )

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

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思路点拨】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要注意审读题目要求。

【解析】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砖头与黄金的价值量不相等,因而违背价值规律,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总结升华】

平时要注意总结习题的常规做法,以提高做题效率。以选择题为例:单项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步骤:审---忆---选---查

(1)审---通过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将单项选择题变形为简答题,采取直答法,即“问为什么”就“答什么”。注意,题干长的要先审题肢。

(2)忆---根据题干关键词的要求,回忆确认正确答案

(3)选---根据回忆确认的知识,对照被选题肢,选择正确答案。

(4)查---根据题目的要求,逐一分析、比较对照备选题肢,采用排除法,检查前面的选择是否正确。

同学们要做好单项选择题,最重要的是做到认真审题,包括审题目、审题干、审题肢。在复习中对基础的知识、基本原理和一些易混淆的知识要掌握的准确、扎实、到位。

篇5:《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

《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多变的价格》选自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本框一共分为两目,一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中,有很多价格变化的经济现象,同学们对于这些现象也已经是耳濡目染。因此,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出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进而引出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实现的是经济学中分析价格变动的基础;二是价值决定价格。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有了对商品货币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知道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是在劳动过程中实现的。价格的波动不是任意的。在此基础上,揭示制约商品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就是价值决定价格。接下来让学生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以及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最后归纳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本节内容也是经济学中的重中之重,是高考的常考知识点。因此,在这个框题中,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价格现象,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价格价值理论是本课的关键。

二、 设计理念

本着“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和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采用由情境分析和情感体验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学生了解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各种常见的`直接因素;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了解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理解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二) 能力目标:

学生具有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影响价格的认知能力,并能分析生活中各种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知道这些因素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实现的,能用供给和需求理论去分析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能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树立竞争意识,形成平等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1、 影响价格的因素(直接和间接因素);

2、 决定价格的因素;

3、 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4、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二) 教学难点:

1、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五、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社会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现象早已耳濡目染,但对某些价格问题如商业促销活动、轿车彩电手机等商品的降价风等存在困惑,未能深入理解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及价格的决定因素。教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便能抓住学生对事物存在的很强的好奇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方法

1、 情境分析法

2、 情感体验法

3、 比较分析法

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如果我们长期观察一种商品的价格,会发现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时高、有时低。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如果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各不相同。是什么决定它们各自的价格呢?价格变动有没有规律可循?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 讲授新课

影响价格的因素

情景分析一:【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正常气候条件下,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产品可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价格相对稳定。但每逢遭遇台风等天气,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都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价格必然大幅上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水果热带价格上涨的因素 学生回答:气候 供应减少,价格增加

情景分析二:【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在秋冬换季时,皮衣能卖上好价钱,在夏季却无人问津,不得不打折出售;同一种西瓜,刚上市时每千克卖到几元钱,大量上市后,每千克只卖不到一元钱。

教师: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季节 供给增加,价格降低

情景分析三:【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景点周边的酒店客房旅游旺季涨价了还供不应求,淡季打五折也鲜有人问津。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教师引导

学生回答:地域 供应减少 需求大,价格高

教师:让学生在列举身边价格变动的现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学生列举:宗教信仰、习俗、政策、生产条件等等

教师:列举一例宗教信仰、习俗对价格的影响:【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羊肉价格最贵,因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

通过以上情境分析,教师带领同学归纳总结影响价格的直接和间接因素: 气候、季节、地域、政策, 影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直接因素)

影响商品的价格(间接因素)

得出结论: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的。

教师:让学生归纳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学生: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教师: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形成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形成买方市场(买房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幻灯片展示图片:价格的比较】

价格的波动受气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其供求关系影响来实现。但在生活中,深入思考的同学会发现,一件毛衣或羽绒服无论在哪里卖,它的价格再贵,也不会比一件宇航员穿的宇航服贵;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再贵,也贵不过一辆汽车的价格。

教师:假设现在每组同学都代表着某公司的销售部,请你们部门商讨一下,

给这件衣服或者这辆自行车定个价(最低不能低于多少?)【播放PPT图片】,并说说决定你定这个价格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由一位学生总结发言)成本(时间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因此,价格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

是商品的价值决定的。所以,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教师:在第一课的学习我们已近知道,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中可以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劳动量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商品的价值量 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 劳动量以劳动时间为尺度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PPT播放】

学生: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教师:劳动时间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让学生自行根据课文中的“相关链接”理解)

教师:你作为销售部门的一员,同一款式质量相当的衣服,假如社会上大多数人在现有的生产条件和劳动强度下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即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每件衣服就是200元(假设:1小时=50元),而你生产该商品所需要劳动时间,也即是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如是5小时,每件衣服则要250元。如果其他条件一眼个,这时你的商品是否能盈利,是否具有竞争力?如果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如是3小时,这时你的商品是否盈利,盈利多少?

篇6:高中政治多变的价格试题精炼试题

高中政治多变的价格试题精炼试题精选

《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精练

1.能源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保证石油安全,减轻国际石油价格频繁、剧烈的波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启动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拟建立四个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石油储备可以稳定国内石油价格。这说明( )

A.价值决定价格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供求影响价格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价过高,是催生“房奴”的直接原因。针对“高房价”,下面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供不应求是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

②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助长了房价的上扬

③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增加商品的供应量

④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对炒房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家电市场进入“战国时代”以来,竞争更加激烈,而市场的竞争最终取决于技术的竞争。你生产出等离子彩电、我的液晶彩电下线。竞争的结果是商品人性化、时尚化日益突出,价位却一跌再跌,一台42英寸液晶彩电由3 万多元现已跌到1.7万元左右。运用相关知识,完成3~4题。

3.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是因为( )

A.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B.降价会导致商品供过于求

C.降价会增加市场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量 D.降价会使商品价值量降低

4.生产厂家采取低价促销策略,表明:( )

A.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是卖方市场

B.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是买方市场

C.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D.亏本,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5.从漫画《议价》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 )

A.经常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能反映价值

B.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

C.能灵活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D.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商品的.市场价格形成直接有关的因素有:( )

①商品的价值 ②交换价值 ③纸币的发行量 ④供求关系 ⑤国家宏观调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

7. ,某商品价值为1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8.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相比( )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9.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买方市场

②1-6月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一定有所减少

③1-6月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速、省电、超洁净、衣物保护成为新的洗衣需求。海尔集团敏锐地捕捉到了洗衣需求的新变化,研究开发出第四种洗衣模式的双动力洗衣机,获得法国列宾国际发明金奖,该洗衣机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据此回答11—12题。

11.海尔双动力洗衣机能够取得好的销售业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商品的科技含量高 B.商品的使用价值符合市场需求

C.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 D.商品的价值符合消费者的心理

12.海尔双动力洗衣机的成功给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B.必须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C.要真正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廉价丰富的优势

D.要退出市场竞争激烈的商品生产,生产供不应求的商品

13.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材料二: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国际上相比明显落后,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级单位。其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达95家,其中产量在1000辆以下的有70家。,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讧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三:年以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普通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但销售依然没能走出低谷,大排量汽车由于受消费税增加影响,价格不断上升,人们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从而带动了小排量汽车生产热潮,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异常火爆。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2)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3)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怎样才能确保我国汽车工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1-12:CDCBCD BBDDBA

参考答案:

(1)

①汽车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②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开始超过需求的增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③外国进口汽车的增加,汽车厂商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通过降价增强竞争力。

(2)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当汽油价格上升,不仅使汽油需求量减少,而且使汽车的需求量减少,所以汽车销售遭遇尴尬。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大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小排量汽车互为替代品,当大排量汽车价格上升,小排量汽车和电动白行车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再者,对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消费也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

(3)

①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②依靠科技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汽车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③积极引导推动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市场集中程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

④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篇7:体育教案-第二课

第2课

教材

一、理论课

1、 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

2、 进一步强调秋冬季体育课注意事项。

3、 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锻炼身体。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力量

次数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略)

二、宣布本课内容

三、点名

1、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2、 点名

1、学生听

5

1

一、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

1、 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

2、 能够促进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

3、 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怎样科学锻炼身体

1、 教师讲解、回答问题。

2、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学生,并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多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1、 学生听,并可以提问

30

1

1

1

1、 总结

2、 下课

1、 教师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

2、 师生再见

1、 学生听

2、 师生再见

2

1

篇8:第二课《匆匆》教案

第二课《匆匆》教案

第二课《匆匆》教案(共一课时)总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熟悉本文生字生词。

2、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3、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领悟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熟悉本文生字生词。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划出有关的句子。

二、合作交流

三、重点交流课文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读。

2、师:时间这个精灵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是如何具体地描述出它的`匆匆脚步的呢?请大家把心沉进去,再读一读,想一想,感受一下日子匆匆流逝的足迹。

3、自由朗读。

4、师:时间的脚步你们感到到了吗?谁能来说说。

5、师:乐于交流,善于交流,让我们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大家喜欢哪些句子就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6、讨论交流

(1)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

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2、仿照着说句子。

三、品读感悟

1、是啊!闲聊时,日子从我们的嘴边溜去;跳橡皮筋时,日子从皮筋底下钻过去;打电子游戏时,它遍轻灵地从我们的鼠标上夸过。从我们手边飞逝了某一日,你觉察它去的匆匆了,惋惜时,日子便又随着我们的叹息声轻轻飘去了。

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我们甘心吗?那作者甘心吗?请大家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生默读,找出有关句子,谈理解。

2、让学生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对读,师引读“过去的日子…”这一句,学生迅速看一看那句能对上这句话。

3、师:学到这里,大家对时间一定有了许多新的感悟,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次走进文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去读吧。

(1)生自由读文。

(2)指名读,如果喜欢哪些句子,就大胆地来展示吧!

四、拓展延伸

1、收集有关朱自清的个人资料及文章读一读,再联系课文思考:作者真的没有留下什么吗?为什么作者感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什么也没剩下”呢?

2、搜集阅读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准备开展交流。

3、以“日子”为主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再写几句。

篇9:《掌声》第二课教案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掌声》这篇课文。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吗?(小英)你觉得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生:我觉得她是一个可怜的小姑娘。

生:她是一个特别怕别人歧视的小姑娘。

生:她是一个自卑的小姑娘。

生;她是一个谦虚的小姑娘。

二、精读课文

是啊,原先的小英是自卑的,你们是从哪段中看出来的?

出示: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为小时侯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师:边读边想: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从哪看出来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用铅笔作记号或者写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默读。

教师巡视,提示:抓住关键词句,说话要有理有据。

生:英子不是一个开朗的小姑娘。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因为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谁还能补充?

生:她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如果有自信就不会总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这是一个自卑的小姑娘,她不想让别人看到她的残疾,她想掩饰自己的缺点。

生:她是一个自卑的小姑娘,他怕自尊心受到伤害。

生:我认为她是一个伤心的小姑娘,因为她和别人不一样。

师:我们读书有这么多的收获,边读边想大家体会到了这么多,英子不愿意和大家交流,不愿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是一个什么样小姑娘。

生齐说:忧郁

教师板书:忧郁

句式训练:她为什么那么忧郁?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师: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小英的忧郁吗?

师:通过朗读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现在有哪些变化?变成了什么样?

出示:

说也奇怪,

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生:变成了个欢乐的孩子。

生:她由内向变成了外向。

生:她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孩子,因为她能和同学们一起说笑游戏了。

师:她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不是)那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开朗)教师板书:开朗

师:真替英子高兴,我们一起来读第五小节,为英子庆贺。

师:小英前后变化这么大,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分两组读)

过渡:为什么英子变化这么大?事情还得从那天说起,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前面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她怎样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24小节。

教师提示:小英愿意上台吗?你从哪里看出小英不愿上讲台?请你们拿起笔来,边读边想。

过渡:轮到英子的时候,她怎样?

出示: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小英心里会怎么想?主要让学生理解投向。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师:

犹豫?犹豫什么?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奈。

师:那么小英到底有没有走上讲台呢?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理解注视终于

一摇一摆

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

生:齐读三段话,体会小英的内心那种自卑痛苦。

出示: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过渡: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出示图:

师:我们看图,小英脸上的神情,同学们脸上的神情怎么样?

师:假如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师:她这时会想什么?

师: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出来吗?

出示: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生:指名读,齐读。

师: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支持下,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演讲结束的时候

出示:

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师:这次同学们的掌声和第一次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

在掌声中,小英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

但是小英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师:是啊,掌声的力量真大!

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甚至还走进了舞蹈房。

难怪后来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齐读)

出示: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师边读边出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师:范读。

拓展:什么时候,你得到过谁的掌声?什么时候,你为谁鼓过掌?

小结:牢记这段话,让这段话伴随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生活会充满温暖,充满阳光,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老师搜集了一首关于掌声的诗歌,送给大家。出示诗歌。齐读。

篇10:《掌声》第二课教案

《掌声》第二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和方法目标: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鼓励学生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难点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课时安排: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这堂课完成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师:孩子们,今天来有来听课的老师,你们用什么来欢迎老师们呢? (生鼓掌) 师: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紧张吗? 师:张老师站在这里啊,心里还有点打鼓呢,教材的编写者们为我们奉献出了一套精美的教材,今天,在我的这堂课上,我能引领着同学们一起走进语文学习的殿堂吗?一起去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吗?我心里还真没有底儿。我有点紧张,你说我能行吗?能不能用行动来支持支持我? 师:刚刚我听懂了同学们的掌声,那里面有鼓励、有期盼;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一起读。(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读得精神点儿 (生再读课题) 师: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它还改变了英子的生活。老师这里有一封英子的来信。想看吗?(课件出示来信) 师: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请一生读)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答) 师:掌声使英子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她,掌声给了英子鼓励,使英子发生了变化。那么掌声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子,演讲会上的掌声改变了英子,那以后的英子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现在来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 师:让我们来交流下,掌声前的英子是怎么样的? 师:同学们都来读读这句话“她很文静,总是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课件出示这句话)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或者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很自卑、怕同学们歧视她,多么可怜!能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吗? (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后请生读。) 师:掌声前的英子是默默无语的、是孤独、是自卑的,那么除了这儿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具体的感受到? 生: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英子犹豫了一会儿,什么叫做犹豫?她为什么要犹豫?从文中你又从哪些词句中具体地感受到了英子的犹豫? 师:大家都一起来读读这句“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读完后大家都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生读) 师:从英子的“犹豫”、从她“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了”你又读出了什么? (请生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从英子的`神态、动作,我们已经体会到了英子的内心,我们从文字的表面已经悟出了它后面所蕴含的情感,这就是读书的乐趣。那你又该怎么来读这一句,把英子的那份胆怯、那份无助读出来呢?谁来试试? (请同学读) 师:我要为刚才朗读的孩子鼓掌,他们用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朗读表达了对课文的认识,掌声前的英子是忧郁的,她孤独而自卑;但是演讲会后的英子她变了,她变得怎么样了呢,你又该怎么读呢?(学习第四自然段) (请同学读) 师:不说,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你对课文的理解。 (指明读) 师:掌声使英子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变得自信;掌声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师读: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已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演讲会上一共响起了两次掌声,一次是演讲之前,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响起,一次是演讲完的英子在掌声中走下讲台。同学们,你们现在来读读刚刚老师读的这些句子,想一想这两次掌声都代表了什么含义,英子的同学想通过掌声对英子说点什么? (生自由读) 师:“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这是第一次掌声,英子的同学想通过这个掌声对英子说点什么? (生答) 师:“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第二次掌声又代表什么含义呢? (生答) 师: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美妙的掌声,就这充满鼓励、满含赞扬的掌声使英子从一个忧郁、自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同时,我们也要像英子学习,珍惜别人的掌声,改正自己的缺点;当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表现太棒了,让我们为自己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后面的听课老师吧! (生鼓掌) 作业:孩子们,想一想,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想不想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谁?你的掌声中想表达些什么?让咱们来说一说写一写。 《掌声想起来》的乐曲轻轻想起 板书:   29 掌声自卑 (鼓励、赞扬) 自信忧郁 开朗

篇11:月光曲第二课教案

一、导入

师:关于描写月光的词语你知道几个?

生1:月光融融

生2:月光皎洁

生3:月光如水

生4:《静夜思》这首诗中也写到了月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板书课题。

师:知道的真不少,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也和月光有关。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贝多芬曾经这样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他与一对穷兄妺之间的故事,描述了他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着重思考什么问题?

生1:文章写了他与穷兄妺俩的一件什么事?

生2: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生3:贝多芬在这首曲子里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感受?

生4:他的这种感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生5: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师: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生1:女孩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很崇拜他。

生2:盲女孩家很穷,她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生3:贝多芬是一位很善良的人,他对穷人有同情心。

生4:贝多芬演奏的曲子太好了,兄妺俩都陶醉了。

生5:我有个问题:“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女孩的话,而却要再为她弹一曲呀?

师:问得好,真会动脑筋!

生6:我也有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连招呼也不打,就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生7:老师,我知道为什么?

师:请讲。

生7:这首曲子是他现想出来的,

师:这叫即兴创作。

生7:对,他即兴创作,害怕忘了,所以才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生8:他为什么能够即兴创作?

师:也就是说是什么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呢?问得太好了,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现在咱们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三、分节细读,探究贝多芬创作灵感的产生

师: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文章的第二小节,仔细体会一下贝多芬的心情。

生读。

师:从“幽静”一词能想像到什么?

生:光线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围很安静。

师:对,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心情吗?

生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他肯定很愉快。

生2: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他肯定很惊讶,很好奇,这么一个小镇上有人在弹我的曲子,他是谁呀?

生3:弹得断断续续的,肯定不熟悉,有没有人教他?

师:体会得好,所以他就——

生:走近茅屋。

师:接下去读第三小节,继续体会他的感情。

生读。

师:从兄妺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女孩渴望能亲耳听一听贝多芬是怎么弹的。

生2:兄妺俩相互体贴。从哥哥的话中我体会到他很伤心,因为他不能满足妺妺的心愿。妺妺感觉到了,就连忙安慰他,说自己不过是随便说说罢罢了,实际上她非常渴望能听到贝多芬的演奏。

生3:盲女孩很善良。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生:很激动,我会进去为他们弹奏一曲。

师:贝多芬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女孩善良的品质和她对音乐的热爱,让贝多芬为之激动,正你们所想,他推门进去要为这位盲女孩弹奏一曲,满足她的心愿。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五、六三个小节。

生读。

师:“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女孩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盲女孩觉得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得这么好。

生2:从两个叹号可以看出盲女孩听到贝多芬演奏的音乐太激动了。

师:理解得好!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演奏不只是凭技巧,而是凭感情。盲女孩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赋予乐曲的感情。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一所茅屋里,贝多芬遇到了一个能够凭借音乐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的人,他此时的心情一定——

生:很激动师:此时对贝多芬来说,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想——

生:为女孩再弹奏一曲。

师:是的,他想为女孩再弹奏一曲,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就在他要再弹一曲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呢?请读课文第八小节。

生读。

四、体会月光曲的内容

师:借着这清幽的月光,心情激动的贝多芬开始即兴弹奏了,他的琴声带给这对穷兄妹什么感受呢?练习读课文的第九小节。

生读。

师:请同学们再重点练习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景物的变化。

生练读,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同学们读这几句话,语气由轻而重,由缓而急,你能想像到乐曲的旋律吗?

生:乐曲的旋律也应当由轻而重,由缓而急。

师:能由乐曲的旋律想像到贝多芬弹奏时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吗?谁来表演表演。

生表演,开始动作优雅舒展,面带微笑,后来动作迅速而有力,整个身体都晃动起来。(众笑)

师:演得好。能由此领会到贝多芬赋予乐曲的情感吗?

生:老师,我明白了,贝多芬表达的正是自己见到盲女孩前后的感情。

师:真聪明!结合贝多芬见到盲女孩前后的情感变化再来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

生再读。

五、巧设情境,说写训练

师:月光曲多美啊!请同学们读最后一小节。

(生读)

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陶醉”是什么意思。

生:从“苏醒”一词我觉得“陶醉”是说兄妹俩被月光曲迷住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贝多芬走都没有发觉。

师:真会动脑筋。等他们醒来之后,兄妹俩会交谈些什么?前后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一会儿给大家表演表演。

(生讨论)

表演过程略

六:作业:

1、搜集《月光曲》,认真地欣赏欣赏。

2、练习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贝多芬传》

板书设计:

(好奇)

听到琴声————走近茅屋海上升明月——轻柔、舒展

(感动)

史妹对话————进屋演奏月下海啸图——急促、剧烈

(激动)

巧遇知音————再弹一曲

篇12: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教案

第一框 严也是一种爱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代沟,代沟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的危害,同时让学生明白通过亲子双方的努力,代沟是可以填平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能力,增强促进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教学难点:代沟的产生及逆反心理的危害。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青少年随着依附心理的减弱,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有了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有了自己处理事件的方式,他们渴望独立,对父母之言不再惟命是从,往往嫌父母管得太多、太罗嗦,对家长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同学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处得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缺少共同的语言。加上同龄伙伴的影响,他们会觉得在许多方面与父母格格 不入。矛盾的发生是正常的,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矛盾的消极态度。可是矛盾发生之后,大多数学生都是依赖家长,如果家长用理性的沟通方式,问题则可能得到解决。然而如果家长没有采取理性的方式,不少学生就会简单地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不关心他们,与父母有“代沟”,难以沟通等,从而采取消极忍耐、隐瞒欺骗、任性反抗等非理性的方式,有的虽然不敢当面顶撞父母,但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给这些同学精神上带来很多苦恼,而且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受到了影响。 2.学生的需要 青少年的独立与成年人的独立是不同的,他们那种独立的观念是不成熟的。他们认为独立就意味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通常这种“干什么”的状态都是过激的状态。他们自认为思想很前卫,即使自己没有太多的思想,但他们可以从同伴、各种媒体中获取;他们鄙视成人世界中认为美的东西,为防止别人说自己“老土”,于是总想着与父母唱反调,因为他们觉得父母就是“老土”的象征。其实亲子间的冲突过程是亲子间互相了解、观念互相靠近的过程。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积极的态度看待“代沟”,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 三、综合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成长也会有烦恼 【课前准备】 课前先通过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基本的家庭关系,记录特殊家庭的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学生等,以便在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还可以记录家庭关系良好的学生,以便于有意识地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给其他同学提供好的建议。 【教学过程】 (一)成长的烦恼 1.同龄人的心声(见附录) 活动内容:引导思考,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烦恼吗?请举几例。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勾勒出“生活画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同时对同伴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纠正认知偏差,缓解心理压力。如一些学生可能本来对自己的亲子关系很不满意,但他可能抱怨自己父亲不好。通过这一了解发现很多人也跟他差不多,知道这种现象是青春期孩子的共性,他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就会降低。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认可教材上的材料,即学生身边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事,是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的事。然后可以让学生补充相近的材料,意在让学生参与,介入到现实生活情景之中。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原因,从中体会父母的期望、立场、态度、心思,通过这些分析体会父母的爱。最后,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重在发挥其导向的功能,并不是要通过这一活动解决全部问题,因而要注意达成有限目标,要在努力方向上引导。要注意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上思考问题,即会与父母换位思考,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严要求中蕴涵的爱心和期待。 2.苦恼的不只是我们(见附录:一份杂志上的两封信) 活动内容:分析成长中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烦恼?通过比较两代人的不同,分析造成隔阂的原因。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首先在于让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对父母的正确做法更容易接受,不当之处也更容易理解和宽容。其次,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自己有个再认识。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容易走极端,看问题容易片面。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己,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促进心理的成熟和处事方法的掌握。还有,比较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终身受益的方法,以增强其能力。 教师行为:第一步,让学生分析,找出与父母的差别;第二步,探讨这些差别会造成哪些交往中的障碍;第三步,让学生评价矛盾的性质(爱与期待中的矛盾),不能夸大这些矛盾;第四步,体会矛盾之中包含的父母的爱心和期待。鉴于比较两代人涉及许多内容,先为学生提供可比较的角度: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老师需要把握好度,即不能搞得太宽太多,因为这只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铺垫,而不是教学的重点。二是要渗透辨证观点的教育,即比较中分析并全面地看问题,分别看到两代人的利与弊。三是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心情。这是体谅父母苦心的关键,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 (二)成长不烦恼: 1.阅读感悟:其实你只有8%的烦恼 出示材料: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实验者把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下来,投入“烦恼箱”。在过后第三周,打开“烦恼箱”,每个人核对“烦恼箱”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没有发生。他们把剩下的一成烦恼仍然留在“烦恼箱”里,过了三周,再拿出来核对,结果发现,那些烦恼已经不成为烦恼了。结论:一般人的忧虑40%属于过去,50%属于未来,只有10%属于现在。92%的忧虑没有发生,剩下8%是你可以轻易应付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必因亲子关系出现裂痕而过于忧虑。 2.质疑交流:订立一份《家庭和约》 出示材料:最近,华华在自己的卧室门上挂上了“请勿打扰”的牌子,让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已经独立到非要挂牌子的地步?”爸爸也难过地说:“自从挂了那块牌子,我觉得好好的家就像旅馆似的。”但华华却不以为然。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讨论:父母为什么为难过?你对此怎么看待?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如果与父母共同制定一个家庭规则并遵照家庭规则去做,结果可能会怎么样?并引导学生自拟提纲,与父母订立一份《家庭合约》。 3.身体力行: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 参照下面“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指导学生将其运用于实践。 学习方面:赶前不赶后,完成了作业,父母唠叨自然少了。 仪表方面:如果你对奇装异服感兴趣,那肯定在父母干涉之列,此类的尽量避免。 社交方面:社交本来是你的自由,但别忘了父母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所以,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出门前说得越详细越好,最好把联系电话留下,大多数父母即使知道孩子的.派对地址,也不会到现场来“捉拿”你的。 卫生方面:起床叠被子,保持房间整洁,也是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如果你不讲究这一套,就不让他们看见,更不要让他们插手打扫啦(否则更有话唠叨你了)。适当的时候,来起早起,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番,也捎带打扫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第二课时  逆反心理有危害 【课前准备】: 本课内容浅显,不涉及更多伦理,主要是情感和实践问题。要提高本课的教育实效,首先要在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的学生,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哪些事容易引起与家长的冲突。②学生在化解与家长的冲突,有哪些成功的经验。③学生在与家长的关系中,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④学生逆反心理在家庭关系中的反映。⑤能够感染学生的例子,特别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学生接近的例子。 【教学过程】: 1.阅读感悟――爱的冲突(见附录) 活动内容:引导思考:你是否也经历过“爱的冲突”?试举一例。仔细体会材料,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们吗?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们已经表达了而我们却未察觉?代沟,究竟谁不理解谁?是爸爸妈妈不理解我们,还是我们不理解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回忆自身心灵深处的感动和故事,让学生读懂父母的真诚与无私,为后面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分析逆反心理的危害作铺垫。 2.理性分析――冲突的代价 活动内容:连续性提问: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最终结果怎样?这个结果对你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与影响吗?如果有,请具体说明。现在你对这件事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你认为代沟产生的责任主要在于谁,为什么?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体会家庭冲突的不快,体会逆反心理造成的影响亲子关系、伤害父母和自己等危害,认识到逆反心理所存在的不利的一面。这样能让学生理智地对待与家长的矛盾,不任性,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通过体验明辨是非,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因为冲突的解决有正面和反面两种体验。所以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既可以讲正面的经验,也可以讲反面的教训。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讨论;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事件本身的介绍不必过细,核心在于让学生体验;要注意学生思想的升华,即理性地看待处理问题的不同结果;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危害进行梳理,如情感伤害、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 3.认真聆听――来自父母的心声 活动内容:出示材料:《孩子,我为什么会打你》(见附录)。引导思考:你也有过挨打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篇13:音乐教案-第二课 秋

音乐教案-第二课 秋

第二课  秋

教学内容:聆听:《秋日呓语》、《丰收锣鼓   》

          歌曲:《秋》、《秋天到》

教学目标:

1、       能够注意力集中地聆听钢琴曲《秋日呓语》,体会作品表达的深情意蕴。

2、       能够准确的演唱《秋》、《秋天到》,学习用歌声和动作表达热烈和抒情的感觉。

3、       锻炼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尝试用色彩表现所听到的和唱到的秋天的景象。

 教学重点:

1、       掌握四二拍节奏

2、       能够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学习用歌声和动作表达热烈和抒情的感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秋日呓语》

歌曲:《秋》

教学目标:

1、       能够注意力集中的聆听钢琴曲《秋日呓语》,体会作品表达的深情意蕴。

2、       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秋》。

教学中难点: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秋》,学习用歌声和动作表达热烈和抒情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准备:1、发生练习

               2、节奏练习

三、   新授:

(一)      聆听:《秋日呓语》

1、       师介绍欣赏内容:

这首深情如梦般的《秋日呓语》,通过法国著名通俗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双手,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优美的旋律,悠扬的琴声,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秋的世界。整首乐曲旋律如波浪般起伏荡漾,节奏疏密变换、错落有致。让人们仿佛置身于秋日午后的微风中陶陶然、醺醺然。

2、       师放录音,生欣赏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听着这首钢琴曲你在想什么?

(2)           秋天是什么样的?大家说说看:

(二)      学唱歌曲《秋》

1、 师范唱整首歌曲。

2、 师逐句教唱生学唱。

3、 生集体连起来进行演唱。

四、巩固练习

1、 集体演唱整首歌曲。

2、 指名演唱。

五、布置作业:

课下唱熟歌曲《秋》

篇14: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教案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学习新天地 第一课时(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初中新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 2、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技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适应新环境,积极寻求对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形成自信、乐观向上和敢于竞争的价值取向,养成能够正视并利用困难磨炼自己坚强意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做学习的管理者。 三、教法:讨论、访谈、情景教学法。 四、具体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从你踏入中学开始,你的人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你重新站到了另一条起跑线上,你准备好了吗?我想不少同学和家长都为此作了许多准备,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或你的父母为你的初中学习作了哪些准备。(学生发言,教师认真倾听并把值得推广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总结并导入下一环节。) 2、新课 教师:尽管已有了不少准备,但通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确实感到初中学习生活与小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先让我们听听三位同学的感想。(学生阅读p12小栏目材料)听完别人对初中学习生活的感受,你能说说你有什么新感受吗?(引导学生讨论,认识初中学习生活的新特点,然后把学生的感想进行归纳列在黑板上。  学习新特点(板书) 教师:曾几何时,在大家满心欢喜地迎接新生活的到来时,一丝阴影飘进了一些孩子的心田,一种忧虑笼罩在一些家长的身上。怎么回事呢? 活动:讲故事。(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故事1:王红小学时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进入初中后学习也很努力,每天迟睡早起。谁知道期中考试成绩在班上只排到30名。她很不服气,发誓赶上去。可期末考试下来又落到了37名。现在她经常捧着书本发呆,说简直不想上学了。 故事2:李明听说班主任要到他家去家访时,他的母亲把小学里得到的奖状从墙上揭下来。因为升入初中后他就再也没有得到过奖状,怕老师和同学来了见到这些奖状,自己没面子。 教师:同学们,故事讲完了。那么,你觉得王红和李明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学生王红和李强在学习中明显忽视了小学、初中衔接的指导,未能过好衔接关。虽然上了初中,但不知道如何去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尽管自己很努力,可是不得要领,事倍功半,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出现心理障碍。那么,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我们应如何去从容地应对呢?请同学们把手中的材料阅读一下。(请三个学生朗读。) 材料一: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小王在读小学时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是离休干部,奶奶是退休特级教师,由于怜孙心重,对小王娇生惯养,造成小王自理和自学能力较差。后来奶奶察觉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培养小王的生活自理能力,就亲自将他送到学校寄宿。开始,他根本不做作业。为此,老师花很大精力给他关爱,学校又专派一名领导干部对他耐心进行个别指导,从培养他的独立生活能力人手,到逐渐养成自学习惯。进人中学不到半年,孩子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考出87分的好成绩,全家十分高兴。 教师:听了这个故事后大家有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材料二: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一定要对自己今后各方面的发展方向有个初步的构想,要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要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同学们最好对自己每天的时间作个具体的安排,列一份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科学地安排好各科的学习。另外,每天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抽些时间来自学,不仅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还要敢于质疑,要不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一定要注意不能偏科,要扎实地打好各种基础,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今后自身的发展。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要学会把别人的经验灵活地组合起来为自己所用。一定不能和同学们拉开距离。 材料三:进入初中阶段,面对周围的环境,要学会和同学、老师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会令你身心愉悦,还会使你的个人修养和心理品格得以健康的发展。另外,我们要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同学们不仅要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还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对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要自觉抵制,要增强对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责任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同学们,只要今天你们播下勤奋和智慧,明天就会收获希望和成功。 3、小结 教师:同学们,这三段材料实际上是出自三个著名老师之口,对大家就有所启发。我们应做学习的管理者。(板书)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特注意把握以下点: 1、学会自主学习,克服依赖心理(板书) 2、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板书) 3、制订学习计划,科学安排时间(板书)   第二课时(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比较初中与小学学习生活的不同,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发现学习生活的不同,能自己评判出什么样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是有利于自己学习水平提高的,能领悟到现在的不适应只是暂时的,只要保证良好的学习态度,逐渐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把学生推到镜子面前让他们自己审视自己,通过这面镜子使学生学会自主选择的能力,自主制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表。 二、重点和难点:通过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正科: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填表 你的学习方式   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   你最喜欢的老师风格   你准备如何适应其他老师的教学方式   今后你将采用的学习方式   有的同学也许会问,用什么方法学习最合适呢?这需要自己的探索。最重要的是自己认为用这种方法学习轻松、有趣,并且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你不妨试试不同的方法,但是不要用“死记硬背”这个方法。对于老师讲的方法,不要一点儿也不相信,也不能完全相信,可以试一试那种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希望大家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知识,把握好这三年的学习生活。   3、总结: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作业:基础训练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享受学习(5)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学习、感受学习,从而领悟学习带来的快乐,能够喜欢学习。先从学生的学习感受出发让学生体会学习中的乐,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享有学习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从探索世界奥妙的角度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如何正确看待学习中的苦和乐,让同学们体会到享有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三、教学难点:学习中苦与乐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辩论、案例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们经常会说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享受亲情等,因为生活、生命、亲情能够给我们带来心理的满足和快乐,那么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吗?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吧。 2、新课 学生活动(一):谈自己这几年在学习中的感受(提示: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小学时在学校的学习体会或参加各种辅导班的体会来谈,看看学习中有哪些乐趣,又有哪些困难和痛苦。) 师:世间的万事都是相对的,有好的一面自然有坏的一面,就如我们的学习生活,有苦涩夹杂也有快乐渗透。苦与乐是孪生姐妹――苦随乐,乐伴苦。学习生活是苦的,但其中的乐也不少,只要我们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快乐,更充实。而且,同那些小小年纪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就要为生活而忧愁的孩子相比,我们能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无忧无虑地学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图片:失学、失学的孩子、贫困地区的学童等(配合扩展资料使用) 为了保障青少年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国家也采取很多措施(略) 只有珍惜拥有的学习机会,才能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不断地探索世界的奥妙。探索世界的奥妙,获得新知也是一种快乐.荀子曾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的丰富,我们懂得了许多,却也发现我们不懂的更多。世界是如此奇妙,它以变幻莫测的姿态让我们感到新奇,也让我们感到困惑。 学生活动(二):小时候不能理解、现在已经理解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学生活动(三):你还有哪些不知道的或不能理解的现象? 学生发言(略) 总结:当我们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秘的时候,当我们的好奇心在学习中获得满足的时候,当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潜能的时候,学习的快乐就洋溢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留心周围的世界,我们会发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有趣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你知道以下奥秘吗?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埃及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宇宙中存在黑洞吗? 3、总结:其实这些奥秘到今天为止,咱们人类还没有完成揭开。但是我们人类从来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例如,(出示我国“神舟”五号、探月计划、美国发射的火星探测车照片)为了探索更多的太空奥秘,我们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般已经发射成功,探月计划已经启动,美国航天局发射的火星探测车已经在火星表面降落,这将帮人类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迈进一大步。世界上还有许多现象我们无法解释,这带给我们的感觉是神秘、有趣,因此我们不断探索、发现、学习的过程也将会是快乐的过程,享受学习的过程,从无知走向有知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努力,好好把握初中三年的学习机会。

篇15:美术二年级第二课教案

美术二年级第二课教案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下册 课题 第二课  点、线、面 授课人 宋爱秋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2、  学会用点、线、面进行造型。 教学重点 点、线、面是美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 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幅画。 课前准备 色卡纸、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一.导入 1.通过屏幕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出示一幅画面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3.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师: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师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动画课件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 四.作业评价 把作业贴在展示板上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1、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2、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五.拓展 欣赏:名师名画 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 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 C、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自我评价              

篇16:快速阅读第二课教案

快速阅读第二课教案

快速阅读第二课  教案 王艳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适应,并喜欢上快速阅读课程的阅读方法。 2、通过第二阶段的训练,学生完全克服音读的习惯,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800字。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达到第二阶段快速阅读各个训练环节的要求。 2、教学难点:文章训练中如何保证所有学生的阅读效果。 【学情分析】已经基本掌握常用三千个汉字的五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分组竞赛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小游戏  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3分钟) 欢迎大家来到快学堂,成为这里的正式学员。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进入一个神奇的阅读世界。相信通过几天的快速阅读方法的学习,每位同学都能达到每分钟2800-3000字的阅读速度,体验到快速阅读带给你们的前所未有的快乐。 快速阅读训练一共可以分为“四关”,今天咱们就一起来闯一闯“第一关”!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 二、温故而知新(5分钟) 快速阅读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让孩子回忆上节课老师讲过的快速阅读的准备工作:坐姿、腹式呼吸、听音乐放松心情。(顺序不能颠倒) 三、勇闯第一关 (一)热身小测试(20分钟) 1、分组。(4分钟) 每小组三到五个人,分成若干小组。教师讲本节课的各个小组的比赛规则。坚持公平公证的原则,得分最高的小组胜出,奖励一个印有第五十六号教室标志的小奖品。 2、测试注意力。(5分钟) 以一个小游戏的形式,来测试大家的注意力。要求各组派代表分别做这个测试,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各组的得分情况。 3、测一测大家的原始阅读速度。(8分钟)   用快学堂的阅读软件,让孩子读一篇简单的800字左右的记叙文,并把阅读速度调整为每分钟800字,让孩子一分钟读完后立即闭上眼睛,写下故事的.大概脉络,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情况,分析学生现在的阅读速度是多少,然后大家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充实、完整。同时鼓励学生,只有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功! 4、测一测大家的记忆力(3分钟) 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听教师读两遍事先准备好的有联系的十组词语,听完读第二遍时才可以在纸上写下来。然后各小组比一比,看那一小组的成员写的完全对,顺序还很正确。并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等。(每一个词一分,满分是十分。)教师把得分情况写道黑板上。 (二)正式的训练(22分钟) 1、注意力的训练(5分钟)  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找茬”。教师播放两组找茬图片的幻灯片,每张图片上有五处不同,让学生凝视,都找出来后各小组进行抢答。(每处不同得分是一分)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各组得分,并点评各小组的得分,对稍微落后的小组激励,而对先进小组要提醒其不要骄傲。 2、视野扩展训练(5分钟) 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心理学上的视野扩展的图片,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让各个小组说出自己对图片的感受。 3、视点移动训练(5分钟) 利用一个教育软件(易学堂)上的图片的移动来训练学生的视点移动速度。在这一环节也加入竞赛,提高各小组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4、总结本节课。(2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评出暂时领先的小组,鼓励落后的小组在下一节课好好表现,争取赶上第一名。 5、做眼保健操。(5分钟) 播放音乐,让学生做眼保健操,放松休息一下眼睛。   第二课时(待续)

相关专题 多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