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高中教案

cindyzheng1314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cindyzheng1314”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高中教案(共4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高中教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高中教案

一、整体感知:

1、课前导语:

自古以来,月亮就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他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寄予着人们的深沉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一位叫张若虚的诗人,被誉为吴中才子。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他仅凭一轮明月便成就千秋美名。

古今评说:“孤篇横绝,竟成一家”,“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2、确定目标:

学生找出最难理解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

理解本诗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1)诗人面对寥廓海天产生了什么样的哲理思考?

(2)本诗描写思妇游子之恋情与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内在联系?

3、学生朗读:

(1)字词音义:

鱼龙潜跃水成文:“文”通“纹”,波纹;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读x i á ;

斜月沉沉藏海雾:“斜”读x i é 。

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教师提问:

从整体上来看,本诗写的是什么景?明的是什么理?传的是什么情?

景:春江月夜之美

理:宇宙人生之思

情:思妇游子之恋

(3)诗句翻译:

提问:全诗中说理的诗句是哪几句?请找出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说理的诗句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翻译时注意两个“初”字,“初”翻译为“最先”、“第一个”。

二、焦点透视

(一)问题一探究:

1、问题探究: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说明诗人在面向寥廓宇宙时引发了对宇宙人生怎样的思考?

——“江畔何人初见月?”,“初”表明诗人在追问:人类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江月何年初照人?”,“初”表明诗人在追问:江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他思考的是:我从哪里来?月从哪里来?宇宙从哪里来?这是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板书)

2、问题探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进一步思考,你怎样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这一句?

——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却是永恒的,这是因为:

(1)人类种族的延续是永恒的.。人类的繁衍和种族的传递不会中断,人类生命的链条不会中断,正如《愚公移山》中所言:“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2)人类的精神是永恒的。正如臧克家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3、教学小结:

把历史向后翻过几百年,我国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有过这样的思考,他在著名的《赤壁赋》中写道:“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他的意思是宇宙和人类都是永恒的,他们深邃的哲理情思隔开几百年历史成为一段遥远的回声。

这是诗人对宇宙本源、人类永恒的哲理思考。下面研究第二个问题,本诗描写思妇游子之恋情与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内在联系?

(二)问题二探究:

1、配乐朗诵。

学生思考:游子思妇的恋情反映了人类什么样的精神追求?

2、教师提问:

在“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一句中,想象一下“月徘徊”是什么景象?

——(1)浮云雾气游动,光影明灭不定,使月亮好象在天上游移徘徊,始终不忍离开那被漫漫长夜煎熬的美丽的思妇,真是人痴情月有情;

(2)写“月徘徊”其实就是写“人徘徊”。思妇坐卧难宁,月光更撩起她无尽的烦恼,“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她始终赶不走月光,也赶不走被月光点燃的浓浓的相思,反映出思妇对丈夫的“纯”。

3、问题探究:

思妇思念着漂泊的丈夫,丈夫也怀想着闺中的思妇。在“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一句中,你怎样理解“无限路”的含义?

——“无限路”的含义很丰富:

(1)指无限的相思之路;

(2)指无限的归家之路;

(3)指无限的寻觅之路。

小结:对漂泊的丈夫而言,爱永远是一种诱惑,一种苦痛,也是一种力量。相思之苦展现着情爱之真,反映出人性之美,表现了人类追求纯洁爱情、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这是一份美丽的“真爱”。(板书:相思之苦、情爱之真、人性之美)

4、问题探究:

思妇游子的这份“真爱”反映了人类什么样的精神追求,这与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内在联系?

——诗人描写思妇游子之恋,赞美了人类对纯真爱情,对一切真、善、美的事物的追求。人类这种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是永恒的,这正是“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更深层的内涵。(板书)

三、全诗总结: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描绘了江南的纯白的月夜情景(板书),壮丽寥廓中蕴含着梦一般的幽深静谧;并由此生发出深邃的哲理情思,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智慧思考;诗中还有对有情人天各一方的惋惜,歌颂了纯洁的人伦情感,以“情”为线,真正达到了情、景、理水乳交融(板书)的艺术境界。诗中尽管也有悲情和忧郁,但“哀而不伤”,在悠悠惆怅中交织着对生命和青春的依恋,对明月今宵的赞美,对人类与春江月夜和谐共存的欣慰,寄托着“明月千里寄相思”的脉脉温情。(播放音乐《明月千里寄相思》)

篇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引人注目,闻一多先生曾将此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评论家说张若虚这一首诗可以“孤篇盖全唐”。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4、增加古典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过渡与融合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诗人,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先生把这首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知道这个人是谁?这首诗又是哪首诗吗?(初、盛唐之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致吧。

二、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三、赏析诗歌:

(一)欣赏诗的景物美:

(1)在文中找出题目中融合的五种意象的句子,美美地读。

(明确:开头十句。)

(2)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图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

(明确: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此番景致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清幽、纯净、博大。)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

(1)师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找出诗句起止,并齐读。

(2)齐读第二层中间六句,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但见长江送流水。”

(3)作者对宇宙人生有着怎样的思考?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诱导学生重点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明确:在诗人看来,人生是一代一代的无穷无尽,江上的月亮年年看上去总是相像的。于是引起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是永恒的,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但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日月共存。所以,张若虚在这里,面对明月与江水,也想到了人生的短暂,也有所感慨。但和苏轼“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流露的更多的是人生失意的惆怅)相比,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比,却并不颓废和绝望,而是流露出了热爱人生的积极豁达情感,哀而不伤。)

(三)鉴赏诗的情感美:

(1)师导: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作者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学生自由朗诵剩余的二十句。

(2)学生朗诵。

(3)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先总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再分写思妇怀远、和游子思归的情绪。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第二层,写思妇怀远。作者是如何写思妇的无限悲苦的?

(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还拂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闺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由此我们自然想到一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第三层,写游子想家。全体男学生诵读。

(5)男生诵读。

(6)最后这几句诗写闲潭落花,写春光欲尽,写江潭落月,除了表现春天将尽,一天将尽的意思之外,你还读出什么隐含的意思?

(明确:人生如此短暂,青春如此美丽,可思妇和游子就在这思念的煎熬中,青春将逝,真是令人感伤之至。)

(7)引导学生分析“尽”、“复”、“沉沉”、“无限路”“摇”等字词。

(明确:人有情而江水绝情,江水滔滔向东流啊,春光快被流“尽”了,一个“尽”字真是痛心极了;人有情,而月绝情。月却又一次西斜,将要坠下去了,一个“复”字,说明天天相思,夜夜想念。斜月何以“沉沉”,那不是游子的心情折射吗?。“无限路”表面是写路,暗指游子遥遥无归期。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两地相思永恒。)

(四)“赏”月诵诗:

1、这首诗歌主要描绘哪些意象?

(明确:春、江、花、月、夜。)

2、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月是整首诗的灵魂,春江美景需要月的朗照才可以发现,诗人对宇宙的感叹,也是借助月引发出来,思妇游子的思亲怀乡之情,也是受到月的触动。所以,月在诗歌中就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意象了。)

3、诗歌中各处的月有什么不同?怎么读法?

(明确:月初升迷离美妙(高亢)——月中天诗人的遐思冥想(平缓)——月西斜楼上思妇的愁情(低回)——月落游子想家的哀怨(哀伤)。)

4、自由读这首诗,读出这种美来。

四、课堂小结: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低落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五、作业:

1、搜集与“月”相关的诗句。

2、背诵全诗。

篇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上的一篇诗歌,其作者是张若虚,他的一生只写了两首诗,此诗恰恰成就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千秋美名。后人曾评此诗为“孤篇盖全唐”。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的教学设计以文本为载体,从文本出发,通过听、读、品、写,把朗读、美品、探究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

成功之处:

巧妙新颖的导入语。人们都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导入语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同一般。本课我将导入语设成一副画面,让学生回顾有关月的诗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带动了学生对月的'意象的思考,从而为本课月的象征意义做热身。

写作环节的设计。在学生两次阅读后,对内容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此时让他们选取感兴趣的有关月的诗句进行扩展训练,无疑为了让他们通过想像描绘出作者在诗中创设的优美意境,进一步把握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且此环节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唤起了他们积极思考探讨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足之处:

诗歌读的过少。诗歌教学以读为主,以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尽管我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朗读教学,可是在实施过程中,我未能采取多种朗读方法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因为读的较少,学生思考的就过少过浅,师生生生互评的也就少了。

课堂环节未能达到“有序与无序”的完美结合,未能引导好学生吃透文章难点。本文的难点意在理解本诗的景情理如何交融的,尽管学生在课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回答,但课后我问及此诗为何能“盖全唐”,学生依旧说不清楚。现在想想,我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将此诗中月的不同象征意义和其他诗进行比较,从而难点解决。 《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引人注目,闻一多先生曾将此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评论家说张若虚这一首诗可以“孤篇盖全唐”。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4、增加古典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过渡与融合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诗人,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先生把这首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知道这个人是谁?这首诗又是哪首诗吗?(初、盛唐之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致吧。

二、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三、赏析诗歌:

(一)欣赏诗的景物美:

(1)在文中找出题目中融合的五种意象的句子,美美地读。

(明确:开头十句。)

(2)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图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

(明确: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此番景致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清幽、纯净、博大。)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

(1)师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找出诗句起止,并齐读。

(2)齐读第二层中间六句,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但见长江送流水。”

(3)作者对宇宙人生有着怎样的思考?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诱导学生重点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明确:在诗人看来,人生是一代一代的无穷无尽,江上的月亮年年看上去总是相像的。于是引起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是永恒的,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但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日月共存。所以,张若虚在这里,面对明月与江水,也想到了人生的短暂,也有所感慨。但和苏轼“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流露的更多的是人生失意的惆怅)相比,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比,却并不颓废和绝望,而是流露出了热爱人生的积极豁达情感,哀而不伤。)

(三)鉴赏诗的情感美:

(1)师导: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作者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学生自由朗诵剩余的二十句。

(2)学生朗诵。

(3)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先总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再分写思妇怀远、和游子思归的情绪。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第二层,写思妇怀远。作者是如何写思妇的无限悲苦的?

(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还拂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闺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由此我们自然想到一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第三层,写游子想家。全体男学生诵读。

(5)男生诵读。

(6)最后这几句诗写闲潭落花,写春光欲尽,写江潭落月,除了表现春天将尽,一天将尽的意思之外,你还读出什么隐含的意思?

(明确:人生如此短暂,青春如此美丽,可思妇和游子就在这思念的煎熬中,青春将逝,真是令人感伤之至。)

(7)引导学生分析“尽”、“复”、“沉沉”、“无限路”“摇”等字词。

(明确:人有情而江水绝情,江水滔滔向东流啊,春光快被流“尽”了,一个“尽”字真是痛心极了;人有情,而月绝情。月却又一次西斜,将要坠下去了,一个“复”字,说明天天相思,夜夜想念。斜月何以“沉沉”,那不是游子的心情折射吗?。“无限路”表面是写路,暗指游子遥遥无归期。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两地相思永恒。)

(四)“赏”月诵诗:

1、这首诗歌主要描绘哪些意象?

(明确:春、江、花、月、夜。)

2、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月是整首诗的灵魂,春江美景需要月的朗照才可以发现,诗人对宇宙的感叹,也是借助月引发出来,思妇游子的思亲怀乡之情,也是受到月的触动。所以,月在诗歌中就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意象了。)

3、诗歌中各处的月有什么不同?怎么读法?

(明确:月初升迷离美妙(高亢)——月中天诗人的遐思冥想(平缓)——月西斜楼上思妇的愁情(低回)——月落游子想家的哀怨(哀伤)。)

4、自由读这首诗,读出这种美来。

四、课堂小结: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低落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五、作业:

1、搜集与“月”相关的诗句。

2、背诵全诗。

篇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上的一篇诗歌,其作者是张若虚,他的一生只写了两首诗,此诗恰恰成就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千秋美名。后人曾评此诗为“孤篇盖全唐”。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的教学设计以文本为载体,从文本出发,通过听、读、品、写,把朗读、美品、探究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

成功之处:

巧妙新颖的导入语。人们都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导入语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同一般。本课我将导入语设成一副画面,让学生回顾有关月的诗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带动了学生对月的意象的思考,从而为本课月的象征意义做热身。

写作环节的设计。在学生两次阅读后,对内容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此时让他们选取感兴趣的有关月的诗句进行扩展训练,无疑为了让他们通过想像描绘出作者在诗中创设的优美意境,进一步把握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且此环节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唤起了他们积极思考探讨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足之处:

诗歌读的过少。诗歌教学以读为主,以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尽管我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朗读教学,可是在实施过程中,我未能采取多种朗读方法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因为读的较少,学生思考的就过少过浅,师生生生互评的也就少了。

课堂环节未能达到“有序与无序”的完美结合,未能引导好学生吃透文章难点。本文的难点意在理解本诗的景情理如何交融的,尽管学生在课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回答,但课后我问及此诗为何能“盖全唐”,学生依旧说不清楚。现在想想,我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将此诗中月的不同象征意义和其他诗进行比较,从而难点解决。

相关专题 春江花月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