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4:习作(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渺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渺渺”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4:习作(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案设计)(共19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4:习作(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四、习作

编写理念

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着眼于习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也就是说没有写作动机,就谈不上写什么,怎么写。所以从一年级就关注学生写作的这个基本矛盾,让学生学写字,抄写句子,大量背诵,重在积累,是为学生习作作储备的。教材编写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写作动机,解决学生没啥可写的问题,在三年级习作过程中,许多老师感到教材在习作上没有任何的习作技巧的要求,觉得习作无序,感到很困惑,实际上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先使学生愿意写,有啥可写,不要让学生一开始习作就加上一些束缚,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习作的兴趣。传统教科书注重习作“技能”和“技术”的指导,大讲特讲,一味灌输,结果学生生搬硬套,文章千人一面,失去了灵性,久而久之,学生厌倦、畏难情绪与日俱增。从培养表达能力的角度看,写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劳动,不能简化为“制模--铸造”这样的过程。学生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学会把文章写通,既而把文章写好。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建议。

(一)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一、二年级基本实现独立识字,三年级基本实现独立学词,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写摘录笔记,自学生字词语和重点句子、精彩句子,一至四年级背诵古诗文、名言警句,第八册后不再单独提这方面的要求,第八册仅给以一些简单的指导。教学时要抓好两点:

1. 学生是否养成了认真自学词语句的习惯。

2. 检查(老师查,学生互查)自学的效果。

有人担心,如果不做统一的指令性的要求,怎么应付各种考试。我们认为,对待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从改革评价入手,不能脱离语文实践需要、不顾学生的差异搞题海战术;另一方面,假如学生真的自主学习(并没有超出他们可能达到的水平)了,学习只会更有针对性,更省时,更有效。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从培养兴趣、学会方法和养成习惯三方面着手。

第八册字、词、句的学习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不再提统一要求,而是逐渐趋向根据学生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这个目标主要通过记摘录笔记的途径来实现。摘录笔记必须写,经常写,随时写,要养成习惯。“语文天地”中的第一项就是“我的摘录笔记”,语文教学彰显工具性,摘录的重点在语言材料,主要是生词佳句和名言警句。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可以另设一个摘录笔记本。帮助学习生字新词之外,摘录笔记还能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把它作为评价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评价字、词、句的学习掌握情况,一是识字保底的部分还需要有统一的测试,思路与前几册相同,但权重应有所下降;二是这一阶段使用汉字的问题凸现出来了,应结合阅读、习作活动消除错别字,不应走加大练习量的老路;三是要结合语文实践测试独立识字和学词学句的能力,巩固提高多种识字学词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四是名言警句、佳作积累的权重不能低于三年级。

(二)阅读

本册教材共有27篇主体课文,篇目较少,篇幅不长,但自读课文的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

第八册将有一个新的阅读要求:

1.如何提问题更能抓住主要内容?

2.精读的大体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3.如何通过阅读背景材料帮助学习课文?

4.如何写好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5.初步学习古文的方法是什么?

6.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于这些阅读教学建议的方法与策略,散布在教材不同的单元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其它关于阅读的选择、浏览、发散思维等方面的教学我们安排在后边的四册教材中教学。

如果我们把现在关于阅读教学的编写思路与以往教材的编写思路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样几个明显的主要特点:

1.不求一下子学深学透,而看重积累,积累名篇佳作于心底。

2.不是传达教师、教参编写者阅读的结论,而是教会学生自己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良好习惯。

3.不为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表达阅读体会的语言,而是为个性化学习开辟广阔的空间。

本册教材相对于过去几册教材而言,童话、寓言、儿歌等文学体裁的作品比例减小,相对的增加了新闻类的题材、说明性的题材、议论性的题材等等,初步看来,好像儿童的趣味性降低了,事实上我们这样选择,是基于以下因素:

1.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要求他们的阅读视野不断扩大,阅读口味多元化;

2.从培养未来合格的现代公民而言。他们必须具备全面的阅读能力,而说

明性的题材、新闻性的题材、议论性的题材都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要接触并且学会阅读的材料;

3.从本套教材培养的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能力而言,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阅读多样化题材文章的能力。

总之,我们认为我们要尊重儿童的阅读趣味与阅读喜好,但是必须提高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迁就他们的阅读口味。因此八册的选文仍然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我们要求老师细细体会编写者的编写意图与设计目标,创造性的开展教学与使用教材。但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较少,只是保底的练习,学生发展比较好,教师调控能力比较强,可以不受这些题目的限制。“金钥匙”依照《课标》要求,提出了不少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策略、方法和习惯。(见前表)但这些“点”未必与学生发展的轨迹合拍,如果僵硬地按照这样的“序”“渐进”,可能会束缚师生的发展。建议教师先通读本册教材,把握全册要求,根据教学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灵活安排。“金钥匙”的教学要适时适度,相机而行,可以安排在课文学习之前、之中、之后和自读之后、交流讨论之前进行,不能等到课后思考题或“语文天地”时才进行。作为言语活动,要狠抓听说读写实践,将“金钥匙”的要点转化为学生的体会和行为,万不可将其当作知识点传授。

语文基础知识是为学习语文服务的,完全避开不利于语文教学,但不能太多,教师要把握好“度”。总的原则是“有用”“精要”“好懂”,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学以致用。要注意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同各种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淡化段落教学,强调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重视复述,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在强调朗读和默读的同时,学习略读;要整体把握全册和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通盘考虑,融通安排,特别提倡单元备课。

阅读评价的重点在积累、情感体验、独立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方面。情感体验的评价应与朗读、课堂交流、习作的评价结合起来,独立阅读能力的评价不要企图一步到位,要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逐步到位,阅读习惯的评价应放在平时进行。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牵涉识字写字、口语交际、思维培育、习作美育、综合实践等多项内容,要认真制定教学策略,及时研究教学得失,为此,我们积极倡导教学反思,建议教师课后及时不断地撰写教学札记和随笔,通过校本教研,借助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尽快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获得高效。

(三)习作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套教材一贯注重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为了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教材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上两段话引自《课标》)”在这一方面,截止到第八册,教材所做的指导有:

修改的习惯(三年级)

修改的方法(四年级)七册:自己大声读;请别人提意见

八册:冷处理

修改的标准(四年级)七册:有根有据;有情有意

八册: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条有理

教材提出了许多习作的“点”,大体上分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加上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写的日记,引导习作与生活结合。学生可以动笔的机会很多,教师不应要求学生一律完成,而应当允许学生有所选择。“笔下生花”栏目中提出的习作题,既有写真实的,也有写想像的,“这样既求同又存异,让学生在选材方面既有所依托,又有很大的自主空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依据《课标》展现的一种创意。(教材审查委员会评语)”请老师认真领会编写者的意图,不要加重师生的负担。

除此而外,阅读习作还有新闻方面的内容,这与二年级三年级对读报的指导是一脉相承、并呈阶梯式提高的。

升入四年级,愿意写、有内容写仍然是学生写作最基本的矛盾。本册教材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学会表达。除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读中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训练题--“笔下生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写,通过写作进而提升阅读等实践活动的水平。

写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劳动,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多次,才能写通写好。从学生学习心理看,习作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知经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出发,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相机诱导和指导。话题作文大致有写真实和写想像两类题目,写想像的事物容易,写真实的事物比较难。我们建议:

1.可以在列出的题目中自由选择,老师要适时地点拨引导,不要让学生一学期总写想像内容;

2.四年级学生必须练习写真实的内容,可以写长写短,可以成文,可以只是片断,题目也可以自己拟定;

3.修改,对提高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册教材安排了专项内容。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尤其是当堂修改,在交作文前再读再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要少点理性分析,多做具体指导,每学期保证对所有学生面批一次。

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作品,需要交流,需要自己或相互修改,作文课是必要的,要把习作看作语文教学的一个部分,整体安排教学活动,不能把它单独提出来。文章的写作也应限时完成,尽可能当堂完成,因为快速作文利于增强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但作文课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处理:该上就上,上半节或一节,与综合性学习一起上等,都可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四)口语交际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空前的活跃状况,学生彼此愿意交流,有自信,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少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能够合作学习……这都是应该肯定的可喜现象。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第八册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交流。

1.做讨论的主持人,使交流能有组织有方向地进行。

2.与不同意见交流(态度;认识)。

3.做讨论小结。

有些项目,与前几册似乎有重复,这体现了滚动式前进的理念,教师应该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比如做讨论的重点发言人,第七册笼统地提,第八册应该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并组织学习伙伴围绕重点发言人的发言展开讨论。

本册教材在交际能力、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

1.做重点发言人;

2.做讨论主持人;

3.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口语交际指导,应当贯穿全学期,螺旋上升。要组织好不同意见之间的辩论交锋。可以先分小组,在比较小的范围内辩论;可以分正方反方,各自推举重点发言人辩论;还可以全班集中讨论。言语技能是在言语实践中获得的,不能因为难就回避,全学期重点议题必须在班级范围内讨论。交流讨论看重的是学习过程,不能只看重结果,做不好没关系。不必追求把讨论中暴露出的所有问题都讲全讲透,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最有价值的议题引导学生交流。

(五)综合性学习

前三年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在于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从第七册开始,要求学生有计划地行动,首先是制订个人活动计划。第八册学习制订小组活动计划。计划不仅是一种实用文体,它涉及目标、想像力、行为、对时间的支配、人尽其才等多方面的元素。

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从有为提升至自为。

综合性学习活动可大可小,八册仍然本着这样的精神来安排。教师应当结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考虑到教学时数,全学期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掌握在4次左右。

随着年级的增高,活动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要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整体设计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把“语文天地”的活动与主体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畅所欲言”的内容,组织好,可能是一次辩论会,也可能是一次故事会,或者演讲会,可以视为一次大的综合性活动。

提高综合性学习的实效,要注意以下四点:

1.活动不能规模太小或太大,太小太大都不能体现综合性;

2.学生应是活动的主体。本领是练出来的。为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琢磨、研究和讨论,自己去碰钉子,自己去总结经验教训;

3.简化程序,防止形式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越过的环节坚决地越过去;

4.就地取材。客观条件不是决定的因素,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应当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典型,用典型带动全体;对学生的评价,要予以指导,要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有针对性。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4:习作(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2: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3:阅读(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三、阅读

1、选文的变化

在选文方面,基本注意到了题材的多样化,古今中外、文史哲、史地生、音体美,也注意到了体裁的多样性,有小说、散文、诗歌、寓言故事等等。童话儿歌故事这些趣味性的东西为什么大量减少了呢?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辨抽象能力进一步提高,过去的童话、儿歌等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从阅读功能来看,阅读除了承担娱乐之外,还要承担审美、鉴赏、求知等多种功能。应引导学生要具有开阔的阅读视野,要从对文本内容的趣味转移到对文本的体味探索上来。这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要深入地研究文本,要站在学生的前面引导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不是站在学生后面迁就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既要走进文本,深入的体会编写者的意图。又要走出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基本上是尊重原著,如《落花生》,保留了那种半文半白的风格,基本是原汁原味的。

2、编写思路

前几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基本上是走这么个路子,大量的阅读,重在积累,再就是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与生活实际、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想象世界相联系,促进阅读的有效性,再就是鼓励学生多问多思,培养学生经常阅读的习惯,还有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默读、略读等等。7、8册就有一个收束的问题。

(1)会问和解疑

以前是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四年级就提出问题应该怎么提,学习不同体裁的文章大致有几种类型的提问,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记叙文《秉笔直书》一文后面(第6页):他们的职责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是对记叙文提问);第二单元散文《春潮》一文后(第11页):课文描写的是什么,春潮是什么样的,问什么春潮不可抗拒(是对散文提问);第三单元说明文《种一片太阳花》问后(第21页):6至9自然段写的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后面重点写单独一朵花(是对文章的结构提问)。体裁不同,问题提出的着眼点是不同的。怎么解答阅读中产生的问题,教材在四年级上册以金钥匙的形式进行指导:随课文理解有关生词的问题;重要的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思考并与同学讨论;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查资料,问别人;有些问题可以暂时搁置。四年级下册在第四单元《手上的皮肤》一文后(第30页)引导: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看问题的上文,看问题的下文,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要从文本中回答,避免学生阅读理解使得断章取义或脱离文本乱写一气。这种方法的指导,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培养,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2)做好批注笔记

三年级以抄一抄为简单的笔记形式,四年级一是养成做摘入笔记的习惯,二是做批注笔记,四年级上册提出在阅读时,在有问题的地方做记号,比如画问号或直线;还可以在重点词语下加点,在重点句子下面画浪线。重在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习惯。同时也交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批注符号。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天地金钥匙(34页)提出:画出自己喜欢的重点词句,记下不懂得问题,作简单的归纳概括,还可以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提出了批注的要求。比如在学习第四单元主体课文《手上的皮肤》这篇文章时,结合课后思考题合金钥匙的提示,通过批注体会和运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边默读边画边批注,想想每段写的是什么;把各段的意思连起来,划出文章的综述段,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圈点批注的重要性:减少环节,提高阅读效率。课堂举例。

(3)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

一、二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三、四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五、六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四年级下册,一个人要想独立阅读,大致要经过几个步骤,掌握什么样的方法,这在第九单元语文天地后面的金钥匙(第72页)作了归纳:自读,提问题,做笔记,然后和同学交流,想办法解决问题,修改笔记。实际上是对四年级中会问、会解疑、会做圈点批注的总结归纳。从第九单元之后,教师应综合以上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实际上,魏书生老师交给学生的理念就是,把教师当作学室,把教材当作学材,把传授变成自学,在自学中发现问题,遇到问题查找资料,同学商量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不会的问题问老师。

(4)深入文本,体验感情

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对作品的感受逐渐接近作品本身传达的思想感情,逐渐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为了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形成大体共识,逐渐达到基本到位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四年级下册还以金钥匙的方式进一步指导学生的阅读策略。如第五单元《钓鱼的启示》文后思考题:爸爸坚决要詹姆斯放掉那条大鱼,爸爸是怎么想的?如果你在那里,你会想些什么?旁边的金钥匙内容是:阅读时,可以想象自己是作品中的任务,设身处地的体会,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设身处地就是使学生舍身处地,如临其境,深入文本,更好地进行体验。再比如,第九单元《海上日出》一文后:阅读时,应该想象当时作者在做什么,深入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可引导学生: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作者可能会有哪些举动?可能会说些什么?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与作者对话,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有关于背景的筛选和搜集,引导学生将所查资料如何与文本结合起来,都是为更好地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本册教材还注重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词与词的对比、句与句的对比、段与段的对比、篇与篇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及表达方法的运用。如第三单元《古诗二手》:“两首诗都是用花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体会它们的异同。”(可以详细分析两文章的不同,已确定四年级文章比较的角度)

(5)古文学习

古文,强调积累,强调感悟,逐步的引导学生接触、了解、熟悉这种古代文化样式。低年级,设计了一些琅琅上口的很经典的句子,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前边以阅读现代文为主,后面附一些片断性的古文,到了四年级前边是现代文,后边附上了完整的古文,在不进行字对字、句对句的对译中整体感知、对照阅读。五、六年级,前面是古文,后面附上了现代文,甚至只有古文,以阅读古文为主。这种梯度设计,是让学生县见见面,再握握手,最后结为朋友。在教学古文时,反对字对字,词对词,句对句的翻译,更不能讲解实词、虚词、句法,不能将其作为考试内容来评价学生。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古文的学习在以后还有很长的一个过程。应以诵读为主,在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整体感知,体会古文的音韵美,体会古文的语言特点,从而接受古代传统的优秀文化,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书面测试以默写为主。

教材关于阅读教学的突出的特点是:1、为学生的个性学习开辟空间。不为统一的思想认识,学生在阅读中敢于表达,多渠道理解,教师作相应的引导,学生会有独特的体验,如第一单元《语言的魅力》“语言的魅力”在哪里?“春天到了,可是……”,第三单元主体课文《花之咏》中一句话“我永远仰慕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是什么?理解都是多元的。2、教会学生自己去阅读,注重阅读策略的指导,真正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3、关注过程,教会学生阅读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4、强调广积粮,不求讲全、讲深、讲透。

3、教学建议

(1)强调整体把握

四年级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意义较深,有些教师觉得教学难以把握。教师要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教学意识,不能逐词、逐句、逐段的讲解分析,把课文肢解。每篇主体课文的后面一般都设计两个思考题,有的是从对全文的理解、感受或概括,有的是从词语、句子、段落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仿写、续写和补写,前两类问题都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进行设计的,都是着眼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后一类问题以读写结合的形式,实际上很多是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深化。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是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这里的局部不是每词、每句、每段,而是与整体关系密切的关键的词语、重点的句子、重要的段落。

(2)讲求阅读方法的灵活运用

第二学段课标提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默读能力和略读的能力,对8册课文来说,有些课文是适于朗读的,有些是适于默读的,有些是适于略读的,有的以朗读为主,重要的段落需要默读,有的以默读为主,精彩的片断需要朗读。默读、略读是很重要的阅读方法和能力,成人的阅读方式一般是默读、略读,课堂教学时,一些环节需要默读的就要求学生默读,比如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圈点、做批注,都应该是默读而不是朗读。现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整堂课书声朗朗、人声鼎沸,即使是带着深层次的问题或让学生边读边动手也是异口同声,学生急于赶速度,怎么会有边读边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可想而知,是很难达到深层次阅读的,还有教师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采取让学生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愿意读哪里就读哪里,实质上是导致学生的放任自流,本来应适时培养的阅读方法错过了,本来应该重点涵咏揣摩的丢失了,是另一种的少、慢、差、费的表现。

主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增加学习略读的要求以及对这方面的整体安排和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时代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以几何级数在快速增长,不仅信息量在快速增长,而且信息的变化幅度和速度也在加快,这对于现代社会成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够迅速地搜集、选择信息,对信息做出判断并进行处理。这样的变化和要求必然体现在语文课程改革之中,并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略读是一种阅读策略,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阅读能力,看报纸需要略读,在生活中处处用到略读。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适合培养学生略读的,比如《太阳》一课,一节课上完,可着重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先略读一边,把握课文的重要信息,如太阳很大、很远、很热,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很密切。再略读课文,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一节课略读三四遍,把文字符号转化为有效信息,就等于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学习。还有像第四单元《手上的皮肤》一文也可以作略读练习,侧重培养学生快速搜集主要信息的能力。

(3)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的机会

《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自己产生问题,引起思考。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有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圈画、边批注的时间,在公开课上缺少了书声朗朗教师也许觉得沉闷,但学生却得到了有效的学习。要在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中探究一些有争议的理解、感受和观点。

(4)把握好抓文本与课堂开放的关系。识字、写字、文本的深入挖掘(重点词语句段的感悟)、情感的共鸣是抓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本还没有学到位,就急于搞开放,是舍本求末,搞的开放也成为了无源之水。我们通常称为“抓文本不足,搞开放有余”。

(5)要针对不同的文章实施不同的阅读策略

不同的阅读内容应该有不同的阅读要求,阅读有一般性的规律,但是面对不同题材的文章,做出有针对性的要求是必要的。例如,富有情节变化的课文,学生主要关注的是人物、情节和事件,对于韵文,学生直接感受的是语言、情感和意境,对于说明文,学生关注的是事物及其特点、功能。体裁不同,阅读方法应有差异,关注的着眼点也不同。现代诗歌的教学应体现诗歌的特点,可以采取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成诵、读中积累,在读中吸收消化语言。古诗以学生诵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词句的大致意思。记叙文、散文,要采取读中悟、悟中读、读物结合的思路,侧重情感的共鸣。说明文则侧重于说明的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理性多于感性。

(6)正确处理课时量与选文较多的矛盾

许多实验区的老师反映,教材内容丰厚,选文较多,课时少,一学期很难赶完。许多课文根据实际情况是可以删减的(但识字、写字是必须保底的),或者改作拓展课文。(当然,这与书面测试可能有冲突)同时,所选课文并不是都要求精读的,更不应该由教师讲深讲透,逐词、逐句、逐段的讲析只能将课文肢解成琐碎的零件。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的选文应把握好阅读的尺度,给学生课堂上阅读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但不能当作主体课文来学习。(当然,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也可与主体课文对换),《教师用书》都对语文天地中的拓展课文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指导,但只是为教师备课而提供的一种参考。阅读评价的导向很重要。

(7)开展大量阅读工程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要为阅读创造条件和机会。为学生选择阅读书目。评价促进阅读。

(8)多媒体的使用。

语文阅读的实质。低年级和中高年级的区别,阅读的要求。备课的精力放到哪里。多媒体所起的作用。

4、阅读评价

评价重在兴趣、习惯、积累、独立阅读能力、阅读量和情感体验方面,再有就是整体感知的水平。书面评价可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进行评价,课内阅读一般是重要的片断,课外阅读一般是整文,其阅读的难度应略低于教材中的选文。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体感知和整体感悟的能力,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考查应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设计,考查的能力点应以教材和课标为准,既不能低于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拔高,要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方向、有目的,真正使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的落到实处。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3:阅读(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3: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1:教材整体介绍(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第八册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教材整体介绍

第八册教材同五、六、七册教材都是在中年段的学习内容,编写体例都是相同的,共有12个单元,单元主题是颇具一番心思的,教育部审查委员会认为:“主题鲜明,具有时代特色,颇具育人的针对性。”

1、教材的阅读量

每个主体单元大致有2至3篇主体课文,共计28篇,语文天地中有近20篇的拓展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体现了本套教材注重阅读积累、扩大阅读量的编写思想。课标要求学生要在各个学段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尤其对贫困地区,学校、学生手头没有或者很少有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那么本套教材就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阅读材料。同时为教师使用教材给出了弹性的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调整课文。如第四单元第三篇主体课文《手上的皮肤》可以与语文天地“开卷有益”中的《手指》进行调换。两篇文章都属于说明性文章,前者平实,后者生动。再如第10单元,用《蜀鄙二僧》替换《乡村大道》。

2、选文的质量

刚才是谈数量的问题,现在谈选文质量,教育部审查委员会认为:“本册教材选文文质兼美,丰富多样,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新选篇目占一定比例,富有儿童情趣和感染力。”

(1)单元主题的选择趋于理性认识与思考的引导。《规则》、《回归》、《快与慢》引发学生对自然规律,对社会现象,对国家荣辱,对人生的价值,对时间的把握等产生思考。如,《规则》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认识规则的重要性,懂得为了遵守规则而作出个人牺牲的必要性,从而树立规则意识。《春潮》《花》《路》等自然景观的引入,扩大学生的认知广度和深度。如《春潮》单元,从春潮的形成、春潮涌动的景色、春潮到来时人们的活动等几个角度来选编课文,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春景。

(2)不同文体的文章,都在丰富情感的基础上更突出了人生价值的引导。如,《太阳的话》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阳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乡村大道》描绘了乡村大道独特的风景,歌颂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钓鱼的启示》《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挑山工》等记叙文,在叙事的基础上突出了人性光辉的闪耀,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形成独特的视角,产生上进的力量。

另外还有新闻报道的涉入。将学生从狭窄的视野(童话、寓言、儿歌、故事等)引入更为广博的世界,让学生稚嫩的思维逐步走向富有深度的理性认识。

本套教材注重人文思想的熏陶渐进和螺旋上升。举例:“受伤的小鸟”。

3、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仍分为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五部分。与主体课文融为一体,既是主体课文的延展和深化,又是主体课文学习的一部分。不能将语文天地看作是主体课文学习后的练习,应将语文天地中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与主体课文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这是使用这套教材很重要的一种观念和能力。金钥匙系列的编排是本套教材的很重要的特点,一般是从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这三方面给以指导。翻开这一册书,老师们发现与以前一、二、三年级不同的地方是“金钥匙”的编排,在一二三年级的教材中,金钥匙一般都是编排在语文天地的后面,而这册书,不仅在语文天地中的后面,还在语文天地的日积月累中、笔下生花中,也出现在主体课文的后面,金钥匙扩大了自己的领地,而且其次数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都是前几册教材不可比的。因为到了四年级,阅读和写作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就需要进行有序的指导。

4、特殊的位置

本套教材从整体进行规划,第一、二、三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如果将第8册教材放到整套教材中来审视,第8册教材可以说处在一个特殊、重要的位置。说它特殊,是一、二、三年级重在积累,五、六年级重在提高、综合、整合、运用。在第7、8册教材的学习中,就要在识字、学词、练句、阅读、习作等诸方面形成一些东西,有一个收束的问题,由现象逐步形成一些规律,由感性形成一定的理性,由放到收,将一些散的东西进行整合。比如质疑的培养,在低年级是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到七、八册就要培养学生会问,提高提出问题的质量,能较快地进入文本。打个比方说,前三年的语文学习,对教学来说就是耕田、播种、除草、浇水、施肥,对学生来说,就是发芽、长叶、分蘖、拔高、开花,到四年级就到了结果的时候了,虽然所接的果子比较弱小,也比较苦涩,但却是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因此,在四年级我们教师就要做好使学生逐步结果的形成工作。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介绍教材内容,并提出教材使用建议。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1:教材整体介绍(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4: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2:字、词、句(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二、字、词、句

1、编写思路

我们一般都比较关注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本套教材编写思路是,一、二年级基本实现独立识字(课标要求在第二学段具备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材为什么如此设计和要求?他的意义何在?向老师们交待明白),三年级基本实现了独立学习词语。当然我们还有名言警句、古诗文的积累,到四年级就有了较大的变化,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课文后面只有识字条,没有写字条(写字条编在了教材的最后)。二是语文天地中没再涉及具体的、琐碎的比一比、抄一抄、填一填、找一找等形式的练习,主要以“我的摘入笔记”、“读一读”两种形式设计,实际上是将字、词、句、篇的积累和运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体现了由散到收的编写思路。四年级上册基本实现了在字、词、句方面通过摘入笔记的形式使学生从方法到实践实现了自学,在第8册就不在这方面单独提要求了。教材没有列出固定的内容,给教师和学生留出了很大的空间,以第一单元“日积月累“中的“我的摘入笔记”为例,第一行列举第一篇主体课文《大地的话》中摘入的词语“清脆、驱赶、精灵”,第二行列举第二篇主体课文《语言的魅力》中摘入的词语和成语“衣衫褴褛、无动于衷、姗姗”,第三行列举第三篇主体课文《秉笔直书》中摘入的词语和成语“颠倒是非、屈服、贪生怕死”,第四行列举第一篇主体课文中摘入的句子“不论你唱什么歌,我总觉得很清脆”,每一行后面是省略号,意思是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摘入,摘入的内容是不固定的。

2、抓好落实

“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水平自学”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在这个空间里自主学习?值得每个教师深思。反思一下我们前三年的教学,我们究竟在这方面做出了多少努力?我们一定要落实每一册教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能力的目标,使学生系统有序地发展。现在如果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水平自学”的能力,好,教师就要扎实地引导,手把手地教学生从基础做起,争取利用三个单元的学习时间,学习“自学”直到能够完成本册教材提出的目标。同时,教师也要深刻反思,我们究竟怎样利用这个空间,指导学生进行事半功倍的学习?很多教师离开“日积月累”中的字、词、句的设计形式,离开教学参考书,离开单元测试卷,离开基础训练就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字的训练、词的训练、句的训练、段的训练都没有,只有一个“摘入笔记”一带而过,我们能否很准确地把握“摘入笔记”的内容,能否给学生以准确、快捷的指导,都是新教材对我们的挑战。

指导学生作摘入笔记,一是要把词语句子与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了解词语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还想积累哪些词语句,并说一说积累这些词语句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学会多种积累词语句的方法。有些摘入笔记的旁边还进行专项积累的提示,如四年级下策第一单元“我尝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比如”不屈服“、”本分“,可以帮助我理解几位太史秉笔直书的高尚品格。”既是提醒积累词语要和课文的学习进行整合,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注重积累重要的词语。再比如第二单元“我的摘入笔记”旁边:“《春潮》和《三月桃花水》用了不同的动词描写春天,我们要仔细体会”。是在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动词。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摘入笔记时可有所侧重。“我的摘入笔记”主要是引导学生摘入生词佳句和名言警句,摘入课外的语言材料和信息资料,可以另设一个摘入笔记本。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经常温习,也可鼓励学生梳理分类,编成集子。

“读一读”栏目的处理:四年级下册主要涉及专项词语、成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积累、古诗积累。词语、成语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查字典或讨论意思,用词语或成语说一句话,要会读、会说、会用。名言警句的积累要结合事例了解大意。古诗积累,要反复诵读,了解大意,熟读成诵。

还要抓好两点,一点是认真地关注学生是不是养成了自学词语句的习惯,因为教材希望把这方面的学习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学习,那就等于放任自流了,要注重好习惯的养成。另一点,抓好检查,要经常收取学生的摘入笔记,以此代替学生原来机械训练式的作业。可以是老师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互相检查。一是督促,一是检查,使学生字词句的学习落到实处。要给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字词句的时间,多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好的帮助差的。可以发动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给他人出题,教师要作相应的指导,从哪方面出题,怎样抓住重点出题,要给出一定的方法。要积极的进行评价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不能以机械训练的方式达到目的。基础的东西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基础的东西要和阅读、写作紧密结合而得以巩固,要在阅读、习作和其他语文活动中落实子、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3、基础知识的学习

四年级学生学习字、词、句,需要学习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如四年级下册,动词、暗喻(是)、连绵词、成语中的对应、反问句、祈使句、多义字、语气词、代词、转折句前后语义的轻重、古今词义的演变等等,语文基础知识是为学习语文服务的,完全避开将不利于语文教学,但不能走“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强化记忆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考试为最终归宿”的老路。语文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语文知识教学的“度”。总的原则是“有用”“精要”“好懂”。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学以致用。要按照《课标》的要求去做:“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原来怎么传授基础知识?今天应该怎样学习?比如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我们的手》比喻词“是”,可以让学生在仿照课文写一段时感悟,然后借金钥匙简单了解“是”有时表示“像”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造几个类似的句子,如“老师是园丁”,“我是祖国的花朵”加以理解和运用。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不应作为考试内容。书面怎样进行测试?一般在于运用。

4、评价字、词、句的学习情况,一是识写字保底的部分还需要统一的测试,但权重应有所降低,二是结合阅读、习作测试独立识字和学词、学句的能力,三是名言警句、佳词佳句的积累,权重不能低于三年级。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2:字、词、句(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篇5: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4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背诵。

3.理解诗句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好好保护它,要节约地球资源,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背诵。

2.重点理解“我们放飞美的希望,我们栽下爱的花朵”,“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等诗句的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教学难点:

1.重点理解“我们放飞美的希望,我们栽下爱的花朵,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等诗句的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好好保护它,要节约地球资源,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教学准备:

分小组分主题搜集有关环保图片和资料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配乐朗诵诗歌

同在一片蓝天下长大,

森林小溪大草原围着我的家;

同在一片阳光下玩耍,

熊猫大象长颈鹿我们是一家。

你在大洋洲,

我在亚细亚,

一只鸟儿传过来你的悄悄话。

共同的天,

共同的地,

圆圆的地球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共同拥有它。

2.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结合板书:地球——我们的家)

接下来的这首诗又把地球比喻成什么了呢?请听第二首诗。

3.配乐朗诵第二首诗

妈妈只有一个,

地球只有一个,

地球是我们的好妈妈,

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

我们放飞美的希望,

我们栽下爱的花朵,

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

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

4.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结合板书:地球——我们的妈妈)

5.小结导入:是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是我们共同的妈妈。对于每一个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来说,它只有一个,(板书:只有一个)让我们大家都来好好地爱它。

6.引导学生齐读课题:13 地球只有一个

二、诵读全诗,在读中感悟。

1.自由诵读。

2.开火车分小节朗读。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生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读后进行评价。

3.识字。

(1)结合学生朗读相机正音。

和煦xù开辟pì赋予fùyǔ

(2)写字。

你认为这些要求会写的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它?

强调:“翅”字注意“支”字的变形,捺要长一些,把“羽”字托起来;左右结构的字“膀、辟、谊”写时注意左右的宽窄;“荒”字与“流”进行比较,“荒”字不要多写了一个点。

4.朗读表演。

5.自由畅谈对诗歌的感悟。

(1)整体感受:通过朗读,你读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具体感悟:鼓励学生针对同学们刚才诵读的情况,具体到某一节来谈谈对节奏、对诗歌感情色彩的见解。

(对学生要求不要太高,对于学生的个人见解应鼓励、肯定,教师的引导和小结应是画龙点睛式的。)

13.地球只有一个

李少白

妈妈∕只有一个,

地球∕只有一个,

地球是大家的/好妈妈,

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

(这一节运用设问和比喻充满深情充满希冀,表达了儿女对妈妈的一份爱,或许因为爱的迟来,因为迟来的顿悟,最后一句语气中也夹杂着一丝歉疚;或许因为想真诚地为妈妈做点什么,语气中流露出一份真情。语速稍慢,便于情感的表达。)

在太阳和大地之间,

我们放飞∕美的希望;

在南极和北极之间,

我们栽下∕爱的花朵。

(这一节比较抽象,描写比较大气,纵横地球的每个角落放飞美的希望,栽下爱的花朵。诵读时音调较高一些,注意重音与停顿的把握,语速比第1节稍快。)

让大地∕淌过蓝色的河流,

让天空∕飘过洁白的云朵,

让沙漠∕穿上五彩的衣裳,

让风儿∕吟唱绿色的欢歌。

给每一双翅膀∕清新的空气,

给每一条鱼儿∕洁净的银波,

给每一片绿叶∕和煦的春光,

给每一颗种子∕温馨的小窝。

(这两节是排比句,描写具体,充满想象,语气可亲切、柔和点,语调上扬,充满希望。)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

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

在雪山和荒漠之间,

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

(这一节从时空和地域两方面表白我们要和地球做朋友,友好相处,语气要比较坚定、有力。)

让来自大森林的动物,

给我们讲述/自然的秘密;

让长久站在村头的古树,

将过去和未来∕诉说。

(这一节给人无尽的遐想,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人类要和动物、植物结为朋友,语气可亲,语调上扬。)

蓝的眼睛、∕黑的眼睛,

闪烁着自然的灵光。

自然赋予我们∕爱的技艺,

我们要把地球变成∕童话王国。

(这一节主要是讲我们人类都是自然人,是自然赋予我们一切,所以我们应该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种直抒胸臆式的表白,语气肯定,最后一句更要坚定上扬,给人一种力量,一种希望。)

三、教师评价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诵读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这首诗歌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情感一起来读读。

二、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节)。

(1)引入学习:是啊,妈妈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大家的好妈妈,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呢?这一节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运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畅谈,保留他们自己的见解。)

2.学习第二部分(第2—6节)。

(1)师:是啊,作为儿女,我们希望地球妈妈健康、快乐。同学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那我们究竟应该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想法可能是抽象的,如诗歌中所言;也可能是具体的一些行动。)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围绕“保护”与“节约”的主题引开、发散,把同学们课前搜集的资料用上来,分小组分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利用搜集的有关环保图片和资料从正反两面相结合来说明,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2)结合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并适时小结

保护节约

保护水资源重复使用生活用水

保护森林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保护湿地节约纸张

废旧电池不乱丢弃节约水电

减少白色污染重复使用教科书

……………………

(3)过渡:如果我们人类真的这样去做了,那我们的梦想就成真了。下面让我们带着一种美好的感情读第三、四节,进一步感悟地球的美好、可爱。

师引读

让大地淌过蓝色的河流

让天空飘过洁白的云朵,

让沙漠穿上五彩的衣裳,

让风儿吟唱绿色的欢歌。

给每一双翅膀清新的空气,

给每一条鱼儿洁净的银波,

给每一片绿叶和煦的春光,

给每一颗种子温馨的小窝。

(4)多美的世界、多美的地球啊!谁能找出最能概括我们为地球妈妈所做的一切的诗句来读读?(第2节和第5节)

(5)细读这两节,同桌讨论,说说这两节集中体现了什么思想?怎么理解“美的希望,爱的花朵,和平的白鸽,友谊的长河”?

(在整个宇宙中、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中,没有时间与地域的界限,人与自然之间只有美的希望、爱的花朵,只有和平与友谊,没有战争、没有虐杀、没有破坏。)

板书:美爱和平友谊

(6)借第6节小结:到那时,就让来自大森林的动物,给我们讲述自然的秘密;让长久站在村头的古树,将过去和未来诉说。人与动物、植物,与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将是的朋友。

(7)指名分节读第2—6节。

3.学习第三部分(最后一节)。

(1)齐读。

(2)简要说说这节诗的意思。

(这一节主要阐明人是自然的,是自然赋予人类一切,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地球,共同享受自然美好的灵光,把地球变成美丽的童话王国。)

三、拓展活动。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地球妈妈,一组扮演地球儿女,分别用一句话表达自己最想说的话。

如:地球妈妈——森林是我身体的肺,没有它我就不能呼吸。

地球儿女——我爱地球妈妈,爱你就是爱自己。

四、课后练笔。

大标题:《人与自然》

小标题:自拟

要求:侧重战争、人口、环境、能源、疾病等其中的一方面从忧虑或希望的角度来疾呼或憧憬,具体内容和体裁不限。

板书设计:

保护节约

保护水资源重复使用生活用水

保护森林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保护湿地节约纸张

善待动物节约水电

废旧电池不乱丢弃节约用煤

篇6: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知识点

一、词语解释

1、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猫的天职就是捉老鼠,文中写猫在捉老鼠时既警觉又有决心和耐心,所以说它在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2、变化多端:变化多样。作家笔下的这只猫的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3、生气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文中意在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句子理解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在本文中是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是“无论、不管”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了猫的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3、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4、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无论”用来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这句话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可以替换为“任凭……也……”。

三、问答题

1、课文从哪三方面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

(1)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2)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3)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2、猫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四、多音字

屏:bǐng(屏气、屏息) 闷:mèn(闷闷不乐、解闷)

píng(屏障、屏风)mēn(闷热、闷声闷气)

的:dí(的确) 折:zhē(折腾、折跟头)

dì(目的) zhé(白纸、折叠)

de(吃的) shé(折本、枝折花落)

五、造句

1、任凭……也……──任凭大家怎样劝说,他也执迷不悟。

2、非……不可──这件事他非做不可。

3、无论……也……──无论什么困难,也难不倒他。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知识点

多音字:

曝:pù曝晒 bào曝光

晕:yùn晕车 yūn头晕目眩

近义词:

温柔——温和 炫耀——夸耀

胆怯——胆小 闲游——闲逛

反义词:

凉爽——炎热 温柔——粗暴

胆怯——勇敢 移动——静止

理解词语:

【晕皱】水的表面被风吹起波澜。

【曝】晒。

【炫耀】夸耀。照耀。

【尘垢】灰尘和污垢。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阴霾】霾的通称。

【闲游】自由自在地游动、游玩。

【绽透】彻底绽放。

句子解析:

1、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温柔”是温和柔顺的意思,一般多指女性,在这里诗人用了拟人手法。用“温柔”一词描绘泥路的柔软,表现了泥路的美好。

2、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炫耀”是夸耀的意思,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草的快乐与自豪;“洗净”一词写出了雨后小草的洁净与清新。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草自豪的展露着雨后洗去尘埃与污垢的翠绿身姿。

3、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胆怯”形容小白菊经历了风吹雨打。“慢慢”“试试”描写了小白菊的谨慎,表现了小白菊的可爱与美好。

4、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闲游”一词表现了凤蝶儿的自由与快乐,体现了雨后的美好。“智慧书页”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的描写了凤蝶儿翅膀的美丽。“曝着阳光一开一收”描写了凤蝶的动态美,显示着生命与活力。

5、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推开”一词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太阳的力量是伟大的。“晕皱”一词表现了溪水的陶醉与美丽。“云的脚迹一一它也在闲游”在诗人的笔下云是有脚的,云是浪漫的,云是在悠闲地散步。

雨后的太阳照着大地,云开雾散,溪水在温风中漾起美丽的波纹,山中的绿树在雨后显得更加翠绿,天上的云朵也在悠闲地飘动。

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指导:现代作家

艾青原名蒋海澄,诗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黎明的通知》《艾青诗选》。

巴金(1904—)原名李芾甘。创作了《爱情》三步曲、《激流》三步曲等小说,是中国现代语言大师。学过课文《春蚕》、《海上日出》、《鸟的天堂》。《海上日出》充分体现了青年时代巴金的进步思想和政治信念:新社会要到来,光明要把黑暗驱逐干净。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少年闰土》《狂人日记》《阿Q正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写照。学过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笔名,因母姓鲁,周鲁同姓之国。鲁迅,愚鲁而迅速;表达对母亲、祖国的挚爱之情,也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不懈地同黑暗势力作斗争。

叶圣陶(1894—1988)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名绍钧。学过课文《荷花》《瀑布》《记金华的双龙洞》、《三棵银杏树》、《爬山虎的脚》、《牛郎织女》。

老舍(1899—1966)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学过课文《趵突泉》、《猫》、《草原》、《养花》、《林海》。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代表作《女神》《屈原》蔡文姬》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自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篇7: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养成圈点批注的读书习惯。

2、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人物的写法。

3、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人物的写法。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引导自学 以读促悟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圈点批注 合作探究 总结提升。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课件出示):说一说,这可能是谁的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检查课前预习——我来考考你

1、字词预习检测。指名读一读,纠正字音。

2、课文初读感知。

(1)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

(2)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份?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

三、自主学习

(一)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

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并按照提示要求填充:本文写了( )的一双( )

手。(谁的一双怎样的手)

(二)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动起你的手来。

1、作为一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么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再读课文

⑴用曲线画出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批注。

⑵说说在你的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可以用“这是一双 的手,你看:“ ”的句式交流。

2、我来为张迎善这双“手”建档案。

主人: 身份: 手感: 手的肤色

手指: 纹络: 掌面: 手的大小

手指细节: 手的别号: 手的价值

3、纵观档案资料,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说说这双手给你的总体印象。

4、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语句,议一议造成年轻的张迎善的手很“奇丑”的原因是什么?

5、了解原因后,你一定对这双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请再次用“这是一双 __ 的手”的句式,谈谈你的深层感受。

6、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你觉得这一结尾有何妙处?

7、欣赏图片体会贡献。

四、深入探究,赏析“一双手”

1、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很短小,却非常成功,这与文章的写作艺术是分不开的。请你就文章的某一个角度评说一下其成功之处。(如:多角度的描写、语言、修辞以及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运用)

2、学生汇报,师总结。

五、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

1、读了文章,你一定对张迎善同志有了更多的认识,在你眼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全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者的礼赞之情,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也选择一种方式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

3、课堂总结。

张迎善是具有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张迎善的热爱、敬仰和赞颂之情。

六、作业

1、仔细观察父母亲的手,写一篇小作文。

2、收集一些像张迎善那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的事例。

篇8: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

3、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特征描写一双手,以小见大的手法。

2、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仔细观察,然后与我们已经留心观察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相比,看一看他们的手各有哪些特点?互相交流一下好吗?

大家说的较多的是劳动人民的手,这些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和创造着财富,他们手上的每一块老茧都印证着创业的艰辛,每一块疤痕都诉说着生活的沧桑。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双林业工人的手吧。

二、找一找

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上张迎善手的图片,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张迎善手的文字,给张迎善的手建立一个档案。

手的档案:

主人;身份;

手感;手的肤色;

纹路;掌面;

手指;手的大小;

手的别号;

三、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是怎样写张迎善的“一双手”的?

2、文章又是如何从对“手”的描写中引出他的事迹,进而揭示其精神世界的?

提示:

1、抓住有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表现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执着坚韧的精神,完全可以选取一些重大事件,进行详实细致的描写。可本文作者却是避重就轻,省去了人物平常所做的具体事实,仅从“一双手”来做足文章,通过“看”“问”“量”“搓”“介绍”等各个细节,全面透彻地挖掘出“手”中所蕴涵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平淡中蕴涵着神奇,细微处包孕着博大,真正达到“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真可谓“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2、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对比、列数字等方法,表现手的特征。赞美了主人公不畏艰辛,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四、亮点赏析

1、让我们用优美的文字来写一写生活中最有印象的手。

2、请选择一位同学,抓住他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写出来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哪位同学。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张迎善的手。

4、学生齐读有关描写张迎善的手的语句并赏析。

五、拓展延伸:动一动,练一练

播放授予照亮苗乡的月亮:李春燕; 地球之巅的勇者:青藏铁路建设者的颁奖词请你借鉴以上两条颁奖辞,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也写一段颁奖辞。

教师:通过主人公张迎善“一双手”,让我们从中看到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崇敬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其实,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像张迎善这样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成就的人,比如;照亮苗乡的月亮:李春燕; 地球之巅的勇者:青藏铁路建设者他们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精神。香水热卖排行榜10强眼影最有效的增高药洗面左旋肉碱哪个好眼线怎样瘦腿最快最有效比较怎么减肥最快最有效美白去皱效果好的眼霜排行榜治疗脚气的药眼膜瘦腿袜有用吗不错芦荟胶什么牌子好眼霜好用美白面膜排行榜

六、课堂寄语

早晨要扶你的犁,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

——印度谚语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手,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的这双手为所有爱我们的人带去温暖。老师相信同学们都能做到!请同学们大声告诉老师能做到吗?

七、课堂练习

1、赏析精彩语句。

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2、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各种各样”的手?结尾有何妙处?

3、仔细观察母亲的手,写一篇小作文。

提示:

1、通过比喻的修辞,总描写作者初见这双手的印象,形象可感。突出这双手粗糙;从颜色和纹络刻画手背说明这双手常和泥土打交道。

2、课文运用烘托映衬的手法,以众多的“各种各样的手”突出“一双手”;通过想象,抒发“我”内心的感受,赞颂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伟大贡献。

八、教师小结

一双手,平平常常,本没有什么奇妙之处,作者也未刻意雕琢,但却能平中见奇、小中见大。通过主人公张迎善“一双手”,让我们从中看到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崇敬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9: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能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

2、掌握抓住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 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一个课前活动导入本课)

1、师生之间的一次握手,然后让这位学生谈谈握老师手的感觉,再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也相互握握手,感受一下同学的手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含有“手”的成语。

爱不释手 碍手碍脚 白手成家 比手划脚 垂手可得 触手可及 赤手空拳

丹青妙手 大显身手 得心应手 额手称颂 高抬贵手 举手投足 举手之劳

蹑手蹑脚 拿手好戏 妙手偶得 妙手回春 七脚八手 情同手足 手不释卷

束手就擒 顺手牵羊 手舞足蹈 手下留情 唾手可得 握手言欢 心慈手软

袖手旁观 眼高手低 炙手可热 一手遮天 鹿死谁手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把预习时发现读不准的、读不好的生字说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惺忪(xīngsōng)

镐 裹住 纹络 老茧 甘蔗 缠着 染成 穴里 铁铸 丈量 搓了 火燎燎 功臣

2、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用线划下来。

3、张迎善到底有一双怎样的手?

(粗糙的手、神奇的手、创造绿色宝库的手、绿化世界的手、做出巨大贡献的手 令人敬佩的手 干了很多活儿的手 )

4、张迎善的手是如何的“大”?

出示句子: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①方法指导: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②展示按照这个尺寸塑的一只手,先组织学生比一比,然后老师也来比。

③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出示句子: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板书:硬、粗。

①方法指导: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 ,把手指比作 。

②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干蘑吧,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联系已有经验进一步体会出手的硬和粗。)

③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④出示老茧:指读。什么是老茧?见过谁长老茧?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而且布满每个角落。(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老茧”的理解,并拿生活中见到的长老茧的人的手和张迎善布满老茧的手比较,更深层的体会到底坚硬和粗糙到什么程度。)

⑤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

5、张迎善的手“奇”在哪里呢?

(1)计算启情。

好,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

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感悟:这么多次呀,怪不得这双手会布满老茧,怪不得这双手会坚硬、粗糙得象鼓皮,像干蘑。从而体悟张迎善的勤劳、奉献、了不起等。)

(2)圈数促情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课文中出现了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这些生活中不常见的数字和单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他们认识起来是有障碍的。为了让作者的生活、主人公张迎善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进行多层面地接触,这里通过联系他们天天见的教学楼、学校,使这些数字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有真实、立体的认识。)

① 咱们学校占地13亩,这33垧有38个学校那么大,44.5垧,就相当于50个学校这么大。

② 把张迎善生产的1300立方米的木材,放在咱们的教学楼里,要盖400层。

(3)过渡: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这般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这26万棵树只是张迎善在1988年以前栽下的,这些木材、林场、枝丫只是1981年到1985年之间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张迎善今天仍然在工作的话,他付出的、创造的将不仅仅是这些,从而感悟张迎善的可贵和伟大。)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拓展延伸(课堂练习)

写颁奖词(提供颁奖词材料)

颁奖词材料:

一、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姚明:篮球运动员

颁奖词:他用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运动项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他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将使他成为中国体育和NBA的历史人物。

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杨利伟:宇航员

颁奖词: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毕生梦想消除饥饿:袁隆平

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世界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地球之巅的勇者:青藏铁路建设者

颁奖词: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时,高原上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上最伟大的铁路!

五、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季羡林

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创造绿色的奇手:张迎善

颁奖词:

提示一:他是躬耕绿野的拓荒人。作为一名林业工人,他很普通,普通得就像林场一株生长了数十年的树。他的手每天要栽1000多棵树,每栽一棵树,手就得往土里插三四次。现在手的纹络又深又粗,掌面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就是这样一双奇丑无比的手,却创造了绿色的宝库。

提示二:一双手,并没有什么含义,但是象半截老松木样的手你见过吗?这双手每天要往土里插三四千次,长24CM,宽10CM,厚2.5CM,仅在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饱经风霜的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美化祖国,造福人类的手,这就是张迎善的手。

提示三:“长城是耗费数十万能工巧匠,花了十年时间修成的;抗日是靠全国人民,花了八年时间才胜利的;青藏铁路是中国科技人员花了35年时间筑成的。”这些伟业,是多么令人惊讶,但是一个普通林业工人用一双手栽树26万多棵,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生产木材1300多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却只是用了短短5年时间,这是让我们多么咋舌,这几乎可堪称是奇迹。这位创造奇迹者就是——张迎善。

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

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

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以“ 的手”为题,写一篇短文。

篇10: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探索、归纳、应用”等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与验证。

教学准备:

量角器 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硬的纸板) 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三角形,

师:对于三角形你有哪些认识与了解。

生: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三角形。

师:介绍内角、内角和

三角形中每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生:三个。

师:这三个角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你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我通过直角三角板知道的

生2:我通过长方形中四个角都是直角,是360度,三角形是长方形的一半,所以是180度

生3:我预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

师:是不是向他们说的一样,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

二、自主探索,进行验证

师:你打算怎样验证呢?

生1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加一加看看是不是180度 生2:把三角形撕下来

师:怎么撕?象这样撕吗?(作乱撕状),能说的详细些具体些吗? 生2:(补充),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

生3:把三个角顺次画下来也可以

生4:拼一拼的方法

师:好!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 师:CAI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要求:

合作探究:

1、每四人一组,每组至少选两个三角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

2、看那个小组验证的方法新、方法多

师:在巡视,并进行个别操作指导

三、交流探索的方法和结果

孩子们探索的方法可能有三个:

生1:一是用量角器量各个角,然后再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用这种方法求的结果可能是180度也可能比180度小一些,也可能比180度大一些。

生2:二是用转化法,把三角形中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生3:三是折一折,把三个角折在一起,折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四、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师:孩子们,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到底是多少度呢?

生:180度。

五、拓展应用

1、基础练习

2、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六、课堂小结

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推理是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复习,随后教材中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动态情境,导入了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内角和”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教学中安排了3个活动,通过这3个活动体验“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和性质的探索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有的学生可能从各种渠道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所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数学活动体验,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更深刻。经过不断的课改实验,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喜欢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

2.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三、教学方法

渗透猜想——验证——结论——应用——拓展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是探索和验证性质的过程。

四、教具学具

三角板、量角器、剪刀、白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猜猜它是谁?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三角形(板书) 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回答。(互相补充) (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它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 形的内角。

2、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跟三角形的角有关的游戏。只要大家说出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就能猜出第三个角,你们相信吗?

要求每个4人小组拿出本组预先准备的学具袋。(内含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包括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至少各一个,且要求大小不一。)

3、活动——量一量:每人任意拿出一个自己带来的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并写在三角形中。(独立完成,非小组合作。)

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事先向学生说明误差仅为3、4度左右。)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到底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秘密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来揭开这个秘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拿出两个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两个三角尺,在小组内说说每一个三角尺上三个角的度数,并求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三角板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习用具,度数也是非常清楚,通过计算学生熟悉的三角板内角和来验证这个结论,学生也容易接受。

2、探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可能是180°)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那就请小组共同计算吧!将学生采用分组的方法分成锐角三角形组、直角三角形组、钝角三角形组、等腰三角形组,各组在白纸上任意画三角形,并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由组长统计记录员记录各组的内角和情况。

(3)小组汇报结果。

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测量计算我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设计意图】学生任意画的三角形,有大的、有小的,有各种类型的,不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学生都亲自动手动笔算出内角和。这个探索过程简单学生又容易接受。

3、操作验证

(1)动手操作,验证猜测。

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能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吗?(先小组讨论,再汇报方法)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验证方法、结果。

学生放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剪拼、撕拼、折拼)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撕拼和折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证实三角形内角和确实是180° ,测量计算有误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拼成一个平角,形象、直观地说明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

5、辨析概念,透彻理解。

(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180°,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学生有的答360°,有的180°.)

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 ,有的180° )这两道题都有两种答案,到底哪个对?为什么?(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

大家可以在小组内用三角尺拼一拼,也可以画一画,互相讨论。

学生发现: 三角形不论位置、大小、形状如何,它的内角和总是180°

(三)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很多方法证明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现在让我们用自豪的、肯定的语气读出我们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下面,我们就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课件)

1、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在三角形中,已知∠1=85°,∠2=65°,求∠3。

2、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90°、75°、25°。( )

(2)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 )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 ( )

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 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2)交通警示牌“让”为等边三角形,求其中一个角的度数。

4、拓展练习。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课件)

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看谁能找到方法。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感受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

1、活动一、比一比

2、活动二、量一量

(1)什么是内角?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度。

3、说一说,做一做。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度。

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

2、长5厘米,8厘米,( )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 )性。

4、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5、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6、交流学案第三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五、点拨升华

任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拓展提高

妈妈给淘气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40°,它的一底角是多少?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学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

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

1、画三角形。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个直角

出示一个钝角

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填一 填

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归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地、主动地进行思考、归纳和相互讨论,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关键:

学会根据事物的某一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三角形卡片若干张

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带领学生对屋子里的人进行分类,学生们想到按性别分、按发型分、按年龄分、按视力分、按身份分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既活跃了现场气氛,也为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

1.导入

2.研究分类标准

(二)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的分类

2.学生汇报

①将研究的分类结果展示到黑板上。

②学生汇报如何根据角的特征将三角形分类

3.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①学习定义

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请你练习说一说。

②做一做

依次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请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③认识三种三角形的特点

a. 三种三角形角的特点

④做一做

请同学们拿出题卡,完成第一题(根据角的特征对三角形分类)。

⑤小结,板书韦恩图。

4.学生汇报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①认识等腰三角形

②学习各部分名称

③做一做

出示等腰直角三角板、红领巾、底角为75度的等腰三角形和底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让学生逐一判断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④认识等边三角形,了解它的特点

谁能完整地说说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⑤做一做

三、看书质疑

四、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一)填空

1.( )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二)判断下面说法正确吗

1.一个三角形里有一个锐角,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3.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 )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 )

(三)信封游戏

猜猜看,信封里藏的是什么三角形?

(四)折纸游戏

你能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吗?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篇11: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1

这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感悟学习知识。使学生在自己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使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元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学习数学。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让学生解决生活中如何确定车站的位置,就是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强化与理解,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整个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完成,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垂直线段距离最短的问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采用通过实践“悟”的教学,让学生从实践的过程中自觉领悟互相垂直的概念。先让学生用两支铅笔摆,再画出自己摆的图形,从生活中抽象出互相垂直的图形。从上课看来,互相垂直的直观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很清晰的印象,这是一种为学生提供的凭直觉感悟的过程。悟后让学生实践,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书观察,学生得出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先沿边对折一次,然后沿折痕对折,也可沿对角线对折,就可以得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在折的时候,出现了有的同学折得很复杂,出现了很多折痕,由学生自己展示哪些折痕是互相垂直的。学生悟出结论: 要形成互相垂直的必备条件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交角成直角。总之,这节课采取选择贴近学生思维的素材,通过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尽管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探究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将解决互相垂直的知识置于实践操作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能够在磕磕碰碰的探索中主动完成认知的建构,把直角、相交等知识结合起来。

这节课存在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1)学生用三角板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不难,但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太难,我一一进行指导有的同学还是画不准确。(2)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讲不讲,是让学生有较清晰的理解还是有一种模糊的意识就行了呢?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2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二)能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大数的改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在下面○里填上>、<或=,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999○1010 601○564 687○678

提问

1.第一组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的?

(三位数与四位数比,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因为三位数比一千小,四位数大于或等于一千。)

2.第二、三组数都是三位数,你是怎样比较的?

(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相同,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是亿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例题。

提问

①五个数各是几位数?

②六位数位是什么位?七位数位是什么位?

960万和166万,谁大谁小?

9600000>1660000。(板书)

①这两个数各是几位数?

②这两个数都是七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

③两个数左起第一位百万位上分别是9和1,

由此来看,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

③同学们推想一下,七位数与六位数比较呢?八位数与七位数比较呢?那么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怎样比较大小呢?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七位数比六位数大,八位数比七位数大。)

出示第二组数:120,450000。

提问:谁大谁小?

启发学生逐步总结出完整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提问

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怎么比?

②如果位数相同怎么比?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比较两数大小方法的结语,举例说明。

教师说明:“位数”是指一个数用几个数字写出来的(最左端的数字不能是0),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如99864是五位数,101010是六位数。“左起第一位”是数位,数位是指一个数中的数字所占的位置。如 99864左起第一位是“9”,“9”是在万位上,101010左起第一位是“1”,“1”在十万位上。“数位”与“位数”是不一样的。

练一练

(1)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说说是怎么比的?

70080○70101 98965○10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400 400400 44000 50004

指导学生做第(2)题时,先比较位数的多少,再把位数相同的几个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这四个数排成一竖行,相同数位对齐。如

可以看出:400400,40400最小。再把它们从小到大编成序号,按序号进行排列:40400<4400<50004<400400就不容易错。

2.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出示50000,让学生读数。

教师指出:这是一个整万的数。像这样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比较简便。

提问:万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几个0?

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例如 50000写成 5万,或 50000=5万。又如 1800000写成 180万,或 1800000=180万。

练一练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250000

(2)3200000

(3)1994年我国共生产自行车40450000辆。

其中第(3)题强调单位名称,即4045万辆。

(三)巩固反馈

1.总结性提问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3)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发展性练习。

指导学生做10页2、3题。

第3题指导性提问

(哪个数最小,哪个数,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3.课后练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后,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虽然内容不十分集中,但与过去学过的旧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采用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出新方法。

本节课分三个层次,分两段提出课题。

第一层次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由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引伸到比较亿以内两个整数的大小。分成位数不同和位数相同的两种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第二个层次是学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第三个层次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训练强化所学新知识,并适时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学中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对课本中的练习进行适当地指导。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和数的改写

比较方法: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起。

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3

教学目标:

1. 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2. 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 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 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2. 出示中国地图。

3. 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 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

出示四个数据

(1)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 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 0000平方千米。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它们是以“一”为单位,一般以“一”为单位是不写计数单位的,怎么把这些单位是“一”的数进行改写呢?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960 0000=960万 45 0000=45万

166 0000=166万 10 0000=10万

122 0000=122万 100 0000 0000=100亿

3 0000 0000=3亿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960 0000=960万 45 0000=45万

166 0000=166万 10 0000=10万

122 0000=122万 100 0000 0000=100亿

3 0000 0000=3亿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 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 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篇12: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知识点

多音字:

传 chuán传奇 zhuàn传记

转 zhuǎn流转 zhuàn转圈

着 zhuó着陆 zháo着火 zhāo高着儿 zhe看着

近义词:

遨游——漫游 梦想——理想

奇妙——美妙 探索——摸索

鼓舞——鼓励 庄重——庄严

寂寞——孤独 辽阔——广阔

振奋——激动 希望——期望

骄傲——自豪 宣告——宣布

反义词:

成功——失败 放弃——坚持

崭新——陈旧 辽阔——狭窄

蜿蜒——笔直 清晰——模糊

理解词语:

【九天揽月】到天的处去摘月亮。

【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

【先驱】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也指先驱者。

【实践】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震撼】震动;摇撼。

【代价】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苍穹】天空

【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绚丽】灿烂美丽。

【着陆】(飞机等)从空中到达陆地。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句子解析:

1、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这段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2、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火箭比作巨龙,写出了火箭升空的雄伟、壮观场面。

3、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这三句话是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篇13: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知识点

多音字组词

mēn (闷热) 钉

dīnɡ (钉子) 看

kān (看守)

mèn (闷雷) dìnɡ (钉扣子) kàn (看见)

chèn (称心) 把

bǎ (一把) 干

ɡān (干粮)

chēnɡ (称呼) ba (刀把儿) ɡàn (树干)

huá (划船) 乐 yuè (音乐) 数

shǔ (数不清)

huà (计划) lè (快乐) shù (数学)

fénɡ (缝补) 似

sì (似乎) 佛

fó (大佛)

fènɡ (缝隙) shì (似的) fú (仿佛)

应 yīnɡ (应该) 兴

xīnɡ (兴奋) 模

mó (模糊)

yìnɡ (答应) xìnɡ (高兴) mú (模样)

chónɡ (重新) 空

kōnɡ (天空) 铺

pū (铺床)

zhònɡ (重要) kònɡ (空地) pù (当铺)

塞 sāi (塞车) 着 zhe (走着) 折 zhē (折腾)

sài (塞外) zháo (着地) zhé (折断)

sè (堵塞) zhuó (着想) shé (折本)

háo (号叫) 朝

cháo (朝下) 曲

qū (曲折)

hào (号召) zhāo (朝阳) qǔ (歌曲)

zānɡ (脏话) 长

chánɡ (长度) 和

hé (和平)

zànɡ (肝脏) zhǎnɡ (长大) hè (唱和)

chǔ (处理) 觉

jué (觉得) 扇

shān (扇动)

chù (好处) jiào (睡觉) shàn (风扇)

jué (角色) 当

dānɡ (当时) 恶

è (凶恶)

jiǎo (角度) dànɡ (上当) wù (可恶)

dí (的确) 卷 juǎn (卷起) 几 jī (几乎)

dì (目的) juàn (试卷) jǐ (几个)

jì (系鞋带) 转 zhuǎn (转身) 间 jiān (中间)

xì (关系) zhuàn (转动) jiàn (间隔)

yǐn (饮水) 发

fā (发现) 华

huá (中华)

yìn (饮马) fà (头发) huà (华山)

méi (没有) 要

yāo (要求) 泊

bó (泊船)

mò (沉没) yào (要领) pō (血泊)

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方法

1.重视预习,树立良好意识

想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预习,持之以恒抓好预习关,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预习意识。让学生明确课前预习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一个必备环节,要深刻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融入了自己的学习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学得轻松、听得明白,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教给方法,进行有效预习

思路决定出路,有了良好的方法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学生开始不会预习,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把具有示范性的语文预习课带到课堂上来,上几次预习指导示范课。在预习课上,教师可以就一篇要学的课文为例带着学生一起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确预习中要完成的几个任务,等到学生基本掌握预习的方法之后,也就可以布置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己去预习新课文了。

在预习中,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学生标号的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这是一个“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应指导学生预习的步骤。

第一步:通读感知。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划出词语,并自学生字词语。字词预习的要求是在预习本上给生字注音,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自己查阅工具书,或运用一定的方法解释词语,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同时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第二步:再读理解。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具体要求是摘抄课文中的描写精彩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三步:细读深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具体要求是在所摘抄的句子上圈出关键词语,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同时还有哪些疑问或对课文后的思考题已经进行了思考都记录下来。

具体来说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完成这样几个环节: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

二查。初读一篇新文章,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词。这时,老师应提醒学生请来工具书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切忌学生从现成的参考书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可让学生到网上、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

三画。画出关键词,重点句段。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如“---”“──”“~”“√”等勾画出文中的重点、难点。比如预习具有统领全文、揭示中心语句的课文时,就可以在这句话的下面画上一道“--”。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

四问。课堂上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心态,老师在给学生讲清道理之外,还应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篇14: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北师大版

字词归纳

多音字:嚢、塞、弹、拧、扎、吧

近义词:商量~商议、打扮~装扮、摇晃~摇摆、温柔~温和、可惜~惋惜、防备~防范

反义词:柔软~坚硬、喜欢~讨厌、集合~解散、爱护~破坏、慌忙~从容、凶恶~善良

ABAB式词语:哗啦哗啦、吧嗒吧嗒、打听打听、咕咚咕咚、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说道说道、考虑考虑

ABB式词语:光溜溜、黑黝黝、白茫茫、热乎乎

ABCC式词语:软骨囊囊、人才济济、人言啧啧、众目睽睽

重点字词解释

【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察:察哈尔省,现已撤消。冀:河北省。晋察冀边区指这三个省交界的一块地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苇絮】芦苇开花以后,从花上飘出一种像棉絮一样的东西。

【芦花】芦苇的花轴上生长着的一层密密的白毛。

【飘飘悠悠】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浮动。例:秋风吹来,树叶儿飘飘悠悠地落了一地。

【耍水】玩水。本课是指游泳。

【死命】拼命。

【泥鳅】一种鱼,身体为圆柱形,尾端侧扁,身上有黏液,很滑。生活在河湖、池沼、水田等地方,常潜伏在泥中。本课用泥鳅来形容雨来,是指他身上光溜溜的,很滑,同时也含有动作敏捷的意思。

【夜校】夜间上课的学校。本课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因边区经常有鬼子来扫荡,抗日小学白天上课有困难,才改在夜间上课。

【闹个睁眼瞎】闹:弄。睁眼瞎:比喻不识字的人。闹个睁眼瞎是指弄成个文盲。

【揉坏】揉:擦或搓。坏:破损。揉坏指把东西放在手里来回擦或搓而破掉。

【书皮】在书本外面再包的一层纸,用来保护书。本课指用布包书的书皮。

【步枪】步兵用的一种枪,枪管比较长。

【晌午】午饭后这段时间。

【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

【落脚】指临时停留或暂时住一些时候。例:考察队员们走了一天,晚上就在山脚下的小村庄落脚。

【糠皮】从麦粒、稻谷等上面脱下来的皮或壳。

【枪栓】枪上的一种击发枪弹的装置。

【冷汗】由于惊恐或休克等原因而出的汗。出汗时手脚发冷,所以叫冷汗。

【推推搡搡】搡:用力推。推推搡搡指狠命推的样子。例:排队时要安静些,不要吵吵嚷嚷,推推搡搡的。

【劫难】灾难。例:在旧中国,淮河两岸人民时常遭受洪水造成的劫难。

【嘟嘟囔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例:孩子见精彩的电视节目结束了,嘟嘟囔囔地说:“这节目结束得太快了”!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一、了解时代背景

诗人常常借诗来抒发自己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揭露、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小学生古诗学习方法。因此,了解诗的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如《蚕妇》一诗,诗人借助诗歌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现实,抨击了剥削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了解了这一背景后,就很容易理解诗中的内容了。

二、审清题目意思

要理解诗的大意、主要内容,首先要审清题目的意思。如题目《早发白帝城》的意思:“早”指“早上”,“发”表示“从……出发”,整个题目的意思是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审清题意,对全诗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

三、掌握字词意思

古诗中有些字词意思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有区别的。如《山行》一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现在的意思是动词“坐下”,而在诗中却当“因为”讲,与现在的意思差别就很大了。

四、理解诗句的意思

先理解词义,再把词语连起来就是整句的意思,如“朝辞白帝彩云间”一句,先理解“朝”“辞”“白帝”的意思,再理解整句的意思就容易了。全句可解释为“早晨离开了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五、懂得诗的写作手法

古诗在写作上有许多艺术手法,如采用比喻、夸张、烘托等修辞手法来突出诗的意境。如《夜宿山寺》一诗中的“手可摘星辰”是用夸张的手法写楼的高;“不感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用不敢高声说话,怕惊动天上仙人的丰富想象来烘托楼的高。

篇15: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课标要求

阅读教学的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一学期平均13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一学期平均10万字。

在第一学段阅读训练的基础上,第二学段有了新的要求。在读的方式上,课标明确提出“学会默读与略读”,为提高阅读的量奠定基础;在思维方式上,要拥有一定的理解评价、质疑问难的能力;在阅读理解上,关注情感培养,重视感悟提升;另外,在积累的质和量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四年级下期阅读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二、体例安排

像前七册教材一样,第八册单元“主题鲜明,体现了时代特色,颇具育人的针对性”。每单元有主体2—3篇主体课文,课文“选文丰富多样,文质兼美,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有新意。其中新选篇目占一定比例,且有不少优秀作品,富有儿童情趣和感染力。”

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北师大版教材在低年级的基础上,主题单元虽然减少了,但文章的篇幅变长了,内容深奥了,这就为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略读和默读能力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选材上,完成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认知的过渡;在体裁上,更加丰富多样。有诗歌、散文、记叙文、说明文、寓言童话故事、新闻等,体裁的多元化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学生的阅读架起了一座金色的桥梁。

三、编写意图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所在,北师大版教材的选文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充满趣味性。主题单元里的每一篇文章,就像一方方神奇的土地,孕育着多彩的希望。

实践证明,大量诗歌韵文的熏陶,很上口的有节奏感的语感积累,极富语文韵味的语言启迪,对孩子语文素养的形成有极大的作用。大量的发散思维的训练,给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教材中无论主体课文还是“语文天地”都精心设计了发散思维的训练,为学生的想象创造了广阔的空间;“金钥匙”的安排,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片共同成长的天地。从学习习惯,方法策略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日积月累”为孩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一版块告诉孩子:语文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处处充满语文。

(二)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金钥匙”是北师大版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它以简短的提示,或是通过丁丁冬冬的谈话,向孩子们展示出来。适时的给孩子们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太阳”这个单元就有两把金钥匙:一,阅读时,想象当时作者在做什么,体会作者的心情。二,与同学交流批注笔记,可以受到启发。交流讨论后,要修改补充自己的批注笔记。一个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便于孩子们和教材和作者对话,一个侧重于讨论方法的指导,便于孩子们交流读书感受。这两个方法安排在四年级下期,既是对中段阅读教学“理解感悟”的一个指导提升,也是对“评价质疑”的一个铺路奠基;指导方法呈现出多角度,多元化。

另外,除过金钥匙提供的阅读指导之外,每篇文章都有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课后题。它既有“整体感知”的成分,也有“精读感悟”的体验,既有概括能力的指导,也有表达能力的品析:教材通过方方面面的指导,灵活的给孩子们提供了多种学习的渠道,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调积累,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册教材内容、形式精美,符合小学中年级学生教学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内涵。诗歌与散文、现代与古代、中国与外国,主体课文与自读课文保持适当比例。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敢于怀疑,不断探求新知识的《语言的魅力》、《沙漠之舟》等;有感染力较强,能启发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文艺作品,如《三月桃花水》、《太阳的话》等;还有培养学生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中学到一些哲理的《跳水》、《挑山工》等。而且几乎每一篇课文的后面都有一两个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由此看来,教材中蕴藏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很多很多,从各方面实现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四、教学策略

“激发兴趣,文化积累,整体推进,学会学习”既是编教材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积累,而不过多地费劲“深挖洞”;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追求记忆标准答案;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围绕阅读的结论下功夫。

(一)整体感知,激发兴趣。

每一个单元,只是围绕一个核心词语组建的文化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创设的学习周期和具体情境,因此教学时,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分以下三步进行:以《花》这一单元为例——

1、围绕“花”让学生想开去,说开去,充分发挥,大胆想象。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唤起了学生主题单元的兴趣。

2、浏览交流,提升略读默读质量。

畅谈结束之后,让学生浏览本单元内容,着重对主体课文《古诗二首》、《种一片太阳花》、《花之咏》及拓展阅读课文《朱德与兰花》进行略读和默读,捕捉课文的主要信息,而后在小组或全班对文章的内容等方面的收获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对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比较中强化主题概念,同时提升略读和默读的质量。

3、顺势选文,排列教学课文的顺序。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兴趣的价值取向,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课文作为单元首选讲读课文,并依次进行阅读排序。“花”这一单元为例,学生可能对《种一片太阳花》比较感兴趣,可以排在第一位,同时可以调动喜欢《花之咏》、《古诗二首》的同学,采用自己的方式向孩子们推介文章。这样能充分调动起学习所有课文的兴趣。总之,以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选文,发掘教材潜藏的兴趣资源。

(二)以读为主,交流提升。

1、用好“金钥匙”指导阅读

(1)质疑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提、梳理问题,逐步学会提问、善于提问,进而培养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如:《朱鹮飞回来了》在初读的基础上,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2、为什么说朱鹮飞回来了?

3、题目和单元主题“回归”有什么关系?

4、(12段)写了朱鹮的羽毛,用……省略了头部、尾巴等内容,没有把他从头到尾介绍,为什么?

5、朱鹮怎样飞回来的?

6、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来看,学生主要是从内容、中心、写法提出的问题。5个问题正是预设的重点阅读“写科考队员寻找保护朱鹮的过程”,1236都是课文的中心,4是写的方法。教师可以请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围绕着几个问题开展阅读理解活动

(2)解答问题的能力

细致阅读四单元“手”的课后题及金钥匙,不难发现《手上的皮肤》要求解答课后题,其中课后还有金钥匙“第4自然段从三个方面说明指纹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在课文上用①②③标出”进行指导,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给据金钥匙的提示来解决问题。第九单元“太阳”,还可以用本单元《海上日出》一课中出现的第一把金钥匙“阅读时,应当想象作者在干什么,体会作者的心情。”作为《太阳的话》和《海上日出》两课的朗读教学策略,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捕捉共性方法,来引领阅读教学的自主体验,从而完成有感悟到运用的过程。

(3)做好批注笔记

批注笔记是个性化阅读的外显形式,更是个人阅读经常采用的形式,所以不论是从教学上,还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终身发展的需要上看,都应该抓好。古人留下“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实际上就是写批注笔记。四年级的阅读教学更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自己思考、质疑、批注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真正走进文本,深入文本人物心灵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注重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我根据课后题的不同侧重来进行阅读的个性感悟过程。在整体把握阅读教学的“从整体入手,部分品析,再到回归整体”感悟流程前提下,我结合课后题选择每篇课文的感悟侧重点。如《丝绸之路》一课,先引导学生理解“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抓住“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品析张骞勇敢、机智、和忠诚。通过品析“日夜兼程、不露声色、人迹罕至”等词语理解张骞的探险精神。同时理解张骞在外交史上作出的伟大贡献。

如《天路》一课注重抓“神奇”、“天路”等关键词句品析;《草帽计》一课抓住“神机妙算”等关键词来品析。《三月桃花水》一课进行表达方法的感悟,《海上日出》一课可注重抓词串进行比较的方式,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巧妙地完成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当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样学习某一篇课文的,介绍一下自己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每一课的教学当中,心中有数的强化某些方法的演习,宽松的鼓励个性方法的使用,让学生有机灵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学会学习。

3、提升感悟质量

在原有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看法的基础上,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在相互比较中提高认识,总结意见,完成感悟的交流和提升。如在教学《种一片太阳花》这一课时,课上让学生围绕“我们院里的劳动者为什么喜欢种太阳花?”经过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这些环节后学生们也认真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再把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加以整合,便完成了感悟的交流和提升

(三)强化积累,全面发展。

1、听说读写相结合

“春潮”这一单元,可以积累的有古诗、有词语、有资料、有句子……对于这些内容的积累,不能采用同一渠道,要灵活多样。如:《三月桃花水》可以熟读成诵,默记于胸《春潮》里的“挤、激动、耳语、扯、”等词语的运用,要给孩子创造仿写的情景,加强理解与运用;《泼水节》里有关的资料我们可以积累下来,为以后写文章做好准备……听、说、读、写兼用才能完成语文上的积累。

2、集中分散相结合

阅读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我的摘录笔记,这个体现在平时的阅读中,随读随摘;另外一个是语文天地里集中提供的词、句、或是古诗词。通过这两种途径,孩子们既养成了一种长期的积累习惯,也在短期里拥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可谓一举两得。

3、课内课外相结合

学习《我们的手》时,可以给孩子们介绍作者西渡,介绍他的诗歌,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学习《海上日出》是可以链接巴金的文章;《太阳》可以引发孩子们阅读后羿射日的故事……通过这些拓展,把阅读积累引向课外。

4、知识能力相结合

学完每个文化单元之后,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小结,可以从个人的认知方面,可以从表达方面谈,还可以以小结的形式进行自我认知的评价,也可以对本组所有人员的讨论进行评价总结,完成小组之间的'互评。让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都有一定的收获,达到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

篇16: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安排了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7单元为开放单元。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本册教材重视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除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练习题――“笔下生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习作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部分。本册教材在交际能力、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①做重点发言人;②做讨论主持人;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要求:

生字:认字240个,写字200个,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

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应该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过多地具体指导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或者组词、解词。

阅读: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从一年级起,老师就已经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即10单元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每天阅读、边阅读边记笔记、查阅工具书帮助阅读),到本期为止,这样的阅读习惯已经“养成”。

在本学期的阅读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标注问题、分类处理问题、点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与作者对话,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阅读解答问题、写批注笔记、借助背景资料理解课文、检查落实阅读习惯。

教给学生阅读的步骤、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长期的过程,力求通过朗读、思考、想象、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习作: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本学期的习作中,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具体地表达:把一件事写明白:写作中力求有条有理、有声有色、有根有据、有血有肉;继续练习写个人活动计划和个人总结。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习作形式:周记、作文课、综合性学习课

口语交际: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就是口语交际的过程。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勇敢发表个人见解、鼓励学生针对同学发言发表意见。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三、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篇17: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43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22人,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

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

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就个体而言,班上最差的孩子作业速度特别慢,做作业时注意力从来都集中不了,因此导致了语文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欠缺。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安排了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7单元为开放单元。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本册教材重视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除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练习题――“笔下生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习作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部分。本册教材在交际能力、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

①做重点发言人;

②做讨论主持人;

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书面和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的同时,既教给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通过讨论完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读懂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内涵。

2、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

3、写有根有据(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

4、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

5、提升独立阅读技能,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6、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7、写真实、有新鲜感的习作。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5、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每天中午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录查好词佳句。继续开展每日一首古诗的默写和背诵活动。

六、进度安排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2、23——3、1大地的话语言的魅力

第二周3、4——3、9秉笔直书语文天地

第三周3、12——3、14春潮三月桃花水

第四周3、17——3、21语文天地古诗二首

第五周3、24——3、28种一片太阳花花之咏语文天地

第六周3、31——4、4我们的手一双手手上的皮肤

第七周4、7——4、11语文天地草帽计包公审驴

第八周4、14——4、18语文天地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第九周4、21——4、25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永生的眼睛语文天地

第十周4、28——5、2纪念日及语文天地跳水

第十一周5、5——5、9沙漠之舟语文天地太阳的话

第十二周5、12——5、16海上日出太阳语文天地

第十三周5、19——5、23乡村大道丝绸之路语文天地

第十四周5、26——5、30挑山工和时间赛跑

第十五周6、2——6、6欲速则不达语文天地

第十六周6、9——6、13七子之歌朱鹮飞回来了

第十七周6、16——6、20语文天地

第十八周6、23——6、27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6、30——7、1期末复习

篇18: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1、淡化段落的教学,强调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

第一,打破了原来侧重词、句、段、篇的阅读教学顺序,不再以词、句、段、篇作为阅读能力发展的外显标志,是阅读教学理念改革的直接体现。没有把段落作为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教学整体理念发生变化的结果。

第二,实现对课文理解目标的手段或途径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每篇课文都必须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在这个学段的阅读材料中,诗歌、故事等还占相当大的比例,通过诵读、表演、复述等活动也可以实现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情感的目标,这就为教师和学生灵活地尝试各种途径和手段创造机会。

第三,降低要求,避免繁琐化,为学生能够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提供空间。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把原来侧重了解段与段的关系、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等程序简化,不再被这样程式化的操作所牵制,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阅读文本。

2、重视复述,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白己的阅读感受

复述课文既是对课文理解的直接体现,同时也为学生相互交流提供了素材和机会。

首先,从复述的对象来看,有明确的规定性和指向性,并不是所有课文都要求复述,而是指具有一定情节的叙事性文学作品。

其次,对于这样的课文,学生关注的重点是作品中的形象。另外,在复述这样的作品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鼓励学生对作品人物等发表石法、观点,并相互交流。

最后,强调叙事性作品的阅读。经过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学生具备了阅读的基础,在第二学段,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成为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样的任务,阅读动力和阅读量是关键。根据这个学段学生阅读心理特点,学生喜欢具有生动的形象、故示性较强的作品。

3、在强调朗读和默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略读的能力。

在默读中要积极思考。一方面,能够提出问题一般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发现问题、敢敢于质疑是推动学生继续深入阅读、思考的动力。

略读教学是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重要改革之一。在长期以来重视朗读和默读教学的基础上,把不求甚解、了解文章大意的略读作为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在加强阅读的广度,即扩大阅读范围,增加知识面,拓展自己的视野。

增加学习略读的要求以及对这方面的整体安排和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时代性,主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以儿何级数在快速增长,不仅信息量在快速增长,而且信息的变化幅度和速度也在加快,这对于现代社会成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能够迅速地搜集、选择信息,对信息做出判断并进行处理。这样的变化和要求必然体现在语文课程改革之中,并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体现在各学段的阅读教学中。

篇19: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三班游8名同学。刚接这个班,对学生还不是很熟悉,但听上任语文老师的介绍,学生的基础较好。通过我的初步观察,也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错,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自主阅读能力,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强。多数学生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班学生学习自主性高,主动性强,自控能力不错,能够自觉完成作业,但少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较弱,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积累观念也不强,还有待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在识字、写字方面,新增认识200字,会写200字,累计会认2400字,会写1800字。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从习作来看,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三年级的习作,重在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主要是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四年级上册教材仍然注重培养习作的兴趣,继续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教材中还安排了学习写简短的书信,这也是中年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的。

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

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五、教学措施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相关专题 四年级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