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反思

可乐橙汁柠檬茶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可乐橙汁柠檬茶”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反思(共19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反思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节课我采用的形式是学生分组实验进行的,本次分组实验在高二文科班进行,最近我们高二化学文科班主要进行的是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上课的形式主要是以讲解学业水平测试的题目为主,课堂形式单一教学效果比较差,为了调节一下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个目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试剂、使用试管夹、用酒精灯加热、固体药品的取用等一些基本的操作,为学业水平测试实验操作做好准备。我利用星期天晚自习进行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的过程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动手操作,实验小组分为两人一组进行,每一位学生都能实际操作;考虑到班额太大实验药品的用量也非常大,这次的24组实验按影响因素分为:探究温度对铝与盐酸反应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酸与铝的反应、铝、铁、铜与盐酸的反应、固体石灰石粉末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四组实验,每一排的八名同学做不同的影响因素,八名同学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我这样设计一方面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药品,使老师的准备实验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探究影响因素还应该加上双氧水分解反应中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这一实验中氧气的检验现象非常明显,能大大增加学生的兴趣,对氧气的检验印象深刻。

各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完成自己面前的实验,一节课每组学生只做了一个实验,课堂上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每一排八个同学之间没有交流讨论,由于我这节课没有提前给同学印制实验报告表,同学们做完实验没有将实验现象描述的过程,也没有从其他角度分析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从整个实验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这方面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学生本次实验多数同学的只是看看热闹。在实验的'过程中探究的因素不同,每组实验仪器不同,只有探究温度的那几组摆放有酒精灯和试管夹,有的同学好奇心比较强而且没有安全意识,用手直接拿试管进行加热,并不按要求完成自己探究的因素。所以在以后的实验课上每一小组的实验药品仪器一定要摆放齐全,让学生能对实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初次动手实验可设计参考实验,学生完成老师的参考实验后,可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探究实验,比如这节影响因素的实验,可让学生完成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提问相同浓度盐酸不同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影响,固体石灰石的量与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反应的速率。

我本次教学设计参考实验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从药店中买来的那种袋装的药品,先前包装的上是没有剪刀剪的小口,后来发现都有了,这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并灵活应用于实际的例子。学习也是如此只有有了大量的实践,我们才会有创新、有发明、有创造,让学生在老师的设计中找到灵感,来探索、来探究。也许我的参考设计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以后进行探讨。

篇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初步运用这些影响因素调控化学反应速率。这样的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中通过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但是,如何调控探究课,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第一次上本课时,我采取了旧的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看似非常活跃,学生都踊跃回答问题,但实际是学生在围着教师转,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实践证明,直到下课,有些学生还处于思维混乱中。

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此时,学生们都表现的非常激动,人人都强着做实验,有抢试剂的、有跑去洗试管的、也有无所事事的等等,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在匆匆忙忙中,下课的铃声就响了,结果,学生、教师都一脸无奈的抱怨着时间太短,最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上两节课的经验,在第三次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实验方案—给每组布置一项探究任务——组内交流实验方法—组内分配任务—完成探究任务—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价。这样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中,不但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通过练习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是教学模式、动作化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展现的地方。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

篇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倡导化学教学要面对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同时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课标还提出“提高科学素养、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即通过提倡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本节课的设计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来进行的。以好奇心为驱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同时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知道温度、催化剂、浓度和固体表面积等因素能影响能反应速率。关于如何影响的问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假设,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这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的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的本质。因此,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交给学生来完成,学生在交流讨论后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再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实现对知识的构建与提升,最终得到结论。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仅体会知识获得的乐趣,还学习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从生活经验出发,最后再回归生活,用所学的知识来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有用性,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旨在通过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渐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材地位: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学生情况:

1.知道了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类似物理中的速度。

2.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学生实验对比法,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幻灯片课件分组实验药品及仪器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篇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难点:设计实验来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应速率的因素。

(五)教学过程

【导课】通过“大象牙膏”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如何调控一个反应的速率,导入本节课题。

展示食物变质、铁桥生锈、煤和石油的形成图片,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反应进行的快慢不同,且差异很大。

思考与交流:下列过程中,哪些我们希望它速率越快越好,哪些希望它速率尽可能慢一些?

1.食物腐坏2.钢铁腐蚀3.煤和石油的形成

其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期望有利于我们的反应速率越快越好,不利于我们的反应则尽可能慢一些。那么怎样才能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我们必须先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

举例:

1、在通常情况下,Na与水的反应比Mg与水的反应剧烈(反应速率快)?为什么?

2、石油的形成要几百万年,炸药的爆炸呢?

以上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控制反应条件的?

举例:食物储存在冰箱使煤燃烧更旺

使馒头快速发酵好烧火做饭要先将柴劈小

从生活经验初步得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决定因素

外因:外界条件(温度,催化剂,浓度,固体的表面积)

具体外因如何影响反应速率,是本节课重点探究的内容。

【点拨】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提出假设:假设的合理性

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实验验证:设计的实验要求科学可行简约

【思考】如何设计

1.怎样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2.设计对照试验

简单介绍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

【学生活动】

1.设计实验:学生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

2.确立实验方案:各组汇报实验方案,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

3.实验探究: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4.分享交流:实验完成后,学生交流分享各自实验的过程与结论。

教师解决生成性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点评与总结。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对假设进行修正

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学生阅读课本49页科学视野:神奇的催化剂

补充介绍催化剂有正负之分,且具有高度选择性,一般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某一种类型的反应。

【思考与交流】完成课本49页思考与交流

【学以致用】

1.洗衣粉为什么要加酶?

2.为什么不同温度下食物的保质期不同?

3.分析一下实例

实例

影响因素

如何影响

夏天酸奶易变质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快

粉状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比块状的碳酸钙反应快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可快速产生氧气

【课堂小结】

1.让学生结合课堂体验,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篇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篇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二 第一单元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无锡市第一中学  尤艳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能用有效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等相关理论简单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 问题讨论、分组实验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用品】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引入】观看爆炸的视频,煤、石油形成的图片。 【提问】你认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板书】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提问】反应物的性质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来控制反应速率。请大家结合实际,举例说说有哪些外界条件会影响反应速率。 【学生回答】 【板书】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提问】这些条件的改变,究竟会对反应速率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探究某一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交流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得出合理方案。 【实验探究】学生选择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做好观察和记录 【交流与讨论】学生归纳实验现象,总结出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问】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会有什么影响呢? 【观察与思考】教师演示实验。 【交流与讨论】讨论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阶段小结】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通过控制条件,改变反应速率的例子。 教师介绍和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诺贝尔化学奖,并给出相关网址,指导学生课后查阅。 【过渡】前面我们是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了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也可以试着从理论上解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板书】二、理论解释   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 【学生自学】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36到P38相关内容。 【交流与讨论】用碰撞理论简单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用过渡态理论简单解释使用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 【过渡】除了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强和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外,还有一些方法也能改变反应速率。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交流与讨论】其他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课堂小结】 【练习与实践】P40~41“练习与实践”2―5               教学设计说明: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分2课时完成的,而现在需要在1课时内完成,不仅要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还要使学生能用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等相关理论简单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内容多,时间紧,这就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讨论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活动→自学理论依据→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建构知识。通过实验、动画演示、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实,使学生在观察、感悟的过程中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实现从现象到本质,进而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完成一次认识的飞跃。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完成探究实验,并交流、归纳、总结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的影响则是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补充的演示实验,探究得出;相关的理论解释要求不高,所以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能达到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简单分析、认识即可。整节课,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进行,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体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篇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探究、归纳与总结,初步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 尝试自主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对照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想;

(2)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合作探究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用品:课件、镁条、铁条、块状碳酸钙、粉末状碳酸钙、5%稀盐酸、15%稀盐酸、试

管、药匙、镊子等

教学设计:

【图片导入】通过图片导入

【师生活动】通过生活事例的分析和已有知识的回顾,小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猜想

自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组内交流,形成共识

分工合作,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对比分析现象,形成初步结论。

【教师活动】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进行猜想的诱导、方案的完善、操作的提醒(课件)等。

【学生活动】部分小组代表交流、汇报探究过程和探究成果

【师生活动】归纳总结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生活动】应用巩固

【小结】

教学设计说明:本节微型课设计的是归纳、总结、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一节科学探

究课。一方面是将穿插在教材多个章节中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再次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大半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教师在实际教学就应该多创造条件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本节课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去讨论、去猜想、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观察现象、归纳形成结论,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篇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

3、了解生产生活中应该如何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运营只是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探究性试验使学生学习控制试验变量的方法,并从实验现象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归

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实,让学生观察、感悟过程中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2、通过探究试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用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试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讲述以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用品

试剂: KMnO4(0.01mol/L溶液、H2C2O4(0.1mol/L 溶液、H2C2O4(0.2mol/L 溶液、H2SO4(0.1mol/L溶液、 Na2S2O3(0.1mol/L溶液

仪器:试管、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以及计算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来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本节课过程设计的思路是:首先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开展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其次是开展具体的探究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须的试剂,药品,提供完全开放的探究环境,由学生自主完成探究任务.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前,一定要要求他们遵循“观察预测实验分析,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的实验程序.通过活动探究,重点认识物质本身的性质,浓度,温度,接触面的大小,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创设情景】日常生活中我 们接触的化学反应有很多, 它们的速率也都不是一样 的,有的快,有的慢。但化

学反应的速率快慢很大程度 上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你 能举出例子说明化学反应速 率对生活的影响吗? 【引入】化学反应速率对我 们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我们 又该怎办? 【过度】那么怎样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呢?是不是应该先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 是什么呢?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应该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来为我们日常生 活带来便利. 质疑:哪些因素影响了化学 反应速率? 引导学生知道化学反 应有快慢之分,对我 们日常生活有很大影

响。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 课堂学习。

内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提问】Na与H2O的反应与 Mg与H2O的反应哪个更剧 烈?这些说明决定化学反应 速率的因素的什么? 【结论】对于不同的反应, 反应物的性质是决定因素 思考、回答:Na比Mg与水 反应剧烈,说明决定因素是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创设情境①夏天的食物容易变质, 而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不 易腐烂。

②用铁矿石炼铁时,要把 铁矿石粉碎。

③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 空气中燃烧更加剧烈。

④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 加入二氧化锰能在相同 时间内收集到更多的氧 气。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提出 假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因素可能有温度、浓度、表 面积、催化剂等。 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的 现象分析化学反应速 率的

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过渡】接下来我们通过实 验来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请同学们回 忆一下常用的实验探究方 法。

【探究实验1】浓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0.01mol/L KMnO4溶液与不同

浓度的的H2C2O4溶液反应的 对比实验(见学案

【指导】指导]巡视指导学生 完成实验,规范学生的操作; 随时为学生解答问题,并给 以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根据 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思考1】

为什么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 增大反应速率呢?(试从有 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的角度分 析原因

【学与问1】对于可逆反应 2SO2+O22SO3来说:增大 SO

2、O2的浓度,v正、v逆如 何变化?减小SO

2、O2的浓 度,v正、v逆如何变化? 【注意】固体和纯液体的浓 度是一个常数,改变其物质

的量时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回顾梳理所学知识。 常用的实验探究方法:对比 实验、控制反应条件(在做 对比实验的时候,保持其他 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 个条件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实验原 理、不变因素、反应控制条 件、测量物理量

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填写 实验记录、汇报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其他条 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 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 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交流、讨论:反应物浓度增 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 多,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

增多,活化分子百分率不 变,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加, 反应速率增大。 倾听

思考并回答:增大SO

2、O2 的浓度,v正先增大,v逆后 增大;减小SO

2、O2的浓度, v正先减小,v逆后减小。 温故知新。为实验探 究做好铺垫。学习控 制变量法

培养学生动手、观察、 记录现象、分析总结 的能力

从本质上理解浓度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

为化学平衡的学习打 下基础。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过渡】根据浓度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我们可以推导 出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

【播放】微观动画演示 【思考2】

为什么增大压强会增大反应 速率呢?(试从有效碰撞和 活化分子的角度分析原因 【学与问2】对于可逆反应 2SO2+O22SO3来说:增大 压强,v正、v逆如何变化?减 小压强,v正、v逆如何变化? 【思考与交流】压强对任意 化学反应都有影响吗? 【问题】恒容条件下,N2+3H2 →2NH3反应中充入He气, 反应速率如何改变? 【追问】改变压强是否对所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 率都有影响

分析得出:其它条件不变 时,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中,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讨论、交流:与浓度相同, 因为它是通过浓度的改变 来形成的。

思考并回答:增大压强,v 正、v逆都增大;减小压强, v正、v逆都减小。回答:对 只有固体或液体参加的反 应,压强的变化对于反应速 率的影响忽略不计。 思考,回答:充入气体使压 强增大,但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浓度未变化,所以反应速 率不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①压强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适用于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②对于压强的改变,只有引 起反应体系中反应物浓度 的变化,才对反应速率产生 影响。改变压强,其实是改 变了反应物的浓度。 先在小组讨论,培养 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和提高学生分析的能 力度而影响反应速率 的。

明确适用范围。 深入理解压强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 变浓度而影响反应速 率的。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回顾】Cu与浓硫酸在常温

条件下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情况的对比;My条与冷水反 应和热水反应情况的对比 【实验探究2】温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

5ml0.1mol/L的Na2S2O3溶液 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与5ml 0.1mol/L的硫酸反应的对比 实验。(见学案 【播放】微观动画演示 【思考与交流3】为什么升 高温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呢? (试从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 的角度分析原因

【学与问3】对于可逆反应 2SO2+O22SO3△H<0 来说:升高温度,v正、v逆 如何变化?降低温度,v正、 v逆如何变化?

【说明】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 2--4倍

【强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适用于各种状态物质参 加的反应 【学以致用】

你能举例出生活中利用改变 温度改变反应速率的例子 吗? 回忆说出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原理、不变因素、 反应控制条件、测量物理 量。

作实验、观察现象、填写实 验记录、汇报实验现象。 观看

观看。讨论、交流:温度升 高,单位体积内分子数不

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 增多,活化分子百分率变 大,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加, 反应速率增大。 思考并回答:升高温度,v 正、v逆都增大;降低温度, v正、v逆都减小。 举例:用温水发酵面粉、用 冰箱保鲜…

引出温度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 激发参与化学探究活 动的热情,培养学生 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 察

从本质上理解温度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

为化学平衡的学习打 下基础。

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 相关。

总结落实本节课重点内容小结

一、内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二、外因:浓度、压强、温 度、催化剂

1.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

2.压强:增大压强化学反应 速率加快。

3.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 率越快。

评价反馈【随堂练习】指导练习思考并回答。及时巩固。 、

第1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

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体会实验在形成化学结论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识别有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压强、温度或浓度等的图像,提高识图析图能力, 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习难点:压强对化学速率的影响,用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习过程] [温习旧知]回忆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知识并回答: 定义 数学表达式 单位

规律:对于同一反应(mA+nB=pC+qD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思考]结合生活实践与已经掌握的知识,请同学归纳有哪些因素对化学速率产生影响?

[学习新知]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H2与F2的反应速率要比H2 与I2的反应速率快得多。

2、钠与水的反应速率要比镁和水的反应速率快得多。 [总结]内因——

不同化学反应的速率(内因 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外因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实验1]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加入试剂0.1mol/L H2C2O4溶液0.2mol/L H2C2O4溶液 实验快慢

注意:(1设置对比实验,注意变量(浓度的变化

(2两组实验同时进行,比较颜色完全褪去所花时间的长短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从有效碰撞的角度分析原因

其它条件相同的时,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数________,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________,活化分子百分率________,有效碰撞的频率________,反应速率增大。

【备注】对于固体和纯液体来说,浓度都是不变的,因而改变固体和纯液体的量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几乎不产生影响。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相同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起大,体积,单位体 积内的分子数。所以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相当于浓度, 反应速率。反之,减少压强,相当于浓度,反应 速率。

篇9: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用于解释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获取、分析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交流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用于解释有关问题。

【难点】

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分析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面包的标签。请学生观察保质期。

导入: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我们知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面包的保质期长短不同,那么温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除了温度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呢?我们这节课就初步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环节二:实验探究,新课讲授

教师:请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不同金属单质(镁、锌、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提问: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金属单质与稀盐酸反应,它们的快慢并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上【活动与探究】的实验方案,思考一下有什么疑问?

学生思考,交流。没有疑问。

【实验1】取两支大试管,各加入5 mL 12%的过氧化氢溶液(即双氧水),将其中一支试管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观察现象,分析结论。

结论: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之越慢。

【实验2】取两支大试管,各加入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用钥匙向其中一支试管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发生的变化。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2】,对比观察现象并记录,分析结论。

结论:催化剂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教师补充:并不是所有的催化剂都能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有的催化剂能减小某些反应的反应速率。能增大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做该反应的正催化剂,减小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做该反应的负催化剂。

【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 4%、5 mL 12%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各加入几滴0.2 mol·L-1氯化铁溶液,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气泡生成的快慢。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3】,对比观察现象并记录,分析结论。

环节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催化剂、浓度等。(1)温度:通常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2)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3)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作业:请学生课下思考并交流以下问题,说说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1)铁矿石炼铁时要粉碎成矿粒。

(2)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把一些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再进行反应。

(3)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四、板书设计

篇10: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解读与阐释

考纲要求 权威解读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考查形式: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②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③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预计今后还会加强此知识点的考查。

梳理与整合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导学诱思

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3H2 2NH3,2 min生成4 mol的NH3,用NH3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N2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H2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回归

1.表示方法

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________的减少或生成物________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为mol/(Lmin)或mol/(Ls)。

3.规律

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________,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_之比。

固体、纯液体在反应中可视为浓度不变,故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导学诱思

(1)形状大小相同的铁、铝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铁__________铝;(2)对于Fe+2HCl===FeCl2+H2↑改变下列条件对生成氢气的速率有何影响?①升高温度:____________;②增大盐酸浓度:______;③增大铁的质量:______;④增加盐酸体积:______。

教材回归

1.内因

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如金属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速率:Na____Mg____Al。

2.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外因 具体影响(填“增大”或“减小”)

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体系压强(相当于减小容器容积)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减小体系压强(相当于增大容器容积)相当于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温度 升高体系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降低体系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催化剂 正催化剂使反应速率________;负催化剂使反应速率________

其他 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溶剂的性质等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增加反应物的量并不一定能改变速率,由于固体、纯液体在反应中可视为浓度不变,故增加其量并不能改变反应速率。如:对于反应3A(g)+B(s)鸠馛(g),增大A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如果增大B的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理解与深化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比较

1.根据概念求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为:v=ΔcΔt

2.根据速率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计量数的关系计算

同一个化学反应mA+nB===pC,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其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这些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A)∶v(B)∶v(C)=m∶n∶p,或vAm=vBn=vCp。

【例1】 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 2Z(g)+aQ(g),2 min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1

C.Y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速率v(Y)=0.3 mol/(Lmin)

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增加或减小的倍数相同,故化学平衡不移动。如图①所示,就是在t时加入催化剂的v-t图像。

图①

【例2】 在一定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 ΔH=-92 kJmol-1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放热增多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注意不要把此知识点与化学平衡的移动相混淆,如对于反应3A(g)+B(s) C(g) ΔH<0,当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逆反应速率增加得多,即v(逆)>v(正)平衡左移。对于反应3A(g)+B(s)鸠馛(g) ΔH<0,在t1时升高温度,在t2时降低温度,其v-t图像如图②所示:

图②

【例3】 (改编自广东高考理基)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 2CO(g)鸠馧2(g)+ 2CO2(g) 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v(NO)≠v(N2)

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此处出题常与化学平衡移动联系在一起,做题时要排除化学平衡移动的干扰,同时还要挖掘隐含条件。

四、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改变与平衡有关的物质的浓度最终会引起正、逆反应速率都发生变化。在改变反应物浓度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发生变化,而逆反应速率不变。如对于反应3A(g)+B(s)鸠馛(g),如果在t1时增加A的浓度,在t2时减小A的浓度,其vt图像如图③所示:

图③

【例4】 (改编组合)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中,反应刚开始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 )。

编号 金属(块状)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

度/℃

A 0.4 mol Mg 6 molL-1硝酸10 mL 60

B 0.3 mol Mg 3 molL-1盐酸40 mL 60

C 0.4 mol Fe 3 molL-1盐酸50 mL 60

D 0.1 mol Mg 3 molL-1硫酸10 mL 60

篇11: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练习题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练习题

双基练习

1.当增大压强时,下列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变大的是( )

A.碘蒸气和氢气化合生成碘化氢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D.氨的催化氧化反应

解析:改变压强只能影响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速率;而B项中没有气体参与反应,故增加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变大。

答案:B

2.(如东高二检测)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对应选项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 反应 纵坐标 甲 乙

A 外形、大小相近的金属和水反应 反应

速率 K Na

B 4 mL 0.01 mol/L的KMnO4溶液,分别和不同浓度的H2C2O4(草酸)溶液各2 mL反应 0.1 mol/L的H2C2O4溶液 0.2 mol/L的H2C2O4溶液

C 5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和5 mL 0.1 mol/L H2SO4溶液反应 热水 冷水

D 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O2 无MnO2粉末 加MnO2粉末

A. B. C. D.

解析:反应速率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由于K比Na活泼,故相同大小的K和Na,K的反应速率快,又由于Na、K与H2O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随反应进行,放出大量热,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故A正确;由于起始时乙中H2C2O4浓度大,故其反应速率比甲中快,B错误;由于甲反应是在热水中反应,温度高,故甲的反应速率高于乙的。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故甲、乙中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C正确;MnO2在H2O2分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故乙中反应速率就大于甲中,D错误。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答案:AC

3.20℃时装0.10 mol/L Na2S2O3溶液10 mL和0.10 mol/L的H2SO4 10 mL混合2 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要明显出现浑浊所需的时间是( )

A.40 s B.15 s C.48 s D.20 s

解析:设原来的反应速率为v,温度从20℃升高到50℃,共升高了3个10℃,所以50℃时的反应速率为23v。因此反应速率越大,反应出现浑浊的时间越短。所以50℃时,此反应出现浑浊所需的时间为:2 min×v8v=0.25 min=15 s。

答案:B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电解水时,往水中加入少量NaOH,可使电解速率明显加快,所以NaOH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它能改变反应途径,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经过一系列变化之后,催化剂又恢复原来的状态,其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在电解水中加入少量NaOH可增大水中离子浓度,加快了离子移动速率,NaOH并没有改变反应机理,故不是催化剂。

答案:BC

5.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

A.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

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D.Cu与浓H2SO4能反应,而不与稀H2SO4反应

解析:要想说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则该实验事实应区别在反应物本身而不是外界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A项说明浓硝酸与浓盐酸性质不同,正确。

B项说明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C项说明放电条件下加快反应速率。

D项说明浓H2SO4与稀H2SO4性质不同,正确。

答案:AD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1 mol/L盐酸和0.1 mol/L醋酸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的速率相同

B.0.1 mol/L HCl和0.1 mol/L HNO3分别与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

C.Al和Fe分别与0.1 mol/L H2SO4反应的速率相同

D.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与0.1 mol/L HCl反应的速率不同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有内因与外因之分,内因指的是反应物本身的结构性质。在完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Al、Fe由于自身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反应速率v(Al)>v(Fe)。外因主要指的是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颗粒的大小、紫外线辐射等因素。A中0.1 mol/L盐酸和0.1 mol/L醋酸中自由移动的c(H+)不同。D中大理石粉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其反应速率大。

答案:BD

7.反应C(s)+H2O(g)鸠馛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

解析:C为固态反应物,增加其用量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容器体积缩小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浓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体积不变,充入N2,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反应混合物浓度并未改变,反应速率基本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总压强不变,但反应混合物浓度同等程度变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变慢。

答案:AC

8.(2011淮安高二检测)Fe与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能使生成氢气的速率一定加快的是( )

A.增加铁的量 B.增大硫酸的浓度

C.加热 D.增大压强新课标第一网

解析:错选A的误区是混淆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关系,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铁为固体,增加铁的量,其浓度并没有改变;错选B的误区是把反应物的性质发生改变与反应发生改变混淆了,当H2SO4浓度增大时,可能转变为浓H2SO4,浓硫酸与铁常温下会发生钝化,无氢气生成;错选D的误区是把增大反应浓度与增大物质的浓度的关系混淆了,增大压强,只改变了氢气的浓度,而氢气是生成物,并没有改变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C

9.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H2+I2,若c(HI)由0.1 mol/L降到0.07 mol/L需要15 s,那么c(HI)由0.07 mol/L降到0.05 mol/L所需的反应时间为( )

A.等于5 s B.大于10 s

C.等于10 s D.小于10 s

解析:v=0.1 mol/L-0.07 mol/L15 s=0.002 mol/(Ls),若反应仍以该速率进行,则t=0.07 mol/L-0.05 mol/L0.002 mol/Ls=10 s,但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所用时间大于10 s。

答案:B

V

能力提升

10.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2 mol/L、18.4 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

②__________ 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通过实验,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主要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对比分析的能力。

答案:(1)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2)研究金属(或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温度相同

(3)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4)Mg(或Fe)和0.5 mol/L硫酸和2 mol/L硫酸

常温下Mg与18.4 mol/L硫酸反应生成SO2;Fe在18.4 mol/L硫酸中钝化

11.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1)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在图中画出生成H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解析:对一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其反应速率的大小,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条件的影响。Mg与稀盐酸反应的整个过程中盐酸的浓度在不断降低。在t1~t2时间段,速率呈增大趋势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在t2~t1时间段,速率呈减趋势说明盐酸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成为主要因素。

答案:(1)镁条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2)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3)如图所示。

12.“用双氧水和MnO2制备O2”的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该实验后,展开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 mL 10%的H2O2溶液,以不同量MnO2粉末为催化剂(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各次收集到500 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 17 8 7 5 4 3 2 2 2 2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时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又做了一组实数:每次均取5 mL 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

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

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

mL气体时所

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反应后液体

温度(℃) 24 34 39 56 65 67 69 70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解析:通过第一个表格中的数据,很容易就能得出随着MnO2粉末用量的增多,所用时间由17秒降至2秒,但再增加MnO2粉刺末的量,时间不变化,说明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大。通过第二个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MnO2粉末用量不变,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收集到540 mL气体时所用时间越短,反应后液体温度越高。通过反应后液体升温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2H2O2=====MnO22H2O+O2↑ (1)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时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有影响,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放热

篇12:高中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用设计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经验相联系,让学生体验化学学习的价值,增加学习化学科学的兴趣。

一、 教学中值得发扬的方面

1、本节课在设计思路上和课堂实施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焰火表演、氢弹爆炸、煤炭和溶洞形成等)引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到设计探究实验来印证假想,最终总结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完成的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动手、用脑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称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是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

2、本节课教学拟采用“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生活—化学—社会”的教学思想,即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抽象出化学理论或用化学原理去解释,回归生活并利用理论为社会服务。

3、课后小调研课题的模块的设置,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 教学中反思不足的方面以及后期需要加强的措施

1、由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充分展开,以及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些薄弱,不能很好的进行探究过程,这有待以后进一步的训练。

2、部分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完成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总结,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和培养,帮助他们掌握物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从个别事物到一般事物的认知规律。

篇13:高中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用设计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经验相联系,让学生体验化学学习的价值,增加学习化学科学的兴趣。

一、 教学中值得发扬的方面

1、本节课在设计思路上和课堂实施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焰火表演、氢弹爆炸、煤炭和溶洞形成等)引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到设计探究实验来印证假想,最终总结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完成的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动手、用脑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称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是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

2、本节课教学拟采用“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生活—化学—社会”的教学思想,即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抽象出化学理论或用化学原理去解释,回归生活并利用理论为社会服务。

3、课后小调研课题的模块的设置,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 教学中反思不足的方面以及后期需要加强的措施

1、由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充分展开,以及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些薄弱,不能很好的进行探究过程,这有待以后进一步的训练。

2、部分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完成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总结,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和培养,帮助他们掌握物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从个别事物到一般事物的认知规律。

篇14: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教学反思

看了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视频后,有很大的感触,对于自己在教学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进入本课堂的内容之前,老师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爆炸,溶洞)来提出问题。哪个反应快慢?来引出今天要讲的化学反应速率。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引出反应速率后再以提问的方式把学生带回课本,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来回答有关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和单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然后再通过简单的计算题来教学生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进行运算。印象较深的是,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利用学生的错误回答深入到对化学反应速率定义的理解。再次强调化学反应速率是对于浓度的变化量。然后正确的和学生讲解三段式的解法。让学生求其他的反应速率,通过学生自己在求解的过程中发现计量系数之比和浓度变化量之比的关系。

再引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日常生活中要想牛奶不变质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从而得出是改变了温度的因素。通过课堂的气氛可以看得出来,这样的教学是较成功的。老师在将要讲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可以利用生活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上老师的步伐。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不断的进步,看了老师的视频后,更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改进自己教学上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做一个自己喜欢自己,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

篇1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什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分为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内在因素,就是物质本身的性质,不同的物质,它的本身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当然反应速率也就会不一样,有些物质比较活泼,反应就会比较快,而也有一些稳定性强反应,当然就会比较慢。

外在因素是分为多方面的,首先温度,在化学反应中温度的提升有助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快,而反之则会反应速率降低。催化剂,分为正负两种催化剂,正催化剂会加快反应速率,而负催化剂则是减慢。还有浓度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降低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也会随之降低。压强,对于一些有气体渗入的化学反应,如果压强改变会直接影响到物体的浓度,当然也就会影响到反应速率。

篇1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说课稿和教案设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说课稿和教案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教材中介绍过制取O2时要加MnO2加快速率;高中教材中也介绍过制HCl时,浓H2SO4和固体NaCl要在强热500—600°C时才能大大加快反应产生HCl的速率,而本课题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从而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本节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容联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与分析,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从而得出结论的能力,给学生留下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的深刻印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中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教学重点:

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通过改变一些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加快或减缓反映的速率。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并且采取实验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法:

针对本节内容的特点,我准备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1.利用实验的手段,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出发,解决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

四、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1)、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和有关计算等;

(2)、化学反应对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影响。

2.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的性质

对于同一反应物,外界条件不同,反应速率亦不同

3.(1)、演示实验:

a 1.5ml0.1mol/LNa2S2O3

1.5ml0.1mol/L H2SO4

b 0.75ml0.1mol/L Na2S2O3

0.75ml H2 O

1.5ml0.1mol/L H2SO4

设置问题情景:哪组反应速率快,从哪方面能看出?

进行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a先出现沉淀,b后出现沉淀,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篇17:《探究电功率影响因素》教学反思

《探究电功率影响因素》教学反思

12月4号,全国教改新理念与课堂设计培训会在二中召开,我有幸参加并上了一堂公开课《探究电功率影响因素》。

教材中,这一块内容是课堂探究,但是所有的猜想、实验方案都已经在课本中有了,因为没有数据的处理,个人认为如果按照课本上这样去操作就没有探究的思想,只是为了做而做,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没有效果,然而教参上这一块又是重点,为了体现探究的科学精神,让学生真正的思考起来,我对这块内容进行了处理。事先,我也没有让学生看这块内容,而是给学生回顾了一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伏安法测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这些内容,为这节课作铺垫。

首先,我在黑板上接了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灯泡没有亮,然后让学生上来检查是否出现了问题,学生检查之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亮了。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灯亮了,但是不一样亮。”师:“灯不一样亮说明了什么?”生:“灯泡的实际电功率不同”师:“你还观察到了什么?”生:“移动滑片,灯泡亮度发生了改变”

师:“灯的亮度发生了改变说明灯的'实际电功率在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电功率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由此引入要研究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记录观察数据、得出结论。

在这一堂课中,自我感觉比较成功的有:

1、引入比较自然,有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2、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自己得出的,老师只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3、主要的几个问题提问比较有针对性,指向性比较明确(最近一直致力于这一块的研究)

4、思路简单粗暴,条理清晰明了,随时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放在展台投影展示解决。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1、虽然有预计到学生前知识的遗忘,已经事先进行了回顾,但是预计还是不够充分,很多学生还是云里雾里,对学情的掌握不够充分

2、器材准备检查不够充分,在实验过程中才发现有的小组灯座坏了,有个别组灯泡2个是一样的,没有及时给予更换

3、时间控制不好,在对学生学情了解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引导的时间过长,尤其是排除电阻这个猜想的时候,我是用欧姆定律引导学生自己排除,花了7分钟左右的时间,后来有老师提出,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对象是灯泡,灯泡的电阻是不变的,所以不研究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大部分老师都赞同这个观点,我自己个人认为这样虽然可以节省时间,但是有糊弄学生混过去的感觉,目前还是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需要继续思考研究。

4、为了拓展开发学生的思维,没有进行走位,没有安排学生主讲人。

通过这堂公开课,我认识到自己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正,争取以后更多的在提问有效性以及疑难问题处理上有更多的思考与进步。

篇18:另辟蹊径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另辟蹊径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另辟蹊径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河南洛阳●张F

摘要:教师要了解“探究性学习”“假说――演绎”的作用和意义及《生物课程标准》对“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具体内容标准的要求,了解完成课标任务“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教学策略及其原因,并以具体的教学过程诠释这种教学策略及这种教学策略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问题情境的作用,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串,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刻思维,有效地完成课标任务。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假说――演绎;思维探究;实验探究

“假说――演绎”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在生物学重大理论的发现中,如“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DNA 复制机制”的发现,“假说――演绎”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是生物学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对光合作用有关内容的要求。除此之外,《生物课程标准》对光合作用还有这样的要求――“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说明”和“研究”都是《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知识性目标动词。“说明”属于理解水平,“研究”属于应用水平。《生物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还要求学生能应用“光合作用原理”解决实践问题。

人教版提供的这些课程资源,除了探究的具体案例可具体操作具体研究,可以搞清楚“光照强弱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外,其他只是为“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指出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如何“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需要教师整合课内课外资源,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对各种教学方法用心取舍,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假说――演绎”是逻辑上非常严谨实践中非常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有效完成“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课标任务,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完成“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一、“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维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师生合作交流→提出“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方式”的假说,并建立数学模型→预期探究实验的结果→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实验→确认“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方式”,确认数学模型。

二、“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教学过程

1.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维探究,以数学模型的形式提出有关假说

(1)组织引导学生,思维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学生在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之前,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原理”。《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即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理解,完成课标“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并由此让学生提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有关假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有一定的发展,但其理性思维缺乏深刻性连续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教师对学生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提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有关假说,必须要有效地组织引导,以促进学生深入地思考,科学地提出假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层层深入的问题,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逐步引导学生深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建构知识,经历探究的历程,体验步步成功的喜悦。所以,逻辑上层层深入的阶梯跨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串,是引导学生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提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有关假说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本部分的教学中,注意问题串的设计,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刻思维。

引导学生思维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问题串,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回答以下问题:(注:以单位时间光合产物计量光合作用速率或强度)

①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②光照强度是怎样影响光反应产物的?又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

③CO2 浓度首先影响了光合作用的哪个反应?又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

④温度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的吗?它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

以上问题串,不仅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究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理解,而且为引导组织学生提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有关假说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奠定了认知基础。

2. 在思维探究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提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有关假说

以以下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刻思维,提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有关假说,建构相关的数学模型。

“建构‘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方式’的数学模型假说”问题串:

(1)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速率能无限增强吗?为什么?你能“以光照强度为横坐标,以光合作用速率为纵坐标”,画出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坐标图吗?

(2)随着外界CO2 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能无限增强吗?为什么?你能“以CO2 浓度为横坐标,以光合作用速率为纵坐标”,画出CO2 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坐标图吗?

(3)温度如何影响酶的活性?温度如何影响光合作用速率?你能“以温度为横坐标,以光合作用速率为纵坐标”,画出温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坐标图吗?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回答,以及师生之间对答案的交流评价,学生能正确地画出“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坐标图”“CO2 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坐标图”“温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坐标图”,亦即“‘提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有关假说,建构了相关数学模型”。

二、组织引导学生在假说基础上,预期“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的结果

1. 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

引导学生深刻学习的重要相关问题串:(1)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自变量是什么?本实验是怎样控制自变量的改变的?(3)因变量是什么?以什么为观察指标,捕捉因变量的变化?

2. 以问题串引导组织学生预期实验结果

相关问题串:

依据“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数学模型”假说,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光源逐渐靠近植物,光照强度会怎样变化?

(2)光源越近,光合作用速率应该怎样变化?

(3)随着光源逐渐靠近植物,单位时间浮起的叶片数量应该如何变化?

在以上问题串的引导下,学生只能预期出一个唯一的实验结果,即“随着光源逐渐靠近植物,单位时间浮起的叶片数量应该越来越多”。

3. 组织学生实施“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确认“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有关假说的正确性、科学性

4. 组织学生课外设计实施“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确认“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有关假说的正确性、科学性

三、教学反思

《生物课程标准》对“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要求是知识目标中的“应用”水平。要达到“应用”水平的教学,必须引发学生的深刻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本部分教学,以层层深入的问题串,组织引导学生思维探究、实验探究;教学逻辑程序上“假说――演绎”。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深刻思维,获得可以解决实践问题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建构数学模型的能力。学生因此亲历“假说――演绎”的过程,也能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由于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串在逻辑上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在问题阶梯的跨度设计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经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引导,教学中,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连续不断的成功喜悦,不仅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更培养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其他科学知识的兴趣。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中学)

篇19: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

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

在我国,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同,被广泛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不能仅像技术操作员一样,完全按照固定不变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前提是让教师理解什么是教学反思能力,并明确影响教学反思能力的基本因素。

一、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内涵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中很早就有关于反思的论述。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洛克认为,反思是指对自身心灵状态的知觉或者是对思维活动的注意,是以思维活动为思维的对象,是对思维的思维。斯宾诺莎则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他把自己认识论的方法称为“反思的知识”,即“观念的观念”。可见,反思作为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个体头脑对问题进行的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美国学者舍恩认为,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经验的重构,分为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申继亮提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评价、探究和升华而获得的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方法和理论。它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重建,它能使教学状态更优化、学生发展更充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就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进行积极、主动、持续的反思和分析的能力,是在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

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很多,有客观的、主观的,有外界的、自身的。一般认为,学校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是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主要因素。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学校环境因素主要有:1)教学任务重、压力大,使教师无时间和精力去反思;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导向不利于教师增强自身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3)学校整体的环境氛围及人际关系影响着教师的反思行为。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自身因素主要有:1)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相对薄弱;2)教师缺乏全面、合理的知识基础;3)教师缺乏反思活动所应具备的技能、策略和方法。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知识因素、方法因素、动机因素和环境因素。

1 知识因素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基础是知识。教师的反思会受到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影响。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才能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反思,运用教育理论找出解决的办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可以使自己尽快地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师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根源,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从事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教师应是教育理论的思考者和建构者,可以使自己从传统的“技术型”教师变成专家型教师。

2 方法因素

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采取的途径、步骤和手段。教师要想进行教学反思,必须掌握科学的反思方法。要依据标准的操作规范,去掉某些不合理部分,以使方法的运用准确高效。在反思的过程中,不同阶段一般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在反思的开始阶段,要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运用提问法、叙事法、文献分析法、观察法等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阶段,则要通过写反思日记等方式对本反思周期进行总结,得出初步的结论,从中找出问题,并开始下一个反思周期。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原则、过程、内容、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教师在反思时一定要注意方法,要做到会用和用好。

3 动机因素

教学反思过程是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的过程,它需要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力等情感因素,这些都属于动机因素。动机是人们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管理学认为,激发、影响和改变个体的行为有两大途径,一是针对个体的`动机提供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条件,满足个体的动机;二是设法影响和改变个体的行为动机。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真正需要,就能够激发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动机。有了教学反思的动机,每一名教师都会乐于反思并主动反思。

4 环境因素

环境是影响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因素。教师工作在学校中,必然会受到学校文化、人际关系等学校环境因素和教育规章制度等教育系统大环境的影响。梅奥的霍桑试验证明,人工作的环境对生产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员工不仅仅单纯追求金钱收入和物质条件满足,企业的领导者应注重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激发“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烈文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也是教师自身内在因素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学校的组织制度、文化环境、同事间关系等对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建议

1 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用先进的理论促其反思

教育理论知识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基础。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具有这样三个特征:知识的表征方式、结构经济性、结构的效力。要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才能促进学习。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要把学习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反思可以运用教育理论对教学经验进行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丰富的知识、阅读理论书籍或是学历提升、知识培训等来提高理论水平。培训对促进教师反思具有重要意义。要改变当前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忽视教育理论知识和反思技能培训的倾向。要加强教育理论的系统化培训,加快国外先进教育理论本土化进程。要增加对教师的反思技能、方法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快速掌握正确的教学反思技术。 2 加强教师反思方法和形式的训练,提升其反思的科学性

绝大多数教师都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因反思方法的差别,产生了不同的反思效果。即使是同一种反思方法,也会因为教师不同的操作方式而产生不同的反思效果。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教师反思的方法能够通过教师的学习重新建构。加强教师反思技能的训练和学习,能使教师熟练地应用反思方法。一是在已有的同伴研讨、教学日记、学生作业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出适合教师的反思方法。二是建构反思方法的操作办法。反思要有明确的步骤,对反思的时间及应用范围要细化。虽然教师的教学反思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但我们更强调科学性。因为许多教师的反思行为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反思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所以要特别注意提高教师反思的科学性,让教师学会反思方法的科学操作流程,快速正确地掌握反思方法。

3 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引导其主动反思

教师教学反思的动机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师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真正的需要。首先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让教师认识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责任。责任感强的教师在遇到教学困境时会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增强教师的成就需要,让教师认识到教学反思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要让教师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其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断审视和调控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也指出,人有达到目标、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需要。教师要使自己的专业得到良好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必须进行主动、积极的教学反思。要把教师从被动、常规性的教学反思行为中解放出来,允许教师以一种深思熟虑、目的明确的方式自觉主动地进行反思。

4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教师可以及时反思

一是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管理学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员工的影响是巨大的。由此可推,学校环境对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是巨大的。改革现行的评价制度,不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指标,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使教师有时间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二是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和人际关系等。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同事间的关系对工作有重要影响,能够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因此,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能够促进同伴间的研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反思氛围,使教师能够主动深刻地进行教学反思。要营造支持教师主动发现、勇于承认教学中问题并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氛围,形成教师人人能反思、人人愿意反思的人文环境。三是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反思提出严格的要求,并督促教师努力快速地达到要求。

(来源:中国论文网 www.xzbu.com/9/view-5474217.htm)

相关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