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反思:顺着学情,慢慢走,欣赏啊

Happygoluckyh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Happygoluckyha”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乡愁》教学反思:顺着学情,慢慢走,欣赏啊(共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乡愁》教学反思:顺着学情,慢慢走,欣赏啊

《乡愁》教学反思:顺着学情,慢慢走,欣赏啊

原创: 王益民  王益民名师工作室

“王老师好,很感谢您这次给校长们带来了惊艳全场的语文课,给年会增色许多。”

11月23日,江苏省初中专业委员会第15次年会在江阴召开,《初中生世界》主编张彩萍半个月前约我上一节课。直到上课前两天才想起确定上课的内容,头脑中一闪念,定了《乡愁》。,这一课例曾在油菜花开时首秀南通,后不断被期刊提起。12月14日,余光中先生走了。再上一次,也算是一种怀念吧!诗云:诗坛守夜人,今日天地分。文本依旧在,作者何处寻?天堂无冷雨,人间正乡愁。海峡更浅浅,何日生自由?

南通版的虽然比较满意,但设计的过多,对于诗歌的核心教学价值不够突出。换句话,还是在用问题牵着学生走。

这回不一样了,我要让学生处于完全的原生态的学习状态,江阴一初中八(13)班学生课前不知道要上什么,甚至现场我也没印发文本给他们。走进报告厅的时候,他们只有笔记本和文具,当然,还有一张张好奇的脸,好学的心。可惜,现在丢掉了录音的习惯了,否则的话,孩子们的精彩就可以重现了。

出示课题后,让学生猜猜作者的情况,果然没人熟悉,有个男生说,是个作家,着等于没说。我给了他们一个“选择题”,大陆的,还是香港的,台湾的?有个男生,后来我戏称之为“猜王”,说,是台湾的,因为与大陆分离,才有“乡愁”。孩子们果然不得了。猜后,我出示余光中的简历,并追问了一句,“1972年,创作《乡愁》。离开大陆23年了”,这句为什么标红,还是那位“猜王”,竟然推测出,这年大陆正在“文革”,诗人更回不来,我幽默了句,“你小子知道的太多了。”

关于作者,此时并没有结束了解,出示余光中1988年的《还乡》,“一封简体字的来信问我/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这回是位女生,猜的也不错,哪里来的信?来信说什么了?1988年,又是四年后才第一次回大陆,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又是多么刻骨铭心的乡愁?

这几分钟,虽然还没看到诗歌,但乡愁已经被酿制得有些浓烈了。

出示全诗,学生自由诵读后,请一位男生读第一小节,有几个读音,还有语速,再读,果然有改观。第二小节,关于朗读的基调她在如法炮制,效果欠佳,去请她推荐一人,一位跟她同样有一双大眼睛的女孩读第二小节,完全是朗读派的,但处理得过于高亢,还没能走进吧,孩子们也发现了。第三小节的沉痛是孩子们难以表达的,但是可以体会的,我对这一小节的范读让学生有个直观的体验。()第四小节重在收尾的余音绕梁,准确的说,是乡愁的绵延不绝。这个环节看起来是朗读的学习,也是对诗歌的初步理解,现场对于整首诗的朗读还缺了起承转合的指导,引为一憾。

“大家看这首诗,我们要当堂背诵,你觉得有哪些规律可以为背诵提供帮助?”孩子们略加思考后,我让他们互相交流后汇报。有个男生言语表达很高明,记得我让他重复了一次,以至于我想在这里还原都有些没底了。“有两点,一是每小节第一行都是时间词,由远及近构成了一段时间;第二点,第二行是个比喻句,把抽象的乡愁比喻成了具体的事物,并且比喻物越来越大。”我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于陌生化阅读的状态,尤为可贵。后来有位女生的发现也是了不得。“每节的第三、四行,都是诗人与别人分离状态下的对话。”

对于这个环节,我以为是最满意的,是读一读、议一议、猜一猜的发现之旅,可能也正是这一次,课结束后的能当堂背诵有点顺理成章了。更重要的,接下来要接触文本最核心的所在,也就是那四个比喻了。现场时进入下个环节,是缺少过渡的,又为一憾。

“邮票”“船票”“坟墓”,这里都有背景,不展示这些支架,学生是无法理解比喻之妙的。而展示,又不能生硬,我选择了余光中先生其他诗歌中的资料,让穿插也变得诗意浓郁,余先生的诗歌与散文我是喜欢的,也读过很多,其实,任何教学的成功的背后不仅有教学法的.深谙,还有文学功底的支撑,我跟我的小伙伴们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一个人的课,能走多远,不在花架子,而在内力。当然,赏析这三个意象少不了对于句子表达的把握的,如,“是”“AA的”叠音词。这些可以理解为铺垫。

“四小节,都在写乡愁,哪小节乡愁才是诗人最深的乡愁?”孩子们的回答是出奇的一致,并不奇怪,问题是要说说为什么,与母亲、“新娘”的分隔是短暂的,是可以倾诉的。而与大陆的分隔却是漫长的,遥遥无期的。看来前面的铺垫是有效果的。我就势追问了一句:“与母亲的阴阳相隔,不是更沉痛吗?”这个问题孩子们一下子陷入了不解境地。此时正处于“愤悱”之时,现场没有找到更好的支架,只好告知,也是一憾:与母亲是个人情感,与大陆是一代人,几代人的分离,“生离”有时候更甚于“死别”。更重要的,从“乡愁”来看,“生离”才是真正的乡愁。所以,前三小节各有其“愁”,最后落点才是“乡愁”。

大约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种表达,我出示了我写的一首小诗:

乡愁,是因为那一次别离

有的,还能重逢

有的,不再相见、不能相见。

1972年,月光下,20分钟

把沉睡了的最痛最痛的乡愁告诉了全世界

但,你的母亲听不见,你的大陆听不见。

又是20年,“母亲”听见了,接回雪满白头的孤儿

海峡仍浅浅,乡愁总依依

心灵的伤口,一阕《乡愁》,寒风吹彻……

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孩子们有些不舍,我吟唱了《乡愁》,孩子们跟着和唱,大有林籁泉韵的味道。还赠送了我的诗集《望悠悠》给三位小朋友,他们走出了会场,又折回,要我的签名呢!

走下舞台,偶遇连外、东庐校长,愧得赞许,后又得更多人认可。彩萍主任还亲手拍照,留下难得的纪念,第二天在微信里说了一句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转而一想,“惊艳”也好,“震撼”也罢,无非是更好做到了――顺着学情,慢慢走,欣赏啊。

篇2:《慢慢走,欣赏啊》教学教案

《慢慢走,欣赏啊》教学教案

一、专题内涵解说

走进文学作品这片激情的森林、诗化的王国,我们忽聆泉听松,忽迷花倚石,不禁意荡心驰,目眩神迷。文学鉴赏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寻——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活泼流转的美的体验,将文学作品这块感情的结晶重新熔化,重新奔涌,汇进我们的生命之流;通过富于灵性的美的发现,使文学作品这抔“美的息壤”,焕发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一花一世界”、“永远新的旧故事”和“总借黛玉一双俊眼”。第一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意境美或细节美,第二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情节美或环境美,第三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使学生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运用鉴赏方法参加鉴赏活动,在鉴赏活动中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开拓创新阅读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文本后面链接的学习资料的研读,能够提炼概括出鉴赏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的鉴赏方法。

2、学生运用提炼概括的鉴赏方法进行审美的活动体验,能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

3、学生通过自主地、个性化地阅读鉴赏,能初步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三、专题内容解析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代表作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镜春园里的荷花池,表明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荷塘月色”这里是一个并列词组,两者都是文章描绘的中心。文中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发了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感情,表达了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

第1节为第一段——点名心境,交代缘由。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寻找片刻的安静,作者想起了荷塘。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第三句前半句反衬作者连日来的苦情,后半句写烘托环境的静谧以及自己在这种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全段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2、3小节为第二段——小径漫步,抒发感受。第2节写在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主要写景:曲折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复述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与哀愁。第3节写独处时的心境。“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想”,突出“自由”二字,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间出游的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清幽美妙的“荷塘月色图”上。

第4至6节为第三段——荷塘月色,景语情语。第4节运用比喻、拟人、博喻、通感等手法,依次写了月下荷塘中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突出了它们的茂密、洁白袅娜、幽微清雅和饱含深情。写景紧扣景物特点,文辞清丽脱俗。这一节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淡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第5节先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的景色,作者活用“泻”、“浮”、“洗”、“笼”等动词,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这是静态动写的方法,把画面写活了。接着一段抒情的插笔,是用对比手法来写。先用朗照与淡月相比,再用酣眠和小睡相比,指出美是有多种情态的,而这种朦胧的梦幻般的美,适应于作者当时的心境。接下去写月光下的树影,有灌木丛落下的班驳的黑影,有杨柳的稀疏的倩影,都如画一般。最后总写荷塘中的月色,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月色淡淡朦胧苍茫,和作者心境相吻合。第6节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其中着重写树。荷塘四周,树多而密,将荷塘重重围住,形成一方清净幽僻的小天地。先总写,然后写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但末尾笔锋一转,透露出“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除内心的哀愁与苦闷——“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7、8节为第四段——江南采莲,向往憧憬。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联想古代采莲的盛况,继而引起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全文在特有的孤寂的氛围中结束。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以此统摄全篇。文中清雅朦胧的景色极好地体现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这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特有的风格。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像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觉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第3节的“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指出雨是冷的,诉诸触觉。冷雨可以“听、看、嗅、舔”,便是诉诸听、视、嗅、味等感觉。第1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和第3节“空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句,“空蒙而迷幻”可以诉诸视觉,“薄荷的香味”可以诉诸嗅觉,“料峭”、“淋漓”、“潮湿”固然是诉诸触觉的描写,但运用叠字“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便同时录下了风声雨声的声响了。同样的,用“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也极富听觉的刺激力。像这样感觉交通,一语兼摄,既写实境,又描声态,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

《听听那冷雨》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形、表态、表声,把“雨”字的质感写足了;“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山”、“伞”相谐,寄予了无尽的忧思与感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效果;“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

全文融汇古典现代,兼擅知性感性,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生命的激情和开阔的胸襟。

金岳霖先生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第一节总领全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这是全文的核心句,其中“有趣”二字是“文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这表明了材料的真实性,因为回忆性散文以“真”为其生命。

“有趣”的字面义可以理解为“怪”、“好玩”、“风趣”、“幽默”等,是全篇之“眼”,其实质却表现了人物独具魅力的真性情。作者选择了多件事件,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反反复复,不厌其繁地来突出金岳霖先生的率真:第2节写他古怪的样子(常年戴一顶呢帽进教室不脱下,脑袋总是微微仰着,眼镜镜片一只白一只黑,经常穿一件皮夹克),令人忍俊不禁;第3节写他别出心裁的提问方式。

相关专题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