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礼貌的孩子教学反思

英子swh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英子swh”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我是有礼貌的孩子教学反思(共12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我是守纪律的孩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是守纪律的孩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和班会相结合,以学生日常行为为落脚点,以学校规则为一个主要载体,让学生课前分类搜集学校内的各种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的影响。

2、以别人为镜子。在了解了规则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的所见、所为,有针对性的展示自己遵守规则的事或者违反规则的经历,让学生从行为上有所警醒。

3、教师可选取一些有争议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白纪律和自由的关系,增强他们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也锻炼他们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规范,做到行为文明。

教学过程

一、活动体验

活动1.交作业本──体验规则的作用

⑴第一次交作业本。(没有纪律)

说明:同学们,咱们在学校已经生活学习了两年多了,你们几乎每天都要交作业本吧!下面,请你们先把语文家庭作业本亲自交到老师这儿,注意动作要快。(学生为了早些把作业本交到前边,一起拥到讲台前,离讲台近的学生则把手中的作业本直接抛到讲台上,交完作业本的学生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与没有交作业本的学生挤在一起,课堂中热闹异常,一会儿工夫讲桌上出现一摞歪歪扭扭的作业本,还有三四本被学生抛到地上。)

⑵第二次交作业本。(有纪律)

讲述:第一次交作业本的场面大家都见到了,你们觉得这样做好吗?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从后往前传,第一桌的同学把自己一行的整理好上交。

按照学生得出的结论交数学家庭作业本。(学生以行为单位,从后往前传,第一桌的同学整理好后放到讲桌上,作业本摆放得整整齐齐。)

⑶引生思考:比较两次交本的过程,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设想生答:第一次,乱、慢、挤、不安全……第二次,安静、快、安全、整齐……,因为第二次我们总结出一个人人都遵守的交作业本的方法,所以,第二次交本速度快,教室安静,交的本子整齐。

总结:人人都遵守纪律我们的生活才有秩序。连交作业本这样的小事也要有纪律,我想,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还有不少的纪律。学校中究竟有哪些纪律呢?这些纪律有什么用呢?(板书:学校)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评析:提起纪律孩子第一个想到的是纪律就是不许干什么,是一种条条框框,是不自由的。教师通过一个交作业本的小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纪律的作用。这个游戏是学生学校生活中见到的一幕,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纪律保障学生生活的安全有序。

二、寻找学校纪律

活动2.小记者在行动──“学校纪律面面观”

⑴讲述:课前,老师请咱班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参加一项调查活动──学校纪律面面观,调查咱们学校有哪些纪律。小记者们,快拿出你们的调查报告,先相互说说你们的调查结果,看看是否需要补充,再选一名记者代表到前面来汇报。

小组交流调查结果,师巡视并追问:你们小组是怎么调查的?是分头调查还是一起行动?你们主要采用什么方法调查的?(师适时板书:问看 查 找 听 想)

⑵师对学生的调查情况小结:咱班的小记者真能干,通过问一问、看一看、找一找、听一听等多种调查方法了解到我们学校有这么多的纪律。

⑶幻灯片展示学校纪律:老师也像你们一样在课前进行了调查,那老师调查到了哪些学校纪律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讨论纪律有什么用,认识制定学校纪律的意义。

活动3.纪律离开我们会怎样──讨论并认识纪律的作用

⑴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她就是我们学校的'纪律小天使。你们看她多快乐呀!可是今天她怎么也快乐不起来?纪律小天使听了非常伤心,她想离开学校。你们同意吗?假如纪律小天使离开了学校,学校没有了纪律,会出现什么情况?

⑵演一演,没有纪律会怎样

请学生分组讨论没有规则后:自习课上的情境、引水处的情境、楼梯口的情境、课间十分钟的情境(学生分小组选择情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讨论后的结论)。

师巡视并提示下列内容:不排队接水会怎样?饮水处应该有什么纪律?没有这个纪律行吗?学校没有了纪律,上下楼会发生什么情况?上下楼梯不靠右行,会怎样?那么,上下楼梯应遵守什么纪律就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没有这项纪律行吗?

⑶学生汇报:

师适时提问:学校没有了xx纪律,会有什么后果?xx纪律有什么用?没有纪律行吗?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课堂纪律,能够保证我们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保证我们学习井然有序,所以我们要遵守课堂纪律;有了课间活动纪律并且按照规则去做,我们就能安全、愉快地进行课间娱乐活动。

⑷小结:看来学校纪律的作用真大呀!我们能让纪律天使离开学校吗?那我们赶紧把她请回来吧!师板贴图片。明明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师演示幻灯片,纪律天使回到学校)。

⑸强调:明明说纪律是帮助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同意吗?纪律的作用这么大,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因此我们必须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活动4.做守纪律的人——辩一辩:谁做得好

⑴提问:找一找录像中守纪律的人,还有哪些人没有遵守纪律,应该怎样改进?

⑵总结:学校处处有纪律,每一项纪律都非常重要,只要人人自觉遵守纪律,我们在学校就能健康、安全、有序、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⑶强调:其实,不仅在学校,在任何地方,纪律都是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保证。你们想成为遵守纪律的小标兵吗?希望你们用行动来证明。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设计所选取的情景来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既有行业的规范标准,又有社会的公共秩序,还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安排这些内容,是想从不同的侧面教育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都应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最后的评价环节是想让孩子在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的回忆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道德引领,让他们明白,遵守规则和纪律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就能得到极大的幸福和快乐。

篇2: 《我是好孩子》教学反思

中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他们能独立理解一些情节简单,并且贴近生活场景的故事,而《谁是好孩子》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乘车、让座位这些场景都是孩子们在生活中时常看到的,所以很容易让幼儿接受。

一、绘本内容概述

这个故事讲述了三只小猴在乘车、让座时表现出的不同表情与行为,这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时常看到的,所以很容易让中班孩子接受,通过观察以及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并判断出谁是好孩子,哪种行为是值得学习的。这对是非道德观逐渐形成中的中班孩子来说,非常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二、活动过程分析

1、开始部分――乘车经验交流

我以乘车的游戏开始导入课题,孩子的兴趣是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2、观察图片,引入主题――请幼儿仔细观察,并会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图片内容

活动中,我就采用了大图书的形式简要理解故事内容。其中要求幼儿观察图中小猴子的表情、神态、动作等,并让幼儿猜测小猴子的语言、行为。判断是否正确,并在学习表演的基础上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当我观察到到车上来了一位猴爷爷的这张图片时,我问孩子们: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喜欢动脑筋的孙维刚小朋友说:“我会把座位让给老爷爷,我自己拉着汽车上把手。”孩子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想孩子肯定有过这样的乘车经验,在他的带动下,其他的孩子也纷纷讲述着如何让座,此环节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课中的第三环节,教师带幼儿完整欣赏故事部分,我采用的方法是:教师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请幼儿一起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听老师翻阅大绘本讲述故事,以便达到巩固理解故事内容的作用。音乐的烘托,使得整个活动氛围创设较好。

3.活动延伸――讨论怎样做个好孩子

最后我设计的是一个延伸活动,让幼儿说说身边的好孩子。这可以说是整个活动的亮点,孩子们都能说出自己认为好孩子应做的行为,并大胆地说出我们身边的好孩子。希望以他们为榜样,自己也成为好孩子,孩子们的兴致高涨,都以自己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为骄傲。

虽然课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开始部分的游戏中穿插老奶奶或老爷爷也来乘车,让孩子提前感知让座,或许效果会更明显;小猴子的正面行为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加以巩固,但反面的`行为最好避免),但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我们教师选材就要多侧重于材料的适用性及趣味性,这样,孩子才能在玩中学到知识、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篇3: 《我是好孩子》教学反思

《我要做好孩子》是一本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书。在这节阅读汇报课中,我通过简说故事感受,既而通过和学生交流感受,详细为金铃画像,让孩子在心里建立了一个模糊的“好孩子”的印象,并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其间通过读亲子共读读后感、小记者采访、说说心里话三个环节和听课老师的互动,让孩子们的认识逐步深入、对“好孩子的标准”的认识也逐步多元化。最后又进行读写结合,让孩子们通过模仿创作一首小诗《我要做好孩子……》,将心中澎湃已久的激情完全迸发出来了。孩子们写得真的特别好,充满童贞童趣,这样的交流,学生所汲取的“营养”,是个人浅层次的阅读远远达不到的,连在座的老师也感慨于他们文学水平的高明。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高明不高明的问题,孩子们不过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罢了。

我想:不管怎样,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最终还是要归于课内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乐读、勤思、多写。而在此过程中,如果老师能够走在前面,融入其中,要学生读,先自己读,要学生说感受,自己先写写随感,那么推荐给孩子们,给孩子们交流时,自己也能有话可说,有据可循了。

在这段我和孩子们一起浸在浓浓书香的日子里,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喜悦里沉醉,在挫折中长大。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让我们感觉到,一本好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洗礼。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必须把握好课外阅读的每一个环节,慎重地选择、有效地指导、合理地运用,让每一次阅读都扎实有效,这将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品味、能力,为他们能飞向更高的天空提供强健的翅膀。

篇4: 《我是好孩子》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语言和社会相结合的儿歌,在学习理解儿歌内容的同时,也对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多做积极有益的事情有教育作用,意在懂得长大了要多做点积极有益的事情,同时在儿歌中让幼儿感受“子”字儿歌富有韵律的特点,学习翘舌音。

在活动中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幼儿用书中图面的内容,并能用完整的语句进行描述。在活动中幼儿能配上快板的节奏念儿歌,并且通过念儿歌发现每一句的最后都有一个“子”,发现了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奥秘。在活动最后幼儿能积极回忆日常活动中做过有益的事情,并能够运用儿歌的特点进行创编,颇有趣味。

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幼儿对“子”的韵脚感兴趣,念起来也很有劲,其他的句子学习就不如这个了,导致在朗诵的时候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在今后类似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在安排学习过程中除了重点学习外,对其他的部分也不能忽视,也要考虑到教学的方式方法。

快板是一种很有趣味的儿歌形式,通过这样的形式能激发幼儿朗诵儿歌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幼儿更加乐意去做一个好孩子。

篇5:《我是好孩子》教学反思

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家六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养尊处优已经习以为常了,一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说不得,打不得。家长们对孩子是这样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有人说:勤母出懒女,惰师出勤徒。乍一听这句话有些好笑,但细细思考却也是不无道理。现在的孩子不够勤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太“勤快”了。比如孩子吃饭比较慢,父母在旁边干着急,求爷爷告奶奶,夸张一点的为了喂孩子吃几口饭从家门口一路追到几里外,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场景。于是,时间一长,孩子每次吃饭就形成了习惯——慢慢吃,吃饭是游戏!孩子学穿衣服裤子,刚挣扎了几下,父母一心疼,穿什么呀!我来帮你,我来帮你!一来二去,孩子到头来也学不会穿衣服裤子,因此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就这样给落下了。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在家庭中所缺少的自理能力教育,今天(10月18日)下午我结合我们小班语言中的一课《我是好孩子》在我们班开展了《我是好孩子》的教学,以下是我通过这次活动的几点反思:

在活动目标上,我制定了三点: 1、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能够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2、学习词:自己;儿歌::我是好孩子,自己搬椅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拿杯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扣扣子;我是好孩子,自己穿衣服。同时引导小朋友们学说“我是好孩子,自己……”3、学会自己扣扣子,穿鞋。在活动中这三点目标均有达到,由于有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和大班小哥哥的表演,因此孩子们都比较的感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几点优缺点:1、首先我先利用谈话来引入,同时播放音乐,让小不点哥哥表演来创设情境,引导孩子认识我们要像小不点一样,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这样才是好孩子。并在小结时表扬小不点使学生们产生一种共呜,我也婪做好孩子。2、我之后请小不点来带领大家学习《我是好孩子》儿歌并有动作表演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在表演示范和指导后,就让孩子们去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扣扣子穿鞋,虽然有些孩子做的有点困难,但在老师的帮助下也做得很好,增强了孩子们的信心,产生 “我也会扣扣子和穿鞋,我也是好孩子了”的心理,但是我觉得在实际操作中,不止是扣扣子穿鞋,也可以适当的多延伸一些,比如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等,这样不仅可以得到一个经验的提升,也可以增加难度,孩子会更加的感兴趣。

今天的这个活动孩子们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只是在进行操作方面时的常规还需要加强。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止能够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从小教育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篇6: 我是小学生教学反思

我是小学生教学反思

教学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时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获得所应掌握的知识,使品德课堂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根据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非常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还特别注重儿童的主体性的特点。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通过教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让学生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以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来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愉快、积极体验,让他们逐步熟悉、了解学校,认识和熟悉新朋友,进而意识到并能按照一个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学习,学生都能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完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和同学多合作,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爱亲尊长。通过学习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小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从而从情感上真正去热爱国家,做一个关心他人、能为人民服务的好学生。

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课文生动有趣,而且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我通常让学生自己说,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学习,他们都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

五、书本和生活相结合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篇7:我是什么的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始终围绕语文学习的目标——识字、写字、朗读等,始终运用语文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文的味道。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如一、二自然段让学生读出“我”的调皮、可爱。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气势的不同,所以读出的感觉也不同。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感悟,不断提高朗读能力,形成语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朗读体会和比较中,慢慢感受到朗读的技巧,学会朗读。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想象我还做过哪些些好事,哪些坏事。仿写“有时候——有时候——”“我——在——在——在——”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在练习中培养写话能力。

篇8: 《我是中国人》教学反思

一、主题活动背景:

开学一个月后就将迎来祖国妈妈的生日――十月一国庆节。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龙的传人的笑脸,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了痕迹,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孩子们对这个节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有关国庆的、祖国的知识,这些可从孩子的日常交谈中发现。如孩子们会问:“长城到底有多长?爬长城累吗?”“国旗上为什么有五颗星?”“北京好玩吗?究竟有些什么?”“少数民族的.人和我们一样吗?”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想知道,想了解的。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粗浅知识和想深入探索的欲望,我们将开展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帮助孩子们了解: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是龙的传人;长城、长江、黄河是中国的象征;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京剧、国画是民族的艺术,还有我国多民族的民俗民风,这些都将在这个主题活动中等待孩子们去探索,随着他们的发现越来越多,惊奇越来越多,感受也会越来越深,他们的内心会逐渐萌发出爱国之情。

二、主题开展情况:

活动一《我是中国人》

幼儿对祖国认识得最多的便是国旗、国徽、国歌,而对祖国的文化历史却知知甚少,西方国家的东西越来越多的影响了幼儿,饮食、服饰等越来越西化,孩子们冲崇洋媚外的思想也日益滋生,因此我选择中国文化历史的题材,希望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中国人的伟大与智慧,从而使孩子们感受做中国人的骄傲。

在活动中,我将祖国的文化历史用角色游戏――参观展览会的形式让幼儿了解,使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而筷子游戏和功夫表演让幼儿得到了自我展示,整个活动都时刻的吸引着孩子,气氛十分的活跃,幼儿对祖国的文化也了解得很多,对自己是中国人也感到更加自豪。

活动二《戏说脸谱》

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京剧脸谱、服饰、唱腔都非常有特点,其鲜艳的色彩,夸张的形象,有一定功夫的动作,都深深吸引孩子们。在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的探究中,为满足幼儿对京剧的好奇心,我特地教了两首京剧选段《戏说脸谱》和《红灯记》。每天总是听到孩子们在不听地的唱,边唱边自己做动作。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京剧,设计了了这一活动,旨在从京剧脸谱入手,让幼儿欣赏、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幼儿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本次活动让幼儿在听听、哼哼、学学、做做的过程中,对我国的京剧艺术有了一个浅显的初步了解。从一开始幼儿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睁大了眼睛看录像中的包公,因而勾起了他们想说的欲望。在谈感受时,幼儿各抒己见,踊跃说出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儿已学过一些京剧选段,所以在了解脸谱色彩所代表的含义时,幼儿能轻松掌握,并根据自己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制作出各种形象的脸谱。

活动三《中国功夫》

近年来社会上对外国的节日、文化比较崇尚,而在很多地方忽视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因此,开展了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在这个主题活动中,从四大发明到现代火箭;从中华健儿勇夺奥运金牌到我国的名胜特产;从国粹京剧到各民族歌舞┅┅孩子们发现越来越多,惊奇越来越多,感受也会越来越多。在看了成龙的电影和动画片《大闹天宫》后,幼儿对中国工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选取了《中国工夫》这首歌曲,让幼儿体验中国工夫的雄壮有力的气概,激发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中国工夫,给幼儿以表达表现的空间。使幼儿能在音乐气氛的感染下,在富有力度的动作表演中,对民族精神有所体味,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让孩子初步了解了什么是中国武术?这次活动只是“我只中国人”主题的一个活动之一,我们还将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来让孩子了解我们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中国人,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小要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为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加繁荣和强盛作出应有的贡献。

活动四《国旗飘飘》

开展《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根据孩子的经验,创设了“国旗飘飘”,搭建“长城、天安门”,结合民族音乐、舞蹈、展示民族服饰等,这些都是为了让幼儿在与材料、环境的互动中进一步感受和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初步感受多元文化。“国旗飘飘”随着一幅世界地图的投放引起了幼儿新的爱好点,他们画的这些国旗是哪个国家的?这个国家在地图的什么地方?他们会经常在地图边寻找。

篇9:我是什么的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性文章,采用了拟人的写法,语言朴实生动、活泼有趣。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文字的好机会、好材料。

一、立足整体把握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开始,我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猜猜“我”是什么,以激发起学生的读书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接着又从整体内容把握教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并用笔画出“我”都变成了什么。最后又回归整体,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第四自然段教学,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突破难点,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读懂水做的好事是什么、坏事是什么,并知道人类想办法管住水,让它光做好事、不做坏事。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读书过程中读懂了语言文字。

二、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

《课标》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在教学时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书。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很小”和“极小极小”,并对比区别。再联想无数这样的点儿连成一片。指导学生读清楚“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最后边读边想象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的样子。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渗透了把事物描写具体的方法。

第三自然段虽然短小,但文字优美,我抓“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几个词语,并通过观察课件,让学生谈感受,睡觉时安安静静、散步时很悠闲,所以读“我在池子里睡觉”声音低、小;“在小溪里散步”声音轻缓;最后读海洋里的水波涛汹涌,又分别安排小组读、全班读的方式,声音由低缓到洪亮,让学生感受到这种起伏变化。

总之,以各种方式的读,营造了读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读书能力。

篇10:《我是小鼓手》教学反思

《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学唱歌曲。充满了童趣,表现出小鼓手的神气、自豪、喜悦。把这首不可多得的优秀儿童作品,安排在教材里,意在于让学生们通过学唱、欣赏和律动,体验歌曲的欢快的节奏、热情的情绪。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计教学过程是,我把“鼓”的`相关环节放进课堂,让学生们认识鼓,聆听鼓的声音,打鼓。还让学生观看了我校鼓乐队比赛的视频,预想让他们在学会歌曲之后,可以用大鼓小鼓为歌曲作伴奏,激发他们日后想参加学校鼓乐队的愿望。

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反思。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让学生听节奏,再模仿节奏,到把节奏加上音符唱,这个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课堂上,我重视学生们的参与时间,作为引导者引领他们自己去认识、去学习、去发现。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把教学环节,通过“鼓”这一思路,很好的串联起来,环环相扣使整个教学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进行。

不过这节课也出现了一些不足。

1、学生们“喊唱”的现象要引起重视。这是普遍会出现的情况,我决定在以后的每节课上,做一些趣味的呼吸练习和发声训练。从“柔声”模唱做起,逐步改正“喊唱”这一不足,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习惯。

2、二年级的学生毕竟能力有限,不能太放任其“自由发挥”,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所以我请学生分组上来用大小鼓为歌曲作伴奏,出现了“只闻鼓声,不见规律”的情况。应该事先准备好既定的伴奏节奏,让学生分组练习之后再用大小鼓合作,而后在为歌曲伴奏。学生既掌握了伴奏节奏,又参与了音乐实践,培养了合作能力。

新课标强调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加强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吸取经验,让音乐课堂更加精彩。

篇11:《我是小鼓手》教学反思

为了让低年级小朋友在学习音乐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作为音乐教师就要常常把一些枯燥的音乐知识进行淡化,在二年级小朋友学习《我是小鼓手》时,歌曲出现了许多音乐知识,如:休止符、连音线、反复记号,为了让他们自己发现这些符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就必须让他们反复聆听范唱,每一遍我都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小朋友们自己开动小脑筋,寻找答案。听第一遍时,我会让他们说说模仿小鼓声音的那段一共唱了几遍,小朋友一听就知道了,是两遍,这样他们再看书就认识了反复记号;

第二遍我让他们说说小鼓的声音是连贯的,还是断开的,仔细一听,是断开的,他们马上认识了休止符;第三遍,我让他们听哪个音最长,明显“哎”最长,唱了四拍,因为有一条弧线把前面两拍和后面两拍连了起来,同音相连唱总拍数,他们自然认识了连音线。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小朋友自己找出了这些音乐符号,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对歌曲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一首本来需要老师反复强调知识点的歌曲,变得很有挑战感,增强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对歌曲旋律和歌词的映像,学起来更轻松、愉快。

篇12:我是中国人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听音乐打节奏

本环节通过两次的听赏,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音乐旋律的记忆,感受乐曲的节拍特点,为后面的学唱做准备。

2.教师的范唱

教师的范唱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能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和热情,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法,所以教师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我是中国人》这首戏歌,由于它采用了京剧中花脸的唱腔,对于女老师来范唱,这首歌曲是有难度的,效果不如录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强调京剧的韵味,把嗓音刻意压低一些,尽量接近于花脸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现力,声情并茂,激发和感染学生的演唱热情。

3.识谱阶段

在识谱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演唱,对于装饰音、休止符等地方单独进行练习,以便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体会与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词演唱

通过反复演唱是否有装饰音的乐句,进一步感受的韵味。特别是对“人”字的学唱,在教师的范唱中,体会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进行练习。

5、通过欣赏现代京剧

《红灯记》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目的是让学生对京剧中的板式有一个更深地了解,能够举一反三,为进一步学习京剧打下基础。

相关专题 我是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