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语境解释词语

阿斯托尔福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阿斯托尔福”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如何利用语境解释词语(共6篇),欢迎阅读借鉴。

篇1:如何利用语境解释词语

如何利用语境解释词语

阅读教学,离不开词语的理解。要深入理解段落、篇章的意义,就必须首先准确充分理解词义。教师只有把理解词义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和推断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理解词义的金钥匙是什么?那就是语境。平时阅读可以翻查工具书,也可以利用造字法和构词法理解词义。但在进行速读时,为了扫除生词、难句方面的障碍就必须正确地利用语境,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法宝。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它分为大语境和小语境,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小语境,即上下文。语流中的句子,不论长短,都是由一个个词语组合而成的,以便传达一定的信息。而语流形成的语境又制约着每一个词的意义的表达。所以,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语境提供的信息,就可以推断出语流中的语词的`意义,也就可以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那么,怎样利用语境推断语词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语境提供的相关、相似、相反的信息,推断语流中的语词意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利用相关的信息理解词义。

这种相关的信息,包括单句的信息和复句的信息两种。单句提供的相关信息表现在语词的组合关系方面。如: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讲义”原是“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但在这里用不上。原来“听到”这个谓语动词提供了信息,“听到”的不是教材,只能是讲课的内容。又如:将走的前几天,他交给我一张照相。“照相”原是“拍照”,是动词,但在这里用不上。原来“交给”这个谓语动词提供了信息,“照相”变成了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了“相片”的意思。再如:屋檐下的猫睡梦中“喵喵”了几声。“喵喵”是拟声词,形容猫叫的声音。但在这个句子里,它带了宾语,具有了动词的语法特点。由此可以推断,“喵喵”是发出叫声的意思。

复句提供的信息表现在信息与语词的某种因果联系上。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推断词义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有“大概、主旨”“粗心”两个义项,但用在这里语气不顺。到底怎样理解呢?前一个分句的“隐隐约约”提供的信息正是“大意”的原因,所以,我们可以从因果联系方面推断,这里的“大意”只能理解为“大概的轮廓”。又如:“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秋风忽至“,”一场早霜“,是造成”歌舞“的原因。由此可以推断它的词义是落叶”飘落、上下翻飞“的意思。

第二、利用相似的信息推断词义。

语境提供相似的信息,也有两种情况。有的重在对称,有的重在强调。不管哪一种,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就“能帮助我们准确推断词义”。

重在对称的。如: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再如:困难里包含着胜利,失败里孕育着成功。在小语境里,“直面”就是“正视”的意思,“孕育”具有“包含”的含义。这种推断方法类似古汉语里的互文见义,这里就不赘述了。

重在强调的。如:不懂装懂,势必搞瞎指挥,乱弹琴。在这个例子中,“乱弹琴”具体指的是“瞎指挥”。再如:在首都王府井大街,车水马龙,热闹繁忙。这里的“热闹繁忙”,正是对“车水马龙”的解释。这两个例子表面上看语义重复,实际上是为了加强语势,引起注意。

第三,利用相反的信息推断词义。

在一些对比衬托的语境中,前后提供的信息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提供的信息,从反面推断词义。有时可以直接利用反义词来推断。如:努力使自己从门外汉变成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内行。这里的“门外汉”,我们可以从“内行”提供的反面信息推断为“外行”。又如: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酷暑”,可以从“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提供的反面信息推断为“黑人不平等、不自由的日子”。再如:“……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这里的“绕弯子”可以通过反义词“直截了当”推出来,也就是“不直截了当”的意思。

利用语境准确地推断语词的意义,这就扫除了阅读道路上的障碍,从而提高了阅读的速度,达到了速读的目的。

篇2:简论词语变异及语境

简论词语变异及语境

对于“语境系统”,语言学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就是“上下文”和“上下语”,相对于英文的“linguistic context”。而对“非语言语境”的范围问题,学术界则分歧较大。本文讨论的范围局限于“语言语境”。

一、语境是词语变异的必要条件

系统理论有一条基本原则:“部分”的性质并不仅仅是由它自身的构成要素所决定,同时也要由系统的“整体”来决定。语言系统也不例外,单个的词语在连续的语流中,其意义也要由系统的整体——语境来决定。一个词语一旦与特定的语境联系起来,其意义便不再是一个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稳定不变的实体。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词语意义由于受到语境的干扰,或偏离原义,或临时增添新义,或发生语义转移,总之会临时产生种种词典中所不能找到的附加意义。

(1)他穿着一身又肥又大、沾满血迹的屠户服,头发雪白纷乱,面孔上全青红皂白,他连自己都不认识啦。(莫言《十三步》)

(2)替这小丫头悄悄卸下包袱吧。三个月了。(池莉《不谈爱情》)

“青红皂白”在“面孔上”这样的语境制约下才产生了“青一块,白一块”的字面义;“包袱”受后面“三个月了”的提示产生了“怀孕了”的具体含义。

从信息论角度说,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因而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是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是信息的承担者。言语交际过程是说、听双方将信息用语言符号进行编码、传递和解码的过程。从信息学角度来考察,语言符号的编码和解码是以话语为单位的,说听双方除掌握语言代码的规则以外,还必须掌握话语在与语境联系中所承载的实际信息,这样交际才能成功。如果没有后面“三个月了”的提示,卸下的就是具体的“包裹”,语言代码规则的编码与解码到此结束。但是在例(2)这个特定的语境中,“包袱”所承载的不是“包裹”的信息,而是“怀孕了”的信息。这就要联系具体语境来进行解码。在特定语境中,“包袱”所承载的不同信息是通过“比喻”来实现的,因此,这个语言形式实际上又承载了更多的信息。

所以说,词语变异都是在语境的作用下发生的,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作用下产生的意义变异都是临时的、一次性的,离开了特定的语境,这种意义便不复存在,否则就是不规范的了。

需要说明的是,词语的变异尽管具有临时性特点,但这并不妨碍它有可能进入语言系统,也就是它的个体有时也会获得人们的承认,从而具有相对稳定性。“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1]词语变异,作为一种言语现象,它理所当然地要影响语言规范系统,丰富和发展这个规范系统。这表现在具有特殊表现力的词语变异个体获得社会的承认,广泛使用开来。例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里创造的“有的放矢”本是仿照“无的放矢”临时造出来的,可是后来这一新的成分被广泛应用开来,为社会所接受,于是,便由一个言语单位转换成一个语言单位了。可见,词语变异的临时性并不是绝对的。

二、语境检验词语变异的表达效果

(3)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声,一群狭人也要说读经,岂但“读”而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鲁迅《这个与那个》)

“狭人”是为了表义的需要模仿“阔人”而自创的一个词,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离开了这个特定的上下文语境,不但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而且是不规范的。

(4)黑猩猩不小心踩了长臂猿拉的大便,长臂猿温柔细心地帮她擦洗干净后,他们相爱了,别人问起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黑猩猩感慨地说:“猿粪!都是猿粪啊”!(网络短信)

正是前面有了“长臂猿帮黑猩猩擦洗大便”的说明,才使得“缘分”的谐音变异成分“猿粪”有了幽默的表达效果。

语境是词语变异的必要条件,词语在语境的作用下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语境还对词语变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上述例句因为符合了语境的要求,才具有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我们知道,语体是语言运用的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不同的语体对词语变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据冯广艺对超常搭配的考察,在各类语体中,文艺语体使用超常搭配的频度最高,尤以诗歌、散文为最。如果在科学语体中出现了大量的词语变异,那将是不可想象的。这缘于词语变异的修辞效果,词语变异降低了语义的透明度,具有审美功能,所以词语变异常常在文艺语体中出现。

三、词语变异的理解与语境认知

在语境的制约下,词语变异要么改变了词语的语义内涵或词语与语境之间的常规关系,要么改变了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常规语义关系。因此,对词语变异的理解也得依靠语境来寻求解释,这就需要对语境进行认知。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通过对上下文语境的认知,就可以理解词语变异后的具体含义。如对前面“包袱”的理解,因为下文说到“三个月了”,我们便不难理解它的含义是“怀孕了”。但在有些情况下,光凭对上下文语境的认知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认知语境。

(5)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公交系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李素丽。

上文也提到了“各地的公交系统中”,但如果解码者不知道“李素丽”是公交系统中的模范代表,那么他是不可能理解“李素丽”的具体含义的。

词语变异是语言编码者用语言符号表达客观世界的过程。编码者在编码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自己的语言能力、社会经验、背景知识,以及心理状态等。编码的目的也是为了交流,否则编码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词语变异也遵循着客观规律,它仅仅是在词语使用上的创新而已,否则就无法被社会理解和承认。人们只有充分利用认知语境才有可能理解词语变异。熊学亮认为:“认知语境是人们对语言使用的有关知识,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知概念化和图式化的知识、结构状态,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以及社会团体所共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式。”[3]

在交际过程中(书面或口语的),认知语境只是双方据以交流的前提,认知语境并不等于认知。词语变异的理解有赖于信息解码者利用自己的认知语境对编码者的具体场合和信息做出一系列的假设、选择、提取和推理,并通过对自己记忆中有关知识的激活,来寻求双方认知语境的关联性,形成共同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词语变异。

篇3:一些词语解释

关于一些词语解释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如:松柏参天。

肆虐:任意残杀和破坏。

盘踞:非法占据。

丈: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

险恶:凶险可怕。

竟:出乎意料的意思。要与“竞争”的“竞”区分开。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三番五次:形容很多次。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文中指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恭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

奇迹:想像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例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例句:这真是一项宏伟的工程。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凶猛:(气势、力量)凶恶强大。如:来势凶猛。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价值:积极的作用。例句: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领悟:领会。例句:他从这件普通的事情中领悟出了深刻的道理。

篇4:浅谈词语解释(网友来稿)

苍溪县茶店乡小学校 杨锦

抓好词语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碰到各种环境下的词语。有些是名词术语,这是可以通过工具书解决的,而有的词语在工具书上是找不到现存的答案的,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方法来解释它,扫清课文中的拦路虎。

一、直接解释法。

如:“勇往直前”指勇敢地一直向前走。“开卷有益”指打开书本读就有收获。

二、同义词解释法。

如:“口吻”可用“口气”解释。“寻常”可用“平常”、“普通”解释。

三、下定义解释法。

如“华盛顿”可用“美国的首都”来理解。“祖国”可用“我们自己的国家”来理解。

四、直观演示法。

如“笑咪咪”“乐呵呵”“笑嘻嘻”等表示情态的词教师可演示一下让学生自己区别理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互相揣摩表演,以加深对词语的领会。

五、词素分析法。

如“丰功伟绩”:丰,多;功,功劳;伟,大;绩,业绩。本词指伟大的功劳和业绩。

六、近义比较法。

如“爱戴”和“爱抚”。

七、查字典法。

如“但闻人语响”中的“但”字。

八、上下文联系法。

如《向沙漠进军》中的“不毛之地”可联系文章中“沙漠所到之地,森林全被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这些话语可知此词意思指“不长草木的地方”。

九、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如“改邪归正”一词可以以迟志强为例。他在犯罪后在人民政府的教育改造下,痛改前非,写下了《悔恨的泪》,表明自己重新做人的决心。这就可以理解为“改邪归正”。

十、展开想象解释法。

如“天水相接”一词,可引导学生想象天光水相连的情境来体会。

总之,理解词语的方法,最要紧的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我们在文章中碰到的词语的意义有时不仅一种,这需要我们根据词语在文章中所处的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才能得到一个正确的解释。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作者邮箱: YJ5638148@163.COM

[浅谈词语解释(网友来稿)]

篇5: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大全.

词语解释在语文考试中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你知道有哪些词语解释吗?

1.【画龙点眼】喻作画在重要处添上一笔使作品更加深动.

2.【猪突豨勇】比喻冲突锐利勇猛.

3.【猪朋狗友】比喻损友.

4.【功败垂成】: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

5.【风声鹤唳】形容人心惶惶,自相惊扰.

6.【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7.【乘龙快婿】形容一个令人满意的好女婿.

8.【焚琴煮鹤】指不解风雅,大杀风景的行为.

9.【自同寒蝉】寒蝉:冬天的蝉.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比喻缄默不语.

10.【蛟龙得水】喻人材得到赏识重用.

11.【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12.【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13.【梧鼠技穷】比喻技能虽多,而不能专一.

14.【供养不周】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所需不完备.

15.【呵笔寻诗】呵笔:冬天笔凉或冻结,用口吹暖气使之解冻;寻诗:寻觅诗句.用口吹暖气,使笔解冻,然后挥笔作诗.形容冬日苦吟.

16.【鼠肝虫臂】指极为低贱小的东西.

17.【杳如黄鹤】比喻人物一去无踪.

18.【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19.【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20.【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21.【鼹鼠饮河】比喻小量,所取不多;或没什么了不起.

22.【投鼠忌器】打老鼠怕伤了器具,比喻作事有所顾忌.

23.【故伎重演】再次的使用老花招.

24.【黑白分明】:比喻是非界限很清楚.

25.【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大器.

26.【来龙去脉】喻事情的全部过程.

27.【汤风冒雪】汤:顶、当.顶着风,冒着雪.形容冬天旅途的艰辛.

28.【鼠牙雀角】比喻与人争诵.

29.【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牺牲而希望得到大报酬.

30.【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敢违抗的.

31.【鹤立鸡群】比喻才能出众.或用以形容人身材特别高大.

32.【鹤长凫短】形容异类难谐.

33.【悲喜交加】: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34.【葛屦履霜】冬天穿着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35.【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36.【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37.【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38.【光彩夺目】形容颜色和光泽非常的耀眼.

39.【攻城守垒】攻打城市,守卫堡垒

40.【鸡皮鹤发】粗皮肤和白头发,形容老人白发苍苍,满脸皱纹.

41.【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42.【闲云野鹤】形容超然脱俗,与世无争,可以用在隐士,或是退休在家,生活闲逸无忧的人.

43.【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两军对阵,败军奔逃流窜的情状.

44.【暑往寒来】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45.【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46.【群龙无首】喻群众失去了领袖.

47.【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48.【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

49.【古往今来】指从古代到现在的意思.

50.【夏虫朝菌】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51.【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52.【负暄之献】暄:温暖.原指冬天晒太阳取暖当成一种好方法献给国君.后用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也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

53.【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54.【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55.【猪狗不如】比喻下等.

56.【温清定省】冬天使被子温暖,夏日让室内清凉,晚间给父母安睡,早晨起来问候安好.形容对父母尽心侍奉.

57.【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58.【抱头鼠窜】形容狼狈逃避的情形.

59.【活龙活现】形容绘画、雕刻或文字的叙述,极为逼真.

60.【改天换地】 比喻巨大的变革.

61.【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62.【鹤发童颜】比喻年老而健康.

篇6:词语解释简短

词语解释大全简短

1.恍如隔世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2.叶落知秋 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3.潜移默化 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4.匹夫匹妇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5.群策群力 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6.鱼龙曼衍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7.难解难分 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8.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9.能屈能伸 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10.难兄难弟 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11.染苍染黄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12.平起平坐 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13.难分难解 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14.落叶知秋 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15.旅进旅退 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16.苍狗白衣 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17.离心离德 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

18.风云变幻 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19.东海扬尘 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20.桥归桥,路归路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21.出鬼入神 谓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22.唐临晋帖 〖解释〗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比喻善临摹,少独创.

23.大风大浪 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24.满坑满谷 充满了谷,充满了坑.形容多得很,到处都是.

25.庄生梦蝶 庄生:战国人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生变化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26.满打满算 全部计算在内.

27.鱼龙百变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28.雾散云披 喻变化之快.

29.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30.变生不测 变: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31.变化多端 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32.龙骧豹变 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33.与时推移 〖解释〗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34.移形换步 〖解释〗犹移步换形.形容变化多端.

35.掀天揭地 可以撼动天地.形容声势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36.没头没脑 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

37.怯声怯气 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38.难兄难弟 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

39.龙化虎变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40.物换星移 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41.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解释〗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42.千变万化 形容变化极多.

43.日新月异 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44.变态百出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45.满谷满坑 充满了谷,充满了坑.形容多得很,到处都是.

46.天旋地转 天地转动.比喻重大的变化.也形容眩晕时的感觉或闹得极凶.

47.朝不保暮 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

48.愣头愣脑 形容言行鲁莽冒失.

49.稂不稂莠不莠 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50.佩韦佩弦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

51.窃钩窃国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52.鉴往知来 鉴:审察或引为教训;往:过去;来:未来.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53.神出鬼没 出:出现;没:消失.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54.大人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55.女大十八变 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56.听天由命 由:听从,随顺.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57.荆人涉澭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58.稳坐钓鱼船 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59.变化莫测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60.白虹贯日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61.满打满算 全部计算在内.

62.神机妙算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63.鬼出电入 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相关专题 语境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