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宗宝独禅师语录

jony137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ony137”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庆宗宝独禅师语录(共6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赵州禅师语录

赵州禅师(778-897),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享誉南北禅林并称“南有雪峰,北有赵州”,“赵州眼光烁破天下”。赵州禅师住世1,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

篇2:赵州禅师语录

(1)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

(2)南泉上堂,师问:“明头合,暗头合?”泉便归方丈。师便下堂,云:“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首座云:“莫道和尚无语,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打。又云:“这棒合是堂头老汉吃!”

(3)师问南泉:“知有的人,向什么处去?”泉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师云:“谢和尚指示!”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

(4)师在南泉作炉头,大众普请择菜。师在堂内叫:“救火!救火!”大众一时到僧堂前,师乃关却僧堂门,大众无对。泉乃抛钥匙,从窗内入堂中,师便开门。

(5)师在南泉井楼上打水次,见南泉过,便抱柱悬却脚,云:“相救!相救!”南泉上扶梯,云:“一二三四五。”师少时间,却去礼谢,云:“适来谢和尚相救。”

(6)南泉因东西两堂争猫儿,泉来堂内,提起猫儿,云:“道得即不斩,道不得即斩却。”大众下语,皆不契泉意,当时即斩却猫儿了。至晚间,师从外归来,问讯次,泉乃举前话了,云:“你作么生救得猫儿?”师遂将一只鞋戴在头上出去。泉云:“子若在,救得猫儿。”

(7)师问南泉:“异即不问,如何是类?”泉以两手托地,师便踏倒,却归涅堂内,叫:“悔!悔!”泉闻,乃令人去问:“悔个什么?”师云:“悔不更与两踏。”

(8)南泉从浴室里过,见浴头烧火,问云:“作什么?”云:“烧浴。”泉云:“记取来,唤水牯牛浴。”浴头应诺。至晚间,浴头入方丈。泉问:“作什么?”云:“请水牯牛去浴!”泉云:“将得绳索来否?”浴头无对。

师来问讯泉,泉举似师。师云:“某甲有语。”泉便云:“还将得绳索来么?”师便近前,蓦鼻便拽。泉云:“是即是,太粗生。”

(9)师问南泉:“离四句绝百非外,请道。”泉便归方丈。师云:“这老和尚,每常口吧吧地,及其问著,一言不措。”侍者云:“莫道和尚无语好。”师便打一掌。

(10)南泉一日掩却方丈门,便把灰围却门外,问僧云:“道得即开门。”多有人下语,并不契泉意。师云:“苍天!苍天!”泉便开门。

(11)师问南泉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还有过也无?”泉云:“有。”师云:“过在什么处?请师道。”泉遂举,师便出去。

(12)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

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学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师云:“我不将境示人。”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

(13)师又云:“老僧九十年前,见马祖大师下八十余员善知识,个个俱是作家,不似如今知识,枝蔓上生枝蔓,大都是去圣遥远,一代不如一代。只如南泉寻常道:‘须向异类中行。’且作么生会?如今黄口小儿,向十安街头说葛藤、博饭口童、觅礼拜,聚三五百众,云:‘我是善知识,你是学人。’”

(14)僧问:“如何是清净伽蓝?”师云:“丫角女子。”云:“如何是伽蓝中人?”师云:“丫角女子有孕。”

(15)问:“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师云:“镇州出大萝卜头。”

(16)问:“和尚生缘什么处?”师以手指云:“西边、更向西。”

(17)问:“法无别法,如何是法?”师云:“外空、内空、内外空。”

(18)问:“如何是佛真法身?”师云:“更嫌什么!”

(19)问:“如何是心地法门?”师云:“古今榜样!”

(20)问:“如何是宾中主?”师云:“山僧不问妇!”问:“如何是主中宾?”师云:“老僧无丈人!”

(21)问:“如何是一切法常住?”师云:“老僧不讳祖!”其僧再问,师云:“今日不答话。”

(22)师上堂云:“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无事向衣钵下坐,穷理好。老僧行脚时,除二时斋粥,是杂用心力处,余外更无别用心处也。若不如此,出家大远在!”

(23)问:“万物中何物最坚?”师云:“相骂饶汝接嘴,相唾饶汝泼水。”

(24)问:“晓夜不停时如何?”师云:“僧中无与么两税百姓!”

(25)问:“如何是一句?”师云:“若守著一句,老却你。”

(26)师上堂,谓众云:“若一生不离丛林,不语十年五载,无人唤你作哑汉,已后佛也不奈你何!你若不信,截取老僧头去。”

(27)师上堂云:“兄弟!你正在第三冤里。所以道:‘但改旧时行履处,莫改旧时人。’共你各自家出家,比来无事。更问禅问道,三十二十人聚头来问,恰似欠伊禅道相似。你唤作善知识,我是同受拷。老僧不是戏好,恐带累他古人,所以东道西说。”

(28)问:“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云:“你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你问哪个时!”

(29)问:“如何是赵州主人公?”师咄云:“这箍桶汉!”学人应诺。师云:“如法箍桶著!”

(30)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云:“树摇鸟散,鱼惊水浑。”

(31)问:“如何是少神的人?”师云:“老僧不如你!”学云:“不占胜。”师云:“你因什么少神!”

(32)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时人窠窟?”师云:“曾有问我,直得五年分疏不得。”

(33)有官人问:“丹霞烧木佛,院主为什么眉须堕落?”师云:“官人宅中,变生作熟,是什么人?”云:“所使。”师云:“却是他好手。”

(34)问:“毗目仙人执善财手,见微尘佛时如何?”师遂执僧手,云:“你见个什么?”

(35)有尼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莫生儿!”尼云:“和尚勿交涉。”师云:“我若共你打交涉,堪作什么。”

(36)问:“如何是赵州主人公?”师云:“田库奴。”

(37)问:“如何是王索仙陀婆?”师云:“你道老僧要个什么?”

(38)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说什么玄中玄,七中七,八中八!”

(39)问:“如何是仙陀婆?”师云:“静处萨婆诃。”

(40)问:“如何是法非法?”师云:“东西南北。”学云:“如何会去?”师云:“上下四维。”

(41)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那个师僧若在,今年七十四五。”

(42)问:“王索仙陀婆时如何?”师蓦起,打躬叉手。

(43)问:“如何是道?”师云:“不敢!不敢!”

(44)问:“如何是法?”师云:“敕敕,摄摄!”

(45)问:“赵州去镇府多少?”师云:“三百。”学云:“镇府来赵州多少?”师云:“不隔。”

(46)僧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玄来多少时也?”学云:“玄来久矣!”师云:“赖遇老僧,洎合玄杀这屡生。”

(47)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还见庭前柏树子么!”

(48)师上堂云:“若是久参的人,莫非真实,莫非亘古亘今。若是新入众的人,也须究理始得。莫趁者边三百、五百、一千,傍边二众丛林,称道:好个住持,洎乎问著佛法,恰似炒砂作饭相似,无可施为,无可下口。却言他非我是,面赫赤地,良由世间出非法语。真实欲明者意,莫辜负老僧。”

(49)问:“在尘为诸圣说法,总属披搭。未审和尚如何示人?”师云:“什么处见老僧?”学云:“请和尚说。”师云:“一堂师僧,总不会这僧语话。”别有一僧问:“请和尚说。”师云:“你说,我听。”

(50)问:“真化无迹,无师、弟子时如何?”师云:“谁教你来问?”学云:“更不是别人。”师便打之。

(51)问:“此事如何辨?”师云:“我怪你。”学云:“如何辨得?”师云:“我怪你不辨。”学云:“还保任否?”师云:“保任、不保任自看。”

(52)问:“如何是无知解的人?”师云:“说什么事!”

(53)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下禅床。学云:“莫便是否?”师云:“老僧未有语在。”

(54)问:“佛法久远,如何用心?”师云:“你见前汉、后汉把揽天下,临终时半钱也无分。”

(55)问:“时人以珍宝为贵,沙门以何为贵?”师云:“急合取口。”学云:“合口还得也无?”师云:“口若不合,争能辨得。”

(56)问:“如何是赵州一句?”师云:“老僧半句也无。”学云:“岂无和尚在?”师云:“老僧不是一句!”

(57)问:“如何得不被诸境惑?”师垂一足,僧便出鞋;师收起足,僧无语。

(58)有俗官问:“佛在日,一切众生归依佛;佛灭度后,一切众生归依什么处?”师云:“未有众生。”学云:“现问次。”师云:“更觅什么佛!”

(59)问:“还有不报四恩、三有者也无?”师云:“有。”学云:“如何是?”师云:“这杀父汉,算你只少此一问。”

(60)问:“如何是和尚意?”师云:“无施设处。”

(61)师上堂云:“兄弟!但改往修来;若不改,大有著你处在!”

(62)师又云:“老僧在此间三十余年,未曾有一个禅师到此间。设有来,一宿一食急走过,且趁软暖处去也。”

问:“忽遇禅师到来,向伊道什么?”师云:“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

(63)师又云:“兄弟!若从南方来者,即与下载;若从北方来,即与装载。所以道:‘近上人问道,即失道;近下人问道者,即得道。’”

(64)师又云:“兄弟!正人说邪法,邪法亦随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随邪。诸方难见易识,我者里易见难识。”

(65)问:“善恶惑不得的人,还独脱也无?”师云:“不独脱。”学云:“为什么不独脱?”师云:“正在善恶里。”

(66)尼问:“离却上来说处,请和尚指示!”师咄云:“煨破铁瓶。”尼将铁瓶添水来,云:“请和尚答话。”师笑之。

(67)问:“世界变为黑穴,未审此个落在何路?”师云:“不占。”学云:“不占是什么人?”师云:“田库奴。”

(68)问:“无言无意,始称得句。既是无言,唤什么作句?”师云:“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学云:“即今和尚是满是溢?”师云:“争奈你问我。”

(69)问:“如何是灵者?”师云:“净地上屙一堆屎!”学云:“请和尚的旨。”师云:“莫恼乱老僧!”

(70)问:“法身无为,不堕诸数,还许道也无?”师云:“作么生道!”学云:“与么即不道也。”师笑之。

(71)问:“如何是佛,如何是众生?”师云:“众生即是佛,佛即是众生。”学云:“未审两个哪个是众生?”师云:“问、问。”

(72)问:“大道无根,如何接唱?”师云:“你便接唱!”云:“无根又作么生?”师云:“既是无根,什么处系缚你!”

(73)问:“正修行的人,莫被鬼神测得也无?”师云:“测得!”云:“过在什么处?”师云:“过在觅处。”云:“与么即不修行也?”师云:“修行。”

(74)问:“孤月当空,光从何生?”师云:“月从何生?”

(75)问:“承和有言,道不属修,但莫染污。如何是不染污?”师云:“检校内外。”云:“还自检校也无?”师云:“检校。”云:“自己有什么过,自检校?”师云:“你有什么事。”

(76)师上堂云:“此事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77)师又云:“老僧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

问:“佛与谁人为烦恼?”师云:“与一切人为烦恼!”云:“如何免得?”师云:“用免作么。”

(78)师示众云:“老僧此间,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老僧随伊根机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了也。若是不会,是谁过欤!已后遇着作家汉,也道老僧不辜他。但有人问,以本分事接人。”

(79)问:“从上至今,即心是佛;不即心,还许学人商量也无?”师云:“即心且置,商量个什么!”

(80)问:“古镜不磨,还照也无?”师云:“前生是因,今生是果!”

(81)问:“三刀未落时如何?”师云:“森森地。”云:“落后如何?”师云:“迥迥地。”

(82)问:“如何是出三界的人?”师云:“笼罩不得!”

(83)问:“牛头未见四祖,百鸟衔花供养;见后,为什么百鸟不衔花供养?”师云:“应世,不应世。”

(84)问:“白云自在时如何?”师云:“争似春风处处闲!”

(85)问:“如何是露地白牛?”师云:“月下不用色。”云:“食n何物?”师云:“古今嚼不著!”云:“请师答话!”师云:“老僧合与么!”

(86)师示众云:“拟心即差。”僧便问:“不拟心时如何?”师打三下,云:“莫是老僧辜负?梨么?”

(87)问:“凡有问答,落在意根;不落意根,师如何对?”师云:“问。”学云:“便请师道!”师云:“莫向者里是非!”

(88)问:“龙女亲献佛,未审将什么献?”师以两手作献势。

(89)师示众云:“此间佛法,道难即易,道易即难。别处难见易识,老僧者里,即易见难识。若能会得,天下横行。忽有人问:什么处来?若向伊道赵州来,又谤赵州;若道不从赵州来,又埋没自己。诸人且作么生对他?”

僧问:“触目是谤和尚,如何得不谤去?”师云:“若道不谤,早是谤了也!”

(90)问:“如何是正修行路?”师云:“解修行即得,若不解修行,即参差落他因果里。”

(91)师示众云:“我教你道,若有问时,但向伊道赵州来。忽问:‘赵州说什么法?’但向伊道:‘寒即言寒,热即言热。’若更问道:‘不问者个事。’但云:‘问什么事?’若再问:‘赵州说什么法?’便向伊道:‘和尚来时,不教传语上座,若要知赵州事,但自去问取。’”

(92)问:“不顾前后时如何?”师云:“不顾前后且置,你问阿谁?”

(93)师示众云:“迦叶传与阿难,且道达磨传与什么人?”问:“且如二祖得髓,又作么生?”师云:“莫谤二祖!”

师又云:“达磨也有语:‘在外者得皮,在里者得骨。’且道更在里者得什么?”问:“如何是得髓的道理?”师云:“但识取皮。老僧者里,髓也不立!”云:“如何是髓?”师云:“与么皮也摸未著!”

(94)问:“与么堂堂,岂不是和尚正位?”师云:“还知有不肯者么?”学云:“与么即别有位!”师云:“谁是别者?”学云:“谁是不别者?”师云:“一任叫。”

(95)问:“上上人一拨便转,下下人来时如何?”师云:“汝是上上下下?”云:“请和尚答话!”师云:“话未有主在。”云:“某甲七千里来,莫作心行。”师云:“据你者一问,心行莫不得么?”此僧一宿便去。

(96)问:“不绍傍来者如何?”师云:“谁?”学云:“惠延。”师云:“问什么?”学云:“不绍傍来者。”师以手抚之。

(97)问:“如何是衲衣下事?”师云:“莫自瞒。”

(98)问:“真如、凡圣,皆是梦言;如何是真言?”师云:“更不道者两个。”学云:“两个且置,如何是真言?”师云:“更不道者两个。”

(99)问:“如何是赵州?”师云:“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100)问:“如何是定?”师云:“不定。”学云:“为什么不定?”师云:“活物、活物。”

(101)问:“不随诸有时如何?”师云:“合与么。”学云:“莫便是学人本分事?”师云:“随也,随也。”

(102)问:“古人三十年,一张弓两下箭,只射得半个圣人,今日请师全射!”师便起去。

(103)师示众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老僧却不在明白里。是你向什么处见祖师?”问:“和尚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什么?”师云:“我亦不知。”学云:“和尚既自不知,为什么道不在明白里?”师云:“问事即得;礼拜,退。”

(104)师示众云:“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更不要道:才语是生,不语是灭。诸人且作么生是不生不灭的道理?”问:“早是不生不灭么?”师云:“者汉只认得个死语。”

(105)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和尚如何示人?”师云:“何不尽引古人语?”学云:“某甲只道得到这里!”师云:“只这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106)上堂,示众云:“看经也在生死里,不看经也在生死里,诸人且作么生出得去?”僧便问:“只如俱不留时如何?”师云:“实即得,若不实,争能出得生死!”

(107)问:“利剑锋头快时如何?”师云:“老僧是利剑。快在什么处?”

(108)问:“大难到来,如何回避?”师云:“恰好。”

(109)上堂,良久云:“大众总来也未?”对云:“总来也。”师云:“更待一人来,即说话。”僧云:“候无人来,即说似和尚。”师云:“大难得人。”

(110)师示众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你诸人作么生?”僧乃问:“只如不生不灭时如何?”师云:“我许你者一问。”

(111)师因参次,云:“明又未明,道昏欲晓,你在阿哪头?”僧云:“不在两头。”师云:“与么即在中间也。”云:“若在中间,即在两头。”师云:“这僧多少时,在老僧者里,作与么语话,不出得三句里。然直饶出得,也在三句里。你作么生?”僧云:“某甲使得三句。”师云:“何不早与么道。”

(112)问:“如何是通方?”师云:“离却金刚禅。”

(113)师示众云:“衲僧家,直须坐断报、化佛头始得。”问:“坐断报、化佛头是什么人?”师云:“非你境界。”

(114)师示众云:“大道只在目前,要且难睹。”僧乃问:“目前有何形段,令学人睹?”师云:“任你江南江北。”学云:“和尚岂无方便为人?”师云:“适来问什么。”

(115)问:“入法界来,还知有也无?”师云:“谁入法界?”学云:“与么即入法界不知去也?”师云:“不是寒灰死木,花锦成现百种有。”学云:“莫是入法界处用也无?”师云:“有什么交涉。”

(116)问:“若是实际理地,什么处得来?”师云:“更请?梨宣一遍。”

(117)问:“万境俱起,还有惑不得者也无?”师云:“有。”学云:“如何是惑不得者?”师云:“你还信有佛法否?”学云:“信有佛法,古人道了。如何是惑不得者?”师云:“为什么不问老僧?”学云:“问了也。”师云:“惑也。”

(118)问:“未审古人与今人,还相近也无?”师云:“相近即近,不同一体。”学云:“为什么不同?”师云:“法身不说法。”学云:“法身不说法,和尚为人也无?”师云:“我向个里答话!”学云:“争道法身不说法?”师云:“我向个里救你阿爷,他终不出头。”

(119)问:“学人道不相见时,还回互也无?”师云:“测得回互。”学云:“测他不得?回互个什么?”师云:“不与么是你自己。”学云:“和尚还受测也无?”师云:“人即转近,道即转远也。”学云:“和尚为什么自隐去?”师云:“我今现共你语话。”学云:“争道不转。”师云:“合与么著。”

(120)师示众云:“教化得的人是今生事,教化不得的人是第三生冤。若不教化,恐堕却一切众生。教化亦是冤。是你还教化也无?”僧云:“教化。”师云:“一切众生,还见你也无?”学云:“不见。”师云:“为什么不见?”学云:“无相。”师云:“即今还见老僧否?”学云:“和尚不是众生。”师云:“自知罪过即得。”

(121)师示众云:“龙女心亲献,尽是自然事。”问:“既是自然,献时为什么?”师云:“若不献,争知自然。”

(122)师示众云:“八百个作佛汉,觅一个道人难得。”

(123)问:“只如无佛无人处,还有修行也无?”师云:“除却者两个,有百千万亿。”学云:“道人来时,在什么处?”师云:“你与么即不修行也。”其僧礼拜。师云:“大有处著你在。”

(124)问:“白云不落时如何?”师云:“老僧不会上象。”学云:“岂无宾主?”师云:“老僧是主,?梨是宾,白云在什么处?”

(125)问:“大巧若拙时如何?”师云:“丧却栋梁材。”

(126)师示众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问:“和尚还为人也无?”师云:“为人。”学云:“如何为人?”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学云:“既是玄,作么生是旨?”师云:“我不把本。”学云:“者个是玄,如何是旨?”师云:“答你是旨。”

(127)师示众云:“各自有禅,各自有道。忽有人问你:作么生是禅是道?作么生o对他?”僧乃问:“既各有禅道,从上至今语话为什么?”师云:“为你游魂。”学云:“未审如何为人?”师乃退身不语。

(128)师示众云:“不得闲过,念佛、念法。”僧乃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念?”师云:“念者是谁?”学云:“无伴。”师叱:“者驴。”

(129)上堂,示众云:“若是第一句,与祖佛为师;第二句,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自救不了。”

有僧问:“如何是第一句?”师云:“与祖佛为师。”师又云:“大好从头起。”学人再问,师云:“又却人天去也。”

(130)师示众云:“是他不是不将来,老僧不是不o对。”僧云:“和尚将什么o对?”师长吁一声。云:“和尚将这个o对,莫辜负学人也无!”师云:“你适来肯我,我即辜负你。若不肯我,我即不辜负你。”

(131)师示众云:“老僧今夜答话去也,解问者出来!”有僧才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只得个墼子。”

(132)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无。”学云:“上至诸佛,下至蚁子,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无?”师云:“为伊有业识性在。”

(133)问:“如何是法身?”师云:“应身。”云:“学人不问应身。”师云:“你但管应身。”

(134)问:“朗月当空时如何?”师云:“?梨名什么?”学云:“某甲。”师云:“朗月当空,在什么处?”

(135)问:“正当二八时如何?”师云:“东东,西西。”学云:“如何是东东西西?”师云:“觅不著。”

(136)问:“学人全不会时如何?”师云:“我更不会。”云:“和尚还知有也无?”师云:“我不是木头,作么不知!”云:“大好不会。”师拍掌笑之。

(137)问:“如何是道人?”师云:“我向道是佛人。”

(138)问:“凡有言句,举手动足,尽落在学人网中;离此外,请师道!”师云:“老僧斋了,未吃茶。”

(139)马大夫问:“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老僧若修行,即祸事。”云:“和尚既不修行,教什么人修行?”师云:“大夫是修行的人!”云:“某甲何名修行!”师云:“若不修行,争得扑在人王位中!]得来赤冻红地,无有解出期。”大夫乃下泪拜谢。

(140)师示众云:“?梨不是不将来,老僧不是不o对。”

又云:“?梨莫擎拳合掌,老僧不将禅床、拂子对。”

(141)问:“思忆不及处如何?”师云:“过者边来。”云:“过者边来,即是及处;如何是思不及处?”师竖起手云:“你唤作什么?”云:“唤作手,和尚唤作什么?”师云:“百种名字,我亦道。”云:“不及和尚百种名字,且唤什么?”师云:“与么即你思忆不及处。”僧礼拜。师云:“教你思忆得及者。”云:“如何是?”师云:“释迦教、祖师教,是你师!”云:“祖与佛古人道了也,如何是思忆不及处?”师再举指云:“唤作什么?”僧良久。师云:“何不当头道著,更疑什么!”

(142)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老僧耳背,高声问!”僧再问,师云:“你问我家风,我却识你家风。”

(143)问:“万境俱起时如何?”师云:“万境俱起。”云:“一问一答是起,如何是不起?”师云:“禅床是不起的。”僧才礼拜次,师云:“记得问答?”云:“记得。”师云:“试举看。”僧拟举师问。

(144)问:“如何是目前佛?”师云:“殿里的!”云:“者个是相貌佛,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云:“即心犹是限量,如何是佛?”师云:“无心是。”学云:“有心、无心,还许学人拣也无?”师云:“有心、无心,总被你拣了也,更教老僧道什么即得。”

(145)问:“远远投师,未审家风如何?”师云:“不说似人。”学云:“为什么不说似人?”师云:“是我家风。”学云:“和尚既不说似人,争奈四海来投?”师云:“你是海,我不是海。”学云:“未审海内事如何?”师云:“老僧钓得一个。”

(146)问:“祖佛近不得的是什么人?”师云:“不是祖佛。”学云:“争奈近不得何?”师云:“向你道,不是祖佛,不是众生,不是物,得么?”学云:“是什么?”师云:“若有名字,即是祖佛、众生也。”学云:“不可只与么去也!”师云:“卒未与你去在。”

(147)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狐狼野犴是。”

(148)问:“作何方便,即得闻于未闻?”师云:“未闻且置,你曾闻个什么来?”

(149)问:“承教有言:随色摩尼珠。如何是本色?”师召僧名,僧应诺,师云:“过者边来!”僧便过,又问:“如何是本色?”师云:“且随色走。”

(150)问:“平常心的.人,还受教化也无?”师云:“我不历他门户。”学云:“与么则莫沉却那边人么?”师云:“大好平常心。”

(151)问:“如何是学人保任的物?”师云:“尽未来际拣不出。”

(152)问:“如何是大修行的人?”师云:“寺里纲维是。”

(153)问:“学人才到,总不知门户头事如何?”师云:“上座名什么?”学云:“惠南。”师云:“大好不知。”

(154)问:“学人欲学,又谤于和尚;如何得不谤去?”师云:“你名什么?”学云:“道皎。”师云:“静处去,者米囤子!”

(155)问:“如何是和尚大意?”师云:“无大无小。”学云:“莫便是和尚大意么?”师云:“若有纤毫,万劫不如。”

(156)问:“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是什么人语?”师云:“出来便死。”

(157)问:“不是佛,不是物,不是众生。这个是断语,如何是不断语?”师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158)问:“如何是毗卢圆相?”师云:“老僧自小出家,不曾眼花。”学云:“和尚还为人也无?”师云:“愿你长见毗卢圆相。”

(159)问:“佛祖在日,佛祖相传;佛祖灭后,什么人传?”师云:“古今总是老僧分上!”学云:“未审传个什么?”师云:“个个总属生死!”云:“不可埋没却祖师也!”师云:“传个什么。”

(160)问:“凡圣俱尽时如何?”云:“愿你作大德,老僧是障佛祖汉。”

(161)问:“远闻赵州,到来为什么不见?”师云:“老僧罪过。”

(162)问:“朗月当空,未审室中事如何?”师云:“老僧自出家,不曾作活计。”学云:“与么即和尚不为今时也。”师云:“自疾不能救,焉能救得诸人疾。”学云:“争奈学人无依何!”师云:“依即踏著地,不依即一任东西。”

(163)问:“在心心不测时如何?”师云:“测阿谁?”学云:“测自己。”师云:“无两个。”

(164)问:“不见边表时如何?”师指净瓶,云:“是什么?”学云:“净瓶。”师云:“大好不见边表。”

(165)问:“如何是归根?”师云:“拟即差。”

(166)问:“不离言句,如何得独脱?”师云:“离言句是独脱。”学云:“适来无人教某甲来。”师云:“因什么到此?”学云:“和尚何不拣出?”师云:“我早个拣了也。”

(167)问:“非心不即智,请和尚一句。”师云:“老僧落你后。”

(168)问:“如何是毕竟?”师云:“毕竟。”学云:“哪个毕竟是?”师云:“老僧是毕竟。你不解问者话。”学云:“不是不问。”师云:“毕竟在什么处!”

(169)问:“不挂寸丝时如何?”师云:“不挂什么?”学云:“不挂寸丝。”师云:“大好不挂寸丝。”

(170)问:“如救头燃的人如何?”师云:“便学。”学云:“什么处?”师云:“莫占他位次。”

(171)问:“空劫中阿谁为主?”师云:“老僧在里许坐。”学云:“说什么法?”师云:“说你问的!”

(172)问:“承古有言:‘虚明自照。’如何是自照?”师云:“不称他照。”学云:“照不著处如何?”师云:“你话堕也。”

(173)问:“如何是的?”师云:“一念未起时。”

(174)问:“如何是法王?”师云:“州里大王是。”云:“和尚不是?”师云:“你拟造反去,都来一个王不认!”

(175)问:“如何是佛心?”师云:“你是心,我是佛,奉、不奉自看!”学云:“师即不无,还奉得也无?”师云:“你教化我看。”

(176)问:“三身中,哪个是本来身?”师云:“阙一不可。”

(177)问:“未审此土谁为祖师?”师云:“达磨来,这边总是。”学云:“和尚是第几祖?”师云:“我不落位次!”学云:“在什么处?”师云:“在你耳里。”

(178)问:“不弃本,不逐末,如何是正道?”师云:“大好出家儿。”学云:“学人从来不曾出家!”师云:“归依佛,归依法。”学云:“未审有家可出也无?”师云:“直须出家。”学云:“向什么处安排他?”师云:“且向家里坐。”

(179)问:“明眼人见一切,还见色也无?”师云:“打却著。”学云:“如何打得?”师云:“莫用力。”学云:“不用力如何打得?”师云:“若用力即乖。”

(180)问:“祖佛大意,合为什么人?”师云:“只为今时。”学云:“争奈不得何?”师云:“谁之过?”学云:“如何承当?”师云:“如今无人承当得!”学云:“与么即无依倚也?”师云:“又不可无却老僧。”

(181)问:“了事的人如何?”师云:“正大修行。”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著衣吃饭。”学云:“著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作什么!”

(182)崔郎中问:“大善知识,还入地狱也无?”师云:“老僧末上入!”崔云:“既是大善知识,为什么入地狱?”师云:“老僧若不入,阿谁教化汝!”

(183)问:“毫厘有差时如何?”师云:“天地悬隔。”云:“毫厘无差时如何?”师云:“天地悬隔。”

(184)问:“如何是不睡的眼?”师云:“凡眼、肉眼。”又云:“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学云:“如何是睡的眼?”师云:“佛眼、法眼是睡的眼。”

(185)问:“大庾岭头趁得及,为什么提不起?”师拈起衲衣,云:“你甚处得者个来?”云:“不问者个。”师云:“与么即提不起。”

(186)问:“不合不散如何辨?”师云:“你有一个,我有一个。”云:“者个是合,如何是散?”师云:“你便合。”

(187)问:“如何是不错路?”师云:“识心见性是不错路。”

(188)问:“明珠在掌,还照也无?”师云:“照即不无,唤什么作珠?”

(189)问:“灵苗无根时如何?”师云:“你从什么处来?”云:“太原来。”师云:“大好无根。”

(190)问:“学人拟作佛时如何?”师云:“大煞费力生。”云:“不费力时如何?”师云:“与么即作佛去也。”

(191)问:“学人昏钝在一浮沉,如何得出?”师只据坐。云:“某甲实问和尚。”师云:“你甚处作一浮一沉。”

(192)问:“不在凡,不在圣,如何免得两头路?”师云:“去却两头来答你。”僧不审。师云:“不审,从什么处起?在者里,从老僧起;在市里时,从什么处起?”云:“和尚为什么不定?”师云:“我教你,何不道‘今日好风’。”

(193)问:“如何是大阐提的人?”师云:“老僧答你还信否?”云:“和尚重言,哪敢不信?”师云:“觅个阐提人难得!”

(194)问:“大无惭愧的人,什么处著得?”师云:“此间著不得。”云:“忽然出头争向?”师云:“将取去。”

(195)问:“用处不现时如何?”师云:“用即不无,现是谁。”

(196)问:“空劫中还有人修行也无?”师云:“唤什么作空劫?”云:“无一物是。”师云:“者个始称修行;唤什么作空劫!”

(197)问:“如何是出家?”师云:“不履高名,不求苟得。”

(198)问:“不指一法,如何是和尚法?”师云:“老僧不说茆山法。”云:“既不说茆山法,如何是和尚法?”师云:“向你道不说茆山法。”云:“莫者个便是也无?”师云:“老僧未曾将者个示人。”

(199)问:“如何是目前独脱一路?”师云:“无二亦无三。”云:“目前有路,还许学人进前也无?”师云:“与么即千里万里。”

(200)问:“如何是毗卢向上事?”师云:“老僧在你脚底。”云:“和尚为什么在学人脚底?”师云:“你元来不知有向上事。”

(201)问:“如何是合头?”师云:“是你不合头。”云:“如何是不合头?”师云:“前句辨取。”

(202)问:“如何是和尚的的意?”师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203)问:“澄澄绝点时如何?”师云:“堕坑落堑。”云:“有什么过?”师云:“你屈著与么人。”

(204)问:“未审出家誓求无上菩提时如何?”师云:“未出家,被菩提使;既出家,使得菩提。”

(205)有秀才见师手中拄杖,乃云:“佛不夺众生愿是否?”师云:“是”。秀才云:“某甲就和尚乞取手中拄杖,得否?”师云:“君子不夺人所好。”秀才云:“某甲不是君子。”师云:“老僧亦不是佛。”

(206)师因出外,见婆子插田,云:“忽遇猛虎作么生?”婆云:“无一法可当情。”师云:“l。”婆子云:“l”师云:“犹有者个在。”

(207)有秀才辞去,云:“某甲在此括挠和尚多时,无可报答和尚,待他日作一头驴来报答和尚。”师云:“教老僧争得鞍。”

(208)师到道吾处,才入僧堂,吾云:“南泉一只箭来。”师云:“看箭。”吾云:“过也。”师云:“中也。”

篇3:赵州禅师语录

(209)师上堂,示众云:“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菩提、涅、真如、佛性,尽是贴体衣服,亦名烦恼。不问即无烦恼,实际理地,什么处著。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但究理而坐二三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

梦幻空花,徒劳把捉;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既不从外得,更拘什么。如羊相似,更乱拾物安口中作么。老僧见药山和尚道:‘有人问著,但教合取狗口。’老僧亦道:‘合取狗口。’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一似猎狗相似,专欲得物吃。佛法向什么处著。一千人万人尽是觅佛汉子,觅一个道人无。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从一见老僧后,更不是别人,只是个主人公。者个更向外觅作么?与么时,莫转头换面即失却也。”

(210)问:“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时如何?”师云:“今朝又风起。”

(211)问:“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水牯牛生儿也,好看取!”云:“未审此意如何?”师云:“我亦不知。”

(212)问:“万国来朝时如何?”师云:“逢人不得唤。”

(213)问:“十二时中,如何淘汰?”师云:“东河水浊,西水流急。”云:“还得见文殊也无?”师云:“者蒙瞳汉,什么处去来?”

(214)问:“如何是道场?”师云:“你从道场来,你从道场去;脱体是道场,何处更不是。”

(215)问:“萌芽未发时如何?”师云:“嗅著即脑裂。”云:“不嗅时如何?”师云:“无者闲工夫。”

(216)问:“如何数量?”师云:“一二三四五。”云:“数量不拘的事如何?”师云:“一二三四五。”

(217)问:“什么世界即无昼夜?”师云:“即今是昼是夜?”云:“不问即今。”师云:“争奈老僧何。”

(218)问:“迦叶上行衣,不踏曹溪路,什么人得披?”师云:“虚空不出世,道人都不知。”

(219)问:“如何是混而不杂?”师云:“老僧菜食长斋。”云:“还得超然也无?”师云:“破斋也。”

(220)问:“如何是古人之言?”师云:“谛听谛听。”

(221)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云:“与么嫌什么?”

(222)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师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223)问:“如何是出家儿?”师云:“不朝天子,父母返拜!”

(224)问:“觌面事如何?”师云:“你是觌面汉。”

(225)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师云:“只者牵耕牛的是。”

(226)问:“如何是急?”师云:“老僧与么道,你作么生?”云:“不会。”师云:“向你道,急急著靴水上立,走马到长安,靴头犹未湿。”

(227)问:“四山相逼时如何?”师云:“无路是赵州。”

(228)问:“古殿无王时如何?”师咳嗽一声。云:“与么即臣启陛下?”师云:“贼身已露。”

(229)问:“和尚年多少?”师云:“一串数珠数不尽。”

(230)问:“和尚承嗣什么人?”师云:“从谂。”

(231)问:“外方忽有人问:‘赵州说什么法?’如何o对?”师云:“盐贵米贱。”

(232)问:“如何是佛?”师云:“你是佛么。”

(233)问:“如何是出家?”师云:“争得见老僧。”

(234)问:“佛祖不断处如何?”师云:“无遗漏。”

(235)问:“本源请师指示。”师云:“本源无病。”云:“了处如何?”师云:“了人知。”云:“与么时如何?”师云:“与我安名字著。”

(236)问:“纯一无杂时如何?”师云:“大煞好一问。”

(237)问:“无为寂静的人,莫落在沉空也无?”师云:“落在沉空。”云:“究竟如何?”师云:“作驴,作马。”

(238)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床脚是。”云:“莫便是也无?”师云:“是即脱取去。”

(239)问:“澄澄绝点时如何?”师云:“老僧者里,不著客作汉。”

(240)问:“凤飞不到时如何?”师云:“起自何来?”

(241)问:“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时如何?”师云:“一切总在里许。”

(242)问:“如何是一句?”师应诺。僧再问。师云:“我不患聋。”

(243)问:“初生孩子,还具六识也无?”师云:“急流水上打球子。”

(244)问:“头头到来时如何?”师云:“犹较老僧百步。”

(245)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老僧自小出家,抖擞破活计。”

(246)问:“请和尚离四句道?”师云:“老僧常在里许。”

(247)问:“扁鹊医王,为什么有病?”师云:“扁鹊医王,不离床枕。”又云:“一滴甘露,普润大千。”

(248)问:“如何是露地白牛?”师云:“者畜生。”

(249)问:“如何是大人相?”师侧目视之。云:“犹是隔阶趋附在。”师云:“老僧无工夫趋得者闲汉。”

(250)问:“才有心念,落在人天,直无心念,落在眷属时如何?”师云:“非但老僧,作家亦答你不得。”

(251)问:“凡有施为,尽落糟粕,请师不施为答。”师叱尼云:“将水来,添鼎子沸。”

(252)问:“如何是般若波罗蜜?”师云:“摩诃般若波罗蜜。”

(253)问:“如何是咬人狮子?”师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莫咬老僧。”

(254)问:“离却言句,请师道。”师咳嗽。

(255)问:“如何得不谤古人,不负恩去?”师云:“?梨作么生。”

(256)问:“如何是一句?”师云:“道什么。”

(257)问:“如何是一句?”师云:“两句。”

(258)问:“唯佛一人是善知识如何?”师云:“魔语。”

(259)问:“如何是菩提?”师云:“者个是阐提。”

(260)问:“如何是大人相?”师云:“好个儿孙。”

(261)问:“寂寂无依时如何?”师云:“老僧在你背后。”

(262)问:“如何是伽蓝?”师云:“别更有什么?”云:“如何是伽蓝中人?”师云:“老僧与?梨。”

(263)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师云:“老僧只管看。”

(264)问:“如何是离因果的人?”师云:“不因?梨问,老僧实不知。”

(265)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如何是真象?”师云:“无假,自是不知。”

(266)问:“如何是第一句?”师咳嗽。云:“莫便是否?”师云:“老僧咳嗽也不得。”

(267)问:“大海还纳众流也无?”师云:“大海道不知。”云:“因什么不知?”师云:“终不道我纳众流。”

(268)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云:“毗卢、毗卢。”

(269)问:“诸佛还有师也无?”师云:“有。”云:“如何是诸佛师?”师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270)问:“如何是学人师?”师云:“云有出山势,水无投涧声。”云:“不问者个。”师云:“是你师不认。”

(271)问:“诸方尽向口里道,和尚如何示人?”师脚跟打火炉示之。云:“莫便是也无?”师云:“恰认得老僧脚跟。”

(272)问:“不行大道时如何?”师云:“者贩私盐汉。”云:“却行大道时如何?”师云:“还我公验来。”

(273)问:“如何是本来身?”师云:“自从识得老僧后,只是者更不别。”云:“与么即与和尚隔生去也?”师云:“非但今生,千生万生亦不识老僧。”

(274)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东壁上挂葫芦,多少时也?”

(275)问:“方圆不就时如何?”师云:“不方不圆。”云:“与么时如何?”师云:“是方是圆。”

(276)问:“道人相见时如何?”师云:“呈漆器。”

(277)问:“谛为什么观不得?”师云:“谛即不无,观即不得。”云:“毕竟如何?”师云:“失谛。”

(278)问:“行又不到,问又不到时如何?”师云:“到以不到,道人看如涕唾。”云:“其中事如何?”师唾地。

(279)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如你不唤作祖师意犹未在。”云:“本来的如何?”师云:“四目相观,更无第二主宰。”

(280)问:“不具形仪还会也无?”师云:“即今还会么?”

(281)问:“如何是大无惭愧的人?”师云:“皆具不可思议。”

(282)问:“学人拟向南方学些子佛法去,如何?”师云:“你去南方,见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不得住。”云:“与么即学人无依也?”师云:“柳絮,柳絮。”

(283)问:“如何是急切处?”师云:“一问一答。”

(284)问:“不藉三寸,还假今时也无?”师云:“我随你道,你作么生会?”

(285)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茫茫宇宙人无数。”云:“请和尚不答话。”师云:“老僧合与么?”

(286)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师云:“失者无亏,得者无用。”

(287)问:“如何是大人相?”师云:“是什么?”

(288)有俗士献袈裟,问:“披与么衣服,莫辜负古人也无?”师抛下佛子,云:“是古是今。”

(289)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展手不展脚。”

(290)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饱柴饱水。”云:“见后如何?”师云:“饱柴饱水。”

(291)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吃粥了也未?”云:“吃粥也。”师云:“洗钵盂去。”

(292)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云:“白驼来也未?”云:“来也。”师云:“牵去喂草。”

(293)问:“如何是无师智?”师云:“老僧不曾教?梨。”

(294)问:“如何是亲切一句?”师云:“话堕也。”

(295)问:“不借口,还许商量也无?”师云:“正是时。”云:“便请师商量。”师云:“老僧不曾出。”

(296)问:“二祖断臂当为何事?”师云:“粉骨碎身。”云:“供养什么人?”师云:“来者供养。”

(297)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你是?梨。”

(298)问:“昼是日光,夜是火光,如何是神光?”师云:“日光火光。”

(299)问:“如何是恰问处?”师云:“错。”云:“如何是不问处?”师云:“向前一句里辨取。”

(300)问:“如何是大人相?”师以手摸面,叉手敛容。

(301)问:“如何是无为?”师云:“者个是有为。”

(302)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栏中失却牛。”

(303)问:“学人远来,请和尚指示?”师云:“才入门,便好蓦面唾。”

(304)问:“如何是直截一路?”师云:“淮南船子到也未?”云:“学人不会。”师云:“且喜到来。”

(305)问:“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云:“几时成佛?”师云:“待虚空落地。”云:“虚空几时落地?”师云:“待柏树子成佛。”

(306)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因什么向院里骂老僧?”云:“学人有何过?”师云:“老僧不能就院里骂得?梨。”

(307)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板齿生毛。”

(308)问:“贫子来,将什么过与?”师云:“不贫。”云:“争奈觅和尚何?”师云:“只是守贫。”

(309)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如隔罗e。”

(310)问:“诸天甘露什么人得吃?”师云:“谢你将来。”

(311)问:“超过乾坤的人如何?”师云:“待有与么人,即报来。”

(312)问:“如何是伽蓝?”师云:“三门、佛殿。”

(313)问:“如何是不生不灭?”师云:“本自不生,今亦无灭。”

(314)问:“如何是赵州主?”师云:“大王是。”

(315)问:“急切处,请师道。”师云:“尿是小事,须是老僧自去始得。”

(316)问:“如何是丈六金身?”师云:“腋下打领。”云:“学人不会。”师云:“不会,请人裁。”

(317)问:“学人有疑时如何?”师云:“大宜小宜。”学云:“大疑。”师云:“大宜东北角,小宜僧堂后。”

(318)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师下禅床,上下观瞻相,云:“者汉如许长大,截作三橛也得,问什么向上向下。”

(319)尼问:“如何是密密意?”师以手掐之。云:“和尚犹有者个在!”师云:“是你有者个。”

(320)师示众云:“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炉头有个‘无宾主’话,直至如今,无人举著。”

(321)问:“和尚受大王如是供养,将什么报答?”师云:“念佛。”云:“贫子也解念佛。”师云:“唤侍者将一钱与伊。”

(322)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屏风虽破,骨格犹存。”

(323)问:“如何是不迁之义?”师云:“你道者野鸭子,飞从东去西去。”

(324)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什么处得者消息来?”

(325)问:“如何是尘中人?”师云:“布施茶盐钱来。”

(326)问:“大耳三藏第三度觅国师不见,未审国师在什么处?”师云:“在三藏鼻孔里。”

(327)问:“盲龟值浮木孔时如何?”师云:“不是偶然事。”

(328)问:“久居岩谷时如何?”师云:“何不隐去。”

(329)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礼拜著。”僧拟进话次,师唤沙弥文远,文远到,师叱云:“适来去什么处来?”

(330)问:“如何是自家本意?”师云:“老僧不用牛刀。”

(331)问:“久向赵州石桥,到来只见掠彳勺子。”师云:“梨只见掠彳勺子,不见赵州石桥?”云:“如何是赵州石桥?”师云:“过来过来。”

(332)又僧问:“久向赵州石桥,到来只见掠白印!笔υ疲骸澳阒患掠白樱不见赵州石桥?”云:“如何是石桥?”师云:“度驴度马。”

(333)问:“和尚姓什么?”师云:“常州有。”云:“甲子多少?”师云:“苏州有。”

(334)师上堂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有僧出抚侍者一下,云:“何不o对和尚?”师便归方丈。后侍者请益:“适来僧是会不会?”师云:“坐的见立的,立的见坐的。”

(335)问:“如何是道?”师云:“墙外的。”云:“不问者个。”师云:“问什么道?”云:“大道。”师云:“大道通长安。”

(336)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云:“拨尘即不无,见佛即不得。”

(337)问:“如何是无疾之身。”师云:“四大五阴。”

(338)问:“如何是阐提?”师云:“何不问菩提?”云:“如何是菩提?”师云:“只者便是阐提。”

(339)师有时屈指,云:“老僧唤作拳,你诸人唤作什么?”僧云:“和尚何得将境示人?”师云:“我不将境示人。若将境示?梨,即埋没?梨去也”云:“争奈者个何?”师便珍重。

(340)问:“一问一答,总落天魔外道;设使无言,又犯他匡网,如何是赵州家风?”师云:“你不解问。”云:“请和尚答话。”师云:“若据你合吃二十棒。”

(341)师示众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有僧出将沙弥打一掌,便出去,师便归方丈。至来日,问侍者:“昨日者师僧在什么处?”侍者云:“当时便去也。”师云:“三十年弄马骑,却被驴子扑。”

(342)问:“与么来的人,师还接也无?”师云:“接。”云:“不与么来的人,师还接也无?”师云:“接。”云:“与么来,从师接;不与么来,师如何接?”师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343)镇府大王问:“师尊年,有几个齿在?”师云:“只有一个牙。”大王云:“争吃得物。”师云:“虽然一个,下下咬著。”

(344)问:“如何是学人珠?”师云:“高声问。”僧礼拜。师云:“不解问,何不道:‘高下即不问,如何是学人珠?’何不与么问?”僧便再问,师云:“洎合放过者汉。”

(345)问:“二边寂寂,师如何阐扬?”师云:“今年无**。”

(346)问:“大众云集,合谈何事?”师云:“今日拽木头,竖僧堂。”云:“莫只者个便是接学人也无?”师云:“老僧不解双陆,不解长行。”

(347)问:“如何是真实人体?”师云:“春夏秋冬。”云:“与么即学人难会?”师云:“你问我真实人体。”

(348)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你名什么?”云:“某甲。”师云:“含元殿里,金谷园中。”

(349)问:“如何是七佛师?”师云:“要眠即眠,要起即起。”

(350)问:“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道?”师便打。云:“和尚莫打某甲,已后错打人去在。”师云:“龙蛇易辨,衲子难瞒。”

(351)师见大王入院,不起,以手自拍膝云:“会么?”大王云:“不会。”师云:“自小出家今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

(352)问:“如何是忠言?”师云:“你娘丑陋。”

(353)问:“从上至今,不忘的人如何?”师云:“不可得系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

(354)问:“如何是忠言?”师云:“吃铁棒。”

(355)问:“如何是佛向上事?”师便抚掌大笑。

(356)问:“一灯燃百千灯,一灯未审从什么处发?”师便出一只履;又云:“若是作家即不与么问。”

(357)问:“归根得旨,随照失宗时如何?”师云:“老僧不答者话。”云:“请和尚答话。”师云:“合与么。”

(358)问:“如何是不思处?”师云:“快道快道。”

(359)问:“夜升兜率,昼降阎浮,其中为什么摩尼不现?”师云:“道什么?”僧再问,师云:“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

(360)问:“非思量处如何?”师云:“速道速道。”

(361)问:“如何是衣中宝?”师云:“者一问嫌什么?”云:“者个是问,如何是宝?”师云:“与么即衣也失却。”

(362)问:“万里无店时如何?”师云:“禅院里宿。”

(363)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云:“家家门前通长安。”

(364)问:“觌面相呈,还尽大意也无?”师云:“低口。”云:“收不得处如何?”师云:“向你道低口。”

(365)问:“如何是目前一句?”师云:“老僧不如你。”

(366)问:“出来的是什么人?”师云:“佛菩萨。”

(367)问:“灵草未生时如何?”师云:“嗅著即脑裂。”云:“不嗅时如何?”师云:“如同立死汉。”云:“还许学人和合否?”师云:“人来,莫向伊道。”

(368)问:“祖意与教意同别?”师云:“才出家未受戒,到处问人。”

(369)问:“如何是圣?”师云:“不凡。”云:“如何是凡?”师云:“不圣。”云:“不凡不圣时如何?”师云:“好个禅僧。”

(370)问:“两镜相向,哪个最明?”师云:“?梨眼皮,盖须弥山。”

(371)问:“学人近入丛林,乞师指示。”师云:“苍天苍天。”

(372)问:“前句已往,后句难明时如何?”师云:“唤作即不可。”云:“请师分。”师云:“问问。”

(373)问:“高峻难上时如何?”师云:“老僧不向高峰顶。”

(374)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师云:“非人。”

(375)问:“请师宗乘中道一句子?”师云:“今日无钱与长官。”

(376)问:“学人不别问,请师不别答。”师云:“奇怪。”

(377)问:“三乘教外,如何接人?”师云:“有此世界来,日月不曾换。”

(378)问:“三处不通,如何离识?”师云:“识是分外。”

(379)问:“众机来凑,未审其中事如何?”师云:“我眼本正,不说其中事。”

(380)问:“净地不止是什么人?”师云:“你未是其中人在。”云:“如何是其中人。”师云:“止也。”

(381)问:“如何是万法之源?”师云:“栋梁椽柱。”云:“学人不会。”师云:“矶凡媸植换帷!

(382)问:“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师云:“放下著。”

(383)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什么对?”师云:“人从陈州来,不得许州信。”

(384)问:“开口是有为,如何是无为?”师以手示之,云:“者个是无为。”云:“者个是有为,如何是无为?”师云:“无为。”云:“者个是有为。”师云:“是有为。”

(385)师示众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386)问:“和尚还为人也无?”师云:“佛,佛。”

(387)问:“尽却今时,如何是的的处?”师云:“尽却今时,莫问那个。”云:“如何是的?”师云:“向你道莫问。”云:“如何得见?”师云:“大无外,小无内。”

(388)问:“离四句绝百非时如何?”师云:“老僧不认得死。”云:“者个是和尚分上事。”师云:“恰是。”云:“请和尚指示。”师云:“离四句绝百非,把什么指示。”

(389)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内无一物,外无所求。”

(390)问:“如何是归根得旨?”师云:“答你即乖。”

(391)问:“如何是疑心?”师云:“答你即乖也。”

(392)问:“出家的人,还作俗否?”师云:“出家即是座主,出与不出,老僧不管。”云:“为什么不管?”师云:“与么即出家也。”

(393)问:“无师弟子时如何?”师云:“无漏智性,本自具足。”又云:“此是无师弟子。”

(394)问:“不见边表时如何?”师云:“因什么与么!”

(395)问:“澄而不清,浑而不浊时如何?”师云:“不清不浊。”云:“是什么?”师云:“也可怜生。”云:“如何是通方?”师云:“离却金刚禅。”

(396)问:“如何是囊中宝?”师云:“嫌什么。”云:“用不穷时如何?”师云:“自家的还重否?”又云:“用者即重,不用即轻。”

(397)问:“如何是祖师的的意?”师涕唾。云:“其中事如何?”师又唾地。

(398)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离行。”

(399)问:“真休之处,请师指。”师云:“指即不休。”

(400)问:“无问时如何?”师云:“乖常语。”

(401)问:“四山相逼时如何?”师云:“无出迹。”

(402)问:“到者里道不得时如何?”师云:“不得道。”云:“如何道?”师云:“道不得处。”

(403)问:“但有言句,尽不出顶,如何是顶外事?”师唤沙弥文远。文远应诺。师云:“今日早晚也。”

(404)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云:“莫恶口。”

(405)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得不拣择?”师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此犹是拣择。”师云:“田库奴,什么处是拣择!”

(406)问:“如何是三界外人?”师云:“争奈老僧在三界内。”

(407)问:“知有不有的人如何?”师云:“你若更问,即故问老僧。”

(408)师示众云:“向南方趋丛林去,莫在者里。”僧便问:“和尚者里是甚处?”师云:“我者里是柴林。”

(409)问:“如何是毗卢师?”师云:“性是弟子。”

(410)问:“归根得旨时如何?”师云:“太慌忙生。”云:“不审。”师云:“不审从甚处起。”

(411)刘相公入院,见师扫地,问:“大善知识,为什么却扫尘?”师云:“师云:“从外来。”

(412)问:“利剑出匣时如何?”师云:“黑。”云:“正问之时,如何辨白?”师云:“无者闲工夫。”云:“叉手向人前争奈何?”师云:“早晚见你叉手。”云:“不叉手时如何?”师云:“谁是不叉手者?”

(413)问:“如何是沙门得力处?”“师云:“你什么处不得力?”

(414)问:“如何是和尚示学人处?”师云:“目前无学人。”云:“与么即不出世也。”师便珍重。

(415)问:“祖意与教意同别?”师作拳安头上。云:“和尚犹有者个在?”师卸下帽子,云:“你道老僧有个什么?”

(416)问:“心不停不住时如何?”师云:“是活物。是者个正被心识使在。”云:“如何得不被心识使?”师便低头。

(417)问:“道从何生?”师云:“者个即生也,道不属生灭。”云:“莫是天然也无?”师云:“者个是天然,道即不与么。”

(418)问:“祖意与教意同别?”师云:“会得祖意,便会教意。”

(419)问:“如何是异类中行?”师云:“口部啉、部啉。”

(420)问:“高峻难上时如何?”师云:“老僧自住峰顶。”云:“争奈曹溪路侧何?”师云:“曹溪是恶。”云:“今时为什么不到?”师云:“是渠高峻。”

(421)问:“如何是宝月当空?”师云:“塞却老僧耳。”

(422)问:“毫厘有差时如何?”师云:“粗。”云:“应机时如何?”师云:“屈。”

(423)问:“如何是沙门行?”师展手拂衣。

(424)问:“祖佛命不断处如何?”师云:“无人知。”

(425)问:“未审权机唤作什么?”师云:“唤作权机。”

(426)问:“学人近入丛林不会,乞师指示。”师云:“未入丛林,更是不会。”

(427)问:“从上古德,将何示人?”师云:“不因你问,老僧也不知有古德。”云:“请师指示。”师云:“老僧不是古德。”

(428)问:“佛花未发,如何辨得真实?”师云:“是真是实。”云:“是什么人分上事?”师云:“老僧有分,?梨有分。”

(429)问:“如何是佛?”师云:“你是什么人?”

(430)问:“蓦直路时如何?”师云:“蓦直路。”

(431)问:“如何是玄中不断玄?”师云:“你问我是不断玄。”

(432)问:“觉花未发时,如何辨得真实?”师云:“已发也。”云:“未审是真是实?”师云:“真即实,实即真。”

(433)问:“还有不报四恩三有者也无?”师云:“有。”云:“如何是?”师云:“者辜恩负德汉。”

(434)问:“贫子来,将什么物与他?”师云:“不欠少。”

(435)问:“如何是赵州正主?”师云:“老僧是从谂。”

(436)有婆子问:“婆是五障之身,如何免得?”师云:“愿一切人升天,愿婆婆永沉苦海。”

(437)问:“朗月当空时如何?”师云:“犹是阶下汉。”云:“请师接上阶。”师云:“月落了,来相见。”

(438)师有时示众云:“老僧初到药山时,得一句子,直至如今JJ地饱。”

篇4:赵州禅师语录

(439)师因在室坐禅次,主事报云:“大王来礼拜。”大王礼拜了,左右问:“列土王来,为什么不起?”师云:“你不会。老僧者里,下等人来,出三门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上等人来,禅床上接。不可唤大王作中等、下等人也,恐屈大王。”大王欢喜,再三请入内供养。

(440)师因问周员外:“你还梦见临济也无?”员外竖起拳。师云:“那边见。”外云:“者边见。”师云:“什么处见临济。”员外无对。师问:“周员外什么处来?”云:“非来非去。”师云:“不是老鸦,飞来飞去。”

(441)师示众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后有僧举似洛浦,洛浦扣齿;又举似云居,云居云:“何必。”僧举似师,师云:“南方大有人丧生失命。”僧云:“请和尚举。”师才举前语,僧便指傍僧云:“者个师僧,吃却饭了,作什么语话。”师休去。

(442)师因看《金刚经》次,僧便问:“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菩提,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师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僧云:“不是。”师云:“我自理经,也不得。”

(443)因僧辞去,师云:“?梨出外,忽有人问:‘还见赵州否?’你作么生o对?”云:“只可道见。”师云:“老僧是一头驴,你作么生见?”僧无语。

(444)师问新到:“从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云:“还知有赵州关么?”云:“须知有不涉关者。”师叱云:“者贩私盐汉。”

又云:“兄弟!赵州关也难过。”云:“如何是赵州关?”师云:“石桥是。”

(445)有僧从雪峰来,师云:“上座莫住此间,老僧者里只是避难所在,佛法尽在南方。”云:“佛法岂有南北?”师云:“直饶你从云居、雪峰来,也只是个担板汉!”云:“未审那边事如何?”师云:“你因什么夜来尿床?”云:“达后如何?”师云:“又是屙屎。”

(446)示众云:“我此间有出窟狮子,亦有在窟狮子,只是难得狮子儿。”时有僧弹指对之。师云:“是什么?”云:“狮子儿。”师云:“我唤作狮子,早是罪过,你更行踏。”

(447)师问新到:“离什么处?”云:“离雪峰。”师云:“雪峰有什么言句示人?”云:“和尚寻常道:‘尽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只眼,你等诸人向什么处屙?’”师云:“?梨若回,寄个锹子去。”

(448)师因舍衣l大众次,僧便问:“和尚总舍却了,用个什么去?”师召云:“湖州子。”僧应诺。师云:“用个什么!”

(449)师示众云:“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僧问:“如何是此性?”师云:“五蕴四大。”云:“此犹是坏,如何是此性?”师云:“四大五蕴。”

(450)定州有一座主到,师问:“习何业?”云:“经律论不听便讲。”师举手示之:“还讲得者个么?”座主茫然不知。师云:“只饶你不听便讲得,也只是个讲经论汉,若是佛法,未在。”云:“和尚即今语话,莫便是佛法否?”师云:“直饶你问得答得,总属经论,佛法未在。”主无语。

(451)师问一行者:“从什么处来?”云:“北院来。”师云:“那院何似者院?”行者无对。有僧在边立,师令代行者语,僧代云:“从那院来。”师笑之。师又令文远代之,文远云:“行者还是不取师语话。”

(452)师问座主:“所习何业?”云:“讲《维摩经》。”师云:“《维摩经》道:‘步步是道场。’座主在什么处?”主无对。师令全益代座主语,全益云:“只者一问,可识道场么?”师云:“你身在道场里,心在什么处?速道取!”云:“和尚不是觅学人心。”师云:“是。”云:“只者一问一答,是什么?”师云:“老僧不在心所里,法过眼、耳、鼻、舌、身、意而知解。”云:“既不在心所里,和尚为什么觅?”师云:“为你道不得。”云:“法过眼、耳、鼻、舌、身、意而不解,作么生道不得?”师云:“吃我涕唾。”

(453)师问僧:“你曾看《法华经》么?”云:“曾看。”师云:“经中道:‘衲衣在空闲,假名阿练若,诳惑世间人。’你作么生会?”僧拟礼拜。师云:“你披衲衣来否?”云:“披来。”师云:“莫惑我。”云:“如何得不惑去?”师云:“自作活计,莫取老僧语。”

(454)师问座主:“所习何业?”云:“讲《维摩经》。”师云:“哪个是维摩祖父?”云:“某甲是。”师云:“为什么却为儿孙传语?”主无对。

(455)师一日上堂。僧才出礼拜,师乃合掌珍重。

又一日僧礼拜。师云:“好好问。”云:“如何是禅?”师云:“今日天阴,不答话。”

(456)问新到:“从何方来?”云:“无方面来。”师乃转背。僧将坐具,随师转。师云:“大好无方面。”

(457)问新到:“从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云:“三千里外逢人莫喜!”云:“不曾。”师云:“摘杨花,摘杨花。”

(458)丰干到五台山下,见一老人。干云:“莫是文殊也无?”老人云:“不可有二文殊也!”干便礼拜,老人不见。

有僧举似师,师云:“丰干只具一只眼。”师乃令文远作老人,我作丰干。师云:“莫是文殊也无?”远云:“岂有二文殊也!”师云:“文殊,文殊。”

(459)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460)师到云居,云居云:“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师云:“什么处住得?”云居云:“面前有古寺基。”师云:“与么即和尚自住取。”

(461)师又到茱萸,茱萸云:“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去?”师云:“什么处住得?”茱萸云:“老老大大,住处也不识!”师云:“三十年弄马骑,今日却被驴扑。”

(462)师又到茱萸方丈,上下观瞻,茱萸云:“平地吃交作什么?”师云:“只为心粗。”

(463)师一日将拄杖,上茱萸法堂上,东西来去,萸云:“作什么?”师云:“探水!”萸云:“我者里一滴也无,探个什么?”师将杖子倚壁,便下去。

(464)台山路上有一婆子,要问僧。僧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云:“蓦直去!”僧才行,婆云:“又与么去也!”师闻后,便去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云:“蓦直去!”师才行,婆云:“又与么去也!”师便归,举似大众云:“婆子今日被老僧勘破了也。”

(465)师见僧来,挟火示之,云:“会么?”僧云:“不会”。师云:“你不得唤作火,老僧道了也。”师挟起火云:“会么?”云:“不会。”师却云:“此去舒州有投子山和尚,你去礼拜问取;因缘相契,不用更来;不相契,却来。”其僧便去,才到投子和尚处,投子乃问:“近离什么处?”云:“离赵州,特来礼拜和尚!”投子云:“赵州老人有何言句?”僧乃具举前话。投子乃下禅床,行三五步,却坐云:“会么?”僧云:“不会!”投子云:“你归举似赵州。”其僧却归,举似师,师云:“还会么?”云:“未会。”师云:“也不较多也。”

(466)洞山问僧:“什么处来?”云:“掌鞋来。”山云:“自解依他?”云:“依他。”山云:“他还指?梨也无?”僧无对。师代云:“若允即不违。”

(467)普化吃生菜,临济见云:“普化大似一头驴。”普化便作驴啼。临济便休去。普化云:“临济小厮儿,只具一只眼。”师代云:“但与本分草料。”

(468)保寿问胡钉铰:“莫便是胡钉铰否?”云:“不敢。”保云:“还钉得虚空么?”云:“请打破虚空来!”保寿便打,却云:“他后有多口阿师,与你点破在。”

胡钉铰后举似师,师云:“你因什么被他打?”云:“不知过在什么处!”师云:“只者一缝,尚不奈何,更教他打破!”钉铰便会。师又云:“且钉者一缝。”

(469)师因行路次,见一婆子问:“和尚住在什么处?”师云:“赵州东院西。”师举向僧云:“你道使哪个西字?”一僧云:“东西字。”一僧云:“依栖字。”师云:“你两人总作得盐铁判官。”

(470)师与侍郎游园,见兔走过,侍郎问:“和尚是大善知识,兔子见为什么走?”师云:“老僧好杀。”

(471)师因见僧扫地次,遂问:“与么扫,还得净洁也无?”云:“转扫转多。”师云:“岂无拨尘者也?”云:“谁是拨尘者?”师云:“会么?”云:“不会。”师云:“问取云居去。”其僧乃去,问云居:“如何是拨尘者?”云居云:“者瞎汉。”

(472)师问僧:“你在此间多少时也?”云:“七八年。”师云:“还见老僧么?”云:“见。”师云:“我作一头驴,你作么生见?”云:“入法界见。”师云:“我将为你有此一著,枉吃了如许多饭!”僧云:“请和尚道。”师云:“因什么不道:‘向草料里见!’”

(473)师问菜头:“今日吃生菜熟菜?”菜头提起一茎菜,师云:“知恩者少,负恩者多。”

(474)有俗行者到院烧香,师问僧:“伊在那里烧香礼拜,我又共你在者里语话,正与么时,生在哪头?”僧云:“和尚是什么?”师云:“与么即在那头也。”云:“与么已是先也。”师笑之。

(475)师与小师文远论义,不得占胜,占胜者输胡饼。师云:“我是一头驴!”远云:“我是驴纣。”师云:“我是驴粪。”远云:“我是粪中虫。”师云:“你在彼中作么?”远云:“我在彼中过夏。”师云:“把将胡饼来。”

(476)师因入内回,路上见一幢子无一截,僧问云:“幢子一截,上天去也,入地去也?”师云:“也不上天,也不入地。”云:“向什么处去?”师云:“扑落也。”

(477)师坐次,一僧才出礼拜,师云:“珍重。”僧申问次,师云:“又是也。”

(478)师因在檐前立,见燕子语,师云:“者燕子喃喃地,招人言语。”僧问:“未审他还甘也无?”师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479)有僧辞去,师云:“什么处去?”云:“闽中去。”师云:“闽中大有兵马,你须回避。”云:“向什么处回避?”师云:“恰好。”

(480)有僧上参次,见师衲衣盖头坐次,僧便退。师云:“?梨莫道老僧不o对。”

(481)师问僧:“从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云:“共什么人为伴?”云:“水牯牛。”师云:“好个师僧,因什么与畜生为伴?”云:“不异故。”师云:“好个畜生。”云:“争肯。”师云:“不肯且从,还我伴来。”

(482)师问僧:“堂中还有祖师也无?”云:“有。”师云:“唤来与老僧洗脚。”

(483)堂中有二僧,相推不肯作第一座,主事白和尚,师云:“总叫他作第二座。”云:“教谁作第一座。”师云:“装香著。”云:“装香了也。”师云:“戒香定香。”

(484)师问僧:“离什么处?”云:“离京中。”师云:“你还从潼关过么?”云:“不历。”师云:“今日捉得者贩私盐汉。”

(485)因送亡僧,师云:“只是一个死人,得无量人送。”又云:“许多死汉,送一个生汉。”时有僧问:“是心生,是身生?”师云:“身心俱不生。”云:“者个作么生?”师云:“死汉。”

(486)有僧见猫儿,问云:“某甲唤作猫儿,未审和尚唤作什么?”师云:“是你唤作猫儿。”

(487)因镇州大王来访师,侍者来报师,云:“大王来。”师云:“大王万福。”侍者云:“未在,方到三门下。”师云:“又道大王来也。”

(488)因上东司召文远,文远应诺。师云:“东司上,不可与你说佛法也。”

(489)因在殿上过,乃唤侍者,侍者应诺。师云:“好一殿功德。”侍者无对。

(490)师因到临济,方始洗脚,临济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正值洗脚。”临济乃近前侧聆,师云:“若会便会,若不会更莫口舀啄,作么?”临济拂袖去,师云:“三十年行脚,今日为人错下注脚。”

(491)师因到天台国清寺,见寒山、拾得,师云:“久向寒山、拾得,到来只见两头水牯牛。”寒山、拾得便作牛斗,师云:“叱叱。”寒山、拾得咬齿相看,师便归堂。二人来堂内,问师:“适来因缘作么生?”师乃呵呵大笑。

(492)一日,二人问师:“什么处去来?”师云:“礼拜五百尊者来。”二人云:“五百头水牯牛,尊者。”师云:“为什么作五百头水牯牛去?”山云:“苍天苍天!”师呵呵大笑。

(493)师行脚时,见二庵主。一人作丫角童。师问讯,二人殊不顾。来日早晨,丫角童将一铛饭来,放地上,分作三分。庵主将席子近前坐。丫角童亦将席近前,相对坐,亦不唤师。师乃亦将席子近前坐。丫童目顾于师,庵主云:“莫言侵早起,更有夜行人。”师云:“何不教诏这行者?”庵主云:“他是人家男女。”师云:“洎合放过。”丫童便起,顾视庵主,云:“多口作么?”丫童从此入山不见。

(494)师因看经次,沙弥文远入来,师乃将经侧示之。沙弥乃出去。师随后把住,云:“速道!速道!”文远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师便归方丈。

(495)因沙弥童行参,师向侍者道:“教伊去。”侍者向行者道:“和尚教去。”行者便珍重。师云:“沙弥童行得入门,侍者在门外。”

(496)师行脚时,到一尊宿院,才入门相见,便云:“有么?有么?”尊宿竖起拳头,师云:“水浅船难泊。”便出去。

又到一院,见尊宿,便云:“有么?有么?”尊宿竖起拳头,师云:“能纵能夺,能取能撮。”礼拜便出去。

(497)师一日拈数珠,问新罗长老:“彼中还有者个也无?”云:“有。”师云:“何似者个?”云:“不似者个。”师云:“既有,为什么不似?”长老无语。师自代云:“不见道新罗、大唐。”

(498)问新到:“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竖起指,云:“会么?”云:“不会。”师云:“动止万福。不会?”

(499)师行脚时,问大慈:“般若以何为体?”慈云:“般若以何为体?”师便呵呵大笑而出。

大慈来日见师扫地次,问:“般若以何为体?”师放下扫帚,呵呵大笑而去。大慈便归方丈。

(500)师到百丈,百丈问:“从什么处来?”云:“南泉来。”百丈云:“南泉有何言句示人?”师云:“有时道‘未得之人亦须峭然去。’”百丈叱之。师容愕然。百丈云:“大好峭然。”师便作舞而出。

(501)师到投子处,对坐斋。投子将蒸饼与师吃。师云:“不吃。”不久下胡饼,投子教沙弥度与师。师接得饼,却礼沙弥三拜。投子默然。

(502)因僧写师真呈师,师云:“若似老僧,即打杀我;若不似,即烧却。”

(503)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文远便去彼中立,云:“把将公验来。”师便打一掴。远云:“公验分明过。”

(504)师问新到:“近离甚处?”云:“台山。”师云:“还见文殊也无?”僧展手。师云:“展手颇多,文殊谁睹?”云:“只管气急杀人。”师云:“不睹云中雁,焉知沙塞寒。”

(505)问:“远远投师,请师一接。”师云:“孙膑门下,因什么钻龟?”僧拂袖出去。师云:“将为当荣,折他双足。”

(506)师与首座看石桥,乃问首座:“是什么人造?”云:“李膺造。”师云:“造时向什么处下手?”座无对。师云:“寻常说石桥,问著下手处也不知。”

(507)有新罗院主请师斋,师到门首,问:“此是什么院?”云:“新罗院。”师云:“我与你隔海。”

(508)问僧:“什么处来?”云:“云居来。”师云:“云居有什么言句?”云:“有僧问:‘灵羊挂角时如何?’云居云:‘六六三十六。’”师云:“云居师兄犹在。”僧却问:“未审和尚尊意如何?”师云:“九九八十一。”

(509)有一婆子日晚入院来,师云:“作什么?”婆云:“寄宿。”师云:“者里是什么所在?”婆呵呵大笑而去。

(510)师出外,逢见一个婆子提一个篮子,师便问:“什么处去?”云:“偷赵州笋去。”师云:“忽见赵州,又作么生?”婆子近前,打一掌。

(511)师因见院主送生饭,鸦子见便总飞去,师云:“鸦子见你为什么却飞去?”院主云:“怕某甲。”师云:“是什么语话?”师代云:“为某甲有杀心在。”

(512)师问僧:“什么处来?”云:“江西来。”师云:“赵州著在什么处?”僧无对。

(513)师从殿上过,见一僧礼拜。师打一棒,云:“礼拜也是好事。”师云:“好事不如无。”

(514)师因参潼关,潼关问师云:“你还知有潼关么?”师云:“知有潼关。”云:“有公验者即得过,无公验者不得过。”师云:“忽遇銮驾来时如何?”关云:“也须检点过。”云:“你要造反。”

(515)师到宝寿,宝寿见师来,遂乃背面而坐。师便展坐具。宝寿起立,师便出去。

(516)师在南泉时,泉牵一头水牯牛,入僧堂内,巡堂而转。首座乃向牛背上三拍,泉便休去。师后将一束草安首座面前,首座无对。

(517)有秀才见师,乃赞叹师云:“和尚是古佛。”师云:“秀才是新如来。”

(518)有僧问:“如何是涅?”师云:“我耳重。”僧再问,师云:“我不害耳聋。”乃有颂:腾腾大道者,对面涅门;但坐念无际,来年春又春。

(519)有僧问:“生死二路是同是别?”师乃有颂:

道人问生死,生死若为论?

双林一池水,朗月耀乾坤。

唤他句上识,此是弄精魂。

欲会个生死,颠人说梦春。

(520)有僧问:“诸佛有难,火焰里藏身;和尚有难,向什么处藏身?”师乃有颂:

渠说佛有难,我说渠有灾。

但看我避难,何处有相随。

有无不是说,去来非去来。

为你说难法,对面识得来。

(521)见起塔,乃有颂:

本自圆成,何劳叠石。

名邈雕镌,与吾悬隔。

若人借问,终不指画。

(522)因见诸方见解异途,乃有颂呵:

赵州南,石桥北,观音院里有弥勒。

祖师遗下一只履,直至如今觅不得。

(523)因鱼鼓有颂:

四大犹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怪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524)因莲花有颂:

奇异根苗带雪鲜,不知何代别西天。

淤泥深浅人不识,出水方知是白莲。

(525)十二时歌

鸡鸣丑,愁见起来还漏逗。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h无腰,F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比望修行利济人,谁知变作不唧溜。

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解斋粥米全无粒,空对闲窗与隙尘。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

日出卯,清净却翻为烦恼。有为功德被尘埋,无限田地未曾扫。攒眉多,称心少,叵耐东村黑黄老。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

食时辰,烟火徒劳望四邻。馒头饣+ 追?子前年别,今日思量空咽津。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来者只道觅茶吃,不得茶口童去又嗔。

禺中巳,削发谁知到如此。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受欲死。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适来忽尔到门头,唯道借茶兼借纸。

日南午,茶饭轮还无定度。行却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苦沙盐,大麦醋,蜀黍米饭薤莴苣。唯称供养不等闲,和尚道心须坚固。

日失未,者回不践光阴地。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老僧身便是。不习禅,不论义,铺个破席日里睡。想料上方兜率天,也无如此日炙背。

晡时申,也有烧香礼拜人。五个老婆三个瘿,一双面子黑皴皴。油麻茶,实是珍,金刚不用苦张筋,愿我来年蚕麦熟,罗目侯罗儿与一文。

日入酉,除却荒凉更何守。云水高流定委无,历寺沙弥镇长有。出格言,不到口,枉续牟尼子孙后。一条拄杖粗棘藜,不但登山兼打狗。

黄昏戌,独坐一间空暗室。阳焰灯光永不逢,眼前纯是金州漆。钟不闻,虚度日,唯闻老鼠闹啾唧。凭何更得有心情,思量念个波罗蜜。

人定亥,门前明月谁人爱。向里唯愁卧去时,勿个衣裳著甚盖。刘维那,赵五戒,口头说善甚奇怪。任你山僧囊罄空,问著都缘总不会。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暂止。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几。土榻床,破芦席,老榆木枕全无被。尊像不烧安息香,灰里唯闻牛粪气。

篇5:法演禅师语录

法演禅师语录

师入院。开堂日。宣疏了乃云。疏帖一时读了。若是具金刚眼睛底。何必重说偈言。虽然如是。事无一向。便升座拈香罢。四面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云。金镞惯将平祖道。铁鞭多在恨无仇。莫有不顾危亡底衲僧么。出来相见。僧问。白云山下祖令当行。如何是祖令。师云。一二三四五。学云。恁么则昨日太平今朝海会。师云。高着师僧。问昔日为霖去。今朗领众来。朝贤临座下。愿震一声雷。师云。儞还闻么。学云。风送好云归碧洞。水潮沧海助波涛。师云。知心有几人。学云。寒山常抚掌。拾得每殷勤。师云。将谓无人。学云。也不得压良为贱。师云。且礼拜着。乃云。问话且止。夫第一义适来。若于四面捶下荐得。千圣不能近。祖师言不到。天下作者拱手归降何也。况第一义本来清净不受诸尘。如何说得。同道方知。今日放过一着。向建化门中。别作个解话会。是以绍先圣之遗踪。称提祖令。为后学之模范。建立宗风。若非当人。曷能传授(谢词不录)乃云。陈谢既毕。不可空然。有一颂举似大众。日暖风和花正开。七重山锁白云来。翻思城市繁华处。又出松门步一回

师在太平受帖。拈起。示众云。恁么会去。早是钝汉。何也若凭说五千四十八卷。岂不是说。若不凭说又如何辨白。请维那分明拈出。读疏了。遂升座乃云。祖令当行十方坐断。其中莫有不惜性命者么。出来与老僧相见。时有僧出云。日月易见好事难逢。师云。令人疑着。问公笺已至师今受。祖意西来愿举扬。师云。云从龙风从虎。学云。人天既获闻真谛。更有尖新事也无。师云有。学云。如何是尖新底事。师云。蹉过也不知。问白云长老太平禅师。于其中间未审如何辨的。师云。儞试定当看。学云。莫是月无来去影现千江。师云。一任钻龟打瓦。遂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明镜当台好丑自现。久参上士言下知归。晚学初机当须子细。是以古人道。法无去来无动转者。辄成山颂举似大众。触目光明处处新。其中那个辨疏亲。祇园枝上千花秀。一度芬芳一度春

上堂。僧问。如何是佛。师云。悉达多太子。学云。逾城时如何。师云。自有四天王在。学云。到雪山时如何。师云。芦芽穿膝鹊巢顶上。学云。争柰未是学人安身处。师喝云。礼拜了退。乃云。天地为洪炉。烹炼强与弱。大道本无元。卷舒由橐钥。凡圣路坦然。各自看谋略

谢首座上堂云。槌破蟠桃核。得见其仁。捋断骊龙须。得遇其宝。虽然如是。也未是好手。黄帝失玄珠于赤水。使智索之而不得。使离未索之而不得。使契诟索之而不得。乃使罔象。直饶罔象得之亦未是好手。争似今日与大众。同使一个通事舍人。虽然如是。也只得一半

上堂云。永嘉道。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祖师道。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大众且道。是个什么。乃云。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结夏上堂。僧问。如何是白云境。师云。七重山锁潺湲水。学云。如何是境中人。师云。来千去万。学云。人境已蒙师指示。向上宗乘又若何。师云。面赤不如语直。乃云。此夏居白云。禅人偶聚会。三月九旬中。尊卑相倚赖。粥饭与茶汤。精粗随忍耐。逐意习经书。任运行三昧。彼此出家儿。放教肚皮大

上堂云。昨日有一则因缘。拟举似大众。却为老僧忘事都大。一时思量不出。乃沉吟多时云。忘却也忘却也。复云。教中有一道真言。号聪明王。有人念者。忘即记得。遂云。唵阿卢勒继娑婆诃。乃拍手大笑云。记得也记得也。觅佛不见佛。讨祖不见祖。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下座

解夏上堂云。一尘起大地收。一叶落天下秋。金风动处。警砌畔之蛩吟。玉露零时。引林间之蝉噪。远烟别浦。行行之鸥鹭争飞。绝壁危峦。处处之猿猱竞啸。又见渔人举棹樵子讴歌。数声羌笛牧童戏。一片征帆孤客梦。可以发挥祖道建立宗风。九旬无虚弃之功。百劫在今时之用。如斯话会。衲子攒眉。不见道。一尘不立始归家。若有纤毫非眷属。

篇6:虚云禅师经典佛教语录

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古人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生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

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

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

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

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静坐之重要: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以清净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

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修行用功,贵在一心。

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方为上计。

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前清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入京,我那时跟光绪帝、慈禧太后们一起走。中间有一段,徒步向陕西方面跑,每日跑几十里路,几天没有饭吃。路上有一个老百姓,进贡了一点番薯藤给光绪帝,他吃了还问那人是什么东西,这么好吃?

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能动静忘怀,利水清月现。

相关专题 禅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