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读后感

小粉花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粉花”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读后感(共15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读后感

轻轻翻开《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这本书,细细地读着,无尽的爱向我涌来。刘墉用诗意的文字、如画的意境,书写着一个个爱的 篇章,触动了我心中的那根弦。

“世界充满了爱,让我牵挂,充满了爱,让我放不下。哪里有爱,哪里有牵挂,放不下,就是家!迷离如梦的巷子,孕育了我的童年……多美啊!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刘墉用他的笔墨,追溯爱的原乡,这些故事中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有熟悉又惊奇的事件,每每品读,总能看见刘墉一颗浪漫易感的心和一个爱的情怀。这些故事里折射出的不仅是他自己,更是华人对待过去的态度:过去的并未过去,有根的人都不会漂泊,哪怕一生为客,客就是家,家就是客。这一份份对故乡、对家人的爱让我感动。

感动于他的《爱就注定一生的漂泊》。细致的笔墨中透露出一丝神伤,因为一次着急而没帮朋友带画而失落;因为常常往返于台美之间,家人让它牵挂,故土让它依恋。他会为许多琐碎的场景所感动,更为人间百态而情不自禁……为了家人的牵挂,奔波着;为了爱,忘情着。刘墉把对家人、故土的爱都融入在这行行文字中,向我诉说着:只要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四海为家,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虽然我没有勇气做一个漂泊者,但是刘墉那纤细的情感却已紧紧地抓牢了我。既然我拥有不了漂泊的潇洒,就静静地读吧。

刘墉这种对家人、故乡的爱也融在了那一条小巷里。难忘他的《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尽管已经离开小巷几十年,但那迷离如梦的巷子却孕育了他的童年,让他无法忘记。就是那条平凡的小巷,养育了他的童年,照亮了他前进的路。他的小巷中弥漫着昙花的香味,那条布满青苔的小路、孩子们飞奔而过的身影是那么熟悉,叫卖的喧闹声又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这,就是遗忘多年的最爱,这,就是家。一条平常的小巷,勾起了他心中多少的爱,多少对童年的追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许就是这样,在阳光下,时光是不能流转的,只有童年那窄窄的小巷,每一盏灯映过的地方,才有时光的映迹。也只有在那小巷穿梭的记忆中,才能找到曾经的天真。在这条小巷里,我不禁读出了刘墉对故乡的爱,更读出了他对童年的眷恋。

时光的小巷里,氤氲着沁人心脾的过去,也映现了一张慈祥的脸庞、一幅难忘的画面,难忘他的《父亲的画面》。在人生的旅途上,父亲虽然只陪了刘墉最初的九年,却深深留在了他的记忆中。父亲对他十分宠爱,钓鱼、写字、拉胡琴都给他带来了快乐。尽管父亲很朴实,但是却成了他童年的代名词。父亲走了,爱却在,情未断,慈爱的父亲永远留在刘墉的人生画面中,让他用一生去追忆。

“超越、创造、肯定自己,努力追寻生命中的爱,因为爱赐予我们力量!”刘墉对爱的感悟如潺潺的小溪在我心中流淌,伴随着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流向记忆的深处……

篇2:《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读后感

终于,终于将刘墉散文集子《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读完了。掩上书卷的那一刹,我没有如释重负的轻松,却平添了一分不舍与牵挂。正如刘先生书中所云:爱,就注定一生漂泊。

诗意的文字,如画的情境,栩栩如生的人物,刘墉用灵魂去追溯爱的原乡。除了触动我心中的那根情感的纤弦之外,更有着对大千世界的感念。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先生那颗浪漫易感的柔软的心。

悸动于他的《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他会为许多微末甚至琐碎的场景所感动,并品味出其中的情愫。夜放的昙花,飘洒的雪片,晨雾和晚山等大自然景色能让他柔肠百转,而人间百态更是让他情不自禁……

没勇气做一个漂泊者,更没有先生那份洒脱与超然,但他那纤细的情感渗透力却又紧紧的抓牢了我。既然拥有不了漂泊的潇洒,那就拥有一份教师的缜密心思,融入教育的世界中去吧

激赏于他的《真正的宁静》,那细致的笔触。让我曾一度沉迷于他的细腻之中,一个五尺男儿,竟有许多女子所不及的体察入微。山中的云气在他的笔墨中分为晓雾、断云与岚烟……面对雪花,他更是墨分五色,细致入微,细品《雪的滋味》,他写大片的雪花,小片的雪花,细碎的粉雪,有风时的雪花,无风时的雪景,远观近描,仍意尤未尽……倾慕的不是这些“李后主式”的缠绵艺术,而是一种漂泊中的定力,喧哗中的沉静。

谁说漂泊就注定了无所依傍?地理上的漂泊给人的是空间的离隔感,而对于心理而言,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其实纵使我们身处异乡,我们的梦还是永远留在我们的家乡,我们在《梦里不知身是客》,我们在闲暇《品尝一种回忆》。

刘墉在漂泊中早早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人生无常,能常驻心灵的,正是这种真情的瞬间。刘墉将漂泊中的真情瞬间一一拾起擦拭,让恶魔看到了他的生命,也同时反观自身;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生活,而生活不仅仅是活着。

篇3:《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读后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家是心灵的聚点,是温暖的港湾,它承载最简单的关爱和最温馨的感受。漂泊在外的华侨回想时光,必定想到那充满童趣的童年。幼稚的事情,天真的笑容,死党的兄弟,一切一切让人觉得无限美好。刘墉之笔,描述了他的童年。

每人童年不同样,我们正当童年时。每个人的童年犹如一幅幅画,有着不同的神韵,不同风格,不同的精彩。童年又犹如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很低,简易地爬上。当我们爬到最顶时,回头望那最初的台阶时,总会露出会心的笑容。我们现在正当童年,而一大批孩子按着父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每周末三点一线:培训班、家、公交站,连寒暑假也没个歇停。他们喘着气,流着汗,划着泪,过着他们眼前灰色的童年。他们心中那朵童心的玫瑰有谁来呵护?他们那如玻璃般的心有谁照顾?

偶听母亲说起她的童年,忽母亲嘴角边不常泛起的笑容咧起来了,她小时候是个疯疯癫癫的小女孩,放学回家一写完作业就和同学们在大街小巷走荡,有时串串门,有时玩游戏,有时聊聊天,虽然朴素,却有质朴的快乐。哪像现在的小孩,有时间就窝在电脑前,电视旁。弄得满大街小孩都戴上了眼镜。哪像现在的小孩,没有小孩的童真,反而像位成熟的小大人。这一切都缘由于大人,是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让我们失去自由。是你们“爱攀比学习”的思想,让我们成为题海的机器人,面对题目,没有感情,只有麻木。

何时以为知童心的大人,会站在我的面前?

篇4:《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读后感

四月,《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挟心灵的清风与我相逢,使我原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读刘墉的文字,感受到的是他诗意的文字,看到的是他笔下如画的风景,触摸到的是他一颗纤细的心灵,领悟到的是他对大千世界的感念。

当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的时候,没有谁能够将积累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生命轨迹,以坚强的姿态长成各自的模样。然而,很多人的生命里,总有一个地方是魂牵梦绕。

当刘墉的《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占据书架上一片位置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延伸在眼神远方的故事。离家的游子,最想念家乡那些人情;漂泊的灵魂,总会想起家乡那苍翠的山林。平静的人,在陌生的城市游走时,偶尔会想起隐藏极深的记忆……

或许,这就是一条时光流转的小巷。

《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是刘墉的一本精品散文集,分为梦里不知身是客、品尝一种回忆、跑回故乡的小巷、真正的.宁静四辑,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者以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抒发了一种真挚之情,所流露的鲜活与纯真,作为缓缓地流淌在生命里的情感之流,把美质传给了读者,也滋润着读者的心灵。

回头看看过去的年月,仍有值得留恋的人和事。照片上单纯的笑容,手和手相握的距离,无一不是曾经在一起的见证。抽屉里堆满了那年写下的诗,日记里满满的涂抹的片段句子,发黄的书签依然插在后面的位置,这些都是藏在某一处柔软的地方。于有雨的夜里隐隐作痛,等黑夜过去,则成为一小块硬硬的石子留在了灵魂里。

散文的资源在哪里?在历史中?在书本上?还是在时尚的话语里?刘墉的《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给我的感受,散文的资源不是在那些地方,而在夜放的昙花、飘洒的雪片、晨雾与晚山等自然界,也是在作者心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环境,都离不开故乡的滋养。刘墉向我们展示了故乡的意义:故乡,也许是贫瘠甚至脏乱的,但它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少年和青年,它也成就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故乡,比起任何风雅之所,富贵之邦都会更为丰富蕴藉,因为故乡比它们,总会多出一些东西:你的血脉,你的血泪,还有你的血汗。

散文是什么?我总认为散文是性灵的闪光,是人对自身生命的凝视,是人对自然生存状态的认知与思考。散文作为一种灵魂内在的声音,是人生经历磨砺后的醒悟,是生命自我救赎后的超越,惟其如此,它才能凭借自身的力量滋养精神,浸润心田,抚慰灵魂,提升人格。

刘墉在人生的道路也遭遇了不少的坎坷和挫折,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在他少年的时候,他对生命的无常,世态的炎凉就有了深切的体验,也开始了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寻的漫漫长路。

刘墉找到的第一个意义就是奋斗。文集中那篇《此生无悔》从中可以看出完全是因为两位艺术家“把行李打开,走向舞台,不管一切掌声与嘘声,忘情地演出,然后走下舞台,同到旅馆,收拾行李,走向人生的下一站”、“那认定方向,绝不退疑,勇往直前的生命态度”引起了他的共鸣

刘墉的散文无论叙事、抒怀、议论、忆旧、写景,都有一个特点,即是一个“真”字――真心、真情、真实、真诚,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听凭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流到笔尖,自自然然,洒洒落落,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的领悟和真挚的情感,既贴近现实生活,又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如在《父亲的画面》一文中,作者通过父亲几个画面的描写,尤其是父亲宁可自己让蚊子叮他的画面,“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语言朴实,感人至深,让人同他一起去感受《有爸爸多好》!去体味人世间那份至纯至真的美好情怀!

人生无常,能常驻心灵的,正是这些真情瞬间。刘墉将这些瞬间一一拾起擦拭,让人看到了他的情感,他的生命,同时也让我们反观自身,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

刘墉的散文朴实中见灵秀,凝重中见疏放,无玩世气、媚俗气,迥异于当今某些花花公子气十足的时髦散文。朴实的文风,朴实的感情,朴实的语言……但是所有的这一切之外,我们自然能发现他的缠绵,他的深情,他的机智,他的聪颖。他朴实的语言后隐藏着的是他一种大气和不着痕迹的高雅。

篇5: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作文

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再一次,走在那熟悉的小巷中,虽然陈旧,虽然破烂,但有你走过的痕迹,似乎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你的气息,走过的每一步都让我刻骨铭心。

我们一起经过了几个春秋,但最终离别的`钟声还是响起了。我们已经有xx天x个小时没有联系了。你逐渐淡出了我的世界,却慢慢住进了我的心房。

曾记否,我们一同在小巷里漫步,一起在草地上玩闹嬉戏着,任草侵蚀着我们的身体。一起慵懒地躺在草地上,任阳光点缀我们稚嫩的脸蛋。如诗的回忆,我都记得。你呢,不曾忘记吧!

那年,灰白的天空下泛起了鹅毛大雪,你拉着我,在堆满白雪的小巷里奔跑,任雪块跑进鞋子里,身上点缀着毛茸茸的雪丝。你说身上有雪那才像下雪天。说着,还不由分说地拿雪块丢我,来不及闪躲,最终我变成了一个大雪人,你笑着帮我拂落身上的雪丝。现在想想,那是我们多傻啊!还有我们一起堆在小卖部的雪人,我们傻傻地陪着她。你拿着“武器”生怕被别人破坏了。你说,那是我们共同的记忆。直到,晌午的太阳炽热的将我们弥足珍惜的雪人带走。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她在阳光中蒸发,升腾,剩下一堆晶莹的眼泪,你哭了!我呆住了。我不知道你这么看重她。难过了许久,你说:“雪,终有一天是要融化的,我们终有一天是要说再见的。当时,我还笑着发誓:“我们会在一起的,天长地久。”

再一次,走进那条熟悉的小巷,一切都没有变。小巷依旧是那样的陈旧,那样破烂。我独自漫无目的地在小巷中徘徊,叹息,试图寻找你的味道。

篇6: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作文

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作文

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再一次,走在那熟悉的`小巷中,虽然陈旧,虽然破烂,但有你走过的痕迹,似乎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你的气息,走过的每一步都让我刻骨铭心。

我们一起经过了几个春秋,但最终离别的钟声还是响起了。我们已经有两百三十五天零九个小时没有联系了。你逐渐淡出了我的世界,却慢慢住进了我的心房。

曾记否,我们一同在小巷里漫步,一起在草地上玩闹嬉戏着,任草侵蚀着我们的身体。一起慵懒地躺在草地上,任阳光点缀我们稚嫩的脸蛋。如诗的回忆,我都记得。你呢,不曾忘记吧!

那年,灰白的天空下泛起了鹅毛大雪,你拉着我,在堆满白雪的小巷里奔跑,任雪块跑进鞋子里,身上点缀着毛茸茸的雪丝。你说身上有雪那才像下雪天。说着,还不由分说地拿雪块丢我,来不及闪躲,最终我变成了一个大雪人,你笑着帮我拂落身上的雪丝。现在想想,那是我们多傻啊!还有我们一起堆在小卖部的雪人,我们傻傻地陪着她。你拿着“武器”生怕被别人破坏了。你说,那是我们共同的记忆。直到,晌午的太阳炽热的将我们弥足珍惜的雪人带走。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她在阳光中蒸发,升腾,剩下一堆晶莹的眼泪,你哭了!我呆住了。我不知道你这么看重她。难过了许久,你说:“雪,终有一天是要融化的,我们终有一天是要说再见的。当时,我还笑着发誓:“我们会在一起的,天长地久。”

再一次,走进那条熟悉的小巷,一切都没有变。小巷依旧是那样的陈旧,那样破烂。我独自漫无目的地在小巷中徘徊,叹息,试图寻找你的味道。

篇7: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作文

时光倒流,回忆往事万千。我在茫茫大海中寻找,缓缓伸出双手,去触碰那属于我的最亮的回忆。

那是一个万里无云的秋日,在一条窄窄的阴森森的小巷里,我缩着身子像小偷一样偷偷摸摸地走着。突然滴下几滴水,我摸了摸额头,抬头仰望天空,以为是下雨了。就在我抬头的时候,“哗……”一盆水当头而下,浇湿了我的头发,我的脸比下狂风暴雨还要痛。我气冲冲对上方骂道:“你倒水的时候,不会看看下面有人啊!”但那人头也不回地转过身去。

我又气又恼,用脚使劲踩踏着那一滩废水,在心里气愤地想着:世上为何有如此之人?泼了别人一脸水,自己连一声对不起都不说,真是脏了这美丽的世界!

我急步走出巷子,发现一个人站在我的面前,眼睛定定地看着全身湿透的我。我想:这人是干什么的,那么喜欢看热闹吗?

我跑上前去,刚想骂他,结果定睛一看,原来是泼我的小朋友。他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他正在洗的衣服,跑上前对我说:"大哥哥,对不起,这是我第一次洗衣服,不知道楼下有人,毛巾给你擦一擦吧!”

我的怒火渐渐散去,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气愤。于是我面带微笑,对小朋友说:“没关系,你这么小就能自己洗衣服了,真了不起,不过下次一定要看看下面有没有人哦。”小朋友听了高兴地跑了回家。

后来,几乎每次经过小巷的时候,小朋友都会下楼来找我,于是我和他逐渐有了哥哥和弟弟的感情,经常一起出去玩。

几年后,我搬家了,自此再没有遇见过他。

篇8: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的读后感作文500字

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的读后感作文500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家是心灵的聚点,是温暖的港湾,它承载最简单的关爱和最温馨的感受。漂泊在外的华侨回想时光,必定想到那充满童趣的童年。幼稚的事情,天真的笑容,死党的兄弟,一切一切让人觉得无限美好。刘墉之笔,描述了他的童年。

每人童年不同样,我们正当童年时。每个人的童年犹如一幅幅画,有着不同的神韵,不同风格,不同的精彩。童年又犹如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很低,简易地爬上。当我们爬到最顶时,回头望那最初的.台阶时,总会露出会心的笑容。我们现在正当童年,而一大批孩子按着父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每周末三点一线:培训班、家、公交站,连寒暑假也没个歇停。他们喘着气,流着汗,划着泪,过着他们眼前灰色的童年。他们心中那朵童心的玫瑰有谁来呵护?他们那如玻璃般的心有谁照顾?

偶听母亲说起她的童年,忽母亲嘴角边不常泛起的笑容咧起来了,她小时候是个疯疯癫癫的小女孩,放学回家一写完作业就和同学们在大街小巷走荡,有时串串门,有时玩游戏,有时聊聊天,虽然朴素,却有质朴的快乐。哪像现在的小孩,有时间就窝在电脑前,电视旁。弄得满大街小孩都戴上了眼镜。哪像现在的小孩,没有小孩的童真,反而像位成熟的小大人。这一切都缘由于大人,是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让我们失去自由。是你们“爱攀比学习”的思想,让我们成为题海的机器人,面对题目,没有感情,只有麻木。

何时以为知童心的大人,会站在我的面前?

篇9: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作文800字

放假了,我又来到了小巷深处姥姥的家。

清风吹过我的发丝,风中伴着桑树叶子特有的清香。在香气氤氲中,我的思绪飘回童年。

小时候,每逢放假我都会去乡下的姥姥家住上一段时间。车子一路颠簸,赶上两个小时的车路,就到了村口。

姥姥家在玉门巷最里面。小巷深处,姥姥早就站在门口等我了。

一下车,我最爱走那青石板铺成的路,滑溜溜的,上面有着青苔。我总是一步一滑,打着溜溜走。门前有两只石狮子,嘴含灵珠,据说是保佑家人平安。

小巷深处,种着一棵大桑树。

春天的傍晚,我在小巷深处摘过桑叶。

邻居家的小英是我儿时的玩伴。她喜欢养蚕,我喜欢看那些胖乎乎的蚕宝宝。这不,蚕宝宝吃完了桑叶,我们急匆匆赶到了桑树下。我迫不及待向桑叶多的地方使劲跳,可任凭我再使劲跳也捞不着,反而被我脚下的青苔给滑了一跤。小英赶紧把我扶起来,我坚定地说:“我是不会放弃的!为了蚕宝宝不再挨饿,我豁出去了。”

过了许久,原本空旷的地上已经堆满了一片又一片碧绿的嫩叶了!正当我欢天喜地、手舞蹈时,小英哭笑不得地对我说:“可别高兴的太早噢!没有塑料袋,怎么装回家呀?”于是,夕阳余晖中,我们俩撩起衣襟,每人兜着一大包桑叶回家了。

夏天的傍晚,我在小巷深处摘过桑葚。

我和小英要去找点“好吃的”,都把目光瞄准了那棵大桑树。桑葚果子红透透的,极容易掉,一不小心就掉在地上形成一个紫红色的小点。小英麻利的抓住树干,极快的爬上树,灵活极了。我胆子小,在下面拿着竹篮接。一个,两个,三个……总让人忍不住想要尝一个。我捏起一颗桑葚,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滋味,让我禁不住闭上了眼睛。

到了晌午,人多了起来。不仅有孩子,还有大人。人们有的拿竹竿敲,有的叠罗汉上去摘,那桑葚果子却极不听话,一个个落到了地上。我哪能不心疼?我直接下地用手抓住往嘴里塞,倒也香甜可口。

走到了小巷深处,老远的,我们就听见姥姥喊:“孩儿,回家吃饭了。”我一边应和,一边跑进小巷深处温暖的家。

放假了,我又来到了小巷深处姥姥的家。清风吹过我的发丝,风中伴着桑树叶子特有的清香。在香气氤氲中,我向着门口那个满头白发的人跑去。

篇10: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作文800字

一张褪色的照片,勾勒出往事的曲线。巷尾老爷爷卖的手擀面,热气腾腾,味香一直萦绕在我的舌尖……

我住在“新街”,有一条小巷连通西面的“老街”。外婆说:“老街本不叫‘老街’,只是人们在这街上生活久了,加上后来又修了一条‘新街’,于是取个‘老街’的名字。”在小学的记忆中,外婆每天牵着我穿过那阴暗又潮湿的小巷。小巷虽小,但是,每个角落都塞得满满当当。有琳琅的物品,悠闲的顾客,吆喝的商贩。当然,还有低头穿行的我,夹杂在人群中。

每天傍晚放学经过之时,总有那熟悉的风景:自北向南,早餐店已更替成稀稀朗朗的烧烤摊,来往的人群也没有早上拥挤。小巷对面的垂柳被夕阳拉长了影子,显得格外高大,发黄的老照片记录下每个瞬间。独特之处是在那柳树前,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正踩着外婆的影子。殊不知,自己也是故事的一部分。

无意间,四年级的回忆被撬开……

记得那天傍晚,大雨倾盆而泻,本就泥泞的小巷变得面目全非。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外婆,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雨几乎将世界上所有的声音淹没。我隐约听见外婆说:“当心,这有台阶。”可我还是脚下一滑,“咚”的一声,摔在巷尾老爷爷家的屋檐下,摔得我一身泥水,疼得我够呛。外婆拍拍我的衣衫,而后便无奈的望着眼前的大雨。“这雨估计一时半会停不了,先歇一会吧。”一位面目慈善的老爷爷端来两碗面,招呼我们坐下。我喝着热腾腾的面汤,听着两位老人聊着家常,心里泛起一股热浪。

上了初中,我再也没摔倒在那低矮的屋檐下。每每完成学习任务后,外婆总会牵着我的手,到焕然一新的老街游逛一番。我在黄昏下踩着外婆的影子,只是那棵老柳树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两排香樟树。商铺鳞次栉比,门前崭新的小轿车特别惹眼。高大的楼房挂起了五花八门的牌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萦绕在耳畔。

返回的路上,路灯早已亮起,整个老街映照得灯火通明。我拉起外婆的手,就像外婆当年牵着我一样。外婆说:“你瞧瞧,老街变化可大着呢。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我们这儿进行了改造。我们村的好几户人家都脱贫了,都直夸共产党好呢。”我知道外婆的话,说出每个小康家庭的心声。头顶的街灯也变得格外明亮,照亮着前方的道路。

现在,每天放学,我还会路过老街,经过小巷。不过,下雨天,我不用再担心溅一身泥水。回望老街,繁华而美丽。它的变化浓缩着时代的记忆,一端连接着过去,另一端则连接着中国梦。我为老街自豪,更为自己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而骄傲!

篇11: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作文800字

那条小巷,朦胧又清晰的存在我的记忆中,它是一条美食小巷,散发着各种各样食物的香味……

时间倒流到我四、五岁那年的那条小巷。

路,是由青石板铺成的,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各家小店的屋檐并不是统一的高度,而是高高低低,参差不齐,错落有致,虽高度不同,但全用黑色的瓦砾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

不知什么时候,馄饨摊的蒸汽袅袅升起,不一会儿,馄饨的淡香,还有清香一同飘出,使人不禁垂涎三尺。坐下来尝一尝,十多个胖胖的馄饨幸福地沉浸在充满肉香的汤汁中,上面还有绿的菜,红的虾米调色。你用勺子轻轻地拨起一个,慢慢地要以小口,中间的肉鲜嫩,又饱满,简直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实在是百吃不厌啊!可是现在的馄饨又贵,中间没多少肉,闻起来也不香,几乎可以用“春光依旧,物是人非”来形容了。

走出了馄饨摊,对面有一家秘制烤虾馆。一只只剥了壳的虾串在竹签上,浸在一个秘制酱中腌制,接着再放在蒸锅上蒸一蒸,让酱料进入虾内。在这个程序之后,透着一股又一股来自海洋的特殊的鲜香。然后经过一锅香油,有种酥脆之后浇上一种甜味秘制香汁和一丁点椒盐,瞬间香气四溢,很快有人就会情不自禁地驻足品尝,来细细平常它的特殊味道。可惜,现在这家店的这种虾,已经杳无踪迹了。

还有一家,是超级特色――甩香饼。这种饼,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道工序,它有很多层馅料,最里面的馅料,是炒过的压碎的花生,先进油,再压碎。第一层外边的`馅料,是芝麻与面皮揉成的煎过的面皮,包在外面,再加一滴香油。第三层是加了满是奶香的炼乳,加在面粉中,制成面皮。第四层、第五层……做好了,撒上白芝麻,几个小香饼放在一个圆担中,甩一甩,这必须要有扎实的功夫。你尝一口,简直甜香可口,吃完还满口留香。但是现在,机器代替了手工,做出的饼味同嚼蜡,既甜又腻,又有很多很多油,一点也不及上述的香饼。

啊!城市的高楼像森林中的树木一样拔地而起,在那条时光流转中,小巷已经销声匿迹了。啊!我记忆中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再也不会回来了!

篇12: 那条光阴流转的小巷读后感500字

那条光阴流转的小巷读后感500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家是心灵的聚点,是温暖的港湾,它承载最简单的关爱和最温馨的感受。漂泊在外的华侨回想时光,必定想到那充满童趣的童年。幼稚的事情,天真的笑容,死党的兄弟,一切一切让人觉得无限美好。刘墉之笔,描述了他的'童年。

每人童年不同样,我们正当童年时。每个人的童年犹如一幅幅画,有着不同的神韵,不同风格,不同的精彩。童年又犹如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很低,简易地爬上。当我们爬到最顶时,回头望那最初的台阶时,总会露出会心的笑容。我们现在正当童年,而一大批孩子按着父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每周末三点一线:培训班、家、公交站,连寒暑假也没个歇停。他们喘着气,流着汗,划着泪,过着他们眼前灰色的童年。他们心中那朵童心的玫瑰有谁来呵护?他们那如玻璃般的心有谁照顾?

偶听母亲说起她的童年,忽母亲嘴角边不常泛起的笑容咧起来了,她小时候是个疯疯癫癫的小女孩,放学回家一写完作业就和同学们在大街小巷走荡,有时串串门,有时玩游戏,有时聊聊天,虽然朴素,却有质朴的快乐。哪像现在的小孩,有时间就窝在电脑前,电视旁。弄得满大街小孩都戴上了眼镜。哪像现在的小孩,没有小孩的童真,反而像位成熟的小大人。这一切都缘由于大人,是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让我们失去自由。是你们“爱攀比学习”的思想,让我们成为题海的机器人,面对题目,没有感情,只有麻木。

何时以为知童心的大人,会站在我的面前?

篇13:那条小巷作文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这清脆的声音传到各条小巷,我们的笑声惊醒了各家各户。又一次来到这里,空气还是那么新鲜,环境还是那么熟悉。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那年夏天,我独自住在小巷里,这里安静得令人颤抖。路边的灯一盏盏地亮了,我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嘴里默念着老师教我的古诗词,心里想着一些让我高兴的事情。耳边传来一个声音:“不要怕,别回头,我是上帝派来保护你的天使,快想想有趣的事,我会跟在你的身后,等你到家了我就离开。”这个声音听起来很好听。我敢肯定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儿,年龄和我差不多大,一路上,她一会儿给我讲笑话,一会儿给我讲鬼故事,这使我对她产生了半信半疑的心理。伴随着这个声音,我开始放下警备的心理。在不远处看到一家房子,灯还亮着,我赶紧跑到家门口。她开始唱:“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妈妈听到声音,跑了出来。我抓紧时间转回身想说声谢谢。可没等我出声,后面就空无一人了,我多次扭头看都没有人,只能心里表示感谢。

每次走夜路,我都会用这个方法,慢慢走回家,每次都会想经过这个小巷,想起那个无名的你。

两年后的那一天夜晚,这个声音又传到我耳边,还是那个空无一人的小巷,独自一个人的我。时间仿佛往回倒流了。那个场景一直在我脑子里转来转去。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我们两个同时开口,我转过身,终于看清了那个当年没有看清楚的样子,她可爱娇小。脸上肉嘟嘟的,我抱着她,把当年未开口说的话说了出来,她和我虽然只是一面之交,但每一次经历的事都仿佛是她和我一起度过。

那儿――小巷,是我们的故事开端的地方。

篇14:那条小巷作文

在我家到学校之间有条小巷,窄窄的,墙上的颜色已经被雨水冲淡了,地上厚厚的一层落叶已快腐烂,但是还是无人打扫。巷边的树上挂着一个摇摇晃晃的破灯泡。

那条小巷是我到学校的必经之路。小学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放学后在小巷玩耍,过家家,在墙上画画。小巷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而现在我升入了初中,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第一天去的时候天才擦黑,不觉得害怕,可放学回来的时候,小巷里一片漆黑,吓得我转身就跑,一直跑到学校。跟妈打个电话叫他来接我,那条小巷我也不再担心。

直到有一天下午,妈妈说晚上加班,不能来接我。我便约好了隔壁文文一起回家。放学后,我便匆匆来到校门口等文文。可是眼看着人家都要走光了,还是不见文文。我就去她们班上打听,她们同学说,文文第二节课时肚子疼,老师叫她回家去了。我脑子里倏的一下立刻回想起那条小巷和一个人走过的恐惧:两面高耸的墙壁,四周枫树叶子被风吹的沙沙作响,偶尔树上停着一只猫头鹰,突然叫一声,那声音在小巷里回荡。我不敢往下想了……再想也没办法呀!于是迈着灌铅似的腿来到小巷前,我闭上眼睛,只听见呼呼的风声,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像有什么东西在敲打我的身体,我的潜意识告诉我,我不能在这儿多待一秒钟,没办法,于是我深呼吸几口。用书包捂住脑袋,冲过了巷子,冲进了家。

第二天清晨,路过的时候,在巷子停留了一会儿,这不过就是两面墙,没什么大不了,不禁暗暗的嘲笑起自己的`怯懦。从那以后,那条巷子里就只有我一个人独行的身影。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巷子。我们要不断的超越,变得自信起来。

篇15:难忘那条小巷

人生有许多难忘的地方,不时地撞击我的心灵,使我久久不能平静。那条小巷就使我终生难忘。

1960年深秋,我和母亲踏上莘县路那马牙石铺的马路,坑坑洼洼的,母亲那双小脚走起路来特别费劲。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吹得路边仅有的几棵槐树叶子漫天飞舞。偶而,一辆货车飞过,搅得马路上的沙土打着旋迷满天空,使人睁不开眼。我们急急地走过莘县路,迎面是一条宽阔的沙土路,那就是四川路。路北是一片高高低底的棚户区。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西广场。

西广场,据说青岛开埠以前是一片沙滩,四川路就是海沿。上个世纪20年代,胶州、即墨、高密、平度、日照等县的破产农民来青岛淘金,在这里用纸壳、硫钢、破砖碎瓦搭建起简陋的房屋,就算安营扎寨了。后来,这里成了很大的破烂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用砖灰房代替纸壳房。就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片房子。

我和母亲边端祥这片房子边走,不觉走了30余米,在右边有一条小巷。猜想就是这条小巷了。我们从四川路走下三、四登台阶,小巷全貌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啊!这不正是戴望舒写的“雨巷”吗?小巷长约50米,宽约3米;前脸一律门板,每户一门一窗。拉开门,卸下门板就是门头房。解放前,这里家家做买买,底下卖货,楼上(就是吊铺)睡觉。主要经营土产杂货、针头线脑什么的。1956年公私合营,这里才变成住家户。我们顾不得细看,走到小巷中间,“61号”门牌赫然入目。母亲敲开63号门,叫出房东李师付,他领我们进入61号小院,这院有20余平方,院内摆放一些杂物和用具,虽然不大,但还算干净。此院有两户人家:迎面是王师付家,另一户就是我家要租的房子。恰巧在李师付房后,他掏出钥匙开开门,一股霉气冲进我的鼻孔,我下意识地揉了揉鼻子。李师傅打开灯,我看了看,估计有8~9平方,又看看楼上,上下一般大。李师付说:“月租一块五。”母亲欣然同意。虽然这房子一门一窗,条件也不好,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家呀!

星期天,我们从姐姐家搬出来。这年冬天,二哥在楼上结了婚,我和母亲在楼下那间小房住了4个年头。

1961年8月,我从机械工业学校毕业,分配到山东水产学校任教员,自己总算有了一份工作。尽管那时还是“三年自然灾害”后期,但是,生活已有好转,吃的好一点,人也有了精神,脸色由面黄肌瘦变得有了红晕。初中同学赵宗荷没有升上高中,回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员。他公然来信为我保媒。信中说,他表妹住沧口晓翁村,年方20岁,初中毕业,父母已回乡,她一人住一套房子,如有意可以谈谈。并嘱我寄一张照片去。那时有一套房子那真是奢侈品,对我的诱惑是很大的。我依同学的吩咐照做。过了半个月,有一天,我下班后,母亲告诉我,有一女孩来过,说是赵什么的表妹,她还留了地址,叫我星期天去。我明白了什么意思。那个星期天上午,我乘公共车去了沧口晓翁村。那是一个农家小院,有两间正房,一间耳房做厨房。家里有两个女孩,一胖一瘦,那胖的高个子就是赵的表妹。伊不算漂亮,性格开朗,说话随便。那瘦的是她的朋友。中午,我在她家里吃了碗面条就回来了。我对那姑娘没有感觉,虽然那房子很诱惑,但毕竟不是和房子结婚。第二天,我就给赵同学写了信,婉然辞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事,就匆匆结束了。

在这条小巷住久了,人也混熟了。尽管这里人口密集,住房窄巴,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你送我一碗小豆腐,我送你几个地瓜;一个收音机全院听,一壶茶大家喝。小巷第一家姓高,人称老高家。他在百货店当售货员,他经常为孩子和老婆(后妻)吵架。每当吵架,老高就给我母亲送去块儿八毛的,让我母亲给他老婆买点早饭,以示关心。母亲借此机会劝说劝说。老高下班后,两人和好如初。于是,给老高家劝架就成了母亲的专利。加之,母亲常给左邻右舍扎针拔罐的治病,母亲也成为“风云”人物。我从母亲身上体会到“适者生存”的哲学。

1964年春,邻居王大娘为我介绍小巷48 号一位姑娘,那位姑娘姓王,父母已回农村,她在土产店工作。尽管我来小巷定居已有4年,但这位姑娘我还是第一次见面,印象颇好,长得秀气、文静。由于山东水产学校合并到烟台水产学院,我幸运留在青岛,被分配到小学当教师。那姑娘因我是小学教师而婉拒(那时有“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之说)。这次流产婚姻对我刺激很大,但我并没有气馁。我认为,这就是生活。生活像一艘船,既有顺风,又有逆风;既有平静的河流,又有急流险滩。要经得起挫折,关键是自己把握。不久,王姑娘也回到农村。我家就租住48号她家的房子,那房子上下12平方,显然比原来房子大。这也完全是一种巧合:如果王姑娘不回农村,我也不可能租住她家的房子;如果她同意婚事,结婚后房子自然是我们共同居住,她也不用回农村。因为无缘,上帝才如此安排。

小巷见证过我的情感经历。

1964年秋,我堕入一场初恋。那姑娘是位小学教师,我们前后谈了两年,我自己也不知什么原因,两年的恋爱再一次流产。据说,是因“我脾气不好”。其实那是借口,说到家,还是小学教师这职业。那年月小学教师找不着对象是正常的。问题不在于“小学教师”职业,而是小学教师地位低,待遇少,姑娘们选择高枝也无可厚非。其实,失恋对我也许是件好事,它激励我努力奋斗,在人生道路上要混出个人样来。正在我失恋的日子里,那条小巷因拆迁而履为平地,代之而起的是7座高楼,那,就是幸福楼。

沧海桑田,往事如烟。前年夏天傍晚,当我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幸福楼已走过40个年头,虽是中年,但已老态胧肿,墙皮斑剥,已不能承受岁月之重。其实,人生正如走这条小巷,既有道路的泥泞,又有道路的坎坷;既有风和日丽,又有冰霜雪雨。任何时候,都要正确面对人生。一阵凉风吹过,我抬头遥望西天,晚霞给幸福楼涂上金辉。

最近,我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幸福楼已履为平地,建设者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海底隧道的出口将从这里走向光明的世界,东西快速路将从这里对接;那将是一条金光大道,那不正是小巷的延续吗?

相关专题 读后感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