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航空产品项目管理网络计划模型研究

响亮的耳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响亮的耳光”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面向航空产品项目管理网络计划模型研究(共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面向航空产品项目管理网络计划模型研究

面向航空产品项目管理网络计划模型研究

为了解决航空产品研制过程中网络计划难于按节点有效控制的问题,在对航空产品项目计划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流和文档流相分离的分级网络计划模型和网络计划层次划分指导原则.详细介绍了单层网络计划中建立控制流矩阵和文档流矩阵、分解耦合活动集、计算时间参数和关键路径的.方法.基于该模型开发的软件在几家航空制造企业得到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合理有效地制定网络计划,而且可以有效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

作 者:沙全友 王伟 韩毅 郝京辉 SHA Quan-you WANG Wei HAN Yi HAO Jing-hui  作者单位:沙全友,韩毅,SHA Quan-you,HAN Yi(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72)

王伟,WANG Wei(西安工业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西安,710032)

郝京辉,HAO Jing-hui(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北京,100076)

刊 名: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ISTIC PKU英文刊名: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年,卷(期): 43(6) 分类号:V268.7 关键词:多级网络计划   项目管理   航空产品   工作流   文档流  

篇2:神舟飞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神舟飞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在综合分析国际上典型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神舟飞船项目及其组织环境的特点,建立了神舟飞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SZ-PMMM).该模型由面向企业级组织和面向项目级组织的两个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组成.在SZ-PMMM中引入“文化”等关键领域,关注企业级组织中多项目间管理能力的差异性,拓展了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内涵,对各级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评价与改进有重要意义.

作 者:袁家军 欧立雄 王卫东 Yuan Jiajun Ou Lixiong Wang Weidong  作者单位:袁家军,王卫东,Yuan Jiajun,Wang Weidong(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

欧立雄,Ou Lixiong(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072)

刊 名: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5(5) 分类号:V4 关键词:项目管理   成熟度模型   模型研究   飞船  

篇3:试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论文

试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定义,介绍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并在分析各种模型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综合指标评价法的改进方案,包括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改进蛛网模型。

论文关健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综合指标评价法蛛网模型

一、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概念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在推进项目管理的同时需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给自己进行定位,因此需要有一个测定和改进能力的标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正是要建立这样一个标准,来指导企业培育和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项目管理评价方法。用以衡量组织按照预定目标和现有的条件成功地、可靠地实施项目的能力。它不是一个数学解析式或一个图标,而是一整套科学的体系和方法,也是表征一个组织项目管理能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项目实施的成功率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评估组织通过管理单个项目和组合项目来实施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的一种方法,它还是帮助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工具。’‘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成熟度等级来表征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水平,一般分为五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混乱级,简单级,规范级,精益级和战略级。

二、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国内发展概况

1,关键过程域法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中的每个等级都由几个关键过程域组成,关键过程域是指为达到该成熟度级别,企业应该完成的一些关键活动,关键过程域具体表现为一组目标,这几个关键过程域共同形成一种项目管理等级水平。通过测定关键过程域的完成水平判别成熟度的等级。

该方法的关键是恰当的选取关键过程域。这种方法简洁明了,操作简便。但定性的描述多而缺乏定量分析,主观判断多而客观分析少。因此关键过程域是一种比较模糊和笼统的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测定方法。精确性比较差:往往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2.层次分析法

针对项目管理中的每一个等级.通过专家问答的方式获得评估值,再根据评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达到本等级,如果达到了这一等级的要求,再进行下一等级的测定,当评估值不能达到卞一等级的要求时,则本等级就是该项目管理的成熟度等级。其中,每一个等级提问的问题都有所不同,而且评估的重点涉及项目管理不同的知识领域。测定评估值时按照高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和内部员工代表三个层次设立不同的权重以期做到真实性、操作性和普遍性三者的结合。

评估值的测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模型的定量化。但是评估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对一系列的选择题的提问完成的,因此测定的准确性对选择题的数量以及质量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而且每一个等级都要设立一定数量的选择题,既使得测定工作十分繁琐,又很难保证评估的质量。评估时需要由低到高的逐级测定才能最终确定成熟度的等级,因此评估过程不得不在多个等级中进行,测定工作重复并且效率不高。

3。综合指标评价法

该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它将评估体系建立在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上。参照项目管理的过程能力指标,建立起两个层级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相应一级和二级指标的评估得出该项目管理的成熟度等级。并通过绘制蛛网模型将成熟度等级中各能力指标的情况表示出来。

(如图1)该评价方法具有很多优点:

(1)系统性强。该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项目管理的过程能力指标建立,包括了项目管理的五个基本的管理过程: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收尾过程。该指标体系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建立奠定了系统和恰当的理论基础。

(2)定量化。在确定了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用专家评分的方法具体测量每一个二级指标。并进而计算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值,得出该指标所处的等级。通过对二级指标值的测量和一级指标值的计算实现了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定量计算。

(3)直观性强。该方法通过蛛网模型将整个项目管理成熟度状况比较直观的呈现出来,而且可以清晰的看到一级指标的成熟度等级状况。

(4)通用性好。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结合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按照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来进行。适用于不同行业以及不同规模的各种企业。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三、对综合指标评价法(蛛网模型)的改进

1.现有模型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上述分析可知,用综合指标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一种通用性较好,应用较为广泛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测量方法,但现有的模型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评价指标中侧重于项目管理的过程能力指标,而缺乏像项目团队文化和项目管理人员这样的软指标。项目管理的成熟度并不完全等同于项目管理的成熟度。由于没有任何过程是孤立存在的,组织方式、支持该过程的系统、组织的主流文化等都会对每一个过程的推进情况产生影响。可见;过程能力并不能代表项目管理能力的全部。项目团队文化反映了管理成熟度’‘软”的方面,项目要求有所倡导的团队文化,现代项目管理核心理念,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项目管理人员反映了项目管理成熟度“人”的能力方面,须符合专业资质要求。这些软指标在表征项目管理成熟度时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成熟度等级的提高,项目团队文化等软指标必然会相应提高,同时项目团队文化的改善必然促进企业成熟度的提高。

2)重叠性问题。①蛛网模型虽然可以表征成熟度的等级,但还存一些问题。项目的过程能力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企业在到达某一等级后还会继续往前发展。因此,它们中的许多指标可能已经超越了本等级,甚至有的指标还未达到本等级,只是加权平均估算出成熟度状况。

②这样一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只是模糊地表达了项目管理成熟度,对于项目管理能力中的不足和优势却视而不见,不利于发现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不利于确定进一步改进的重点和突破口。

③项目管理成熟度从一个等级到更高等级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过渡,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企业不是处在某一个等级上而是处在过渡过程中,因此,仅以某一个等级来反映成熟度指标往往不能反映其真实的情况。

2.对模型的改进

l)在原有的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中增加项目团队文化和项目管理人员两个要素,进一步完善该指标体系。见下表。

2)为了进一步提高蛛网模型在描述项目管理成熟度时的准确性和直观性并减少重叠性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测定的影响。在原有的蛛网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双层的蛛网模型,即除了用一级指标的蛛网模型来反映项目管理的成熟度之外,同样用二级指标的蛛网模型来反映一级指标的成熟度状况。一级指标的蛛网模型如图1,

二级指标的蛛网模型总共有六个。每个一级指标对应一个蛛网模型。以项目实施过程能力为例,如图2。

篇4: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研究

摘 要:供应商管理是旅游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关系是提高旅游供应链效率的有效途径。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使供应商与旅行社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这有助于合作的深入。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的管理划分为基础层、运作层、机制层和目标层四个层次,根据各层次要求的不同,提出了构建旅行社协作网络、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和建立利益保障机制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供应链;旅行社供应商

旅游供应链是一条服务型供应链,自身的特殊性造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关系复杂。对于如何协调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多学者已经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国外对旅游供应商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建立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模型、供应商奖惩体系以及与供应商维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因素与方法等进行探讨。国内对于旅游供应链上企业关系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对旅游企业组织和合作联盟的探讨[1]及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讨论[2-3]。对于旅游供应商管理的研究也较多,主要是以构建相应的模型来进行问题的探讨:张晓明等对于旅游服务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应用博弈模型、经典报童模型进行了具体研究[4];吴琳萍通过建立基于“时间—价格(成本)”的期权合同模式构建了旅行社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了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协调[5];吴春尚等用委托代理模型在分析旅游服务供应链上企业的协作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企业有效协作的条件[6]。

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旅游企业关系研究的重点在于旅游企业的横向和纵向联合。由于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差异,国外以旅游企业实证分析为研究基础,重点在如何评价和选择供应商,以及如何维持与供应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方面。国内旅游供应链管理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探讨、供应链诚信问题、与供应商关系等研究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旅游企业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问题、旅行社与供应商合作问题的研究也随之展开。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将立足于旅行社的产品开发,探讨供应链上各旅游企业的关系,划分支持旅游产品开发供应商的管理层次结构,提出旅行社供应商策略的管理。

一、旅游产品特点及旅行社在供应链上核心地位分析

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流通过程不同,旅游产品的流通是在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之中实现的,旅游者旅游消费的过程就是旅游企业生产旅游产品的过程。从供需两方面来看,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为核心,以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消费与生产同步性、异质性与雷同性并存等特点,是一种以旅游设施为依托,以供应商的产品为“原材料”,经旅行社的设计、组合或营销等开发活动后被销售给旅游者的商品[7]。旅行社的供应商是为旅行社生产旅游产品提供必要生产要素的企业,在旅游供应链上位于旅行社的上游,包括饭店、交通部门、景点、娱乐购物等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有需求的企业。从旅游产品的定义可以看出,旅行社是联系众多供应商的纽带,起到组织者、生产者的作用,它受饭店、交通部门、景区、娱乐等各供应商的委托,以合同规定的价格向旅游者出售旅游产品。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除主要承担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各项产品的组合与出售工作外,还承担了收集旅游者信息并反馈给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供应商的任务。现阶段,虽然我国旅游供应链的发展还不十分完善,对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确立还有很多争议,但按照发达国家旅游供应链的发展方向看,旅行社作为核心企业的潜力非常大。在完整的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既直接和旅游者接触,又根据游客需求对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的产品进行集成。在这一过程中,旅行社具有其他单个旅游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承担着供需双方信息汇集交流、服务等各方面调度、旅游行程安排、各环节关系协调以及资金往来结算等工作。旅行社作为游客与其他旅游企业连接的纽带,在旅游供应链上具有链接组织的特点,并承担了核心企业的大部分任务[8]。从旅游供应链的发展现状看,旅行社特别是大型旅行社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发挥了核心企业的主要作用。

二、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特征分析

(一)面向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的意义1.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传统的旅游产品从本质上讲是提供给旅游者的一种服务,是由包括旅行社在内的所有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的组合。虽然最终是由旅行社将产品按顾客要求组装,但是旅行社对于旅游产品各要素质量的控制远超其本身力所能及的范围,产品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旅游产品。要使旅游产品质量得以保证,仅靠旅行社一方努力不行。旅行社作为组织者,要承担起协调各供应商关系的任务,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以旅行社产品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供应商的合作,能够加强旅行社及其供应商的核心竞争能力,对旅游市场上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反应,并提高旅游产品整体服务质量。2.降低旅游产品成本旅行社和交通、金融、饭店、景区等相关的供应商实行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可以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旅行社与供应商通过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形成联合经营网络,提供优势互补的产品,不但有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这种稳定的协作关系还可以减少旅行社寻找合作伙伴、评估合作伙伴和维持合作伙伴关系的支出,对于旅行社和相应的供应商而言都意味着经营的稳定,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

(二)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的特点相对于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而言,在以往供应商管理研究中,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处于主动地位,而提供旅游产品其他组成要素诸如食、住、行、游、购、娱的供应商,相对而言处于被动的地位。旅行社对各旅游要素进行采购时,考虑最多的是价格因素,有时也会以质量、合作诚意等作为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标准,但是总体而言没有从战略角度管理旅游供应商。从与供应商合作的现状来看,当前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仍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买卖关系,在利益上,很多时候双方处于对立面。当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的时候,如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双方更加注意在每一次买卖过程中如何使自身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一味讨价还价,最终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品的质量。与以往的供应商合作与管理不同,在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的管理行为中,存在以下特点:旅游产品开发不再是旅行社单方面的行为,供应商也不再是旅游产品各组成要素简单的提供者;供应商要介入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双方建立起联合开发的团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9];旅行社应当承担起协调各供应商关系的任务,注重供应商的发展;各供应商之间应制定共同发展的战略,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防止为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在利益分配方面产生不必要的矛盾;运用先进的技术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

(三)构成层次分析旅行社组织出售完整的旅游产品给旅游者,它与旅游产品各要素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核心实际就是一种经济合同关系,供应商本身属于企业,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目标,因此在利益分割上必然会存在矛盾。为了防止供应商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而对整个供应链和其他企业利益造成损害,旅行社要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对供应商关系进行协调,并建立共同发展目标。旅行社通过与旅游企业共同合作,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形成旅游产品外形部分与延伸部分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最终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从层次分析的角度出发,可将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划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即基础层、运作层、机制层和目标层(图1)。从图1看出,四个层次联系紧密,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再是旅行社单方面的工作。为了达到设计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以及形成产品和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信息技术的使用、网络技术的发展是基础。运作层则强调各旅游供应商的优势,发掘旅游供应商最大的潜力,发挥核心企业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作用,组建合作的团队,提高旅游供应链整体效率。机制层主要强调激励、协调机制的建立,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协调与激励机制能够提高产品开发过程中各供应商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的策略

(一)构建协作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旅游市场竞争,许多旅游网站应运而生,扩大了旅游市场供求的规模,也为旅游市场供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但在现阶段,大多数旅游网站也只是信息发布的平台和一种新的宣传媒介,部分可以实现与用户之间的简单互动,对于游客更多的需求信息无法了解,业务还是通过一些诸如电话等传统人工服务的方式完成。旅游者虽然可以通过专业旅游网站选择旅游产品,设计自己偏爱的旅游线路,但除了选择自由之外,对于产品其他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更多情况下,游客还是希望从专业人员那里得到丰富的信息和建议来完成旅行。旅行社作为整体旅游产品的销售者,无论对于游客还是供应商都有自身优势。一方面,旅行社是其供应商(如航空公司、车船公司、景点等等)和旅行者之间的桥梁。游客通过旅行社可省去一一筛选的烦恼,由旅行社帮助其设计产品,除了价格优惠之外,还可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旅行社将根据游客的偏好聚合和组装产品,向旅游者提供更特殊化的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旅行社直接面对游客,更易得到游客对交通、饭店、餐饮等服务的真实需求信息,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可使供应商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应对变化。因此,旅行社作为整体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供应商只有与旅行社合作开发旅游产品,共同建立企业外部网络,互通信息,才能更及时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提高整条旅游供应链的效率。旅行社可以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即外部网,使其成为开展电子商务的平台和企业窗口,并通过这个窗口与顾客和供应商更畅通地沟通。供应商加入该网络更能准确地把握游客需求,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旅行社与供应商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他们就具有共同、共享的目标,并相互依赖。网络的建设可以包括旅游目的地介绍、产品咨询、产品预订、旅游者需求调查、产品反馈、网上营销,以及与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图2)。网站的建设主要由旅行社来完成,旅行社构建中央数据库,与供应商和顾客连成网络结构,合作的旅游企业能从免费的数据库中获得信息,建立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及时发现市场变化,提高企业效率。通过健全网上交易,最终实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在网络结构的中央数据库中,供应商可以获得关于市场和游客更加详细的资料和需求,旅游者可以获得关于旅游产品最新和最完善的信息。供给与需求信息沿着旅游供应链流动。作为中介机构的旅行社,整合游客需求信息,并与供应商共同探讨和开发产品,从而设计出最符合游客要求的旅游线路。在这个协作网络中,三方面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 同时也都是信息增值的受益者。

(二)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完整的旅游产品由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各旅游要素供应商应提供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才能组成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现在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旅游供应商之间存在竞争,但更应保持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整条旅游供应链的效率。如果供应商分别向需求单项旅游产品的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则会因企业之间契约谈判和维持契约而产生相当大的交易费用。因此,合作企业在以旅行社为主构建起来的网络平台上,互相探讨、研究市场形势,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旅游消费的逐渐成熟,价格手段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对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推进作用越来越有限。消费者的成熟也带来了市场超细划分的趋势,标准化的旅游产品不能再满足游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旅途追求更多的享受和乐趣已经成为消费主导,这就需要旅游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以及旅游产品整体价格的提升,而整体价格上涨又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只有旅行社与供应商进行团队合作,才能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创新旅游产品。在旅游越来越注重享受的当下,旅行社与饭店、交通等供应商合作开发一系列度假休闲旅游产品,能在淡季提高诸如宾馆、酒店等供应商的客房入住率。在欧洲,英国和德国的假日旅游包机业是十分成功的行业,包机业趋于“垂直一体化”的格局,主要的包机公司都为旅游公司所有。我国由于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所限,目前还没有百分之百飞远程包机航线的航空公司,但是与航空公司合作开发包机旅游产品是可行之道。如在当初“云南丽江线”一直不温不火的状况下,深圳国旅与深圳航空公司毅然联手,与丽江旅游局合作,联动让利,互为促销,开发了多条主题旅游的包机线路,不但使各自的业务跃上新台阶,更把丽江游打造成了一种新

旅游的代表,开创了今天“丽江游”模式的先河。这几年,旅行社与航空公司合作频繁,开通旅游热点地的航班直飞,推出大批直飞旅游产品,既使游客行程更方便省时,产品报价大幅下降,也使企业获得了更多利润。(三)建立利益保障机制通过供应商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够改善旅游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共同的企业目标和期望,旅行社和供应商都能增强抵抗危机的能力。旅行社与供应商合作开发旅游产品,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利益,如果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就会失去合作的动力。只有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共同分担旅游产品开发的风险,才能确保合作双方利益的实现,提高供应商合作的积极性(图3)。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要保证饭店、交通、景点等旅游供应商稳定的销售量。在旅游淡季时,帮助供应商推销更多的产品,提高旅游设施的使用率,但不可借机压低价格;帮助旅游供应商提高旅游服务的能力,降低企业之间交易成本,保证供应商的利润稳定性,在宣传旅游产品的同时帮助供应商提升企业形象。旅行社与旅游供应商要经常互相沟通,建立起旅行社和供应商不同合作阶段(如淡季或者旺季)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在多种可选择的策略中挑选双方都较满意的方法,同时双方也互相监督,保证旅游产品顺利开发和旅游供应链效率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徐洋,甘巧林,秦艳培.中国旅游企业集团战略联盟的博弈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3):7376.

[2] 路科.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3):31 33.

[3] 李艳花.信息化背景下旅游供应链核心企业探讨[J].商场现代,2008(15):87 88.

[4] 张晓明,张辉,毛接炳.旅游服务供应链中若干环节的协调[J].城市发展研究,2008(5):139 143.

[5] 吴琳萍.旅行社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探源[J].闽江学院学报,2008(6):104 107.

[6] 吴春尚,邓文博,刘艳.旅游服务供应链企业协作问题研究[J].市场论坛,2009(5):72 73.

[7] 戴斌,杜江,乔花芳.旅行社管理[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0 91.

[8] 吴丹.基于供应链的旅行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1115.

[9] 赵小惠,孙林岩.支持快速产品创新的供应商管理框架[J].轻工机械,2007(4):135 140.

篇5: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研究

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研究

摘要:供应商管理是旅游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关系是提高旅游供应链效率的有效途径。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使供应商与旅行社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这有助于合作的深入。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的管理划分为基础层、运作层、机制层和目标层四个层次,根据各层次要求的不同,提出了构建旅行社协作网络、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和建立利益保障机制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供应链;旅行社供应商

旅游供应链是一条服务型供应链,自身的特殊性造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关系复杂。对于如何协调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多学者已经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国外对旅游供应商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建立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模型、供应商奖惩体系以及与供应商维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因素与方法等进行探讨。国内对于旅游供应链上企业关系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对旅游企业组织和合作联盟的探讨[1]及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讨论[2-3]。对于旅游供应商管理的研究也较多,主要是以构建相应的模型来进行问题的探讨:张晓明等对于旅游服务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应用博弈模型、经典报童模型进行了具体研究[4];吴琳萍通过建立基于“时间—价格(成本)”的期权合同模式构建了旅行社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了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协调[5];吴春尚等用委托代理模型在分析旅游服务供应链上企业的协作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企业有效协作的条件[6]。

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旅游企业关系研究的重点在于旅游企业的横向和纵向联合。由于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差异,国外以旅游企业实证分析为研究基础,重点在如何评价和选择供应商,以及如何维持与供应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方面。国内旅游供应链管理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探讨、供应链诚信问题、与供应商关系等研究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旅游企业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问题、旅行社与供应商合作问题的研究也随之展开。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将立足于旅行社的产品开发,探讨供应链上各旅游企业的关系,划分支持旅游产品开发供应商的管理层次结构,提出旅行社供应商策略的管理。

一、旅游产品特点及旅行社在供应链上核心地位分析

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流通过程不同,旅游产品的流通是在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之中实现的,旅游者旅游消费的过程就是旅游企业生产旅游产品的过程。从供需两方面来看,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为核心,以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消费与生产同步性、异质性与雷同性并存等特点,是一种以旅游设施为依托,以供应商的产品为“原材料”,经旅行社的设计、组合或营销等开发活动后被销售给旅游者的商品[7]。旅行社的供应商是为旅行社生产旅游产品提供必要生产要素的企业,在旅游供应链上位于旅行社的上游,包括饭店、交通部门、景点、娱乐购物等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有需求的企业。从旅游产品的定义可以看出,旅行社是联系众多供应商的纽带,起到组织者、生产者的作用,它受饭店、交通部门、景区、娱乐等各供应商的委托,以合同规定的价格向旅游者出售旅游产品。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除主要承担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各项产品的组合与出售工作外,还承担了收集旅游者信息并反馈给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供应商的任务。现阶段,虽然我国旅游供应链的发展还不十分完善,对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确立还有很多争议,但按照发达国家旅游供应链的发展方向看,旅行社作为核心企业的潜力非常大。在完整的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既直接和旅游者接触,又根据游客需求对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的产品进行集成。在这一过程中,旅行社具有其他单个旅游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承担着供需双方信息汇集交流、服务等各方面调度、旅游行程安排、各环节关系协调以及资金往来结算等工作。旅行社作为游客与其他旅游企业连接的纽带,在旅游供应链上具有链接组织的特点,并承担了核心企业的大部分任务[8]。从旅游供应链的发展现状看,旅行社特别是大型旅行社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发挥了核心企业的主要作用。

二、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特征分析

(一)面向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的意义1.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传统的旅游产品从本质上讲是提供给旅游者的一种服务,是由包括旅行社在内的所有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的组合。虽然最终是由旅行社将产品按顾客要求组装,但是旅行社对于旅游产品各要素质量的控制远超其本身力所能及的范围,产品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旅游产品。要使旅游产品质量得以保证,仅靠旅行社一方努力不行。旅行社作为组织者,要承担起协调各供应商关系的'任务,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以旅行社产品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供应商的合作,能够加强旅行社及其供应商的核心竞争能力,对旅游市场上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反应,并提高旅游产品整体服务质量。2.降低旅游产品成本旅行社和交通、金融、饭店、景区等相关的供应商实行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可以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旅行社与供应商通过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形成联合经营网络,提供优势互补的产品,不但有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这种稳定的协作关系还可以减少旅行社寻找合作伙伴、评估合作伙伴和维持合作伙伴关系的支出,对于旅行社和相应的供应商而言都意味着经营的稳定,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

(二)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的特点相对于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而言,在以往供应商管理研究中,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处于主动地位,而提供旅游产品其他组成要素诸如食、住、行、游、购、娱的供应商,相对而言处于被动的地位。旅行社对各旅游要素进行采购时,考虑最多的是价格因素,有时也会以质量、合作诚意等作为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标准,但是总体而言没有从战略角度管理旅游供应商。从与供应商合作的现状来看,当前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仍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买卖关系,在利益上,很多时候双方处于对立面。当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的时候,如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双方更加注意在每一次买卖过程中如何使自身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一味讨价还价,最终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品的质量。与以往的供应商合作与管理不同,在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的管理行为中,存在以下特点:旅游产品开发不再是旅行社单方面的行为,供应商也不再是旅游产品各组成要素简单的提供者;供应商要介入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双方建立起联合开发的团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9];旅行社应当承担起协调各供应商关系的任务,注重供应商的发展;各供应商之间应制定共同发展的战略,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防止为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在利益分配方面产生不必要的矛盾;运用先进的技术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

篇6:项目管理信息化框架和模型研究的论文

项目管理信息化框架和模型研究的论文

传统的施工企业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下,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与信息化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在项目管理中,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多。

施工企业项目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分散性一系列特点决定了项目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适用性广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实现信息化,利用有效的计划、组织、管理和监控项目管理涉及的各个方面,能够实现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优的效果,全面控制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但由于不同的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信息化中的见解与思路不同,效果也不同。美国策略顾问公司Hackett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7%的信息化项目在工期内完成,42%的信息化项目在预算内完成。在国内,绝大多数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表现在信息化进程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信息化建设人才储备不足,整体人力资源水平有待提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编码体系;忽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等方面。

为使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具有代表性,本文基于项目管理理论,总结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特点与任务,以期建立相关的方案和模型。首先,针对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信息化中面临的问题,论述了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基础,涉及了管理模式与信息技术两个方面;其次,结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与项目管理的领域,分析与总结信息化项目的特点与任务;最后,在应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和模型。如图1所示。

1、管理模式及信息技术研究

1.1管理模式

本文结合“5+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将施工企业项目的管理模式分为管理组织、管理活动与管理对象3个相对独立的角度考察,与图1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框架类似,分别属于空间中的3个不同维度。

一般管理组织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参与者,亦存在如下3个不同维度。

1)过程维度过程是“工作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一个特定序列,它有一个开始点,一个结束点,每个活动有定义清晰的输入和输出”。过程维度将设计、构造、建设、制造、使用、管理和维护建筑对象的参与者组织起来。主要的参与者包括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土木工程师、分包商、材料和设备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业主、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工程监理人员及政府监管人员。

2)技术维度技术是“科学知识在具有明确目的的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技术维度将不同技术的参与者组织起来,共同提高项目效率、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主要参与者有提供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应用在建筑对象的设计、建设和营运方面的组织。

3)政策维度政策是“文档化的准则或规则,用于指导决策制定”。主要参与者有相关政府机构(如国土、规划、环保部门)、监管机构、金融和保险机构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政策维度的参与者不生产任何建筑产品,但负责化解风险和解决冲突。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PMI)提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managementbodeofknowledge,PMBOK),将项目的管理活动分为九大知识领域,如图2所示。

本文在PMBOK的基础上,考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增加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域。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每一项活动都要求包括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并应信息化的要求,包括程序化操作和非程序化操作。

由于项目实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项目管理中会将一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要求作为继续下一个阶段的标志,称为里程碑。项目的生命周期由项目的各个阶段构成,一般分为4个阶段:概念阶段、发展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如图3所示。

具体情况与项目的领域有关,如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分为设计阶段(design)、建设阶段(construction)和营运阶段(operation);软件研发项目分为需求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开发阶段、系统测试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3个主要生命周期阶段能够进一步分为若干子阶段,这些子阶段又各自依级别分为多个活动、子活动和任务。如D是设计阶段,D1是建筑、结构和系统设计子阶段,D11是结构设计活动,D1.1a是概念化子活动,D1.1a.O1是建模任务(见表1)。

管理对象是指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的所有实体和概念(如资源、参与者、过程、产品、项目、外部环境),重点是项目的施工对象,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4级。

1.2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信息技术是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总体上,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在信息技术的前提保证下,需要有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人员和政策法规一起实现。本文主要涉及的信息技术如下。

1)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以信息共享、工作流一系列方式实现用户的协同工作。使用网络技术不仅便于项目层的管理人员之间共享信息,也便于企业层和项目层之间的协同工作。

2)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包含几何的、物理的、技术的一系列技术实体的特性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大量数据如文档和图形等,因此,使用数据库技术非常必要。

3)工作流技术工作流技术支持用户基于实际情况定义和管理的工作流。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许多比较固定的工作流,因此,使用工作流管理技术能够加强管理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4)信息标准技术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将存在大量的数据信息交换,为保证数据在不同系统中的`理解性,数据信息必须符合一定的数据交换标准。

5)移动设备技术移动设备(如iPad)体积小、质量轻,在工程项目中应用不仅易于携带,在与无线网络技术与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结合的基础上,也更有助于管理人员在项目现场的工作。

6)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解决实际中的分析、预测和决策问题。

2、信息化项目特点与管理任务

2.1信息化项目特点

信息化项目不仅存在传统项目管理的特点,也存在如任务目标不易量化、任务需求变更频繁一系列传统项目管理不具有的特点。因此,传统项目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

1)从信息化特有领域入手,增加知识管理、创新管理之类传统项目管理未涉及的内容。

2)鉴于信息化知识密集型的特点,重视管理中项目成员的结构、能力与稳定性。

3)充分考虑信息化对传统项目管理的影响,如在管理能力方面。

2.2项目管理任务

传统项目管理需要完成以下3个任务,逐步实现信息化。①数据与文件管理信息化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全信息的数字化。主要应用数据库技术与信息标准技术,建立全面规范的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数据仓库与知识库。②沟通交流信息化建立基于互联网与网络技术的沟通交流平台,使项目的参与者实现信息收发的数字化,方便远程交流,并依托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实现在线查询、招标、订货等工作。③项目过程信息化项目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建立实时动态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随时随需获取全面系统的管理信息,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清晰地展现给管理者,以变化应对变化,与此同时,支持科学的预控,能够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预测下一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使各参与者及时修正或调整,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主要涉及工作流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3、项目管理信息化方法与模型

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信息资源。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源是不同参与者在同一生命周期阶段内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数据、信息和知识交互。主要包括: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半结构化数据(如电子表格等)、非结构化数据(如图片)的转换。转换可能基于文件,或者基于服务器/客户端间的推/拉机制。其中,不仅包括发送和接收“语义丰富的”对象,也包括发送和接收基于文件的信息。

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和在项目管理参与者之间转换数据方法的多样性分为以下两类:①普通数据交换项目管理的参与者之间导出或导入的数据不是结构化的,也不能够计算。如从3D对象中导出2D的CAD图,就会导致空间数据和语义数据的丢失;②无缝数据交换项目管理的参与者之间导出和导入的数据是结构化的,能够被识别和计算。无缝数据交换的主要特征是支持互操作。互操作性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或组件之间交换信息和使用所交换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专属和标准两种实现技术方式。

图4中横坐标是时间轴上的项目生命周期阶段,纵坐标是空间轴上的项目参与者。数据资源在时间轴和空间轴上不断发生。数据资源的两种类型实线椭圆表示无缝数据交换,虚线椭圆表示普通数据交换。随着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的内容及类型在时间轴和空间轴上不断变化,初期信息资源之间主要是普通数据交换。根据变化的临界特征,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化方案。在方案实施之前,信息资源的发生与变化如图4所示。项目管理信息化方案按照项目管理的各个参与方(AECO)需要逐步持续实现的步骤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进一步分为若干步骤。阶段和步骤之间的差别在于:阶段之间是质变的,步骤之间是渐变的。3个阶段分别是基于对象的建模、基于模型的协作和基于网络的整合(见图5)。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重要特点是不同参与者之间通过合同和安排等进行沟通,以规避和降低风险。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前,项目管理往往需要纸质的或不规范、不完整的文件。项目信息(如规范、质量、成本)一般情况较难从文件获取,也不能从三维模型中派生,大多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判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实践没有统一的规范。工作流是线性的、异步的。因此,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前,施工企业受到投入低和缺乏相互协作能力的困扰。

3.1基于对象的建模(见图6)

建立模型是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阶段。在基于对象的建模阶段,用户在设计、建设或营运阶段建立各自独立模型。参与者间传输和转换的数据流主要包括组织模型、资源模型、活动模型(管理活动和施工活动)、产品模型和关系模型。

1)组织模型组织是项目启动首先需要确定的内容。工程项目组织因为不同的施工企业,甚至不同的工程项目而具有不同的构成。

2)资源模型按照建筑工程定额分类,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资源分为周转资源和消耗资源两种。周转资源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分为管理人员、管工和工人;消耗资源主要包括构件、原材料和混合材料,如混凝土。

3)活动模型活动有两个方面:管理活动和施工活动。管理活动主要包括针对资源的管理活动、针对施工的管理活动和针对产品的管理活动;施工活动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具体的如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和模板工程。

4)产品模型产品由部件和组成部件的构件组成,其中,构件分为简单构件(主要包括墙、柱、梁、板、门、窗、面层)和复杂构件(主要包括房间、楼梯、阳台)。

5)关系模型关系模型表现了工程项目组织与有关的外部组织的关系,如与业主、供应商和分判商的关系。

在基于对象的建模阶段的协作实践和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前的协作实践相似,不同参与者之间没有重要的基于模型的相互交换。项目参与者之间的数据交换是单向的,通信是异步的和脱节的。尽管二者在很多业务方面是类似的,但是,基于对象建模带来的语义性质促进了对设计和建设问题的更快速和更详细的解析,促进了对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快速跟踪”:一个工程项目仍在某个阶段执行期间,通过设计和建设活动重叠交叉进行,从而节省时间。

基于对象的建模实现后,项目管理的参与者会认识到潜在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项目管理的参与者进入下一步过程和策略的变革:基于模型的协作。

3.2基于模型的协作(见图7)

在基于对象的建模阶段各个参与者与有关资源形成一体化的专门模型,在基于模型的协作阶段,参与者之间基于模型实现交互和协作。基于模型的协作既能够发生在同一项目生命周期阶段之内,也能够发生在两个项目生命周期阶段之间。例如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之间的交互是在设计阶段内部,结构模型和钢梁模型之间的交互是在设计和建设阶段之间,建筑模型和设施维护模型之间的交互是在设计和营运阶段之间。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基于模型的协作中,只有一个协作模型需要保存3D数据来达到不同参与者间的语义交互。例如在3D对象模型数据、规划数据、成本估计数据之间的交互。这样的交互为4D(时间)分析和5D(成本估计)分析提供了可能。

3.3基于网络的整合(见图8)

在基于网络的整合阶段,项目管理信息化通过协作的方式建立、共享和维护,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网络化整合可以通过模型服务器、单一的或分布式数据库、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技术来实现。

在网络化整合中,模型成为跨领域的N维模型(N>3),从而允许在可视化设计和建设阶段的复杂分析。在该阶段,管理超越了语义属性,而包括了业务智能、精准建设原则、绿色环保政策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信息。协作工作围绕着一个广泛、统一和共享的“螺旋式的”循环进行。

从过程角度看,模型和文件数据的同步交换带来项目生命周期阶段之间广泛的重叠交叉,从而形成不分阶段的一体化过程。

基于网络的整合带来了“并行建设”,即所有项目活动是整合的(一体化的),设计、建设和营运的所有方面都是并行地被规划的,从而在优化建设能力、营运能力和安全性的基础上达到最大化目标功能价值的目的,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4、结语

本文针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了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方案与模型。模型既研究了有利于实现信息的项目管理模式,也总结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综合性强和适用性广的特点。

篇7:产品营销中项目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产品营销中项目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1.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

所谓项目管理,指的是在项目活动当中,通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利用有力工具,通过实际可行且有效的办法,使得项目得以实现并超过项目相关人的需求和期望[1]。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量巨大,且牵涉的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产品营销等任务量巨大,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无法使得企业的每项环节得以良好实施,无法保证最佳的效果。引入项目管理,能够对企业发展运行中的每个环节进行项目化管理,使得工作细分化,以保证每个工序和步骤得到良好实施,达到最佳效果,进而提高整体水平,实现企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项目管理中的一环,对于企业的成本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和掌控,使得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及企业市场营销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成本的最少化应用,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2.产品营销中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2.1企业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垄断情况已经大大减少,企业之间通过有效竞争,实现企业市场的不断扩大,使企业能够发展壮大。随着生产技术的同步提高,企业的产品销售光靠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与同行业的企业拉开距离,凸显自身企业和产品的个性,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扩大企业和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市场销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品营销观念已经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且产品营销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然而,当前的企业产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企业产品营销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企业成本的巨大消耗,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巨大损害。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心向产品营销偏移,且在营销成本的使用上没有有效规划,造成营销成本急剧膨胀,与企业受益严重不符,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亏损,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在产品营销活动开展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对于成本管理存在缺失。同时,在产品营销过程中,没有做好成本的管理控制,使得成本的使用和消耗无节制,导致成本消耗严重。另外,企业产品营销绩效的计量和评价方法落后,技术不发达,导致企业在产品营销和销售收益的计算上存在误差,影响成本的估算,造成营销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

2.2产品营销中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成本管理,能够对于企业成本使用进行细致化、科学化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方案和规划的设计来进行成本预算,并在成本使用过程当中充分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结合市场情况的变化和企业自身内部资源和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行成本预算方案的及时调整,保证成本预算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吻合,使成本的使用效率最大化,避免成本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同时,项目成本管理还能对企业的绩效计算和评价方法进行有效改建和完善,确保企业绩效指标的准确性,为企业成本使用提供有效参考,保证成本使用能够与实际需求相符合。企业产品营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以提高营销效率。尤其在当前市场营销广泛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最佳的产品影响效果,就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进行广告创意设计和推广,在市场营销推广上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保证成本的有效利用,避免大量成本资金的浪费就显得尤其重要。项目成本管理则能对企业产品营销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营销的成本投入获得应有的营销效果。将项目成本管理应用到产品营销当中,能够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保证成本的最大化利用。

3.项目成本管理在产品营销中的应用

3.1进行产品营销成本管理和有效规划

将项目成本管理应用到产品营销当中,首先应当对企业产品营销进行成本规划,使企业在产品营销工作开展之前,能够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和消费者需求情况,并根据营销目标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制定好营销策略和营销方案,并根据方案来决定成本的投入,大大提高成本使用效率,避免成本的浪费。产品营销方式多种多样,商业广告和市场推广都能够有效实现产品的营销。如企业需要提高市场知名度,提高某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则可选择商业广告的形式,面对最广阔的人群,使人们能够加深对企业的印象,并形成一定的企业概念;如企业的产品知名度已经较高,则可通过大力的市场推广来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产品的销量。同时,产品营销部门应当加强与企业财务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制定好营销预算,结合实际销售情况,避免产品营销与实际销售产生冲突。

3.2产品营销过程中做好成本管理控制

项目成本管理对于产品营销成本的管理,还包括其在产品营销实施过程中,成本的使用和控制。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过程中,往往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变化,造成产品营销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成本消耗过大。首先,针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问题,应当在产品营销过程中时刻关注市场动向,了解其它企业的`相关举措,并结合市场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保证产品营销过程的灵活性。对于已经制定并投入使用的营销规划和目标出现问题和偏差时,采取及时的办法和措施,对目标规划进行及时调整。对于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变化问题,则通过有效的成本保障措施,利用相应的规范,保证营销成本的使用,并对预算与实际应用的差距进行有效解决,确保成本的良好管理和控制。

3.3提高绩效计量和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产品营销的成本绩效计量和评价方法对于营销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保证成本绩效计量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既保证企业产品营销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还能确保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实现产品营销的战略性和目标性,保证产品营销的效果。首先,应当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情况,制定全面有效的企业绩效指标,使企业各方面的绩效情况得到充分展现,为企业产品营销规划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企业绩效指标应当具体而全面,且在绩效指标的分析上也做到含括所有绩效指标的方方面面。除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和销售费用率等财务指标之外,还应包括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品牌的认知度等非财务指标。运用相应的绩效指标来指导企业的产品营销成本的规划和使用,能大大提高成本使用效率。

4.结语

产品营销作为企业发展当中的重要一环,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产品营销成本的有效控制,则能保证企业产品营销实现其营销目的的同时,还能确保最少化营销成本的使用,保证了企业经济利益不受损失,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项目成本管理能够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对于企业产品营销从其规划设计到实施应用全过程的成本使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成本使用效率最大化,避免成本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在产品营销工作开展前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规划,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做好成本管理控制,且对于企业的绩效指标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成本使用效率。只有充分运用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产品营销规划,才能有效节约成本,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8:浅析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的研究论文

浅析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的研究论文

旅游供应链是一条服务型供应链,自身的特殊性造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关系复杂。对于如何协调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多学者已经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国外对旅游供应商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建立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模型、供应商奖惩体系以及与供应商维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因素与方法等进行探讨。国内对于旅游供应链上企业关系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对旅游企业组织和合作联盟的探讨[1]及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讨论[2-3]。对于旅游供应商管理的研究也较多,主要是以构建相应的模型来进行问题的探讨:张晓明等对于旅游服务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应用博弈模型、经典报童模型进行了具体研究[4];吴琳萍通过建立基于“时间―价格(成本)”的期权合同模式构建了旅行社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了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协调[5];吴春尚等用委托代理模型在分析旅游服务供应链上企业的协作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企业有效协作的条件[6]。

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旅游企业关系研究的重点在于旅游企业的横向和纵向联合。由于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差异,国外以旅游企业实证分析为研究基础,重点在如何评价和选择供应商,以及如何维持与供应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方面。国内旅游供应链管理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探讨、供应链诚信问题、与供应商关系等研究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旅游企业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问题、旅行社与供应商合作问题的研究也随之展开。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将立足于旅行社的产品开发,探讨供应链上各旅游企业的关系,划分支持旅游产品开发供应商的管理层次结构,提出旅行社供应商策略的管理。

一、旅游产品特点及旅行社在供应链上核心地位分析

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流通过程不同,旅游产品的流通是在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之中实现的,旅游者旅游消费的过程就是旅游企业生产旅游产品的过程。从供需两方面来看,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为核心,以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消费与生产同步性、异质性与雷同性并存等特点,是一种以旅游设施为依托,以供应商的产品为“原材料”,经旅行社的设计、组合或营销等开发活动后被销售给旅游者的商品[7]。旅行社的供应商是为旅行社生产旅游产品提供必要生产要素的企业,在旅游供应链上位于旅行社的上游,包括饭店、交通部门、景点、娱乐购物等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有需求的企业。从旅游产品的定义可以看出,旅行社是联系众多供应商的纽带,起到组织者、生产者的作用,它受饭店、交通部门、景区、娱乐等各供应商的委托,以合同规定的价格向旅游者出售旅游产品。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除主要承担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各项产品的组合与出售工作外,还承担了收集旅游者信息并反馈给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供应商的任务。现阶段,虽然我国旅游供应链的发展还不十分完善,对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确立还有很多争议,但按照发达国家旅游供应链的发展方向看,旅行社作为核心企业的潜力非常大。在完整的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既直接和旅游者接触,又根据游客需求对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的产品进行集成。在这一过程中,旅行社具有其他单个旅游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承担着供需双方信息汇集交流、服务等各方面调度、旅游行程安排、各环节关系协调以及资金往来结算等工作。旅行社作为游客与其他旅游企业连接的纽带,在旅游供应链上具有链接组织的特点,并承担了核心企业的大部分任务[8]。从旅游供应链的发展现状看,旅行社特别是大型旅行社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发挥了核心企业的主要作用。

二、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特征分析

(一)面向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的意义1.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传统的旅游产品从本质上讲是提供给旅游者的一种服务,是由包括旅行社在内的所有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的组合。虽然最终是由旅行社将产品按顾客要求组装,但是旅行社对于旅游产品各要素质量的控制远超其本身力所能及的范围,产品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旅游产品。要使旅游产品质量得以保证,仅靠旅行社一方努力不行。旅行社作为组织者,要承担起协调各供应商关系的任务,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以旅行社产品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供应商的合作,能够加强旅行社及其供应商的核心竞争能力,对旅游市场上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反应,并提高旅游产品整体服务质量。2.降低旅游产品成本旅行社和交通、金融、饭店、景区等相关的供应商实行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可以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旅行社与供应商通过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形成联合经营网络,提供优势互补的产品,不但有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这种稳定的协作关系还可以减少旅行社寻找合作伙伴、评估合作伙伴和维持合作伙伴关系的支出,对于旅行社和相应的供应商而言都意味着经营的稳定,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

(二)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的特点相对于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而言,在以往供应商管理研究中,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处于主动地位,而提供旅游产品其他组成要素诸如食、住、行、游、购、娱的供应商,相对而言处于被动的地位。旅行社对各旅游要素进行采购时,考虑最多的是价格因素,有时也会以质量、合作诚意等作为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标准,但是总体而言没有从战略角度管理旅游供应商。从与供应商合作的现状来看,当前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仍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买卖关系,在利益上,很多时候双方处于对立面。当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的时候,如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双方更加注意在每一次买卖过程中如何使自身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一味讨价还价,最终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品的质量。与以往的供应商合作与管理不同,在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的管理行为中,存在以下特点:旅游产品开发不再是旅行社单方面的行为,供应商也不再是旅游产品各组成要素简单的提供者;供应商要介入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双方建立起联合开发的团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9];旅行社应当承担起协调各供应商关系的任务,注重供应商的发展;各供应商之间应制定共同发展的战略,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防止为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在利益分配方面产生不必要的矛盾;运用先进的`技术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

(三)构成层次分析旅行社组织出售完整的旅游产品给旅游者,它与旅游产品各要素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核心实际就是一

种经济合同关系,供应商本身属于企业,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目标,因此在利益分割上必然会存在矛盾。为了防止供应商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而对整个供应链和其他企业利益造成损害,旅行社要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对供应商关系进行协调,并建立共同发展目标。旅行社通过与旅游企业共同合作,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形成旅游产品外形部分与延伸部分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最终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从层次分析的角度出发,可将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划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即基础层、运作层、机制层和目标层(图1)。从图1看出,四个层次联系紧密,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再是旅行社单方面的工作。为了达到设计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以及形成产品和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信息技术的使用、网络技术的发展是基础。运作层则强调各旅游供应商的优势,发掘旅游供应商最大的潜力,发挥核心企业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作用,组建合作的团队,提高旅游供应链整体效率。机制层主要强调激励、协调机制的建立,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协调与激励机制能够提高产品开发过程中各供应商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面向旅游产品开发的旅行社供应商管理的策略

(一)构建协作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旅游市场竞争,许多旅游网站应运而生,扩大了旅游市场供求的规模,也为旅游市场供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但在现阶段,大多数旅游网站也只是信息发布的平台和一种新的宣传媒介,部分可以实现与用户之间的简单互动,对于游客更多的需求信息无法了解,业务还是通过一些诸如电话等传统人工服务的方式完成。旅游者虽然可以通过专业旅游网站选择旅游产品,设计自己偏爱的旅游线路,但除了选择自由之外,对于产品其他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更多情况下,游客还是希望从专业人员那里得到丰富的信息和建议来完成旅行。旅行社作为整体旅游产品的销售者,无论对于游客还是供应商都有自身优势。

一方面,旅行社是其供应商(如航空公司、车船公司、景点等等)和旅行者之间的桥梁。游客通过旅行社可省去一一筛选的烦恼,由旅行社帮助其设计产品,除了价格优惠之外,还可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旅行社将根据游客的偏好聚合和组装产品,向旅游者提供更特殊化的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旅行社直接面对游客,更易得到游客对交通、饭店、餐饮等服务的真实需求信息,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可使供应商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应对变化。因此,旅行社作为整体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供应商只有与旅行社合作开发旅游产品,共同建立企业外部网络,互通信息,才能更及时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提高整条旅游供应链的效率。旅行社可以建立企业站,即外部网,使其成为开展电子商务的平台和企业窗口,并通过这个窗口与顾客和供应商更畅通地沟通。供应商加入该网络更能准确地把握游客需求,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旅行社与供应商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他们就具有共同、共享的目标,并相互依赖。

网络的建设可以包括旅游目的地介绍、产品咨询、产品预订、旅游者需求调查、产品反馈、网上营销,以及与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图2)。网站的建设主要由旅行社来完成,旅行社构建中央数据库,与供应商和顾客连成网络结构,合作的旅游企业能从免费的数据库中获得信息,建立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及时发现市场变化,提高企业效率。通过健全网上交易,最终实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在网络结构的中央数据库中,供应商可以获得关于市场和游客更加详细的资料和需求,旅游者可以获得关于旅游产品最新和最完善的信息。供给与需求信息沿着旅游供应链流动。作为中介机构的旅行社,整合游客需求信息,并与供应商共同探讨和开发产品,从而设计出最符合游客要求的旅游线路。在这个协作网络中,三方面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 同时也都是信息增值的受益者。

(二)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完整的旅游产品由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各旅游要素供应商应提供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才能组成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现在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旅游供应商之间存在竞争,但更应保持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整条旅游供应链的效率。如果供应商分别向需求单项旅游产品的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则会因企业之间契约谈判和维持契约而产生相当大的交易费用。因此,合作企业在以旅行社为主构建起来的网络平台上,互相探讨、研究市场形势,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旅游消费的逐渐成熟,价格手段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对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推进作用越来越有限。消费者的成熟也带来了市场超细划分的趋势,标准化的旅游产品不能再满足游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旅途追求更多的享受和乐趣已经成为消费主导,这就需要旅游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以及旅游产品整体价格的提升,而整体价格上涨又不利于市场竞争。

因此,只有旅行社与供应商进行团队合作,才能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创新旅游产品。在旅游越来越注重享受的当下,旅行社与饭店、交通等供应商合作开发一系列度假休闲旅游产品,能在淡季提高诸如宾馆、酒店等供应商的客房入住率。在欧洲,英国和德国的假日旅游包机业是十分成功的行业,包机业趋于“垂直一体化”的格局,主要的包机公司都为旅游公司所有。我国由于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所限,目前还没有百分之百飞远程包机航线的航空公司,但是与航空公司合作开发包机旅游产品是可行之道。如在当初“云南丽江线”一直不温不火的状况下,深圳国旅与深圳航空公司毅然联手,与丽江旅游局合作,联动让利,互为促销,开发了多条主题旅游的包机线路,不但使各自的业务跃上新台阶,更把丽江游打造成了一种新旅游的代表,开创了今天“丽江游”模式的先河。这几年,旅行社与航空公司合作频繁,开通旅游热点地的航班直飞,推出大批直飞旅游产品,既使游客行程更方便省时,产品报价大幅下降,也使企业获得了更多利润。

(三)建立利益保障机制通过供应商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够改善旅游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共同的企业目标和期望,旅行社和供应商都能增强抵抗危机的能力。旅行社与供应商合作开发旅游产品,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利益,如果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就会失去合作的动力。只有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共同分担旅游产品开发的风险,才能确保合作双方利益的实现,提高供应商合作的积极性(图3)。

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要保证饭店、交通、景点等旅游供应商稳定的销售量。在旅游淡季时,帮助供应商推销更多的产品,提高旅游设施的使用率,但不可借机压低价格;帮助旅游供应商提高旅游服务的能力,降低企业之间交易成本,保证供应商的利润稳定性,在宣传旅游产品的同时帮助供应商提升企业形象。旅行社与旅游供应商要经常互相沟通,建立起旅行社和供应商不同合作阶段(如淡季或者旺季)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在多种可选择的策略中挑选双方都较满意的方法,同时双方也互相监督,保证旅游产品顺利开发和旅游供应链效率最大化的实现。

篇9:航空企业产品项目管理现状的分析与对策论文

航空企业产品项目管理现状的分析与对策论文

当前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时间、资金、人力等)如何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时间、成本、性能等),已经成为衡量每个企业管理效率优劣的尺度。21世纪企业的生产与运作将采用更多的是以项目为主的企业发展模式,因此,不同行业的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管理水平与认识的差异。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防建设装备的需求调整,航空工业作为国家战略高技术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以大飞机研制为拉动的各种机型项目交替运行,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研制管理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引用项目管理、推动项目管理已不断成为承揽航空新品研制项目企业的必修课。

一、项目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航空产品可分为整机、大系统、子系统、成品、零附件、元器件等六个层次。每个层次产品的研发制造均采用型号负责制/项目管理。以本企业为例,主要承担子系统级产品和成品级、零附件级产品的研发与制造,管理上都采用从上到下的型号负责制/项目管理。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深感在项目管理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项目经理培养滞后

企业一般在项目管理中往往是采用从生产管理岗位抽调一些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项目经理岗位,而不是从项目经理应该具备什么能力与知识结构去考虑人选。结果是选调的人员往往不具备系统策划实施项目运作的知识与能力,致使项目经理的角色难以在企业中被认可,使企业在面对多个重大研究项目时,往往感到无人可用,充分暴露了企业在项目经理培养上的差距。

(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效率较低

目前,企业在项目管理上采用的组织机构多为职能式。由于项目管理部门与职能业务部门各分属不同主管领导,各自工作的重点不同,实际工作中存在部门之间协调比较困难、信息不能及时共享、效率较低等问题。同时,缺乏跨专业、跨系统相互之间协调的责任和流程,导致项目管理部门协调、监控作用难以发挥,协调成本较高。其深层原因是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项目管理部门统筹纳入大制造流程中,基本上游离于生产制造系统之外。因此,项目管理部门在职权方面不能享有生产制造部门对计划、成本、进度、考核的刚性权力,所以,指挥不灵,对有些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往往无力制止。

(三)产品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设计更改多,支付费用大。航空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时间紧。从内部来看,本应在产品设计或工艺设计的前期(即可研与方案阶段),就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反复论证与修改,把问题暴露在萌芽状态,以降低研制费用。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由于研制合同签定的交付时间短,再加之与主机厂(所)在签定技术协议时对其提出的技术标准要求、性能技战指标识别不深交流交底沟通不够,在可研与方案阶段论证工作反而做得较少,转化的`设计任务书质量不高,设计师参照设计时的最优更改点和最迟更改点难以把握,成为摆设。其结果是进入图纸设计阶段、制造试验阶段、交付客户试飞阶段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更改问题,造成设计费用、制造试验费用、外场维修、保障费用的较大浪费。

从外部来看,客户在拿到产品装机试验试飞后,也存在提出更改产品某些性能指标、接口安装尺寸的要求,此时发生的设计更改一般都将直接报废一些产品或零件。特别是由于设计更改导致产品技术状态的变更,还将直接导致库存成品因技术状态变更而报废。

2.项目研制周期长、费用高,客户时有不满。其原因主要为:一是产品设计更改直接导致产品报废。需要重新投料按更改后图纸要求组织生产,其工作量大,牵涉部门多,极易挤占其它产品正常生产资源,出现多个项目高度交叉,增大管理难度,通常需要加班加点,费用浪费较大。二是项目管理计划网络大纲编制不科学,采用简单的倒排进度节点方式,机械地估略各项工作理论的时限,往往不考虑约束性条件,造成同一时间段上出现多个项目争设备、争人员的情况,进度难以保证,引发客户不满。

3.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架构不完整。目前,企业缺乏如何搞好项目管理的系统知识。因此,在启动、计划、实施、控制、收尾等五大过程中,难以形成对风险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采购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范围管理、集成管理等方面系统、有效、精细的管理能力,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前的项目管理要求。

二、问题解决的基本对策

(一)加快培养一支优秀的项目经理队伍

目前,航空产业正在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地方经济圈,从旧的三位一体核心竞争力,即技术、资金、管理向新的三位一体核心竞争力,即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转化,大力实施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拓展、产业化发展。航空工业在又一个新的十年高速成长期将有大批新机型竞争世界国际市场。因此,这就向每个参与这次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提升的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好航空产品的项目管理与运作,以系统的能力解决好目前研制中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设计更改多等管理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不仅需要技术进步、装备上水平,更需要下决心培养一批优秀的项目经理,制订和实施项目经理培训计划,积极与大专院校合作,采用送出去系统培训的方式,在他们身上付出投资与代价,以鲜明的航空特色培养出一支能更好更快地从事项目管理的精英。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组织机构

要加快企业组织机构改革,从传统的职能型组织向矩阵型组织转变,这符合世界航空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矩阵型组织机构建立是相对于职能型组织机构的一种挑战,必然会涉及一些部门的权力与利益,增加一些对部门能力的要求和工作協调负荷。因此,要科学统筹、引导人们的观念,进一步强化组织流程关系和责任。并结合企业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采取相适应的弱矩阵或平衡矩阵或强矩阵管理。同时,要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实现责、权、利相统一,进一步转变体制与机制,不断细化工作流程,达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减少浪费的目的。

(三)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在企业的重要地位

项目管理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即涉及现在,也关系到未来。因此,企业高层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的重要意义,要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如何构建项目经理人、组织机构设置、项目管理制度三位一体化。把项目管理统筹纳入到企业大制造流程中,强化项目管理计划网络大纲的严肃性、考核性。通过项目管理计划网络的实施,赋予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各环节的相应职责,特别是在计划、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刚性考核。同时,推行项目全寿命期(4个阶段)和工作量模型管理,实施项目“范围变更”与“成本变更”监控与责任考核,彻底解决因条块分割所带来的管理上的冲突问题。

(四)加快完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构架

要从流程再造的角度对项目启动、计划、实施、控制、收尾五大过程,以企业标准的形式明确规定:在风险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范围管理、集成管理等过程中,应该做到什么,怎样做,让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能分享到项目管理给企业内部各阶层和各环节所带来的价值共享。

总之,项目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随着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企业努力提高自身参与竞争的能力是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项目管理正是顺应这一历史要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美].米尔顿·罗西瑙成功的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欧立雄,姜继娇.我国航空企业项目管理应用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11).

[3]罗全锋.我国航空企业项目管理应用研究[J].经营者,(05).

篇10:基于生态保障的施工网络计划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

基于生态保障的施工网络计划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

网络计划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中应用广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网络计划在进行优化的时候一般只进行工期.费用和资源的优化.并没有把生态保障作为一个目标来对施工网络计划进行优化.在本文中.作者把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所造成的生态破坏损失货币化.以货币的形式来度量施工对生态的'破坏程度,并由此结合公路施工对生态破坏的具体形式,建立了生态的目标函数.再结合前人时工期、费用和资源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生态保障的施工网络计划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作 者:邬晓光 姜海涛 李斌 梅鹰  作者单位:邬晓光(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

姜海涛,李斌(内蒙古公路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梅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U412 关键词:网络计划   生态保障   多目标规划  

相关专题 项目管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