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600字

无眠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无眠”参与投稿,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600字(共13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

1、《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个朋友开了家英语学校叫“新梦想”,但吊诡的是,其实他们在梦想上根本无法达成共识(其实只是不愿意承认)。“梦想”当然没有贵贱之分,好像黄晓明的“梦想”其实就是踏实赚钱,佟大为的“梦想”就是踏实过日子,而主人公邓超经常把“改变世界”挂在嘴边,但在黄晓明看来,这不过是邓超基于家族传承的需要,以至于到他们一起开公司后俩人有了冲突,黄晓明想到和解的办法还是给他买一套300平米的房子,但邓超说这他妈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那他到底想要啥?

电影的结尾给了答案,当邓超知道好朋友黄晓明砸了一笔钱将实验室以他命名后,他喜极而泣,嘴里还傲娇似地说出“土鳖”二字,当然,导演说这些其实和钱没关系,他给出了一个解释,说这部电影的三个主人公其实是有共识的,他们的“中国梦”其实是“尊严”!

2、陈可辛真的是太机灵了,为了驾驭完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三条主线,他用了《花房姑娘》用了《光阴的故事》,他让长头发的佟大为背拜伦英文版的“多年以后何以贺汝,以沉默以眼泪”,他甚至于cosplay了《社交网络》和《颐和园》的某些场景,他让这些几乎让文艺小青年一击即中的碎片神不知鬼不觉的串联起飘渺的主线。

邓超所代表的徐小平是理想主义,他是美国梦的启蒙者,他在中国与公安吵架也动不动就用起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他的口头禅是,信不信我告你。但是最后他彻底颠覆了离开北京时的豪言壮语,他说,我再也不回来了,然后,他回来了。并且是黄晓明用现实主义的钞票,反击了他在美国受过的委屈。

佟大为所代表的王强是浪漫主义,初恋女友是洋妞,最喜欢的诗人是拜伦,为了洋妞女友放弃了签证,但是却被抛弃滞留。他烧了诗集,在赚了第一桶金之后在卡拉OK里面搂着一群姑娘唱《海阔天空》,再后来,他娶了学校里面做饭极好吃的胖妞前台。一个天天读拜伦的浪漫主义者说,幸福就是不折腾。

而黄晓明所代表的俞敏洪,作为loser追上了学校里最漂亮的妞,出去找家教赚钱是为了给她买奇贵无比的托福书,被学校开除了之后不得不开个培训班糊口,他哪里是招人合伙啊,他分明是说,我唯一的朋友,我唯二的朋友,给我帮个忙吧,我开了个头,但是做不来啊。所以,邓超说要扩大每一个规模的时候他心里都极度的不乐意,他觉得我钱已经够了啊,我已经是中国的NO.1了啊,我嘴上这乱七八糟的一套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东西了啊。但是,他带着中国传统最深的印记走上了最不符合他性格的职业经理人道路。

3、中国合伙人里面幼稚的成功学是没钱就没尊严,有钱了就去羞辱曾经羞辱过我们的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穷其一生的不得志和耿耿于怀,往往是当时被人委屈和羞辱的时候没能好好的还手,当我们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让自己对过去的心结释怀,为什么不呢。

更何况,带着黄晓明佟大为回到西餐厅的邓超,我丝毫没看出他回去显摆羞辱的气势,当我们走过了人生的某个阶段,再回头去看当时的痛苦,我厌恶它,怀念它,终于分享了它,然后想要彻底的抛弃它。

所以,作为朋友的你,听了它,最终读懂了我,所以你为我所做的一切,即便简单粗暴,都那么弥足珍贵。

我在意的,并不是终于有了写着我的名字的实验室,我在意的,是你终于终于读懂了我自私的野心,却也为了我,不符合自己性格的义无反顾走下去。

其实我最喜欢佟大为说的一句,他说,这些年,我是为了你们俩,才一直走下去。

4、80年代那一帮人,围成一圈笑谈自己的梦想,那时的人可以很轻易说出:我热爱我的国家,我渴望自由民主。随意的语气好像问“你吃饭了没有”。那时的北京还有星星画展、四月影会、北岛的诗歌“卑贱是卑贱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一代年轻人口中传唱……《今天》诗刊的印刷纸张还是芒克、北岛、黄瑞从各单位顺出来的,用的是一台破旧的油印机,七个人在一间只有六平米的小平房,地处农村与城市的边缘的两不管地区,轮流倒班,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才印刷完,查建英回忆第一次参加《今天》诗刊聚会,几个人穿过一条黑糊糊的胡同,走进院子最深处的一个人家,一推门进去,里面坐了一屋子人,都穿着当年灰不溜秋的蓝衣服,特别朴素,屋里烧着炉子,上面蹲着一把锡铁大茶壶,旁边一个沙发后背上还窝着一只肥胖的猫,在烟雾蒙蒙里众人表情都特严肃,大家聊文学观创作观,意大利的维柯,话题内容已记不清了,但永远有一种郑重虔诚的氛围。大家都把文学当作天大的事情,慷慨陈词,讨论起来简直就像宗教集会里讨论上帝的真意一样,陈凯歌也常加入其中。摇滚乐只在小范围内流行,周国平说第一次见到崔健是在中央乐团一间小小的宿舍里,崔健沉默寡言,说他文化不高,写词费劲,不喜欢读书,却喜欢读《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崔健说他就要用摇滚乐去捶那些讲大道理的,有权有势的,或每天生活在蜜罐里唱甜歌蜜曲还大红大紫的人。西单还有一面墙,站在这面墙后你就可以说真话,无论政治、哲学、文学辩论、哪怕是谈论某个领导人,都不会有人骚扰你。墙壁上没有某某壮阳药、房价一平几万、富商求子治疗性病的广告,你能看到一些斗大的字眼:呐喊!自由!希望!中国!民主!

5、抛开观众个人的人情经验,《中国合伙人》影片的主题情怀和价值观设定非常巧,在五毛和公知中巧妙的找了个立足点。实际上,创业的故事在影片中语焉不详,最核心的恰恰是几个人物态度和思想的转变。关于美国,从美好的期望,当美帝狗的梦想,到去了美国不尽如人意,再到获得成功还不被美国人待见,最后一盒月饼加上几句贫嘴用价值观输出完爆美国。尽管故事三分实七分虚,略显鸡血假大空。但仅从电影来说这种情怀的升华,真的是很巧妙也很成功的。

篇2: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

共同体的运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危机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出现,不可避免,所以让共同体存续最重要的不是预防危机,而是让共同体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如何提升共同体的修复能力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

传统的中国人讲城府,爱面子,不喜欢轻易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在合作前不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完全披露出来,那么共同体就会产生异化现象,从而使共同体的走向偏离成员的人生梦想。成东青、孟晓骏、王阳在合作新梦想时就是如此,他们相互之间根本不知道参与新梦想的真实动机和目标,三人直到决定分道扬镳时才说出实情,尤其是孟晓骏在美国的遭遇。设想如果他们在新梦想成立之初,就将这些真心话全部说出来,并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我想要么没有新梦想,要么不会有危机。

王阳在其婚礼中告诫大家“不要和朋友开公司”,其实很有道理。中国是个熟人社会,朋友更是熟人中的熟人。所以朋友间的合作总是偏重描述愿景,而忽视规则。其实规则像蓝图一样,是促使共同体成员都朝着推动共同体目标实现的方向进行选择的机制。所以,规则必须事前制订,而不是在危机发生时。如果危机来临再去制订规则,那么规则不管如何制订都将使至少一方的预期受挫,从而破坏了共同体存续的根基。

当然即便合作之初有了规则,也未必总是相安无事,如果规则缺乏预见性和没有规则后果同样。所以,应当由精英成员作为规则的设计者,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这样的能力。另外,有了好的规则,还要设法提高改变规则的成本,朝令夕改同样等同于没有规则。

不过,没有契约精神,再好的规则都形同虚设。

《中国合伙人》有点像当年的《非诚勿扰》(电影),故事虽然平凡,但涉及的问题深刻,因此能够引发大多数人思考,尽管一部电影不能给我们有效的方法,毕竟发现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

篇3: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

《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业者“新梦想”的故事,讲述了“ 土鳖” 黄晓明,“ 海龟” 邓超,“ 愤青” 佟大为从1980年代到21世纪,30年的大变革背景下, 三兄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 创办英语培训学校, 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

其中, “土鳖”黄晓明有“高考失败, 泡妞失败, 教书失败”的不平,“海龟”邓超则遭遇“出国受挫, 事业受挫, 野心受挫”的尴尬, “愤青”佟大为历经“姑娘走了, 兄弟走了, 梦想走了”的悲剧,但他们最终携手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青春的年纪总会豪言壮语,以前自己也一直用“有梦”来标榜自己,觉得有梦想有追求是件特自豪的事。但现在,看着书里、电视里、电影里、生活里麻木不仁的人,现实的利刃终将我曾经的个性,冲动,自信等都抹平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仅存的只是那廉价的自尊心。所以,当我们被周边的环境同化的时候,我渴望能保留最真实的自我,不做作,不浮夸,做最本性的自己。

以前老是抱怨被家人“保护”得太好,束缚、没有自由,没有获得应有的追梦的机会,抱怨被困在小小的牢笼里没机会施展自身的才能。但是,当我看到成东青跪着求自己老母亲借钱供自己第三次高考的桥段时,我才意识到是我错了,是我自己没有去努力争取属于我的机会,是我自己放弃了。

在这部影片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有两句台词:“我不知道成功的公式,但是我知道当你在梦想的前进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经走在了成功的笔直的大道上” ;“你只有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才会开始得到他们的尊重 ”。 成功的动力有很多种,但是否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前进动力非常重要。没

有动力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将会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决定我自己的前进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我想这应该是这部电影中人物创业最根本的出发点。

这三个青年跟八十年代莘莘学子一样,怀抱着一个美国梦。努力攻克英语,考托福,求签证,可结果却是:两个成功,一个被拒。成东青延续失败的命运,眼看两个好友出国完梦,他失望透顶,只有留在燕大任教,却又因在外私自授课,被校方发现,央求悔罪仍被除名,毫无余地的成为一个真正“失败者”。

而美国那边,孟晓峻正要一展抱负,却未料堂堂燕京大学高材生,在美国根本找不着工作,落得在餐馆当侍应助理的命运;王阳签证成功,却因一个一见钟情的美国女孩放弃出国;成东青一无所有,只有偷偷在肯德基办补习班,其独特的自嘲教学法,却渐渐吸引不少学生。他从没想过,被拒签这个人生最失败的挫折,亦是成就他人生中最成功的契机?

此时的电影叙述角度一转,成东青请王阳加入一起办补习班,同时也没有忘了孟晓骏,让他回国强势加盟,正式开办“新梦想”学校。三人凭借个人魅力,包括成东青的自嘲式幽默教学法,孟晓骏的美国经验和签证技巧,以及王阳的创新电影教学,让“新梦想”学校空前成功。

新梦想再扩规模,成东青被媒体和青年塑造成为留学教父,不由自控的散发着一股从土鳖蜕变成领导者的光芒,让孟晓骏看不过去,二人渐貌合神离,王阳左右做人难。时间这东西,能让曾经热烈的感情变得冷淡,也能让热血的友情变得冷静。

孟晓骏远走沈阳,三人的友情面临重重考验。然而现实这个大时代一幕又一幕的对其进行挑战,美国普林斯出版社控告新梦想侵犯版权,又把这三个青年再次凝聚起来,共同面对“新梦想”的困境。

最终,面对美国普林斯出版社和律师的控诉,兄弟三人头头是道,完整的背出美国的有关法律,让控诉者无言以对,达成协议并助“新梦想”上市。中国第一支教育培训股——“新梦想”上市,市值310亿美金。兄弟三人意气风发的走在美国的道路上。此时,全片完。这三个非一般的中国人,成为了大时代下最具代表性,最激励人心的“中国合伙人”。

观看此片之后,我自己的内心也在不停的拷问着自己:“我坚持过自己的梦想吗”?成东青失败了两次,跪着求母亲再给一次机会;用旧版词典学英语学出来的日式英语被人嘲笑的时候,他可以秉烛夜读,坚持读了800本书;他不畏惧病魔,不放弃自己心中所爱,最终赢得自己的爱情;为了与美国人辩论,出国前一个晚上就背好了相关法律。但当我曾有过像成东青的境况时又是怎么做的?我的梦想如今又被遗落在哪?而我现在又能为之做些什么?

年少顽劣时,爱幻想好追梦,一心想改变世界;成年打拼时,多无助和迷茫,思考该不该“被”改变。佟大为说,大多数人做的才是合理的。现在看来,有点道理。 一个人飘在空中久了,难免接收的地气不足,看不到地面上的真实。把身上多余的气泄掉,落在地上的踏实感才是最好的。不如趁着将逝的青春,冲动一把,勇敢一点,把前期功课做足,信心在握,不憧憬,不愿望,朝着目标一步一步的走。

完成自己的梦想是本分,和兄弟姐妹一起完成梦想是幸福。请勇敢,请坚持,请相信,所有的能量,正汇聚成大河, 奔涌而来。而我们,将同舟共济!

篇4: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精选

青春,似乎是个不老的话题,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一谈起青春,总会有百感涌上心头。而青春时期的梦想是不是到了之后都会成为年少无知的幻想,继而破灭呢?在《中国合伙人》中我们或许就能够找到答案,也许已经事过经年,至少对过去的自己会有个交待;也许正满怀期盼青春的形状,正好看看别人的答卷。而你,是否也有一腔的感慨要与诸共享呢?

——写在前面

1、在中国合伙人里,陈可辛的成功标准很简单,有钱了,就成功了。邓超带着两个好兄弟在美国吃饭,你看,以前我穷,没尊严,所有我要有钱,才有尊严。他的好兄弟,就框框砸钱,把他的名字印到曾被欺负的实验室墙上去。我一点也不喜爱陈可辛的成功论,有钱了,就去羞辱曾羞辱过我们的人。全片的高潮,是黄晓明在那里慷慨激昂的演讲,我的朋友没钱你们不尊重,我挺他,我们上市,我们有钱了,看你尊不尊重我们!

陈可辛厉害,他的这个成功论,完全满足我们的想法。尽管有件事,屌丝观众似乎没意识到,这是个挺不太台面的事,甚至说,很猥琐。什么是成功,被欺负的小孩子,期望有一天有钱了,转头去欺负那些以前欺负他的人。或者受气族,也期望有天有钱了,就跑去老板那里,以比他更甚的办法去羞辱他。再或者,屌丝一无是处,期望有天有钱了,变成成功人士,搞搞致青春,回忆一番我们曾贫穷且奋斗的往事,又伤感又完美。

2、抛开那些追求年代质感细节的移情代入,相较而言,还是男性视角的思考,让我更有感触。即使不能带给全部的答案,但是带给一种思索的可能,这也是一部有价值电影存在的基础。

《中国合伙人》故事的蓝本不言而喻,从剧作上来说,它透过抽丝剥茧的细节设置,还原了一个“中国梦”的实现过程: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原则,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最后换得扬眉吐气、衣锦还乡的成功,简而言之:鸡血加鸡贼,无限约等于鸡犬升天。过程的确很有意思,细想想有点儿没意思,但再琢磨,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梦好不好?中国梦对不对?这两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

我觉得世界人生最大的无趣在于,我们不认同别人认可的标准,却又渴望别人的认可,感情如是、事业如是、生活亦如是。前者是我们渴望脱俗,后者是我们又未能免俗。当我们在对方的标准里做不到最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标准是否牢靠。因此,一辈子,我们都在征服对方和劝服自己之间不停徘徊纠结,大部分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

3、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个艰难的历史选取,说到底我们还是背负了历史的包袱。我们那么渴望坚持自我,又那么渴望他人的承认,而后者本身就是对前者最大的否定。因此我期望我们的下一代,不用继承某种屈辱、不用承担某种压力,不用奋力站起来证明我们能站起来,能想躺着就躺着,只正因我们真的喜爱躺着。总之一条,不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最后想说,成冬青诠释的中国式成功,充满了某种实用主义的得意。而王阳诠释的中国式幸福,则有自欺欺人的妥协。这种的态度,充满了某种无奈,也或者,才是我们每个人寻找答案的开始。

胡乱写了这些,再胡乱写个结尾。

风往哪里吹,树就往哪里倒

正青春,我们以为我们是风,青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是草。

4、80年代的大学生们追求的是什么呢?80年代北大学生的梦想是什么呢?在大多数人心中,它就应代表的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像是她的校徽,众人成形。而但是短短几年,她就和隔壁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大学一样,成为了留美预备学校了。

中国梦是拼命拿到美国绿卡之后才发现擦屁股都嫌硬的失落,还是买阿玛尼回家当抹布使的快感?恐怕都有吧。

影片前半部分就是告诉我们,没钱死了也要去美国挣,后半部分就是提醒我们有钱死了也要去美国花。合着就是美国人民需要我们的意淫与轻浮。至于所谓的手段、方式、原则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于是我们才知道,中国人之因此是二等公民,甚至连菲律宾猴子都敢向我们渔船开火,那是正因我们选取了当它。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样去生活,我们却要一向跪着看别人生活而惧怕前方。人贱的极致不是烂泥扶不上墙,而是梦想和良心被狗叼走了却不去追。

5、首先,我是90前,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一天都在吃喝玩乐看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友,然后偷笑。再其次,我从未读过新东方,哪怕新东方热已经挂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爱读书的我,都不为那些老师们的“笑话“所动,坚持打工、实习,愉快的继续吃喝玩乐。最后,我没有有着共同理想的好伙伴,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创业,闯出一片天,工作两年了,还是各干各的,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6、影片放完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然后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激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7、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生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屌丝“,但依旧不会阻碍青春能量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正因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哪怕你是个纯屌丝,哪怕我就是不爱背单词。

8、《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个朋友开了家英语学校叫“新梦想”,但吊诡的是,其实他们在梦想上根本无法达成共识(其实只是不愿意承认)。“梦想”当然没有贵贱之分,好像黄晓明的“梦想”其实就是踏实赚钱,佟大为的“梦想”就是踏实过日子,而主人公邓超经常把“改变世界”挂在嘴边,但在黄晓明看来,这但是是邓超基于家族传承的需要,以至于到他们一齐开公司后俩人有了冲突,黄晓明想到和解的办法还是给他买一套300平米的房子,但邓超说这他妈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那他到底想要啥?

电影的结尾给了答案,当邓超知道好朋友黄晓明砸了一笔钱将实验室以他命名后,他喜极而泣,嘴里还傲娇似地说出“土鳖”二字,当然,导演说这些其实和钱没关联,他给出了一个解释,说这部电影的三个主人公其实是有共识的,他们的“中国梦”其实是“尊严”!

9、陈可辛真的是太机灵了,为了驾驭完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三条主线,他用了《花房姑娘》用了《光阴的故事》,他让长头发的佟大为背拜伦英文版的“多年以后何以贺汝,以沉默以眼泪”,他甚至于cosplay了《社交网络》和《颐和园》的某些场景,他让这些几乎让文艺小青年一击即中的碎片神不知鬼不觉的串联起飘渺的主线。

邓超所代表的徐小平是理想主义,他是美国梦的启蒙者,他在中国与公安吵架也动不动就用起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他的口头禅是,信不信我告你。但是最后他彻底颠覆了离开北京时的豪言壮语,他说,我再也不回来了,然后,他回来了。并且是黄晓明用现实主义的钞票,反击了他在美国受过的委屈。

佟大为所代表的王强是浪漫主义,初恋女友是洋妞,最喜爱的诗人是拜伦,为了洋妞女友放下了签证,但是却被抛弃滞留。他烧了诗集,在赚了第一桶金之后在卡拉OK里面搂着一群姑娘唱《海阔天空》,再之后,他娶了学校里面做饭极好吃的胖妞前台。一个天天读拜伦的浪漫主义者说,幸福就是不折腾。

而黄晓明所代表的俞敏洪,作为loser追上了学校里最漂亮的妞,出去找家教赚钱是为了给她买奇贵无比的托福书,被学校开除了之后不得不开个培训班糊口,他哪里是招人合伙啊,他分明是说,我唯一的朋友,我唯二的朋友,给我帮个忙吧,我开了个头,但是做不来啊。因此,邓超说要扩大每一个规模的时候他心里都极度的不乐意,他觉得我钱已经够了啊,我已经是中国的NO。1了啊,我嘴上这乱七八糟的一套是最贴合中国国情的东西了啊。但是,他带着中国传统最深的印记走上了最不贴合他性格的职业经理人道路。

10、中国合伙人里面幼稚的成功学是没钱就没尊严,有钱了就去羞辱以前羞辱过我们的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穷其一生的不得志和耿耿于怀,往往是当时被人委屈和羞辱的时候没能好好的还手,当我们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让自己对过去的心结释怀,为什么不呢。

更何况,带着黄晓明佟大为回到西餐厅的邓超,我丝毫没看出他回去显摆羞辱的气势,当我们走过了人生的某个阶段,再回头去看当时的痛苦,我厌恶它,怀念它,最后分享了它,然后想要彻底的抛弃它。

因此,作为朋友的你,听了它,最终读懂了我,因此你为我所做的一切,即便简单粗暴,都那么弥足珍重。

我在意的,并不是最后有了写着我的名字的实验室,我在意的,是你最后最后读懂了我自私的野心,却也为了我,不贴合自己性格的义无反顾走下去。

其实我最喜爱佟大为说的一句,他说,这些年,我是为了你们俩,才一向走下去。

11、80年代那一帮人,围成一圈笑谈自己的梦想,那时的人能够很轻易说出:我热爱我的国家,我渴望自由民主。随意的语气好像问“你吃饭了没有”。那时的北京还有星星画展、四月影会、北岛的诗歌“卑贱是卑贱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一代年轻人口中传唱……《这天》诗刊的印刷纸张还是芒克、北岛、黄瑞从各单位顺出来的,用的是一台破旧的油印机,七个人在一间只有六平米的小平房,地处农村与城市的边缘的两不管地区,轮流倒班,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才印刷完,查建英回忆第一次参加《这天》诗刊聚会,几个人穿过一条黑糊糊的胡同,走进院子最深处的一个人家,一推门进去,里面坐了一屋子人,都穿着当年灰不溜秋的蓝衣服,个性朴素,屋里烧着炉子,上方蹲着一把锡铁大茶壶,旁边一个沙发后背上还窝着一只肥胖的猫,在烟雾蒙蒙里众人表情都特严肃,大家聊文学观创作观,意大利的维柯,话题资料已记不清了,但永远有一种郑重虔诚的氛围。大家都把文学当作天大的事情,慷慨陈词,讨论起来简直就像宗教集会里讨论上帝的真意一样,陈凯歌也常加入其中。摇滚乐只在小范围内流行,周国平说第一次见到崔健是在中央乐团一间小小的宿舍里,崔健沉默寡言,说他文化不高,写词费劲,不喜爱读书,却喜爱读《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崔健说他就要用摇滚乐去捶那些讲大道理的,有权有势的,或每一天生活在蜜罐里唱甜歌蜜曲还大红大紫的人。西单还有一面墙,站在这面墙后你就能够说真话,无论政治、哲学、文学辩论、哪怕是谈论某个领导人,都不会有人骚扰你。墙壁上没有某某壮阳药、房价一平几万、富商求子治疗性病的广告,你能看到一些斗大的字眼:呐喊!自由!期望!中国!民主!

12、抛开观众个人的人情经验,《中国合伙人》影片的主题情怀和价值观设定十分巧,在五毛和公知中巧妙的找了个立足点。实际上,创业的故事在影片中语焉不详,最核心的恰恰是几个人物态度和思想的转变。关于美国,从完美的期望,当美帝狗的梦想,到去了美国不尽如人意,再到获得成功还不被美国人待见,最后一盒月饼加上几句贫嘴用价值观输出完爆美国。尽管故事三分实七分虚,略显鸡血假大空。但仅从电影来说这种情怀的升华,真的是很巧妙也很成功的。

13、关于“成功学”和“打鸡血”。我个人是觉得,成功学也好打鸡血也好,本身并没有错误啊。世界就是这样,胜者为王。电影整体来说,在一面给主角著书立传捧高调的同时,还是很有人文精神的,尽管表现的收敛和含蓄。电影中关于勇气,关于梦想,关于改变世界还是改变自己的鸡血台词,你能够说他假大空,但是确实是正能量,也确实能够鼓舞普通人。尤其是最后还有老干妈呢,多萌啊!当然了,你不能细扣王石到底有啥背景,这片是不是再给黑心资本家洗地。因此我觉得成功学和鸡血恰恰是这电影的优点,不一样的人在不一样的视野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均有收获,而电影本身又还算好看。

如果把电影分为前后两部分来说,前面部分要弱一点。这不是正因创作者的水平问题,而是涉及到两类敏感的问题,在那里谨慎的先说第一部分。电影的片头部分,三人的大学生活以及青春蜕变,实际上是一个长达三十分钟的亮相和铺垫。细致分析,会发现对人们为什么想要去美国,正因现实的原因,电影里其实是相当谨慎处理的。也正因谨慎,导致了人物的行为逻辑看似不合理。1986到1992,其实中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大事,一向影响至今,毕竟院线电影不能做到娄烨的执拗,送孟晓骏英语词典的海归爷爷和海龟爸爸最后是什么结局,他在美国透过电视机看到国内的除了小马哥还有什么,这些只能靠观众自行脑补替换了,否则那托福的分量,青春期的离别,人物被压抑的情绪,无疑会更加深刻。

14、片头的谨慎规避一向延续到了故事的中段,同样不能细抠的创业初期部分,在电影里是用缺省和夸张的方式处理的,这就会让观众产生一个出戏的疑问,怎样他们想当然办个学校就能成功呢?说句题外话,究竟在天朝是做个民营企业家困难,还是进行电影创艰险,这一问题我反正是没想清楚。但仅从自己短暂的人生经验来说,二者至少都不容易。不信你能够随手打开微博,不出三分钟深入挖掘,全是敏感词,全是不能说的秘密。在电影里,仅仅一场派出所的戏,点到为止,感觉成功缺乏逻辑关联,学校的经营虚假割裂,很大程度上也是确实没办法细说的原因吧。

15、关于旁白问题,上学时候,我一向有一个浅显的误解,认为使用旁白的编剧写不出好电影,就跟三段式四段式是编故事技巧拙劣的表现一样。此刻看来,纯属年幼无知,关键还是看这些东西怎样具体使用。《中国合伙人》里旁白不少,个人觉得没添乱,有效的缓解了时空的跳跃感,高效直观传递信息,效果还不错。看有基友觉得人多嘴杂,三人切换的旁白似乎是分散了故事的凝聚力,笔者倒是认为,这个故事对旁白的如此处理,恰好从“合伙人”的视角把创业的故事娓娓道来,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三个人的故事,这才是故事的创新和技巧。

16、关于人物和演员。影片中主要的人物其实是土鳖和海龟,愤青要相对退后一点。看来之前黑黄教主纯属冤枉,他其实还是能当个合格演员,只但是一向在拍烂片。海龟的整个人物情绪变化是比较成功的,心路历程清晰而合理。愤青的卖萌和犯二也合情合理。因此整体看三个主角基本都是成功的,这种人物的全面成功率在国内电影也不多见。而配角的处理上,脸谱化加写意处理,寥寥几笔,效果倒也清晰。另外插一句,那个长得酷似冯小刚的,是前几年《青春有关日子》里的那个“冯裤子”么……。

17、《中国合伙人》细节和桥段不能算是完美,只能算是勉强合格。除了几个写实会触雷的问题外。一个是时刻跨度大,事件比较散。另一个是三个主角的矛盾本身也比较散乱。但是黄教主给女友模拟托福、乒乓球对谈剪辑的那几个点,还是十分具有巧劲和灵气的。至于炸大使馆的游行,派出所的警察问答,也显出了创作团队谨慎的点到为止,让整个电影不仅仅是个人传记片,还带有了少许的社会意识。

18、借鉴确实有,模仿谈不上。用《三个傻瓜》+《社交网络》来把《中国合伙人》简单的标签化,显然是不妥的。确实有不少故事中的影子,但是大的前提是在中国梦谁都知道是扯淡的状况下,还能把电影拍成如此的效果,那里面的融合,取舍,既没有参考的榜样,完全是自己趟出来的。因此《中国合伙人》在我看来,确实有瑕疵,有遗憾,有凌乱,但是你要是思考到上文点出的敏感话题,观众本身对中国梦的质疑。还能拍成这样的效果,真的很不容易。

19、我觉得这虽然不是我的青春,可这就是我青春的前传。我的青春绝对不是半夜打电话给紫鹃姐姐咨询情感问题,我的青春就该是大考小考补习班,还有若干一齐奋战前线的兄弟姐妹。我的青春里有新概念1234,有展望未来,当然还有新东方,因此轻简单松地就找到了带入感。看到三人对峙EES官员的时候,我是由衷的感到爽快。对,就是这样,像中国老爷们一样骂扁他们,谁当年没跟ETS、Britishcouncil死磕过。

如果说改革开放带给了我这一代什么天大好处,那就是踏出过国门这件事不再像翻越柏林墙一样的困难。毛主席头像的赤色钞票一升再升,敞开的国门一开再开,最后我的亲朋好友分布在了世界各地。这些飞落到各处的亲朋好友最长的已有5,6年没见,最短也只是偶尔聊聊视频,有些已经全然断了联系,有些变得老死也不想往来。距离未必就是祸首,但它也必须是始作俑者。一转眼又到毕业季,大学的各位死党姐妹从此又要和我远隔重洋。我不舍但也无奈。

20、有几年,出国对我来说是梦,不是正因它遥不可及,而是正因它能够拿来逃避现实。就像电影里说的,中国学生最拿手的就是失败。高考像座独木桥,能够挤过去的没几个,更何况,这座桥还是个虚拟的存在,你看不见它的粗细长短,更感觉不到你周身已经挤了多少同伴。有的时候你在桥上走的好好的,但是脚底底却发虚,好像有无数人在推你,又好像你已有半只脚踏了悬空。没错,就是自己吓自己,但是有很多人,就正因未知的不可能,想要从这座桥上跳下去。

21、如果说《致青春》打动我的是以前的爱过以及勇敢,那《中国合伙人》带给我一种强烈的好奇。尽管俞校长一再否认电影与新东方的关联,但谁也无法阻挡我这样曾被新东方改变命运的死忠对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新东方故事被拍成电影的好奇。一向直挺挺地坐着看当时故事里的自己,从未料到导演在最后杀出的上一代企业家们时光流转的照片,配合着三个主演一同演唱的《光阴的故事》,内心哗啦啦流泪。不仅仅为电影中所演绎的对梦想执着,我还回忆起很多和电影里一样的,在新东方上课,以及在青春里为并不清晰的未来而奋斗的画面。

22、如今的我已经27岁了,回顾起我的青春,似乎都只有“急匆匆的赶路”这一个表达方式,这未免有些单调乏味以及不解风情。我这种一年四季平时上班周末读书看书做练习连春夏秋冬都感觉不到连什么季节能开什么花儿长什么树都不知道的日子的人,其实生活在北京是个很大的浪费,那些琳琅满目的活动,文艺青年的盛会,满大街的话剧舞台剧英文剧,周末的各种集会和分享,自己很少参与。但是我也总安慰自己,人不能什么都要,又要朋友成群,吃喝玩乐样样不落下,又要业务精通,爱好广泛,还想要在某些领域有点小成绩让人瞩目,否则肯定得被人嫉妒出孤独症来,或者被友邻惦记着导致自己都不敢喝别人给的水。

23、我的青春,和大多数人一样,没什么明确的目标,对自己想要什么三天一个想法,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也没什么长性(除了对男生的品味始终如一),每一天早起晚归的上个还挺辛苦的班,有勾心斗角也有暗箭难防,业余时刻一点点探索自己的爱好,实践自己的想法,摸索着屁滚尿流的往前跑。大概是高考时刻快要到了,最近突如其来的收到很多高三小朋友的来信,可能是考前紧张吧,于是眺望了一下更远的远方,来问我如何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和喜好。我惊讶于小朋友如此之早的探索自己,想要在那么小的年纪里为自己开辟一条笃定的路,其实挺可怕也挺残忍的。这个世界上,除了少数天才级选手,比如三岁会弹钢琴,五岁能懂微积分,七岁能做一桌子菜仙童们,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在很早的时候为自己定下未来的路,哪怕是二三十岁还不明白未来的路的人大有人在。同样的道理,这个世界上的人,有人早熟,就有人会大器晚成,重要的是在生命不断往前走的路上持续用心的勇气与探索精神,并不在于在几岁的时候明确未来才是成功的保证。

24、我不想去纠结这影片中的“物质成功学”,毕竟中国此刻就是以此为信条。我们从还是细胞的时候就被拿来比。父母比结婚,怀孕的母亲们比谁肚子大,谁生男孩女孩,出生后比谁长得高,上学了比成绩,比考试,比大学,比工作,再比结婚……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取得了第一的成绩也未必那么高兴,新的压力又从天而降。西方人的价值观是“人人能够接近并实现梦想,却难以做到“真正的成功”,你征服了世界,却无法满足内心深处的自己”,中国人正因太需要成功,而忽略了这层的思考。谁叫我们人多呢!每个人又都那么发奋。正如成东青所说的,中国人竞争压力巨大,因此考试总是能考过你们美国的学生。我们没时刻去思考,我们需要不断地励志,励志,再励志。

25、三个同样有梦想的直男的友谊在《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海阔天空》、《外面的世界》、《光阴的故事》的合力轮番刺激下像重磅炸弹一样引爆泪点。一边悄悄点了下眼角快要滴下来的泪,一边懊悔就应买角落的座位。

时刻这东西,能让以前热烈的感情变得冷静,也能让热血的友情变得相濡以沫。

年少顽劣时,爱幻想好追梦,一心想改变世界;成年打拼时,多无助和迷茫,思考该不该被世界改变。佟大为说,大多数人选取的多半是合理的。此刻看来,有点道理。一个人飘在空中久了,难免接收的地气不足,看不清地面上的真实。把身上剩余的气泄掉,落在地上的踏实感觉才最棒。

26、于是,从理想的破灭过渡到现实的残酷,佟大为这个主角最终开始走向成熟稳重。在三人创业的过程里,他在充满野心的邓超和内心暗涌的黄晓明当中充当了稳定剂,每当两人发生冲突时,他总能让局势不至于太失控。同时他也没了学生时代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理想,手握三人里最少的股份,他毫无怨言;感情不再轰轰烈烈,低调地娶了个细水长流的姑娘,甚至到了结婚的时候其他两人才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来自于那个痛苦着简短头发的下午。从那一刻起,一个嬉皮玩乐的诗人死了,他们的八十年代消失在风里,一个成熟的男生开始逐渐成长。

27、在电影里,佟大为这个主角是最能让人感动与感怀的主角。他的成长能让大多数人找到自己的影子,他的选取也是大多数人最终的选取,尤其在轰轰烈烈与成功巅峰后很少人敢于去选取回归,享受那份知足常乐的幸福。在电影里,那个一向没正形,其他二人穿西装,他却偏偏是夹克的佟大为,在另外两名主角都承受着巨大人生压力的时候,他却已然参透生活的真谛,成为电影里幸福得最洒脱最自己的一个主角。褪去那层理想的激情,这样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试过人生苦头的诸多无解难题之后,一份最佳的答案呢。

28、调成泛黄色调,温火热煮青葱岁月,《中国合伙人》里有旧时代热血青春;三个青年从一无所有到身家万贯,这是一部励志大片;横跨几个年代,里面有时代的断截面;还有始乱终弃的感情,有始至终的友情……陈可辛想说的东西很多,但什么都没讲彻底。或许,其实是这样,他并不想说这么多,他只是觉得要堆砌这么多,正因这些对票房可能有益。

29、说回影片,全剧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台词确是“tooyoung,toonaive”,来自剧中一个大学教授在教“今日美国”的课。是呀,快临近40岁了,越发能体会那个年龄的tooyoung,toonaive。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能够young,naive一下又何妨?young依然是那么完美,即使此刻能够安居、能够活得舒适,但在young的岁月里,日子艰难还是回味无穷。巴菲特说的好,追求财富的过程是幸福的,因此他裸捐,不剥夺儿女的享受追求的过程。

看完《中国合伙人》,对俞敏洪的发迹史发生了兴趣。我没有上过新东方,也没有投过简历,听说老罗老师很有名,但我也没有听过他的录音。因此,看电影刻画的性格,确引起了我的兴趣。看了俞敏洪的一篇采访,倒是心有戚戚焉了。回首过去的十几年创业,俞敏洪表示首先想到的是后悔把新东方做这么大。他说:“当时野心太大了,此刻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

30、据说俞敏洪创业是正因:“我的一些朋友挣到了更多的钱,我妻子期望我也能更成功。她觉得,与他们相比,我是个失败l者。”此刻,他称:“这一次她期望我更多时刻呆在家里,此刻她认为我挤不出时刻,因此还是个失败者。显然我不擅管理自己的妻子。”

《中国合伙人》:真诚的陈可辛、逆天的邓超

此刻怀念港片,除了武侠动作、三级暴力、无厘头、鬼片、警匪黑帮之外,还有一种精致细腻的情感电影,总喜爱把喜剧和社会批判结合起来,让人回味,比如《风尘三侠》、《阿飞与阿基》、《流氓医生》、《新难兄难弟》、当然还有我喜爱的《甜蜜蜜》、《晚九朝五》、《金枝玉叶》等,这就是让人有闲情逸致细细品味的精致小品——UFO电影,那时的陈可辛,善用喜剧戏虐的形式来描述小人物的生活与感情,在港片最好的时光里独树一帜。

看完《中国合伙人》后,内心一声赞叹,这是真正的陈可辛作品,虽然邓超、黄晓明、佟大为都是内地演员,虽然整个故事的背景也发生在内地,但的确大有观看UFO时期的电影感觉。我很好奇,没有在我们内地阿灿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却让很多人有笑有泪的进入回忆,令人欣喜。吴君如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一下回到二十年前,其实,我坚信她的意思跟我的看法一样:陈可辛的这次回归,看到了真诚。

《中国合伙人》里,陈可辛在电影中也放入了对中美价值观的明白,用戏谑的方式讨论年轻人的感情、事业、友情,揶揄的是时代的社会现实,贴近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现实生活,换句话说,就是跟《致青春》一样接地气,故事虽然老套,却穿插了无数轻触心灵的小段子,笑过泪过之后是沉思(比如用中美都在播出《英雄本色》录像带来映射主人公们低谷时刻自尊受挫)。对于影片的技术层面,我坚信大家都知道陈可辛出手毫无挑剔的质量保证,一次次在大片中想要深刻挖掘人性的陈可辛,此次回归到最擅长的小情小调里,给我们奉献了诚意。

说完导演,转回头来说说演员,几乎能够说邓超、黄晓明、佟大为群众奉献了惊喜,尤其是邓超,这个被陈可辛形容像纽约百老汇演员的家伙,我不得不用“逆天”来形容了。随着电影上映,肯定越来越多观众说这仨人“基情四射”,片中黄晓明不断想推倒甚至掰弯邓超,简直是亮爆了灯!黄晓明的成冬青是屌丝逆袭的故事,屌丝追女神、屌丝创业,玩的十分狗血,这个主角很容易出彩,毕竟主角经历越离奇,我们的观众就越容易记得住,加上黄晓明在该片中一次次自毁形象,算是他生涯中一个大银幕的形象代表了,要是这都演砸了,那黄同学真的能够歇菜了。佟大为的王阳主角,泡洋妞、不修边幅、漫无目的,但始终为了哥几个好,相对薄弱。但相比较起来,邓超饰演的孟晓骏的主角故事就更薄弱一些,没有离奇的感情,没有离奇的经历,喜怒都很真实,是对那些光鲜亮丽的当代成功人士的一种朴实还原,诠释难度最大。

但陈可辛很明显偏爱邓超,给予孟晓骏“精神领袖”的主角内涵,作为祖辈上两代都出国留学的精英,孟晓骏怀揣美国梦,漂洋过海却经历挫折,洗过盘子受过欺负,但报喜不报忧,回国还得昂首挺胸。成冬青是为了创业而创业,王阳不知道为什么创业,孟晓骏却是“诸葛亮”般的精神领袖,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创业就是为了上市、做大、成功,以及赢得自尊。

孟晓骏是《合伙人》中始终外表最注重的主角,这种“耍帅”的形象以前似乎是黄晓明的专利,邓超却玩出了新花样,背头、美式口音、沉默寡言,却让很多创业者感动,难怪曾有人说邓超拍一场戏至少能用“八种表演方式”,原本是不信的,看完《中国合伙人》,我信了。比如飞机场转身那一哭,在裂开嘴欢笑着挥手与哭得跟俩泪人的兄弟告别,转身泪奔的很突然,却又很真实,一个漂亮的转身飙泪将“男儿有泪不轻弹”诠释到位,这种感觉,是否时曾相识,出远门时候的你跟年迈的父母告别、大学毕业送上铺的兄弟远行……我记得有报道说,陈可辛说《中国合伙人》的三个主角邓超都能演,其实能够幻想一下,假如黄晓明来演“耍帅”的孟晓骏,邓超演屌丝成冬青,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从《集结号》的首次试水拿男配、到《李米的猜想》爆发丰富表演层次,再到《狄仁杰》自毁形象抢风头,再到如今的《中国合伙人》的“精神领袖”,邓超一次次逆天,作品不多,但表现不俗绝无重复,看来,属于邓超的时代到了。文/木雕禅师

篇5: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精选

关键词:土鳖

虽然电影以英语教育机构“新东方”为原型进行创作,但是导演陈可辛明显仅仅是利用了此话题点来进行电影宣传,电影的“血肉”完全与“新东方”不沾边。电影主角成冬青是一个出身农村,脑子还不灵光的一个“土鳖”形象,经历了高考失败,依然期望透过复读考上大学来改变命运。“冬青娘,再让他试一次吧,地里的稻子又不是不长了”,在开明乡亲的劝说下,成冬青跨过了人生的第一个转弯,开始了从农民到知识分子的转变。

关键词:感情

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内心深处有隐隐的自卑感,成冬青代表了社会下层出身的“穷二代”。虽然那个年代还没有与之对应的“富二代”“官二代”,但是成冬青不折不扣是一个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弱势群体的代表。虽然没见过世面,但是男生的审美却是与生俱来的。成冬青邂逅“女神”苏梅,开始了“李雷和韩梅梅”的感情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感情桥段,而是一些搞笑而又似乎在每个人的恋爱中发生过的情节,笑着笑着把你拉进青春的回忆。成冬青的感情故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她在出国前一晚,把我给睡了!”,这段感情铸成了成冬青心头的念念不忘,却不曾回响。苏梅嫁人了,却不是成冬青,戏外一语成谶,某人成为了黄太太,丈夫却不是黄晓明。

关键词:奋斗

俞敏洪跟他的学生说:“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成冬青在被“女神”抛弃之后,苦逼的人生才真正开始。签证被拒,“美国梦”碎,之前设想的人生轨迹戛然而止,成冬青俨然不能回到乡下的稻田去对着稻子讲英语,像如今的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他选取为了填饱肚子而工作。那个时候他没有梦想,只有空腹的饥饿感。最直接的需求可能比梦想还要正确。从在每一根电线杆刷小广告开始,成冬青开始疯狂的人生追求,与生活抗争,逆流而上。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开始就害怕失败。”成冬青当初在给他寥寥无几的学生讲这句话时,眼神里闪着一道从未有过的光。这是成冬青的第二个人生拐点,他没有像多数人一样选取安逸,顺从生活,而是主动出击,相应地他勇敢的选取了一条道阻且长的人生之路。这时候多数人却把他的这种选取,当做一种人生的不得已而为之。“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旧日狂热的梦,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依然的笑容,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

就在那多愁善感的初次回忆的青春。”就像罗大佑歌声里唱的,当年挂在嘴边那个狂热的梦,多数人在时光的洪流中遗失了。但是那个“2B青年”成冬青却将梦想描述成坚持并让他感到幸福的东西。

关键词:友情

一齐泡妞、一齐逃课、一齐打群架、一齐范二逼到一齐创业,不管你是否赞同,友情始终比感情更经得住时刻的考验。成冬青有着一份和大多数人一样难忘得同窗友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将这份感情融入到创业中去,于是才诞生了之后“新梦想”。当孟晓骏问成冬青“doyouhaveadream?”的时候,成冬青是明白的,他害怕心里的答案是正确的,于是他妄想用“春梦算不算?”来搪塞。但是分歧已经埋下,各自人生终究是彼此某段时光的伴侣,散伙只是迟早的事。“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在我寂寞的回忆,你以前问我的那些问题,如今再没人问起。”如果故事就此结局,难免是多少个兄弟阋墙现实版的缩影。但是最后“新梦想”危难关头,兄弟三人再次并肩站在战场上,患难与共。他们不再是“中国合伙人”,而是“中国好兄弟”。他们告诉这个充满物质主义的世界,在中国人骨子里,高义薄云天。

关键词:梦想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是世界改变了我们”多年之后王阳如是形容他们和这个世界的关联。而成冬青没有试图去改变这个世界,而是发奋持续自己不被世界改变。其实,不被世界改变才是成冬青一向坚持的梦想。我们就应羞愧,我们借口把青春留给了长得漂亮的人,其实是自己把梦想丢在了流水荒年。

可能你忘记那个“土鳖逆袭”的主角是成冬青,却忘记了他的扮演者叫黄晓明。一个被人被赋予外貌,也被吐槽英语,质疑演技的演员,不知道他幕后是如何付出的,但是成冬青是绝对打动人的,当成冬青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征服对手时,所有人看到了黄晓明对于梦想的坚持,人生的戮力而为。请记住,这是成冬青的“中国梦”,亦是黄晓明的“电影梦”。

篇6: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600字

看这部片子以前,网上已经有很多很多,或者说已经过多的评论甚至猜想出现了,看这部片子之前我想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已经对许多的片段甚至导演的寓意都自以为很了解了……但是……是的……但是,我相信今天跟我一起在电影院看的这部片子的人一定会跟我一样,觉得“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在看之前,是的俞敏洪不承认相关新东方,说陈可辛塑造自己的创业形象等等,但是我想说,看了之后我觉得我无法说这些人到底是隐射了谁,又说明了什么,需要说明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到底期待它说明什么?

这样三个年轻人代表的那样一代充满着对世界的期待,充满着力量,充满着学识的一群,他们是那一群热血的年轻人,期待着改变世界,最终被世界改变但是仍然没有放弃希望的人。他们开拓了我们现在的时代,他们是“中国在改变”的代表。

这是一部“loser”的电影,我非常喜欢的loser。

黄晓明的一些台词我很喜欢,

“你知道自己在走弯路,那么证明你已经走在了成功的直路上……”

“呆在水里的人不会淹死,会淹死的是一直呆在水里的人!”

有人说这是一部“屌丝逆袭”的电影,中国式的自嘲。“屌丝”盛行,但是“屌丝文化”的盛行,正是一些人的心里缺失,自嘲自己是屌丝,但是依旧想要成功成为“高帅富”,口中呐喊着钱不是一切,钱不能代表什么,我做的不是为了钱,但是你仍旧还是为了一样“名利!”

邓超的“上市梦”,他一直不承认是为了自己,但是最后的最后,坦诚了自己的欲望,在这里我觉得非常戏剧,现实生活中很多无法有转圜余地的感情和事情,都是因为人们没法直面自己的欲望,没法承认自己对“地位、权利、钱”的欲望。他坦诚了,所以他们三兄弟重新凝聚在了一起,而不是成为了“facebook”式的财富悲剧。

有的影评我看了,对于所谓的“有钱”就是成功了,他们成功了,他们就去美国给那些曾经让他放下自尊的地方重新找回“面子”,这样的事情非常没有档次?我就忍不住想呵呵了,何为档次?

当然我同意,有钱≠成功,但是……你成功了就会为你带来财富,这是现代社会经济的趋向,你的智慧和成功就会为你带来财富和地位!而你得到的这些,你用来去找回曾经失去的自尊,无可厚非!

中国的老话就说过:“人活一口气。”

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什么气?无非就是得到世人的尊重,得到世人的刮目相看!

争气!就是这样。

中国式的成功,当然我也喜欢中国式的合作。

我以前从来不觉得中国有什么非常值得称道的文化和东西还能够,在现代发光发热的。

然而,今天我觉得我在“合伙人”里面找到了。

中国人的义气、血性。

中国式的热血义气。

美国的自由散漫和个人主义,导致他们只能一个人享受成功,走在孤独的财富之路上面,你越是爬上财富的顶峰,你身边可信赖可分享可陪伴的人越少。

“权利让你走上孤独之路,你不需要让别人喜欢上你,你只需要让他们敬畏你。”这是“SMASH”里茱莉亚对汤姆说的一句话。他们就是这样的,独自享受成功的痛苦。成功带来的是痛苦、责任和孤独。

而中国的教育相反,如果你不努力,你将会一直挣扎在生活的苦海里,所以出现了“中国式成功”。

同样“中国式成功”是给人赋予了希望和感情的。

也许现实里,陈可辛的成功、新东方的成功,最后造成的是兄弟不和的下场。

但是也感谢陈可辛,在电影里让这样一个“中国式成功”是以和睦结束。

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中国式合伙人”更胜于“社交网络”的原因。

它赤裸得表现了中国式成功的欲望,以及中国兄弟之前的热血义气。我更愿意去喜欢

Chinese success。

篇7:中国合伙人电影观后感影评600字

调成泛黄色调,温火热煮青葱岁月,《中国合伙人》里有旧时代热血青春;三个青年从一无所有到身家万贯,这是一部励志大片;横跨几个年代,里面有时代的断截面;还有始乱终弃的爱情,有始至终的友情??陈可辛想说的东西很多,但什么都没讲彻底。或许,其实是这样,他并不想说这么多,他只是觉得要堆砌这么多,因为这些对票房可能有益。经过《武侠》和《血滴子》(监制)或小或大的失败教训,他对失败产生前所未有的恐惧,迫不及待想找个机会消除挫败感。

作为北上拍片的港区导演,对于影片营造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质感,当给予一些表扬,这也是陈可辛从不失手的地方。不像别的香港导演到了内地,港味与陆味仓促杂交,如蹩脚的国语配音一样令人难受,陈可辛的《如果·爱》、《武侠》,包括这部《中国合伙人》,并没出现不自然的怪异问题。当表面功夫做足,就要深入内核精神。王阳是个文青,留着长发,有观众向陈可辛提问,王阳是否有海子的影子,他坦承,不知道诗人海子是谁。这个无关紧要的事实,泄露了很多秘密,可解释三个人物没有人格(不一定是高尚的)魅力的原因。陈可辛终究对人物的外在和内在设定有距离感,他做了功课,但视野和经验不够。王阳的文青范,孟晓骏的世家子弟样貌,成冬青艰难求学的漫画式描述,均流于类型片的套路化,尽管他们的形象借鉴了现实人物。

校园、创业、泡妞、决裂,自从预告片曝光,就可推断《中国合伙人》可能和大卫·芬奇讲述Facebook创始人故事的《社交网络》有关联。出来的成品,果然证实了这个猜测,《中国合伙人》偷了《社交网络》不少东西,这真令人尴尬。成冬青三人和美方律师对峙的戏及对整个电影的牵引作用,和《社交网络》如出一辙。甚至可以再一步推断,《中国合伙人》的诞生,就是《社交网络》催生的产品。主创照着《社交网络》的样子,找适合的故事,左转右拐到了新东方俞敏洪他们的头上。

篇8: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600字

被拒签了无数次以后,成冬青在使馆门口狰狞的哭喊“美国需要我!”我知道这个绝不是搞笑的桥段,那个年代,中国的大学生都是狂妄的一代人,他们有梦想有抱负,也坚定的觉得这个世界需要他们,需要他们来大刀阔斧。也因为有这样的胸怀,他们那一代人确实改变了中国,不能说他们改变了美国,可至少现在的美国确实还 就需要中国,无论是精英还 是吊丝,无论是拒签还 是欢迎,美国都需要那一代中国人,需要那一代人手里的大把的钞票。就刚刚好是那一代人,而再早或再晚辈的中国人的钱也都是那一代人提供的。

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个肥沃的年代,如狄更斯说的“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个年代是野蛮的中国经济的摇篮。它肥沃到可以容纳任何类型的企业家,可以孕育任何尺寸的梦想和野心。只会用麻袋装钱的土鳖保守派也好,见过外面的世界因此变的清高而不安分的改革派也好,还 是拒绝激进的中庸型投机派也好,都可以在那个时代里分到一杯羹。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引人深思,“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败。那个时代给了他们足够宽敞的走弯路的空间,比如孟小俊在美国混的不好可以回来闯天下,还 依旧能跟得上趟儿。如果换了现在,他还 敢回来么?

当王?和成冬青成功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时,用最暴发户的方式把一把绿色的钞票洒向空中。那触目惊心的绿色在无声的提醒我们,那个可以一起疯狂追梦的年代不是我们的年代。现在,即使用红色的钞票给自己堆一个金字塔,大部分情况下也都与亲爹或干爹有关,与梦想无关。而当飘飘洒洒的绿钞票最终纠缠在破旧的渔网上安静下来时,你也会忽然明白,一切的浮华和轰轰烈烈也终会在琐碎的生活中归于平静,荣耀也会悄无声息的消尽。然后王?娶了李平,一个人如其名的做饭好吃的小内勤。

最后那句”他用演讲代替了性生活,在公共场合基本不说人话。\"有影射俞敏洪的重大嫌疑。怪不得他会发微博表不爽。

而影片中出现的音乐虽然多处生硬的堆砌后显的比较突兀,但都还 是好歌。《国际歌》、《花房姑娘》、《外面的世界》、《一样的月光》、《海阔天空》、《光?的故事》,还 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英文歌。有一些说不清道不尽的小心情怎么演都会是做作的,怎么诉说都是苍白的,于是需要那些陈年的旋律和矫情的歌词来渲泄。

影片的最后,罗列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个年代的企业家们。包括老干妈和马云。而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的合影难免让人对号入座。

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从国企废弃工厂旧址起家,一路摸着黑闯进了纽交所,虽然中国式的野蛮经济的模式依然没有蜕尽,虽然各种见不得光的操作依然一路高歌,但是那个年代赋予了它的年轻人敢做梦敢追梦的勇气和机会。他们的梦做的太绵长,追的也太疯狂,于是我们的时代是?痿的时代。我们避免了太多的艰辛,浮躁的夜晚灯火辉煌如白昼,于是很多人也都不做梦了。喧哗的街头太拥挤,于是很多人也都不追梦了。

但是任何时代都会造就它的英雄。只是有时候批量生产,有时候限量发行而已。

末了,插个题外话。人做什么事儿都该有个品。比如观棋不语。那么看电影时接吻不要biaji出声音是不是也应该是个基本原则呢。而且,而且,我实在不懂荧幕上长的也不算太帅的三个男人愁眉苦脸的讨论打官司的事儿怎么就也能刺激这双人儿的荷尔蒙分泌呢?

篇9: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600字

不得不说,《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创业传奇剧,是一部青春不朽神话,是一部写满苦涩甜蜜,交织爱情、友情,刻画忠诚与善良,编织美丽与梦想的不朽神剧。

看过之后,终于理解了导演陈可辛为何在杀青宴上涕泗横流,依依不舍主创人员。小女生似的还要互签留言册,就算是无辜青年,也会被剧中的励志情节和感人故事感动的唏哩哗啦。三个不同类型的青年,三个不同命运的人,因为开学的一场交手成为莫逆之交,以至后来都有了各自的人生标签,仍然是那么的亲切,具有活力。愤青、土鳖、海龟,在80、90年代,在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阵痛期,在那个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绝望的时代,凭借机敏的眼光与执著的付出,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不期而至的成功。

电影采用了时空交织的表现手法,将现实与未来有机结合,开篇既有情节的开端铺垫,又有后奋斗成果的展现,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随着情节的展开,故事的魅力也愈加强烈,创业、奋斗、成功,就如一条预设的康庄大道,对三个年轻人来说,在挫折之后,来的那么突然而难以接受。

剧中,成东青演讲的众多台词不失为经典。掉在水里不可怕,呆在水里才可怕;失败不可怕,畏惧失败才可怕;这些令人深省的桥段,字字珠玑铬入观众心中。励志,来的那么轻松,却那么强烈,极具杀伤力。愤青、土鳖、海龟,正是用“新梦想”验证了这些经典桥段。而可贵的是,电影能够走下神坛和说教,在结尾将现实中的创业大尸们搬上荧幕,将艺术与现实有机结合,陈可辛正是要告诉观众,这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真实的再现,每个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走向成功。

友情是必须要说的一大亮点,在是否上市的问题上,三人产生分歧,在王阳的婚礼上,分道扬镳已然是板上钉钉,偌大的婚礼现场,只剩下成东青一人弯腰哭泣,第二天,王阳、孟晓骏已然搬着自己的办公用品走出了办公楼,至此,友情算是告一段落。或许是上天的眷顾,友情不应如此惨白。新梦想被美国认为侵权,遭遇事业低谷的成东青,拨出了熟悉美国情况的孟晓骏的手机却又紧急挂断,此时,王阳出现在门口,紧随其后的是孟晓骏,友情便再一发不可收拾了。友情,怎么解释?

掉在水里不可怕,呆在水里才可怕。对任何人都有普遍的社会借鉴意义。

最后,我想说。。。。。

如果你马上毕业了,就去看《中国合伙人》吧!

如果你刚刚毕业了,就去看《中国合伙人》吧!

如果你早早毕业了,就去看《中国合伙人》吧!

如果你永无不毕业,还是看《中国合伙人》吧!

篇10: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600字

致完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该致我们永不逝去的梦想了。

男人一生有两大梦想:征服世界,征服女人。换一种文雅的说法,前者叫事业,后者叫爱情。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可以肯定,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庸之辈,这一生注定寂寂无名,一事无成,无论多么辛苦和努力。许多人稀里糊涂来到这个世界,稀里糊涂活了几十年,最后稀里糊涂地死去,没有经历过什么,也没有享受过什么,不过到人间打了一回酱油。他们生命的绝大部分时光就是重复或模仿别人的生活,要么看别人活。他们没有独特的个性,也干不出新奇的事情,生活平淡得如同白开水。这种单调无趣的生活难免使人伤心和郁闷。那么,如何才能熬过这漫长而苦累的一生呢?

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哄上级开心就做做假,哄下级开心就做做秀,哄朋友开心就做做东,哄女人开心就做 ,哄自己开心就做做梦。

“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和幸福的东西。”梦想,就是哄自己,骗他人!所以,“中国梦”铺天盖地。

曾经说要“依法治国”,结果法律成了废纸;后来又说“以德治国”,结果社会道德全面沦丧;于是要建设“和谐社会”,不料社会越来越不和谐;现在,只能靠“中国梦”自娱自乐了。

你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找不到工作,娶不到老婆,房子被拆, 天天吃铬大米,女儿被校长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怎么办呢?——做梦呗! 梦梦就公平了,梦梦就和谐了,梦梦就幸福了……一梦解千愁也! 陈可辛的电影是我很喜欢的,他之前的两部作品《投名状》和《十月围城》都在我最喜欢的国产片名单中。陈可辛善于讲述兄弟情,是展现铁汉柔情的高手。在《投名状》中,三兄弟因为处置战俘而决裂,一个要杀,一个要放,一个拼命调和,都有道理,都没退路,三个铁血男儿泪流满面的一幕令人无比动容。《十月围城》里,甄子丹哭着跟在女儿马车后拼命追赶的场景更是令人忍不住泪下。

《中国合伙人》以新东方的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人的故事为原型,讲述的是梦想、是创业、是兄弟情。成冬青、、孟晓骏三兄弟,大学时一起辛苦地追女孩,毕业后为生计所迫艰难地创业,最后功成名就之日,也到了兄弟反目之时。在 的婚宴上,也许是酒后吐真言,也许实在是太累不想玩了,也许是再也维持不下去不得不摊牌了,三兄弟之间长期积聚的矛盾终于全面爆发,都是英雄,都 ,谁都没错,他们已不再是当年患难与共的兄弟,昔日并肩战斗的情谊和激情都永远留在了记忆中。结局不可避免,三个男人在地上撕打成一团,最后留下孤独的成冬青,哭得撕心裂肺。

人人都有柔弱之处,伤怀之时。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越是铁血男儿,越是英雄豪杰,情感越是浓烈,只不过他们比常人更能克制,隐藏得更深而已,

篇11: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600字

孟晓骏和王阳曾经的梦想是去美国,成冬青本来只想去北京,后来在他们的熏染下也变得想去美国了。那么美国真有那么好吗?就像城市的灯火虽辉煌却始终不是为我们外地人而亮一样,一个人漂泊在异国他乡,那份辛酸苦楚可想而知。孟晓骏曾是出类拔萃的优秀学子,到了美国却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地打压,成了餐厅的打工者,他没法改变这个世界,反而被世界改变了。终于他回到了中国,抱着他伤痕累累的美国梦。而此前在人生中屡遭挫败的成东青早已带着王阳一起成为了富人。看来在现实面前,与其抱着狂傲且不切实际的梦想,不如把自己置于大千世界中一个渺小的位置上,脚踏实地地辛勤耕耘,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总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孟晓骏意识到了这一点,决定跟着成东青一起干,于是便有了他们三人组成合伙人的故事。

一番事业的成功,少不了引导者、创意者和参谋家,但这其中也难免会因意见不合而出现分歧甚至解散。当王阳感慨万千地说“千万不要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成为合伙人”时,成东青和孟晓骏都心酸无比。然而真正的友谊又岂能因为利益的纠纷而变质?当美国炸掉中国大使馆,成东青的“新梦想”遭千万人唾骂时,孟晓骏和王阳回到了他身边,就像当年成东青保护孟晓骏和王阳逃出去而令自己被众人殴打一样,朋友就是在对方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其解围。最后,在和美国人谈判时,成东青说出了让“新梦想”上市的决定,这也正是孟晓骏当初屡次提出而不被成东青采纳的方案,现在成东青抓住了美国人要告“新梦想”的时机,使“新梦想”在众人的关注下走得更远更好!

孟晓骏和王阳再也不做美国梦,他们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感到骄傲!在他们心里自有一个美国梦,那就是将英语洒在自己的国土上。而成东青则一直坚持着他“红旗不倒”的最初的信仰。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合伙人,引进西方先进元素的同时坚持自己的中国创业理念,就像“新梦想”用中文谐音记英文单词一样。

是的,如果不能改变这个世界,至少不要让自己被这个世界改变。

这是一部励志片,看了让人颇有收获。

就说成东青这一角色吧!他是“新梦想”最大的股东。他的成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命运迫使他从十七岁开始就学会了背完整本词典的本领。可想而知他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从不因失败而气馁,从不惧怕荆棘丛生。别人问他他的梦想是什么,他说他答不上来,但我只想说,面对挫折他从未放弃过,这一点足以让他成就他所有的梦想!用“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

再说说饰演成东青的黄晓明,他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搞笑、朴素、认真、善良的土鳖男主人公形象,让我们捧腹大笑的同时深感怜惜。而成东青从一开始的老土到后来帅气沉稳的成功人士的转变,也着实让我们眼前一亮!

中国合伙人,陈可辛导演的电影,由内地三大小生黄晓明、邓超、佟大为主演,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三个小人物80年代叙述到今日,讲的是大时代下三个小人物白手起家的故事。

从整体上看,成东青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几乎是所有从农村进入到都市生活的年轻人的范本,无论是成功的一面还是失败的一面。城市化是当下中国仍在继续进行的一项工程,然而并不是进入到城市就自然地转换了自己的生存状态与生存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所走过的心路历程或许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成东青就是这样一个从农村考上大学的普通青年人,用流行的词语来概括就是所谓凤凰男。其实对每个从农村进入大学的人来说骨子里都多少有些矛盾的性格,一方面对于家乡的父母来说,无疑他们是骄傲的,能从上千人的村落里考上大学本身就意味着某种成功,至少他们要强过小时一起玩耍的伙伴。然而,另一面他们却又不免有些自卑,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全新的生活环境里大家不会关注你以前的成功,他们只看到你现在的样子。无论是你骑自行车走到终点还是跑步进入终点还是开汽车进入终点,他们只关注你进来时的样子,而不关注你走的是否艰难。

或许,初入大学的成东青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现实的寒酸使他感受到自身的二或土鳖,但是曾经成功的经验又告诉他目前的一切都是暂时的,他终将抹平与他人的差距甚至成为新群体中的佼佼者。黄晓明将成东青的这种矛盾心态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一方面对同学的潇洒风度以良好的口语能力崇拜不已,另一方面却又坚信自己能超过他们,因而立下要看800书的雄伟目标。

现实的影像使其感到自卑,而这种自卑又进一步成为其上进的动力。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曾经深入分析过这一现象,而成东青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的例子。他在乎别人的目光,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同时,骨子的的自尊又让他在看似老实木讷的外表下掩藏了一颗强悍的心,这又使得他一旦认定了目标就绝不会轻易动摇,哪怕是他最好的朋友或亲人也不会让他改变自己的看法。

与苏梅的恋爱就是他这种强势性格的第一次展现,面对自己认定的目标穷追不舍,跟踪、下跪、示爱、强吻,各种能用的方法都用上,直到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说成东青的各木讷、土鳖是当下几乎所有吊丝们的一个共性特征,那么这种对坚韧的个性品质与不怕世俗目光的强悍气质则是成东青所特有的。

这种坚韧的个性尽管与二、土等特点混合在一起,成为他中国式土鳖的表现,但这也却恰恰是成为一个领军人物所必备的品质。正如尼克松所说的,总统的责任在于领导而不是说服。作为一个领军人物需要的是对现实的准确判断以及坚持自己判断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凭着冲动与灵感。在这种情况下,成东青的二恰恰是成为自己领军地位的最大品质。因而,他的坚持不上市就真正展现其领军人物智慧的地方,只有对大局有良好的判断,才能不为现实的利益所诱惑。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觉这是近期影片中为数不多的一部不错的电影,大家有时间抽空看看吧。

篇12: 中国合伙人影评

《中国合伙人》:青春、梦想、成功

青春:

其实相比于“中国合伙人”这个片名,我其实更喜爱被替换之前的“中国先生”,简洁、含蕴又没有那么多商战范儿,正因从这部电影里,你不仅仅能看到合伙追梦的经历,还有那段2B的青春岁月和深刻的兄弟之情,这或许比那部中丹合拍片,更适合“中国先生”这个名字。说到青春岁月,我们貌似刚刚致敬了青春,《致青春》里说: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然而此刻我更欣赏陈可辛对于青春的解读,他说他不喜爱《致青春》的全称,正因我们的青春,永远都不曾逝去。此刻的青春,是一种心态,就像电影中的三个人,他们把最辉煌的时段用在了合伙创业上,即使人到中年,也能一齐共事,一齐拼搏,当初的激情还在,青春就永远没有逝去。我一向在说,我走过的,正是青春,或许这句话里有年轻人的一股傲劲儿,但仔细想想,谁走过的,又不是青春呢?再一次致敬,为了这永不逝去的青春。

梦想:

“你有过梦想吗?”这是在这部电影中我觉得最为铿锵的一句话,邓超在济南宣传时说他儿时的梦想是当科学家,我笑了,我笑的不仅仅仅是大伙儿时梦想雷人的相似度,还有对“梦想”这个词的种种无奈。单纯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都在变得复杂,可就在这条前进的路上,谁还记得“梦想”的存在,是我们对“梦想”渐渐陌生了,对迷茫的未来畏惧了,还是说没有梦想就是我们最大的梦想。电影里说,梦想就是一种让你坚持就会幸福的东西。虽然“心灵鸡汤”喝多了容易反胃,但追梦永远都不是一个落后的话题。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追逐自己梦想的权利,只是有些怕被现实击垮,有些怕被讥讽嘲笑,或许你没有从36块赚到63亿的本事,但你永远主导着你的生活,不被嘲笑的梦想没有实现的价值,而不去付诸行动的梦想,永远只会是梦想。

成功:

影片最后,伴着一曲《光阴的故事》,众多成功创业者的图片被连续播放,柳传志、马云、张朝阳、杨澜、李开复等等,一个个我们熟悉的商业精英出此刻我们面前,很激动,也很动容,或许我们没有他们那种白手起家的经历,但谁又能确定他们的故事不是在讲述未来的我们?其实对于成功,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或许你觉得你离成功遥不可及,但当每次你走出一小步,时刻久了,再回首时,你会发现你已走出如此之远。电影中孟晓骏说他们那一代人最重要的是“改变”,我想“改变”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代人人生中的关键词,只有改变,才会有创新,才会突破去创造新的生活,然而正当我们还在思考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的时候,现实早就给出了一个答案。

都说《中国合伙人》是讲述了“新东方”三杰(俞敏洪、徐小平、王强)的创业故事,殊不知电影里的成冬青、孟晓骏和王阳三人的经历都透露着陈可辛一路走来的辛酸与无奈,这部电影其实也是他在向自己致敬、向众多的创业者致敬、向未来与成功致敬,而对于我们这些观众来说,感动、感受、感悟、感知、从电影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那些正能量,才是最重要的。

篇13: 中国合伙人影评

青春,似乎是个不老的话题,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一谈起青春,总会有百感涌上心头。而青春时期的梦想是不是到了之后都会成为年少无知的幻想,继而破灭呢?在《中国合伙人》中我们或许就能够找到答案,也许已经事过经年,至少对过去的自己会有个交待;也许正满怀期盼青春的形状,正好看看别人的答卷。而你,是否也有一腔的感慨要与诸共享呢?

——写在前面

1、在中国合伙人里,陈可辛的成功标准很简单,有钱了,就成功了。邓超带着两个好兄弟在美国吃饭,你看,以前我穷,没尊严,所有我要有钱,才有尊严。他的好兄弟,就框框砸钱,把他的名字印到曾被欺负的实验室墙上去。我一点也不喜爱陈可辛的成功论,有钱了,就去羞辱曾羞辱过我们的人。全片的高潮,是黄晓明在那里慷慨激昂的演讲,我的朋友没钱你们不尊重,我挺他,我们上市,我们有钱了,看你尊不尊重我们!

陈可辛厉害,他的这个成功论,完全满足我们的想法。尽管有件事,潘抗壑谒坪趺灰馐兜剑这是个挺不太台面的事,甚至说,很猥琐。什么是成功,被欺负的小孩子,期望有一天有钱了,转头去欺负那些以前欺负他的人。或者受气族,也期望有天有钱了,就跑去老板那里,以比他更甚的办法去羞辱他。再或者,潘恳晃奘谴Γ期望有天有钱了,变成成功人士,搞搞致青春,回忆一番我们曾贫穷且奋斗的往事,又伤感又完美。

2、抛开那些追求年代质感细节的移情代入,相较而言,还是男性视角的思考,让我更有感触。即使不能带给全部的答案,但是带给一种思索的可能,这也是一部有价值电影存在的基础。

《中国合伙人》故事的蓝本不言而喻,从剧作上来说,它透过抽丝剥茧的细节设置,还原了一个“中国梦”的实现过程: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原则,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最后换得扬眉吐气、衣锦还乡的成功,简而言之:鸡血加鸡贼,无限约等于鸡犬升天。过程的确很有意思,细想想有点儿没意思,但再琢磨,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梦好不好?中国梦对不对?这两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

我觉得世界人生最大的无趣在于,我们不认同别人认可的标准,却又渴望别人的认可,感情如是、事业如是、生活亦如是。前者是我们渴望脱俗,后者是我们又未能免俗。当我们在对方的标准里做不到最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标准是否牢靠。因此,一辈子,我们都在征服对方和劝服自己之间不停徘徊纠结,大部分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

3、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个艰难的历史选取,说到底我们还是背负了历史的包袱。我们那么渴望坚持自我,又那么渴望他人的承认,而后者本身就是对前者最大的否定。因此我期望我们的下一代,不用继承某种屈辱、不用承担某种压力,不用奋力站起来证明我们能站起来,能想躺着就躺着,只正因我们真的喜爱躺着。总之一条,不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最后想说,成冬青诠释的中国式成功,充满了某种实用主义的得意。而王阳诠释的中国式幸福,则有自欺欺人的妥协。这种的态度,充满了某种无奈,也或者,才是我们每个人寻找答案的开始。

胡乱写了这些,再胡乱写个结尾。

风往哪里吹,树就往哪里倒

正青春,我们以为我们是风,青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是草。

4、80年代的大学生们追求的是什么呢?80年代北大学生的梦想是什么呢?在大多数人心中,它就应代表的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像是她的校徽,众人成形。而但是短短几年,她就和隔壁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大学一样,成为了留美预备学校了。

中国梦是拼命拿到美国绿卡之后才发现擦屁股都嫌硬的失落,还是买阿玛尼回家当抹布使的快感?恐怕都有吧。

影片前半部分就是告诉我们,没钱死了也要去美国挣,后半部分就是提醒我们有钱死了也要去美国花。合着就是美国人民需要我们的意淫与轻浮。至于所谓的手段、方式、原则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于是我们才知道,中国人之因此是二等公民,甚至连菲律宾猴子都敢向我们渔船开火,那是正因我们选取了当它。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样去生活,我们却要一向跪着看别人生活而惧怕前方。人贱的极致不是烂泥扶不上墙,而是梦想和良心被狗叼走了却不去追。

5、首先,我是90前,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一天都在吃喝玩乐看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友,然后偷笑。再其次,我从未读过新东方,哪怕新东方热已经挂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爱读书的我,都不为那些老师们的“笑话“所动,坚持打工、实习,愉快的继续吃喝玩乐。最后,我没有有着共同理想的好伙伴,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创业,闯出一片天,工作两年了,还是各干各的,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6、影片放完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然后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激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7、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生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潘“,但依旧不会阻碍青春能量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正因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哪怕你是个纯潘浚哪怕我就是不爱背单词。

8、《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个朋友开了家英语学校叫“新梦想”,但吊诡的是,其实他们在梦想上根本无法达成共识(其实只是不愿意承认)。“梦想”当然没有贵贱之分,好像黄晓明的“梦想”其实就是踏实赚钱,佟大为的“梦想”就是踏实过日子,而主人公邓超经常把“改变世界”挂在嘴边,但在黄晓明看来,这但是是邓超基于家族传承的需要,以至于到他们一齐开公司后俩人有了冲突,黄晓明想到和解的办法还是给他买一套300平米的房子,但邓超说这他妈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那他到底想要啥?

电影的结尾给了答案,当邓超知道好朋友黄晓明砸了一笔钱将实验室以他命名后,他喜极而泣,嘴里还傲娇似地说出“土鳖”二字,当然,导演说这些其实和钱没关联,他给出了一个解释,说这部电影的三个主人公其实是有共识的,他们的“中国梦”其实是“尊严”!

9、陈可辛真的是太机灵了,为了驾驭完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三条主线,他用了《花房姑娘》用了《光阴的故事》,他让长头发的佟大为背拜伦英文版的“多年以后何以贺汝,以沉默以眼泪”,他甚至于cosplay了《社交网络》和《颐和园》的某些场景,他让这些几乎让文艺小青年一击即中的碎片神不知鬼不觉的串联起飘渺的主线。

邓超所代表的徐小平是理想主义,他是美国梦的启蒙者,他在中国与公安吵架也动不动就用起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他的口头禅是,信不信我告你。但是最后他彻底颠覆了离开北京时的豪言壮语,他说,我再也不回来了,然后,他回来了。并且是黄晓明用现实主义的钞票,反击了他在美国受过的委屈。

佟大为所代表的王强是浪漫主义,初恋女友是洋妞,最喜爱的诗人是拜伦,为了洋妞女友放下了签证,但是却被抛弃滞留。他烧了诗集,在赚了第一桶金之后在卡拉OK里面搂着一群姑娘唱《海阔天空》,再之后,他娶了学校里面做饭极好吃的胖妞前台。一个天天读拜伦的浪漫主义者说,幸福就是不折腾。

而黄晓明所代表的俞敏洪,作为loser追上了学校里最漂亮的妞,出去找家教赚钱是为了给她买奇贵无比的托福书,被学校开除了之后不得不开个培训班糊口,他哪里是招人合伙啊,他分明是说,我唯一的朋友,我唯二的朋友,给我帮个忙吧,我开了个头,但是做不来啊。因此,邓超说要扩大每一个规模的时候他心里都极度的不乐意,他觉得我钱已经够了啊,我已经是中国的NO。1了啊,我嘴上这乱七八糟的一套是最贴合中国国情的东西了啊。但是,他带着中国传统最深的印记走上了最不贴合他性格的职业经理人道路。

10、中国合伙人里面幼稚的成功学是没钱就没尊严,有钱了就去羞辱以前羞辱过我们的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穷其一生的不得志和耿耿于怀,往往是当时被人委屈和羞辱的时候没能好好的还手,当我们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让自己对过去的心结释怀,为什么不呢。

更何况,带着黄晓明佟大为回到西餐厅的邓超,我丝毫没看出他回去显摆羞辱的气势,当我们走过了人生的某个阶段,再回头去看当时的痛苦,我厌恶它,怀念它,最后分享了它,然后想要彻底的抛弃它。

因此,作为朋友的你,听了它,最终读懂了我,因此你为我所做的一切,即便简单粗暴,都那么弥足珍重。

我在意的,并不是最后有了写着我的名字的实验室,我在意的,是你最后最后读懂了我自私的野心,却也为了我,不贴合自己性格的义无反顾走下去。

其实我最喜爱佟大为说的一句,他说,这些年,我是为了你们俩,才一向走下去。

11、80年代那一帮人,围成一圈笑谈自己的梦想,那时的人能够很轻易说出:我热爱我的国家,我渴望自由民主。随意的语气好像问“你吃饭了没有”。那时的北京还有星星画展、四月影会、北岛的诗歌“卑贱是卑贱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一代年轻人口中传唱……《这天》诗刊的印刷纸张还是芒克、北岛、黄瑞从各单位顺出来的,用的是一台破旧的油印机,七个人在一间只有六平米的小平房,地处农村与城市的边缘的两不管地区,轮流倒班,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才印刷完,查建英回忆第一次参加《这天》诗刊聚会,几个人穿过一条黑糊糊的胡同,走进院子最深处的一个人家,一推门进去,里面坐了一屋子人,都穿着当年灰不溜秋的蓝衣服,个性朴素,屋里烧着炉子,上方蹲着一把锡铁大茶壶,旁边一个沙发后背上还窝着一只肥胖的猫,在烟雾蒙蒙里众人表情都特严肃,大家聊文学观创作观,意大利的维柯,话题资料已记不清了,但永远有一种郑重虔诚的氛围。大家都把文学当作天大的事情,慷慨陈词,讨论起来简直就像宗教集会里讨论上帝的真意一样,陈凯歌也常加入其中。摇滚乐只在小范围内流行,周国平说第一次见到崔健是在中央乐团一间小小的宿舍里,崔健沉默寡言,说他文化不高,写词费劲,不喜爱读书,却喜爱读《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崔健说他就要用摇滚乐去捶那些讲大道理的,有权有势的,或每一天生活在蜜罐里唱甜歌蜜曲还大红大紫的人。西单还有一面墙,站在这面墙后你就能够说真话,无论政治、哲学、文学辩论、哪怕是谈论某个领导人,都不会有人骚扰你。墙壁上没有某某壮阳药、房价一平几万、富商求子治疗性病的广告,你能看到一些斗大的字眼:呐喊!自由!期望!中国!民主!

12、抛开观众个人的人情经验,《中国合伙人》影片的主题情怀和价值观设定十分巧,在五毛和公知中巧妙的找了个立足点。实际上,创业的故事在影片中语焉不详,最核心的恰恰是几个人物态度和思想的转变。关于美国,从完美的期望,当美帝狗的梦想,到去了美国不尽如人意,再到获得成功还不被美国人待见,最后一盒月饼加上几句贫嘴用价值观输出完爆美国。尽管故事三分实七分虚,略显鸡血假大空。但仅从电影来说这种情怀的升华,真的是很巧妙也很成功的。

13、关于“成功学”和“打鸡血”。我个人是觉得,成功学也好打鸡血也好,本身并没有错误啊。世界就是这样,胜者为王。电影整体来说,在一面给主角著书立传捧高调的同时,还是很有人文精神的,尽管表现的收敛和含蓄。电影中关于勇气,关于梦想,关于改变世界还是改变自己的鸡血台词,你能够说他假大空,但是确实是正能量,也确实能够鼓舞普通人。尤其是最后还有老干妈呢,多萌啊!当然了,你不能细扣王石到底有啥背景,这片是不是再给黑心资本家洗地。因此我觉得成功学和鸡血恰恰是这电影的优点,不一样的人在不一样的视野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均有收获,而电影本身又还算好看。

如果把电影分为前后两部分来说,前面部分要弱一点。这不是正因创作者的水平问题,而是涉及到两类敏感的问题,在那里谨慎的先说第一部分。电影的片头部分,三人的大学生活以及青春蜕变,实际上是一个长达三十分钟的亮相和铺垫。细致分析,会发现对人们为什么想要去美国,正因现实的原因,电影里其实是相当谨慎处理的。也正因谨慎,导致了人物的行为逻辑看似不合理。1986到1992,其实中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大事,一向影响至今,毕竟院线电影不能做到娄烨的执拗,送孟晓骏英语词典的海归爷爷和海龟爸爸最后是什么结局,他在美国透过电视机看到国内的除了小马哥还有什么,这些只能靠观众自行脑补替换了,否则那托福的分量,青春期的离别,人物被压抑的情绪,无疑会更加深刻。

14、片头的谨慎规避一向延续到了故事的中段,同样不能细抠的创业初期部分,在电影里是用缺省和夸张的方式处理的,这就会让观众产生一个出戏的疑问,怎样他们想当然办个学校就能成功呢?说句题外话,究竟在天朝是做个民营企业家困难,还是进行电影创艰险,这一问题我反正是没想清楚。但仅从自己短暂的人生经验来说,二者至少都不容易。不信你能够随手打开微博,不出三分钟深入挖掘,全是敏感词,全是不能说的秘密。在电影里,仅仅一场派出所的戏,点到为止,感觉成功缺乏逻辑关联,学校的经营虚假割裂,很大程度上也是确实没办法细说的原因吧。

15、关于旁白问题,上学时候,我一向有一个浅显的误解,认为使用旁白的编剧写不出好电影,就跟三段式四段式是编故事技巧拙劣的表现一样。此刻看来,纯属年幼无知,关键还是看这些东西怎样具体使用。《中国合伙人》里旁白不少,个人觉得没添乱,有效的缓解了时空的跳跃感,高效直观传递信息,效果还不错。看有基友觉得人多嘴杂,三人切换的旁白似乎是分散了故事的凝聚力,笔者倒是认为,这个故事对旁白的如此处理,恰好从“合伙人”的视角把创业的故事娓娓道来,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三个人的故事,这才是故事的创新和技巧。

16、关于人物和演员。影片中主要的人物其实是土鳖和海龟,愤青要相对退后一点。看来之前黑黄教主纯属冤枉,他其实还是能当个合格演员,只但是一向在拍烂片。海龟的整个人物情绪变化是比较成功的,心路历程清晰而合理。愤青的卖萌和犯二也合情合理。因此整体看三个主角基本都是成功的,这种人物的全面成功率在国内电影也不多见。而配角的处理上,脸谱化加写意处理,寥寥几笔,效果倒也清晰。另外插一句,那个长得酷似冯小刚的,是前几年《青春有关日子》里的那个“冯裤子”么……。

17、《中国合伙人》细节和桥段不能算是完美,只能算是勉强合格。除了几个写实会触雷的问题外。一个是时刻跨度大,事件比较散。另一个是三个主角的矛盾本身也比较散乱。但是黄教主给女友模拟托福、乒乓球对谈剪辑的那几个点,还是十分具有巧劲和灵气的。至于炸大使馆的游行,派出所的警察问答,也显出了创作团队谨慎的点到为止,让整个电影不仅仅是个人传记片,还带有了少许的社会意识。

18、借鉴确实有,模仿谈不上。用《三个傻瓜》+《社交网络》来把《中国合伙人》简单的标签化,显然是不妥的。确实有不少故事中的影子,但是大的前提是在中国梦谁都知道是扯淡的状况下,还能把电影拍成如此的效果,那里面的融合,取舍,既没有参考的榜样,完全是自己趟出来的。因此《中国合伙人》在我看来,确实有瑕疵,有遗憾,有凌乱,但是你要是思考到上文点出的敏感话题,观众本身对中国梦的质疑。还能拍成这样的效果,真的很不容易。

19、我觉得这虽然不是我的青春,可这就是我青春的前传。我的青春绝对不是半夜打电话给紫鹃姐姐咨询情感问题,我的青春就该是大考小考补习班,还有若干一齐奋战前线的兄弟姐妹。我的青春里有新概念1234,有展望未来,当然还有新东方,因此轻简单松地就找到了带入感。看到三人对峙EES官员的时候,我是由衷的感到爽快。对,就是这样,像中国老爷们一样骂扁他们,谁当年没跟ETS、Britishcouncil死磕过。

如果说改革开放带给了我这一代什么天大好处,那就是踏出过国门这件事不再像翻越柏林墙一样的困难。毛主席头像的赤色钞票一升再升,敞开的国门一开再开,最后我的亲朋好友分布在了世界各地。这些飞落到各处的亲朋好友最长的已有5,6年没见,最短也只是偶尔聊聊视频,有些已经全然断了联系,有些变得老死也不想往来。距离未必就是祸首,但它也必须是始作俑者。一转眼又到毕业季,大学的各位死党姐妹从此又要和我远隔重洋。我不舍但也无奈。

20、有几年,出国对我来说是梦,不是正因它遥不可及,而是正因它能够拿来逃避现实。就像电影里说的,中国学生最拿手的就是失败。高考像座独木桥,能够挤过去的没几个,更何况,这座桥还是个虚拟的存在,你看不见它的粗细长短,更感觉不到你周身已经挤了多少同伴。有的时候你在桥上走的`好好的,但是脚底底却发虚,好像有无数人在推你,又好像你已有半只脚踏了悬空。没错,就是自己吓自己,但是有很多人,就正因未知的不可能,想要从这座桥上跳下去。

21、如果说《致青春》打动我的是以前的爱过以及勇敢,那《中国合伙人》带给我一种强烈的好奇。尽管俞校长一再否认电影与新东方的关联,但谁也无法阻挡我这样曾被新东方改变命运的死忠对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新东方故事被拍成电影的好奇。一向直挺挺地坐着看当时故事里的自己,从未料到导演在最后杀出的上一代企业家们时光流转的照片,配合着三个主演一同演唱的《光阴的故事》,内心哗啦啦流泪。不仅仅为电影中所演绎的对梦想执着,我还回忆起很多和电影里一样的,在新东方上课,以及在青春里为并不清晰的未来而奋斗的画面。

22、如今的我已经27岁了,回顾起我的青春,似乎都只有“急匆匆的赶路”这一个表达方式,这未免有些单调乏味以及不解风情。我这种一年四季平时上班周末读书看书做练习连春夏秋冬都感觉不到连什么季节能开什么花儿长什么树都不知道的日子的人,其实生活在北京是个很大的浪费,那些琳琅满目的活动,文艺青年的盛会,满大街的话剧舞台剧英文剧,周末的各种集会和分享,自己很少参与。但是我也总安慰自己,人不能什么都要,又要朋友成群,吃喝玩乐样样不落下,又要业务精通,爱好广泛,还想要在某些领域有点小成绩让人瞩目,否则肯定得被人嫉妒出孤独症来,或者被友邻惦记着导致自己都不敢喝别人给的水。

23、我的青春,和大多数人一样,没什么明确的目标,对自己想要什么三天一个想法,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也没什么长性(除了对男生的品味始终如一),每一天早起晚归的上个还挺辛苦的班,有勾心斗角也有暗箭难防,业余时刻一点点探索自己的爱好,实践自己的想法,摸索着屁滚尿流的往前跑。大概是高考时刻快要到了,最近突如其来的收到很多高三小朋友的来信,可能是考前紧张吧,于是眺望了一下更远的远方,来问我如何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和喜好。我惊讶于小朋友如此之早的探索自己,想要在那么小的年纪里为自己开辟一条笃定的路,其实挺可怕也挺残忍的。这个世界上,除了少数天才级选手,比如三岁会弹钢琴,五岁能懂微积分,七岁能做一桌子菜仙童们,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在很早的时候为自己定下未来的路,哪怕是二三十岁还不明白未来的路的人大有人在。同样的道理,这个世界上的人,有人早熟,就有人会大器晚成,重要的是在生命不断往前走的路上持续用心的勇气与探索精神,并不在于在几岁的时候明确未来才是成功的保证。

24、我不想去纠结这影片中的“物质成功学”,毕竟中国此刻就是以此为信条。我们从还是细胞的时候就被拿来比。父母比结婚,怀孕的母亲们比谁肚子大,谁生男孩女孩,出生后比谁长得高,上学了比成绩,比考试,比大学,比工作,再比结婚……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取得了第一的成绩也未必那么高兴,新的压力又从天而降。西方人的价值观是“人人能够接近并实现梦想,却难以做到“真正的成功”,你征服了世界,却无法满足内心深处的自己”,中国人正因太需要成功,而忽略了这层的思考。谁叫我们人多呢!每个人又都那么发奋。正如成东青所说的,中国人竞争压力巨大,因此考试总是能考过你们美国的学生。我们没时刻去思考,我们需要不断地励志,励志,再励志。

25、三个同样有梦想的直男的友谊在《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海阔天空》、《外面的世界》、《光阴的故事》的合力轮番刺激下像重磅炸弹一样引爆泪点。一边悄悄点了下眼角快要滴下来的泪,一边懊悔就应买角落的座位。

时刻这东西,能让以前热烈的感情变得冷静,也能让热血的友情变得相濡以沫。

年少顽劣时,爱幻想好追梦,一心想改变世界;成年打拼时,多无助和迷茫,思考该不该被世界改变。佟大为说,大多数人选取的多半是合理的。此刻看来,有点道理。一个人飘在空中久了,难免接收的地气不足,看不清地面上的真实。把身上剩余的气泄掉,落在地上的踏实感觉才最棒。

26、于是,从理想的破灭过渡到现实的残酷,佟大为这个主角最终开始走向成熟稳重。在三人创业的过程里,他在充满野心的邓超和内心暗涌的黄晓明当中充当了稳定剂,每当两人发生冲突时,他总能让局势不至于太失控。同时他也没了学生时代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理想,手握三人里最少的股份,他毫无怨言;感情不再轰轰烈烈,低调地娶了个细水长流的姑娘,甚至到了结婚的时候其他两人才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来自于那个痛苦着简短头发的下午。从那一刻起,一个嬉皮玩乐的诗人死了,他们的八十年代消失在风里,一个成熟的男生开始逐渐成长。

27、在电影里,佟大为这个主角是最能让人感动与感怀的主角。他的成长能让大多数人找到自己的影子,他的选取也是大多数人最终的选取,尤其在轰轰烈烈与成功巅峰后很少人敢于去选取回归,享受那份知足常乐的幸福。在电影里,那个一向没正形,其他二人穿西装,他却偏偏是夹克的佟大为,在另外两名主角都承受着巨大人生压力的时候,他却已然参透生活的真谛,成为电影里幸福得最洒脱最自己的一个主角。褪去那层理想的激情,这样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试过人生苦头的诸多无解难题之后,一份最佳的答案呢。

28、调成泛黄色调,温火热煮青葱岁月,《中国合伙人》里有旧时代热血青春;三个青年从一无所有到身家万贯,这是一部励志大片;横跨几个年代,里面有时代的断截面;还有始乱终弃的感情,有始至终的友情……陈可辛想说的东西很多,但什么都没讲彻底。或许,其实是这样,他并不想说这么多,他只是觉得要堆砌这么多,正因这些对票房可能有益。

29、说回影片,全剧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台词确是“tooyoung,toonaive”,来自剧中一个大学教授在教“今日美国”的课。是呀,快临近40岁了,越发能体会那个年龄的tooyoung,toonaive。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能够young,naive一下又何妨?young依然是那么完美,即使此刻能够安居、能够活得舒适,但在young的岁月里,日子艰难还是回味无穷。巴菲特说的好,追求财富的过程是幸福的,因此他裸捐,不剥夺儿女的享受追求的过程。

看完《中国合伙人》,对俞敏洪的发迹史发生了兴趣。我没有上过新东方,也没有投过简历,听说老罗老师很有名,但我也没有听过他的录音。因此,看电影刻画的性格,确引起了我的兴趣。看了俞敏洪的一篇采访,倒是心有戚戚焉了。回首过去的十几年创业,俞敏洪表示首先想到的是后悔把新东方做这么大。他说:“当时野心太大了,此刻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

30、据说俞敏洪创业是正因:“我的一些朋友挣到了更多的钱,我妻子期望我也能更成功。她觉得,与他们相比,我是个失败l者。”此刻,他称:“这一次她期望我更多时刻呆在家里,此刻她认为我挤不出时刻,因此还是个失败者。显然我不擅管理自己的妻子。”

相关专题 观后感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