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初心观后感精选

szggw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zggw”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难忘初心观后感精选(共19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难忘初心观后感

近期,央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播出后,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忘初心”出自佛经《华严经》,原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是要我们不忘最初的本意,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初心是什么?初心是一个人本初的理想与信念,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与坚守。有了初心,我们才会有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又是什么?是举起右拳面对鲜红党旗许下的神圣誓言,是融入内心深处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就是需要我们忠于最初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人生航向,对心志始终自信,对意志坚定不移,不仅做实现“中国梦”一块基石,更要做坚定实现“中国梦”一块磐石。

篇2:难忘初心观后感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育引导一线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团员青年自觉践行初心使命,近日,安庆大桥收费站组织观看了由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专题片《难忘初心》,并开展了观后感交流。

通过学习交流,增强了党员们的党性意识,大家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严的工作标准、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

《难忘初心》以10位著名党史人物作为拍摄对象,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人在党的奋斗前进历程和中国革命事业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

篇3:难忘初心观后感

今天,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勇气,向着美好生活的幸福彼岸逐梦前行。

七集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拍摄。该片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五年来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展现决策理念、重要顶层设计酝酿提出的时代背景、深刻和奋力推进过程,充分表现了党中央继往开来、逐梦前行的勇气、担当和智慧,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生动讲述五年以来打动世界、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

全片共分《举旗定向》《人民至上》《攻坚克难》《凝心铸魂》《强军路上》《合作共赢》《永立潮头》七集。该片于10月5日至11日每晚20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次日12点30分、23点09分在央视财经频道重播,18点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重播,13点在央视新闻频道重播,并在央视新闻移动网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

篇4:难忘初心观后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

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发表讲话时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是中华文化复兴、自信这样一种志向。”

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这是一项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铸魂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动情地说:“你们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温暖了人心,诠释了文明,传播了正能量,都是好样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着中华文化中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几乎遍布革命老区。他不断强调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并将革命纪念日上升到国家层面,不忘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中的苦难卓绝和牺牲奋斗。

篇5:难忘初心观后感精选

樵夫,是廖俊波给自己的微信取昵称,而他48个年头的人生正是俯首甘为“樵夫”,为民披荆斩棘的一生。寻找“樵夫”即为走进廖俊波,学习他的“樵夫精神”。该片通过采访廖俊波的父亲、妻子以及一起共事的同事,讲诉他们所了解的廖俊波——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初心是什么,而他又给身边的人带去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不同的人物和视角的阐述向观众还原出一个更加丰满立体、更真实的廖俊波。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学习廖俊波“樵夫”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到底何为“樵夫”精神,竟能如此深植于人民心中令人们念念不忘?我们依循着廖俊波生前的足迹,企盼寻找到这份厚植于人民心中的“樵夫”精神。

“樵夫”,是廖俊波给自己的微信取的昵称。樵夫终日以砍柴为生,不问艰苦,隐山而居,不问功名,这大抵是廖俊波自称“樵夫”的原因。而他也正是用这“为民披荆斩棘,俯首甘当樵夫”的一生,践行着他所坚持的初心。

廖俊波出生于南平市浦城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儿时的他便开朗爱笑、待人恳切真挚,只因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廖芝根-廖俊波父亲:我们是苦出身的人,也知道农民农村的痛苦,我们已经尝到这个味道了,这个味道要反过来利用,要使人家别人感觉到我们好,也是一种教育人的方法。

林莉-廖俊波爱人:人的成长跟他所处的环境,跟他所处的土壤是有关系的。他是一个农村出来的一个孩子,他始终跟我讲一点,我们要有一个感恩的心。他说实际上比我们困难的人还很多,他说我们要能够帮人。他说能够帮助别人,为什么不可以?他说实际上帮助别人,其实你不仅没有缺少什么,而且你还能够得到快乐。

在从政之前,他曾是一名中学教师,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后来他被调至邵武市政府办公室任副主任科员从事编写工作,凡事他所工作过的地方,人们对他都有说不完的敬重。

谢腾辉-廖俊波同事:老百姓去他办公室,他都敞开的,名片也直接发给老百,(他说)群众要办一个事很难的,我们要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他再小的事你要(当成)大事认真去办,我们政府不帮他担当谁担当?所以他对百姓的态度那真的是很贴心,他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

“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满足人民群众之所需。”是廖俊波一直以来所秉持的信念,帮群众解决问题,是他工作的不竭动力。他深知,手中的权力是群众赋予的,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里充满了群众的期盼和希望。

,廖俊波担任政和县县委书记,政和县由原来的“省尾”一跃成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在“政和速度”的背后,是他“超常”的工作方式。

林莉-廖俊波爱人:他做什么事情,因为他的工作岗位变化很多,并不是说什么东西他都会,那他一定也要学,他一定要沉进去,学进去,他才能知道他所处的工作里头有什么东西是不妥的,什么东西是妥的,要不然你没有说话的权利。我经常讲他,我说你处女座就是追求完美,他怕做不好,其实他是想把每一样事情都做好,所以他很认真,那他就去学。

20,廖俊波任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并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他来回奔忙于南平旧城区与新区之间,参加会议,处理工作。

吴慧强-廖俊波同事:

因为我们新区那段时间刚好是“百日攻坚”,我们有要求就是要三班倒的工作,就是晚上也要加班,因为我们工期非常地紧,过完年以后到出事那段时间,他基本上这个习惯都保留下来,就是10点多钟必然要去工地上看一看,就是看看是不是按照他的工程进度在施工,有时候碰到问题他连夜就开会协调问题。

赚钱的事民众干,不赚钱的事政府干,秉着这样的宗旨,他带领干部群众闯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新路子。

当垃圾淤积的河沟变为清澈的潺潺流水,当曾经萧条的村落如今日接待游客最多超万次,当花卉、莲子种植形成规模而让村民脱贫致富,每一个变化的背后都凝聚着他“愚公移山”的汗水和“滴水穿石”的坚持。

谢腾辉-廖俊波同事:他也跟我讲过,我们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不可能一直当的,那你要珍惜这个岗位,做一点事情。如果说没做事情, 没有自己的价值,另外一个你辜负了组织上对你的期望,甚至更辜负了老百姓对你的期望。你做什么事情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能够做成一个事。(把)业绩书写在闽北大地上,把口碑树立在百姓心中。

工作上的成绩,并没有让他自满与懈怠,他始终坚守着做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应遵守的原则和底线。在公与私、亲与情的问题上,他坚守原则,泾渭分明,一寸不让,若清泉一尘不染,严守底线,丝毫也不动摇。

廖芝根-廖俊波父亲:他说“老爸,你放心,我5块钱没有拿过人家的。”其实我心里听了很高兴。从小心态的教育,没有想到,想到之后很清楚,人生苦短,要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事。这个宗旨你不能违背,他不敢违背。所以这点他做到了。

3月18日,廖俊波在赶往(南平市)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他把自己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

廖芝根-廖俊波父亲:他的思想可以说,他的一生为党为人民的这种,如果不是为人民为党做事情,政府也不会这么重视,人民也不可能这么多人崇拜他。

吴慧强-廖俊波同事:我们的高速公路是从我们新区穿城而过,我每每看到这些项目都是感受颇深。如果廖书记还有在新区的话。新区发展可能会更快,可能会更好。因为新区是我们南平人心中的一个愿景,(现在)已经在慢慢地变成现实了。当初他跟我们说也是说,只要我们努力干,不出三年,我们就能有一个大的翻身仗,就有一个大的变样。其实的话照他那个速度发展下去。真的。他根本就没有骗我们。因为当初那里还是一片空地,杂草丛生的荒地,到现在那么多建筑群都起来了。

篇6:难忘初心观后感精选

该片以一颗种子为叙事索引,通过对东山岛面貌的今昔对比,讲述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一座不朽丰碑的先进事迹。影片循着谷文昌曾行走过的足迹,通过深入采访与他有过交集的人们,还原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谷文昌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致力发展的进取精神。

把孤岛变成绿洲

在福建的南部有一座美丽的海岛——东山岛。但在解放初期,东山岛还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孤岛,而把这片孤岛变成绿洲的就是这位曾任东山县县委书记的谷文昌。

每一年的清明节,谷文昌纪念馆总会迎来络绎不绝的吊唁者,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是东山百姓清明的祭祀风俗。

我们循着谷文昌曾经走过的足迹,探寻他过往工作生活的记忆,企盼能从中找出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东山人民的精神力量。

1949 年解放军南下时,谷文昌随大军南下,加入到解放福建的战斗中。解放后,他服从组织安排,留在福建东山工作。

千百年来,东山人民被风沙旱涝灾害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

面对因风沙灾害而生活困苦不堪的百姓,谷文昌下定决心,要率领群众战胜风沙,根治旱涝,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林嫩惠-原沙荒调查队技术员:测量那天天空阴暗,风很大,寒风出口打得心脏冷得要命,谷书记他把帽子压下来,袖子束起来,弯腰倒退前进这样子上去了。下来时,他的脸被风沙打成紫黑色,这一下就把我们镇住了。他是真地干,不是话说你们冲啊,没有,他实实在在的。

经过多次的实地勘查和测量,谷文昌决定在全县推广木麻黄,但种下二十几万株木麻黄,却因一场“倒春寒”,仅存活了九株。

林嫩惠-原沙荒调查队技术员:

我含着眼泪向他(谷文昌)汇报,全部都死了,只剩下这九株,大家就看这九株,他看了看,摸了摸,摸了好几遍。他对周围过来的村干部还有群众说,大家不要怕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失败了再干就是我们共产党的气概和风格,大家看不是还活了九株吗?能够活九株,就能活九千株九万株,就能绿化全东山。

“能活九株,就能活九千、九万株,

就能绿化全东山”

这句话不但重燃了人们对新生的企盼

也让这片干涸的土地上,

第一次长出了希望

吴玉辉-长篇报告文学《谷文昌》作者:

我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就有个心愿,我很想去寻找拜访这九棵木麻黄,但五十几年过去了还在不在?非常有幸我找到了,带着敬畏的心情站在这九棵大树下,我好象我就站在谷公身边。我认为这九棵树见证着谷文昌带领东山干部群众植树造林的艰辛历程,见证了东山岛的剧变,而且木麻黄那么地挺拔,它的根扎根于大地,成为抵挡风沙的第一道屏障先锋树种。这不就是谷文昌的人格的写照吗?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谷文昌都不曾忘记许下的诺言,在东山的十四年,他历经无数次挫折与失败,终于将曾经所描绘的绿色图景变成了现实。

将“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

一项德政 暖了十万民心 除了天灾的伤害,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痛苦往往更为深重。1950年,国民党军队撤退时,抓走了东山四千多名壮丁,铜钵村深受其害,成了远近闻名的“寡妇村”。如何定义这些家属的身份,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谷文昌冒着极大的风险,积极提议,对这些苦难深重的活寡妇由原来定性的“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平等,困难户给予救济,孤寡老人由乡村照顾。陈巧云(兵灾家属 采访于 福建省东山县):政府就从那时候规划我是贫农(由“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规划我是贫农,这样很好,政府救济我,感谢政府。吴玉辉-长篇报告文学《谷文昌》作者:一项德政暖了十万民心。这是一种对党负责,对百姓负责的一种高度体现。担当精神在谷书记身上表现得特别地鲜明。深处低谷 初心不改

1965年,谷文昌遭受了,年逾半百的他,此刻却面临着人生的低谷。1970年,谷文昌下放至宁化县隆陂水库任工程总指挥。无论身处顺境逆境,谷文昌始终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

张瑞栋-原水利局水利规划队员:

他(谷文昌)说 瑞栋你有什么委屈,(我说)你在工地上问一下,我那一天是不是去玩了,我也是为了水库的事情。他(谷文昌)说小张不要紧,人家误会你,受点委屈问题不大。谁没有被人家误会过,我老谷也给人家误会,我忠心耿耿为党工作,但是我也曾经给人家批判了,也是心里面过不去,但是我们想一下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工作,才最痛苦的时候。我只要党给我工作我就非常高兴了,我就等于说党和组织已经把我认为我是个有用的人,你其他都不要去考虑了,而且是帮自己的父老乡亲办事情。我想了一下。谷文昌同志这样子说话就打动我的心了,我说,指挥长,我错了,是,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再怎么我都没有意见了。谷文昌说:我只要党给我工作我就非常高兴了。谷文昌担任隆陂水库总指挥期间,他全身心地投入了水库的建设,与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经过一年的奋战,水库建成了,禾口人民结束了缺水缺电的时代。在弥留之际 依然牵挂着群众

1980年,谷文昌因病入院,在生命弥留之际,却仍然心系百姓。

朱财茂-原谷文昌通讯员:

增加他的营养抵抗力,他也不让打,还是那句话,何必浪费国家钱财。(我)听了以后心里非常难过,几乎眼泪都要流下来。他看我进去,我没有开口他先开口,我这次去复查效果很好,医生很满意。我这次到了上海,才知道这木麻黄的寿命只有七八十年,七八十年以后都要枯死,所以你回家要跟有关部门说,抓好更新换代。

谷豫东-谷文昌的小儿子:躺在病床上,他没考虑自己的身体,他考虑的还是东山,那我们当时安慰他,你好好治病,你病好了话我们子女陪着你回去,但是他的心情就是想回东山,骨灰还是安放在东山。

1981年,谷文昌在漳州病逝,享年66岁。家人遵循他的临终遗言,将他安葬在了东山,与这片他牵挂的大地葬在了一起。吴玉辉-长篇报告文学《谷文昌》作者:

“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他就是用一生的行动,用全部的忠诚来践行了他的诺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我们是在党旗下举过骨朵的”,这就是不忘初心。

篇7:关于观看难忘初心观后感作文

最近看了央视播出的《永远的初心》纪录片,讲述的是在85年前,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虽然一路坎坷,但红军长征途中一直坚信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信念,他们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初心,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长征之路很艰苦,能让人民军队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已然奋勇向前的是心中饱含的那份初心。虽然那场伟大的长征已经结束,许多年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样为了当初的初心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们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而不懈努力,为了人民美好的中国梦一直坚持奋斗。

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追寻红色记忆,倾听历史回响的初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个生活在这个最美好时代的我们都怀揣初心,我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司乘服务,力所能及地为广大司乘提供帮助,保障站口的安全畅通。

感恩邢临公司为我们广大员工提供了优质的工作平台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处在这么优良的条件下,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公司,努力工作,将良好的文明服务用于工作中去。同时,作为一名高速收费人员我们也要有一颗初心,不忘初心努力为公司工作,用规范的手势和最美的微笑奉献司乘,通过发放景区优惠券的方式使更多的司乘加入我们的邢临会员,让更多的群众享受的优惠和便利,用最好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初心,以致敬那场伟大的“出发”,成就我们的梦想。

篇8:关于观看难忘初心观后感作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出自《毛泽东诗词集》中的《七律·长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字里行间均诠释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翻雪山过草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历程;然而,八十四年后的今天,我有幸来到了长征的起点——红军桥,我的内心万般激昂,赞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为了建立我们的新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了如此伟大的革命创举,这就是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红军精神。

追溯历史

展望未来 我们砥砺前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只有追溯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才能够砥砺前行。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很荣幸参加由公司党委组织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们对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谓久旱逢甘霖,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批示和指示精神下,在全航业向川航英雄机组学习的热潮中,这次的培训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对我的精神世界和思想给予充分的滋养。

借鉴历史

总结经验 我们势在必行

在当时的形势下,红军和军队中的党组织长期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活动,必须受到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严重的妨碍了党的路线贯彻执行。在中央九月来信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总结红军诞生以来的建设经验,纠正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新的红四军前委。通过毛泽东主持改革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古田会议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在古田会议精神旧址的参观学习中,出自毛主席《反对本本主义》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两句名言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无论身居何职、身处何地,不能光靠一张嘴,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对于一切的决定不仅要坚持调查研究,而且要坚持科学的调查研究,这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长期以来,我们的党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两句话的深刻,坚定地走群众道路。所以,从借鉴历史中得来的经验引导我们加深对重大党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及时地把握党建设规律正确,总结在历史上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经验,能够为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克服工作上的困难,把实质精髓融入到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去,树立为员工,为旅客的服务宗旨,切实保障好首都机场空防安全。

牢记历史 不忘初心 我们永远在路上

对于党的历史,总感觉学习不够,在追随历史的长廊中,心中不断涌现出对老一辈革命家们由衷的敬意和钦佩之情,在感慨历史的同时,我深知只有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矢志不渝的信仰力量,收获坚定信心精神食粮,才能够永葆党的青春。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先之劳之,率先垂范;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学党史、知党史、懂党史,用心去思考,用行动去落实。牢记历史使命,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更加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在不忘初心中行稳致远,在不忘未来中开辟未来。

长征从钟屋村开始,从而有了浙江之战的悲壮,有了四渡赤水的智慧,有了飞多泸定桥的神勇,有了过雪山草地的坚毅,有了吴起镇的欢腾,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这地球上最鲜亮的红飘带,最终把中国革命引向最后的胜利。

篇9:关于观看难忘初心观后感作文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井冈山出发,拉开了战略转移的序幕。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陕甘宁会师,标志长征的结束。

回首长征,赞叹生命之奇迹。

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十几个省份。长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队伍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饥寒交迫、缺衣少药,九死一生,奇迹般地对抗超出生命极限的残酷生存条件,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走完了远超两万五千里的征程。

这支队伍武器简陋、弹药奇缺,始终面对装备精良且十倍于己的敌军的围追堵截,队伍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以慨然赴死的精神穿行于十倍敌人之间。战斗激烈而残酷,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五百多次遭遇追击和堵截,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长眠,上演了许多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

这支队伍很年轻。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二十岁,十四岁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残酷的环境、艰苦的生活和频繁的战斗,没有使队伍变得冷酷麻木,却更加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惜。队伍的大多数人永远地停留在征程中,最终只有三万人活着到达了陕北。他们牺牲的时候还那么年轻,甚至我们无法知道其中很多人的名字。

牢记长征,感受信仰的力量。

长征面临的艰难和困苦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工农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生存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之悬殊、武器装备之差异,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什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是什么使他们慨然赴死,让他们如此不屈、顽强、不惧命运,是什么让他们在饥饿、寒冷、劳累和死亡的威胁下永不放弃,是什么支撑他们一次次地在绝境中突围、在绝望中重生,是什么让他们在生命临危时仍保有纯净的信念、让他们在朝不保夕时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由平等的新世界充满向往?又是什么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改天换日、达成梦想、实现奇迹?

一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长征告诉我们,个体的力量虽然渺小,个体的生命虽然卑微,但当这些渺小的生命集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去拼搏时,会焕发出奇迹般的精神力量,可以突破人类力量的极限、创造生命的奇迹。当一个人有了信仰,就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灵魂不会摇摆、理想不会丧失、心灵不会犹豫、梦想不会放弃。

长征告诉我们,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只要保有理想、坚持信念,就会获得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的巨大力量,当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可以让血肉之躯超越生命极限,可以在绝望中重启希望、在绝境中重获新生。

长征告诉我们,当一群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同时被唤起,其作用和威力是无穷无尽、难以想象的。有了坚定的信仰,会知道当一个人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时候,生命的浩瀚与信仰的光荣。

读懂长征精神,方证初心。

那么,什么是长征精神的本质?怎样才是读懂了长征精神?是带领劳苦民众求生存得解放的坚强意志?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精神?还是坚持信仰、严守纪律的伟大信念?

我想,长征起初唤醒了中国广大社会最底层的赤贫民众,带领他们走上了一条黑暗中追寻光明、改天换日迎来新世界的艰苦征程。使他们从开始的“跟红军走可以吃饱饭”的单纯,到“我要活下来!一日不死,一日跟队伍走!”的进步,到“仗打胜了,公平的世界就来到了”的坚定,到“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坚守,再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不屈和顽强。

长征队伍中,无论是政治精英还是普通战士,长征传递给他们的是以前从未接触过、从未想象过的美好信念,让他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奋斗和牺牲,可以改变命运、掌握命运,打碎这不公平的旧世界,为这世间迎来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由、平等、幸福的新世界。

长征带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是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和考验,长征磨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和意志,历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及军事智慧,促使他们在困境甚至绝境中,永不放弃信仰,一次次地自我纠正、自我修复,战胜自身错误、获得新生。

传承长征精神,砥砺前行。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永葆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读懂长征精神,是对思想的涤荡,更是对灵魂的洗礼,给人强大的信念和力量。因为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党员的信仰。

长征精神永不消逝,长征精神永不过时。

我们应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循履而上,踏迹前行,重新踏上征程,始终走在路上。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

篇10:《叩问初心》观后感

为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11月25日下午,市司法局组织机关和下属单位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叩问初心》警示教育片。

该片分信仰之失、贪欲之害、围猎之祸三部分,以案释纪、以案说法、以案为鉴,讲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的秦光荣、冯新柱等18个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典型案件,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堕落轨迹和蜕变根源。通过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背党性原则、漠视党纪国法,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深渊,最终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的典型反面案例,警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应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对照检视、防微杜渐,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观看结束后,大家表示要以案为鉴,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时刻以党章党规警省自己,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忘教育初心使命,牢记立德树人根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篇11:《叩问初心》观后感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时时刻刻不忘初心,深刻牢记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人的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就是让我们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我们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乃是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源于人民,为此,就需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不忘初心,也是在当下极有现实指向。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还要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乃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需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我们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才能牢记使命、继续向前。回顾中国在共产党走过的风风雨雨、辉煌激荡的来时路,从立党之初的红船初心,到现在将其化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信念。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经得起历史检验,并取得了看得见的光辉成就,这也正是我们不忘初心的重要力量源泉。

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己。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群众让我们站在台上,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得起群众的信任,要像孺子牛一样,扎根群众、服务群众,视责任为使命、视使命为生命,始终保持一种如牛负重的使命感、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种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在学习上,要坚持永无止境的信念。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坚持学习,坚持坚强自身短板的建设,不断给自己思想上补钙、学习上加压、潜力上加油,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好实践抓住实践,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职责和担当意识,将自己的软实力转化为工作中的硬功夫。

新时代的我们,应在在“继续前进”的路上“不忘初心”,弘扬“赶考”精神,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加强修养与磨炼。时刻提醒自己要有立身为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身为牛,为百姓鞠躬尽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篇12:《叩问初心》观后感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全院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近日,湘潭市中心医院接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

11月5日,由医院党委书记夏红领队,市中心医院领导班子成员、院纪委委员、党总支书记,重点岗位负责人代表、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代表共计50人,参观了湘潭市公安局廉政教育基地、湘潭市看守所。看守所铁网高墙、铁门森森,廉政教育基地案例直观、生动、令人彻骨痛心。这一切,深深震撼着参观人员的心灵。

11月14日,由医院院长曾建平主持,全院中层及以上干部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叩问初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录制的警示教育片《叩问初心》分为三集,分别是《信仰之失》《贪欲之害》《围猎之祸》,选取了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每一案例深刻挖掘忏悔人违纪违法的思想根源,对他们初心蒙尘信仰积垢、政治底线失守、严重违纪违法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点评,发人深省、令人深思,使每位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

以案为鉴,以案明纪。通过警示教育,大家真切感受到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不仅断送了个人的美好前途、给家庭带来了巨大打击,给国家、集体带来了损失,而且离间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的形象。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从自己的岗位出发,严格自律,坚守廉洁底线,叩问初心,牢记使命,模范带头遵守和执行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为医院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13:《叩问初心》观后感

按照市纪委统一安排,市教育局党委组织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叩问初心》。局党委书记、局长汪昌斌主持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从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件中汲取深刻教训,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检身自省、举一反三。局党委委员、直属学校班子全体成员和民办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活动。

汪昌斌指出,要筑牢思想堤坝,严防“信仰之失”。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自己的精神家园。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加强政德建设,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坚守法纪底线,常思“贪欲之害”。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保持对纪律的敬畏之心,严格按党性原则、政策法规和制度程序办事,时刻用纪律规矩约束自己。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尊重宪法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依法用权,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扎紧制度笼子,远离“围猎之祸”。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制度刚性运行,成为硬约束。要推进落实学校章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严格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党组织全面监督放在首位。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持续正风肃纪,营造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篇14:《叩问初心》观后感

为进一步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效,11月22日,空港新城召开主题教育警示教育会,组织新城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与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联合摄制的警示教育片《叩问初心》。空港新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向东出席。

警示教育片通过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因信仰缺失而违背党性原则、因贪欲膨胀而漠视党纪国法、因甘于被“围猎”而一步步走向腐败堕落深渊的思想根源和重大危害性,以案释纪、以案说法,为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鲜活的警示教育课,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反思。

何向东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立足新城实际和岗位职责,深入对照检视,深刻汲取教训,自觉从思想和行动上守初心、担使命,知敬畏、存戒惧,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新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篇15:电视剧《初心》观后感

观看《初心》,感触很深,这部作品既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了一位朴实朴素、独具特色的“将军农民”形象,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磊落风范和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可贵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老将军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这将激励着我不断的继续砥砺前行。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风雨兼程。既要有甘于奉献、苦中作乐的境界,更要有一心为民、干在实处的追求,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方面入手,尽心竭力排忧解难,发挥自身和村党支部作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施展拳脚、奉献才智、实现人生价值。

篇16:电视剧《初心》观后感

《初心》里面有几场剧情让人记忆深刻,其中一个是李保山向调查组的人举报甘祖昌家里藏着精米白面,从他屋里搜出了一篮鸡蛋和一桶大米,甘祖昌将军不把家中的鸡蛋和白米是马丽芬硬塞给赵翠兰摆明给自己下套的内情说出,主动提出以十倍的价值赔偿给村里,村民们感动不已,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里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我该如何去回报党对我的期盼,肩负起身上的历史使命呢?我认为我的答案就是爱岗敬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以奉献之心工作,展现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篇17:电视剧《初心》观后感

在萍乡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初心》于2月5日在中央一套黄金档正式开播。该剧讲述了“农民将军”甘祖昌解放后始终不忘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的庄严约定,毅然请辞职务,带着妻子龚全珍和孩子回乡,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感人事迹。

该剧开播后,我予以了极大地关注,每天坚持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该剧。虽然现在《初心》只播十几集,但我观看后也是收获良多。

这台电视连续剧不论从主题内容、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上,都让我眼前一亮。朴实平淡的台词,不紧不慢的叙述,向我们娓娓道来他们的故事。从将军到农民,从部队到家乡,这其间的转变和所寓含的精神,不了解他时,他的决定让人不可思议;走近他后,他的事迹让人高山仰止。片中许多生动的细节,刻画出将军的形象,让我们一起共鸣,一起激昂。在回乡务农问题上,他和妻子争吵,又安慰妻子;连续三年打报告要求离开部队,告别军营时从车窗里探出头与战友依依惜别;毫不留情地“撵走”警卫员,又跑上山坡挥泪送别;不顾乡亲们的反对,带头改造土壤……这些细节的选择颇有典型性,表现得十分成功 。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干部,今后,在思想上,我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行动指南,以甘祖昌和龚全珍夫妇为学习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工作中,我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踏实认真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能够得以体现。

篇18:电视剧《初心》观后感

电视剧《难忘初心》作为中共十九大的献礼大剧,以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和爱人龚全珍先进事迹为素材创作,讲述了一位“农民将军”始终不忘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的庄严约定,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感人故事。

看完之后感触很深,以真人真事为原型,让我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磊落风范和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可贵品质,从农民到将军,一腔爱国赤诚洒边疆;从将军到农民,一片赤子之心映山红。网友看完点评说:“甘祖昌将军之所以能上能下、能官能民,一生奉献、一生爱民,就在于他时刻不忘‘生自人民、来自人民’这个根本。”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作为一位共产党员,要始终谨记为人民服务,要向甘祖昌老将军学习,不忘初心,要铭记峥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真正把责任担当、党性精神和榜样的力量抗在肩上!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好的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篇19:电视剧《初心》观后感

在看过《初心》这部电视剧之后,从电视剧的主人公甘祖昌将军的事迹中备受感动,也备受鼓舞,甘祖昌将军作为一名经历了井冈山革命斗争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老战士,老将军经受了严峻考验,在革命战争中屡建功勋。在为人民付出了锦瑟年华之后,在这个本该颐养天年的时候,这个年过半百的共产党人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乡务农,为人民群众继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一过就是二十九年,真正的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在老将军弥留之际,仍然交代老伴:“领了工资,先交党费,留下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买农药化肥支援农业。”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脚踏实地为人民做实事。

他们的事迹让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灵魂洗礼,不禁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老将军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这激励着我不断的继续砥砺前行。2018年我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乐于奉献,努力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相关专题 初心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