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探讨论文

Jo良Dio影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o良Dio影”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探讨论文(共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企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探讨论文

企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以资产质量四个基本特征为理论基础,即存在性、周转性、增值性、获现性,根据行业特征选取相关指标构建资产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各个公司的资产质量状况,为其改善资产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煤炭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大幅度恶化。现阶段评估煤炭企业资产质量存在诸多问题,资产质量发挥的作用不能明确的度量,对企业整体效益的衡量也仅通过利润体现。学者认为企业资产质量的好坏将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状况和获取利润的难易程度。但已有研究未形成统一的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煤炭行业的资产质量进行实证研究,以弥补现有研究不足。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资产质量理论分析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资产质量表现为变现质量、单独增值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等方面。本文认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资产质量主要表现为存在质量、周转质量、获现质量与增值质量四个方面。资产质量的好坏,表现为资产四个特性的优劣,而企业的.整体资产质量的好坏则为所有资产在四个方面的综合表现。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从存在性、周转性、增值性、获现性四方面选取相应指标,构建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煤炭企业固定资产和存货相当重要,而资产的变现质量较差,短期内较难获得大量的现金流。此外,长期投资资产较少,主要是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

三、资产质量评价实证分析

将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用主成分法提取的初等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出方差贡献率和旋转结果。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前7个因子的方差之和占样本方差的83.765%,这表明原来由21个指标反映的企业资产质量指标可由7个共同因子反映。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的载荷量出现两极分化,提取的主成分主要有7个:存货因子;周转性因子;存在性因子;获现性因子;增值性因子;增值性因子;存在性因子。综合得分方程的系数以主成份方差贡献率为权重算出综合得分方程,通过对煤炭行业资产质量的评价体系分析,得到综合评价函数。据此可算出每家上市公司的各主成分得分与排名以及综合得分与排名,我国煤炭行业27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综合评价函数得分。其中,平煤股份资产质量综合得分排名第一,上海能源次之,爱使股份最差,资产分布很不均匀,资产质量的好坏也不平衡,有的公共因子较高,而有的公共因子较低。

四、资产质量特征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存在性特征的极端值相差不大,标准差也较小,说明企业之间存在质量相差不大。周转性特征的极端值和标准差相差很大,表明不同的企业之间周转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爱使股份的资产周转性做得很好,而兰花科创最差。获现性特征的极端值相差较大,但均值和标准差都较小,说明大部分企业的获现性得分较平均。增值性特性的极端值相差也较大,均值和标准差都较小,说明大部分企业的值较平均,金瑞矿业增值质量较好,主要是长期投资的投资收益率很高所致。总体来说,周转性的极端值相差最大;其次,对周转性特征影响较大的是存货的周转性;第三,不同企业在管理不同类别的资产时做得程度不同,导致资产质量的好坏不一。

五、结论

(一)因子分析

资产质量的综合得分排名能够使企业看到自己的资产质量在行业中的所处的位置,为企业管理资产提供一定的依据。各个因子排名可以看出企业在资产质量的某个方面做得好坏情况,在关注本公司重要资产效益的同时,协调好各类资产的比例,使其能够健康发展,创造整体效益。

(二)特征分析

对于每类资产中的四个特征值,周转性比重较大,对资产质量影响程度最大,存在性最低,说明在资产质量的四个特征质量中周转质量的好坏能更多地衡量该类资产。因此煤炭企业应重点关注重要资产的重要特性,比如存货的周转性,企业在了解了所属行业的资产特征后,才能更好地有效管理企业资产,从而提升资产质量。

(三)结论与不足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们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认识,企业应协调好各类资产的比例,注重优化存货和固定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整体水平。然而,本文仍然存在一定不足,选取的评价指标行业性特征较强,我们需要精巧的理论模型和精确的实证设计,以更为全面地分析整个煤炭行业生产链条的资产质量,这些都是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新民.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M].北京:对外经贸出版社,.

[2]郑永泉,李伟.煤炭行业集体企业资产质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煤炭经济研究,(2):83-87.

[3]赵海龙.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框架研究[J].管理世界,(3):1-4.

[4]陈琪.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重构设想[J].财务与会计.(10):30-32.

[5]钱爱民,张新民.经营性资产:概念界定与质量评价[J].会计研究.(8):54-60.

[6]钱爱民,周子元.经营性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检验[J].财务与会计.2009(10):109-115.

[7]张春景,徐文学.我国上市公司企业资产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财会月刊,(7):19-21.

篇2: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财会人员。在现代财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构建起相应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来考核财会人员培养质量是否合格,才能有效地提高现代财会人员的培养质量。财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一定的财会人才培养理论,选用合适的培养方法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财会人才评价指标,建立适当的财会人才质量评价模型,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财会人才培养体系,为现代财会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证,提升现代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现代;财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专业性财会人才,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统计,提高财会核算的能力和水平。在经济时代中,各大高校在财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财会人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际的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财会人才的培养质量没有充分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会人才的就业压力。不仅因为各类财会人才之间的竞争压力变大,也更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财会核算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财会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会核算的效率,也对财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财会人才,就需要对现行的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更新,推动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篇3: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引导各行各业发展的一种指导思想。在现代财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旧要按照相应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财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养、高技能的专业性财会人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支持。因此,在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财会人才的公平公正意识,让财会人才在实际的岗位上,可以公平地维护社会公众的集体利益,提高财会核算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在社会企业层面上,培养出的财会人才要能快速地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要能满足企业的财会管理方面的需求,可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学生层面上,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财会核算能力,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财会人才的就业率。

2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2.1社会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要对各项质量评价指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于社会层面的指标选择,高校在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全社会的角度进行考虑,要对高校培养的财会人才进行综合性评价,做一个整体性的概况把握。在社会层次上的人才指标选择,一般是从整体出发,要注重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样才能提高财会人才的知名度,增加高校的荣誉感。因此,社会层次的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有高校的知名度或者排名,还有高校的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的定位,毕业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等方面。财会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对此有充分、全面的了解,从社会层面进行考虑,提高财会管理的水平。

2.2企业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是需要财会人才最多的群体,也是财会人才毕业之后,应该去从事的岗位。在企业层次上,对财会人才的质量评价指标,通常是从财会人才的专业程度、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考虑的。因此,在实际的高校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企业通常会从学生的.专业方向、社会实践、学历层次、计算机水平、英语等级、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而且这些指标一般很难用量化方式计算出来,只能采用观察或者测试等手段来进行判断。

2.3高校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应该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培养人才质量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高校在实际的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要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财会人才,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高校层面上来看,主要考虑到的评价指标有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财会专业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还要考虑到教师的教课效果,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要考虑到学校的教学资源等等方面,这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4学生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培养主体,学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财会知识的学习程度、积极性、配合程度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效率。在学生层次上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行和职业修养,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英语等级,还有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等等,这些评价指标也是很难通过具体量化的形式进行解决的,需要借助观察、考虑等评价的基本形式,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3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设定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要对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有所了解,还要考虑到各项基本指标的权重比例。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策略,应该是影响财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企业层次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需要对财会人才的专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还不能忽视社会层面和学生层面的评价指标,因此,在实际的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各项指标之间的比重,合理处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质量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其中,在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根据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要对各个层面的指标权重有一个明确的把控,根据相关的指标的平均权重,进行合理分配,社会层次的指标比重应该在10%左右,企业层次的指标比重应该在15%左右,而高校层次的指标比重应该在40%左右,学生层次的指标比重一般控制在35%左右,这样才能合理地控制好各项基本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真正发挥出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作用,促使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整体有所提升,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出高质量的财会人才,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培养现代财会人才的过程中,要建立起相应的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高校财会人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立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过程中,要熟练地掌握各种质量评价指标,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不断对现行的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起符合现代财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霞,伍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企业导报,(13):156-157.

[2]蒋蓉.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14-17.

[3]谢沂芹.运用因子分析建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多元评价研究之二

[4]牛志宏.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13-16.

[5]王新华.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11):73-74

篇4: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论文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论文

目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表明中国在新世纪将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挺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要继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特别关注人民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关注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还是一个涉及精神、自然、生态、文化的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党的“十六大”后,生活质量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列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原则。

对生活质量的关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首先必须了解人民生活质量的现状和程度,这就涉及到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问题。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才能科学地测度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才能系统地反映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从多环节、多层面准确地分析和判断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与态势。本文以中国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为评价和比较中国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测度工具。

一、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

生活质量是一个评价居民生活优劣的概念,既要反映居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同时又要体现居民现实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心理满足程度。因此,生活质量评价应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层面展开,生活质量评价体系通常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层面的评价指标。经济学评价指标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成就,侧重于经济层面上的生活质量评价,如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人均住房面积、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价格水平等经济学指标。社会学评价指标主要是反映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侧重于社会进步层面上的生活质量评价,如教育、健康、文化休闲、社会保障等社会学指标。心理学评价指标则主要是反映社会成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观感受,侧重于认知和情感层面的生活质量评价,如收入满意度、消费满意度和教育满意度等心理学指标 20-24。

基于上述对生活质量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依据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包含的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层面的评价指标,再结合城市居民生活的特征,本文从收入、消费、教育、居住、健康、生活设施、文化休闲、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10个领域,遴选了64个评价指标(包括49个客观评价指标和15个主观评价指标)构成了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第一轮评价体系X[(1)],该评价体系包括目标层、评价因素和评价指标三个层面,结果如表1所示:

二、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实证筛选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X[(1)],是依据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的特征,并参阅国内外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的大量成果后构建的,集中体现了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和对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构思,具有主观色彩,因此,有必要对理论遴选的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辨别力分析等实证筛选,以增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一)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课题组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杭州、广州、南京和西安等城市选择了280位专家,这些专家来自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政府机关,他们不仅对生活质量的内涵和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生活质量评价专业知识。虽然专家的选择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是专家本人知识、经验的反映,但集合多位专家的意见,可以较为客观地选择评价指标,改善评价指标的质量,增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

课题组将理论遴选的评价指标制成专家咨询表,采用电子邮件、邮局邮寄和现场访谈等多种方式,把专家咨询表送给专家,要求专家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从64个评价指标中选出10个最能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课题组共向270位专家发送了专家咨询表,回收98份,其中有效专家咨询表78份。

为了深入分析各位专家对理论遴选评价指标的总体看法,课题组以回收的有效咨询表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了隶属度分析。如果把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X}视为一个模糊集合,把每个评价指标视为一个元素,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假设第i个评价指标X[,i],专家选择总次数为M[,i],即总共有M[,i]位专家认为X[,i]是测度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么,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为:R[,i]=X[,i]/78。

若R[,i]值很大,表明该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模糊集合,即评价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很重要,可以保留下来进入第二轮评价体系;反之,该评价指标有必要予以删除。通过对78份有效专家咨询表的统计分析,分别得到了64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删除了隶属度低于0.3的14个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保留了其中的50个评价指标(包含36个客观评价指标和14个主观评价指标),构成了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第二轮评价体系。

(二)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

在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X[(2)]中,各个评价指标通常还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会导致被评价对象信息的重复使用,从而降低评价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对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删除相关系数较大的部分评价指标,减少和消除因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而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

根据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课题组以我国31个省会城市为对象,通过各类统计年鉴和政府统计公报采集了第二轮评价体系X[(2)]中36个客观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通过专家评估法获得14个主观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给定临界值M为0.6,在相关系数矩阵中共有10对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大于该临界值,删除了其中10个隶属度相对较低的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保留其中的40个评价指标,构成了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第三轮评价体系X[(3)]:

(三)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鉴别力分析

在构建评价体系中所遇到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评价指标的鉴别力分析。评价指标鉴别力是评价指标区分评价对象特征差异的能力。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鉴别力则是评价指标区别中国不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优劣的能力。如果所有被评价的城市在某个评价指标上同时呈现很高(或很低)的得分,那么,认为这个评价指标几乎没有鉴别力,不能区分不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优劣;相反,如果被评价的城市在某个指标上的得分出现明显的差异,则表明这个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它能够诊断和识别不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优劣。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用变差系数来描述评价指标的鉴别力:为标准差。变差系数越大,该指标的鉴别能力越强;反之,鉴别能力则越差。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删除变差系数相对较小(即鉴别力较差)的评价指标 226。

根据上述原理,运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在方差分析基础上计算第三轮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的变差系数,删除了变差系数较小的“中学入学率”、“人均住房开支”、“婴儿死亡率”、“儿童死亡率”、“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数”、“每万人拥有电话机数”、“交通的便捷程度”、“刑事案件侦破率”、“每万人警察数”、“清洁能源使用率”10个评价指标,保留第三轮评价体系中剩余的评价指标,构成第四轮评价体系X[(4)](如表4)。

第一轮评价体系中的64个评价指标经过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后,构成了第四轮评价体系X[(4)]。如果用X来表示评价指标的变量标志,这样就可以确立如表5所示的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由评价目标、评价因素、评价指标三个层面共30个评价指标(其中20个为客观评价指标,10个为主观评价指标)构成。该评价系统的评价指标涵盖面广,内在逻辑性强,数量繁简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用来评价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优劣。

三、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实际测度

在生活质量测评的实践中,常用的定量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模糊数学分析和神经网络分析等。同样的测评指标、测评对象和测评数据,采用不同的定量方法,其测评结果可能有所不同,甚至差别很大 295。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实际测度的步骤如下:

1. 邀请20位专家应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中的10个评价因素以及该评价因素中的各个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比较,得到20个判别系数矩阵r[,k]=(r[,ijm×m])。其中,k表示第k个专家,m为评价因素或评价因素中指标的个数;r[,rj]表示指标i与指标j相比较所得的判别系数,而r[,ji]表示指标j与指标i相比较得出的判别系数为r[,ji]=1/r[,ij]。

2. 计算判别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权向量。运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计算满足r[,k]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权向量,并将特征权向量归一化。

3. 得到最大特征值λ[,max]后,需要对判别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求得判别系数矩阵r[,k]的一般性指标CR[,K],当CR[,K]小于0.1时,可认为该判别矩阵r[,k]具有较优的一致性,表明赋权合理;否则,就需要调整判别系数矩阵r[,k],直到获得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254。

4. 应用聚类分析原理,对层次分析法中的20位专家的评价权重进行筛选和修正,使通过专家组评价得到的评价指标权重符合数学中的多数原则。

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中的10个评价因素权重和30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表5所示:

5. 采集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并进行无量纲处理。通过各类统计年鉴和政府统计公报采集31个省会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X[(4)]中客观指标的数据,通过专家评估法获得主观评价指标的数据。采用效用值法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无纲处理。为方便起见,规定效用值的区域范围为[0,100],即评价指标最大效用值为100,最小效用值为0。在进行无量纲处理时,应把“正效用指标”和“负效用指标”区别对待,它们的无量纲数据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1)

计算得到31个省会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值,为便于对比分析,把综合评价值转为效用值。将31个省会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效用值排序,如表6所示:

表6 我国31个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效用值排序

排序 城市 效用值 排序 城市 效用值 1 上海 100.00 17 济南 49 2 北京 92 18 长春 46 3 杭州 87 19 昆明 45 4 广州 83 20 重庆 43 5 天津 81 21 哈尔滨 37 6 南京 78 22 西安 35 7 福州 75 23 南宁 31 8 成都 73 24 兰州 28 9 长沙 70 25 拉萨 24 10 武汉 68 26 乌鲁木齐 21 11 南昌 65 27 呼和浩特 18 12 海口 62 28 银川 16 13 石家庄 59 29 太原 13 14 郑州 56 30 贵阳 7 15 合肥 54 31 西宁 0 16 沈阳 51

根据效用值得分,可以将我国31个省会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分为优质型生活质量、满足型生活质量和不足型生活质量三种基本类型,结果如下页表7所示。

表7 我国31个省会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级分类

生活质量等级 等级类别 效用值 省会城市 A 优质型生活质量 大于80 上海、北京、杭州、广州、天津 南京、福州、成都、长沙、武汉、南昌、海口、石家庄、郑州、 B 满足型生活质量 80―40 合肥、沈阳、济南、长春、昆明、重庆 哈尔滨、西安、南宁、兰州、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 C 不足型生活质量 低于40 川、太原、贵阳、西宁

篇5: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客观评价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质量指标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并积极探索了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

篇6: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途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是能够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了解大学生就业的薪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大学生对职业的满意程度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而帮助高校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极为必要。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而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指标

(一)就业率。就业率是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学校和社会在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做出相关评价时,必须借助就业率作为其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在统计数据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真实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就业率做出最科学的统计。另外,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学校在统计就业率时应格外标出,从而在不影响整体就业的基础上,也不会极大降低社会对院校就业率的评价水平。

(二)就业单位。学生的就业单位也是在对学生进行就业质量评价时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因为学生就业质量和公司的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公司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就业单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高校的学生未来发展。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的工作是通过家庭因素而获得,因此,在统计的过程中,应对通过学生自身实力获得的工作进行相关的信息收集,而通过外界因素获得的工作则不能够统计在内。

(三)个人发展。未来个人发展空间是衡量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在求职中最看重的因素,它对于学生是否选择这项工作往往具有决定意义。个人在公司的发展空间决定了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高度,因此与就业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质量评价时,应该综合考虑,并要特别注视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质量。

(四)薪酬福利。薪酬福利是求职工作中不可避免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大学生阶层,五险一金也是对自身工作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对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相关的审核和评价时,不能够忽视薪酬福利这方面的因素。在统计的过程中,最好能够把学生的个人收入水平及福利待遇进行全面的统计,从而实现我国就业评价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五)社会认可度。社会认可度是指社会对学生找到的就业单位的认可程度,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找到的工作表示一定的认可,使学生能够在工作中激发自己的热情,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为公司尽自己的职责。因此,社会认可度也是对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评价标准,但是这种标准并没有具体的数字作为参考,而是比较模糊的概念,从而对于学生的就业质量综合评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单一。不同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同的规划。无论是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都是当代大学生的选择之一。但是在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我国的评价主体较为单一。但是,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由于大学生的思想逐渐向多元化思想不断靠拢,从而使得单一形式的评价主体不能够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从而使统计出的数据不能够真实反映客观的就业现状。

(二)评价指标单一。在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相关的评价时,社会人员往往是通过对大学生的自身收入水平进行相应的统计,从而通过薪资水平的对比,看学生是否找到了较好的工作。但是,这种单一模式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这种评价方式只是将大学生的收入进行了相关的统计,而没有对大学生的'福利待遇和节假日休息作为比较的内容,从而造成了我国社会人员对大学生待遇的不满以及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前景的不容乐观。

(三)评价机制不健全。在我国对大学生进行的就业质量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我国不能够从多方面、多层次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而是从单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行了统计和对比,从而得出自身的结论。这种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大学生的现状,但是却不能够符合我国全部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在结果统计时产生了严重的偏差,从而使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结果不符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

三、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符合科学原则,保证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符合大学生的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社会文化发展规律。同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应积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及就业前景进行科学的评价,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二)实用性。实用性原则要求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具有方便使用、程序简洁的特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和内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使用效率。同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积极重视大学生就业资料的获取,降低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的难度,保证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实用性。

(三)独立性。大学生就业质量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要求对大学生就业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注重大学生就业各方面之间的关系,采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对象,提供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独立性。同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要注重各评价对象的特征,使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符合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四)可比性。可比性原则要求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与国家和国际规定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相一致,以便于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能够跟国际和国内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比较,进而了解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就业前景,及时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五)系统性。系统性原则要求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能够对大学生就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全面型和系统性,了解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全面分析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质量。同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要在系统性的基础上注重各评价方面和阶段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分工,体现出不同的发展重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系统性。

四、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学生方面。一是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积极关注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并正确分析和对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用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应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求职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发展机遇;二是大学生应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树立终身学习和与时俱进的观念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加强自身的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求在就业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三是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三是在求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及专业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大学生应积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加强职业探索,积极应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就业质量,进而增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高校方面。一是高校应积极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市场的人才需求,积极培养市场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二是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着重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高校应积极分析与大学生就业质量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应根据这些因素设立科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三)企业方面。企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加强重视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为此,企业应积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完善自身的职位晋升制度,确保企业内部的公平竞争,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企业应积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企业应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五、结语

大学生就业是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能够对大学生的薪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满意程度等作出客观评价,进而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就业率、就业单位、个人发展、薪资福利、劳动关系、社会认可度等。但是,由于社会经济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中总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的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都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构建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要积极遵守科学性、实用性、独立性、可比性、系统性原则。为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学生、高校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改进自身的不足,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其勇,张杰.“五个满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2]刘景峰,齐永意,刘治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1

篇7: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职业院校面临了全新的挑战。职业院校面临着招生不足,师资力量较差的局面,这对于职业院校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在新时代的职业院校,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管控,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在职业院校中,教学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是对整个学校的社会活动和教学质量的监督,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如何建立一整套的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是需要我们来研究的,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制定,这样才可以极大的发挥出自身院校的特点,为了学校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院校教学管理

在职业教育中,首先是要对学生自身的技能上的提高,其次就是在教学中要使得每个专业各有所长,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管理,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质量的重点。

(一)职业院校的职业性

职业院校不同于平常的高中和大学,首先是对学生的基本技能提出了一些要求,与社会的联系紧密,是根据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进行专门的培养,职业院校的每一个学科都要根据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来进行不断的改善,来满足日益加快的社会矛盾,这是建立职业院校的初衷,就是为了培养大面积的职业技术人才。根据社会不断变换的市场,依据本专业的所需要的东西,来进行全方面的授课,这是非常重要的,显然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是会被淘汰的,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职业院校不等同于高等学校,对于教学的对象是比较不同的,高等学校如清华、北大,理论性的知识占据着比较大的程度,而职业院校强调的是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毕业以后可以快速的参加到工作当中。强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再加上一般职业院校招生比较困难,分数线所以一般都比较低,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使得传统的教学不能很好地应用在每个学生身上,这是阻挡着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如何的改进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改进学习的内容使学生们提起应有的兴趣,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阻挡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不断的开发新的教学模式

在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90后”甚至于“00后”很不好管理,他们有自己浓厚的个人风格,所以说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来进行发展,要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不能只是一味的进行原始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是对学校的教学过程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工作基础。职业院校多数都建立了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但是在具体实施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基础材料不齐全、对于教学信息缺乏实质性的监控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须加以解决。

二、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构成要素

(一)教学管理职责系统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要制定一整套符合本学校的教学管理职责系统加以支持,教学的方针与目标。只有针对目标来进行管理才能提升效率,并且要在学校里面组建相对应的管理机构和评审机构,来进行时时的监督,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可以使得老师和学生上升速度最快的一种途径,有助于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合理运转。

(二)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定期的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教师的自己学习来快速的增长自己的知识,用于更好地进行教学当中,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老师实行晋升的机制,可以使得教师可以更加用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再有就是进行图书馆的建设,使得一些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有利的书籍可以呈现的更多,不单单只是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课本上的一些知识明显满足不了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有必要增加图书馆的书籍管理,进行教学资源上的管理;并且教学上所用到的专业的仪器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增加所用到的专业仪器,使得学生实习的速度更快,对于相关的仪器设备运用更加的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输入系统

在学校中,相关的领导要做好教学输入系统的录入,对于每个学生的培养方案都要详细的记录在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因材施教,这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于学校的招生工作,教材课本的采购情况都要一一的输入在案,使得可以很轻松的就可以查到相关的问题,对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来说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具有不可估量的好处的。

(四)教学过程系统

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要有专门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全面的看到学生的不足之处,如班级的管理工作、课程的开发工作、考试的合格情况都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全面系统的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可以通过这套系统看到学生自身的不足,以及班级以后该怎样的进行管理,这都对以后教师的工作提供了资料,使得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变,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他们的实践的能力,这在现价段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教学输出系统

要对学生的就业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本年度最热门的专业,和市场上最需要的人才,了解每个学生的升学和就业的情况,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上进行一些改革,有利于学校增添一些热门的专业,对于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利条件,可见教学输入系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六)教学质量检测系统

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要进行自查,发现问题,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督导教学的评价,这都是这一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可以更好更快的进行老师的改进教学模式,这样就可以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总的来说以上这六种需要注意的点,是缺一不可的,这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以及社会人员共同来完成的,不可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完成规模这么庞大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努力。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动态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的运作,必须要形成可行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同时做好教学监控工作。并且要对所作出的工作进行公开的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以及社会各成员的评价,通过“学生—教师—校领导—行政管理部门—社会”,这种逐级递进的模式进行相关教学上的反馈,形成一个封闭且高效的工作流程,但是这些系统都是需要网络来连接的,动态评价系统的设计要遵循以下的几点的要求。

(一)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系统设计

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要根据当时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模型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并且要紧跟时代的变化,来进行升级改变,这是组成评价系统的基础。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学生对于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评价系统要根植于网络上,在网络上可以很轻易的就生成评价的合格指标、所需表格,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并且提升了效率,根据所需要的评价指标得出修改的方案,并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是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以及学校来共同努力的,在教学当中,要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才的挖掘,利用科学的解答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教学评价中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应该对教师也要进行评价,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不足,都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教学,这是很重要的。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教师对自己的真实的反馈,并且还更加的认清楚了自己,这不仅可以更加有利于教师收集数据,并且可以利用所收集到的数据来进行整合、改善,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质量的上升,科学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而可以构建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教学管理评价体系需要学生、老师、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共同的配合才可以完成的,通过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来进行激励教师和学生,运用高效的管理体系来进一步的进行实现教学质量上的目标,这有这样做,我们的职业院校才可以更加的有竞争力,才可以变得越来越好,才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让我们每一个人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

参考文献:

[1]陈志杰,康宝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07):5-6.

[2]朱志海,杨建,陈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8(04):30-35.

[3]李桂秋,蔡敏燕.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05):46-49.

[4]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宋正富,刘德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02):1-18.

篇8: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创建论文

中医学的整体医学观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着很强的同一性,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在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与西医院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有待完善。本文结合三级中医医院实际情况,探索构建符合三级中医医院特色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一、资料与方法

1.背景资料

目前中医医院护理质量管理面临两个主要困难:(1)缺乏符合三级中医医院特色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中医医院一般采用同地区综合医院一致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中医护理特色不突出;②评价重点放在控制终末质量上,忽略了主动服务和可持续受益的指标评价;③评价内容大部分是技术指标,局限于对临床护理技术项目和临床护理流程评估,而忽略了护理对象的人本特性;④部分指标操作性差,不易达标[1]。(2)护理质量管理观念与社会期望值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群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职责越来越重要,护理工作的社会价值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人们越来越重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质量。但目前质量管理的观念还没有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护理质量管理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没有达到质量管理实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护理质量管理,特别是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与社会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

篇9: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创建论文

依据“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评价框架体系理论,一级指标中选择护理管理体系、护理人力资源为“要素质量”指标,护理实践为“环节质量”指标,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护理效果为“终末质量”指标[3]。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和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参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和《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的要求,结合中医医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经15名专家对指标体系结构层次的合理性和完备性、指标目的.独立性和准确性等作出评定后,形成了3个维度(要素、环节、终末)、7项一级指标、30项二级指标、98项三级指标的“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其中,一、二级指标主要内容是:(1)要素质量:①护理管理体系,包括医院护理服务理念、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护理管理制度与规范和护理信息系统。②护理人力资源,包括各级各类护士资质、护士数量与结构、护士教育与培训、护士考核与选聘和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③中医护理管理,包括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方案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2)环节质量:护理实践,包括护理质量管理实践、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护理工作职责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护理评估、护理感染控制、专科护理实践、中医护理常规实施、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和中医适宜技术应用。(3)终末质量:①服务满意度,包括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医生对护理质量满意度。②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护理差错、事故和医院获得性感染。③护理管理实践,包括护理人员结构比例、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操作合格率、继续教育和科研能力。

3.建立护理质量保证系统

利用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及质量控制点的方法,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4]。质量保证一方面是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方面对患者和社会所作的一种健康担保,另一方面指医院为了确保医院的医疗活动(含护理)所必需的全部计划和活动。护理工作的质量保证即指对护理工作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量保证的管理机能和质量保证的物质技术条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应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1)有明确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计划。(2)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3)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4)实行管理业务标准化和管理流程程序化。(5)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如: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6)开展自下而上的护理质量管理活动。

4.质量控制点

(质控点,质量保证)方法在护理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1)质控点是质量控制内容中具有一定质量特性,能够体现某一方面质量特点的统计要素,也就是某项质量的关键环节点。其点的质量评价结果可完全或部分地体现这项工作的质量。每项工作可有一个或多个质控点,医院工作方方面面,同一项工作,各科室间制定的质控点也可有所不同,诸质控点按权重构成医院的总质控点环节。在质量评价保证的统计工作中,常用珚x±2s、珚x±3s表达合格线与警戒或控制线标准。(2)质控点的评分方法:在一个质控周期中(亦即PDCA循环中),我们根据预查质控点的位置及重要程度(如权重)给予一定隶属度(一般讲,重要质控点分值高)。每一质控点项目在检查应用时,又根据其完成程度给予一定权值,然后确定某一质控点的得分,全部质控点分数值和即这一部门科室在这一质控周期的护理质量总分。需要注意的是,质控点数据所反映的合格率/缺陷数的分数在不同的科室有不同的比重。

二、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

2013年在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实施了新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案。围绕7项一级指标、30项二级指标和98项三级指标,通过护士长总值班日查制、护理质控小组月查制、护理部与护士长季联查、护理部抽查等形式对护理工作质量实施动态监测。重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评价,定期由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客观反映护理质量,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改进护理工作。广泛动员、引导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按PDCA循环利用质控点方法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三、标准是衡量护理工作的准则,是护理管理的重要

依据,也是指导护士工作的指南。在评价体系制定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服务理念,在注重患者利益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护士的工作价值。在体系的构建上,我们采用了目前在医疗保健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美国著名学者Donabedian提出的“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理论,并且将中医特色融入到了整个评价体系。中医护理管理的开展是“要素质量”中的特色指标;中医特色护理实践的规范、应用、评价是“环节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而“终末质量”着重了解患者对中医文化的理解和态度,将中医健康教育作为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实施新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围绕7项一级指标、30项二级指标和98项三级指标,以正强化的质量达标率方式表达护理质量控制的情况,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重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评价,定期由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客观反映护理质量,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改进护理工作,促进了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观念的确立和护理质量的提高。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护士潜能,有效促进护理团队重视质量活动的进行;按PDCA循环利用质控点方法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过程管理与终末管理相结合、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相结合、逐级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导向。

参考文献

[1]方海云,陈红,谢文,等.对护理质量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05,4(2):26-27.

[2]安力彬,李文涛,张萍.我国护理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3):58-59.

[3]侯小妮,刘华平,刘绍金,等.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2):50-53.

[4]孙秀玲,王玲勉,薛晓英.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163.

篇10: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

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是高等学校学生质量。在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诸多因素中,学生质量则是根本因素,因此,探索学生质量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学生质量;高等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必然需要质与量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则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这种重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本身的研究与评价,是不是能够代替教育服务对象质量的研究与评价?是不是教育服务质量高就一定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活动,教育本身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教育服务对象的成长也同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样“双动态”的情况下,因与果将变得不必然化,也就是说,单纯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本身去研究和评价,是不全面的且缺乏针对性,而应当从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入手,即从评价学生的质量出发,去研究影响学生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质量,这样通过对学生质量的评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评价教育质量,即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因此,构建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应当是高等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高等学校学生质量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质量研究中,大多数都对教育质量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但对学生质量的分析却极少,对大学生质量的研究就更加缺乏,大部分研究将学生质量纳入到教育质量中去理解。根据1994年国际标准ISO8402中质量定义理解,教育质量应当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要并实现特定社会目的的能力和属性”。《教育评价辞典》认为教育质量是“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和学生所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态度为其离开学校以后适应社会的程度”。Edward Sallis认为,“教育质量包含四个必要条件,道德、专业、竞争和可靠”。Astin.A.W认为“学校的质量至少包括四种不同的含义,即学校的声望等级、可得到的资源、学生成果、学生天赋的发展或增值”。事实上,这种将教育质量内涵扩大化的理解是不科学的,教育质量与学生质量是两个关系密切但又完全不同的要素,学生质量是个人的主体需求在学校教育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下而形成的能力素质的程度或表现方式。因此,对于大学生质量的特点,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理解:

第一,以大学生的主体需求为依据,以大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大学生质量是基于学生的需要,是以大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如果大学生不需要,也就没有教育活动的实质发生,更谈不上学生质量。另外,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必须得到相应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

第二,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为指导。大学生质量是按照教育目的结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实现的,从根本上来说,国家、学校在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主体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获得与教育目的和教育初衷相符合的大学生质量,因此,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大学生质量的指导因素。

第三,以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评价为标准。教育所培养的人归根结底要服务于社会,社会对大学生质量有着较高的需求,对大学生质量提出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对大学生质量的评价标准。

第四,以大学生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为基础。大学生质量是基于学生的遗传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基础上探讨的,离开这个因素去探讨大学生质量的高低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

第五,以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及教育资源为主要媒介。高等学校始终是学生成长的媒介,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总是有限的,绝大部分时间要在社会进行磨砺,从而成为人才。

二、高等学校学生质量结构

大学生质量结构应当包括哪些方面?大学生是通过分科来培养的,大学生也是高等学校为社会发展直接培养的应用人才,因此,大学生质量结构必然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内容是有差别的,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当具有的最基础能力是一致的。因此,大学生质量结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学业成就方面

第一,学习成绩的维度: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大学生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大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效果的表现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综合表现,更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知识学习而忽视能力培养,但在大学教学中,学习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质量的重要内容,原因是,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表现,不能将二者分开讨论,更不能认为重视知识学习就一定忽视能力培养,事实是,在大学教育期间学习知识是为了在工作后更好地培养能力,而不是说不重视能力培养。

第二,学习能力的维度:大学生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因素,也是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把握能力,包括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水平直接决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情况。

第三,学习创新的维度:学习创新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及突出的创新研究能力则是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所必需,包括大学生的发明创造、撰写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及获得的各种奖励等。

(二)社会适应方面

第一,环境适应的维度:大学生离家在校生活,其对校园环境的适应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都是其质量的表现,只有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才能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独立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

第二,人际关系的维度: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独立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及与社会各种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也影响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三,生活准备的维度:大学生应当训练其生活准备能力,对毕业后的如何生活应当做好规划,设立生活目标,并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而努力做好各种准备。

(三)自我完善方面

第一,自我监控的维度:大学生的各种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也要耐住寂寞、承受孤独,这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又是大学生良好行为的最强有力的保证。

第二,社会评价的维度:大学生应当具备对社会的各种问题和各种现象的正确评价能力,也应当具有对不同事物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力,这样大学生在接触社会及与人交往时,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以良好的方式交往人和处理事。

三、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

第一,质量跟踪评价法。建立“大学生学习发展档案”,档案包括大学生自然情况,记录大学生出生、家庭情况、高考情况、身体状况及联系方式等;大学生学科学习质量,记录每学期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大学生综合知识质量,记录每学期大学生阅读的书目、撰写的各种学术论文和发表的文章;大学生社会活动质量,记录大学生每学期参加的学校及社会的各种活动及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奖励;通过建立档案的方式可以清楚地记载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历程及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情况,在大学四年毕业时,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质量评价,这是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质量评价。

第二,综合会考评价法。大学生的学习是开放式的学习,专业课学习采用的是单科结业的方式,如果不采取跟踪评价的方法很容易将已学习的科目遗忘。这种情况下,采用跟踪质量评价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方法是,每学期结束的科目在四年毕业前进行一次会考,考试内容是几年来学习过的所有科目的综合知识,根据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重新排列学生的综合排名。基础课学习采用每年一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大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数与量进行全面的考查,在提高专业学习效果的同时,加强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第三,质量增值评价方法。教育增值是指一定时期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或一定时期内学校教育活动对学生增加的价值。其基本假设是,学生入学时的水平与毕业时的水平的差异,或学生在校期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归因于学校、学生变化的幅度,即教育增值的大小,可以看作是学校、培养计划、课程和教师的教育成就。一是把教育增值作为学生质量的评价指标。把教育增值作为评价指标,可以使学生质量的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如何评价学生的质量提高还是下降?如何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生在知识质量、学习能力、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增值”,则是一个有效的指标。一所把入校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毕业生,未必算得上高水平、高效能的学校,而一所能把入校时成绩平平或较低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毕业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高水平、高效能学校。消除了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的不公平感,使他们在教育中的付出得到公平的认识和评价,增加工作的动力。同时给一些“名校”、“重点学校”带来适度压力,促使他们不只是在录取学生质量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学效率。二是把教育增值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当前,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很多盲区,如课堂教学的效果到底如何?学生的每一年学习在知识、能力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到底有没有提高?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与刚入大学之初有何变化?变化的幅度如何?学校了解得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只是通过每年的考试来评定学生大学四年的情况,但社会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是多方面的,而我们的学校却对社会要求学生的情况一无所知。教育增值要求学校制定详细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或人才培养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最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获得最大的“增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质量。

第四,工作准备评价方法。每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是为了毕业后的工作准备,在大学期间准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毕业后的工作效果,因此,在大学期间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工作准备。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作训练机会,如师范类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其从师技能,通过平时的教师基本功训练、讲课训练、实习班主任训练等方式提高其教师能力,医学类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其从医技能,通过实地到医院实习和个人找实习基地等方式训练其医生能力。根据学生在大学生期间对工作准备的态度及效果对大学生进行质量评价,或可以通过每年一次工作技能竞赛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工作准备质量。

第五,自我陈述评价方法。大学生从一入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自我陈述或自我汇报,学期初在学习、读书、活动、研究等方面设立自己的目标,并在学期末进行一次详细的评价,评价目标达成情况及一学期所取得的所有成绩,将四年的陈述评价报告进行汇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时刻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时时的自我监控,进行经常性的自我质量评价,找到自己的差距和需要发展的方向。

四、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的建议

第一,加强大学生质量评价的研究。当前关于大学生质量评价的研究严重不足,教育质量评价的深入研究已经多年,关于教育质量方面的论文10年来达4000多篇论文和专著,而关于学生质量评价研究却寥寥无几,学生质量是教育的落脚点,也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但目前的研究却没有真正体现这一点。如果学生质量无法进行一个客观而又真实的评价,其他的教育质量评价岂不是失去意义?一所高质量的学校是评价它的教学过程质量还是评价其教学结果的质量?一流的大学如果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样的大学是否能真的可以称为一流?如果不深入地研究学生质量如何评价,评价的具体指标有哪些,我们将如何评价人才素质是高还是低?我们又将如何判定教育质量是否真的提高?如果不知道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到底如何,就无法正确、有效地使用人才,更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如果我们不知道大学生质量,也就无法得知现在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是否正确。所以加强大学生质量结构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性研究,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性因素。在大学生质量评价研究时,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质量评价因素、质量评价权重、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尝试,建立一个能够比较全面、客观评价大学生质量的体系则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第二,加强大学生质量评价的实践。当前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已经引起了各高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广泛关注。教育部进行的每五年一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各省教育厅进行的每两年一次的“高等学校基本状态的教学水平评估”及学校自己组织的各种教学评价,这些评价实践对各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极大限度地推动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但从这些评估的体系、内容和方案看,对学生质量评价的内容还尚显不足,没有对学生的综合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试想办学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专业建设、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教学效果都是学生发展的外在因素和客观因素,如果离开了学生这个主观因素,这些评价很难达到效果,因此,应当加强学生质量评价的实践,以学生质量评价带动其他因素的评价,则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会真正发现学生当前的质量情况,形成目前质量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反之,在教学中如何建设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质量,就会更明确。所以,教学质量评价必须以学生质量评价为核心展开,对能力直接提高学生质量的教学因素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对影响学生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行修订,从而使整个教学质量在有效的目标支配下提升,使人才培养质量更有竞争力。

第三,加强学生质量评价的行动研究。学生质量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法,无论从哪些方面对大学生质量进行评价,都应当深入研究和实践,并不能期望马上就建立一个大家公认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也不可能立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只要是能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建立一套对学生质量评价确实能起到作用的评价体系就应当是重要突破,也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最有意义的借鉴。所以,当前在没有成形的质量评价体系的时候,加强学生质量评价的行动研究则是非常重要而具有时代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公绪。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5.

[2]陶西平。教育评价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8.

[3]Edward sallis著,何瑞薇译。全面质量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4]CF・Richard,R・C.& Skiner,E・F,Achineving Qualty and Diversity,1991,(2):117.

[5]南纪稳。教育增值与学校评估模式的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03,(7):60.

相关专题 评价体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