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论文

夕岚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夕岚”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谈谈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论文(共1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谈谈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论文

谈谈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论文

勿庸质疑,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正如黑格尔所言:“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 Dl is}但我们知道,在这里所论及的“古希腊”,有其特定的历史范畴和地理范畴。古希腊文化(包括哲学)的发展,时间上是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的,一直到6世纪初,经过了一千多年之后,它最终把“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共和及帝国时期”三个历史时段定格于人类不能抹去的岁月印迹里;从地域上说,古希腊文化始于小亚细亚的希腊殖民城市,在希腊本土上繁荣发展,后流传至亚洲、非洲的广裹大地之上,它被称为“海伦文明”或“爱琴海文明”。正是它给予了欧洲和全人类坚实的基础,也为人们探究宇宙来源,探索万物真实,并洁问人生目的夯下坚实的基础,也因其内容丰富、气象万千的话语体系,从而为人类的理论思维开掘出一条广阔的道路,给以后的西方文化(包括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我们也知道:“流传下来的古希腊文化主要是奴隶主的文化。他们靠奴隶劳动,所以从事文化活动的‘自由’。古希腊文化起源是很早的。希腊民族在原始公社和民主社会阶段,就己经有一套丰富而完整的神话。这是己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只不过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古希腊的“奴隶主制”是一种极度残酷的剥削制度,但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历史的进步。奴隶主之间为了夺取统治权,为了发展生产,总会要求变革,要求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于是,他们试图对客观的世界作出一种自然性的解释,这就形成了一种或多或少具有自发的辩证法性质的素朴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因此,在这“土壤”之七‘希腊艺术的武库”这一浓浓的理性精神得以产生(当然,与这理性精神一同出现的还有宗教精神、人文精神,三者共同组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特有形态,它们“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但鉴于论题本身的界定,这里仅论及它的理想精神)。可以断言,古希腊的理性精神,是“西方的灵魂,用其异常丰富的表达媒介—文学、音调、色彩、图像的透视、哲学的传统、传奇的神话,以及函数的公式等,来表达它对世界的感受;而古埃及的灵魂,则几乎只用一种直接语言—石头,来表达之。很显然,“西方的灵魂”,也即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就是因为它不是只用“石头”这一种形式,表达它对世界的感受。它囊括了人们对哲学的思辨(可以说,哲学的东西是包括了自然、社会、人生的内容的,在此把它们分而论之处于这样的考虑:在形式让它们整齐化一,统一对等)、对自然的探究、对社会的洞悉和人生的叩问等诸多话语世界。“闲暇”的人们从事的学术所具有的抽象思辨的特征,包括古希腊文化(包括哲学)认识的特殊险、对事物的惊异、求知的本性等等因素使西方文化(包括哲学)形成了一系列高度抽象概括的概念、术语和范畴,有了一个追求严密而又力求系统逻辑证明的传统。这既有利于理论思维的充分发展,又使得某些学说具有神秘色彩的局限。

一、哲学思辨中的理性精神

在古希腊的文化中,哲学最根本的精神就是爱智慧、尚思辨、学以致知的探索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为西方哲学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基本倾向和科学思维方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在这种蔚然大观的“哲学思辨”风格中,一直在西方文化的“圣坛”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众所周知,古希腊哲学于公元6世纪初得以定型,早就己经有了一块文化根基丰盛的“土壤”。在这之前,盲诗人荷马的英雄诗篇、赫西俄德的关于诸神谱系的故事,己经流传了几百年,这些为有文化之士所津津乐道,也成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再一次形成,初步的自然科学知识也随之萌芽,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再后是医学、文学作品,而伟大的悲剧和喜剧,则是与哲学同时发展的,这些悲、喜剧,“它们以不同的题材和方式,表现着、探索着和哲学相同的内容,和哲学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组成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自荷马以来,那些著名的篇章、杰出的雕刻家、画家、音乐家以及科学家的名字,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被广泛征引,并被当作立论的依据。由于哲学起源于惊异,也即起源问题,原初的哲学家们便以哲学作为自然哲学或宇宙论,他们便把自然的“本质”看作研究的对象,由此产生了“一”与“多”的关系等问题。他们都试图用一种自然元素去解释所有的自然问题,都以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去阐释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所以走入了众说纷纭的境地,以他们各自不同的哲学思辨、看问题的.方式去诊释古希腊文化中的“视界”。

二、自然探索中的理性精神

在古希腊的文化形态中,理性精神与自然有着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可以说,自然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孕育了希腊民族热爱智慧的求知精神。尽管古希腊先民崇拜作为自然与人格力量幻化的众多神灵,但是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只说明自然的现象,而是穷根究底,深究自然万物的根源以及普遍本性,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关于审美文化和社会道德的哲理性片断格言,这就开启了以科学理性探索自然奥秘的良好风气。

正如朱光潜先生引用阿斯木斯在《古代思想家论艺术》的序论里所说的那样:“音乐和谐的概念原只是对一种艺术领域研究的结果,毕达哥拉斯学派把它推广到全体宇宙中去……因此,连天文学即宇宙学在这学派看来,也具有美学的性质。他们把天体看成是圆球形,认为这也是最美的形体。这里可注意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整个自然界看作美学的对象,并不限于艺术。稍后的赫拉克利特也主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看问题,就是这种对“自然界”做客观的思考,又使得希腊人的理性思维精神初步升华到学科的概念结构水准之上。随之产生的结果便是,希腊人(主要指“闲暇”之人)将希腊科学知识的首要贡献给予了自然界。在这“自然界”之中,为了了解外部的世界,从而形成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基本概念或者J恩想模式。于是,面对“自然界”,他们考虑到在研究中做了些什么,还有什么没完成,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向科学提出了些什么迫切的要求。虽然起初也许会阻碍他们的研究热情,但当他们看到在关于人类本性的知识领域里取得的累累硕果之后,这种“热情就更加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直至形成纯粹哲学借以达到顶峰的那些伟大的思想体系’。

不难看出,‘那些伟大的思想体系”要达到“顶峰”,与其说是得益于希腊人的“热情”,还不如说是得益于希腊人在对自然界的研究、关注、确证、建构中至始至终倾注的理性精神。

三、社会洞悉中的理性精神

罗马时代的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丰阱,“研究生活、善和恶”。也就是说,古希腊的文化思想在把人们的目光从自然界引向社会的过程中,苏格拉底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他主要从社会科学的观点去看待美学问题,要为美找到社会科学解释‘他把主义的中心由自然转到社会,美学也转变成为社会科学的己组成部分,,“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也从此突出地提到日程上来”,他的学说融合并深化了希腊古典文明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苏格拉底通过一种逻辑分析的对话方式,探讨了自制、友爱、虔诚、勇敢以及正义等道德概念的普遍性定义,他认为灵魂的本质是理性,美德即知识,世人应该在追求绝对确定的知识中认识自己,培植健全、完整的道德人格,同时以善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因为善是天地万物的秩序,也是人的本性以及自由之所在。这一切,皆表现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万物的合乎目的的设计以及合理秩序的建构中,因此,人应该自行规范伦理生活,发挥理智本性自决世俗事务的作用。可以说,苏格拉底的哲学变革在以伦理道德为重点的基础上,更有推进、深化希腊古典文明中理性传统的深远意义。

源于此,希腊人以其独特的方式几乎思考了所有文化中的社会问题,并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答方式。他们在表达思想方面虽然显得有些素朴,然而他们却因此体现出了高超的理论的思维能力,这其中便闪耀着理性精神的道道光芒。在希腊人的思维范式里,他们把宇宙、自然、城邦国家和人都看作同质同构的东西。“宇宙自然是‘大宇宙’,城邦是‘中宇宙’,人则是‘小宇宙’。他们研究自然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研究自然,也是为了说明城邦和人自身”。进而言之,是他们用独特的认知方式,把人身处于其中的社会—宇宙的关系作为认识的对象,把他们的认识过程、能力、作用放入到社会的洞悉中去进行检验、确证、对象化。希腊人把社会看作是活生生、有充足生命的神圣的“存在”,他们是“即在世界之中,又在世界之外”,虽然他们仅仅是去“铜悉”社会,从未想到要去“改造”社会。但是,他们的这种“体察”社会的态度和追求知识的理想的确使他们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科学思维方式,而这种对以后西方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思维方式,便是他们的理性精神的有力展现。希腊人正是通过“理性精神”这座“城墙”来回答上述这两个难题,来维护他们自身存在的价值。也正是通过“理性精神”这道“城墙”,实现了他们理性的存在意义、最高目的和至上的理性境界。他们诗意般地存在着,又诗意般地与人生进行着不断的对话。他们更多地把抽象思想放入到人生的研究上,并且当时的整个精神文化风尚使得他们既然身处那种看重生活情境和理性的世界里,那么就一定会通过决心与意志把自己解放出来,进而脱离日常生活的束缚,去获得另一种生命情境。他们都一致认为,心灵能关照自己,也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能思考的意识,能意识到心灵本身,也能意识到有心灵产生出来的东西,因而构成心灵的最内在本质的东西正是理性对于人生的思考,在这种能动性地思考的过程中,心灵就是按照它自身的本性在活动。一句话,理性思考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更深入地反思人类的认知能力,探究人类存在的本原,进而确立人作为理性主体在生活中的地位。正是基于此,古希腊先民精神地、诗意地栖居在人生这片丰沃的大地上,理性地在人生世界的暗夜里不住地叩问着存在的意义、价值。

综上所述,这四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理性精神在古希腊文化的形态中是共生共存的,仅是出于论述的需要,我们才不得己为之而分开论述。但无论如何,理论的区分是一回事,历史的发展又是一回事。我们从理论上的区分回到历史的现实发展时,应该承认: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古希腊人长期力量积蓄的结果,因为“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历史地、逻辑地看这一过程,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我们永远“在路上”。

四、人生叩问中的理性精神

在古希腊文化(包含哲学)中,苏格拉底的一句“认识你自己”,又把我们的目光拉到了人浮于事的人生境况之中,古希腊人对于“人生”的叩问,其方式与众不同。我们知道,人生在世不仅是活着,还应该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确,所谓的“意义”和“价值”是人赋予这个世界的,人们的生活实践作为某种价值性的生存活动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能动性,而且是人类自由自觉的生存的自我实现的生动体现。古希腊人处于这样的生存之路,存在着这样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通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来维持自己自然生命的存在;一是如何通过某种方式为自己的存在确立根据,价值或目的。

篇2:重返理性之源-浅析古希腊理性精神

重返理性之源-浅析古希腊理性精神

古希腊人虽然重视理性、推崇理性,但理性在他们那里并没有企图主宰一切.然而在之后的几千年里,理性不断张扬最终越过了自己的.界限,造成了理性的僭越这一悲剧.只有努力达成理性与非理性的平衡,这样人类的精神家园才能是和谐的精神乐园.

作 者:张兴华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英文刊名:EADING AND WRITING 年,卷(期): 4(11) 分类号:B13 关键词:理性   古希腊   悲剧   苏格拉底   理性的僭越  

篇3: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界就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90年代开始,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对西方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回顾了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则.

作 者:周巧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北京,100083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24) 分类号:H1 关键词: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语言教学  

篇4:古希腊哲学中的人文精神论文

古希腊哲学中的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是人类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它以人作为指向和尺度,引导人以求善、求美、求自由为旨趣,在自由创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人生命的真正意义。因此,人文精神乃是人的自我关照、自我领悟、自我反省和自我理解。这样的人文精神应具有精神的超越性——对人冲破外界的束缚,成为人之为人意义上的人的永恒追求;精神的无限性——对真理和智慧的无限追求;精神的人文性——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生命意义的智慧追求。

一、对命运的追问

命运一词在古希腊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俄狄浦斯能够解决斯芬克斯之谜却摆脱不了杀父娶母的命运开始,人们就以一种极端畏惧的心理看待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命运”的意志,命运不可违抗是古希腊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更多的是以人的可能的生命强度做一种崇高感的承受。直面这种神秘的东西并探其究竟是哲学诞生之后的事情。希腊人怀着特有的探求事物本体的好奇心,带着宿命感的叩问,似乎渐渐明白了生命之二律悖反可是高贵的、自由的希腊人没有低头屈服,没有跌倒在这可怕的幻影面前,却通过对命运进行英勇而骄傲的斗争找到出路,用这斗争的悲剧的壮伟照亮生活的阴沉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他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的精神;可以把他打倒,却不能把他征服。人应超出神为他设定的限制,获得比命运所折射出的限制性更坚强的意义。

古希腊早期哲学家所表现出的这种关于苦难的寻求方式体现了古代生活的人文精神,他们不愿意仅停留在对生命的感性直观中,努力寻求感性世界的苦难解脱,以及人性本身的根据。他们相信一切的世间万物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原因,而人的价值只能实现在自己同外界的对象性关系中,因为人们总是受制于这样的对象性关系中,而这一原因正是把握这种对象性关系的“根”和“本”。为了摆脱这种命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的古希腊早期哲学一直在向世界发问:世界究竟是什么?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对此,早期的哲学家们基于自己对世界的观察与归纳,猜测与构想,提出了各种他们认为正确的答案。命运关联于始基,表明始基的悬拟在于人的心灵,对人类乃至对于人类说来的.整个世界的最后归着的眷顾。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简约的心灵,他们所怀的单纯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对人之为人的关切呈现出澄明的状态,这是现代人苦苦追寻,却常常无法获得的,人的单纯性存在展示出了关于命运、关于生命的限度和关于世界的独特广度。

二、对智慧的追寻

自古希腊哲学开始,哲学就被定义为是爱智慧,据考证,是毕达哥拉斯将哲学理解为爱智慧的。在毕达哥拉斯看来,人不是智慧的拥有者,而是智慧的热爱者和追求者,人对智慧的爱就是哲学(philosophy)。所以,哲学不是让人聪明智慧的学问,而是把人引向智慧的学问,是让人知道自己无知而去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的这种品格一直是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爱是不懈的追求和探询,其对象是智慧,智慧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生活中的一种大聪明或大智慧。

智慧是以一定的文化修养为基础的气质和远见,是一种极高的悟性和超常的明智卓识,也是一种灵性和灵气,人的生存发展不仅需要生理上的满足,也需要哲学智慧的引领。哲学的真谛在于对智慧的领悟与拥有,而哲学的灵魂——智慧是不可描述的,它永远在我们的语言和文字所描述的“魂形”之外,但又绝不是外在于人的某种神明,而是我们心灵中已经有所感知但又说不出的某种东西。随着认识的深化,我们总会把它变成一种定型化的知识体系。但是,当我们一旦把它变成了定型化的知识体系时,它就不再拥有哲学之魂了,而是哲学之魂脱下的遗骸——知识,哲学之魂又会以新的形态萦绕在我们的心灵与未知的知觉感悟中。这里所隐含的更深层的本体论寓意就是:哲学智慧之境是一个本体论的悖论之境,哲学对智慧的追求一旦达到哲学的“根处”,就是对“爱智慧的困难境地”的澄明性的拥有和自觉承受。这里所昭示的哲学智慧的本体论悖论就是:哲学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哲学智慧的涅槃——“无智慧”和对“无智慧”的自觉拥有与承受;哲学智慧的追求者所能达到朝圣的终极境界,就是哲学智慧的祭坛——在他们所达到的哲学境界使哲学之魂,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给人们的一种直观,这里才是哲学灵魂的真正显身之境。因此,心灵的直悟远比逻辑的尽至更能接近哲学的神韵。

三、对人性的追求

希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以为它是人的最重要的福祉,这种尊严只有人才能够具有,而人为什么能够享受这种独有的权利呢?于是,他们寻找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人,才是能够享有生命尊严的人,而对本原的讨论正是他们在寻找人之为人的根本。在对本原的抽象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寻求人之衡量的尺度,这是他们寻求自然宇宙的哲学理解方式的最后面的也是最隐蔽的理想,人作为人不是基于人作为主体,作为自然的对立面,而是作为自然的延伸者,作为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形式,作为本原存在的原初性。这种本真的理想表现为在宇宙的大尺度下审视人的一切行为:人应该如何行事才能承担起存在的原初性。因此,本原不是一个与人无关的抽象的原则,而是最终成为关于人的思考尺度的承载者。于是,和谐的数、流动不息的火和不动不变的存在都轮番作为本原物登上了哲学的舞台,而深究其本质这些正是哲学家对于人之为人的独到理解。

古希腊早期哲学家的思想明确的显明了人的本体论形态,以及在此视野下的人的公共性和张力问题。他们把完全的自由的个体视为宇宙生命在人间的真实形式,他们的人文主义的个体主义的滥觞得益于其背后开放的宇宙论背景,他们追问:什么是人类所要追求的体现在个体身上的宇宙有机性相融通的目标,这就是追求本体的“善”。这就是苏格拉底以后的哲学,这一问题开启了以后几千年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向度,这是从古希腊早期哲学开始的。

四、结语

古希腊哲学之所以作为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正是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的不同的视野,它的人文主义有它特有的意义和指向。希腊不是依附于后来的文明传统而有其伟大成就的,希腊之所以是希腊,之所以言必称希腊,是因为它有大于后来欧洲文明传统的精神旨趣,这一切都在古希腊早期哲学家的思想中初露端倪。他们寻求一种贯通于万物之中的法则,试图视他们的生命和思想与它和谐一致;他们以坚定的眼光凝视这个世界,不把任何一部分看成是独立的并和其他部分分离,总是认为它存在于一个活的整体中的元素。在他们的哲学中,充分体现了本体论的人文向度,以其高远而空灵的本体论意境,昭示着人对宇宙和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与思考,在形而上的极限之处,开启着人们对宇宙和人生终极意义的感知与拥有的根本灵性,由此引发出人对“存在”的“震惊”与心灵震颤,进而使人的境界得以提升。他们在人的生命地开启着原创性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活水,并为人和人的历史展露着形而上的曙光和未来的呼唤。

篇5:古希腊思想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论文

古希腊思想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论文

古希腊思想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论文【1】

摘要英国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经过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之后,英国文学用蕴含在文学之内的历史、文化、政治的力量对社会进行着各种影响,同时也为社会所影响。

而希腊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源泉也深深地影响着英国文学的发展。

本文试以英国文学发展历程中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希腊文化 英国文学 浪漫主义 传承

古希腊是一个勇于实践、敢于挑战、善于思考的国家。

希腊神话所蕴含的古希腊思想渗透到了英国文化的每个角落。

尤其在文学方面,作为西方文化开始和发展的源头,古希腊神话为英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很多英国文学家都是从古希腊神话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一 英国文学的发展

根据现代历史学家对英国文学的研究来看,英国文学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而古希腊文化是在文艺复兴之后被重新挖掘出来登上文化舞台的。

第一个阶段,中世纪文学,又称古英语文学。

这个阶段是英语作为语言的形成时期,更多是以诗歌的形式对文学来进行记载,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著名诗人乔叟和他著名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

这部作品从音步、节律到韵式,从诗行到诗节,都为英诗诗艺打下了基础,为英语诗歌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被誉为英语文学传统的奠基之作。

第二个阶段,文艺复兴时期。

希腊文化在这个时期登上欧洲文学的舞台,而以戏剧为代表的英国文学达到了巅峰。

这段时期主要的代表作家是马洛和莎士比亚。

第三个阶段,17世纪文学。

这个时期英国社会一直处在动荡不安之中,英国文学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都逐渐趋于多样化,作家们在诗歌以及散文方面不仅从古代作家那里学到一些东西,而且在实际创造中也加以应用。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文学家的感情愈加丰富多彩,主要作品以约翰・德莱顿《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为代表。

第四个阶段,18世纪文学――维多利亚时期。

小说开始登上文学舞台,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如狄更斯的小说《巴纳比・拉奇》和《双城记》,描绘了维多利亚时期历史小说的新颖构思。

第五个阶段,19世纪文学――现代主义时期。

各个小说流派占据了英国文学的舞台。

作品多是描写现实英国资产阶级的社会生活,批判资产阶级的罪恶。

如司各特的《威弗莱》以18世纪苏格兰詹姆斯党人起义为题材,歌颂了高地人民的英勇,哀悼了苏格兰氏族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

第六个阶段,当代文学。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现代派文学主要表现为意识流小说,描写的多是现代都市居民的庸俗、猥琐的精神生活,更偏向于快餐文化,甚至不能称之为文学。

如尼古拉斯・埃文斯的《马语者》被认为是当代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艺术性的作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言情小说。

对于英国文学来说,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更直接影响到英国的文学流派。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以神话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文化就大量被翻译成英文,在文学界产生深远影响,大批的英国作家,如莎士比亚等人的文学作品,都明显受到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

下文将进行深入论述。

二 古希腊思想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古希腊思想文化主要通过大量的神话故事来体现,而英国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希腊神话的影响。

本文认为,古希腊思想文化对于英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英国文学内容受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

英国文学受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内容方面,尤其在文艺复兴之后,古希腊的思想文化被重新发掘出来,其影响日渐深刻。

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英国文学作品中关于古希腊神话内容的直接引用。

如英国文学家拜伦的代表作《唐璜》中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哀希腊》,其中就有“狄洛斯崛起,阿波罗跃出海面”的诗句。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美男子,他是天神宙斯的儿子,在出生之前,天后因为嫉妒而派出大蛇虐待他的母亲,并不允许女神为其接生,最后他出生在一个叫做狄洛斯的岛上,并与孪生妹妹阿耳忒弥斯一起杀死迫害他母亲的巨蟒皮同以及羞辱他母亲的尼俄柏及其子女。

在古希腊的神话当中,狄洛斯是阿罗波的出生地,阿波罗既是人类的保护之神,也是光明之神和预言之神,同时被认为是希腊文化的守护神,具有消弥灾难的能力。

在诗歌《哀希腊》中,光神和守护之神阿波罗的崛起,象征着希腊的光辉明天即将到来。

诗人正是以饱满的热情,借助于阿波罗的故事预言希腊的美好明天,鼓励希腊人民奋起反抗,抵御外来的侵略,用努力斗争来换取民族的解放。

2 英国文学创作意识和思维模式受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

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古希腊的思想文化并不是直接体现的。

英国的文学家们在创作时引用大量的希腊神话,而引用的内容往往是为表达文学家的个人思想感情而服务的。

希腊神话反映着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模式和行为模式,它直接影响到英国文学的创作意识和思维模式。

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

玛丽・雪莱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因其创作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或译《科学怪人》),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教会了人类很多知识,宙斯禁止人类用火,他却帮人类从奥林匹斯偷取火种,因此触怒宙斯。

宙斯把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边上,派出一只鹰每天去啄食他的肝脏,但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再度被啄食,反复不息。

在《弗兰肯斯坦》一书中,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创造出一个怪物,并赋予其生命。

这个怪物秉性善良,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但他却处处受到创造者以及众人的嫌恶和岐视,最终走上极端,与创造他的科学家同归于尽;如同普罗米修斯,造福人类却受到天神宙斯的惩罚。

这两个悲剧的人物形象在感情上具备内在的共同点,作者正是借助这种共同点来表达其哲学思维――人性中具有双重的性格,善与恶是同时存在的。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代表作之一《哈姆雷特》中就有希腊神话俄狄浦斯故事的体现。

俄狄浦斯是忒拜国王拉伊奥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并迎娶了自己的母亲为后。

俄狄浦斯一词的本义是脚踝,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在出生时就被刺穿脚踝丢弃;在后世的流传中,俄狄浦斯逐渐成为恋母的代名词,并出现“俄狄浦斯情结”一词,即恋母情结。

在剧作《哈姆雷特》的开端,主人公哈姆雷特遭受数项打击:父亲的死亡,叔父的篡位,自己丢失王位并被流放等,其中最大的打击,是母亲的改嫁,即俄狄浦斯情结的体现。

之后复仇的过程中,他再三延宕,一再错失杀死仇人的良机,也是出于俄狄浦斯情结,因为他觉得自己并不比弑兄娶嫂的仇人优秀,直到剧情最后,母亲误饮毒酒身亡,他才终于刺出复仇之剑。

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很多对于希腊神话即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引用,都是用来表现一种精神状态。

仍以普罗米修斯偷取天火的故事为例,如拜伦的《普罗米修斯》、雪莱《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以及朗费罗的《普罗米修斯,或诗人的先觉》等,都取材于这个古老的希腊神话。

在他们的作品中,普罗米修斯虽然也是以悲剧的形象而存在,但却不同于《弗兰肯斯坦》,他并非以一种不容于世的形象存在,而是以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的英雄形象而存在,是被世人所传颂和膜拜的。

这些著名的文学家借助于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在向世人传达了一种浩然正气,一种敢于反抗专政和暴制的勇气和信心。

这些作品所着重传达和表现的,是古人不肯向命运低头、甚至改变命运的的顽强意志。

其它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诸如英国诗人雪莱的《阿多尼斯》等。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多尼斯天生美貌动人,爱情之神维纳斯和冥后珀耳塞福涅都对他心生爱慕,然而他却在外出狩猎时被野猪咬死。

诗人借助神话表达了天妒英才以及对友人济慈的悼念之情。

这些都是英国文学家们对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利用与再加工。

3 英国文学取向也受到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影响

英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其创作内容和思想感情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同样,在古希腊的思想文化当中也存在着这种差异:太阳神阿波罗是奥林匹斯山里最受尊重的一位天神,他庄严、稳重,十分理性;而酒神狄俄尼索斯则截然相反,他无忧无虑、整日和朋友饮酒作乐,反应人潜意识里的反常、变异等非理性成分。

而英国文学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两个不同的流派,分别主张不同的文学理念:阿波罗式注重理性的传统创作;狄俄尼索式偏向情感的浪漫主义文化。

尤其是狄俄尼索斯式的文学主张,在20世纪英国众多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尤其显著。

这个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更强调运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将秘密、肮脏、难以启齿的生活细节坦率、朴素地通过诗歌描述出来,把自己感情和情绪上痛苦、失常等不理性的情感灌输在诗歌中。

如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

在讽刺喜剧《幸运的吉姆》一书中,作者艾米斯采取第三者的叙述手法,以幽默的笔法对平庸、琐碎的日常生活加以描述,甚至将社会政治态度、思想观点等严肃问题也寓于轻松、浅显的幽默当中。

在作品当中,主人公吉姆希望能过最低限度的舒适生活,可是人们给他的却是虚伪的理想主义。

它所表达的是阿波罗式高雅文化与狄俄尼索斯式通俗文化的相互冲击、相互抵消以及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造就出新时期的新文化,吉姆以狄俄尼索斯式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当时状况下社会的种种不满与批评。

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众多文学家如莎士比亚、邓恩、马洛、斯宾塞、弥尔顿都是在作品中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化的倾向,即狄俄尼索斯的文学流向;但在17世纪中期开始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文学家则认为艺术是在逻辑、秩序、确切以及情感控制的基础上来进行表达的,是阿波罗神代表的传统创作方式的代表。

至19世纪初期出现了最众所周知的浪漫主义时期,这是狄俄尼索斯文化思想的最完美的体现,华兹华斯、雪莱、拜伦、济慈等浪漫主义者更强调通过诗歌来表达人的情感和人生态度,用诗歌来表现与众不同的思想。

但19世纪50年代后又出现了批判现实主义,即阿波罗式文学倾向,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家强调要用理性的思想来评价现实社会,例如夏洛蒂・勃朗特所创作的《简・爱》,虽然具备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但却处处充满了理性的思考痕迹。

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古希腊思想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两种不同流派不停地碰撞和交流,促进了英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 结语

英国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杰出代表,而古希腊思想文化则是欧洲文化的发源,英国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作品内容还是创作思维,甚至在文学流派方面都受到古希腊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

在英国的文学作品当中,经常可以见到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文化,但这些并不只是简单的引用,而是加入了作者的思维与感情,是一种文学上的创造与再加工,既是传承,也是发展。

因此,我们在欣赏英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所引用的古希腊文化,更要跳出古文化的框架,去体会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 杨岂深、孙铢:《Selected Readings in English Literature》,上海译文出版社,版。

[2] 陶洁:《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版。

[3] 王发德:《谈希腊罗马神话对英国文学的影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7期。

[4] 吴文泉:《小议希腊神话之〈奥德修纪〉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时代文学》,第8期。

[5] 辛玉茹:《希腊神话对英国文学的科学性影响》,《科技经济市场》,20第9期。

[6] 屈峰:《希腊神话在英国文学中的文化积淀》,《文教资料》,20第9期。

[7] 李晶、薛媛:《浅析希腊罗马神话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方式》,《科技信息》,20第23期。

古希腊神话对英国语言和文化的影响【2】

摘 要: 古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西方文化的源头。

古希腊神话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作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英国语言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篇6:初中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精神论文

初中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精神论文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民族音乐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感受民族音乐的绚丽多彩,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和兴趣,而并不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比如:民歌、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间舞蹈音乐等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学习和鉴赏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认识民族音乐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倡导“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也有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家,学生通过接触、学习和鉴赏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体裁,有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操,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教育的体现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扎根于中华民族音乐,真正凸显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教育在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民族音乐的丰富性

我们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例,教材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绿色家园、西南情韵、瑰丽的电声、歌剧世界、花蝶、婆娑舞姿,既介绍了汉族音乐,又强调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既涉及民歌,又介绍了各种乐器;既有声乐曲,又有器乐曲。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能够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系统的感受民族音乐的绚丽多彩。

(二)民族音乐的经典性

教材中不但介绍了诸如《茉莉花》《黄河》《梁祝》《二泉映月》等经典民族音乐作品,还收集京剧、越剧等各具特色的经典唱段,如《智取威虎山》《朝阳沟好地方》等,也介绍了经典的舞剧音乐,如《红色娘子军》选曲,等等。

三、人教版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体裁多样,音乐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我国民族音乐由于民族、地区、体裁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当前随着外来文化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冲击,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传承断代和灭绝的危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仍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自然缺少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并且有些中学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使得许多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了解,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笔者认为,要解决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

首先,每个中学学校和教师应当意识到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加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要从中小学音乐教育开始,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多接触民族音乐作品,学校多举办一些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比赛,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挖掘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更多应承担起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功能。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识。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突出音乐作品的背景、内涵、审美观念,挖掘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民族尊严、审美心理等。

(三)创新课堂教学,拓展教学内容

初中民族音乐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予以创新。如在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演奏两个不同的歌词版本,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并比较广东、河北等地区的《茉莉花》版本,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二胡、笛子、钢琴、琵琶等不同乐器的演奏。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是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当对民族音乐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精神、情操和素养。

篇7:在理性中“感动”,在说教中“陶冶”论文

在理性中“感动”,在说教中“陶冶”论文

摘 要:生物科学中的生命规律及生命现象,都是通过人们的认真观察与反复体验得来的,可以说生物学之所以得以建立与发展,观察与体验为其筑就了坚实基础。学习生物离不开多元体验,而如何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体验,在参与中完成新知构建,是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多元体验 生物实验

对于高中生来说,多元体验给予了他们最为直观的认识生物的机会,也使他们对生物的认识从抽象过渡到了感性。实验将每一个枯燥的定律和概念还原成了一个具体过程,在这个形象而生动的过程中,学生对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会更加深刻和完整,同样,认知体验也更加深刻[1-2]。然而反观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仍存在忽略学生多元体验的现象,一些教师还是习惯性地将课堂教学演变为机构训练与重复记忆,让学生变成一个个简单的“操作工具”,这让课堂教学失去了其自身意义与价值,更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受到极大扼制。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让生物课堂教学不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空架子”,更值得教育者关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动手中获得体验,在参与中构建新知的课题,以期对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所裨益。

一、以实验为基础,在理性认知中获得多元体验

初次接触实验的学生,会因种种原因而惧怕动手,或因怕引起操作不当引进失误,或因怕把仪器弄坏导致失败,等等,这时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放下畏难情绪,大胆动手实验;其次要将实验的程序、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敢付诸实践。如学习显微镜操作实验时,教师先对显微镜有关知识进行普及,然后简单演示过程,并告诉他们一些实际操作中的小技巧。如观察过程中学生对视野中的物像来源容易分不清,常常误将载玻片或者是目镜上的脏东西作为标本进行观察,使试验准确性与效率性受到影响,应该怎样快速甄辨物像来源?老师教给同学几个“小窍门”:可以通过目镜转动,看图像是否随其转动,如果是则表示为目镜污染物;也可以通过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图像第一文库网是否随其转动,都不动的就是物镜污染物,等等。掌握了这些技巧,学生在动手时就能够避开误区,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这无疑就会提高他们的信心与兴趣,对实验的畏惧之心自动就会消除,不但敢于动手,更会乐于动手,从而增加学生的多元体验。

此外,很多实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往往经过一次或者几次都不会达到良好效果,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原因,找到问题所在,并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反复实践与验证,就在他们不断思考与实验中,对实验的内涵就会加深理解,动手的过程成了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如在进行“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来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观察”的实验时,有学生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在显微镜中无法找到,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迷惑不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几个方面查找原因,如是否细胞过多重叠?是否碘液浓度没有达到?是否采集细胞的位置不对?涂抹不均,等等,对照自己的操作想想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找到问题所在之后又应该怎样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沿着这个思路,学生对实验的探究逐渐深入,虽然一开始的效果并不让人满意,但在这个不断反思、调整、验证的过程中,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启了思维的大脑,对生物知识的本质获得了更多体验和领悟,也感悟到了生物实验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的真谛。

二、优化资源整合,促进多元体验的形成

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它为学生和知识之间架构了一座桥梁,优化了知识的产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他们的多元体验。在新课程下,教学资源的形式很多,并且根据知识类型,也具有很多不同用法。然而,教学资源虽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并非与知识捆绑,为每个重点知识都配置相应的教学资源,知识与知识之间形成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而是应当让教学资源之间相互配合,将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将不同类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借助教学资源获取知识,获得多元体验。

如在学习“生物群落的演替”一课时,可以先通过投影材料“设疑”,让学生先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多媒体展示“生长在裸岩上的森林”图片,提出问题:新的土地上生物是如何“定居”的?裸岩上先生长起来的为什么是地衣而不是草本植物或者是苔藓?为什么最终苔藓却代替了地衣成长在岩石上?提出问题的同时让学生自主思考,同时建议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讨论。然后组织学生于教室附近开展以“草地群落会受践踏影响吗?”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生物现象:人类活动与小路周围颁的杂草两者是否存在关系?废弃的小路,是否还会有“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情境出现?如此,则将多媒体、问题和小组合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

总之,强化体验认知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教师来说,以学生的多元体验为突破口组织课堂和实施教学,也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因此,打造基于多元体验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邓鹏,贺燕玲,顾嘉红.高三生物复习引入元认知训练的实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9):174-175.

[2]洪登国.高中生物教学中多感官认知教学策略的应用[J].华夏教师,,0(4):40.

篇8:理性在感性中的交织论文

理性在感性中的交织论文

素描,在《辞海》中被这样解释:“绘画术语。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的形象。它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以锻炼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明暗关系为目的。”

回顾素描的形成轨迹,不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还是17、18世纪学院派绘画,理性都是最高目标。它突出理解,强调整体,注重造型的再现性,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描绘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过渡,使素描的艺术再现走向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模式。尽管现代素描的形式纷呈,然而古典具象素描的学术价值迄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以其博大精深影响着我们的艺术观。写实、再现是传统素描的个性,也是它几百年以来存在并让后人顶礼膜拜的原因。

学习素描,不仅能使初学者了解一些艺术的词汇,而且使初学者在掌握造型能力的同时学会艺术的思维方法,感受并有效地提高艺术的品位。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初学者对素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学习的方法上,存在一些错误,特别明显的问题就是理性思维的缺失。鉴于此,我不得不重新谈论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话题――理性在感性中的交织。

“感觉是第一性的存在”是认识的开端,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就人的认识过程来讲,没有感觉就没有感性经验材料,就没有颜色、声音、温度、气味、时间和空间等对客观事物的最初印象。同时感觉又是思维的起点,无论是理性思维还是艺术思维的运转,都建立于经验材料的感觉之上。没有经验材料,思维的运转也就失去了推动力。研究从外界获得信息的来源,视觉是占主导地位的感觉,大约80%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绘画对于视觉的`依赖是很强的,素描当然也不例外。

人们常说,艺术是感性思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当然也离不开理性思维。就素描而言,其观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思维的变化过程始终贯穿着感性与理性、整体与局部、表层与内部结构的反复调整的思维活动,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动转化的过程。从素描造型的思维过程分析,我们发现古典具象素描的重点是在二维平面上正确地再现三维空间。历代的研究表明,视觉的生理构成和机能制约并影响着素描的观察与反映,须借助于比例、透视、光影等科学知识的辅助,通过线条和形体来模拟客观事物形象,而使欣赏者获得“似真”的感觉。这种包含着理性的感觉,具有最大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它反馈给意识的信息完全符合被感觉物的全部真实。

传统素描属于艺术表现范畴,画面创作的艺术形象大多源于客观存在的原形,因此,素描表现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参照特性。西方传统的造型观念中,倾向于锲而不舍,力尽其真。透视学的诞生,从科学的角度解决了这一问题,为艺术模仿自然,追求视觉的忠实性创造了科学的依据。透视学的应用也离不开理性的思维过程,三维的空间视错,更多地显现出模仿世界的思维特点。“守足以精研致用,放足以变化自然”这一形容学好素描后的泰然境界的名句,用来形容对透视学原理的重视与应用同样是非常恰当的。透视很好地将幻想纳入理性思维的框架,促使人的造型能力在这一科学知识的协助下大大提高,呈现出逼真的物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现逼真,忠实于自然。

我们以素描写生的步骤来分析。先来谈观察。教学经验告诉我,不会观察就不会画画。素描大师德加的观念是“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即素描不是再现形体,而是表现形体,表现对形体的看法。普林尼普解释为“心灵是视力和观察的真正工具,而眼睛则充当一种容器,接收和传递意识的可见部分。”因此绘画不只是。记录。下所见之物,而且具有“思维”的特性。阿拉伯学者海桑也对此提出观点:“可见之物没有仅凭视觉就能理解的”。正如认识论中所讲,感觉到了的实物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事物才能更好地感知它。要学会正确地看,最重要的是学会正确地领悟、推理直至感受。观察事物所呈现的特点,心灵有所感受,蕴于内而发于外。通常我们提倡的是“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的科学观察。即从整体出发,首先看到事物的全貌,获得最初的总体感受,然后再看到整体中的局部或细节,反复分析、比较判断其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最后加深对事物的整体感受,获得一个更完美的形象。此种观察已远远超出感性认识的界限,更强调绘画主体的分析、理解和创造性思维。

古人云“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一语点明了心手相应的辩证关系。可以说如何观察被描绘对象将决定如何描绘造型。古典具象素描的作画进程是依照整体的感受与想象的总目标而发展与完成的。它遵循着感受、分析、综合与概括等内在的基本规律。因而,理性和感性的交织在描绘阶段也充分地体现出来。只有通过整体、细致地观察,用心灵体会,理性分析被描绘对象,才能认识、发现对象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具象素描的作品,由于它的观赏性,人们往往关注它的艺术效果和整体感觉的表达,强调塑造出的艺术形象比原始对象更见本质、更加生动和完善。这决定了素描不仅仅是画面本身存在的意义,而是代表着画家对物象的观察与思考及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可以体现出思想、意境和风格。因此,当我们研究素描作画方法时,就不难回答初学者常常咨询的一个问题:逼真的描绘是否以感性地复制各个部分的关系为限?亚里士多德指出模仿并不是艺术品机械地、原封不动地对客观自然的纯粹再现,不是有一画一,有二画二,而是有针对和区别地加进了艺术家个人的选择。一般而言,我们从实物中,感到兴趣而激发艺术家创作和表现的,不仅是事物的结构、组织与配合,而且包括意境的感染。可见,艺术是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相互交织中诞生的,古典具象素描也是如此。对于初学者来说,重视感性思维的同时,更要重视理性思维的贯穿,才能从根本上学好素描。只有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交织并重,才是学好传统素描的关键。培养正确的观察、分析物象并且生动地表现它们的能力是素描最基础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外画家谈素描》,范梦编,河南美术出版社

[2]《新概念静物素描》,任兰新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3]《素描指南》,[美]丹尼尔著

[4]《设计素描教学》,张会元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5]《素描与绘画漫谈》,吴作人著,原载于《美术研究》,1979年第3期

篇9:谈谈理性思维对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影响论文

谈谈理性思维对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影响论文

“21世纪是工业设计的世纪。”这是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说过的一段话。就工业设计领域而言,我国还处于一个较为低端的处境。无论是设计能力、设计理念还是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施工工艺,相对于欧洲的工业设计而言都是相对较低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是东西方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区别。增加国内工业设计中的理性思维,有益于我国的工业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改变教育模式,培养工业设计学科的学子们理性的思维方式,是培养未来工业设计人才,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工业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

引言:工业设计是基于工业革命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延伸出的学科。而工业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对形状的设计和色彩等外形方面的把控。工业设计的本身是实用性的展示,没有核心的动力仅仅有外观是不够的。高海星提出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人的思维方式是受自古圣贤留下的思想感悟的影响,东西方的思想在各自的土壤下生根发芽,孰优孰劣难分高下。但在工业设计领域,西方的设计水平远远高于我们,除科技发展的原因之外,思维方式的区别也逐渐显露。

一、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

1.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区别

中国古代先贤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概莫能外。而西方文明则把万物归纳为万物是由火、土、风、水四大元素构成的。两种文明有相同之处,却又大相径庭。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本就千差万别,例如中国人把人体视为小宇宙,天地视为大宇宙,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一种平衡之论,讲究的是融合,其中昀典型的代表就是道家文化,道家文化讲的是无为而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样的境界讲求的也是一个重点,那就是平衡。阴阳本身就相生相克,万事万物原本如此。西方思想中人是万事万物之主,讲究人定胜天,个人主义。美国是典型的西方国家西方思想,个人英雄主义就是典型美国思想的缩影,西方思维中没有任何困难是人战胜不了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信条,催生了相应的行为模式。

2.东西方行为模式的区别

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感性的思维来源右脑,右脑的发达更利于形象思维的形成。中国的汉字是唯一一种延续下来的至今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我们的形象思维和感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固有的思维方式却成为了我们在设计上创新的桎梏。感性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更注重经验和直觉,对任何事物的判断缺乏理性认知。更多地在乎随心所欲,由心而发。而西方人更注重逻辑思维,用单一的字母符号创造出文字和文明。在西方,逻辑思维是思想体系的主体,数学作为一切学科的基础,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依据。从艺术学的角度来说,西方美学很早就以写实为主,光影结合,以点、线、面、体、型来构造物体,利用数学开创了透视学和解剖学等学科,可以说西方人的美学是有逻辑性的,抽象思维带来的想象力也为设计插上了创新的翅膀。对于科学、科技的发展理性思维也是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的。

二、国内工业设计专业现状

1.市场格局混乱阻碍行业发展

我国的工业设计先分为南北。由京、津、唐地区组成的北方设计行业,其主要特点是以北京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吸引大批知名跨国公司将亚洲研发中心转移到北京。在南方主要是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无论南北都是设计费低廉,行业竞争激烈,服务质量差。设计公司也多为企业附带公司或十几人的小型设计公司。公司规模小竞争能力差,设计产品科技含量低,设计感不强,无法与行业顶尖公司竞争。

2.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导致企业丧失设计创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是工业设计的昀大助力。没有科技的进步设计的创新能力将会丧失,变得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家居一样,工匠们的技艺越来越高超,但是却难以突破这一桎梏,向前迈进。科技的发展会带来崭新的施工工艺、创新的制造材料、全新的结合方式,这是工业设计的创新点,以及发展方向。科技的发展不仅仅要从企业自身入手,更要从国家投入入手,从思维方式入手。国家对科技发展项目进行大力扶持,避免具有创新思维的设计因经费缺乏等外在原因难以实施。另外改变现有的国内工业设计思维培养模式,纠正错误的思维理念。将设计创新放在第一位,改掉中国设计的抄袭之风。把中国只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改变中国工业设计举步维艰的局面。

3.人才缺乏使我国设计行业丧失竞争优势

首先学习深度的不足。除了教师教学水平外,深奥的理论知识是由基础知识提炼而来的,没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作为保障,想做到知识的深入是难上加难的。

其次实践教学的缺乏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原因在于老旧的设备造成安全隐患,校方设备的更换流程又极其复杂且缓慢。而且学生的作品成品率低,根本无法成为产品进行出售。

昀后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我国高校招生时招收的全是艺术特长生,之前初高中阶段没有系统地学好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中所学知识要么是艺术能力的再培养,要么是设计思维创意思维的培养,而工业设计的目标对象“工业产品”却是感性设计“造型形态等”和理性设计“结构、工艺、受力等”的综合体,缺一不可。

三、工业设计需要更多理性思维

工业设计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改变循规蹈矩的设计理念,大胆创新才是我国工业设计的未来。

第一应从思维上增加理性认识,加强逻辑性、规律性、推理性的思维模式,让我们的工业设计更归于理性。通过对人体工程学、材料学、力学等学科的理性研究,加深研究层次,提高设计水平。

第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对理工类学科的学习,从结构、工艺、受力等方面的知识入手,培养学生对功能、材料、结构上的认知,从而减少学生只知道产品样式丰富,不了解实用构造的问题。增加学科要求和录取分数,加大理科工业设计生的招生力度,改进学科生源结构,培养更专业更实用社会更需要的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篇10:论文化视野中的科学精神

论文化视野中的科学精神

科学是一种文化,文化视野中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仅仅罗列科学精神的具体规范,或者如默顿仅从社会关系视角研究科学精神,都存在其局限性.文化视野中的科学精神是由三个层次即认识论层次、社会关系层次和价值观层次构成的逐层递进的有机整体,科学精神的具体规范相应地体现于各层次之中.

作 者:彭炳忠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教授 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 分类号:G02 关键词:文化   科学精神   规范  

篇11:牛文化审美艺术精神思考论文

牛文化审美艺术精神思考论文

“牛”形象一词在原始时代是一种具有图腾意义、具有神性的动物,在《淮南子》中讲述到“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它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在人类的畜牧农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自身的特点成为畜牧农耕文化和艺术文化中要组成部分,还渗透到民间的文化事业,是神秘力量的化身和财富,权利的象征。

一、延年之艺,“牛”文化在民间艺术的审美表现

中国民间文化观念所包含的关于外部现实的认识成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体现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但最终没有达到纯粹的科学理性分析的水平。从大量的民间资料表明,中国老百姓并不单纯为审美目的而从事美术活动,也不单纯出于审美要求而热衷于民间美术。更多的民间传说和祭祀表现,以及一些基本生活习惯与民俗活动相关的民俗活动,其意义和目的往往不具有独立性。

(一)民间文化背景

从实际生活情况来看,民间没事以至在整个民间审美活动似乎都陷于一种巫术性的热情和宗教般的虔诚之中。可见民间的造型活动多与祭祀、祝祷、纪念、敬仰以及祈禳、禁劾、厌胜方术等信仰习俗活动相关联,追求形式化的过程和结果不可分割地叠合着世俗生活的深远背景。现象表明,民间美术观念秉承着原始信仰成分,其内涵不尽是纯粹的承继和保存显示出来。构成民间文化观念内涵的认识成分之一,即求生、趋利、避害观念内在统一性的一个方面。

(二)星座文化蕴意

从文化属性的角度来看,在佛教文化中“牛”是高贵的威仪,道教文化中“牛”是二十八星宿之一,而民间传统中牛则是十二生肖之一。俗语说“地辟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因而“牛”成为开天辟地的大功臣,进入了生肖,属于丑时。

(三)民族文化风俗

从民族风俗习惯来看,中华民族牛文化赋予各种象征意义的神话、风俗、典故广为流传,深受百姓的喜爱,其中民间的“鞭牛春”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甚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春牛”民俗文化。有的还形成了民族传统文化,如贵州遵义的仡佬族,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敬牛王菩萨”、“祭牛王”的活动,据说这天是牛的生日。还有汉、壮、布依、瑶、侗、土家等民族都有不同的牛节。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一种牛文化,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从苗族工艺装饰品来看,牛形象的装饰品在少数民族中多为体现在苗族服饰,在苗族的服饰装饰品里面主要表现在银饰雕琢和蜡染技术领域。苗族的银饰,极少地与其它材料相配;在制作上,绝不吝惜用材。一套齐配的装饰品,以多为美、以大为美、以重为美的民族特色。如西江苗族的银角,其器型尺寸一般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甚至超过配者身高的一半。这些造型艺术的来源其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护佑。而在蜡染技术领域里,苗族文化的发展以刺绣和蜡染图案来记录祖先的功绩和日常生活习俗,如蝴蝶妈妈、久保杀龙、各种变形龙、骑马男子和牛饰图案及各种兵器的造型等。因此牛文化的审美艺术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均有体现,尤其是服装的配饰,把传统的民族服饰也应用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之中,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地域特色。

二、新式制约,“牛”文化的审美精神意义

至今,“牛”文化从远古时代延续不断发展到现在,不仅仅在中西方的文化领域里,“牛”作为文化艺术的象征,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表现,植根于民族的文化精神。牛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业、民族风情、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关系到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市场需要和日常生活需要,也不断满足人们经济发展和上层社会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牛”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精神。相对而言,牛文化不仅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牵动着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断自新,也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审美认识和欣赏价值。于是牛文化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崭新的一面和精神价值意义,全面地体现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认识和审美情趣。

总之,牛文化作为的现代艺术文化来研究分析,使让我们认识到“牛文化与民族审美艺术”的重要性,引发了人们对“牛文化”的重视与关注。在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牛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它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象征,具有祈求风调雨顺、平安祥和的意思,代表着人们对和谐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不同时期的文化虽有不同的特点,体现的精神面貌也各有不同。但在当代,“牛文化”是时代研究的潮流和方向,也是时代对牛文化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其牛文化的发展才能成为中国绘画领域的精神风貌,永不枯竭的艺术生命力。

篇12: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读论文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读论文

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将课文内容转化为自己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如何让“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试读,通文意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我让学生试读课文,掌握不认识的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理解文章的脉络,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我让学生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从而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接着,我让学生给课文分段,看看每段说的是什么意思。

如教学《林海》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试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和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体会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归纳成一段,并初步理出段落大意,从而领略大兴安岭的秀丽山川,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细读,渗透理解

细读就是让学生边读边议,边读边思,在读中找问题,在读中找答案,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回答问题。细读时,一定要选准读的内容,应该选择最能表现文章写作特色、最能表现事物特点、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段落来读。

如教学《风》一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旧北京的春风怪在何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怪风?”学生通过细读,了解了旧北京的春风有两个特点:1.次数频繁;2.风狂暴,风带来黄沙,黄沙又和黑土相混。这样的怪风是由于砍树、山秃、地光,塞外的狂风吹进旧北京城所造成的。再如教学《凡卡》一课中凡卡挨打挨饿这段时,我用低沉的语调进行范读,让学生模仿着一句一句地读。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怎能不替凡卡难过万分呢?

三、精读,品赏精华

在阅读教学中,我还让学生进行精读,吟哦揣摩,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品评语言美感,欣赏文章精华。

进行精读可采用“引读、朗读”的方法。引读的精髓在于“以引代讲,寓讲于读,读中求悟”。引读的方法有:提示引读、提问引读、插叙引读、添词引读。我们应该根据文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朗读的方法有:省词朗读、添词朗读、变式朗读、填词朗读等等。

如《林海》这篇课文中,优美的语句、丰富的词汇令读者对大兴安岭由衷地赞美。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是‘海边’的浪花吗?”朗读这句反问兼有比喻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把原句改为陈述句朗读,学生感悟到若用陈述的语调来读,作者陶醉于大兴安岭美景的喜悦情感就难以表达出来了。通过对比分析、比较变读、反复品评,学生领略到了原句喜悦的语感和艺术的美感,体会到了作者使用句式的精妙之处。在品评欣赏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篇13:谈谈科学课改中的教学论文

谈谈科学课改中的教学论文

一、全面落实科学课程的总目标。

目前,“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在我镇大多数科学课堂中体现。我们的科学课堂开始活跃起来了,学生动手的机会普遍增加了。但有另外一种倾向需要我们警惕,那就是部分教师在追求让学生动手“经历探究过程”的同时,忽略了学生对必要科学知识的掌握。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能偏废哪一方面,也就是说教学中在强调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把握好知识点。

二、动设计要合理利用教材。

我认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正确把握原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本班学生知识能力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因为教材是部分专家经过反复推敲,反复研究确定下来的,特别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应该说对课改思想和课程标准都作了比较好的诠释。但几个专家的'思路毕竟有他的局限性,任何版本的教材肯定不能适应所有地区的学生,所以我们不可能机械套搬教材原来设计,只能把教材看着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提供的一个教学思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最好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思路,结合学生既感兴趣又相对熟悉的生活素材来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跳一跳”就能抓住应掌握的知识,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三、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我们很多教师在学生观察、实验、交流过程中,或是站在讲台上翻看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或者即使走下讲台也不能真正深入到学生活动之中。这对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而这些,通常情况下又是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些资源,就很可能失去学生发展的大好机会。在学生活动时,我们要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仔细观察学生活动情况,从而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地组织后段教学活动。

四、有效组织学生“分工、合作”。

教学活动中学生无序地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真正有意义、高效率的合作是建立在合理分工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的科学课堂上仍存在“大家都去动手,却没人去细致观察记录;或者争抢操作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根本不听老师和同学的见解”的现象。不能否认,这样的合作效率肯定是低下的。为此,我们科学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分工、合作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明确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是在为小组、班集体实现有效学习做贡献,都应努力做得最好。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在活动中让学生轮流担当不同的角色,做到每个同学各司其职,活动有条不絮,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的合作。

五、注意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创造力最核心的要素。教学中我们凭借科学探究这个载体,注重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集中思维、形象思维。因为这几种思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在教学中一味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观察、实验、制作”,致使大部分学生处于感性的“动手”之中,而创造性思维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由此造成学生探究效率低下。我们应该领引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强化创造性思维,为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辨证看待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教学中如果教师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去操纵学生的一切活动,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是不利的。但如果教师因担心只要在课上指导就有限制学生探究的嫌疑,完全放任学生自己来探究也是不正确的。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才能足进学生的探究呢?我认为,教师关键要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指导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指导时机应把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又难于自行解决的时候。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探究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或涉及学生安全的问题,教师就应在学生探究前予以指导。这类型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

七、注意经常学习、反思、总结和积累。

科学课改对于我们大家都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要适应科学课改的教学,就必须经常深入学习课改理论和来自各个层面的经验。经常反思他人、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努力做到扬长避短。我们还要善于积累和总结经验,为我镇的科学课改和自己的后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文 章来

篇14:谈谈生物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 学生语言的表达与组织能力是学生基本素质之一。利用课堂知识教学,综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生物教学 语言训练 素质教育

说话,对于每个正常人来说真是太容易了――张口即来,但要在一定的场合,在规定的时间里真正把话说清楚,把意思表达完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尤其是在人多的时候,神态不自然,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目前,素质教育作为教育体制改革己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根据本学科特点,我对初中学生有计划地利用课堂两分钟进行“说话“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照本宣科

由学生自己选择现有的生物小故事进行脱稿讲述,时间是两分钟。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即:使每位同学敢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话”。这看来

是容易的事,但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也并不乐观。经常出现刚说了一两句就“卡壳”的砚象。同学往住在台下讲得“烂熟“,一上讲台就不知讲什么了,紧张得满脸通红,手也不知怎么放才好。例如:有一位同学座位在教室的后排,当他走向讲台时,竟紧张得同手同脚走。他站在讲台前,低着头,不敢看台下的同学,刚说了一句,头上就冒出了汗珠(当时正是冬季)。事后他说:“从没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说讨话,也不知道自己讲的是什么,好像哪都不听指挥。”还有一位同学平日里号称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可该他上台时,也不由地变的很拘谨。居然紧张得“结巴”起来。这一阶段,开始进行的较艰苦,但每位同学都积极准备,一次不行就来第二次、第三次……故事的涉及面也较宽,有植物、动物、人体、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绝大多数同学能在全班同学面前把小故事讲的比较流畅、生动,有的同学还有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手势,增强了感染力。

第二阶段 借题发挥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学过的课本内容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根据内容编小敌事。时间仍是两分钟。这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

的能力。例如:一位学生编了“根与叶的对话”,以童话的形式来说明“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有位学生编了“植物体内的交通网――导管和筛管”。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导管和筛管的重要作用;还有“看不见的庞大的工厂(光合作用)”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语言表达能力普遍有所提高,思维能力也大大增强,有的同学还把在其他课中学到的知识也运用其中,使故事既有知识性,又很生动,还有一定的哲理。例如:一位同学在编讲“蜜蜂”这部分内容时说道:“你一定对蜜蜂不陌生,可你知道吗,它们有着严格的分工……你一定认为蜂王享尽荣华,其实不然,它每天都在忍受着生殖的痛苦。你知道雄蜂吗?它的寿命虽不长,但它无怨无悔,因为它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下一代,在灿烂的阳光下,在绚丽的花丛中,那些不知疲倦地在采花粉、吸花蜜的正是工蜂,它们不辞辛苦地忙碌着,没有向蜂王索求什么,也不可能为自己传宗接代――因为它自己不能生育,但它们还是日复一日地为整个蜂群操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正是它们各自的奉献,才有了种族的延续,才有了蜂群的兴旺。作为人类,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蜜蜂那样,尽职尽责做好自已的事呢?”当这位同学一说完,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不但从生物学角度把有关内容表述清楚,而且拓展了知识,联想到人类社会,人类也应像蜜蜂那样勤劳和无私。

第三阶段 融汇贯通

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对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进入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已知的生物知识,自由发挥、综

合编讲故事,时间不超过三分钟。这一阶段的要求虽比前两个阶段都要高,但宽容度较大,学生兴致很高,可以说是进入了高潮。

在这一阶段进行中,精彩故事不断涌现,出乎我的意料。例如:一位同学编讲了“看不见的朋友――微生物告诉我”,她把微生物拟人化,以对话的形式说明了微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出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一位同学编讲了“假如我什么都不会忘记”,他说:“假如我什么都

不会忘记,对学习知识来说是好事,可是生活中的许多烦恼、许多不值得记忆的东酉也忘不悼,那该是多痛苦……因此,我们身体的神经系统,可以建立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又可消退,这就要求我们对需要记忆的东西,不断强化这种条件反射,对没必要记忆的东西,让它自行消退。正因如此,我们的学习要不断进行,要反复进行_……“还有位同学编讲了“漫游大森林”把森林生态系统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指出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还有“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伟大的'母爱”、“莫将落叶付一炬\"等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尽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学生都能表述清楚、语言流畅、表情自然。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生物很有趣,很有意义,更重要的是,经过训练,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正如有位同学说:“会说才会写,我现在语文的表述能力比以前强了,回答问题也不再胆怯了。”还有位同学说:“我现在解答问题时总要认真的推理,正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关的一样,做数学时,定要找找根据,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其正确率明显提高。”……

这项训练活动的开展,使我深深体会到:素质教育就像种苹果,目的是收到果肉多、品质好的果实,并不是要得到无果肉的种子。而培养出的学生其能力就应是肥厚的果肉,而这肥厚的果肉乃需要必不可少的种子(基础知识)的刺激才能形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有了“种子”的同时,发育成丰厚的“果实”。

篇15:试论理性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用

试论理性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用

论文关键词:理性精神 现当代文学 科学 人文 价值 感情

论文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理性的结合,是自然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理性精神对文学的渗透,是文学家们从价值观、感情观上向理性客观方向的靠拢,在20世纪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本文针对理性精神在多个角度与文学创作的结合,剖析了这一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及应用。

一 前言

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社会,始终以文学作为坚实卓越的思想旗帜,引领着文化先锋支持社会变革。作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变迁的忠实见证,现当代文学以其严谨的思想性和宽厚的包容性,实现了理性精神在其创作宗旨理念中的融合,并于文化与思想的体现中,使其得到了卓越的升华。

二 文学中的科学理性

1 文学观念的进化性

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自然科学的理性被喻为“赛先生”,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精神导师。从严复翻译并推广的《天演论》伊始,物竞天择、人文进化的自然人性观第一次被引入到中国文坛,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进化论为标志的科学理性精神逐渐成为主导思潮作用于文学观念的更新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在诸多学者作家的创作主体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思想的体现,茅盾在《文学与人生》中说:“近代的时代精神是科学的。科学的精神重在求真,故文艺亦以求真为唯一目的。”无论是从一百年前梁启超的《新民说》、《新民议》与鲁迅的“心声”和“国民精神”,还是到当下生态文学对“人”的传统文化功能与地位的影响关注,都反映出了文学家们注意到文学与科学的水乳相融,同步消长,文学观念的更替也正如物种进化中的优胜劣汰,创新思潮此起彼伏,掀动着新文学革命和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巨大浪潮。尽管中国的政治形态和社会结构的颠覆过程缓慢而艰难,然而以除旧革新为功能特质的进化型文学始终站在文化之峰的顶端,指引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思想革命。

2 文本主题的科学性

联系现当代中国文学的结构与建构过程,不难发现科学理性思维范式已经被大多数新文学创造主体所接纳,成为解构传统文学形态、建构现代文学思想的主导思维方式,并发挥出巨大的功能效用。不论是“五四”文学革命、左翼文化运动、工农兵文艺改革,还是80年代的文学复兴与90年代的文学转型,这期间一个个新的文学流派与文字团体的形成,启蒙文学、革命文学、都市文学等林林总总的文学主题,无不可以从中寻绎出理性思维范式的踪迹以及科学文化主题的体系。这种以合乎科学原理与逻辑范畴的创造方式虽然稍稍减弱了文本创作天马行空的想象性和突破性,但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却是指导人们思想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最佳思想利器。

3 创作方式的现实性

从辛亥革命以来,我国文学遵循的创作原则及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科学理性精神的渗透,并逐渐过渡到各种形态的现实主义中来,例如自然主义、新写实主义等。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者们也深受西方诸多现实主义经典大家,如巴尔扎克、左拉等的影响,尊奉其“文学由科学确定”的创作法则,强调文学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要求文学创作者要细心体验生活,实地观察、客观描写,不能脱离现实地搭建空中楼阁。科学理性精神丰富了文学思想的来源和灵魂的驻扎,凸显了文学体现人性真实的特性,甚至利用文字的影响力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辩证的角度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反作用。正是由于现实主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塑造的求真务实的文学传统和创作风格,才最终造就了20世纪以来中国基于社会变迁的思想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三 文学中的人文理性

1 关于人文精神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曾经就人文精神的定义进行了一场众说纷纭的.讨论,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所展现出的人类对于自然的自觉超越,以及从自身出发去从事创造活动的自由本质。根据这种解释,人文精神应当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首先,人类要区别于其他动物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修养;其次,人类要珍视其自由运用理性的权利,包括在理性精神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类的尊严和感情;再次,人类要尊重每一个个体在其文化素养基础上发挥情感和意志的自由。总之,人文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觉、超越的精神,其与理性主义哲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哲学基础是人学本体论,并延至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原则。在文学理念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宽容”与“反抗”这两种理性精神原则中,描述了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维护其生存尊严的妥协与斗争。

2 人道主义的原则

现代人文理性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别于利己主义或惟己主义,也不同于宗教中的普世济人,而是在肯定自我、发展自我的基础上惠及他人、尊重他人的理性主义。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现代人文理性主义精神立足于人类个体的幸福、自由、尊严、权利实现的价值观。因此,现当代文学中所体现出的人类个体与群体对于幸福、自由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突出其人文理性精神对于个性解放、****平等、权利伸张、潜能发挥的鼓励与促进。这样的思想与狭隘人道主义相比加入了个人主义的内容,更加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性,已经远远超过封建社会所宣扬的“仁政”思想或宗教教义中的慈善学说。也正是因此,那些真正理解了以个体为本位的人文理性精神和人道情怀的作家,才能够创作出那些情感与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个性主义探索终极自我价值的生命力。

3 人本主义的理念

康德曾经说过:人与一切理性的存在,都是以人本身的存在作为目的。因此人的存在决定了人类的意义和价值,也奠定了其理性自由意志的生理基础。从文学上体现出的人本主义理念来看,主要包括以“国民”为本位,建立新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与国家的理想主义文学;以“平民”为本位,关注群体命运、权利及其生存环境的现实主义文学;以“全民”为本位,超越阶级和阶层的限制,关注国家和全民命运与主权的民族主义文学;以及以“人民”为本位,统治我国现当代文学史最长历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这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崇高最博大的人本主义理性精神。

篇16:解读《史学:文化中的文化》的论文

解读《史学:文化中的文化》的论文

文化,作为一个词汇概念,一直在人们的争论中不断的衍化和发展着,仅仅从1871年至1951年这十年间便出现了多达161种关于文化的定义,由此而见,要对文化进行定义式的说明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那么要以“文化”这样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意义广泛的概念作为主要研究和探讨的对象,自然更加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艰苦工程,但是有时候学者们精益求精的精神却不得不让我们敬佩:正像张广智和张广勇那样,他们而对着那艰涩、迷蒙却又在时间长河中不断变异的西方史学,以及那游移不定的有关文化的定义,却并未退缩,依然激流而上,最终于2003年8月完成出版了《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一书,而且为了尽量避免读者在了解西方史学过程中太过于枯涩乏味,他们竭尽心思的将艰涩深奥的内容和杂沓繁衍的思想,磨练的平易可感。尽管作者如此的用心,西方史学毕竞还是一个严肃的学术性问题,要真正的理解其内涵还是得费一番心力才行,总体而言,在阅读了此书后,对于西方史学中,与文化领域相关的概念及其衍生发展还是获益良多的,此文仅以笔者个人的感官理解作为切入点展开了以下一些浅易的探讨,其中的纸漏自是难以避免,希望读者们多多给予指正,共勉共励。

首先,对《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一书的整体写作结构进行一次提纲掣领式的了解:全书除了前言和余论之外,总共分为十个章节,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展开,是先从概念铺开,然后跨步在纵向和横向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其间旁征博引的典例更是囊括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典著,其后便是在文化的视域中对西方史学的发展及其动态展开了客观公允的叙述和展望。书名既然选定《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要对“文化”和“史学”的概念进行界定的问题,以及解决历史学与文化之间关系的问题。于是作者开篇便是开诚布公式的展开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也如上文所提及的一样,真正要对文化进行定义式的阐述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对文化做出自己的不同描述,但是作者还是结合各家的论争,总结出了以下两个讨论的发展趋势:一则从广义上来说,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视为文化;二则是以狭义的角度进行阐释,即将精神领域的`人类活动与产物界定为文化。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那般,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文化是一种向更高、更完善方向迈进的理想境界,而这种理想赋予生命以真正崇高的意义。

而关于“史学”的定义,它已在时间的长河中被不断的提炼和拓宽,虽然现在已经无法确定,“历史”这个词是从何时开始从最初的“询问或调查”的含义扩展到“作为询问结果而获取的知识”这样的特殊意义的,只是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了解到了:如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有西方历史学之父之关誉的大家),荷兰历史学家盖尔,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朗,以及我国著名学者刘知几等诸多著名的历史研究者都曾对“历史”这一词阐述过自己的观点:有认为历史是一场永无休比的辩论的;有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件跟前进中出现的将来的口标之间的谈话;也有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不论他们的论述方式是否相同,都肯定了一点,那就是历史学是致力于对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做出探讨,包容范围极广的一门学科。当然,世界上是不存在完全独立成长的某个事物的,“文化”与“史学”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着的,我们必须在“大文化”背景上对史学做出整体的研究,也应当注意考察史学与各子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不可偏颇而论—以上所论及的一些内容仅仅是该书在第一章中给予笔者的理论知识的补缺。

在该书第二章至第六章,作者图文并茂的将世界史的编纂,史学从传统到新史学的发展,由古代到现代的历史理论在文化中的演进一一呈现于读者而前我国司马迁编著的《史记》和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所著《历史》搭架起了世界史的童年,其后具有更广意义上的世界史《通史》的编著者波里比阿、以及“世界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芝诺等掌起了世界史童年的辉煌之灯;再往后由于基督教的衍生及其影响的扩大化,在当时的历史学家眼中人类的历史进程便不再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史了,而是全数掌握在了上帝的手中,当然这种思想的植入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直至出现了但丁,并通过他的努力,才又架设起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桥梁。再往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的复苏,许许多多的学者和历史学家们纷纷编著了各具特色,且足以论证各自理论的世界史论著,这里也不便一一枚举。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和观念的不断发展前进,世界史的编著范围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的拓宽着,到了20世纪60,70年代,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纷纷采用全球观点来研究和叙述世界史,并产生了诸如《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这样的书。这也警示着我们看待问题和研究学问绝对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当下的时空中,而应该畅游于不同的历史时空,常常做不同时空的历史性对话,因为不同时空中存留下的思想理念和著述都是前人们遗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财富。

当然,不论是研究还是纯粹的了解,都不能够伫足不前,而是要在时空中找到定位后,进一步进行纵横领域上的扩充,只有探古察今,方能旁征博引。就像历史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小区域,而是要在古人和时下前辈的指引之下不断走出去,类似于当下比较流行的一句标语那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种学问的研究,不仅仅是历史,都是应该要保持着这样一直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以及浪迹天涯寻求真理的气量。当你从传统的文化中走回到当下的文化视野中,再经历其他各国文化周游之旅后,走回到所生活的文化背景之下时,你才能够真正的在历史和文化中豁然开朗,当然以上提到的游走并非指浮于表而的走马观花,而是应该更深入的探究到历史和文化的死胡同之中,做入木三分的研究。

但凡有了历史学的研究,和对文化的研究,就不乏各种思想理论的诞生,我国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是如此,在西方则是根据时期分段也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理论:就如古典文化时期有赫西俄德、阿那克西曼德、波里比阿、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等人的理论与观点;犹太文化时期则是有安德烈·内埃阿巴·埃班等学者的文化历史理论;基督教文化时期则是种种以上帝作为学说中心理论系统,就如保罗、奥古斯丁等人关于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的理论学说等等,由于这个部分的内容广泛,在此不再做赘言,只要翻阅了《史学:文化中的文化》这本书,均可从中探个究竞。到了近代以及现代,各种理论都发展得相对的更加有系统,如进步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以及到了现代发展显著的批判的历史哲学、绝对的历史主义等等。

—在这几章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是相当的广博的,如若能够进行细致的研读必能获益良多、在近世西方提出的“回到希罗多德去”的口号引领之下,近现代许多西方史学家也提出了许多适应近现代文化发展的文化学思想,主要人物在该书中主要提及有10人,分别是维柯、伏尔泰、基佐、巴克尔、布克哈特、卡尔·兰普勒西特、马克思·韦伯、赫伊津哈、斯宾格勒以及汤因比,对于以上提到的每一个历史学家及其所持的文化学理论,作者都展开了详略得当的叙述,其间也穿插了作者的独到见解,而且这部分内容所涉及到的人与理论都是产生并发展于近现代,更加贴近于我们当下的学习生活,对其展开深入一步的学习与研究是比较有现实价值的在该书的最后两章中,作者借鉴影响与日俱增的年鉴学派的产生即演变,从中窥见了现当代西方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擅变的历史缩影。

当然,整个西方历史发展也是一种文化的传统,是一种历史的积淀,需要经历悠长的岁月,以及历史的洗礼,西方史学也在一次次磨练中,从弱小走向繁茂,从传统史学走向新史学,而这条不断向前发展的道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的风浪波折也是屡屡上演,幸而如今它依然活跃在历史文化的舞台之上 通观张广智、张广勇两位先生的《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一书,给笔者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行文中的文化知识俯拾皆是,纵横交错,全书的行文叙述图文并茂,用词平实却又不失其专业性与学术性,真可谓是史学书籍中的一个典范之作。

相关专题 古希腊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