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论文

威玲旺卡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威玲旺卡”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论文(共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也提上了日程。

复旦、南大等院校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针对本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积极进行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本土联系、完善课程结构,才能有效走出当前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篇2: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论文

古代文学课程是本科院校中文系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传统课程。

从长期发展看,虽然古代文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但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的非功利性,不与学生就业发生直接关联,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有所下降。

不少学校以此为依据,大量缩减古代文学学时。

以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为例,上学期前,《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开设了两个学期,每学期48学时,但20下学期后,古代文学课程缩减至一个学期,每学期32学时。

不仅湖南科技学院如此,其他一些本科院校,甚至以文科为主的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时也大量减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合并,大多数院校将原来分开的《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合并为一门课程,而在学时的分配上,却没有做相应增加,这实际上导致了古代文学课程的减少;二是授课学时的直接减少,在上个世纪前十年,不少院系古代文学开设在四个学期以上,进入本世纪,大多数本科院校缩减至三个学期。

但即使如此,许多学生仍然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太多,希望进一步缩减。

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要求,不一定会带来好的教学效果,不少人发现中文系学生不像中文系学生,没有应具有的文气。

他们进入工作单位后,也开始面临一系列问题,师范类学生教不好古代文学,文秘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文采。

忽略了中文系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参加工作后后劲不足。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学生对古代文学学习兴趣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其实也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不少学校开始对古代文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改革的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

其中,复旦大学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现简单介绍如下:复旦大学目前从事古代文献或文献学研究的教师有22人,《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基础课开课三个学期,合计118学时,6学分。

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但在基础课程的开设上,似乎名不副实。

实际上并非如此,它除了基础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与古代文学或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主要有:《唐代政治与文学》《中国文学史料学》《文化新诗学》《屈原与世界文化》《中国古代游侠文化与文学》《商人与文学》《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研究》《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中国古典美学》等,另有《东亚古代文学关系史》《东亚汉文学史》《女性文学研究》《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等选修课程与古代文学紧密相关。

这样的改革,无疑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好。

南京大学也是如此,在开设四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之上,又开设了《古代文化史专题研究》《校雠学》《近代学者治学方法》《唐宋笔记研究》《石刻文献学》《佛道二藏文献研究》《辞赋研究》《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杜诗研究》等。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也开设了四个学期,另外还开设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先秦韵文研究》《汉赋研究》《<史记>研究》《六朝诗歌研究》《陶渊明研究》《宫体诗研究》《唐诗传播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古典文学学术史》等。

这两个学校在开设《古代文学》时,同时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做到基础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极大加深了学生对所授课程的理解。

湖南师范大学则把《文献学》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结合起来,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对于我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借鉴和启发作用。

湖南科技学院古代文学学科有教师16人,学科建设分四个方向,即先秦汉魏与舜文化研究、唐代文学与柳宗元研究、宋元文学与周敦颐研究及明清文学与潇湘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基础课程,开设了五个学期,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专业任选课《中国古代诗词专题》《柳宗元研究》《<诗经>研究》《民间文学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等课程。

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一些重点院校的中文专业相比,本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的设置与地域文化结合不紧密。

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所处地永州地方文化丰富多彩。

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四个方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

从研究层面看,舜文化研究、柳宗元研究、周敦颐研究、潇湘文学研究在省内乃至国内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课程的设置却处于滞后状态。

除开设了《柳宗元研究》外,其他与地方文化结合紧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能与《中国古代文学》相互补充的课程却没有开设,古代文学的地域特征得不到彰显。

其次,课程重复开设现象严重。

《中国古代文学》在本校开设了五个学期,每个学期48学时,合计240学时。

这一学时量,是复旦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2倍多、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1.7倍,《中国古代诗词专题》《<诗经>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等课程虽在这些学校有所开设,但由于他们基础课学时较少,开设这些,是对基础课程的一个有益补充。

但我校基础课学时充足,所授内容与选修课程重复严重,如《诗经》《红楼梦》等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都作了重点讲授,再开选修课程,学生受益不大,故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开设的课程学生选课率不高。

再次,应开设的一些课程没有开设。

由于师资的缺乏或其他原因,一些基础课程讲授较少,而目前国内研究已经成熟的一些课程得不到开设。

如文献学在许多重点本科院校中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学科,有专门的.教师队伍,但在本校,文献学不仅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甚至连课程也没开设,结果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写作论文时所引文献错误百出,对于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思维条理是否缜密也有重大影响。

针对本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加强与本土文化紧密相关的课程建设,对于已具备开设条件而未开设的的课程,应及早开设。

就本校中文专业而言,《舜文化研究》《周敦颐研究》都已具备了开设的条件。

《潇湘文学研究》《永州摩崖石刻研究》稍显薄弱,但也可以以教促研,只要有老师愿意开设,就应及早开设。

这些课程的内容,基础课程涉及较少,又与永州本土文化紧密结合,可以把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培养学生较好适应永州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对基础课程的一个有益补充。

二、调整已有课程机构,优化课程设置。

对于选修课与基础课重复严重的现象,可以采取两种办法进行调整。

或者缩减基础课学时或学年,或者减去与基础课重复严重的必修课。

这样,既能为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以选修其他课程,又能有效避免因授课内容重复而导致学生选课率不高的现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在优化课程设置时,要注意师范方向和文秘方向的差别,这不仅要体现在专业限选课上,同时也要体现在基础课的授课上,要适当把握好不同方向的学生在史集作品的讲授上时间分配的不同,从而有效培养出具有不同技能的不同方向的学生。

三、增开专业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一些与古代文学学科关系紧密,与《古代文学》相互补充的课程,如果在师资力量具备或可以具备的条件下应及早开设。

如《文献学》《校雠学》等在条件成熟时应及早增设。

另外,基础课程较少涉及,但在国内已经成熟的课程可以增设。

如《老庄哲学研究》《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敦煌文献研究》《历代笔记小说研究》《禁毁小说研究》《域外汉文学研究》等都是可以增设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将极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总的看来,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必需的任务。

改革过程中,也许会触动少数人暂得的利益,但从长远的目光看,改革不仅会给学生带来益处,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对于教师科研的转向和重新定位也具重大意义。

篇3:机械设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

机械设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

文章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各教学环节的措施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机械设计   课程内容   优化整合  

篇4:浅析高职高专网站设计课程体系整合论文

浅析高职高专网站设计课程体系整合论文

【论文关键词】 课程整合 网站设计 教学改革

【论文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技术应用为主、以能力教学为核心。但目前许多学校仍沿用传统高校教学方式,虽然教学大纲有所改进,课程设置力求满足市场需求,但仍以单一课程为目标,教师授课仅考虑课程本身要求,难以达到最终专业教学目标。对此,可在网站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对相关多门课程进行整合,以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站无论对单位还是个人的作用都越来越大,通过网站发布信息或进行交流成为许多人学习、生活或工作的一种方式。拥有网站是很多单位和个人的选择,网站设计与规划人才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网站设计与规划人才是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个方向。

一、 研究背景

经过市场调研和学生反馈,目前用人市场对网站建设方面的人才除了基础能力外,主要有两大方面要求,分别是静态页面设计能力和动态页面设计能力。其中,静态网页设计能力要求精通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Fireworks等工具,熟练使用DIV+CSS布局,精通HTML、CSS、javascript,能够独立完成网站的规划和静态页面制作。动态网页设计能力要求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动态网页设计技术,比如JSP、ASP.NET等。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关系型数据库知识,熟悉市场常用的数据库产品,了解软件工程知识,具备独立的项目开发能力。

目前,许多相关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都能针对市场需求和面向对象设置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网络数据库技术、动态网页技术、网站综合设计和美工基础等课程。但是,整个课程体系在协调方面仍缺乏整体性,每名授课教师还是依据以知识点为线索的传统教学模式,比如美工基础课程是通用的教学,没有针对网页美工进行着重学习,导致学生单一学习,很难实现整体有机应用,就业时也无法拿出令招聘者满意的作品。

二、 整合方案

高职的课程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强调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综合开发,课程之间应自然衔接和过渡。为此,可将以上几门课程设置成一个课程组,都采用同一个案例进行教学和考核,这样的学习是从一个整体出发,而不再是对知识点进行隔离后再拼装,学生自然重视每门课程在案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将每一个案例做精、做熟,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增强。以辽东学院为例,在实践中该校教师以一个规模较大的卓越购物网站为参考对象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案例,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首先,将网页制作和网页美工方面的课程融合为静态网页设计技术,课程目标是能够使用HTML、CSS、javascript、photoshop、Flash等技术设计类如卓越购物网站的主要页面,其中网页如何布局、前台动态效果、网页美工是课程的重点。以这个大的题目为线索讲解知识点,可以使教师教学目的性更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更高,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其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课程除基础知识外,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和实现案例中需要的数据库和项目中需要的相应的数据访问和业务功能设计。通过分析卓越购物网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同时传授项目开发中常用的分层设计思想,这样可以将原本比较枯燥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解决的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将原有的动态网页技术和网站设计综合实训合并为商务网站规划设计与实施,课程目标是将前期课程的设计改造为一个数据驱动的网站,有了前期的准备,设计一个类似卓越购物网站的项目完全可以在课程中实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也应用前面课程的成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课程的整体性较强,如果学生在过程中掉队,会导致整体教学失败,为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过程管理。为了让每个学生跟上进度,可加大阶段性个人考核,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身上出现“散漫”、“意志薄弱”、“我不能”、“我不喜欢”等现象,个人阶段性考核压力会推动他们战胜困难。一个个知识点的掌握、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可以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由于课程体系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师辅导时间不够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可依据学生的能力、所具备的知识基础、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在课程后期,每个小组除完成课程要求的任务,还应自主选题,独立制作一个规模适当的项目。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可以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由此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完成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通过更新教学观念,紧贴市场变化,改进教学方法与内容,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采用合理的考核方法,并且通过完成类似商业项目的开发实践锻炼,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厚桥.高职网站设计与规划课程改革与探讨[J].科技信息, 2009(2)

[3]卢爱芬.基于计算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 文教资料, (33)

[4]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科学,(3)

篇5:宋明理学与古代文学论文

一、从文章之学的文学到承载道统的文学

自刘勰“文以明道”之说出,文与道之关系即成为古代文论的根本问题。

唐人基本承续明道之说,柳宗元可为代表;李汉则有“文以贯道”说;至宋代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影响最大。

古今论者都在辨析明、贯、载之不同,以论各家之区别:汉唐时期,文以明道论者大都重视文辞,被视为重文派;而宋代理学家提出文以载道,明确指出文的工具地位,被视为重道派。

其实,单纯从文道关系上看,“明道、载道、贯道”三者并无大差别。

文以载道,文当然是工具;文以明道,文也是工具。

即使文道并重,文毕竟不能超越道,这在六朝都不例外。

本文认为,宋儒的“文以载道”对文的定位是准确的而且是正确的。

它揭示了文章的本质:文章本来就是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只能服务于主旨的表达。

作为工具,文辞和技艺不可能成为纯粹的形式单独存在。

因此,辨析“明”、“贯”和“载”之间的差别,没有太大意义。

在重文还是重道的框架中讨论宋儒与汉唐文人的是非,实未能区分二者之差异,更未得宋儒论文道关系之要领。

然而,宋儒的文道观与汉唐时期的文道观之根本差别,不在“明、贯、载”上,而是在“道”上。

一般以为所谓道就是儒家之道,古今一以贯之。

其实不然。

文以载道之“道”,与文以明道之“道”是具有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

尽管二者都包涵儒家思想,然而宋儒之所谓“道”与汉唐时期之“道”,其所指并不相同。

汉魏六朝人之所谓道,乃外在世界运行之道,自然一切物象以及人伦物理都以之为根本,当然也是文章或文学的根本。

董仲舒曰:“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

(《汉书》卷56)认为人伦之道出于天道。

刘勰曰:“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文心雕龙原道》)宗经、征圣,都是原道的过程。

以儒家伦理为本者如文中子,亦以礼乐教化目之,如其曰:“今言政而不及化,是天下无礼也;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

王道从何而兴乎?吾所以忧也。

”(《中说王道篇》)所关注乃天人之事,帝王之道。

汉唐论者谈道不出此范围。

而宋儒所言之道纯粹为人伦之道。

周敦颐言“文所以载道”,此道乃“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

[2]文辞艺也,道德实也。

这个道指的是人伦道德,就是儒家道统。

这是承续了韩愈原道的思想。

韩愈已经将道转到儒家道统上来,但尚未加以形而上的改造,还不是精神本体。

到宋儒这里,益加精细,深化为心性之学,道成为纯粹的精神存在。

汉唐人之道,其根本是宇宙论,而宋儒所谓道则是人性论,属伦理学。

虽然,汉唐宇宙论中也有伦理学,宋儒之理学中也有宇宙论,但正如李泽厚所指,汉唐的伦理学从属于宇宙论,而宋儒的宇宙论从属于伦理学。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作为伦理本体的道,不再像汉唐时那样依附在皇权身上,而是存在于自觉的个体身上。

礼乐政刑必须依附皇权,而心性之学则必由个体承载。

尽管张载还在以“天地之性”作为自然人类的最高法则,但这个“天地之性”所指向的不是宇宙,是与“气质之性”融为一体的人类价值观,是人的伦理精神,个人的道德信仰。

这标志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建立,是中国思想史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古代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学活动之根本是审美活动,而伦理精神则是人类审美的前提,也是文学的价值支柱。

文以载道,载的不是自然之道,而是伦理精神,人的信仰成为文的中心,文学的主体意识由此建立起来。

文学主体意识的建立,是继承了魏晋以来重文心的路线,但更上了一个层次。

文章的作者是人,其所展示的是写作主体的思想。

主体精神成为文章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汉唐文论也重视文章作者的地位,但其价值指向的是外在功用,文章的价值是由外在的繁华和功业判断的。

如王充也极重创作主体,他说:“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

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

”(《论衡超奇》)不过,魏晋人重视文章主体,但曹丕仍将文章定位于“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即使刘勰也认为空文无用,“安有丈夫学文,而不达于政事哉!”(《文心雕龙程器》)外在的形貌和实际的功用才是他们判定文章价值的标准。

宋儒改变了文章的价值指向,由实际的功用转向超越的伦理精神。

宋儒“轻文”的真正目的是要明确将文辞规定在技艺的地位上,指明了文辞只能是工具,只能为本体服务。

文辞不是本体,只有思维着的精神才能成为本体。

“文辞,艺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

”[3]文章的价值不取决于外在的辞藻华美和政事功利,而在于创作主体伦理精神的展示。

“文以载道”否定了文辞,建立了人极,为文学本体论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文章精神主体的建立,标志着古人文辞活动中的伦理自觉。

而人的文辞表达有不同方式,人的伦理精神以不同的文辞形式表达,就形成不同文体。

如张载言:“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随义理如此而言。

”[4]也就是说,诗、书、易、礼、春秋,各自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把握和展示着本体,而且各自可以完整地把握,因而张载紧接着说:“李翱有言:‘观诗则不知有书,观书则不知有诗’,亦近之。

”[5]理辞与情辞都能完整地把握与展示伦理本体,而导向伦理本体的情辞则是具有本体意义的文学。

这,已经接近于文学的本体意识,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重大进步,超越了汉唐文论。

二、走向本体的文学

载道的文可以是文章,但不一定是文学。

如果要成为文学,不仅仅是载道的问题,更需要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伦理与情感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才能进入审美过程。

但正是在天理与人情的问题上,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存在着严重困境。

程朱理学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

天理与人的个体欲望、快乐无关。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6]天理的根据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必然性。

作为伦理本体,必须斩断与经验世界的关系,超越这符合人类伦理精神的要求。

然而作为人类伦理精神,它可以不来源于经验,但它作为合目的性的概念,与人的生活经验必须有协调一致的一面,从而为审美判断提供价值方向。

即如康德所说:“自然界必须能够这样地被思考着:它的形式的合规律性至少对于那些按照自由规律在自然中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是相互协应的。

”[7]宋儒承认人欲的存在,承认其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但宋儒的天理人欲之辨将人的自然欲望压制到最低水平。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8]严苛的天理与人欲(自然)尖锐对立,如此天理作为“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理念,生活实践中人的情感很难导向这一理念。

天理处处否定人欲,自然不能呈现伦理,而且人的情感常处于禁锢之中。

情感是审美的基石,情感的禁锢对人们的审美思维进行造成极大的阻碍。

按照康德的观点,审美判断是一种反思判断。

所谓反思,是立足于特殊感性经验去寻求普遍法则。

而在宋儒这里,律令森严,与伦理原则常处于对立状态的自然感性,难以在寻找普遍法则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审美活动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造成这种对立的根本原因是其伦理内容的严重局限。

在审美活动中,伦理精神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这才能作为最大公约数与个体情感进行融通,美感才得以产生,审美过程才得以进行。

但宋儒的天理在内容上并不具备这一要求,它是特定时期甚至特定人群(统治者)制定的伦理法则,就是将儒家礼教定为普遍的伦理法则,如程颐曰:“礼即是理也。

”[9]朱熹亦曰:“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10]这就不具备普遍的意义。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欲望、情感也逐渐活跃,与僵死的规范极易发生矛盾。

个体情感在寻求普遍法则(反思判断)便时时发生冲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发展,这种冲突就更加激烈和频繁,主体难以产生审美愉悦。

再者,宋儒的道德认知路线始于“格物致知”。

“道”、天理是外在力量,属于“静态的知性抽象”,须通过格物才能被个体认知,而非个体内在的道德自觉或精神超越。

伦理本体变成了抽象概念,本体论变成了认识论,理性丧失了本体性,与主体感性两不相干,难以得到感性认同,这就阻碍了个体心情产生合目的性的内在感觉,审美思维便难以进行,作为本体性的文学就难以存在。

所以,在宋儒那里,朱熹的所谓“文从道中流出”,所流出的常常是概念,教条,而不是文学。

伦理本体与主体情感(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是理学论述的核心,也是理学的困境。

理学家努力突破这一困境,心学因此诞生。

在理学谱系中,心一直是一个重要范畴。

张载提出“心统性情”,朱熹进一步解释说:“性者理也。

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

[11]但此处尽管将“性”,即道心纳入了人心,但心并未成为本体,本体依然是性。

他努力弥合人心道心,认为“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

”[12]但人心道心还是分裂的。

心取代天理成为本体始自陆九渊。

陆九渊认为,不是天理而是心才是本体。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13]道心就在人心。

“道未有外乎其心者。

”[14]伦理精神乃人心固有。

“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15]伦理本体就在人心,“心外无理”。

伦理本体离不开人心,须以人心为基地。

这里,主体与本体最终走向融合。

将伦理本体从外在的知识转变为内心的道德自觉,这是理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心作为本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与人的感性心理建立了直接联系。

阳明曰:“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16]人的感知与伦理本体成为统一体,伦理本体与人的情感亦为统一体。

篇6:古代文学经典与反经典论文

古代文学经典与反经典论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演变,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在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肯定有自身价值以及它所在时代的意义。经典历经千年甚至更久一定是经得起批评家和作家的反复解读与诠释,也是与所存在时代的政治等相磨合的。各种各样因素的变幻及排列组合,衍生出了反经典。在古代文学史上经典与反经典是相互依存的。反经典有时可能会影响经典的地位,也有可能是对经典的补充。从这一方面说它们也是辩证统一的。现如今,反经典并不是一味的“反”,不会出现旧时代的极端反经典。所以,现在我们提到经典与反经典,应该顾全古代与现代完全不同的环境,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更好地认识经典与反经典。提到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我们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大量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不断变化下,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下,自然而然也就衍生出了反经典文学。从某方面说,经典与反经典是相互依存,是共生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有了文学经典的观念,这种观念一直持续至今。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文学经典是怎么形成的',历来文学家是如何评判这些经典的,一直是文学批评的核心问题。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不同,人们对经典文学的认识及诠释是不同的,出现了“反经典”现象。毫无疑问,反经典会对经典文学的地位产生一定影响,但也会使经典延伸并得到完善,使经典更具价值。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们反经典的方法是极端的。但是在中国古代中,人们反经典通常并不是很激烈。从这些来看,我们应该意识到经典与反经典并不仅是古代文学的问题也是当代的文化问题,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一、古代文学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经典必定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条件不断地组合、变化渐渐就形成了经典。古代文学的经典早已深入人心。时代不同,人们心中的经典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一提到经典,我的脑海里不自觉就出现了《红楼梦》这部作品。我们常常说唐诗宋词元曲,当然还有很多,这些都是相应时代的标志,我们只能感叹时代不同,文学代表不同。经典必然有它成为经典的价值,它一定能经得起文学家的批判,历史的考验,最终会形成它的语言特色,肯定会有其他文学作品无法企及的价值。除了这些之外,经典文学的形成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密不可分。我们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他们的有些作品价值到现在都无法说明,他们的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影响深远。大家都知道,这是陶渊明的作品,他之所以能留下千古名句,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他所处的朝代不清明,他的作品大多表达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流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态度,兼有平淡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陶渊明的这些情趣理想是文学弟子向往的,这些都奠定了他的经典地位。现代教育中,《论语》一直是小学课本所学的文章之一。四大名著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红楼梦》的价值我们至今没有研究出来,我国现在成立的“红学”一直没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它的内容涉及之广且语言功底深厚,里面的药方也有一定的价值。《桃花源记》语言优美,描写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诗经》的文学价值也是相当高。这些文学经典往往有相近的地方,他们有着共同的特性。

二、反经典

前面提到了经典与反经典相互依存,反经典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形式多样。谈起反经典,会想到李零的《丧家狗》。他在很大程度上个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孔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历史是不可能被复制的。李零的作品从某方面来说消解了孔子身上的神圣感,可是太过主观,既有可取之处,也有过激之处,他没有全面考虑当时的社会形势。还有,我们知道《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他的经典地位是在西汉时得以确定的。很多文学家对这部作品评价很高,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也曾在《史记》中引用刘安的话高度评价屈原,赞美屈原的高尚人格。经典必然会引起争议,与此同时,扬雄第一次在文学史上提出了自己反经典的立场,作了《反离骚》,但他也非常敬佩屈原的文学才华和高尚品格,同时他觉得屈原很可怜,很同情他的遭遇,可是对他投河自尽不赞同。扬雄对屈原的评判有赞扬也有贬低。从某种程度上说,反经典的出现是政治的需要,有时候是政治的有意推动,从而推行有利于自己的理念。

三、结语

现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要适度运用文学,这样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古代文学经典与反经典。我们看待经典与反经典,首先要了解传统与现代环境条件的不同。我们在现代的背景下认识传统经典,要两者都考虑到,有辩证的眼光,既不能忽视古代传统下的背景又要重视现代意识。

篇7: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论文

摘 要:现今,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课程结构效率低、课程内容与职业相脱节、教学方式传统无趣,这就迫切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文章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分析了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而后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希望可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管理;课程体系

“互联网+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才,这也是现今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热点。课程体系的设置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往往是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明显存在课程内容与职业相脱节的现象,迫切需要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对现在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概况

现今,中国绝大部分的本科院校都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和受益面日益广泛。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主要是参照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主干课程设置而形成的。虽各个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尽相同,但大体可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必修)、专业服务技术课、选修课、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

二、“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课程结构效率低,缺乏灵活性

纵观我们许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但与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现行课程体系效率低。首先,从课程结构包含的知识量而言,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其次,从课程结构内涵的理念而言,“轻基础、重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佳。

(二)课程内容重复缺乏系统性,并且与职业脱节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决定着其课程内容,而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混乱,首先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并且学生也很容易厌学;其次,学生不具备比较系统的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先修课和后修课存在顺序颠倒和逻辑性比较差的情况,这样不但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会导致教学体系不够合理、科学和系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而现今针对这一背景设置互联网相关课程对的高校也甚少。

(三)教学方式传统无趣

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本身的操作性以及应用性就比较强,但是很多高校在教学的时候,还是选择以往的影视教育手段,讲授的知识比较多,进行的讨论比较少;理论方面的阐述比较多,案例分析也比较的少;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学生也比较被动,技能很难提高。这不但导致课程效果差,也会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以旅游学科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指导,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旅游发展的需要。研究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角度对于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一)课程结构优化,采用灵活的选课机制

国外的许多国家的课程结构中的能力和教学之间是适应的,并且选课机制也比较灵活,学生除了需要进行必修课的学习,还可以选择一些选修课,这样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方面的实际需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旅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采用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并且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减少计划教学安排,增加自主学习安排。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开设与互联网经济时代相关的一些应用性强的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优化,注重系统性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演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表现出明显的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传统课程的改造和更新,要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新型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课程内容与工作实际更加贴合。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可以新增:大数据分析与行业应用、互联网营销、旅游与旅游信息化、全域旅游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三)教学方式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于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而非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可以利用当下热门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的课程资源可以被多个课程和多个教师重复利用,学生可以多次重复观看和学习,在学习的交互点上实现师生互动,这是对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的革新。允许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授课,也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利用开放教育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

本研究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角度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将融合更多的新科技、新理念,全面带动线上线下的双向贯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高校应该对国家的经济形势以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进行预判,优化现今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 旅游学刊,(S1).

[2] 陳才,张燕燕,刘英.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J]. 旅游学刊,(S1).

篇8:初中语文作文优化整合论文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重要内容的作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能够较为全面和综合地展现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将作文教学作为重点内容。另外,初中生一般有比较强的好奇心理,较为活跃的思维。语文老师应当顺应这一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写作。那么怎样才能使初中语文作文得到优化整合呢?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创建氛围,提高写作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东西就会想要了解学习,那么就要就要了解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对于作文难写的问题就解决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都有些喜欢自我表现,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提供一个条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比如,学校举行的作文大赛等,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赛,在写作时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

二、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要想顺利地完成一篇文章,必须要有一定的素材积累,然而最简单也是最好的素材通常来源于我们学生的日常生活。老师要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好的素材并及时记录下来,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意识。如果写作脱离了生活,那么写作给学生带来的感觉就是遥不可及的,不知道要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写等问题也就会随之产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写作失去自信心,失去兴趣,再想去提高能力可就是难上加难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写的出来,其内容也是空洞无味,缺乏实质性的东西,更不用说流露真情实感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老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写作心态,不要急于求成,开始写作之前去留意身边的景物、事物,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生活是多彩的,只要认真对感悟,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必然也是丰富的。在积累素材的时候可以采用制作小卡片或者写日记的形式,记录平日里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感。除此之外,有意识地摘抄好词好句,持之以恒,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写作水平。

三、建立健康的人格

现在的很多学生心态很浮躁,写作文的目的就只是为了交差事,完成任务应付老师,这种不认真的态度就很难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作文写出来是枯燥无味的,没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要求,那就是作文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选材内容要真实,写作的心态要端正,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观察生活,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写作不再看成是一种应付,而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途径。

四、注重实践,开展活动

教育离不开生活,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将自己的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只有学生真正愿意去进行写作,才会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才称得上是一篇好的作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时间活动,比如说进行写作大赛,让学生提高对自身能力的要求,同时,在进行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大写作并不是那么难,可以是自己平时的生活,也可以是曾经令自己感动的那一瞬间。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进行探讨和交流,互相帮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树立写作自信心

多数学生存在写作难、怕写作等情况,主要是由于缺少观察生活的细节的意识和不注重素材的积累。除此之外,学生在发挥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受到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实质性内容,甚至偏题、跑题。学生在写作时频繁的出现这样的问题,打击了写作自信心,长此以往,产生写作厌烦情绪。所以,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敢于写作,就需要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自由、民主化的平台,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斥责,让学生对写作充满自信心。例如,不管是从文章的立意构思,还是结构内容,甚至细节之处的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以及学生的书写情况,都要给以积极的肯定,即使存在一定的问题,也不能直接用“差”、“不好”、“不该”等这样敏感的词汇进行批评,一方面对学生的作品不尊重,伤害到学生的心理,另一方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降低了写作兴趣。良好的语文教学实现设定的效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更不能急于求成,而是有步骤、有方法、有条理地进行教学,对作文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整合。同时,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心态,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快乐的提高。为未来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凌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09):202.

[2]武玉龙,张丽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J].现代教育科学,,(02):168-169+165.

[3]宋胜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85-86.

篇9:基于老年护理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医内容整合和优化对策探讨论文

基于老年护理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医内容整合和优化对策探讨论文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术,具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所具有的养生调护思想受到当代人的欢迎。因为中医护理属于中医范围,在过去很长时期内医护不分所以中医护理没有形成特有的理论系统,不利于护理专业教学。所以,中医护理课程要进行大力改革,加强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才能表现中医护理临床实用的特征。

一、中医护理课程发展现状

1、中、西医护理课程分离。

中医护理院校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中医和西医两个专业,课程为西医内外妇儿护理学和中医内外妇儿护理学,将中医和西医的护理分离不但要重复学习护理内容,而且使学生在应用护理知识时思维也会出现分离,在应用时要首先区分是中医护理还是西医护理,不利于中西医结合思想的传播,不能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护理思维,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中,当前已经实现了中西医临床课程整合,而对于中医护理专业来讲也要实现中西医护理课程的整合,这是中医护理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2、长期医护不分

因为很多历史发展原因在传统中医学中没有实现医护分离,在建国以后才逐步实现了中医护理学的独立发展,发展历史只有几十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大量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学才逐步得到了分离形成了一个独立学科。客观来讲中医护理学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系统,但值得提出的是这一学科来源于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医护理理论根植于中医理论基础之上,对中医护理学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促进着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3、中医护理处境尴尬

中医护理学发展遇到的阻力不但包括上述因素,还存在下面这些原因:在医学临床上应用中医护技术较少,就是在中医院很多护理人员也选择应用西医护理技术,一般情况下只有医生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护士只是起到配合作用。在学校掌握的中医护理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限制了学习热情的发展,给教师的传授也带来了很大困难。中医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整体观念”、“治病求本”,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才能看出疗效,不如西医治疗迅速。所以医生在选择治疗疾病的技术时因为受到经济利益和利已思想的影响,都会选择西医技术,因此中医护理应用一再受到排挤而不能健康发展。

二、对策

1、整合专业课

(1)中、西医护理操作技能课程的整合。

西医护理学和中医护理学在内容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将两门学科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在护理学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结合,如在西医护理学的热疗法部分引入中医护理学的热熨;在西医护理的注射部分引入中医护理的穴位注射技术;在西医护理的灌肠部分引入中医护理的中药灌肠技术等。利用将两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中医护理技术属于护理操作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处理病人护理问题时,可以自然想到应用中医理论和操作技术,而不会只有在中医院或中医科才会想到应用中医护理技术。

(2)中西医护理临床课程的整合。

把中医内科护理学和西医内科护理学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为了彰显中医特色可以以中医内科护理学作为框架。如针对一种病症可以依据病因、分辨病症、进行检查、应用中西医进行治疗与护理等进行综合治疗;还有,可以将中医骨伤科护理学与西医外科护理学结合在一起;实现中西医儿科护理学的结合和中西医妇科护理学的整合。全面实现中西医护理学课程的整合,可以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在遇到一种病症时可以自然应用中西医理论进行思考,而不将中医与西医分裂开来,使中医护理得到良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中医护理意识。

(3)扩展课程的整合。

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护理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理论,不同学科之间出现相互渗透与相互交叉现象越来越多,如护理美学、护理教育、社区护理、老年病护理、健康教育等,因为规定每门课程都要有学分和学时,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安排大量学时;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大量重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不应受一本教材一门课程思维的限制,可以研究将课程设置为护理人文社科扩展课程和护理临床扩展课程,第一种课程可以包括护理美学和护理教育;第二种课程包括社区护理和老年病护理、健康护理等,在充分研究这些课程的基础上,提炼出这些课程当中的新理论和新知识,实现全面整合防止重复讲解,使用最少的教学时数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教材

当前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过程中要重视培养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意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其他专科护理当前已经依据护理程序实施,也就是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办法、护理评价。中医护理作为专科护理课程,它的实质就是护理程序,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讲求护理程序模式,只是专业术语是中医而已。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新入学的学生形成统一的护理认识,防止出现过于独立的中医传统理论知识,因为没有实现教学中的对接学生因为不易理解知识而导致厌学。在编写中医护理教材过程中要依据当前应用的现代护理模式,应用中医辨证护理和传统护理技术进行整体护理,对当代中医护理学逐步完善和发展。

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及教材

主要方法就是利用任务引领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逐步形成中医护理知识结构。学生能够掌握中医护理知识:一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民俗常识;二是中医常识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三是中医护理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求以人为中心,人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的认知;四是网络信息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保健医疗宣传等。综合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教材内容、大量参考资料、网络信息文字共同构成了“理”。在进行教材编写时不但要包括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而且还应包括职业教育改革的教学方式,如任务引领教学,出示任务或任务的一部分,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理”与“实”的综合运用,实现理实一体化而逐步形成中医护理知识结构。这种形式的教材改革不但为师生参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多方面表现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篇10:高职国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论文

摘要:

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影响高职国贸专业就业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