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真空开关缺陷的处理论文

桔梗是我老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桔梗是我老婆”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10kV真空开关缺陷的处理论文(共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10kV真空开关缺陷的处理论文

10kV真空开关缺陷的处理论文

摘要:针对电力系统中部分经改造的10kV真空开关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真空开关 缺陷 处理

目前,电力系统中10kV真空开关已大量使用,但有一部分真空开关的安装和改造,存在着不合理或不完整之处,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我局有一部份真空开关是由运行多年的GG-1A型开关柜内的SN10-10型少油断路器改造成的,配用原少油断路器的CD10型操动机构的ZN28A-10型开关,现逐渐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1、异常现象及原因分析

运行人员在对110kV青山变电所进行夜间巡视变电设备时,发现10kV朱村222线开关A、C相真空包发出淡黄色光,进而仔细查看发现固定A、C相真空开关的导向板的螺丝经过对开关的10kV操动机构的仔细分析认为由于操作机构和断路器的的传动方式不配合是引起前面所述异常问题的原因所在。该开关CD10型操动机构主轴上的传动拐臂H2臂长为80mm,CD10型操动机构合闸时传动的总转动角度β为90°,根据数学计算,它输出行程的理论值为113mm,ZN28A-10型断路器的传动主轴上的.传动拐臂H1长度也为80mm,而真空断路器由分至合总转动角α为58±1°,它所需传动行程H1(即垂直拉杆行动行程)根据数学计算约为78mm.可见电磁操动机械和真空断路器的传动机构行程不配合。也就是说,由于机械传动的限制,当真空断路器由分至合时,总转动角度α达58°,断路器由分至合所需传动行程H1只需78mm时,操动机构主轴总转角β仅为60°左右,远小于它规定的90°总转动角的要求,致使操动机构合闸功输出特性改变,也必然使合闸铁芯上顶杆与连杆机构合闸滚轮之间空冲程变大,空冲程过大,毫无疑问将使断路器合闸起始阶段冲击力很大,使断路器产生特别大的震动。由于断路器的震动,使导向板的螺丝逐渐松动,直至掉落,导向板没有了固定螺丝,在分合开关时,操动机构作用于动触头的作用力因导向板位移而位移,从而使灭弧室的动、静触头在合闸时接触的位置移位,使触头磁场分布不均匀,而发热产生淡黄色。这就是产生前面所述异常问题的原因所在。同时由于传动机构部分配合不当还容易使开关产生下列问题。

由于操动机构主轴总转动角β只有60°左右,而操动机构配用的辅助开关是按90°角设计的,当操动机构主轴实际总传动角β为60°时,分、合闸回路接点就不能正常切换;满足了合闸回路接点切换就满足不了分闸回路接点切换,反之亦然,形成了顾此失彼的局面,由此引发的运行中断路器烧分、合闸线圈的事时有发生。如果试图调节辅助开关的传动拐臂长度,但受到拐臂长度的限制,很难使接点转换角度达到90°的要求,最多只能做到在分、合闸静态位置能使接点可靠接通或断开,而不能改变辅助开关动作过程中接点切换时间上的配合,CD10型操动机构主轴总转动角小于90°是根本原因。

在结构布置上,由于断路器主轴拐臂与CD10型操动机构主轴拐臂在分合闸过程中相互之间弧形运动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互成90°,当垂直拉杆长度小于700mm,在动作过程中拉杆两端叉形接头与拐臂之间将产生严重卡滞现象,它必将损耗掉大量分合闸功,影响断路器的合分闸速度。

2、处理方法

(1)对上述问题的改进方法如下:将ZN28A-10型所配的CD10型电磁操动机构的主轴传动拐臂臂长M2由80mm减少至60mm,当真空断路器的主轴的传动行程H1为78mm时,操动机构主轴的总转动角度β为90°。操动机械拐臂输出行程H2,理论值为84mm,实际值为78mm左右(因为水平传动主轴在受力后约有5mm行程损失)。

(2)断路器主轴上的传动拐臂与垂直拉杆连接孔内必须装设滚珠可调装置,在分合闸过程中自动转向调节,减小运动过程中的扭损耗。

(3)改造后的断路器特性测试结果表明ZN28-10型真空断路器配用CD10型操动机构按上述方法改进后,触头开距、超程、不同期时间、触头弹跳时间、分合闸时间等均可方便地调整在标注的合格范围内。

3、真空断路器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运行人员在运行巡视真空开关时应加强对螺丝等机械部分的观察。检修人员在对真空开关检修时,应特别重视对机械部分的检查,操动传动机械润滑是否良好,运转是否灵活,有无卡死,特别注意检查传动拐臂有无死角,分闸弹簧螺丝是否松动等,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装于GG-1A型开关柜内使用,并配用CD10型操动机构的真空断路器,其主轴传动拐臂由分至合所需行程,必须与CD10型机构主轴上传动拐臂在总转动角为90°情况下实际输出的行程相匹配。

(3)CD10型操动机构主轴总转动角必须在90°左右,辅助开关的总转动角应能保证分合闸回路接点都能可靠切换,动作过程中接点切换时间能够与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动作时间配合。

(4)断路器安装后,应进行各项特性数据测试,电磁操动机构的最低合闸电压、最低分闸电压的测试,特别是分合闸速度和触头合闸时弹跳时间的测试。

(5)将ZN28-10型断路器主轴M1传动拐臂臂长由80mm增加至120mm,而不调整CD10型操动机构的拐臂,这样也能使传动机构部分行程配合,但因力臂大,操动机构传送的合闸功大,真空断路器受到的合闸功大,容易使真空断路器受到过大的震动,降低灭弧室的使用寿命,在刚开始进行10kV开关无油化改造时,由于受经验技术的限制,也有一部分开关是采用这种方法的。相比较而言,不调整断路器主轴的拐臂M1而调小操动机构主轴的拐臂M2将能使真空断路器更优化地运行。

(6)CD17型电磁操动机构是专门为ZN28A-10型开关所配的操动机构,新建或开关无油化改造时,如应用CD17型开关将能使真空断路器更优化地运行。

篇2:结构缺陷处理

一、工程概况:

1、徐州市新城区西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工程,由多幢长方形建筑物组成、各幢建筑物之间用连廊相连而成的庭院式建筑,地上6层,建筑面积74206m2,地下1层,建筑面积19942m2,总建筑面积94148m2,建筑高度22.30米,主要功能为办公楼,地下一层平时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为物资库及兼顾人防工程,上部1-6层为办公。±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0.60m,室内外高差-0.40m。

2、本工程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结构体系,静压预应力管桩,地下室底板整板基础、砼桩承台。地下室为平战结合六级人防地下室,上部为框架结构办公楼。本工程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砼设计强度等级为:垫层C15,承台、底板、地下室外墙、梁、顶板(无上部建筑处)为C30S6掺微膨胀剂,框架柱、梁、板为C30,构造柱C20。

二、现状调查:

根据拆除的结构来看,少数柱、墙、梁有蜂窝、麻面,根据本工程特殊的结构形式和建筑设计,考虑到室内精装修直接在原结构面上刮腻子,不进行抹灰。因此在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

三、分析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备考资料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四、预防措施:

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五、处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孔洞或露筋缺陷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更多建筑类经验免费阅读下载请访问:www.shangxueba.com/store_m_706634_23236_1_1.html

篇3:断路器控制回路缺陷处理探讨论文

断路器控制回路缺陷处理探讨论文

摘要:断路器作为保障电力平稳性与安全性的重要设备,通过对断路器控制回路进行分析,发现其内部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断路器控制回路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增加机构电源监视元件,将合闸闭锁改为储能控制方案,避免在未储能的状态下产生合闸操作的问题,从而提高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可靠性,消除缺陷带来的隐患。

关键词:断路器论文

引言

断路器控制回路主要是监视断路器跳闸、合闸回路的完整性,如果电力系统中出现问题,断路器会直接断开电源,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如果断路器控制回路存在缺陷,不仅无法保障电力系统运作的安全性,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目前在中低压电网中,通常都采用弹簧操作结构断路器,其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正确性与完好性直接影响着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针对断路器控制回路现存的缺陷与问题,我们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电路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

1、断路器控制回路缺陷分析

(1)断路器操作电源监视问题。在断路器机构的电路中,由于系统远方操作箱跳闸、合闸只与串联电路相关,如果该线路掉电时会产生跳闸、合闸不通问题,由于TWJ或HWJ位置继电器均不吸合,会发出控制断线信号;但由于断路器是串联形式,如果并联线路出现问题,回路依然会正常运作,保护装置不会发出任何信号。但实际上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压力闭锁回路、储能控制回路、信号回路都已经失效。如果进行合闸操作,合闸弹簧又没有储能,导致继电器无法与并联电路吸合,电路器也无法获取机构未储能信号,断路器合闸回路无法闭锁,合闸后回路通过操作箱HBJ与合闸回路保持导通状态,最终导致合闸线圈无法断电产生烧毁问题。如果断路器压力降低,同样不会发信和闭锁操作,导致断路器状态失控,可能出现断路器气压异常造成断路器跳闸、合闸,埋下安全隐患。

(2)储能控制与闭锁回路问题。储能闭锁回路和储能信号都取自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继电器只能在未储能时动作,已储能时不动作。但继电器不动作,不能够说明储能装置或该回路没有问题,如果继电器线圈损坏、断路器电源掉电、SP接电损坏,同样会导致继电器不动作,从而导致断路器在合闸后无法储能,并且不能被发现,闭锁回路失效,在下一次合闸时很容易造成线圈烧毁。

(3)断路器信号设置问题。控制断路器控制回路的警告与闭锁信号需要两个不同的常开接点,两个常开接点不动作并不代表回路完好和气压正常。如果并联电路出现电源掉电、常开接点线圈损坏,都会展现出异常信号,操作回路依然无法被闭锁。

2、断路器控制回路缺陷的处理方法

通过对上述断路器控制回路系统进行分析,我们必须要通过更加合理的系统排列形式保障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有效性,避免产生部分回路或元器件故障无信号问题。断路器控制回路缺陷处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加强机构箱电源能回路监视。为了能够保障机构箱电源的安全性,我们在机构箱控制回路电源末端安装了继电器来监视电源回路,如果机构箱电源出现异常问题,会向控制室发送掉电信号,让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解决问题。

(2)将未储能闭锁合闸改为已储能时允许合闸。通过将未储能闭锁合闸转变为已储能允许合闸能够有效避免合闸线路故障不警报问题。通过在储能指示灯两侧接电机构,作为储能监视,让机构在已储能时动作。将常开接点取代常闭接点,并作用于合闸闭锁,从而避免出现为未储能合闸操作的安全隐患。并对常闭接点发出未储能信号。

(3)增设密度继电器信号接点。为了避免接点异常问题造成的断路器控制回路气压监视与操作闭锁,并在信号接点连接密度继电器中的另一组警告接点,从而保障断路器控制回路警报信号不会因为接点或回路出现问题而失去监视作用。通过对改进之后,要求密度继电器具有双组接点输出。

(4)HWJ线圈接在闪光回路处理措施。想要消除HWJ线圈接在闪光回路缺陷问题,需要在闪光回路中将HWJ线圈移除,并在此闪光回路中加入HWJ接点,从而监视断路器位置。并通过分析分段断路器备用电源自投保护测控装置说明书,将HWJ备用常开接点接入。与此同时,警报灯回路也进行同样的改动,改动完毕后即可进行回路传动,断路器控制回路即可一切正常。

3、断路器控制回路系统分析

目前大多数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都存在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机构箱的正电源通常被设置为就地操作正电源。实际上,该种操作机构的正电源除了短路就地操作外,还需要完成压力闭锁控制、储能控制、发信等功能,可见其在控制回路中的重要性,必须要对该电源进行实时监控。断路器机构未储能闭锁回路,部门断路器控制回路采用已储能时控制结构合闸回路、元器件动作,也有采用未储能时控制元件动作以及断开合闸断路。相比之下,后者虽然带有一定的优势,如储能监视继电器只会在未储能时动作,不会出现长期带电的问题,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的寿命,但缺点是在运行中不够安全,很可能无法发出故障警报,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性,笔者还是推荐前者,也就是储能动作。对于密度继电器信号监视回路来说,接电信号应直接从密度继电器中直接获取远方信号,不能只取自断路器重动中间,因此,需要采用2组接点,但市场中多数密度继电器只提供1组接点,无法满足两组或多组接点需求,这就需要生产厂家不断改进。

4、总结与建议

虽然断路器控制回路不会对电力系统直接造成影响,但容易让技术人员操作失误,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对断路器控制回路缺陷及时排除。由于断路器控制回路缺陷问题存有一定隐性,在验收中不容易被发现,需要在后续工作中注意二次回路传动。为技术人员提供二次回路相关图纸作为依据,对于二次线改动情况,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图纸内容进行实施。如果发现实际接线与图纸内容存在矛盾,需要进行查线核对工作,及时查明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根据正确接线图纸进行改正,这样才能够提高断路器控制回路改进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宝坤,何玉磊.断路器控制回路缺陷引起的事故分析及改进方案[J]。电力安全技术,(11):30―32。

[2]蔡勇斌.断路器控制回路故障分析与处理[J]。电工技术,2011(09):52―53+55。

篇4:桩基缺陷的成因及处理论文

桩基缺陷的成因及处理论文

摘要:随着大量桥梁工程的兴建,灌注桩基础具有施工方便,承载力高,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工程中大量使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缺陷桩,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其承载力的发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积累现场施工经验,根据不同的缺陷采取相应不同的处理方案。尤其是注浆在处理桩基缺陷中,效益可观,质量稳定可靠。

关键词:缺陷桩承载力注浆

0引言

在桥梁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机械设备及人为因素等原因,难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缺陷桩现象。一旦缺陷桩基出现,不同缺陷程度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成本低效益高的方法是人们一直追寻的。

1桩基缺陷类型

1.1桩基顶部缺陷由于在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泥浆沉淀,浮浆厚度难以准确估计,在桩顶混凝土超灌不足时,混凝土中难免有夹泥现象产生,影响混凝土质量;其次,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拔预埋钢护筒时,用力过猛,或者左右用力不均衡,都会扰动桩顶混凝土,影响混凝土质量。最后,在进行凿除桩头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风镐功率过大,对声测管周围混凝土有不同程度的扰动现象,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1.2桩基中部缺陷首先,由于地质条件差,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局部塌孔现象,局部阻止混凝土翻浆,导致局部缺陷。其次,在拆拔导管过程中用力过猛,扰动了混凝土连续性,影响混凝土质量。最后,导管气密性差,由于在水下混凝土灌注中导管进入泥浆,破坏导管内外压强差,轻者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连续性,严重的阻碍混凝土下料,不能正常翻浆,导致断桩。

1.3桩基底部缺陷

1.3.1桩基顶端缺陷处理根据检测结果显示,在桩基顶部存在缺陷的,我们可以继续向下凿除桩头混凝土,直到混凝土质量完好位置。但是在向下破凿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混凝土的缺陷异常位置,与实验检测资料相对应,最后用与桩基同标号混凝土进行接桩。注意,在向下凿混凝土过程中保护好桩基钢筋,防止损坏。

1.3.2桩基中部缺陷处理此类桩基缺陷处理很难统一衡量,缺陷程度小的可以用注浆处理,缺陷程度大的一般在两米以上的注浆处理很难保证质量,通常报废该桩,在原先位置重新冲孔,安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1.3.3桩基底部缺陷处理桩基底部有缺陷的,根据桩基受力性质,可先进行受力简算,再确定其到底是否需要处理。如果桩基是摩擦受力桩,其缺陷位置长度不影响整体荷载受力,也就是说,在不包括缺陷的这部分桩长里,其摩擦力已经可以满足荷载要求,就不用再做处理,否则;必须处理。如果桩基是嵌岩桩,底部有缺陷的,必须处理。

2实施桩底注浆的准备

2.1合理的注浆设计是注浆的前提为使桩底注浆施工合理有效,有必要对桩基的岩层地质状况,地下水条件,缺陷程度和周围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科学配制注浆浆液,确定注浆压力等参数。

PK133+330高架桥10#桩总桩长22米,其中0-15米为黏土地质,期间偶或出现白云石和夹杂砂岩,15-22米只要分布灰色黏土,均匀分布白云石矿层。根据超声波检测显示,其桩底21-22米混凝土不连续,可能由于清孔不干净或混凝土离析导致。根据桩基混凝土强度为RN35.我们确定采用ACC425袋装水泥,水灰比(C/E)大于2,注浆压力在20帕到50帕,稠度为15-20秒,对其经行注浆补充。

2.2注浆工序

2.2.1钻孔在缺陷桩桩顶钻3个直径为43mm的孔,在钻进过程中必须保证垂直度,确保钻孔与桩基轴线平行,防止钻孔偏斜,碰触桩基钢筋或者穿出桩基。其钻孔深度比桩长深1米。

2.2.2埋设注浆管在3个注浆孔钻好后,并保障畅通时,将30mm的注浆管插入孔底,顶部用水泥浆与桩基连接密封,保障在注浆时不漏气,保证整个注浆系统的气密性。每根注浆管的外露部分至少连接2个三通外接接头,并安装阀门。并对每个注浆管进行编号。

2.2.3压水试验压水试验不仅起到疏通压浆管道的作用,而且有关压浆的操作经验参数根据压水试验结果做相应的调整。压水试验可也将桩底沉渣,泥浆清除。将清净的高压水注入1号管,同时关闭2号管,打开3号管,直到翻出来的水变清为止,然后再将2号管打开,3号管关闭,重复上述操作。然后再将高压水头分别注入2号管和3号管,又重复循环上述操作。

2.2.4注浆待清孔清理干净后,根据浆液配合比进行配制浆液。在配制浆液过程中,仔细称量加水量和外加剂量,搅拌均匀,做好试件。

在浆液的各项指标满足要求情况下,将水泥浆注入1号管,同时打开2号管和3号管,加压开始注浆,通过注浆,将其它管内的清水都置换出来,直到管内翻出浆液,并排掉100升浆液为止,然后再将水泥将注入2号管,同时先打开1号和3号管,待有均匀浆液排出,并排掉100升浆液为止,最后再将水泥浆注入3号管,重复上述操作。 将注浆接口接在1号管,同时关闭2号管和3号管,将注浆压力达到50帕时,持续5分钟。然后再将注浆接口接在2号管,同时关闭3号管和1号管,将注浆压力达到50帕时,持续5分钟,最后将注浆接口接在3号管,同时关闭2号管和1号管,将注浆压力达到50帕时,再持续5分钟。将所有阀门全部关闭,拆除注浆设备并清洗。

3.3控制注浆参数,提高注浆效果在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浆液稠度,注入率和注浆量在注浆过程中都是变化的,于是合理的控制其变化对提高注浆效果十分重要。

注浆压力随注浆量的增加出现由低到高的变化规律,如果在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突然急剧下降,表明局部有漏浆或漏气现象发生,及时检查注浆管道,有可能是注浆管道损坏,也有可能桩基周围出现裂隙现象。应及时向浆液中加入外加剂,间歇注浆,多次注浆保证质量。

3桩基注浆提高承载力原理

3.1改善原来地质条件,提高承载力在灌注桩的成孔过程中,机械对桩的周围地层有一定的扰动作用,减弱整个桩基的承载作用力。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由于孔壁的泥皮对整个桩基的摩擦力减弱,也影响整个桩基的承载作用力。桩底注浆通过渗透,劈裂,和挤密作用使桩端受力层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浆液和土的结合体,从而改善受力结构的物理学性质,修复和提高受力土体的强度。

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前由于清孔不干净,桩底沉渣的存在直接影响和严重降低桩底承载里的发挥,通过注浆可以将桩底的沉渣置换、挤密、固结作用改善和消除桩底沉渣对承载力的不良发挥。

3.2急剧提高桩基摩擦阻力在高压注浆的作用下,浆液可以从桩端沿装侧向上,通过渗透、劈裂、填充、挤密和胶结作用。对桩周泥皮及护壁经行泥皮置换和空隙填充,在桩周围形成脉状结石体,大幅度提高桩基侧摩阻力。

3.3改善受力状态和荷载传递性能桩基注浆通过渗透、劈裂、挤密和胶结作用形成桩端扩大头,增大了桩端受力面积,并且注浆加固了桩基的持力层,改善了受力状态。桩底注浆后,桩基侧面摩擦阻力的提高要先于桩端承载力的提高,在摩擦桩中,效果最好!

3.4加固效益分析通过对10#桩注浆前后的小应变检测结果对比来看,注浆前在0-21米范围内,反射波速度信号与入射波速度信号大体一致,在21-22米的范围内,反射波速度信号与入射波速度信号相位一致,表明在21-22米的范围内,桩基混凝土有截面缩小或局部混凝土离析等质量缺陷。在注浆以后的小应变检测结果中,我们明显看出整个桩基从0-22米范围内,整个反射波信号与入射波信号一致,反射波相位和入射波相位大体一致。总之,通过注浆,桩底缺陷得到明显的改善,效益可观。

4结束语

实践证明,桩端注浆,在桩基加固处理提高综合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方面是一种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方法。

篇5: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

一 前言

西安市黑河水利枢纽工程有各类混凝土共计31万m3。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泵送与溜槽相结合的方法入仓,人工机械振捣,拆模时间是通过试验和实际情况确定的。但混凝土表面棱坎、错台、裂缝、蜂窝麻面仍未完全幸免,结合其他工程,如三峡、小浪底、葛洲坝、石头河水库,新疆635工程等,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似乎水工混凝土的缺陷难以避免。我们对导流洞、引水洞、坝基心墙盖板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缺陷作了检查统计、分类处理。

二缺陷类型及原因

1混凝土表面钢筋头、螺栓孔

例如导流洞表面的'钢筋头、螺栓孔等影响水流状态的各种残留物。心墙盖板混凝土表面的钢筋头、预留管件等影响坝料填筑碾压的各种残留物。这些残留物是施工过程架设模板等需要预留的,但施工结束后,就成了多余并有害。

2混凝土表面的棱坎、错台

导流洞混凝土浇筑分段施工,每段分两期施工,由于二期混凝土模板与一期侧墙混凝土贴的不紧,造成侧墙上有混凝土错台。段与段之间的联接也因同样的原因产生了垂直水流方向的棱坎(有跌坎,也有升坎),均影响水的流态。

心墙基础盖板混凝土由于基础起伏及陡变较多,因而棱坎也在所难免,会影响土料与基础面的结合和填土的密实度。

3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空洞

多因漏振、欠振或平仓不匀、石子集中等原因形成,影响混凝土密实度。

4施工冷缝

由于机械故障、停电等原因使混凝土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尽管在浇上层混凝土时,按规定铺设了砂浆,但仍有部分未处理好而产生了施工冷缝。

5.1导流洞混凝土裂缝

篇6: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1、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问题分析

程公司在整个管理流程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在业务流通中至关重要。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工程公司经营部、工程部和财务部各种承担不同的职责,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中,各个部门在不同的阶段将会进行操作不同的业务,只要某个部门耽误了施工时间,将会降低整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在最大程度上拖延了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进展。

1.1整个业务流程缺乏完整性

在电力工程公司业务流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结束后,大多是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工程,确保验收合格后再向施工单位负责部门进行工程项目资金结算,结算通过审核后,才能向客户收工程余款。但是在实际的业务流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验收工作不符合标准、无法顺利进行资金结算、审核未通过等,将会导致工程余款结算纠纷事件的出现。比如某装修工程在余款结算中出现一些问题,工程借用合同的相对性行为,出现违规操作,出现严重的拖欠余款行为,最终通过法律的裁决,才能全部到位余款。

1.2施工安全管理漏洞明显

在施工技术管理中首先要考虑施工安全中是否出现漏洞,但是由于施工安全中某个环节出现了漏洞,将会严重影响到整体的施工安全管理。大部分施工部门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落实全方位的监督措施,从而引发各种安全事故。

2、改善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2.1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从根本上促进电力施工水平,首先必须的采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教育培训员工,以提高施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在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后,再进行实际工程的操作,切实提高工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保证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临时筹建项目部门成员必须加强对施工合同、造价预算等方面的学习,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合理化。最后根据企业实际的运行情况,结合管理实践经验,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创新管理方案。

2.2健全技术培训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专业培训,熟悉掌握施工设备的操作技能,做好先进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同时,作为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高度的责任心,树立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采取可行性的运行管理措施,保证电力施工安全管理质量,避免造成严重的公共财产损失,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因此,在电力施工管理中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健全技术培训制度,实现标准化的技术规程。在施工中明确各项设备运行事故的原因与处理方法,落实全方位的技术监督工作,保证电力运行设备处于健康状态。

2.3电力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部分企业在施工前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缺乏相应的相应方案设计与关键技术,难以确保电力施工操作达到相应的标准。因此,电力企业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前准备,确保整个电力施工项目的有序展开。10kV电力施工前期准备包括:制定可行性的施工操作设计方案、确定关键技术等。另外,电力施工操作前期的施工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设计方案实际应用价值,也就是必须保证具备的可操作性能。在电力设备施工期间重点掌握方案设计的可操作性,尽量减少施工期间的消耗,增强施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充分利用各资源利用率。在电力施工操作管理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增强衣物、施工工具的绝缘防护等施工操作的规范性。

2.4完善规章制度

10kV电力工程施工中,应该不断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循技术标准,不断优化工程建设体系。在管理中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立足于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中,进行增强管理行为的规范性,使管理人员形成良好的规范意识,使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并精细化质量责任化制度,落实工程技术交底制度、绩效奖惩制度、施工现场的会议制度等,确保管理人员的工作时效性。

2.5优化电力工程管理流程

在完成电力工程招标后,将向公司经营部门反馈结果,并进行存档经营部将收到的图纸和招标通知。在施工前期,各个部门将要进行工程预算,通过经预算中心审查后,再由公司财务部收取用户的预付款,与施工单位进行签订协议,向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拨付工程预付款,经过各个部门的检验,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施工,从根本上保证电力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力企业应该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做好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工程开展之前,作为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投入充足的管理费用,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监督人员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并根据企业实际的运行情况,结合管理实践经验,制定可行性的'管理方案,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切实优化电力工程管理流程。电力企业应该进行组织责任心较强、技术过硬的工作队伍,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在施工中对施工技术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最终总结相关的工作经验,实现标准化的技术规程。

2.6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在施工技术管理中贯穿了10kV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其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落实相关责任制度。为了防止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电力企业必须可以成立安全领导小组,通过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方式展开安全管理,明确各项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进行优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使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同时,逐渐健全完善企业生产规章制度,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标准的施工环境。同时,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使企业不断调整安全管理机制,创建更好的安全卫生条件,从而提高电力行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其在企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其目标在于以PDCA的模式和持续改进的思想,不断完善施工安全管理。

2.7加强电力施工的后期检验和评估

在电力施工各个阶段结束后,必须做好全面的施工质量检验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电力施工规范后,综合评估技术应用、施工管理、部门工作质量等,最终总结施工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出完整的施工与管理方案,为以后的电力施工提供技术提供充分的依据。最终健全各项工作协同机制,加强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交流,加强对重点工作的指导,共同促进施工管理水平。

3、结语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在施工技术问题管理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工程理念,不断完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并处理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增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时效性,最终树立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篇7:10kv配网的工程设计论文

关于10kv配网的工程设计论文

1.10kV配网路径优化

架空敷设方式作为10kV配网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从构成上主要包括导线、绝缘子串、架空地线、杆塔以及相关的接地设备等。在对架空线路展开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线路的走向和布局作出综合的考虑,路径距离应当实现优化,并且转角应当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在实现有效疏通和施工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重复供电。对于架空线路路基的设计,应当将气温以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诸如风暴、雷电、霜冻和湿雾等纳入到整个系统中加以考虑,同时还应当为地面环境留足对应的空间。对应的直埋方式则需要重点考虑线路与土层环境的生态统一。除此以外,对于电缆线路的设计优化,还必须注意施工实现方式能够便于投入使用之后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展开,尽量少穿越交通体系,对于铁路环境、管道以及公路等应当避免穿越,同时还要充分地考虑到要能够便于电缆线路的运输,最好选择那些土质条件比较好以及地下水位相对较低的位置布设电缆线路。与当地的市政环境保持生态一致特征,避免道路施工难以迁移而造成资源方面的浪费,实现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的隔离,在可能的环境下多采用直埋方式敷设,尤其是对于人口密集的环境尤其应当减少架空敷设方式,加强整个配网的自身安全特征。

2.10kV配网导线截面规划

当前存在于10kV配网环境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导线本身可能存在的发热以及电压损失状况,因此在对配网导线加以选择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重点考虑经济电流密度和机械强度等相关因素以外,线损和输电发热同样不容忽视。在对导线展开选择的时候,首先应当对于其环境中的负荷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估计。这不仅仅要求对于当前负荷有所统计,更加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电需求增长有所了解。除此以外,环境本身的气候因素,包括温湿度以及风力等,以及人类社会活动会为配电网络带来的包括机械损伤在内的诸多影响因素,也都应当纳入到考察的范围之内,唯有如此才能面向导线展开合理的选用。

3.配电环境中设备的选用

配电环境中相关设备的选择,同样是配网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选择的设备能够有效帮助保持整个10kV配电系统的健康水平,对于推动我国供电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升供电服务质量有着积极价值。在该领域中,重点在于负荷开关与熔断器,以及开关柜的选择两个方面。对于10kV配网系统的负荷开关与熔断器的选择方面,容量400kvA以及以下的变电站环境,通常高配部分都采用了负荷开关附加上熔丝。而在针对负荷开关与熔断器的组合展开选择的时候,其负荷开关应当依据正常工作环境展开选用,并且依据短路状态展开校验工作。除此以外,对于熔断器的选择,还应当注意前后两级的`熔断器和电源一侧的继电保护装置之间,以及熔断器与负荷一侧的继电保护之间的选择保持合理。而对于10kV开关柜的选择,通常可供选择的包括固定式开关柜以及手车式开关柜两种,并且绝缘介质的选择同样主要有SF6气体绝缘开关柜以及真空绝缘开关柜两种。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应当依据工作环境的特征和需要,以及不同种类绝缘的工作原理和特征展开选用。对于SF6气体绝缘开关柜而言,体积较小但成本相对较高,但相对较低的维护成本同样是该种开关柜的重要优势之一;而真空绝缘开关柜则体积相对略大,成本更为适合,并且不会像SF6气体绝缘开关柜那样在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对环境存在威胁,但是相比之下,真空开关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维护。因此在开关柜的选择方面,必须切实深入了解,结合环境特征展开妥善和合理的选择。

4.结论

10kv配网供电是对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保证,而想要有效提升配网整体可靠性,切实推动供电服务的成熟与发展,还需要切实从配网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以实际服务对象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展开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有效成为打造成熟10kV配网体系的重要支持力量。

篇8:浅谈混凝土缺陷的处理及预防

我国的建筑物大部分由混凝土构成,而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也关系到亿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是我们工程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人现以海口某建筑工地为例列举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该工地有一栋4层高商业楼,首层高为6米,当施工单位完成首层墙柱二层梁板混凝土浇筑后拆模发现多处混凝土质量缺陷,现我们对现场存在的缺陷进行分类、原因分析、处理及汇总预防措施。

一、混凝土缺陷及原因分析

1.1麻面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2蜂窝

蜂窝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

其主要原因是:(1)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与砂浆分离;(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3)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边骨料集中而少砂浆,未作好平仓;(4)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5)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充分,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未达到返浆的程度。

1.3露筋

漏筋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其主要原因是:(1)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3)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4)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5)骨料粒径偏大,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于钢筋处架空造成钢筋与模板间无混凝土。

1.4孔洞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或蜂窝较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其主要原因是:(1)振捣不充分或未振捣而使混凝土架空,特别是在仓面的边角和拉模筋、架立筋较多的部位容易发生;(2)混凝土中包有水或泥土。

篇9:缺陷桩处理常用方法有哪些?

缺陷桩处理常用方法有哪些?

缺陷桩处理常用方法有扩大承台、原位复桩、接桩、桩芯凿井法、补桩、补强,改变施工方法,修改设计方案等,下面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分别介绍几种方法的应用情况。

(1)扩大承台(梁)法。

a.桩位偏差过大,原设计的承台(梁)断面宽度满足不了规范要求,此时采用扩大承台(梁)来处理。

b.考虑桩基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梁)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组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扩大承台(梁)断面宽度的同时,适当加大承台(梁)的配筋。

(2)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此种方法效果好、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

(3)接桩。确定接桩方案,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确定井点,降水一开挖一20#素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内用钢筋箍圈进行加固。第三,挖至合格数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孑L法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4)桩芯凿井法。这种方法做起来比较困难,即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挖孑L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膨胀混凝土。

(5)接桩法。当成桩后桩顶标高不足时,常采用接桩法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

a.开挖接桩挖出桩头,凿去混凝土浮浆及松散层,并凿出钢筋,整理与冲洗干净后用钢筋接长,再浇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b.嵌入式接桩当成桩中出现混凝土停浇事故后,清除已浇混凝土有困难时,可采用此法。

(6)补桩法。桩基承台(梁)施工前补桩,如钻孔桩距过大,不能承受上部荷载时,可在桩与桩之间补桩。

(7)钻孔补强法。此法适应条件是桩身混凝土严重蜂窝、离析、松散、强度不够及桩长不足,桩底沉渣过厚等事故,常用高压注浆法来处理。

a.桩身混凝土局部有离析、蜂窝时,可用钻机钻到质量缺陷下一倍桩径处,进行清洗后高压注浆。

b.桩长不足时,采用钻机钻至设计持力层标高;对桩长不足部分注浆加固。

(8)改变施工方法。桩基事故有些是因为施工顺序错误或方式工艺不当所造成,处理时一方面对事故桩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要改变错误的施工方法,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a.改变成桩施工顺序:如桩布置太密不便施工时,可采用间隔成桩法。

b.改变成桩方法。如成孔桩出现较大的地下水时,采用套管内成桩的方法。

(9)修改设计。

a.改变桩型。当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时,造成桩基事故,可采用改变桩型的方法处理,如灌注桩成桩困难时,可采用打预制桩。

b.改变桩位。灌注桩出现废桩或遇到地下管线障碍,可改变桩位方法处理。

c.上部结构卸荷。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只有采取削减建筑层数或用轻质材料代替原设计材料,以减轻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

篇10:10kV配网电力工程研究管理论文

10kV配网电力工程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在科学技术与生活质量日渐提升的当今社会,电力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出现了明显的提升,这显然给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10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

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切实掌握三者之间的客观关系才能有效提高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关系的效益。基于此,在电力需求日渐提升的当今社会,电力公司就必须要给予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充足的重视,确保能针对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现存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从根本上保障电力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的效益。

一、10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现存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电力公司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电力工程中不合理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而其中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结构、规划以及维护等几方面。就结构布局来看,其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电压不稳问题的出现,而造成安全事故的产生;就电力工程规划来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三相配电平衡性的忽视,这不仅会造成线路受损问题的产生,同时还将造成电压的增大而给变压器带来一定的负荷;就维护管理来看,之所以会出现该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其次,由于技术不足及计划缺失造成的进度问题。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的设备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但由于工作人员自身技术与先进设备之间的不适应,则造成了进度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电力工程的实施应制定完善的计划,但从现实层面来看,由于忽视了计划的制定也在很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进度问题的产生。

二、10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的策略

要切实有效的为电力工程提供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的效益提供保障,就必须重视将质量、安全、进度管理落实到各工作环节中。

(一)10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

10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完善:首先,基于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需要对质量的控制点进行明确,合理制定工程中各技术参数,并加强对材料及设备质量的管理。就质量控制点的明确来看,其在质量管理中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强调通过制度的构建来为其提供保障;就工程中各技术参数的制定来看,一旦使用新的技术及设备就必须要对其可行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就设备材料质量管理来看,只有从设备材料质量管理出发,才能为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其次,基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往往对其整体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且对10kV电网能否得到有效的运行也有着重要影响。要求以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依据实施相应的电力工程,并保证将各政策发挥落实到施工的各环节中为质量提供保障。最后,基于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为确保电力工程的质量,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验收应充分强调其全面性,以及时发展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10kV配网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施

安全管理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需要从人身安全、安全标示、安全隐患、外力防治等方面来对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就人身安全管理实施来看,需要重视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首先,要求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措施进行规定;其次,以10kV配网电力工程各工作的实施为以及,对监督检查及验收等各工作的实施制定相应的制度;最后,针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是施工作业的标准化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就安全标示管理实施来看,安全标示管理的实施最要目的是通过明显的标示进行示警,并未各巡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就安全隐患管理实施来看,强调从10kV配网电力工程实施的各环节出发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针对安全排查制定相应的制度标准,为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就外力防治管理实施来看,强调针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实施可能受到的外力破坏加强管理。

(三)10kV配网电力工程进度管理的实施

所谓进度管理强调的是在保证10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同时,确保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首先,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电力企业应针对工程的实施制定相应的进程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对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及现象严厉禁止,以确保不会应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出现而影响工程的进度。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在准备阶段还应重视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进行培养,从素质能力角度出发,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不规范行为的出现,并通过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能力来为进度提供保障。此外,电力企业还应加强对工程施工计划的审核,以及时对其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整改完善;其次,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阶段。这对这一阶段的进度管理,电力企业应加强对施工进度的跟踪调查,确保对施工的进度有充足的把握,进而在此基础上有效对施工的进度进行控制。

三、结语

总而言之,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在电力公司日常的工作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要求电力公司能给予相关工作的实施充足的重视,确保能针对在电力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将管理落实到电力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以从根本上保障电力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志星.论10kV配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J].通讯世界,(17).

[2]卢伟斌.10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8)

篇11: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论文

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要求不断提升,对配电网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kV配电工程是完善网架结构、提升电网运行能力的重要举措,10kV配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投运后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10kV配电网工程的特点是“点多、面广、施工周期短”,施工完毕验收当天投入运行,这就要求要进一步强化施工过程管控,以全过程多工序致力于施工质量提高。针对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施工管理

引言

10kV配电网工程中,施工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也是事故发生率较多的环节。在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就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问题,投入运行的设备存在质量缺陷,无法保证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1.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现状

10kV配电网需要根据区域范围内的电能使用情况以及电网运行情况进行配电网建立、维修和改造工作[1]。目前广东省的配电网工程管理模式相对完整,但是在具体运行中,会由于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到位,或者偶然因素所导致,而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在工程施工中针对普遍存在的施工问题强化管理,以确保工程施工有效展开,提高工程质量。

2.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达标过关意识

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达标过关意识,使得工程施工管理水平难以提升,也严重制约了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工程施工行业竞争的'日益积累,如果整体技术水平仅限于达标过关,施工企业很难占据行业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从工程角度而言,工程质量也难以提升。

2.2没有对环境加以充分考虑

10kV配电网覆盖面广,在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广东省一年四季气候温暖,夏季多雨,配电网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如果在施工中没有对环境因素加以考虑,特别是电缆头制作就会存在潮湿、放电等故障,出现施工质量问题[2]。

2.3施工方案模糊

配电网工程施工要顺利展开,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的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情况来看,由于配网施工单个项目多,施工方案的编制不够深入,未能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安排合理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等,导致施工过程未能有效管控。

2.4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技能、施工管理人员素质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点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在施工过程及时全部发现和消除质量缺陷,给设备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3.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策略

3.1要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意识

确保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质量,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意识是非常必要的,直接关乎施工行为是否恰当。工程施工中,达标过关仅仅是施工基本要求,施工管理意识中,要定位于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以提高工程质量。

3.2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

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根据施工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比如气候情况、地质特点,施工范围内是否有障碍物等等,都要予以考虑,做到工程施工中对各种环境干扰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施工问题存在。

3.3要重视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

为了保证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要重视施工方案的制定。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应符合要求;施工进度、施工方案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应符合施工合同要求;资源(资金、劳动力、材料、设备)供应计划应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科学合理。

3.4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的观念,养成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把控水平。

4.结语

规范施工过程管理,提升工程实体质量水平,配网工程不仅表现在外在工艺的美观,更应注重内在质量的扎实把关。变结果管理为因素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控制,依靠技术规范要求、程序、方法,使工程建设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基建安全零事故,工程质量、工艺水平迈上新台阶,按期、优质完成电网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徐兵.试析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策略[J].消费电子,,38(10):156-158.

[2]刘洪玮.10kV配电网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51.

[3]许永盛.浅谈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31):167-168.

篇12:探讨新形势下10kV配电网节能降耗措施论文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要能源行业,在能源节约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中10kV配电网位于电力系统末端,因线路密集、变压器数量庞大,其能量损耗在电力系统总损耗中占据非常大的比例。

一、10KV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原因分析

10kV的配电网电能损耗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分析。

1.10kV配网电能损耗的技术因素。

1.1配电站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一是布点不足,110kV变电站或部分10kV配电站偏离负荷中心,供电范围超出合理供电半径,根据负荷密度大小,城区配电网10kV供电半径宜控制在1.5km~4.0km,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宜控制在150m~400m,超出这个范围不仅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大,而且供电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表现二是不顾实际盲目强调供电可靠性,变压器容量偏大,线路冗余,线路迂回,既增大了建设投资又增大了电能损耗。

1.2导线截面选择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线径偏小,线路电阻值偏大,线路损耗与电阻值成正比也相应增加。

1.3供电和用电设备损耗严重:配电变压器自身的损耗在10kV配网总损耗中约占80%。电网中运行时间较长的变压器大部分为低效率高损耗变压器,且缺陷较多、自动化水平较低,每年产生的电能浪费十分巨大。

1.4电压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运行电压偏低:对于输送同样的负载功率,运行电压偏低,则需增大负荷电流,损耗相应增大。在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运行电压,既可改善电能质量,又可降低线损。

1.5功率因数偏低:配网系统需输送部分无功功率,在输送恒定有功时,功率因数cosφ越小,则需要更大的视在功率和负载电流,而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均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相应的导致损耗增大。

1.6三相负荷不平衡: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即铁损)在正常情况下是一个恒量,而负荷损耗(即铜损)则随负荷的大小而变化,且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三相负荷不平衡时,三相变压器的负荷损耗可看成三只单相变压器的负荷损耗之和,当三相负荷达到平衡时,变压器的损耗最小;当变压器处于三相负荷最大不平衡运行状态时,其损耗是处于平衡状态时损耗的3倍。低压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将反映到高压侧,在最大不平衡时,高压线路上电能损耗增加10%以上。

1.7负荷曲线不平稳:在相同的总用电量条件下,负荷曲线越不平稳,峰谷差越大,则线损越大。另外负荷曲线不平稳,某一时段负荷过大,还会要求更大的变压器容量,相应增加了变压器的建设投资和能量损耗。

2.10kV配网能量损耗的管理因素。

2.1线损管理不规范。如改造或更换互感器、电能表等计量设备时电量未抄录,缺少数据时出现估抄现象,关口电量点两侧未同时抄录等。

2.2偷窃电现象严重。一些用户绕表接线,改变计量接线方式,改变计量倍率,电压、电流回路开路或短路,开启电能表调整误差或改变计数器的变速比等。

2.3电网规划不合理,网架结构薄弱,电网建设进度滞后,配电站布点不足,供电半径长,配网自动化水平低等。

2.4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存在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

二、10KV配电网节能降耗措施

1.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

1.1110kV变电站、10kV配电台区、10kV配电站应深入负荷中心,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加快配电网规划建设与技术改造,优化电网结构;降低各级电网供电半径,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

1.2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线路损耗同电阻成正比,增大导线截面可以降低电阻减少能量损耗。在保证用户末端电压质量和输送容量的'前提下,应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根据理论线计算,1OkV线路线损主要发生在主干线的前1~2段上,0.4kV低压线损主要发生在大负荷的回路上。

1.3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重点推广使用低损耗、低噪音环保节能型变压器,高损耗变压器应限期更换为低损耗变压器。对一些当前新型的节能高效设备进行尝试使用,如非晶体合金变压器,采用复合开关的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

鼓励用电环节采用高效节能产品,减少用电量。如采用节能灯具、节能电子镇流器材、高效荧光灯管、电机节电器等,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进行节能降耗。

1.4选用带分接头的配电变压器,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以及低压母线无功补偿装置投切容量,实现对运行电压的控制,保证运行电压维持在合理高水平。

1.5科学配置无功设备,加强无功管理。根据无功补偿“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在110kV变电站10kV母线以及10kV配电站和10kV台区均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其中10kV配电站和10kV台区补偿容量一般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共补与分补相结合的集中方式,补偿容量按照变压器容量的20~40%进行补偿。自动补偿装置在正常情况下应能根据无功负荷或功率因数的变化自动投退,提高功率因数。同时应加强用户无功补偿管理工作,适当提高负荷功率因数要求,减少无功流动,降低输电损耗。

1.6改善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定期测量检查三相负荷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应及时调整相间负荷;尽量采用三相四线供电;对配电站出线干线和大电力用户,应回路装设三相短线保护,当任一相导线断线时,能及时切断三相负荷。

1.7调整负荷曲线,可以有效降低线损,负荷曲线越平稳,线路电能损失越小。各地区、各供电所要做好每条线路、每台变压器以及每段线路的调整负荷工作。

1.8其他技术措施。加快实现配网自动化,配网自动化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停电,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线路冗余容量,减少线路的投资。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还能形成一套完整信息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实现设备工作的实时监控,同时实现系统资源共享,提高营销服务水平。加快电量远传工作积极推广配网线路、大客户在线监测系统、集中抄表系统、负荷管理在线检测和用电信息发布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进一步完善负荷管理远程工作站使用功能。

2.节能降损的管理措施。

2.1强化线损管理。应开展线损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的线损“四分”统计、理论计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在逐步完善10kV公用配电变压器计量表配置、营配信息集成后,分线、分台区统计可全面开展,最终实现统计线损的自动生成。

2.2定期进行配电网网络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系统运行约束的基础上,应进行网架合理的调整和一定的开关优化重组,以控制配电线路的输送半径、平衡不同馈线的负荷、消除过载、使配电网网损尽量减小,提高运行经济性。

2.3加强需求侧管理,建立合理的电价机制,科学引导消费,改善用电特性,提高电网负荷率,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4建立健全各级节电的管理机构。加强节电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2.5加强线路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安排检修,保证线路设备运行工况良好,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损失和线路损耗。另外还要与相关部门管理合作,加强防盗工作,减少偷电漏电现象,做好用电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反窃电的良好氛围。

10kV配网节能降损有赖于电力部门的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有赖于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也有赖于广大电力用户节能意识的普及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岩;徐强;电力调度无功电压对网损减少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06期.

[2]张华;冉文胜;降低10kV配电网线损措施的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2005年S1期.

相关专题 缺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