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百年书出新

容止与维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容止与维拉”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论文百年书出新(共3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优秀论文百年书出新

优秀论文百年书出新

百年书出新 百年书出新百年书出新 精品源自历史科 我们以此为骄傲,也以此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精良、高端的古籍整理和学术着作,是中华书局安身立命的出版主业,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自觉传承;而让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中国人的精神与情操,则是对中国文化的普及与传播。百年之间,服务大众、普及文化一直是中华书局的出版信念之一。中华书局成立早期,从500余种新式教科书,到《大中华》和《小朋友》等40余种影响广泛的刊物,以及各类通俗、普及读物等,都致力于同一个文化追求——从不同角度服务大众,推进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推广。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华书局越来越认识到,大众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因此开始把自身的定位从“传承者”扩大为“传播者”,在作为主业的古籍整理和学术着作之外,奉行“以专业的精神出普及读物”的理念,努力探索成体系、成规模、高质量的文化普及读物的出版。如《正说清朝十二帝》《马未都说收藏》《奢华之色》《于丹〈论语〉心得》和《姥姥语录》等,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华书局的品牌内涵。中华书局已经走过了1的历史,它留下的精神遗产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一个出版机构屹立百年而不倒?我时常以创始人陆费逵抱持的“坚守、执着、专一、强毅”的精神作为指导和参照,具体来说我觉得有如下3个重要方面:

一、以社会责任为重的出版理念

在中华书局成立的宣言书中,怀抱着“开启民智”理想的陆费逵这样表达道:“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在谈到从业者的人格时,陆费逵说:“书业商的人格,可以算是最高尚最宝贵的,也可以算是最卑鄙龌龊的。此两者之判别,惟在良心上一念之差。譬如,吾人如用尽头脑和心血,出一部有价值的书,贡献于社会,则社会上的人们,读了此书之后,在无形中所获的利益,定非浅鲜;反是,如以诲淫诲盗的书籍,贡献于世,则其比提刀杀人还要厉害,盖杀人不过杀一人,恶书之害,甚于洪水猛兽,不知要害多少人。所以我们当刊行一种书的时候,心地必须纯洁,思想必须高尚,然后才可以将最有价值的结晶品,贡献于世;否则,不但于道德方面要抱缺憾,即自己良心方面亦受责罚。”在百年庆典之际,重读这样的文字,就能够理解中华书局百年的内在精神气质。在它的历史源头,中华书局始终与民族、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陆费逵先生对出版业的认识与实践以及一代代中华人的努力,铸就了中华书局一百年始终不渝的传统:那就是对国家民族的强盛进步、文化学术的传承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近百年的时代变局中,中华书局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书的品质”、“从不把经济利益作为出书的主要标准”。正是这种以社会责任为重的出版理念,才使中华书局在过去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基业长青。

二、尊崇学术、以诚待士的企业文化

三、尊重作者、真诚服务的`学者型编辑风范

在出版界,中华书局素来以具有高水平学术能力的学者型编辑而着称——范源廉、舒新城、张相、李达、田汉、张闻天、金兆梓、陈伯吹、钱歌川、金灿然、宋云彬、章锡琛、陈乃乾、徐调孚、杨伯峻、周振甫、赵守俨、李侃??这些人是这支百年相传的编辑队伍的杰出代表。他们“甘为他人作嫁”,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融入他人的学术成果,并视此为自己的历史承担和价值追求。是他们,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留下了让人敬佩的编辑风范和品格。有关编辑和作者学术情谊的佳话数不胜数,如钱钟书亲笔赠言《管锥编》责任编辑周振甫,“校书者非如观世音之具千手千眼不可。此作蒙振甫兄雠勘,得免于大舛错,得赐多矣。”周振甫是古典诗词、文论专家,后来他在接受《东方之子》采访时,当被问到没有成为一个职业学者会不会遗憾时,他回答:“中华书局给我编审,就可以了。”袁行霈先生回忆他的着作《陶渊明集笺注》的出版过程,说“数十年中,书局的编辑从未催促过我,只是关注着我,不断送来书局的稿纸。中华书局一直都有这样的传统,对年轻的学者很扶持,而且能体谅作者的艰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在参加修订点校本“二十四史”时说,“最近几年修订正史,反复讨论体例样稿,在改动与否的细节把握上,每次都曾仔细推敲,历经数日,以求达成共识。正是许多这样的坚守和追求,成就了中华书局的出版地位。”金灿然曾这样说,“我们有责任为作者提供和创造各种写作条件,使一切有真才实学、下过功夫的作者的着作,都能够得到出版的机会”,“编辑要尊重作者、耐心地帮助作者,和作者交朋友,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和友谊,使作者乐意和我们建立经常的联系,帮助我们共同把工作做好。”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却是中华书局在百年间留下来的有关编辑文化的最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回望过去的一百年,中华书局与中国的文化精神一直紧密相连,其经营百年的原动力,来自于恢弘的精神气象和文化格局。前辈传下来的精神在我手中一定要发扬下去,正如我一再说的:“中华书局将在坚持主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恪守‘守正出新’的理念,做有良心、有个性的百年老店。”我们一直在努力。

篇2: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书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书

在老师的辅导下,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中,我一口气儿读完了《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这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奋斗史、追梦史:一个半世纪以来,无数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前赴后继,中华民族走在充满艰辛而又浩气长存的复兴路上,追逐着实现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我知道了--当前我们还处在小康初级阶段,不是全面的小康。全面小康就是不仅仅是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更高发展目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综合国力高度提升发展。

我知道了--“两个一百年目标”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我知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出生在新世纪,成长在改革开放的繁荣时代。沿着这本书,听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和他们追逐梦想的故事。“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坐汽车、乘飞机等等,曾是上几代人认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今梦想成真!我认真算了一下,再过几十年,到2050年,我们这一代年富力强,是建设强大中国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最大受益者。

祖国是幸运的,人民是幸福的。民族有幸!中国梦的历史担当落在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肩头。我们幸福!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接近这个伟大的`目标,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

蓝图已绘就,撸起袖子加油干。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说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较量。憧憬一下吧,不远的将来,自己和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恰恰靠我们亲手建成,该会有多少的信心和力量啊!遥想一下吧,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恰恰能在我们这一两代人的手中实现,我们该会有多么的自豪啊!

目标就在眼前,信心力量满满,接下来,我们就要从现在老老实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当前之努力,应当是为自己;将来之奋斗,必将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

让我们一起拼搏吧!

篇3:一本难以释怀的书《百年文人墨迹》

一本难以释怀的书《百年文人墨迹》

原创: 闲翁

有本叫做《百年文人墨迹》的书,虽算不得我最爱读之书册,但却常常想起,且每每在心中激起波澜。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书法作品,应算是作品集,而不是一般概念的书。但其中穿插了不少编者的文章,又不是一般概念的作品集。让我难忘的是,这些文章的诸多论述竟是我贯有的思想,道出了我或曾说过或未曾说过却很想说的话,翻读时常常有种火花碰撞、心曲共鸣的感觉。

书中入编的作品,除了表象的书法意义之外,其丰厚的文化内涵远非时下芸芸“书法家的创作”可以比况,而其每位作者之人文价值及深远影响则更是当今“书法家们”难望其项背了。

我曾为这本书写过篇小文,题目叫做“一本沉甸甸的书法集”,今日重读愈发觉其沉重。

书中作者们的名字大多是极熟悉的,诸如陈三立、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章太炎、沈钧儒、王国维、于右任、马一浮、胡适等等,不胜列举。提及这些名字会让我顿生敬畏之情,会自然地想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

显然,这百年文人跨越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历经了政治、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轰轰烈烈和天翻地覆,不少大事他们不唯是亲历者,而且是主导者,比如康有为、梁启超之百日维新,比如胡适、陈独秀之新文化运动等等。这诸等大事之功过是非难以说清道明,更非本小文力所能及,姑且按下。

谈及这本书似乎应该先面对书中的作品“常规地”品头论足一番,而坦率讲,我却不知如何下笔,甚至少了我常有的评论作品的底气。我想到了刘勰的“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里,“千剑”大概不能简单地以数量计。春秋吴越之争,参与一战便可“观千剑”有余,然其中谁能识得越王剑?!就连当时识剑大家薛烛见到此剑也惊叹不已!未知“八剑之精”的锻造过程何谈识器?而越王勾践赋于此剑之传奇经历更蒙上了千古难解的神秘色彩。不读读《春秋》那段史传,何谈越王剑?

聊这些并非把话题有意说重,打开此书面对一件件作品时,的确会真真切切地感到一种异样的气息、一种不同于时下作品集的气息扑面而来。或清淳、或静谧、或简淡、或端庄、或疏旷、或质朴、或雅逸,这等等感受远非惯用的“书卷气”所能涵盖。此中,看不到刻意而为的“创作”,更看不到张牙舞爪的“表现”,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对着如此积淀丰厚的墨迹品头论足不仅多余,还有种错位的感觉。

不过,这一件件作品所引发的联想,却很想说说。先要感谢是书的编者潘亦孚先生,因为这些联想多半是编者的文章所引发的。其不仅拓展了我对他们的作品认知,更凸现了作者们的文化内涵和人格力量。

不妨抄上几段与诸位分享。

《大人蔡元培》一文中曰:“一幅蔡元培先生写给徐志摩的挽联,内容是‘谈诗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参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制此挽联时,蔡元培已是63岁的人了,蔡先生一生办了许许多多常人难办的事,人食五谷,终有倦怠的时候,我想,36岁遇难的徐志摩是否把人生的畏途和乐土参透我不得而知,但参透了的肯定是蔡元培本人。蔡先生一生不作虚词,不作虚词的人,是大人。”文人不作虚词谈何容易,而一生不作虚词难能至极!我倒认为,环境使然说些虚词也无可厚非,否则,非但难保自身,还要伤及无辜。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虚词一定要出于善意。

《幽香一缕张伯驹》有道:“我想,誉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经典式人物,张伯驹是当之无愧的,在张伯驹,他全景式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铮铮的文化人形象,国家这个词汇对他具有无与伦比的重量。当然从溯本归源上说,国是母体,文化是生衍不息的子孙。从张伯驹身上我悟到,真正的中国文人,爱国是天然的。这其间的道理、底蕴,我觉得近同于农人爱土地,渔夫爱海。倘或亦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弃家贫’一样。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宏远博大和魅力所在,自然,它也成了中国文人的立身之本。”这段评价份量很重,但很中肯。仅就张伯驹在战乱期间为防文物流失海外而拼却身家性命收藏,解放后又捐赠国家一事,概无二例。因为这些文物大多是国宝级的,无以论价,比如陆机《平复帖》,比如李白《上阳台帖》等等。当然,仅此一例难以涵盖张伯驹之全面。“国是母体,文化是生衍不息的子孙。”、“真正的中国文人,爱国是天然的”,说得多好!面对真正的文人,那些吃着肉骂娘的人们是否汗颜无地?!

《长者聂绀弩》有道:“一个把人生的不平、愤怒都可以细嚼慢尝的人,是令人惊讶的……”又道“聂绀弩从不认为自己会做诗,有一份真感情,他是很主动地承认了。这份真感情是一个无期刑役中的囚徒唯有的财产了。他大概是藉这份财产而活着,藉此而自得其乐地用文字打发着劳役之余的光阴。人,总得设法自遣,尤其像他这样一个里外都像文人的人。谁知这些文字能带到人间!谁知这些文字成了人们所讲的聂体诗!又谁知胡乔木读后写就的序文是:‘作者是以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花,它的特色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个里外都像文人的人”,这句评的很到位,它让我想到了前边评蔡元培的一句话:“……一生不作虚词,不作虚词的人,是大人。”以此评聂绀弩何其确当!细想起来,文人无非两类:一类里外都是文人,另类外似文人里非文人,而里是文人外非文人是不存在的。这里的文人指的当然是真正的文人,而非一般意义的文人,更非打着引号的文人。真正的文人应是对传统文化精要读通了、并且透入了骨髓的人,其文与其人已融为一体。如此才会有真感情,而不可能表里不一。那些外似文人里非文人者们,虽也读书不少,但未真正读懂,更未融入血液,因而常常哗众取宠,甚或口是心非,关键时刻便会露出马脚。

《呼唤傅雷》有道:“前些年读了一些傅雷的文字,我对傅雷的刚烈、嫉恶如仇、近乎易怒的性格,与他的细腻、柔和以及广义上的慈爱,会集中于一个生命体上感到惊愕。直到近几年,才从人性的多元、重叠、丰富以及特殊气质生命的'多方位组合的可能和合理性而释然。”这句话有些拗口,却是对傅雷的准确剖析。他毅然地自我了断是嫉恶如仇、易怒、刚烈的集结爆发,与他《家书》字里行间透出的对儿子的炽热而又柔肠百转的父爱,的确是一种多元的重叠。是文最后说到:“今天的文化艺术很热闹,好像是收成的好季节,但很臃肿,也很嘈杂。呼唤傅雷,也许对今天的文化艺术会有些好处,哪怕能安静一些也好。”傅雷是呼唤不回了,愿我们能静静地感受些他的气息,因为傅雷对文化艺术的虔诚和认真是无以复加的!

《坦荡的梁漱溟》最后有段话:“读梁先生的字,使我有所悟的是自学、自省和良知,这是梁漱溟学习、思考和入世的一条脉络。良知是什么?良知从何处来?良知有何用?这题目太大了,我难答。但我多么希望在今天的许多书籍报刊上,多一些关于良知与注释良知的文字。因为这两个字老百姓容易懂,在这两个字里,有着人心义理的一片天。”是啊,过去老百姓碰到不合情理的人和事,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拍拍良心”.良知即良心,是对善恶是非的正确认识,还应包含其相应的自我坚守。此是做人的根本和底线,都知道的。但现实却不然,利益的驱使让不少人丧失了道德和良知。好在近几年正能量在不断提升,久违的“拍拍良心”又能听到了!

在《于右任》一文中编者说:“一些历史人物的遗迹,我常常希望面对着它们,虽然因浓厚、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久而久之,由希望变成需要,那喘不过气的感觉,可以归属于快感;对于世间万物,人们都希望有所感动,因感动而乐与悲,哭和笑。”我在抄看编者这些话语时,尤其在联想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时,的确心口有些堵得慌,曾几次止不住落下泪来。这泪的成分有悲也有欣,我之所悲,不只是对这些文人坎坷身世的感怀,更是对文人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被后人冷落的慨叹!而我之所欣,是尚有《百年文人墨迹》这类好书问世,是尚有人在做着薪尽火传的事。我写这篇小文的初衷也即在此,愿大家都能尽把力、添把柴,不要再冷落了这些可敬可爱的文人们,更为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承接和传扬。

2015年6月

于半禅堂

相关专题 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