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探讨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论文

钱又多又快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钱又多又快乐”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从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探讨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论文(共4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从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探讨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论文

从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探讨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 通过分析中医体质、中医医疗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认为中医学术观形成是受到医家个体心理因素影响的,从而提出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研究方向上都应引入心理学的指导,并提出了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培养中医思维模式,通过心理测评指导研究方向的选择等具体的心理指导措施,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学术观; 心理; 中医; 研究生培养

中医医学流派历来存在百家争鸣、学术观点不一的现象,在促进中医理论发展,提高临床疗效水平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临床中很多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包括普通的中医师即使没有鲜明的学术流派特征,也往往在多年的临床探索和论证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医学见解和学术观点,并且始终用自我铸炼的学术观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最终搭建了自己主要的医疗领域和医疗方向。笔者在研究阴阳人格体质对中医学术流派的影响中,注意到心理学在中医学术观的形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此引发了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引入心理分析的想法。试探讨如下。

1、中医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

学术,系统专门的学问,早前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延伸开来,学术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专家学者把知识经验的积累更多地上升为理论层面,而普通医家往往也有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如擅长应用小柴胡汤调治抑郁类病症,擅用五味消毒饮治疗病毒性疱疹等,可能还上升不到理论层次,但不可否认这些是这位医家个人的较为独到的见解,即使有失偏颇。而在这些观点的形成中,心理学发挥着隐形的不可或缺的影响。

1.1 中医体质学说中的心理学中医体质学的提出是近几十年的事,但体质的学说和思想早自《内经》时代即已形成[1],并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渗透到历代医家自成一派的中医学理论中,如金元四大家中的河间学派大谈火热,攻下学派重视寒凉攻下,丹溪学派注重滋阴降火等,这些学术观点各说不一,但放到他们医疗的具体时代条件、自然环境下,又处处弘扬着中医辨证论治的医疗特色,体现出体质学说的影响[2]。而体质的影响又是通过人格中多方面的心理素质渗透进来的。以滋阴派的朱丹溪和攻邪派的张从正为例,朱丹溪沉静内敛、深居简出、不善于表现自己,而善于内心的自省与思考,潜藏而不露,在体型样貌上也较一般人瘦长,善治杂病,长于治郁证,善用养阴方药,成为滋阴派的创始人。张从正性格直爽豪迈、敢作敢为、思维敏捷、好言大事,在形体上健硕强壮、红光满面,主张治病首先以驱邪为要,多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之为“攻邪派”。二者体貌特征所反映的个体体质、行为特征最终形成医家的人格心理特征而影响着其学术观的形成,医家行为、体质特征正是通过心理途径烙印在学术思想上的。

1.2 中医医疗行为中的心理学不可否认医疗行为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医患双方的心理学反映,甚至疗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心理的干扰。由于中医理论体系历来辨证重于辨病,从医生来看,个体经历对中医辨证论治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受到潜意识而非意识的支配。那医生在做出证的诊断时的潜意识来自于哪儿?临床上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解释了这个问题:中医医生在治疗与自己患过、自己的至亲亲属患过,或自己亲手诊治过的疑难案例相似的病证时,往往有独到的过人之处。为什么呢?这就是感同身受,其中医家患过的“证”本身就是受医家体质的影响的。自己患过、至亲患过、疑难案例都会给医家个人留下切肤之痛或深刻的印象,这个疼痛的印象会在不知觉中植入医家的潜意识中,而影响着他以后诊治过程中的判断。尽管我们是那么希望客观,但颇受主观经验影响的中医辨证论治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偏颇。当然这个偏颇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使某些相似病证,甚至是疑难病证应手而瘥,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医家的先入为主,出现诊治失误,疗效不佳。

就患者而言,口碑相传是患者聚集在某位医家门下的重要途径。而在口碑相传中,除了肯定医生医治的疗效,患者往往会对自己的症状进行比对来决定是否就医,即循症就医。如果自己的症状与前面那位疗效好的患者相似,他会认为这个医生也同样能治好自己这相似的病证。而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就是患者的症状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以其内在的联系性决定了证的趋势性。这样就使相似的证集中到某位医家的门下。长期诊治类似病证的患者,医家的辨证、处方、用药也就逐渐囿于某一个较单一的领域,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长期的历练使这位医家对这一类病证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进一步上升为学术理论。

从上述医患两方面的心理分析可以看出,医家的体质与病家的体质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较为相似的,往往疗效更好。

2、中医研究生培养中的心理学应用

对传统中医药学的继承,是我们寻求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基础 ,这是中医研究生教育所必须牢记和做到的 ,这也是中医药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必须看到中医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一批批研究生走出来,踏上工作岗位,作为未来中医药事业的继承者,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却无论从理论思维还是临床实践上越来越偏离中医,越来越西化,甚至中医研究生不能用中医治病。此外导师负责制的中医研究生培养制度使导师在研究生的学术发展、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导师的学术观点、心理特质、人格特征都会对研究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对中医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来探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的心理学应用。

2.1 培养模式中引入心理学的指导有临床能力的研究生的培养事关中医存亡,临床能力的培养就是思维的培养,中医思维模式的认同才能彰显传统中医药特色。尽管在课程设置的.合理与教学方式的有效等方面[3]已做了大量的改进,对提高研究生对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研究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还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改革培养模式的探讨。由于特定的生产和科学水平以及文化结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中医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4]为主导,以表象和观念为加工内容,以表意性文字和古汉语为表达工具,采用形象思维主导下的形象比较、倒果求因、类比推理等思维方法。

笔者认为中医思维的培养有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中医思维模式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生长的沃土。当今的大多数中医研究生从小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非常弱化,尽管有了中医本科教育的经历,仍很难在他们思维中真正植入中国哲学思辨的根,对很多中医理论的理解仅限于教材的字面解释。从心理学上看,这些研究生的内心深处,或者说潜意识里并没有真正认同中医理论和学说,自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丢掉那些死记硬背的中医经典,逐渐让现代科学观指导下的西医充斥他的意识和潜意识。这样的后果是中医发展的岌岌可危。

因此在研究生常规教学的改革中应该引入心理学的指导,如建立必修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儒家、道家文化研究等选修课程,开设《易经》等专题讲座,鼓励研究生不仅跟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也练习书法,修习太极拳、呼吸吐纳等。通过综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交融共赏,培养中医思维模式,一定比单一的中医学习更能奠定中医研究生的心理基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中医研究生才更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2.2 研究方向上引入心理学的指导如今研究生都是自主选择报考的导师,进来之后却发现学生的思维、目标、要求和导师对学生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千辛万苦的考上了,却和理想偏离太远,而研究生的学院内调配等也都有较大的盲目性。中医研究生往往是通过跟师的形式,学习导师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领悟其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来提高自己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能力。研究生对导师学术观的认同对其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尽管兴趣可以由后天陪养,但如果能在师承导师、报考方向上提前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导师,岂非更好。本科生限于教育资源和条件限制,大锅烩,研究生阶段就应该提倡因材施教了,而这个材就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众多的心理因素。研究生在研究方向上完全可以引入心理分析。如前所述,“感同身受”,个人经历对中医医生有很大的影响,有至亲或自己患过类似病症,则对某法、某方有所偏好等。根据这些生活经历事件、性格特征可以制定相关的心理测评,心理测评的结果又可作为研究方向、导师选择的参考。

个体心理差异,包含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多重心理特征。个人学术观的最终形成,与其人格体质特征形成过程中的经历背景、体貌特征、行为特征、性格特征等多个方面都有联系。当然人格等心理特征对学术影响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新领域,波及面广的课题,这里仅为初步涉及,影响的程度和具体模式还有待探讨。此外,中医医生在辨证论治这一主观思维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自我感知觉、认知觉地调控,而出现一定思维倾向性。一方面,如能充分认识到这一心理学上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选择师承专家,有导向地发展个人的中医学术思想,可能有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给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的新的思考角度。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这一认知规律可能导致辨证主观化的扩大,而损害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临床辨证论治中有意识地克服它,将有利于辨证水平地提高。对中医研究生的培养而言,探索其成才的心理规律,对于中医、中医人才培养以及中医心理学发展都是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王米渠. 试论《内经》阴阳人格体质学说[J].心理科学通讯,1984,12(2):13.

[2] 熊 玲.历代学术流派蕴涵体质学思绪评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5(7):1435.

[3] 王发渭,杨明会,窦永起.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5(6):824.

[4] 代晓芳,张 琦,谢克庆.从《礼记·学记》看中医在研究生阶段的教学[J].甘肃中医,2007,20(5):70.

篇2:从不同角度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论文

从不同角度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论文

在小学时期儿童的生理方面迅速发展,达到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同时这也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就是在青春发育的早期,所以我们要及时预防,做好准备工作。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学生自身

1.生理因素

(1)遗传和疾病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种疾病也层出不穷。有些学生被天生或后天的疾病所缠绕,如兔唇、侏儒等。正是由于这些外在生理的缺陷,他们总是能成为周围人关注的焦点。长时期面对这些异样的眼光,儿童在生活中容易形成自卑、孤独、自闭等性格,从而不愿与人交流,把自已锁在内心狭小的空间不愿走出来。

(2)生理发展

小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期,生理方面主要表现在身体发育加速,男女在第二性征上出现明显的区别,男生主要表现为睾丸增大,女生为乳房隆起,有些发育较早的女生会出现月经初潮。这些生理上的变化会使他们对对异性充満好奇,但又感到焦虑,恐慌,不安,在对待异性时也会变得比较小心,谨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正确的教育和指导,防止儿童从简单的焦虑、不安情绪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2.心理因素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田景波指出,在青春期以前,思维水平上呈现对感觉、动作或是具体经验的依赖,而到青春期则能进行抽象思维,按形式逻辑的法则思考问题。这个时期的儿童因为身体的迅速发展,他们期待心理的成长,希望家长和老师不要把自已当小孩子,相信自已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但他们确实从外形上像大人,而内心里还是孩子,依赖与独立的矛盾突出。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一个家庭的人员组成、人口数量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儿童心理的发展。据许多相关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对其儿童心理的影响最为明显。

单亲家庭又称缺失性家庭,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有一方与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据相关的研究,中国80%的单亲家庭都是由离婚所致,所以父母的关系对儿童心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单亲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儿童,缺乏关爱、孤独、容易产生妒忌、和对父母和社会的仇视。

2.家庭氛围

是指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的气氛与情调。它存在于每个家庭中,并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卫萍、陈雪梅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使儿童形成活泼、开朗、诚实、谦虚的性格。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表现出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等。

3.家长教养方式

主要是指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样重要。但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一味地追求自我认同的教育方法,而对一些正确有效的方法不能达到理性的认识。只要是他们认为正确的,就会运用家长的权威优势,使孩子无条件地服从,从而影响到儿童个性化的发展。

(三)学校因素

儿童到适龄的阶段后,便会进入到学校学习生活,虽然说学校是儿童成长、学习的第二场所,小学教师是儿童的第二任老师。但是由于儿童在进入学校之后,大多数时间是呆在学校,和老师和同学相处的时间增加了,从而也就减少了和家长相处的时间。所以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同学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1.教师

首先,在当代的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的时候,父母以他们为中心,来到学校,他们也同样认为自已会是老师关注的焦点。所以当现实与理想出现差距时,难免会引起心理的落差感,造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课堂纪律等不良现象,久而久之就可能引起心理问题,如焦虑、厌学等。

其次,教师公平性的体现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惯性认识,那就是老师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成绩差的学生。我们不排除是有这样一类教师,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表现出明显友好的态度,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则经常在公开课堂进行严厉的批评。这种明显的态度差异会使优秀的学生产生一种优越感,而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自卑感,从而更加厌学,甚至逃学、早恋、迷恋网络,以此来寻求心理的释放。

2.同学

在家里父母给了儿童尽可能多的关爱,从而使得他们进入学校之后也认为得到所有同学的喜爱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面对这种一个班级同学的相处,每个人性格不同,难免会存在一些小群体。对于不同的学生之间可能存在攀比的现象,比如说谁的朋友比较多,谁的爸爸是校长,谁的衣服好看,老师更喜欢谁等。学生中的差异对于弱势群体的学生来说会产生自卑、恐惧、孤独等心理,而对于强势群体的成员来说就可能会存在炫耀、骄傲、自私等。

(四)社会因素

据卫萍等的研究表明,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大众传媒、社区环境三方面的因素,而我认为除了这三方面还应加上一个社会风气。所以这里我主要说明社会风气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不良的社会风气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思想“一切向钱看”“要嫁就嫁高富帅”这样会导致学生从小就养成错误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有的学生还有可能想辍学去赚钱,或者过分注重外貌而产生厌学现象。并且在现实和思想发生冲突时,他们就很难从中解脱出来,不能理性地作出选择,严重的可能导致抑郁。

篇3: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创新培养模式进行分析论文

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创新培养模式进行分析论文

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两种类型——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学术型学位重点在于学术性培养,以培养博士研究生为主,而专业学位重点在于应用型培养,以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主。《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各界培养骨干和中坚力量。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综合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学科特点和开拓国际视野为目标,尤其需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实现硕博连读。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较快,全国进行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试点的高校由 年的17 所发展到现在百余所,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积累了很多经验。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依托教育部指导方针,积极开展学术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是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本学院正在进行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改革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一、培养模式创新

1. 课程体系设置

(1)定期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明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环节,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培养模式,体现学科特色和学术前沿,突出个性化培养。调整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加重对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突出教研结合,着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学术能力和素质。

(2)教材资源建设

进一步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严格执行教材选用、编写与审核制度,鼓励选用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以及原版外文教材等优秀教材,鼓励和支持适合双语教学的新教材编写与出版,实施精品战略,组织力量参与编写,着力打造本专业特色教材。

(3)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鼓励开设研究型课程,以项目训练、案例分析等课程方式带动研究生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引导研究生自主学习。着重加强一级学科重点学位课程建设,培育一批高质量、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核心课程,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改革。

(4)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

每学期聘请1-2 名海外杰出学者和专家来校与研究生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举办国际学术论坛与邀请讲座等形式,推动我校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增强研究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5)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通过建设省部、校院的创新平台/ 基地/ 团队,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创新竞赛,建设多学科交叉培养平台等形式,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2. 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导师的责任为对指导研究生学科前沿、科研方法及学术规范等,充分展现优秀导师的示范作用,营造潜心向教的育人环境。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结合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学院结构和知识结构,引进和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教师队伍的学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3)教师业务能力培养

通过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等课题,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科研学术水平;通过成立学科方向研究所,使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尽快进入科研梯队;每年均派选专业教师到国际知名大学进修或访学,建立一支具有高学术水平和国际化视野的教学团队。

(4)加强导师梯队建设

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平台,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评比、科研创新竞赛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整体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5)外聘国际优秀科学家和教授为兼职教授

积极引进国内外领域专家到学院兼职,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共同联合培养研究生。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吸纳其中高水平的优秀科技人才。

(6)完善科学有效的导师管理激励制度

建立和完善引导、评价、竞争及基本保障等四种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进修,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不断推进科学管理,积极推进现代管理手段在教学科研管理和评价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管理的科学性。

3. 教学内容与方式

(1)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

鼓励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的教师进入研究生教育一线,至少参于承担1门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专业课授课,以便学生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有全面地动态掌握。教学组按照每位老师研究方向的不同分配相应的授课内容,以科研促教学,从而保证讲授内容的深度、广度。

(2)开设研究型课程

鼓励开设研究型课程,以项目训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带动研究生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引导研究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

(3)尽早实施教研结合

鼓励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尽早参与到导师的课题中,更多地阅读文献,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为后两年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建立开放的学术交流体制

制订全院研究生的定期学术交流制度和研究生与导师学术交流制度。

(5)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积极与国外学校建立合作机制,拓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形式,加强与国外科研人员的学术合作研究,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研究生。

4. 研究课题和专业技能训练

(1)研究课题选择

研究课题选择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导向,依托国家、省部级等基础研究性项目,注重对研究生的系统性科研能力培养,让研究生参与前瞻性、水平高的科学研究,力争取得原创性、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2)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加强研究生阅读相关国内外文献,重点是国外文献,搜集最新的研究动态,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某一专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可通过安排研究生在一年级结束之前完成一篇相关课题的综述写作进行锻炼。

(3)深化对外学术交流

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访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留学项目,增加具有国际学术交流经历的研究生比例。

5. 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1)加强联合实验室建设

由我院和实习基地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展产业发展战略分析、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达到中试的功效。

(2)加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我院可依托交通铺面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是长安大学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3)加强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

深化拓展与行业企业合作,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使学生在实验室所学能与实践相结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校企换位思考,思路、内容和方法通过交叉渗透融合,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升学生的科研与职业能力。如我院已在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广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西安公路研究院等地都设有研究生实习基地,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效果明显。

6. 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

(1)健全中期考核制度

不断提高研究生中期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筛选作用。严格实行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建立学风监管与惩戒机制。

(2)健全学位论文开题及评阅制度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必须专家委员会鉴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至少2 名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论文评阅时,必须由2 位专家进行评阅,其中校内和校外专家各1 名,同时应加大匿名评阅论文比例。

(3)健全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制度

申请答辩的硕士生,至少须在核心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发表1 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论文答辩时应由专家委员会组成,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一至三名副教授( 或相当职称的专家) 组成,导师不能参加答辩专家委员会。

(4)加大研究生考核与淘汰力度

注重培养过程管理,完善研究生课程学习、论文开题、中期考核、毕业预答辩、毕业答辩等各环节的考核制度,提高淘汰比例。

二、总结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培养质量的新阶段,然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尤其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目标,以满足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要。基于我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方式、研究课题和专业技能训练、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等方面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探索,进一步促进具有学科特点的研究培养模式建设。

篇4:试论工科学术型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论文

试论工科学术型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针对工科学术型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偏弱的现状,提出通过科研项目、工程实践、科研论文“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确保研究生在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拥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等机械工程教育;研究生培养;工程能力;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的30多年里,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一直以学术型为主。在1990年代以前,由于国家高层次人才奇缺,每年毕业的研究生绝大多数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及高等教育工作。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重基础理论、轻工程实践的缺陷尚不突出。199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经济模式逐步向市场化资源配置转型,加之连年扩招造成每年毕业研究生总量成倍增加,高校和科研单位已经无法容纳数量巨大的毕业研究生,大中型企业及其他非传统科研教育单位逐渐成为吸纳研究生就业的主体。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知识结构及创新性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术型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较扎实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以下简称“工程能力”)却相对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毕业生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甚至出现了“用人单位无可招之人”与“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各企事业单位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传导到用人单位,使其对毕业生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解决复杂问题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对各类人员的普遍要求。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工程实践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相对不足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第二,面对知识爆炸时代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较十多年前成倍增加,而学制并没有也不可能相应延长。要在同样的时间内掌握成倍增长的知识和技能,除了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外,降低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深度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主要方法,即以“广度”换“深度”的教学策略。这势必造成学生毕业求职时“什么都会点儿”但“什么都不精”这种现象发生。博而不精是时下各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生、研究生诟病最多的问题之一。

第三,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每个角落。由于可以轻松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可以运用各种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完成以前要大量人力物力及经验才能完成的设计、计算、实验,加上社会上存在的浮躁与急功近利之风不可避免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相当部分学生不肯潜心钻研,学习浅尝辄止。由此使学生自身创新能力不足与社会要求越来越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重任的研究生导师,面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必要对沿用了几十年的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现行培养模式及思考

1.“两段式”培养模式

以目前国内最普遍的2.5年制工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总体上可以用“两段”式概括,即理论学习阶段(1.5年)和课题研究阶段(1年)。

(1)理论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完成配套实验、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如教学或生产实践、讲座课程等。

数十年来,工科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内容,除部分选修课程能融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外,总体上非常稳定,呈现数十年基本不变的特点,因此存在教学手段与内容、实验设施与形式、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难以及时得到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问题。

例如,工科专业学位课“16位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近30年来虽然部分实验手段、控制、显示逐步实现了计算机(含PLC等)控制及数字通信,但课程核心内容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即使多年前64位CPU已经面世的情况下仍旧如此。专业学位课“高等机械原理及设计”,是笔者当年读研时学习的内容,如空间机构、数字控制技术等和现在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核心内容基本相同。这些课程对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领会、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重要作用,但包括超精密测试在内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除少数选修课程外均很少涉及。

由于学生在课题研究需要具备极为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含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知识获取)及时间在现行的3个学期的理论学习阶段均难以完成。理论学习阶段所学知识,充其量只是基础性和入门性的,课题研究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大部分需要学生边研究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

(2)课题研究阶段。主要通过参与导师或相关学科团队的科研课题,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掌握“根据课题任务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编制解决方案、求解(包括数学建模、编程计算、设计制图、实验测试等)、获得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等技能。课题研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是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

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得科研课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跨学科专业的特点,对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呈现出“深”且“博”的特点。例如广泛应用于核电、大型舰船、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功率驱动器温度控制问题研究,关键技术涵盖电气工程、工程热物理及机械工程三大学科,研究过程中还涉及工程材料学、数字控制及计算机数值仿真等。目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多数课题大多具有跨学科专业、多学科融合的特点。

如果时间足够,完成跨学科专业的复杂课题研究是可以实现的。但目前国内的科研体制和研究生培养机制都严格限定了课题研究时间。考虑到研究生初入课题时需要有一个知识准备过程,毕业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及毕业相关工作,实际上,研究生从事课题研究的时间是非常有限,很少能超过12个月。以如此短暂的时间,即便是完成课题阶段性任务,也是非常困难的。

2.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工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

其一,课题研究时间短、任务重且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高,相对稳定的理论学习阶段课程,很难反映科技前沿的科研课题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因而学生很难通过3个学期的理论学习达到课题要求。

其二,因科研课题自身的特点而产生了一些矛盾——理论水平高、创新性强的纵向课题通常距离工程实际较远,学生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对实践经验与动手能力的要求;源自工程实际的横向课题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工程能力问题,但往往理论水平和创新性不足。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又反过来限制了学生工程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这也是国际研究生教育界面临的共性难题。

首先,造成学生工程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很多,而学习和研究的时间过短。这是目前高校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各种新的信息及内容逐步融入各教学、科研过程中,结果使合理分配教学与科研时间更加困难;另一方面,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迫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由此使得教学、科研时间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其次,科学研究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在迅速增加,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简单的科研课题已经给前人做完了,越往后面临的是越复杂、越难啃的‘硬骨头’”。这里包含两层因素:课题对研究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呈越来越复合的趋势;课题自身的复杂性需要科研团队密切协作才能完成。既有精细的分工,又有密切合作的课题研究,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通过增加学制提高研究生的培养力度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删减部分课程内容或降低部分科研课题要求等“修补”性工作虽然对缓解矛盾有一定帮助,但实际效果却饱受争议,相关争论在国内研究生教育界从未真正停止过。

显然,简单的“修补”式改革无法根本解决现实存在的尖锐矛盾。要逐步解决数十年来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以创新性思维,在系统性、综合性改革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惯性思维等方面寻求突破。

三、培养模式改革新尝试

1.整体式培养思路

鉴于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时间难以满足培养目标需要,笔者在多年的硕士生培养实践中,尝试突破传统的“两段”式培养模式的思维惯性,将分离的“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融合一个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与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一个完整的培养方案概括为“三步”——预备学习、综合学习和总结提高。 预备学习从研究生复试开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基础、专长、毕业设计细节等,对通过复试预录取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预备学习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学生本科毕业前(在职生则是退职前),根据培养计划指导其提前学习部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科研工具(尤其是科学计算软件等工具)的使用技巧,目的是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研究生学习和课题研究有一个初步认识,奠定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其二是应届生毕业后的暑假期间(在职生则是退职后),安排学生进入课题组,协助老师及学长课题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熟悉科研方向、科研规范等。针对少数无法在暑假进入课题组学习的学生,也为其布置了相应的文献学习。

综合学习几乎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全过程。除了需要根据学校的'培养方案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生产实践外,主要是根据学科方向和科研课题需要,从一入学就开始进行知识、技能的储备,边研究、边学习、边提高。根据需要,综合学习将伴随课题研究始终,一直持续到学生完成学位论文。

总结提高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根据课题研究结果,撰写科研论文、项目总结、课题研究报告及学位论文,其二是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生产实践。

撰写科研论文及学位论文,既是研究生培养规范的必备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措施。此外,为保持科研方向的连续性,科研资料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研究报告、项目总结则是很好的形式。因此,笔者及所在的科研团队每完成一项重要的科研课题,都由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相应的项目总结。这些科研资料的积累,使学科方向的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并为新入学的研究生提供了尽早融入课题的重要学习素材。

课题相关的生产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核心环节。通常完成或阶段性完成的科研课题,都要进行测试、调试或配套到相关装备、系统中试运行。在此过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2.立体式培养模式

在以提高学术型硕士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改革中,一改传统的“两段式”扁平培养模式为“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培养模式,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1)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是培养研究生的基本载体,对于研究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形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学制和培养层次的限制,硕士研究生很少在重要科研课题中担负主导性工作,更多的是根据分配的单元性工作任务,与课题组其他老师、同学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工作。为避免学生陷入“简单”、“重复”性劳动,难以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导师要合理安排课题任务,根据培养阶段及课题时间节点适时布置研究内容,协调课题研究进度及各研究生之间的平衡、协调、合作,确保课题任务按时完成,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得到充分完善和提高。

某重大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之一的“新型驱动器温度控制问题研究”就是一个典型实例。根据设备工作特点,驱动器在恶劣环境(工作空间狭小、冷媒对流不畅、周围介质中有絮状物悬浮故不宜加装风扇)下工作,课题任务要求确保最高温度不得超过额定温度2度。课题涉及:电磁场、温度场、电热耦合及电工材料学相关的电气工作领域;数值传热学、计算流体力学、热流及热网络相关的工程热物理领域;散热器结构优化设计及计算机数值仿真相关的机械工程领域。

根据课题特点组成两个小组,分别由一位本科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和和一位本科为精密仪器专业毕业的硕士生担纲,各自负责电气工程相关内容和机械工程相关内容的研究工作,笔者则负责工程热物理相关内容研究工作并协调课题进度。在研究中,各小组的学生不仅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了相关课题难题,而且根据安排,都学习了工程热物理相关知识。经过课题组全体人员8个月的不懈努力,按时完成课题任务,每位研究生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不仅增长了新知识,最重要的是掌握了面对新课题获取新知识、团队协作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科研课题难度和研究周期都要适当,专业跨度宜大一些,以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2)工程实践。工程实践是工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根据工程实践环节实施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和专题式两类。

所谓整体式,是指课题研究、样机设计试制及测试、综合测评及总结鉴定全部环节均在企业完成的培养模式。整体式工程实践主要适于大型装备关键技术攻关类课题,学生在企业完成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等工作,时间合计约12-18个月。

所谓专题式,是指课题研究前期在学校实验室及机房,中期的样机设计、试制、测试及后期的运行、评估、鉴定在企业完成,学位论文则主要在学校完成。学生在企业完成样机试制及实验测试、评估报告的时间约6-12个月。

某大功率船用曲轴研发是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旨在凝聚上海科技资源,攻克国内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制造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难关。课题由我国三大装备制造集团龙头企业之一的上海电气集团牵头,协作高校及企业达十数家。笔者所在团队参与了其中部分研究工作,主要承担曲轴加工工艺中的热变形与补偿等难题的研究任务。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先后有多位研究生进入课题组,以“实习生”的方式参与企业组织的技术攻关及其他各项有关工作,除学位论文答辩按规定在学校举行外,整个一年半的课题研究工作全部在企业完成。

上述整体式工程实践培养模式的案例大约占整体研究生工程实践比例的3/4。近几年类似的项目还有中国国际海运储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的科技攻关项目“危化品货物在途安全状态监测技术及系统研发与应用”、上海宝钢牵头组织的科技攻关项目“宝钢连铸线MRO”、上海电气集团牵头组织的科技攻关项目“20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关键技术”、国家铁道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的科技攻关项目“铁路运行信息集成与实时处理”、三一重工科技攻关项目“岸桥数字化设计”等。由于企业规模大,技术水平全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因而项目技术含量高、课题组团队科研能力强,学生通过一年半的高强度、高水平工程实践的磨练,科研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显著提高,毕业前夕已经有多家协作企业表达了接收学生到企业工作的愿望。

某新能源汽车双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机构设计、试制及实验是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的子课题,笔者所在团队承接了某协作企业的科研课题任务后,组成的课题组包括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电机及相关传动功率选型、联接及测试几个小组。课题组师生通过半年的努力完成了系统方案设计、结构设计、选型等工作。随后与企业密切协作完成加工件工艺编制、配套件选购、样机装配、实验测试及评估报告撰写等工作。通过先后两批学生在企业一年半的试制、测试,最终完成了课题任务。虽然与整体式工程实践特点不同,但专题式工程实践下的学生面对工作中碰到的大量难题(包括部分无法预料的技术难题)并一个一个攻克,其工程实践能力同样得到显著提高。

(3)科研论文。在工作实践培养环节中,“实习生”不同于企业的技术人员,学生在企业的目的是通过科技攻关活动实现实践技能和知识获取能力的飞跃。因而,学生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及时总结,在课题研究报告及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还需要从理论上系统总结论述,将课题潜在的作用充分“挖掘”出来。

完成某新能源汽车“双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机构设计”及试验后,参与课题研究的师生先后以行星齿轮啮合过程非线性应力动态变化过程、啮合过程轮齿温度场非线性动态变化过程、轮齿材料-啮合应力应变-温度场间的耦合关系、齿轮轴-行星轮系统多激励动态响应、电主轴基于机电耦合的非线性动态特性、电主轴混沌控制模式等等为主题分别进行了总结、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探讨,之后陆续发表系列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在完成“新型驱动器温度控制问题研究”课题后,进一步研究了相同条件下散热器微观结构对温升的影响,发现“微单元时变换热系数”对系统温度的影响规律并发表了相应研究论文。

在完成“岸桥数字化设计”课题后,针对处于国际研究热点的钢丝绳动力学展开了深入研究工作,初步探讨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岸桥钢丝绳动力学研究方法。

通过课题总结和深入研究、撰写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科学问题,探讨新理论、新方法、新应用的良好科学研究习惯。

四、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笔者在工科学术型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中逐步走出了一条有一定特色、适应上海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方向、成效较显著的自主创新之路,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思维等诸多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应该承认,相对于数十年形成的工科研究生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些探索还是很初步的,也存在许多有待改进、完善之处。例如个别研究生会因为无法达到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而遭淘汰;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高强度的工程实践和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师生巨大的努力和持续的投入等,这都不一定适合每个导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