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区域创新中大学作用的培育和完善论文

海默是我老公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海默是我老公”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内蒙古区域创新中大学作用的培育和完善论文(共14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内蒙古区域创新中大学作用的培育和完善论文

内蒙古区域创新中大学作用的培育和完善论文

论文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大学创新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在内蒙古区域经济从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应强化大学的作用,促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让,培育与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衡量一个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已不再仅取决于自然资源是否丰富,而主要是知识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在内蒙古区域经济从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应强化大学的作用,促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让、实现区域内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与增强区:创新能力,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大学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该地区的政府、企业、大学等要素组成的创新网络,是促进知识的生产、传播、转让,实现地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以培育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首要目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体系。现代大学是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一个要素,是具有相对独立I生和学术自由,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相结合的着眼于人才培养、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让的一种组织机构。大学不仅要为社会输送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不断地创造新知识,而且要直接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为企业满足和创造社会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充当政府和企业战略决策的智囊团。大学发展的程度、大学与系统中其他要素的互动作用等关系到整个创新系统的运行和绩效。

二、内蒙古区域创新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内蒙古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形成了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发展状态,即,以传统的农业、畜牧业和工业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学主要为自治区培养各类人才、政府逐渐转变职能进行指导性调控的区域发展态势。

1.R&D人员的发展

人员是高新知识最主要的携带、使用和传播者,是地区创新能力强弱的决定因素之一。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十五”期间内蒙古区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逐年增加,占到总人口比重的2,人员趋于减少,分布在科研机构、企业、大学的R&D人员总数呈减少的趋势。人员的缺乏就意味着知识的缺乏、创新能力源泉的缺乏,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本应该加强为社会、企业提供人才、新成果、新技术的内蒙古的大学在创新之源力量却在减弱。

2.经费投入

科技经费特别是R&D经费的投入决定着区域创新系统能否畅通地运行,也表现了该区域对于科技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区域经济绩效的关系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内蒙古区域科技经费、R&D经费投入趋于减少,总量上愈显不足。

虽然全区科技经费拨款的比例是稳中有增,但是全区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略有下降,R经费支出在全国的排名一直靠后。2Ooo年,全国R&D经费总额为896亿元,占GDP的1%;内蒙古为3.3亿元,占GDP的o.24%。内蒙古区域的经费总额仅是全国的0.37。由于内蒙古区域R&D经费太少,最直接的后果是不能很好保证区内知识生产部门进行研究与开发的需要:理工科专业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实验设备和药品费用都不能很好地保证,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拨给文科专业的经费就更少,缺乏经费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直接的影响是对当地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在理论的反思和引导上的欠缺,导致该地区在制度建设、文化观念等方面进步缓慢,这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无形中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3.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的速度和水平也是一地创新系统完善与否的衡量指标之一,内蒙古区域信息化的步伐在加快,但信息化程度仅居全国中下游水平。在互联网用户数、每百户计算机拥有数、每百户电视拥有量、每万人大学生数方面,在全国的排位分别是第26位、第26位、第.21位、第11位,体现出区域系统信息化的程度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众所周知网络经济可以克服传统经济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局限性,突破地区的限制,为该地区带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不重视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则必然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而痛失机遇;

4.知识发展能力

知识发展能力就是一地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的综合表现。获取知识能力就是发表论文、取得专利、吸引外资以获得先进国家或地区知识等方面的.能力;吸收知识能力指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反映这一能力的指标包括:人力资本的存量(即人口已经接受教育的状况)、新人力资本的创造(即人口正在接受教育的情况);交流知识的能力指一地人口传播知识的能力,即该地人口在其需要信息时是否能及时获得或传播知识。知识发展能力强则创新能力强,因为知识是创新之源。内蒙古区域知识发展能力转弱。在全国的位次在20名左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科技与经济实力

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促进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培育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蒙古区域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列人全国相对落后的区位,但是区域内科技实力要优于经济实力,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培育提供了科技基础。

总的来说,内蒙古区域创新系统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较之发达区域非常薄弱(R8①人员、经费),知识含量相对较高的信息产业居全国中下游水平,知识发展能力较差,系统中政府、企业、大学等部门还未形成自主互动的网络,尚处在区域创新系统的早期发展阶段,亟待培育和完善。

三、如何培育和完善内蒙古区域创新系统中高等学校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成为衡量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在内蒙古区域经济从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应加强大学自身建设,建立大学与企业的互动联系,实现内ifnS-地区弪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加强大学自身建设

加强大学自身建设,不仅要求内蒙古区域政府的关注,而且要求国家的支持(资金、政策等),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内蒙古区域的综合实力、区域内大学的科研基础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区域,如果仅靠本地努力,恐怕地区差距会越来越大,由于GDP总量的不足,即便政府、大学意识到R&D、信息化等的重要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较大突破。因此,一是要通过政府努力,赢得加强大学建设的优良基础,二是大学自身要转变观念,即]AN.ge术研究和培养人才到为社会提供进一步服务,参与科研成果的进一步研发,扩大大学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范围;三是确立大学发展理念,依此作为~geg-N发展的具体指导,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研究在欠发达地区内的大学定位问题;四是改革大学的形式,根据区域特色建设不同形式的大学。

2.建立大学与企业、政府的互动联系网络

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制定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等来发挥作用。区域创新系统的完善要求政府必须采取政策并确立自身创新主体的地位,参与到创新过程中来。政府应该成为主体,因为内蒙古区域创新系统的现状需要按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包括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为,造优良的外围环境、出台政策以改善大学与企业的接触界面、制定计划以鼓励大学与企业形成持久的互动、转变机制以克服区域创新的系统失效等。大学要通过建立研究中心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参与到企业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同时,为大学教学创造更新、更多的知识来源,为科研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问题来源;要制订激励政策、调动师生申请专利的积极性、特别是申请发明专利,鼓励论文、论著的合作生产(大学与企业、科研机构等)。通过技术成果转让和跟踪技术开发来改变大学“产、学、研”的旧貌,建立新型的“学、研、产”关系,即大学作为知识的创新之源,以大学为依托建立研究中心作为大学与企业联系的中介机构,“产”则指企业生产,这样实际上是把大学和企业的资金、人员等集中起来,即可以降低费用,又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学教授、研究生做研究可以到企业的一线实验室,企业的人员、技术需求、高技术支持等业务可以及时从大学获得。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内蒙古区域采取这种模式可能比大学自办产业更好,可以从一些“只进不出”的校办产业人手,把产业依存的科技成果转给企业,按照上面模式进行试验性操作。政府作为主体本身是起协调作用,从更广的范围来讲,要努力转变职能以协调区域内大学、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的交流与合作。

3.建设大学科技园、实现区域内资源高效率互动

鉴于内蒙古区域RN-D资源等的不足,我们认为建立大学科技园,有利于资金、人员的高效利用、资源的高效率互动。我国正在尝试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借鉴国外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经验,试图从外部推动的角度,使大学科技园成为充分发挥大学在为企业提供技术、.k2资本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培育和完善,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龙头。正如我国学者李正风、刘兵所提出的,“作为―个区域创新系统,大学科技园处在不断的进行中。这种进化是大学、科技企业和政府结合趋向于成熟的过程,也是该区域创新系统有序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功能不断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科技园开始由一个地理范畴向―个兼具地理、文化和制度等多重内涵的综合范畴转化。”

通过科技园区的建立以集中智力资源加快知识的生产、传播、扩散的速度,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实现既为大学储备新的知识、提供研究实习场所,又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源泉的双赢目标,使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区,继而带动整个区域系统的自主性运转。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过程中,大学优势会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不断趋于社会化,大学与区域中的其他要素的互动作用趋于自主化,整个创新系统的绩效将由此而提高。因此,要考察内蒙古区域的几所研发能力较强的大学,从中选出一所或几所作为人园对象,集中政府、大学、个别企业的人、财、物来建设大学科技园,以大学科技园来带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培育和完善,从大学的角度来推动企业、政府与大学的互动,或由区域政府向国家做出分析报告,获得国家的支持,同时与国内一流大学及已有成功经验的大学科技园建立联系,与它们合作研究,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带动区域大学科技园的快速成长,进而实现区域创新系统内要素的自主互动。

篇2:论现代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论现代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现代大学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结合等等,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源泉.本文对现代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的这种重要地位进行了研究.

作 者:李峰 LI Fe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刊 名:理工高教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TION 年,卷(期): 28(3) 分类号:G 关键词:现代大学   区城创新   源来  

篇3:高等教育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就要重视和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高等学校肩负着创新知识的产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也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之中,做好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 创新体系 高等学校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因此必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保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做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人才的作用,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创新以及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作用,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只有如此,才能赢得社会的支持和重视。

1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的各个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下,基本形成了国家与区域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各级技术创新支撑服务机构组成的系统体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以促进科学技术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科技体制的改革措施,开展了科技结构的调整与机制的转换,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1.1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

(1)创新体系的行为主体构成了有机的创新系统。

它包含国家和地方的科学研究机构、企业、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等。科学研究机构的职责是围绕区域的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开展系统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的创新研究。企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发展方向和产品的技术要求,开展经营与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技术推广,是创新投入产出和市场开拓的主体。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责是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从事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和技术前沿探索,是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基地,为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和培训各类高素质人才。在创新体系的'整体系统中,各个环节相互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构成了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

(2)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通过对创新过程的研究分析可知,创新体系的组成包括:知识的生产、知识的流动、知识的应用等。所以,知识创新活动是知识经济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高等院校和各级公共研究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紧跟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开展探索与创新,为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创新活动,提供知识与技术基础和创新人才。

(3)完善的创新体系要求能够形成自我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运用政策、法律、法规、资源配置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国家或区域经济目标的实现,创新体系的整体有序运行。高等院校要根据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规划,承担国家或区域的科技发展、合理布局、有效实施的重任,成为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库和知识库。

(4)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应该建立充分体现公平竞争规范和市场环境。

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平台、信息平台、文化平台和法制平台,作为创新体系健康持久运行的支撑和保障。

1.2主要表现形式

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和及时解决,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

(1)存在着管理体制和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不适应。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初期,往往存在着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脱节,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使得高等学校的研究不能有效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政策导向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这表明,切实真正解决技术经济相结合的好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2)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很多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存在着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点,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3)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相互的作用、协调发展的机制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用行政手段来协调创新体系各要素的关系,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的协调集成作用大大减弱,创新体系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市场机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导致创新体系的整体作用效果不佳。

篇4:高等教育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探析论文

要重视和发挥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创新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包括参与科技工作的企业、高等学校和各个科研单位,同时有不同形式的科技中介组织的广泛介入和各级政府的适当参与,由此构成了相互支持的组织系统。在区域创新系统中,高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这些工作对于区域经济和科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1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产出核心

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的研究,知识创新中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条件。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具备了从事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必要条件和人才优势,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指通过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完善、更新、改造等方式生产新技术的过程,执行这一职能的行为主体主要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体系中的科技传播是通过传授和培训新知识、新技术,使新的科学技术能为人们所掌握,同时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门技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实现这一职能的主体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而企业和科技中介组织也广泛参与。而在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环节中,高校处于核心行为的主体地位。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校科技奖励报告2oo8~显示,近5年来,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统计为例,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6项,占授奖总数的57.1%;高等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151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8%;高等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为31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9.5%。

2.2高校是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

高等教育承担着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职能,通过高等教育培养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具有创新思维、掌握科学技术、具有良好品质的各级各类人才。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教育只是简单地复制社会经验,并将这些复制的经验在复制给受教育者,这样,社会就缺少创新能力,只是原地踏步,难以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靠知识创新、人才创新来达到更新社会和变革社会。

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高层次上的知识,进行的教育是以就业、创业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高等学校为人才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内外环境,它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规定的课程体系、有知识渊博的教师、丰富的图书馆及方便的网络系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人,通过高校各种学术流派、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各种专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技能的培养下健康成长。在高等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大学能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

3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目标、评价方式的分析与研究。要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特点,认真做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重点关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融合与协调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持和依靠。要保证区域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创新体系。要重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的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有效地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注重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与主体,在高校中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载体,集中优势、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建立一支有创新性、能吃苦肯钻研的科技创新团队。

(2)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培养,完成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就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由他们来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优质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不可忽视科技管理的作用,高校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要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较宽的知识面,熟悉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做好学校科技活动的服务工作。

(3)完善高校科技管理体制。

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要积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有效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适应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篇5:校园文化中大学精神培育的论文

关于校园文化中大学精神培育的论文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学精神培育存在的不足

大学校园文化以一种外在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人的意识产生影响,而不是以固定刻板的方式进行强制的灌输。所以,面对当今社会千变万化的大环境,大学生被鱼龙混杂的信息所包围,这些信息不断地对受教育主体意识进行着侵扰和干预,使得大学文化的影响效果减弱,进而造成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塑造和培育促进的效果不佳问题的存在。

(一)流行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精神

培育过程的作用存在一定偏差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行文化以其特有的性质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某种程度上,流行文化以其强有力的流行性对现代大学精神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一方面,流行文化和校园文化有积极的一面,流行文化以开放、个性的特色不断地作用于大学生的成长,促使大学生个性发展,造就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倾向于功利化、向钱看等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都产生着消极甚至是负面的影响。这一影响与大学精神对教育主体的作用是相悖的,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冲击

当今时代,网络由于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自由性,极大地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力,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课外活动的重要一环。网络文化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重要一部分,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他对校园文化具有补充作用,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其文化包含着各种鱼龙混杂的文化信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类别的文化在网络上共生共存,良莠不齐,对大学文化的主流价值取向造成强烈的冲击,进而对认识尚不完善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的思想冲击,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制约优秀大学精神的形成。

(三)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融合不好影响大学精神的形成

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对青年人的道德和精神教育,既有着良好的、健康的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内涵,也有着一定的糟粕需要进行扬弃。而时代精神是一种快节奏的东西,其所追求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等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抵抗和冲突,不能很好地与传统文化交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时代精神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要与传统文化进行完美的结合,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极大提高,需要克服传统思想中对中庸、奉公、集体等的过分要求,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以达到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水乳交融,极大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培育形成。

(四)缺乏科学表现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导致大学精神培育“形神不和”

大学文化建设要极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需要科学的表现形式,需要把死板的文化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现实中的大学尤其是一些近年来合校升本的院校,校园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是:第一,没有自己的建设思路和独特表现形式,在形式上不断地模仿知名院校,缺乏新颖感和吸引力;第二,对于文化的表现都仅仅注重单个方面,没有认真寻找科学的表现形式,没有最大化地体现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第三,某些大学文化建设为了迎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仅仅寻求对大学生有吸引力的东西,而忽视大学文化内涵的体现。由于这几方面问题的存在,使得大学精神培育在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存在“皮毛分离”现象,大学精神的培育仅仅是一种走形式。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与建设目标追求存在较大差异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不能较好地发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大学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在对象上,往往不重视大学生个体的意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凭空想象建造与理论相似的产品,很难得到大学生的认可。有些还仅仅停留在开展各类活动和制定各类制度的层面上,往往通过雕塑、博物馆、校史馆和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忽视了大学文化理论的针对性,缺乏理论的灵活运用,没有让理论变成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细节。

二、大学精神培育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的发挥

对于现代大学来说,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其核心功能之一,其他功能都紧密围绕这一核心进行,优秀大学精神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精神支持。要培育优秀的大学精神,就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功能,进而作用于大学生这一教育主体,以促进育人质量的提高。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创新大学精神发挥作用的重要方法

大学文化是一个集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特色、学校历史沉淀和先进时代精神为一体的综合体,这是大学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与生俱来的特质,也是新时期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要培育真实的大学精神,实现传承文化和提高育人质量的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就需要创新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构建符合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进行精神和文化的传承,这是功利性学习教育所不重视的。新时期大学精神的培育和作用的发挥就是要通过大学文化建设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建设的推进,不断地优化育人外部环境,在制度约束和环境的感化中,逐步提高效果。

(二)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着大学精神的内涵,引导着大学人文教育的方向

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校园文化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都是为了培育能体现有各自学校精神特色和优势的高素质人才,为了传承优秀的文化,为社会主义培育优秀人才。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宏观文化,决定着学校事业发展方方面面的方向和特色,为学校教育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要确保校园文化沿着正确而科学的方向发展,就要有好的大学精神的指导。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就要扎根于优秀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之中,体现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通过形神兼备的校园文化形式体现优秀的文化和精神。

(三)校园文化很好地起到了规范限制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是潜移默化地对师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也将制度建设拉入建设的.范围。运用制度建设,明确地告诉大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告诉他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他们的行为等进行一定规范制约,对他们的偏差思想和行为进行一定的纠正和约束,为大学精神的传承提供一定的保护。同时,优秀的大学文化都会浸染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时代气息,让大学生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提前设定的情景调节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这种规范限制作用不是强制的,而是通过对学生周围环境的设置、美化,来不断达到素质的提高,进而实现大学精神的内化和传承。(四)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全面升华大学精神是一个不断传承、不断升华的精神集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其升华、传承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手段。我国新时期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主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的大学文化,用马克思主义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精神的品质。第二,校园文化通过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强调二者的融合与发展,在二者的融合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内化为大学精神的内容。同时,大学校园文化是通过物质、文化、精神、制度和行为等多种形式展示大学精神的,在构建过程中不断通过这几方面的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三、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构建多层次的优秀校园文化

(一)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

没有一流的大学精神,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文化,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凝练而形成的个性鲜明的思想和理念,是一种文化的长期积淀。大学精神一般凝练在大学的校训中,经过历史的磨砺和广大师生的认可,最能体现大学的核心价值。比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突出反映了学校的特点和文化气质。同时,大学精神也是开放包容、不断推陈出新的一种价值追求,需要在学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科学创新和发展。

(二)建设形神兼备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需要形似,而且需要神似。形似就是要重视做好大学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极大地体现大学文化之美。我国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要广泛借鉴西方知名大学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在实体建设方面做到与传统契合,与社会融合,与时代一致,真正体现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同时,还要重视物质文化的创新,促进育人环境的美化和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神似就是要在建设的过程中,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重点突出区域文化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不断与时俱进,造就齐备的、能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文化设施和精神文化。

(三)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和统一

优秀大学精神的培育,必须提高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进一步丰富文化内容,形成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第一,校园文化建设要继承优秀文化和包容时代精神。文化传承是现代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我们需要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指导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同时,要打破封闭保守的传统,用包容的精神吸纳一切时代优秀文化,使得与历史和谐,与社会融合,与世界同步。第二,要达到现实需要和发展前瞻的统一。大学的另外一个职能就是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种现实需要。同时,校园文化建设更需要主动超越现实,引导社会文化潮流和趋势,在现实和未来统一中进行丰富发展。第三,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各要素的和谐统一。校园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要素组成的整体,需要在各个方面共同发展来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提高。

作者:王晖

篇6:医院内审在完善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医院内审在完善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一、医院内审工作在不断改进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内审工作是对管理的再管理,能够实现有效监督

医院的内审工作管理是以审查管理作为质量,以促进管理素质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在具体的内部审计过程中,相关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按照相关的具体程序、流程和方法,以被审计医院的主要经营管理活动为审计的主要对象。最终,通过审计说明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和具体方法。从而,通过内审最终能够达到提高医院管理素质和水平及管理效率的目的和意图。总而言之,内审工作是一项不断促进医院经济效益良性循环和增长的审计活动,内审工作是对管理的再管理,能够实现有效监督。

(二)内审工作是保证医院自身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医院的经营风险也日益增加。因此,做好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性,对经营决策审查的彻底和科学性。事实证明,只有不断的改进和深化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以实现医院内部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使医院永远行驶在良性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所以说,内审工作是保证医院自身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保障,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也是医院自身经营的内在要求。

(三)内审工作有助于完善医院的人员机制,增强医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医院内部管理人员的竞聘上岗及公开选拔工作大都要借助于对其的审计监督,通过科学真实的评价其经济责任及绩效情况来完成选拔工作。这样是任人唯贤的重要保证。因此,通过内审有助于完善医院的人员机制。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医院内部员工的整体凝聚力。

二、不断完善医院内审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一)内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

认真分析当前医院的内审工作不难发现,我国医院的内审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对内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及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较为严重。具体来说,从工作精力上来说内审人员主要的工作精力都放在财务管理及核算方面,对内审工作的认识不准确,提不起重视,认为只是监督没有意识到内审工作的重要性;鉴于以上的具体现状,内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因此,我们应注意不断拓宽内审人员的知识面,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而且知识面和眼界必须要宽。应努力为医院建立一支既熟悉会计和审计知识又懂得工程、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队伍。

(二)内审工作应转变职能,不断拓宽内审范围,不断提高内审严密性

目前,就现状而言,我国的大多数医院的内审工作仍然只停留在财务报表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业务及会计相关活动方面。有的医院甚至内审工作只为应付国家的审计工作而准备,根本没有上升到为医院的日常管理和发展起到出谋划策指明方向的作用。大部分医院内审工作监督的只是针对医院目前和已经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检查与评价。医院内审工作大部分都没有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进行审计和监督,也就没有发挥到审计工作的整体作用。加之,由于国家审计机构受限制,而无力对所有的中小型医院进行实施监督和审计,而医院自身的内审力量也不完善,就形成了一些审计的空白和漏洞。

因此,内审工作应转变职能,不断拓宽内审范围,不断提高内审严密性。内审将由单纯的监督职能向监督与服务于一体,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功能方向发展。在约束激励机制下,医院管理者将会进一步认识到内审对医院的生产、经营、资金运作、经济效益等进行监督控制的职能,还有查错防弊,改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发展,为医院管理者当好参谋和服务的功能。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内审工作能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就现状而言,开展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科学的财务审批制度是优化管理的关键。各医院应从审计控制入手,“多把手”签字,分担风险,建立完善的控制机制和审计制度,以确保不断的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医院的健康、高速发展。

篇7: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产学研的作用及收益分析论文

摘要:

大学科技园的协同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政产学研各方作为不同的创新主体,借助大学科技园提供的信息、资源交流和综合服务的平台与协同管理机制,实现协同创新。从大学科技园的收益分析可以看出,政产学研各方通过协同创新,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加速了创新成果转化,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篇8: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产学研的作用及收益分析论文

大学科技园是政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在大学科技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作用下,政产学研各方在园内实现协同创新。明确大学科技园中协同创新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政产学研各方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和收益,对促进各方合作、实现对大学科技园中各主体的协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分析大学科技园中协同创新的内涵和意义,并结合大学科技园中产学研各方的特点和优势,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产学研各主体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协同创新的收益。

一、大学科技园中协同创新的涵义

传统的协同理念最简单的表达公式就是“1+1>2”。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协同就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并且通过协同产生“协同效应”使总体的绩效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1]对创新概念的理解一般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广义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狭义的创新就是指技术创新。熊彼特从经济学和企业经营的角度,提出创新应包括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等多种形式的非技术创新,从创新的层次来看,属于广义创新。狭义的创新概念就是技术创新,是把创新看作是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行动。

从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之一是提供科技创新平台,为了充分发挥该项功能,政产学研各方需要借助自身的优势进行协同合作,尽可能地增大创新效用。

为了促进产学研各方在大学科技园中更好地合作,政府通过出台针对大学科技园的宏观指导政策和财税政策,扶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依托大学为了促进大学同科技园的合作,通过出台灵活的聘任、考评制度,鼓励大学师生入园工作。在政府和依托大学的政策制度支持下,大学科技园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园区的管理体制和合作机制,为园内各方合作提供方便有效的制度保障。

在大学科技园的制度支撑下,政产学研各方采取多种模式进行合作,通过协同合作实现资源互补,促进技术创新。政府借助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降低各方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减小创新成本;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凭借自己拥有的大量高科技人才进行知识创新,并通过与企业合作完成知识溢出,为企业提供创新的智力资源,并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企业通过同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购买或技术转化,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借助自身的市场经验和资金优势,将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输出的创新资源进行产业化和市场化,最终实现技术创新。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中的协同创新,是在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系统配合下,通过协同合作来提高各创新主体自身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各自的创新潜力,来更快更好地进行创新活动,产生1+1+1+1>4的多方共赢的协同创新效应。

显然,大学科技园中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等非技术创新,因此属于广义创新。

二、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产学研的作用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产生

一是各高校寻求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高校内部的推动力;二是实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这是外部推动力[2]。但是,大学科技园中的协同创新需要政产学研共同配合才能实现,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各主体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一)政府和依托大学是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制度创新的主体

政府和依托大学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初始推动者,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依托大学的制度改革,在宏观(国家)、中观(地方)和微观(依托大学)层面上推动制度创新,为大学科技园建立有利于园区发展的运行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在大学科技园中的制度创新,是通过实施宏观指导政策和各项扶持政策来实现。政府政策为大学科技园的制度创新提供依据和支撑,其目的是加强对大学科技园中各主体的引导,协调它们合作中的矛盾,促进合作机制的形成。在政府的财政、人才等优惠政策的支撑下,大学科技园通过建立管理体制和合作机制,协调产学研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搭建有利于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公共平台,从而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不断优化升级,为提升协同创新绩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依托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制度创新,主要是通过建立激励制度。通过制定大学科技园中的科研成果与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评定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制定高校教师入园职位和高校职称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制定为在依托大学中从事创新创业工作的依托大学学生保留学籍的制度等,激励依托大学师生入园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为促进依托大学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提供制度环境。

(二)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知识创新的主体

依托大学不仅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基地,也是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依托大学在人才培育中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科学知识,特别是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带来了大量的具有创新性的知识成果。与依托大学不同,科研机构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拥有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科研团队,在研究中实现创新。

虽然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任务不尽相同,但是两者从事的基本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都拥有强大的知识贮备和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科技园中,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交流,在双方的碰撞中,增加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存量,也促进了双方科研水平的提升,在协作研究中不断地输出具有创新性的知识成果。

(三)企业是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现实生产力的创造者,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企业拥有较充足的资金优势和丰富的市场经验,通过其成熟的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实现技术创新。

大学科技园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企业在大学科技园中,借助政府制度创新的`优惠政策和大学、科研院所输出的知识创新,为技术创新带来了系统效应,使企业在获得更强的技术创新动力下,也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获得了更高的技术创新动力。作为创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企业在协同创新效应下,除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之外,也提升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真正成为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显然,从政产学研各主体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中的协同创新,是在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对各创新主体起到引导、扶持、激励和协调沟通的作用。通过政府和依托大学的制度创新,激励各创新资源入园,为各创新资源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及合作的制度依据和保障,并在各创新主体合作过程中,协调各方关系,促使创新活动协调有序发展。知识创新为协同创新提供创新源。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通过知识溢出,以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方式,不断输出智力资源,为协同创新提供创新资源和动力。在制度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下,技术创新借助大学科技园中的政策制度、合作机制和各种资源,加速知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机制和合作机制构成的协同机制,消除了各创新主体在利益和文化上的矛盾冲突,使各方随着资源环境的变化不断协调、动态发展,通过有序化调整,实现协同创新效应最大。

可以看出,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作用是为各创新主体提供信息、资源交流和综合服务的平台,实现政产学研的协同管理。无论是自发形成,还是政府创办的大学科技园,其目的均是为科技创新提供资源支持服务、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加快知识转移、促成科技成果产业化,其实现途径是通过大学科技园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并借助大学科技园的体制机制,实现各类资源优化组合。

大学科技园中协同创新的结果,各创新主体除了经济收益,还获得了不同的非经济收益。大学科技园中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如图1所示。

三、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产学研的收益

大学科技园中的协同创新使政产学研各方不仅获得了经济收益,也获得了非经济收益。

政产学研各方在大学科技园的协同创新中,均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我国大学科技园在办园初期,通常需要政府和依托大学采用资金和技术入股合作方式推动其建设。而在大学科技园的稳定发展时期,科研机构、企业和投融资机构陆续加入大学科技园的资本合作中。从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可以看出,借助大学科技园的平台,园内的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成功率得到显著提升,园内企业经济收入也得到显著提高。据统计,我国政府对49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拨款3。7亿元,而该年企业总收入为271。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1。1亿元,企业净利润30。1亿元,上缴税额17。8亿元,出口创汇1。8亿美元[3]。截至11月,我国已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个,在孵企业6583家,在孵企业总收入499。98亿元,园区的研发机构和人员也有大幅增加,已入驻的研发机构达1235家,平均每个科技园内有近百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园创业大学生达9083人,从业人员总计29。48万人,其中有15家企业已经上市,上市企业上缴税金达169。02亿元[4]。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中,其经济收益已远大于初始投入,在合作中产学研各方都已得到了超过先期投资的回报。

除了经济收益,协同创新还带来了其他非经济收益。统计结果显示,20大学科技园的研发机构数量达1084家,成果转化数量达到5716件,其中成果转化依托大学的数量达到了2821个,入驻企业已授权的专利有1936项,其中授权的发明专利760项,累计毕业企业已经吸纳就业人员8。9万人[5]。20,已入驻研发机构达1235家,平均每个科技园内有近百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园创业大学生达9083人,从业人员总计29。48万人,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306项,已批准的发明专利达1185项[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的协同创新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使政产学研各方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而在这样大的收益回报下,也促使各方继续合作进行协同创新,促进协同创新效益不断增大。

四、结论

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科技园中协同创新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产学研各主体的作用,并通过数据对比,对政产学研各方在我国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获取的收益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大学科技园中的协同创新,各方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非经济收益。

因此,政产学研各方应该在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借助自己的优势,发挥不同的创新主体作用。

而大学科技园应该在园区的政策体系、管理体制和合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学科技园协同机制,促进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效应的更好发挥。

篇9:区域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研究论文

区域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间的知识转移能力是区域创新和学习能力的关键。但由于创新主体间存在着委托一代理关系,知识转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知识资本的功能。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要素间的知识转移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学习型区域;委托一代理关系;知识转移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并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某一地理经济区域内,在政府主导下,区域内创新主体如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网络,通过该网络进行交互式学习,形成一个基于学习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区域学习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有效的区域创新网络。因此,学习型区域本质是一种基于学习的区域创新网络。

一、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的动态结构

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主体要素为区域内强势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区域内地方政府。网络内各个行为主体通过互相学习、沟通建立简单的关系,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加、知识流动的加速,在加强区域互动和国际交流的背景下,以及强化区域创新的软硬环境对区域主要行为主体的支撑作用的前提下,形成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在一定地域之内具有开放边界、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区域化的动态网络结构。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的动态结构如图1所示。

在具体的网络体系中,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作用机理。其中高校、科研院所是区域科学研究体系,是知识的生产网络;企业是区域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知识的应用网络;中介服务机构在区域创新过程中担任区域创新资源的催化剂功能,是知识的传播网络;政府机构是区域创新的宏观调控者。在区域创新过程中,各行为主体并非孤立,他们处于同一个网络平台上,是网络平台的一个节点,通过互动、集体学习而形成一个复杂创新的网络。网络内各个主体之间通过长期正式与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在交互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学习型区域内部各创新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关系网络构成了基于一种学习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主体问知识转移的委托—代理关系

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是衡量区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知识转移是指知识客体从一个知识主体向另一个知识主体的移动。所转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编码、易于表达和传送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不可编码、难以表达和传递的知识。显性知识占知识总体的20%左右,是知识冰山之一角,而隐性知识才是知识的主体内容。知识转移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螺旋式上升活动在这种循环往复的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资本的总量得以扩张知识资本的功能得以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得以形成和壮大。在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知识转移:第一层知识转移是指区域创新主体企业之间互动学习流程,它包括了企业和企业中个体之间的交互学习和相互作用模式。第二层次的知识转移是通过区域内中介服务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向区域内企业提供技术知识和信息支持的知识流动。第三层次的知识转移是指学习型区域的外围网络向区域内核心网络知识流人的过程,在这里地方政府起着纽带的作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协调活动以及特定企业活动。这三个层次的知识转移相互补充和衔接,构成了基于学习的区域创新网络。

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区域内主体要素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知识转出方拥有私人信息(隐性知识或显性知识),在知识转移活动中消耗一定的成本(知识转出方的精力、时间和转化费用以及知识共享所带来的垄断效用损失),需要知识转入方给予一定程度的利益补偿。知识转入方不拥有私人信息,在知识转移活动中获取一定的利益(知识转移价值),在软性约束条件下需要对知识转入方给予一定程度的利益补偿以确保知识转移。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或是知识转移之前,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必须设计一种契约(或制度)来激励和约束知识转出者,使其选择对知识转入者最有利的行动。知识转移的过程是一个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即博弈过程,最终可以达成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即达到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三、构建知识转移博弈模型

在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内,知识转移在多个创新主体间发生,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博弈在企业与科研机构两个创新主体问进行。在分析过程中把参与主体视为理性经济人即假定人都是利己的,而且在面临两种以上选择时总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实现自身预期利益的最大化。在知识转移博弈模型中,科研机构和企业分别有四种选择策略:诚信合作与诚信不合作,不诚信合作与不诚信不合作,如表1所示。

在模型中R表示科研机构预期收益,是个外生变量,科研机构知道而企业不知道;a表示双方不诚信行为所带来的`收益损失;n表示多次博弈次数,在交易主体多次的博弈过程中,每一次不诚信的合作都会加大心理预期的数值,即an是递增的;c表示双方知识转移时的成本支出,如果企业和学校都不互相信任,双方都采取自私行为,则认为没有任何合作,知识转移也就不会产生,此时双方的支付都为0;T表示双方诚信合作时的收益。

设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博弈策略分别为x、Y,则:

假定企业以q表示不合作的概率,则合作的概率为1-q给定q值,科研机构选择诚信合作和非诚信合作的预期收益分别为:

实际上,式(5)左边表示科研机构诚信合作时的预期收益,右边表示非诚信合作时的预期收益。因此,在纳什均衡中企业所采取的混合策略Y,必须使得科研机构在诚信合作或非诚信合作之间的选择由于预期收益相等而表现出无所谓态度。解式

这表明,如果企业实际合作概率qq’,选择诚信合作。假定科研机构分别以P和1-p表示诚信纳税和非诚信合作的概率。给定P值,企业选择合作和不合作的预期收益分别为:

实际上,式(8)左边表示企业选择合作的预期收益,右边表示不合作的预期收益。因此,在纳什均衡中科研机构所采取的混合策略x,必须使得企业在合作与不合作之间的选择由于预期收益相等而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解式(8)得:

这表明,对于给定的p值,如果科研机构诚信合作的比例p

p.,选择合作为最优策略。从以上模型我们知道,当科研机构选择诚信合作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选择合作;选择非诚信合作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选择不合作。企业选择合作时,科研机构的最优策略是选择诚信合作;企业选择不合作时,学校的最优策略是选择不合作,即不存在使双方预期收益都最大的均衡点。在这一博弈模型中,科研机构与企业双方都想猜透对方的策略,而每一方又不可能让对方猜透自己的战略,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两个不同的纯策略都有正的概率来形成均衡中的混合策略,均衡时这两个策略一定给他带来了相同的报酬,构成了所谓的混合纳什均衡。

由式(2)、(6)、(7)得出企业的预期收益是:

代入式(9)即求得在纳什均衡时的企业的预期收益:

四、博弈的结论和建议

学习型区域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创新行为实际上是参与主体的动态策略选择过程,各参与主体基于追求自己利益的目的,贡献各自的知识资源而协作创新,根据前面的分析,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网络知识转移的创新:

1.增加信任,提高经济互补性的合作次数

在网络内,企业合作行为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合作各方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而充分条件是合作各方能够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分配并达成有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约束彼此的行为。满足这些条件的知识转移行为,一定会给各方带来大于不合作时能获得的利益。任何破坏合作的行为都会导致其收益下降,只有真诚的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由企业合作的概率可以得出知识转移主体间合作次数越大知识转移的主体就越能够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形成一种默契,减少了策略的不确定性,进而逐步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2.合作双方降低知识转移的成本,提高合作效应

科研机构诚信合作的比例P与知识转移的成本有关,由可知,当知识转移成本越高,诚信合作的比率越低。通过降低知识转移成本,提高合作效应系数,科研机构诚信合作的可能性越高。知识转移成本降低有以下途径:一是改进合作方式,二是改善合作的结构,三是重视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四是加强合作过程的管理。

3.公平的利益分配,提高知识转移主体的预期效益在合作中,虽然各方都想通过有效磋商使自己的获益尽可能得多,表现在合作中的突,但至少存在一种使各方均能接受的利益分配方案,它要求双方参与合作,并且在合作中获益较多的一方应给获益较少的一方一定量的利益补偿。

4.提高激励因子,增强合作的积极性

科研机构诚信合作的预期收益激励因子越大,企业越有合作愿望。我们应该从加强合作双方信息交流、建立公平机制、培育良好的合作环境等方面来增强合作的积极性。

篇10:培养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培养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一、发挥实验室仪器在人才创新培养中的作用

实验室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场地,而实验室最重要方面是仪器设备。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越来越重视实验室建设。为了保障培养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提供了学生完成学业的硬件和必备条件,近几年来实验室建设资金不断加大投入,购置了不少高精仪器,如实验室的微机化,这些高精仪器和装备,使实验室的数量和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又集中教学资源,使学生了解新精仪器性能和使用,了解新技术、新成果。由于高精仪器不断增加,新技术不断的出现,很好地为学生学习创新提供基地。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无创血压测定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电解质分析仪;心功能分析系统。常用生命活动记录仪有心电图机;肺功能检查仪;电热板;恒温电热仪等,在满足学生实验要求同时,充分利用这些仪器开展一些高难度的实验或进行科研探索,完成动物无创性心血管功能、氧自由基、水电解质、肺通气功能、离体器官灌注、疼痛阈测定、消炎镇痛等实验研究项目。更多学生利用现有的仪器开展了中草药的提取和动物抗衰老的研究,得到很好的结果。

二、发挥实验室老师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实验室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多面手,他们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实验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授课老师和实验教辅人员组成,在学历上大多是本科和硕士学历,在职称上都是高级职称和高年资的中级职称,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在科研上有着较强研究能力,很多同志承担过卫生厅、教育厅和省部级以上的科研任务,在培养学生创新中应发挥这些老师的作用,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由于带教实验的老师熟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了解学科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的过程中起到导师的作用,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良好教学资源,同时又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去管理实验室,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大面积开展设计性、探索性实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查阅资料、申请研究课题,完成科研工作。

三、开放实验室,发挥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功能

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都是有实验教学时,实验室开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教学,待实验教学结束后,便关闭实验室,这对实验室的利用是一种浪费。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打破以往的有实验室课时开放,无课时关闭的'状态,制定严谨的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制度,打破旧的实验室使用制度,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开放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实验室处在一个开放状态,为学生的实验预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科研活动、课外学习兴趣小组提供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等提供场地和条件。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学经费投入的增加,实验室的设备不断增加,使实验室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充分体现了实验室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正是实验室的开放,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思维能力得到加强,理论与实践得到提升。如果没有实验室的开放,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挥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利用实验室有利条件,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实验室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的实施很大程度需要实验室来完成。如上所述,需要高精仪器设备的装备,需要高水平带教老师和有效的实验室的开放以及良好的实验室管理。当今培养学生成为动手能力强、能创新的人才,离不开实验室。为了培养动手能力强、能创新,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高校应充分利用实验室这个有利条件,组织并安排学生开展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实施科技创新活动:①学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②学校每2年进行科研项目申报活动;③同学自行成立研究小组;④其他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素质培训等。以上这些活动完全是依靠实验室才能进行。因此,实验室的存在和发展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客观创新活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五、实验室在学生创新教育中获得的效果

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也是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的活动的基地。近年来,我校机能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全体教学中心的共同努力以及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以及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实施导师制,带领优秀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做到:①长期开放实验室,做到资源共享;②允许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预实验;③有科研项目学生随时进入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研究工作;④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可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进入实验室开展各项科研活动。自从实验室开放以来,共有400名学生进入机能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开展各项科研项目达50多项,在公开刊物发表各类科技文章50多篇,获自治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二、三等奖6项,获学校各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共40多项。这是实验室开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取得的良好结果。另一方面,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对实验指导老师也是一个良好的锻炼机会。教研室老师充分利用实验室顺利完成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科技成果。

六、在创新教育中实验室仍存在不足及建议

虽然近年来实验室在设备方面、投入方面、实验条件方面等均得到改善和提高,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实验室建设仍急需解决问题很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1实验队伍问题

实验室工作需要有熟悉业务的实验技术人员来完成,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和创新人才的教育有着重要作用。但学校重视不够,出现年龄老化,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队伍薄弱;实验室工作长期得不到应有重视,技术人员积极性不高;队伍后续乏人,乏培养、进修机会少;待遇较低,晋升要求较高;岗位缺少竞争,很多人不愿做实验室工作,没有合理的人员流动。

6.2仪器设备方面问题

实验教学需要一定数量的实验设备,虽然学校投入了一些资金购置仪器设备,但与科研方面要求相比,差距太大。随着近年来的扩招,很多仪器设备数量明显不足,仪器老化,更新率太低,使不少实验内容不能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实施。

6.3实验室开放共享问题

实验室数量不够,学生人数较多,实验老师工作量大,技术队伍明显不足;仍是封闭式管理,没有资源共享,管理制度不全;缺少外检测资质。

6.4实验室工作建议

①充分认识实验室队伍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职称晋升与岗位聘任,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②建立资格认证体系和培训机制,参与教师资格认证;③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实验室工作,制定科学人员能进能出和考核机制;④设立实验技术成果奖,鼓励实验技术人员不断探索;⑤搭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充分发挥这些仪器的作用,建设大型仪器专用基金,并完善这些仪器资源信息平台;⑥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篇11: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当今教育体系中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行业的标准,而大学教育也不无例外需要关注素质教育。本文首先阐述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然后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实施素质教育的举措,以探讨如何通过英语教学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互动沟通能力,增长文化知识和培养综合文化素质,最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语言的自信心等素质教育总目标。

关键词:大学英语;素质教育;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迫在眉睫,英语作为当今时代使用人数最多、运用领域最广的语言也无可厚非地成为了国际通用语。国际形势引发我国对英语课程的重视,特别是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因为他们大学毕业后将肩负起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希望。大学英语教学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在教学中既要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还要学生学会应用,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把学生培养为适应时代要求、全面发展并懂外语的人才。那么怎样利用英语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怎样在素质教育的目标框架之下开展对大学生的英语教育,是值得大学英语教师深究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给定的目标,为达到接受教育的人及其所在的社会长远发展的目标,以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为根本目的,以激发接受教育的人们的潜能、促进受教育的人们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宗旨就是要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换句话来说,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仅仅面向少数学生,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对知识简单记忆,是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我动手能力等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教学,本就不应单纯是一种语言知识的教学。英语是西方欧美国家使用的语言,承载着多彩纷呈的'西方文化,英语教学过程就像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一扇了解西方文化的窗户,让学生能够了解西方文化,这就是素质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不只是教会学生语言知识,而是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使学生潜移默化接收素质教育。近年来,基于对素质教育培养的关注,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增加口语考试题型,体现了对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重视,也是通过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应用来加强学生在英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教学对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

三、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民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我国大学生数量较以前相比大为增加,现今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达到了1:200-300,师资不足使得许多学校英语老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状况令人堪忧。扩招不仅增大了教师的压力、增重了教学任务,还导致老师缺少进修和出国深造的机会,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存在缺陷使大学英语教师无法有效提升教学技能和质量。

(二)评价体系单一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大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老师在课堂上也只重视英语知识的教导和考试技能的辅导。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仅凭一张试卷,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无法提高。然而,大学英语学习是为了让大学生胜任专业阅读和写作并在平常的交际和沟通中也能运用英语,这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价也不是仅靠一张试卷那么简单,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词汇和语法等知识技能的掌握进而运用英语来进行自我表达。

(三)教学模式不新颖

现今的英语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一般是通过课件、黑板以及口头传授等方式对学生讲课,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够让学生学到英语知识,并不能让学生真正运用英语来进行交际。教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缺少与学生间的互动,会让学生对老师没有亲近的感觉。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薄弱。教师应该发挥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

四、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高文化素质,增强交际能力

英语是西方欧美国家本族语使用者沟通交流的工具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可以透过它感受西方文化气息。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不仅在于它的国际地位,更在于它的文化底蕴。大学英语学习不仅限于书本而是结合了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的综合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传授知识、信息并与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二)培养语言素质、开发学生的智力

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是对语言素质的培养,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问题,师生、生生间的英语交流以及课内外的听说读写训练,都是在开发学生的智力。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学好了,就说明学生在外语这方面的智力被挖掘出来。

(三)培养思想品德素质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理解外国人的思想感情并学习领会西方文化,不知不觉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独特视角。英语教科书选材多以思想品德素质相关的材料为主,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在增长语言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形成主见,能够逐渐独立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进行教学,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师生情,使得教学更加容易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铭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思考、动手和实践,同时还要进行自信心、领悟力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在教学内容中找到易于引起情感共鸣的话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参与课堂开展互动讨论,给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互动模式中培养其团队精神、实践能力,让他们在互动中观察人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二)运用学习质量多元评价模式

调整英语测试的内容和评价的方法,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确保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虚拟情景对话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表达能力、应用能力等进行测试,以实现对学生全面和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口语和写作表达等开放式的考查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英语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

(三)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和课外活动实践

课余时间学校应该举办一些英语方面的活动,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玩”中体验英语的乐趣,这样的方法学生们更乐意接受。比如举办一些英语文化节活动,英语朗读、演讲、写作、听力、背诵等活动,还可以开展英语知识讲座、英语电影节等活动,还可设置英语角让学生通过英语进行交流,聘请外教和英语老师作为主持或嘉宾对学生间的交流进行引导和更正。另外,还可以举办英语小品大赛、开通英语广播,激起学生对英语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在活动和实践中让学生们学习英语,这就是素质教育中的实践能力。

六、结束语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文化内涵、道德品质、心理还有生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从现今高校教学体系来看,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理应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引领,但是想要真正让大学英语落实到素质教育、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正确对待所学的语言知识及自身语言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语言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互动沟通能力,并广泛增长其东西方文化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才能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饶晓丽.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47).

[2]赵雯.试论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校园英语旬刊,(3).

[3]谢晓娟.试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版,(6).

[4]任梅.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

篇12: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论文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面临的对外贸易形势日益严峻,为了承接国际产业和产品的转移,海关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不同的地点设立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些区域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文研究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进出口贸易总额严重下降,亟需通过各种方式为低迷的对外贸易注入一剂强心剂,其中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作用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提出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建议,以期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外贸易;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2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积极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而设立的特殊区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主要负责承接产品转移和开展对外加工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新常态,对外贸易并不景气,我们更应该充分重视并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模式分类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经国家批准,在境内设立的具有联接国内外市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等特殊功能的,由国家海关进行监督和管理的特殊区域。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在较多地区设立了上百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六种,分别是: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其中,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和保税物流中心三种模式属于保税监管场所。这些模式都是我国海关特殊监管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联动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可以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带动作用。

二、常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作用

(一)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及保税港区

1.保税区

保税区不仅能够增加有关部门的收入,而且有利于国际贸易往来,只要是在海关的监管范围之内,保税区就可以对运入的货物进行存储、分类、包装和展览等活动。对于从海外运来的货物,保税区也需要对存放在其中的货物收取一定的仓储费用。自1990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保税区以来,我国保税区的数量一直在增加,保税区进出口额占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额的比重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

2.保税物流园区

保税物流园区是为了降低企业的通关经济成本和提高企业的通关效率而建立的一个特殊区域。保税区将自身的政策优势与港口的良好区位优势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区港一体化的管理和运作。上海高虹桥保税区在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准并与邻近的港口建立了联动点,成立了保税物流园区,以来上海先后成立了十多个保税物流园区。这些正在运营的保税物流园区,大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园区内的企业数量和经营总额逐年上升并且上升速度较快,推动了保税物流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3.保税港区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税港区应运而生。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保税港区是功能最齐全并且效益较好的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港区不仅具备港口的功能,而且具备国际中转、出口加工、货物采购等多重功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自成立第一个保税港区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加并且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二)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一般会设立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力资源比较丰富、交通相对便捷以及贸易比较便利的地区。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出口加工区的数目有60多个。出口加工区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出口货物或进行产品加工、装配、组装。作为经济特区的形式之一,出口加工区扩大了本区域的对外贸易,引进了国外的人才、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地区就业机会,能够加快该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并对周围地区的发展产生辐射作用。

(三)跨境工业园区

跨境工业园区可谓是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于一身的特殊区域,因为跨境工业园区在实行保税区政策的同时,在货物进出口时执行出口加工区的政策,所以在此区域内进行贸易不会产生增值费用。但是有一点值得强调,除了海关以外,由于该区域是跨境工业园区,所以在此驻扎的边防部队还要对出入境人员进行人身检查和登记。跨境工业园区在带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并且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民收入。

三、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建议

我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当前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论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不能仅仅进行形势上的改变,还必须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完美转变。以下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合及叠加

国务院及海关总署加大了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整合和政策叠加的力度,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各个区域间的联动作用,并以此推动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功能整合方面,中央要具体明确各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做到明确分工和错位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相关部门不仅要建立具体负责联动的机构,还要创新区域的发展模式。同时国家应建立新的发展体制,如在保税区建立绿色的运输通道,形成一个高效的保税网络体系。此外,各个特殊区域内的产业也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促进各个区域的功能、管理模式的有效整合,争取形成统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模式,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形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效政策导向 作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力量之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政策必须不断地进行更新和优化,以适应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为此国家要根据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经济的发展阶段出台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效政策。首先,相关部门应该调整目前的有关政策,加快引导区域内现有产业的升级。其具体政策包括结合经济的具体发展状况制定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避免规模较小和资源消耗较大的企业进入,避免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关联不大的企业进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应拉动国内知名的、有实力的企业进驻园区,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同时要引进国外的企业进入特殊监管区域,为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其次,相关部门必须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退出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优化组合和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制定多样化的退出模式,降低企业的损失,形成高效的市场退出政策。

(三)完善海关监管制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前制定的许多经济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不能处理当下遇到的问题。同样,我国对海关的监管制度也不能较好适应当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此,根据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特殊情况,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时,一定要体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的具体情况。例如。货物管理的备案及其后续手续办理过程复杂,阻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所以国家应将货物管理陆续放开;手续的复杂增加了企业的通关成本,进一步影响了区域的联动性发展。只有进一步完善海关的监管制度,才能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中转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四)实现功能效应最大化

要实现功能效应的最大化,首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实现物流、贸易、加工等功能的融合与统一,尽量扩大区域内企业的经营范围。其次,管理部门应允许国内不属于保税区域内的转关产品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转货、集拼等相关业务,并且开展转口贸易,进一步拓展国际中转等相关功能。再次,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应增加保税仓库等,允许进行加工、维修、组装等业务,尤其要开展国际维修的保税业务。

四、结语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虽然目前而言,其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是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相信,经过政府部门和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必将很好地实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今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区域联动方面,以此带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整合和政策叠加,不断优化升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导向,并形成促进对外贸易良好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好地推动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叶青.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促进外贸发展的作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8).

[2]王明达.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之路[J].物流工程与管理,(11).

[3]赵燕.保税监管区税收政策浅析[J].市场周刊,2008(8).

篇13: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任何富有成效的教学,取决于新的创新思维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在教学领域,积极有效的创新思维方式是推动体育教学的关键。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不断趋向于健康教学、快乐体育,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专家们的重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选择新的创新方法应用与教学,以更快的提高教学质量,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探讨几种创新方法。

1、自由结合

体育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轻松、民主、融洽、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从心理能够自觉的,经常进行自我锻炼。真正做到自觉积极主动、活泼、快乐、愉快,这样的锻炼对于学生来说比强硬的安排他们进行一些活动要强的多。例如,我在进行健美操教学中发现女生在比较复杂的健身操组合中由于自身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学起来比较吃力,但喜欢跳各种舞步,教师可以安排她们在课下自由结合编排小组合,采用音乐轻松、节奏欢快、健康向上的舞给学生们表演,促使学生有自豪感和成功感,也可以达到发挥她们长处的目的,学生也从中感受到教师的信任。

2、群策设计

发动学生来设计创新或提出创新性的建议。例如教师在准备部分做操时,一般采用徒手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出编操的原则及要求。发动学生群策力一起创编。学生自己参加创编。学生自己才能于创遍,即发挥了他们各自的长处,又感受到了被教师的重视,心中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要指出的是教师要相信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和想象力,对于她们付出的'努力要给予肯定,为了有直观的演示效果,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可以做出很多有创新性的动作。比如,有氧健身操某动作组合。找出3为体育骨干站在队前。每人相距两臂间隔站成一队,然后侧向学生从第1个人到第3个人分别做该动作的分解动作造型,这3个同把一组动作技术分解图的造型展现在其他学生的眼前,这样比起教师的示范动作可以说更生动形象,可以使瞬间遍为分家,连续和持久的形象,战时出直观的人体动作模型,富有真实感和立体感,接下来教师可再加深一步,教师完整的示范动作民权体学生按教师的节拍做联系,这种方法记忆深,反复性高,刺激性强,兴奋周期长,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牢固给学生建立了正确、优秀的动作表象,使同一技术内容从不同角度上呈现出来。

3、发现利用

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萌芽,可把他们平时玩和喜欢玩的游戏转变为创新动作。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正确对待,积极引导,精心培育,入女学生喜欢跳恰恰舞,这个动作对发展宽关节灵活性和协调性很有利,于是把它引进课后,结束部分,即活跃课堂气氛,又锻炼了素质,学生也乐于接受,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4、信息反馈

在教学中信息反馈形式多种多样,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可以提出一个富有吸引力、具有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去追求、去完成,这个目标可以是建设性的=探索性的,也可以是创新性的。例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把教学中的准备部分让学生领做,写出准备部分的教案。通过学生领操返回信息的方法,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很大的自由度,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生活积累、爱好程度、想象空间等畅所欲言,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充分、全面的战线出来,通过回收信息可以发现许多新奇、有趣、可行的方案和想法,这样教师就能够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合理要求,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5、因材施教

教师要想发挥每个学生的创新性,就不能不考虑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宽容其育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允许不成熟和失误,允许不同思路的做法,允许自由竞争,按照学生的性别、体质和技能进行分组教学。例如,在女生健美操教学中,如何安排见习生,即让她们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

6、理论补充

体育实践课是贯穿体育教学的主体。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传授技术技能,达到熟练掌握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体育理论的补充是对实践起到引导作用,教师可充分利用雨、雪天在室内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的规则、裁判法及体育保健。通过理论的补充,使学生平时能自己承担小型比赛裁判,促使学生体育知识的积累和保健锻炼的重视程度,扩大学生但是业和信息储备量,从而使学生关心体育教学、关心健康。

7、自我实现

通过体育教学实践发现,快乐教学可分为深、浅两个层次,把教材联系游戏化、情景化、直观化只是浅层次的,而只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学习锻炼本身真正的感兴趣,有所创新,既有纵的深入了解,又有横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使学生走进高层次的学习乐趣当中,不断的知识积累中有所创新,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这是建设型快乐,会使一切享受型的快乐默然失色。

8、参与学习

体育教学中教和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中不仅要有教师的教法,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去研究掌握学法,可以明确规定哪些是可以又学生自己作主的,教师不干涉,比如,健身操组合教完,学生必须达到熟练掌握,要将学法落实到实处,教师要采取措施,提出要求。如,将整体分若干小组,反复练习。课后布置作业、课前检查,让学生以教师的角色检查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将课时教案简要的讲给学生,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学内容、结构及组织形式,参与备课。这样就可以使课的开始部分的宣读本课内容的五一节,变为新颖的师生讨论本课的学习方法,并且使课处处体现学生自主作用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推动和发展体育教学向纵深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14: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体制的作用与完善论文

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体制的作用与完善论文

所谓商品房预售,即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商品房预先出售给买受人,并由买受人支付定金或房价款的行为。由于房屋预售和正是房产登记间的时间差,导致商品房预售中诸如“一房两卖”、非法抵押及“炒楼花”等乱象屡禁不止,给购房人和抵押权人的利益埋藏了极大隐患,也摧残损毁着商品房销售市场的信誉与基本制度。预告登记,即是针对商品房预售,为了保全买受人请求权而进行的不动产登记,这项请求权的目的即在将来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自200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物权法》第二十条将“预告登记”刊录在册后,关于预告登记的学理定义及实务价值一直处于争议中。那么预告登记制度的现实功能、法理逻辑、效力及运行现状究竟为何,换言之,即预告登记制度存在之价值究竟如何彰显,本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一、预告登记制度的现实功能

在我国目前的商品房销售市场中,常见违法情形一般为三类: 一房多卖、先抵押再出售和无证预售。而在商品房预售中,即使购房人交付定金,也因没有实体物权标的物,因此无法进行不动产登记转移物权。虽然在目前的民法追责体系下,在出现违法情形时,购房人依法可得到赔偿弥补损失,但事实上会导致购房人交易本意的难以实现。

目前《物权法》中预告登记制度的规定描述为“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这其实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终极优先权,其作用在于确保将来只有该项请求权所期待的不动产变动情形能够发生,而不因“善意第三人”等制度被排除权利。在《房屋登记办法》对预告登记制度所做的补充中,也能明显看出预告登记制度偏向于购房者的保护性:“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预售人没按照约定申请预告登记的,预购人可以单方申请预告登记。”相当于把掌控权交到了预购人手上,由预购人的自主行为来确保其请求权的以最终实现。

在预告登记之后,房屋的权属得到明确,首先排除了“一房多卖”现象中后续“善意第三人”的存在可能,因为在预告登记制度上,该房产的预售情况将被记载在固定登记簿上,对其权属状况作出了明示,第三人主观上即被判定为“应当知道”,“善意第三人”的构成要件即刻破灭,不得成立。更何况,预告登记后的房屋权属处分均需要预告登记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因此“一房两卖”的交易形式难以再“瞒天过海”.

其次在先抵押再出售现象中,根据《城市房地产抵押办法》第三十四条中规定,在抵押过后,预告登记时需对房屋预告登记的`合法要件进行审查,后购房人因该房屋处于抵押中而丧失预告登记权,因此交易终止。最后无证预售现象因权利要件不足,同样无法进行预告登记,如前述结果一样,令购房人交易终止,避免损失。

二、预告登记制度的法理基础

在预告登记条款出台前,针对预告登记已有法律尝试,但由于法规内容杂乱,且规定法规在整体体系中层次偏低,效力运行难成系统化,这在交易额巨大且交易度频繁的商品房销售市场显然是行不通的。07年,《物权法》通过,其第二十条之预告登记制度,在学理与实务上,均被认为“主要适用于商品房预售情形,以保全预购人的购房预期利益,以及相应的购房融资担保需求”.该条款主要针对商品房预售情形,旨在保全购房人依据预售合同所生的请求权。一方面跨越物权法与债权法的分界,另一方面又联结不动产物权实体法与不动产登记程序法。

而关于这条规定还有很多争议。其中最大的一个争议在于预售商品房的定位问题,在建商品房并不属于不动产,那么在《物权法》中率先做出请求权限制,是否存在物权客体的缺失? 另外一个问题则在于预告登记制度下,其抵押权和预告登记的矛盾。从实务上来看,预告登记制度的构造缺乏一个所谓的“权利杠杆”,即类似于“不动产登记簿”的符合法律标准,有权限制物权转移的“预告登记簿”.从民法的平等原则来说,这种提前限制开发商的权利是否也构成一种法律偏斜?

再谈法律效力,从预告登记制度中不难看出预告登记制度的担保性,至于其顺位作用是否可以类比于抵押权中的优先权,笔者认为,因为预告登记制度中客体缺失,权利实际基础仅为一项请求权,有较强的依附性,因此并不可类比,但也可以用优先权的优先特性辅以理解其顺位功能。

预告登记制度“特殊性”与“临时性”的特性或许可以暂时解释部分理论逻辑的争议,但由这两性衍生出的带有不安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预告登记制度是否可以在商品房预售市场中长期安全运行,可能不仅需要各管理条例加强辅助条款建设,也需要在物权法法理系统中正式定性,完善其法理逻辑。

三、预告登记制度的运行现状及改进

预告登记制度自颁布到正式施行现在还未到十年,但实际运行时间其实追溯更为久远,排除学理争议,其实务运行现状也有较多积弊。

其一,缺乏专门机关。就其本身特性论,因预告登记制度依附性较强,也导致实务中预告登记独立性弱,牵连过多,效率低下。如果预告登记能设定专门机构进行监管,并有专人进行预告登记相关要件审核及日常运行监察,效率和安全度将会大大提升。

其二,信息披露不完全。与不动产登记簿不同,目前的预告登记簿信息披露度及推广度不够,部分权属文件没有采取公开制度,对于第三人追查权利归属无疑是一个阻碍。而且信息的不对称在房产市场也很容易被利用,利用这种倒差实行骗局。预告登记簿除完善法律要件,在一个完善法理逻辑基础上的设定地位外,同时也应该利用全国联网系统等手段,将房产权属信息及时登记备案并传播,以最大限度保障权利人利益。

其三,法律规定内容杂乱。除《物权法》规定外,《房屋登记办法》及《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等对此均有补充条文及执行细则,这些条文因部门法规制而散乱分布,对于普通购房者和抵押权人来说,难以根据条文直观获悉自身权利,不利于权利人保障权益。且补充条例多为行政法规,层级较低,约束力较小且不稳定,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统一规制。

其四,程序保障不足。或许是由于补充条款散乱造成的“母胎不足”,所以发展中的预告登记制度目前程序保障并不完全,在实际运行中,也有较多纰漏。在法律上,有时候“亡羊补牢”并不晚。退一步讲,及时运用行政法规等办法对制度纰漏进行调整也未尝不可行。

四、小结

预告登记制度的存在有其当然需求,从理论构架来说,可以解决目前在我国商品房预售市场中存在的诸多屡禁不止的乱象,达到保护权利人权益,明确物权归属的效果。

但对于预告登记制度本身来说,其法理基础还不够完备,学说上对该项制度的理论来源和运行基础还饱存争议;实务界由于机关行文及法律层级等积弊的存在,也使预告登记制度在某些问题的防治运用上稍显鸡肋,这些都是预告登记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信通过对相关法律文件的进一步补充完善、对执行程序的进一步规制公开,预告登记制度将会真正发挥其作用。特殊性将不再是学理逻辑缺失的无奈之称,而将成为房地产市场中一项真正维权护益的制度美称。

[ 参 考 文 献 ]

[1]李延荣,同柯。房地产法[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8.

[2]匡爱民,刘规划。论商品房预售的几个法律问题[J].南昌大学学报,1997(1)。

[3]陈玲玲。我国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的立法完善[J].房地产法律,2011(15)。

[4]张双根。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制度之质疑[J].清华法学,2014(2)。

[5]曾颖。我国的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初探---对<物权法>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思考[J].传承,2008(4)。

[6]彭严,周美君。浅析预告登记后预售商品房的转让[J].技术与市场,2013(12)。

相关专题 内蒙古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