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变异――兼论文化的变异形式之一大众文化

蕉太狼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蕉太狼”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文化的变异――兼论文化的变异形式之一大众文化(共11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文化的变异——兼论文化的变异形式之一大众文化

文化的变异——兼论文化的变异形式之一大众文化

文化的变异——兼论文化的变异形式之一大众文化

林琳

(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哲学与社会学教研室,黑龙江牡丹江 157099)

摘要:文化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是属人的。它全面体现着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即对自然及自身的超越。这是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应该说,文化起源于人的创造性和自由本性的发挥,同时,文化也是人的创造性和自由本性的的代言。但是在现代工业文化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特性却被逐渐地被剥离,使人生存在一种尴尬的境地里,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进而导致了一场文化危机。

关键词:文化;文化危机;文化批判;大众文化

文化的初始蕴含着种植、耕作的意义,而后被理解为才智与举止锻炼。演变至今,它的含义已经被规定为:“一系列规范或准则,当社会成员按照他们行动时,所产生的行为应限于社会成员认为合适和可接受的变动范围之中”。虽说这一定义并没能尽然地将文化的完整面貌呈现给大家,也存在着某些缺陷。但却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文化与人类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类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规定,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人的文化。人和文化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人和人的对象世界的关系。从人的存在特点来看,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人时刻都在努力使自己的目的能够改变现实、成为现实。文化作为人的对象,必然是属人的。这就使得它自出现时就带有了创造性和自由性的特性标签,这个人类固有的特点。

一、文化的创造性和自由性

创造本意是把无变为有,且使之合理地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所谓文化的创造性,实质上指的是文化成果所具备的意识和实践作用。文化通过其特有的创造性特点,让它的成果具有了人的特征,不再呆板,反而是生动的存在并改变着周遭的环境。正是由于意识与实践的作用,才导致了文化产物的丰富性、高级性。具体说来,文化的创造性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意识文化的创造性和物质文化的创造性。意识文化包括各种意识性成分占主导的文化,如:科学、文艺、宗教、哲学等等,属于对客观的反映以及对实践的调节。意识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地反映着客观世界,同时,更以创造性的方式改造着世界。物质文化与意识文化不同,前者中的意识因素不及后者的意识因素比例大。在物质文化中,物质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物质文化是人实践的产物,包含着人的创造。它的创造性,直接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个自然界所不能产生的世界。当然,文化的这两种具体类型的创造性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互为前提的、共同发展的。在二者的创造性的统一的前提之下,文化的创造性才会日臻完善。

文化另外一个重要的特性便是自由,人类世世代代一直追寻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便是最为可贵的自由。自由,似乎带有着无与伦比的超凡魅力,吸引着大批的追随者。自由特性是人的特性,一方面,人的活动本身带有自由的特性,另一方面,自由也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目标,而同时文化也是人类区别动物最重要的标志。可以这么说,人类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这样两点:人是自由的动物,人也是文化的动物。由此来看,文化和自由这两个范畴是那么的亲近。文化与自由是内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由人的两大自由特性可以推出文化的自由特性。一方面,文化的自由特性表现为它是人类自由生活和能动的改造客体的条件与手段。人类通过文化不断地向心中的圣殿前行;另一方面,文化的自由特性还体现在它对于自由的不懈追求。文化的发展一直延续着人类的发展。同时,它的发展与进步一直不断地拉进人类与自由之间的距离,不断地增加着人类的自由维度。因此,自由实际上是文化发展的目的和原则。

二、文化的危机

文化的创造性和自由性是其最为重要的两大特点,也是文化最为重要的制胜法宝,然而在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当中却面临着原有文化模式的失范,面临着文化的危机“即特定文化模式的制约作用和规范作用开始失灵,从文化模式的常规期和稳定期进入到它的怀疑期和紊乱期,或称作冲突起河混乱期”。随着文化的发展,它的这两大法宝已经逐渐暗淡,似有退隐之意。根据衣俊卿在《文化哲学十五讲》一书中所说,现代工业社会的这种文化危机属于内源性文化危机。所谓内源性文化危机,是说原有的文化模式在没有其它不同文化模式的干扰下,由于自身所存在的矛盾冲突而导致的文化失范。文化从人的存在层面上来说,体现着人对于外在自然的甚至于自身的超越,是对人的创造性和自由的极大张扬。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思潮中,理性大行其道。当然在工业文明的大背景下,这种理性是一种技术理性或者工具理性层面上的,指的是一种手段的理性,是技术和理性的结合。它的任务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发展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的兴起,来解开束缚在人类本质力量身上的枷锁,使人类进而能征服、控制自然和获得自由。但也正是技术理性的泛滥使人变为了物的存在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裂,人与人关系的'恶化以及人本身的异化。在这种文化模式的影响下,人彻底去了原有的创造性和自由,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也日趋激烈。

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生存方式,如果文化失去它创造性和自由的利爪,那么它的意义就会不复存在,它的社会功能也自然随之消失,人类在追寻自由的路途中也会骤然止步的,而文化则失去了的生存意义。(范文网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遭遇这一深刻危机的时候,众多的哲学家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文化批判,如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纷纷对西方理性主义进行了征讨。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法兰克福学派抨击的对象之一——大众文化即是理性文化模式的极度发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大众文化的定义版本繁多,正是由于它是文化的派生物,这就决定了它的身世也一样的扑朔迷离。但现今我们耳听最多的便是相对于精英文化的大众文化,这最重要的体现在教育本身,这时的大众文化便指的是一种普及性的文化传播,但是这种界分却与本文所提及的大众文化的范畴有些出入,它仅仅是指一种文化的传播广度并没有指向它的本质。有人会说大众文化就是老百姓的,最基层的文化,这也是不对的。大家口中所谓的民间的、底层的文化实质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存在与发展是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的。虽说它没有正牌艺术或文化的精美外衣,却也没有辱没文化的本真意义。它源出基层,来自民间,却也蕴涵着深厚的创造性与自由性,没有高雅的气质,但也是出自其原创者的真性情。而大众文化则不然,它的出生就带有了强制性,这种强制性不是接受者赋予的,而是创造者强加的,他们企图将大众文化烙上了他们的专属标记,再分发给被迷惑的大众,进一步掌控他们的灵魂,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民间艺术是从下面长出来的,是人们自发的,土生土长的表达,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几乎没有得到高雅文化的益处。大众文化是上面强加的,是商人雇佣技术人员创造的,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他们的参与仅限于在买与不买之间选择。”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是由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技术生产出来,是为了获得利润而向大批消费公众销售的,它是商业文化,带有着铜臭的味道,是为大众市场而批量化生产的,它的成长意味着:任何不能赚钱,不能为大众市场而大批生产的文化,都会很少有地位,就如同艺术与民间文化一样。放眼世界,有谁会花上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只为得看真正的艺术一眼,然后使精神得到升华呢?其实不是没有而是太少,大多数的人只会为了大众文化的产物心甘情愿的掏腰包,而且是乐此不疲,大众文化从它生产的流程中就注定了会与艺术或是民间文化背道而驰。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通过艺术家富有灵感的思维以及一双巧手而最终诞生的,它诞生之后,浑身都会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特质,民间文化则是由一批有着共同生活体验的人共同创造出来,是自发的、自由的,也有着他们的思维。然而,大众文化却是从一条冷冰冰的生产线上周而复始、千篇 一律的复制出来的。在这种境遇下,艺术也失去它的传统功能,而带有了商业化的特征,粗暴、武断、毫无新意,也就致使本应使人陶醉其中的特性也丧失了。作为艺术,它的创造性和自由性往往给它的欣赏者即受众带去无与伦比的奇妙感觉,而大众文化却粗暴地将复制的商品硬塞给受众的手中,这些顺从的、被动的消费者,苟安于大众文化虚假的快乐中,他们心甘情愿做了模式化生产的俘虏,他们丧失了自己的作为人类应有的品质,大众文化产品的面前思维不再跳动,人类本真的创造性和自由无法得以体现。在大众文化标准化、公式化的重复、肤浅的影响下迷失了本真的价值,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几近沦落与动物为伍的尴尬境地。如若大众文化安于自己的现状,那么它的危害性将不会如此的巨大。大众文化有着取代正统艺术以及民间文化的野心和趋势。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已经逐渐丧失了本性。在他们的脑海里已经将本真艺术的面目遗忘了。人们“主动”的迎合大众文化,成为它的奴仆。在今天的文化市场中,小说的出版发行可谓是位居于各类图书之首。然而仔细辨认后,你会发现它们都是拥有一致的细节,凶杀、色情、搞笑,很难会有真正高雅的著作出版,这些书商大多会振振有词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殊不知,大众的口味已经在大众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倒戈了。

由此可以看出,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文化在失范后的一种形式,已经把文化的本性丧失殆尽。它系出文化一脉,却没能将文化的创造性和自由本性贯穿始终,它的出现使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文化不再因其独特的魅力而改变着世界,却因为一部分人的利益而麻木着广大的受众。文化的变异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表面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文化的变异形式,如大众文化,推行着更加严苛的统治,这种统治较之前更加能够深入骨髓,它不再是显性的直接专制,而是披上了温情脉脉的外衣,也使得民众在不知不觉中与统治阶级的统治方式达成了一致,当然这仅仅是具有表层意义的合法性。从深层次来看,民众不同的声音,那种只有透过文化方能体现的淋漓尽致的创造性和自由本性消失殆尽。或者说人的创造本性和追逐自由的本能不再闪耀着光芒。这些都是因着文化的变异而出现的。对此,法拉克福学派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其中尤以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论”最为著名。

篇2:消费时代与文化变异

消费时代与文化变异

文化在现代社会发生变异是由时代语境、自身可能及技术与传媒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文化自身孕育着遭遇变异的内在因子,此外,消费主义的流行、商业趋利因素以及大众传媒的催生使得这一潜在因子得以生成,以致异常发达;最终,致使文化越出其传统内涵的轨道、扩展为广泛的文化产品而进入消费领域.

作 者:杨少清 秦志敏 Yang Shaoqing QIN Zhimin  作者单位:杨少清,Yang Shaoqing(河北工程学院医学院,邯郸市,056029)

秦志敏,QIN Zhimin(河北师大文学院,石家庄市)

刊 名: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NDAN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 18(3) 分类号:F063.2 关键词:消费   文化   变异  

篇3:应聘者必须买单? 变异的职场文化更可怕

应聘者必须买单? 变异的职场文化更可怕

笔者作为男人,有时也搞不懂“男女平等”与“绅士风度”二者该如何平衡,就拿这“躺枪”走红的北大MBA来说,场地是女生约的,当她驾轻就熟地端来饮料时,这位苦命的娃到底是应该站起来迎接,还是继续默默地坐在那儿?站起来了,万一对方是个女权主义者,男人能干的事情我们女人也行,一秒钟就吃瘪了;若是不站起来,“没有绅士风度”的.帽子瞬间扣紧,完了还得“被微博”。

就此事而言,应当撇开性别问题,依我看来,企业约应聘者在咖啡馆面试,埋单的应当是经济上处于强势的企业一方,

面试官以女性身份来要求求职者“懂点人情世故”,未免错位了。不过,男求职者面对女面试官,展示一下男性风度,帮忙端下饮料也未尝不可。在职场如战场的当下,人际关系变得如履薄冰,需时时提防“中枪”,越来越多的职场文化在叮嘱求职者“懂点人情世故”,懂得揣摩上司心理,察言观色、忍气吞声。一杯咖啡谁埋单,其实并不重要。令人可怕的是这变异的职场文化。

篇4:地理环境与文化-兼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研究的方法论

地理环境与文化-兼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研究的方法论

本文认为,观察地理环境应该有两个视角,即一方面应把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外部因素看待,另一方面应把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内部因素看待。在这两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前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的结构和布局、人类的存亡和社会的兴衰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等自然性的'民族性;在后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的数量和性质、生产方式的更替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等社会性的民族性。在前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具有绝对性;在后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具有相对性。文章还认为,以往在地理环境理论研究中的种种分歧主要是没有区分观察地理环境的两个视角所致。文章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作 者:顾乃忠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 南京 210004 刊 名:浙江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 分类号:G0 关键词:地理环境   文化   地理环境决定论  

篇5:古希腊文化的生态环境论析--兼与中国文化比较

古希腊文化的生态环境论析--兼与中国文化比较

古希腊文化在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生态状况影响,体现在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结构等方面,与中国文化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相比各具特性,各有优劣,从而成就了东西两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作 者:罗立东 LUO Li-dong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刊 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5(3) 分类号:G0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   生态环境   中国文化  

篇6: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006-03

一、多元文化共生中的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1.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中国封闭性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古代人用包容的态度对待异族、异域的文化,吸收和发展自我,各民族独立存在,互不侵犯。人类是以群居的方式出现的,任何事情都是在氏族内部进行的,如“通婚”。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首领征服他族的愿望打破了多民族共生的局面,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专制的统治也是封闭思想的源泉。单一民族统治天下后,其都城均不临海,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这种封闭的形态使单一民族的发展达到顶峰,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生活惬意,伴随着本民族的强大而产生的文化优越感越来越排斥外来的事物。从此,种下了封闭的种子,使得中国人无法与时俱进,无法正视自己的真正实力。不与外界交流和联系,不能感受异样文化,无法完善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也就无法使民族愈加强盛。

与中国文化的封闭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文化的开放性。开放,就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是排斥而是接纳,并善于吸收其精华。就个人而言,由于受到开放性文化的渲染,通过接受外来的事物,能使自己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异质文化,允许差异的存在,恰如其分地审视不同事物的特性。欧洲国家的迅速发展无一不与其所持的开放的文化态度有关,借鉴已有的成果为己所用,使自己能够不重复前人或他人已走的道路,利用开发、创造新成果换取经济利益,这可谓是西方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带来的结果。尤其是在经历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整个西方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文化的开放性成就了今天西方的先进性,并使其一直延续至今。

2.统一性与个体性的对比

中国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原始人的河流文化到古代人的城邦文化,再到近代人的氏族文化,形成了一个以华夏为中心,同时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政治文化的统一、民族的统一以及语言汉字统一,无不渗透着统一的思想。国家政权的统一是帝王的首要职责,他们不惜一切维护政治的统一,不惜用连年的战争保卫国家的疆土,以确保政权统一。秦朝,这个短命而影响巨大的王朝,创造了统一的辉煌,从此再不受种族分离的滋扰,国家安定,百姓生活安康。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让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有了一种很强的“根”情结,种族的延续、居住区域都围绕着最起初的地方――祖辈生活的地方,保持氏族延续的完整性,这也使中国人有了较强的国家意识、较强的集体意识和较强的'氏族意识。近代西方发动的侵华战争,造成了国家部分领土被分割,但中华民族收复领土的决心却从未动摇过,实现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文化统一性的熏染下,文化的个体性很难有立足之地,在重视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剥夺了个体的权利空间。

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法国哲学家昂利・贝尔曾指出,“评价古希腊的哲学成就,与其说是总结了集体的努力,倒不如说是肯定了个体性”。在“禁欲主义”被解除后,人们开始大声疾呼“人性解放”,致力于征服自然,唯我独尊,西方文化的个体性油然而生。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强调个体的人格,强调自由、平等、尊重以及对“人”的关切。个体性的宣扬,关注人的现世生活,让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使得西方文化的个体性真正的得到了体现。从文艺复兴至今,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在思想上主要体现在人道主义的传统上,在行动上主要体现在自由竞争上,在文学的表达上主要体现在个人情感抒发和对个人主义的人格价值的肯定上‘]542。人与人之间默契地存在一种共识,社会是共有的,人们在社会共同体中各自释放。虽然西方文化强调个体性,但在社会这个大的框架中也是有共同联系的,不是个体与社会的脱离。过度强调文化的个体性,忽视文化的统一性,也会使文化的发展产生偏颇,个体性与统一性的融合才是文化均衡发展的基石。

3.道德工具性与道德生命性的对比

泛道德化,是指道德制约、道德管理超出了它所应处的范围,越俎代庖,抢占或取代了本不属于其管理的职权、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把道德当做塑造人的工具。个体的道德发展在传统的泛道德化社会中是至关重要的,用道德束缚、禁锢人们的思想观念,以达到政治的效用,是道德工具性的体现。人们以道德规范为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法律”也是道德规范的化身,非如西塞罗所言,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的主观表达和客观载体。在强调完善个人道德的传统道德文化中,虽强调塑造德性良好的个体,却不重视个体生命的存在。这样造就的人只具有道德的意识却没有生命的情怀。道德工具性忽视了人的生命的存在,过于理性地对待人,视道德为管制人的手段是道德工具性的本质所在。

西方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生命意识所主导的,而不是受控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用道德与法来维系的。萨特认为,道德是一种意识,都有一个向度,这种向度可解释为广延性。道德的广延性体现为时间的延续,时间是生命和有生命之物的根本特征。只有有生命之物才具备时间上的延展性,而死的物质无所谓过去、现在和将来,它们以空间为特征。道德具有生命性,因此在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没有被其他事物吸收和同化。生命是物质的一种形态,社会的发展不应完全依附于物质,生命才是社会的主导。道德是生生不息的,创造的精神使它始终是适世的,不会被社会、文化的发展所淘汰。道德的生命性,是指道德会随着人生命的运动而自我更新,而人是社会的主导者,这是道德生命性的本质意义。

二、文化自觉:我国道德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主题

1.文化自觉: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理性视角

文化自觉是一种理念。一方面,审视中西文化要从比较的视角,一味地讨论文化的优劣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悖论,失去了原有的比较之意义;另一方面,文化的延伸、文化的影响不是在短时间内或用只字片言就能完全概括的。文化自觉,应成为一种先导,以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文化比较为文化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在不同的文化渲染下,必会出现不同的伦理观和价值观,文化比较应成为一种自觉意识,以便对以文化为基础的诸事物更好地进行反思,扬长避短,促进事物不断发展与完善。

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诸百年中,通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而产生的事物随处可见,也使某些人产生了一种“崇洋媚外”的自然之情。完全放弃了自身的优异文化,在竭力为西方喝彩的同时,无疑也是在为中国传统默哀。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愚钝的体现,也是非理性的体现。对待文化差异要在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和分析,对其加以整理和改造,这才是真正的比较中西方文化的理性视角。归根结底,文化比较应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文化比较应将文化自觉意识深深地根植其中,使受文化影响的诸事物在改革与发展中成为一种“自觉”,而非“自为”。

2.道德文化自觉:思考我国道德教育改革的起点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有其存在的必然,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深受文化影响的道德教育改革,也需要秉承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被称之为“道德文化自觉”,是思考我国德育改革的起点。道德教育不是独存的,是从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和社会生活中继承下来的。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积累和总结出来的,生产和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形成的文化便存在差别‘引。文化自觉是对其产生根源、形成过程及其特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梳理,道德文化自觉亦是如此。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改革既要植根于社会现代化的实践,也要重新审视传统道德文化,两者皆不可偏废。对待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是错误的、片面的。李岚清同志在为《中国传统道德》多卷本和简编本所作的序言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德,无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放弃传统的道德文化,“道德文化自觉”就失去了基础;离开传统的道德文化,中国现代的道德教育改革就无从谈起。道德教育的改革要有“道德文化自觉”意识,要反思传统的道德文化对现代德育的影响,抛弃不属于道德教育的附加功能。道德教育改革,在意识上应自觉地从道德教育的自身思考,排除道德工具的束缚;在形式上应自觉地从道德教育的实施角度进行思考,倡导道德教育的自生。

3.德育自生:审视道德教育改革的应有立场

德育自生,是从道德教育促进人的德性成长的本质出发,在道德教育的空间中发挥遒德和教育的双重作用,让道德教育能够自主、自由的存在。正如蒙田所说:“人类的最大任务就是要学会成为自己的主人。”‘81德育是一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活动,它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良好德性的人。德育自生要求德育能够自主、自由的存在,自主、自由并不是要让德育独立并脱离完整的教育系统,也不是不加限制地任其发展,而是要让其在适应社会和文化的转型过程中保持原有的本质。

按照鲁洁教授的观点,从文化运行角度看,“德育”有文化维系功能和文化变异性功能之别‘9]。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与批判,应由德育自身来判断,并在其适应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调整。如此说来,德育的改革要求德育要有自生的意识和权利,只有不受外在舆论的压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功能。德育自生要坚持“道德文化自觉”,破旧立新,不安故守常,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化。中国的道德教育在反思后应如何改革现状,已成为另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是“道德自生”理念在道德教育改革中应如何体现的问题。德育自生,要落到实处,回归道德教育的本质,要能够在多元的氛围中保持自身存在的价值,不被同化,只有坚持德育自生的理念,能更好地推动道德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三、德育现代化: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德育改革思考

1.德育场域的新解:开放性的德育理念

毋庸置疑,封闭使得几千年强大的中国在近两百年中落后于世界,改革开放使中国在近三十年中,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中国秉承开放的理念,用世界的眼光来追赶世界,无疑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的道德教育改革反反复复进行,每一次都重蹈覆辙,都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正如对教育现象的研究不能脱离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一样,对德育现代化过程的研究也必须将其置于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进行。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开放性的,封闭的文化已渐渐被人们所排斥,道德教育改革要真正地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要具有开放的德育理念。传统德育中的精华有必要珍存,但对于那些早已落后于现代社会的德育理念要适时进行舍弃。道德是社会的共识,一个人的“社会”不可能产生出任何关于道德的观念。社会中的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德育思想,不同的时代也会对德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将传统德育生搬硬套在现代社会中,应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对传统德育加以批判继承,并对西方先进的德育理念加以借鉴,促进道德教育的现代化。

2.道德教育的转型:私德教育与公德教育的融合

中西方道德教育都包含私德与公德的内容,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的道德教育注重私德,强调个体道德规范的养成,以促使道德社会的形成,是一种道德自觉。私德教育在中国历经几千年,其结果却事与愿违。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重视私德教育的中国人怎么会偏离了“私德”的真正含义呢?这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来思考。古往今来,统一在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重重一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统一的概念也变得越来越狭隘。从最初的边疆统一、国家统一、村落统一到家族统一,形成了一个以个体为中心的统一体。边疆的统一狭隘为国家,国家的统一狭隘为帝王,村落的统一狭隘为村长,家族的统一狭隘为长老。以个体为中心的思想应运而生,个体道德规范的塑造成为道德教育的中心,过度的追求私德容易使个体脱离社会,与社会公德相背离,使得道德社会的形成始终是一种愿望。西方社会则更加注重公德教育,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并不只是强调独往独来。这种个体间的联系靠的是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个架子,每个人再结上这个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这个架子是由团体的公共关系所搭架的,与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架子相比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中,靠公共的道德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的道德教育不应只注重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在开展德育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私德教育与公德的融合应成为德育改革的方向,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会使道德教育的改革停滞不前;培养兼具公德教育与私德的现代人,正是德育现代化真正要实现的目标。

3.道德教育的拯救:道德生命的回归

道德生命的回归,就是道德教育要关注人的本质所在――生命,并回到生命之中。“回到生命之中”是道德教育回到人与人、社会、自然彼此相通、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的生态性存在的生命世界中,以生命教育为元基点,从生命出发,关注生命,热爱生命,为了生命。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使道德教育产生了“空场”,君主、帝王都把道德作为“不治”的工具,通过压制人的自然本性和个性,从而形成道德自觉,以此来维系社会的稳定。但这些美好的德育愿望却违背了人们最初的理想,逐渐演变成专制的手段,成为“无人”的德育。传统道德的工具性忽视了道德的生命价值,把人视为规训的对象,强调服从,使人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生命具有强大的活力,是人生存的本能,传统道德压抑了人的生命性释放,使人具有了“奴性”人格。道德生命的回归,就是要使道德成为人的生命的良好延续以及和谐发展的助力器,而不是指挥人发展的方向标,就是要摈弃“道德工具性”的思想。道德是人创造的、人是道德存在的目的和人是道德的载体这三点是道德生命回归的核心内容。道德是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是为人的生命的长久存在而创造的,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有了生命的存在,道德才有了存在的意义;道德的延传是由人类来完成的,是通过人的思想、行为来表现的,人是道德的载体。要实现道德教育的现代化,生命的缺失无疑是改革徒劳无功的根源。正如萨特所说:“我们要坚持的道德是促使人们禁止自己利用人作为达到一个目的的东西或者工具的原则。”道德生命的回归必然要使道德真正内化为自身素质,道德之外的工具主义、政治目的等不属于道德范畴,必然要遭到抛弃,道德教育的拯救要靠道德生命的回归来实现,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道德教育改革的召唤,更是人类生命本能的呐喊。

篇7: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

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

一.从“西来说”说起

假如想真正破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就必须首先打破一切思想障碍,解放思想,尤其是放弃以往所谓“中国文明独立起源”的过早“定论”。据说截止今天,中国文字的起源尚无定论,其实是连一点眉目都没有。我认为所有的人在探索汉字起源的时候都被“中国文明独立说”给误导了,所以才延滞100多年的时间也没有头绪。因为所有的人都在“独立说”的阴影下在中国境内打转转,起码近几十年是这样。假如我们肯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外部世界,一切豁然开朗,变得非常简单。

曾经盛极一时的“西来说”许多人不了解它的起源,也不了解它的覆灭,所以任何有嫌疑支持“西来说”的言论或发现都会显得冒天下之大不韪,汉字起源更是越不过这个槛。所以我认为,重新认识“西来说”,认识我的“全球文明同源”是解开汉字起源的关键。否则,汉字起源揭迷永无可能。

考古学对于中国是门年轻的学科,只有不到1的历史,并且它是由一个叫安特生的外国人开创的,并且这个人是个业余爱好者,当时他在中国的正式职业是工程师。这个起源似乎宿命一般预示了其他的一些东西,中国的历史是如此紧密地与西方人联系在一起。正是这个人根据中国仰韶文化的彩陶特色正式提出了“西来说”这一概念。这是发生在80多年前的一件事情。有必要指出的是,“西来说”中的“西”与今天的“西方”概念并无联系,它是指地理上的“西”,具体指中亚和西亚地区。

史前史的研究有自己的规律,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发掘与更新,各种不同的结论随时被推翻改写是很正常的。“西来说”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命运。但不同的是,“西来说”这一可能牵涉到中国人情感的研究恰好碰到了上个世纪复杂的政治运动,反对“西方”在某些时候成为明确的政治任务,在谈“西”色变”的年代里,伴随着本身的局限与弱点“西来说”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就这样不出人意外地销声匿迹了,代之而起的是“中国文明起源独立说”悄然成为“定论”。

诚然,“独立说”并非没有道理,比如中国自己的学者在中国广大的区域内发现越来越的相互之间可以印证关联的文化,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解释这些文化之间的联系时似乎在做着A=B,所以B=A,B=A=C=D的一连串封闭游戏,转晕了头的中国学者竟然认为中国的文明源头应该就在这些A、B、C、D之内了。完全无视中国新石器时期起源晚于西方这个大前提,也不看中国之内存在着大量的不能解释的“丝绸之路”出现之前的东西方经过文化交流的证据,“独立说”就这样“定论”了。怎么样定论的,谁定论的,谁都不清楚。大概是一种旧时代最常见的“引公一言,终成定论”吧。

应该说这个“西来说”不了了之既有考古与历史学界内部的原因,也有当时中国学术环境的外部原因。但是它最直接说明了中国学术界科学观念的脆弱,在没有肯定的证据之下中国学术界就仓促地做出了“中国文明独立”说,并且灌输进所有中国人的思想之中。假如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多元论”者,千万不要弄错,他的意思是说在中国地区之内的“多元”,比如有中国西北说、中国黄河说、以及长江说、中国东部与西部说,这与中国部分自生与其他地区文明输入并列的“多元说”根本不一回事。 在中国国内,任何大规模公开试探文明起源的行为都受到了这一“定论”的无形压制,或者说只能在这一前提之下才能探索,否则就被看作歪门邪道。

殷墟大墓中的玉石来自新疆的喀拉昆仑山,这是我看到的近年来最为大胆的一次探索,因为他们的视点差点就出界到“西来说”所指的中亚地区了。今天人们普遍接受了新疆确实与商朝时期的中原是有联系的,因为那些玉石明白无误地告诉了这个事实。我用米尺丈量了一下,从新疆到中国腹地与新疆到埃及的罗马其间的距离基本相等。并且从地理气候条件看,从新疆到中国腹地的道路更为艰险困难一些。这些条件说明了很多问题。假如我还不能证明商朝与古埃及有直接联系的话,那么我们已经可以推论,殷商人与古埃及的联系通过新疆地区的沟通根本不成为问题。或者说新疆人与古埃及人发生联系是肯定的。并且,考古发现上古时期的新疆人就拥有大量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贝币,这个距离之迢遥已经足可以换取新疆人跑到中东的任何地区了。

考古专家陈星灿先生说:“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解释的变化,除了中原中心的传统中国史观和民族主义的影响之外,更直接的原因,是考古材料的变化,一切解释都要随材料的变化而变化。张光直先生在许多个场合这样说过:过去考古学的经验告诉我们,‘新材料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而建立在老材料上的假说一定会坍毁’。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也正是如此。”我认为这一认识是客观正确的。今天恰好是“老材料上的假说坍毁”的时候到了,因为从“西来说”被否定的30多年前到今天积累已经够多了。当然,首先要感谢许多默默无闻的考古工作者和历史学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尽管他们许多人立场上依然坚持“中国文明独立说”,但他们小心翼翼故意避开给“西来说”可能支持的材料还是给我找到了“西来说”的一些准确数据,比如一些重大遗址的发掘,人种方面几乎都避而不谈。 二.两个分期分层

我认为中国史前史阶段大致分层为6、7千年前起源的仰韶文化和大约4000年前起源的夏商周文化这两个大的阶段,之所以集中说这两个阶段是因为他们的特征明显,其他的暂且不提。他们两者之间衔接在4千年前左右这个时间。又由于他们本身来源于一个大的文明系统――中东,所以可以说衔接得严丝合缝,几乎难解难分。偶尔甚至会有人说,他们有直接的承续关系。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彩陶,其宗教符号以半坡的双鱼为主。其发展区域主要在中国西北地区,分布于青海、甘肃、陕西,以及部分山西、河南,其发展态势明显由西向东南倾斜,其来源通道可以考虑从新疆进入,也可以考虑从南亚跨越青藏高原进入青海。古代两河流域的天文学非常发达。双鱼崇拜很可能来自天文上的双鱼座崇拜。双鱼星座与春分这个节气有密切的联系。

仰韶时期的文字符号主要应考虑中东地区两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与楔型文字,其主要依据为甘青以及半坡彩陶之上的符号。两河地区的象形文字除了一般的象形文字特点之外,其主要特征还有许多圆点符号的排列,中国的几种古牌,比如牌九上面的黑红圆点排列,以及麻将上面的“筒牌”符号等都可以考虑为其某种继承。一个应该引起有关研究者注意的是,牌九这种似乎只有中国传统里才存在的古老赌具其实今天在距离两河很近的'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民间依然存在,比如也门这个国家。两河地区的象形文字研究不多,但是由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从两河继承来的,其他方面可以参考古埃及的情形。以陕西的半坡文化为主的陶器文字符号以及三角形演化而来的形状,应该着重对比两河流域后期的楔型文字――它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当然了,由于双鱼座本身就是三角形状,也有可能仰韶文化出现的大量三角形是对于双鱼座这一天文星象的两重描绘而已。三角、六角都是双鱼座的符号,双鱼座还经常抽象为类似“H”的形状以表示“西鱼”与“北鱼”之间的联系,这一图形在仰韶彩陶里都可以找到对应(配图)。在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中,据说发现中国人有姓“H”的,假如可能的话对他们做出族源追溯或许会有些意外收获呢。许多专家曾经对彩陶上的符号做出过“鱼”与“三角符号”之间的过渡渐变关系,我也认为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这种有机联系。论文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j;bR%?W 9Up+OxzY 9+ r& t 88 .1 V ka新 闻 学论文!pmt=?8 @ &4 &C7 !2 8t-T%9[

太阳崇拜是整个中东地区新石器时期最主要最普遍的信仰。无论两河流域还是红海沿岸的古埃及以及腓尼基人和希伯莱人,全部遵循了这一传统。以前在正统的历史读本里畅行的“中国的万字符号来自佛教”的“定论”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中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万字符号,它是太阳崇拜的痕迹,中国上古时期不仅有“万字”,而且有太阳符号的其他各种变体。这一崇拜不仅出现于中国的仰韶文化,还出现于中国的夏商周。

但中国的夏商周文化显然有别于仰韶文化,其特点为善青铜和玉石雕刻,陶器并非他们所长。这些都符合古埃及及其周边国家的特点。中东的两河流域尽管在大约5千多年前已经有了青铜,但是由于缺石的这个地理特征遏止了他们玉石以及青铜的工艺发展,陶器反而成为其专功首善,这一点也符号仰韶文化的特点,更何况他们两个地区的陶器如此相象,从造型到颜色再到花纹无一不是如出一个娘胎。夏商周尽管也有龙山文化的陶器,但明显可以看出他们与仰韶文化不一个特点,并且在制陶方面不如仰韶文化发达。从殷墟发掘看,他们的陶器主要是灰陶而不是红陶 (也就是彩陶),并且纹饰也截然不同。夏商周的发源地应着重考虑北非一带,并且他们在中国的登陆地点尽管不排除与仰韶人一样从西部而来的可能,因为“玉石之路”的探索似乎已经说明了这样的可能。但是同样有一个可能不能忽视,例如殷人很可能就来自海上,并且是在山东附近登陆,然后发展壮大后开始向夏人发难。也有可能夏从西部进入,后来夏商东西汇合于中原。许多专家提到中国境内的几个文化层之间关系犹如“叔侄关系”,既统一又有区别,这个特点可以从中东几个地区之间的关系读解中得到启示,尤其是拙作《向东向东再向东》的提示,即便其中描写的不是历史的确切再现,但是那种复杂关系已经给中国境内文化的复杂联系做出了合适的类比。夏商周器皿上的宗教符号明显呈现出与古埃及的全面一致性,除了太阳崇拜同样外,牛、羊、猛兽、鸟、蛇是古埃及与夏商周两地共同敬仰的神灵。

假如说后世12星座的起源与流行代表了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力的话,那么以双鱼为代表的这个12个星座系统很可能在中国的三代时期转化为了12属相。假如事实如此,说明了中东南部地区的埃及文化在中国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个在中国地区的文明转化也符合中东地区的历史发展。两河流域从大约4000年前后将最强大的文明古国让位于古埃及。两河流域至少在4000年前就有了12星座的占星术。其操作符号与代表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称座、天蝎座(又叫摩羯座)、射手座、山羊座、水瓶座、双鱼座(2月20-3月20日)。中国的12属相则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一转变标志着具有辉煌天文历史的两河流域文明在中国的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古埃及的农业文明。另外,这12属相清一色陆地动物(包括两栖动物如蛇、龙);双鱼、宝瓶等标志着两河的符号彻底从主流社会消退,中国人从夏商周开始不再如仰韶人那样重视天空的精彩。其实,这可能还反映了另外更多的信息,天文星座的抛弃说明大规模的人类全球迁徙活动基本上就要结束了,各个地区的国家民族基本到位就绪。以上两个系统的特点在仰韶文化与三代时期各有表现,所以可以看出古代彩陶以及礼器的雕刻符号,多与天文和信仰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篇8:文化转型的评判标准探析--兼论中国文化转型的百年历程

文化转型的评判标准探析--兼论中国文化转型的百年历程

文化转型是由一种文化类型或形态向另一种文化类型或形态转变.评判文化是否转型以及转型的程度应有以下四个标准:其一,原文化类型借以建立的经济政治基础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二,是否有新文化观念的产生并对旧文化类型形成冲击;其三,新文化观念是否得到了国家政权的认可和支持;其四,大众文化是否改变.以此为依据,分析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转型的大致轨迹和阶段.

作 者:张磊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G0 关键词:文化类型   文化转型   评判标准  

篇9:乌木、建木与巴蜀文化--兼论乌木的多元价值

乌木、建木与巴蜀文化--兼论乌木的多元价值

近年来四川省各地陆续出土了一批碳化乌木,这是极其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它的科学、文化价值及其艺术的发掘和创造,引起中央和地方许多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国内外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全国人大原委员长乔石曾亲笔题词“天府瑰宝”.许多专家学者、艺术家把乌木同熊猫、三星堆、金沙遗址相比美,称为“东方神木”、“四川一绝”.这里,仅就碳化乌木的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及乌木艺术市场的开发试作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作 者:万本根 李远国 李金远 郭虹 郭丹  作者单位:万本根(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会)

李远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李金远(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郭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郭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刊 名:中华文化论坛  PKU英文刊名:FORUM ON 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 “”(1) 分类号:G03 关键词:乌木   建木   巴蜀文化   多元价值  

篇10:论稚拙美术中的文化属性与现代形式要素

论稚拙美术中的文化属性与现代形式要素

摘要:从广义上讲,文人画与传统各美术形态具有同一的文化属性,如意象性、内在意蕴的表现性等。在文人画中,程式符号和线性的保留,平面化图式,以及意到笔不到的表现方式,与各种传统表现形态均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稚拙美术、二维平面、多样性、自由性

稚拙的形式指非专业训练,非专业画家创作的美术形式。如原始艺术、民间美术、儿童美术等。在中国文化的历史迹存中,所有美术形态,均蕴籍着浓郁的民族特性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它与卷轴画有着内在的血脉联系。在现代艺术的表现观念中,稚拙美术的各种形式都具有现代形式的审美价值。有人说:“原始的就是现代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代形式观念,就是要打破画种之间,专业与非专业之间,包括绘画与非绘画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更宽泛的表现自由。

从广义上讲,文人画与传统各美术形态具有同一的文化属性,如意象性、内在意蕴的表现性等。在文人画中,程式符号和线性的保留,平面化图式,以及意到笔不到的表现方式,与各种传统表现形态均是一脉相承的。

原始岩画始于人类穴居时代,人类早期的蒙昧意识,使他们在制作岩画时,为了尽可能传达出对象的形态,就必须将三维立体关系,转化为二维平面的形式。他们采用以形再现形,以外部位置再现外部位置,以对称再现对称的方法进行形状的模仿,这种模仿就是他们认为的真实形象。在儿童画中,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儿童所描绘的形象是经过简化的样式,他们首先要找到一种方法,以利于手中的笔运用自如。岩画与儿童画都是描绘形象的简化样式,也就是抓住基本形,将形物结构的复杂因素尽量减少,以利于技术表现和形象的识别。岩画中的表现风格多种多样,有几何的、图解的、装饰的、符号的,也有风格化和形式主义的,这些特征在现代艺术中都能找到。如克利的画,在他线描式的小品中,为了线条的自如运动,并使其在平面上发挥积极的构成作用,他采取尽量简化形象的方式。克利所创作的多种样式均带有简化、变形、符号和抽象的性质。

岩画与儿童画均带有原始思维的性质,在他们意识中,通过技术的自如感受和形象的简化过程,将潜在的稚拙冲动,通过表现的自由呈现出来,这恰是现代艺术家所追求的潜意识的创作方法。他们抛弃古典写实艺术一切规范的束缚,突破了客观再现模式的困惑,将内在底蕴的追求,直接借助形式语言传达出来,而稚拙美术中的形式创造,那些经过简化的样式,为现代艺术对精神领域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形式语汇。

岩画的二维平面属性,通过那些简化的意象程式、符号,体现了自由的表现性。古人的原始思维通过稚拙冲动的表现手法,创造了各类程式符号,又于不断重复,竟相模仿中形成特殊的语汇,传达着他们的思想意蕴。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是不可见的,不确定的,无法在日常意识中显现的无意识的东西。”只有人们超越此在的境遇,而潜入无意识的东西时,原始意象才可能骤然而至,随即与材料融合,造成“活的体验”。

原始艺术本能与仿造自然是毫无相关的。原始艺术并不依赖对形物的观察和模仿,而是靠印象和记忆,从而借助意象程式来实现表现目的。

意象表现观念始终贯穿于中国美术各个形态之中,如抽象陶符、彩陶纹饰等,在绘画领域,汉晋时期的墓室绘画已体现出艺术的成熟。

如魏晋时期的墓室砖画,那些由垒砌排列顺序造成的形式感,将系列的一砖一画纳入一个和谐的整体。砖面以白色粉涂底,以土红色料涂成边框,以界别基底明底近似,每个砖画都是独幅画,人物形象简括、位置合理自然,其墨线用笔疾速流动,粗放大度。呈现出早期写意画的自由意趣。由于基底材料的特征,画家采用了涂、勾、染和点的方法,在赋彩上,只施以朱色或淡赭略事渲染。其涂点上去的朱色,浓郁酣畅,与墨线构成挥写一贯的气势。

墓室砖画的成就,即在于其基底上实现的写意形制,这与卷轴画的一脉传承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现代表现观念中,绢纸材料限定着它多样性和多形态的发展,传统观念的束缚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是形态上的。形式语言和材料语言是现代艺术带来的飞跃性艺术发展,它划时代的意义,即在于艺术观念的解放、表现手段的充分自由和多向性、多形态的发展方式。

敦煌壁画所呈现的`表现形态,尽管出自民间画工之手,但形制之巨、制作之精美、表现之宏观壮丽、可谓是空前的,唐代时期的壁画尤为越迈绝伦。由于那些壁画绘製于土质墙壁上,从“堆金沥粉”到石色大量使用,经过年代的沉积、自然力与人为作用使那些画面蒙上年代的层层斑痕,那些石色依然鲜亮,铅粉的氧化作用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如第57窟南壁《说法图》中的菩萨,斑驳之中,饱满丰腴的菩萨形象,那圆浑流畅的线条,平涂晕淡的色彩,流露着技艺的精熟和淳厚的意蕴之美。另一尊菩萨像由于退色和剥落的原因,变得淡雅虚渺。

意象程式的记忆性和传承性,往往通过“口提面授”的方式得以代代相传,民间美术家并不思考这手中造出的艺术品,具有怎样的历史渊缘,也不关心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内在意蕴。他们的回答往往是:“祖宗传下来的,俺也说不清。”原始艺术的思维方式,对意象程式的不厌其烦的重复、完善、再重复,渐渐沉积于人们本能的技艺中,他们对程式的记忆追求脑子里有的,他们或是以师徒秘传或于临仿中求手艺,代代相传和无数次重复的乐斯不疲,不知不觉中将原始艺术的因素保持下来,存续于民间各种美术形态中。

在民间剪纸中,民间艺人通过意象程式的记忆,和熟练的技艺,寄寓了他们求全求圆满的愿意。一只老虎的侧脸,被剪出两只眼睛,这在毕加索的画中也能找到。当问及艺人时,她回答是:“老虎就是长着两只眼睛嘛!”另一只老虎的肚子里装着三只小老虎;一只猴子坐在椅上抽烟,肚里有一只小猴;两只对嘴的鸟各自肚里都有一只小鸟。这种借用意象程式的寄寓,形内造型的方法,求全球圆满的理想愿望,完全体现了艺人思想意蕴对形象的超越,他们在二维平面上借助某个意象程度,将看到与认识到的,想象和发展的一起表现出来。这种现象同样体现在现代艺术中,如克利的《舞蹈:悲伤的女孩》画面的女孩手执一只羽翎,作着婀娜的姿态,脸部画了一只雨伞暗示眼泪,又以心形代替悲情的唇。另一幅毕加索的线描,卧赏吹奏艺人的裸女,侧脸上长着两只顾盼的眼睛,躯体也由于多面性的认识而被扭曲改变化。

稚拙美术遵循了简化形象,自由布置的表现原则,他们将传承下来,约定俗成的意象程式注入了理想意愿,并使之不断符合完美的需要,在平面上按照他们认为合理的位置进行摆放,进行添加补足,以求圆满。

综上所述,稚拙形式与文人画的笔墨追求,在今天看来具有同等的文化审美价值。稚拙美术无意识的自由性、多样性,与专业绘画表现模式的单一性各有得失。在现代中国画表现观念的转换里,借助于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体系的同时,更需要认识和发挥自身文化传统形态中的价值存。

篇11:论文化建构的双重性--兼谈生态危机发生的文化本源及其消解对策

论文化建构的双重性--兼谈生态危机发生的文化本源及其消解对策

人类社会的建构凭借的是文化系统,因而在讨论人类社会对水土资源的影响时不得不先行讨论文化自身的`制衡作用.文化自身的制衡作用来自于文化的建构特点.人类社会现存的文化就其实质而言,都必然并行着两套建构法则--生物性法则和社会性法则.在同一文化的运行中,这两套法则既可以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当其结合得十分紧密时,该种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当其结合紊乱时,该种文化就会呈现衰败的景象,并同时对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乃至相关的水土资源构成严重的冲击,从而引发生态危机.文章重点讨论了文化建构的双重法则及其相互制衡机制,同时,从生态危机源自于文化建构的双重性这一理解出发,提出了对于生态危机的消解对策.

作 者:吕永锋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刊 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4 25(3) 分类号:G0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文化建构   生态危机   双重性  

相关专题 文化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