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融入英文广告创作的必要性探究论文

野原小白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野原小白”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差异融入英文广告创作的必要性探究论文(共13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文化差异融入英文广告创作的必要性探究论文

文化差异融入英文广告创作的必要性探究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告成为企业产品销售不可或缺的手段,英文广告正在悄然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内商品的出口也在不断攀升,英文广告的制作要和目标国文化结合才能实现广告的作用和价值。

作为广告设计人员,众所周知的世界三大广告中心包括伦敦、纽约和东京。目前我国还没有处在世界广告产业的前沿地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推进, 越来越多的国内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越来越多的西方商品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线。在资讯发达的今天, 广告无处无时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角色。对于走出去的商品,广告的形式和语言都要符合文化差异下,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和文化背景才能在产品品质相随的条件下应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挑剔选择。

文化差异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转为大众阶段的青年消费群体来说并不陌生。任何形式的广告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都将失败。例如曾经出口到欧洲的白翎牌钢笔,出口随即滞销。为什么在国内热销的产品却出现在欧洲水土不服的现状呢? 原因在于白翎的英文商标:“white feather”, “white feather”在欧洲文化中代表了投降和示弱。这就是问题所在。英文广告不只是我们把汉语换成英语,更多的是我们要对目标文化深入了解基础上的英文翻译。

那么在中西广告中有哪些背后的文化差别呢?

一、集体主义和家庭亲情

中国人长期生活在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农业社会,以家庭为社会活动中心,在个人的成长中, 离不开集体,离不开家庭。集体和家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避风港。基于此,我们的广告也需要迎合多数国人的精神需求。美国的苹果手机在来到中国后,广告也结合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作了调整。例如苹果的广告在中国大陆从亲情角度出发,在怀旧的格调中表达了苹果亲民的科技感特点。符合国人的精神审美, 所以在大家认可苹果知名度的同时,我们加上广告的宣传效应,能更好的打动消费者。

西方文化于中国文化另一个重大区别是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的突出和冒尖。是中世纪到近代文化的主流,它是集团生活下激起的反抗,整个社会弥漫着尊重个人自由及个人英雄主义的气氛。作为西方社会生活现象之一的广告当然无法摆脱与文化本身的粘结关系,并受制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雀巢给人一种明朗的印象,和消除紧张、压力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可以说,耐克广告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地淋漓尽致,它把品牌忠诚度演变成一种新的信仰,把运动明星“神化”,使得耐克品牌不单是代表运动鞋,更代表体育运动、运动文化和勇于挑战的运动精神。阿迪达斯也具有同样的个人主义色彩,一句“impossible is nothing”除了传达出企业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外,也满足了年轻人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心理需求,迎合了他们追逐胜利,希望取得胜利的愿望,极易在这一群体中引起共鸣。这一点也刚好与西方文化的特质吻合。

二、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最高凝聚,是人类文化的主体设计者与承担着。也就是说,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属于文化现象背后的,对人类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固因素。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逻辑思维也就是理性思维。西方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理性,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饮食结构的少油炸, 荤素搭配餐餐,到餐具选择上的 刀叉分左右手,都是少了温情,多了理性。在广告方面例如诺基亚的“connecting people” people不仅是员工,还指消费者,诺基亚的'科技非常先进,但是这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是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优秀的售后服务等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行为。对于产品本身的质量在广告中没有过多的描述,但是广告语的理性诉求得到了深度突出。飞利浦的广告语“let’s make things better.“ 向消费者传达出的是企业不断追求卓越和更好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产品的质量无形中向消费者作出了承诺。

较之于西方广告的特点,中国广告植根于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广告中得到了展示。家庭是中国人社会活动的中心。家国同构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点之一。中国人在对广告的审美中呈现了集体主义和家庭与亲情的重要性。APPLE 推出的温情广告“老唱片”描述了上海弄堂里,年轻的孙女翻出1945年,奶奶年轻时周旋的唱片并把它录进IPAD的,并巧妙地请白发苍苍的奶奶点击屏幕,唱片再次响起,奶奶激动地寻找曾经记忆的情节。这则广告的成功在于它针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差异从亲情角度出发,用中国人喜爱的温情打动了消费者。

国际化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的实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藤飞,,国内消费者接触了更多西方的文化,我们的广告要学会西为中用,无论是西方广告,还是中国广告,我们在广告的创作中都要在表达特点的同时,要突出对受众文化特点的关注。只有符合受众特点的广告语才能打动消费者的内心,从而实现广告的价值。关注国际化品牌的语言变化在不同国度推行时的语言变化,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广告撰稿人在实际创作时可以做出合理的借鉴。创作出更好地广告。广告形象的展示是企业形象和实力的展示,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 广告作为产品销售的推手固步自封必将被市场淘汰, 选择西方广告精华,去其糟粕, 关注文化差异下广告呈现形式对营销的作用才能与企业实现共赢。

篇2: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论文

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论文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产业的兴起,教育事业也是其中之一。广西近年来对教育的发展可谓是不遗余力,对教育的质量更是精益求精,对所培养的人才也是力求全面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启蒙无疑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本文将对广西学前教育专业融入地方性儿童民谣课程进行研究,从两者结合的必要性着手,给出相关课程的设计,预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给出预设解决方案,希望对提高广西学前教育,培养德育全才有所助益。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

1、人类学基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

2、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3、心理学基础

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

4、教育学基础

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

1、理论依据

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

2、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

3、目标体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2、内容的组织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五、小结

千百年来,人们多数时候只顾低头前行,脚下步履匆匆,却往往忽略了原本一同上路的文化灵魂。我们经常说适时放慢脚步,好让灵魂追上来,其实我们更应该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带着民族文化上路,伴着灵魂前行。将民俗文化融入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只是我国教育迈出的一小步,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完善尚待筹备开发。走好今天的一小步,为今后大步的跨越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4(10)。

[2]侯艳青。广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6(1)。

[3]杨晓峰。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创设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6(7)。

篇3:法制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论文

法制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论文

随着各种传媒工具的发展,初中生接收各种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加。而由于一些网络传媒等监管的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不健康甚至是犯罪的信息也传播给了初中生。初中这个年龄段正是学生青春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人生理念成型的重要阶段。在亲人长辈都忙于工作的当下,初中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就需要在学校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因而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加强法制教育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生法制教育缺失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

初中生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还处于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时期。在法制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初中生往往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和人身安全,还会无意识地犯下过错。现在的初中生受到一些帮派电视剧的影响,会比较重视义气,从而导致初中生群体斗殴事件的发生,而由于缺乏法律观念的约束,在斗殴中缺少分寸,往往会造成一些人员的伤害甚至死亡。一些社会上的犯罪分子也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初中生,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受害的初中生往往无法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身,也使得罪恶得到纵容,导致初中生的受害群体不断壮大。这些都是因为初中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制教育不到位而引起的。因此,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本,从初中就实施法律法规的教育工作,将法律的思想植入初中生的理念之中,甚至将法制教育宣传到各个角落,让初中生能更好也更方便地接受法律知识,从而约束自身的'行为,杜绝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也避免青少年长大后违法乱纪。在受到犯罪分子侵犯后,也能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和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法制教育从初中开始,因为初中正是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关键阶段。

二、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措施

1.法制教育知识的丰富

成立专门的法制教育知识编辑小组,收集和丰富切实与初中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网罗具体的案例分析,将知识点从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地进行安排编辑。尽可能地赋予相关法律知识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形象,使初中生能够有效地吸收和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会运用。

2.严格执行法制教育教学

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法制教育,严格执行法制教育教学任务安排,加大对法制教育执行力度的监管,将法制教育课程安排同学生掌握情况相结合,对一线教师进行考核。通过考试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所有相关部门、人员都应对法制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实现初中生法律相关知识的有效培养。

3.有效利用传媒手段,加强法制教育的宣传

除去在思想品德课本中融入相关法制教育知识外,要充分利用传媒手段,加强和扩大对法制教育知识的宣传。在策划板报时,专门设立法制教育板块,报纸、网络、电视也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要明确案例分析,条理要清晰,且有层次感。在对犯罪案件分析时,要严肃认真,决不采取避讳的态度,清晰地分析犯罪事件的结果和影响,并给出法律层次的判断和结论。

4.围绕初中生生活进行举例分析

法制教育可从小事抓起,对于初中生生活中极易发现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举例分析。如对青少年打架斗殴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将事件造成的对受害人、当事人及双方各自的家庭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告知学生,促使学生自行思考,敲响警钟,从而防微杜渐,严格以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5.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

初中正是学生树立人生理念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通过全面系统地展开法制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使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初中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理念的形成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和后盾。法制教育从初中生开始,从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本开始。加强对法制教育的重视力度和执行力度,加大对法律知识的宣传推广,消除因法律知识缺失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后果,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从而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篇4:学前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文

古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与辛勤劳作从茶叶生长、制作、饮用中得到启发,使其从最初解渴药用的物质功能上升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精神表征,形成了蕴藏传统审美意蕴的茶文化。传统文人将茶与自然、宇宙、人生融于一体,既体现了儒家中庸和谐、君子品德以及积极人生观思想,又彰显了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超越心态,还表达出佛家空灵、顿悟之文化内涵。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和文化精华,展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结合以及中国人精神风貌和修养境界,[1])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任凭社会的变迁、审美文化更迭,茶文化依旧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茶文化与学校教育研究成为热点,笔者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主要集中于:一是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如耿密的《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析》等注重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的作用分析;二是茶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影响,如华东师范大学周亚东的硕士论文《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分析探索茶文化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教育策略研究[2]。关于茶文化与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比较少,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中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尤其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茶文化精神,让幼儿学习、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对于幼儿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有着重要意义。

篇5:学前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文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意境深远,汲取儒佛道之思想精髓,构成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也形成了茶文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茶艺表演以饮茶为主要内容,融合传统音乐、舞蹈艺术、造型艺术为一体的多元化艺术形式;如以采茶、制茶等为内容的采茶歌、采茶舞,彰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如历朝历代的茶诗歌,蕴藏着古代文人审美情趣与高雅的内在修养。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第一站,其对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作用不言而喻,将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中,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也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精神品格、审美修养,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语文学习。

1.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

儿童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的、具体的、直接的图形或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尤其视听结合的形式对于儿童更具有吸引力。茶艺表演艺术形式作为茶文化精神载体之载体,其在优美的环境氛围中生活化地、艺术化地展现茶叶泡饮过程,尤其是舞台上茶艺表演,融合了传统的音乐、舞蹈、服饰文化元素。[3]幼儿园老师可以将茶艺表演引入日常教学中,这种形象性、动态性、具体性又具有趣味性的视听结合的表演方式,与儿童思维特征与认知习惯相契合,让儿童优美的表演中,领悟中国以茶待客、交友的传统习俗,体味中国本土音乐、舞蹈等艺术审美文化,感悟茶文化的独特形式与精神意境。学前教育引入茶文化教学,从小处说对于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提高幼儿的审美文化,丰富儿童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从大处着眼,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当今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各国的竞争已从政治、经济等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1.2学习茶文化为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学生从小开始积累语文知识,由于我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处于断裂、脱节状态,小学教育正规、严肃,各科都有明确教学要求,比如语文要学会拼音、掌握多少生字词;而幼儿园教育以娱乐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听说读等基本能力,但无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因此,幼小衔接教育,尤其是幼小衔接语文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人文修养,帮助幼儿积累语文知识,为今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传统文学形式丰富多彩,唐诗宋词可谓是传统文化之精粹,其中不乏描写种茶、制茶、饮茶等诗词歌赋。如范景文的五言诗《蕉雨轩尝水》:“便泼洞山芽,雪花泛冰蕊。泉味与茶香,相和有妙理。细嚼润枯喉,泉脉湿灵肺,”结构简单、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缺诗词的意境之美,作者勾勒了一幅清冷空灵的品茶图,细致刻画了泉水与茶香身心感受。钱选的:“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陆龟蒙的“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等等诗句,传达文人悠然闲适的雅兴,以自然山水、林泉、松竹等为友的审美情怀,他们通过品茗的感官体验,展开心灵对话,从品味茶性中思考人格与精神,达到茶我统一的“和”美境界,因此,茶品及人品之说。[4]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在配上音乐与图画用形象而直接的方式让幼儿感受饮茶文化中幽香雅韵精神意境,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锻炼幼儿的由表即里的认知规律,帮助其积累语文知识。笔者只是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但实践教学中仍需要老师根据幼儿的认知与兴趣合理选择茶文化教学内容,如小班幼儿对童话故事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老师们可以选择茶文化相关的传说故事,民俗节日,让幼儿扮演角色置身其中,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茶文化。大班幼儿的学习可以适当引入茶诗词歌赋的内容,在老师的讲解与引导之下,体会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文化意境,丰富幼儿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篇6:学前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文

2.1强化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情感教学是当前幼儿教育中重要方式,其对幼儿行为发展、思想认识等方面影响不容忽视,“社会个体的年龄越小,情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并且情感发展对社会个体的个性与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5]中国茶文化中蕴藏着儒道佛思想的审美情感与文化基因,儒家中和之美在煎茶烹饮中突出了恰到好处的精致雅趣,与中华民族温和、内敛的民族性情有密切关系;道家崇尚道法自然,追求生命的超脱与茶性的俭而清和、自然淳朴相契合,于是古代文人大多寄情于山水,进而有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澹然无极而众美”的人生境界,也就成为历代茶人追求的.生活目标;禅宗思想丰富了茶文化的超脱精神,通过喝茶来达到超越实体达到悟的境界,由此可见茶文化对于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儒佛道思想形成的不同的茶道精神,如庄晚芳的廉美和敬、陆羽的精行俭德等都有助于幼儿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强化幼儿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2.2提升幼儿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存在,无论处在何种阶段,每个人都要学会与人相处,幼儿由于自身特点,在与同龄人、老师与父母的相处中时常出现问题,尤其当代的幼儿,家庭条件好又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较为普遍,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幼儿文雅、尊师、友善、谦逊等的良好品德,提升幼儿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以茶会友等风俗历史悠久,茶文化思想中体现传统待人接客、为人处事之道,也表达“以德服人”、“德治教化”等价值观,这些无不体现在茶艺表演、茶诗、茶歌、采茶舞茶文化艺术形式之中,使得茶文化历经千古依旧成为当代社会交际的重要方式。学前教育中引入茶文化学习,可以熏陶幼儿的性格与品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道德思想的同时,也让幼儿们了解自已与他人相处中,应该多点宽容、忍让,懂得与人分享,让他们明白“以茶雅志,八方来客,一壶茶笑谈天下事”的社交方式,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战略强国的时代要求中,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必要。但通过怎样的科学策略将茶文化引入学前教育,是当前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由于幼儿思维特征、身心发展等的特点,对于茶文化的学习与接受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认为一方面国家与社会应该予以关注,可以将茶艺表演、采茶歌、采茶舞等改编成动画卡通的形式,用幼儿喜欢的方式让他们接触茶文化;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中老师应该钻研茶文化教学形式,通过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茶文化。此外,家庭教育中,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茶文化。通过这些方式在学前教育阶段扩大幼儿对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更为传承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登云,冉光彩.论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J].兰台世界,(36):86-87.

[2]周亚军.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3]秦笑笑,张琳.背景音乐在现代茶艺表演中的渗透与熏陶[J].福建茶叶,,38(6):36.

[4]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等.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2):87-89.

[5]李道湘、于铭松.中华文化概要[M].上海:三联出版社.:137.

篇7:戏曲资源融入古代文学教学的必要性论文

戏曲资源融入古代文学教学的必要性论文

元明清戏曲文学是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属必修课。近几年来,各高校教师对此作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实践,取得了许多富有创新意义的成果。这里,笔者就地方戏曲资源向古代文学教学的渗透等问题略陈管见,以探索戏曲文学教改之路,不足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1地方戏曲资源引入高校课堂的意义与价值

地方戏曲资源历来是高校教学就地取材的源泉,从近代戏曲学研究大师吴梅先生,到现如今在戏曲研究领域独树一帜的中山大学康保成先生等,成为走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之路取得突破性成功的典型例证。郑传寅先生说:“戏曲表演必须再现生活场面。”[1]因而,将地方戏曲资源引入高校课堂的意义与价值,就教改功能角度而言,具体如下:

(1)地方戏曲资源可利用性。首先是地方戏曲资源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亲近感、就地取材的便利性、以及教师与艺人间的直观互通性等,这为高校教改创造了切实可行的有利条件。同时,由于我国地方戏曲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较具传统特色与典型的剧种不下二百种,为高校提供了就近取材的可贵资源。如安徽与湖北两省的高校引黄梅戏、江苏与上海的高校引昆剧、四川高校引川剧等的教改实践成功的例子,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方戏曲资源向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渗透的可利用性。

(2)地方戏曲表演艺人与戏曲品牌资源的示范作用与价值。戏谚说“说不如讲,讲不如演”,即说明戏曲文学教学过程中引进艺人表演示范的作用。而独特的地方戏曲品牌资源的审美价值,更是教改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赐尤物。一方面,将艺人引入课堂教学,有寓教于乐的效果,也有现身说法的直观功能,更有吸引学生兴趣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独特的地方戏曲品牌资源是乡情教育的典型材料,也是学生独特审美视角教育的最佳方案。正如易中天所说:“事实上,演员、观众、角色是戏剧艺术的三要素,少一个就不成为戏剧了。”[2]

(3)大学古代文学课堂的严肃性与地方戏曲表演的活泼性。严肃性与活泼性的相结合,是一种优势互补,也是课堂教学普遍遵循的规律。往往大学课堂中因为强调口头和书面语言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形体语言的谑趣性所带来的特殊性教学效能,因此,此类的教改实践必然突破传统教学的格局而趋于一种更综合性的教学形态,这符合大学课堂教学走与社会相结合发展道路的发展趋势。

(4)就地取材、因材施教,为传承戏曲文化作贡献。以高校学子为依托传承戏曲文化是近年来文化领域普遍关注与共同努力的事情,而高校教改中就地取材并因材施教的努力,必将培植一大批青年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热衷与关注,进而造就戏曲文化的一大批具有成熟审美能力的青年群体,这恰恰解决了当前戏曲文化界对观众群体后继乏人的困境,必将为传承戏曲文化作贡献。

2引地方戏曲资源入大学课堂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将地方戏曲资源引入大学课堂在操作方案上也有它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其中除了就近方便性之外,还表现在人才优势、品牌优势和传播优势等三大方面。

首先是人才优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国各省市所培植的一大批专业戏曲演员目前已趋于离退休层面,大量的戏方戏曲人才从专业演出场院下来,这便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具有专业高素养与表演高技能的准教学人员储备,这种人才优势持续性虽不十分长久,但却十分宝贵,因而在地方戏曲艺人与高校的联姻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的今天,其操作方案的可行性中又有紧迫,这似乎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其次是品牌优势。由于地方戏曲资源的独特唱腔、保留剧目、特殊技能等方面专长,造成某些方面的品牌效应,而这种品牌效应对于高校引进教学资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一者由于高校所处的人文语言环境的亲和性吸引力因素,二者戏曲品牌资源的展示性魅力效能,三者国情与乡土教育的大环境发展趋势所要求等,因而决定了其可行性与必然性。

再次是传播优势。引雅入教方式的多样性要求传输渠道的多向性,而地方戏曲资源由于占天时地利人和之道,在传播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就地取材、随时取材、多选项取材等的传播途径优势,必然给高校戏曲文化教学环境提供及时与便利的保障,这种地沿性带来的传播优势因而便成为引雅入高校的可行性增添必然性的趋势。

上述三方面从理论上为引地方戏曲资源入大学课堂提供了可行性与必然性的依据。笔者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近二十年,近年来在引雅入教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微弱的探索,兹引列几条心得体会作为佐证。

首先是人才方面。笔者所处的高校地处江西临川,这里的戏曲资源十分丰富,戏曲人才的储备也十分丰厚。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所上的古代文学课与戏曲文化课程中,长期聘请抚州采茶戏一级演员、多次获国家级戏曲奖项的潘凤仙女士来校进行教学活动,并聘请了三名离退休京剧演员与胡琴伴奏师傅亲临课堂教学等,由于东华理工学院地理环境的优势,一大批离退休戏曲界艺人长年在校园内的牡丹亭旁休闲与表演唱自娱自乐,因而为教学所需的演艺人才提供了及时与非常大的便利。

其次是品牌方面。江西临川戏剧品牌资源有三大块,一是专业文人戏剧创作,如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二是傩戏资源,如南丰文傩、乐安武傩等,三是古声腔的遗存,如宜黄戏和广昌孟戏中保存的古海盐腔因素等,此三大块品牌资源的合理运用,利用其文本、图片、演示现场与实况录像等方式,以乡情乡音为媒介,从地域特色角度进行解读等,使教学环节得到充分的拓展并取得独特的效能。

再次是传播方面。笔者曾尝试让学生利用周末课余时间与校园内牡丹亭旁的艺人学习演唱,主要学唱古代文学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与章节,结果一大批学生通过与老艺人的接触后,每人都能唱上一段名曲名段。同时,为了验证学生学习的成果,笔者专门聘请了本校戏曲票友宋秀珍老师到课堂上指导演唱,并检验学生学唱的.成效业绩等。学生通过学唱能够熟练地运用在班级文艺表演上,甚至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等均有良好的传播效能。

3地方戏曲资源向古代文学教学渗透的设计与实践

以古代文学中的明代传奇文学教学为例。如汤显祖戏剧章节,由于“汤显祖是把他的愤激之情渗透于《邯郸记》的曲调唱腔艺术中。”[3],所以对曲牌的教学尤其重要,兹以此为例。根据教学大纲设计为六课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为讲解法,主要讲解汤显祖生平与思想、代表作品内容与特色、影响与价值等三方面内容。梁伯龙说:“表演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创作方法和训练阶段相吻合。”[4]本人根据教改思路采用“读、示、唱、演”四字教学法,使雅曲走入课堂,达到较好理论与实践、文本解读与表演相结的教学效果。

(1)文本解读与戏曲演示(共三课时)。解读文本:汤翁生平简介、汤翁戏曲理论与创作成就分析(共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全面了解汤显祖的生平思想与戏曲理论基本知识。用多媒体演示《牡丹亭》戏曲几个片段(下载白先勇青春版):开篇———闹私塾;发展———游园惊梦;高潮———幽媾和送别;结尾———团圆)(共二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认知汤翁戏曲作品的表演情态与戏曲风貌特点。下载片段、布置课外视唱练习作业:[皂罗袍游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付诸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昆腔版本和采茶腔版本)。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模拟昆腔和采茶腔的声腔演唱能力,并能至少运用一种声腔模式学唱《牡丹亭》中的一段精品唱腔。

(2)演唱文本与戏曲鉴赏(共三课时)。聘请地方戏曲名家教唱《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名段(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与专业戏曲艺人互动,认知戏曲表演的独特魅力,并加深前期学唱效果,以达到真正掌握一种唱腔演唱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达到以演唱的形式熟练记诵教学大纲的背诵篇目的要求。戏曲名家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的表演特色与审美心理(一课时)。童庆炳说:“在审悲体验中,形式化则是造成‘距离化’并促成痛感转化的快感的又一原因。”[5]因此,确定教学目标———使学生领略专业艺人与文人讲解戏曲作品的区别,并能全面理解戏曲作品鉴赏的不同层面与不同方法。学生分组模拟表演戏曲的身段、步履、出腔、运腔、念白等内容(一课时)。这是教学课堂实践环节,采取录音形式对学生分组演唱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教学目标———通过录音与课堂讨论,使学生初步具备鉴赏戏曲唱腔艺术的审美能力,特别是戏剧表演中的叙事能力,如于平所言“在我看来是指人体动态来叙‘事’的方式与特性。”[6]

(3)课外练习与设计。阅读《临川四梦》作品、背诵(熟练演唱)《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名段、选拔一至二组学生模仿表演作为班组精品节。

总之,以上只是笔者作为高校长期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的一线教师的一点教改尝试与心得,在教改的实践中遇到最大的困惑仍然是戏曲唱腔方面,收获最大的是由我们三人组成的教改课题组将地方戏曲资源引入大学课堂后,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既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又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学习内容。

篇8:游戏融入幼儿教育中的必要性分析论文

游戏融入幼儿教育中的必要性分析论文

摘 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是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有效开展好这一活动, 对于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 幼儿教育; 作用;

孩子的天性是玩, 在无忧无虑的玩耍中, 通过动手、动脑获取更多的知识, 不断探索、体验, 使之健康快乐的成长, 并贯穿整个幼儿教育过程中。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幼儿的最初教育, 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 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活动, 使幼儿从中获知丰富的知识, 促进其智力、语言、身体各方面得到充分快乐而自主的体验, 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爱游戏, 是孩子们的天性。说明游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 是幼儿发展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游戏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 贯穿于幼儿教育的整个过程。幼儿喜欢游戏, 乐于游戏, 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 没有其他比游戏更能吸引幼儿需要的教育手段了。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 会根据季节、环境、幼儿特点, 创设更加新颖、更具吸引力、更符合不同幼儿需要的游戏内容, 以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幼儿教育中的一日活动, 都是以游戏贯穿始终。在游戏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 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 通过动手动脑、手脑并用, 创造性完成自己的欲望, 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那么, 如何把握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首先, 游戏的设定要有趣味性。

游戏的趣味性是游戏首先应具备的特点。如果游戏缺乏趣味性、不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 就不会引起幼儿兴趣, 那么, 幼儿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到游戏中, 就很难达到其教育目的。游戏的趣味性对幼儿教师具有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孩子王, 最能了解幼儿的基本需求和需要, 要事先准备, 设置场景、环境、投放材料, 能和幼儿玩在一起, 乐在其中。比如:小班音乐歌曲《拔萝卜》, 在活动中我先尝试弹琴教唱, 幼儿显得没精打采, 没有一点兴趣, 未能达到效果。于是,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兔子和萝卜头饰, 让幼儿选角色和老师一起边唱歌边玩游戏, 结果全班幼儿不但争先参与, 游戏中, 幼儿的'自主协作精神也显现了出来, 幼儿玩的乐此不疲,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户外活动时, 幼儿嘴里还在哼着“拔萝卜, 拔萝卜, 嗨吆嗨吆拔萝卜……”, 我的心里无比的高兴和快乐。

其次, 游戏的设定要有激发性。

由于我们面对0―6岁幼儿, 他 (她) 们的身体和能力有限, 因此游戏的创设必须符合其年龄特点, 创设简单、易于操作的游戏, 使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到充分体验, 并获取相应知识。比如跷跷板、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打沙包, 这些我们儿时的童年游戏, 幼儿一看到场景、投放的材料, 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这些游戏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互助友爱, 在游戏中,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互相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共同努力、共同成长的美好感觉, 没有别的什么方法更能替代这种参与性、社会性的活动。游戏中不知不觉满足了需要、愉悦了身心, 促进了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教育专家建议, 对孩子们来说, 最好的教育就是童真游戏, 让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而且, 儿童时代的身心健康往往与长大成人后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联系在一起。所以说, 游戏的激发性和幼儿的生活体验、社会环境、个人兴趣密不可分。

再次, 游戏的设定要有互动性。

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 增强幼儿对社会的认识,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对于地震、消防逃生演练的讲解, 可以请消防员叔叔现身说法, 通过视频讲解、实物教具教给幼儿亲自操作的机会, 指导幼儿为什么逃生、怎么逃生, 怎样拨打119、使用消防器材、保护同伴等等, 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更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终生难忘的有用知识。再比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滑滑梯, 就有排队、先后次序问题;一起搭积木、踢球, 就有合作、配合与分享的问题。可以说, 游戏活动可以为解决幼儿日常生活问题、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等提供了绝佳的活动空间和机会。孩子们在游戏中积累的经验会迁移到将来的日常生活中去, 这种习惯的养成会终生受益。这是枯燥乏味的说教无法比拟的。

总之, 幼儿是在玩中、在游戏中一天天成长和进步的。幼儿教师必须细心观察, 精心准备, 利用游戏这一教学手段, 寓教于乐, 做到因人而教, 因幼儿而教, 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真谛, 让幼儿在和煦的阳光中留下童年的美好和难忘。

篇9:铜版画教学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的必要性论文

铜版画教学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的必要性论文

摘要:在现代的艺术教育中融入铜版画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铜版画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风格。在铜版画教学中融入现代艺术教育,能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有一定的特长,能够让铜版画艺术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熟知,从而促进铜版画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艺术教育;铜版画教学;铜版画艺术

铜版画是版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15世纪起源于欧洲,但是传入中国仅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发展的并不是很好,所以,中国在艺术教育中加入铜版画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现状

21世纪,社会加速发展,经济持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在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普通意义上的艺术教育似乎又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以及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所以,就要对现代学生的艺术教育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来说,在现代艺术教学中植入铜版画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就目前来说,有很多学生在学习铜版画之后进入社会却由于没有合适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因此放弃了这一特长,导致中国的铜版画发展的并不是很好,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当前的艺术教育中才更应该融入铜版画教学。

二、现代艺术教学植入铜版画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习国外的艺术特色

铜版画最先起源于欧洲,曾一度被无数绘画大师所推崇,例如,德国的丢勒、荷兰的伦勃朗、法国的马奈等,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铜版画的艺术特色是典雅、庄重,而且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名贵的艺术画种。中国却很少有这种能够反映阶级差距的艺术作品,所以,学习铜版画也是学习欧洲的历史渊源。铜版画的主要技法分为直接制版法和间接制版法两种,直接制版法就是利用刻刀等在金属板上进行雕刻。间接制版法是指用防腐剂涂在板面上,当形成一层防腐层后,再在上面作画,最后放在腐蚀液中腐蚀。在中国,这样的技艺还不成熟,所以,我们就需要认真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二)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铜版画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典型产物,代表着当时的思想,具有典型的西方思维。但是,作为中国人,在艺术教育中植入铜版画教学,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论是授课还是学习过程,总会或多或少地将东方人的思维融入到铜版画文化中,这样就会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欧洲的铜版画选材一般是以社交生活、爱情、景致、思想的、科技和时代等为主,但是,在中国大部分的铜版画中却是以自然山水、风景名画等为主,并通过艺术的手法融入到铜版画中,或者将中国和西方的文化结合起来,融入到铜版画中。在艺术教育中通过铜版画的教学,在不断的交流、创作中,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铜版画从引进中国开始,逐步开始被人们所学习、模仿。在中国,铜版画渐渐地经历了民族化、本土化的洗礼,随着历史脉络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一种多元化的艺术,虽然它也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中国,它渐渐地完成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几乎成为了一门有中国特色的艺术。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在现代艺术教育中融入铜版画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中国的绘画艺术具有文学性、抽象性、象征性、写意性等特征。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水平。将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融入到铜版画中,对中西方文化融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对铜版画这一西方传来的艺术品进行学习并创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艺术认知水准。并且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对铜版画的学习,进行艺术创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在现代艺术教育中融入铜版画教学将会是中国艺术教学中的一个创新,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铜版画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波.浅谈铜版画的艺术特色[J].青春岁月,(16):41.

[2]刘波.铜版画实验性和实践教学改革[J].美与时代(中),(7):49-50.

[3]叶猛.俄罗斯铜版画的技法教学特色探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26-128.

[4]黄华林.试论东方审美因素在中国现代铜版画中的体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篇10:浅谈戏曲动画片中声音二次创作的必要性论文

浅谈戏曲动画片中声音二次创作的必要性论文

一、戏曲动画片中声音元素的重要性

就目前动画制作中,声音成为一种动画的修饰手法,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声音与视觉相互融合,成为动画成功道路上不可多得的推动力。回顾以往的优秀动画作品,让观众驻足观赏流连忘返的不仅仅是人物角色的造型创作,其中的声音元素的独特设计也是让作品完美呈现的一大助力。不止是叙事电影、真实电影、舞台戏曲等一系列由真人演绎的表演艺术,在动画片中,语言的作用也同样重要。语言是创作者赋予人物角色的灵魂,人物角色通过语言建立起创作者同观众之间心灵、思想和感情的沟通桥梁。国产动画片目前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如果创作者能够注意到声音创作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只关注视觉造型的创作,那么,做出声画优秀的国产动画片指日可待。

如果说剧本与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创作与二次创作的关系,那么,作品的声音元素足以视为三次创作,这在各类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包括戏曲动画片。因为不同于其他表演性影视艺术,在戏曲动画片中,声音受到了在其他影视类别中不曾有过的约束与限制。从作品的本质上来看,种族、环境、社会、时代精神等都会影响创作,对戏曲动画的声音创作也会带来局限性;而从作品的受众来看,戏曲动画中的角色造型在尊重原作的情况下也要迎合观众的审美,包括人物的外貌特征、体态形象、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总的来说,戏曲动画的声音创作要尽量寻找原作、受众审美、创作者自身设计三个方面的平衡点,方能满足戏曲从舞台到银幕转化的需求。

在戏曲动画中声音元素的处理与舞台及影视的表演艺术不同,表演艺术中人们对于声音元素的处理一般是根据传统的、原始的甚至是约定俗成的方式完成的。比如,在影视表演艺术中,演员情绪高昂的时候会语调高亢,掷地有声,节奏较快;情绪低沉的时候会语调沉郁,言之无力,节奏缓慢。但是戏曲动画的声音创作不光要还原传统戏曲中的唱念做打,还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些不同的声音特质在特定情境下,对人物情绪变化的影响以及对观众的感染力的控制。

二、戏曲动画片中戏曲声音的合成模式

1. 粗放合成模式

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是永久和深远的,中国是戏曲文化大国,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成功的戏曲作品层出不穷,戏曲动画是在传统戏曲作品上的升华和创新,将传统的视觉和听觉元素融入其中。但是传统的戏曲给观众的心底留下很深的烙印,所以目前市场上有一部分的戏曲动画创作时不敢或者不愿意去更改原先的戏曲元素,而声音元素就是其中一个。一些戏曲动画采取了生搬硬套的模式将戏曲的声音直接剪辑到动画作品上,仅仅满足了声画对位的要求,所以制作出来的戏曲动画作品既没有戏曲中的韵律,也缺少了动画配音中原本的夸张和诙谐。中央电视台的 《快乐驿站》用动漫的手法演绎中国经典幽默,但这种使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古诗配图的思维模式,是对比较经典的语言类作品的简单动漫化,不具备独立的动画作品的特征。目前,国内出现了一批给戏曲唱段配以画面的作品,这种简单的处理方法既没有为戏曲赢得青少年受众群体,也不为中老年戏曲群体所接受。戏曲讲究的是韵味,动画讲究的是运动,一静一动,简单的诗配画的思维制作,必然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现实问题。

2.二度创作模式

戏曲演员在表演中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任务就是利用自身的素质条件来塑造戏曲中的角色,如何将角色演绎得鲜活、真实都需要演员的塑造。有声语言是配音演员在作品中更好地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在塑造过程中会根据配音演员自身的感觉和对剧本的理解来对原有的戏曲音调进行再创作。所谓“二度创作”,是指以原有的艺术创作为基础再创作。从表演艺术来说,作家创作出剧本是为最原始的创作,导演利用剧本对演员的表演进行约束和指导,演员也要围绕着整个剧本来进行表演。而演员通过对剧本的了解对原剧本进行第二次创作,是为了将原剧本中真实鲜明的艺术形象更完美地再现出来。戏曲动画的声音是以传统戏曲原声和人物唱腔为基础和准则下的再创作,从过程和进度来看,戏曲动画的声音创作要在传统剧本和演员演绎之后再创作。文字剧本基本是由人物角色的对白和独白组成,这是传统戏曲声音的文字依据。动画声音的创作是不光需要看到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方式和文字剧本中对角色形象的描述,还有动画角色的塑造和理解。

剧本文字、戏曲演员的演绎和动画角色的三重约束是戏曲动画声音创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戏曲动画声音的创作者来说,需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对剧本的感悟能力,才能对剧本中的角色和剧情有所了解和感受,才能体会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家们对传统作品的奉献。

三、戏曲动画片中声音二次创作的特点

1.以人物角色为本

在戏曲动画中,创作者需要通过视听感觉器官,刺激大脑皮层,调动神经系统管辖下的肢体感官系统,将在原始戏曲作品中感受到的思想、精神、文化、社会认知等等,利用动画科技元素完整传神地再次创作表现出来。在设计戏曲动画时,首先创作者应当重视与角色的第一次 “见面”。在舞台戏曲中,戏曲表演艺术家相当于戏曲的二次创作者,其对作品及角色的初步认知是直接形象、鲜明活泼的,这些缺乏理性分析色彩的感知往往会一直影响伴随着戏曲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创作。同样,动画创作者初次对戏曲剧本的理解分析也会影响其动画的再次创作,所以在初步研读剧本与角色时,捕捉感官上一闪而逝的感性色彩,对设计者之后在人物形象设计上的丰满与充实有很大帮助。但是如果要真正客观地认识人物角色,仅仅通过这些感官认知是做不到的。动画创作者要通过研学剧本、现场听戏、与戏曲表演艺术家交流等,进行大量的比对积累,在舞台与生活中寻找塑造角色的原始材料,确定戏曲动画中声光色的创作方向。其次,一个作品的时代背景对于剧中人物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时代背景是人物生存的总的环境,它包括人物所生活的时代中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哲学、道德、心理、风俗等方面因素在内。”因为人物形象的形成,其中思想、情感、行为和表现力,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教育等,不能说不受到影响和约束。再次,通过分析人物的行为思想表现,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剖析角色。人物的行为动作、性格呈现都是心之所致,只有读懂了人物表层的表演,才能在有限的信息中准确地抓住人物角色所要呈现的本质内涵。

2.以表演风格和唱腔为借鉴

为了让角色设计更具有吸引力,戏曲动画的创作者在忠实原作与自身创新之间需要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原作品中戏曲演员的表现力是其创作的重要借鉴点之一。而在作为舞台戏曲作品的观众与戏曲动画的创作者两重身份之下,创作者在创作时的思想风格必定是努力向角色靠近的。一方面是其作为观众在观看时对人物表演风格和唱念做打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其作为动画创作者时对人物赋予的鲜活的生命力。二者分别从戏曲演员和动画创作者出发,行走于舞台戏曲到戏曲动画的.康庄大道上,最终汇聚于某一点最大程度地表现角色。在传统戏曲中,人物角色或多或少不可避免会带有演员本身的性格特点,所以客观地观察演员的表演,寻找舞台演员创作时对角色表现不足的地方,客观理性地对角色再研究,这是声画语言艺术的再创造与舞台艺术能否吻合的关键。

在配音方面,与国外迪士尼歌舞剧式动画相比,国内戏曲动画的配音一般还处在作品的后期加工方面。因为在声音表现手法上,歌舞剧和戏曲有很大的差别之处,歌舞剧式动画与动画电影相似,演员的声音是靠胸腔腹腔共鸣发音,而在戏曲动画中,演员的配音主要靠鼻翼脑腔共鸣,这就需要导演的调度来实现声音的转化。

3.从戏曲作品的本质出发

舞台戏曲艺术语言创作所呈现的美,在语言的风格内容、文化情愫及其背后的社会道德环境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反映了它对当下时代、环境、文化、背景的态度及思想,而不仅仅只是传递声音元素。戏曲动画声音创作正是通过调动自己感性与理性的见解,主观与客观的分析,利用计算机科技手段,诚心诚意地还原角色本身的面貌,赋予了其更高层次的美。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艺术就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是人有了行为能力有了思想之后,对生活有所感悟和体会,在头脑中加以提炼纯化,从而汇聚成艺术成果。在戏曲艺术中,每一个人物形象和事物的表现既传神自然又有其特定的意义,要想由表及里地看清它、认识它,就必须一步步地走向它,调动全身的细胞触摸它、感受它,反馈给大脑加以思考,唤醒内心认真与之对话,从而获得最直观最原始最真实的感受。于此,人体的记忆细胞中才会留下磨灭不掉的痕迹,由戏曲到动画的转化路径才会真正被创作者所掌握创新。

戏曲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作者的头脑风暴十分重要,创作者在不断增强认识事物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强对自身能力的控制。创作者生活的环境、社会、种族、文化以及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其对宇宙、对自然、对人类、对社会、对人的思想行为等的认知能力、思考程度,对戏曲作品的本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品的本质取决于创作者的综合能力,而能力的运用又取决于创作者的思想空间。正如丹纳在 《艺术哲学》中所说:“每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品”。

四、戏曲动画片中声音二次创作的必要性

1.对于作品来说更有韵味

中国戏曲萌芽于先秦时期,历史古老悠久、深远绵长,要想把它传神地搬上银幕舞台,生搬硬套肯定是不行的,动画创作者必须仔细剖析原作品的艺术内涵与精神思想,加以自己的理解解说,让同一种艺术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创作者不仅要站在原作品的角度去思考,还要站在戏曲动画观众的角度去思考,怎样诠释原意,怎样吸引观众,怎样在尊重原作的情况下体现创造性的表现,这都是戏曲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戏曲动画二次创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舞台的艺术再现于银幕之上,通过科技力量注入戏曲新的灵魂和生命力。创作者的情感、思想与原作的理念相结合,却又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态,在其生动再现原作的同时,对原作的生命力加以新的诠释。

2.对于观众来说更有感染力

在 《电影艺术词典》中,将影视中的声音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广义上的声音是指,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对任何声音要素进行处理加工的艺术创作活动,如音乐的选配、动效的制作、解说和台词的录制等。狭义上的声音是指,在影视作品中专门为对白、独白、内心独白、解说和旁白等语言的后期配制而进行的一系列创作活动。

戏曲动画中声音的两种类型和其他影视作品或者普通动画有所不同,拿传统戏曲和影视艺术的声音做比较,狭义上声音好比戏曲演员的唱腔说词,而广义上的声音是指戏曲中的用乐器演奏出来的伴奏,传统戏曲中配音的广义和狭义之分没有像影视那样区别之大,戏曲艺术家们的唱腔与乐器的伴奏相混合,在传唱和传播的过程中唱腔和伴奏是一体的。但是如果我们在制作戏曲动画过程中,对配音的要求过低或者一味地将戏曲音乐强行套用的话,第一会对原本的戏曲音乐造成视听上的影响,第二会破坏动画作品本身的节奏感,让观众既感受不到戏曲音乐所带来的听觉享受,也降低了视觉上应有的效果。

戏曲动画的声音创作是有声语言创作活动,是“说”的艺术。在戏曲动画中,不同于舞台表演艺术,演员角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不能像在台上一样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时,声音元素占主导地位。演员在舞台上眼神与唱词所表现出的情感统一,此时也要靠戏曲动画的二次创作来展现。相当于创作者在原作中继承了一副骨骼,而其中的血肉与细胞却需要二次创作,由此,创作者的文化背景、阅历经验和自身修养等显得尤为重要。戏曲动画的声音创作者需要对传统戏曲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同时对自身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戏曲动画中声音的二次创作必要性研究,可以清楚地发现戏曲动画中声音的设计不能照搬硬套,需要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再度创作,制作出符合戏曲动画的声音作品。在中国动画的创新和改进过程中,配音艺术的改进打破了以往配音元素不重要的观念,已然成为优秀动画所必须跨越的障碍,也必定成为衡量所有的优秀动画片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声音的创作和画面镜头的创作是对新型动画制作者一种新的考验,因此需要打破旧的观念正确面对声音的再创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戏曲动画作品。

篇11:探索运动心理学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论文

探索运动心理学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论文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表现的特点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高校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不但生理发育已经完善,心理也已达到相当水平,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已具备了可能性,本文着重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探索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借鉴。

1.高校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心理学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1 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可能性

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9一22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肌肉、骨骼已经发育相当水平,内脏器官也已完善,能够从事比较繁重的工作和参加激烈的运动;同时在心理上也达到一定水平,大学生的感觉、知觉、情感、意志、注意、记忆等趋于完善,神经过程也呈现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111.另则,高校的体育教师一般都受过普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他们能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已经具备了可能性。

1.2 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是一项教育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大学生不但能増强体质,发达肌肉,改善体型;学习一些体育的知识,掌握一些体育的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而且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意志、感觉、知觉等心理品质也会得到改善;另外,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体育学习和竞赛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并在控制和学生自控一定心理状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有其必要性。

2.运动心理学可供选用的主要方法

2.1 放松训练法

学会放松,有助于大学生在体育学习时控制需要保持放松的肌肉,克服紧张和急躁情绪。第一阶段主要学会体会肌肉紧张时的感觉。该阶段的训练内容主要有收缩肌肉群注意体会其感觉;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感觉。第二阶段放松的时间已缩短,紧张感已消除,并继续运用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的`技术。在呼吸和放松的过程中,使用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提示语。第三阶段大学生已能够通过注意力集中于呼吸的技术进一步缩短放松的时间,这时应锻炼自己通过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技能,在并不安静的环境下达到放松的效果。

2.2 思维控制法

思维对于行动的影响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思维能够影响生活,也能够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思维控制法第一步要克服消极性思想2.其主要做法一是以积极的方式利用消极性思想;二是要控制消极性思想。思维控制法的第二步是要培养积极性思维。也就是要保持一种积极性的自我形象。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培养自信心。性的思维控制多种心理技能,来防止能量的分散。第三阶段,通过练习,能够在“自己空间”对其它人、对客观物体、或对任伺“威胁”了“自己的空间”的事物(甚至包括气候条件、裁判等)进行心理上的控制和支配。

2.3 刺激训练法

刺激训练法即通过某一特定的体验,对训练这的心理进行强刺激的方法。如你参加过蹦极跳,在你站在跳台上看者几十米以下的深处,你会顿时觉得毛骨悚然,异常紧张。再如对学生进行超长距离跑或极限强度跑,也可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强刺激。通过刺激,使学生心理受到冲2.3自我调节法自我调节法有助于提高兴奋程度和积极上进的愿望,而且既包括心理上的良好状态,也包括身体上的各种良好的感觉。要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建立起一种积极上进的愿望,如竞赛中的获胜等,捕捉并控制住这种感觉,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争取更大进步的心理状态121.另外,也可提高身体的兴奋性。可通过与人交往、听音乐等方法使身体兴奋起来,通过训练使身体达到良好的“巅峰”状态。

2.4 心理演练法

心理眼帘法是运动心理学的一种最有效地心理训练方法。它通过对运动形象进行心理演练,可以使训练者的心理和身体融洽地结合一个整体。这种方法通常要求先放松,然后对比赛的情景进行心理演练。这样可以使训练者在竞赛前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对比赛的发挥十分有利。心理演练法的第一阶段先进入完全放松状态,然后想象一个自己熟悉的活动场面,并让自己身临其境,重复数次。第二阶段还是先进入放松状态,再想象原放松场面;再放松,再想象一个成功的比赛场面,再放松;重复数天,一天数次。第三阶段先确定目标,然后再运用不同的程序去实现目标。如为校运会做准备,则在校运会前的五天里,连续每天进行一次心理演练。

2.7 能量控制法

速度、耐力、速度耐力等人体运动的能力都要依靠体内能量的支持。作为大学生,他们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能量,这就需要正确合理地体会和使用能量即用心理控制主导着体内能量的最优化使用。在第一阶段,训练者通过练习认识体内存在的能量,从而达到冬至能量。第二阶段,通过练习,依靠控制紧张、放松、注意力集中,以及积极击,意志得到“声音刺激法”锻炼。还可以采用“行为刺激法?穴位刺激法”、等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有不同的阶段,也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化。都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运用,必将得到满意的效果。这种训练方法,教师应对训练内容预先进行精心的设计。目的性要明确,训练次数不能过多。

2.8 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把拟定的反映方案和应付策略在拿到实际场合去检验前,先在尽可能逼真的情况下演习这些方案和策略的方法。训练者可用来有效地更好地对付面临的考核和竞赛。可模拟不利条件下的练习,这样会使自己在进入预计可能出问题的场合时,带来一种积极得多的心理倾向,有助于完成你本有能力完成的事。还可以模拟真实场景来练习、克服和学习对付各种可能出现的运动事故。模拟训练法还有超量模拟、模拟他人、角色扮演等方法。

2.9 集中注意力训练法

集中注意力训练法是指通过训练,使自己在应该集中注意力的地方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它可以通过控制注意力的训练、克服其它影响注意力的障碍等训练来达到目的。

3.注意事项

3.1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

俗话说“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高校的体育教师一般具有教高的水平,学习过普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一般知识,但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还需要再学习。因为现代社会发展飞速,知识更新更快,如不学习新的知识,就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再则,要对大学生进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教师不仅要通晓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还要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各种方法、手段,才能在对大学生进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时游刃有余。另外,教师也需要在学习普通心理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

3.2 运动心理学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运动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因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首先,在制定各种体育教育计划文件时,应制定相应的运动心理学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以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在制定体育教学课时计划时,要注意渗透运动心理学的内容;另外,还要根据学校的体育工作计划,有的放娜寸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的教育。

3.3 实施运动心理学教育时要有耐心,遵守其客观规律

运动心理学的教育需要受教育者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素养,这种素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另外,一种运动心理学技能的掌握并灵活运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还有,一种运动心理学技能的熟练运用,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不能指望在一朝一夕就掌握并熟练运用,这是不现实的131.因而,只有遵循其客观规律来进行,要有耐心。另外,要精心设计,目的要明确,次数要适宜。

3.4 运动心理学教育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注意“个性化”教学

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既要在平时的体育教育中渗透,也要在考核、竞赛等活动前有的放矢的进行;既要给大学生开“大锅饭”,也要给一部分大学生开“小灶因为学生心理素质的个性差异,心理素养的不同,同样的教育方法可能对一部分大学生奏效,但对另一些学生却收效甚微。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时要注意“个性化”教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5 在实施运动心理学教育时要注意“二结合”

一要师生结合。实施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时,教师是教育者,大学生是受教育者,这两者的结合非常重要。由于大学生对运动心理学的知识知之甚少,不少的同学对运动心理学还报有一种“神秘感’;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之持怀疑态度,因而,教师要利用和大学生接近的机会,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宣传运动心理学的科学性,打消他们的疑虑,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大学生能自觉地接受运动心理学的教育。二是注意把运动心理学的教育和普通心理学的教育结合起来。因为运动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体育运动这一特定对象内的运用、提高,而普通心理学是运动心理学的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普通心理学的素养能使运动心理学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束语

大学生已进入成人阶段,其身体发育已经完善,心理发展也达到一定水平,抽象思维能力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表象储备也十分丰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具备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另则,运动心理学已给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诸多手段,丰富了高校的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高校体育教师还要加强学习,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计划性。要有耐心,要遵循体育教学和运动心理学教育的规律。要因地、因人制宜,要注意“个性化”教学。要培养大学生的普通心理学素养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能让大学生在一个新的领域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从而走上终身体育之路。

篇12:试论网民广告心理特性与文案创作论文

试论网民广告心理特性与文案创作论文

提要:网民的广告心理特性对文案创作产生巨大的深层影响。文案创作要坚持链式文案诉求、文案信息多向性、行动导向自由性、符合网络广告语境等心理吸引法则。心理对文案创作的影响是多向交叉和全方位的,文案在与图像、空间、声音等创作构成要素黏合时,必须以网民的广告心理状态为创作依据,才能突显和提升网络广告传播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广告;心理;文案创作;吸引法则

在”眼球经济“时代,依靠过度刺激而引发的广告点击难以真正实现网络广告深度的心理诉求效益和品牌塑造,因此,网络广告价值的增益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广告是否成功,决不只是简单的文学、美术、摄影、表演技巧问题,很重要的是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广告对象的心理①。科学、有效的广告是以受众传播心理规律为基础的。消费者所以点击广告,心理因素是主要动因②。网络媒体使用环境、网络广告传播特性和网民接触广告的情境等使受众形成独特的广告接受心理,表现出有别于传统的广告行为状态,而这些对网络广告创作产生巨大的深层影响。本文以网民广告心理为研究视角,对网络广告文案创作原则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民广告心理特性探析

1、个性满足意识。追求个性和实现自我是网民的显着心理特性。主要包括:获取能满足个体需求的信息;参与张扬个性的广告传播;按短时兴趣选择广告的自由冲动心态。一人一台电脑的上网方式造就网民冲浪时的”个人空间感“,网络传播在自由、主动、平等的情境中,可以实现传受角色的互换。有学者认为,选择个性化传播是21世纪消费者的特征,他们要求有高度弹性的选择权。由于拥有了信息传播的”说话权“,网民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品位、需要去浏览、点击广告,并向广告主即时提出信息请求。

2、复合信息求知欲。网民对网络广告信息的获取呈现综合、系统性的状态,即在单次广告行为中,对品牌(产品)个性、娱乐和服务等信息同时具有强烈的获取意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的调查结果表明,近68%网民经常和有时浏览广告,超过75%网民以”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为主要上网目的,这有力说明网民对广告信息获取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主要形成于几个方面:一是网络传播的”信息海量性“,使信息的多形式传播和多样信息的同时在线传播具有可行性;二是我国仍然以拨号上网为主,在线行为是”秒秒收费“,网民的娱乐补偿心理强烈;三是网络广告通常与网上商店一体化,使虚拟消费体验和购买行动成为即时性的可能;四是网络传播以超媒体的方式发送信息,既可以单个广告保持”单纯“,又可以使多类广告信息系统呈现。

3、”链接式“阅读心理。即网民运用组合联想的思维方式,将旗帜类的引导式广告和网站类的主体广告自动连接的心理习惯。信息的超文本呈现方式打破受众以往顺序阅读的习惯,代之以跳跃式快速阅读;互连网的超链接功能使网民不能按传统的一次性连续地、完整地接触广告,而是逐层翻页形式浏览广告和参与行动,对引起注意的广告往往按片段式思维去阅读理解,形成对后程广告的期望和联想倾向。

4、自由参与倾向。网络为受众提供最具有自由民主形态的传播方式,而网民也是所有传播人群中最能享有自由民主的一族。在网络广告传播中,自由参与意味着网民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广告意愿和拥有是否参与广告销售活动的平等选择权。网民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意识,广告的互动引导必须以自愿、平等、满足自尊为前提。

二、文案创作的心理吸引法则

1、链式文案诉求。围绕同一广告主题诉求,利用网民的瞬时记忆规律,多个片段式短文案”链接成“完整的长文案,从而达到深度诉求效果。每个文案一般不能独自完成诉求,各句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逻辑关系非常强。网络阅读容易疲劳,网络广告面积比较小,因此,在网民普遍的”链接式“阅读心理状态下,网络广告的文案诉求,特别是引导式文案应该句式短而意未穷,通过层层诱导,使网民对广告由无意接触转为主动参与交流。比如菲利浦纯平彩电旗帜广告的三桢画面中,第一句文案是”未来电视处在动感的时代“,明确提出电视的消费潮流主张,得到目标高端消费群体的认同和共鸣;接后两句为”拥有菲利浦纯平彩电,确保画面动感流畅“、”及100HZ数码扫描,确保观看舒适“,分别作出产品利益承诺和技术支持理由。三句文字连续出现,自动组合为整体,一气呵成,使人产生信服。链式文案诉求的突出特点是瞬时组合连接,多层信息的递进式传播更能符合网民的急切求知心态和逻辑。实施时要确保句与句之间清晰、严密的逻辑关系,第一句要与后面的文案保持内容关联,否则,断裂式文案使人不知所云。

2、文案信息多向性。主要指文案信息传播包涵主题诉求、社会生活形态、娱乐、购买服务等信息,强化整合性。网络广告的物理空间受限制,这给文案创作提供广阔的场地,网民仍然是从文案中来接受主要的广告信息④。为了突破消费者接触广告时的预先处理态度,广告文案内容除了主题诉求,还应加入更多社会形态和娱乐体验信息,与消费者在其他意识流中达成默契,这样才能形成主题信息与消费者深入沟通并被有效接受,最终达成广告的理想效果。在线购买服务信息则把广告效果快速转化为销售效应,发挥网络广告传播的一站式整合优势。例如移动公司的”动感地带“广告活动中,在”M—zone年轻人的通讯自治区“的品牌概念指导下,首先以引导广告语”我的地盘,听我的“鲜明张扬品牌魅力,充满个性甚或反叛性。其次,品牌网站做成虚拟的年轻人”自己“的卧室,内容包括”自选套餐“、”八宝箱介绍“、”专卖指南“等消费导向信息。最后,为了强化品牌,”移动鼠标观看第十套广播体操“、”移动鼠标三分钟学会太极!“为主题的多媒体广告,以目标受众在初中时非常熟悉的广播体操和太极拳,通过其生活中熟悉场景,来唤起他们的'认同感,并把品牌主张巧妙融入其中。广告活动创造的三万多个注册用户的效果说明多维信息整合的有效性和必然性,这既是网民的心理需求,也是网络广告信息传播的独具优势。

3、行动导向的自由性。在引导网民参与广告信息传播活动中,以个体自愿、自主为出发点,以人性化的、坦诚的沟通策略为核心,创作网民拥有自由选择是否参与号召行动的文案。互动性和主动性是网络广告的主要特征,互动意味着网民的行动,这也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效果。广告参与行动导向应该建立在尊重个体、满足期望基础上,而不是强制的、或”善意欺骗式“的、或依赖过度刺激产生广告点击的诱导,不然受众容易产生失望甚至逆反的心理。行动导向自由性包含二层含义:一是文案要能够刺激受众参与的欲望并产生即时行为的冲动。如果只有欲望,没有即时行为的冲动产生,网络广告从注意、兴趣、信服到行动的”一站式“独特传播价值难以实现,也没法调动网民与品牌的”对话“沟通。如宝洁公司的reflect。com化妆品网络广告语是”美容的条条框框有成千上万,但他们都是错误的“,首先给爱美的女性一个心理震撼,有效引逗消费者到网站上看个明白;品牌网站在挑选美容用品方面给女性自己的声音,与受众进行以服务为前提的对话交流,树立了”美容顾问“的良好品牌印象。二是行动的号召、诱导文字要以网民为中心,实现传受双方平等、尊重,与网民自由选择的心态相吻合。这一方面指上一层的广告引导诉求要与下一层的品牌(商品)信息内容保持一致性,不能”题文“脱节。另一方面指诱导、邀请的文案语态符合网民自由、民主、平等的心境,减少广告损益。

4、符合网络广告语境。融合印刷和电子媒体沟通优势的网络广告传播,具有独特的、以目标网民为中心的个性化沟通语境,因此,文案的语言形式创意必须营造和适应这一语境。网络广告语境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口语交流感,即文案具备互动式、一对一式、”面对面“式的人际交流特性,尽量脱离书面语言制约,增强口语化和生动性。口语化的话语特性使广告很好保持网络中生活的原生态,广告语境和网民的情境得到相互渗透;二是满足个性张扬需求。在线广告行为的自由性,一方面指网民习惯按信息需求选择广告来阅读,即所谓”拉“出信息;另一方面对体现自我个性、风格的广告情有独钟;三是语调的调侃性。调侃语态营造出轻松与娱乐的氛围,有效激发兴趣,便于广告的渗透影响。发现和创造快乐诗篇的是文案的信息中心③。如李宁舞蹈鞋旗帜广告中,”安装“了螺旋桨的舞蹈鞋不停飞翔,三帧画面轮替跃出的文案依次是”来抓我呀“、”更轻的运动感受“、”李宁有氧舞蹈鞋,更轻盈的设计“。”来抓我呀“充满着调侃和口语意味,极具生活化。文案创意与画面表现浑然一体,既巧妙表现产品的年轻个性,又激发网民潜在的”生活游戏“兴趣。网络广告传播最具温馨、人情味和人性化,是最接近人际传播层次的沟通。又如”尝试网上'堆'雪人,网上如何去堆?有雪吗?是游戏?哈哈!",点击后看到的是Intel公司的雪人贺卡,文案充满鲜明的调侃性和交流语感,激起网民的极大乐趣。由此可知,网络广告文案只有以个性化、生活化、口语化的语境为创作基础,能获得有效的广告接触、沟通和劝服效果。

随着网络广告创作和发布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民对广告的使用态度日趋成熟,传统广告创作技巧在网络广告的心理环境下应当变化和发展。心理对文案创作的影响是多向交叉和全方位的。文案在与图像、空间、声音等创作构成要素黏合时,必须以网民的广告心理状态为创作依据,才能突显和提升网络广告传播的优势。

参考文献:

①陈培爱编着《广告学原理》第1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月.

②张建军主编《网络广告实务》第9页,东南大学出版社6月.

③植条则夫着《广告文稿策略》第16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月.

④林友林等编着《网络广告实务》第140页,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年1月.

篇13:温州轻工产品英文广告的特点结题论文

班级:高一(6)班

指导老师:沈永铭

课题组组长:董嘉宝

课题组成员: 林陈霜、林选、金豪士、郑澄、戴丽雅、林崇崇

相关学科:英语;广告学

[内容摘要] 本课题从我国,尤其从温州市地方区域经济的特点出发,从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英文广告在温州轻工企业的运用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区域性特征。作为广告主要载体之一广告英语正在努力体现除了有帮助消费者认识商品的作用外,还有诱发消费者感情,引起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行动的心理功能,遗留给消费者以美感享受的美学功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大家英语应用文体的理解能力,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搞好对外交流工作,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大家对广告英语的欣赏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而且对于我们提高高考和会考英语中的任务型阅读理解有着直接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轻工产品广告;;双关语;语韵

一、前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不断频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国际间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在这一时期内,英语因其特殊的魅力,逐渐成为各国人民沟通的共同语言。自从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THE OLYMPIC GAMES)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加密切,英语随着我国的发展,不断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和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越发普及. 因此,学习英语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立足温州经济的现实基础,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后温州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国际性轻工城,使温州成为国际性轻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集散基地和信息研发基地。温州的地方经济迅速发展,日益发展成为我国轻工行业的领先城市,尤其是温州的轻工产品逐渐成为温州市的拳头产品不断走想世界。轻工业在温州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轻工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2/3。全国现有100多类轻工产品中温州有50多类,目前温州有200多万人从事与轻工产业有关的工作。轻工业已经成为温州发展最快、分布最广、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并以此为载体,温州市政府努力调整温州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城市化进程,提高产业和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于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纷纷入驻中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来到温州做生意。因此,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温州轻工企业是温州的龙头企业,其英语广告配合国际营销需要,引导国际轻工产品的新潮流,给外商带来了新信息,方便了对外国际贸易的发展。它如今也是一个十分热门的专业。因此,我们产生了研究这个课题的兴趣。

而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介物,公开而广泛地向社会传递信息的一种宣传手段。广告除了有帮助消费者认识商品的作用外,还有诱发消费者感情,引起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行动的心理功能,遗迹给消费者以美感享受的美学功能.它反映出社会的潮流、时尚和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英语的普及,借助多种多样传媒的力量,英语广告也已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英语广告不仅在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还提供了充足的、充满了现代生活气息和跨文化交际内涵的当代英语运用的实例。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英语是我们高考的一门学科,因此对它掌握如何的程度对我们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研究广告英语的特点,可以增广知识面,熟悉新单词,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和习俗。

其次,了解英语广告的特点,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手段,为我所用,对提高我国经济有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研究的最重要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自己英语广告类的阅读理解和欣赏水平,不断发展自我,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为温州城市国际化作好知识的储备。

三、研究过程

1、人员分工

开题报告:林陈霜

上网查找:金豪士、戴丽雅

图书查找:林选

结题报告:金蓓蕾

资料保管:郑澄

外出采访:全部人员;

专家访谈:全部人员;

课件制作:董嘉宝

记录员:林崇崇

2、研究计划

研究活动安排:我们这项课题研究计划分为六个阶段进行, 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我们在温州中小辅导网我们指导老师的英语空中课堂开设了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专题模块(www.net-school.net/middle/NetClass/ClassIndex.asp?ClassID=185)。接着,我们分阶段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阶段 时间安排 研究内容 备注

第一阶段为准备和开题阶段 第一周--第六周 集体讨论、筛选和确定本学年的研究主题, 接受指导的 理论指导。 已完成

第二阶段为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阶段 第7周-第16周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从图书馆、书店和网络上收集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包括图书资料、网络资料、英文广告等,选取开题所必备的资料,并为开题报告作好准备。我们参观了2005年浙江省轻工产品博览会,搜集与我们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了部分的访谈工作;我们还将调查温州著名的轻工企业。 已经完成

第三阶段为开题报告准备阶段。 第17周-第18周 我们将在该阶段整理前一阶段所收集的资料,并对前一阶段 所收集的的资料进行筛选,学习省一等奖的开题报告,吸取他人之长处,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并作好阶段总结 我们力争最佳的开题效果, 展示我们小组的合作和能力。该阶段工作基本完成。

第四阶段为开题报告撰写和课件制作阶段。 第19周-第21周 该阶段体现第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成果,并完成学习心得的交流。 17周完成开题报告初稿,19-20周修改和完善, 并请指导师修改开题报告。

第五阶段为论证、充实阶段。 寒假至第二学期第16周 在该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对课题进行挖深、拓展性研究,进行实地调查、温州市轻工博览会参观和访谈活动,写出结题报告的主体内容 以实际的访谈作为我们工作的饿重点,强调过程化。

第六阶段为结题论文撰写、总结阶段。 第二学习第17-20周 在该阶段,我们一方面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标准完成结题论文,总结出广告英语的特点:如开门见山、常用插入成分、多用复合句,语言讲究对称、修辞讲究语音美等;另一方面,我们要总结好课题研究的经验,搞好课题的整理和本组的网页制作工作。同时, 我们进行了专家访谈和轻工企业的实地采访我们去温州鹿城工业圆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采访了温州市富帝鞋业人力资源部经理等, 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我们将最求最完整的结题报告和最优美的结题课件,争取在市研究学习成果评比中为学校争光!

四、我们的结论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介物,公开而广泛地向社会传递信息的一种宣传手段。广告除了有帮助消费者认识商品的作用外,还有诱发消费者感情,引起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行动的心理功能,遗迹给消费者以美感享受的美学功能。因此,作为英语广告主要载体的广告英语在努力体现这几种功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简明易懂,生动形象,幽默新奇。

1、简明扼要,浅显易懂。

首先,广告的基本特点是让有限的篇幅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广告既要简短,又要明白准确地体现广告内容。因此广告英语的特点之一是词语短小、结构简单、简明扼要、浅显易懂。

1) 广告英语中常用词义浅显的短语。例如,

The only car in its class.(1993VILLAGER汽车广告)

2)广告英语中广泛使用祈使句、疑问句和省略句,使广告英语读起来简明扼要,听起来轻松活泼。例如:Come To Life In Dongtou.(旅游广告)

2、生动形象,含义深刻。

广告的目的是促进消费行动,广告语言要刺激消费者的联想,从而扩大注意、巩固记忆。因此,广告英语的特点之二是借助不同的修饰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以真情,真心,真诚去感染消费者,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或者通过深入消费者的内心,让消费者看过广告后,内心就有所出动,从而煽动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

1)平行对照(Antithesis)。这种修饰结构上对称,意义上对照,形式整齐匀称,内容既适合于中伏强调,又适合于反衬对照,音、形、义都富于形象感。例如:

Warehouse Clearance. Their Loss, Your Gain!(清仓甩卖广告)

这则广告套用了谚语”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各自识老底,互相瞧不起。)

2) 仿拟(Parody)。仿拟是套用人们熟悉的某个谚语、格言、名句,使其产生一种新的意义,从而达到标新立异、加深印象的效果。例如:

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三菱汽车广告)

这则广告套用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平等。)

3、诙谐幽默,富于美感

广告是艺术含量很高的一种宣传手段,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是广告的一个功能。因此,广告英语的另一个特点是以优美的音韵增加广告的魅力。标新立异,出其不意,用特效烘托气氛。

1)头韵(Alliteration)。头韵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首字母的发音相同而产生的音韵。在广告中使用头韵看起来醒目,读起来悦耳。另外,某些音位的组合所具有的特定联想意义能体现语言与事物的有机联系和内在和谐。例如:

Export fair set for foreign-funded firms.(博览会广告)

2) 尾韵(Rhyme)。尾韵在广告中使用尾韵,能加强广告的音乐性,突出广告的声律美。例如: Emergency Medical Insurance and Assistance.(保险广告)

“Insurance ”与“Assistance”押尾韵,让投保者联想到“保险”与“帮助”之间的必然联系。

4、巧用双关语

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双关语在广告中比较常用,它存在于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语言层面。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谐音双关: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谐音双关,因为此类双关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Offer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

在这则海滨浴场的宣传广告中,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sun-son, air-heir这两对谐音字,使广告语言不仅和谐悦耳,读来朗朗上口,而且颇风趣、幽默,具有感召力。

2)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双关” 。

3)语法双关 :语法双关是指由于语法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双关,如省略结构、某词或词组具有两种以上语法功能等。 无独有偶,可口可乐公司也在这个can字上做文章。

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 (没有什么能像可乐那样令您神清气爽。)

句中can既可理解为名词“罐,听”,又可看成是情态动词“能”,全句可理解为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 tin, drink) can (refresh you)。 这则广告诙谐机智,富于文字情趣,能使商品连同这一广告词一起久久印在读者记忆里。

5、我们在调查过程还发现了一些温州企业的英文广告中出现的英文单词错误、文字歧义和中国式英文等与温州这个和谐、文明城市不相吻合的广告内容;这些我们制作的的网页中作了充分的展示。我们还发现部分轻工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人员对英文广告的作用缺乏正确或全面的认识, 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全球观念。我们认为,这些落后经营理念必将会影响温州市对外开放经济格局的形成。我们建议,温州市政府和轻工业主观部门要更新观念, 重视温州城市外语文化氛围的形成,像北京学习倡导公民学说英语, 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积淀城市的文化积累, 促进和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五、总结与体会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接受了很多形式的教育。例如,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人文教育等。更重要的是在和同组同学合作研究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积累大量的社会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例如,开题、论证、讨论、采访、提问、咨询、信息搜索、摄影 、写作、论文写作的知识和能力,学会了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了课题研究的完整过程,激发了自身的探究的能力和热情。而且在英语这门功课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本组成员林陈霜和董嘉宝在校英语演讲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在2006年第一、二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英语考试中,林陈霜在英语此项科目中考出了全段最高分,其他成员郑澄和董嘉宝也去得了优秀的成绩。.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成绩也是我们这一年英语研究性学习在各方面都培养了我们的能力所导致的结果!另外, 我组林陈霜同学的英语空中课堂学习体会《 I LOVE ENGLISH AIR CLASSROOM》入选3月11日在我校举行的温州市“网络环境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研究”课题研讨会材料集;并发表在温州十四中校园网和温州中小学辅导网上(详见附件一)。我们指导老师对我们课题进行课题指导的研究论文《建构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式》获得2006年温州市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评选一等奖, 并发表在《基础英语教育》2006年第1期上。

高一的学习生涯将要结束,总的来讲,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受到大家的认可,更希望受到大家的好评!总之,我们通过这次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作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我们相信,我们这项课题的研究对于温州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至少有助于提升温州的城市文化品位!

最后, 我们要感谢对我们的课题

附件一、

(HTTP://WWW.WZ14Z.COM/POWEREASY/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2)

(HTTP://WWW.NET-SCHOOL.NET/MIDDLE/ABOUT/VIEW.ASP?SID=2070)

相关专题 文化差异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