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衍生产品开发与当代文化艺术论文

半吊江湖郎中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半吊江湖郎中”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漫衍生产品开发与当代文化艺术论文(共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动漫衍生产品开发与当代文化艺术论文

动漫衍生产品开发与当代文化艺术论文论文

一、动漫衍生产品的文化传播价值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传承,决定着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从社会层面看,文化包括以下4个方面: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艺术的媒介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产品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大众文化已经成为文化的主流。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它不仅具有娱乐的功能,同时还给亿万观众以思辨的启蒙、想象的启发和美感的教化,有些甚至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人们接受的外界信息中,83%以上是通过眼睛获取,11%借助于听觉,3.5%依赖于触觉,其余的则源于味觉和嗅觉,视觉获取信息的形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信息的主要来源。动漫产业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动漫内容、动漫衍生产品对人们的感官起到全方位的刺激,这使得动漫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从事有关动漫衍生产品方面的研究就显得更有必要。当代文化艺术又以强烈的时代特征展示着其灿烂的多元化,当代文化艺术不仅自身具有无可媲美的成就,同时也在滋润着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它为动漫产业提供新鲜的血液和创作的源泉,其文化的价值也从动漫产业中得以体现。动漫衍生产品的价值是由衍生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动漫形象的“符号价值”共同构成,两种价值结合产生了促进的作用。如动漫人士金城所说,“动漫是个商业和文化结合的产业,两者缺一不可。”动漫又是一个以内容为王的行业,内容决定形象的生命力,一个以优秀动漫形象为前提的衍生产品将创造出超乎想象的价值。米老鼠和史努比两个动画形象衍生的关联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收益每年都超过500亿美元。调查表明,中国卡通业市场效益排在前五位的无一不是“洋玩意儿”:史努比、米老鼠、Kitty猫、皮卡丘、机器猫。中国市场中的卡通动漫形象欧美、日本占据了80%的份额,而国产份额却占不到10%,产值从侧面反映了动漫的传播广度和宽度。中国动画没有创造出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动画形象,这个问题的存在不是中国没有成功的动画形象,而是中国的早期经典的动画形象依然躲在屏幕后方。曾有记者采访一些年轻人,问他们为什么不买中国的传统动漫形象衍生产品,被采访的很多人认为他们想买,但市面上却不见得有卖的。这就说明我们忽略了已经在大众心目中产生极为广大影响的动漫形象的产品价值,让拥有深刻历史积淀的齐天大圣、哪吒等国产动漫形象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而这些形象又很好地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接传统文化,并依附当代文化,它们为动漫产业,特别是动漫产业中具有附加值的动漫衍生品提供了成熟的社会认同和消费市场环境。我们需要的是孵化,从文化艺术到动漫产业的成果,从动漫产业链的实体部分找出原因,使本土文化得以通过动漫形式获得更好的认同和推广。

二、国产动漫衍生产品开发中的问题和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建立动漫衍生品的品牌意义

动漫作品中塑造的动漫形象是衍生产品开发的源头。从中国动漫出现至今,深入中国人心中的动漫形象是有的。良好的品牌意识需要对动漫形象进行长期的培育。李中秋称,“原来国产的动漫一直都是由国家来做,政府投资,全国性的制作。如《大闹天空》这样的精品,其美术设计由当时中央美院的院长张光宇担任,不可谓不精良。但就是缺乏市场化的环境和手段去运作。”这就是为什么深入人心的动漫形象却没能实实在在地走入人们的生活。品牌意识的建立是动漫衍生产品的重要环节,缺少商业的认同,必然造成动漫明星的冷藏。中国大量的动漫企业每年都在为国外的大制作动画片代工,中国是目前全世界玩具生产大国之一,但面对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培养本土文化动漫形象,积极运作以动漫形象为衍生品的消费市场,这需要的是系统的规划和对消费市场的培育。确立自身品牌意识,以市场化运作经营动漫相关产品,这是国产动漫发展的必然之路之一。

(二)加强版权保护意识

中国加入WTO之前,国内的创意产业品牌意识模糊,在触及版权问题后,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版权问题的教育。中国的盗版是让所有创新行业人士头疼的问题,但如果辩证分析它,盗版又扮演了多面角色:一方面盗版占据了原创者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盗版迅速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就像广州原创动力负责人在市面上看到许多连他们都还没有意识到要开发的产品上印有自己产品图案的商品时,他们既生气又有丝丝开心,生气是因为侵犯了其公司的版权,欣喜的是他们发现其产品如此受消费者的欢迎。在这种矛盾下,他们并没有完全单纯地打击盗版,而是顺其自然地发展,将喜洋洋与灰太狼动漫形象授权给盗版商,很好地解决了盗版与版权之间的问题,同时为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借鉴。当代文化艺术是一个硕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而不是贪婪破坏。

(三)探索中国动漫产业链发展

伴随着政府的政策鼓励,动漫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急功近利的'行为却成为中国动漫公司发展的普遍现象。但“利润最大化”观念并不适合衍生产品的开发路线,动漫衍生产品开发是一种长线开发,必须伴随着有生命有文化的动漫形象生存。“目前国内动漫行业对动漫的认识普遍处在初级阶段,市场投资非常盲目。”金城指出,部分动漫公司管理层在缺乏前期市场调研、缺乏创意投入和策划的条件下,盲目且过渡看重作为动漫产业后期的衍生品开发。动漫产业的运转如同一个有序链条,一环紧扣一环,各个单元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完整的产业链。以日本动漫有整套产业模式来看,其基础是漫画,依附漫画原创作品推出传统平面刊物,再接下来,将动漫作品搬上荧幕甚至是屏幕,最后是动漫衍生产品推出以及品牌授权和服务。中国动漫企业很多没有按照日本动漫产业链的有序和合理性布局,产业链环节混乱无序,但对衍生品的开发和授权却急功近利。中国的受众不像日本受众有着全民的漫画情节,如何发展中国的动漫产业链一直是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问题,有人称智能手机时代也许会成为中国动漫链形成的一个契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动漫产业链将会伴随着移动互联深度发展。

(四)提高衍生产品质量,维护动漫形象权益

衍生产品动漫产业的最后一环,如果动漫内容做不好,衍生产品授权基本无人问津。没有衍生产品的后续支持,卡通形象也会昙花一现,伴随着电视播放的结束,一部投资几百万的动画片就销声匿迹了。所以衍生产品与动漫形象相互呼应,相互成长。目前由于中国盗版猖獗,企业发展急功近利,衍生产品的质量大大受到影响,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边物品都提出了较高的品质要求,粗略的产品不会给受众留有美好的印象,动漫衍生产品亦是如此。我们反观美国的变形金刚,为什么这个形象能存活这么多年,重要的原因是好的内容加精良质量的衍生产品,在优质衍生产品承载下,动漫形象在几十年后依然以极高的身价出现绝非偶然。这个事实说明优良的动漫产品可以延续动漫形象的寿命,动漫形象存在才有文化传播的可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漫衍生产品的诞生是基于当代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优秀动漫艺术。对动漫产业的扶植促进了优秀动漫形象的产生;动漫产业的深度发展促成了动漫衍生产品市场占有。优质的动漫衍生产品会促进动漫形象的传播,基于当代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动漫形象的广泛传播也必将促进本土文化的宣传。所以动漫产业应该遵循一种良性的、循序渐进的发展,从而为相关行业创造优质的生存环境。当代文化艺术和动漫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将资源利益最大化,达到互赢互利的目的,这是本文最终所期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优秀的动漫形象必将在当代文化艺术的摇篮中诞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篇2:高校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营销宣传策略论文

高校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营销宣传策略论文

【内容摘要】各大高校在文化创意产品领域都有所涉及,其既反映了高校文化建设的水平,也是校园精神与品牌形象的物质载体。目前国内高校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内容的创新性与品牌营销方法均有较大发展空间。文章对北京工业大学开发的文创产品的文化属性、创意来源与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高校文创产品更好地传播校园文化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文创产品;品牌营销;产品设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传承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它不单纯是一种产品,更是学校的形象、精神、历史和特点的表达方式。“集品”是由北京工业大学创立的原创品牌,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是集合校园多种声音打造品牌效应的校园纪念礼品。本文以“集品”为例进行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营销研究,不仅是一次实验性营销尝试,也是校园文创产品设计走向品牌化的过程性实践。

一、高校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及传播意义

(一)发展现状

目前,各大高校均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在校园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宣传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是文化价值输出的重要平台与窗口,发展校园文创产业能产生良好的宣传效益与发展前景。大多数高校拥有自身的文创产品,而由于创意不足、产品雷同以及营销落后等原因,使其文创产品并没有整体性突破。自2005年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凭借印着其LOGO的`棒球服在中国开设纪念品店起,国内多家985、211高校开始争相模仿这一模式。他们大多以学校后勤部为开发商、唯一授权方式在校内开店,产品模式则以LOGO和载体简单组合为主。

(二)传播意义

1.满足日常需求。无论在校师生还是离校校友群体,他们更希望通过某种物质产品来承载对母校的情感。校园文创产品不仅搭建了二者情感沟通的桥梁,也承载了文化传播的巨大功能。2.满足学校宣传需求。首先,学校各部门活动对文创产品需求量大;其次,高校之间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品牌化的文创产品不仅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更是展示校园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3.创造经济效益。将校园文创产品商业化是其在传播文化过程中的另一价值。高校作为地区标志性文化场所,会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因此,校园文创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除了在校师生和校友群体外,还有游客。

二、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现状及特点

(一)消费群体

高校文创产品的消费群体较为明确,一般以在校师生、校友和游客为主,年龄集中在20至30岁,这类人群喜欢接受潮流、新鲜事物,对母校有深厚情感且以母校为荣。

(二)需求分析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通过用户观察和用户访谈将用户需求进行梳理,得到在校学生的常用学习用品为笔、笔记本、电脑、鼠标键盘、手机、电子设备、实验服等;常用生活用品为钥匙、一卡通、餐具、自行车、汽车配饰等。通过对用户调研数据整理分析后将用户共性梳理发现:大部分样本用户对校园文创产品充满热情与期待,并对现有文创产品有较为客观的认识与改进建议。

三、产品设计及营销宣传策略

(一)产品设计

将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品牌化是构思过程中的侧重方向,原因在于这有利于确定创新的文化价值导向,在呈现高校文化的同时使立足于校园环境的文化创新产业向社会延伸,从而产生社会效应。因此“集品”原创设计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集合校园多种声音打造品牌效应的校园纪念礼品。在确定产品价值结构过程中,以校园纪念品为主要核心价值向外辐射来体现实用性、娱乐性等更多附加价值(图1)。因此,主打产品为学生定制日常生活必备的T恤、帆布袋、笔袋、钥匙牌等。在个性化与流行性相结合的前提下,设计开发以校园元素再设计且实用性强的文化创意体验式产品为中心。“集品”原创设计的LOGO以两个人的头部轮廓为原型进行设计,意在表达把脑中交际在现实中实现(图2)。

(二)策略部署

品牌营销阶段所用到的营销策略和战略分析法以分析项目外部环境的STP分析法即市场细分(Segmenting)、选择目标市场(Targeting)和产品定位(Positioning)将品牌的市场、产品和人群进行清晰定位(表1);利用4P营销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或渠道(Place)、促销或传播(Promotion)对内部环境分析(表2);以及利用SWOT分析法即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结合使用进行项目营销分析与营销战略制定(表3)。

四、实践过程中的品牌营销风险及发展建议

在实际销售过程中,用户群体与产品需求方面的调研预期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针对以上调研、创作与实际操作总结如下:第一,用户心理研究。根据用户心理研究与实际需要进行前期定制,例如T恤制作环节中,为节省时间成本将一部分T恤提前印图案。但由于T恤存在尺码的特殊属性,以至于部分用户发现自身尺码无中意图案,或者中意图案无自身尺码的尴尬现象,反而增添了销售成本与时间负担。第二,用户群体。根据前期调研锁定的目标用户主要为学生,实际销售过程中,教师比重比预期高出近30%。第三,产品需求。在前期调研中显示T恤的需求量较高,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售卖产品。但实际销售过程中帆布包、钥匙牌等产品销量居高不下,T恤并没有预期火爆。第四,宣传方面。前期宣传与后期实际营销配合度需要再提高,例如前期宣传加强线上与线下的配合,打造热点事件,使“产品+热点”的宣传模式得到更多用户的关注。第五,独特性研究。当期推广有一定流行元素的结合,但流行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不应依赖于此,而要考虑品牌以及产品的独特风格。综上可知,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品牌营销风险:一是产品策略导致的风险。由于前期用户调研阶段所寻求的用户样本不足以完全覆盖目标消费群体,在产品开发研究阶段较为乐观自信,将T恤成品大规模成衣,以至于后期有少量处于滞销状态。二是渠道策略导致的风险。在线下定点实体销售渠道这一常规模式中,产品销售处于极为稳定的水平,因此开发新的渠道打开市场显得十分必要,产品销售前期进行线上宣传投放,中期深入各个学院谋求合作与定制。时间成本未明确计算情况下也会给常规营销模式带来风险。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就高校文创产品的品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完善营销传播体系。将前期宣传有计划地纳入热点事件制造营销话题,为后期产品推广与销售打下良好宣传基础。二是充分发扬学校文化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元素。深度挖掘校园中打动人的小触点,用小事件唤起大众共鸣,以小见大。三是制定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策略。时刻保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创造有趣、有用、有温度的校园文创产品。四是产品拓展,团块经营。将产品线延伸,形成树状产业链,从而使产品内部相关联,形成团块模式,组合营销。

结语

本文以高校文创产品发展现状、意义为切入点,分析其营销过程,并就“集品”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建立、产品开发与品牌营销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得到针对高校文创品牌创立与营销的一些实际经验、建议与思考。高校文化创意产品承载着学校文化精神,因此尊重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不同市场差异,设计出寓意鲜明、充满内涵的文创产品,并运用合理的营销策略进行推广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江洋洋.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叶洪生.论STP营销战略模型的构建[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04(3).

[3]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杨学成,陈章旺.网络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相关专题 产品开发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