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学生学习效果论文

生椰拿铁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生椰拿铁”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提高医学生学习效果论文(共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提高医学生学习效果论文

提高医学生学习效果论文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大部分院校仍然采取“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实习3个环节分段式学习,使得知识结构不紧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脱节,往往在后期临床学习过程中忘了前面的基础知识,不利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影响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医生培养的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转变,要求1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团队合作、良好的沟通能力、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多方面的技能。因此,“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模式越来越成为国内大多数院校提倡的教学模式。

消化内科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常见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等在诊断治疗上各有特点[1]。同时又有部分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胰腺癌等具有发病隐匿、不被重视、发现时往往已导致严重后果等问题。近年来,胶囊内镜、超声内镜、共聚焦内镜、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等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使得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学生在短暂的实习阶段想要完全掌握所有内容难度非常大。因此,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从学生刚入校开始就让学生对消化内科疾病有初步的印象,在相关课程介绍中采用问题导向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互动式学习、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2],为实习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成为专业的消化内科医生显得尤为重要。

1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

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真正树立起对未来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理想,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大一接触最基础的医学知识开始,就在部分专业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先让学生接触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激发学生兴趣的.临床案例,如“为什么会呕吐?”、“解大便怎么都是血?”等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模拟案例的发生(部分学生还根据案例拍成短片),侧重学生在尚未接触到诊断学、消化内科这些临床学科之前就对消化内科的案例有初步的认识,能利用已经学习的解剖、生理等基础知识为根基,通过大量文献的查阅初步分析疾病的常见症状及简单的治疗措施。该阶段的案例选择往往症状典型,与生活关联密切,容易诊断,对症治疗效果好,如大量饮酒导致的急性胃炎等。

学生进入大二、大三阶段,已经开始学习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等相关学科,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诱因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升华案例的层次,将案例设计得更加复杂化,迷惑化,案例的展示分层次出现,首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些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的临床表现,如胸前区疼痛(既有可能是食管炎,也有可能是心绞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学会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在后续提供的资料中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帮助疾病的确诊。在案例的后期陈述中,药物的治疗及其它介入性治疗手段还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副作用,让学生能认识到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采用“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个体化治疗,同时引入社会伦理问题、医患关系等相关治疗,更真实地模拟临床实际情况,让学生将自己作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对“假象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针对性治疗等,对临床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2实习教学与案例教学

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科学[3],实习教学在其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转换的重要环节。进入实习阶段,学生经过前期几轮的案例培训已对消化内科疾病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该阶段更加强调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案例是消化内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利用案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在消化内科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的讲述中,我们注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等手段,讲述疾病的过程中,重视典型图片、视频、典型案例的应用,此时案例的选择直接取自临床病例,紧接着的实习过程学生直接接触该患者,让学生更有真实感,同时利用各大医学院校网站及国外优秀医学网站如国际临床网(cliniWebinternational)、医学世界检索(medicalworldsearch)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诊疗技术和科研进展[4],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主动学习、与教师互动讨论、团队协作,为患者制定以患者为中心、站在患者角度的、综合患者的病情、精神状态、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为其后续治疗和随访提出指导意见。当今社会医患关系问题尖锐、复杂化,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以身传教,教会学生首先将“患者”当做“人”来对待,而不是“病”来治疗,治疗方案的制定因人而异,对症治疗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缓解患者压力,争取让患者身心都能满意。当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毕竟临床经验还不丰富,考虑问题往往会简单化、理想化,处理医患关系可能会出现极端化表现,带教老师要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对其方案做出调整,使之适用于患者个体。

通过刚入医学院校典型案例的接触,至中期阶段复杂化案例的适应,至实习阶段真实案例的应用,我校医学生经过几轮次地紧紧围绕案例的学习模式,明显提高了他们对消化内科知识的掌握,带着强烈的兴趣,在真实的使命感、责任感的驱动下,既掌握了消化内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又能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早期接触患者,早期以医生的状态融入临床工作中,为日后早日进入临床第一线打下扎实的根基。

3对消化内科相关教师的要求

当然,案例全程贯穿于消化内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消化内科相关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基础学科的教师临床经验缺乏,往往更侧重于理论教学。后期的实习过程中,因带教老师临床医疗工作繁忙,带教老师常常不固定,容易出现课前准备不足、缺乏周密的教学计划等问题,很难保证较高的带教效果和质量。因此要求基础学科教师与临床医生多接触,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临床常见病例能结合理论提出一定的诊断、治疗措施。临床带教老师要紧密跟踪相关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手段,能将最新的消化内科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注重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的结合[5],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为日后成为一名造福于人类的合格医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论文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论文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做好演示实验、上好学生分组实验开始,并充分发挥课后“家庭小实验”的作用,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做实验的机会,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化学 实验 能力 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形成实验技能。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更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多种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体现绿色化学的原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等。如何利用实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做好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必须先让他感兴趣。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认为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和活生生的化学情境。教师不仅要上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可以将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也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边实验边讲解。例如,在讲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时,我让三名学生上来自己动手做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的溶解实验,并用手感受其溶解前后温度的变化,而不用温度计直接测量,这样通过他们手上直观感觉出来的温度变化。教师在进一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讲解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为什么会有升高、降低、不变三种情况。对于一些难度较大、较抽象的实验,教师可以设计或下载优秀的化学课件来演示化学现象及化学规律。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动感体验,还可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二、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实验的复杂性、多元性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无论是实验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操作,还是实验的完善、实验数据的分析、结论的得出、过程的评价和交流都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团结协作,整体配合,共同完成。例如,在做“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同学要分工明确:有的收集气体,有的准备药品,有的`作记录,同时,既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又要共同合作、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完成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尊重客观事实,不乱写实验现象;实验完毕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等。

这样做既能确保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实验,又能充分体现实验中的分工与协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

三、充分发挥教材中“家庭小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现在的化学课本中,课后有很多的“家庭小实验”,但有不少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忽视或认为其可有可无,或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确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发展学生智力很有帮助。例如,在讲了“水的净化”后,课后就有一个家庭小实验,就是让学生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赛紧,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蓬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沙等,这样就得到一个简易净水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它的净化效果。做完实验后,根据实验效果让学生分析这个简易净水器里各成分的作用,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的净化水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启发他们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还帮助他们提高了动手能力。

四、拓展实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应尽可能地全面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让学生随时都能进行各种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使他们养成通过实验探究未知、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而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做可以为他们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并能极大地增进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篇3:如何提高技校生数学学习效果教育论文

如何提高技校生数学学习效果教育论文

摘要 技工学校数学教学是一项繁重的智力活动,如何根据学生、教材、教师等实际情况,提高课堂效益,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数学课堂效益,是我们数学新教材的新的要求。

关键词 注重实际 自动 自信 课堂效益

技工学校数学教学是一项繁重的智力活动,如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体现主体意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是我们数学新教材的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这种理念的实施往往靠课堂教学来体现,而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 应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知识社会的钥匙, 引导其学习, 促使其终身学习。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 课堂教学应淡化教师教的痕迹, 突出学生学的过程。 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一、注重实际,切实发挥课堂效益面对学生较差的基础水平,我们提出了“注重实际,切实发挥课堂效益”的教学原则,即“注重学生实际,注重教材实际,注重课堂实际,注重教师实际,有的放矢,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现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注重学生实际,这一条不难理解,技校学生大部分都是数学基础比较差,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个考验。学习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是“苦差事”,如果在课堂上不注意学生的学习这种状况,他们就会越发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可能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这势必成为课堂的“累赘”增大负面效应,甚至给班上的正常教学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我们的每一节课总会有适合他们的例题和练习,而且在这些较为简单的题目中尽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功感,逐步恢复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教材实际,一是当前技工学学校数学新教材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能力为本”作为思想,二是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理念主要用“问题引导教学法”充分融入课堂,开头创设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取材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以“实际问题-相关知识-知识运用-随堂练习”的模式循环设置的。

技校生初中数学大都不好,因此, 新教材还特意与初中数学衔接,这对反复应用的数学基础知识,既提供给学生再次学习的机会,又能更好地与初中知识衔接。

注重课堂实际,就当前形势来说,课堂几乎是我们传授数学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注重课堂实际,是我们提出的又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课堂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以教师讲课的多少来衡量水平的高低,而是以学生得到多少来判断课堂效果的优劣。

现实的情况是: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是费力不讨好,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烦躁,例题记了几大篇,可是换个样子就不会做──原因是知识不过手,当然无法举一反三,效率无从谈起。讲练结合的课堂不但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都显得很轻松──当然这是教师课前充分准备的结果,而且学生动手能力强,知识运用熟练,知识网络纵横联系自如,数学课堂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演出的舞台。在实际问题产生时,教师应该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共同参与者和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出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提问,从而使学生有了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载体。使师生共同成为了课堂学习活动的研讨者,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

二、引导学生主动、自信的学习数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效果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活动,并真正把学习的“乐趣”留给了学生。

例如在教学“弧长”这一课时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以往教学中往往是通过教师引导,从而让学生得出弧长公式;并通过公式进行分层练习。看似学生掌握了公式,并能运用于实际,但学生对这一公式的由来并没真正地理解深透。到后来总是听到不少老师抱怨学生公式记不牢;作业错误率高居不下。而我在上这堂课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在课堂上不是让学生围绕着教师,老师要求做什么,学生就机械的完成,而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驾驭课堂,从而真正掌握需要的知识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解决新的问题。的确,当让我们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解决新的问题,我们就不会再听到“我已讲解了好几遍,但学生遇到类似题型时还是不一定会做”的抱怨声了。我想,久而久之,当学生再次遇到新题型时,学生自然会主动地调用与新问题有关联的已有知识来解决这个新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获得新知也得到了真正体现。

“自信”是创新个性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从小就要让学生形成充满自信的品质,这也是学科教学的德育目标。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怪;多肯定,少否定。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肯定的话都能让学生自信起来。在评价时教师要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了一点出众的表现,就应获得教师的赞赏和表扬,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给以肯定。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让他们经历创新、探索、成功的喜悦;教师的教必须适应学生的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循序渐近的,自然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 编 数学 广州广东省教育出版社 ,8

[2] 孔企平著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篇4:提高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

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会使你的学习有重点,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学,而且也会使你的学习更快的进步,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另外,学习方法不是只有一种,你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帮助你更好的学习。

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计划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并且要尽量将这样的计划做细一些,最好细致到一周内(甚至一天内)完成什么内容。这样详细的计划会让你的复习更有目标感,落实起来有据可依。

不同科目交叉复习

半天或一天复习一个科目,而且一下复习很长时间,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内容的相似性越大,相互间的干扰也就越大。而且复习一个科目的时间过长,容易产生厌倦感。所以,在复习时应该不同科目交叉复习,如果能做到文理交叉复习,则效果会更好。

定期对复习进行反思

我们有时需要定期反思一下近段时间的复习状况,这样有利于我们及时总结复习中的成败,找出复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发现复习中的薄弱环节等等,而所有这些将使我们在复习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制定完复习计划后,一定要严格执行,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复习任务。根据复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复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这样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做好笔记

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后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复习时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多通道协同记忆,考生一定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心到)、眼睛看(眼到)、嘴巴读(口到)、手在写(手到)。此法尤其适于复习外语、政治、数学公式这类记忆性较强的学科。

形成知识网络

不能让知识点零散地堆积在考生头脑里,一定要将它们组织起来,形成网络。这样,考生不但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单个知识点,而且对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整体的认识,这样在碰到综合类题目时就能应付自如了。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动脑筋思考。将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重现”,使其显得突出、显眼、深刻,自然起到巩固强化记忆的作用。经常这样回忆,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还能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

研究发现: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记忆效果最佳。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是很不经济的,因为过度学习太多,会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

充分利用好醒来后和临睡前的时间

相比较而言,一天当中,刚刚醒来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将不会受到先学材料的干扰,临睡之前我们的记忆将不会受到后学材料的干扰。所以,“醒来后”和“睡觉前”的时间是两个绝佳的记忆黄金时段。

篇5:提高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

复习时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多通道协同记忆,考生一定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心到)、眼睛看(眼到)、嘴巴读(口到)、手在写(手到)。此法尤其适于复习外语、政治、数学公式这类记忆性较强的学科。

形成知识网络

不能让知识点零散地堆积在考生头脑里,一定要将它们组织起来,形成网络。这样,考生不但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单个知识点,而且对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整体的认识,这样在碰到综合类题目时就能应付自如了。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动脑筋思考。将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重现”,使其显得突出、显眼、深刻,自然起到巩固强化记忆的作用。经常这样回忆,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还能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

研究发现: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记忆效果最佳。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是很不经济的,因为过度学习太多,会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

充分利用好醒来后和临睡前的时间

相比较而言,一天当中,刚刚醒来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将不会受到先学材料的干扰,临睡之前我们的记忆将不会受到后学材料的干扰。所以,“醒来后”和“睡觉前”的时间是两个绝佳的记忆黄金时段。

篇6:提高中学生计算机课学习效果的途径论文

提高中学生计算机课学习效果的途径论文

信息网络时代使得计算机教育逐渐被广泛重视,然而,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模式落后等原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提升高中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课学习效果成为了每一位计算机教师都应当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革新传统教学观念,提高上机频率

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科学的认识计算机教学的作用与意义,合理设计课程环节,才能够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由于计算机并非高考科目,这直接导致了部分教师忽视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对此,学校应当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纳入考查范围,对于随意占用计算机课时的情况予以批评,为计算机课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就教师个人层面而言,应当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满堂灌输”式的讲授方式转变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平等交流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相关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运用计算机知识,进行计算机实践,使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模拟的考试成绩单,引导学生使用Excel软件进行简单的加减、排序等函数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学习的实际价值。

为促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教师应当合理规划教学重难点,安排合理的上机实践时间,让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能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找到自身的不足,提升学习效果。

二、建立自主学习模式,提升学习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只有建立自主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为学习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灌输式的讲授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思维能力不足。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找到自己兴趣与学习的结合点。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热爱往往源自于其对游戏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讲授幻灯片制作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幻灯片作品,当学生对这些精美的画面赞叹不已时,教师可以话锋一转:这些幻灯片很精美,但是,经过了今天的学习,每一个同学都可以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如果课下再勤加思考与练习的话,你可以做出更漂亮的幻灯片!这样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利用课上与课下时间进行练习,提升学习效果。

第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众多网络资源会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它们未经教师的筛选,因此对学生的选择造成了极大不便。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资源选择与利用能力展开培训,帮助学生合理正确的利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垃圾信息,检索出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第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使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图形、文本、视频、音频等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将基础知识的学习地点由教室转移到机房,让学生在听完教师的讲授后,马上进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外,也可以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教师做一个步骤,学生则紧跟着做一个步骤,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收获对知识的体验。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困难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自己的困惑告诉教师,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同时,为学生解答疑惑,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操作作业的布置中,教师可以刻意留下一两个需要学生通过自主看书、查阅资料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作业的完成可以以两人或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协调,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商与探讨,这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合作的过程中共享知识,获得对于知识的不同角度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第四,完善的自主学习模式需要激励机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支持。教师应当依据教学热点、社会热点、学生兴趣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定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鼓励学生,提升其计算机学习的信心。

三、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提升整体水平

由于自身原因,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这一差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发现学生的差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预留出五分钟时间,请几位学生简单谈一谈自己对计算机学习的认识,例如,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于幻灯片制作十分有兴趣,但是超级链接总是做不好,有的学生说自己觉得Excel软件虽然实用性很强,但是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也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于Word的排版很有心得,如果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和他进行探讨。了解了学生情况后,教师就可以对学习任务与教学方式进行具体的设置。例如,在教授幻灯片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学习能力较强、对幻灯片兴趣浓厚以及计算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结合成一个小组,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另两位学生进行指导,让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调动另外两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真正的提升。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以“好带差”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进行竞争,采取教师点评与班级投票的方式,比一比哪一组的作品更好,发现每一组学生作品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整体性提升。

综上所述,提升高中学生计算机课的学习效果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上机操作,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应当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个性化的任务设置与分组搭配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整体提升。

篇7: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论文

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教师只有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愉快学习,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一、小组学习既能张扬学生个性,又能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设学生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愉快学习。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并非是用一种方式替代另一种方式,而是强调由单一转向多元,让学生更多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乐趣中学习、体验中学习、活动中学习、探索中学习、合作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当开展小组学习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我班学生的个性、能力、心理、性别等因素,我把学生编成五人为一小组。每组保证都有好、中、差三类学生,这样的分配,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差生的“达标”学习,同时对优等生又是一个能力的锻炼,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组间水平的大体平衡也有利于各组展开公平竞争。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讲授方式,讲授过程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有着较强的研究性、探究性,能为学生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在学习“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时”时,让学生通过对几组二次根式①进行化解,②找出共同特征③给这个特征进行新的定义④与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类比,找出它们的特征并进行定义是一个难点,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并推荐本小组代表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各小组积极响应,每个同学都全身心的投入,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对概念的理解并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加强了。

小组学习比较好地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会学、好学、乐学等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善爱同学、爱护班级、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具有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

二、带着问题学习是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七年级“全等三角形的识别”一节中,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全等图形的定义,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是否全等三角形也需要“对应的'边,对应的角相等”,有没有更为简单一点的判别方法呢?设置悬念--引入课题,教师可设问:你是否能够通过动手探索得出判别全等三角形的简便方法呢?首先让学生去猜想,教师不直接指出可行性,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验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通过合理的猜测以及动手操作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对一些小组进行提示:比如少一些角对应相等或少一些边对应相等,让他们尽可能地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那些成立呢?简要说明理由,在探索过程中,有的小组利用剪刀或小刀工具得到各种情形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得到不同的想法,有两小组在课堂内根据定义验证了四种不同的识别方法,有的小组还得出和课本上不同的识别方法,通过小组的中心发言人的发言,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收获很大。其余几个小组没有完成,鼓励这些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看他们还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在本节课不忙于下结论。通过这样自主探索两个三角形的“全等的条件”判别方法,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在课堂上让学生讲是快乐学习的源泉

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表述自己的观点,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育思想。数学学习中的“讲”不仅能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更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展现自己,体会成功的快乐,与同伴交流的快乐,被老师欣赏的快乐。可以让学生讲教材内容,特别是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讲对某一概念的理解,讲解决问题的思路,讲对老师上课、同学发言的看法,甚至讲自己存在的疑问等。讲解题思路,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为解题而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讲在作业中用到的解题方法和不会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大胆地讲,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思想,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以利于教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一道试题,只要不是所谓的客观题(有标准答案),都应该启发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及习惯,并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其答案也可能不是惟一的,而是多样的,即开放式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尽可能多的“多讲”,有尽可能多的经历,有尽可多的体验,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快乐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做到“五动”――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讲、动手做,充分感知学习内容,积极探索知识,主动得到发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

篇8:初中要怎么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一、目标

学习没有目标,那么就能难将我们的整个学习过程都学到点子上,也就无法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学习效果自然是没什么效果的,我们唯有确定自己想学什么,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点,要从哪里学起,这样我们才能循着学习目标前进,并将我们所想要学习的目标给拿下。

二、知识

知识点的重要性就在于,我们是否可以将我们的整个学习内容都串联起来,并未之后的整个解题过程而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在之后的学习中,知识点的重要性都大大的超过一切,缺乏知识点的支撑,我们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凝滞,缓慢并充满艰辛的,重视重点知识点,并及时的将我们的知识点内容学习理解,才能更进一步的提升自我成绩。

三、心理

学习过程中总是与枯燥相伴随的,如果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手段,那么我们的学习进程极缓慢又无聊,而且还无法有效的看见学习效果,必然导致学习心态出现问题,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习方式,更要打造一颗坚定坚强的学习心态,这样才不会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而被影响。

篇9:怎么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一、灵活转变

学习中,要想一直坚定不移的保持我们的学习进度,那么就需要制定一份完善的学习计划,但是,我们的学习进程不可能如我们所预想的一帆风顺,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各种变故,这就需要考验我们的灵活转变能力,明白自己在现阶段需要学习什么,并及时的调整学习计划,这才是我们最有效的提升方式,一成不变的守着自己的学习计划,不仅可能拉低自己的学习效率,还可能因此而错过一些关键知识点,及时的转变,灵活的调整,时刻保持于学习最重要的知识点的上面。

二、合理学习

就是我们要保持我们的学习效率不受任何因素而困扰,学习要讲究的就是合适,不要去做那些超过自己目前阶段所需要掌握的难题,当我们步步推进,迟早可以将相关知识点掌握,而过早的去接触学习,反而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学习效果还可能不太好,这不仅浪费时间,还打击了我们的学习信心,适当的学习,适当的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科学规划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还需要考虑我们的上课时间,这就更需要我们计划出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如此才能最大化的将我们的知识点内容掌握,而不会因时间原因而出现变故,一天的清晨,吃饭时间,上学路上等都需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规划,合理运用我们每天都任何时间,才是我们的学习效果提升的最好方式。

篇10: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论文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论文

对学生来讲,教师是启蒙者,是领路人,要从关心学生、帮助爱护学生出发,做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首先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抓住时机地进行教育。其次,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析原因,采取不同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再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应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堂体育课的质量。

上体育时,即使有了正常的课堂常规、良好的言传身教,也难免遇到不听话、不守纪律的同学。教师应及时做出反应及措施,以下是我上课遇到的几件事例,供各位教师参考:

一、绿色批评给学生自尊

有些学生积极、热情,有毅力,自尊心强,容易冲动,易产生逆反心理,有“吃软不吃硬”的特点。如遇到这种天生活泼爱捣蛋的学生,应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学生犯了错误,总是希望老师对他个别教育,不希望把总是、缺点、错误暴露在同学们面前而丢面子。教师应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课后进行心平气和的开导教育,就会收到好的效果。相反,如果采用疾风暴雨式的严厉指责,或新账旧账一起算,把学生已改正的错误一起端出批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学习中的消极情绪,也许他就会从此消沉、一蹶不振。

例如:在一次体育课中,老师正跟同学们讲解动作要领。有个姓王的学生不遵守纪律,我提醒了他,他不在乎继续就范,惹得好几个同学告他的状,我狠狠批评了他,他不服气,拿眼睛直斜视我,我叫他留下。下课后他来到我面前,直着脖子歪着头,不理我。我这时才觉得课上过于急躁了,当着全体同学批评了他,让他下不了台。于是我改变了策略,首先作了自我批评,并指出了他的不足。他低下头承认了错误。从此这位同学顽皮时,只要老师用目光注视他一眼,便很自觉了。

眼睛是心灵之窗,教师应利用目光与学生增加感情上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目光接触可以表达对学生的期待、鼓励、探询、疑惑,也可给违纪学生暗示、警告、提醒等。如果教师与学生目光接触的变化运用得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终身难忘的印象。就像这个例子一样,由于课上我没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在课上就与学生发生冲突,既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也打消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从那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我投去严厉的目光去提醒他克制自己,妥善的完成课堂任务,课下再找他谈话,让他从心里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不道德的,自己既不能正确的学习、锻炼身体,还影响了其他的同学正常上课,起到很坏的影响。

二、端正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的学习态度

有的同学脑子活,反应快,学习兴趣广,但注意力不集中,自由散漫不专心,喜欢和别人打闹。像这种同学不守纪律时,教师抓住时机提醒学生,说话时要掌握语气态度,让他瞧一瞧别人是怎样做的,往往有些时候过于急躁,不注意声音太大,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中我觉得应培养这些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稳定的兴趣爱好。 例如: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上课利用声音的变化(指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我找他们谈心,给他们讲一些做事情要专一要有耐心的故事,比如“愚公移山”、“铁棒磨成针”、“龟兔赛跑”的等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让他们从中明白道理,要不然什么事都干不好,从那以后这些学生比以前好多了,有的还成为了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的好帮手。

三、多关心孤僻沉默的学生

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闸门的钥匙。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形成和谐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在师生感情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可以从老师的微笑中感受到老师对她们的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在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中,学生会从喜爱老师转到喜爱这堂课并转移到接受老师的要求和教育当中去。例如:一名女生沉默孤独,不爱和同学们交流,有时别的学生说她一句,她就不高兴,上课也没情绪,心不在焉。为此我找她谈心,交换心里话,引导她树立信心,并讲一些笑话带动她。上课时发现她有闪光点马上表扬鼓励她,并让学生们都来关心帮助她,和她一起玩,感觉集体的温暖,让她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生活。经过老师和同学们不懈的努力,这名同学现在要比以前开朗、活泼多了。

四、幽默的语言多鼓励与表扬,提高学习体育积极性

还有的学生脚踏实地、沉着冷静,但身体素质差,反应比较慢一些,对事物比较冷淡固执,造成同学们之间产生隔阂。因此教学中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表现的机会,尽量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例如:有位学生素质差反应比较慢,游戏活动或比赛中明显比别的学生落后,遭到和她一组的学生抱怨,逐渐造成脱离集体,和同学们之间不团结,甚至还造成不喜欢上课的不良习惯。当我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便利用幽默的语言和和蔼的笑容去接近她,使她愿意和我交流,在交流中逐渐拉近学生们与她之间的关系。针对她的特长,我给她讲了邓亚萍如何训练进入国家队,并走向世界冠军的道路,还有一些身残志坚的故事,先帮她树立对体育课的信心,只要取得点滴成绩,我便在同学们之间抓住她的优点,鼓励她、表扬她,给她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做前滚翻动作练习时,把她比做可爱的小熊猫、团成球的小刺猬,跳远时把她比做小青蛙、兔宝宝等等一些小动物来激励她,获得同学们的赞同,渐渐地就把她又重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集体中去。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的中学体育工作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遇到的种种问题不断研究,找到合理、简洁有效地处理方法,并在课上充分展现自身的教学魅力,引领学生“亲其道、信其言”。同时也要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不断塑造,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达到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关专题 效果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