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业科技发展问题分析论文

qwerty159544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qwerty1595445”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蒙古林业科技发展问题分析论文(共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内蒙古林业科技发展问题分析论文

内蒙古林业科技发展问题分析论文

随着森林扮演的角色日益被人类所认识,林业的重要性逐渐被社会所认可,林业事业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科技是林业发展的基石,林业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林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林业科技随着人类对森林的自然特性和社会功能的认识而不断深化,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林业科技如何适应新世纪生态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关系林业科研部门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2]。无论国外[3,4]还是国内[5,7]关于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及问题建议的报道较多,各地林业科技发展的研究也备受关注[8]。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业科研、生产、开发相结合,提高科技水平,加强林业技术创新建设,本文在充分调研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内蒙古林科院、内蒙古林科院各分院以及各盟市林研所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林业科技今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引领、支撑、创新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林业发展整体水平。

1林业科研发展现状

伴随科技的进步,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事业也同其他领域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各林业科研院所和各级管理部门围绕如何实现我区林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开展了多层次、多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科技攻关、成果推广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林业生产解决了一批综合性、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研机构主要有内蒙古林科院、林科院各分院、各盟市林研所等10个林业科研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较大,地理位置独特、森林资源丰富以及重要的生态区位,决定了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地方特点。各科研单位的学科优势见表1[2]。多年来,内蒙古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地区林业发展实际,刻苦攻关,扎实工作,在沙漠化防治研究、抗旱造林技术研究、困难立地造林和防护林技术、生物菌根技术研究、灌木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林木良种引进与选育研究、森林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见表1)。

2存在的问题

虽然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各盟市研究基础条件不同,纵览全区林业科研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2.1盟市科研项目数量少、规模小且分布不均衡

从全区来看,林业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主要都集中在内蒙古林科院。由于盟市科研基础和科研实力等各方面因素,各盟市林研所无论是从纵向渠道还是从横向渠道都很难争取到大的科研项目。科研是林研所的立所之本,发展之根基。科研项目少导致仪器老化、设备陈旧,致使部分资源未充分发挥作用。同时申报的课题很难获得批准,挫伤了部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盟市科研项目分布不均衡,赤峰、通辽的科研项目多一些,其他部分盟市的较少。

2.2各盟(市)林研所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各自为政

内蒙古各盟市在资源和学科优势上都有鲜明的特点。但不同的两个盟市之间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共同点和交叉的。不同的林研所之间缺乏必要的科技信息的交流。在仪器设备方面也可实现资源的共享,某些仪器设备可能通过某一个项目购置,如果不再进行相关项目的研究,仪器设备可能就被闲置,如果其他盟市的林研所进行相关的科研项目,就可以利用那些已购置的仪器设备。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节省财力、物力、人力。目前,各盟市林研所之间项目合作很少,结果造成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的局面,很难产生高水平的成果,更谈不上获高层次奖励,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3林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条件较差

林业科技投入不足是我区长期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盟市林研所许多项目都是合作项目,往往分拨到盟市林研所的项目经费少之又少,科研经费与承担的任务不匹配。林业科技具有周期长、见效慢、公益性突出的特点,科技推广所面对的是弱势群体,因此,没有固定的项目经费作保证,林业科技事业很难有持续性发展。近年来,林业科技投入有所增加,但随着物价上涨,工资、差旅补贴等科研开支逐年增加,无形中减少了科研经费。据调查,一些研究所大部分科研仪器设备陈旧落后,其研究测试手段远不能适应科研的要求。盟市级林科所的科研仪器设备更少,有的基本科研仪器设备也不具备,更谈不上先进的仪器设备。全区仅有内蒙古林科院的沙地生物资源保护一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森林培育林木菌根生物技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另外,我区的科研项目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多元化投资对林业科技的投入很少,也就是说科研单位的课题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投资,接受企业委托开展研究的课题较少。由于科研项目经费不足,导致课题研究深度不够、质量不高、使用价值不大,难以适应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4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受现行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年轻的专业人才难以进入;另一方面受工作环境恶劣,待遇较低的影响,又难于留住现有人才,造成专业人员年龄老龄化严重,结构不合理。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很难形成有实力的科研团队。

2.5科研与生产脱节,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科研与生产结合方面虽然进行了多方努力与探索,但目前仍存在着脱节与结合不紧密的.问题[8]。科研面向生产实际不足。各地方林业科研院所面临着真正需要立项项目不能立项的问题。一方面科研、推广与生产单位各自独立,分工明确,缺乏统筹兼备和有机协调的机制,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又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造成了科研项目在立项时就与生产脱节,科研项目的配置不合理,应用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的比例过大,生产急需的重大技术突破少,现有成果不完善、不配套,缺乏实用性,导致了近一半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了林业建设科技含量低,质量和效益不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林业生态建设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由于地方林业科研院所科技实力、科技成果、科研经费等的限制,又难于立项。

2.6科技储备不足,高水平成果缺乏

我区通过各类科研计划项目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在林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仍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林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关键技术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和突破,应用基础研究仍乏力,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尚滞后,导致科研成果贮备不足,直接影响了当前及今后的科技发展。多数林业科技成果水平低、涉及范围窄。区内林业科技成果总体而言,技术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的技术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技术少,缺乏能直接参加市场竞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化成果、专利技术,而且大多地方科研院所多偏重于不同绿化树种的引种、驯化、育苗、种质资源选育等,经济作物栽培与引进、花卉等生产行业急需的自主开发的技术成果不多,林业基础研究也较薄弱。

3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3.1增强合作与交流增强区内各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林业科技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借助对方的科技、人才和成果优势,寻求发展共赢,进一步提高全区林业的整体科研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通过项目合作,实现科研设备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注重科研信息宣传交流工作。一是组织科研调研。深入了解各地林业科技在研项目、拟攻关项目,实施既有针对性,又有覆盖面的研究项目;二是发布科研快讯。各科研院所以科技简报等形式介绍项目的进展、取得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等。三是学习交流。定期组织基层林研所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方法。

3.2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

3.2.1改革科研体制,建立激励竞争机制

通过调整科研结构,合理分流科研人员,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激励竞争机制,真正从体制上解决科研机构设置重复、力量分散、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状况,加速林业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探索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科研人员投身科研事业的积极性。

3.2.2林业科技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建议内蒙古林科院及大专院校与基层科研所共建几个研究开发中心、产学研实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这样可以多出成果,壮大科研实力,特别是对于基层科研院所,借此可以切实增强创新能力,丰富科研手段,锻炼和培养人才。

3.2.3增加科研经费,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制

各级政府部门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增加对林业科技的有效投入,逐步建立稳固的投入保障机制。

3.2.4加速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科研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水平。林科院力争获得上级业务部门支持,争取科技培训项目立项,承担对基层的培训工作,把科技队伍的素质提高落到实处,为基层科研单位定向培养人才。

3.3明确研究方向,突出研究重点,加强林业科技创新

林业科研必须面向生产,面向林业经济建设主战场,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与传统林业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超前性与实用性,抓住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在科研结构上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加强开发研究,从区域特点出发,发挥学科优势,坚持抓特色保创新的原则,为林业生产建设提供更多的适用技术和科学技术储备。林业科研工作是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的基础,涉及科技、生产、计划、财务、人事等各个方面,涉及激励机制、利益机制、约束机制等诸多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关注。各级林业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林业科技工作,把加强科研工作放在林业发展的基础位置予以高度重视。做好林业发展规划与科技计划的衔接,体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最终达到“和谐林业”。

篇2: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1我国林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林业技术创新不足

虽然我国在林业的发展在总体上较快,但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分析产生这样情况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政府对林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资金较少。众所周知,林业科技的创新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林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因此在资金投入方面略显欠缺。2)对新的研究成果过于自信。林业科技的研究和创新存在很多困难,新的研究成果当然值得推广和使用,但不能盲目相信这些新成果和新技术,要注重实用效果,避免带来的负面效果。3)政府和高校对林业科技不够重视。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高校专业教育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造成大多数林业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林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得不到有效提高。

1.2发展体系不健全

我国林业科技在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形势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总体发展效果不佳、技术创新较为缓慢等,一方面是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林业科技发展缺乏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技术的审批需要较多的程序,在资金申请和使用方面也受到多种限制,即使出现新技术也难以快速得到推广和使用,制度上的不健全极大地影响了林业科技的整体发展,也打消了很多林业科技人员研究和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林业科技的发展。

1.3林业科技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在信息化、网络化程度十分发达的'当今时代,林业科技研究和创新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和使用。但是从当前我国林业科技从业人员的结构方面,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严重等现象,缺乏有力的后备支持,造成林业科技的发展受到层层阻碍,总体研究成果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老龄化严重的林业科技从业人员接受能力较差,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研究,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科技创新更是流于形式。

2提高林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2.1加大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是林业科技发展的首要前提,林业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工程,国家有关部门及政府主管单位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注重林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加大对新成果、新技术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鼓励,提高广大林业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工作竭尽全力,全面推动我国林业科技的发展。

2.2建立健全林业科技制度

完善林业科技管理制度是提高林业科技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进行科技研究与创新的基础。在进行这套体系建立时,不仅要着眼于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还要根据基层人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设置。基层从业人员是林业科技研究和创新的重要支持,是各项工作开展和落实的有力支撑,是林业科技发展的有生力量。

2.3强化科技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专业的林业科技研究是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有效手段,要加大科技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制订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定期对科技人员进行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同时注重引进高校优秀的林业专业人才,为林业科技的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加强后备力量的储备,优化从业人员结构,提高林业科技创新的效率。

结束语

林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工作人员不能满足目前取得的成就,要脚踏实地、着眼未来,以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注重资金的投入、制度的健全和科技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蕾,吴丽娟.中国现代林业科技发展历程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4).

[2]钱丽娟.林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绿色科技,(6):127-128.

篇3:林业科技发展策略论文

林业科技发展策略论文

1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林业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林业需要有稳步、快速地发展。而林业科技水平在林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林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相关措施来促进林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2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2.1国内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林业化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主要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为主要目标的人工林培育技术,引发人工林技术体系研究、组装、推广、应用等活动相当活跃。我国的造林树种良种选育也取得显著的成绩,对很多树种进行种源研究,选出了150多个优良种源,改进了传统的育苗、造林技术,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了容器育苗、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我国的林业生物技术在转基因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林木品种的研究、生物固氮和菌根技术的研究,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以及体细胞耐盐抗旱培育技术的研究,这些技术均取得了有效成果。逐渐出现了一批采用基因工程和种间杂交技术培育的优良林木繁殖材料,比如毛白杨系列、南方杉木优良品系、马尾松优良品系等三倍体。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移,利用计算机将原有的静态管理发展到动态管理,使我国的林业信息技术紧随世界先进水平技术的脚步。我国通过10多年来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木材加工、人造板机械及技术装备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木材及人造板工业体系。在增加原木有效利用、提高制材加工出材率等技术领域展开了全面的开发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我国在荒漠化防治技术上也投入了很大的研究力度,最终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比如铁路—公路防沙治沙技术、黄土高原上大面积植树造林、西部沙荒、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的改良与治理技术、全国沙地普查技术、绿洲防护林体系营造技术等都是我国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2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林业科技革命在全球兴起,尤其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技术性的突破。这场科技革命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森林培育、树木的遗传育种和资源的利用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全球而言,科技的进步令林业的面貌焕然一新,林业局属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带动了林业结构的优化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的效益也在大幅度提高。像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林业育种方面制定了多群体、多世代的遗传改良策略,将第二代种子园的良种普及到日常生产中,并且正在全力建立第三代或更高代种子园。北美的科学家就已经成功将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成功地导入到白云杉中,并和白杨杂交,培育出了抗芽卷蛾、蝶蛾幼虫等新型品种。另外,无性繁殖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目前全世界已经有200多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的木本植物,实现了优良无性系苗木生产的工厂化。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已经突破了林业的栽培技术,比如施肥技术、整地技术、造林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功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施肥,林木专用有效化肥广泛应用于人工林生产,人工林生产的水平要高出天然林生产水平的3倍多。总而言之,无性系林业是一个从育种、育苗、造林到收获、加工的一系列配套体系,从很久以前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3我国林业发展趋势

3.1林业科学的研究趋势

在林业科学领域,现阶段存在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林业对于环境建设的不可替代性,大幅度提高了林业地位,并逐渐将林业科学的研究内容向着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方向拓展。第二,林业科学逐渐向着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第三,由于研究手段作为决定科研工作水平的关键,有利于科研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因此决定了研究手段走向精密及配套的方向。第四,将林业科学的研究目标瞄准高产、高效、稳定及可持续方向也是主要的研究趋势。

3.2林业科技推广开发趋势

在林业推广开发领域,当前主要存在五大方面的发展趋势。第一,为了使林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提高,林业逐渐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第二,无论何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林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成为了一大发展趋势。第三,随着我国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刻贯彻,使得林业科技向着经济手段方向发展。第四,由于行业融合存在巨大的`潜力作用,使得林业科技发展逐渐朝向多元化。

3.3国际林业科技交流合作发展趋势

在国际林业科技交流合作方面,当前的发展趋势是相当可观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逐渐在林业发展中展露出巨大的优势。因此,国际林业科技交流合作向着高技术领域方向发展。另外,由于林业科技的发展,使不同学科进行综合、渗透以及单一学科获得不断分化,从而使得国际间的林业科技交流显示出多学科联合方向的发展趋势。

3.4林业科技管理的未来发展

林业科技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了其在林业中的重要地位,而要想营造有助于科技发展的环境氛围,就必须与法制相结合,因此,将科技管理朝向法制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其次,对关键技术的正确选择决定了林业科技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这就使得林业科技管理在关键技术的选择上有了重点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最后,也是林业科技管理当今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即在科技政策上逐渐向智慧化方向发展。

4应对策略

4.1增加林业科技的资金支持

我国应该提起对林业科技的重视,并且政府要提供一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林业和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林业生产虽然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是社会效益强,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由于林业的经济效益低,企业对林业科技投资的积极性相对较低,不能引起政府机构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市场失灵。所以,政府机构应该对林业科技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都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到林业科技的创新中来。

4.2加强对林业科技资金投入的督察

林业的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受财政资金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就长期发展来看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财政资金就长期来看对林业科技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对林业科技的扶持政策要长期坚持,而不能只是一时的资金投入,要保持对林业科技资金投入的长期督察。同时要随时检查林业科技资金投入使用状况,确保资金用到实处。长期保持对林业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跟进,考核林业科技的创新情况。要建立合理的科研指标体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科技创新。

4.3为林户提供科技指导与支持

林业科技的发展不仅仅只是政府机构的科研项目,要将林业科技用到实处。林业产权下放到个体户,受到资金、规模的限制,而无法得到科技的创新,导致林户的林业科技水平普遍较低。因此,林业科研机构要给予正确的科学技术指导,在政策上提供一定资金支持,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益和产值。

4.4扩大国有林业企业规模

以纵向和横向发展两种方式扩大规模林业企业规模。将处于林业产业较低端的企业纵向扩张,延伸其产业链,提高我国林业企业总体的创新水平和能力,增加林业生产的总体经济效益,提高国家总产值。林业行业发展欣欣向荣,为林业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农业领域已经成熟的全产业链,可以作为林业企业发展的先例。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林业企业可以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扩大产业链。所谓全产业链,即是从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的类似链条的企业生产模式,企业将林业产品的所有附加值都归企业内部所有,在产品卖出时全部实现。林业应该将全产业链的概念引入,建立从森林资源初期的培育种植到最后的木材开发盈利,其中包括对原材料的加工。这个过程包括所有的林业产业链,这将对我国林业科技的创新以及企业生产效益起着重大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林业科技发展虽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及国民经济更好地服务,有关部门就要针对这些问题,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林业建设工作。

篇4:林业科技论文

关于林业科技论文

林果技术服务的强化与林果经济成果的质量好坏都与林果业发展的土壤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土壤质量的好坏、基本土壤肥力的强弱是最为基本的问题。另外,从林果种植的土地管辖范畴来看,这类土地一般规划给土地管理行政部门进行管理。而在条例规定上这类土地是属于农民保护范围,所以土地管理行政部门或按照国家相关条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出手阻止。与此同时,不少农户非常期望拥有林业土地的正规处置权或使用权,但受国家土地征用、流转等相关问题的例行制度影响,不少农户实则并不能按自身意愿去开发这片土地,并也不愿意转让给他人。而有能力开发土地的散户却又连基本的使用权也没有,所以种种矛盾问题的逐步形成,导致林果业发展举步维艰。

当前,用于基层推广林果技术服务的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多半来自乡镇政府,而乡镇政府对林果技术服务的投入方向主要倾向于技术人员,并兼顾技术人员的工资问题。但值得指出的是,仍然有不少技术人员的工资问题未能良好解决。同时,诸如像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建设专用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经费更是严重不足,同时也没有其他的专项资金。因此,地方基层林果技术服务建设的推广局面往往很是被动。

对于开展林果技术服务建设的技术工作人员而言,其素质、专业能力、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全面培养非常重要。当前,现有技术人员中,虽然有不少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并有着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实践基础,但由于实践从业经验不足、操作能力有限、对某些专业操作缺乏指导等,都会直接影响着这些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实践从业经验。因此,推广林果技术服务工作的`技术人员素质水平高低,也是决定林果技术服务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

新农建设背景下加强林果技术服务与促进林果经济发展的实行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观念。建立起由领导班子亲自抓、分级管理、林果技术人员一起抓的领导机制,旨在实现稳扎稳打与共同推进的林果发展经济。另外,运用定点包干机制,把发展林果经济所需的各项管理机制、新工艺技术、以及新果种嫁接技术管理等工作内容部署到具体技术包干人员身上;同时,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制定符合林果技术服务所需的服务计划,并以季度与年度为单位采取可行性较强的服务计划,包括服务技术方案、内容、举措等,且要经过相关责任单位审批后加以执行。员发挥到位。在强化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林果技术服务工作的前期下,致力发展林果实用价值技术较高的培训活动,旨在培养一批优秀从业骨干,从而使得农业散户能够投入到生产前线行列中;并通过推广技术的形式传递到农户家中,旨在提高农户对林果服务经济的再认识,扭转农户滞后、守旧的观念。工作方法转变到位。即由过去单纯抓发展向发展与服务一起抓转变,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向示范引导转变,由过去的单纯种植向种植、养殖与品种改造并重转变。

立足资源优势。首先,要盘清林果产业土地资源及认知到林果土壤特征等,才能确立具体的一品林果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利用好技术扶贫与退耕还林等项目产业模式等,并结合具体地区的新农建设地方政策,加快林果产业经济的整体结构调整,从而才能为解决好土地流转与征用等矛盾问题提供可行性政策基础。

强化林果技术从业人员的绩效测评考核。主要通过委派专人进行技术监管、定期抽查等形式去对林果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具体而言,如果经过抽查,发现未能按照自行制定的服务计划内容去履行自身工作职责,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性的实施意见,并要求按照规定时间范畴内去完成。与此同时,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总结上一季度或年度的工作计划或反馈、提取实用性价值较高的信息等,以此才能尽可能满足林果生产经营的作业需求与符合服务协议书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年底回访活动的执行力度,旨在对林果农业生产的经营效益和生产情况做出客观分析,并根据具体的结果去客观评判人员考核业绩等,从而才能在满足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实行奖惩机制。

加大林果技术服务建设投入力度。统一规划,加强组织。重在强调林果经济生产能够结合科技扶贫建设工程、退耕还林、沼气池建设等重点工程加以结合,并明确规划组织方向,即把零星分散的发展现状逐步向正规化、规模化、组织化的方向发展,旨在组织群众,形成上下联动推广林果技术服务建设的有利局面。宣传要到位。组织宣传的目的在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首先,应做好基层组织、动员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如报纸、广播、村务公开等形式加以做好宣传,以此才能逐步做好宣传,逐步调动起群众对林果技术建设工程的积极性。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农户规模开发。为促进规模开发,要制定激励政策措施,允许农户依法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同时实行谁种谁有政策,凡农户有坡地而不愿开发的,在双方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将其土地调给愿意开发又有能力开发的农户,谁种谁受益。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人员从业素质水准。在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与强化专业人员培训和农民普及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种苗管理,确保发展优质品种。与此同时,除了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普及农民对林果技术服务建设的认识之外,还要加强改造工程工作,即在保护原有生物植被的前提下开展整地,沿水平等高线逐步做好杂灌的清理等工作,为林果技术服务工程奠定有利实施基础。如有可能,可以品种改良,推行新的优良品种,以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需要。

总之,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产业化经济提升的速度非常快。而在新农建设下大力发展林果技术服务建设,能够确保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三农”建设背景下的广大农民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林果经济与农业主体的共赢发展。

篇5: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六大问题分析

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六大问题分析

内蒙古应该借西部大开发之机遇,为自己走出一条高起点的发展道路来.高新技术开发重于单纯的资源开发;现期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远期则应由台前退到幕后;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重点;企业应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多渠道筹措研发经费(R&D);科研体制改革要先行.

作 者:郭利华 贾利军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刊 名: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3(1) 分类号:F062.4 关键词:内蒙古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  

篇6:科技创新和林业发展论文

科技创新和林业发展论文

1我国现代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1)现代林业从业人员科技创新意识薄弱,对科技支持的资金投入有限,科研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科研成果正逐年下降,且有些科技成果不能转化应用于林业生产,成果转化率低。传统的林业经营中的科技投入比较少,长期形成了放任式管理,“靠天吃饭”的理念,林业产业普遍忽视科技对林业的作用。

近几年由于科技不断发展和发挥作用,部分林业工作者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仍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习,真正应用于实践,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

(2)林业科技发展与市场结合度比较低。我国林业以传统的初级产品为主,林业生产没有形成商品化、产业化的规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林业产业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已经有所改善,部分地区也正在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并发展林下经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但林业的科技改革发展仍比较缓慢,林业科技处于低水平状态,不能满足需要。林业产品以单一的工艺,简单的产品为主,林业产品加工和针对市场的研究服务仍没有改善,为林业服务的意识不强。现代林业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中,应把科技创新作为林业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只有科技不断发展创新并融入企业的生产才可以提高林业企业的竞争力,将林业技术转化为林业产业。

2促进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1)培养、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林业发展和生态改善都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因此领导和群众都应转变传统观念,重视科技发展对林业产业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兴林作为现代林业的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多组织学习普及科技对林业的重要作用,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接受运用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

(2)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储备,建立科研系统,完善科研体制。现代林业要与科技相结合实现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投入,聘请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之前的科技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专业的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待提高。因此要建立林业科研系统,多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与林业的生产发展中。

(3)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政策为指引,发展现代林业科技。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决定,林业发展要受到国家政策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目前政府干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且可持续发展政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使现代林业发展重视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充分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林业旅游业,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发展经济。现代林业发展还应结合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以市场需要为方向,生产有需要的产品,从而获得经济利益,以资金再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4)发挥科技创新对林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1)科技创新用于林木品种培育,针对不同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环境特点,培育不同的优良品种,并合理安排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生物技术的科技化。

2)科技创新用于绿色施肥、绿色农药等环保方向。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人工种植的树木自身的调节修复能力有限,要保证健康成长,当遇病虫害时要科学地研发使用新型绿色农药。并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针对性地研发使用绿色化肥。

3)科技发展促进林业体系的全面完善,如用科技手段推动林业防火体系的完善。

由于森林火灾频发,对于现代林业防止火灾也非常必要。林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持,现代林业科技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林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林业发展中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引进培养科技人才,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从而推动林业的全面发展。

篇7:林业科技推广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林业科技推广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近年来,林下经济产业速猛发展,成为林业支撑田林县域经济的新亮点。土地、资金、技术是农业生产基本要素,作为林地资源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和后劲发展地区,资金、技术始终是田林工程项目实现的瓶颈。—率先引进桂嘉合作造林,3年内营造林投资1528.0万元,完成山地良种桉纤维材速生用材林种植面积3095.2hm2,获得成功后,金桂集团、丰林公司、雅长林场等27个单位和不少个人纷纷跟进,在田林县租地和合作造林,累计种植桉树0hm2,共投资约2.5亿元。—田林县六隆开发区通过移民异地安置形式,引进扶贫资金、广州帮扶、贷款等1.2亿元,3年完成笋竹规模种植面积1.187万hm2,安置百色市7个县石山区移民,采取笋粮间种办法,近8000人移民当年基本解决口粮,笋竹成林,第2年开始收笋,第3年正式投产,移民户收笋最高达5.0万元。—实施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截至,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面积26466.7hm2。其中:退耕还林造林面积6466.7hm2,荒山造林面积19333.3hm2,封山育林666.7hm2,国家安排补助资金2.5亿元。—,通过实施世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简称世行贷款造林项目),投入资金2200万元,完成造林面积9598.2hm2。为了多渠道引资集资,一是思想大解放,充分发挥田林县资源潜力,千方百计开展项目招商引资;二是建立引资项目库,认真做好项目调研论证;三是了解掌握和用好用活国家有关扶持政策,按时按质申报争取项目,确保项目实施质量、效果,增强投资信心和决心。随着这些工程造林的启动,有关项目的规划设计、技术规程、标准种苗、管理办法等同时落地。国家林业局桉树中心、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广西林科院、区营林中心著名的桉树、竹子、油茶等专家相继抵县,或担任技术顾问,或讲授和咨询、指导,在专家悉心培训帮助下,工程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田林县营林科技水平由此得到较大的提升。

实施桉树造林项目,先后引种尾叶桉、直杆桉、尾巨桉、巨尾桉、赤桉、巨桉、邓恩桉等12个品种和11个无性系,经过品比,确定DH33-27、DH32-28、DH32-29和广林9号无性系在山地种植表现最佳。松树引种细叶云南松、思茅松、桐棉松、杂交松,比当地优选马尾松无明显优势。油茶引种岑溪软枝油茶、岑软2号、岑软3号、桂无3号、桂无5号等无性系,表现甚至优良于原产地。笋竹引进采用广东省清远市的笋蔸苗移植法,可迅速大量解决种苗需求。杉木、油桐、八角、板栗、西南桦等也做了或正在做选优推广技术工作。培育选用壮苗,改变过去桉树、松树、油茶都用裸根苗或直播造林,全部采用容器苗,推广空气切根、网袋育苗、轻基质育苗技术,建立桉树、油茶近13.33hm2中心苗圃,采用桉树组培苗和扦插育苗、油茶芽砧苗嫁接技术并建立相应采穗圃,已形成各200万株/年无性系苗木生产能力,促使这些工程造林全部采用合格苗,提高造林质量。良法科学栽培,坚持适地适树,做好造林规划设计、作业设计或参与式设计,采取桉、竹、油茶、八角专用肥,示范推广油茶、板栗高换冠和油茶、板栗、八角、笋竹低产林改造林木、病虫害应用生物综合防治等。在实施桂嘉良种桉合作造林项目中,做到技术引进与吸收消化、创新发展结合,打破过去桉树都在300m海拔以下的沿海丘陵、平原种植的局限,成功引种至海拔500~1200m低中山地,采用间种抚育、防春旱、防草荒、防火灾、防干梢等特殊措施,该项目“在华南首创山地大面积引种推广良种桉种植获得成功,营林技术达到华南地区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尾叶桉山地造林达国内先进水平”,19项目获广西百色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总结的《山地良种桉纤维材原料林栽培技术》发表在《林业科技开发》第16卷第5期35~37页,10月参加广西林学会学术论文评比获得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田林县在工程造林,在新技术、新品种、新品种、新成果推广及生态公益林管护中,都注重抓好领导示范点,示范乡(镇)、村和示范林建设,以示范样板带动,分别在乡(镇)、村和现场举办培训班270余期,培训近1万人次,印送下乡各种宣传技术资料1.7万份,各类苗木100万余株,累计建立科技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20个,示范林3.3万hm2,辐射推广面积10.0万hm2。八渡乡八车屯123户503人,过去仅1户种植岑溪软枝油茶0.086hm2,现已户户引种,共有13.33hm2,并不断推广至周边村屯。六隆开发区示范推广台湾省发酵笋加工技术,引进台湾省企业公司包购经营产品,发酵笋全部出口日本市场,成为县内出口名特优品牌之一。1.4长短结合,协调发展田林县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面积可达1.73万hm2,管护任务繁重。既不砍树,林农又要增产增收,林下经济产业应迎合形势和群众需要,以林下养鸡、养畜,养野生动物,种灵芝、种药材为主,县拨出专项资金,出台奖励政策,建立养殖、种植园区,扶持龙头企业,短短1~2年即可成效,达到以林护牧养农、生物除虫灭草、粪渣肥地还林、农林牧相互依赖、协调发展的目的。不完全统计,仅林下经济示范点,林下经济总产值达5000万元,比增长4倍以上。仅养鸡这1项,年养殖出栏106万羽,产值3710万元。

面对林业面积大县、资源富县、人口小县、经济穷县及人才弱县的现实,实现跨越发展,跟上全市、全区小康建设步伐,林业科技推广应用在总结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更应看到存在的不足和矛盾,必须思考和善于处理以下问题。

1适应林权制度改革,提高林业组织化程度

田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完成,实现林权林地均权山到户,调动了广大林农生产积极性。分山分林到户,与林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努力提高林业组织化程度,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继续完善“公司+农户+基地”、“专业合作+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大力宣传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组织,在农民自原和保证林地应得权益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山地林地流转经营规模,实现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县、乡(镇)林业部门正在旧州镇实现连片266.7hm2油茶无性系造林基地项目,将起到探讨和示范作用。

2加强人才培训,构建三级科技推广网络

田林县乡(镇)林业工作站现有156人,其中具有技术员以上职称仅31人,占1/5弱,超编及经费缺口很大,村级农民技术员和取得绿色证书者比例更少。科技人才难求是目前林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1]。必须改变基层技术员队伍这种近似“人散网破”现象。在提高林业科技推广者整体素质的同时,通过聘用、招聘、竞争上岗等手段建立一支稳定、技术含量高的基层林业科技推广队伍[2-3]。各级政府应努力创造各种条件[1],按照巩固、提高县一级,调整、稳定乡(镇)一级,全面加强村一级的`要求,实施科教兴林战略的主要载体———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是新阶段推动林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依靠力量[4]。县级需要增加营林、林产经营的高、中级人才,村级以村(组)干部、合作社骨干、党团员、青年妇女、示范户、重点户为对象,以示范林为基地,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内容,以科技扶贫、项目启动、农村党员、妇女、青年创业大培训为平台,重点专业培训与广泛开展林业科普宣传教育结合,村(屯)、合作社、重点户、示范户农民技术员还要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发证。

3建立科技支撑,促进科技与生产结合

抓好重点工程科技支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使科技工作贯穿于工程规划、施工、管理和验收的全过程,涵盖工程建设的所有区域。要推行生产、计划、财务、科技“四位一体”的机制,促进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要对现有科技成果进行筛选,把经过林业生产实践检验、先进适用、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集成起来,科学组装配套,确定适宜的应用区域,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地加以推广应用[5]。

4营造良好环境,提高组织政策保障

县、乡(镇)、村各级都要提高科技兴林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林业科技推广应用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业绩考核一项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有明确的坚持一贯的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层层制订、分解、落实产业项目和实现计划任务,建立项目实施责任制,加强督查,严明奖罚。建议设立补助林业种植户专项资金和奖励制度;适当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采取“政府扶持、商业运作”等模式,建立林业保险制度,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减轻营林风险和压力。

5加强资金投入,强化企业接受能力

当前,绝大多数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投入已不能适应林业科技推广发展的需要,只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是林业科技成功推广的基本保证[1]。林产加工企业应该认清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业科技成果,切实增加对林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使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林业物质和经济的积累,做到林业科技推广与知识经济同步,使林业科技推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最大的作用[2]。

6围绕林业重点,加快林业经济发展

由于林业生产的周期长,如果产品目标失误,就难以调整,造成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应及时更新储备产品目标、新技术、新对策,不要等到滞销产品量大成灾后再来研究对策[6]。田林县广大林业技术人员坚持不懈地在农村推广实用林业科技,今后必须遵循“互利互惠,优势互补,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深入研究科技合作的战略和对策,制定“引进来”的优惠政策,实现招商引资“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带动大”的科技合作局面。紧紧围绕田林县“三大基地建设”(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林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商品用材林基地、笋材兼用竹子基地、木本油料经济林基地)、“四大加工基地”(人造板加工、竹木浆及竹纤维加工、八渡笋深加工、茶油桐油精加工)重点林业产业和重点项目,通过政府主导,适时做好项目推介和牵线搭桥工作,推动林业经济全面发展。

篇8:林业技术创新及现代林业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林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市场经济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林业技术创新推动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林业经济的进步。但是在林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林业效益的提升。文章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林业技术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还分析了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宝贵意见。

关键词: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市场经济;问题;创新点

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林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社会的稳步前进提供动力。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林业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实现科技型林业,这也是林业发展转型的突破口。因此,林业单位开始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并在引进先进林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林业技术。不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和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经验的欠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林业技术创新很难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士的思考。

1当前林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问题

1.1创新意识欠缺,资金投入不足

自从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林业实现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外部发展环境的需求,林业单位必须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但是由于我国林业都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使得创新意识比较缺乏,而且林业工作人员已经适应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所以没有兴趣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始终还是沿袭着过去的林业发展模式。虽然有些林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而且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技术创新,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的帮助,使得相关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1.2体制建设滞后,主体地位不明确

当前我国林业基础创新主要依靠林业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而在具体的工作中林业单位参与度不高,而且只投入比较少的科研经费,这就导致整个创新过程比较混乱,使得科研成果和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不一致,这不仅不会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必须确定林业技术创新在整个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才能够帮助林业产业快速地实现经济转型,实现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

1.3科研成果过少,成果转化率过低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林业的科技成果比较少,而且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比较低。这已经成为林业技术创新的限制因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林业对创新意识的提升并不重视,而且国家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少,缺乏相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林业技术创新队伍,以及提高林业单位人员的素质,已经成为林业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课题。

2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2.1转变观念,加大资金投入

思想观念决定着行动。培养林业工作者们的创新意识,转变传统工作模式理念是落实林业创新工作的首要问题。为此,各地区的林业工作站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发放林业技术宣传单等方式加大林业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也可以建立林业示范园,将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技术应用其中,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帮助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为了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的质量,政府要加大相关的财务支持,并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

2.2完善机制,确立主体地位

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经营效果不佳、林业人员收入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林业单位应该建立并完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进而解决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林业的市场竞争力。林业企业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林业企业的相关需求和林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相连,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融入林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2.3加强培训,建设创新队伍

针对我国林业技术科研成果较少、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人员欠缺的现状,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先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并且技术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队伍。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例如以林业工作站或林业企业的名义邀请林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讲授林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社会和网络上的培训课程,加深对林业技术创新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和奖惩机制等提高林业企业和林业工作站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挽留力度,使更多的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到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中来。

篇9:林业技术创新及现代林业发展分析论文

3.1帮助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为了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国家提出了林业应该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这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是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病虫害的威胁以及林业产品不符合市场等现象。在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后,林业的发展从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并逐步实现了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对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光照、温度等的合理化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而且林业技术创新还包含很多培育技术、林木恢复基础以及荒漠化防治技术等,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帮助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2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传统林业模式下林业种植的品种都是传统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成活率低、生长时间长、易发生病虫害等缺点,很难满足当前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林业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创新林业技术,培养新型林业品种,进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林业技术创新,可以实现新型林业品种代替传统林业品种,提高了林木成活率,进而有效地优化林业的发展结构,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3.3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

人员是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的主体,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应该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中人员主要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开展相关的工作。自从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来,不仅减轻了林业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林业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得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当前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人员素质的提升,还体现在人员结构的优化,帮助当地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林业的绿色化和规范化。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林业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了现代林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出了当前林业单位的指导地位。尽管在林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足,影响到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林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林业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团结意识,共同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工作,进一步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促进现代林业的稳定发展,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晓梅.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科学与技术,(10).

[2]李家琳.林业技术创新的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11).

[3]郭明,曾书平.加快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发展[J].华东科技,(11).

[4]唐元,吴军.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2(14).-

篇10:区域林业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区域林业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将中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从林产品产值,劳动力投入和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对~区域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每个地区林业各方面的特点及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建议,包括东部地区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东北地区制定“一县一业”的政策,西部地区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中部地区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等。

关键词:区域林业;林产品产值;劳动力投入;生态建设

由于林业是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产业,分析林业发展现状对社会主义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林业处于近代林业初步实现阶段,林业产业的发展受林业产出水平、人力投入和生态建设等因素影响。因此,分析这些因素的现状及变化,可以加强对林业发展现状的了解,有利于为新时期林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将全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根据2004~20统计数据,分析林业发展现状,为转变林业发展策略,促进林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一、区域划分与指标选取

(一)区域划分

中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环境差异巨大,常采用区域划分的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由于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划分类型也多种多样。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得到高速发展,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经济存在显著差异。依据这一现象,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分别为东北、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林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因此,选择按经济区域划分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四大区域。

(二)指标选取

林业产出水平主要对林产品产值进行考察,林产品产值是农林牧渔、建筑业和生态旅游等活动的总产量,可以反映一定时期林业产业的总成绩,综合代表性较强。劳动力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林业劳动力投入是指林业从业人员。我国林业从业人员承担了从林木种植经营、采伐加工,到生产销售、管理维护环节等多方面的任务,贯穿了林业产业运行的整个过程,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从业人员的数量与素质两个方面分析林业产业的劳动力现状。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必要和首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都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分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和生态工程造林面积情况,可以加深对林业生态建设的了解,同时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决策提供相应建议。

二、区域林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林产品产值分析

东部地区2014年三次产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均高于其他三个地区,且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占本地区林业总产值的比重依次为25.58%、64.02%和10.4%,表明东部地区林业发展方式已经逐渐脱离原始方式,主要依靠以林产品加工制造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林业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东部地区林业发展影响较小。东北地区2014年总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最低。该地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占本地区林业总产值的比重依次为40.73%、45.26%和14.01%,表明东北地区林业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由于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可适当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林业第二产业发展。西部地区2014年第一产业占本地区林业总产值的比重最大,为52.0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依次是34.24%和15.34%。林业第一产业是支撑西部地区林业发展的主要产业,说明西部地区林业发展结构不合理。应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发展方式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三产业为辅的发展方式转变。中部地区的林业发展方式介于西部和东部之间,因为中部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占本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7.02%、43.74%和19.24%,林业经济发展受第二产业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该地区林业发展影响最小。由此可知,中部地区林业发展方式正处于从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的过程中。

(二)劳动力投入情况分析

2014年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和科研水平整体较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跃,经营林业的机会成本也很高,因此,该地区林业从业人员相对较低,仅占全国的12.21%。但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高,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上的人占该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57.79%,表明该地区人才方面优势较大。东北地区2014年林业从业人员数为41.22万人,占全国比重高达33.58%,虽然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依旧是四个地区中林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地区。该地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整体结构与东部地区相近,其中东北地区中专人数所占比重略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2014年林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下降速度都排在第二位,低于东北地区,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4~2014年西部地区只有受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上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且占全国大专以上人数比重最大,高达41.04%;中专、高中和初中以下人数皆呈下降趋势,且下降速度比较一致,这是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造成的。中部地区2014年林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为21.07万人,下降的速度最慢。由于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数不到一半,整体受教育水平集中在中专和高中,因此,该地区从业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最低;但该地区大专以上人数以62.72%的速度逐年增长,且中专、高中和初中以下的人数逐年降低,所以中部地区林业从业人员整体受教育水平呈上升趋势。

(三)生态建设情况分析

由于天保工程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长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等地区,我国东部地区所辖省市不在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内,因此,东部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情况不予分析。2004~2014年东北地区是唯一一个工程区木材产量下降的地区,下降速度为68.43%,但2014年这项指标占全国比重1/3左右,各省平均木材产量为66.03万立方米,是平均水平最高的地区。封山育林面积和森林管护面积同工程区木材产量一样逐渐减少。该地区生态工程造林面积以24.86%的速度增长,截止至2014年增长到43.61万公顷。其中,其它工程造林面积比重点工程造林面积多10.38万公顷。西部地区所辖省市中大部分属于内蒙古、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因此,西部地区是天保工程重点建设地区。该地区2004~2014年工程区木材产量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但造林面积下降了近一半左右,下降为28.71万公顷;封山(沙)育林面积以22.09%的速度持续上升至364.7万公顷,截止至2014年封山(沙)育林面积占全国封山(沙)育林面积的66.32%,这一比重与森林管护面积占全国比重基本一致。2004~2014年西部地区生态工程造林面积下降了271.21万公顷,但依旧是造林面积最多的地区,比第二名造林面积多近一倍。其中,重点工程造林面积减少了176.38万公顷,其它工程造林面积增加了141.31万公顷。中部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且该地区各项指标都是三个地区中(除东部地区)最低的,但该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成果显著,例如:工程区木材产量在2004~2014年增长了近十倍,这一指标是该地区所有指标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其次是森林管护面积以154.97%的速度快速增长,说明中部地区重视对已有森林的维护;封山(沙)育林和造林面积分别以44.16%和38.5%的速度持续增长。2004~2014年中部地区生态工程造林面积是重点工程和其它工程共同造林面积的结果,虽然重点工程造林面积下降67.84万公顷,但是其他工程造林面积增长了96.72万公顷,因此造林总面积增加了28.88万公顷。

三、建议

东部地区应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林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广。完善林改制度,在制度上保证林业产权的稳定性,保护林农对林业资产的收益权和处置权,提高林农林业经营的积极性。凭借东部地区的财政实力,加大林业补贴力度,提高林农的经营意愿。东北地区应在稳定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上,大力支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制定“一县一业”的政策,支持经济林产品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支持林产品饮料企业的发展。最后,东北地区以国有林区为主,应对国有林区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制定高学历人才引进政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但森林资源特别丰富,可鼓励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农收入水平;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促进县市经济发展。应定期对林农进行教育培训,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林农,在西部大开发的整体背景下,响应国家政策引进林业专业人才,促进林业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应以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为重点任务。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林农补贴力度,鼓励林农参与营林活动并提高林农的营林积极性。二是林业管理部门召集林农和林业企业等组织联合起来,共同行动降低林业灾害的发生率。三是提升林政管理水平和林业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晓兰,姜雪梅.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林业经济,2014(3)

[2]杨桂红,张颖,毛宇飞.人力资本对林业生态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我国31个省区系统聚类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3]陈绍志,周海川.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定位与实施路径[J].2014

[4]黄安胜,刘振滨,许佳贤,等.多重目标下的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J].林业科学,2015(9)

篇11:应用林业科技论文

应用林业科技论文

1林业科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些年来,国家对林业发展的战略实现了深化的改革,已经逐步建立起手段先进、服务林业、适应性强、灵活高效、配置优化的林业服务体系,在实际的林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体系,由政府统一规划,科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进一步推进运行机制。

1.1强化林业科技推广网络的建设

林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要加强相关林业管理机构和组织部门的建设,发挥出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为林业科技手段的实施提供技术引进、推广和吸收的服务,同时加强技术咨询等服务,带动技术、人才、资金资源的流通和整合,建立科技项目与示范基地,形成辐射与带动作用。林业科技成果主要流向农村,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农民,所以要结合林地实际情况,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好的实行推广工作,积极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指导活动,定期对农民的掌握情况进行回访,利用管理机构的优势和便利,积极组织相关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和林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技术指导、咨询、培训活动,教授农民最为实用的技术手段,印发各类宣传手册,高效的普及林业科技常识,在实践中促使下乡活动的规范化,更好的实现林业科技手段的应用。林业科技应用的推广不能单靠技术人员口头说教,一定要为农民亲自示范,才能让林农真实的看到科技载体产品的优势,愿意主动学习新技术,在林业生产活动中真正起到作用。

1.2实现林业科技应用的信息化

现阶段林业科技应用存在着信息滞后的情况,不能完全实现信息共享,在第一时间向林农传递最新的技术指导和动态。所以要充分的`利用通信手段,建立配套的信息数据库,及时传递相关政策和服务信息。林农在实施科技手段时遇到不容易解决的困难和疑惑,要通过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情况反馈,相关管理机构和部门要及时对问题进行解答,并定期进行问题记录和汇总,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指导和讲解。对一些无法及时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要组织和协调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和指导,从而帮助林农实现无障碍科技应用发展。

1.3实行林业科技应用推广项目的战略目标

在林业科技应用的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对林业发展项目进行战略制定和目标规划,培养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联合林农生产加工等一体化格局。相关机构和部门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建设和完善林业科技应用质量标准体系,推广实施标准化的生产服务,提升林业产品的质量和销量,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对潜在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利用。在推广的同时,要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选拔和筛选,培训和储备适合林业科技研究的专业型人才,确保林业科技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切实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和经营水平,最终朝向生态林业公益化的方向积极发展。

2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林业科技应用手段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总结和分析,争取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制定出林业科技应用的标准制度和目标,结合实际的林业科技应用情况,充分提升林业产品的质量,保证林农的切身利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战略目标。

相关专题 内蒙古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