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的影响论文

寡味兜兜黄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寡味兜兜黄”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的影响论文(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的影响论文

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的影响论文

摘要:目的:对患者用药实施不同药学服务的影响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1月到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前者给予传统取药模式,后者给予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总依从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药品差错率相比于对照组却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用药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大大减少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差错事件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了应用。

关键词:患者用药;药学服务模式;影响

有资料显示,大约60%左右的患者没有按照医嘱用药,有许多患者出现过度用药或者中途停药等情况,这不仅仅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1]。因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而合理有效的药学模式对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患者用药实施不同药学服务的影响的观察和探讨,将我院201月到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效果显著,现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年1月到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在18~72岁之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取药模式,观察组给予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具体操作如下:①加强人员管理以及制度管理,采购者在进行药品采购时要严格遵照相关规定进行;制定健全完整的药品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依据相关制度执行药品的入库、验收以及盘点工作;坚决不购入或者使用任何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药品;加强建设临床和执业药师队伍以及培训药师队伍新知识和理念,有效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坚持临床的合理用药。②改善服务形式,积极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咨询台人员应该耐心、仔细地回答患者各个问题,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进行处方调配时要注重临床的诊断,耐心详细的向患者解释相关用药的知识,增强其用药的依从性,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严密监测,如果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以及用药错误等事件,应该及时与药师进行沟通,并积极对患者展开救治。③转变思维模式,提供当前新颖的药学技术服务,对于用药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认真观察并记录药物疗效、病情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向医师提出用药的调整方案[2]。

1.3临床指标

①完全依从:患者完全遵医嘱用药,并且正确把握药物的使用时间、剂量以及疗程等;部分依从:患者没有完全遵医嘱用药,没有完全正确把握药物的使用时间、剂量以及疗程等;完全不依从:患者完全没有遵医嘱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②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药品差错事件具体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观察组100例患者中完全依从85例(85%),部分依从11例(11%),完全不依从4例(4%),用药总依从率为96%;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完全依从50例(50%),部分依从25例(25%),完全不依从25例(25%),用药总依从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总依从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下表1。②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药品差错事件具体情况:观察组10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8例(8%),药品差错12例(12%);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25例(25%),药品差错66例(6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药品差错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药学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以及康复质量。传统的药学工作模式中,从药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层次,基本只承担药品供应师和管理师的两种工作。本次研究,通过加强人员管理以及制度管理、改善服务形式以及转变思维模式等三个方面来展开新型药学服务模式,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总依从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药品差错率相比于对照组却明显较低。综上所述,对患者用药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大大减少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差错事件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了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源.药学服务对我院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作用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2014,19(15):2137-2139.

[2]王彦.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16(25):313-315.

[3]王燕.临床药师以用药教育为核心的药学干预对癌痛及化疗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24(09):156-158.

篇2: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影响论文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提出,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生理上的疾病,而越来越多关注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等对健康的全面影响。在这种新的健康理念下,人们越来越多关注如何“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大,临床用药的不合理现象增多。据统计,我国目前不合理用药的比例居高不下,占总用药人数的12%-32%,即使在住院患者中也有约5%的患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因此开展以药学服务为基础和临床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药学服务的内涵及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1.1药学服务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药学联合会提出“药学服务”的概念,它是指“药师通过运用自身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应用相关的服务,旨在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从而改善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立完善的药学服务体系,帮助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更合理地用药,是对传统的医、药、护三位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的补充,有助于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健康,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1.2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1.2.1弥补医患沟通不足的.需要:由于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分诊体系不完善,导致大部分患者集中在二级、三级医院,而二、三级医院的医护人员数量无法及时和患者数量同步增长,导致医护人员工作量激增,医患沟通时间很短。此外,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药品的种类不断更新,医护人员无法完全掌握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再者,由于我国大部分患者缺乏基本的医药知识,如果缺乏完善的药学服务体系弥补这一不足,就可能造成患者不够清楚各种药物的功效和使用注意事项而用错药,甚至出现乱用、滥用药物等风险,用药安全隐患很大。因此,开展合适的药学服务是医生、药师、患者三方的共同需要,有助于保证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1.2.2医院科学规范化管理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而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正逐步为各个医院接受。这就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不再仅仅局限于治疗疾病,同时应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而这就要依赖医院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开展合理的药学服务,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3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需要:据我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报告,在我国每年约有250万患者由于药源性疾病住院治疗,约有19.2万患者由于用药不当导致死亡。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药物研发的速度加快,药品的种类大量增长,再加上部分医疗机构管理不够规范和逐利因素的影响,常出现乱用、滥用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这样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严重威肋、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展合适的药学服务,让临床药师和临床医护人员协同合作,更加全面认识药品的功效、毒副作用和临床用法,有助于进一步减少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损害。

篇3: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影响论文

合理用药是指综合应用药学、医学等知识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保障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能够满足广大患者的经济需求。它是临床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临床研究证明,合理用药与否的判断标准为:药物的疗效、实用性和安全性、药物的适应症及禁忌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等。龙岩市第三医院于尝试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两年来运行效果良好。本研究尝试对比我院实施药学服务前(-)后(-),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2.1调查资料:将龙岩市第三医院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作为实验组(2012-20),实施常规药学服务模式(2008-)作为对照组;在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前后各随机从入院患者中抽取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药品的有效性、药品差错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和表现形为、合理服药时间、人均用药费用等差异。在研究期问,我院药学服务人员的年龄23-53岁,平均年龄(37.89±4.67)岁;总的来说,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前后药学服务人员的学历结构、人员结构、医疗环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调查方法:对照组为常规药学服务模式,而实验组则采用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具体的方式如下:①人员与制度管理:加强临床药师与执业药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促进药师技能水平的提高;严格按照《医院药品基本供应信息》的要求执行药品采购、入库、验收、盘点和保管等程序;②服务形式:设立专门的用药咨询台积极开展用药咨询服务,确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处方调配时根据临床诊断做到有针对性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时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③转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药学服务人员主动与医护人员协同合作,全程参与患者的诊疗过程。

2.3统计学方法:调查问卷的统计使用Excel 和SPSS 19.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4结果分析:通过对比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前后我院的用药合理性情况发现,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药品差错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服药依从性、合理服药时间、人均用药费用均优于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P<0.05)。

龙岩市第三医院在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后,药品差错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人均药品费用/次等均有明显下降(P<0.01);药品有效率、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常规的药学服务模式提高(P<0.05),同时患者合理用药时间更加合理(P<0.0)。

3讨论

我院开展药学服务的起步时间比较晚,服务模式和观念还较多停留在传统阶段,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是由于医疗资源投入不足和药学服务人员的短缺,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推进我院药学服务,保障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尝试多途径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①提高认识,优化服务理念。医院要开展药房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药学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要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给药学服务人员以肯定,提高药学服务人员的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他们贯彻以患者为本的服务理念。把药师从传统的处方调配工作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服务患者,保护患者健康上面来。

②开展药学服务人员专业培训。为了适应现代化药学服务理念的新要求,医院要制定专业、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对药学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使药学服务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医院药师的继续教育,并严格考核和考评,提升药师的综合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③制定药学服务标准,改善窗口服务模式,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在传统的医疗服务中,往往存在着重医轻药的现象,药房的药师往往忙于发药无暇顾及患者的感受和用药效果。首先,为了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医院要着手制定规章制度,确立药学服务实践的标准。明确临床药学服务的目标,为医生、药师、护士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激励药师主动提供药学服务;其次,改善窗口服务模式,优化药学服务流程,药学服务人员要提高医药调配效率,积极主动向患者提供药品的用法、用量、功用主治、药物可能的副作用等的讲解,提高患者对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的满意度,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药科技迅猛发展,药物的研发快速增长,再加上患者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医药服务人员,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掌握新药物知识,实施全程的精细化药学服务,有针对性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篇4: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对患者实施中药药学服务对其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月至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中药药学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79%;影响患者用药依从度的主要原因包括剂量错误、用药指导不足、擅自服药、随意停药、漏服忘服、自行换药。结论:中药药学服务应用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药学服务;用药依从性

用药依从性主要指的是患者会在多大程度上严格执行医嘱,服药过程中是否出现私自更改用药剂量的问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用药是否准确、合理、科学,患者是否配合用药,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尽快痊愈[1]。药学服务对临床治疗和用药有着重要影响,药师给予的药学服务主要包括药物咨询、依照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以及其他药学信息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所用药物的了解程度,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缩短恢复所需时间[2]。本研究主要分析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以下为研究整理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8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41.5±3.7)岁;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41.2±3.5)岁。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药学服务,主要是对药物的用法以及用量进行简单的交代,同时还包括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观察组则采取中药药学服务,设立专门的门诊咨询药师,有患者来取药时,药师不但要将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交代,还要注重对患者进行用药方面的宣传教育。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患者用药的禁忌,也要告知患者科学、合理、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告知患者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应急处理措施。除此之外,要对患者反馈的服务信息进行记录和总结分析,加强对患者用药的随访。

1.3用药依从性评价

将用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不依从。完全依从:患者完全按照医嘱使用药物,保证用药时用法、用量的合理性;部分依从:基本按照医嘱用药,但也存在不按照医嘱用药的情况,会私自增加或者减少用药剂量;完全不依从:患者完全无视医嘱,根据自己的喜好服用药物。

1.4统计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9.0,对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完全依从医嘱用药的患者有64例(64%),部分依从医嘱用药的患者有33例(33%),完全不依从医嘱用药的患者有3例(3%);对照组完全依从患者有27例(27%),部分依从患者有52例(52%),完全不依从的患者有21例(21%)。两组用药依从率比较,观察组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79%,P<0.05)。

2.2不依从用药的原因分析

观察组完全不依从医嘱用药的3例患者中,有1例为自行换药,有1例为随意停药,有1例为漏服忘服。对照组21例完全不依从医嘱用药的患者中,5例为剂量错误,5例为用药指导不足,4例为擅自服药,3例为随意停药,2例为漏服忘服,2例为自行换药。

3.讨论

从对照组完全依从医嘱的原因来看,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患者也要求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因此,药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医学素养,拓展药学相关知识,把握最新药学服务知识,提高患者用药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3];第二,药师应该不断学习更新的药学知识,促进业务知识水平的提高,全面把握某些药物使用的禁忌症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患者在进行药物咨询服务时,药师对于患者的疑惑要耐心的解答,保证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药学服务;第三,如果医院条件允许,在进行药品调剂时可以利用敞开式方法,与患者进行零距离沟通,药师要做到主动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困难,记录患者给予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对药学服务质量进行改进[4];第四,如果患者缺失了行动能力,药师可以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将相关事项交代给患者家属,利用自己的药学专业知识、出色的沟通能力和积极的服务态度使患者家属了解应该如何指导患者服药,确保患者做到科学、安全用药,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以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防止出现药物滥用的情况[5]。剂量错误、用药指导不足、擅自服药、随意停药、漏服忘服、自行换药是降低患者用药依从度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中药药学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立平,殷玉华,陈会芹,等.浅析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10):38-38,39.

[2]汪红.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2):130-131.

[3]恽丽君.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医院院长论坛,2014,(4):47-49.

[4]窦训研.浅析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7):63-64.

[5]何景华.门诊药房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5,5(31):357-358.

篇5: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

药师如何在药学服务中实践人文关怀【1】

【摘要】药师主导的药学服务是一项高尚的公益事业,融合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因此,药师应将人文关怀精神主动贯彻落实到医院药学服务的工作实践之中,做到以人为本,热情主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个体化、人性化、最优化的给药方案,达到最佳的药学服务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医药资源优势,融洽药患关系。

【关键词】药师;药学服务;人文关怀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药学服务也由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药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其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决定了药学服务必须体现人文关怀。

药师在落实药学服务“人文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药师在与患者的交流中,不仅要运用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为患者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

整体的、人性化的药学服务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关注,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药学服务与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重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及人类自身解放、自由的追求的实现等[1]。

药学服务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工作,体现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关注。

但是,纵观我国药学学科的形成、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药学教育精于自然科学,疏于人文科学,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药师在成长过程中人文底蕴不足,导致药师在提供药学服务时,注重的多是药物的血药浓度、药理作用、药物代谢这些专业性的技术性指标,却常常忽视了与患者息息相关的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和心理趋向等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因此,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单单考虑药物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患者心理、生理等不同的层次着手,这要求药学服务不是纯粹的技术,而且是充满了浓郁人文性的关怀。

2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2.1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药物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对药物的疗效影响也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到人的感情波动以及生理变化,从而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并且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中起着主要诱因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

因此,如何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

如果在工作当中,少一些冷漠的话语,多一些关切的职业用语,患者会从心理上找到归属感,就有利于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和谐的药患关系将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2.2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药师自身素质做好人文关怀式服务,药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药学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及人文科学的知识。

这就督促药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个人人文素质,不断巩固和加深专业技能,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知识,做到专业技能精深、相关知识广博。

2.3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药学服务的社会价值人文关怀和人文服务,要求药师要打消患者的顾虑,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程序,使他们不仅知道服用什么药,还要明白这些药有什么特殊的用法和不良反应。

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得到最好的药学服务,使医疗效果达到最佳化,也可因此减少因处方的不合理性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因缺乏最新的药学情报和信息服务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最终结果是造福每位患者,惠及整个社会,体现了药学服务的社会价值。

2.4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要求药师在提供药学服务过程中要提高对患者心理、疾病的双重重视,并提供人文关怀,使患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温暖。

优质的服务必然会换取较高的就诊率和医院的社会认同率,在医院之间的竞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药师如何在药学服务中实践人文关怀

3.1积极的为患者提供药学咨询服务药师应加强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耐心的解释,告知患者服用药物的时间、数量和方法,以及相关药物配伍禁忌或饮食禁忌等,特别要提醒其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及处理对策[2]。

使患者按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案正确用药,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积极配合。

患者在与药师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对其疾病的好转不无裨益。

3.2帮助患者审查处方的合理性及用药安全性药学服务的质量取决于药学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在调配处方时要认真仔细的审查处方各项内容,包括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完整,特别是药物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避免因给药剂量过大或配伍不当,造成药物的浪费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3],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也是人性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3.3实时监测、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师在监测、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药师用其专业的药学知识分析评估药物与所发生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并为医生提供参考性意见,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既是对患者负责,又是对医务人员自身负责。

实践表明,这样不仅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对人性化的药学服务也是一种有力的推动[4]。

3.4为患者提供便捷的用药信息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药师在进行药学服务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患者建立个性化的电子药历以避免重复用药和不恰当的联合用药[5]。

同时,药师还可以对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可以结合临床用药情况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电子药历的建立与管理正是对患者人文关怀的表现。

药学服务不应仅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技术型的服务,还应是具有人文精神的药学服务。

药师在药学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培养人文素质,不仅要关心药物对疾病的生物治疗作用,而且要关爱和尊重作为患者的人。

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种关系的协调,崇尚人生命的可贵性,维护患者权益和以人为本的医学价值观和道德观。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J].新华文摘,,18(5):35.

[2] 张宁.门诊药物咨询服务应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8(8):668-669.

[3] 陈迎春,安福丽,相聪坤.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18(14):64-65.

[4] 孙玉刚,胡万宁.加强患者用药指导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34(4):75-76.

[5] 陈素芹,魏平乎,张振文.电子药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0,21(9):800-801.

篇6: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

【摘要】目的提高患者用药遵从性,提高健康水平。

方法分析影响药物治疗遵从性的因素,针对患者的需求推荐符合其个人的遵从性策略,从而达到改善用药遵从性的药学服务目的。

结果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篇7:用药安全与药学服务论文

用药安全与药学服务论文

用药安全与药学服务论文【1】

摘要:有效地实施药学服务,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关键词:用药安全;药物;药学服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药物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除了在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用药外,在我们生活当中自已选择用药的时候也较多。

科学合理地用药对人们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们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药物,那就要加强对用药安全知识的了解及提高药学服务。

1用药安全

首先要正确认识药品,药品具有两面性,①能防治疾病,②不恰当应用也可以导致疾病。

只有科学合理地应用才能做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1.1掌握科学正确的药品知识 对于普通患者来说,该如何主动去认识药品,安全合理地用药呢?综合说来,不外乎3个方面:①科学的用药习惯;②科学的医疗保健习惯;③更加注重学习用药和保健知识,理性选择就诊和用药。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我国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管理。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简称OTC药。

1.2常用药品的滥用

1.2.1失眠的情况,因此服用安定类药物的人较多。

但安定类药物长时期服用,可导致人们对药物的依赖性和耐受性,用药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离不开它,严重时可以成瘾,因此一定要避免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要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调节来调整睡眠。

1.2.2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在国内外都相当普遍,在美国每天的处方中,有1.5亿张是抗生素,有关专家认为其中有50%是不必要的,在我国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1]。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当然,合理的用药是必须的,但有时患者只是患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伤风感冒,抗生素对病毒根本无效,用点抗感冒药就可以了,而不必常规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不当,常常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出现不应有的不良反应,有些还很严重,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的过敏反应,链霉素、庆大霉素对耳、肾的毒性,红霉素对肝脏的毒性等,此外,还可能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也有可能造成合并症增多。

1.2.3解热镇痛药是人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头痛脑热时,或是牙痛、关节痛、腰腿痛或是痛经等,人们常常不经过医生诊治就自己到药店去买退烧药或是止痛药,像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布洛芬,实际上这些药都只是对症治疗。

牙痛应该去口腔医院治疗,关节和腰腿痛可以用物理疗法或是外用贴膏缓解疼痛,以减轻很多用药的不良反应,像阿司匹林和消炎痛,如果经常服用,对胃有很强的刺激性,重者可引起胃溃疡出血。

2加强药学服务

2.1药学服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顾客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的用药,在日常工作中,药学人员除了完成配方发药工作外,还应向患者清楚地讲解患者所用药 物的基本知识,说明药品的用法、注意事项等。

2.2医用指导的必要性 作为1名在药房工作的'药学人员,我切实感受到对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必要性。

对患者或者家属进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

在日常工作中,药房工作已不仅仅是照方发药,重视患者以及其家属的用药指导,开展药学咨询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2.3患者用药指导 为了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患者有权利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基本知识,药学销售人员也有责任向患者说明药品的用法。

用药指导的内容应该包括:正确的服药方法、服药的适宜时间、用药注意事项、潜在的不良反应等。

2.3.1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掌握药品的服用方法,是患者正确服药的关键。

在多数情况下,由于药房顾客多,因此药学人员往往只局限于照方取药,在药袋上写用药方法。

而顾客在离开医院时,对拿到手的药不知道怎么服用并没有完全的了解,在服用时要注意什么,患者也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是似懂非懂,这可能会导致患者不能完全或完全没有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如下情况:由于药效不明显,患者感觉已经好转,或者由于某些不适的副作用,患者可能会过早停药,这就导致了患者不依从性的产生。

这些情况在内服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当患者自己感到症状减轻或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而导致病情反复、耐药性的产生、病程的延长等,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对于药学人员在药袋上所写的服用方法:如需要时不能完全理解而导致患者不依从性的产生。

例如用阿托品这种药时,如果患者体温在39℃以上,用此药必须先降温,否则,因本药抑制汗腺分泌,使散热困难,不仅难降温,还可能使体温更加升高。

2.3.2 药物的用法用量 药学人员在发药的同时如讲解一些药物保健和服药小常识,就会使患者掌握科学的服药方法,获得用药知识,有益于疾病的痊愈。

以上两者可以为药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防治疾病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同时,药品销售部门也应加强药学服务,从而使人们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参考文献:

[1]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314.

医院药学服务状况【2】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要求有用药知情权和用药选择权;另外,药品分类制度的实行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乐于采取自我药疗的手段来进行保健与治疗。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效果,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已经成为了广大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药学服务的现状

篇8:肿瘤患者药学服务分析论文

肿瘤患者药学服务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肿瘤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及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药师查房对医院住院257例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必要性调查,对药物咨询人群及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257例,男116例,女141例,有88.7%的患者希望得到药师的药学服务,79.0%的患者希望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患者对正确服药时间的知晓率为88.7%;对自己过敏情况了解的患者占77.0%;了解药品的存放条件的为64.2%。结论肿瘤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对药学服务有需求,临床药师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进行用药咨询,普及药物知识,指导肿瘤患者的合理用药。

关键词:肿瘤患者;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调查

恶性肿瘤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1]。使用药物治疗肿瘤,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肿瘤治疗药物本身的选择性较低,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和组织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正确合理的使用抗肿瘤药物对于肿瘤的治疗尤为重要。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的理念已经获得广泛认同和接受,并付诸实践。近年来,卫生部试点推广实施的临床药师制度标志着药学工作的方向已经从“以药物保障供应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合理药物治疗为中心”[1]。通过对住院肿瘤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对药学服务的认知程度,分析在肿瘤患者中开展药学服务必要性,从而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效果,提供更周到的药学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对象为1~5月来我院住院的住院肿瘤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用药问题。然后对采集到的257例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及统计分析。

1.2调查方法

针对肿瘤专科医院的特点,本次调查主要包括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和患者需要的药学服务内容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问卷法。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所有调查问卷均当场收回,对问卷进行综合,数据整理,为下一步分析做好准备。

2结果

2.1一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一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57份,回收率为85.7%。其中男116例(45.1%);女141例(54.9%)。在所有的调查问卷中,有228例希望得到药师的药学服务,占总数的88.7%。

2.2用药情况调查

大多数患者对基本的用药知识有所了解,其中88.7%的患者知晓正确的服药时间,77.0%的患者清楚自己对那些药物过敏,64.2%的患者知道药品应如何存放,这可能与药学人员的用药教育有关,有90.7%的患者表示药学人员向其交代清楚了药品使用情况和注意事项。同时结果也显示出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有30.7%的'患者出现过为增强疗效而自行增加药量,19.1%的患者曾自行更换过药品。有30.7%的患者表示相信药品广告。

2.3需要药学服务内容调查

患者中79.0%希望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患者最希望得到的药学服务内容,67.7%的患者希望了解药品的适应证。6成左右的患者希望得到药品用法、用量、相互作用方面的内容。同时价格也是患者比较关心的内容,61.1%的患者对药品价格、59.9%的患者对医保用药目录比较关心。对于药品名称、药品的储存、药品有效期等基本药品信息,患者关心程度较低,分别为45.1%、50.2%、51.4%。

3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本院药师的药学服务有一定的成果,有90.7%的患者表示药学人员向其交代清楚了药品使用情况和注意事项。用药教育使患者对于基本的用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有88.7%的患者知晓正确的服药时间,77.0%的患者清楚自己对那些药物过敏,64.2%的患者知道药品应如何存放。有研究显示,很多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存在过量服药、慢性病不能坚持长期服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从而导致药源性疾病的现象[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30.7%的患者出现过为增强疗效而自行增加药量,19.1%的患者曾自行更换过药品。与文献结果一致。因此,加强患者的依从性教育,对于患者的安全用药有重要意义。

3.1开展用药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

用药教育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教育,使患者了解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又不被化疗药物的毒性所吓倒;口服化疗药物的依从性教育;治疗结束后的院外用药教育等。为患者建立用药教育卡,可以让患者感觉被重视、被关爱,从心理、意识、身体上主动接受治疗,有助于患者及家属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用药常识,知道疾病的原因、治疗、用药及饮食注意事项等,使用药教育贯穿全部治疗过程,使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保健知识。

3.2开展患者用药教育有利于开展个体化药物治疗监护

要做到个体化药物治疗,需要了解一部分特殊群体用药,例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并发感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等,全程参与其住院期间的治疗,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询问变态反应史和用药史,记录每天病情变化及用药,分析用药特点及合理性,完成药历,对该患者住院期间的药物治疗进行简单评价。

3.3患者用药教育有助于评价临床用药方案

在一些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治疗中,药师进行患者用药教育并结合专业特色,配合医师改进化疗方案的制定、止吐、保肝、止痛等辅助治疗,医药护人员相互协作,各自发挥专业特长,使临床药学服务具有全面性和及时性,针对患者不依从性用药的原因,制定出科学的个体化药学服务干预计划。

3.4向医护人员宣传药品信息,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医护人员提供治疗药物相关内容,有助于医师更多层面了解药品信息。选择专题为医护人员进行小型讲座。例如:常用口服药用药时间;易透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β受体阻断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化疗常用镇吐药物及注意事项;铂类药物分代及应用等。

4小结

肿瘤患者的化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抗肿瘤药物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限制了药物的使用,影响了药物的疗效[3]。本次研究显示,肿瘤患者最希望得到的药学服务内容是药品的不良反应,占79.0%。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见和防治的,例如化疗药物顺铂有较强的致吐性[4],应告知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同时使用甲氧氯普胺或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等药物预防消化道反应[5]。又如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脱发,应提前告知患者一般停止化疗后,头发扔可再生[6]。综上所述,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对患者进行药学服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使患者了解基本的用药知识,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同时,药师也需要增强学习,增加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与患者的交流,加强与医师护士的合作,共同推进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王伟刚,都素华.212例肿瘤患者化学治疗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业,,24(6):64-65.

[2]罗美风,彭梅.心内科临床药师为出院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实践体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31(23):1970-1971.

[3]孙静,韩文志.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6(5):767-768,803.

[4]韩一萱,张士勇.我院250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1):115-117.

[5]方榕,鲁薇.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用药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16(11):1729-1730.

[6]刘欣.化疗药物所致的内分泌紊乱[J].中国癌症杂志,,17(8):366-369.

篇9:管理制度对风湿科患者用药的影响论文

管理制度对风湿科患者用药的影响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管理制度对风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3月在风湿科接受治疗的风湿性疾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开展程序化护理管理制度为分界线,将开展之前划分为常规组,开展后划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应用同样的治疗方式,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程序化护理管理制度。观察和比较不同时期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用药方面的依从性情况。结果:程序化护理管理制度之下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管理制度对风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显著,可以显著提升风湿性疾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用药效果及依从率。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管理制度;风湿科;用药依从性;影响略

口服是临床当中用药的主要途径,因为具备方便、快捷、安全等优势,在临床中一般是作为常规用药途径而被应用[1]。正确的安全用药方式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对医院实行评审的关键性项目[2]。风湿性疾病患者采用药物克制体内免疫损伤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在一定时间之内,只有按照相应的标准用药,才可以确保用药的稳定性[3]。对此,为了更好地优化嘉兴市第二医院的整体医护水平,本文选取在我院风湿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制度在用药依从率方面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3月在风湿科接受治疗的风湿性疾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2月之前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其余患者分为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1例,女12例;常规组患者性25例,女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数据差异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比较研究价值。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同样的治疗方式,并给予常规用药护理措施,例如根据医嘱取药用药,医生开药之前给予相应的服药指导,护理人员在发药之后给予相应的服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程序化护理管理制度。在患者入院之后接受程序化服药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构建程序化管理小组。由医师、护士、药师构成,该小组需要负责患者依从用药的指导,并按照风湿科患者的用药特征,制定临床用药规范措施。②团队化干预。由管理小组在医院进行专题讲座,对患者及家属讲解风湿性疾病用药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在擅自停止用药或更改药物时所可能导致的危害,从负面案例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由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促使患者主动意识到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③重点指导患者服用多种药物。因为在临床当中风湿性患者可能会使用多种药物,所以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帮助患者,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用药。按照药物的性质及患者的医院给予适当提示,例如用法用量、副作用、注意事项、规范饮食等,对干预的对象实行用药指导,指导内容包含病房提示、微信提醒、短信提醒等。④多角度的心理干预。落实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教育,针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给予相应的控制与干预,对于存在焦虑、紧张的患者需要疏导其障碍的心态,如果患者心理过激则应当及时舒缓其情绪,根据患者家属的描述给予相应的指导性方式,平常借助聊天、下棋、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最大程度缓解异常心态所导致的问题。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不同时期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用药方面的依从性情况。应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问卷内容主要是围绕护理工作的质量评价开展,以评分值为主,分数超过80分为非常满意,超过60未达到80为满意,未达到60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用药依从性以按时主动用药、合理用药为主,由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进行监督与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一般资料、满意度、依从性均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并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2.2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患者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管理措施中主要强调对护士工作行为的控制,虽然也有健康宣教环节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着间接的影响,但缺乏针对性,尤其风湿科患者情况特殊,用药也相对复杂,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丧失信心,产生抗拒心理,甚至拒绝服药,这给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如何从管理层面调整制度,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当前工作的重点问题。程序化护理管理是近些年护理医学中所提倡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关键理念在于护理流程的管理,同时需要一制定规范化的护理程序作为前提,在制定护理流程、护理目标、护理计划等基础上实行护理措施,同时提升对临床护理的重要性[3,4]。程序化护理的管理是帮助护士能够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护理工作,同时提升工作落实的效果,保障护理服务的整体价值。在实行程序化护理管理之后,临床规范用药的控制效果会更加理想,患者可以根据护理管理的内容接受相应的指导,从而达到合理、高依从性用药的目的[5,6]。在本次研究中充分重视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协调合作,在程序化管理中引入了医生和药师因素的影响,程序化管理小组能够从不同角度评价工作质量,从而为管理层提供更多的改进依据,确保了管理质量的持续提升。程序化管理小组能够从认知、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且医生的介入提高了患者的信赖感,从而确保了制度的顺利推行。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这一结果充分证明通过行之有效的程序化护理管理制度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患者可以更好地按照规定用药,同时患者对于临床医护工作的抵触情绪更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从而实现临床疗效的改善目的。综上所述,程序化护理管理制度在体检中心护理服务质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提升风湿性疾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孙自杰,李健,王小渠,等.家庭程序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华西医学,2015(6):1130-1132.

[2]宋莉荣.个性化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生物制剂治疗患者功能改善和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1):5155-5156.

[3]王矗人性化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21(18):158-161.

[4]张学慧,张宁.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15(36):4497-4500.

[5]黎琴,钟美容,邓秋兰,等.医院-社区联动护理干预对PCI术后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14(23):2879-2880.

[6]马英.健康教育路径对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症状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3(6):33-35.

篇10:医院儿科门诊用药药学服务探讨论文

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药师的基本职能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及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儿科患者是病人中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儿童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给患儿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有效意义重大,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儿科患者的药学服务特点

1.1儿童发育阶段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同儿童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心理特点的年龄阶段,年龄不同其在身体和心理差异也有明显的差异,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和敏感性,组织器官及吸收代谢能力与成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且儿童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差异大。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发育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和儿童期3个阶段,在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及药物的特殊反应,掌握用药指征,注意用药的剂型、剂量、药效和时间关系,正确指导患儿合理用药。

1.2缺少适宜儿童用药的品种、剂型儿童由于年龄,体重和体表面积的因素,医师应根据临床经验作适当增减。此外,适合儿童使用的口服液体制剂和颗粒剂品种较少,将成人药物用于儿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很难准确分割剂量,因而导致药物稳定性的改变;特别是片剂等固体剂型需要药师依据处方临时进行单剂量调配,临床应用中常将成人剂型、规格的药片平均分成2份、3份或更多份使用,不仅难以保证药量准确,还会破坏药物的剂型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效应,导致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及药品的浪费。此外,儿童药物使用通常依赖于父母/监护人或护理人员,因此药师就要从药品的剂量、规格和剂型上,配合医师协商使用,以达到提高儿童用药依从性的目的〔1〕。

1.3儿童还更容易受到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特点、药动学特点、儿科常用药物的使用等相关因素可能导致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药动学特点为:新生儿的血浆蛋白总量和白蛋白含量比婴幼儿少,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药物消除能力低。婴幼儿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药物敏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常用中枢抑制药可影响智力发育,对婴幼儿用药,必须考虑其生理特点。此外,儿童可能无法识别和传达药物不良反应的初始体征和症状。

篇11:医院儿科门诊用药药学服务探讨论文

2.1仔细审核处方药师重视并坚持合理行使药师处方的审方权。严格执行“四查十对”,特别要注意医院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后,医生处方订单的输入错误。对婴幼儿的年龄进行审核,防止出现混淆“岁”与“月”的情况,基于体重给药可请求医师注明体重;对用量、用法是否合适进行审核,识别处方上现有或潜在的用药错误,应特别注意推荐剂量是以每日总剂量还是单剂量提供,与及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是否合理;对各种药物之间是否具有相互作用进行审核,是否有重复用药现象;对药品是否为儿童禁用药物进行审核,对儿童是否有过敏史进行审核,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药师应具备良好的药物配伍相互作用知识,发现有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保证药物使用安全、有效、合理。

2.2为父母/监护人详细讲解用药方法及剂量药师在对处方进行认真的审核以后,对处方存在问题的地方应及时联系医师,必要时经医师修改后再调剂。为父母/监护人详细讲解用药方法及剂量,告知口服液体制剂测量杯的使用,必要时给予示范如何正确测量液体剂量;应整粒吞服的肠溶胶囊剂,不可将肠溶剂掰开服用;讲解各种药物的给药方法,例如滴眼剂、滴耳液、栓剂应如何使用;讲解有可能与其他食物产生反应的药物,例如,哪些药物不能与果汁、牛奶、咖啡等同服;讲解药物的服用时间,讲解需空腹、饭前或饭后服用的药物,讲解抗感冒药/抗过敏等药物可能出现的异常身体反应。

2.3开展安全用药咨询工作父母/监护人对药物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为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师可根据父母/监护人的年龄,教育文化水平而有所不同对父母/监护人长进行安全用药教育。告知父母/监护人观察不良反应的方法,哪些具体表现属于药物不良反应,讲解药物的正确贮存方法等。无论选择何种教育方式,药师应以专业知识传达以下信息:药品使用方法,如何贮存药物(包括禁忌的`食物)以及患者特异性药物相互作用,潜在的副作用信息。父母/监护人知道儿童处方用药如果发生任何不良药物不良反应,他们可以及时联系医生或拨打药房咨询电话。此外,家庭用药是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父母/监护人有关家庭用药常识的咨询,药师可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宣传讲解药品常识和安全用药知识,详细讲解用药说明,解答患儿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患儿正确合理用药。

2.4儿科处方用药的ADR监测药师应加强对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积极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并及时上报;目前儿科临床常用药和市场上常见药品中,由于说明书中针对儿童的注意事项、用药禁忌及ADR等信息不够完善,造成医师在临床用药中得不到有效指导。虽然大部分说明书中有关于儿童的用法、用量的说明,但也有一部分较为含糊,多以儿童酌减或遵医嘱等简单描述。儿童用药的说明书和有关数据资料缺乏充足的科学性,其直接后果便是造成儿童药品使用不当,导致儿童用药不良反应/事件增加〔2〕。中药引起儿童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为中药成分复杂,稳定性差,且儿科使用中药的安全性研究较少,缺乏儿科使用中药的用药指南。故应加强对中药、中成药等传统药物在儿科用药中的ADR监测〔3〕。通过分析儿童ADR的发生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提高儿童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增加适合儿童的药品供应、完善药品说明书、建立“儿童常用药物处方集”以及加大ADR监测力度等方面入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性。

3结语

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儿童ADR发生率达12.9%,新生儿更是高达24.4%,而同期成人只有6.9%〔4〕。可见儿童用药安全形势相较成人更加严峻,减少ADR的发生、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十分迫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药品在保障儿童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保证儿童用药安全有效;政府、药品生产企业和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林红.探讨儿科药学服务的特点及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3(4):115-116.

〔2〕陈玉莹,褚淑贞.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11(7):45-48.

〔3〕李智平.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过去、现在与展望〔J〕.儿科药学杂志,,17(1):11-14.

〔4〕刘伟静,孙云龙,韦冠,等.126例儿童临床用药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药事,2014,28(1):101-105.

篇12:药学监护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药学监护;依从性;血压控制率

高血压是我国所有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治疗不及时,血压控制不达标易引起脑卒中、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和失明等一系列并发症[1]。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先天性遗传基因与多种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1]。

本文旨在寻求一套安全、可靠、有效的药学监护模式,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有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药学监护干预对象。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35~68岁,平均(50.3±10.6)岁;病程1~20年,平均(8.6±3.4)年。

药学监护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32~67岁,平均(48.7±11.2)岁;病程1~22年,平均(7.8±4.9)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诊断标准[2];年龄30~70岁;高血压确诊者,至少接受过3个月的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肿瘤、免疫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有妊娠风险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由药师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记录调查。

首次访谈记录内容:(1)患者高血压病史,治疗情况,高血压基本知识,对高血压药物了解情况;(2)测量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3次,取平均值;(3)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次数、高血压药物种类和剂量。

两组均进行高血压常规治疗,药学监护组发放《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3],提供药物监护,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及时调节用药剂量,药物种类。

每月15号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督。

1.3监测指标及方法

1.3.1患者服药依从性

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MORISKY[4]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性,主要内容:(1)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2)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3)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4)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判断标准:4个问题的回答均为“否”,即为依从性佳,4个问题有1个或1个以上的回答“是”,即为依从性差。

1.3.2患者血压水平及控制率

[5]监测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压控制率。

血压控制率=末次(最后1次随访)血压<140/90mmHg患者数/患者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6个月后,药学监护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高于常规组(P<0.05)。

见表1。

2.2两组血压水平及控制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及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6个月后,药学监护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

干预后,药学监护组血压控制率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大多数患者需终身服药[6]。

药学监护是当今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1990年美国Minnesota大学药学院的Hepler和Strand教授第一次全面阐述了药学监护的概念[7]。

1993年,美国医院药师协会对药学监护又作了统一定义:“药学监护是直接地、负责地提供与药物治疗相关的监护,其目的是让病人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探讨一套安全、可靠、有效的药学监护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服药依从性影响巨大。

研究[8]表明服药依从性差,药物治疗不充分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显示,干预6个月后药学监护组的服药依从性有了大幅度提升,药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指导,普及高血压知识,并不定期的进行随访和监督,使患者切实认识到疾病的危害,从而提高了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控制血压达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国外文献[9-10]证实医师药师合作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血压控制率,特别是对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在合理用药方面药师尤具明显优势。

本研究显示,干预6个月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降低,血压控制率也大幅增长。

药师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发展,提供药物选择、剂量以及用药监测项目等方面的建议,使患者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药学监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的影响,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因依从性差引起的血压波动;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将患者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3.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7):579-615.

[3]王文,姚崇华.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38.

[4]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Z].2009-12-28.

[5]MoriskyDE,GreenLW,LevineDM.Concurrentandpredic-tivevalidityofaself-reportedmeasureofmedicationadher-ence[J].MedCare,1986,24(1):67-74.

[6]SchnipperJL,RoumieCL,CawthonC,etal.RationaleanddesignofthePharmacistInterventionforLowLiteracyinCardiovascularDisease(PILL—CVD)study[J].CircCardio-vascQualOutcomes,2010,3(2):212-219.

[7]师少军,陈华庭,曾繁典.药学监护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1):1-5.

[8]JokisaloE,EnlundH,HaloenP,etal.Factorsrelatedtopoorcontrolofbloodpressurewithantihypertensivedrugtherapy[J].BloodPress,2003,12(1):49-55.

[9]GreenBB,CookAJ,RalstonJD,etal.Effectivenessofhomebloodpressuremonitoring,Webcommunication,andpharma-cistcareonhypertensioncontrol: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JAMA,2008,299(24):2857-2867.

[10]WeberCA,ErnstME,SezateGs,etal.Pharmacist-physi-cianco-managementofhypertensionandreductionin24-hourambulatorybloodpressures[J].Arch,InternMed,2010,170(18):1634-1639.

相关专题 药学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