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天工业核心能力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遗弃天使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遗弃天使”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欧洲航天工业核心能力发展现状分析论文(共16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欧洲航天工业核心能力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欧洲航天工业核心能力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欧洲航天工业是欧洲主要国家工业能力的凝聚所在,在欧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欧洲各个国家互相联合各有侧重的在航天发展领域做出贡献,使得欧洲航天领域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形成了航天建设能力的合力。并且在火箭运载、卫星通信方面的发展都较为突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航天工业的支柱力量。那么, 欧洲航天工业发展的现状是什么呢?

1.研制生产能力现状

欧洲在航天工业研制方面,能力仅仅是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但在生产规模方面欧洲作为一个区域,具有非常强的规模优势,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航天工业设计方面,欧洲各国建立了较完善的并行工程设施,能够运用先进的设计技术、软件化的设计平台,实现开放式产品协同设计,同时还有虚拟网络化的基础设计。在系统集成能力方面,欧洲各国在区域组成不同的分工,并且拥有较强的航天装备。

2.军民转换能力方面

欧洲目前的航天仍是以民用航天为主,而且欧洲大多数国家都采取的是军事航天与民用航天分开管理的体制,这在某种程度影响了欧洲航天工业军民转化的能力,军事航天的发展技术相对于民用航天而言能力有所减弱,这是欧洲未来要提高的方面。

3.创新驱动能力现状

欧洲航天工业非常重视创新驱动能力建设,科研投入保持了较大的力度。从技术投入水平和前言技术的研究方面来看,欧洲的航天技术具备非常强的创新驱动能力,这有利于欧洲航天工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篇2: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新世纪我国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之一,自从二零零二年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省市地区相关部门都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的实现“十一五”教育规划中关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为社会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本文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一、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整体提高,生均水平下降

在政府对中职学校加大扶持力度之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明显增加,整体上的教学设备等较之以前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办学条件的改善程度满足不了学生数量增多带来的需求。这样,落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教学资源反而有所下降。如果这样继续发展下去,无节制的扩大中职学校的招生数量,校舍等教学设施得不到快速跟进,势必成为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一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各方面教学设施的匹配度。

(二)生均图书数量及教学仪器呈现下降趋势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图书指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零五年比零三年的生均图书数量少了七本,低于教育部颁布试行的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图书标准3.24册,如果按照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测算,尚缺图书约5万册。另外,教学仪器设备的生均值也有所下降。

(三)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素质偏低,并且,专职教师紧缺。中职学校由于在招生的低谷时期,很多学生都不愿意选择中职学校,教师缺乏教学的动力,并且,也没有升学的压力,所以,在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上,很少进行深造学习,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都不为其所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感到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的工作需求相脱节,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此的恶性循环,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并且,教师的数量也严重不足。在大力发展中职院校的时候,现有的教师数量及质量已经明显满足不了需求。因此,扩大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调整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发展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

二、中职学校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

中职学校原有的教学条件很多都比较陈旧,最近一些年,中职学校不断扩展,而学校在学校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建设投资力度跟不上招生的数量增长速度,这就会给目前的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办学条件成为制约中等职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必须重视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的分析和跟踪研究,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期对办学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如果不快速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生均水平,不仅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能力得不到保证,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同样会受到严重制约。

(二)建立中职学校建设分担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社会、国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受益者,需要政府加强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增加财政性教育投资,改变我国财政性教育投资上总体不足的状况。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力度,大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每个县重点支持1所职教中心,集中力量在省属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办好省级培训基地。中央政府应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制定和严格执行教育投入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教育预算管理,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预算的项目、标准,并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经费落实到位。

(三)加强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

1.需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调动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2.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加深教与学的交流,将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普通本科院校的再培训,交流充实到中等职业教师队伍中去;同时建立和执行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习的制度,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再来教学、指导学生,以加强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来源渠道不通的难题;3.增大对中职教师的再培训工作力度,为现有的在职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机会,使其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深造,达到学历和教学水平双方面的提高。

三、小结

我国目前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此,要想快速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实现技术型产业方向的转型,就要真正的将中职教育建设切实贯彻落实下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篇3:区域林业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区域林业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将中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从林产品产值,劳动力投入和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对~区域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每个地区林业各方面的特点及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建议,包括东部地区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东北地区制定“一县一业”的政策,西部地区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中部地区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等。

关键词:区域林业;林产品产值;劳动力投入;生态建设

由于林业是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产业,分析林业发展现状对社会主义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林业处于近代林业初步实现阶段,林业产业的发展受林业产出水平、人力投入和生态建设等因素影响。因此,分析这些因素的现状及变化,可以加强对林业发展现状的了解,有利于为新时期林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将全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根据2004~20统计数据,分析林业发展现状,为转变林业发展策略,促进林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一、区域划分与指标选取

(一)区域划分

中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环境差异巨大,常采用区域划分的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由于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划分类型也多种多样。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得到高速发展,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经济存在显著差异。依据这一现象,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分别为东北、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林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因此,选择按经济区域划分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四大区域。

(二)指标选取

林业产出水平主要对林产品产值进行考察,林产品产值是农林牧渔、建筑业和生态旅游等活动的总产量,可以反映一定时期林业产业的总成绩,综合代表性较强。劳动力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林业劳动力投入是指林业从业人员。我国林业从业人员承担了从林木种植经营、采伐加工,到生产销售、管理维护环节等多方面的任务,贯穿了林业产业运行的整个过程,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从业人员的数量与素质两个方面分析林业产业的劳动力现状。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必要和首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都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分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和生态工程造林面积情况,可以加深对林业生态建设的了解,同时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决策提供相应建议。

二、区域林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林产品产值分析

东部地区年三次产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均高于其他三个地区,且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占本地区林业总产值的比重依次为25.58%、64.02%和10.4%,表明东部地区林业发展方式已经逐渐脱离原始方式,主要依靠以林产品加工制造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林业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东部地区林业发展影响较小。东北地区2014年总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最低。该地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占本地区林业总产值的比重依次为40.73%、45.26%和14.01%,表明东北地区林业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由于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可适当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林业第二产业发展。西部地区2014年第一产业占本地区林业总产值的比重最大,为52.0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依次是34.24%和15.34%。林业第一产业是支撑西部地区林业发展的主要产业,说明西部地区林业发展结构不合理。应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发展方式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三产业为辅的发展方式转变。中部地区的林业发展方式介于西部和东部之间,因为中部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占本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7.02%、43.74%和19.24%,林业经济发展受第二产业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该地区林业发展影响最小。由此可知,中部地区林业发展方式正处于从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的过程中。

(二)劳动力投入情况分析

2014年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和科研水平整体较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跃,经营林业的机会成本也很高,因此,该地区林业从业人员相对较低,仅占全国的12.21%。但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高,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上的人占该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57.79%,表明该地区人才方面优势较大。东北地区2014年林业从业人员数为41.22万人,占全国比重高达33.58%,虽然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依旧是四个地区中林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地区。该地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整体结构与东部地区相近,其中东北地区中专人数所占比重略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2014年林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下降速度都排在第二位,低于东北地区,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4~2014年西部地区只有受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上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且占全国大专以上人数比重最大,高达41.04%;中专、高中和初中以下人数皆呈下降趋势,且下降速度比较一致,这是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造成的。中部地区2014年林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为21.07万人,下降的速度最慢。由于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数不到一半,整体受教育水平集中在中专和高中,因此,该地区从业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最低;但该地区大专以上人数以62.72%的速度逐年增长,且中专、高中和初中以下的人数逐年降低,所以中部地区林业从业人员整体受教育水平呈上升趋势。

(三)生态建设情况分析

由于天保工程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长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等地区,我国东部地区所辖省市不在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内,因此,东部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情况不予分析。2004~2014年东北地区是唯一一个工程区木材产量下降的地区,下降速度为68.43%,但2014年这项指标占全国比重1/3左右,各省平均木材产量为66.03万立方米,是平均水平最高的地区。封山育林面积和森林管护面积同工程区木材产量一样逐渐减少。该地区生态工程造林面积以24.86%的速度增长,截止至2014年增长到43.61万公顷。其中,其它工程造林面积比重点工程造林面积多10.38万公顷。西部地区所辖省市中大部分属于内蒙古、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因此,西部地区是天保工程重点建设地区。该地区2004~2014年工程区木材产量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但造林面积下降了近一半左右,下降为28.71万公顷;封山(沙)育林面积以22.09%的速度持续上升至364.7万公顷,截止至2014年封山(沙)育林面积占全国封山(沙)育林面积的66.32%,这一比重与森林管护面积占全国比重基本一致。2004~2014年西部地区生态工程造林面积下降了271.21万公顷,但依旧是造林面积最多的地区,比第二名造林面积多近一倍。其中,重点工程造林面积减少了176.38万公顷,其它工程造林面积增加了141.31万公顷。中部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且该地区各项指标都是三个地区中(除东部地区)最低的,但该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成果显著,例如:工程区木材产量在2004~2014年增长了近十倍,这一指标是该地区所有指标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其次是森林管护面积以154.97%的速度快速增长,说明中部地区重视对已有森林的维护;封山(沙)育林和造林面积分别以44.16%和38.5%的速度持续增长。2004~2014年中部地区生态工程造林面积是重点工程和其它工程共同造林面积的结果,虽然重点工程造林面积下降67.84万公顷,但是其他工程造林面积增长了96.72万公顷,因此造林总面积增加了28.88万公顷。

三、建议

东部地区应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林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广。完善林改制度,在制度上保证林业产权的稳定性,保护林农对林业资产的收益权和处置权,提高林农林业经营的积极性。凭借东部地区的财政实力,加大林业补贴力度,提高林农的经营意愿。东北地区应在稳定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上,大力支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制定“一县一业”的政策,支持经济林产品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支持林产品饮料企业的发展。最后,东北地区以国有林区为主,应对国有林区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制定高学历人才引进政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但森林资源特别丰富,可鼓励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农收入水平;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促进县市经济发展。应定期对林农进行教育培训,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林农,在西部大开发的整体背景下,响应国家政策引进林业专业人才,促进林业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应以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为重点任务。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林农补贴力度,鼓励林农参与营林活动并提高林农的营林积极性。二是林业管理部门召集林农和林业企业等组织联合起来,共同行动降低林业灾害的发生率。三是提升林政管理水平和林业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晓兰,姜雪梅.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林业经济,2014(3)

[2]杨桂红,张颖,毛宇飞.人力资本对林业生态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我国31个省区系统聚类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3]陈绍志,周海川.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定位与实施路径[J].2014

[4]黄安胜,刘振滨,许佳贤,等.多重目标下的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J].林业科学,2015(9)

篇4: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被深入应用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当中,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普及,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便利,现代社会的发展已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笔者首先对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未来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计算机应用概述

1.1计算机应用的概念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较为边缘的学科,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计算优势,被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计算机应用一般分为数值计算领域与非数值应用领域两个方面[1],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2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出现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应用仅仅停留在数值领域。直至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逐渐开始从数值领域向非数值领域发展,其应用从国防武器方面转到企业信息管理等信息数据处理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应用计算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和巨型化的发展趋势[2],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计算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篇5: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计算机技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有着存储空间大、计算快捷、处理迅速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我国大部分企业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快速处理数据的技能,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加速了企业的发展。其次,计算机在数值计算方面有着运行速度快、计算精准的特点,已被各领域普遍采用。最后,随着计算机不断的研发,已形成了人工智能化技术,加速了企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计算机迅速发展,计算机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应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对上下游产业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也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计算机对我国不同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成为了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加上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技工作中完善和推广农业科技信息,完成了全国农业生产流动信息网络,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3]。在文艺方面,计算机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影视作品中,极大增强了影视作品的真实表现力,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医疗卫生方面,计算机技术配合使用更为精密的医疗仪器,能够提高医疗水平。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患者网上预约、网上问诊,大大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医疗事业的管理水平。在公安安全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定位罪犯并完成抓捕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国家和人们的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4]。

3计算机应用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首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水平相对还比较低,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程度和应用程度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我国能充分应用计算机的家庭和企业的数量十分有限,对计算机的使用普遍还停留在非常简单的功能上。所以我国应更多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快捷和便利的特点,不断进行开发,最终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其次,我国对计算机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不够。我国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计算机技术无法满足我国重大工程和重要行业的需求,往往依靠国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和硬件,这样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5]。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积极发展计算机产业,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加强对计算机应用的重视和研发投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篇6: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4.1计算机的智能化发展

近年来,智能手表、智能电脑和数字电视等高科技产品已普遍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这些产品的都应用了计算机的智能化系统的原理,计算机的智能化是模拟人的行为和思想,对其进行研发和设计,制造出一批能够满足人类各种需求的智能产品。这些智能产品有着超出人类的计算和学习推理能力,能够完成人类所不能完成的工作。

4.2计算机的网络化发展

无线网络和蓝牙技术的出现就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6],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网络技术的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实现了通信技术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加快了社会信息网络化发展的进程。

4.3计算机的微型化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微型化计算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如平板电脑就是计算机微型化的具体体现,这种微型化的电子终端设备比一般的电脑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人们携带和使用起来更方便。因此,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已成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最为主要的发展趋势。

4.4计算机的巨型化发展

计算机的巨型化是在计算机运算迅速和运算准确的基础上,拥有更为强大的储备功能。计算机的巨型化和微型化存在一个统一的状态中,计算机的微型化是改造计算机的外观,而计算机巨型化是升级计算机的内部性能。巨型化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应用技能更加多样化,能被更广泛使用。例如,巨型化计算机用语系统,应用速度能够达到每秒几百亿次,是计算机应用的一次很大突破。

4.5计算机的集成化发展

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传统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数据计算功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适应各方面的需求,技术人员开始设法融合计算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促进了现代计算机集成化的发展。计算机的集成化技术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选择和使用空间,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5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使用,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我国信息化的进程。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技术给许多行业和领域注入更多的活力,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加大对其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参考文献

[1]刘妍.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理论性突破[J].数字技术与应用,(6):106-107.

[2]金艳.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15):120-121.

[3]蒋毅为.浅谈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教师,(32):114-115.

[4]朗海艳.浅谈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纵览,.

[5]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6]张华.浅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现代农业,2012.

篇7:环境保护产品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环境保护产品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1引言

摸清环境保护产品经营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摸索发展脉络和趋势,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规划,促进环境保护产品的发展。本文所调查和研究的环境保护产品包括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设备、材料和药剂、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调查范围为12月31日前在我省正式登记注册的专业或兼业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和环境服务活动,并独立核算的国有法人单位和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销售(经营)收入2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法人单位;从事行业包括环境保护产品、环境友好产品、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生产经营及环境保护服务业。

2环境保护产品经营现状

2.1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经营概况

20江西省环境保护产品经营概况见表1。全省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数为48个,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经营单位数6.94%;全省环境保护产品经营从业人员为5404人,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经营从业人员6.30%;年营业收入为157850.98万元,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收入2.00%;利润率为13.89%。

2.2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规模与区域分布

江西省年有48个单位从事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经营单位总数的6.88%。其中萍乡市32个,南昌市5个,上饶市4个,宜春市2个,景德镇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吉安市和抚州市各1个;区域分布上66.67%的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企业集中在萍乡市,10.42%集中在南昌市,8.33%集中在上饶市,抚州和赣州均无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其他设区市相对较少,具体如图1所示。

2.3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领域与行业分布

2011年我省48个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经营单位涉及水污染治理产品、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设备等五大领域,各领域经营单位数分别为28个、17个、2个、2个和1个,各领域比例见图2所示,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以水污染治理产品领域为主,达到58.33%。江西省2011年环境保护产品48个生产经营单位分别涉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等10个行业大类,各行业分布如表2所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50%,12.5%、10.42%、10.42%和6.25%,其余均为6个行业大类均为1个分别占2.08%。

2.4环境保护产品型号状况

2011年我省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量558个,其中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和水污染治理产品型号相对丰富,型号数分别为332个和183个,占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总数的59.50%和32.80%。

2.5环境保护产品采标状况

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状况以环境保护产品采用标准情况分析,江西省2011年59个(系列)环境保护产品采用国标、行标、企标和非标等各类标准。环境保护产品各领域采用标准情况如图5,33个水污染治理产品采标,19个大气污染治理产品采标,4个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采标,2个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采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设备采标1个;水污染治理产品采用标准超过半数,达到55.93%,大气污染治理产品采标占总数的32.20%。

2.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水平

2011年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558个,其中获得国家级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型号数有36个,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6.45%。如图6所示,环境保护产品涉及的五个领域,在获得国家级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环境保护产品中,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未获得国家级认证;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有36个,占50.00%;水污染治理产品14个,占38.89%;环境监测仪器设备3个,占8.33%;循环综合利用产品生产设备1个,占2.78%。

2.7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销售收入

2011年全省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年收入为157850.98万元,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收入的2%。各设区市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收入如图7所示,萍乡市、上饶市和南昌市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年收入位于前三位,分别为115421.99万元、22080万元和5718.81万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年收入的73.12%、13.99%和3.62%。2011年江西省环境保护产品各领域销售收入如图8所示,在水污染治理产品、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采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设备五大领域中,水污染治理产品销售收入最高,位95442.84万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收入的'60.46%,大气污染治理产品、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销售收入为58234.33万元、2700万元、784.13万元、689.68万元。

2.8环境保护产品出口情况

2011年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为2106.23万美元,在环境保护产品涉及的9个设区市中,萍乡市出口额1216.23万美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57.74%;南昌675.00万美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32.05%;鹰潭市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为200万美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9.50%;九江市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为15万美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0.91%,其余新余、吉安、上饶抚州和赣州等设区市均未发生环境保护产品出口。

3结论与讨论

(1)环境保护产品占比小,发展规模相对小

目前江西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有692个,环境保护产品仅占6.94%。环境保护产品年收入仅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收入的1.88%。环境保护产品总体规模小,集中度低,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缺少大型龙头骨干企业,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依然以中小企业为主,属于小规模生产经营,难以满足今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应对外来环保企业的有力竞争。

(2)环境保护产门类不齐全、品种类单一

2011年我省环境保护产品仅涉及水污染治理产品、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设备等五个领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品和辐射污染防护及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产品领域为空白。在涉及的5个领域中其中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和水污染治理产品型号数分别为332个和183个,占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总数的59.50%和32.80%,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循环综合利用产品生产设备型号较少。

(3)环境保护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2011年江西省环境保护产品共计产品型号558个,获得国家级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型号数有36个,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6.45%;而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标准的产品仅为59项。

作者:史晓燕 邹新 李铭书 刘足根 樊艳春 唐志敏 万群 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江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篇8:语言经济学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语言经济学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前言

语言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发展壮大必将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进步。所以,我国对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不仅是对语言经济学本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为国家语言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大力推进汉语言国际化、少数民族语言国际化进程,加大对语言产业、语言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将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一、语言经济学概述

(一)语言经济学学科定位

语言经济学是随着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将语言产业与经济发展有机整合的新兴学科。语言经济学针对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与收益进行研究,将地域性语言艺术与经济发展深度结合从而实现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语言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我国实现“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大力推行的文化体制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对语言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对科技兴国战略、语言政策战略制定甚至国民经济发展具备现实而深远的意义[1]。

(二)语言经济学发展历程

1965年,经济学者马尔沙克(Jacod.Marschak)首次提出语言经济学的论述,它认为语言作为一种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交流工具与经济活动中的其他资源具有同样的价值,即语言能够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在经济活动中通过对价值规律的充分遵循形成由使用价值向价值的转变。但是,马尔沙克在这一论述的过程中单纯对语言经济学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对语言经济学的具体实施并未做出深入讨论与分析。随着人力资本论和教育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世界经济学者对语言经济学的关注度愈发强烈,使语言经济学在20世纪七十年代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多语言国家开始将语言产业与经济联系进行深入研究,语言经济学的研究重心开始向双语教学、语言战略规划、语言政策制定执行转移,开始注意到不同的.语言技能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同结果,从而使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进入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文化产业大规模进入经济发展领域,语言产业得到大幅度发展,世界经济学领域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随之深入,视角逐步放开,主体逐步多样化,语言经济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以ArielRubinstein等经济学者为代表,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带了崭新的面貌。纵观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背景,语言经济学主要取向是对语言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2]。

二、我国语言经济学发展现状分析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深,20世纪九十年代末,语言经济学正式进入中国,尽管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具有前瞻性经济学者对语言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有过一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受到实际国情和经济体制的限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深远。直至,国内经济学者许其潮正式提出语言经济学学科定位,初步将世界先进的语言经济学理论引入中国。语言经济学至十年当中在我国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十年当中,以黄少安教授为先驱者,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为主要阵地,在我国建立了培养语言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博士生教育体系并为语言经济学培养出大批能够促进我国语言经济学发展的专业性人才,如语言经济学方向博士生宁继鸣,在其博士毕业论文《感与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与分析与建议》提出的相关研究结果,是我国在语言经济学领域一项具有实质性和时效性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我国语言经济学发展过程中,虽然历史较短,但是基础坚实,研究成果一直处于国际上领先地位,语言经济学在我国正逐步走向成熟[3]。

三、语言经济学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探寻语言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语言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取得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语言经济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后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语言经济学是经济学发展和语言产业发展的共同需求

语言经济学具有跨学科的学科特征,能够为我国语言战略规划和实施提供经济学方向的理论支持,能够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科学政策方针的制定。同时,作为世界发展中大国,加大对我国语言产业的发展力度,可以为世界语言经济学学科发展及文化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语言经济学应用前景分析

语言经济学正向着成熟学科的方向发展,但是一门学科的成熟不仅需要对其本身具有充分的解释,同时需要在实践中证明学科的时效性和对社会产生的意义。我国作为语言大国,在语言文字资源上具备优势,同时面临诸多问题。比如:濒临消失的语言如何进行保护,各地方方言如何利用,文字文化如何传承等。语言经济学在为国家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可以促使国家在制定相关语言战略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与价值规律制定科学的语言战略和政策。所以,语言经济学在应用上是具有广阔前景的。

四、结束语

语言经济学能够促进经济学者与语言学者的合作,语言经济学能够丰富经济学者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范围和角度,拓宽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同时能够充实语言产业的发展动力,扩大语言学家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思路。所以,语言经济学无论是在文化传承上还是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篇9: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社会体育现状的分析,指出推动社会体育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关键词:社会体育;现状;健康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人们由于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影响,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导致自身的身体状况不良。因此推广社会体育,让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已经刻不容缓。

1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

1.1社会体育的普及程度不高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小部分成年人一年之中只参加过一次或者几次体育活动,而大部分一年之中几乎从未参加过体育活动,尽管政府部门大力宣传和鼓励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很多人的体育锻炼意识依然比较薄弱[1]。而且就算将16岁以上的在校学生和武装力量等当成体育人口的一部分,我国体育人口的总数依然不到50%,而发达国家的体育人口一般在50%~70%,因此,我国的社会体育与发达国家的社会体育之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2社会各阶层不重视社会体育

一般而言,普通老百姓不太关心国家的体育发展情况,而且很少主动去进行体育锻炼。在城乡居民中只有5%的人了解《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30%的人稍微了解一些情况,但是并不深入,剩下65%的人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一指导计划。这个结果与“一二一工程”所提出的“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目标有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尽管国家积极鼓励和倡导各种体育活动,但是大多数民众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全民健身活动难以推广、发展。

1.3缺乏群众体育活动场地

体育锻炼需要固定的场所和一些体育器材,但是由于人口压力较大,体育场地、体育锻炼器材难以满足人们的'体育锻炼需求。我国的体育场馆不足,而且只有少数体育场馆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目前,我国的公共体育场馆虽然已经开始向社会开放,但是开放的总量很少,因此体育场地不足、体育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社会体育的发展。

2推动我国社会体育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2.1积极倡导终身体育的意识

我国现代体育发展的两大战略目标是提高我国的竞技运动水平和全民族的体质水平。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应该大力倡导体育活动,引导人们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2]。国家应该面向生活、面向实际、面向人民群众,注意培养全体公民的体育意识,积极改变人们轻视体育运动的思想,大力宣传体育运动的好处,合理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同时,政府和社会需要大力宣传终身体育的思想,尽可能为每一位公民提供体育锻炼、体育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主管部门的积极作用,合理安排资金、人员和体育设备,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体育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2.2不断增加体育人口

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体育人口的不断增加可以显示出一个国家的人口质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需要加强经济建设,而且更加强调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反映了人们的体育参与程度。我国的体育人口结构不完善,青少年学生和离退休老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较多,而中青年人则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因此需要运用多种有效的措施,带动起薄弱群体,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意识,努力做好体育服务工作,积极优化体育锻炼环境,以扩大体育人口的范围。同时可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中青年人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积极构建完善的体育人口结构,从而逐渐推动社会体育的进步。

2.3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社会体育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社会体育的发展情况,加大对社会体育的投入力度,全方位的支持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以满足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增强居民的身体素质。在居民居住、聚集区域,可以建立公共体育设施,满足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以丰富居民的生活[3]。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要求住宅区必须配有体育设施,并且根据小区的面积,目前制定配套体育设施的标准,认真审核小区的体育配套设施,避免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4]。此外,可以制定专门的政策,鼓励和倡导各类学校开放体育设施,大力支持学校开放体育场地的行为,并且给予学校一定的资金补助,以维护学校体育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各类学校对社会体育的支持力度。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命在于运动”,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生活。因此,大力支持和引导社会体育事业,积极宣传终身体育的思想,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国家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海波.广东省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邓通.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

[3]苏珊.西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

[4]张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商丘市农村社会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

篇10: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1我国林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林业技术创新不足

虽然我国在林业的发展在总体上较快,但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分析产生这样情况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政府对林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资金较少。众所周知,林业科技的创新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林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因此在资金投入方面略显欠缺。2)对新的研究成果过于自信。林业科技的研究和创新存在很多困难,新的研究成果当然值得推广和使用,但不能盲目相信这些新成果和新技术,要注重实用效果,避免带来的负面效果。3)政府和高校对林业科技不够重视。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高校专业教育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造成大多数林业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林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得不到有效提高。

1.2发展体系不健全

我国林业科技在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形势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总体发展效果不佳、技术创新较为缓慢等,一方面是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林业科技发展缺乏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技术的审批需要较多的程序,在资金申请和使用方面也受到多种限制,即使出现新技术也难以快速得到推广和使用,制度上的不健全极大地影响了林业科技的整体发展,也打消了很多林业科技人员研究和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林业科技的发展。

1.3林业科技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在信息化、网络化程度十分发达的'当今时代,林业科技研究和创新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和使用。但是从当前我国林业科技从业人员的结构方面,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严重等现象,缺乏有力的后备支持,造成林业科技的发展受到层层阻碍,总体研究成果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老龄化严重的林业科技从业人员接受能力较差,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研究,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科技创新更是流于形式。

2提高林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2.1加大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是林业科技发展的首要前提,林业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工程,国家有关部门及政府主管单位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注重林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加大对新成果、新技术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鼓励,提高广大林业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工作竭尽全力,全面推动我国林业科技的发展。

2.2建立健全林业科技制度

完善林业科技管理制度是提高林业科技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进行科技研究与创新的基础。在进行这套体系建立时,不仅要着眼于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还要根据基层人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设置。基层从业人员是林业科技研究和创新的重要支持,是各项工作开展和落实的有力支撑,是林业科技发展的有生力量。

2.3强化科技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专业的林业科技研究是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有效手段,要加大科技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制订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定期对科技人员进行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同时注重引进高校优秀的林业专业人才,为林业科技的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加强后备力量的储备,优化从业人员结构,提高林业科技创新的效率。

结束语

林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工作人员不能满足目前取得的成就,要脚踏实地、着眼未来,以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注重资金的投入、制度的健全和科技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蕾,吴丽娟.中国现代林业科技发展历程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4).

[2]钱丽娟.林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绿色科技,2015(6):127-128.

篇11: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它的制定和颁布不但给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标准,而且对在校师范生的教育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基于问卷调查,对师范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能力标准

1研究概述

1.1调研目的

调查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主要从5个维度:意识层面、知识与技能层面、应用层面、对教育技术资源方面的需求、学生对教育技术教育方面期望,来了解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

1.2调研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研方法。问卷的设计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题。以及笔者设计的有关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发展期望的几道试题。笔者把试卷按学科进行编制。分别编写出中文、数学、英语、地理4个学科的问卷。这4套问卷都是从5个维度来进行编写。每套题都包括45―50个问题,其中至少有43个封闭或半封闭试题和2个开放性试题。

1.3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中主要选取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注意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特点,从学生中抽取研究对象。笔者在东北师范大学主要选取大三、大四的师范生,共调查数学、语文、英语、物理4个专业,这4个专业又均匀分布在文、理两个大类。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4份,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为98.5%。问卷数据录入计算机并采用Excel软件来处理。

2结果分析

2.1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意识现状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不仅对在职教师提出了标准,同时也对在校师范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调查可知。11.17%的师范生对此标准非常了解且十分关注,10.41%的师范生对此标准非常了解但并不关注。53.55%的师范生对此标准不太了解也不关注,24.87%的师范生对此标准一无所知。从这些数据就可看出,3/4的师范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标准并不是很了解,多数都处于未知状态。如果一个师范生对其未来职业要求的了解程度处于半迷茫状态,那么他们也就不能知道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自然当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是处于迷茫的状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尽量多引导学生去关注这方面内容。让他们懂得一个优秀的教师究应该具备哪些技能。

2.2师范生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现状

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很多教育的基础内容,师范生如果能更加积极的学习应用教育技术所必需的教育理论与观念、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教育技术Ⅲ。在调查问卷中,笔者就是通过第二部分试题来了解师范生在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得出以下结论:

2.2.1师范生想多掌握技术,但理论基础不牢 在调查问卷中,为了降低难度,涉及到有关基础知识的内容都是以选择题形式来考察师范生的掌握程度。调查数据显示,师范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却很想学习技术。通过问卷统计得知:在英语的问卷中,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发展影响较大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的了解不够。在语文问卷中,考察学生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这个题就想看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掌握如何,可很多学生都不清楚教育技术的五部分组成,76%的学生答错这道题。太多的学生只关注到实际应片j,他们认为这些技术内容能对今后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性。

2.2.2对常用的教学软件掌握不精确 师范生对Word、PowerPoint只达到了解的程度,但使用的不精。通过问卷统计得知:在英语问卷中,为了使上课时使用的电子文档中的文字更加醒目,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需要给一些文字加上底纹。只有71%的学生知道选中要加上底纹的文字,点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很多学生在平时的时候都只注意一些文字的修改、格式的统一,但是一些很简单的命令不能掌握,往往在最简单的地方犯错误。从问卷中的很多题都能反映出同一个问题,就是每名学生学软件时只是学习些表面上的东西,一旦要深究就不一定会了。这些都是笔者觉得在今后的教育中.老师们一定要注意提醒的地方。

2.3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描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过程的有效组织和管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通过问卷统计得知:在语文问卷中,在进行教案设计前,教师要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指的是学习者的差距和需要.然而只有22%的学生答对.如果师范生在做教学设计时不明确学习需要,那么其最终的教案也是盲目按教学大纲设计的教案,这样的教案是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笔者认为,在适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2.4师范生对教育技术资源方面的需求

教育资源是指那些为教学目的而专门设计的或者能被用于教育目的的服务的各种资源,如果从资源分类理解资源内涵,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潜件(观念)。其中,硬件资源的建设是指信息技术设备和设施的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它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软件资源的建设是指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的建设。软件资源的建设是核心,它提供实际运用上的支持。潜件建设是指信息技术理论和方法的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所设有的硬件设备越来越齐全,但在软件资源建设上表现出很多不足之处。

2.4.1与本专业相关的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库缺乏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的网络资源开发者还没建设出与各个专业相关的资源,并且各个专业的学生对教育技术方面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如果单单只靠现有网络上的内容来面向各个专业.早已不能满足师范生的专业需要。我们应该开发出更多的与各个专业相关的网络课程。例如:通过与语文专业师范生的沟通.得知他们多喜欢用视频、音频来创设情景,结合情景来进行教学,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所学的古诗、文言文、散文等。因此笔者建议在做语文专业的网络资源时能多考虑这方面的内容。

2.4.2用来讲解硬件设备操作过程的软件资源短缺 师范生对教学中常使用的教学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不精,他们都急需这方面的详尽讲解内容。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使用到的教育教学设备很好、很全,不过在他们中的55%,甚至更多的学生不懂得如何使用这些教学设备。因为学校为了简化教学,每次设备开启时都已配置好,老师不需要进行调整,只要按下开关键,然而现在的很多师范生的就业方向都是农村或偏远山区.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才能调整好这些教学设备,如投影器的调整、幕布的收挂等。笔者希望能多拍些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能一步步的按照步骤来进行学习,增加相关的软件资源。

2.5师范生对教育技术教育方面的期望

2.5.1更改课程开设时间 通过调查得知,50%的师范生希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能在大三开设,而不是在大一开设。仓储认为在这样的时间段开设课程才能使她们学到更加切合实际的教育技术内容.并能将学习的内容立刻应用到教育实习中。

2.5-2改革培训方式和内容方面 大多数师范生都希望能边上机边讲授内容,让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利用多媒体、网络学习内容,而不是继续沿用传统授课方式。传统的教学不能实现课程本身的实践要求,所以她们十分期待课程能适当的改革。

2.5.3小班授课或是分专业授课 很多师范生希望《现代教育技术》课能小班授课或是分专业授课目前,许多高等师院校公认《现代教育技术》课是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唯一途径,但是很多院校都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做为公共课开设,由于教师少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多数的师范院校只能开展大班教学。然而采用大班授课,使得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只是上课听老师讲一些理论知识。根本接触不到一线的教学实践与教育技术的结合点,致使很多学生不能学到如何更好的使用教学媒体来优化教学,使用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更不用说做出更好的、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所以很多师范生在调查问卷中写道:希望学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教育技术内容,增强针对性、使用性。

2.5.4开设课件制作、多媒体技术课程 很多师范生希望开设课件制作、多媒体技术课程.使师范生能做出更好的课件,提高教学效果。原来的师范生只会使用PTP进行讲课,他们认为只用PPT讲课很单调,所以希望多学些课件制作方面的软件,来填补她们这方面的缺陷。

2.5.5开设有关教学礼仪方面的内容 很多师范生都会参与微格教学的培训,他们在进入微格教室时看到自己讲课时的举止,以前一些不注意的小举动在屏幕上突显出来,如果自己作为学生也会觉得这样不好。所以很多师范生都觉得应适当的开设这方面的内容来提高这方面的意识.

3改进策略

3.1调整现有教育技术相关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在各个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为了能更加有利于师范生的发展.笔者认为该课程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整。通过问卷可以看出很多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适当改变原来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原来上课讲授的内容多数都过于大纲化、理论化,学生会觉得很枯燥,若是适当的弱化理论,以师范生够用为最低限制,这样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习这门课程。增加师范生比较关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方面的内容,适当调整这方面的课时.安排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可以亲自操作,而不再是以前那样使学生一堂课只是坐着干听,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

3.2加强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从到现在,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完全可以更加的大胆一些,真正的使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例如:可以让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生能以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方式参与到各个学科教学,每天和他们在一起,学他们的专业学科知识,之后把自己的优势与他们的学科知识相结合,做出更能适合教学的东西。笔者最近经常和英语专业的免费师范生在一起.他们从大三就开始进行教学练习,老师上课的每一个细节他们都在练习,通过交谈得知他们上课时只会使用PPT,其它更简单、更适于上课的软件根本不会使用。他们的学识与能力不比我们专业的学生差,但他们没想到用更好的软件来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加大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让我们深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去,去教授他们需要的技术来整合教学、优化教学,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3.3提高师范生“两条腿”走路的意识

很多师范生对“两条腿”还不是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只会一些专业知识,致使很多师范生意识不到教育技术的优越之处。所以对现在的在校师范生要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两条腿”走路,这“两条腿”是指:一要有较强的教育技术能力的素质;二要有拿手的中小学科目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两方面内容的师范生才能更快、更好地走向未来。

3.4优化现有的教育技术学习资源

3.4.1与专业挂钩.丰富现有的学习资源 现有网络学习资源不少.不过很多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各自建设网络资源,有的还出现了重复建设的现象,但在这些资源中能真正提供给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的专业资源却寥寥无几,而且资源内容整理的也不齐全。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对有现有的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归纳、优化,最好是跟学科挂钩,分科目来进行,扩大原有的资源内容量,使之更加丰富,更加符合专业要求。

3.4.2使现在的学习资源更加智能化 现有的资源多数都是以文本、图片的格式来展示学习内容,渐渐出现了视频。可现有的资源大多不够人性化,学习者也只能是一页一页的阅读.一点都没有符合人学习思维的跳跃性。如果把现有的学习资源配合超链接,再配合更好的导航、概念图,学习者可以任意的选择他想学习的地方,这样的学习资源才能更加的凸显个性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

3.4-3使学习资源更加多样、多元化 多样化指形式多样化,可以寄教育于娱乐。只靠把学习内容整理好是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有时候适当的把学习的内容设计成游戏是很有必要的,学生的天性都是好动、爱玩,如果能让学生们边玩边学习知识,这是非常好的。形式不在单单的局限于文本+图片,多加一些游戏+视频,这样的学习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次研究以《标准》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题为基础,设计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提出了目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笔者所选的调查学校位于吉林省,学校的教学条件、办学规模、学生素质等各方面,都有别于其它省市的师范院校,调查的地域范围较窄,更多地从本省的实际情况考虑.所以本次研究的结论普遍适应性可能不强,仅供借鉴。

篇12:核心能力与高职院校的发展论文

Abstract:Most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exploring the paths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In the competitive educational 〆nvironment, some of the colleges have made continuous progresses and some find it difficult to do so. The reason of the success of the colleges lies in its core capability. This core capability contains the ability of recreation and learning,and the optimiz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capability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partments.

Key words: core capability;vocational college; development

学校核心能力是学校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核心能力成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核心能力建设也成为高职院校的关键任务。

一、高职院校核心能力的定位

1990年普拉哈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提出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两位伟大的管理学家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知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普拉哈德和哈默尔还认为,将资源与技能的结合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与其他竞争者的显著区别[1]。这对正在发展中的我国高职院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国学者周游提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在长期教育活动中积累的知识体系,是学校在教育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等某一个或多个环节上所具有的持续竞争优势能力,且不易被竞争对手仿制的独特能力”[2]。笔者认为学校的核心能力是学校运用其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知识体系,适应和利用环境变化,有效整合学校内外资源,不断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并为社会提供有意义的服务,给教育者、受教育者带来价值提升的特有综合素质,它能为学校提供较大的发展潜力,支持着学校在教育市场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可见,核心能力是学校的隐性能力,是一所学校的优势所在,是一所学校处于竞争有利地位的内在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大批“实用型”、“技能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怎样才能使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高职院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职的教育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合理的教育市场机制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职院校面对市场的竞争和选择,要努力去拼搏,去寻找自己的优势,学校才能生存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供不应求。同时,这类院校也是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学校。我们在感叹这些学校取得优良成绩和获得赞誉的时候,得透过学校成功的表面现象,看到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的核心能力。从高职院校的业务关系上,核心能力可以分为与学校内部有关的创新能力、组织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学校资源的优化整合能力、有效的执行能力,还有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核心能力体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的专业动手能力、较优秀的职业素质、较强劲的持续发展潜力的人才;学校能与社会实现良好的对接。

(2)核心能力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或差异性,是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高职院校的文化中,深深融合于高职院校内质之中,难以被他校模仿和替代,是竞争力各要素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

(3)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通往未来之门的关键,能够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开拓发展。

二、核心能力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的特殊作用

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优势,是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支撑。它是高职院校在较长时间里形成的,是高职院校特殊历史进程中的产物,可称之为“管理遗产”。核心能力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战略选择,是高职院校在竞争中获取领先地位的关键性能力。一所高职院校缺少核心能力虽仍可以维持生存,但这样的生存是低级的、没有发展的存续。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发展将使得没有核心能力的学校必然要被淘汰出局。因此,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具有特殊的作用。

1.创新能力建设引领高职院校进入发展的新天地

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组织,其创新能力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学的一代宗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创新意味着为顾客创造新价值和新的满意度。我国的高职竞争市场逐步形成,高职院校的创新价值体现在提升学生(这群特殊的“顾客”)个人的价值,满足他们面向社会与市场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院校才能为学生创造新的价值。具备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首先,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要求高职院校有创新能力,有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在竞争的环境里显示其优势。伴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我国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逐渐增加,传统的产业结构在优化提升,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因此需要大批高等职业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技术人才成为用人单位争取的对象。创新人才需求的竞争,其本质上是高职院校在创新能力上的竞争。要想让自己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高职院校要善于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与本校特色相融合,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学校才能有所作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有创新能力的素质,有较强劲的持续发展潜力。有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地位。同时,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产业结构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内部特点,在学校的相关环节和相关领域,能够发现发展的新方向,产生新思路和创造出新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和管理中,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向新的领域发展。可见,创新能力对于学校提升竞争力和保持学校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高职院校创新的过程也是其发展的过程。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加强新的学科建设、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质量及科技成果的创新。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高校生存的基础。高职院校只有坚持走创新之路,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才能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面对变化的产业环境和社会需求而进行自我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重视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发展学校优势,提升其办学水平,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2.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也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是关系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它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学习能力是建立学习型高职院校的需要。传统的高职院校组织模式和管理观念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成为高职院校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学习型高职院校的建立是高职院校自身调整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而学习型组织关键是学习能力,即高职院校能从自身发展的历程中汲取宝贵经验并能从其他学校、组织获取有益知识,从中受到启发,并通过一定的调整从而运用于新的实践的能力。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进而采取适应新情景的能力,也是学校不断创新和改进的能力基础。

其次,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建立高职院校的学习文化。学校的学习文化是指学校关于学习方面的氛围、意识、行为模式等,反映一所学校具有继续学习的精神风貌。高等院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学校的成员必须有学习能力,这里的学习能力是区别于一般的学习,学习能力是侧重强调吸收、创新及应用的能力。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转换,这样,教师的视野更广,发展空间扩大了。同时,高职院校要有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要有尊重个人特质,强调自我管理的体制,学校成员才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动力与行动,并将所获得的学习能力应用于工作中,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创新。这样,学校成员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高职院校的学习文化也增强了。

第三,学习能力强的高职院校自身在不断地改进。学习能力强的高职院校在发展中会一直关注自己的发展方向,分析内外环境的变化,有能力从多方面获取改进工作的信息,预测和发现问题,制定科学的方案,解决学校的问题,不断把高职院校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3.资源整合、优化及有效执行力与高职院校的发展

学校的资源包括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指人力、物力与财力;无形资源是指学校的员工能力、学校的声誉及人际关系等。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化、整合可以提高高职院校资源的聚合能量。高职院校的资源在未整合前,是处于松散状态,学校必须按自身的发展目标聚集资源、调整资源以使资源为学校运行和发展发挥最佳的效益。因此,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是学校的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整合、优化可以提高有形资源的利用率。学校物力资源的整合包括对学校现有设施、设备资源的整合。学校的物力资源本身是静态的,但为了使静态的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与高职院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所要求的活动或任务紧密结合。同时,整合学校资源有利于降低高职院校的“经营”成本。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日益加强,高校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办学经营的实体。高职院校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努力使校内资源运用得更加有效。

其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人力资本绩效。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且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要与时间、任务、岗位要求相匹配。

第三,有效的执行力为高职院校创造新的价值。高职院校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及人力资源的绩效提高都要靠有效执行力来贯彻。通过有效的执行力,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得以实现,并且创造了新的资源和成果。

4.环境适应能力与高职院校的发展

适应环境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处在社会动态的环境中,本身作为一种开放系统,必须适应内外环境及其需求的变化,求得自身与外界的平衡。在寻求平衡中,高职院校不断地在动态中求得发展。

首先,具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能力的高职院校,就应当具有灵敏的反馈系统。高职院校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获得信息,敏锐感知政府政策、投资和服务,充分利用其他社会资源,按照政府的政策和市场需求目标来自动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高职院校的办学应以就业、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符合社会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方针。在区域定位上,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结合经济发展的态势、科技发展的趋势,开辟新的专业领域,培养实践型、应用型的人才,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对接。

其次,发展中的高职院校要与强校合作,依托产业办学,从而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与强势的院校合作,能促进发展中的院校分享强势院校的先进经验,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特色创新等方面快速积累。市场经济决定了现代教育具有产业属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办学要主动适应产业需求,学会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教育,管理教育。要依托地方产业办学,学院联袂当地企业及有关部门建立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以便学院能够紧紧地把握市场脉搏,了解产业发展的需求,能够培养大批企业需要的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素质全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够为地方产业服务,就能取得社会的认同,这样的高职院校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有利的地位。

三、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建设的若干关键因素

高职院校发展与其核心能力有着鱼水关系,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建设对其本身至关重要,需要有管理文化、学校制度、高职院校各部门关系的协调作为基础。

1.管理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建设的灵魂

“所谓学校的管理文化,是讲校长要有‘文化治校’的理念,在文化中管理学校、发展人,即通过对文化的经营整合,如思想观念的确立、价值取向的认同、文化氛围的创设、协作意识的强化等挖掘干部教师的内在潜质,实现干部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且共同遵守的管理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管理行为规范。”[3]高职院校的管理文化是根植于学校的隐性文化,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影响着管理者及管理对象的行为,影响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决定着管理活动的效果。

高职院校的管理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在管理领域的具体化。高职院校的不同核心能力建设都有与之相应的管理文化,管理中有创新、学习、改进、执行等相关的价值观、信念、意志、态度。核心能力的建设过程也是相关的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

2.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与学校核心能力

学校的制度是学校里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复合体,目的在于引导、规范、促进组织里成员和学校各部门的行为。高职院校的制度根据其涉及的活动领域可分为党政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和实践制度、人事制度、财物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学生就业指导制度等,各大制度中还有若干小制度。判断一所高职院校的制度先进性,最关键是看其能促进高职院校健康稳步的发展。而且好的制度要能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完善,实现高职院校的内外平衡。学校的制度对核心能力建设具有支持或限制的作用,如鼓励成员创新的制度会促进学校的核心能力建设,而一些限制成员交流学习的制度会压抑师生的创造性。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认真研究制度的优越性与落后性,而且各制度要以保障、促进学校核心能力建设为归宿。

3.高职院校内部各部门建设与其核心能力建设

高职院校所制定的战略,要分化为具体部门任务。各部门是高职院校具体工作的执行者与管理者。高职院校的资源具体分配到各部门,且各部门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拥有者。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是将各部门的资源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结合各部门的具体任务,进而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能力,以达到各部门资源共享,实现学院的整体发展。可见处理好学校各部门的关系十分重要。一所有生命力的高职院校应该具有高效率、灵活、反馈快的组织,能为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篇13:分析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的现状论文

分析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的现状论文

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了“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总体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环境监测在监测内容、运行管理方式上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结合已经发布实施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环境监测科技的发展面临一个全新的局面。

1、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环境监测科技的新要求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环境监测的业务要求主要体现在内容和运行方式2个方面。从内容上主要体现为“全面设点、自动预警”,要求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全覆盖;通过加强污染排放监控和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等全面提升风险防控和应急预警能力。从运行方式上主要体现为“全国联网、依法追责”,建设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和信息统一发布;通过考核问责和同步执法促进政策落地,并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在环境监测科技方面,要求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条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M统一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生态、污染源、噪声、振动、辐射等监测布点、监测和评价技术标准规范,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完善。增强各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确保排污单位、各类监测机构的监测活动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M。

2、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对环境监测科技的影响

环境监测省级以下机构垂直管理,将有效逼制地方保护、干预执法、数据不实等情况的发生。但对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特别是环境监测标准、规范、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监测的运行管理也将因此发生较大变化,整体方式大体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社会化运营,另一类是环境监测部门自行运维。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社会化运营,将改变以往按照年度监测任务的开展方式,以合同管理方式为主,监测方法、质量控制、数据评估都将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省级以下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将改变以往按照各级行政区开展监测的运行方式,由省级环保部门统一规划实施。这2个变化都要求通过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3、科研管理体制的新变化

“十三五”的科研体制也有较大变化,强调对科技资源进行统筹,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在考虑部门功能性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公开统—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

从管理机制上看,建立部际联席会议作为部门协调的主要工作平台,成立专业机构、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为基础的统一的评估和监管机制,并建立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部际联席会议由科技部牵头,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参加,制定议事规则,负责审议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等工作。专业机构受理项目申请,组织项目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计划布局、重点专项设置和任务分解等提出咨询意见。科技部、财政部对科技计划的实施绩效、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和专业机构的履职尽责情况等进行评估评价和监督检查。

从具体内容上看,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将整合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5项,并且全部纳入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管理,加强项目查重,避免重复申报和重复资助63。

为适应这一变化,环境监测科技工作导向要从“监测科研可以帮助监测工作解决什么问题”转变为“国家需要监测科研做什么”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拓展系统内外合作,逐步开创国家需求大背景下的科研工作。

4、环境监测科技的现状和挑战

4.1 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现状和挑战

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目前面临3个主要挑战:—是根据新的排放标准和质量标准,部分新的污染物尚缺少国家和行业标准方法;二是部分标准方法因可操作性问题、方法之间可比性问题,尚待修订或制定新的方法;三是各部门、各地区的监测方法、评价标准尚不统一61。

4.2 水环境监测科研现状和挑战

“十二五”期间,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设立了“国家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围绕流域水环境监测业务化平台、监测装备、水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质量管理、体制机制5个模块开展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攻关研究,开发了水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与决策支持平台,在示范区初步实现了流域水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标准化、质量管理规范化、数据平台信息化、仪器设备国产化、技术天地一体化和网络示范业务化。

从总体上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内容超前,启动时间早,科研成果领先于环境监测业务发展,但是地下水的研究相对滞后。

4.3 大气环境监测科研现状和挑战

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试点专项第一批项目已经于月发布,按照“统筹监测预警、厘清污染源头、关注健康影响、研发治理技术、促进成果应用”的思路,确定了六大类25项主要任务。其中第一类为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包括大气有机物集成化在线测量技术、大气污染多平台一体化监测技术、重点行业多组分大气污染源排放高精度在线监测技术、精细网格大气动态污染源清单技术、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技术及应用5个部分。

其他与环境监测相关的任务还包括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管理支持技术、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等。

从总体上看,“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预警业务工作和科研工作将同步推进,主要挑战应当是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业务工作中。

4.4 土壤环境监测科研现状和挑战

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经列入国家科技部际联席会议的议事日程。环保部已经于年启动了公益专项“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构建和业务化运行保障研究与示范”项目。土壤环境例行监测也已经正式列入国家环境监测任务。

从总体上看,目前土壤环境监测科研工作尚不足以指导土壤环境监测业务工作,有关研究相对滞后。

5、“十三五”环境监测科技发展方向与展望

5.1 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建设

根据《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相关内容,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编制发布《国家环境监测网环境监测技术体系》。该体系以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为主,包括相应技术文件,将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分为基础技术、监测技术、评价技术、信息技术、质控技术及其他技术6个部分,分要素梳理现有技术、已立项标准和需要建设的内容,重点解决部分标准方法实用性差的问题,努力推进各部门的监测标准方法统一工作,并为地方环境监测网络的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指导与依据。

5.2 水环境监测科技工作与展望

水环境监测科技工作应促进试点业务平台的实际应用和相关标准方法的实用化,将试点业务平台范围逐步扩大为水环境监测预警业务体系。按流域水环境功能和污染源时空特点,在现行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系统优化设计,按流域系统重新整合水环境监测技术。制定统一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严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针对水环境监测的采样、预处理、分析测试各环节,制定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可比性。

5.3 大气环境监测科技工作与展望

大气环境监测科技工作应紧密围绕气专项,以空气质量监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和预报预警建设为重点开展工作。一是深化大气污染监测(观测)技术研究,努力解决重点行业多组分大气污染源排放高精度在线监测技术。二是努力开展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技术及应用,为研究大气环境变化和制定污染防治政策提供标准化共享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大气污染预报预警技术研究,稳步推进重点地区空气污染源解析方法研究和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08。

5.4 土壤环境监测科技工作与展望

土壤环境监测科技规划应积极跟进“土十条”对环境监测的需求,提前参与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需求编制工作,及时总结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其纳入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中。努力做好“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构建和业务化运行保障研究与示范”项目与“十三五”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专项的衔接工作。

5.5 其他环境监测科技工作

从国家层面上“十三五”环境监测科技工作还可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从地方层面上,可以结合国家需求和本地重点工作申报地方的科技专项和科技计划,形成以国家专项为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和地方科技计划为补充的环境监测科技体系,全面推进环境监测业务工作。

6、结语

“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科技应根据《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积极开展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加强顶层设计,重点解决环境监测系统管理体制、网络整体格局、装备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满足环境管理发展的要求。重点围绕水、气、土污染治理措施,提前规划,分析现状,解决问题。

篇14:电气自动化现状应用发展分析论文

1引言

如今我国建筑行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人们对建筑的功能性与环境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系统要求具备便捷的信息通讯以及完善的服务设施等配套系统,以便不断增强建筑功能的功能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因此传统建筑电气系统已经不适合新时期智能建筑的发展,结合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现今智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优势特点

2.1智能建筑的概述

智能化建筑就是社会信息化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有机结合的应用成果,主要基于建筑平台,将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建筑设备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管理、服务、系统与结构于一体的最优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便利、舒适、高效并安全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结合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方法,以便将建筑内的全部子系统功能综合配置在一起,实现对大楼内各基础设备(公共安全设备、消防设备、照明设备、变配电设备、给排水设施、供热设备、空调设施等)、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的综合管理。

2.2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应用的主要优势与基本特点

在具体应用时,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根据现场控制器来高速处理建筑中的电梯、通风、照明、给排水、变配电、空调等系统,以便实现对这些系统的集散管理与控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主要应用特点就是要将建筑内部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优化,以便降低并节省设备运行的能耗,提高建筑设备的管理水平与自动化水平,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与办公环境,提高管理人员与设备的工作效率。

2.3智能建筑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

可以数字化的对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实现系统与设备全部工作流程内的高效与准确监控,将中心控制指令及时并准确的传达到整体建筑系统,并将信息反馈到智能建筑控制中心,以便对整体智能建筑系统的实时、连续与高效管控。

3我国智能建筑中自动化功能的实现与系统的组成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原理:①输入并检测电气控制设备的瞬时被控值,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获取;②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一定的逻辑计算,并将运算得到的结果作为控制信号及时传送到中央控制器,实现控制措施的实施应用;③将编制好的控制措施作为控制信号输出到具体系统中,以便实现控制与管理的任务,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为电梯与综合布线系统、供配电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消防报警与联动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空调系统中。

(2)实现智能建筑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①智能建筑的空调控制系统主要是对智能建筑空调末端系统、空调调节系统、通风系统、蓄冷系统、热交换系统以及冷水机组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对空调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能耗累计、机组运行均衡控制、启停程序配置、故障报警、监视、检测等,并结合建筑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等来有效检测与调整室内的空气质量与温度;②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实时监视给排水系统的超低与超高水位报警、液位监测、故障报警、运行状态等;③智能建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就是对公共区域或建筑室内的照明根据特定程序来统一的控制,以便达到自动节能与控制的目的;④智能建筑的电梯监控系统就是对电梯实时的运行、故障、状况等进行管理与监控;⑤智能建筑的供配电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实时检测配电系统的运行参数,并自动化的管理与统计建筑内的用电量;⑥智能建筑的消防控制系统由消防专用电话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广播系统、火灾探测器等共同组成,并结合探测器来监控楼内火灾,以便控制相关系统来进行灭火处理。

上述这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实现主要利用子系统的功能组成,想要实现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高水平,还需要建立科学并完善的数字控制系统,并结合本地控制与远程管理中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便提供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4智能建筑中对BACnet协议与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1)智能建筑对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在生产现场主要应用现场总线,将智能建筑的数字控制系统、自动化监测仪表与智能现场设备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控制系统、检测仪表与这些设备的多分支与全数字化结构相互联系的数据通信网络体系。将网络中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分散化的控制与测量设备作为网络控制的节点,并采用总线方式进行连接,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与信息的相互交换功能。智能建筑的自动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的一种,因此智能建筑可以适用那些适合过程控制的通信标准协议。如今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现场总线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2)智能建筑对BACnet协议的应用:该协议主要为楼宇自动控制网络的一种数据通讯协议,应用在智能建筑中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较可靠并先进的技术,同时控制系统开放性比较良好,不需要任何专用的芯片,因此可以通过任何制造商来生产,基于这些制造商的生产支持,可以有效缩减整体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投资;实际通信过程采用先进并统一的交换方法与数据表示;智能建筑产品具有一致严格的等级标准;智能产品具有较好的操作互动性,可以便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与扩展。总之该协议可以通过其系统集成性来将智能建筑中的所有子系统集成在统一控制平台,以便在统一的进行管理、控制与监视,提高设备质量与管理效率,降低智能建筑的运行与管理成本,这也是如今我国智能建筑中最常有应用价值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今智能建筑的发展不断提高其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与效果,而现代建筑的核心技术也逐渐转变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新时期我们要智能建筑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以便推动着我国智能建筑快速并健康的发展下去。

篇15:电气自动化现状应用发展分析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气行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结合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开始在电气事业中应用,促使电气事业在自动化层面上日新月异。这就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有效保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那么电气自动化就无从谈起。可见,针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1)提升國家的综合实力。电力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技术的发展代表了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所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有效研究能够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

(2)促进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发展。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质量标准中,可靠性是最为基础的一个指标。因为只有设备具有了足够高的可靠性,才能保障其其他功能的有效发挥,失去了可靠性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无法让消费者安心使用,而且会提高消费者的维护费用。所以,针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研究能够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的信誉,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促进其发展。

2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自身元件质量。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也是由众多不同的元件共同构成的,因此,元件的质量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任何一个元件出现一点偏差都很可能直接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降低,甚至是不可使用。另外,不同元件的生产企业也各不相同,他们的生产工艺、监管机制、利益观等也都是影响元件生产质量的因素。

(2)人为因素。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来说,“人”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好的管理能够有效保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质量,而无效的管理往往会导致一批,甚至是好几批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降低。二是在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相关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不深,很可能会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超负荷运转,从而使设备消耗过快,出现可靠性问题。

(3)电磁干扰。电气自动化设备中含有较多的电子元件,对于电磁比较敏感,因此电磁干扰是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环境中充斥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电磁波,电气自动化设备受到电磁波的影响,往往会造成设备运行失稳,严重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机械作用力。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输时,如果相应的保护措施不足,就容易导致其受到惯性冲击、离心力、震荡等机械力的作用,使其内部元件或者是结构受到破坏,出现变形甚至是断裂等情况,从而对其可靠性造成影响。

(5)外界环境。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外界环境如温度、湿度、烟雾、大气压力等都能够影响其运行的可靠性。如在温度较高时,电气自动化设备散热效率低,常常护导致其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轻者是设备失灵,重者会导致设备的损坏。再如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时候,设备中的电路遇到水汽可能会发生短路的情况,也会影响其可靠性。

3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1)在思想上重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首先是无论是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生产者,还是使用者来说,都要在思想上重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尤其是针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者,很容易忽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必须转变和强化这种思想认识,真正认识到不断提高其可靠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仔细分析和积极总结在维护和操作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状态。

(2)实施严格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测试。要保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对其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具体的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一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完成生产,未进行销售之前进行可靠性测试。这也是可靠性测试的第一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全面系统的测试来找出那些可靠性上存在问题的产品,保障产品出厂的合格率,这是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基本途径。二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正式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可靠性测试,尤其是将设备置于整个电气系统测试,更加明确其在实践应用中的可靠性。

(3)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选择的准确性。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后期的正常运行来说,保障其可靠性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就是应该重点针对其设备的选择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保障其最初的电气自动化设备选择的准确性才能够保障其后期应用的可靠性,对于这种选择过程来说,最为主要的就是应该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选择能力,保障其选择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质量和型号上都能够满足相应的需求,相应的选择管理人员就应该具备充足的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地鉴别各类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保障选择过程的顺利进行。

(4)强化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人员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首先要建立起相关的维护保养制度,利用制度来规范化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其次,要注重制度的贯彻落实。要依据制度定期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所有构成元件进行检修,尤其是重点针对一些故障率较高的元件,要经常性的进行检修。另外,对于发现问题的元件要进行及时的更换,从而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

篇16:电气自动化现状应用发展分析论文

1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1.1电气接地系统自动化

接地系统设计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与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关系。TN-S与TN-C-S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两大电气接地系统,两种接地系统的广泛应促进了建筑物供电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进一步提高。①TN-S接地系统。TN-S系统中,中性线(N线)与保护线(PE线)是独立分开的,中性线通常露在外面会带电,而保护线不导电,都以变压器中性点为接地点,该系统主要应用于低压供电系统及需要单独设立配电所的建筑项目中。TN-S系统作用下PE线不导电因此不会产生电流且对地无电压,所以有较好的安全性。②TN-C-S接地系统。TN-C系统与TN-S系统组成了TN-C-S接地系统,进户前采用的是TN-C系统,进户处做重复接地,然后变为TN-C与TN-S两个系统进户,该系统多应用于用电来源为区域配电所的建筑项目中。

1.2在线监测系统自动化

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存在异常进行全程监控,一旦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系统便会及时中断其工作,同时技术人员通过分析在线监测系统中的相关数据便可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故障维修。在线监测系统中的自动化设计主要体现在绝缘监测、雷击监测及环境监测三方面。①绝缘监测。我们知道电力运行的安全问题与设备绝缘性能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绝缘监测系统能大大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性。绝缘子挂网运行是目前电气设备绝缘监测系统最常用的方法,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绝缘装置性能会慢慢减弱,而使用绝缘监测系统可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②雷击监测。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房屋内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如闭路电视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然而我们知道任何雷电击打的方式都会使得设备受到一定的损伤影响其正常使用。因此,在线监测系统应充分考虑雷击的危害,做好这些设备及布线系统的防雷工作,并根据设备的结构来合理规划雷击监测系统。目前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是最常用的两种避雷方法。③环境监测。空气中的湿度、温度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都会对电气设备及连接线路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对电气设备进行环境监测那么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率将越来越高,且使用寿命会越来越短。自然环境一旦对电气设备产生干扰,环境监测系统就会发出异常信号并传递到监控中心,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检查并维修电气设备。

1.3状态检修自动化

状态检修自动化主要体现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功能智能化电气设备成了建筑项目中的一大主流,随之而来的设备故障问题也日益凸显,给设备维修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今,在电力研究的不断推动下把一些自动化辅助技术引入到电气设备状态维修中来,减轻了维修人员的负担,同时使状态维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①传感技术自动化。传感技术在状态维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技术人员获取相关数据的主要手段。在电气设备上安装好传感器,传感器便会定期捕捉信号,一旦设备发生故障,监控中心将会对其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分析其故障原因。同时,传感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扩大设备监测范围,建设范围内的所有信号都能精准地捕捉,进一步提高了建筑领域电气自动化水平。②通信技术。智能化电气设备种类繁多、型号各异,当设备在某个环节发生异常时,如何精准地传达故障信息,也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难题。通信技术自动化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应用码分多址(CDMA)及CPS等系统实现了数字信号的传输,使控制人员能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监控。③计算机技术。状态检修过程中需要计算机技术对捕捉到的信號进行自动化处理,它能及时、精准的把控制中心下达的指令传达给整个系统,又能将反馈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这样一来,既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又促进了电气自动化发展。

2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工程整体使用性能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它优化了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约了建筑成本,提高了设备自动化水平及管理水平,提供了良好办公及生活环境。建筑电气自动化发展将成为建筑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未来,通过不断改造建筑领域电气自动化发展将走向更成熟的一个阶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将更高,实用性将更强,建筑的舒适度也将进一步提高,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专题 欧洲航天